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悟道的人,就是找到了自己
很多時候,你會通過各種渠道,聽來很多道理。對於這些道理,你會覺得自己已經理解了,其實不然。這只不過是一種產生於大腦的虛幻印象而已,這種印象,遠遠不如自己親眼所見的、親身經歷的來得深刻。
良寬禪師自小就到外鄉出家學道,修行參禪,未曾懈怠,離家幾十年都沒有回過家鄉。
有一天,家鄉來了一位親戚求見良寬禪師,見面以後,親戚告訴禪師說:「您的外甥平時賭吃玩樂,不務正業,已經到了傾家蕩產的邊緣。家鄉的父老都希望禪師能發個慈悲,回去教導您的外甥,勸他回頭,重新做人。」
良寬禪師就回到暌違多年的家鄉。
外甥見到舅舅回來,十分高興,就留禪師在家過夜。
良寬禪師在俗家過的這個晚上,一直參禪打坐,沒有睡覺。
第二天早晨準備告別離去時,良寬禪師坐在床邊穿鞋,卻一直系不好草鞋的繩帶,兩手一直發抖,外甥見狀上前幫助舅父把帶子系好。
良寬禪師這時慈祥地說:「人老了真是一點用都沒有。所以年輕的時候,就要把想要做的事統統做好。」說完以後,頭也不回地走了。自此以後,外甥再也不生活浪蕩、花天酒地了。
良寬禪師是一個聰明人,他沒有給外甥講述那些大道理,而是營造了一種氛圍,讓外甥親眼見到,一個人,尤其是一個老人,有多無奈。讓自己的外甥體會到,老人們不再有年輕人那般的精力,很多事情都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了。這時候,外甥自然會從中有所體悟。輕與重,大與小,早與晚,很多時候不在於接受一方的悟性,而在於施者能否真正地放下。 不執於教,而後得教。
人心中都有鬱結,那鬱結是每天所想,但總也想不透的事情。這鬱結會攪擾得人心不安,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從而讓人陷入思維的困境,並帶來身體上的疲勞。這時候,就應該嘗試放下。放下之後,你就會發現,原來覺得很重要的,其實並非缺它不可,以前之所以覺得重要,不過是自己迷住了雙眼,沒看清其本來面目罷了。
唐順宗有一次問佛光如滿禪師說:「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如滿禪師回答道:「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等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凈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維,更勿生疑慮。」
唐順宗聽了以後,不但不理解,並且不以為然地問道:「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差分別。」
佛光如滿禪師進一步解釋道:「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 順宗聽後心中有所體悟,對佛光如滿禪師更加尊重了。
這唐順宗,就是被迷住了眼的人了。他一直想找到佛的具體所處,卻不知,佛是無所不在,又無所在的。所謂無所不在,就是一花一木中都有佛,所謂無所在,就是佛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方位,以前如此,現在如此,以後也是如此。
一個悟道的人,是絕不會問佛在何處的,他們所思所想的是自己在何處。唐順宗執念於佛在何處,而沒想過自己在何處。因此才一直沒有在佛法上有大的精進。
佛光禪師提醒了他,讓他找到了自己,放下了佛的方位。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之前認為重要的,其實無關緊要。這就是放下的作用了。
放下之前,那擔子重重壓在心上,自然會感覺沉重;放下之後,心內空空無一物,自然一身輕快了。所以,不要整天盯著那些煩心事,要學會將之放下。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時候,及時放下;生活中遇到不快樂的時候,及時放下。這麼做了之後,你會發現身體輕了,心靈靜了,因為之前困擾你的東西不在了。
身在世間不受擾,才是真正的「出世」
聖嚴法師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
『苦』這個字,聽起來好像只是一種舌頭所嘗到的味覺。其實佛法所說的『苦』,並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觀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個人的人生觀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確,老是以自我為中心,就會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就是因為常常庸人自擾,才被稱為凡夫俗子。
佛法所說的『苦』,實際上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是從自我的觀念所產生。所以,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觀念一改變,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遭遇了苦難,但只要心中不以為苦,也就不覺得痛苦了。例如我們心甘情願為兒女、配偶、親人而犧牲,或是心甘情願為理想、信仰、心愿而奉獻,就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心裡覺得非常踏實。雖然同樣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沒有任何不喜歡、不願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確的觀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只是暫時的存在。如果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老是痛苦的自我掙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夠採取面對、接受問題的態度,並努力加以改善,而不會感覺到憂慮。
因此,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會明了,事實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觀念所造成的。現實世界其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會消極悲觀、逃避現實。從經典以及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脫,遠離世間的痛苦,他仍沒有拋棄這個人間,反而更深入世間,為救苦救難而努力。所以,如果認為現實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極悲觀、逃避現實的觀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說的『入世』,並不一定等於一般人所認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戀世』三種名稱,一般人所謂的『入世』通常比較接近『戀世』,無非是貪戀世間的虛名、浮利、男女情愛,以及種種虛幻不實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薩,雖身在紅塵之中,但並不被世間種種物質誘惑所困擾、淹沒,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遠離人間,而是身在世間,而不受世間種種現象所困擾,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義。我們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戀世,既不眷戀世間,也不逃避現實,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