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謗法
淨界法師
諸位冷靜地去觀察,我們淨土宗其實是在逐漸衰微當中,這是很遺憾的事,念佛人很多,成就的人非常的少。為什麼?有人提倡念佛人不看大藏經典,不看祖師的開示,不看經典自己就胡思亂想。往生淨土的根本在發菩提心!你為什麼求生淨土?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你去淨土不是去享受的,是成就佛道的,親近十方諸佛,成就佛道的!
不管是出家或在家,我們回憶一下我們剛親近三寶的那一念初心,那個上求佛道、對無上菩提希求的心,那個心你現在還在嗎?還在嗎?那個道心是非常不容易的,曇花一現的!
我們如果不經常讀誦大乘經典,看看佛菩薩的功德來自我期許,不讀誦經典,你的心就攀緣世間法。我們的心是停不下來的。
攀緣世間法久了以後,你累了也到佛堂念念佛,但是你心中對佛號的期許,目標不再追求佛道,因為佛道對你是如此的遙遠!
你追求的是身體健康、賺錢、福報大、眷屬美好,你兒子考上什麼東西!你的著眼點都是在現世的安樂,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把摩尼寶珠換糖果吃!這句佛號本來是無量光、無量壽,結果你用來追求人天福報;當然你不發菩提心,整天追求人天福報,你自然而然就貪戀娑婆,對娑婆世界的美妙境界產生常見。
佛號確實是有求必應,因為它是萬德洪名!你把這萬德洪名的佛號求人天福報,自然而然它就給你人天福報,結果你貪戀娑婆,臨終不能往生。別人就誹謗你:「你看看,修淨土一輩子臨終還是顛倒!」,印光大師說「以身謗法」!
你今天念佛一生沒有求生淨土,人家誹謗淨土,人家的誹謗跟你有關系,你要負一部份的責任,你用你的身來謗法!
因為淨土法門的教授,歷代祖師的傳承講的很清楚,「三輩往生,發菩提心」,淨業三福也告訴你「發菩提心,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谛,勸進行者」。淨土法門是大乘善根界,你不發菩提心,用世俗的心來念佛,佛號變成糖果了,蕅益大師說得好「諸法無性,境隨心轉」,一個法門對你產生什麼功能,是由你的心決定的!
為什麼這句佛號,文殊菩薩念的時候,祂產生了無量的功德莊嚴;為什麼這句佛號,印光大師念的時候是上品上生;為什麼這句佛號,我們念的時候只是個健康長壽如此而已!就是「諸法無性,境隨心轉」,因為我們的胸量就是這個樣子,久了以後,淨土的傳承就這樣斷了!
其實你求人天福報不是修淨土法門,你是在念佛而已,因為你的三資糧不具足,你沒有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這個念佛不能說修淨土法門的,大家要分清楚的,否則淨土法門被這些人搞壞了,大家看不起淨土法門。
其實淨土法門是圓頓中最極圓頓的法門,它本身就是一種乘佛的願力為利有情願成佛,為了快速成佛,趕快去淨土成就法身,成就方便,然後再廣度眾生。它本來是極度大乘的法門,但是我們都忽略了祖師的傳承,印光大師講什麼,蕅益大師講什麼,我們不再在乎了!自己創出一套方法出來,然後你自己盲修瞎練,你也教別人盲修瞎練,「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淨土宗就是這樣子搞壞的!
所以我們要記著「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念佛的時候,不要胡思亂想,求這個!求那個!印光大師說「但得本,不愁末」,你專心的把佛號念好,你為了成佛,為了無上菩提,自然有人天福報,那是小境界嘛! 一棵樹有樹干自然有枝葉花果,你一開始就注意枝葉花果,根本連枝葉花果都沒有。所以印光大師說我們今天念佛的任何感應、人天福報,這些都是自然有的,是水道渠成的。在因地的時候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要緊的是求一心不亂!
所以印光大師很強調老實念佛,你專心的念佛,如果壽命還在,自然業障消除;壽命該盡,自然往生淨土。一切隨順因緣,阿彌陀佛會安排得好好的,不用你去求。所以「一心不亂」是我們整個念佛的目標,你有什麼問題,阿彌陀佛很清楚的,祂自然會安排,你只要想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好。
你在因地念佛的時候,就想這個想那個,求這個求那個,那你非常危險,你念佛不老實,因地你依止攀緣心來念佛,不是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恐怕是跟某個眾生感應道交。我們念佛的因地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我們真正的果報不是求人天福報,是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其它都是兼帶的因緣,這是淨土真正的因,真正的果!
我告訴你,處理情緒最好的方法。
上淨下界法師
整個一心三觀有三個重點:第一個,內觀,就是安住清淨心。從今天開始,不管發生什麼事,莫向外求!
你向外求,你就落入無量的生死茫茫的業力大海,落入因緣所生法,那誰也救不了你了。如果你現在什麼事還都要找出一個為什麼,還要講出一個理由,那你就完蛋了。修行一旦內觀以後,人生沒有理由,就是一個歷練,沒什麼理由。我的人生是假借這種人生的因緣來啓發我自性的功德,借假修真。所以第一個,養成內觀的思想。就是遇到事情,把這個能量,把它變成開顯自性的力量,不管是順逆。
第一個內觀,第二個離相,就是空觀。我們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緒,我告訴你處理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處理,就是本來就沒有,我現在有,那只是暫時的,那只是生命的一個假相而已,我不理你,我不跟你互動,相信佛菩薩,它自己會消失;你跟它互動,那你就牽動很多過去的因緣,那就沒完沒了了。
因緣,我們現在沒辦法斷它,但是起碼讓它沈澱,就是不要再相續了。
所以當你的心跟人事接觸的時候第一個情緒,它一定會把過去的因緣現出來,你跳進去,那人生就沒完沒了了,那你跟它的因緣就錯綜複雜了。你要處理因緣你就回不來了,你知道吧!那這個賬就不好算了。你有這個情緒,一定有過去的業力,你要跟他沒有這個業力,我講實在話,他講什麼話你也不會快樂也不會痛苦,諸法因緣生,你跟他沒有因緣,你怎麼會快樂呢?如果說:哎!奇怪,我跟他講話我就會不高興,這個過去有業力,你懂嗎?你說:哎!我不高興!我要去處理它,那你們兩個就沒完沒了了!
所以我們相信佛菩薩,不要處理是最好的處理,放下它,因為它是暫時的,這是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它是個生滅心嘛,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是一個生滅的假相,如此而已。
內觀,離相,第三個就是關鍵的,借相。我們不能只是消極的破妄,不是走出過去,要開創未來。
你要知道,問題都出在自己。
上淨下界法師
佛陀在《楞嚴經》舉一個例子。說虛空本來沒有花,虛空本來就沒有相,哪有花呢?但是有一群人眼睛有毛病,好像有白內障,看到:喔!虛空中有花。那麼有些人看到的是紅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白色的花,有些人看到的是綠色的花;有些人看到花比較醜陋,有些人看到花很莊嚴,其實這是個人循業發現,本來什麼都沒有。這叫作清淨本然,循業發現。
這個地方說明什麼事呢?就是輪回其實是不存在的,是因為你心中有輪回,所以才看到了輪回。當你的妄念結束時就沒有了,本來就沒有輪回。虛空本來就沒有花,你把眼睛治好了,看虛空本來沒有花。
我們日常生活很容易看到一種現象,比方說甲乙丙三人在一起,某甲講一句話,這句話本來就是一個法,但是某乙,如果他過去生有惡口的口業,他聽到這句話就覺得很刺耳,覺得某甲在諷刺他;如果某丙他本身過去生是修贊美法門的,他心中贊美的業特別強,他循業發現,聽到這句話是在贊美。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呢?這句話本來就不是什麼,本來就是緣生緣滅的東西,這都是個人循業發現。
循業發現這句話很深。諸位!你回家試試看,你在家吃飯時,晚餐一家五個人一起吃飯,其實五個人看到的飯菜,顏色不一樣。福報大的人看到這個飯菜,特別的美妙;福報差的人看到這個飯菜,就特別的醜陋。這種不同的覺受在僧團很明顯,我在帶新生時,一個團隊,比方說一期有二十個三十個,僧團大家穿同樣的衣服,睡同樣的寮房,吃同樣的飯菜,有些人活得快快樂樂的,有些人活得苦苦惱惱的。你說這個環境到底是好是壞?那樣就是那樣,循業發現。
所以,你要知道,問題都出在自己。你心裡有業力,自然循業發現痛苦的果報;你懺悔乾淨以後再去看人生,那一切都是安穩快樂,這叫循業發現。一切法,到底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一句話而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本來是這樣。現在呢?已經失去!叫作循業發現。本來是清淨本然,現在叫循業發現。
生命規劃
淨界法師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緣,你要更注意未來的因緣,就是所謂的「生命規劃」。一般沒有學習佛法的人-生命的規劃只到今生結束,我在年輕的時候讀多少書,讀到碩士博士,幹什麼?讀書當然不是為了讀書,為了賺錢!為什麼要賺錢?為了享受!好的房子、好的眷屬,種種歡樂的資具,由錢達到我的目的。
當然我們應該讓今生得到安樂,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為什麼一般人生命只規劃到今生,來生以後就一片空白!所以一般人為什麼遇到死亡會恐怖?諸位有沒有想到,這個是什麼原因?一個法的生起一定有它的因緣,他來生完全沒有規劃,所以死亡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毀滅!生命的毀滅!你說他害不害怕?你說這個人身體得到癌症,他睡不著覺,因為來生是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
修淨土的人不同,古德說修淨土的人對來生是充滿期待的,因為來生他更好,為什麼一個修淨土的人面臨死亡的時候無所畏懼呢?就是有規劃!因為來生的淨土是列入他的規劃當中,這在他的規劃當中。所以我們修了淨土以後,有時候我們回憶過去的社會,我們很難想像以前是怎麼活的?我們來生沒有計劃,這生命不知道怎麼活的!一個人來生沒有計劃,這個人就在那個地方,無頭蒼蠅亂竄!怎麼做都可以,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有目標的人就不同了,一個人生命有目標,就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也就是說,有些事情是障礙你往生的,你絕對會斷妄情,不管這事情,對我今生有多大的快樂,我絕對不能犧牲淨土的功德,來換取今生短暫的快樂,你就會斷你的妄情。
有些事情對往生有幫助的,不管這件事情多麼的辛苦,你會努力的去做。就是說樹,它經常往這個方向去發展,你隨時把它砍掉,它就是往一個方向倒下去,沒有第二個方向!所以在淨土當中,第一個信願,確認你修行的目標。
一旦接觸眾生,就是接觸你的因緣。
上淨下界法師
我們以前修無分別智這個空性智慧的時候,是離一切相的。當我們跟相狀離開時,所有因緣也就離開了。
所以,回到空性的時候,你是風平浪靜的,一念不生的,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就是那一念的寂靜法喜而已。但是當你修菩提心,開始從空出假,開始面對人群的時候,諸位!一旦你接觸眾生,那就是接觸你的因緣。
因緣就有好壞的問題了,就是個對立的事情。有些人跟你結了善緣,有些人結了惡緣。當然結善緣的人會贊嘆你、鼓勵你。但是如果過去生跟你結惡緣的人,看到你這樣發菩提心,他毀謗你、刺激你。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忍辱波羅蜜!就是說「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有些眾生跟你生生世世結惡緣的,他看到你發了菩提心就來破壞你了。這時你應該安忍不動,你要修忍辱波羅蜜。
當然,這個忍辱波羅蜜不是強忍。在佛陀的教法裡面,你要修自他平等。佛陀在對治瞋心這一塊,他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消除對立。你永遠都不要跟眾生站在對立面,永遠不要!就是說,當眾生來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思惟:其實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要離苦得樂而已。他這樣的心情沒有錯,他站在他的角度,想保護自己,所以他釋放一種負面的身口意。
如果我今天是他的話,我是一個生死凡夫,我也會跟他一樣做出同樣的舉動,因為離苦得樂的心情每一個人都有。從同理心態來看,其實我們也沒有比他好多少,只是個人的角色定位不同而已。
所以我們如此地思惟,我們就可以成功地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給消滅掉了。在一個家庭,做先生有先生的立場,做太太有太太的立場,做子女的也有他的定位。
所以,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想保護自己。但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情,他所做的一切事情就很正常,因為他想離苦得樂,如此而已。
所以,我們通過這種同理心的思考,可以慢慢地調伏自己,不跟他站在對立面。這個就是修習忍辱波羅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