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內魔不生,外魔不起
智者大師上天台山時,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遇到魔境他處理的辦法也是一樣,他安心空寂。觀一切法空,魔兵魔賊自然而退。如果你要懈怠,可能還不會有魔王的出現,魔王是不容易出現的,大部分都是鬼神,但是你要精進的時候,就會有一些問題,鬼神世界他那種鬥爭,勝負的心很強,還要跟你比個高下。
【楞嚴經】強調一個觀念,「內魔不生,外魔不起。」世間上的事情是感應道交的,你內心當中對於魔所現的,不管是歡喜的境界,恐怖的境界,你能夠不迷、不取、不動,不要有攀緣心,魔是不能破壞你的。
一個人要著魔,你自己要檢討,你至少要負一半的責任,雖然魔來干擾你,你自己的攀緣心,自己要負一半責任。所以說我們修行人遇到任何的境界,一定是要安心空寂,不隨妄轉,這個事很重要。有些人容易見到鬼,有些人就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你心中經常想著鬼這件事情,這個地方有鬼,那個地方有鬼,你就容易跟他感應道交。
就像我們念佛一樣,「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經常去憶念佛陀,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一個修行人內心當中一天到晚想東想西,我想要有神通,我想要見到什麼,見到什麼,你遲早要出狀況的。我們修行時內心一定是向內,向內安住。
淨界法師: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但是我還有希望發起菩提心,你著魔你變成天魔種性,你不可能發菩提心的。
所以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的經文當中,他說:「無聞之過,甚可怖畏!」無聞就是這個人只是一路從行門用功,但是他沒有聽聞佛法的真理,不瞭解五陰魔境的相貌,這個是很可怕的!為什麼呢?
蕅益大師講出兩個理由:
第一、魔相幽隱難見。
這個五陰的魔境是很難判斷的,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修一修,一天到晚在那邊哭;或者修一修,整天很歡喜。這不正常!只要看到一個人修行以後變得不正常,就要小心了!修行是很正常的事,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一個人修得有點不正常,就有問題了,因為魔相幽隱難見。
第二、魔害深重難堪。
魔的傷害,是很難承當的,因為他破壞你的寶覺全身,他不是破壞你身體的一個部分,是整個菩提種性全部被破壞。
一般來說,一個人會著魔,大都只重視行門,不重視解門的人;一路的修行,拜佛、持咒,內心產生一個真實的力量。但是他過去阿賴耶識有很多虛妄顛倒的力量,這時候真妄交攻的時候,出現很多很多的事情,他內心產生很多的感受,看到很多很多特殊的影像、恐怖的影像、歡喜的影像,心中打很多妄想…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一旦隨順它,跟著它走,魔王趁虛而入,你生生世世就變成魔子、魔孫了,失掉菩提種性了。
所以你一定要經常保持覺照!一個修行人,你要能夠不忘初心,你當初發心修行,是為了開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無相的,所以它出現什麼相狀,都不是你要的,那是你回家路程當中,一個過渡的小花而已!
你要回到真如的本性,真如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沒有相狀,所以你只要不斷地憶念你當初的發心,你就可以過關了。修行人要經常不忘初心,你一過關以後,你的功夫又向上提升了。
我們一個人,就是在即將要突破的時候——黎明前的黑暗,它肯定會有些事情發生!
你看有些人閉關,每天拜一千拜,拜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像發瘋一樣,那表示這個人用功。你要告訴他:「不要亂動!這些都是假相。真如本性沒有這個假相,繼續往前走,不要管它;繼續往前走,就會過去。你要是在那裡攀緣、執著,那就糟糕了!」
當你遇到五陰魔境,最重要就是不要停留!你該怎麼走,你就怎麼走,邪不勝正,它自然會消失掉!你也不要對治它,你就堅持正念,堅持你的功課,它自然消失掉。否則,你要跟它攀緣,那就沒完沒了了!
頂果欽哲仁波切:關於魔障的開示
我們於日常的修行、或睡夢之中,可能屢屢逢厲妖及魔障等惡業的強烈影響。這些現象發生的時候,我們絕不可以意圖殲滅此種有害的厲鬼,即使在睡夢中也是如此。而應當視他們為過去世的父母,他門曾養育我們,而現在竟欲妨害、傷害我們。他們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我們過去世所造惡業的結果,我們更應該進一步了知這種損害我們的惡業力量,他們本身也為他們本身、或他們過去世的惡業所支配。作此傷害,無非是為自己來世種惡因,作如是的觀察,大悲心乃隨之而升起。
當這些魔類決心為害我們,也應視之為清除無明的逆增上緣。任何的障礙、身體的痛苦、心靈的折磨,都可轉換為修行的方便。也就是將這些障礙視之為上師智慧的示現,當我們作如是修持時,惡業自然清淨,而痛苦也隨之消除。隨時如此覺照,這些惡業力量就不能成為傷害。反之,若視之為敵對,而欲摧毀他們,則會增加更多煩惱。
近幾年來,許多人因為雜念妄想,而引起各種不正常的障礙。這實在是自身潛在意識的作用。行者不應以此為外來的困境,而應當了知這是上師的賜予,作為修持過中的增上因緣。如此,更應專心於祈請上師,而對於所有魔類生起廣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話魔障就不會興起。
若遇外力的干擾,則應當探究其來源,追究這些障礙本身是否有其具體的實質,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擊打。如果是如此,則追究他們安住於何處?源於何處?以及從何因緣生起?以此心意,我們應當誠心持誦蓮華生大士心咒併發願,願諸魔類得依蓮華生大大士大慈悲心,而親遇蓮師的善法。願他們不自損損他,願菩提心深入他們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攝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蓮師的清淨心,三者合而為一,其功德尤其廣大。如果能視一切外相為上師智慧的示現。那麼障礙這個名詞也將自然消失。
《蓮師心咒》如果對蓮師信心不足、虔敬缺乏,即使蓮師再偉大,也難以獲得他的加持
淨界法師:一個人會著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歡喜,就來干擾你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佛陀對我們的勸誡:五陰魔境是在所難免,你不修行便罷,你一旦修行,你就要面對了。如何面對呢?你有兩個選擇:第一,你用迷惑顛倒的心來面對,你用攀緣心來面對,你就會產生一個非常重大的過失。第二,你用覺悟、觀照的心來面對,那這種逆境反而變成你一種增上的功德。
五陰魔境到底對我們是傷害,或者對我們是加分的增上緣?就看你怎麼面對。佛陀就講出一個道理說:「然彼諸魔雖有大怒」,當然我們現在的初學者還不至於驚動魔王,可能驚動的是一般的鬼神、冤親債主,他非常地生氣。
但是很重要的是,即便他是很生氣,但是「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心態不同嘛!你們兩個各走各的路,魔王、鬼神他的心是活在貪求三界塵勞的妄想中,而我們修三昧的人是安住在妙覺心中,這兩種人心態不同。
二者有什麼樣的差別呢?看以下佛陀舉兩個譬喻:「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風有本事把燈光吹走?不可能嘛!燈光是燈光,風是風,這兩個不可能接觸的;如刀斷水,你用利刀去斷水,斷得住嗎?當然也斷不了!這是說明兩不相干。
第二個更重要——邪不勝正!佛陀說:真如有無量功德之法,所以我們的心「安住真如、隨順真如」的當中,就像沸騰的熱湯,這些魔王鬼神,他即便是有過去的善業,但是他們的心是隨順妄想的,就好像是寒冷的堅冰,堅冰遇到沸騰的熱湯,暖氣漸鄰。冰塊跟我們這種真如沸騰的心接觸的時候,自然消失掉。冰遇到火,那當然是冰塊溶化掉。
所以「徒恃神力,但為其客」。這些魔王鬼神即便他過去有一些善業力,佈施持戒的善業,但是他畢竟是活在攀緣心,怎麼能夠替你做主呢?他只是一個客人而已!
一個修行人,他的三昧之所以被破亂,主要是心中的五陰主人——我們的智慧觀照消失掉了,當主人的觀照力消失掉之後,「仁者心動」,讓這個魔王有機可趁。
這裡,有一個重要觀念:一個人會著魔,這件事情不能完全怪魔王,這樣對他不公平。因為他沒辦法破壞你,他頂多是誘惑你,他怎麼能破壞你呢?一個妄想能夠破壞你真實的功德,那佛陀早就被魔王破壞了。
魔王的角色,他只是引誘你生起妄想,然後讓你自己破壞你自己。不管魔王的神通力再怎麼廣大,他永遠只是一個客人,主人不在了,賊才能夠進來!
所以,一個人會著魔,就是在打妄想,就會帶動你過去的影像出來,然後你去攀緣。攀緣心一生起,你的心就有空隙,魔王就趁隙而入,控制你的心。所以說,是我們自己成就自己的破亂,使令這個客人得其方便。那怎麼辦呢?
把燈點亮黑暗自然消失!趕快把心把心帶回家,把佛號提起來,把楞嚴咒咒心提起來。你只要安住在真實的正法,邪法肯定不勝正法。一個房間會有黑暗,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光明不在,從來沒有說黑暗會把光明趕走,沒有這種事情,只有說光明能驅走黑暗。
問題是,光明不在,黑暗就做主了。所以面對黑暗最好的方式就是提起光明,你不用跟它抗拒,你把佛號提起來。當你心中正念提起來時,它自然消失掉。你只要心中不迷惑顛倒,你的主人翁一醒,它自然就消失掉。
明海法師:甚麼是魔障?當魔障出現時,我們要如何對治?──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三十三)
在佛教裏,甚麼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是障礙、惱害的意思。一件事情或一個人,只要障礙我們修道就可以說是一種魔障。修行的魔障通常分成四種:蘊魔、煩惱魔、死魔和天魔。
蘊魔,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我們眾生的身體和精神。五蘊何以在修行中成為障礙呢?比如疾病,在修行中身體上火、心緒焦躁不安,就是五蘊魔障礙我們修道,表現就是五蘊熾盛。
煩惱魔容易理解,我們內心的貪嗔痴煩惱,不修行還好,一修行反而更厲害,使我們的修道沒辦法進展。
死魔是甚麼?它有時表現為一種悲觀情緒,有時是遇到困難的時候想一死了之,這就是所謂的死魔。並沒有一個長得很兇惡的魔出現在我們面前,奪走我們的命。如果我們心裏消極悲觀,對生命沒有正面的看法、不珍惜生命,那可以說就是死魔的影子。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得了一種病,叫抑鬱症。抑鬱症嚴重的人會有自殺傾向,覺得生不如死,那就是死魔的一種現象。修行人在修行中深入觀察內心的時候,可能會翻出一些東西,因為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安知我們過去世沒有過自殺的想法,甚至做法呢?這些過去世的業習有可能會翻起來障礙我們修道。
天魔是指欲界天的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我們要出欲界時,要經過他化自在天天主這一關的考驗。因為他不希望我們出欲界,所以嚴格來說,即使我們修行要進入到色界,生起色界的禪定,都可能會面臨這種魔障。這種魔障也不奇怪,它不是一個東西,而是表現在我們修行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緣,比如你修行的時候本來很清淨,但是你曾經喜歡過的一個人,現在纏上你了;或者你本來好好的,突然遭遇男女的障道因緣;或者你突然有一種嗜好現前,欲罷不能,這些應該都是天魔的力量。以上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四種魔。
關於魔還有一種更細的分法,就是分為外魔、內魔和隱暗魔。我只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外魔有六種。
第一種叫冤親憎愛魔,冤家是憎,喜歡的人是愛,就是你在修道時碰上冤親找你的麻煩。比如有的人出家以後家裏親人來找他,也有的人出家以後冤家來找他。
第二種叫倒引鬼魔,就是干擾修行人的非人、鬼魅。如果你修行中戒行清淨,過去沒有結惡緣,就不會有倒引鬼魔。
第三種叫道取惡師伴魔,一個人修行中偏偏碰見非常不好的、不負責任的師父,或者是不好的同修伴侶。遭遇了這種魔的人,他聽不進去好的師父、好的同參道友的話,這樣的真有。我們鄉下有句俗話「人牽著不走,鬼牽著跑得飛快」,他偏把這些邪師外道的話認取為真理,這其實是一種魔障。
第四種叫雜想福德魔。本來修道、坐禪功夫用得很好,再繼續努力可能就要破參見道的時候,突然打了妄想:是不是修修福報啊?到哪兒去造一座露天大佛?人身難得,把這個事辦了!其實這些事情雖是好事,但對於你的修道來說,就是一個分心的事。
第五種叫貪執食財,就是修行人貪著於食物、錢財。人貪起錢財來有時可以到一種變態的境界。最近社會上反貪,有一些貪官被發現了。河北有一個貪官,四年貪了兩千多萬,但他並沒有花,而是把這些鈔票放在一個專門的房間,碼在書櫃裏,就跟碼書一樣。他自己有空就跑到那個房間把門反鎖上,從櫃子裏取出錢來,點著玩,點完了再放回去。這就是貪著錢財著了魔。這樣的貪官還有很多。
第六種叫學識功德魔。學識功德通常是形容一個人有學問、有本事,怎麼會是魔呢?原因是在修道路上到了關鍵的時候,你要斷惑證真,但突然貪戀起詩詞、繪畫,並沉溺在裏面,使你的修道大業放慢了速度甚至中斷了;或者有的人修著道,突然想去學學醫術,解救眾生的病苦;或者想學工巧明,學咒術等等,就叫學識功德魔。這些是外魔。內魔,簡單地說就是煩惱,所以不多講了。
隱暗魔是甚麼呢?就是你不容易覺察到的,以為沒有甚麼,而實際上是一種障礙。隱暗魔也有六種。
第一種叫貪執宗派,這是我們很多修行人都有的,就是把自己學的宗派無限地抬高──只有我這個宗派是最好的──把別的宗派貶低。貪執宗派表現出來的是對自己學的法很忠誠,而裏面存在的執著和排他性就是魔障。
第二種叫我慢執魔。這是來自于修行的過程中,在佛法的思維見地上有突破、有所見後,生起的我慢心。
第三種叫腹行無方魔,腹指肚子,腹行無方指的是有一類修行人一味地謙虛:我這個人甚麼都不會,沒德行,也不學習。因為他一味地謙虛,結果真地就是這樣,既不學習,也不修行。承認自己是這樣,實際上這是一種魔障。
第四個叫證相傲心魔。這是在修行上有所體驗、有所證的時候,心經常陶醉其中,經常暗喜,不跟人說,也不跟自己的師父說。昨天我講過,有體驗不要隨便跟人說,但是如果你有了體驗,自己心裏經常陶醉在裏面,產生傲慢心,就是另外一種錯誤。逢人便講、誇大其詞不對,在心中暗暗沉醉其間、產生傲慢也不對。
第五個叫信心疲勞魔。就是修道中沒有進展,慢慢地信心疲勞了,對因果、三寶、修行證果,不像剛開始發心那麼猛、那麼親切。出家師父容易有這個魔。
第六個叫失道悲憫。就是自己沒有智慧和真正的慈悲心,但是過早地表現出慈悲利他。這個利他當然就不究竟,而且也妨礙自己的修道,這也是一種障礙。
魔的相狀大概如此。大家注意,所有這些障礙往往是修行比較認真、精進的人,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或感召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我們能克服這些障礙,我們的道力便得到強化,障礙也不再是障礙,而是助道因緣。
魔障出現的原因及對治方法
魔是障礙,會使我們的修行停滯不前。以佛法的正知見來看,本來是沒有魔的。因為在佛菩薩的境界裏一切平等無二,再沒有甚麼東西可以障礙他了,所以魔是對我們眾生而言的。所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不管竹子多麼密,水都能流過去;山多麼高,雲都能飛過去。為甚麼在我們眾生的份上成為障礙呢?因為我們沒有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就修道過程來說,對魔障有一些瞭解是必要的。
我想在這樣再簡單地介紹一下出現這些魔障比較常見的原因。
有的是因為修行不夠精進或者懈怠,魔趁虛而入。有的是因為智慧小。為甚麼智慧小?深入經藏不夠、聞思不夠,有一類修行人特別不重視聞思和學習。
有的是因為沒有善知識攝受,這一條現在也比較普遍。他以為自己看看書就可以,缺乏善知識的教導、攝受。有的是親近了善知識,但是所得不深、得少為足──學得很淺就離開了。
有的是因為與惡友為伴,親近惡人。
有的是因為喜歡酒肉──喝酒心神散亂,容易招致魔障。
還有一種情況叫「初業喜獨處蘭若」,甚麼意思呢?初業就是指剛剛開始修行的人,就喜歡一個人去住山洞、茅棚或者去閉關。剛修行的人不要這樣,要處眾。以寺院來講,在眾中修行,僧團攝受我們,是我們修行的保護傘和屏障,使我們不容易著魔,也不容易出偏。
還有的是因為置身於鬥爭的地方或者容易生起鬥爭的地方。由於外在的鬥爭可能會殃及到我們,修行人不要去這些地方。
還有一種修行人喜歡執著夢境,也會成為著魔的因。本來我們醒著就是夢,晚上的夢更是夢中夢。有的人太過於執著,把夢當成是真實的。固然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用夢來觀察我們的內心習氣、善根,但是如果執以為實,也容易著魔。因為外魔就利用他這種執著。還有一種人喜歡各種各樣的兆頭──這個好,那個不好,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神神秘秘的,也是容易著魔的因。有的人談論太多,心容易散亂;有的人心緒繁多,理不清,都是著魔的因。所以,修行的人最好心態簡單一點、單純一點,這樣最適合修行。
古人也教導我們,有些人修行中的表現是魔力加持。魔力加持也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比較常見的有以下這些:
比如或者突然生病,卻不去求醫,那這個可能是死魔,因為你可能會因為不去求醫而死掉;還有的人喪失正念,癡癡呆呆的;還有的無緣無故地表現得悶悶不樂,心情鬱悶,這些都要覺照一下。還有的人老想去尋死。還有的人非時捨自身血肉,就是在不合適的時候,在自己的境界還沒到的時候,捨自己的血肉行菩薩行,以頭目髓腦做供養或佈施,這種行為也要注意;或者無意義地斷割身肉,有的修行人無意義地傷殘肢體。還有的修行人沒有出離心,希望自己具足世間的一切資具──世間的財富,吃的、穿的、用的這些東西。還有的人對於外在的各種受用生起很大的貪心,包括一切衣食住行,比如出門坐的車,等等。還有的人經常變卦、改變主意,說話不算數。這些要注意,都有可能是魔力所為。還有的人自贊毀他、於三寶分別好惡,就是讚歎自己、誹謗別人,分別這個師父好、那個師父不好,對自己的師長失去淨信,說師長的過錯,這也是魔力加持,要覺照。現在這種於三寶分別好惡的情況相對比較普遍──對道場、寺院、出家人包括高僧大德分別。這使我想起我們老和尚講,過去虛雲和尚的座下弟子調皮、不聽話的時候,他就經常罵「魔王」,這個當然不是罵人,而是罵我們心裏這些煩惱。實際上分別熾盛確實是一種魔。還有一種修行人,染上一種特別的嗜好,比如看戲、唱歌、跳舞,或者喜歡去喧嘩熱鬧的地方──商場、網吧等等,他在寺院或者安靜的地方待不住,老想到人多的地方去;看佛經、誦經也待不住,這個也要覺照,也是魔力加持。
總而言之,最大的魔是甚麼呢?就是煩惱,就是貪嗔痴慢疑。眾生之為眾生就是因為有這些煩惱。眾生的世界有它自身的惰性和慣性,我們把眾生輪迴六道、成立貪嗔痴慢疑的這種惰性稱為「魔」。你想超越這個境界或出離這個境界時,有一個力量要拉你回來,因為我們都在這輪迴,你出去還得了嗎?其實這就是魔障。
怎麼對治這些障礙呢?很簡單,要真正地發起出離心、慈悲心和菩提心,那麼前面說的所有魔障──不管是外在的、內在的,還是隱蔽的、顯露的,都不會出現,也障礙不了我們。每位修行人一定要檢查自己的修行資糧、自己的功德,出離心有沒有夠,菩提心有沒有夠,有沒有慈悲心、平等心,每天都要檢查。再有就是,修行一定要依止善知識,遵循常規。這個常規不是世間的,而是佛陀的戒定慧的教導。我們要遵循釋迦牟尼佛的教導:持戒、修定、發慧,聞、思、修,要依止善知識。對出家人來說,五夏之前專精戒律。我們遵循佛陀的這些教導,就一定不會有甚麼魔障。
當然,如果我們的修行很精進,真正到了要斷惑證真的關頭,也許還會有各種考驗,但是這些考驗只會使我們的道力更強,那也是修道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時,也示現降魔,之後再成道。有的人也許會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的時候,已經是一生補處菩薩了,怎麼還會有魔障來障礙他呢?其實這是他老人家的一種示現。在你悟道之前,一定會顯現各種考驗,只要你真正地資糧具備、道力足夠時,這些顯現的考驗自然就是小事兒。所以佛陀在菩提樹下時,魔君軟硬兼施──軟的就是有很多美女,硬的就是向他放箭──美女來的時候,佛陀用手一指,她們都變成老太婆,牙齒也掉了,頭髮也白了,臉上都是皺紋──這是無常的本相啊!箭放過來的時候,他用手一指,箭變成了蓮花,嗔怒之箭在佛陀的慈悲心下成為蓮花,變得清涼。這些都是很深的表法。由此來看,各種魔障又好像是我們修道路上的逆增上緣。我們不經過這些東西的考驗,修道也很難進步。作為我們來講,要從因地打好基礎,要精進,防患於未然。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原文刊自《無門關夜話──趙州禪七絮語》,天地圖書2018年出版。佛門網獲授權刊載。
作者 - 明海法師
一九六八年生,俗姓肖,湖北潛江人,一九九一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
一九八九年開始留心佛學,一九九○年於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巨匠淨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一九九二年九月,於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淨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一九九三年於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二○○○年於淨慧上人座下得臨濟宗第四十五代法脈傳承,二○○五年得曹洞宗第四十九代法脈傳承。
現任柏林禪寺住持。多年來參與柏林禪寺的興復工作及生活禪的弘揚。著作《禪心三無》簡體版(三聯)及繁體版(天地圖書)分別於二○一○年及二○一七年在中國內地與香港出版,其佛學與禪修開示亦散見於佛學網頁及報章期刊。
果戒法師:外魔與內魔
魔的大根大本即是貪慾,五欲六塵就是魔。菩薩修行宗旨在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智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經云:「善守身語及意業,恆令依法而修行,離諸取著降眾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淺顯的說法即是:身必須離殺盜淫,語必須離四種口過,意必須離貪嗔痴。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報而不是菩薩道。十善業是有漏的福報,修十善業而離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執著,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如此則可降伏眾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離諸取著,「離諸取著」即可降魔。
經云:「眼終不見不凈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所作所為統統不要了,回向眾生,心中一塵不染,心凈則佛土凈。佛看眾生各各均是佛,因為他沒有分別心,只有平等心,心中不起分別,一律平等。學佛之後若是煩惱更重,已入魔境,與佛法背道而馳。對於壞的環境處之泰然,修的是自己的清凈心、大自在,若是見到佛歡喜,見到魔不歡喜,就不自在。自己若無分別心,豈有佛魔之分?
凡是心外求法均謂之外道。佛法講明心見性,如不在此下功夫即是外道;學佛而仍隨六塵轉,心不清凈即是外道。
佛陀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容易辨別,佛門裡面的外道就很難認識。說到究竟處,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唸佛如不曉得消歸自性就是外道。外魔沒有多大的力量,只怕自己本身的魔。四魔就是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四種:一為五陰魔,五陰非外來,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為眾惡之淵藪,所以才發生七苦;二為煩惱魔,根本煩惱,迷惑事理,障蔽正道,亦屬於自己的;三為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妨礙修道,但並非外來;只有第四種魔,天魔是外邊的,他是欲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我們的修行程度不夠,他還沒有時間來打擾呢!佛法中無論修那一門均離不開明心見性,如目標不訂在明心見性上,向外馳求,仍然是外道。楞嚴經說舍識用根就是指的此事,在日用平常之中,若依舊用第六意識即屬魔外。
魔在人間的時候都是學佛的,未學得好,就變成魔。學佛的人若是帶有一分貢高我慢嫉妒的心,雖然也修佈施,也修禪定,有相當功夫,命終多趨向於魔道。
魔有內魔外魔,內魔最害人,自己的煩惱就是內魔,就怕內魔與外魔勾結,名聞利養都是魔。
修行人遇到任何境界現前要不執著,執著即遇魔障。例如打佛七,有人很精進,見到佛像發光,聞到異香,此系極粗的境界,若真遇到實在沒有說的必要。唸佛唸得好,三聖全來,不必動心;西方極樂世界現前,也不必歡喜。心中一動歡喜心,就不清凈。什麼境界現前,不理他,你的功夫又進了一步;一沾染,就是魔。
凡障礙身心清凈者,即是魔,必須認清,古德說「但盡凡情,別無勝解」。佛在經中叫先破分別執著的根本,即五陰六處十八界是根本,六道凡夫均因此而流轉,能破除此根本即是華嚴經中的一真法界。一切萬法歸納為十八界,加七大為二十五圓通,圓通就是成佛,隨便拈一法均能見性成佛,其體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明白此理即得大受用。
學佛人對高僧傳與居士傳不可不讀。古來學人進德修業有了基礎再出去參學,否則不辨是非邪正即易於招魔。參學在佛法中是必經的過程,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東西,我們認不出來,《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其表現的道行,幾可亂真。佛法有個密訣,即一切境界現前如如不動,捨己為人,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捨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業。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本來修得很好,很有進步,忽然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一發脾氣,一燒就完了,這是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成敗的關鍵。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一現前即是來考試的,不管外面境界變成什麼樣子,心中要如如不動,因為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理變現出來的。在世間作任何事情、作任何職業都可以修道,必須認定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善知識,善人固然是恩師良友,惡人也是佛菩薩化身替我們消災的,對他們都要表示感恩之心,絕不可起一點是非人我的念頭。菩薩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他不高興我,我就躲開,免得使他心中生煩惱,隨時隨地都在修菩薩行,這樣做還會有嗔恚嗎?
學佛者心中有名聞利養之念,必定招魔。真有道心者一定遠離五欲六塵,名利心放不下者必不是善知識。只要自己心中清凈,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若老實唸佛絕不會招魔。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魔已混進佛門。凡是心外求法的均是魔,五欲六塵是魔,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是魔,修有漏果報的是魔,修四禪八定的也是魔。人人都愛魔,電影院排長龍,場場客滿;一家人圍攏來看電視,耽誤正業。而參加法會聽華嚴經的人,以台北市說,每十萬人中最多只有三、四人。現在學佛的人,變為魔眷屬或變為外道者甚多,自己不覺得而已。
勇猛精進,衝破魔眾。魔眾不是外面來的,真正的魔是無明、塵沙、見思煩惱。學佛如不能斷除煩惱即是冒充佛子。學佛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迷而不覺,佛想加被也加被不上,故知障礙仍然在我們自己這邊。
聖嚴法師:心魔與外魔
所謂「心魔」,是指由內心升起恐懼、慌亂、邪惡的念頭;如果你不能駕御它,就會被它牽制,做出許多非理性、甚至傷天害理的事。「外魔」則是由外而來,有不知其所以然的力量,干擾或侵犯身心的安定。其實,心魔與外魔常常是相互呼應的。當一個人內心脆弱的時候,外魔就很容易趁虛而入;反之,倘若心中安定,不憂不懼,外魔的力量再強大,也對你莫可奈何。這就好比在路上遇到一隻追著你狂吠不止的惡犬,要是你害怕牠,想撿石子打牠,牠就吠得越加兇猛;要是你保持鎮定,不去回應牠,牠咆哮了一會兒,自己覺得沒趣,就會悄悄地走開。
佛陀在世的時候,也曾受到外魔干擾,但佛陀不為所動,最後反而感化了外魔。一般人沒有佛陀那樣的修持工夫,碰到不知其所以然的外力侵犯時,倘若心理醫生也找不出病灶,我建議大家多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或念阿彌陀佛聖號。念佛菩薩聖號的用意,不是藉菩薩的力量來降魔鎮壓,而是讓自己的心有著落,心有著落,自然能夠從容安定,即使外魔現身,亦無所懼。
此外,倘若能藉著修行的練習,觀想一切乃因緣所生,亦即所謂的「五蘊皆空」,不論心魔、外魔,都是出乎生命主體的感受,也就是從心裡的不安和執著而來,其實並無永恆不變的實體,如此便無可執著的東西了。心無執著,外魔就會不攻自破。
當然,這種觀想的工夫,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初學者只要專心念佛,也有相同的功效。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幻聽、幻覺等現象的干擾,讓你念不下去。所以,念佛要經常念、時時念,讓佛號深入念頭的潛意識之中。此外,發願、布施、供養、懺悔,也有一定的效力。藉著懺悔力,可以洗盡往昔生中的業障,讓冤孽解除。不過,觀想和念佛比較難但力量比較大;懺悔發願比較容易,相對地力量自然也比較小。但不論如何,都應該在平時持續不斷的努力,有難臨身時,才使得上力。
海濤法師:心魔沒有降伏,外魔一定來干擾你
你越努力修行障礙越多,像臺灣人說「放符咒」,有沒有這種事?好像也有。
因為這個世間人,什麼事情都有,但是最大的魔是你的心魔,如果你心魔沒有降伏,外魔一定來干擾你。
所以釋迦牟尼佛最後要成佛,最後的過程就是要降魔,沒有降魔,你沒辦法成佛度眾生。
但是如何降魔呢?就是你要有「圓滿的大悲心」才能降魔,如果你還有一點點的欲望、瞋恨心,魔就降伏不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降魔,絕對不是用他的神通,佛都用他的「慈悲三昧」。
不動如來可以降魔,為什麼?因為他完全斷除瞋恚心,所以他可以降魔。
所以,我們如果要幫助眾生,就一定要努力幫助自己。
如果你很喜歡生氣,你要降伏瞋魔就很困難,瞋魔還來找你!
你自己欲望很強,你就會招來很多欲望鬼卡在你身上。
所以越想要幫助眾生,越要有出離心,沒有出離心反而幫不了眾生。
所以,雖然我們講大乘,但是絕對不離開小乘的基本——解脫道的出離心。
特別大乘佛教「願普度一切眾生」,但是如果你還有瞋恚心,捨棄眾生,你也不可能有大悲心。
所以站在解脫道,要「斷貪欲」;站在菩薩道,要「斷瞋恚」,這是一定要努力的。
各位要像受八關齋戒這樣精進——內心沒有不好的念頭、守持戒律、保持正念,這樣才能累積功德。
並不是說我們來參加一天八關齋戒,從頭到尾跑來跑去好快樂,就算得到了圓滿的功德,因為你雖然來一天,身體在這邊,但是心不清淨,或是動機不純正,甚至不小心造口業,你當然就沒有辦法得如是功德。
所以必須自利而後利他,也為了利他,我們必須很精進,這樣才會產生一個圓滿的功德來回向給眾生,所以願大家要這麼努力。
宣化上人:有這種表現,就是狂魔入體、悲魔入體的情況!
開示於三藩市佛教講堂 一九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 一分鐘也不空過
時間是很快的,我們這個禪七已經過去兩天多了,時間是過去了,我們所用的功有沒有一點成就,這是各人應該要知道的。這是在美國第一次舉行這樣的禪七,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們會有這種的修行,這麼努力用功。
外邊的人認為我們這是講笑話,或者是發神經病了,才也不睡覺,也不吃那麼多東西,每天用二十一個鐘頭的時間來用功,這是絕對做不到的。外邊人的意見是這樣。
可是他們認為我們做不到,我們現在就做給他們看一看。等我們做完了,他們知道:「啊,他們是真實的修行,每天都是向前這麼精進!」可是等他們知道我們真是用功修行時,他們已經落後了。
他們做不到,我們能做到,跑到所有的人的前邊,這就做一切人的領導者,領導一切人來用功。那麼我們領導一切人用功,自己要先把功用好了,然後才能領導人,所以一分鐘也不要空放過去,這麼樣來用功。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今年,頭一次舉行這個禪七,能有這麼多真心用功的修行人來參加,這是很稀有的。我相信將來再舉行禪七的時候,人就會多了。因為人人都知道,要往真的修行才能得到好處;若不往真的修行,就不能得到好處。
這修道是一點也不可以懶惰的,你懶惰一點,就不能得到好處。說得到什麼好處呢?這種好處說不能盡,是妙不可言的,你用錢沒有地方買的,你必須要實實在在來修行才能得到。
這種好處說不出來的,也想不到的,這在佛教的名詞上,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不可思議的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喝的是熱水,你自己知道;你喝的是涼水,你自己知道;旁人不能幫你的忙,也不能知道你所得的好處。
所以這一次稀有的禪七,就幫助這一些個稀有的人。在出家人來講,必須要受過這種的鍛鍊,打禪七的時候必須要參加,因為這個機會是難得的。
甚至於不吃飯可以,不參加這個禪七不可以;天氣凍不穿衣服可以,但是不參加這個參禪法門是不可以的。因為十方諸佛都是從這條路上成就的,如果你不在這條路里鍛鍊出來,始終是不會成功的!
所以有人說怕苦,不參加打禪七,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誤!我們過去生生世世恐怕都沒有遇著這種好的機會,所以到現在還是在六道輪回里轉,轉來轉去。
我們要是參加過禪七,一定不會顛倒了,一定不會盡打妄想了,一定不會盡生出一些個貪心,也不會有瞋心,也不會有痴心了。也不會有貪財的心,也不會有好色的心,也不會有貪名的心,也不會有貪吃的心,也不會有貪睡的心。
你若參過禪,就沒有這五欲,為什麼?因為你有定力了,把這五欲的境界就都可以變過來,變成不貪名、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吃、不貪睡,什麼都不貪了,甚至於作夢都不會有這種欲念!不正當的欲念都沒有了,夢里都清淨,這是真正得到好處了。
● 作得主
我們人在明白的時候作得主,就好像現在外邊有什麼境界來了,不被這個境界轉。那麼明白的時候不被境界轉,等你糊塗的時候,又很容易被境界轉,這就是你無明現前。若你糊塗的時候不被境界轉,就不糊塗了。
但是你在睡夢中的時候,又恐怕被境界轉了,見到鬼就怕鬼,見到老虎就怕老虎。你本來不貪財,見著財就生一種貪心,作夢的時候看到那麼多金子,無論如何就想帶一點;那麼多的珠寶,如果我要不拿著,旁人也會撿去了,所以就生一種貪心來了。見到色也生一種貪心,看那麼多的美女,也生出一種不正當的思想來。
若你夢中還能有把握,能作得主,說夢中我都不動了,不被一切境界所轉,你在病中又恐怕被境界轉了。病得牙也痛、耳朵也痛、頭也痛、腰也痛、腿也痛,全身都不舒服,這時候又作不得主了,又被境界轉了!
你病中還能作得主,恐怕在死的時候就作不得主了。死的時候,你不能說「我願意死就死,願意不死就可以不死。」你要能有這種本領,那你就不要參禪了,不要參加這個禪七了。
● 受苦的好處
這個禪七是百千萬劫不容易遇的,你不要看得太簡單了,這是最要緊的!我生命不要了,你想我不參加禪七不可以的!說:「法師你這樣講,我沒有看見你來參加這個禪七呀?」
那麼你參加這個禪七沒有?你若參加這個禪七,你就會看見我參加這個禪七;你若沒有參加這個禪七,你就看不見我參加這個禪七。
再者,我在過去參加禪七不知多少次了,或者大家在一起來舉行禪七,或者自己一個人來舉行禪七,我現在因為記憶力不太好,所以究竟多少次也都忘了。
那麼我對參加禪七,是最高興的,但是要因緣具足才可以的,譬如有一些做工的人想要參加禪七,辦不到,慢慢就會辦到,現在不必著急。
有一些讀書的人,說:「喔,我錯過機會囉!我現在讀書,不能天天參加,這是太不圓滿了。」這也不必著急,只怕你不歡喜,若歡喜,來日方長,還有很多機會的。
所以這一次,無論哪一位都不要後悔,等將來我們的地方大,地方大正是讓大家來比賽一下,看看誰先開悟,誰能先作得主。即使你這一次沒有參加,將來很多的機會,所以你不要後悔。只怕你怕苦,你若不怕苦,那就不妨來試一試。
為什麼要不怕苦?各位應該要知道,我們的本師──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在過去無量無邊那由他恆河沙阿僧衹劫已經成佛啦!他為了教化我們這些沒有恆遠心的眾生,沒有堅固心的眾生,沒有懇切至誠的這些眾生,他示現成佛。
以他已經成佛的這種根性,還要在雪山打坐六年。在這六年期間,他得到什麼好處呢?他為什麼願意受這六年的苦?本來在釋迦牟尼佛的分上來講,是不需要受這個苦的。
他做太子,富貴到極點,不需要受苦啊!而他還是修行要受苦,可是受苦,他得到什麼好處呢?什麼好處也沒有。因為他受這麼多的苦,還沒有成佛,還沒有真正的開悟。
可是他在受苦之後成佛,也就是這個受苦的好處,因為他受苦這個時候,就好像造房子打地基一樣,地基打好了,房子才能造起來;這個地基沒有打好,造這個房子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個受苦就是成佛的一個基礎,這說來這好處也是無量無邊的。那麼不好處呢?就是受苦,受了很多苦!所以釋迦牟尼佛若不在雪山六年,也不會在菩提樹下四十九天而證得佛果。
● 打起精神來用功
我們坐禪,這比在雪山打坐那好得多。佛在雪山打坐的時候,只吃一粒芝麻、一粒麥粒,就這麼維持他的生命,來用功修行。我們現在,雖然吃得不太好,但是也都可以吃飽了,不至於餓得骨瘦如柴,皮包骨的樣子。所以我們現在比釋迦牟尼佛用功修行還方便得多,容易得多。
那麼能有這好機會成就這個坐禪班,你參加這個坐禪班一定要打起精神,不要委靡不振,好像頭低下去,把頭縮到肚裡頭去,好像烏龜縮頭似的。
不要那個樣子,要打起精神,像金剛似的,像韋馱菩薩拿著降魔杵,降服一切的睡魔、天魔、邪魔、病魔、懶魔,還要降服一切的死魔。不要說其他的──就是死,我也要用功!我死了嘛!哦,那最好了!我用功用死了,這比我罵人罵死好得多。所以,各位要打起精神來用功!
● 狂魔入體
雖然說要向前勇猛精進,但是也不要太勇猛。太勇猛了,就是一個太過;若不勇猛呢,就是一個不及。修道,要修中道,也不太過,也不不及。就是天天這麼樣用功,時時這麼樣用功,也不緊也不慢,等你用長了,這功夫就相應。相應,你這時候就會得到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了。
你得到這種境界,也還不要歡喜,也不要憂愁。你若太歡喜,那歡喜魔就來擾亂你這種定;你要是生出悲哀,那個哭魔就會擾亂你這個定。
那歡喜魔來,就使令你一天到晚哈哈大笑,笑得很不正常,笑得就要發狂那個樣子!美國人有這麼一句話:I don't know.你問他笑什麼?他說:I don't know。他也不知道自己笑什麼。不知道笑什麼,你為什麼要笑?這就是發狂了,這叫狂魔入體。
● 悲魔入體
你若一生出一種悲哀,就有悲魔入體。悲魔入體,他一天到晚不會旁的,就會哭。見到誰都哭,不知道那眼淚怎麼就那麼方便,隨時隨地都有這個眼淚流出來,流出來他說什麼?他說:「這世界人哪太苦囉!唉,這怎麼辦呢?」這麼一講他就哭起來了。
他說:「這個世界人都是我的子女啊!你說他們也不知道修行,這太可憐囉!」這麼一講,連說帶哭,就哭得話也不會說了。你問他哭什麼?
他就說:「我這個慈悲心太大了,所以忍不住掉眼淚,無論我看到誰都太可憐了!啊,你說這一切眾生怎麼辦呢?我怎麼能想法子度他們呢?」就哭起來了。
他這麼一哭,不但沒有度眾生,連自己也度不了了,因為自己根本就沒有定力。你說為什麼這樣子呢?這就是悲魔入體了。那個悲的、好哭的那個魔鬼來了,就令他精神顛倒。
所以用功的人不要笑得那麼多,不要嘎嘎嘎嘎那麼笑,這實在錯了!那為什麼他那麼笑呢?就因為他性情不正常,所以就有那麼多的種種情形,這都很容易入了狂魔。
又有一個理由,我相信他大約吃迷魂藥吃得太多了,所以就不吃那個藥的時候,總也有那股迷迷糊糊的樣子。這真是太可憐,幾幾乎我也入了這種悲魔,為他痛哭流涕!
可是幸虧我沒有為他痛哭流涕,所以還沒有什麼關係。我們現在在這兒坐禪,不要得到一個境界就高興了,或者得到一個境界就恐懼起來了。
講來講去我想起那個羅伯(Robert)醫生,他打打坐,就哭起來了。但他這哭起來,不是有悲魔來了。他是怎麼樣子呢?他是到這種的境界上。那麼哭完了,他是開點悟,所以就寫信來說要皈依,他開要皈依的這個悟!
他這個人,以前也很有個我相打不開;在這地方用功坐禪,他有點境界。什麼境界呢?他有這個六種震動。六種震動,他就怕起來了,就去問我:「法師,這怎麼回事啊?」他不是講華語,是講英語。
我說:「不要緊,你不要害怕,回去也常常用功。」現在他想要發心要皈依,這也是很不容易的。或者他還來參加我們這個坐禪班,所以你們現在先要坐好好的,不要叫他跑到前頭去,可是他也不容易落在你們的後邊。他很不怕苦的,雖然是醫生,他還肯坐禪。
● 這個那個、那個這個
我相信各位都打妄想了,在這兒坐禪,打什麼妄想呢?「哪一天搬家?搬到什麼地方去?」都有這個妄想。有一個人說:「哦,我就沒打這個妄想!」你沒打這個妄想,你打那個妄想是一樣的。
那麼沒有這個妄想,就有那個妄想;沒有那個妄想,又有這個妄想;我們現在坐禪就是也不要那個妄想,也不要這個妄想,這個那個、那個這個都放下來用功,這就是最要緊的!我今天晚間告訴你們,就是這個那個、那個這個。是什麼?你自己參!
淨土法門法師:神咒,是招呼鬼神請他們來護法、來降魔,更重要的一面,是要降服自己的心魔
神咒,剛才跟諸位說過,是招呼鬼神請他們來護法、來降魔。而神咒能夠降魔,與鬼神打交道是一方面,可是更重要的一面,是要降服自己的心魔。諸位要曉得,魔來害你,就好比一個國家,外面有敵人要來攻擊你,你內裡面一定有漢奸、有奸細,有為他做情報人員,內外勾結,他才敢動手;如果你內面能夠團結一致,魔力量再大,他不敢侵犯你。外面的魔是什麼?你看《八大人覺經》裡面講四種魔,外頭魔只有一種,天魔,那是外面的。其餘的內應可了不得,內應有三大類,有五陰魔、有煩惱魔、有生死魔。內外一勾結,魔的勢力才大,你才有無量無邊的災難。內裡面沒有魔,外面天魔外道對你無能為力。到那個時候,你內裡沒有魔,外面魔很奇怪,外魔一看到你是個正人君子,他不但不欺侮你,反而佩服你,他發心來保護你。如果你一變心,跟他一樣,他就欺侮你,魔的性情就是如此。所以,我們行得正,你不要理會他,他自然對你恭敬,他來保護你。你天天要求他、拜他,要去拜託他,他看到你這個人很可憐,我可以欺侮你;換句話說,你始終就被他控制了,沒有辦法離開他。
所以佛教給我們,「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這兩句話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諸位都念過,非常重要。世間意是什麼?就是跟鬼神打交道,像算命、看相、看風水,跟這些鬼神打交道,求這些鬼神能夠降福,求他保佑,跟他打交道。那就是跟魔套關係,猶如我們人的社會上跟黑社會的頭目拉關係。拉關係有一點好處,他有勢力能幫你忙,但是你一生得受他控制,得不償失。世間事,樣樣事我們都能做,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自己做怎麼舒服就怎麼做,何必要去問神,要去求這些魔鬼?用不著。你發菩提心,你修菩薩道,那些鬼神見到你,對你就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你是聖人,你是佛的弟子,他怎麼不尊重你?你再去尊重他,他瞧不起你。雖然你是佛門弟子,他曉得你是掛名的、你是冒充的,你不是真的,他更欺侮你。這些道理要懂。所以降魔,用神咒降魔,先降自己的煩惱魔,外面鬼神自然不敢侵犯。這是護法,我們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護法先要護自己的法,護自己的法先要護自己的菩提心,不能忘失菩提心,護自己的清淨心,從這裡做起。
神咒,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是神咒,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神咒,不要再去搞其他的咒子,搞得太多你心都亂了。這個咒子靈,那個咒子不靈,起了分別執著是一個都不靈。為什麼?你心不清淨,護就護清淨心,一個咒能得清淨心,這個咒就靈;兩個、三個,清淨心搞亂了,那咒都不靈了,沒有一個靈。所以諸位要曉得,一就靈,二就不靈,學東西愈簡單愈好,才有靈驗。多了分心,多了在裡面起許多無謂的分別執著,破壞了自己的清淨心,這個咒都失去效力。
魔考與業障,魔障化解法
作者:君合
業障:是指累世以來所虧欠別人的因果業報,於今世隨緣顯現報應,如果累世無所虧欠別人則今生必過的快樂自在。
而魔考人人皆有可能發生(在凡塵不管是佛菩薩或神聖高真或高僧大德之弘法度眾普化蒼生,其皆需面對魔考與無常),
魔障:是指修行、度眾或生活過程中的種種障礙、困擾、誘惑、打擊等,也就是惡靈(魔)或奉旨考道之神聖,擾亂修行者、領導者或常人的現象。
考道之神聖或魔靈、業靈大都有玉旨或冥旨,在考道或討報時一般神佛是無力助你的,除非你能皈依單一寺廟(若皈依多家會有魔障),且不退轉的虔誠效勞奉獻修行,久之才能去除魔障,否則唯有己身精進不懈、忍辱、定志、廣行功德善事、守戒、無欲無求的修行及修法,如此以功德及戒德加上本身修法之法力才好去除魔(業)靈,
若有欲求則便有助緣,魔業之靈較能以緣助業而牽絆你,若無欲求則無助緣其較無法以緣助業而使你牽絆受報,而修行境界愈高時可能受的干擾會愈多愈大,愈會被練就成佛身,愈會被練就你心性的解脫及念頭之存正,魔大都會利用你的心性、你的念頭、你的貪念、邪念、妄念、你的貪瞋痴慢疑等來干擾你,如你能去除了那些(習性)而心常保正念、淨念(念佛持咒之念)乃至無念時就不會受干擾了,因此在面對魔障時要慈悲勇敢與對,勿逃避勿害怕以加速早成佛身。
魔障可彰顯真道之可貴,考驗修行者道心之堅固及提升行者境界,助其訓練自心為如如不動之金剛不壞身,不受一切內在無明煩惱雜念妄想等事及外在一切稱譏毀譽順逆等諸境諸事物所動所擾,並藉此了結各人業障消除宿業,也可使常人在逆境中能看破人生無常而頓悟修行。
凡可愛、可貪、可畏、可憎之人物或境界現前皆算是魔,尤其色受想行識五陰內魔力量最大最為厲害,只要心有所緣、有所念、有所求,就容易由內魔引來外魔,因此日常中、靜坐中、夢境中對一切好壞幻境皆要不動心不隨境轉,若心妄動需趕快將意念轉到呼吸上止念或持唸佛號經咒打手印斷魔境以免引外魔入身。對魔境需不懼、不著、不受、不貪、不聞、不聽、不引、不厭惡、不歡喜、不生氣、不怕死、心不為所動。
與魔鬥爭要心懷慈悲謙虛、守中道(以平常心對待接受一切,無對立的兩端)、莫忘忍辱心及堅強的意志力忍耐到最後才能成功。業障魔障其業力常會使人思考欠缺周詳判事常錯誤,更會使人個性變壞、心情變差、心念變惡、身心懶散俱疲、認賊為友、耗財損福、身心受病磨苦磨,也會使人因緣生變、人事不合、婚姻分裂、家庭破散、事業毀壞,尤其自身常貪慾迷惑行為疏忽者更易造成如上種種之業報必需注意,但若能平時即多念佛持經咒行善布施早積功德精進修持回向己之累世今生一切業障,並行事常居中庸之道量力而為,心常住清淨喜悅,則必可少受業磨之苦。
一般而言有業障者必有魔障,而有魔障者卻不一定有業障,因魔障有的是發心利益眾生弘法度眾,上天派神佛來考道磨其心志鍊其智慧心性毅力增益其所不能,看其是否真發心不怕難的在實行願力所起,或為眾生承擔因果所引發的現象,以及無形界的神靈或有形界的高靈為己利弱肉強食相互間的排擠報復所造成對你的障道而產生。
如你自認修持很好已無業障但為何卻還有魔障?那就是上天(佛菩薩神聖)為提升你的境界及智慧之考道,若遇此絕不可懼怕逃避退縮,反更應加緊用功修行,多念佛持經咒禪定修法回向,要更精進向前衝刺邁進,只要是合真理正義公理對的事及利益眾生的好事就要堅持恆行絕不可放棄,
要有不達目標決不死心的恆心毅力才不會被考倒退志了,能如此堅心不退,而行則將來必成就高智慧高果位,而永斷生死解脫輪迴,尤其若遇別人發菩提心在做弘法利他助人的事時,要發心擁護千萬不可毀謗阻礙,以免承擔別人的因果又使自身得到魔障阻礙道程前途,此不管是出家人或在家居士乃至大法師,只要有人犯此必會有魔障上身而影響自心之清淨,及其他種種不順甚至退失道心。敬請注意。
總之不管你做何事(好事、壞事)只要是做時,心有煩惱不安痛苦,不能清淨喜悅自在,則就有魔障,所以凡事所行或利眾,皆宜以中道處之,不思善不思惡不急不緩,無執著為之,心常住清淨喜悅開朗,才是究竟解脫之道,當你能看開看透放下一切,無欲無求無執能有所為有所不為(眾善奉行諸惡無作),而隨緣任運自然時就無魔障了而一切的障礙也即消失。
一般魔障有
〈一〉宿冤魔:即業障,乃累世今生對別人之虧欠所造成的冤欠業債,此可由懇禱懺悔求三寶佛力加被並發願利眾而解之。
〈二〉外惑魔:即人障,乃別人對我們的迷惑擾亂使我們無法定心所起,此須謙卑寬忍養德以對。
〈三〉煩惱魔:即事障,乃見事見境而心生煩惱,此可參禪觀空治之。
〈四〉所知魔:即理障,乃未知言知,未證言證,於此宜謹言以真誠之心人法不執以對。
〈五〉邪見魔:即執障,乃執著一切邪見自障道理,此宜守中道不執好壞善惡有無以治之。
〈六〉妄想魔:即自障,乃對一切的好壞得失成就產生種種妄念雜想而障心性自性,此宜放鬆放空心念不亂想治之。
〈七〉口業魔:即狂障,論事說非譏毀他人而自失正念,此宜儉言養德修心存善念治之。
〈八〉病苦魔:即苦障,乃飲食起居生活行事不善不規律不調,及個性不圓融,而引起諸病苦,使身心不安,此需一切所行所食皆合時宜及中道治之。
〈九〉昏沉魔:即睡障,乃愚痴懈怠貪食貪睡昏沈,慧性真心暗昧精神不清,對此宜發心精進用功學佛使真心開朗以對。
〈十〉天魔:即外在一切外靈魔靈之障,乃將修成正果入聖者,為外靈邪魔所迷惑障亂,心生貪愛取捨,而受魔誘所產生,此宜正心不亂,不為一切境而生心所著,要常保正定心如如不動治之。
〈十一〉悲魔:即心障,乃慈悲過度心太軟弱不能自控而產生事事傷心哀嘆不已,此需調整心態使心多充滿光明面對一切人事物皆和善,有信心恆心毅力與中道,並行事積極有活力朝氣治之,畢竟修行是活潑而進取的,不是死硬不通的,要了解諸佛菩薩聖賢的真正心性內涵不為名相所制,才能成為真正自由自在的真人也才能自我解脫斷輪迴;須知慈悲要有智慧助人要有判斷力才不會落入愚痴,凡是對我們修行利眾有阻礙之事皆需和善強力堅忍(圓融)排除(去),不可心軟弱哀怨才不會因小失大阻礙自己與眾生之解脫,對於貧困弱小可盡心盡力助其離苦得樂,但不必事事為其哀嘆傷心不已以免反損自己。
此外,修行者心想修身正己時,亦會有大怖之事接踵而來令其生頹退之心,此時不可懈怠反應更堅定信心而行,又行者若有儀相,自矜亦會有穢魔來亂其威儀傷其自尊,行者應權變通達,不可太過執於外相之表才是,如果行者行事得意自以為高明,亦會有欺心邪魔來侵襲使其泄氣臉上無光,應凡事皆謙虛以對為佳,
又行者若為了表現其修行有的刻意顯示出禮儀周詳行為嚴謹,便會招來亂禮邪魔觀其鬆懈之時,群而攻之讓其原形畢露,故修行求乎適當的禮儀不必用意修飾,要有舒怡之心自然表露溫文悠雅之體態即可,又行者若為了修行故做神秘之狀自認為天機不可泄露便是違反自然修持的原則,
在別人眼中會被視為反常、異端而不敢親近,此時亦會有好秘之邪魔來侵擾使其為秘密所著而無法脫離其臼,須知修行是很自然很平常的在修善積德利人,並行倫理道德之實踐及修身養性,淡欲去妄煉心性之事而不是很神秘很秘密的在行事。
又其他之考尚有色慾關、恩愛關、榮貴關、財利關、窮困關、色身(人身)關、傲氣關、嫉妒關、暴躁關、嗔恨關、人我(益己虧人)關、懶惰關、才智(不惑)關、詭詐關、猜議(是否嫉妒猜疑)關、懸虛(是否凡事能腳踏實地)關、生死(是否貪生怕死)關、自滿關、畏難(是否不畏艱苦困難)關、懦弱關、輕慢關、不久(是否能持久修行)關、暴棄(是否自暴自棄)關、高大(是否自高自大)關、財積(是否清白)關、妝飾(是否能常保平常心)關、賭博關、陰惡(是否暗中使詐)關、貪酒關、不信(是否不勤奮或無信用)關、速效(是否心存僥倖)關、粗心關、虛度關、退志關、夸揚關、幻景(幻想)關、恥辱(是否能忍辱)關、因果(是否明理)關、書魔(是否會執著)關、著空(是否執著空無)關、執相(是否執著外相)關、爐火(禪定)關等等,以上種種關考乃修行者所皆需面對,
須知三界內之眾生,都是佛魔同體同心的,只要能看開放下無執,無求,有所為,有所不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用功精進恆行,使一切清淨自在無礙,則不難了脫生死,得證果位希聖希賢成仙做佛,倘修行者對身心一切的貪瞋痴慢疑等諸毒,及心念不戒不修不守不止之而讓其不斷的增長持續不停,將來恐會使自心自身墮入真實幻心魔與真實法界魔而於臨,終墮入魔界成為魔民,
此需注意,除非臨終時能念佛持咒,保持正念,仰仗佛力咒力,方能超脫而往生淨土或善道,而行者平時若能常行善,多念佛持經咒,發願往生淨土,並修心養性持戒精進,則此障即可消失。
魔主要攻擊的目標對象:其主要目標是做善事救世的人,宣揚神理和宗教有關的人及政治家、思想家、企業家等有領導力的人,尤其以宗教家(修行者)最多。對象是運低者、體弱者、常夜生活者、喜住暗處(潮濕)者、八字較低者、有惡習惡念者、奸詐巧言好辯者、常批評造口業者、愛好表現者、太執著者、貪愛縱慾者、邪見者、自私者、愚痴不明理無主見者、邪悟傲慢自大者、煩躁不安者、心神不定者、做惡者、疑心重者、脾氣火暴無明者、耀武揚威者、灰心喪志憂鬱自卑者、嫉妒心重者、忘恩負義者、貪求無厭者(喜求回饋者)、喜求神通者(需知通靈者在接受無形界之一切訊息告知時,你要用智慧去分辨其好壞其所說的是否合天理倫理道德,若合才可去相信接受並實行,不可一昧的不分好壞即去做,否則恐被無形界亂牽引而入邪魔道,尤其通靈者若心術不正,好勇鬥狠,喜好名利財色,無慈悲之心,不守倫理道德,則最容易被無形界之靈神,亂牽著走,而走歪走邪走偏背離正道不自知,此必需注意,
需知一個行者,必須以慈悲心、道德心、行度一切,利眾一切,勿傷一切才不會入邪魔之道。)、遊手好閒懈怠者、業障較重者、妄念太多陰氣重者、愛虛榮享受貪名利者、執空(不信因果)肆無忌憚者。
願以此功德,普及與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魔考,任何修行者都躲不過!
-
-
既然有護法神為何還會著魔?
-
-
你著魔了,不要不信!
-
-
有的人一見到佛菩薩像,就流淚想哭,這是怎麼回事?
-
淺談佛教的驅魔避邪方法
-
-
到陰氣病氣重的地方要念「護身咒」、結「護身印」
-
-
鬼神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
-
一念嗔心,大悲水變滾水--勿使咒水變滾水,願將火焰化红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