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同層次中的善惡標准
達真堪布

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會形成一些結果,叫果;都有產生某種結果的能力,叫業。業創造了外器世界和內情眾生,及眾生內心深處各種各樣的感受。一切都是因業力所現,因業力所感。

業有善業和惡業,如《念住經》中雲:“不善惡趣受痛苦,善業善趣得安樂。”不善即惡業,造惡業就要在惡趣中遭受痛苦。修善業可以在善趣中獲得安樂。善分兩種:有漏的善和無漏的善。有漏的善是一般的善,它能讓我們得到世間的福報,享受人天安樂;無漏的善能讓我們解脫成佛,獲得四聖果位,即阿羅漢、獨覺佛、菩薩和佛的果位。

你享受快樂,自己往昔所修的善業才是真正的因與緣;你遭受痛苦,自己曾經造下的惡業才是真正的因與緣。也許你認為這是你的敵人或他人造成的,但這都不是真正的因與緣,而是一些客觀上的因與緣。

現在很多人都很迷茫,不知道善惡的標准。有些人常會無辜地說:“我很善良,這一生沒有做過什麼壞事,命運還這麼坎坷,上天真是不公平!”你這樣的凡夫俗子,不可能沒做過壞事吧!你說你很善良,實際上你根本沒明白什麼是善。

善惡的標准分兩種:世間的和出世間的。世間的善惡標准是斷十惡,行十善。出世間的善惡標准大致可分四種:小乘、大乘,顯宗、密宗。小乘認為,因貪戀世間所做的一切都是惡,而不貪戀世間,為解脫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其主要是以出離心為界限,沒有生起出離心之前,所作所為都是惡;生起出離心以後,所作所為都是善。大乘認為,因自私自利所做的一切都是惡,無有自私自利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其主要是以菩提心為界限。顯宗認為,在有無我和空性智慧的攝持下,所作所為都是善,否則都是惡。密宗認為,能將一切觀為清淨圓滿,在這樣的狀態下,所作所為都是善,否則都是惡。

小乘、大乘,顯宗、密宗的善惡標准各不相同,因為眾生的根基和意樂不同。每個人的修行層次、境界不一樣,層次、境界越高,善惡標准越高,要求越嚴。我們要觀察自己在哪種層次與境界上,然後再以相應的標准來衡量或要求自己。

還有小乘、大乘,顯宗、密宗,各宗各派共同承認的善惡標准。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說:“貪嗔癡及彼,所生業不善,無有貪嗔癡,及彼生業善。”因貪嗔癡而產生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惡;在不貪、不嗔恨、不愚癡的狀態下而產生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善。善惡在心里,不在表面上,一定要調伏心,心清淨了就是佛法,就是成就。若是沒有調伏心,心不清淨,表面上做得再好、再清淨,也不是佛法,不能成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