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台灣的宗教中,有三個宗教容易搞混﹔那是佛教、道教、民間信仰。

佛教與道教、民間信仰的差別

 

【起源不同】

佛教:起源於印度

道教:起源於中國

民間信仰:起源於民間各地

 

【教主不同】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

道教:沒有特定的教主,包含各個道法之結合。

民間信仰:沒有教主。以眾神為祭拜對象,各神明皆有其歷史起源。其實,神明是用另一種方式而救度眾生之苦難。當神明者,經常是做人時,由於貢獻社會優異,因此死後被奉為神明。

 

【主要經典】

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經、律、論為經典。

道教:以《道藏》為經典。

民間信仰:沒有特定經典。有各種善書。

 

【教義概要】

佛教:以釋迦牟尼佛所覺悟之宇宙人生道理為主。主要是修行、解脫、成佛之法。

道教:包含了各種道法,他們或出於儒家、道家、墨家之傳,或本於陰陽、煉丹求仙、符咒治病、齋戒祈福、養氣煉神等之法。

民間信仰:信徒在廟宇求籤,而神明以出籤回答信徒,就如信徒向人間的善知識請教問題一般。

 

【流傳】

佛教:已流傳於全世界

道教:只在中國地區發展。

民間信仰:各地所拜神明皆有不同。

 

【建築】

傳統的中國佛教建築,雷同於道教建築,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為順應民情,故仿效中國原有的東西所致。此外法會所使用之法器也雷同。譬如,木魚,鐘鼓等。只是當前台灣的道教,已失去原本道教之風味。

佛教建築以「寺」為名,道教則以「宮」為名。

佛教並沒有規定佛寺要怎麼蓋,因此各國的佛寺建築都不同,乃至近代的台灣佛寺也不同於傳統。譬如﹔中台禪寺。

道教和民間信仰已經融合在一起。

但是,佛寺中偶有民間信仰的神明之像。譬如媽祖出現在佛寺中。民間信仰之廟,也常有菩薩之祭拜。譬如地藏王廟。前者是為順應民情需求而產生。後者則是眾生們,只要有靈驗的都拜,因此菩薩們都變成了信仰的對象。

 

【修行者】

佛教:在家修行者名為居士,出家修行者名為法師。有受具足戒之男女眾名為比丘、比丘尼。

道教:道教的修行者名為「道士」。只是當前的台灣,真正的道士很少。一般看到做法會的人多是職業的師公,不一定是真正的道士。真正的道士閱讀道藏,也講求修行,或打坐等功課。

民間信仰:民間信仰和道教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膜拜方式】

在佛教中,以合掌或頂禮為禮拜佛、菩薩方式,沒有持香、燒紙錢、擲筊等,而今由於三教的相通處太多,因此,這三教漸漸的融合,也令人分不清各教的原始本色。

香,在佛教原本是計時的工具,而今也順應民情,在佛寺中也常使用香而讓信徒拜拜。

 

【三教融合】

在佛教中,承認「神」的存在,而其他教的教主,以佛教的眼光來看,他們也是菩薩。而道教或民間信仰的神明,也常是佛教的護法神。各宗教的出現,其實是應眾生的根器不同,而有不同的教義,他們同樣都是為拯救人類而來的。其中最晚出現的佛教,則是因為眾生根器已經成熟,已足以理解宇宙人生真相,因此佛教就出現了。這也可以說,佛教是智慧型的宗教,這是一種學習,而不同於其他宗教,是一種心靈的安慰。換言之,宗教的提昇就是修行,因此對生命進化層次需求高的人,較適合佛教了(修行的佛教)。

 

【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差別】

佛教將佛菩薩奉為學習,講求個人修行,每個人最後也可以像這些佛菩薩一樣。(見賢思齊)

其他宗教(包括各種一神教)將這些菩薩奉為如偶像般的敬仰,像他們祈求個人所需。(偶像崇拜與心靈寄託)

 

 

「佛教」與「神道教」之區別為何

 

佛教徒需要安太歲嗎?

 

道教和佛教有什麼不同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