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人生與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麼》癡迷的人生觀
如果人生而沒有目的,生活便顯得十分空虛。如果生命欠缺意義,便會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著受苦。假使生存而沒有價值,不僅生存的本身變成多餘的贅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費了世界的許多資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來受報還債,菩薩行者是來修道還願。人生的意義,則因人的身體難得,而又能夠知善知惡,能夠為善去惡。人生的價值,是在能夠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多積功德,增長福慧。
我曾聽到一位母親嘆著氣說:‘像我這種女人,出身寒微,目不識丁,存活在世上,既沒有用處也沒有意思。’當時,她有一個不到十歲的男孩,聽到之後,似乎覺得有點恐懼,馬上對他的母親說:‘媽媽,千萬不要說這種話,我很需要你,對我來說,這世界上你是最重要了!我不能夠沒有媽媽!’母親聽後,便體會到,她在小孩的心靈裡,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便感到雖苦猶樂,非常安慰,這也就是她對人生價值觀的確定。
動物本能形態的人生觀
告子曰:‘食色性也。’也就是說,飲食、男女,乃是人的本能。不論是文明人或野蠻人,都會有其求生的本能,便是飲食;也都會有傳宗接代的本能,便是生兒育女。渴望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不能沒有飲食,同時在生理成熟之後,渴望得到配偶,便有男女的夫婦生活。這被稱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跟其它動物如狗、貓、老鼠甚至魚類等均十分相似。所以,人類生活的目的,若止於此,便是最低層次的人生觀,那跟一般動物的本能相同。
很多人對人生的目的感到茫然,認為人生是件無奈的憾事。既然接受了生命,便唯有凡事聽天由命,苟且偷安地活下去。基本上,這還是屬於動物本能層次的人生觀。一般人往往也會產生這些念頭而不容易察覺。當然誰也不喜歡承認,自己是屬於這個動物本能形態的層次。但是,我經常會被問及:‘阿彌陀佛,師父,我為什麼要在這世界上活受罪?’‘我為什麼這樣苦?’‘師父,我前輩子欠的債究竟有多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還清?’許多人知道自己有苦惱,卻找不出為什麼要生活的根源,但也無法擺脫生命的負擔,既不能心甘情願地活下去,又不得不無可奈何地活下去。
癡迷的人生觀
很多人誤解地認為,人生就是為了無止境的追求滿足感而打拼,所以只有亂打瞎拼,懵懂一生。
(一)為了保障自我的安全而打拼
許多人由於缺乏安全感,渴望獲得保障,紛紛利用積蓄金錢、投資房地產、購買股票等以作為安全的保障。以為擁有的財產越多,便越有保障。為了自己的將來,或者是兒孫們的生活無虞,花費一生的時間,努力打拼,汲汲營營,以至終老。然而,有形的財產及權位,能否真正為人帶來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卻大有疑問。
唐朝時候,有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官居太守,慕名道林禪師(人稱鳥窠禪師)住於秦望山中的樹上,因而前往拜訪。當他見到禪師高居樹上,便喊道:‘小心啊!禪師住處太危險了!’禪師卻不以為意,倒勸白居易自己小心保重,而說:‘太守的危險更甚於我哪!’白太守心中詫異,自己身居高位,是一位地方首長,所到之處均受到保護,不明白禪師的用意,故問禪師:‘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禪師答道:‘應當小心地、水、風、火四大所成的身體,天天跟你搗蛋,生老病死隨時輪候,貪瞋癡慢疑,經常與你作對,豈不危險?’白居易聽後,十分同意禪師的說法,因為只要是在無常生死的範圍,從那兒來的安全保障!
(二)為了追求名、利、權、位、勢而奮鬥
每當人在貧窮的時候,極渴望獲得財富。當一朝擁有家財萬貫之後,便又希望得到名氣,隨後是追求勢力、權力、社會地位等的增長。如果能夠達到一呼百應、望重一方的地步,便認為是不枉此生。但是,慾望的標準不斷地提高,難以滿足。由望重一方而盼能夠望重一國,乃至望重世界,擁有越多的同時,越渴望得到更多。於是,一生的時間,便投注在這無窮無盡的追求之中,不斷拚命奮鬥,只是為了滿足永遠不能滿足的慾望。
(三)為滿足虛榮心而爭奪
許多人的另一種煩惱,是時常與人比高低、爭長短。由於好勝心的驅使,每當自己的成績不如別人時,便心生懊惱,不斷地鞭撻自己,強迫自己拚命努力,以致於疲於奔命,為的就是要跟人家一較高下。一旦失敗,便自怨自艾,痛苦不堪,一生陷於自我的煩惱之中而無法自拔。得勝之時,狂傲驕縱;失敗之後,怨天尤人。不論成敗,都是在煩惱中打滾。
也有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盼望得到別人的另眼相看,雖然收入不太富裕,卻不惜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名牌衣服,坐名貴的轎車,戴貴重首飾,以做炫耀;也有些人,富得窮不得,贏得輸不得,明明已處困境,還在死要面子,這叫作打腫了臉來冒充胖子,那又何苦來哉!
(四)像一隻愚笨的狗
總括以上所說的,都是癡迷的人生觀。事實上,很多人身陷於這一層次,竟然不能自知自救。情形恰似一隻愚笨的狗,圍繞著一株像直徑尺把粗的樹幹打轉,發現樹身那邊有條狗尾巴,本來是它自己的,卻誤以為是來了一隻野狗,於是不斷地追逐,心想非得逮住它不可,結果卻把自己很可憐地累死了,更可憐的是,尚不知道它是為什麼就這般累死了!
智者的人生觀
智者是指有原則、有目標、有理想的人。例如大藝術家、大科學家、大政治家、大哲學家、大宗教家等。
(一)藝術家的人生觀
藝術家把生命投注在美的時空之中,既美化自己,同時也美化環境和世界。從內心的體驗到環境的改善及改變,內外渾然一體。他們體會到整個宇宙,無非是一件完整的、完美的藝術創作。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往往嘔心瀝血,極盡艱辛。每當作品完成後,或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完全投入於一種近乎完美的境界,十分陶醉。但是,由於仍然未能離開貪嗔等煩惱的困擾,故當回到現實世界裡,面迎人事的紛爭,情感的糾纏,他們的心靈,便馬上變得跟丑陋的煩惱相結合,往往難以接受現實人間的生活,甚至無法與別人相處。
台灣曾有一位武藝及畫藝非常傑出的高人,但是他的家庭不美滿,事業不順利,生活並不愉快。當他在練武作畫的時候,能夠渾然忘我,淋漓盡致,浸潤於寧靜、和諧、優美的境界中,但總不能老是練武作畫,所以這種經驗是時常間斷而不永恆的,也無法以此來排除內在的煩惱。因此,除了藝術生活,便終日以酒為伴,直到他生命的結束。可知藝術家眼中的世界雖然美麗,卻是幻起幻滅的美麗。
(二)科學家的人生觀
科學家將生命投入在萬物現象的分析和觀察之中。能夠觀察到極大的宇宙是無邊際的存在,同時,亦觀察到極小的質與量也是空無邊際的存在。這種無內無外的全體,便是整體的存在。
科學家的理論,指出我們這世界都是物質世界,往大看,大至宇宙,浩瀚無邊,是無限的;往小看,細微的質量與能,細小得幾乎並不存在,也是無限的。整個地球的生命,便由這一切的無限結合而成。與佛法所講‘諸法空相’、‘色即是空’的理論十分接近,但仍不足以代表佛法所見的世界真相。因為,如單純以科學的角度看,仍未能解釋為何人類要投生這個物質世界和死後將往何處,也無法徹底解釋因果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因此,很多科學家接觸到佛法就比較容易接受佛法和親近佛法。
(三)政治家的人生觀
大政治家可以為了救國救民而奉獻時間、財產,乃至自己的生命。為了政治理念的實現,可以全心全生命的投入。他們不考慮個人的安危,只想到人民的幸福,他們已能放下自私的小我而為成全全民的大我。可是,政治理念的不同,便是政敵,往往會拼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政治理想,跟現實世界總有距離。
(四)哲學家的人生觀
哲學家把生命紮根於他們所發明和堅持的理念。理念是通過邏輯的思惟而證明其合理可信。哲學家的發現,例如唯神、唯心、唯物、人文主義、存在主義、現象論,如今又有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均能與哲學家自己的生命結合為一。換言之,他們的哲學理念就是他們的人生觀及宇宙觀。
他們為了自己的理念而生存,他們的生命亦因他們的哲學理念而有了意義。當他們一旦生命消失,他們的理念仍能留存於世上,繼續推動下去,那就等於是他們的生命,進入了宇宙的不朽。
可是,自古以來,偉大的哲學家們,雖然豐富了人類生命的價值,但由於受到時間的考驗,哲學家的理論也不斷的被改進,甚至被彼此否定,以致逐漸演變成為僅是歷史上的哲學名詞。
(五)宗教家的人生觀
宗教家是將生命來迎接永恆全能的神,並跟對於神的信仰結合為一,人生是由於神的恩賜而來,也當服從神的意旨及安排,期待神的寵召而升天國,永遠與神生活在一起。神是創造者,人是創造物,起於神而歸於神。人與神既是彼此合一的,也是互相個別的。在人世間總是殘缺的,唯有回到天國,才是完美永恆的。此即彌補了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等生命觀的缺點。一神論的宗教家認為,人雖與神在一起,然人應各有其永恆的獨立人格,否則不免失之以人生個別價值的失落及自我立場的空虛。
正因為如此,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們,多會接受宗教信仰,偉大的哲學家們除了唯物論者,多少也會有其宗教信仰的傾向,縱然不信特定人格的神,也會相信泛神。
踏實的人生觀
踏實的人生觀,也可以說是禪的人生觀。此當先從肯定自我開始,然後提陞自我,到達消融自我。
(一)肯定自我
這是說明我們的人生必有一定的目的、意義、價值。也就是自信、自知、自我的立場肯定,人生何為?生命何用?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自己為什麼要到這世界來走一趟?人生為什麼會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事實上,若能承認我們既是為了受報而來,也是為了還願而來,就會發覺到人生本身就是原因的事實,是很有內容的,是值得珍惜的。
受報的意思,是我們除了這一生之外,過去還曾有過很多的一生又一生、一段又一段的生命過程;從過去無量世來所累積的種種罪報及福報,來到今生,然後延續下去,再到來生又來生。跟許多的過去世相比,我們於這一生之中的所作所為,非常有限。同樣地,所接受到、遭遇到的也極為有限。在現在生中,接受過去帶來的罪報及福報,同時又製造了不少的惡業及善業,準備繼續受報。
當我們知道了今生是由於許多過去世果報的累積,便能解釋為什麼我們在這短短的一生之中,所付出的與所接受的,並不一定相稱、相等、相平衡了。有些人,雖然付出的努力不多,卻能榮華富貴,集於一身。相反地,有些人雖然不斷努力,勤奮不懈,為善不在人後,才智不在人下,卻是命途多舛,身世坎坷,甚至潦倒一生。因為,這一生的受報,不論好壞,都是為了對其過去多世以來的一切行為,盡著回收及補償的任務,有的是你還他人的債,有的是人家還你的債。
小時候,我的心中曾有疑問:‘為什麼在眾多兄姐之中,只有我一個天生的體弱多病?到底是媽媽不公平還是另有原因?’學佛之後,我知道,這都是自己帶來的。當我在一九八八年回中國大陸探親,與家人團聚時,我的三哥對我很羨慕,認為我是全家人之中,最有福氣和最了不起的一個。後來,我告訴他有關我的生活:每天喝的是白開水,吃的只是青菜豆腐;每天只能有四、五個小時的睡眠,我沒有假期,乃至生病之時,也得抱病工作;我沒有私人的錢財,乃至到了美國也沒有一張床鋪。三哥聽了便又覺得他比我更有福氣。因我相信,無量世來,我積欠眾生的一定很多,有力償還時能夠及時償還,也是一大福報。
人在一生之中,總會為某一件事,或向某一些人,做出若干許願和承諾,也有一些是沒有特定對像的許願和承諾,類似的許諾,從無量生以來,不知已有多少。因此,人生在世,除了為了受報,也是為了還願。受報是為了克盡責任,還願是為了實踐承諾。償債比較痛苦,還願是心甘情願的;償債是被動的受到逼迫,還願是主動的慷慨施舍。有人處處佔你的便宜,時時纏著你不放,你便可通過佛教的觀念,最好是作還願想,其次也作還債想;還願是踐諾守信,還債是負責盡責。有悲願救濟眾生是菩薩行者,有擔當償還宿債是有德的賢者。能作如此觀想,遇到逆境現前時,心中便不會自怨怨人了。
(二)提陞自我
這是教我們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提陞成為一個賢者和一位菩薩。在提陞的過程當中,首先當放下自我利益而提起眾生的利益。普通人在不甘願的情況下吃虧,往往感到煩惱痛苦。假使我們能以菩薩的心作為榜樣,或是以自身來學習著修行菩薩道,便會知道,菩薩為了眾生,會做無限的付出,而不執著回饋;菩薩為了眾生的利益,便不計較自己為何吃虧,也不在乎自身為何受苦受難。無限止地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乃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菩薩的慈悲了。把一切利於眾生的事提起,且不再在乎自己的損失,也不會引起煩惱,那便是菩薩的智慧。當你全心乃至全生命的付出之後,你已增長了菩薩的慈悲與智慧,豈不就是自我的提陞嗎?
(三)消融自我
這是從有修有證,有施有受的層次,更進一步,做到完全沒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從佛法的立場說,稱為‘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空’是三輪體空:無施者,無受者,無施的事物;‘無相’是無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願’是無四願:無眾生可度,無煩惱可斷,無佛法可學,無佛道可成。這是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叫作無功用行,雖其度盡眾生,卻不以為有眾生可度或已度者。
此於一般人而言,很難做到,但何妨心存嚮往,試著練習,當你付出之時不是為求回饋,付出之後不再掛在心上。對社會大眾做了任何多大的貢獻,要想像著那是社會大眾共同的福報所感;相反地,由於有了讓你奉獻的機會,你應感激社會大眾成就了你的道業。雖然這是道業,你也不要覺得這是你做的一項功德。若能如此,你雖尚未實證‘無我’的境界,卻是有助於你的自我的消融。
(四)超越的人生觀
超越的人生觀,指的是已經徹底得到解脫的聖人。現舉出如下的一則禪宗公案來說明。
洞山良价禪師曾說:‘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始得。’接著又問:‘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後來有人將此告知石霜楚圓禪師,石霜便云:‘何不道,出門便是草。’萬里無寸草處不離處處都是草。超越了有草及無草,才能脫離執著的煩惱。
《維摩經》云:‘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又云:‘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又云:‘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既不落於左,也不落於右,即左即右,非左非右,才能不受束縛而左右逢源。
《六祖壇經》云:‘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心念不受外境所污,每一念都能明淨無染,離主觀也離客觀,心中無一物牽掛,便是超越的人生境界。正如《心經》所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心無所求亦無所得,才有大智慧的顯現。
一個人最硬的底牌,不是金錢,不是婚姻,而是...
佛法教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做好人、做壞人完全是自己的選擇。學佛讓我們的人性慢慢蘇醒,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真正做一個大寫的人,人生的幾十年才會變得有價值。
我們可以沒有優越的學歷,沒有充分的資本,但不能沒有好的人品。因為人品,才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才是一個人成敗的關鍵。人品,反映一個人做事的態度,也反映一個人做人的修養。做事先做人,這是古人留傳下來亙古不變的大道理。
人品越差,即便再有錢,別人也不會對你有好感,甚至也會排斥你。人品好的人,即便當下很窮,也依然會得到他人的賞識。生活中不難發現,一個有品德、待人真誠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受人歡迎。為人實誠,說話認真,做事用心,始終以一顆善良的心待人,和誰都能相伴長久。
一個人品好的人,靠譜踏實,別人願意交心,值得他人信賴,做起事才有人相信。人活於世,財富再多,百年之後不過是一張廢紙;權勢再大,辭世之後都是浮雲。而唯有人品,才是我們永不變質的財富。做人,人品要永遠放在第一。人品比學歷重要,比能力更難得。
三參法師開示
學佛法以賢良的人格為前提
一個人人品不好,佛的事業沒辦法承擔,魔的那道關也很難過。很多時候,不是靠法過關,關鍵是看你的人品,人品不好的話,這個魔考的關就過不掉,真正的佛法利益也無法現前。
沒有世間這種賢良品格的話,談不上在修習佛法。十方一切諸佛的教言精華,就體現在我們良善的身口意當中。你一個人語言不善,心不善,行為不善,再多千佛給你說法,傳再多竅決又有什麼用?
當下體悟不到「空」還不要緊,我們至少要戒惡修善。九華山一位肉身菩薩生前常說:「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請記住這句話,要做個好人。我們必須要戒惡修善,至少成為一個好公民,在家裡是一個好丈夫、好妻子,或者好女兒、好媽媽,在單位里是一個好員工。
學佛要先把人做好,就連戴佛珠也不是隨便能戴的,做人要有點品德,否則三寶的臉都被丟盡了。我們三寶弟子要有個底線,這個底線就是做個好人,相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苦報,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中國近代的精神領袖太虛大師
他就說我們人類的目標是「仰止唯佛陀」,佛是我們人生的目標;「完成在人格」,實踐在我們自身;在身心上完成了佛陀的教育,「人成即佛成」;人的生命圓滿了,修行也就隨之圓滿了,「是名真現實」。
這一生要現前智慧,體悟到大道,能夠去教化眾生,最重要的一個基礎是有賢良的人格,一個扎實的人格基礎,非常非常重要。像六祖大師,身體矮小,師父安排他舂米,體重不夠,他腰上就綁塊石頭,不分晝夜地舂。
這塊配重石,現在還保留在黃梅五祖寺,惠能大師八個月里就把它別在腰間日夜勞作。五祖大師問他:「你這樣不辛苦嗎?」惠能回答:「諸佛為法亡軀,我這一點哪能算是辛苦啊!」五祖大師就是看到這一點,才把法傳給他,知道只有傳給他,法才能夠發揚光大。
師父看他做事都能忘軀,何況為法。所以人堪當大器,除了有才華,還要有品格。如果六祖大師沒有這個品格,五祖最後會把他喊到房間里,袈裟作圍給他秘密地說嗎?那就不會的。
佛法教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做好人、做壞人完全是自己的選擇。學佛讓我們的人性慢慢蘇醒,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真正做一個大寫的人,人生的幾十年才會變得有價值。
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怎樣活著才算是不枉此生呢?
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們的人生路應怎樣走才算是正確的?怎樣活著才算是不枉此生呢?相信不少人都曾經有著這樣的疑問,亦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每個人的價值取向都不盡相同,一部分人覺得只要每日過得開心、快樂就可以了;一部分人認為要及時行樂;還有的人認為要幫助他人,利樂眾生。
其實這些取向並沒有高低上下、對與錯之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那麼從佛法的角度上看,人生又有何意義呢?
我們將題目拆分為「人生」和「意義」兩方面,或許會更易理解與討論。首先來談人生:
從佛法的角度,生而為人需要很大的福報。佛陀在《雜阿含經》中開示「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意思是指我們今生能夠得到人身比一隻盲龜在茫茫大海之中,因緣際會之下穿入浮木的洞孔還要稀有難得。
換個角度而言,如此稀有難得的人身我們已經得到了,是不是應該好好珍惜,好好地生活?這個道理乍聽之下好像很淺白易懂,可仔細想想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尤其是當我們面對苦難和逆境的時候,或會有一絲輕生的念頭出現,似乎這就是最簡單、直接的解脫方法。
可是,站在緣起的規律上而言,輕生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給在生的親人和朋友帶來痛苦,更會對自身造成種種的障礙。所以,我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能輕易放棄生命,要勇敢、堅強地面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和難關。
佛陀在《中阿含經》開示道:「雲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可見,人生確實充滿各種痛苦和不圓滿之處。
可從「緣起」的角度思考一下,這個痛苦又是否是實在的呢?根據緣起法,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人生的痛苦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它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下,才能現起和產生影響力。一旦因緣散失,這些痛苦也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把人生的挫敗看得如此重要,甚至認為自己的人生再沒有任何希望了。此外,如果我們能夠進一步為眾生「發願」,這便更符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例如受到病痛的折磨,我們可以一方面從「緣起」的角度懺悔往昔所造的種種惡業,另一方面可以發願代眾生受此苦痛,或者積極幫助眾生擺脫憂悲苦惱。
人生既然只能坦承地走下去,那麼有意義的人生總比沒有意義的人生更有活力和值得憧憬。在此,我們就要釐清什麼是「意義」。簡單而言,「意義」就是為一件事情給予存在的理由或說明其價值之處。因此,所謂「人生之意義」就是人活著的理由或者人生有何價值的問題。
開首提及有部分人認為人生沒有任何意義,只要每日過得開心就可以了,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活著就是為了尋找快樂。這種享樂主義似乎也是現時社會上的主流人生觀。
不過,從佛法的角度而言,如果痛苦不是實在的話,那麼快樂同樣不是實在的。樂受也是眾緣和合的假象,並不能永遠存在。例如你運動後,非常口渴,此時一杯水就能使你產生快樂的感受;當你完全不口渴時,水對你而言,並沒有任何快樂可言。
由此可見,快樂只是痛苦的熄滅,而世人所追求的感官享受(色、聲、香、味、觸)都是短暫而不是永恆的。所以,如果我們人生數十年的光陰都只是在追尋這些短暫的快樂,又是否值得呢?
其實,佛陀並沒有反對我們追求快樂,只是在佛陀眼中最大的快樂就是熄滅一切痛苦和煩惱。所以,佛陀時時誨勉弟子「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意思是指我們應該瞭解生命的本質是不圓滿的,只有透過修習戒、定、慧的聖道才能完全斷除種種煩惱,證得寂滅之樂,解脫生死流轉,這才是我們值得嚮往的快樂。
不過,從大乘佛教的觀點來看,如果人生的價值僅局限於追求個人的解脫,仍是不足夠的。從緣起的角度而言,一切人、事、物,乃至山河大地都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的,絕對沒有獨立自存的個體。
譬如一碗米飯,就需要米、水、電、電飯煲、煮飯的人共同組合而成,如果進一步開展就要有種米的農夫、一塊田地、賣米的商人、賣電飯煲的公司、電力公司、供水公司,如果無限開展下去,還要有研發電力的科學家、研發電飯煲的人等等。由此可見,生命中看似最簡單不過的事,其實背後都有無量的眾生在成就我們。
因此,大乘佛教主張不厭生死而積極入世,就是希望一切眾生最終都能夠解脫生死流轉的痛苦,共同成就最高的無上菩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隨緣隨力幫助眾生,譬如佈施、做義工、照護長者等。我們不需要計較形式和對象,甚至幫助的不是人類也可以,總之隨順自己的因緣去做就好。
因此,人生的意義就是要好好珍惜這個生而為人的生命體,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習佛陀的智慧和解脫之道,而且盡自己的能力幫助有緣眾生,以發揮人生的價值與生命的光輝。
文章來源:南普陀寺
如果我們能一瞥過去無盡的生生世世
「心地善良」是什麼?深情地照料今生的父母,肯定是心地善良的證明。然而,父母只不過是無量眾生裡面的兩個眾生。真正的心地善良是把所有眾生——不只是我們的朋友,也包括敵人和陌生人——當作我們的父母,並去除所有的嗔恨、自私和冷漠。
眾生的數目如虛空般無邊無際。然而我們總是認為,我們只和少數眾生有所關係。無論居住在什麼地方,我們總是喜愛一些人,厭惡一些人,不在乎其餘的人。這種對其他眾生存有的偏頗和有限的見解,持續使我們生起執著和嗔恨,因而積聚了身陷輪回的業。
如果我們能一瞥過去無盡的生生世世,我們將瞭解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眾生不曾是我們的母親或父親,而且不只是一次,他們曾是我們許多生世的父母。
為了回報他們的愛與大慈。我們應該像證悟者一般,對所有眾生生起愛與慈悲。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生起帶領一切眾生證悟成佛的願望,不遺棄任何一個眾生。發起這個誓願所累積的功德,和這個誓願所涵蓋的眾生數量成正比。
因此希望救度無數眾生的願望,將能產生無量功德。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是達成這個願望的基礎。如同佛陀對波斯匿王所說的:「喔,偉大的國王,你的事業是如此的廣大無量。無論你是在行、住、坐、臥,願你所有的行為、法規和判斷都受到善心的啓發。如此一來,你將為你的臣民帶來無限的利益,並為自己累積無量功德。」
「心地善良」是什麼?深情地照料今生的父母,肯定是心地善良的證明。然而,父母只不過是無量眾生裡面的兩個眾生。真正的心地善良是把所有眾生——不只是我們的朋友,也包括敵人和陌生人——當作我們的父母,並去除所有的嗔恨、自私和冷漠。
去想一個你最敵視的人,並視他為你心中最親愛的人。如果你對某一個親近的人生起貪愛之心,那麼把他視為一個夢中遇到的人,一個缺乏任何真實存在的幻象。
心地善良必須以實際地利益他人來展現。然而,什麼是利益他人?毫無疑問的,佈施食物、衣服、住所和情感是心地善良的表現,但這種仁慈仍然有限。我們應該努力用一種無限的方法來利益眾生,而佛法則是唯一的途徑。
我們應該用各種方式來幫助眾生,用直接和間接的方式,用行動和祈願來幫助眾生。舉例來說, 我們可以在螞蟻窩、養魚塘或鳥禽養殖場念誦諸佛菩薩的名號,心中生起慈悲,並祈願:「願這些動物不再投生輪回惡趣之中。」諸如此類能夠真正利益眾生的行為有很多很多。
當你持續受到利益眾生的動機的激勵,菩提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獲得證悟的願望——將在你心中漸漸開展。我們不能用表象來評判行為。行為的價值取決於內在的態度。
驚人的利他行為可能出自於自我本位的動機——例如期望被人感謝,在來世享受業果——完全和心地善良無關。如此的動機貶損了行為的功德。記住,誓願帶領一切眾生解脫的愛與慈悲,乃大乘之正道。
菩提心有兩個層面:究竟菩提心和相對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了悟空性;它將隨著時間慢慢地在心中成熟。相對菩提心則是根植於愛與慈悲的利他想法和利他行為。
深刻地修持相對菩提心一段長時間之後,這種修持將自然而然地轉化你的心,直到你了悟究竟菩提心的曙光顯現。徹底了悟空性的菩薩成佛之後,他展現的悲心不會再含有凡俗的、造作的念頭。
他不會想:「這個眾生向我祈求,我必須幫助他。」或「這個眾生沒有祈願。」他的慈悲和空性是無所不在且含攝一切的。如此這般的慈悲是離於偏愛分別、執著或嗔恨的。它如同太陽,平等地映照在每一個水面之上,無論水面大或小,清澈或混濁。慈悲是空性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光輝,離於概念,超越形述。
這是佛陀利益眾生的事業能夠如此無邊無際的原因。如果你瞭解這一點,你將明白,即便是吹拂一個發燒病人臉龐的涼爽微風,也都是諸佛的加持和慈悲。
人這一生不必太較真
人生不過幾十年,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何不讓煩惱靠邊站,用心過每一天,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不給生命留遺憾。
人生的扉頁一張張撕去,要把握好每一天卻很不容易,用心過好每一天,就把它當成你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發現,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麼美好,那些平常看似很平淡無奇的小快樂,原來對你是那麼的重要。擁有時當好好珍惜,不要等失去後追悔莫及。良宵一刻值千金,與其追悔過去,不如把握現在,展望未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浪費生命,無悔人生!
『心窗打開,讓陽光進來』
人生的快樂,在於活出一個真性情的自我。花有花的美麗,草有草的碧綠,水有水的柔韌,云有雲的飄逸。不要去刻意模仿別人,也不要去迎合誰而去隨意改變自己,我就是我,一個不一樣的我,一個獨一無二的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要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就不會迷失了自我,又能不斷的完善自我。功名利祿都是身外之物,物質文明固然重要,而精神文明更是必不可少。活得富足,不如過的開心,寧願騎在自行車上笑,不願坐在寶馬車裡哭。
神馬都是浮雲。走過繁華萬千,最後終究要成為過眼雲煙,賞過風景無數,最終都會拋在身後。人生不過一場夢,浮雲散盡萬里空。活在當下,珍惜擁有,人生的里程,一路風景一路泥濘,要擁有一個看風景的心情,逆境不拒,美景盡收。攜一份優雅,挽一束明媚,度一路從容。用一顆歡喜心看人生,越看越輕鬆,用微笑去面對挫折,心就不會太難過。
把心窗打開,讓陽光進來!放下那些負累,撿拾起一路的花香,裝入行囊,詩意人生,且歌且行!
最好的心態是平靜,最好的狀態是簡單,最有意義的人生,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的人做事是為了圖名,有的人做事是為了圖利,還有的人既不圖名也不圖利,完全憑自己的興趣。我崇尚這樣的人,名和利都是世俗的羈絆,與精神生活無緣,只有做自己的愛好的事情,才會找到真正的快樂,只有心快樂了,才會有幸福可言。而這種快樂雖然與金錢無關,它卻是心靈永不枯竭的源泉。所以要時常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去回饋他人,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這樣,既快樂了別人也愉悅了自己。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存善心,說好話,做好事,結善緣。心中有愛,生活處處都精彩。金錢買不來快樂,快樂源自於內心的滿足。知足常樂,吃虧是福。寬恕別人,其實是釋放自己,懂得關懷別人,試著去理解別人,凡事不要一意孤行。最美好的人生是付出,最高興的事情是善行。人生的意義是奉獻不是索取,不能為了世俗的慾望而淪為金錢的奴隸,不能只顧一路前行,而忽略了美麗的風景,不能去幻想那些縹緲的虛無,而忘記了身邊觸手可得的幸福。
生命是一種緣,你越刻意追求的東西也許越得不到,而你不曾期遇的燦爛,反而會在你不經意間遇見。我們曾經苦苦尋覓著幸福,驀然回首,幸福其實就在身邊,我們需要做的是放慢你的腳步,仔細感受這份幸福。一生中,有太多的追逐,而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幸福很簡單,有一個燦爛的笑容,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能夠自由的呼吸,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人生的幸運,也莫過於此。殊不知,我們已經擁有了很多,可是我們還以為不快樂,那是因為你沒有一雙慧眼,或者說,你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生離死別,所以你不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生活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同時又要有一種惜福知福的心境。
諸多的煩惱,其實源於自己。人這一生不必太較真,如果太較真,既苦了自己,也怨了別人,如此束縛心情,倒不如輕裝而行,學著做個無心的人,做個大度的人。緣分不可遇不可求,是你的誰也趕不走,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你若在他心上,情敵三千又何妨?你若不在他心上,任你擠得頭破血流,又有何用?不屬於你的東西,要懂得優雅地放手,坦然地面對,安靜的做好自己。活出自己的特色,在平淡中彰顯精彩,在靜默里品味生動。順其自然,萬事隨緣,簡單輕鬆,來去如風。
心中有一個讀懂自己的人,哪怕再難的日子,心裡都會有甜蜜。大千世界裡,有一個知你,懂你,疼你的人,你的喜怒哀樂有人願意一起分享,這是一件多麼美好,多麼幸運的事!一個懂你的人,無論富足,都會不離不棄,一個懂你的人,無論風雨,都會始終如一。因為慈悲,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珍惜。快樂的時候,看到遠方的你就在眼前,迷茫或困惑的時候,聽到你安慰的話語,猶如春風化作雨,滋潤著心田般的愜意。那一刻,心裡的所有的陰霾都隨風而去,笑容像花兒一樣美麗,心里便充滿了明媚的陽光,思緒又回歸了正常,天空一片晴朗。
淡淡的歲月,相守一份份友情的溫暖,匆匆的時光,沉澱一份份淡然的情意,不變的問候裡留下了一顆顆真摯的心,真誠的祝福里留下誠摯的友誼。純潔的感情不會放棄,知心的朋友不會分離,熱情的關懷不分四季,猶如溫暖的春風伴隨著你,就像燦爛的花簇擁著你,又如一束束明媚溫暖著你。
佛弟子的第一個功課/堪布丹傑
佛陀給予弟子的第一個功課就是──「知苦」,這是佛陀初轉法輪宣說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第一個。
佛陀開示佛法,幫助我們離苦得樂,一開始他沒有要我們數息,也沒有要弟子觀想本尊,或者持誦什麼咒語,他甚至沒有說要消除痛苦,只是提醒我們要「覺知痛苦」。
哈佛醫學院精神病理學教授貝賽爾醫師也強調正念覺察的重要性,他說:「想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首先要知道自己感覺到什麼。如果我們對內在與外在環境持續的變動都能有所覺察,就能動員自己的力量來加以控制。」
唯有當我們願意看清、面對「苦」,「苦」才有可能被調服,這時佛法也才能起作用。否則很多人修行、禪修、學經學論、依止上師多年,很可能都只是在逃避痛苦,尋求一種心靈的慰藉而已。如果只是為了暫時迴避痛苦,其實不用佛法,一點嗜好,一點運動,或者參加一些社團甚至滑臉書就可以了。
這就是身為佛弟子的一種態度
知苦是一種態度,是積極面對生命的態度,是身為佛教徒、調服眾、學生的第一個功課。這很不容易做到,卻是整個修行旅程的重要起點和基石。
「萬物皆有裂縫,方能讓光透進。」加拿大音樂人李歐納柯恩在〈Anthem〉(頌歌)的歌詞中這樣寫道。身為一位佛教徒,應該要具備正念的覺察,積極面對生命中各種脆弱、無常和痛苦的裂縫。不僅如此,我們也應該深入聞思佛法,具備了悟無我、空性、無生的智慧,才有可能究竟超越痛苦,就像佛陀說的:「知苦無生是名苦聖諦。」
(**本文摘錄自堪布丹傑〈佛弟子的第一個功課〉,原文刊載於《2017‧冬季‧善報》。
聖嚴法師《不要以感性來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騙他人,蓄意使人上當,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穩。性格不穩的人,經常會發脾氣,而發了脾氣之後又常常後悔。有的人生氣時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發脾氣,發了脾氣再拜佛。我經常遇到這種人,他們告訴我:‘師父,我信了佛,知道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跟人爭吵,可是,還是發脾氣,還是罵人。’
最近我到中西部去訪問,有一位攻讀博士學位的留學生告訴我說:‘師父,很奇怪呀!我不能念經,只要上午念經,下午一定跟我太太吵架。’我說:‘這不對呀!你念了經以後,應該有慈悲心才對呀,怎麼還會跟太太吵架呢?’
他說:‘師父,我念經的時候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吵架,結果念完以後準會吵架,我怕發生的事,準會發生。’我說:‘你一定不會念經,你是不是一邊念經,一邊想下午不要吵架,不要發脾氣,你如果用這種心態念經,你本身的心情,已經在波動了,這樣念完經,火氣自然就來了,就會吵架。’
他的太太在旁聽了說:‘師父,我先生就是不聽我的,我叫他念經的時候身心要放鬆,他就是不聽!’
我告訴他說:‘我現在告訴你,你以後誦經時要心平氣和地誦,如果氣急敗壞地誦念修行,怎會避免情緒化呢?’
上面這個例子,不是菩薩不靈,也不是沒有感應,而是本身不會修行,修行的態度有問題,這個留學生以感性來誦經,以感性來修行,修行的結果還是感性的。
人的情緒是需要調劑的,學佛是一種修養,能夠使我們心平氣和,心平氣和以後,自然而然地,理性便會勝於感性。如果時時刻刻為了某種目的而修行,一心只想快點達到目的,這會引生感性的情緒問題。
聖嚴法師《什麼是佛法?》
佛法就是解脫法。但是有很多層次,有淺、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脫,不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
解脫什麼?脫苦。有人對我說:‘我不要佛法來解脫,我不覺得苦,我天天都很自在。’我就問他:‘你要不要得到稱心滿意的工作機會?要不要娶一位秀外慧中理想的太太?要不要生個把有出息的孩子?’他說:‘假如做得到的話,通通都要。’我說:‘那麼你想要什麼,是否就能像天人一般,思食得食,思衣得衣,隨心所欲,都能得到呢?’他說:‘當然不能,我還沒有成仙哩!’我說:‘對了,你要高薪高職的工作,要不要努力呢?’他說:‘要。’我說:‘努力是否辛苦?’他說:‘當然。’我說:‘你為追求美慧的太太是不是一下子就能追到手呢?’他說:‘一下子就追到的女孩子不夠味,經過千辛萬苦追到才能回味無窮。’我說:‘你追太太,追得好辛苦啊!’他說:‘現在已經追到了,辛苦已經過去了。’我問:‘你太太生了孩子,從呱呱墜地,直到長大成人,要花多少心血呢?撫養不易,教養尤難,對嗎?’他說:‘是的,沒有做父母之前,不會知道父母的辛勞,教養孩子是件苦事,總括來說,天下父母心,就是苦心。不過,孩子也為我們家庭帶來了很多歡樂呀!’我說:‘你講來講去,還是苦時多、樂時少。’請問諸位:‘你們苦不苦啊?’合理的苦不是壞事,只要我們知苦而接受苦境的鍛煉,菊花傲霜,梅花耐雪。受苦的代價,便是美好的前程。
苦有三類:1.生活的苦,2.心念的苦,3.無知的苦。
1.以修善積德,解脫生活的貧病之苦
佛法教我們修善積德,多做好事,結果可以大富大貴、身體健康、家庭平安、眷屬和樂、受人愛戴、諸事順利。這就離開了身體病痛,也離開了夫妻吵架、兒女不孝順、找不到工作,以及遭人輕視、得不到幫助等的苦楚。請問諸位,你們之中,哪一位的家裡,從來沒有吵過架的,請舉手(結果無人舉手)。又請問,俗語說:‘家家有一本什麼難念的經?’是不是《阿彌陀經》、《金剛經》或是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呢?我希望你們家家都念《阿彌陀經》、《金剛經》、《普門品》,那麼,那本難念的經就會容易念得多了。
2.以修行禪定,解脫心念的煩惱之苦
我們的心念是不容易控制。昨天在多倫多大學演講後,有位西方人問我:‘無法讓生活步調走上有紀律的人,能不能從佛法得到幫助?’我說這是通常每一個人都會發生的問題。我們不能控制自己,明明知道不應該做的,他卻做了再做;不應該想的,他卻自然而然地想了又想;有時候能控制不去做,卻不能控制不去想。失戀者、失眠者,最能體驗這種痛苦。嗜酒、嗜煙、嗜偷盜、嗜邪婬者,乃至嗜偏食者,都會有這種心不由己的痛苦經驗。
最近我去訪問一位紐約州立大學的教授時,他招待我到他的家裡用茶點。他患有相當嚴重的糖尿病,但當他太太離座他去時,他便馬上偷偷地在桌上拿起一根香蕉,三兩口就吃完了。我問他:‘你明明知道它對你的健康有害,為什麼還要吃它呢?’他說:‘我知道,可是還是很想吃,沒有辦法。’他又解釋給我聽:‘你可知道?有時候糖尿病患者,沒有糖分補充也是不行的。’
我想在座的你們大概多是這種人吧?當然,不一定是害了糖尿病,對不對?做爸爸的有沒有做一些不讓小孩子知道的事?應該讓小孩子對爸爸有一個好印象,對嗎?可是你絕對不是你孩子印象中那樣的好爸爸。因為你的心不受控制,無法不受外境的誘惑。這必須用禪定的修行法來幫助你,使你從種種的誘惑及刺激中,得到解脫。
3.以修行智慧,解脫愚癡之苦
佛說,三界眾生是可憐憫者!為什麼?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原來是什麼?不知道他們生活是為了什麼?更不知道將來究竟變成什麼?不僅生不知從何而來,死不知往何處去,即使在從生到死的過程中,也渾渾噩噩、迷迷茫茫。強者巧取豪奪,弱者苟安偷生,究竟由何因,獲得如此果?現在造作種種因,又將獲得什麼果?他們不知道,甚至遇到了佛法,也不願接受,所以說眾生是愚癡的、剛強的。
愚癡者承認愚癡,尚不算壞;聰明人不以為自己愚癡,則更加可憐了。
聰明人所知者是知識,知識卻不等於智慧,凡有自我中心作依據的任何知識,都不是智慧。知識分子最易犯的通病是自恃、自傲、自是、自我肯定,這些雖是對於自身所持學問及見解的信心所不可缺者,卻是一種堅固的執著心態。既有所執著,便遠離了智慧。知識可用學習、訓練、研究及生活的經驗而得;智慧則是擺脫了自我中心的人我愛 、嗔等的煩惱之時,所產生的直接觀點,但也完全不同於直覺的反應。直覺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智慧則青是青、紅是紅、黑是黑、白是白,歷歷分明,清清楚楚,只是不把自我放到所接觸的事物中去,也不把事物和自我對立起來,故無所謂主觀,也無所謂客觀。無我、無相,而法相宛然,才是智慧的領域。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讓你面對現實
經常聽到有人說:佛法就是逃避現實。還有人說,學佛法,就是什麼也不能要,不能吃肉,不能結婚,不能當官,不能發財,去過清心寡慾的生活。更有人說,學佛法的人,大都是受了重大挫折,無法承受,所以乾脆出家逃避現實而已。
通過學習佛法,發現這些觀念是錯誤的。佛法根本沒有叫你逃避現實,而是讓你面對現實。比如,一個被老公拋棄的女人,如果沒有學習佛法,就會覺得很痛苦,很絕望,很傷心,很煩惱,很怨恨,很憤怒,很孤獨,很無奈,等等,嚴重的會產生報復心理,甚至自殺。
假如這個女人學習了佛法,首先就會認識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件東西,都是無常的,在變化中的,沒有一樣是永恆的,當然也是不可靠的,只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一個假象,就是一些因素、物質臨時拼湊起來的假象,包括她的老公,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就算陪她過十年、三十年,再長點五十年,最終還是要各走各的。至於一段愛情,也是一些因素造成的,根本沒有真實可言。所以用不著執著。就像一台電腦,天天給你使用,你對它也很有感情,但是總有一天,它老化了,不能用了,或者被人偷走了,你只能放下它,重新去買一台新的。你用不著為它自殺的。
你看,佛法只是叫你不要那麼執著。你見過一樣永恆不變的東西嗎?或者,你真正擁有過一樣永遠也不會失去的東西嗎?我看沒有,你的錢,你的房子,你的車,你的愛情,你的地位,你的名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就是你自己的身體,到最後你也帶不走。那麼,有什麼值得你那麼執著呢?
佛法,並沒有叫你不要去賺錢,或者把自己的錢分給別人。也沒有叫你別去當官,別去出名,別去尋找愛情,別去吃、喝、玩、樂,你想幹什麼,照樣可以去幹,而且,該承擔的責任,也一定要繼續承擔,並不是說四大皆空了,你什麼都不管了,你的生活、學習、事業、愛情、家庭、婚姻等等,你照樣可以繼續打拼,繼續享受,佛法只是提醒你,這些都是暫時的,不是永恆不變的,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就行了,千萬不要太執著。不要以為目前擁有的東西,是永恆不變的,永遠屬於你的。某一天一定會離你而去的。讓你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你看,你學佛法,什麼也不會失去。佛法只是讓你勇敢地面對現實,知道你所追求的一切,所擁有的一切,其實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有所覺悟。這樣,你就可以少一些執著,然後又少一些煩惱,讓你的生活過得自在一些,幸福一些。
當然,你也可以繼續好好地愛你的愛人。珍惜你所擁有的愛,要愛得忠誠,愛得持久,但是,你的愛,不要有太強的目的性,不要有太多的佔有欲。愛,只是一種溫暖,一種發自內心的關懷。那麼,你就不會過於執著,即使對方發生變化,你也會理性你處理好一切問題,而不會走極端。而往日的愛,也可以化成一種美好的緣。
佛法很深廣,同時,佛法也很實用。學了就可以拿來用的。最直接的用處,就是幫助你對付心中的煩惱,而且不會讓你失去任何你所喜愛的東西。只是讓你有所覺悟而已。這下放心了吧?
有時候,說錯一句話,可能會對一個人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毀掉這個人的一生。
這是最近在修習佛法時的體會。回想自己在經歷之中,有時因為自己的偏見,有時因為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生氣、憤怒、怨恨、煩躁之中,為了圖一時之快,就出口傷人。給對方的心靈造成很深的傷害,可能就會對方的命運,如果對方再遭遇到其它方面的惡緣,說不定一生就被毀了。佛法講:這就是造口業。
所以,用寬容的心態、柔和的眼光對待一切有緣的人,無論這人對我是好是壞,都好好善待人家,愛護人家,決不加以任何傷害,而以慈悲心、平等心面對,應該成為我努力的方向。至於以前造成的口業,和已經對人造成的傷害,既然已經發生過了,比較理性的做法一是誠實地懺悔,記住自己的過錯,是為了今後少犯錯,不犯錯。二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彌補,同時為對方念佛,祈禱對方平安幸福,早日寬恕我的罪過。而真正要做到的是以後不造口業。
眾生畏果不畏因。菩薩畏因不畏果。一個凡人,往往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是不怕的,無論是在做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只要對自己有利,就可能會去做。但是,對於即將到來的結果,往往非常重視。好的,就強烈期盼,壞的,就怕得要命。而菩薩則剛好相反,做每件事情之前,都會考慮到後果,所以對每一個因,都很慎重,至於即將到來的果報,倒是坦然受之,無論好壞,都不會畏懼。這就是眾生和菩薩的區別。
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麼我們每說的一句話,其實都是一個因,因的後面是有果的。所以在說出這句話前,一定要先想想會有什麼結果,然後再說。
能夠記住幾條一定會受用:
一、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你再怎麼搞,都是不可得。到頭來什麼也得不到。因為你追求的所有東西,都是一個虛假的相,沒有一樣是永恆的。
二、活在當下。不要活在過去,也不要活在未來。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看任何事物,都像是映在鏡子中的影子,來來往往的影子而已,不要執著。
三、隨時放下,不要牽掛任何事物,任何人,因為一切都是虛幻的、無常的,總是在不斷變化著,只有內心的清靜是原本存在的。
四、總是問自己:又如何?他有一千萬,又如何?他是總統,又如何?她是美女,又如何?她不愛你,又如何?不斷地問,遇到什麼都問一聲:又如何?100年後,這些東西在哪裡?
五、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是屬於你的,生沒帶來一件,死了也帶不走一件,連身體也是臨時給你用一下的,很快就老了,病了,死了,爛了。所以任何東西你都沒有擁有過,也沒有放棄過。
六、不起分別心,什麼善呀,惡呀,好呀,壞呀,愛呀,恨呀,美呀,丑呀,統統不分別,讓它們去,都是鏡子中的影子。不執著。
七、柔和地面對一切,處理一切。柔和,就是慈悲。看待一切人,一切眾生,都平等,都柔和,不分別,讓自己的慈悲心不斷升起。
總之,要隨時訓練自己的放下。遇到什麼放下什麼,不執著。當然,到最後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放下。這是需要時間來驗證。
益西彭措堪布:對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我們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經到了,在新年開始,為了讓大家能在學習大乘正見方面得到真實的利益,我想對顯密學會般若班的學員們提一點要求,對廣大佛友們說一番苦口忠言。
大家要知道,我們般若班在新的一年裡,會學習很多般若方面的甚深教典,對在家居士來說,這是一生當中非常難得、應當珍惜的共學機會。而這些般若法義的學習,需要集中心力、節省時間、在安靜的狀態、專一的心態下,才能得到真正的收穫。所以為了讓大家在學習過程當中避免種種的散亂、避免受染污,我想我們應該統一起來,達成共識,在使用手機、網絡、電話上,以佛法的智慧來觀察取舍,盡量減少不利於修行的負面因素。
我們大家很清楚,茫茫的紅塵,熙熙攘攘各種各樣令人散亂的因素,充斥在在家修行人身邊,這些違緣足以破壞正見、增上邪知、障礙福德和智慧以及障礙往生淨土的資糧,並將會徹底摧毀修行人的法身慧命。到了那個時候,再後悔、再哭有什麼用呢?我也不想眼睜睜地看著很多修行人最後毀滅在這些上面。因此,為了確保在家佛友們的身心清淨和聞思修行的殊勝順緣,我真心地希望廣大佛友能夠在上師三寶以及護法神面前發願,盡力減少各種聞思修的違緣,以及努力修行,以期早日解脫生死輪迴的苦海。
我想大家應該會理解我的一點好心,而且我也相信團體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需要的就是互相幫助、互相提醒、互相勉勵,這樣大家心連心,一定能讓我們居士共學團體的環境變得更加如法、清淨。
所以,今天關於這方面我也想講一些,也是主要針對在家的居士來講。我們在家修行的居士,就像蓮花種在污泥裡面一樣,我們不能離開社會和家庭,這是我們身處的環境。既然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而且上有老人,下有小孩,還有自己的工作,當然作為一個佛教徒應該做一個好人,方方面面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而且在家人也有人生的三大問題——學業的問題、職業的問題、婚姻的問題。這些都是一個人必然要經歷、必然要解決的。但是每個人都不能忘記人生最究竟的目的是解脫、是成佛。所以我們的目的,最終是要讓蓮花出污泥、出水,讓花開在虛空當中。這也是我們發很大的心來學習般若的目的。
為了這個目的,我們除了在世間做好本職工作,除了處理好家庭關係之外,我們還要盡量爭取時間,投入到佛法的聞思修行當中。而且,就在我們全心做世間工作的同時,也要全心不離佛法的意境。
作為一個初學者來說,修行的力量是很差很差的,所以在每一天當中要有一段時間,避免外界的干擾,專門用於佛法的修學,這樣才可能一點一點地成長。為了護持自己的修行,我想需要做到下面幾點:
第一點、節省時間。
節省時間就是要把時間盡量節省下來,用於佛法的聞思修。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時間都浪費在不必要的散亂當中。比如賭博或者觀看不清淨的一些視頻、上一些網站觀看一些不清淨的東西,或者沒有必要地隨便上網,甚至上佛教的網也是散亂,東看一看,西看一看,沒有專注,散亂心的一個狀態。或者玩遊戲,看亂七八糟輪迴的新聞,看一些電視,或者浪費時間、浪費錢打電話,隨便聊天,而且沒完沒了的,日日夜夜都是這樣散散亂亂當中度時間,這些是根本沒有意義的。其實時間就是暇滿人身寶貴的資源。比如一塊布,做了褲子就不能做上衣。同樣的道理,我們的時間浪費了,就學不到佛法、修不到佛法,這應該是人生最大的一種浪費。
大家想想,自己在佛法當中還非常淺薄,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下面還有很多重要的課程,都需要有時間聽聞、思維,所以需要在時間的無意義支出上,盡量減少。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從利益方面來想一下,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在大乘甚深正見方面取得一點進步,這個比得到萬兩黃金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但是浪費時間用在引發貪瞋癡煩惱、增長生死上面,那不但沒有任何利益,還是無意義地損壞自己。損壞自己不是這一生,因為通過這些上網、玩遊戲、看電視、打電話增長很多貪瞋癡的煩惱,造很多的罪業,而且就是散散亂亂的習氣會根深蒂固的。這樣想一下,今生乃至生生世世他的相續當中,種下去的貪瞋癡煩惱引發的罪業那是無量無邊的,不是只損害這一輩子,乃至生生世世沒有辦法遇到正法、一心專注聞思修行。我們這樣一比較,就知道該怎麼取舍了。
居士確確實實沒有很多時間,畢竟他有工作單位,要工作,有很多家庭的事情,所以口口聲聲都是這樣說「我沒有時間念佛」、「我沒有時間修法」、「我沒有時間學很多」、「我沒有時間複習很多佛法」……其實不是其它方面說很多、做很多工作,關鍵就是要節省時間,這是一個最好的方法。你最散亂的地方減少,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念、可以學、可以修,這些都可以做得到。如果你喜歡天天上網、玩遊戲,或者看電視,或者喜歡散散亂亂的打電話聊天,這樣的話,一輩子任何修法都是沒有希望成功的,一輩子當中連一個經、一個論也沒有辦法學好的。所以,從其它的方面給在家居士說很多沒有必要,但是我想每個人自己節省時間,這是第一點最重要的問題。
第二點、就是要為自己的修行創造相對安靜的環境。
這個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佛法,它的一個特點就是清淨。清淨的法只有以清淨的心才能相應,而清淨的心只有以清淨的環境來護持。特別是學習大乘般若法門,需要作相當深入細微的思維、作殊勝的觀察,只有靜下心來,心裡不散亂,才能領悟。不然,連心都收不住,怎麼會有心力領悟般若法呢?怎麼能觀照般若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為了這個目的,在我們學習般若時,在特定地作思維、作觀察的時候,需要切斷外緣,在沒有人干擾的情況下,一心一意地深入,才能得到真正學修佛法的功德,得到殊勝的加持。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宋朝有個讀書人,他的記性很差。有一次偶然讀到《孟子》裡的一句話——「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他忽然明白過來,他說:「我的心都不能收得,怎麼能記得呢?」
於是他就關起門來靜坐,有一百多天不讀書,收起自己往外放的心。等到一百多天之後再看書,一覽無餘。所以要知道,把心收回來,這個是最關鍵的。為了這個目的,自己要切斷讓自己散亂的因素。
想一下,很多年輕人雖然有福報、有善根,而且有一點智慧能夠辨別很多問題,但是習慣天天上網,天天玩遊戲,或者亂七八糟的一些東西不離開,天天要看要聽,這樣肯定對修行作了很大的障礙,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自己要切斷散亂的因素,這個自己有責任,因為是自己要聞思修佛法,自己要解脫,自己要成佛,自己要獲得成就利益眾生,那肯定自己要下功夫。所以說要切斷讓自己散亂的因素,它的方法是什麼呢?方法就是切斷電話、切斷手機,不上網、不看電視、不逛街,這樣自自然然安靜的環境就出來了。在安靜的環境當中,自己的心自然而然會清淨,心一靜了,以清淨的心再去學修佛法,佛法的特徵就是清淨的,那麼這個清淨自自然然就出來了。所以,第二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創造相對安靜的環境。本來在家人住在城市里,然後再非常熱鬧、非常不清淨的,那這樣清淨的聞思修行是沒有辦法成功的。
第三點、需要廢時利用。
我們在家人,為了生活,沒有很多時間用在聞思修佛法上面。所以,不管法師、管理人員、上師們怎麼講,雖然知道聞思修的重要性,但還是說「我們很忙,我們有工作單位,還有家裡的事情,還有很多別的問題,畢竟要照顧老人、孩子等等,所以,我們特別特別忙。」其實不是沒時間,而是沒有用心把廢時利用起來。所以,要利用很多看起來沒用的時間。我們必須將等車、坐車、排隊、買東西、走路等的很多時間,都用來修行。這個問題沒有辦法一概講,根據個人修行的情況,可以念佛、念咒,或者觀修如夢如幻等等。
只要你善於用心,其實這樣利用有很大的利益,一來,把時間用在佛法上,增長自己聞思修的功德。二來,正這樣做的時候,可以不生煩惱,讓自己的心態安祥。所以,在這個期間,能不用手機,盡量不用。對很多人來說,完全做得到,不帶手機或者關掉手機,沒有那麼複雜。
當然,個別特殊的情況有特殊的處理,比如上網的事情,必須使用網絡下載佛經、論典的電子版,或者講經說法的音頻、視頻文件,或者恭敬諦聽高僧大德的開示,這些時候是可以特殊開許的;電話方面來講,不論用手機、座機、大靈通、小靈通還是網絡通話等等,所有通訊方式一般來講就是浪費時間、浪費財產。但是為了弘法利生的事業,或者自己生病了,或者家人生病了等,必須使用通訊聯絡的時候,也有特殊開許的。這樣就比較方便,直接可以馬上成辦治病或者成辦弘法利生的事業。其他的想一下,連說話都要花很多錢,你為了錢一早一晚都辛辛苦苦的,聞思修的障礙就在這兒,沒有時間聞思修以外還要造很多業的就在那上面,然後說話再去花很多錢,值不值得?
想一下,你們自己心裡就非常有數的。作為一個在家人相比之下確實是非常不自由的,被很多瑣事束縛,或者是罣礙很多,並不是無牽無掛的狀況。還有,年輕人在這個黃金時代,能夠聞思修佛法,有觀察的能力,記性好,可以記很多佛菩薩的加持句、金剛句的時候,卻將這些都放下或不精進,反而,亂七八糟,增長貪瞋癡,摧壞自己的生生世世,而且徹底毀壞修行人的法身慧命的違緣處處在現,沒有佛法的智慧的話沒有辦法真實面對的,所以一開始遠離這些就好了,通常我們也說,眼不見心不煩。所以,對在家居士來講,這些方面值得注意,而且需要將廢時利用起來,用在聞思修佛法或者念佛修法等功德上面,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第四點、需要節制。
我們要記住:任何一種工具,都只是提供給我們造正業的。我們要養成好的習慣,不論用什麼,都只用在正當的工作以及生活上,或者利用到弘法利生、直接利益眾生上面去。除此之外,不要無節制地亂用。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心識有等流的作用,有它的習慣性,如果沒有很好地控制它,那麼最後會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絕對會這樣的,所以須要節制。
第五點、要保護聞思修的成果。
我們打個比方來講,就像一盞燈,點起來了,要防止被風吹滅。同樣的道理,我們所取得的一點聞思修的成果,如果不注意、經常散亂、經常受不好的染污,那麼很快就會失壞。所以要時時觀心,不要散亂。
在這之後,我們會講解種種信息工具會在哪些方面對修行造成負面影響。在自己觀察、自己認識到種種過患之後,每個人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一種非常適合自己、有利於自己修行的抉擇,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抉擇後,自己在上師三寶、護法神面前發願,自己減少這些聞思修的違緣,自己一刀砍掉種種嚴重的散亂因素,早日讓自己相續成熟,得到真正學修佛法的功德。這樣抉擇後發願,發願了以後按照這樣做。而且發願也不是一輩子,我想很多事情是說不準的,無常的事情,所以接近一年的時間內,不上網、不玩遊戲,或者亂七八糟的電視,或者電話等,這些要放下一部分,而且我也分了上等、中等、下等的層次,讓自己觀察、選擇,選擇好了一定要在上師三寶和護法神面前鄭重發願,比如絕對不做賭博的事情,或者絕對不觀看任何不清淨的視頻等等,這些方面是必須要做到的。或者做一個真正佛教徒的話,通過各種手機、電腦、網絡等等的方式來耍遊戲,全部徹底放下,這些沒有什麼意義。
很多方面首先通過道理分析,然後相信因果的人對自己有沒有利益,或者依靠這些造成什麼很嚴重的問題,造下種種的罪業,有種種的過患,你明白了以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選擇。選擇後按照發願那樣必須要做到。這樣的話我想,佛友們,我們彼此幫助,彼此提醒,彼此斷惡行善方面,發發願,或者大家共同創造一種真正清淨的佛教團體,交流佛法來成熟自他心相續,這是非常有利益的。所以,關於這個問題,下面我逐漸講一些隨便上網、隨便玩遊戲,或者沒有意義看一些電視,對於聞思修佛法方面的障礙。當然,有意義的佛法的教學,你日日夜夜看啊、聽啊完全可以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現在網絡時代,這些能夠用到聞思修的方面,那是最好的一個事情,這些有特殊開許的。但是除此之外輪迴的新聞,增長貪瞋癡、增長雜念的,嚴重散亂的資訊,我想每個人對自己有最大的責任,尤其作為一個佛教徒,真正要聞思修佛法,做自利利他功德的話,這些是必定要放下、遮止的,所以,種種的過患我以比較囉嗦的方式,沒有什麼次第性的下面逐漸講。
我們需要知道,使用手機對一個初學者來講完全和所修的法相違,所以我就講一下這個問題。
使用手機和所修的法相違
從我們修暇滿開始一直到修甚深的法門,使用手機都是修法的嚴重違緣。比如,你一邊修暇滿,一邊違背暇滿的教言,修暇滿是要在心中努力生起珍惜人生的心,我們相續當中很長時間習慣了隨意浪費時間、隨意浪費生命,遇到佛法才有改正的機會和方法。
舉例來說:你在座中修法,上座的時候心裡緣著暇滿難得的體相、差別、數目觀修,但手機鈴聲一響,你的心自自然然就專注在手機上,心裡馬上就會想,是誰給我打的電話呢?是不是有什麼急事呢……盡管你人還在座位上,其實心早就已經專注在你所需要處理的瑣事上,甚至後面頻頻看表,希望馬上修完這一座,或者乾脆下座接電話、發短信。大家都有自證,都自明自知,想一想,這樣的修行是不是裝模作樣呢!想一想,這是不是手機給我們帶來的障礙呢?過去的修行人都沒有用手機,不是照樣可以成就嗎?
如果我們不用手機,是不是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減省了許多時間?其實我們用手機的時候,我們的心裡很清楚,真正用在佛法上有多少?用在利益眾生上有多少?對自已改變心相續起了多少作用?我們修法的習氣是很淺薄的,但用手機的習氣卻很深厚,連最初步的暇滿都修不成功,想修出一個成就來,那可真是天方夜譚。所以必須要知道,當今時代,對沒有智慧、沒有正知正念的初學者來講,毀壞我們現前修行的最大障礙就是手機。
而且還需要知道,連暇滿都修不出來,那出離心就更不用提了。為什麼呢?因為出離心就是看破三界,連天宮那樣的妙欲受用都覺得毫無意思,連大梵天王、帝釋天王的王位送上門都沒有興趣,何況是一個小小的手機呢?
我們需要知道,手機是散亂的源頭,對我們修行沒成就的人來說,手機只是一個增長惡趣業的因緣,為什麼我們還像寶貝一樣緊握不放呢?這不是完全違背自己的修行嗎?而且使用手機會是自己持戒的極大違緣。所謂持戒,說白了就是要守護好自己的身口意,不讓犯戒的罪垢污染自己的心相續。但是一個人用了手機,在短短時間裡就會增上煩惱、造很多很多罪業。有不少因為用手機互相聯繫而毀壞戒律的例子。這些事情都值得引起我們重視。一方面受戒的目的是為了約束身心不讓身口意造惡業,另一方面又使用手機染污自己的身口意,這是有意摧毀自己的戒律。
戒律就像如意寶一樣,是我們最莊嚴的美飾,是無價的珍寶,是生生世世安樂的源泉。如果擁有一顆寶珠,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是不是時時保護它、生怕被人偷掉或者被灰塵染污呢?誰會故意失壞如意寶珠呢?誰願意讓清淨的寶珠變得污穢不堪呢?同樣的道理,我們的戒律就是如意寶珠,我們不應該讓它受到染污,用手機打電話,用手機上網、用手機聽流行歌曲、看影片、看不清淨的圖片、甚至聊天,談很多迷亂的世間話題,說一些貪嗔的語言,這些都是增長貪瞋癡煩惱的,而且直接失壞戒律的因緣。在一般人的手裡,手機根本沒有成為利益眾生以及增上修行的工具,反而成了讓煩惱和不清淨業成倍增長的工具。
大家都知道,現在全世界上的人上網的用途80﹪都用在光顧色-情內容上,大片的病毒腐蝕了人們的心靈。貪瞋癡本來就是人內心深處的三毒,而網上的迷亂信息恰恰是強烈滋生三毒的土壤,所以網絡是最容易毀壞心相續的高危地帶。
我們現在的心是乾乾淨淨的,這是一個人最寶貴、最值得慶幸的地方,但也要知道自己是個輪迴的凡夫、業障深重的一個眾生,什麼樣的煩惱種子都有,一旦遇到這些像魔王一樣的文字、聲音和圖片,那就可能徹底斷送自己的慧命。
決堤的洪水
有人會想:用個手機沒那麼嚴重吧!你的說法是不是杞人憂天呢?
這是你沒有好好觀察業力增長廣大的規律。尤其現在這個時代,科技每到一個新的階段,在短短時間內,就會造成社會人心的巨大裂變。它有很快速的連鎖反應、惡性循環和大面積的傳染效應。
舉個明顯的例子來說,中國到了七十年代後期才開始出現電視,不到十年,電視已經普及到家家戶戶。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家裡有一台電視給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電視裡有很多精彩節目,一打開電視就知道世界各地的情況,那時候,在人們眼裡電視是人類的一項傑作,把它當寶貝一樣看待。
我想當時如果有人說電視是魔王,肯定會遭到人們的一致反對。不是看成是瘋子的語言,就是認為這個人是死腦筋,思想落後,一點不知道緊跟時代。
後來電視的發展非常快,而且信息量高速增長,從一個頻道增到三、四十個頻道,從兩三種節目增長到成百上千種。經過幾個月的串習之後,人就乖乖地成為電視的俘虜,每天晚上都是守在電視機前,它讓你笑,你就笑;它讓你哭,你就哭;它讓你憤怒,你就憤怒;它讓你唱,你就唱;它讓你貪,你就會貪。可憐的人,就這樣被一種虛幻的假像所擺佈,喪失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喪失了一顆純潔無染的心。而且,發展到不看電視就無法過日子的地步,多少人一生大量的時間都是在電視機旁邊度過的。
人一生的時間是那麼寶貴,本來可以做很多對人類有意義、或者弘法利生等等的事業,一有了電視,就讓人的心散亂成性,我們知道,事業來自精神,而電視就是一個食精氣鬼,它會讓人的心志發生很大改變。有的時候真的難以想像,一種物質的魔力有這樣大的力量。
在電視進入家庭之前,人還有自己正常的生活,還有時間進行獨立的思考,包括家人、朋友在一起相處的機會多,人和人之間有交流、有人情,總之生活有一種淳樸、安靜的氛圍,人本性裡的東西很直接地流露。但是電視看多了、看久了,人的淳樸、善良等等就會逐漸消失,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現了明顯的電視中毒癥狀。比如,人變得只願意看電視,而不習慣也不願意和人交往了,人和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越來越少了,電視在指導人的思想、行為,而包括父母親、老師的話根本不起作用。各類小丑都在電視上散佈貪瞋癡的言論,公開顯示人性丑陋的一面。人跟著電視很快就學會了虛偽、學會了欺騙、學會了放縱煩惱,各種奇奇怪怪的行為、各種奢糜的生活方式,各種暴力、色情的節目,不斷毒化人心。造成人情冷漠、人心邪惡,社會風氣、道德水準迅速滑坡。
數以億計的人最後都在電視前迷亂了、淪落了,喪失人類最可貴的本有天真、良知和智慧的功德。
不知大家觀察過沒有,對電視上癮的人,總是呆呆地坐在電視機前,你問他:為什麼你不管節目是好是壞,天天都要看呢?他會說:這就跟吸煙、喝酒、看報紙一樣,我已經養成習慣了,我離不開電視了。他的答案就是這樣的。所以一個好好的人就會完全被電視控制、愚弄,被虛幻的光影埋沒、毒害了。所以才十來年,回頭再看,末法時代的業力太重了,一個小小的電視已經把全世界的人都一網打盡,幾十億的人都已經迷進去了,這種共業一旦形成潮流,就成了無法收拾的局面。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完全可以看到,業增長廣大的現象。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應該懂得防微杜漸的道理。在一種不良因素剛剛露出苗頭的時候,就要迅速切斷。不然等它發展成氣候,就無法控制了。這就像一點毒素侵入體內,如果不能迅速遏制,那麼很快就會漫布全身,把人毒死。
毒害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電視。我們應該觀察到,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染污源,這是一個能讓相續毀滅的最高危地帶。如果按這股趨勢發展下去,最終人類會斷送在網絡上。所以處在這種形勢下,每個人都要好好思考一番。
用手機、上網是初學者修行的大障礙
比如,我們在學過一段法義之後,特別重要的是自己下來時要反反覆覆地思維,把聽到的法義融會貫通,真正消化在自己心裡。
那麼思維就需要有安靜的環境,在沒有人的寂靜地方,遠離人、事的干擾,才能靜下心來心緣在法義上,從方方面面作詳審地觀察。尤其是那些甚深的法、微妙的法,這樣殊勝、微細的內容,對心態的要求更高。如果心力不集中,連在心裡憶念一下都不可能,不用說深入展開,更不用說集中思維的火力突破難關。所以說大概略略的講一點,聽一點,說一點,這些法義好像沒有什麼大障礙、不能趣入的感覺,但是講的法深一點、微細一點,那麼這些內容必須要心力集中,不是散散亂亂的狀態當中能夠深入,能夠通達的。
如果我們使用手機,或者在家裡安電話,和外界有很多聯繫,那在思維的期間,來一個電話就會把思維的法徹底打斷。等到通完電話,反觀一下自己的心就知道,心識早已移動了成百上千次,再拉回來需要作很長時間的加行,才能安下心來繼續思維。如果在一個下午當中,連續來過四、五個電話,那整個下午已經七折八扣,什麼思維也作不到。假使在談話時動了煩惱,那麼有可能一整天都處在不寂靜的心態當中,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但是很多人還意識不到說話和心態有極密切的關係。口一動,心就在動。只要口沒緣在法上,語言就不寂靜。語言不寂靜,心就不寂靜。不需要多久就會讓心態發生很大的改變。比如,有時我們念誦、修法,作得很精勤的時候,心會出現安祥的狀態。但是一打電話,說了世間的雜語,這些覺受很快就會消失。所以大家要記住「話說多了心就會散」。
《長阿含經》中說:「出家修道,諸所應行,凡有二業,一曰賢聖講法,二曰賢聖默然。」佛陀也告訴弟子,修道人在語業方面,要麼講經說法,要麼默然用功。但是有了手機確確實實是增長綺語的因緣。這個地方,大家一定要觀察清楚。手機是什麼呢?手機就是提供你隨心所欲說綺語的造業工具。如果我們不用手機、不在家裡安座機,只是有重要事情的時候才使用公用電話,這就是很好的保護心相續的做法。因為這樣就約束了我們的心,無形之中控制了綺語和由語言滋生的黑業。
相反來講,一般有了手機、有了座機,就給綺語大開了方便之門。我們知道,造業的工具是形成業力的重要因素。比如,殺生習氣重的人,禁止他帶槍、用槍,就是切斷他造殺業的途徑,如果放任他帶槍,他一摸到槍,就想去打獵,就是這樣一個道理。用手機也是這樣,自從手機普及之後,人們隨身帶著手機形影不離,上車時打手機,下車時打手機,排隊時也打手機,甚至上廁所時也打手機。手機造成的結果就是口業加倍地增長,甚至人失去了自控的能力,散亂心非常嚴重。
所以,如果在一個清淨道場開許僧眾使用手機、家裡安座機,打成習慣了,手機肯定是天天放在包裡、塞在身上,一出經堂的門就拿出手機這是肯定的,一拿出手機來就邊走邊打,打慣了,就成了外表上是個出家人的形象,裡面是在家人的相續,這就徹底失壞了出家的意義。
有人談到打電話對他修行造成的影響。他說:有一天,我正緣著一段法義,思維輪迴的過患。一想到自己無始以來沉淪在生死苦海當中,內心變得沉重,很悲哀。這時來了一個電話,我說了一些世間話語。我放下電話再反觀自己的心,悲哀的心情早已離我而去,樂執的顛倒又重新覆蓋了我的心,以後我沒有生起過那樣的善心狀態。
這個例子提醒我們,對初學者來講,最好不要和世間的雜染因緣接觸。大家要觀察這其中的道理,這裡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心和心之間,有相互的作用。對方的語言可以直接影響自己的心態。我們和世間人接觸多了,他說的、想的多數是和修行無關的內容,而自己是個初學者,相續裡的世間習氣很重,所以一談起來,大多數變成增長貪瞋癡的世間語言。
比如說,你在修出離心、觀輪迴是苦,再再地觀修所緣境,心態就會開始向厭離的方面轉變。但是如果在剛出現微弱的變化時,又打電話談論輪迴享樂的事,就成了毀壞修法、讓覺受消失的因緣。我們談世間的話題時,興趣勃勃,貪執心現行得很強,不知不覺當中修法所出現的那點火星就會被顛倒分別的大風吹滅了。或者,我們經過幾天地持咒專修,心態上出現一點清淨的狀態,一打電話和家里人聯繫,動了感情,馬上情緒就變得雜亂。或者,我們在和可愛的對境通電話時,容易動貪心;在和不可愛的對境通電話時,容易動嗔心。而且,隨著交談世間法,會生起各種各樣的不清淨心態。
我們持咒、念佛需要護好口、護好心,不然就沒有多大的效果。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在通電話時動了貪嗔,或者散亂、放逸,隨後在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當中,這些煩惱的心所一直起作用,結果數量上看起來念了不少,其實要找兩三句念得清淨的也沒有。連打電話都是這樣,何況在網上散亂呢?一個人在網上散亂,只見到他相續裡的染污念頭起伏不斷,下了網就會發現身心已經受了很大的染污,這樣還沒修到一點佛法的東西,已經虧了一大半,到哪一天才能真實得到佛法的受用呢?非常非常困難啊。
總之,我們要知道,打電話最容易受感染,對方是什麼樣的心態,談的是什麼話題,心一和它同步,就開始被轉了。我們也要知道,現在真實修行的人不算多了。即使是佛教徒一般口裡也不會去談佛法,不會去說苦、空、無常、無我等等,多半願意談世間的雜話,所以打電話只會障礙修法。
下面做一個小結:
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做修,然後才明白在實修時用手機是背道而馳的顛倒行為。什麼是修呢?就是要讓心持續安住在善所緣上,綿密地護持,不讓它間斷,這個就是真正的修。如果我們相續當中沒有顛倒心,那也用不著修行。修行就是要把顛倒的心轉成不顛倒,這要用很大的功夫才能真正奏效。這個顛倒心是指我們是不自在的,我們是隨著自己的心轉動,而心又是跟著煩惱等的障礙發起罪惡,修就是要讓心隨自己自在,能按自己所想那樣,安住在善所緣當中。
現在看清楚這個所緣,這裡有兩方面,一種是修法的善所緣,一種是違背修法的惡所緣。如果我們能把所緣境換成所修的善所緣,久而久之,就可以改變原來的心理習慣,這樣才能生起修量。為了達到這一點,就要在安靜的環境裡,不受外緣干擾,持續地串習。就是下座的時候,在行住坐臥四種威儀當中心裡也要盡量緣著所修的內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打個比方,一壺水要燒到一百度才能開,如果中間燒燒停停,剛有點熱又冷卻,這樣燒到哪一年才能燒開呢?同樣的道理,如果用手機和外界聯繫,心一換所緣境,所修的那一點,很快就會消失。
由於這樣的原因,修行人安住寂靜處、不用手機、不安座機、不上網是決定修行成功的極為關鍵因素。佛在《正法念處經》當中說:「精勤修行,則得見諦,是故應當曠野寂靜,一心正念,離於一切多語言說,一切親舊知識,來去相見。」(佛說,精進勤奮地修行就能見到真諦。所以應當在空曠寂靜的地方,其它世間的想法完全放下來,只是一心正念,遠離一切多語多言,也遠離一切親友、過去曾經認識的人,又遠離一切交際應酬,互相串門、閑聊等等。)
佛在《阿含經》當中也說:「乃至成就三明,滅除暗冥,得大智明,皆由精勤修習,樂靜獨居,專念不休之所致也。」(乃至成就照見過去、現在、未來諸法的三種明,滅除無明愚闇,得到大智慧光明,都是精勤修習,歡喜寂靜獨處,專心致志、持續不間斷而造成的。)佛又在《遺教經》上說:「心者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能把心專注地投入在一個地方,沒有事情成辦不了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