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索達吉堪布教言:

其實“魔”並非是長著眼睛嘴巴,張牙舞爪、面目可憎並前來吃你的凶神惡煞,當人的內心趨向邪惡,善心卻未增長時,就叫“著魔”了。


喇嘛滇津多傑  Tenzin Dorjee Lama 開示:

現代的佛弟子很奇怪,常常本末倒置。

隨便聽信一個自稱有「眼通」的人講的話,就把佛陀講的話放到腦後。

請法師、仁波切超度之後,還得問個「濟公」看有沒有超度成功。

講經的人如果能夠同時引用儒家、道家的經典就叫作厲害,也不看看講得如不如法。

傳授解脫之道乏人問津,要講得驚世駭俗來吸引學生。

跑去東南亞不學南傳佛教的止觀,儘找那些旁門左道的方術。

說是三寶弟子,倒比較像是耍寶弟子


蓮花生大士說:你著魔了,不要不信!

【 蓮師親授伊喜措嘉 】

《空行法教》之甚深教言問答錄。。。魔考

蓮師說:佛法修行人在被魔所騙時也沒注意到。

佛母問:這怎麼說?

上師說:

有權力的人被傲慢和自欺之魔所騙。

顯貴之人被雄辯和迷妄之魔所騙。

平民百姓被無明和愚昧之魔所騙。

富有之人被忙碌和增長財富之魔所騙。

修行人被增加財物之魔所騙。

他們被生養兒女、其冤親債主之魔所騙。

他們被謙恭弟子之魔所騙。

他們被可愛侍從之魔所騙。

他們被可憎敵人之魔所騙。

他們被親戚動人言詞之魔所騙。

他們被美麗飾物之魔所騙。

他們被柔言婉語之魔所騙。

他們被自身貪著之魔所騙。

他們被美貌和渴求貪愛之魔所騙。

一切有染污的努力皆是魔考。

深植內心的五毒是心魔。

有習氣的六塵是外器之魔。

執著禪趣是內情之魔。

希求大圓滿的果是見魔。

一切殊勝的功德也是魔。

一切無明和迷惑也是魔。

最大之魔是我執。

魔不在外而在內,你必須從內去斬魔。

若能如此,魔將不會從外侵入。

有太多人無法認出此魔。


蓮師心要建言 

關於修持的口訣

當你不帶偏見地學習和思維時,你對法教和哲學派別的宗派偏執將會較少些。

你若修持深奧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那麼你將會擁有力量和加持。

當你的外表符合世間習俗時,你遭遇到的批評會較少些。

當你不再固著於貪著與攀執時,你的身心都會輕鬆自在。

當你過著山間閉關的生活時,修證體驗將會萌芽。

當你停止珍愛自我並捨棄我執時,你將不會受到魔障的傷害。

當你的心深入直觀自身時,法性會由內顯現而出。

當你努力不懈地修行時,無量的善根將得以開展。

當你認出心的本性時,戲論造作與有為的奮鬥便自然而然解脫自在了。

當你了悟輪迴與涅槃就是法身時,你便不需要用力禪修了。

當你的修行不偏入怠惰的歧路中,死亡時你將不會感到懊悔遺憾。

幸運的人啊,讓自心與佛法相融合吧,那麼,佛果的喜樂將從你內心展露而出!


今天是藏曆初十蓮師日

蓮師親喻:「每月初十,我都會來到人間,只要你呼喚我,我都會速賜加持,決不食言。」

蓮師乃三世一切諸佛之總集,值此殊勝日如能發心觀想蓮師尊容,並持誦蓮師心咒

「嗡‧啊‧吽‧班札‧咕嚕‧貝瑪‧希地‧吽」

蓮師定當示現加持

一切所求皆如願~

一切苦厄皆遠離~

一切事物皆歡喜~

一切罪障皆消除~

請發廣大菩提心,多布施~行善~煙供~

說好話~點燈~參加法會~佈施物資

護持、利益眾生,福慧增長!

願我們都獲得無上的功德加持


天魔出現往往有這幾個特色

淨界法師

一般我們除非深入教理,否則很難從魔所說的相似法教理當中去判斷邪正。但是魔要出現,從經典上看,往往它有幾個特色:

第一、顯現感應神通:它一定要顯現感應神通,很奇特的事情;

第二、它要表現修學苦行,表示它與眾不同;

第三、它一定攻擊謾罵其它的比丘出家人,來表示它自己的獨一無二的。

從這個地方我們大概可以看出個消息,它弘法自修的一個相貌,通通是非常的張揚,這跟佛法的道理是相當違背的,佛法講無我、低調、謙卑。

但是魔出現的時候往往是非常張揚、高慢,把那個自我表現到最大!

這個地方跟整個佛教我空法空的真如完全背道而馳的,這是個無明妄想的全體顯現。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出個徵兆!


淨界法師: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令其瘋狂。

魔王的目的是要疑惑這修行三昧的人,古人說一句話:上帝要毀滅一個人,要先使令這個人發狂。你一定要讓他產生知見錯亂,你才有辦法去破壞這個人,這個人頭腦清楚你怎麼去迫害?因為一個人只有你自己可以破壞你自己,你說魔王來破壞你,這一句話不對!魔王是引誘你,他怎麼迫害你呢?他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心中嗎?當然不可能嘛!他只是迷惑你,是你自己破壞你自己的功德(這我們要清楚)。

一個人著魔的情況就是這八個字「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我們一再強調,魔王要破壞你的功德一定先要讓你起顛倒,這是一個通則。因為沒有人可以破壞你,魔王也不能破壞你的功德,他是讓你自己破壞,他怎麼破壞你的功德呢?要破壞你的功德,當然讓你先顛倒,讓你放棄你的思想生起邪知邪見。

〔小止觀〕講到魔境,它有一個判斷方法:你在打坐當中,突然間有一尊佛跟你說法。那你怎麼判斷這個法是正法,還是顛倒之法,你怎麼判斷?當然我們沒辦法判斷,魔王他要來跟你說法,他一定是精心設計過的,他剛好是抓到你的要害,你貪什麼他就順你的意思。但是〔小止觀〕說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法。我沒辦法判斷你說的法是對是錯,但是你可以感覺一下,我在打坐的時候,心是寂靜明瞭的,你給我說法以後,我突然間擾動不安;這個法進入到我心中以後,我突然間擾動不安,這就有問題了!

就是這個法怎麼樣呢,它跟你原來的戒定慧是不隨順。我打坐打得很好,佛陀跟我說法以後我的禪定更深,智慧更加的明瞭,我的明瞭性更強,寂靜性更重,這法跟你的心中一接觸,它對你是加分的效果,它這個法是隨順戒定慧,那當然是正法!我在修戒定慧,你在說的法也是戒定慧,那麼二個加在一起是不是會加分,我在修戒定慧,你跟我說法以後,我突然間產生擾動不安,那你說這是不是有問題?

這是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這個人他跟你說的話,你聽了以後跟你原來的路不一樣,那你就要警惕心了。總而言之,魔王就是要洗滌本心,要把你的心轉到易入邪悟。他的目的就在此,他要破壞你所有的功德,先讓你起顛倒,這個意思。


索達吉堪布:被魔所持和懈怠懶惰的對治方法

【被魔所持】:有些魔知識宣揚前後世不存在、因果不存在等邪見倒行,不管他是什麼形象,出家人也好、外道徒也罷,如果被他所攝受,自心將與佛陀的教法背道而馳,入於歧途而無法趨入解脫正道。

現在世間上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許多佛教徒被魔知識左右,充滿邪知邪見,紛紛對佛法退失信心。這些人卻自認為了不起,覺得見解、修行很不錯,但實際上與佛法的教義一點也不接近,別人勸也聽不進去。

【對治】:要對治被魔所持,首先要觀察所依止的上師具不具足法相,是魔知識還是善知識?如果是善知識,就要生起歡喜心,並以三喜來依止;如果是魔知識,最初就不能接近他,這是很關鍵的。

當然觀察善知識,並非觀察外在的神變神通等,而要觀察他是否具足菩提心。倘若具足,就可以依止;若不具足,即使他講的法再高妙,也不應該接近。對此,堪布阿瓊等許多上師也持相同觀點。

華智仁波切在《竅訣金鑰》中說:「不具菩提心竅訣,濁世多詡學密者,口頭高法漫虛空,縱稱善妙亦魔宗。」

意即在末法濁世,很多人不具足菩提心,卻自詡為密宗行人,甚至聲稱已開悟了,但就算他自我標榜的語言漫布虛空,別人對他再贊嘆、再恭敬,然由於不具足菩提心,他的法跟魔法也沒有差別。

當然,上師有沒有菩提心,不具備他心通的人很難以徹知,只能從他的行為中略知一二。

假設他的所作所為一味地為自己、為自宗,這不一定很好,對其還要觀察;假如他無時無刻不在利益眾生,這樣的善知識就可以依止。所以,斷定魔知識、善知識的唯一方法,即是看有無菩提心。

【懈怠懶惰】:儘管渴望學修正法,但每天都懶洋洋的,絲毫也不精進,這樣懶惰的人明日復明日,對求學一拖再拖,絕不可能實現修法的心願。

對於懈怠,有一本書里說,西方人和東方人截然不同:東方人的懶惰是每天曬太陽,或一直躺著、臥著,而西方人則是整日忙忙碌碌。

但現在,東西方的懶惰幾乎差不多了,都是城裡人以忙忙碌碌而懈怠,山裡人天天以睡懶覺而懈怠,皆不求善法。世間人懈怠還可以理解,但修行人如果很懈怠,對解脫確實有影響。

【對治】:要對治懈怠懶惰,必須憶念死亡無常。只要一觀修無常,發現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又豈敢輕易懈怠?

見別人囉囉唆唆聊些瑣事,自己也會想:「囉唆這些幹什麼?還是修法重要。人生如此短暫,何必浪費時間呢?」

所以,無常修得好的人,時間掌握得非常合理;而無常修得不好的人,自己時間也掌握不好,這從他的言行舉止中看得出來。

——錄自《前行廣釋》第二十二課


有十種行持,可遠離魔業的障礙和困擾

皆仁法師

《八十華嚴》中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舍離魔業。也就是說大菩薩有十種行持,可以遠離魔業的障礙和困擾。

那麼是哪十種行持呢?

第一種:親近善知識,恭敬供養。

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呢?

《八十華嚴》中說:「若有淨信堅固心,常得親近善知識,一切諸佛與其力,此乃能入如來智。」

《八十華嚴》中還說:「若得親近善知識,則能修集廣大善。」可見親近善知識之殊勝。

為什麼要恭敬供養呢?

《八十華嚴》中說:「若彼常於三寶中,恭敬供養無疲厭,則能超出四魔境,速成無上佛菩提。勸化眾生令進策,常勤供養於三寶。」

正是因為恭敬供養三寶是超出魔境、速成菩提之因,所以要恭敬供養。

第二種:不自尊舉,不自讚嘆

這是什麼意思呢?不自尊舉,是指不自己抬高自己。不自讚嘆,是指不王婆賣瓜一般自讚自誇。

兩者都是邀名生慢之舉,也就是說是慢心滋長的體現,所以要從源頭上杜絕這樣的小心思。

第三種:於佛深法,信解不謗

讀過《法華經》的居士也許會知道「五千退席」的典故,雖然佛的五千弟子退席的原因細講起來有甚深因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佛所說的微妙法義不能聽受,反而起謗,這就很可怕了。

所以,經中告訴我們,對於佛所說的、自己目前尚不能了解的深法,一定一定不要誹謗,甚至連誹謗意念都不要動。

也許有人會跳出來說:「憑什麼啊?難道連懷疑也不可以嗎?」

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允許懷疑,也允許質疑。

但是在修證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是無法了解佛法的真正奧義的,所謂「功夫不到全是迷」,在這種時候,心中可以有所懷疑,但是一定不要起誹謗之心。

經中所提及的,是佛陀的慈悲,先給我們打個預防針,讓後世眾生避開謗法的惡因,從而避免惡果。

但是,對於大菩薩來說,這就可謂是毫無壓力了,因為他們對佛所說的深法,都能信解無礙,就是這麼厲害。

第四種:未曾忘失一切智心

什麼是一切智心呢?一切智心,就是求一切智的心。進一步說,一切智心,就是願求佛種的智心。

這就好比一個性格堅韌不拔的人想要達到一個遙遠的目的地,無論他在路上遇到多少的風景,他也不會因此而駐足不前,而是一往無前地往目標走去,直到抵達目的地為止一樣。

具足求一切智的心,不會因為在生死苦海中的磨難而有所淡薄,勇往無前地踏向成佛的彼岸,才是大菩薩的目標。

第五種:勤修妙行,恆不放逸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點就比較難以做到了。

「勤修妙行」,這一點就可以淘汰許多人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什麼是勤?就是精進不懈。

什麼是妙行?就是佛所說的一切微妙甚深法門和菩薩要行持的種種行。如果不是宿世有大福報或者多劫熏習,是難以得到聽聞這樣甚深法門和行持妙行的機緣的。

所以,這一點就可以直接刷掉一大票人了。不要不服氣,修行的路上就是那麼的殘酷。

那一般人是不是就沒有機會了呢?那當然不會沒有機會。

佛陀所設立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了種種眾生而設,就算是再難以救度的眾生也會有與之對機的法門,只是眾生未必會積累到如此大的福報罷了。

所以,對於一些眾生來說,雖然修慧很重要,但是修福也是不能荒廢的。沒有福報,就連「想要修法」這樣的願望都難以達成啊。

第六種:常求一切菩薩藏法

什麼是菩薩藏法呢?

菩薩藏法是指,詮釋大乘菩薩修因證果等內容的大乘經典。像《法華經》、《華嚴經》這些經典都含藏著菩薩修學之法。

如《解深密經》卷四中說:「菩薩云何應當修學?……由五種相,應當修學,一者最初於菩薩藏,波羅蜜多相應微妙正法教中,猛利信解。」

第七種:恆演說法,心無疲倦

為了利益眾生,菩薩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而隨緣、隨機、隨處宣說不同深淺的法義,而心中沒有疲倦。

這就很厲害了,因為說法是相當累人的,而且還要針對不同的根機的眾生說法,那就更累了。如果是對於凡夫來說,就只能抱怨說:「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

想要了解菩薩如何度化六道四生眾生的話,可以讀讀慧思大師所著的《諸法無諍三昧法門》。這一法門也是傳說中「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讀經」(不知道這個梗的請自行搜索)系列的厲害法門之一,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詳細講講。

第八種:歸依十方一切諸佛,起救護想

什麼是歸依呢?歸依是指向殊勝者歸投依伏。《大乘義章》中說:「歸投依伏故曰歸依。歸投之相,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這是指菩薩身心歸投於十方一切諸佛,觀想十方諸佛晝夜不息救護自己。

第九種:信受憶念一切諸佛,神力加持

菩薩信受一切諸佛教誨,憶念一切諸佛教誨,如實而修,如佛教誨而行,所以得到世尊的功德威神之力不斷加持。

第十種:與一切菩薩同種善根,平等無二

這是指菩薩與一切菩薩在過去諸佛前同種善根,同修菩薩行,雖然如今所處階次不同,但是佛性是平等無二,並無高下之別。所以,《圓覺經》中說:「不重久習,不輕初學。」

這就是菩薩的十種行持,如果菩薩能夠安住這十種行持,就能出離一切魔道。


惟覺老和尚:社會上這種人似乎是愈來愈多,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著魔

什麼是入魔?現在有很多學打坐的人,坐沒打好,反而變成神經兮兮的,什麼原因呢?就是有所求。

希望佛菩薩來加持;希望上師來加持;希望耶穌來加持;希望濟公活佛及神明來加持等等甚眾。白天如此祈求,晚上也是如此。

長此以往,幻境就來了;或夢到上帝、上師,或夢到菩薩,或夢到種種神明來同他講話,這時候他就信以為真了,乃至於告訴他種種法門及吉凶禍福等。

最初有些感應,慢慢愈信愈深、愈執著。以後,在白天彷彿也聽到有人跟他講:他是媽祖,他是上帝,他是觀音,是濟公等等,乃至說自己是羅漢、菩薩、佛來轉世度眾生的。

漸漸地,左右的人誤以為他得了神通,而他說出來的話也似乎有些靈驗,有些似神通的樣子。現在就有很多這種人。

經過一年、二年、三年,這種感應慢慢不靈了,而且晚上失眠、頭痛,甚至於精神失常。

這時候旁邊的人告訴他:「你是著魔了,不是得了什麼神通!」

他一想,確實認為著魔了;產生恐懼、煩惱,失去以前的信心,晚上睡覺也睡不著,精神恍惚。

於是就到處找師父,求上師加持、念咒,用種種方法來降伏魔惱。

不降伏還好,一降伏,問題就愈嚴重了,為什麼呢?他不知道這些境界是意識變化出來的,是自己心當中生出來的幻境。

這一降伏把心分成了兩邊,成了對立的兩種境界,自己和自己作對;慢慢地就變成精神失常。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社會上,這種人似乎是愈來愈多,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著魔」。

我們瞭解什麼是「走火」、什麼是「入魔」之後,就知道這些與「禪」是毫無關係的。

我們這念心,因為有了妄想、煩惱、所以沒有靈感。假使我們把煩惱化掉,執著破除,那麼這念心就好像一潭止水一般,紋風不動,像一面鏡子一樣,不落一點塵垢,這個時候才真正是有智慧、有神通。因為神通智慧不是外面求來的,而是我們心的本能。

每個人都知道,我們這念「心」潛藏有無窮的智慧與力量。我們修禪的目的,就是在開發這種潛在智慧與力量,亦即禪宗所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使我們的貪心、瞋心、痴心、慢心等種種煩惱化掉,啓發我們本具的智慧,轉識成智,圓成佛道。

這些煩惱化掉以後,心就安定下來了,身體自然就會健康。照著這樣的方向去用功,就是道、就是禪了。


魔,為什麼會找上門?

魔,為什麼會找上門?從佛法的立場上說,魔永遠都跟佛對立。魔王有統治慾和我慢心,當你不想逃出魔掌時,你本是他的順民,所以對你非常的放心,反正隨時都可以找到你;當你想逃出他的勢力範圍,也就是說當你想要修行出三界的佛法時,他就要來干擾你了。

有位居士離開某位外道的老師座下,進入佛門成了三寶弟子。一天他告訴我說:「我離開那位老師以後,非常地不寧靜,不但身心不自在,且憔悴疲憊不堪,事業也不順利,好像是被他控制住一樣。」我說:「為什麼要離開他呢?」他說:「我接觸佛法以後,發現他講的所謂『佛法』並非正信的佛法,雖然也講《金剛經》和《六祖壇經》等佛經,但那是依外道知見解釋的,不是真正的皈依處,所以遠離他,而皈依了佛法僧三寶。」

我接著又問:「那位老師花掉你多少錢呢?」他說:「他的生活很簡樸節儉,沒想到要成為大富翁,也不要我們替他作宣傳,只希望我們擁護他,永遠地跟他修學。」

另外一個例子是:某位居士的哥哥,在某外道大師的座下,是非常重要的護法。這位居士告訴我說:「我的哥哥生意本來做得很好,也很精明能幹,後來逐漸地被他的老師控制住行為,最滑稽的是,經常叫他到世界各國去買郵票。只要老師說:『在某國某處,有張什麼樣子的郵票,票額是多少,什麼年代發行的,你去把它以高價買回來。』他就會專程出國;不為旁的事,就是為了買郵票。郵票買回來,老師不會要,他自己只好保存起來;問他的老師為什麼買郵票,老師說是『救國、救民、救人類』。

很多懂得郵票行情的人,告訴我說:『你的哥哥已經發狂了,某種郵票根本不值那麼多錢,他居然以高價蒐購,甚至搶購,好像要壟斷郵票市場般,這究竟是為了什麼?』那位大師不要郵票,也不要錢,就是不斷地指示他到處購買郵票,而所指示的,好像比郵票商的消息還要靈通。

因此,我哥哥很佩服老師有大神通,老師說買,不敢不去,現在生意愈做愈糟糕。」這位居士很替他的哥哥擔憂,問我怎麼辦?我說:「沒關係,你將他生意頂下來,讓他專門去買郵票好了。」他說:「不行,萬一他開了空頭支票,有連帶關係的家人,恐怕有麻煩。」我說:「大概不至於如此,他的那位老師,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慫恿他的徒眾們去做違背社會秩序的事,所以他的老師會約束他的弟子。」

我為什麼要舉這兩個例子呢?因為有人(魔和神),會以某佛、某菩薩、某祖師的名字,來作招牌;甚至佛經裡根本沒有那麼一位佛菩薩及祖師的名字,他們也利用著來表現自己的力量。有些體質特殊的人,會遇到一些神明借用他們的身體,行道若干年,然後離開;也有人突然會替人治病,甚至降神趕鬼。

這些亦仙亦神佛的現象,實則遇善則善,遇惡則惡,是神也是魔。為什麼他們熱衷於表現自己的力量呢?這便是鬼神教,或一神道教的特色。

從人天法的標準,他們是神道或天道;從無相、無我法的角度來看,修行而不離我執,當被列為魔擾的一類了。然而佛門中亦非絕無僅有,小魔現惡相做惡事,大魔現福德智慧相,做福德智慧事。佛與魔的差別,乃在於「無智亦無得」及「有智亦有得」的不同。

聖嚴法師《拈花微笑》


淨界法師:你一天到晚顛顛倒倒,當然就沒有這個五陰魔境!

我們在善業當中─應該開始修學佛法,提升自己心中觀照的智慧,開始學習回光返照,不要老是看外境,那跟你沒關系的,那緣生緣滅的假相跟你沒有關系,你要回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的身心世界,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開始去思惟觀察真理,這時候你的心慢慢跟這一念清淨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相應了。以一念的清淨心,發起菩提的願力,你還是一樣的布施、持戒、忍辱,還是照樣造善業;但是這時候的造善業跟之前造善業,那可不能同日而語,青山雖然依舊在,夕陽不是昨日的夕陽,心態不同了!

你過去造善的時候,是一路向外攀緣,你現在是依止菩提心、依止清淨心發動善法,這個善法是菩提性的,不是輪回性的。

所以菩薩在成就安樂果報的時候,他不會放逸,因為在安樂果報當中,他有覺悟的功德的加持。

本經的重點:就是希望我們從一個善業力的修學,提升到一種智慧的正念力的修學;以正念帶動善業,這時候你的善業是一種沒過失的善業。

六波羅蜜─它是以般若波羅蜜為根本、為引導;否則,我們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是共外道的,外道也是修這些善法。

當一個菩薩從一個善業的修學,轉成一種智慧的觀照的時候,他內心出現了一道清淨的光明,開始正念真如、隨順真如。這時候就會有問題,什麼問題呢?

因為我們一路走來,我們心中是顛倒想,你現在產生一種真實的光明,《楞嚴經》說的一種真妄交攻,跟你過去生、內心深處的顛倒妄想一接觸的時候,就把你內心深處五陰的魔境給表現出來。

比方說:有些人平常很正常,一打佛七…诶,突然間他就一直哭,或者就一直歡喜。那個悲傷的感受,從什麼地方來呢?他過去生有這樣的經驗、他小時候曾經遇到一些苦惱的事情、有些悲傷的感受…那些感受的種子,沉潛在內心深處,當他正念的力量一現前的時候,就會把他過去生,乃至於小時候的色法、感受、各式各樣的想法,把它逼出來。這時候你要小心,只要你一不小心,魔王就趁虛而入,那你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當我們透過全面的理觀後,一個菩薩開始回光返照、開始成就一種菩提性,但是你菩提的真實功德跟過去的顛倒妄想接觸的時候,遇到一些什麼樣的情況,你應該怎樣去處理,你才能夠安全的過關,使令你功德不斷的增長,這就是這一堂課的主題─

一個菩薩如何破除在修學過程中的五陰魔境。

這五陰魔境是針對修行人才有的,你一天到晚顛顛倒倒,當然就沒有這個五陰魔境。


靜波法師:一旦遇到高級的魔,你就會迷失方向

我們現在人所謂的神通都不過是「阿貓」、「阿狗」的彫蟲小技。《楞嚴經》裡有五十種陰魔,那都是高級的魔,比我們現在的魔高級多了。而我們居然會被非常低級的魔都給困住了,一旦遇到高級的魔,你就會迷失方向。

也許有人說,我被騙了幾個錢,那也沒有什麼。但是,你的慧命不是錢能買的,你走錯了修行的方向,那大概再也回不來了。佛經告訴我們:「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我們本來想要走得更好,想要學得更好,但是因為慾望,就隨波逐流了,經不住誘惑。

其實我們把《楞嚴經》每年多讀幾遍,那些妖魔鬼怪,那些興妖作怪的「阿貓」、「阿狗」的伎倆,一看就看透了。而且,你還會告訴別人:別上當,別受騙,別出錯。

我希望大家珍惜《楞嚴經》,珍惜我們今天難得的人身。佛教裡有這樣幾句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善知識難遇。」人身難得,我們得到了;佛法難聞,我們聞到了;中國難生,這裡的中國是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佛經告訴我們是在中印度,佛陀就在那一帶弘法,我們生在了有佛法的地方;善知識難遇,畢竟我們寺院作為一個責任的平台,這個責任是「弘法是家務」的平台,我們正在擔當,我們不敢說我們是善知識,但我們努力去做善知識。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做燈,去點亮別人,照亮別人。燈燈無盡,冥者皆明。黑暗的將成為光明,痛苦的將成為解脫,不快樂的將成為法喜充滿。


印光大師:修行人的降魔方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難免沒有魔來。魔有內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內魔難降。

如不能降,必要著魔;不但修功走失,亦且危險甚虞。

若論降魔,約有四種方法:

一、要識魔相

凡著魔的人,大都遇著魔來的時候,不知道他是魔,以致著魔。倘能識得魔相,即不著魔而魔自退。

怎樣是魔相?大凡可愛、可貪、可畏、可憎的人物或境界當前,無不是魔。

至五陰內魔,尤為厲害。楞嚴經說五十種陰魔至為詳盡,亟須仔細參窮,免得臨時上當。

二、捨身無畏

人必先有捨卻身命之心,然後可以學佛;人必先有看破生死之勇,然後可以降魔。魔化夜叉羅剎來搏噬我,魔化猛虎毒蛇來啖食我,都是幻想,何懼之有?

即使真被吞食,亦是夙業所招,況脫去皮囊,往生極樂,正當感謝於他,為我早日解脫。所以修行之人,雷霆起於側而不驚,泰山崩於前而不動,魔力雖大其奈我何?

否則貪生畏死,恐怖愴惶,不待魔來,方寸已亂,欲不著魔,其可得乎?

三、不取不捨

魔之為物,取固不可,捨亦非宜。遇著魔來時候,必須鎮定我心,既不可貪戀他,又不可厭惡他。

要作幾種思想。一想魔即是佛,佛即是魔;覺即成佛,迷即是魔。魔如佛如,並無二理。又想眷屬即魔,魔即眷屬。眷屬同居,人之常情。魔在我旁,於我何害?

又想魔亦是眾生之一,一切眾生,我都要勸他發心念佛,魔既亦是眾生,我也要勸他發心念佛,伴我修行,轉成法侶。總之,魔來不拒,魔去不留,如此則魔術俱窮,無論外魔內魔,一齊退去。

四、持咒卻魔

初修行時,小小魔關,容易打破;等到道力漸深,藏在八識裡面的多生根本習氣,被功夫逼迫出來,或欲念橫飛,或妄心亂起,力量甚大,非比尋常,修行人惟此末後一關,最難逃過。

全仗自力,誠恐把握不住,必須仗著佛力幫忙,惟有攝住心神,持誦神咒。咒為佛之金剛心印,無論何種惡魔,遇著即摧成粉碎。

諸咒降魔之力,以楞嚴為最勝;當日阿難證須陀洹初果地位,尚且仗此脫離淫席。

次則大悲心咒,為觀世音菩薩所說;觀世音具十四種無畏功德,故降魔之力亦宏。

但持咒功夫,必須平日持得爛熟,否則魔到臨頭,恐字句都記憶不起,何能通利?何能相應?

所以平日功課中,楞嚴、大悲兩咒,是每日必須要念,不可間斷的。

又一心念佛,即無魔事;縱有魔來,倘能不驚不怖,至誠念佛,決定立刻消滅。何以故?以正念昭彰,魔無容身之處故。是以念佛之人,不須另找降魔之法,而魔事自無由而起矣。


淨界法師:我們遇到了魔障,不要緊張,因為他是虛妄的!

客不成害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迷亂由主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悟則必勝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我們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安住真如之後,我們心中產生一個正念力,會跟過去的妄想會怎麼樣?真妄交攻,你一定會把過去的妄想逼出來,那就是魔境了。一個修行人肯定會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內魔,內在的煩惱魔,外在的鬼神障。

你看有些人打佛七,越打佛七煩惱越重,突然間脾氣很暴躁,或者一直哭泣…很悲傷。這該怎麼辦呢?我們要注意這一句話: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內在的妄想也好,外在的鬼神障也好,它們的本質都是虛妄的。

永遠要記住,它們是虛妄的,假借因緣而有。

而我們今天安住的真如,是本來就具足的一個真實的心性─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妙覺心性。它怎麼能夠破壞你呢?它要去破壞你,就像風去吹光明,怎麼可能把光明吹滅呢?

如刀斷水,了不相觸,各走各的;而且真能破妄、邪不勝正,你就像沸湯,它就像堅冰,它跟你接觸,它自然消失掉;所以我們遇到了魔障,你不要緊張,因為你要知道它是虛妄性的,你是真實性的,這是第一點。

一個人為什麼會被魔障所侵入呢?因為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諸位你要打佛七、用功閉關,你就知道:煩惱也好、內魔也好,外在的鬼神他要破壞你,第一件事情,他先破壞你的正念,他一定要把你從真如叫出來。

其實他沒辦法破壞你,他只是引誘你,讓你自己破壞你的正念,是你自己要出來的;我引誘你,但是你自己出來的,你自己迷惑顛倒了,他才有機可乘!

所以說穿了,他只是一個助緣!

所以我們遇到了魔障,不要緊張,因為他是虛妄的,你是真實的,你像光明,他像黑暗。

你要怎麼辦呢?當處禪那,覺悟無惑——你要把心收攝起來,禪那就是止觀,好好的不要迷惑顛倒,保持不迷、不取、不動,在這一念心性當中,

提起你的佛號、提起你的咒語,這個魔是無奈汝何!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是陰暗的,遇到光明,陰暗當然消失;因為光明能夠破除黑暗,他怎麼能夠留下來擾亂你的禪定呢!

我們可能在修學的過程當中,遇到一些魔障,這時候你要加強你的光明、加強你的佛號,安住你的不生滅心,安住你的佛號,它自然會消失掉。這時候絕對不要亂動,你越緊張、越亂動…它有機可乘。

我們前面講安住,這裡講調伏,就是不要亂動。


印光大師:若有此種念頭,久久必至著魔

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如果心中生起雜念,立即攝心虔誠念佛,雜念就消滅了。千萬不可以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種種緣法,得到名譽,想興建寺廟。

如果有這些念頭,久了必定導致著魔。如果不對你說破,恐怕你認為這是好念頭,妄想天天增長,必定著魔無疑。縱然是令心清淨,妄念伏住,也不可以心生歡喜,對人自誇。

有一分,就說有十分,這也是著魔之根。凡是有來請問的人,都勸他念佛求生西方。又必須遇到父親講慈愛。

(就是教導兒子依照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來行持,這名為慈。如果溺愛小孩,不好好教導他,這是教令他學壞,這名為害,不名為慈。

這件事,世間人一百個,有九十九不認得,所以成為這個互相殘殺的世道。如果人人都教導兒子要修養道德,那麼世道太平,沒有壞人。壞人都是他父母養成的,可惜沒人提倡,知道的人也太少,可不是哀痛嗎?)


印光大師:汝若常怕,則著怕魔

吾人不做傷天損德事,怕什麼東西。念佛之人,善神護佑,惡鬼遠離,怕什麼東西。

汝若常怕,則著怕魔,便有無量劫來之怨家,乘汝之怕心,來恐嚇汝。令汝喪心病狂,用報宿怨。且勿謂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體正念,歸於怕中。其氣分與佛相隔,與魔相通。非佛不靈,由汝已失正念,故致念佛不得全分利益耳。祈見光字,痛洗先心。當思我兄一夫一妻,有何可慮。

即使宿業現前,怕之豈能消滅。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舉措得當,真神定而邪鬼莫侵。否則以邪招邪,宿怨咸至。遇事無主,舉措全失。可不哀哉。今為汝計,宜放開懷抱,一切事可以計慮,不可以擔憂。只怕躬行有玷,不怕禍患鬼神。


佛說末法時代的六種外道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世尊曰:如來滅後,多有波旬(魔道子孫)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頭披褐,稱佛弟子,相共檀那,飲酒食肉,污漫凈地,第一外道;

復有牽妻帶子,住佛伽藍,遍學瑜伽教相,自稱遺法弟子,飲酒食肉,與人修齋,不僧不俗,第二外道;

復有邪人,上無師得,下無師證,被鬼迷制,邪悟聰明,不假修功,自言成道,外托佛教,內行邪法,惑亂世人,同入邪路,滅佛智種,第三外道;

復有外見,偏學有為,行符咒水,驅鬼遣神,惑亂世人,增長惡見,滅佛正見,第四外道;

復有道依休咎,學問吉凶占卜鑒形,先兆禍福,惑亂世人,滅佛正眼,第五外道;

復有裝模作樣,空腹高心,未證言證,未悟言悟,一言半句,便為究竟,不食油鹽茶果醬醋,執持邪戒,惑亂無智,不用看經念佛,不用作福參禪,不用出家受戒,不用投禮明師,偏指色身,與佛無二,誑惑無知,同入黑暗,斷善根苗,滅智慧種,執著痴頑,第六外道。

此等六師波旬外道,於後末法,入我法中,壞佛伽藍,毀佛正法,滅佛教相,佛赦大乘願力菩薩,隨方應現,或為人王帝主,或為宰官長者,具大威德,各作一方佛之檀越(信眾),措滅邪道守護正法,無令外魔得其方便。依佛說者是佛弟子;隨順邪說,即是波旬(魔王),相同毀謗阿彌陀佛,入阿鼻如箭,一失人身,無有出期。

——《佛說金剛心總持論》

佛說《楞嚴經》中有關辨別真偽的原文節選:

1.毀謗出家,輕蔑持戒。常言:「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我已經開悟證果,何勞持戒?我是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說得謬論連篇。《楞嚴經》云:「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啖肉,廣行淫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受陰魔第九〕於是,弟子與師「破佛律儀,潛行貪慾。」

2.讚歎淫慾,褻瀆佛法。「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凈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或雲「現前肉身,即是金剛不壞身。我們師徒代代相傳,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遂恣縱五欲,以為傳法。彼之徒眾,還以為這是即身成佛之捷徑,於是狎媒淫穢;殊不知此是魘鬼狐魅,專竊人之精氣,令行者精歇髓枯,元氣斲喪,嚴重者甚至惹來百患纏身,橫死夭亡。《楞嚴經》云:「現美女身,盛行貪慾,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想陰魔第十〕吾人怎能不心驚?願諸青少年勿為欲樂雙修之噱頭所惑,以免傷身害命,泯滅淳善之本性。

3.神通異端,驚世駭俗。邪師有妖怪附身,故魔通廣大,或放光動地,或踴身虛空,乍顯乍沒,或穿牆過壁,或得心通。但此等皆是高級催眠的幻術來炫惑世人,斷非佛法。「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色陰魔第十〕《楞嚴經》另一段又載:「其人誠不覺知魔著......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於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於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想陰魔第八〕誠然,佛教里也講神通,但真菩薩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唯獨於迫不得已之情形下,才露一兩下身手,以德攝群機。怎會亂顯魔通,炫嚇敲詐,以求名利,自我宣揚呢?對於那些自我崇拜,自稱活佛活菩薩者——諸位同修要特別小心呀!

4.我慢無比,跋扈專橫,因魔力所持故。經云:「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想陰魔第四〕。邪師增長狂慧,口說妙法,或吟詩作對,專弄精魂。經云:「若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想陰魔第三〕並且,他們喜訐露人之隱私,不避譏嫌;能令弟子,如膠似漆,心生戀慕。

5.現奇特相,無益苦行,以貪供養。經云:「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想陰魔第七〕此類魔怪,好占卜禍福,水火刀兵,危言聳聽,屆時毫釐不差,層層應驗:「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想陰魔第一〕今時,預言地震、海嘯、世界末日、星宿變怪、國運動亂者,多數為山妖水怪所著,以來恫嚇世人。

6.未證言證,打大妄語。常言我是活佛、菩薩再來,但不經修得,無修無證,撥無因果,這都是大我慢魔、狂魔、空魔作怪,故大言不慚。經云:「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劫,一念能越。〔受陰魔第二〕」是人喜言某人是某佛,某菩薩化身,或言佛也有大小,先佛後佛,真佛假佛,男佛女佛。〔想陰魔第二、第三〕。或言:我於前世,就是你尊師,你們都是我多生之弟子。或言:當時你們是我的妻子兄弟兒女,今來相度。我等應同歸某極樂世界,供養某佛〔想陰魔第五〕。如是欺誑之言,淆亂視聽。


明賢法師:二十四種入魔之因

魔分四種: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第一種魔稱為煩惱魔,令修行人趨向於“邪途”,所以稱作“煩惱魔”。第二種魔稱為“五蘊魔”,也稱為“五陰魔”,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中產生的魔障。第三種魔稱為“死魔”,死是死亡,死對於我們仍是最大的障礙,死魔是直接對生命作障礙的魔,有很多種。第四種魔稱為“天魔”,天魔一旦出現,便以一種“資助”的方式使身心不由自主生起煩惱,燒毀已經成就的菩提果位,使已經證得的果位都退失掉。

二十四種魔入之因:

魔有沒有影響到人都會有一些現象,我們由現象分析它們的成因。上表就是魔入的原因。由表格能看出,這些魔來影響人時,是從哪些根源上產生。

一、於道不精進。

“不精進”可以說是魔入的總因。功課非常重要,雖然做得很少,但只要沒丟掉,魔還不敢輕易對你下手,因為你保持了對於道的精進。

二、智慧小。

只看自己,不顧利他,這就是智慧小。另外,在修行過程中沒有所宗,不確定修行的思想體系的根源,衝上去拿個兵器舞兩下就算修行,這樣也不行,我們的智慧就太小了。為什麼智慧小?因為是以個人的智慧來修行。當有了整套的修行體系,則是以佛的智慧作為我們的智慧,這個智慧就大了。

三、煩惱盛。

確實有那種“壓不住火”的煩惱,這種煩惱產生時容易產生魔障,魔容易隨這樣一種煩惱進入人的身心。

四、分別大。

分別心粗大,遇不遇事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的評論,這樣不好。在現實生活中有必要時分別,不需要分別時要收藏分別心。尤其是計劃久遠以後的事,很多人喜歡規劃未來,但未來的事情未必就盡如所料。這不是不讓人為未來作準備,而是觀察要“適當”。如果發現某些想法確實是杞人憂天,一定將它放一放,不要讓心中的事太多,如果不能放,那就要看看會不會導致魔入,這問題嚴重了。

有一則故事,一對賣豆腐的夫妻,晚上收工了商量很多事:“我們明天要將店面擴大,讓更多人來買豆腐……”商量到三更半夜還不知休止。但是第二天要五點鐘準時起床,因為別人訂了豆腐,每天要去送貨,還要打一鍋豆腐準備當天賣。“枕上思量千條路,明朝仍舊打豆腐”,第二天還得將這鍋豆腐做了去賣,現實的生活依然很平俗。

據說在汶川地震期間,有一些四川民眾的心態就比較好。不管有多大痛苦,等到重建時都知道只要能做的就盡量去做,只要有一點能拔平的菜地,馬上就拔平了種起菜,生產與生活很快就恢復了。

五、心緒多。

即心掉動大,這點要重視,思緒偏多本就不利於修行。

六、無善知識攝持。

善知識的攝持,是修行的唯一保障。拿到藏傳佛教來說,“善知識”是一個決定性的修道因素。漢傳佛教對於善知識“廣而化之”,將參學善知識說成“走江湖”,要四處參學(江西、湖南一帶善知識多,應該廣泛地去學習)。但是善知識“一貫的攝持”還是很關鍵,無論是用什麼方式,總得“有”,不能是那種得不到教授、憑著自己的方式去揣測下一步該怎麼做的狀態,這樣會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廣而化之”、“走江湖”的無善知識攝持的參學,抑或是佛教對於學人劣性的一種“無奈”吧!

七、教授不深。

這點也要重視。現在不管做哪一行的工作都會有個要求:你的理論一定要好,思想儲備一定要充實。否則,想都想不明白,還能做明白嗎?所以,一定要有一個很好的前提鋪墊,後面的修行才能順利。“很好的鋪墊”就是教授、教誡能精到、詳實。

八、伴惡友。

自己在修行過程中的道伴不是很好,這一道伴(或說惡知識)對菩提道的知見是錯誤或不圓滿的,這都會讓魔得逞。“惡友”,是身邊的“定時炸彈”。

九、貪執大。

在生活中,多慾不知足,不利於修行的愛好太多是不大好的。

十、多分滯貪婬。

對貪執境還很沉溺,也不守護根門,迷滯其中。

十一、多愛酒肉。

關於酒肉的問題,也要有所了解。酒肉對於修行是很直接的障礙,即使在工作應酬中確實很需要,也一定要考慮有所調節,這樣一定會有利於修行用功。因為肉類與生命有關,而酒類與心性有關,肉是殺生而來,酒則迷亂心性。

十二、智廣而志卑。

智慧大且廣而心志卑,這點要提示大家注意。有才無德,或量大願大而不實行,都屬此類。

十三、小想無希望於大。

“小想”,“我就想得點小小的收穫”,只知道自利。但現在的學習,實在講,任何一個表格表達的意義都是直接趨向佛果的,是直接針對佛果進行的討論。如果不取乎其上,必定得乎其中,如果只是“小想”,取乎其中,就只能得乎其下。或者,什麼也得不到!

在修行中不要得少為足,在奠定修行體係時千萬不能想:“我是一個小人物,就修行一點點,不需要學那麼多,掌握那麼龐大的修行體系,我不需要那麼多所謂成佛的道次第,只要將眼下需要做的這點學到就夠了。”

小想無希望於大,對修行是一個障礙。皈依三寶是什麼?皈依三寶第一是皈依佛,不能只將自己交給佛,而永遠當佛的包袱,這對佛不敬。皈依佛是為了要成佛。皈依佛學什麼?要學他的成佛之道,自己要變成佛,這才公平,否則我們皈依佛始終對佛都是不公平的。

要“擇高處看,就低處行”,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修行,但心志一定要廣大。念“皈依佛”,是要自己成佛,才能擺脫人我與法我的執著與煩惱;“皈依法”,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如果不學,違背皈依還說什麼皈依;“皈依僧”,要“煩惱無盡誓願斷”地去向僧寶求教誡,否則就必定向歪處求!

十四、驕傲而大我慢。

驕傲、我慢的障礙很麻煩,特別是已經學得比較好、修行比較成功的人,驕傲與我慢是容易受魔侵襲的原因。

十五、初業喜獨處練若。

“練若”,有“蘭若”“阿蘭若”等不同的翻譯。為自求清靜而處練若,《大般若經》說是“魔事”。剛開始修行就要閉關,才皈依就要進山,這都是問題。初業的人就適合跟在師父後面,還不適合自己給自己那麼多安排,因為自己沒有智慧去安排。初業喜歡獨處練若或者閉關修行,起步狂熱,潛在的危機是很大的。

就目前來看,初學者喜歡苦行、閉關、住山,其中出的問題最多,尤其是很苦心地想得一個大成就,然後被某位善知識來封信點化一下“你可以閉關了,三個月成功”,第一個月、第二個月大家都覺得他不正常了,第三個月初他不睡覺了,到兩個半月時能聽到聲音了,到兩個月二十九天時已經看到佛在面前晃來晃去了,等到一出關,又直接進關了——關進了精神病醫院。

我親手處理過不少這類事,有人心中想著“我已經成佛了,佛都跟我打電話了,天天跟我來說話。你們修行太差了,連佛都見不到,而我天天都見佛,一睜開眼睛就是佛,不是東邊往西邊飛,便是西邊往東邊飛,看得不想看了還是出現……”,這都是些麻煩,都是魔入之因!

十六、近住於商場大市。

總是被動地被干擾,讓我們心得不到清淨,這也是一個麻煩。

十七、處官宦及補特伽羅互不合地。

“補特伽羅互不合地”,比如土匪盜賊的居處。

“處官宦地”,弘一法師有一回拒絕了朱子橋將軍的宴請:“為僧只合居山谷,國士宴中甚不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作為一個要有點修行的人,對於應酬之類的事情要考慮一下,因為它太容易散亂心智,太容易讓我們賠掉寶貴的修行時間,賠掉我們對自我的信賴感。

十八、受持無宗願。

這可是個大麻煩。“無宗願”是什麼?比如,總說“我要發願啊”,在佛前跪著發願:“這部經要念三十天。”沒過兩天又跪著發願:“這部經要念半年。不管刮風下雨,我保證半年一定念完。”

發願分為有宗與無宗,“宗”指“思想依靠”,“思想”指的是“修行體系”。來源於修行體系,有理性地安排與選擇,這是“有宗”的願;如果不來源於修行體系結論所需而發的願,就是“無宗”的願。初學的人很容易受持無宗的願,比如大家都覺得《楞嚴經》好,拿著《楞嚴經》念,有人就開始發願了。

我了解一些這樣的情況。有一次,我聽一位居士說,他覺得磕大頭很好,就隨一位有經驗的老居士學習。為什麼向他學?因為他每天可以“兩小時內拿下三千大頭”。我聽到後覺得實在有點不可思議,現在誰的身體能那麼靈活?簡直像彈簧,一上一下,兩個小時就磕完,這是懺悔業障、皈依佛法還是……?當時他是怎麼用的心,很難去調查,只是覺得這種修行來得太猛。

還有一次,聽一位居士講自己持楞嚴咒,平時以此為功課。我說:“持楞嚴咒不容易啊!出家人早課才念一遍。”那居士說:“我每天念108遍。”我問:“多長時間念完?”他回答:“三小時之內拿下。”我當時就很疑惑:我們早上只念一遍,還要提神,否則很容易就溜過幾句,因為它太長,而且梵音很容易混淆,他三小時念108遍真是個奇蹟!但是看那位居士的狀態,煩惱還是很大。所以我們不太敢承認這種修行,也不推薦,尤其是很長的經咒,在念誦與做功課時一定要謹慎,不要將其變成無宗願。否則就會有點麻煩,因為自己是應付不了的,不要想一口吃個大胖子。

十九、無教授僅少譬喻而執能修行成辦菩提。

沒有教授,僅依靠很少的譬喻作為修行的航向,這種情況太容易出現了。尤其是初學沒有經驗的人,一看到佛經中幾個譬喻或者好故事,感動了,膨脹了,就發心這一年半載一定要怎麼去修……這樣一來,沒有真實的用功教授,只有很少量的譬喻,拿著這些說法就開始修行。本來是“黃葉止小兒啼”,這卻是拿黃葉當了真,非常危險。用功的教授可提供經驗,有這些經驗性的提醒在前,同時告訴你,如何使用一些訣竅性的方法去修行,這樣才可以。

二十、慧不堅而於尊長不得加持(以不信故)。

“慧不堅”是指少聞思。這也是個很大的麻煩,會成為魔入心的一個原因。

二十一、執夢是實。

將夢境當成是真實的。有時候,人的夢境會與現實生活產生一些呼應,比如夢到了第二天發生的事情。但是夢境畢竟不是事實,與現實生活不一樣,只是換了一個境界的提前預知。

換境界的提前預知有很多種情況:第一種,因為第二天將要出現的現境與自己的心密不可分,心所現的實際環境提前有一個投影,來讓自己預知。第二種,有可能是善神的提醒。第三種,在錯亂的夢境思維中,某個場景突然閃現了一下,便覺得它是真實的。但不能將這些當成真實,即便是真實的生活,我們也要說它如夢,如果執夢為實,那就顛倒了——佛說“人生如夢”,我們卻說“夢是人生”,與佛法唱反調了。

所以,即便偶爾夢境應驗了,也不能執著為真實,否則就沒有“主義”了,將真正的“主義”放棄了,這不利於修行。

二十二、喜兆相。

喜歡徵兆,做什麼事都求籤算卦問吉凶,這對於修行很不利。《施分別經》雲:“信瑞相而不信業者,是優婆塞之垢。”信瑞相而不信業,是骯髒的居士。

二十三、以違緣智弱羞怯而心不樂。

違緣多了以後心智減弱,心中常常出現一種不快樂的狀態,心中總沒有快樂感,這是魔入的前兆,也要小心謹慎。

二十四、以自他緣故心苦或愁憂而受困。

因為自或他的原因,心中總覺得愁憂受困。“愁憂受困”的狀況與嗔相應,不管是有理由還是沒有理由,對於逆境的執著就屬於嗔心,這種嗔對心態極其有害。


淨界法師: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一個修行人,你偶爾起起煩惱,亂不了,因為你的本質是菩提種性;但是在修學過程當中,你著魔了、起顛倒了,那就全部都完了!

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但是我還有希望發起菩提心;你著魔你變成天魔種性,你不可能發菩提心的。

所以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的經文當中,他說:無聞之過,甚可怖畏!

無聞——就是這個人只是一路從行門用功,但是他沒有聽聞佛法的真理,不了解五陰魔境的相貌,這個是很可怕的。為什麼呢?蕅益大師講出兩個理由:

第一、魔相幽隱難見——這個五陰的魔境是很難判斷的,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修一修,一天到晚在那邊哭?或者修一修,整天很歡喜? 這不正常!

只要看到一個人修行以後變得不正常,就要小心了。修行是很正常的事,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一個人修得有點不正常,就有問題了,因為魔相幽隱難見。

第二、魔害深重難堪——魔的傷害,是很難承當的,因為他破壞你的寶覺全身,他不是破壞你身體的一個部分,是整個菩提種性全部被破壞。

一般來說,一個人會著魔,大都只重視行門,不重視解門的人;一路的修行拜佛、持咒,內心產生一個真實的力量,但是他過去阿賴耶識有很多虛妄顛倒的力量,這時候真妄交攻的時候,他出現很多很多的事情、他內心產生很多的感受、他看到很多很多特殊的影像,恐怖的影像、歡喜的影像,心中打很多妄想…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你一旦隨順它,跟著它走,魔王趁虛而入,你生生世世就變成魔子、魔孫了,失掉菩提種性了。

所以你一定要經常保持覺照!

一個修行人,你要能夠不忘初心;你當初發心修行,是為了開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無相的,所以它出現什麼相狀,都不是你要的,那是你回家路程當中,一個過渡的小花而已!   

你要回到真如的本性──真如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沒有相狀,所以你只要不斷的憶念你當初的發心,你就可以過關了。

修行人要經常——不忘初心,你一過關以後,你的功夫又向上提升了。

我們一個人,就是在即將要突破的時候——黎明前的黑暗,它肯定會有些事情發生!

你看有些人閉關,每天拜一千拜,拜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像發瘋一樣,那表示這個人用功;你要告訴他:不要亂動!這些都是假相,真如本性沒有這個假相,繼續往前走,不要管它;繼續往前走,就會過去!你要是在那裡攀緣、執著,那就糟糕了!

當你遇到五陰魔境,最重要就是——不要停留!你該怎麼走,你就怎麼走,邪不勝正,它自然會消失掉!你也不要對治它,你就堅持正念、堅持你的功課,它自然消失掉;否則,你要跟它攀緣,那就沒完沒了了!


淨界法師:佛法的殊勝

在這個<賢愚經>裏面,佛陀講一個故事說,講一件事情,就是發生了一件事,說是佛陀有一天,在這個山林當中為諸比丘說法,佛陀當然是一個大威德的境界,佛陀坐在大石頭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那麼諸比丘坐在草地上,聆聽佛陀講四聖諦法門,那麼佛陀講這個四聖諦,講這個苦集滅道,說要我們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那麼這個時候在空中,有五百隻雁鳥,剛好要經過這個佛陀說法的處所,要從此方飛到彼方去,那麼佛陀的音聲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音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那麼五百隻雁鳥也聽懂了佛的音聲, 這個時候起了歡喜心,那麼他們希望能夠聽聞法義,就停留在佛陀旁邊的一棵大樹下,來聆聽佛陀講四聖諦的法門,那麼聽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個獵人隊追過來,用這個網子把這五百隻雁鳥全部都網住了,網住以後就把他給殺死,全部殺死。

那麼五百隻雁鳥因為聽法生起歡喜心的一個因緣,就生到忉利天去了。生到忉利天以後,這天人是有神通,他知道他是什麼因緣生天的,哦,我前生是一個雁鳥,我因為聽佛的法音起歡喜心生天,他對佛陀生感恩心,到晚上的時候,五百個天 人就來到佛陀的處所禮拜佛陀,當然他們來的這個天人是有光明,放大光明。那麼他們來禮拜的時候,佛陀再為他們講四聖諦法,這個五百個天人就當下證得初果,證了初果以後就回到天上去了。

那麼第二天清晨的時候,侍者阿難就說,佛陀,昨天晚上我看你的寮房放大光明,是怎麼回事呢?佛陀就如是如是的說明。那麼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聽完以後,就讚歎佛,讚歎法,讚美人法,說了一個偈 頌,說是:「如來出世,饒益甚多,所說諸法,實為深妙。」第一段是讚歎佛陀, 說這個世間上,在黑暗當中,有佛陀的出世,如來出世,饒益甚多,對我們有情 眾生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饒益甚多,讚美人。第二段讚美法,「所說諸法,實為 深妙。」佛陀的大悲心所流露出的教法,實在是深妙,不可思議,所說諸法實為 深妙,那麼這個法有什麼功德呢?以下讚歎:「乃至飛鳥,緣愛法音,獲福無量, 豈況人乎?」說啊,不要說是人道的那個果報體,說是那個卑賤的畜生,乃至飛鳥,那麼飛鳥緣愛法音,牠只是愛著這個法的這個音聲,那麼獲福無量,尚且生 到忉利天去,豈況人乎?何況是一個人的果報體,這個人的這麼一個強大記憶力 的一個心識,如果能夠對佛法生起信解,努力地用功,那這功德就更大了,豈況人乎?那麼阿難尊者就用這個偈頌來讚美人法。

這個意思是說:我們講這個文以載道,佛法的文字是攝藏了很多的道,說這個聖教的我相、法相安立這個意思是說,佛陀一念的清淨心,他在自受用的時候, 那是常樂我淨的,是離一切相的,不需要名言,不需要我相、法相安立,佛陀內 心當中,由於甚深法性三昧,佛陀在自受用的境界,不須要我相、法相,是大安 樂的境界,但是佛的大悲心,他要引導我們顛倒的眾生悟入諸法實相,他必須從 他的清淨心當中,流露出種種的我相、法相來引導我們,所以他必須把他所覺悟的真理,把它放在這個文字裏面,把他所覺悟的這種道,放在文字裏面。所以我 們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文字裏面,有道在裏面。那麼我們內 心當中去思惟這十個文字的時候,經過我們如理思惟的消化,就能夠把文字的聖 道轉成我們內心的聖道,把那個文字的道,把它消化成內心的正念。所以佛法的 意思就是說,佛陀內心的智慧,要傳遞給眾生的心中,他必須有一個橋樑,就是這些文字,聖教的我相、法相的安立是這樣安立的。


蓮花生大士:要時時刻刻祈禱極猛本尊的總集、邪魔外道的降伏者

格瑪旺波也說過:「誠心祈禱蓮花生大士,則不被違緣所轉。」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邪魔外道的危害極其猖狂,因此,要時時刻刻祈禱寂猛本尊的總集、邪魔外道的降伏者 —— 蓮花生大士,

一提及這個名字,非人和妖魔鬼怪會膽戰心驚,這在很多上師的竅訣中都講過。在整個歷史上,尤其是藏地出現的成就者,大多數都修蓮花生大士。像無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師、麥彭仁波切,從他們的著作和傳記中可以看出,他們對蓮花生大士的祈禱是怎麼樣的;包括上師如意寶在光明夢境中雲遊佛刹,或是白天的一些境界中,對蓮師的信心也都不可言說。

因此,我經常在想:末法時代,很多人雖想變成一個好修行人,但經常身心不自在,被妖魔鬼怪左右,自己實在無能為力,最後只有隨魔眾而去。所以為了遣除這一切違緣,哪怕身上佩戴蓮花生大士的像,也有不可思議的加持。

──《上師瑜伽•祈禱蓮師》索達吉堪布


修行中會遇到的十大魔軍

興國寺

菩薩道裡面,特別強調「忍」的力量——超過持戒、精進、禪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是大丈夫。

這個忍分為兩種:一種是「眾生忍」,一切眾生罵我,打我,誹謗我什麼,如如不動——你不跟他計較;一種是「法忍」,就是法上的——飢渴、寒熱啊,等等這些,也能夠忍。

一般講忍,就是指面對魔軍。有的是來自外面的魔軍;有的是來自我們內心的魔軍。就是我們的煩惱結使。

你看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百萬魔軍過來,佛就告訴魔王波旬:「你這些魔軍啊......」

魔軍一般能夠發出十支隊伍,這十支隊伍是挺有意思的,我們隨佛一起來辨別一下這些魔軍。

「欲為汝初軍」,魔軍發的第一支隊伍——最大的部隊,就是:欲——淫欲,是魔派出的第一支主力部隊。我們經常在這上面打敗仗,時常成為俘虜。後面還有軍隊呢,結果我們第一場遭遇戰就戰敗了。

「憂愁為第二」,憂愁也是魔軍呀——為第二支隊伍。抑鬱,讓你看什麼都消極,缺少陽光活潑,知見就會越來越錯誤。

「飢渴第三軍」,飢渴是魔軍的第三軍。如果我們忍受不了飢渴,那麼,飢渴起盜心,你就會偷人家,搶人家,這就更墮落了。

「渴愛為第四」,這種對愛欲的需求像乾渴一般,讓你坐立不安,非要去滿足不可。

「第五睡眠軍」,一天到晚我們就昏昏欲睡。睡眠——也就是被魔軍控制了。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睡眠也是啊。現在我們雖然不能做到不睡,但至少要做到控制睡眠的時間。如果我們像社會上養生一樣,要睡八、九個小時,對修道人來說,那可能就有問題了,被魔軍控制了!孔子對宰予——他的學生,看到他晝寢了,都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怖畏為第六軍」,害怕、恐怖、畏懼是第六軍。

「疑悔為第七軍」,懷疑、後悔就是第七軍。所以當我們升起極重的對善法、善知識之懷疑和後悔的時候,我們就被魔軍控制了。

「瞋恚為第八軍」,瞋恨的心——動不動發火的心,這都是魔軍。這個也是大部隊,時常將我們擊敗。我們修法時修得挺好,平時一遇到對境就「上當受騙」,這都是沒有真用上法。

「第九利養軍」,就是你追求名聞利養,喜歡這些知名度,喜歡搞那些虛的東西——擺架子、搭架子,這都是被魔所控制。

「第十軍自高,輕慢出家人」,就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很驕慢,覺得自己比出家人學修的都好,就輕蔑出家人。要知道,他能出家你不能,你就趕不上出家人。佛法賴僧弘傳,靠僧寶住持。輕慢僧人,不就是變相的拆三寶的台嗎?不如法的僧人自有他的因果,但你不可輕慢。恭敬僧人是你自己得福。

我們想一想,如果面對魔軍的這十支隊伍,我們能不能打勝仗?如果一打敗仗,這個魔王波旬就很高興了:「你沒有逃脫我的魔手——魔掌心那!你還是魔子魔孫!」所以三界不容易出得去啊。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無法乘虛侵擾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一日,對比丘眾開示:過去聖王在治理國家時,若成就七種法,便不會被怨家、盜賊所侵擾。哪七種法呢?首先,將城郭修建得極為高峻且齊整,是先王所成就的第一種法;第二種方法,是使城門牢固不壞;再者,令城外的護城河極深且廣,是讓此城邦永固的第三種方法;第四種方法,是儲存許多稻穀、米糧,使其盈滿於倉庫中;再者,將城內儲備豐饒的薪草,是鞏固此城的第五種方法;而第六種方法,是在城內備齊各種器杖,各式戰具也都備足;最後,擁有極為聰明高才,並且通曉人情,明白何時該罰、何時該調治的城主。如果一城邦具備以上的七種法,外敵則不能侵犯它。是故比丘們,一城的國主成就以上七法,外敵便無法靠近。

比丘也是如此,如果能成就七種法,魔王波旬便無法乘虛侵擾。是哪七種呢?

比丘成就戒行,具足威儀,對於微細律儀尚且畏懼,更何況是根本大戒?這是比丘道業成就的第一之法,令魔王無法侵擾,如同城牆既高廣且陡峻,無法被破壞。

其次,比丘們!眼根見色塵時,不起妄想執著亦不起念,具足眼根清淨功德,無所缺犯漏失,如此善護於眼根。依此類推,耳朵聞聲、鼻子嗅香、舌頭嘗味、身體觸受、意緣法塵,亦復如是,不起妄想執著,具足意根清凊功德而無妄想,善護於意根。若是比丘成就此第二種法門,魔王波旬便無法侵擾,就像城郭的門戶十分堅牢一樣。

再則,比丘們!能夠聽聞佛法不令忘失,經常思惟正法教理,過去所薰修都能全然知曉,這就是比丘所成就的第三種法,令魔王波旬無法侵擾,就好比城郭外的護城河,既深且廣。

還有,比丘們!能以各種方便,修習種種法門,初善、中善、竟善,都能具足清淨,修清淨梵行,這是比丘所成就的第四種法,如同城郭內有許多稻穀、米糧,讓外賊不敢來侵犯。

其次,比丘們!思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殊勝功德並依之修行,無所脫漏,若是比丘成就此第五種法門,魔王波旬便無法侵擾,好比城郭內有許多薪草,外人不能來擾亂。

其次,比丘們!證得四神足,所作所為已無阻礙困難,若是比丘能成就此第六種法,魔王波旬便無法乘虛而入,就好像城內戰具、杖器完備具足一樣。

其次,比丘們!能分別五陰、六入、十八界,也能分別十二因緣所起之法,若是比丘能成就此第七種法,魔王波旬無法侵擾,如同城郭的主人,聰明高才,進退得宜,知道何時該收、調伏,何時該放下。

比丘也是如此,能夠了知陰、持、入等種種過患。假使有比丘能成就以上七法,魔王波旬便無法侵擾。所以,比丘們!應當勤求正方便,了達陰、持、入及十二因緣,清楚明白當中的次第,便能超越魔擾,不居其中。比丘們!應當要如此去學習。

當時,諸位比丘聽聞佛陀開示後,法喜充滿,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等法品第三十九(四)》

省思:

佛陀以護城為喻,教示佛弟子以嚴守戒行、收攝六根、多聞佛法、修習善法、思惟禪定、修四神足、分別過患等七法守護身心此修行便能無所障礙、不為魔擾,如同國城不被盜賊所犯。《法句經》偈云:「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修行人守口攝意身莫犯,六根不攀緣六塵,便不會造作眾業招感未來苦果。以堅固智慧,腳踏實地於因地精勤修習,最終定能成就無礙解脫。


防著魔

懺公講述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候。

 

發心真誠

現在是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和命濁,精神病太多。

我們修行要發真誠心,為佛法,不離佛法才好。

如果是「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就不會著魔。

 

精神寧靜

世俗上所謂精神分裂,大多是這樣的:愛其人以至於屋上之鳥,恨其人以至於他屋上之鳥,恨得那麼厲害。

一時愛、一時恨,精神就要分裂。要是能保持精神集中,就是戒定慧的定,寧靜安定,就沒有這些。

我們由著心去,感情若是很猛烈激動,一貪一瞋、一憎一愛,就會精神分裂,所以要避免這些。

 

正當生活

還有,從事的職業一定要是正命。正命是正當的生活,也包括職業在內,要是不正當的生活,就差。

 

行善積德孝順仁厚

普通在世俗上,多做善事是陰德,不外顯出來給人家看,外面顯給人看是為了招名、招利,或是有什麼作用。

像倓虛大師掃廁所還不給人看。做善事、做陰德,可以消災延壽。

再就是好好孝順父母,多忠厚仁義,較比好。大體上,這是在世俗上求不著魔、不得精神病的辦法。這是有關世俗方面。

 

貪瞋妄想

在佛法中,要是打坐時盡打妄想,一便貪心、淫欲心,一邊又念佛,這怕要著魔。

一邊打著罪惡的妄想,而又念著萬德洪名,怕要著魔,這是貪心。

其次就是瞋心,我想報仇,寫暗信,給暗箭,教他不知道,讓他吃虧受苦;這個信我怎麼編、怎麼寫,或是我怎麼報仇,這也是怕要著魔。

在念佛的時候起這種心,也容易著魔。這是一貪、一瞋。

 

知相虛妄

還有呢?見了鬼、見了神、見了菩薩、見了佛,以為了不起,就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事實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有一切的好相、瑞相我們不著,就不至於著魔。

就怕說:「喔!可了不得囉!佛來摩我的頂了!」以至於「佛對我說法了!」要是自己一著,馬上就是著魔,這個經典裡頭有說明的。

還有呢?有過去世或今生死去的異性朋友來找了,或是異性的夫婦來找了,要是一認真,也會著魔。

華嚴經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 

這個「著」(音ㄓㄨㄛˊ) 就是「著」(音 ㄓㄠˊ),「 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離了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現前。」這就是不著。

 

超出人我對待

在人事上,我們要看清楚,超出一等,不和一般人勾心鬥角,起我相、人相對待;可是我知道,也不是傻瓜。

以至於我超出他們,看得清楚明白,可以說就說,不可以說就不說,躲著敬而遠之。

在人事上不去對待,不去糾纏。糾纏不清,也容易著魔。

 

不染名利五濁

再就是貪財、貪名這些事情。大家樂、飆車啊!都有點瘋狂,有點著魔!

按照現在的說法,這是社會病態:按阿彌陀經最後所說,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所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我們認清楚了才好。

這是講到不著魔的事。

 

般若空觀去惱障

倘使有點魔障的人,「不要」教他多拜佛、多打坐。拜佛多了、打坐多了,他不能用空觀把那一切煩惱空去,而煩惱和佛號或持咒誦經攪在一塊,亂糟糟的,精神也容易出毛病。

要是能空出一切再去用功,較比好!

 

利眾積德調身心

所以要是曾經有過精神病的人,或是現在多少精神有點異狀的人,就告訴他,教他多作些功德,利益大眾的事情;有這個德行,能調身心,這樣才好。大體如此。

 

修行回向還冤債

還有,倘使著了魔睡不著,就吃安眠藥、鎮靜劑,睡它幾天;著魔的人大多數都不能睡。

平常要是睡不好的人也怕要著魔;最好能夠睡,說睡就睡,不睡就不睡,這樣較比好。

不能睡好的人,尤其是長夜漫漫不能睡,時常發作,大體都是怕有冤家。

一天、兩天晚上睡不著,或者是因為喝酒、喝茶太濃厚,或者是在臨睡前有什麼事情,那就不怕。

如果常常這樣鬧,怕有冤家或者是魔障。

這時候就要用短期修持,好比但持往生咒,跟冤親債主回向:

或者誦金剛經,十六分、十六分一半一半地誦,一切不必多;地藏經十三品,一品一品地誦,分開誦,不必太多。

此外,多做公益的事,多做陰德的事情,多做善事,慢慢就能調好。


宣化上人:危險!遇到這些情況要當心著魔了!

本文依據宣化上人講述《楞嚴經淺釋》整理而成。

白話整理,更清晰了,很難得,讚歎!隨喜!供養有緣!

一、色陰十魔

根據宣化上人整理的十種中魔表現:

1。 覺得自己有神通了,修為很高了,了不起了,功夫深了,魔馬上就被這念頭招來。

2。 一天到晚就想異性。

3。 得到某種境界,心裡想:"好境界,再來一次"或者"好境界,不要再來了",應該隨其自然。

4。 看到繽紛的顏色,這不是證聖果的一種表現。

5。 不管你看到什麼,看到多麼清淨美麗,莊嚴的淨土,佛像,都是虛象,千萬不要認為這表示自己的修為高了,一這樣想,魔馬上就來。

6。 感覺不到痛苦,火燒也感覺不到,不要以為這是正果,一想魔馬上來。

7。 看到恒河沙這麼多的諸佛如來,天宮地獄,這只是你的喜好的影射,你要是以為這是正果,馬上魔就來。

 8。 你坐在屋裡,忽然看得到遠方,比如看得到街巷,朋友,親人在做什麼,還能聽到他們說話,你要是以為這是正果,馬上魔就來。 

9。 修行再精進,看到一個人,本來是男人,看著又變成女人,心裡想:原來他前生是女人。 看到一個東西,又變成別的東西。 這樣看,又錯了,這是自己的妄想造成的見,不是真正的見。

10。 說自己懂法了,會講經了,又中魔了。

二、受陰十魔

1。悲湣眾生,看到小蟲,小孩也出憐憫心,不自禁的流淚了,這也是被悲魔入心腑,常常就悲傷想哭。

2。 得到很不同的相,感激心過分了,覺得佛和自己一樣,自己和佛一樣,就已經著魔了。生精進勇猛心修佛是可以的,但覺得自己是佛了,就已經著魔。

3。 見人就誇自己是佛。

4。 心裡忽然覺得很單調,很枯燥,很無聊,很寂寞,很孤單,想什麼想來想去總掛著,總想要一個什麼,好象丟了什麼東西,枯燥得不得了,找又找不著。你這樣就會憶魔,專替你記憶東西,入你的心腑裡去了,一天到晚把你的心給懸起來,久而久之,也會落地獄。

5。 修行得到一點點的東西,就知足了,覺得自己正果了。這樣會有一種最卑下的、最劣的、最沒有價值的這種魔。什麼魔呢?‘易知足魔’:什麼事情都容易知足的這種魔,又鑽到他心裡去了。 自己還不知道,覺得自己的知足是得到最高無上第一義諦。

6。 覺得自己死了好,死了好,想自殺。自盡的人都有個鬼,那個鬼怎麼樣呢?就向這個人叩頭。他叩頭怎麼說呢?他就念這個咒,不過這個要死的人,他聽不見。這個咒也就是說:‘你死了好,死了好,你快死了,死得越早越好,啊!你快一點死了就好了。’

7。 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了,什麼都沒有了。

8。 憂愁也有愁魔,憂愁、憂愁,就怎麼樣?這個魔到你身上,一半有魔的力量,一半有你自己的力量。這個魔是藉著這股氣的,如果你思想正了,就沒有事了;你思想若不正,跟著他轉,說憂愁你就憂愁,越憂愁越憂愁……

 正確做法:你聽見這一段文,看到一個人,一件事,你不應該常常有一種的不高興,不應該有的時候就哭了,也不應該有憂愁心

9。 非常高興,非常快樂,沒有智慧禁止自己這種快樂,也是著魔。

10。 覺得自己不錯了,滿足了,看誰都不如自己,師兄師弟看不起了,小乘羅漢都看不起了等等,這也是著了魔。

覺得自己境界思想高,對人說佛像就是土木之類的偶像,有什麼意思呢,還不如我的修為高。

11。 忽然得到大快樂,得到清淨,輕安,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很境界了,念頭生起來,馬上就有好輕清魔入心腑,讓你不精進。

12。 覺得什麼都是空,造罪空,造福空,一切皆空,說一切唯心,心是佛,佛是心,認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甚至不持戒,這個定心就沒有了,如果覺得自己這樣就很見識很思想了,馬上有空魔入心腑。 覺得菩薩沒持戒,又沒犯戒,這也是著魔的想法。這個吃肉喝酒,他也說是空的;吃屎喝尿,他也說是空的,讓人不守戒律,這是引人造罪,是要落地獄的。

13。 忽然生出愛欲,愛一切人,生出無量無邊的愛,這是魔境,因為你錯了知見,就有一種淫欲的魔入你這個身上來了。

14。 做壞事的人,都有魔附。他以前有神通的時候,這個魔能避免國家的法律,令國家不知道;那麼現在魔走了,這個凡夫還照這麼樣做;這一做,就犯法了。人知道他是旁門左道,妖言惑眾,所以就犯法了,抓去就殺頭了。

 三、想陰十魔

1。 想著什麼,一直想著想著。

2。 修道貪求善巧方便的方法,在這個時候,六欲天的天魔,就等著看他修道時,定力不堅固,偶爾或者就生出一種其他的什麼妄念。一生出妄念,就有漏洞,定力就不堅固了,所以天魔就候得其便,現身說法了,或者現天人身,女身,比丘身,身上會放光,這個求巧求捷徑的人一看,不知道是個魔,覺得啊是佛。無論見到什麼,你也不要隨著它轉,不要跟著它跑去,不要被這個境界轉。要怎麼樣子呢?要見有若無。見到境界就和沒有見到境界一個樣,也不要生歡喜心,也不要生討厭的心。你見到魔,若生這歡喜心,你這也是隨著魔境界轉了;你若生一種討厭的心,你這也是隨魔境界轉了。怎麼樣呢?就是保持你的中道,也不歡喜,也不討厭,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也不要說:‘喔!這是好的境界,我想再看一看。’不要有這個心,你如果有這種念頭,這就是錯了。

3。 判斷是魔境還是佛境:持戒是佛,否則是魔。有貪欲是魔,有淫欲是魔。

4。 又說預言,說哪裡有災難什麼的。

5。 修著修著,想到處去玩玩,心裡想要遊蕩,一動這個遊蕩的念頭,魔王就有了機會,可以擾亂他來了;如果他沒有這種的心,就不會有這種魔的。 於是看到菩薩了,看到佛了,見到自己,或者很多人,坐在蓮花上,身軀放光,在聽法,以為是好境界,其實是魔境。你不要以為有了境界,就是好的事情了。有境界,你若不認識,這就著魔了。你自己想一想,你坐著寶蓮華,變紫金光色,是不是真的呢?這根本是假的,你是一個凡夫,怎麼會有這樣境界呢?這如果不是魔王來愚弄你,那麼菩薩做什麼要現這種境界呢?他貪圖你什麼?聽人說在什麼地方,哪一個人當是哪一個佛來的。他的變化身來到這個地方,救一切眾生來了。‘ 某人即是某菩薩等’:或者某一個人,就是什麼菩薩。受戒之後,不要信這種迷信的境界,這個說法的人,無論有什麼大神通,你要觀察他。

6。 想和一切聖人吻合,就因為這一暗念貪求契合,魔王也就得便了。

魔來說法,令這些個聽法的人,還沒聽法之前,心裡就開了悟。開了悟,這時候就好像喝醉酒了似的,又好像作夢發了財了。他這個開悟不是真正的開悟,只是一種幻境,好像看電影似的,比如看見地獄了,得到宿命通了,知道人間,好的和不好的這一切事。其實他這個宿命通也並不是真的,都是假的。

7。 貪求辨析,想知道根本,想知道這物的開始等等。 於是魔王來說法了,有這股魔氣,他講出話來,大家都著了他這個魔,被他迷住了,所以都相信他。魔說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就是現在我這個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就是不壞的法身,常住的法身,說現在就是佛國,再沒有其他的淨土可住的,和金色相,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就是淨土。淨土法門,你到什麼地方找去啊?這個就是淨土法門。

8。 在定裡,比如在三藩市一打坐,就看見紐約的親戚在做什麼,朋友在做什麼,或者說什麼話,看得清清楚楚。他歡喜得到這種神通。這時候天魔一看,你這個定力將要成就了,於是就派他的魔子魔孫到你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因為魔有這個迷人的力量,所以他就把這班人都迷住了。 親身給他做奴、做僕,象供養佛一樣供養飲食臥具。

真是修道的人,真正的佛弟子,沒有人這麼樣真正地親近他、供養他。這個魔因為有一種迷人的力量,所以人人就都接近他、歡喜他。迷得這些個人怎麼樣啊?自己就知道:‘哦!這是我前生的師父。’,就生了一種法愛,親近他,開始破戒行貪欲!

9。 有人見到人說是其丈夫,哪一生是其子,哪一生又是其丈夫,我現在來度你了。他這麼一講,這些人就信這種的虛誑了。信這種虛誑怎麼樣啊?就把以前自己那個正信的心都失去了,做些壞事也沒被抓。這是三五千年的魔。

久了這個魔玩膩了,因為這個魔一走,他自己就沒有威德,沒有魔力了。所以一般人也就生出懷疑了,於是乎,或者就告到官裡去,把他捉去坐監。

10。 你太貪清靜,也就會生出一種魔。這個時候天魔又會來。

人修道,無論什麼也不要貪——好的也不貪,壞的也不貪——你就平常心是道,要平平常常的,不要生一種貪心,你貪什麼都是不對的。菩薩現在到世界上來,他也不自己說自己是菩薩。就算旁人叫他菩薩,他自己都不會承認的。真正開悟的人,他不會承認自己開悟的。這個魔來說誰誰前生是什麼,誰誰前生是什麼。有的人心裡這麼生一種懷疑心,這個魔鬼就知道了,有他心通的。 於是這人想: 我生這麼一個念頭、一個懷疑的念頭,他就給我說出來了,啊!這不得了,以後再不能不信了。 這個魔還揭露人的私事,他隨便罵徒弟,表現他有神通,也不怕人來譏諷,有嫌疑,這個是大力鬼,來附身,久了他膩了,就撇下這人了。其實這些個魔做什麼呢? 他還是要破壞佛的戒律。

11。 心裡邊想要知道多一點事情,想要得到宿命,這個時候天魔又會來。比如在說法的地方,就得到一個大寶珠,或者鑽石,或者什麼如意珠之類。 變成畜生,用口叼著珠子,或其他的珍寶,他先就給這個人,然後又自己著到這個人身體上。有的時候,一天就吃一粒麻、一粒麥,他還很胖,這個魔的力量攝持的緣故。 有時他專門罵和尚,專門罵出家人,在他後邊的人,往往就看見,或者是放光。 這些是土地鬼、城隍神,或者是川嶽的鬼神。

12。 貪求這神通的力量。於是天魔來了,人也不知道有魔著到他身上了。 魔附的這個人,在水上走路,就好像在平地上一樣,也不怕火,就怕刀,因為什麼怕呢?他因為還有形質,他有一個形質的障礙。雖然他有五通,但是他也怕刀來割他。他自己說他就是佛了,他罵自己的徒眾,把人的秘密給揭穿了,不是有真實的功夫,不是有真正修行的功夫。這是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或者是龍的這種怪物

13。 就生出一種愛好入滅的心理,貪圖一個深的空理。這個人就覺得已經得到無上涅槃的妙果了,於是天魔來了,附在人身上,讓這人有種能力,比如忽然間,他這個身體沒有了,大家都看不見他了,一會又出現,或者手往下一垂,就有栴檀香氣放出來,大小便,就好像那個非常濃厚的冰糖那麼甜。說你不要持戒律,持戒律是小乘的東西。 叫你不要出家,出家和在家又有什麼分別呢?他就這麼誹謗出家人。 說說沒有因,也沒有果,你不要信因果。這是日月的精華,萬年金玉芝草,麒麟、鳳凰,或者是龜,或者是鶴成了精靈。

14。 心裡想長壽,貪圖永遠活著。這個天上的魔,叫一個魔王的眷屬,來附到一個人的身上,來給他講經說法,這個人也說自己得到無上涅槃的妙果,專門顯神通,比如一下子行萬里買個日本東西又回來,說十方所有一切的眾生都是我的兒子,我出世就是佛,這個是住世自在天魔,他是讓嫉妒鬼來的,變美女,來**你,讓吃精鬼就吃人這種精氣,沒有過一年,你說怎麼樣啊?肝腦枯竭。你知道魔是什麼變的?魔也就是這些個不正當的人去做的。他們不正當就會做魔的,但是沒有那麼快。那個魔王追他、跟著他、迷他,近就是九生,遠就是百世。

 

提起佛號就昏沈該怎麼辦?

拜懺和一般法會有什麼不一樣?

破戒跟著魔的差別!

唯獨拜懺不會著魔,你要是打坐參禪,那就不一定

為甚麼著魔了?就因為有貪欲

既然有護法神為何還會著魔?

魔不是青面獠牙,會顯得甜甜蜜蜜,讓你見到他,就不想離開他

懺悔要在活著的時候才有用

突然不想念經甚至懷疑佛菩薩,可能將發生可怕之事

修行是要一直認錯懺悔嗎?

代別人懺悔可以消他的業嗎?可以以別人的名義做功德迴向嗎?是否會替他背業障?

到底要懺悔到什麼時候,業力才能真正洗凈?

關注靈性!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

為什麼要念懺悔文?

你這麽一想,就有悲魔來了,什麼悲魔?

破解自殺的秘咒:防自殺偈

千萬不要給人做媒、勸人結婚,罪過無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