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執著“瑞相”會變為“魔障”
聖嚴法師

念佛法門是屬于有相的。《觀無量壽經》的出現,就是因為釋迦世尊時代的惡王阿闍世,篡奪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頻婆娑羅及母後韋提希。韋提希在被幽禁處,祈禱釋迦世尊前來慰問說法,釋尊應其所感,而以神通于韋提希夫人面前示現十方諸佛淨妙國土。夫人特選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佛陀便為她說了求生彼國的十六種修持法門。于是韋提希夫人和她的五百位侍女,均証得無生法忍,而得以往生彼國。

該經介紹的往生西方淨土,共分為九個等級。于臨命終時,則不論生何等級,均有見佛菩薩、見蓮華台等瑞相現前。故在念佛過程中,若見到諸佛菩薩示現各種瑞相或淨土的依正莊嚴時,乃屬正常。

在《地藏經》所說的地藏菩薩在因地為光目女時,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並設像供養,即夢見佛,放光開示,又親聞佛示現相告。另又在地藏菩薩作婆羅門女時,為度其母,乃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形象,即聞彼佛于空中相告,囑其回家端坐思惟,系念彼佛名號,經一日一夜,即親至地獄。也說到,由于懺罪而能見覺華定自在如來,即是滅罪的瑞相。

如果平時念佛,不以求見瑞相為目的,而是瑞相自現的話,那可能是好,也不一定是很好。見到瑞相能夠使人增長信心,因為他有身歷其境的體驗,即有真實的感受。倘若僅為求見瑞相而念佛,念佛的心便不夠純淨,瑞相的出現就可能是心神恍惚所產生的幻象了。

在心理受到刺激、頭腦過分勞累或迫切期待、追求靈驗的情況下,很容易會產生幻象。輕者成為神經質,嚴重則成狂亂的魔障,那時,就需要相當小心了。又由于虔誠心的感應或企求心的真切下,也可能出現瑞相的幻境;也有可能是由于知見不正、心態不清,所以引來魔擾。

因此,從正信的佛法而言,念佛的目的不在求其瑞相的現前,如果見光、見華、聞香、聞聲,例如見極樂勝景、見諸佛菩薩,只要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只管一心念佛,這樣是最安全的。

萬一念佛時常出現瑞相,這並非好事,因為會使得念佛者無法專精念佛,甚至誤導使其離開佛法而成為鬼神用來做為表現異能、宣說外道思想的工具。如果自己無法辨明邪正,那就不去理它,只要把注意力隨時置于佛號,瑞相自然會消失;如果被它緊纏不放,無法擺脫時,最好去請教高僧大德居士們,依據正信的法義予以開導。

臨命終時見瑞相就表示解脫嗎?

臨命終時見瑞相就表示解脫嗎?可能是解脫,但多半不是。所謂臨命終時顯現的瑞相,是指奇香彌漫、天樂鳴空、光環光束光團的顯現、佛菩薩影像現形、鳥獸齊鳴、香花乍開、草木變色、風雲變化、雷電交作、遺體柔軟乃至火化後出現舍利子等,這些都是由于修善積德的福德相。

在生之際,為人正直,多行布施,死時即有可能出現瑞相,死後就成為大福德的鬼神。如果罪神並行而福多于罪,貪嗔未除,即成為大力的鬼;如果貪嗔輕微、福德增上,就生為欲界的天神;如果修行佛法,戒、定、慧三學並重,縱然不出三界,也會生為欲界的忉利天和色界的五淨居天。在生天以後,依舊能夠見佛聞法,供養十方一切諸佛,常和諸大菩薩聚會一處,漸漸而得出離三界、解脫生死。如果受持三皈五戒,精進念佛,一心向往極樂世界,命終之時即得往生彼國。當然十方世界有無量諸佛,求願往生均有可能。

由以上可見,只要能夠在人間積福修善就能夠不墮三途,而能生于人間、天上,命終之時多少會有些瑞相;縱然生于鬼道,由于福德之力,于臨命終時也能發生若干瑞相。有的瑞相只是亡者命終時的自見,有的瑞相能讓多人共見乃至眾人皆見,甚至可用攝影、錄音等所需的工具、設施錄置下來,如此一來則更可產生令人起信的效果。

至于身體柔軟、面色如生,當然是屬善相,可得生天。但也有可能是大力魔神借此顯露其神異,而非亡者本身的功德,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表現他們本身大勢、大能的神力,以吸引更多的信徒來崇拜、敬仰他們。至于其他的瑞相,即可以此類推。

從原則上說,瑞相並不是壞事,它能夠鼓勵眾人去惡向善,但並不表示有瑞相就是得到解脫;解脫乃在心相,不在物相;物相尚在有相、有為、有漏的層次,直須到心中無物、無相才能得解脫。《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解脫是離相不著相的;心中既無相,心外是否尚有瑞相已不重要了。

但是也不能說,臨命終時讓人見到瑞相即表示其未得解脫。比如釋迦世尊最後入涅槃時即有種種瑞相,歷代的高僧大德圓寂時通常也有瑞相。這多半不是他們本人的表現,而是護法龍天表示歡喜、表示哀傷:歡喜有人得大解脫,哀傷解脫之人已經遠行。既然瑞相多半出自于諸神的神力顯現,與命終之人雖有關系,但並不重要。而且雖對于他人有生信和鼓勵的作用,但也不能就此肯定即是解脫的表征。相反的,臨終現惡相,不一定証明是未得解脫。例如目犍連、優陀夷、蓮花色等大阿羅漢,臨命終時是被人打死或棄于糞坑,這是他們往昔的業報所致,與此生的解脫無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