close

佛陀破斥外道的很多經論-----震憾!

佛門禁止弟子學習外道典籍,甚至也不提倡兒童學習,因為外道(佛法之外的宗教)典籍雖然也教人向善,但卻不究竟不圓滿,不能了脫生死,以心外求法故,名之外典。讀學外典是在製造斗諍根本、佛法難,也是在斷滅佛法、增長魔業!

“舍利弗,何等是樂外道法?所謂有所得者,我見、人見者,眾生見者,貪著邪者,於自相空法中心生疑者,受行種種邪虛妄法,不能入於第一義空,行諸邪道,其人名為樂外道法。舍利弗,不可試以種種衣色,若白衣人、若著袈裟,有如是不善,有所得見,皆名外道。”——《佛藏經卷下淨見品第八》

“云何是善能遮止魔業?謂若菩薩於一切處。常離惡知識,亦不至惡國。復不親近修習外道典籍。於一切處而常遠離世間利養供給等事。及余煩惱等障菩提道者而悉除遣。即起對治破壞之法。是為菩薩善能遮止魔業。”——《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四

“供養奉事一切如來。摧壞一切魔怨。制伏一切外道。息滅煩惱顯揚正法。如是善男子。是名持佛世尊佛法寶藏”——《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讀誦世典不敬佛經。如是等惡現於世時。如來為欲滅是諸惡令得遠離邪命利養。如來則為演說是經。若是經典秘密之藏滅不現時。當知爾時佛法則滅。”——《大般涅盤經》卷第十八

以何義故名為菩薩。能常覺悟眾生心故。如是菩薩雖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薩不名人天非五道攝。是名修行無障礙道。——《優婆塞戒經》

“若於世俗外道典籍而不遠離,我則說為斗諍根本、是佛法難。”——《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二十九

“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優婆塞戒經》卷第三受戒品十四

“受持外道典籍書論及為客塵煩惱所障。”——《大涅槃經》

“眾生若聞十二部經。乃於外典生於厭賤。”——《優婆塞戒經》

“吾般涅盤去世已,於後正法滅盡時。比丘樂於外典籍,彼便毀謗我勝法。”——《月燈三昧經》卷第九

“好樂外典,是沙門垢。”——《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三

“若菩薩不讀不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不犯者。若為論議破於邪見。若二分佛經一分外書。何以故。為知外典是虛妄法佛法真實故。”——《菩薩善戒經》

“以何義故名為菩薩。能常覺悟眾生心故。如是菩薩雖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薩不名人天非五道攝。是名修行無障礙道。”——《優婆塞戒經》解脫品第四

“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當墮地獄無有出期。”——《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若在家出家。欲修福業應誦佛語。欲增長智。彼等乃舍菩提。讀外道經典攝受憶念。以誦習外道經故。誹謗佛語。舍是身已當墮地獄。愚痴無智到阿毗支大地獄中。入不閒處。彼等罪人無所能作。阿難。假使非前非後於閻浮提中。百千俱致諸佛世尊出現於世。為彼墮阿毗地獄者。演說佛法不能覺知。是故阿難。有智丈夫。勿以隨心誹謗佛法。阿難。以是因緣。若善男子善女人慾自利益者。一向不得受持誦習外道經典。如是比丘。亦應一向不得親近。”——《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三

舍利弗。有四種法。若習近者。增長愚痴不生智慧。何謂為四。讀諷修習外道經典。是增愚痴不生智慧。親近修習諸邪見法。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樂決斷事。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斯諸深法與空相應。不受不讀亦不正觀。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是名為四。舍利弗。違此四法能生智慧應當修習。何謂為四。修習正見能斷邪見。是第一法。能破愚痴得生智慧。若有讀誦外經典處。修淨行者當遠舍離不應止住。——《佛說華手經》

讀外典違背佛法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

"佛言。迦葉。如汝所言。若有眾生起念如來思憶如來觀緣如來。是等一切悉皆當得涅盤果證。大德迦葉白言。世尊。如我解知佛所說義。寧於如來起不善業。非於外道邪見者所施作供養。何以故。若如來所起不善業當有悔心。究竟必得至於涅盤。隨外道見當墮地獄餓鬼畜生。

佛言。迦葉。如汝所言。迦葉。設有人天罵赤栴檀。以手打捶速撩棄地。迦葉。於意云何。如是人者有何等香。

迦葉白言。而是人者有栴檀香。

如是迦葉。若有眾生眼見耳聞及口宣說於如來者。當知是人有解脫香。

迦葉。有人執把於糞污已。以諸伎樂一切眾華而供養之。如是人者有何等香。

迦葉白言。世尊。是人唯有糞穢臭惡。

如是迦葉。其有親近恭敬供養諸外道者。當知是人亦復如是。"

(學習外道者"唯有糞穢臭惡"!)

佛陀親自破斥在佛門中散播外道典籍的惡行

《大寶積經》:

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等為四。求聲聞者但欲自立。求緣覺者喜樂少事。度外經典路伽耶毗。文辭言飾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迦葉。是為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複次世尊。若修行菩薩。習學時間外道疏論。捨棄大乘深義。讚揚外道所說。若見有人明閒外論。樂說聽聞稱美為德。是時會中有諸天眾。心樂聽聞大乘法故。來赴道場。即聞所說外道疏論。心生懊惱來還本宮。發如是言。此善男子今已滅法如來善教。如是修行菩薩於法棟樑。何故翻教世間外論。樂戲論故。捨棄大乘。何以故。諸佛如來為甚深法故。成等正覺。不因世俗外道戲論。成就菩提。世尊。是等修行菩薩。學說外道種種言論。而乃覆藏如來佛法。如是之人與佛法化成等正覺專行斷滅。世尊。此是修行菩薩第九障覆蓋甚深佛法讚揚外道戲論魔鉤。

又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不淨心。何等為二。一者讀誦路伽耶等外道經書。二者多畜諸好衣缽。

又舍利弗。菩薩雜學外道經書。巧於諍論多人所敬。是人不能自調伏心。亦復不能調伏諸法。不調伏故不行大乘。

《大般若經》:

又諸世俗外道書論。所說理事多有增減。於菩薩道非為隨順。皆是戲論雜穢語攝。故諸菩薩知而不樂。

爾時佛告寂靜慧言。此陀羅尼能伏魔眾。摧諸外道壞嫉法人。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不觀外道沙門梵志形相言說。謂彼於法實知實見。或能施設正見法門。無有是處。終不禮敬外道天神。亦不供養而求勝福。

《佛藏經》:

“舍利弗,何等是樂外道法?所謂有所得者,我見、人見者,眾生見者,貪著邪者,於自相空法中心生疑者,受行種種邪虛妄法,不能入於第一義空,行諸邪道,其人名為樂外道法。舍利弗,不可試以種種衣色,若白衣人、若著袈裟,有如是不善,有所得見,皆名外道。”——《佛藏經卷下淨見品第八》

舍利弗。當來比丘好讀外經。當說法時莊校文辭令眾歡樂。惡魔爾時助惑眾人障礙善法。若有貪著音聲語言巧飾文辭。若復有人好讀外道經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隱。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鹹使眾人不復供養。

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讀佛經。便使令求外道經法。先自看者贊言善好。是諸人等。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貪利養看諸外書。猶如群盲為誑所欺。皆使令墮深坑而死。

舍利弗。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無上道求外道經書。誑人是惡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舍所得物。欲詣大施而墮深坑。我諸弟子亦復如是。舍粗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養。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墮深坑阿鼻地獄。

——《佛藏經卷上淨法品第六》

舍利弗。若有比丘著外經義。是人為舍微妙佛法。誦持外道語言為大眾說。但作野乾吼。舍利弗。如是惡人名為朽壞沙門。何以故。是外道義,非佛法故。舍利弗。著外道法比丘,不應自稱是佛弟子。何以故。沙門釋子不說尼犍子語。於大眾中但說佛語。——《佛藏經卷下了戒品第九》(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野乾:一種野獸的名稱。尼犍子,人名,尼犍為苦行外道之通名。)

《諸經要集》:

世尊。若修行菩薩。習學世間外道疏論。捨棄大乘深義。讚揚外道所說。若見有人明閒外論。樂說聽聞稱美為德。是時會中有諸天眾。心樂聽聞大乘法故。來赴道場。既聞所說外道疏論。心生懊惱而還本宮。發如是言。此善男子今已滅法如來善教。如是修行菩薩於法棟樑。何故翻教世間外論。樂戲論故。棄捨大乘。何以故。諸佛如來為甚深法故。成等正覺。不因世俗外道戲論。成就菩提。世尊。是等修行菩薩。學說外道種種言論。而乃覆藏如來佛法。如是之人於佛法化成等正覺專行斷滅。世尊。此是修行菩薩第九障覆蓋甚深佛法讚揚外道戲論魔鉤。

又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不淨心。何謂為二。一者讀誦路伽耶等外道經書。二者多畜諸好衣缽。

又舍利弗。菩薩雜學外道經書。巧於諍論多人所敬。是人不能自調伏心。亦復不能調伏諸法。不調伏故不行大乘。

《法華經》卷七: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

《優婆塞戒經》:

云何名為假名菩薩。善男子。眾生若發菩提心已。樂受外術及其典籍持諷誦讀。即以此法教化眾生。是名假名菩薩。

雖習外典為破邪見出勝邪見。善知方便調伏眾生。是名實義菩薩。

《佛藏經》卷三淨法品第六:

舍利弗。若有比丘著外經義。是人為舍微妙佛法。誦持外道語言為大眾說。但作野乾吼。舍利弗。如是惡人名為朽壞沙門。何以故。是外道義非佛法故。舍利弗。著外道法比丘。不應自稱是佛弟子。何以故。沙門釋子不說尼犍子語。於大眾中但說佛語。

舍利弗,說法比丘處在大眾,信樂法者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說外道嚴飾文辭。我久勤苦求是法寶,而此惡人舍置不說,但以經中相違語義,互相是非不順正法,於聖法中高心自大,隨意而說為求利養。舍利弗,若比丘說法雜外道義,有善比丘勤求道者,應從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應演說外道語義。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復不名隨佛教者。舍利弗,說法甚難!如是說者,我說此人名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說法者命終之後,當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見是尼犍子道。何等為邪見?謂是地獄、畜生、餓鬼。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舍利弗,如是因緣如來悉知,我諸弟子,以種種門、種種因緣、種種諸見,滅我正法。舍利弗,若有眾生,聞如是經第一義空無所有法,心歡喜者,當知是人真我弟子。

《菩薩戒本》(在家眾可看):

若菩薩於佛所說棄捨不學。反而習外道邪論、世俗經典。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不忘。若思惟知義。若於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一分外典。是名不犯。如是菩薩善於世典外道邪論。愛樂不捨不作毒想。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若菩薩。聞菩薩法藏甚深義真實義。諸佛菩薩無量神力。誹謗不受。言非利益非如來說。是亦不能安樂眾生。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或自心不正思惟故謗。或隨順他故謗。是菩薩聞第一甚深義不生解心。是菩薩應起信心不諂曲心作是學。我大不是盲無慧目如來慧眼。如是隨順說如來有餘說。云何起謗。是菩薩自處無知處。如是如來現知見法正觀正向不犯。非不解謗。

《菩薩善戒經》卷第一:

若菩薩不讀不誦菩薩法藏。一向讀誦聲聞經律得罪。

不犯者。若不聞知有菩薩藏。

若菩薩不讀不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

不犯者。

若為論議,破於邪見。

若二分佛經、一分外書。

何以故。

為知外典是虛妄法,佛法真實故。

為知世事故。

不為世人所輕慢故。

《菩薩地持經》卷第五:

若菩薩於佛所說不作方便、棄捨不學。及習外道邪論世俗經典。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不忘、若思惟知義、若於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若一日中。二分受佛經。一分學外典。

若菩薩於世俗經典外道邪論。愛樂不捨不作棄想。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共菩薩聞菩薩藏甚深義、真實義、諸佛菩薩無量神力。誹謗不受。言非利益、非如來說。是亦不能,安樂眾生。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菩薩或自心不正思惟或隨順他故謗。聞第一甚深義不生解心。是菩薩應起信心、不諂曲心。作是學。我大不是盲無慧眼。如來慧眼如是隨順說。如是有餘說。云何起謗。是菩薩自處無知處。如是如來現知見法。正觀正向。非不解謗。不犯。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彌勒菩薩說: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玩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佛藏經》:

若人好讀外經書者。則於其中生堅實想。貪著語者樂說散亂。樂嚴飾辭巧美說者。於佛第一義則無淨心。又於此法不敬不信。舍利弗。譬如不男之人無男子用。至男子中生不男想。而作是念。是諸人等如我無異。如是好著外經書者。常樂嚴飾巧美文辭。於佛第一義心不恭敬。舍利弗。其中有人說清淨經。於此人所亦不恭敬。輕慢清淨持戒比丘。何以故。舍利弗。外道經書無真實語。法應憍慢貢高自大。何以故。是事不為厭離。不為寂滅。不為得道。不為涅槃。是人毀壞信等善根故。於一切處不信有功德。如不男人於諸人中皆謂如己。

《大智度論》:

佛告憍屍迦。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我法中。如贊佛偈中說

諸世善語皆出佛法善說無失

無過佛語余處雖有善無過語

一切皆是佛法之餘諸外道中

設有好語如蟲食木偶得成字

國中下法自共相破如鐵出金

誰當信者如伊蘭中牛頭栴檀

如苦種中甘善美果設能信者

是人則信外經書中自出好語

諸好實語皆從佛出如栴檀香

出摩梨山除摩梨山無出栴檀

如是除佛無出實語

《大智度論》卷18:

外道法:

"外道經中,有聽(允許)殺、盜、淫、妄語、飲酒之言!

為天祠-咒殺無罪為行道故。

若遭急難欲自全身。而殺小人無罪。

又有急難為行道故。除金余者得盜取以自全濟。後當除此殃罪。

除師婦國王夫人善知識妻童女。余者逼迫急難得邪淫。

為師及父母為身為牛為媒故。聽妄語。

寒鄉聽飲石蜜酒。天祠中或聽嘗一滴二滴酒。"

佛法:

"佛法中則不然。於一切眾生慈心等視。乃至蟻子亦不奪命。何況殺人。

一針一縷不取。何況多物無主。

淫女不以指觸,何況人之婦女。

戲笑不得妄語。何況故作妄語。

一切酒一切時常不得飲。何況寒鄉天祠。"

"汝等外道與佛法懸殊有若天地。

汝等外道法。是生諸煩惱處。

佛法則是滅諸煩惱處。是為大異。"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供養奉事一切如來。摧壞一切魔怨。制伏一切外道。息滅煩惱顯揚正法。如是善男子。是名持佛世尊佛法寶藏。

《正法念處經》畜生品之二:

供養外道。行不淨施。雜漏不堅。以種種食,施於破戒雜行之人。心無正思。如是施已,命終生於畜生之中。

《入楞伽經》盧迦耶陀品第五:

外道虛妄說皆是世俗論

以邪見因果無正見立論

《大般涅磐經》卷第十四:

善男子。是諸外道痴如小兒。無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於佛法中取少許分。虛妄計有常樂我淨。而實不知常樂我淨。如生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貝聲耶。答言。不也。復問貝色為何似耶。答言。猶稻米末。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復何所似。答言。猶如雨雪。盲人復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鶴。是生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喻。終不能得識乳真色。是諸外道亦復如是。終不能識常樂我淨。善男子。以是義故。我佛法中有真實諦非於外道。

(參考譯文:善男子。那些外道像小兒一樣愚蠢。沒有智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樂淨不淨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在佛法中拿取一點點,虛妄的認為有常樂我淨,卻不是真的知道常樂我淨。如同天生盲人不明白乳的顏色。而問別人乳色是怎樣的。別人回答顏色如貝殼一樣白。盲人又問此乳色如同貝殼的聲因?別人回答。不是。盲人又問貝色又像什麼呢?別人回答像稻米粉末。盲人又問乳色柔軟如同稻米粉末?稻米末又像什麼呢呢?別人回答猶如雨雪。盲人又說稻米末冷如雪么?雪復又像什麼呢?回答猶如白鶴。此盲人雖然聽聞四種譬喻卻始終不能知道乳的真色。這些外道也是如此。始終不能明白常樂我淨。善男子。因此我佛法中有真實諦,不同於外道。)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卷中:

世尊。若修行菩薩。習學世間外道疏論。捨棄大乘深義。讚揚外道所說。若見有人明閒外論。樂說聽聞稱美為德。是時會中有諸天眾。心樂聽聞大乘法故。來赴道場。既聞所說外道疏論。心生懊惱而還本宮。發如是言。此善男子今已滅法如來善教。如是修行菩薩於法棟樑。何故翻教世間外論。樂戲論故。棄捨大乘。何以故。諸佛如來為甚深法故。成等正覺。不因世俗外道戲論。成就菩提。世尊。是等修行菩薩。學說外道種種言論。而乃覆藏如來佛法。如是之人於佛法化成等正覺專行斷滅。世尊。此是修行菩薩第九障覆蓋甚深佛法讚揚外道戲論魔鉤。”(出《海慧菩薩所說經》顯說八條行)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又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不淨心。何謂為二。一者讀誦路伽耶等外道經書。二者多畜諸好衣缽。”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五: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是時具壽大目乾連,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入室羅伐城。次第乞食,至給孤獨長者宅。

是時長者教其兒子,讀誦外典聲明雜論。時大目連見彼長者,教其兒息讀誦外典。告曰:長者,此諸童子讀習何書?長者白言:阿離耶此是外典。

告言:長者,夫外典者如鐵石榴,辛苦作得,終不堪食。習學外書亦復如是:徒費功勞終無所獲。不由此故而能出離。入正定聚斷諸煩惱。然佛所說國中後善。若解了者能趣涅槃。何意不教習讀佛法。

長者白言。聖者無人能教。

尊者報曰。我當教讀長者白言。

......

佛在王舍城竹林園中。時具壽畢鄰陀婆蹉外甥。於其舍中習讀外典。時畢鄰陀婆蹉。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入王舍城。次第乞食,至妹夫舍。見兒學業,問妹夫曰:“此兒讀者,是何書論?”答言“外典”。尊者令棄外學,勸習佛經。便為妹夫親教兒子。廣說如上。

(可見佛教也不提倡兒童學習外道典籍,何況修行人?)

蓮池大師開示:

“儒者之學,以六經、論、孟等書為準的,而老莊乃至佛經禁置不學者,業有專攻,不足怪也。為僧亦然。乃不讀佛經而讀儒書;讀儒書猶未為不可,又至於讀莊老;稍明敏者,又從而注釋之,又從而學詩、學文、學字、學尺牘,種種皆法門之衰相也,弗可挽矣!”

(譯文:現在有些出家人不讀佛經,偏要去讀儒書;讀儒書也就罷了,進而又讀《莊子》《老子》;稍聰明的人,還為儒家、老莊著作作注釋;有些人還埋頭學作詩,學寫文章,學書法,學書信等等,這種種都是法門趨於衰微的現象,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

釋迦牟尼佛-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