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善導大師手把手教學,親身示範「一門深入」這樣修!

善導大師-1.jpg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佛言,關於這句話還有個傳奇的故事。善導大師來到長安,三年度化滿城皈信,長安城中甚至出現了人人口唱「南無阿彌陀佛」,滿城斷肉食素的景象。這樣一來,屠夫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屠夫對善導懷恨在心,他提著刀氣勢洶洶闖入寺院,叫罵著要殺死那個斷他財路的人!然而,當善導大師站在他面前時,屠夫卻被善導慈悲莊嚴、攝人心魄的德相所震懾了,彷彿一道光,照顯了他內心的罪惡。屠夫的凶戾忿恨之心,一時間如冰遇日,化去無遺,反覺慚愧莫名,手中的刀也不覺落地,屠夫在善導面前撲通一下,合掌頂禮懺悔。

善導心知對方得度之緣已經成熟,他慈悲地為屠戶開示善惡因果、輪回受報等,並勸其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為截斷屠夫內心的疑問,使之信知彌陀救度,善導遙指西方天空,空中立現極樂淨土莊嚴景象。後來,屠夫爬上寺旁的一棵樹,合掌高聲唱佛,墮地往生。圍觀眾人皆見,阿彌陀佛親來接引,屠夫的神識從頂門出而隨佛西去。

這個故事中的善導大師是怎樣的人物呢?本期高僧傳,便來一探究竟。

一門深入的善導大師

善導是廬山慧遠之後的另一位淨土宗祖師,他生於隋煬帝時代,經歷了唐高祖、太宗時代,入滅於高宗時代,所處時代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昌隆的盛世,也是中國佛教最為繁盛的時期。

一幅畫引發一生修行

那時,佛教徒將佛經中描繪的場景及表達的內涵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供人欣賞,啓發人理解經意,這樣的繪畫被稱為「變相圖」。

善導十八歲時,偶然見到了一幅「西方變相圖」,描繪的是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種種景象,有宮殿樓閣、蓮池流水、落花飛鳥,彌陀說法其間,菩薩行經、蓮花化生,一派祥和清淨。

善導被圖畫中描繪的世界深深吸引,當下就在心靈深處生起一個堅固的願望:「人生應當托生於西方淨土,才能達到圓滿。如果我來世能托生到這極樂世界,蓮花化生,那就太好了!」

拜訪道綽,一門深入

善導二十多歲的時候,正是道綽法師在山西廣泛弘揚淨土宗風之際。道綽法師德風遠被,聲名傳播至長安。

玄冬之首,寒風颯颯,善導前往拜訪道綽。當他到道綽所建道場時,心中大喜,聽道綽講解《觀無量壽經》,不由歡呼:「這才是真正入佛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淨土觀門才是能夠迅速超越生死大海的津梁啊!」

貞觀十九年,道綽法師坐化。三十三歲的善導便從寺中返回終南山悟真寺,繼續研學、修行。善導發現,雖然《觀經》受佛教界普遍關注,而很少有人真正領會《觀經》要髓。各家站在自宗的角度或立場上註解這部經,曲解意趣,「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為了糾正對《觀經》的誤解,善導決心撰寫《觀經疏》。撰寫前,他在佛前至誠發願,「若稱三世諸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大悲願意,願於夢中得見如上之所願一切境界諸相。」據說,在善導發願的當夜,即見西方世界種種莊嚴景象。

傳說,此後每夜有一位聖僧入善導夢中,指導他理解《觀經》玄義,此疏完成後,聖僧便不再出現了。

聲聲佛號,聲聲光明

據記載,善導每入佛堂,就合掌禮拜,一心念佛,非到精疲力竭則不停止。即使在寒冬臘月,他也念佛念到汗流浹背為止。

只要從佛堂出來,他就為眾人演說淨土法門。更難得的是,他對每個人都尊敬如佛。

據說,善導念佛功深,成就殊勝,每每念佛一聲,便一道光明從口中出,念佛十百千聲,便有十百千道光明從其口出,聲聲佛號,聲聲光明。因此,唐高宗將他所住的寺院賜名為「光明寺」,後人亦稱其為「光明和尚」。

寫經繪圖

善導少時,偶見西方淨土變相圖而引起願生之心。推己及人,他知道藝術的感染力與滲透力,故常常用藝術的方法來弘揚佛法。他一生繪畫西方淨土變相圖三百餘壁,每一幅都淋灕盡致地展現了極樂世界的美妙景象。

據說,善導可在定中神遊極樂,所以他描繪的西方淨土並不全是從經文中演變而來的,更多的是他親眼所見,親身體會。

相傳敦煌千佛洞的《觀無量壽經》曼荼羅就是善導所畫。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地獄變相圖,凡是觀者,莫不畏懼因果輪回,止惡修善。

善導與龍門大佛

洛陽的伊河波光粼粼,岸邊楊柳青青。河畔兩岸山峰聳立,崖壁上雕鑿著石窟佛龕,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龍門盧捨那大佛。善導大師正是這一工程的監造僧。

咸亨四年,唐高宗發心在龍門修造佛像,皇后武則天資助錢財二萬貫。善導便由此徵召入宮,被任命為檢校僧,負責主持監造。莊嚴肅穆的盧捨那大佛,是善導留給後人的宏偉巨製。

大師圓寂

永隆二年三月,善導在長安城實際寺內指導畫淨土變相圖。一天,他忽然催促畫工加快速度,盡快完工。有弟子知道後,心生詫異,因為他素無催促趕工的習慣。善導回答說:「我很快就要往生了,最多再住兩三晚而已。」

幾天後,善導忽然略顯憔悴,時顯病容,弟子們知道時間到了,於是集在師父身邊共同念佛。永隆二年三月十四日,在大眾念佛聲中,一代高僧、萬人敬仰的善導大師往生,世壽六十九。善導往生之際,室內異香遍滿、妙音響起,久久不散。

恭錄自~古今佛門高僧大德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念佛百分之百往生有四個原因

 為什麼(往生)這麼容易呢? 下面說了四點。

【無外雜緣得正念】

第一,“無外雜緣,得正念故”。是因為沒有外雜之緣、內心有了正念的緣故。

這一點要解釋,有人以為什麼叫“無外雜緣”呢?(我當初也是這樣理解的)“我在家裡念佛,你們不要來敲門,你要來敲門,你就是雜緣,把我打亂了;電話也把它停掉,不然一打電話來,也亂了。”好了,門關上了,親戚朋友不來了,電話也不接了,但是偏偏不作美,有一只小鳥跑到窗戶上叫來叫去,“把我的心都叫亂了……”我們總認為沒有任何打擾叫“無外雜緣”,不是這樣子的。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什麼叫“得正念”呢?正念就是念佛,正念堅固,知道:我念佛一定往生。

比如說,有個人不會讀經,只會念佛。看見別人讀經,如果不懂得念佛的道理,他的心中就動亂了,他就想去讀經了,他心中就有了外雜之緣,讀經這個緣引起他心裡邊的雜亂,他想去讀經了,他不想專念佛了,這叫“外雜之緣”,失掉了正念。

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雖然會讀經,讀經也是告訴我們念佛必然往生,我念佛,往生無有不足,我雖然無有智慧,釋迦牟尼佛告訴我說“念佛一定往生”,阿彌陀佛告訴我說“念佛一定來迎接”,我不識字,又有何憾?這樣心中正念堅固,“你會讀經,我不會讀經,我也不羨慕你”,這叫“無外雜緣”。

同理,我沒有錢,人家有錢,他有錢到寺院裡建了尊大佛,建了座寶塔,做很大的功德,一般的人心中又擔心了:你看看,人家用那麼多錢做功德,他往生可能有分。我窮光蛋,一分錢拿不出來,我可能沒分吧?如果這樣想,就叫做“外雜之緣失正念”。心中應怎麼想?我雖然貧窮,很慚愧,不能報佛恩,不能供養三寶,但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如我這般貧窮之人,若專念彼佛名號,決定往生,無有不足。“我也不羨慕你,我只為往生極樂淨土”,這叫做“無外雜緣得正念”。其他可以依此類推。總之,見到別人修種種殊勝之行,我雖然做不到,心中沒有遺憾,沒有不足,這叫做“正念堅固”。念佛一定往生,不論行住坐臥。既然不論行住坐臥,那麼種種因緣都可以,本來這個法門是士農工商、任何職業、任何環境狀況都可以念佛,所以,只管念佛,決定往生,心中無有膽怯,心中正念充足,這叫“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與佛本願得相應】

第二,“與佛本願得相應故”。這在第三願文裡邊已經說到了,“順彼佛願故”,你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就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了,什麼叫相應呢?剛好吻合。佛的本願說“念我的名號來往生”,我就專念彌陀名號,剛好,佛心凡心成為一體。佛心是讓我們罪惡凡夫稱念名號往生淨土,我們凡心就念彼佛之名號、願往生,剛好,這就吻合了。阿彌陀佛剛好要救你,要你念佛,你剛好要被彌陀救,念彌陀名號,這叫做“一心”,成為一條心,這叫相應。

有人講“我念佛,念念念,念到心裡邊很清淨,就跟佛相應了”,這是一種解釋,但不是善導大師的解釋,那樣是相應不來的。像孩子跟媽媽怎麼相應呢?孩子才一歲,餓了要喝奶,媽媽就喂他奶喝,這叫做“母子相應”。這孩子不能理解媽媽什麼職業、什麼智慧,他不可能理解的,要那樣的話,孩子永遠不能和媽媽相應了,這是一種慈愛的相應。一樣的道理,如果要讓我們也發四十八願,要我們懂得經典,要我們開悟,跟佛相應,我們做不到。阿彌陀佛要救我們,我們被佛救,這就叫“相應”。母親帶孩子,喂飯給孩子吃,如果孩子不願意吃,用手來抓,勺也飛了,碗也碎了,就不相應了。他張開小嘴巴來吃,就相應了。阿彌陀佛救度我們,說“念我的名號來往生”,我們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叫“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你自己不願意念佛,修別的行,就好像這小孩一樣,媽媽喂他這個吃,他不要,他抓別的,抓到嘴裡,說不定還不是吃的,那就不相應了。

【釋迦教導專修念佛】

第三,“不違教故”。“教”是教導,不違背教導,不違背誰的教導呢?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在哪裡教導呢?佛在《觀經》裡邊教導我們說:

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觀經》雖然講到種種修行,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三福有十一條,這十一條是散善,就它們本身的性質來說,都算不上極樂淨土的正行,而是通於一般的修行。那麼,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在《觀經》裡講這些呢?就是為了引導一般聖道法門的修行者進入淨土門,用他們習慣的修行方法把他們誘引進入淨土門。既已進來,就不再強調這些,所以到最後十三定觀也好、三福九品也好,就統統不交代給阿難了,“阿難哪,我講這部《觀經》,雖然講了十三定觀、三福九品等,但是,要點是你要持無量壽佛名號啊!”就引導我們進入專修正行、正定之業,這叫做“不違教故”。釋迦牟尼佛不是教導你要雜行的,而是先用那些來引導你,進入專修念佛,專持無量壽佛名號。如果你不專修念佛,就是違背了佛的教導。

【諸佛證誠之語】

第四,“隨順佛語故”。什麼叫“隨順佛語”呢?隨順諸佛證誠之語,這是在《阿彌陀經》當中,六方恆河沙等諸佛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

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講的‘罪惡凡夫眾生專念彌陀名號一定往生’,一點沒錯,你們眾生不要懷疑。釋迦牟尼佛一佛所講,或許要懷疑,我等諸佛一個接著一個出來證明,決定無誤!應當信順。”如果我們專修念佛,就順了諸佛證誠之語。

【彌陀誓願為核心】

上述四個緣故,說明決定往生。為什麼呢?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講,“無外雜緣得正念”,正念堅固不動搖,同時是“順彼佛本願”,順了阿彌陀佛的心意,又不違背釋迦牟尼佛教導,順了釋迦牟尼佛的心意,又是隨順諸佛證誠,順了十方諸佛的心意,那你怎麼不往生啊?

如果反過來,又違背釋迦牟尼佛的心意,又違背阿彌陀佛,又違背十方諸佛,那你還想往生啊?那肯定是千中無一了。

這四點理由的核心是第二點,“與佛本願得相應故”,為什麼呢?因為第三點“不違教故”,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也是來講阿彌陀佛念佛往生之本願,你能夠與本願相應,自然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第四點“隨順佛語故”,諸佛證誠之語也是證誠阿彌陀佛的本願,你能夠信仰阿彌陀佛的誓願,專稱彌陀名號,自然隨順諸佛證誠;第一點“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你了解彼佛誓願不虛,稱念名號必然往生,心中無有膽怯,無有擔心恐懼,自然正念堅固,外雜之緣不能動亂。所以,得到第二點,四點全部得到。要點在此。

阿彌陀佛紅色-1.jpg

而下列也有嘎瑪仁波切的教導之其二:

阿彌陀佛法門裡,《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經文中,都強調了往生淨土有四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再再觀想如來身相。

要一心不亂,將整個念頭集中在阿彌陀佛身上,心不亂而觀想佛,這一點不管是顯宗,還是密宗,都是一樣的。

如果不是一個禪修的人,定力肯定不夠,思想一直是很雜亂的,胡思亂想,隨時隨刻念頭都在起波浪。有什麼方法讓這些雜亂的念頭得到控制,讓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不會帶你到貪嗔痴慢疑裡去?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你的思想“定”在佛的形象上。當佛的形象融入你的大腦以后,你把心定在那兒的時候,心識就不會渙散。你雖然以前不會禪定,這個時候也是能夠入定的。

你剛開始不一定去思考佛的長相,通過你看他的法相,能夠有個簡單的輪廓在大腦裡,然后就不停地想,不停地美化他,莊嚴他。

釋迦牟尼佛給了我們一個關於阿彌陀佛形象的描述,就是巨大無邊,發著無量的光芒,壽命無量。所以,無量光佛,無量壽佛,都是同一尊佛。

我們說阿彌陀佛,其實就有無量光壽的意思,身上發著無量的光芒,無量的長壽。眾生不空,他肯定不會消失,無量壽。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我們,東南西北中,五方佛分別都有自己的顏色象征。

西方阿彌陀佛,是紅寶石一樣的身體。紅寶石,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就把阿彌陀佛想成那個顏色。這可以打破大家一直以來執著的一個概念:佛必定要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都是白的。釋迦牟尼佛成就時,是以白色人種,雅利安人的形象。

密法中,東方佛的顏色一般用白色形容,南方佛的顏色是黃色形容,西方佛的顏色是紅色形容,北方佛的顏色是綠色形容,中央一般用藍色形容。

所以,我們講到西方阿彌陀佛的時候,是紅寶石顏色的身相,內地很多說是金色的佛。這都不重要,都沒關系。佛可以是任何一個相。當我們把思想定在那以后,能夠一再一再地重復想的時候,慢慢地阿彌陀佛的輪廓就越來越清晰。剛開始是照片那樣佛的形象,慢慢變得越來越立體,最后眉毛,每根汗毛,甚至眼睛的黑白,嘴唇的紅潤程度都能觀想地清清楚楚,那當然最好。

第二個要點:累積無量的善根福德因緣。

《阿彌陀經》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很多人講,老實念佛就好了,可以帶業往生。可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你的善根從哪兒來?從聞思修佛法而來。你如果不聽佛法,不思考佛法,不修行佛法,那麼你做的事到底是純善,還是偽善?可能你自己都搞不清楚。

在有些法會的現場,我看到一些居士在供僧,也有些買食品在法會統一安排的施食中回向給餓鬼道的眾生。本來這樣可以多累積點善根福德因緣。但是,有些居士是看到有師兄姐供僧,他也從眾去供僧,這與發自內心覺得自己真需要累積福報而去供僧的差別很大。

別人買施食的食品,你想說,他買了二十斤,我也得買二三十斤。他買了,我也得買,不買不好意思。如果是這樣想著去做,那你做了跟沒做一個樣。表面看起來你在做功德,實際上沒功德。因為你自己把功德燒掉了。帶著傲慢的心,懷疑的心等等去做,雖然行為是對的,但因為你的思維模式不對,反而沒有功德。如果大家有類似的心態,就需要調整。

怎麼去調整呢?就是透過我們學到的佛法。所有的功德,不會因為東西的大小,所做事情的大小,變成功德的大小。重點是看你的心態。如果你的心是為了天下一切苦難眾生而做,就算你只點了一盞燈,也遠遠超過為了自己點滿整座山的燈之功德。你的發心,最重要。

所以不管你們是供燈,供水,念經等等,千萬不要有攀比之心。如果心態是“別人在做,我不好意思不做”那你最好別做,真的別做。當你哪一天覺得自己真正發自內心要去做的時候,再去做。這樣調整自己的心,從關注播種自己的善根開始。

今生能獲暇滿人身,我們是非常有福報的。釋迦牟尼佛曾說,“我的弟子,我的追隨者,再怎麼落魄也比不信佛的凡夫俗子強。”能夠學佛的人,福報很大。別小看一個皈依。有些人皈依以后不見蹤影,盡管如此,他們的心裡也都播種下了成佛的種子。

很多游客來昌列寺,得到管家或喇嘛師父們很好的引導與解說。也因此,他們會對正信三寶的寺廟心生歡喜,對出家人也會產生好感,信不信,是其次,他們會有好感。這裡不收門票,所見之人都會笑臉相迎,這讓人家感覺很舒服,從此以后就在他心裡播下於三寶生歡喜的種子。等因緣福報具足,他們就能皈依佛門,走上究竟解脫的成佛之路。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這顆小種子,它會慢慢開花結果。

因此,因緣也要具備,沒有這個善因,后面就無法有善果。沒有學佛的因,后面就沒有辦法學佛。


史稱善導大師為彌陀化身,有何根據?

文/慧淨法師

善導大師是彌陀所示現,有什麼根據呢?

在這裡列舉相關的證文。

(一)唐朝《瑞應刪傳》

唐朝文諗、少康共纂《瑞應傳》言:“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唐朝文諗大師、少康大師,他們兩位的時代離善導大師並不是很久,尤其是少康大師,有“後善導”之稱。善導大師專依淨土教典,專修淨土念佛,達到一聲佛號口出一道光明;少康大師仰慕、效法善導大師的芳蹤,也專修淨土念佛,達到一聲佛號口出一尊佛像。文諗與少康兩位大師共編《瑞應傳》,全名是《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是從《往生傳》及《高僧傳》當中選出四十八位真實可靠而又瑞相殊勝、真誠感人,能顯佛力不可思議的事跡,彙整成冊,使已經信受的人信心更加堅固,也讓還沒信受的人能因閱讀此書而啟發信心。其中第十二則就是善導大師的往生事跡,最後的一段話說:“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是對善導大師至高無上的贊嘆。

佛法從東漢末年傳到中國,一直到少康大師那個時代,沒有像善導大師那樣巍巍高盛的德行。這句話在佛教界當中,可以說是最高的贊嘆。隋唐時代是佛法鼎盛的黃金時代,寺院多,出家眾多,修行人多,高僧大德多,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都是成立於那個時代。可是,不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的祖師大德,論盛德來講,都不如善導大師。不論世間的修身養性也好,還是佛法出世的修行證果也好,都是在講德行。如果修行人沒有德行,當然就不能稱為修行人;修行人最重視的,就是有德無德,如果被贊揚、肯定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出家修行才有意義。像對善導大師這樣的推崇——“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豈不是至高無上的贊嘆!這種贊嘆等於說,所有宗派的祖師大德,他們的德行,他們的證果,雖然也是巍巍高盛,可是,善導大師在這當中是最為高盛的,是個中翹楚,所以說“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種贊嘆,可以說是佛教界當中最高、最崇敬的贊嘆。

(二)懷惲法師碑銘

唐朝《實際寺主懷惲大法師碑銘》,全名是《大唐實際寺故寺主懷惲奉敕贈隆闡大法師碑銘》,言“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阇黎”。

《善導大師全集》第826頁的《善導大師略傳》,引用了這個碑銘的片段,其中就贊嘆說“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阇黎”。意思是說,懷惲大法師的剃度師父,就是親證三昧的大德善導阇黎,以“親證三昧大德”這六個字來形容、贊嘆善導大師。親證三昧就是入禪定之中,悠游淨土,親見彌陀,不但可以面見彌陀,而且還可以跟彌陀彼此對話,這叫親證三昧。這種功夫境界,不論是淨土法門還是其他法門,自古以來就很少有人達到,即使在淨土宗祖師當中,親證三昧的也沒有幾位。廬山的慧遠大師,在臨終之前向門人說:“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吾生淨土必矣。”一個人專修有德,往往在臨終的時候會蒙佛示現來指示他往生的日期。法照大師也曾經在念佛中蒙佛攝受到過極樂世界。至於近代印光大師有沒有證得三昧,我們不知道。不過,他寫了一篇《念佛三昧摸像記》,既是摸像,就表示並不是開眼看到像的全貌。而善導大師的親證三昧,是在他年輕的時候。由此可見,“親證三昧大德”六個字,是非常崇高的贊語。

懷惲大法師本來是個世爵子弟,也就是王公大臣的兒子,這樣的身份發心出家,他的剃度師父不可能是泛泛之輩,一定是找一位無論學問、智慧、修行、道行都是備受公認的,所以他禮請善導大師當他的阇黎。阿阇黎有種種的內容,其中就有剃度的阿阇黎,也就是幫他剃度的師父。幫他剃度之後,當然就是教授他佛法的教理,教導他修行的方法以及生活的規範。善導大師的信眾很多,徒弟中最有名的是懷感大師,另一位就是這位懷惲大師,還有淨業大師。古代的出家眾不是隨便就被稱為法師的,他必須真正深入三藏、修行有成,真有其德,才能被恭稱為法師。現在“法師”已經是一種通俗的稱呼。懷惲大師被皇帝敕贈“隆闡大法師”的名號,如果是一般人尊稱他,或許還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由皇帝來敕贈,這就非常不容易,如果不是真正修行有德、實至名歸,經過種種的考核,是不可能受皇帝的贈誥的。當然,在這裡主要是提出“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阇黎”。

法然《選擇集》言(《法然上人全集》117頁):“大唐相傳雲,善導是彌陀化身也。”

北宋慈雲《西方略傳》、擇瑛《修證儀》、用欽《白蓮記》皆言“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明朝蓮池《往生集》言:“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

民國印光大師言:“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贊言:“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

(三)《選擇本願念佛集》

前面的兩段典故還沒有點出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然而在法然上人《選擇集》的最後跋文,就非常恭敬地贊嘆善導大師,贊稱大師是從大唐時代以來就一直傳誦他是彌陀化身。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他是日本淨土宗的開宗祖師,他以這種口氣、這種崇敬心來稱述善導大師是從大唐時代就已經被傳誦是彌陀化身了。

(四)《西方略傳》

接下來是北宋的慈雲大師,他和天台宗知禮大師齊名,慈雲大師的本名是遵式,“慈雲”也是宋朝皇帝敕封給他的法號,他也叫慈雲尊者。他有一本《西方略傳》(全名是《往生西方淨土略傳》),裡面就談到“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五)《淨土修證儀》

擇瑛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他寫了一本《淨土修證儀》,裡面同樣談到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

(六)《白蓮記》

用欽大師也是宋朝的一位大師,他也有好幾本著作,其中有一本《白蓮記》(全名是《觀經疏白蓮記》),裡面也談到“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七)《往生集》

明朝蓮池大師編輯了一本《往生集》,裡面搜集了比較殊勝的往生事跡,有出家眾,有在家眾,有國王,有大臣,有一般百姓,甚至有動物往生,其中當然少不了善導大師的往生事跡。蓮池大師在《往生集》的每一則事跡後面幾乎都有按語,他對善導大師贊嘆說:“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蓮池大師是明朝數一數二的高僧,也是淨土宗第八祖,他這樣的贊嘆,當然不是隨便的。

(八)《印光大師文鈔》

近代印光大師也非常崇仰、極為贊嘆地說:“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意思就是說,善導大師就是彌陀所顯化的,所以他在世的時候,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贊言:“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意思是說,自古以來,相傳善導大師是彌陀所示現化身,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是一般的著作,而要當作佛所說經典一般。印光大師在近代中國是數一數二的高僧,也是淨土宗的第十三位祖師,他所講的,他所贊嘆的,可說是不隨便、不含糊,必須有他的證量,透過智慧思惟之後才敢這樣講的。不然,所講出來的如果太過輕率,或者是無本可據,豈不是自損人格。

由以上的幾位祖師大德的證言,更能顯現善導大師彌陀化身的分量。

二、原則標准——以善導釋為指南

我們今天要來了解第十八願的內涵,與其依循其他祖師大德的解釋,何不以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的解釋作為原則標准呢?

原則標准——本願批注,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

“本願”就是指《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無量壽經》自從在中國翻譯出來以後,有好幾位大德為《無量壽經》作批注,而他們並非都是專修淨土的,乃至善導大師之後,在日本對《無量壽經》的批注、對第十八願的闡釋也非常多。綜觀這些解釋,可說是異義多端,各有不同,甚至彼此相反。在這當中,我們只可以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作為指針,作為原則,作為衡量的標准。也就是,跟善導大師的解釋吻合,就是正確的,可以參考;不然的話,就不是正確的。不過,既然有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就不必另外花費時間、精神去看其他的解釋了。因為我們既沒有人來引導,又沒有能力去分辨正訛,看了之後,反而會在我們的腦海中起分歧的見解,那就非常不好。

這幾年來,我們對第十八願也有多次的研討,可是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我們都是依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在闡釋的,再怎麼解釋,都是回歸到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內涵。所以,大家如果看到有人解釋《無量壽經》、解釋第十八願,解釋的人如果引用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那或許能夠比較接近善導大師的思想;如果他不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或者雖然引用了,可是卻加上另外的解釋,不直截了當地顯現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意涵,當然就不能采納。

譬如在日本,法然上人建立淨土宗之後,底下也有各流各派。各流各派當中,對《無量壽經》也都有解釋,尤其是對第十八願,也都有充分廣泛的批注,這當中尤其是日本淨土真宗為多;可是,他們有關第十八願的解釋,都很少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而是另有發揮。如此異說紛紜,可能就會偏離善導大師的思想。所以說“本願批注,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

同時,也是因為善導大師的解釋簡明,扼要,明了,一看就容易理解,而且容易默記,容易行持。它本來就很清楚、很明白,如果把它發揮得很玄奧,令人摸不著邊際,那就已經偏頗了。因為它是一目了然,當下可以明了、掌握的,卻作過多玄奧的解釋,恐怕就會畫蛇添足,偏離方向。

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

不研究淨土教理則已,不專修淨土法門則已,凡是要專修淨土、研究淨土,就必須依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解釋,去信受它,去明了它,進而依善導大師所解釋的去實踐。

摘自慧淨法師《第十八願善導釋》


淨土宗的開宗祖師──善導大師

淨土宗有開宗祖師是嗎?淨土宗的前身叫做蓮宗,淨土宗不是後代歷史揍合形成嗎?善導大師不是淨土宗列祖的二祖嗎?為甚麼說善導大師是開宗祖師,而不是初祖慧遠大師? 

關於淨土宗的祖師傳承問題,十分複雜。我們帶出這個題目,意不在於研究歷史的真確性,也不在於為了「撐」那個道場,或那位法師「站台」,而是希望一切有緣念佛往生人好好地、及時地把握此千載難逢的機遇,正確地認識宗祖所立的「楷定古今」之淨土要義,並謹依宗祖的思想去修習淨土法門,務必現世今生能夠永離生死、同生極樂! 

善導大師是誰? 

善導大師的生平簡介 

善導大師(公元613年 - 681年)是山東人,生於佛教興盛的隋唐年代。年少出家,師事密州之三論宗的明勝法師,鑽研《法華經》、《維摩經》等大乘經典。 

據《新修往生傳》記載:「後遁跡終南悟真寺,未逾數載,觀想忘疲, 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可知善導大師二十幾歲時,在長安 (即今西安市)終南山藍田縣的悟真寺,於定中曾親證「觀佛三昧」。 

善導大師二十餘歲,得知道綽大師在晉陽(今山西太原)開闡淨土宗風,即從長安遠道來到玄中寺,親近道綽大師,並得聞大師傾說彌陀本願與《觀經》真義,並成爲道綽大師門下傑出的入室弟子。 

及至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道綽大師往生後,善導大師又回到悟真寺,時年三十三。善導大師律己以嚴,待人以寬,日常行持甚爲勤篤。善導大師口念阿彌陀佛一聲,即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百聲千聲,光出亦然,所以後世或稱「終南大師」(因住終南山故),或稱「光明和尚」 (因口出光明故 ) 。 

在長安期間,善導大師爲了糾正當時諸師對《觀經》的錯解,集記撰寫《觀經四帖疏》。撰寫之前,於佛前標心結願,請求靈驗;當夜即見聖境,諸佛菩薩現前,證得「念佛三昧」。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當《疏》完成時,再度祈請,連續三夜,皆現聖境。詳載於《觀經四帖疏》後跋。 

故後世以此《疏》謂之「彌陀傳說」,亦謂「楷定古今之疏」,珍重一如經法,而善導大師亦被尊爲「楷定古今之大師」。善導大師預知時至,忽然示現微疾,掩室長逝,身體柔軟,容色如常,異香妙樂,良久方歇,壽六十九。 

善導大師是為了開宗而撰寫《觀經四帖疏》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之「歸三寶」偈序,云:「說偈歸三寶,與佛心相應,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二尊」是釋迦和彌陀兩位世尊。乘教,或依教開宗,故言:「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之「後跋」,即云:「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此明舉「淨土宗」之名,亦彰顯淨土宗乃是一代時教中的真實教、圓頓教。此《疏》的前序和後跋皆具有強烈的宗門意識,當知善導大師是為了開宗而撰寫此《疏》,故又言:「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楷定古今」者,即萬變不離其宗也。若非立宗,何用楷定古今之要義?! 

善導大師兩次證得三昧──觀佛三昧和念佛三昧,恐怕在中國佛教史上只此一人而己。但善導大師雖是得道高僧,智慧過人,但處事嚴謹,自知集記撰寫《觀經四帖疏》而立淨土一宗,事關重大,不敢怠慢,三次謙恭地在佛像前標心結願,云: 

「敬白一切有緣知識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輒生異解,遂即標心結願,請求靈驗,方可造心。」最後,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結語說:「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著作 

善導大師的著作,除了《觀經四帖疏》,四卷,在「教門」上解釋淨土法門的法義,還有在「行門」上,寫了四部書,即《法事讚》,二卷;《觀念法門》,一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合稱「五部九卷」。 

「五部九卷」的內容重點,同時體現善導大師所立的,念佛往生淨土之五種「正行」: 

1.《觀經四帖疏》──稱名正行 

2.《法事讚》──讀誦正行 

3.《觀念法門》──觀察正行 

4.《往生禮讚》──禮拜正行 

5.《般舟讚》──讚歎供養正行 

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著作,構成了淨土宗一套完整的教、行、機、益的體系,以便世代相承傳下去。 

撇開宗名的問題,究竟是淨土宗,淨宗,蓮宗,還是念佛宗,並不重要,反正很多佛教宗派都不止一個名稱,唯獨善導大師曾在長安(今日西安)悟真寺著書集記、開宗立教是鐵一般的事實,無容置疑。 

只因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著作 (《往生禮讚》一書除外)在中國失傳了一千多年,很多宋明祖師、淨土行人、中外學者無緣遍攬,對善導大師的悲智、德行、道風等,及其對淨土法門的貢獻及影響力缺乏深刻的了解。 

又淨土行者應撇開門戶之見,不管在那個道場,跟那位法師修習淨土法門,也應義不容辭,鮮明地弘揚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如近代印光大師說:「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 

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南無阿彌陀佛! 


大虛法師: 善導大師的神通故事

在歷史上,注疏、講解這部《觀無量壽佛經》的大德其實是非常多的,歷史上有很多。像有名的,比如智者大師、吉藏大師、四明尊者等等,這些大德,他們都注疏過這部經典,他們的注疏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們的注疏在所有注解中都是佼佼者,但其中最最著名的,還是要數唐朝的善導大師,因為善導大師寫了一本《觀經四帖疏》,有居士看過嗎?《觀經四帖疏》,呵呵,《觀經》都沒幾個人看過,《觀經四帖疏》可能看過的人就更少了。

但是這本《四帖疏》是非常重要的,這本疏號稱是「楷定古今」之作,這本疏一出來,淨土法門「全仗佛力」和「專稱佛名」的兩大核心要義就被確定下來了,這兩大核心要義的確定是從這本疏開始的——《觀經四帖疏》,是從這本注疏開始的,善導大師的功勞。天下修行者從此趨之若鶩,對念佛法門再無懷疑,千百年來,因此而得利者不知凡幾。

因為這本書,也因為善導大師自身的德行修為,所以大師後來就被求生淨土的修行者公認、尊奉為了我們淨土宗的第二代祖師。

我們前面講的廬山慧遠大師是第一代祖師,善導大師是第二代。這個善導大師的故事,我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說一說,因為大師不但是我們淨土宗理論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同時,在淨土法門的實際修持上,他還是一位千古罕見的大成就者。

據記載,善導大師的祖籍就在山東淄博的臨淄地區,和你們山東籍的 居士是老鄉,你們有一個好老鄉。而且,大師在十歲的時候,小小年紀,就依止山東的一位法師出家了,好像叫做明勝法師,這說明善導大師的善根因緣很深厚,宿有善根,小小年紀就入門了。

剛開始,大師修學的是三論宗的經典,其他宗派的經典,他的師父也讓他經常讀誦《法華經》和《維摩詰經》,但是他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在實修上面應該全力用功的法門。

一直到他受戒以後,有一次他很偶然地進入了受戒寺院的藏經樓,大師一看,呀,這麼巧,他就想到了自己心中那個懸置了很久的問題,所以他乾脆就趁勢,跪在了藏經樓的大藏經前,默默祈禱,祈求佛力加庇,給他指示一條明確的修行道路。

祈禱完後,他就在藏經樓的書山卷海中憑感覺這麼一抽,隨便一抽,隨便拿了一部經典,打開一看,就是這部《觀無量壽佛經》。大師這下子高興極了,他心想,看來我今後的歸宿就是在淨土、就是淨土了。

所以從此以後,善導大師就依照這部《觀經》,依照上面講述的方法開始努力用功,開始精進修持起來。古德就是這樣子的,一旦修行,全力以赴,一旦全力以赴修行,那麼很快,沒有幾年,他的觀想功夫、念佛功夫就成就了。

善導大師經常能在定中,清清楚楚地看見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寶相,什麼樓閣、金台、蓮池之類的,種種殊勝無比的境界難描難繪,和佛陀在經典裡面講的一模一樣,所以善導大師對淨土、對淨土法門的這個信心,絕對信心,是從實踐體驗中來的,不是迷信,更不是柏拉圖式的浪漫幻想。

曾經有一次,在唐朝那個時候,當時的中州,具體不知道在哪裡,當時的中州有一個西京寺,一個寺廟,善導大師正在和某位金剛法師辯論念佛法門的優劣好壞,知道吧?有人喜歡辯論嘛,辯論這個淨土法門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殊勝還是不殊勝?當時可能是因為那位法師對念佛法門有所疑謗,有懷疑,甚至有誹謗,不懂就誹謗,所以善導大師就給他好心講解一些道理。

這樣的人,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從古到今,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既不研究相關經論,既不聞思,也不實踐修證,一聽到淨土法門,一聽到這個念佛法門,就說,哦?就這麼簡單的幾個字,就這麼簡單念念就能往生,就能了生死啊?不可能吧?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他們不知道,這幾個字,沒錯,是很簡單,六個字,寫在紙上很簡單,說出來也很簡單,誰也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別的。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但就是這六個字,它一旦和信心、和心性相結合,那就大不簡單了!這實際上是心地法門啊,瞭解嗎?這個念佛法門,它可不是哪個人停留在口頭上隨便念念就能整明白的。這六個字,

「南無阿彌陀佛」, 它所指向的,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偉大而深沉的奧秘,那是埋藏在我們所有眾生內心最深處的、最大、最了不起的秘密!這六個字代表和蘊含了非常偉大的精神力量, 只是普普通通六個字。所以,淨土法門,念佛法門,不客氣地說,根本不是那些小根小器、小智小慧的人能弄明白的,這是大乘圓頓法門!

那麼,善導大師給那個法師講啊講,他很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給那位金剛法師才解說了沒幾句,就發現對方根本聽不進去,人死心眼兒、認死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所以大師後來也懶得講了,他乾脆就發誓說:

「如果念佛往生這件事情是真實不虛的,那麼殿堂內的所有諸佛聖像就請你們放出光來,證明此事!如果往生這件事是虛妄的,那麼就請你們和我一起下地獄吧。」

善導大師一發狠,就說了這個話。結果這話剛說完,話音未落,當時寺院殿堂裡邊的所有佛菩薩聖像,居然真的就大放光明起來!

那個金剛法師一看,親眼看到,事實為證,這才無話可說、心服口服了。這在當時是很轟動的一件事,所以,只要真有信心啊,就會真有感應,這個佛菩薩的威德神力真是不可思議的!

善導大師雖然說他自己已經修成了這個觀想法門,但他後來真正提倡的,卻不是觀想法門,而是持名念佛一法。

大師在他自己那個《觀經四帖疏》裡,在第三卷中,他寫到:「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意思是說,各種修行法門都是很好的——當然好啦,都是佛陀說的,對吧?——各種修行法門都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和持名念佛相比較的話,那就完全沒辦法比了。

這個判斷,我相信是來自於大師多年的親身體驗,因為《觀經》的十六觀他都修成了,觀想、觀像、持名念佛,他都修成了,所以他自己有一個很直觀的比較。

這一比他就發現,佛陀講的其他法門好不好?當然好!但是對定慧淺薄的凡夫,尤其是對末法時代、對末後世的那些業障深重的凡夫來說,這些法門可以說是太難修、太難修,太難成就了。只有這個信願念佛之道,善導大師說:「惟此法門,速超生死!」不但速超生死,還能以凡夫心直接往生彌陀報土,這就很稀有、很稀奇了!

按照善導大師的說法,阿彌陀佛為我們眾生創建的這個西方淨土,是實報莊嚴土來的,不是方便有餘土,也不是凡聖同居土。而阿彌陀佛示現的,則是報身佛,不是化身佛。

我們凡夫之所以能夠往生這個報土,去到這個世界,一下子越過凡聖同居土和方便有餘土,一下子越過那麼多鴻溝,這完全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慈悲攝受,這完全是佛力 加持的結果。這個世界按道理,本來是只有法身大士、大菩薩才能進去的,阿羅漢都進不去,說實話,我們凡夫就更甭想了,所以這個法門有多殊勝、有多難得?

善導大師後來之所以專弘持名,就是因為他從這個簡單易行的念佛法門裡,深刻感受到了佛陀救護一切眾生的慈悲本懷——本懷,瞭解嗎?否則他老人家自己這個觀想法門已經成就了,他已經修成,那他為什麼不提倡這個啊?對不對?像善導大師這種人,這種真正的大成就者,是絕對不會亂說話的,這點希望大家明白。其實,我們只要稍微分析一下這個《無量壽經》的四十八大願,就可以看出阿彌陀佛的這句名號到底有多重要了,這樣子你們才會明白善導大師提倡持名念佛的苦心。

在四十八願裡面,嗯,先說明一點,阿彌陀佛的這個四十八願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願願關聯,不可或缺,不可以人為的分割取捨。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這些非常重要的的大願裡面,卻有一個核心,有一個核心大願,那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這是本願中的本願,號稱「大願中王」。圍繞這個核心,跟彌陀名號有直接關系的大願,總共有十四願之多,幾乎占了四十八願的三分之一,這說明瞭什麼?有人思考過嗎?

彌陀本願的真正要點是什麼?這個在《無量壽經》裡並沒有明確宣說的答案,在我們這部《觀經》裡面卻說到了,那就是佛陀在《觀經》的最後叮囑阿難的那句話,你們翻到最後可以看到——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面,對這句經文的解釋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是善導大師的理解,這個理解完全正確,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為什麼說佛陀的本願是希望大家一向專念、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呢?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這是最易行持,最易往生,最易了生脫死,最易普渡眾生的一個法門,所謂「萬修萬人去」啊,它是最能暢佛本懷的修法,因為它能救度最多的眾生,所以這是佛陀的核心本願,乃至十方諸佛的本願統統都是這個,其實都是這個,和這個不相違背。

因此,善導大師的思想是有一個發展變化過程的,他從最初的觀想、觀像念佛到後來的提倡持名念佛,可以說,這個是他在淨土法門的實修探索中,一個很大的跨越, 是一種質的改變。善導大師的後半生,在實修方法上,他給眾生示現的狀態,除了專一念佛之外,還是專一念佛,不再修觀想,不再修其他法門了,除了念佛,還是 念佛。

大師念佛不像我們,這位老人家在修持上是異常精進的。據記載,善導大師每次長跪念佛,他是跪著的,知道嗎?長跪念佛,他長跪念佛的的時候,他不念到這個力氣枯竭啊,那是絕不罷休的,絕不停止。他冬天念佛,長安那邊,那個時候的長安,西安、西北那邊,零下幾十度,他居然可以念到汗流浹背,由此可見大師用功之勇猛。

大家這裡要注意,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以善導大師這樣的根器,這樣的智慧,他還這樣拼命地念佛,難道他不知道淨土往生是「全仗佛力」的道理嗎?他這樣做不知道算不算是自力呢?這兩個問題我建議你們先好好想一想,自己先參一參,正確答案我們後面再說。

那麼,由於大師是這樣的用功,所以日積月累下來,那個道力就不得了了,非同凡響。大師曾經在大眾面前公開演示,他每念一聲佛號,就會有一道光明從口裡射出來,「阿彌陀佛」, 就有一道光明,肉眼看得見的,一聲佛號,一道光明,他念十聲佛號,就會有十道光明,乃至百聲千聲,亦復如是,這就很神奇了。善導大師示現這樣的瑞相,並不 是為了嘩眾取寵,搏取名聞利養,他是為了激發大眾的信心,為了激勵大家誠心念佛,精進辦道,這點大家要清楚。那麼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大師就被當時的人尊稱 為「光明和尚」和「光明善導」了,他住的寺院也因此被皇帝賜名為「光明寺」,還賜了他一個大大的匾額。

大師在長安弘化的那些年,被他影響教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據《往生傳》裡面講:「士女奉者,其數無量。」信奉他的人,男男女女,「其數無量」,度化的人已經沒有辦法計算了。

在另一部《往生西方略傳》中,則有記載說:「三年之後,長安城中就已經被念佛的人給充滿了。」

大家要曉得,我們大唐王朝的這個都城長安,現在的西安,那絕對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城,所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就是形容長安的。

這樣的城市,常住加流動,那得有多少人口啊?念佛的人居然可以充滿這個城市,那是一個什麼概念?所以大師以一己之力,他居然能把佛法傳播到這個程度,那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那麼在善導大師的弟子中,受大師感化,和大師一樣精進修持的人非常多,有一生讀誦《阿彌陀經》十萬卷乃至五十萬卷的,有每日念佛數萬聲乃至十萬聲的,其中一 生證得念佛三昧的人不計其數,臨終顯現瑞相、往生淨土的人,也不計其數!根據這樣的歷史記載,那麼大家可以自己去發揮想像了,當年善導大師對淨土、對念佛法門的鼎力弘揚,那究竟會是怎樣的一種盛況空前?那真是非常的了不起!

這裡講個故事,很好玩的一個故事,很有意思。當時在長安城,有一個姓京的屠夫,北京的「京」, 很少見的姓,他是一個殺豬宰牛的屠夫。因為善導大師勸人吃素念佛啊,那個信奉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滿城斷肉。呵呵,滿城斷肉,大家都不怎麼吃肉了,買肉的人越來越少,那賣肉的就沒生意啦,賣肉的沒生意,那殺豬的屠夫也就被迫下崗了。所以這個姓京的屠夫他非常氣憤,他很恨這個善導大師,他有一天就持刀入 寺,帶著他的殺豬刀到寺廟裡來,他要幹嘛呢?他要找善導大師算賬,他打算豁出自己的一條命去,一命賠一命,也要想辦法把善導大師給宰了,他心裡就動了這樣的惡念。結果呢,他才見到善導大師,還沒來得及罵上兩句,善導大師就指著這個西方的天空,告訴他說,「你看!」大師沒有跟他廢話,只是告訴他說:「你看!」

這個姓京的屠夫扭頭一看,哇,不得了,只見西方的天空中突然出現了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那種清淨莊嚴的壯觀景象,那種無法形容的攝受力和震撼力!大家如果也能見到,相信你們就會明白了,那是可以粉碎一切執著的偉大境界!這個姓京的屠夫,當下「咣啷」一聲,這個屠刀就掉地上了。

這個本來滿心殺機,很惡的一個人,當下被感動得,立刻跪地向大師頂禮求懺悔,而且呢,他馬上就回心發願說:「我要立刻求往生!馬上走!」

這個屠夫的性格說實話很急,比我還急,說得不好聽是有點兒極端,他還真的就拋下了一切。他爬到寺廟外邊的一棵高樹上,站在很高的地方,就面向西方大聲念佛,然後就從樹上「嗯」——跳下來,死了。

說實話,這種精神很可取,但這種行為很不可取,容易引起誤會,大家千萬不要傻呼呼地跑去亂模仿。幸好,當時在場有很多人,大家都同時看到了一個很奇異的景象,有一尊化佛引導著一個天童子模樣的人,從這個屠夫的頂門「嗯」,就這樣出去了,大家都看到,證明這位屠夫居士已經蒙佛接引,順利往生了,還算好。

這件事情也很經典,在當時曾經一傳十、十傳百,上過長安「新聞快報」的頭版頭條,轟動一時。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善導大師當年在長安弘化的法席之盛、攝眾之廣和影響之深,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所以後來有很多大德都感慨說,像善導大師這樣的人啊,如果他不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那也必定是某某大菩薩的化身!不是彌陀,就是觀音,不是勢至,就是普賢,總 而言之,你們只要去看看他一生的這個言傳和身教就曉得了,那絕對是佛菩薩才能有、才會有的大權示現!這個觀點我認為一點沒誇張,我又要舉雙手雙腳贊同了。

根據《香光閣隨筆》的記載,大師在往生前,他所住的寺院正在他的監督下畫壁畫,畫那個淨土變相圖,他忽然呢,畫著畫著,他突然有一天就很著急,就催促大家、命令大家說,你們要盡快完成!弟子就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吾將西歸,可住兩三夕而已。」我只能再住兩三天,我就要往生了。

結果兩三天後,善導大師就忽然示現了一點小小的病相,一點小小的疾病,然後他就回到房間裡,把這個房門掩上,躺在床上沒多久,就「怡然而逝」了——這是原文,「怡然而逝」,很安祥地,帶著微笑走了。

大師往生之後,「身體柔軟,容光如常」,那個樣子沒變,房間裡呢,「異香音樂,久而方歇」,房間裡邊還能聞到很奇異的香味,聽到很奇妙的音樂,很久很久才消失,這個正是決定往生的瑞相啊,對不對?像這個記載,我認為才是關於善導大師往生的正確記載,前面那兩種說法多少都有點兒扯,不可信。

之所以跟大家講這麼多、介紹這麼多善導大師的往事,那是因為我們往後講《觀經》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肯定要引用到大師寫的《觀經四帖疏》,裡面有很多很寶貴的開示,都是已經成為定論的東西,我們往下講解的時候,會給大家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其實,我們只要稍微分析一下這個《無量壽經》的四十八大願,就可以看出阿彌陀佛的這句名號到底有多重要了,這樣子你們才會明白善導大師提倡持名念佛的苦心。在四十八願裡面,嗯,先說明一點,阿彌陀佛的這個四十八願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願願關聯,不可或缺,不可以人為的分割取捨。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這些非常重要的的大願裡面,卻有一個核心,有一個核心大願,那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這是本願中的本願,號稱「大願中王」。 圍繞這個核心,跟彌陀名號有直接關系的大願,總共有十四願之多,幾乎占了四十八願的三分之一,這說明瞭什麼?有人思考過嗎?彌陀本願的真正要點是什麼?這 個在《無量壽經》裡並沒有明確宣說的答案,在我們這部《觀經》裡面卻說到了,那就是佛陀在《觀經》的最後叮囑阿難的那句話,你們翻到最後可以看到——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面,對這句經文的解釋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是善導大師的理解,這個理解完全正確,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為什麼說佛陀的本願是希望大家一向專念、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呢?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這是最易行持,最易往生,最易了生脫死,最易普渡眾生的一個法門,所謂「萬修萬人去」啊,它是最能暢佛本懷的修法,因為它能救度最多的眾生,所以這是佛陀的核心本願,乃至十方諸佛的本願統統都是這個,其實都是這個,和這個不相違背。
 


想往生彌陀淨土,這三種正因你有嗎?

善導大師認為往生彌陀淨土必具三種正因

——長安香積寺監院兼首座慧超法師

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之巨集文,對創立淨土宗,有“集大成於前,開先河於後”的美譽;不僅對淨土宗有“開宗立教”的創立之功,而且對淨土法門的實踐也有非凡的指導意義。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對往生彌陀淨土的人來說,可以奉為修行淨土法門的“金科玉律”,並且要崇敬如經。

善導大師特別倡導彌陀大悲願力,偏救生死苦海中的凡夫眾生,才建立西方淨土,至於聖賢之輩,已得不退轉之位,大可不必擔憂他們再受生死之苦。例如:溺水之人,非急救不可以脫險;而本在岸邊的聖者,何須去救濟?

生死凡夫的往生,所依仗的就是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攝受,但往生的淨土是彌陀的“報土”,而非是“化土”;所謂往生“九品”,並無聖賢之份,全是凡夫。換言之,只有凡夫往生彌陀淨土才有九品的差別。

雖然彌陀所發“四十八願”願願不捨眾生,但在凡夫往生之前,則必須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亦即具有往生的正因,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因果之間,彼此相資。否則,“因地不正,果遭迂曲”也。那麽,只有建立正確的因地修行要素,才能乘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往生淨土。善導大師對於往生的正因,在《往生禮讚偈》《觀經四帖疏》等注疏中,敘述了很多指導性的往生方法。總括而言,可以歸納為:安心、起行與作業三種因行。

第一、安心。安心即往生者必須具備三種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一)至誠心。至,是“專”之義;誠,是“實”之義。我們娑婆世界的凡夫眾生,欲生彌陀淨土者,應當要發專至誠實的心,依憑“持名念佛”之心,必須真實不二,猶如通途教所說“正念真如”一般,而以虛偽心稱名作善是絕對不能往生的。必須依靠他力彌陀本願力,結合自力即自身所具的求願往生之心,所以名為至誠心。據《觀經疏》而言,至誠心即是真實心,亦即真實求願往生彌陀淨土之心。在《往生禮讚偈》中,善導大師解釋至誠心說,“所謂身業禮拜彼佛,口業讚歎稱揚彼佛,意業專念觀察彼佛;凡起三業(身口意),必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深心。據《觀經疏》所釋,深心是真實信心。修行者必須具有真實地深信阿彌陀佛本願之心,而能做到毫不懷疑。深心,又開分為二種深信:1、信機,2、信法。

1、信機。此即相信自身現在是罪惡生死凡夫,具足煩惱,善根薄少,所謂“業不重不生娑婆,念不專不生淨土”。所以,久遠劫以來,在娑婆穢土中,生死不已,流轉三界,而不得要法,出離六道“火宅”。

2、信法。此即相信並知道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攝取眾生,以及執持彌陀聖號,即便是下至十聲、一聲等,決定能得往生。無論信機還是信法,修行者都要做到無有半點疑心;而信機與信法,實為一體,才可以稱為深心。

(三)回向發願心。此即要把自己修行中所作一切善根,都要回向發願往生淨土,或者回施一切眾生,同發願心而往生淨土;在往生淨土之後,還要不捨眾生,回入穢土教化與救度眾生。如是“具足三心必得往生”。

因此,往生淨土者,必須是三心具足,缺一不可。

第二、起行。簡單來說,起行即起身口意三業之行。身業是禮拜阿彌陀佛。口業是稱讚阿彌陀佛及一切聖眾的身相光明及淨土莊嚴。意業是專念觀察阿彌陀佛及諸聖眾的身相光明及淨土莊嚴等。

善導大師把往生淨土的修行分為兩種:正行與雜行。

所謂正行,就是專門依據淨土經典所說的修行方法而修行,一共有五種,分別是:1、讀誦正行,2、觀察正行,3、禮拜正行,4、稱名正行,5、讚歎供養正行。

1、讀誦正行:專門讀誦淨土法門的根本經典:側重於信的《阿彌陀經》,側重於願的《無量壽經》和側重於行的《觀無量壽經》。當然,也可以讀誦《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普賢菩薩行願品》二經。

2、觀察正行:即觀想念佛,修行者意業做到時刻觀想西方淨土的依正不二:國土清淨莊嚴和佛、菩薩清淨莊嚴。

3、禮拜正行:修行者身業要做到專心禮拜阿彌陀佛。

4、稱名正行:修行者口業做到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據《念佛圓通章》而言,要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程度是再好不過了。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5、讚歎供養正行:修行者專門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及極樂世界的莊嚴,供養阿彌陀佛及西方淨土的莊嚴。例如:平時在佛前可以香花燈燭果做供養,也可以在“西方變相圖”下設齋供養等。

在以上所列的五種正行中,持名(稱名)正行叫做“正業”,其他四種正行叫“助業”。除此之外,善導大師還提到,雜行便是五種正行以外的諸善萬行。

善導大師主張,修行者應當捨棄雜行而歸於正行;在正行中,又要專門修行正業,停止修行助業。於是,只有稱名念佛為正行正業,其他修行方法都是助業或雜行。淨土宗的持名念佛的特色,由此而確立,並盛行於後世。

善導大師所倡導的稱名念佛(持名念佛),乃是一脈相承自曇鸞大師與道綽大師曇鸞的口念稱名的方法。在曇鸞大師的淨土思想中,便已把“稱名”變為獨立的念佛方法,並且明確地提倡“口念”聖號的重要性。而在道綽大師的淨土思想中,專門把修行彌陀淨土的方法分為正學與兼學二種,以稱名念佛為正學,其他諸法為兼學。

善導大師繼承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的淨土思想,並提出正雜二行和正助二業的說法,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為正行正業,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而清晰的淨土宗修行體系。

另外,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偈》中,引用天親《淨土論》雲:“若有願生彼國者,勸修五念門。”五念門是:一、身業“禮拜門”,二、口業“讚歎門”,三、意業“憶念觀察門”,四、作願門,五、回向門。大師特別強調說,“五門若具,定得往生。”而且做到每一門都要與上面所說的三種心契合,隨起業行,不問多少,皆可名為往生淨土的真實業。

第三、作業。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偈》中,強調依“四修法”策勵日常的實踐。四修法是:恭敬修、無余修、無間修、長時修。

(一)恭敬修:就是以恭敬之心,專門禮拜彌陀聖像或口稱彌陀聖號,及彼一切聖眾等;所以名為恭敬修。

(二)無余修:專門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或憶念阿彌陀佛及淨土聖眾,乃至觀察、禮拜、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皆可,例如:觀察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但不可雜修余業;如果修行者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其他諸佛及功德,乃至回向其他勝處、淨土、福報、善果,皆為其余雜行。

(三)無間修:所謂相續不斷地修行身口意三業,恭敬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回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其余諸業來間雜;換句話說,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乃至回向發願,心心相續,無有間斷。又在身口意三業的修行中,不以貪瞋煩惱來間雜,隨有犯戒則隨其懺悔,不令隔念、隔時、隔日,經常使自心保持清淨,亦可以名為無間修。

(四)長時修:修行者要以一生為期,心行相續,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誠如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偈》中所說,如果修行者能夠按照四修法所說的實踐,做到至誠懇切地持名念佛,則念念相續,等無間斷,能夠做到以一生為修行淨土的期限者,有十人修持,就有十人可以決定往生;有百人修持,則有百人可以絕對往生。這就是因為專修念佛者摒棄外面雜緣的干擾,就能獲得正念的緣故,與阿彌陀佛本願能相應的緣故,不違背如來教敕的緣故,隨順佛語的緣故。

反之,如果想要捨棄專修而修雜業者,那麽結果會是,一百個人中難得一二人往生,一千人中難得三五人往生。為什麽呢?這是由於雜緣亂動而失去念佛正念的緣故,與阿彌陀佛本願而不相應的緣故,與如來教敕而相違背的緣故,不隨順佛語的緣故,系念佛號而不相續的緣故,憶佛念佛而常常間斷的緣故,回向發願而不殷重不真實的緣故,貪瞋諸見煩惱而未間斷的緣故,無有慚愧懺悔心的緣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