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的修行人當牢記四種厭世心: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

我們做任何善法當以三殊勝攝持: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如理迴向殊勝。

(2013.05.09)來源:(勝道寶鬘論·岡波巴大師著)---慈誠羅珠堪布


淨宗法師:學佛後消極厭世與積極利世

問:

有人說,學佛後消極厭世,覺得人生沒意義,想早點往生,卻又還不能往生,因為比較年輕、壽命還未到。請問這種情況是因為福報不夠嗎?也就是能否早點往生是跟福報相關嗎?另外,他這種厭世的心態正確嗎?

答:

從後往前答,這種心態不正確。這既是福報不夠,也是智慧不夠,更重要的是信心不夠。

因為福報、智慧和信心都不具足、不正確,所以他是錯誤地理解了佛法;有錯誤的理解,就形成錯誤的行為;有錯誤的行為取向,就達不到良好的效果,自己苦惱,也讓別人誤解佛教。

正確的方法、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是這樣的:

學佛之後不是消極厭世,而是要積極利世;不是覺得人生沒意義,而是覺得生命非常的圓滿、豐富;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求早點往生,而是要利及更多的人,大家共同到極樂淨土。因為本來就比較年輕,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不要消極、負面、逃避,這不是正確的學佛態度。

我們學了佛,我們不積極,難道是讓世間沒有正知正見,還在迷茫當中沒有一個正確信仰的人,讓他們積極嗎?我們不去利益眾生,難道還要讓這些沒有得到佛法利益的人去利益眾生?他們怎麼能利益眾生呢?

佛在經中說「自信教人信」「大悲傳普化」「自行念佛,教他念佛,即是常行大悲人」。如果修學聖道門,那很可能要入深山打坐,因為修定要有好的持戒環境,由戒得定;還要青燈古卷,自我深入。這樣可能在外表給別人的感覺會是消極逃世、出世。而我們既沒有那樣的根機,也沒有那樣的必要。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靠佛的願力,靠阿彌陀佛願力念佛就能往生;所以,我們念佛人更有資格積極入世。現在聖道門的人都說要積極入世,行菩薩道、行四攝法、作六度行;淨土門的人,就更有這樣的願心、願力和資格。

在淨土當中,既有要門行者、雜行之人,也有弘願專修念佛之人。

雜行之人,心有不安,還不知道往生功夫達到沒到,還不知道功德資糧夠不夠,很可能會採取消極避世的態度,「我自己要成就念佛功夫,我要積累資糧」,或者「我要自己好好修行,保證臨終的一念」,這也有一種說法。

我們專修念佛之人,念念平生業成,仰仗彌陀弘願力,不等臨終,平生之時往生之業就已達成,就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業。獲得這樣往生決定的身分,當然更有底氣,更有志向、好樂,來利及眾生。

在淨土門之內,要門、雜行之人,或許還有那種為了修行而消極逃世的理由;作為弘願專修念佛之人,沒有這樣的想法,更要積極入世,利及眾生。

所以,佛弟子一定要改變世人對佛教這種消極逃世的看法。要改變這種看法,就要從我們佛法修學的理論,以及我們的行持、我們的認識開始做起,尤其要從我們每一個仰仗佛願的念佛人開始做起。這才能真正地行大乘菩薩道,在這個世間高揚佛陀的精神,給苦惱的眾生帶來究竟的清涼和安樂。

我們積極地利世,也不過是兩方面:一個是世間法,以示世間眾生,比如扶貧、救濟、環保、養老,這都可以做;但是所做的這一切,歸根結柢還是要歸到勸眾生念佛往生。因為這個世間都是無常敗壞的,一切世間的善法,只是結下一個緣分,要引導大家共同嚮往淨土。這才能展示一個佛弟子,尤其是大乘念佛人光明、積極、上進的一面。

淨土宗當然是厭離娑婆,以此作為一個基本的信仰點;但這種厭離娑婆,不是那種覺得人生無味、無意義,要自殺的那種消極負面的厭離。它是充滿著生命的新希望,對淨土充滿著憧憬,就要去成佛,這種喜悅、歡快的心情。就像一個窮人,本來住在貧民窟裡,現在突然有一大筆遺產,莊園非常的富貴豪華;他要離開這個貧民窟,去到他的莊園,這種歡樂踴躍的心情;同時這個大宅子,非常大,他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可以住得下,他當然很歡喜地邀請所有的人,「跟我一道去我們家住吧!」

念佛人的這種「厭」,它的底色是明朗的,它是厭當中有欣求,有喜樂;他在這個世間所展現的,不是那種很負面、消極的生命,也不會對壽命特別地看重,或者說一定要急切地「今晚就斷了命去吧!」有人這樣想,往往也是一種無常心,現在覺得沒意思了,就要快點去;如果股票漲了,什麼都好了,他就覺得還可以再多活幾年,這些心情都不定的。把這些看明白,以一種隨緣盡分的心情,能活多久就活多久。就像印光大師所講的,「活一百二十歲也行,今晚死了也可以」,這就是一切盡過去的宿業力,也是隨順彌陀智慧善巧的安排,也看我們跟眾生的因緣。活一天,就念一天佛,就勸人念一天佛,此心常保不變。能不能勸人念佛,那是另一回事。總之看誰有機會,我要幫助誰,我要跟誰結個善緣。反正你都要走了,以這種心情,跟大家結個善緣,每天過得也很快樂,看見誰沒事笑一笑。雖然你的身體、錢財、知識不夠,不能給別人多大的利益,如果心中常抱著願意幫助對方的想法,每天就會過得非常豐富,對對方也是一個良好的祝愿。

沒有念佛的人說「人生沒意思」,還是可以理解的。現在的人都很顛倒,沒有念佛他覺得人生很有意思,花花綠綠,好玩好看,五顏六色的,這都是世間的顛倒見。念佛之後,反而覺得沒意思,這也是對佛法還沒有圓通,稍微還是有一些偏頗。


淨空法師:學佛,學關懷一切眾生,消極厭世,障礙佛法

「奉事萬億佛,飛化遍諸剎,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如是輾轉度脫,而得往生之無量無邊菩薩,安住極樂,復能普供十方如來聞法受教。

上面奉事諸佛如來,下面度化眾生,上求下化。

萬億佛意思很深,這個萬不是數字,要是數字,萬億不大,很小的數字,萬億是表法,表無量。

佛,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三世十方無量無邊諸佛。

未來佛,尤其要想到,未來佛是一切眾生,他覺悟了,對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認識了,肯定發心求生淨土。所以禮敬要學普賢菩薩,禮敬諸佛,一切眾生全是佛,要這樣看待,禮敬才圓滿。如其不然,你的禮敬有欠缺,缺了一大塊。

註解說,如是輾轉度脫,輾轉度脫是自行化他,就是佛法的承傳,一代接著一代。我們全心全力把佛法傳給別人,這是大事,菩薩事業。

特別像現前,為什麼不能接受?原因是對佛法不認識,對佛法產生嚴重誤會。 這個誤會是自己造成的,不能怪別人。

出家學佛不懂經教,在家學佛也不懂經教,所以給社會造成嚴重錯覺,認為佛法是消極的,佛法是厭世的,佛法是逃避責任的,許許多多誤會,造成嚴重障礙。

佛法要走出門,跟廣大群眾接觸,不要迴避,把佛法的真誠,佛法的慈悲做出來,把佛法的三福、六和、六度做出來,你看人歡不歡喜?你看他要不要接受?你不用去找他,他會來找你。

學佛,頭一個學什麼?學真正愛人,愛一切眾生,關懷一切眾生,真正有心想成就一切眾生。

成就別人比成就自己重要,我希望別人先我成就,我在他後成就都可以,他成就了,他來度我。

古德說得好,自己沒有成就,想成就別人,這是菩薩心腸。

真實成就,圓滿成就,無過於引導眾生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真信、真願,念佛求往生,這是利益當中無比殊勝的利益。

到極樂世界,安住極樂,復能普供十方如來聞法受教。在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教誨,同時有能力(參訪十方佛國)。

到極樂世界不是這個身體,在蓮花裡就轉變了,變成法性身,體是法性。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本體是法性,可是還附帶著阿賴耶,阿賴耶不善,本性本善,裡頭夾雜著不善。

往生極樂世界,在蓮花裡轉識成智,把阿賴耶那一分完全轉變成智慧。

相宗常說,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識沒有了,全是智慧,所以一法句說得好,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376集


修行人不可消極厭世

人是形式的動物,文化則是內涵透過形式表現在外的連續相。一道菜是一個形式,一種文體也是:一種風俗是形式,一個特定的行為糢式也是。而無論是一道菜或一種風俗,只要連續地出現在現象界一段時間,它就構成一個「文化」或「次文化」,同時也就是一個內涵的全部或部分展現。

所謂「一個內涵」或「一個文化」,只是相對應於一個形式的方便說法。而事實上「質」上的東西是無法分割或單獨存在的。例如我們說「非洲文化」,只是一個相對幹某個形式(「非洲」為一地理的形式)的方便說法,來表示和一個地域範疇相關的內涵。事實上那個內涵本身是無所謂非洲的或亞洲的,原始的或精煉的。它只是它。只是若不透過形式,我們很難表達思想。故人類透過各種形式來表達思想及內涵,就有了所謂的文化。

人類無法離開形式而單獨存在,而人類存在的本身也是內在的形式表現。

修行要憑藉形式,正如人無法離開形式而存在一樣。故佛在世時曾多次地呵責自毀肢體而欲修道者為愚人;也反複地提出「人身難得」的思想,向修行人指出修行必須仰仗有形的「人身」。正因為佛陀早巳證得實相,早已悟出了「性相不二」的道理,並徹底地看出了部分修行人以為離開「相」而別有「性」的謬見,故佛把這一種思想清楚地指為偏激的二邊之一——常見。明白地對學人開示這一種思想是不正確的,不會有利益的,也不會成功地令修行人達到目的。以為現實人生中的東西為不淨,而欲脫離或舍棄這些,為佛在世時印度本土頗為流行的思想。當時的印度人對整個「人類存有」的形式是頗為不耐而厭倦的。他們想擺脫掉形式,排除掉形體。這種心態頗能為當時人的一種宇宙觀——欲界、色界、無色界——表現出來。他們認為真正最高級的存在是連「形式」都沒有的,乃至到一種「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

佛陀在證果後,清楚地看出了當時印度人的迷夢。但為了要隨順眾生的根性,故佛也慈悲地講這些當時印度人朝思暮想的東西。但講來講去,佛仍沒有離開一個開悟的世間導師的立場。他屢次向學人表示,無論你修到再高層次的「定」,「色界」也好,「無色界」也好,凡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的東西,就是因緣所生的,也就是所謂的「有為法」,皆是不安穩,不可依靠的。無論是大小乘經,這一個佛說的基本立場均沒有改變。《金剛經》中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及《法華經》中的「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就是最好的例證。

佛最主要欲向修行人指出的,並不是在三界之外別有一「第四界」或第五界」,才是真正最究竟、最高級的存在。佛是在徹底地對當時修行人的這一種想要擺脫掉「形式」的思想作批評,指出這一種想法為甚麼不合乎緣起法則,及由其而衍生出之修行為甚麼不合乎中道。

想要完全擺脫掉形式的思想,事實上頗為普遍地存在於許多的宗教與形上學體系裡。這種思想簡而言之就是「厭世」的思想,其根源是人對生命及世間的不滿足,乃至失望甚至絕望。人一旦有了這一種思想,整個的生命和人格就變成「不在當下」了。會成天滿腦子都是那一個不在世間的存在。他就算能把身念處修好,做到語默動靜都覺察到自己的身體和動作,但你若仔細地觀察他整個的人,會發現他真正的人是在「另一個地方」。他也吃飯,也說話,也會笑,也走路,但整個的人格裡有一種「恍惚」的氣質,眼睛裡有一種異樣的光彩。仿佛在說:「這一切都無所謂,只是暫時的。重要的是……」

這一種人並不會真正地關心世上的甚麼事情。他並不「存在」在這個世間。你要他去「選舉投票」或去參加公共聽證會,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他也不會去參與環境保護、支持民權、愛護動物等活動。他如果去參加了,也只是因為那些活動支持他的厭世形上學思想。故修四念處為甚麼一定要修到法念處的層次,在此就十分清楚了。當時和佛同時代的那些修行人,不少人的身念處、受念處及心念處可以說都修得很好了,差的就是沒看出自己生命深處的厭世思想。故舍利佛一聽到有人提到「因緣法」,馬上就證果,原因就在這裡。因為畢竟佛法講的是一個人生命徹骨徹髓全面的覺醒。佛陀也正因為這個全面的覺醒,才被人尊稱為「正等正覺」。


信佛是消極厭世?

信仰佛教常是「消極」、「厭世」的等義詞,這其實是似是而非的論調。首先,我們不妨對「消極」下個簡單的定義。所謂「消極」是指不積極的從事某項工作,反過來就是積極。可見消極或積極的好或壞,必須看它所投射的方向,像一些罪犯他們是積極的作奸犯科,他們是積極的在造惡業。而真心學佛者,自然是對造惡業採取消極的態度。佛教徒努力積極的目標在於勇猛改過、精進行善。總之,學佛是消極於造惡,卻積極於修善。

至於學佛是否「厭世」,這可以有兩種答案。從表面看是肯定的,從整體看則是否定的。佛教的終極目標是在解脫生死,因為世間變幻無常,苦多樂少,其實是不值得貪戀的。佛教形容世人貪戀世間的財色之樂,就像無知的小孩貪吃刀鋒上的蜜,食之不足一餐之美,卻有割舌之患。享受財色名食睡的五欲之樂,猶如手搔疹瘡,在抓的時候相當舒服,等搔完了,痛苦卻接踵而至。

世間欲望的快樂是瞬間的,但痛苦卻是長久的。為了厭離這個苦多樂少的世間,因而要求解脫生死之苦。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教是厭世、出世的。

然而,佛教並非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個人出離生死之外,更要設法讓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如菩薩道的修行歷程,必須深入地入世度眾。唯有進入群眾之中,才能化導群眾,為了化導群眾,則更積極地肯定人生的價值。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莫不以入世為度眾的手段。所以,入世是厭世的啟發,出世是入世的目的。


學佛後,消極厭世、逃避人生、煩躁易怒正常嗎?如何治?

初涉佛教的人往往會「消極厭世、逃避人生甚至煩躁易怒」,並想當然地認爲,佛學本質就是如此,理應產生這樣的觀念。

其實,這是對佛學的誤解,是「半瓶子醋」佛學,是一知半解,這樣的誤解既不利於修佛,也不利於解脫煩惱,所以,是「佛病」,不是悟道。

那麼,爲什麼會產生這種「佛病」呢?如何對治?

1、修佛爲什麼易於產生消極情緒

學佛首先要學的大約就是對生命本質、人生實相的認識,佛典里這方面的內容也非常豐富,那麼,佛典里講的現世人生的本質和實相是什麼呢?

遍覽佛典,似乎「空」、「苦」、「不淨」是回答這類問題時的最重要的三個關鍵詞。

大乘佛法講「緣起性空」,認爲現世人生的一切都是一種因緣聚合體,因緣到了出現,因緣散了消失,這是有形世事之必然。

所以長遠來看,有形人生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般不真實,都沒有怛常自性……

「人生實苦」也是佛典里常見的說法。佛典里一般認爲,「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盛熾」是世俗之生誰也逃不掉的人生八苦,

在這苦多樂少的生命之汪洋大海中,可憐的凡夫俗子們就像迷失了航向的小舟,無依無靠,孤苦伶仃。

淨土宗主張「欣淨厭穢」,追求往生西方淨土,所以觀想「自身不淨、現世不淨、今生不淨」就成了修行的主要內容。

佛教主張「戒邪淫」,戒邪淫的重要方法是觀想異性身體的不淨。

……

對於初涉佛學的人來說,這種空、苦、不淨的思想與觀念看得多了,難免會產生消極厭世、逃避人生、煩躁易怒的情緒。

更有甚者,有一些修行者據此而失去對現實生活的興趣,悲觀絕望,甚至抑鬱自殺。

《雜阿含經》和《楞嚴經》中就曾記載:有佛弟子因修不淨觀而厭棄肉體,進而導致自殺,求別人殺死自己,還有人遁入山林,消極避世……

這樣的結果不但違背了佛教教義「救人於水火」、「助人解脫煩惱」的基本精神,而且也與學佛者求解脫、得快樂的求佛初衷背道而馳。

所以這樣的行爲不是悟道的表現,是不得佛學要領的表現,是走火入魔的表現,所以是一種「佛病」,是一種需要對治的學佛之歧途。

2、如何對治

細究之下,這種「佛病」產生的根源大約主要在於對佛學的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佛學裡是有「空」「苦」「不淨」觀,但還有「利樂有情,莊嚴國土」、「要渡已先渡人」、「佛學在人間,不離世間覺」……

大乘佛學雖然主張「緣起性空」、「世事空幻」,但菩薩道還認爲,「渡人、救苦救難」是得道的前提條件,要成就更高的佛果甚至需要做到「利樂有情,莊嚴國土」。

「渡人」、「利樂有情」實質就是要求修佛者走入俗世、關愛他人、關注社會、給別人以愛與溫暖,而不能厭離世界,逃避人生,否則是修不成正果的。

可見,大乘佛法其實是倡導人們修行要積極入世,熱情擁抱現實生活,只不過需要修佛者在入世的同時,清醒意識到現實的空幻性、俗世的汙穢性、人生的痛苦性,進而避免生出對名利、財富的執著來。

中國禪宗的集大成者—《壇經》曾極力反對脫離世事的「空心靜坐」,認爲空心靜坐是一種「著空」,是成就不了無上佛道的,

並據此提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界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在《壇經·疑問品》裡惠能還告誡俗家學人們,修佛首先要「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

也就是說,要修成佛道,首先要承擔起人生應有的責任,過好世俗生活,在家要孝養父母,關注親情,在外要努力工作,盡職盡責……

在家也好,在外也罷,要始終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這,才是學佛正途,參禪的基礎,也是開悟的前提。

即使是大談現世不淨、追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宗,其實質也不主張消極厭世、逃避人生。

《佛說觀無量壽經》曾言: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必須修「淨業三福」,而「三福」中的第一福即爲「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土善業」。

也就是說,要往生西方淨土必須把不淨的現世人生過好,要積極承擔現世人生的各種責任,以儲備往生極樂的必備資糧。

顯然,在淨土宗這裡,消極厭世,逃避人生是往生不到西方極樂世界的。

這就好比孫悟空雖然一個筋斗能打十萬八千里,幾個筋斗就可直達靈山,但要取得真經還得與唐僧一塊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而不能背著唐僧飛抵靈山,因爲這樣直飛過去,是不具備得佛果的資糧的,沒有資糧,佛祖是不會給真經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要成爲一個真正的佛教徒或合格的佛學愛好者,就要把現世人生做爲道場,

積極過好每一天,在家孝養父母,和睦妻兒,在外認真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做事。

這,才是修佛正途,而不能消極厭世,逃避人生。


修行是為什麼?那種消極厭世的狀態對嗎?

1

有人問:修行是為什麼?那種消極厭世的狀態對嗎?

雪漠老師:當然不對。修行是為了讓人活得更快樂、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懂得珍惜生命及身邊的一切,而不是為了把人修成石頭,更不是為了讓人厭倦生命。修到想要自殺,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狀態,佛教絕對不提倡這樣的事情。在佛教當中,傷害自己的身體是一種犯戒的行為,更別提自殺或請別人殺害自己了。好多人覺得萬念俱灰,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就是看破紅塵,就是佛教所說的「出離心」,這是錯誤的。你發現一切都沒有意義之後仍然精進,仍然珍惜你自己,也珍惜你身邊的一切,這才叫做真正地看破、真正地出離。

2

行為上的放棄是什麼?

行為上的放棄不是看破,也不是隨緣,而是軟弱,是怯懦,是消極,是一種對妄念的投降,它正是佛教所反對的東西。一定要明白,厭世之後的消極,是陷入污泥里不可自拔,就像池塘里的泥鰍,臥在淤泥里不願遊動,這不是智慧的拒絕,而是愚痴的逃避。

3

池塘與蓮花

我經常用池塘與蓮花的關係,來比喻心靈對世俗的超越。我說,超越就好比池塘中長出的蓮花。你看,那麼潔淨、那麼美麗的花朵,就是從很骯髒的淤泥中長出來的。它的盛開不為任何人,不迎合達官貴人,也不拒絕窮苦百姓。不是說達官貴人一來,它就「笑」得非常燦爛,乞丐一來它就連花瓣都合攏起來。不是這樣的。它的盛開,不為討好任何人,沒有任何功利化的目的,只是在展示一種天然的美。不管這個世界怎麼樣,不管這個世界需不需要它的美、認不認可它的美,蓮花都要展示那種大美。真正的修行,就是要紮根於生活的池塘,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最美的花朵——即便這種美麗非常短暫。修行也是這樣。

4

真正的修行要怎麼做?

修行需要積極,需要貢獻,需要不迎合這個世界,需要不在乎這個世界,需要不計較自己得到了多少,就像蓮花不迎合世界,甚至不迎合太陽一樣。下雨它也那樣,颳風它也那樣,有沒有太陽,有沒有掌聲與喝彩,它都會在生命最輝煌的時候,為世界貢獻一種美。真正的修行,就是要達到這樣的一種境界。

節選自雪漠著《光明大手印·當代妙用》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