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幻法師:學佛的婚姻迷思—節欲與禁慾
學佛的婚姻迷思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
智學成菩提,愚學維生死
——《華嚴經》
如果遵從佛法基本教義,那怕是只做到了大部分,居家生活與修行,都會得到現實的幸福與安樂。
但是,事實上這種情形並不多見,反而不理想的狀況甚多,城市背景的中青年似乎更為突出。不少人學佛學得很辛苦,不少學佛青年,都走了一些彎路,有的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不僅使人想起「邯鄲學步」的成語,一味模仿別人,非但沒有學到別人的長處,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和責任。
在台灣弘揚佛法數十年的南懷瑾先生曾說:「佛法唯絕頂聰明的上士和一聽就信的下士好學,中等人最不好學,有些人不學佛還起碼是個正常人,一學佛便弄得神經兮兮的,連個正常人也做不成了。」這真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佛法的修學,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次第的,若不善學,難得實益,反而會受損害。
在我看來,不少人的過失是由於對教法、次第不清,對自己所處的修學位置不明,故下手往往是盲目的,出現的偏向是:「在家人好修出家法」;由於多數人屬無師指導(或有師但未能因人指點),未全面了解佛法,故往往是想當然地蠻幹,先入為主,看到什麼就照貓畫虎;更多的人的癥結——其實是慾望的問題無法平衡,故在理想與現實、信仰與慾望、在家與出家中來回徘徊、掙扎,充滿苦惱與不安。
學佛人如何解決在婚姻、家庭和性生活之間存在的苦惱和誤區
婚姻與性的處理是否得當,對學佛者而言,可謂至關重要。根據經驗及觀察,可以發現許多學佛者,都程度不同的著存在性執著與性壓抑的問題,只不過大部分人,尚未意識到罷了。
學佛-婚姻-家庭-性的誤區
如果遵從佛法基本教義,那怕是只做到了大部分,居家生活與修行,都會得到現實的幸福與安樂。
但是,事實上這種情形並不多見,反而不理想的狀況甚多,城市背景的中青年似乎更為突出。不少人學佛學得很辛苦,不少學佛青年,都走了一些彎路,有的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不僅使人想起「邯鄲學步」的成語,一味模仿別人,非但沒有學到別人的長處,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和責任。
在台灣弘揚佛法數十年的南懷瑾先生曾說過:「佛法唯絕頂聰明的上士和一聽就信的下士好學,中等人最不好學,一些人不學佛還起碼是個正常人,一學佛便弄得神經兮兮的,連個正常人也做不成了。」這真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佛法的修學,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次第的,若不善學,難得實益,反而會受損害。
在我看來,不少人的過失是由於對教法、次第不清,對自己所處的修學位置不明,故下手往往是盲目的,出現的偏向是:「在家人好修出家法」;由於大多數人屬無師指導(或有師但未能因人指點),未全面瞭解佛法,故往往是想當然地蠻幹,先入為主,看到什麼就照貓畫虎;更多的人的癥結——其實是欲望的問題無法平衡,故在理想與現實、信仰與欲望、在家與出家中來回徘徊、掙紮,充滿苦惱與不安。
總的看來,學佛人的婚姻誤區大體為兩種:
一是禁欲的趨向,特別是部分中青年家庭,沒有處理好婚姻與性等問題;
二是忽視戒律、我行我素的趨勢。
從實際情況看,趨向禁欲的大大多於後者。
第一節、節欲與禁欲
對凡夫而言,飲食、性(男女欲)、睡眠、保衛自己是四種很強烈的欲望。每一種對人類的生活與行為,都有極深的衝擊與影響。
在當今這個時代,飲食等已不成問題,婚姻與性的處理是否得當,對學佛者而言,可謂至關重要。根據經驗及觀察,可以發現許多學佛者,都程度不同的著存在性執著與性壓抑的問題,只不過大部分人,尚未意識到罷了。
一、禁欲的誤區
1、「婚姻恐懼症」誤區
一些學佛青年,雖到了結婚年齡,但拒絕與異性來往。看起來似乎道心堅固,但長期觀察下來,才發現是畫地為牢,固執己見的結果。嚴重者則演變成了「婚姻恐懼症」。
事例一:某廠青年工人劉某,學佛後誓言終生不結婚,對旁人的善言勸告也怒目相向,慢慢地也無人再勸他了。由於我行我素,與眾相處落落寡歡,不久,便落得形單影隻,十年之後,終於成了大齡青年。據說,他現巳開始後悔,有了結婚成家之意,但周圍同事,早已將他視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另類,無人願為其當紅娘。
事例二:某市一位學佛女居士,雖有男友,但僅同居而不結婚,雖三十出頭,心尚來回掙紮在出家與在家之間;終於有一天下定決心,與男友不辭而別,到了一寺廟,要求出家。寺廟上下因平時與之熟悉,皆大歡喜,積極為之準備剃度事宜。但就在即將落發前一天晚上,男友及家人開車沖進寺廟,連拉帶拽,將其弄回了家。事後有人問她:「為何不想成家?」她倒是很乾脆地回答:「我有婚姻恐懼症!」
其實,這些都是執著所致。
「執著」一詞,為佛教常用語,指對某一事物、見解堅持不懈,不能超脫,後來便演變成拘泥或固執。
青年居士,不需要對婚姻抱著反感的心態,只要保持平常心就好,如果想要結婚就應該結婚;不要弄巧成拙,頭上安頭,搞得「四不象」。不要因為對婚姻的反感,走入了執著的誤區,從而患上了「婚姻恐懼症」。
2、性生活的誤區
已婚的學佛夫妻,對家庭性生活的執著也是誤區之一。
在四川某大型廠礦,幾年前發生過這樣一樁事:一個以中青年為主的學佛小組,某天觀看了一位海外法師講經的錄像帶,內容涉及斷淫對修行的好處,並言:如不斷淫修行,則修行不會成功。看完錄像後,這批居士便下定決心,立竿見影,強力實踐。回家後,或分房或分床,要快速斷淫證道,接下來的事情不說大概也能猜到:大部分的家庭隨後幾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一時成為全廠新聞。……
記得曾看過一篇出家法師寫的文章,題目是《為什麼佛教徒家庭多不和睦》,文章中說:「那些所謂的居士們,真正家庭生活美滿和諧的令人羡慕的幾乎沒有,……與佛沾邊兒者,離婚的特別多」。
在婚姻與性的關係方面,性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由於執著某些宗教理念,有的學佛居士很害怕與他(她)另一半做「那件事」(性生活)時,或多或少都有一種罪惡感。他(她)們害怕做了「那件事」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有些人做「那件事」後的第二天,就不敢進佛堂和寺廟。還有很多人認為做「那件事」會影響修行。有些夫妻,學佛以後就變成「道友」,完全沒有夫妻的樣子。因此,長期積澱下來,身心上便會出現某種壓抑與分裂。
性執著與性壓抑,它不僅對人的身體,而且對心理健康均有較大的影晌。許多人的男女欲望,被宗教觀念、道德意識壓抑、扭曲、乃至變形,以至他們自己也未能辯識。最麻煩的是,不少人明明出了偏差,還自以為修行有成呢。
佛教從不要求在家居士禁欲,而是提倡節欲;而節欲的程度與方式,也須根據工作、年齡、體質等的不同,因人而異。
說到節欲,古今中外世界很多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印度教及中國的道教,幾乎都主張禁欲或要求儘量節欲。基督教主耶穌一生沒有結婚,幾乎是苦行的修行者,他們中有名的使徒約翰更明白主張:替天主工作的人一定要身心聖潔,不能染愛欲。直到今日,天主教的神父、修女都是禁欲,終生未婚的。據天主教一九九八年的統計:全球神父總數為40.4萬人,修女81.4萬人;教友總數則超過十一億。
道教自從漢朝末年以後,就主張要修精氣神,希望能修到羽化升天而名列仙班,他們認為有男女淫欲會損精氣,因此要禁欲,至於道教中有些以男女性愛行「采補之術」者,那應屬旁門左道,不是正統的道教思想。
佛教認為愛欲只在欲界(地球人類及一部分天界)存在,色界、無色界及各佛國淨土都沒有情欲存在。有男女淫欲執著的眾生,就很難脫出三界,故修行者皆希望超越情欲。
對宗教徒而言,能夠為信仰而超越情欲,無疑是高尚而聖潔的。但終身不婚嫁的,僅限於出家僧尼或神職人員(道士、道姑、神父、修女等),一般教徒不必如此。
二、禁欲的過患
對於在家人而言,不要求斷男女欲,盲目禁欲,反而會帶來諸多過患:
1、對未婚者而言,禁欲的觀念往往影響他們交友、擇偶、婚配。
不少學佛青年,在如何對待愛情、婚姻問題上,都或多或少走過彎路。有的學佛後,甚至憑添了不少煩惱:如在出家、結婚、獨身的抉擇上舉棋難定,不知不覺便成了大齡男女,往往錯過了戀愛結婚的良機。
其實青年時期貪愛、自我實現一類的煩惱,是可以轉化為修道的力量,轉化為弘法利生的熱忱。大乘佛法認為煩惱可以轉化,甚至可作為度眾生的方便。初修者不要怕煩惱多,而是怕不識煩惱,能認識到煩惱多,是修行進步的表現。
只要能自我覺察,便不難對付,無須將煩惱視之如怨敵,而強作壓抑。強行禁欲,則煩惱會愈積愈多,即使能壓抑得住,對身心和修行也非常有害。一旦遇強大外緣時,壓積的煩惱,弄不好便總爆發,如江河決堤,一潰千里,當事人則可能做出違反法律、道德、戒規之事,其果報往往是墮落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道),學佛者可不慎乎?
2、禁欲影響家庭和睦,有可能導致一方婚外情。
對凡夫而言,性與飲食一樣,皆是經常的、必需的。除非修行有成者,方可斷絕性欲,並對飲食亦不再執著,即吃什麼都無所謂,且食量亦少於常人,而身心均健康正常。
而性欲是凡夫執著為樂的本能,處理不善,便會引起各種與性有關的罪過:如嫉妒、貪婪、淫亂、汙穢、邪情,苦毒、放縱肉體情欲等等。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發現在中青年家庭,特別是家中只有一方學佛的,往往容易出現這樣的變故:妻子或丈夫由於冷淡了對方,因而發生丈夫外遇或紅杏出牆之事。由於學佛大都為女性,故丈夫發生婚外情的比例數倍於妻子。還有的丈夫,由於被冷落,轉而尋找其他刺激或寄託,甚或染上不良習氣,如嗜好賭博、酗酒、***光盤、迷戀網吧、沉溺於電腦遊戲等,有的還會出現精神急燥,家庭暴力、夜不歸宿等問題。
一些自我中心較重的女居士(佛門內此類女性並非個別),缺乏必要的慈悲心、忍耐心、利他心,凡事從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以「佛法的名義」來安排一切,因此,往往有不顧念丈夫、家人的行為,在家庭生活上也是如此。
事例一:X(青年女居士),其丈夫在外地工作,每週末才回家,她不僅不化時間伴陪,反而入夜後,翻開經書念上一、二小時,問她為何不陪陪丈夫,她的回答是:「都老夫老妻了,何必那麼多講究!」其實她的「老夫」才不過三十歲出頭。幸好她丈夫也是居士,嘴上也沒有公開抱怨,但心裏十分不快。
事例二:P(中年女居士)學佛很認真,一次到藏地參加佛教***會,走時僅給家裏輕描淡寫的說一句:我要去某市寺廟一趟,因里程不過幾十公里,其丈夫也沒在意,但實際P居士一下子就跑到遠在千里之外的藏地某寺,且一呆就是二、三月,到後半個月才給家裏打電話說明身處何地。據知情人言,P居士常借學佛名義外出,以避夫妻生活。
事例三:D(中年女居士)學佛後,男女欲情淡薄,但其夫尚未學佛,對此甚不滿;後來乾脆在外面找了女朋友,並且常將***光盤帶回家播放。F居士提出離婚,其夫堅決反對,家庭氣氛常常隱晦不快,小孩夾在其中,學習大受影響,雖經善心人士調解,但未能改善,D 居士如此多年,精神倍受折磨,身心俱損。
還有的居士出現此類矛盾,不僅不反省調整自己的行為,反而越走越遠,自己給自己打氣:弄不好就算了!獨身正好修行,大不了就去出家!
但從實際看,這類居士並出不了家;即使出家,個別的雖已出家,但人際關係依然糟糕。因為大凡我執重的人,都與佛教的慈悲、無我精神,相去甚遠,她(他)們不僅常給別人帶來問題,也給自己不斷製造精神困境。
此類居士雖然學佛多年,但其根深蒂固的「我愛」、「我執」,削減甚微,故許多家庭問題,恰恰是她(他)們以「學佛」的名義製造出來的。
因此,學佛者應注意,如果在中青年階段就要強迫禁欲、斷欲,其後果很可能是嚴重的。所以,每一個在家男女,如果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要誠心、誠意、理性的面對這個問題,不要執著、壓抑、更不要逃避。
作為一個居士,結婚之後有家庭生活,有夫妻關係,這是正常的,因此觀念上應該是:我需要家庭,要一個丈夫﹝妻子),那我應該要關懷丈夫﹝妻子)合理的要求,若他需要我,那我應該隨緣;對在家人來說,夫妻性生活不是罪惡,也不算是犯戒。如果連丈夫﹝妻子)的正當需求都不能處理好,那你還能幫助社會大眾嗎?
在這裏,要特別提醒中青年學佛女性:請注意看顧好自己的家庭,多一份愛護,少一點疏忽;多一點慈悲,少一點執著(自私)。另外,執著心重的居士,切不要「佛法的名義」,來包裝自己的煩惱(往往是無意的習氣的作用),使佛教再受世人譏嫌。不必因「學佛」而顧此失彼。
學佛者的家庭應是紅塵風浪中的港灣,家庭主婦應是掌舵人,要善於營造和睦的家庭氣氛,使全家大小都愛護它。切不可因學佛而顯得冷冰冰的而無生氣,更不可因學佛的緣故,而使家庭破裂。
3、禁欲有可能引發身心疾病
壓抑欲望、情感,會導致人體免疫系統的免疫力降低,增加發病率,並有可能導致心理、性格分裂,引發身心疾病。
性執著是性生活的大敵。去除性執著,也就是說要把一些莫須有的顧慮、煩惱、恐懼、自責等去掉;長期的性壓抑,則可能造成一些生理障礙,可能會招來性功能障礙疾病,徒增了許多焦慮和痛苦。
還有的居士甚至採用極端方式來禁欲:如某市小金居士,對夫妻生活總是心存忌懼,如他認為不該發生而發生了性生活,便以燃臂作為自我懲罰。這種行為帶有自虐性質,是心靈扭曲的結果,此類行為皆在禁止之列。
另外,夫妻之間,不能將性事當作武器或條件。丈夫當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夫妻二人爭吵,無論是意見不合、作風不同或其他原因,都是正常又難免的情形。怒氣過了,夫妻便和解,然後和好如初。男女都要小心,不應為生氣之故,實行性懲罰,分房或禁欲。
人若沒有情欲,當然無須刻意培養,但若欲望已經產生,且是一種合理的需求,則應隨緣滿足它、疏導它,並在合理滿足它、疏導它的過程中思惟緣起;重點是不要壓抑,而非放縱。修行最重要的是正觀緣起及心離染著,對待情欲倘採取壓抑或禁絕方式,將反成心理負擔。如此經常思惟觀察緣起,日久便可能融入心無掛礙的心境
如果修行者希望禪修入定,有性生活,就不容易做到;但在家人修行,並不是「求入定」,而是要得即定即慧的無我智慧心,頭腦要很清楚,若能自我中心少一點,對人的關懷多一分,就算是修行。
有智慧,才能讓我們心理平衡、情緒不波動;定慧兼修,才能得到真正大解脫。
隨緣而不染著,《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
對一般學佛之人,只要守五戒之淫戒,能不邪淫就很好了,不要想太多,否則會成障礙。
佛教並沒有反對情愛與性
苟嘉陵
現代不少人之所以對佛教不大有好感,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誤以為佛教反對和性(sex) 有關的一切。但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因為事實只是佛陀在世時,跟隨他學法的「常隨眾」大都是出家人。但這絕不代表佛弟子裡就沒有在家人,佛陀也從沒有要求在家人必須出家才可學法。筆者既然提倡佛教的現代化,當然就有需要對此誤解予以澄清。否則不少人會誤以為佛教反對情愛與性,以為修學佛法就須「斷慾」。但這不是事實。以修行角度來說,這種看法也是不正確的。
佛法的修行對人的情愛與性慾如果有立場,就是人不應執著於情與慾。但不執著並不就等於對其完全斷除與禁絕。許多人以為不執著於慾望就是斷除慾望,其實正是沒有正確了解緣起的結果,也就是缺乏八正道裡的正見。因為人如果明白了緣起,就會明白任何的慾望也都是因緣所生。一定要去斷除它,其實也是執著。因為那會是佛陀所說三毒煩惱(貪瞋痴)裡貪的一個相反向量,也就是瞋。但貪與瞋其實都是緣於無明,也就是癡。
人若貪於情愛與性慾雖的確會是煩惱。但其「解藥」絕不是瞋。因為貪與瞋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即有貪也就必會有瞋。就像如果強行奪走嬰兒手中喜歡的玩具,他就一定會哭。所以緣起觀的修行立場,是不會以為哪一種行為就「絕對是貪」或「絕對是瞋」,而是要視人事時地物等各種條件與情況。這也就是佛法之所以會處處講究緣起的原因。
這就好比「世間任何的良藥,其實也都是毒藥」,或「任何的毒藥在某種情形下,也會是解藥」一樣,緣起講的是相對,而不是主張絕對。所以佛教不會把情與性視為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也不會把其視為絕對的染或絕對的淨。這也就是般若心經裡所講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道理。這不是在鼓勵人縱慾,但確是在說人的慾望也是因緣所生,而不是本質上不潔淨的。
所以如有人問「一周手淫幾次就算太多」,醫生不會給予標準答案。同樣地,佛法也不會為「我到底應不應有性行為」的問題提供標準答案。因為那是該由人自己去抉擇的。就像一個人到底要不要出家,也應是由其自己去抉擇一樣。佛法只是教導人應有智慧,而能「內明」———了解自己。然後才可為自己做這些人生裡的決定。佛陀並沒有說修行就要出家。也沒有說過在家人的性行為一定會妨礙修行。
佛法裡對性行為的主張,是修行人不可「邪淫」,而把其制為基本五戒之一。但何為「邪」是會因時代與文化而變遷的。
例如過去封建社會裡的三妻四妾並不是邪淫,但在現代的「非回教國家」裡就是不合法的了。但由此也就可見佛法本來就沒有反對在家人的情愛與性。因為它原先就主張在家人可以有「正淫」。中國佛教裡後來生出來的一種以性行為為「不淨」的思想,其實是受到了儒家質變以後「萬惡淫為首」的不正確思想所影響,是對佛法的誤解。當然也是需要被釐清的。
目前流行於中國佛教裡在家人對情與性的看法,是傾向於把其視為修行的障礙。尤其是諸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一類的話,是對人類正常的情感生活做了嚴重的價值批判。但歸根結底,這些不正常的現象是因修行人沒有正確瞭解佛說四諦與四念處才造成的。也是因為這些嚴重的誤解,我們的時代才會被稱為「末法時代」。因為這些思想是貶低愛,也就是貶低人的情感。但事實上這是對佛法的抹黑。因為佛法並不是這樣的。
筆者就知道有在家佛友因這些思想而鬧家庭革命,最後走上離婚之路,造成家庭的破碎。
筆者並不反對人離婚,也肯定修行人在感情生活上也應能「接受無常」而有自在,但我反對在家人因「幻想自己是出家人」而導致婚姻不睦。一個在家修行人如不能對自己的配偶慈愛,講什麼大悲與行願都會是空洞的。
筆者不會以為在家人就一定要有性生活,但確定佛法慈悲的修行應是「登高必自卑」———須由自己周遭最親近的人開始。一個人如尚且不能和自己的伴侶有和諧的關係,是不可能談什麼菩薩道與度眾生的。
性行為與情愛當然可以成為人執著的對象,就像世間任何的東西都可以成為執著的對象一樣。但它同時也應是在家人的修行道場。因為在所有人與人間的情感關係裡,都有慈悲與自在的「修行空間」。
所以,佛教並沒有反對情愛與性。
印光祖師:在家居士是否要斷除淫欲?(白話譯文與原文對照)
白話譯文(後附印光大師著述原文):
如來宣說佛法,化導眾生,不過都是隨順世俗人情,絕不勉強說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受持五戒,或者受一條,或二條、或三條、或四條,或者五條都受,都是隨順人自己的意願。又比如戒淫,出家就要必須全斷,而在家人就只禁止邪淫。因為男女結合,關乎倫常大道。所以說戒律中不禁止。然而既然受戒,必須節欲。如果不為了傳承子嗣行淫,只是貪戀快樂,雖然不犯戒,也有大過,不過比邪淫的罪過輕很多罷了。
如果是菩薩來度化眾生,既然有妻子,雖然他自己沒有欲念,也會俯順人情,偶爾行夫妻房事。因為配偶仍是凡夫,不能沒有情欲,如果絕欲不與之同房,或許就會心生怨恨,導致生起毀謗佛法的爭端。這樣不但不能增長她的善根,或者因為造作誹謗三寶的罪業,而墮落惡道。所以說先用利益引導眾生,然後才能漸漸讓人接受佛法的教化。這是婉曲地隨順人情,巧設方便的大慈悲啊。因此,只應當節欲,不必絕欲,可以一季度行一次房,這樣才不會讓妻子有渴望的苦惱。對於你自己的修持也並沒有妨礙,而且可以誘導她修持淨土法門。也可以和妻子說:“如果你不念佛求生淨土,就永遠不和你行房。”她自然會勉強實行,不知不覺中生正信心。
至於生孩子與否,固然不用說。因為你兄弟的孩子很多,難道必定你自己有兒子,才可以叫做不絕祖先的宗嗣嗎?因為夫婦結合,都是過去世中有緣。不能讓她種善根,怎麼忍心致使她墮落惡道呢?《詩經》說:“夫妻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協奏。兄弟常常相會,祥和歡樂敦厚。全家安然相處,妻兒快樂歡喜。”孔子說:“父母怎麼能不感到欣慰呢?”你如果只顧自己的修行,不考慮妻子的感受,造成她長期渴想,或者導致抑郁而終。你如果果然能夠上品上生,固然沒有大的障礙。否則對於父母有違背意願的過咎,對於妻子就成了結下怨怼的仇人,對於修持就會造成大牽累,相對於稍微開放夫妻房事的牽累,大得太多了。
印光身為出家人,絕對不勸人造罪業。人家既然把終身托付於你,你就應當恪盡夫妻之道。這個實在是修行的宗旨,終極的倫常情理。請你發菩提心,攝受她不知道淫欲為苦難之本的淺見,使得將來能同生於沒有情欲的極樂世界,這樣才不辜負前世有緣、今生結為夫婦。
還有,如果妻子生孩子,便是大的牽累,沒有孩子就非常安樂清閒。而且侄子一群,哪一個不可以做兒子呢?實在來說,你的福氣,比你兄弟的福報大得太多了。可惜世間人大多看不到這一點,於是終其一生為兒女做奴僕。試想一下,實在是大幸。這個話雖然有違世間人情,其實是至理至情。
印光大師著述原文:
——摘自《文鈔》之《復周群铮居士書》(節錄)印光大師著述
如來說法,悉順人情,不強人以所難。如受優婆塞戒者,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或具受之,悉隨人意。即如淫戒,出家則須全斷,在家則唯制邪淫。以男女居室,大倫所關,故不為制。然既受佛戒,必須節欲。若不為宗祀,唯圖快樂,雖不犯戒,亦有大過,不過比邪淫為輕減耳。菩薩處俗既有妻室,雖無欲念,亦當俯順人情,時行夫婦之事。以凡夫不能無情,若欲絕不與相親,則或出怨恨,致起毀謗佛法之釁。不但不能增長善根,或致造謗業,墮落惡道。以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乃曲順人情,巧設方便之大慈悲也。但當節欲,不必絕欲,一季一親,庶不致妻有怨望之苦,於汝修持亦無礙,且可以誘令修持淨業。當雲:“若不修行淨業,即永與絕交。”彼自會勉而行之。至於生子與否,固不須論。以汝兄弟子甚多,豈必自己有子,方為不絕先祖之嗣哉?良以夫婦相處,殆有夙緣。不能使其種善根,忍令致彼墮惡道乎?《詩》雲:“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樂且湛。宜爾室家,樂爾妻孥。”孔子曰:“父母其順矣乎!”汝一意修行,斷絕欲事,彼或長時怨望,或致抑郁而死。汝果上品上生,固無大礙。否則於親有拂意之咎,於妻成怨對之人,亦屬大累,較稍開欲事之累,深之多多矣。
光為僧人,斷不勸人造業。人既以身從汝,當盡夫婦之道。此實修行要義,倫常至情。祈發菩提之心,攝彼不知欲為苦本者,同生無欲之極樂世界,庶可不負夙生有緣,今為夫婦矣。又妻若生子,則為大累,無子則安樂之極。而侄子一群,何一非子。刻實而論,汝之福,較汝兄汝弟為殊勝多矣。但世人多看不到此,遂畢生為兒女作奴僕。試一思之,實為大幸。此語雖違情,實至理至情。
明華居士:在家人禁欲有無過患?
答:有。因為佛教並不要求在家男女斷除情欲,盲目禁欲,反而會帶來諸多過患:
(1)對未婚者而言,禁欲的觀念往往影響他們交友、擇偶、婚配。不少學佛青年,在出家、結婚、獨身的抉擇上,舉棋難定,不知不覺便成了大齡男女,往往錯過了戀愛結婚的良機。
(2)禁欲影響家庭和睦,有可能導致一方婚外情。對一般學佛之人,只要守五戒之淫戒,能不邪淫就很好了,不要想太多,否則會成障礙。作為一個居士,結婚之後有夫妻生活,這是正常的。不必因“學佛”而禁欲。更不可因禁欲的緣故,導致一方婚外情,而使家庭破裂。
(3)禁欲有可能引發身心疾病。人若沒有情欲,當然無須刻意培養,但若欲望已經產生,且是一種合理的需求,則應隨緣滿足它、疏導它,並在它的過程中思惟緣起;重點是不要壓抑,更非放縱。有智慧,就能讓我們心理平衡;定慧兼修,才能得到真正解脫。
結論:在家人對待性欲的合理態度應該是——隨緣而不執著。
在家居士若不斷正淫,可以往生西方淨土嗎?
問:夫妻不斷正淫,是否能往生?
答:如果沒有貪愛就會往生,如果還有貪愛,就不能往生,關鍵在這個地方。為什麼?有貪愛,你還不願意離開,你這個夫妻還斷不掉,還在留戀,那怎麼辦?來生再做夫妻,你還能往生嗎?你不能往生,所以關鍵在此地。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三十 2006/3/31)
念佛沒有斷五戒,沒有斷淫欲,能夠往生嗎?
雖然沒有受五戒,但是能夠自動戒殺、戒邪淫,信願具足,也能往生。因為淨宗帶業往生。不過,仍舊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約束自己,這樣就更有把握了。(李炳南原著《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人之欲,在家居士若正淫無斷,是否可以往生西方淨土?
淫欲是生死的牽絆,是輪回(梵語samsara)的原動力,當人在臨命終之際,在家居士正淫未斷,但能正念提起,願力堅固,專注一心,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即可蒙佛慈悲接引,帶業往生,更無有疑。
但學佛者不可抱著僥幸之心,應該好好的勤修梵行為佳,所謂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淫欲不斷,塵不可出,佛弟子應依此共勉之!
楞嚴經雲:“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梵語hetu-pratyaya),經百千劫,常在生死。”(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問:如今想要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道要作什麼樣的修行福業,以何者為種子,方得往生彼國。此外凡夫世俗之人都有夫妻子女,不知如果沒有斷除淫欲,能夠得生彼國極樂世界嗎?
答:如果想要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應當具有二種行,如是一定往生彼國。一者、厭離行。二者、欣願行。所謂的厭離行者,凡夫眾生從無始以來,為五欲境界所牽纏束縛,輪回生死於五道當中,備受種種辛勞艱苦。如果不能起心厭離五欲境界,想要了脫生死則是無有出離之期。為此之故,應當常常觀察我此色身,充滿了膿血屎尿,一切的惡臭之物常常流露,極不清淨臭惡污穢。是故《涅槃經》雲:‘如是色身之牢城,有愚癡的羅剎,居止安住於其中,凡是有智慧的人,又有誰會樂意獲得此色身呢?’又經雲:‘此色身乃是種種痛苦所聚集,一切種種皆是不淨,如同被木頭捆扼、被繩索束縛,如癰瘡等膿血不淨,根本就毫無意義和利益。上至諸天所得的色身,皆亦如是痛苦不淨。’因此求生淨土的修行者,不論若行若坐,若睡眠時,若覺醒時,常常要觀察此色身,唯有痛苦無有可樂,深深生起厭惡遠離之心。縱使是夫妻的房事不能頓時斷除,也應漸漸生起厭離之心。應當作七種不淨觀:
一者、觀察此淫欲的色身,乃是從我們的貪愛煩惱所生起的,此即是種子不淨。二者、父母在貪愛交會之時,赤白的精卵和合,此即是眾生受生處的不淨。三者、投生於母胎當中時,在心肺肝胃等生髒之下,在大腸小腸膀胱等熟髒之上,即是處胎時住處之不淨也。四者、在母胎之時,唯是食用母胎之血,即是食啖之不淨也。五者、等懷胎的時日月份滿足之後,頭部顛倒向著產門,與膿血一時俱出而下,惡臭污穢膿血狼藉,此即是初生時之不淨也。六者、人的色身只是一層薄皮覆蓋在上面,其皮下之內膿汁血液、遍滿於色身的一切之處,此即是色身全體的不淨也。七者、乃至色身死亡之後,膨大腫脹腐爛敗壞,骨骸與肌肉漸漸分離、縱橫四散,乃至狐狗野狼爭相食啖,此即是究竟不淨也。
自己的色身既然有如此七種不淨,他人的色身也是如此。若是能夠於自己所貪愛的境界,男女的色身姿態等,深深生起厭惡遠離之心,常常觀察其為不淨。若是能夠如此觀察色身不清淨者,淫欲貪愛等煩惱,即能漸漸減少。此外也可以作十想觀,其廣泛的內容就如經典所說。(譯注:十想者:死想、脹想、青瘀想、壞想、血塗想、膿爛想、啖想、散想、骨想、燒想。)此外應當發願,願我能永遠脫離三界生死之中、雜食諸物的惡臭污穢,膿血不淨,耽荒於五欲境界之男女等色身。願得極樂淨土法性所生之妙色身,以上為厭離行也。
二、所謂的欣願行者,又有二種:一者、先明了祈求往生極樂世界之意義。二者、觀察思惟彼西方淨土清淨莊嚴等種種事相,然後欣喜發願求取往生。
一者明了往生的意義者,我人之所以求生西方淨土,是為了要救拔一切眾生的生死痛苦的緣故,然後隨即自我思量忖度,我如今無有功德之力,若是生在濁惡的世界當中,種種煩惱之境界極為強盛,而我自己尚且為業力所束縛,淪墜沉溺於三途惡道之中,動辄要經過數劫之久。如此輪轉於六道生死之中,無始劫已來,未曾有一時的暫停休息,要到何時才能救度受苦之眾生呢?為此之故,應當求生於清淨的國土,親近於諸佛聖人,若能證得無生忍力,方能在此濁惡的世界之中,救度苦難的一切眾生。是故《往生論》雲:‘所謂的發菩提心者,正是發願作佛之心;發願作佛之心者,則是救度一切眾生之心。而度眾生的心者,則是攝受一切眾生,往生於諸佛國土之心也。’又發願求生淨土,必須具足二種行。一者、必須首先遠離三種障礙菩提門之法。二者、必須得到三種隨順於菩提門之法。
何者為遠離三種障礙菩提門之法?一者、依於智慧門,不追求自我的安樂,而遠離了我心中貪著自身之煩惱。二者、依於慈悲門,救拔一切眾生的苦難,而遠離了不想安樂眾生的煩惱心。三者、依於方便善巧之門,應當憐憫一切的眾生,希望給予其安樂,因而遠離了恭敬供養自我身心之煩惱。若能遠離三種菩提門之障礙,則能得到三種隨順菩提之法。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祈求諸般快樂故。因為無上菩提乃是無染的清淨之處,若是為了自身求安樂,即染污了身心而障礙了菩提之門,是故無染的清淨心,是隨順於菩提法之門。二者安清淨心,為了拔除眾生苦難的緣故。無上菩提心乃是安隱一切眾生的清淨處,若是不作願發心救拔一切眾生,令其遠離生死之苦,即是違背菩提之門,是故安樂眾生的清淨心即是順菩提門。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是畢竟恆常安樂之處,若不作願發心欲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即是遮障於菩提門。
此無上菩提因何而得到呢?這就要因為往生淨土,常常不離於佛,得到無生忍之後,才能於生死濁惡的國土之中,救度苦難的眾生,大悲與智慧在內心中圓融具足,雖在一心禅定之中而常以妙用利益眾生,圓融自在無有障礙,此即是菩提心,此即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之意義也。
二者、明了彼淨土莊嚴之事而起欣喜心、願求生淨土者。因為希求心而起於憶想,緣於西方阿彌陀佛,或者是其法身,或是其報身等,金色的光明,八萬四千的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常常遍照十方法界,攝取念佛眾生而不捨離。又觀想彼極樂淨土七寶莊嚴微妙快樂等,其完整的境相就如《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中的十六觀等。常常修行念佛三昧,及布施持戒等一切善行,皆悉回向布施給一切眾生,令其同生彼極樂國土,如此決定能夠往生淨土,此乃是所謂的欣願門也。
(法宣法師白話譯《淨土十疑論白話淺譯》)
定弘法師:夫妻正淫都不能往生,那我們該如何做才能保證決定往生?
問:再下面一個問題。我是一名家庭主婦,今生發願求生淨土,但夫妻生活問題怎麼樣才算如法?曾聽劉素雲老師的「覺海之舟」二集提到,在夫妻一方還未學佛的情況下,不能單方面提出分房。但師父上人在《科註》裡講到,夫妻正淫都不能往生,那我們該如何做才能保證決定往生?
定弘法師答:劉素雲老師跟師父上人講的沒有矛盾,師父上人講的沒錯。往生,你看《無量壽經》裡面講往生正因,「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這個淫欲包括夫妻之間的正淫。只要有欲望,對男女之欲沒放下,你往生就有問題。為什麼?因為你還貪戀娑婆,貪戀這種欲望,那怎麼能往生!真學佛了,夫妻一方學佛,另外一方沒學佛,他有這個需要,那你一定要持這個不淫欲的戒跟他分房,他就會生煩惱。怎麼辦?
劉素雲老師告訴我們,自己不能有淫欲心,而跟家人要恆順眾生,這就需要自己把握好,要有堅定的出離心,深厭娑婆塵勞苦痛。但是又不能有憎恨的念頭,對一切眾生一味慈悲,你能恆順就是慈悲。自己心中佛號不斷,無論你是在什麼境界當中,你這句佛號不間斷,那麼任何的事情對你沒有妨礙,因為你的心是在極樂世界,你真正欣求極樂。自己要多聽經,真正生起出離心,另外也要生起慈悲心,對眾生、對家人把情執放下,情執放下了你才有真實的慈悲。你希望能夠有這個緣分度他,但是又沒有任何的情執,這樣你才有智慧去處理這些事情。菩薩能夠恆順眾生,令眾生歡喜,才能夠度眾生,絕對不跟眾生對立。所以就是你的一念之間,你自己真的沒有這種欲望,事上不妨礙,事事無礙,最重要是你那個清淨心。
了幻法師:學佛後欲望淡與丈夫分房而睡,這樣如法嗎?
問:學佛後對男女之欲越來越淡。因此與丈夫分房而睡,這樣如法嗎?
答:不如法。
學佛後,對男女之間的欲望越來越淡,這是學佛進步的表現,值得肯定。但切要注意,這個階段最容易引發家庭問題,故應妥善處理好學佛與夫妻生活。
婚姻建立在愛欲的基礎上,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女性,特別是步入中年的學佛女性,一般在信仰的作用下,往往會單方面採取分房、分床之舉,從而引發家庭矛盾。學佛女性既然有家庭,理應配合丈夫,共同維持幸福的家庭倫理,不違天倫之道,如之作為,亦有違背佛陀制定的在家戒之本意。
佛教的居士戒律有五戒、在家菩薩戒,戒律規定:在家夫妻可行正淫,不可邪淫。換句話說:正式夫婦可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正淫),只要求戒除邪淫(非法夫妻不得淫)。由此可見佛陀深明世間法,顧及在家人凡夫性情,學佛弟子可正淫,不可邪淫,這足以保障夫婦人倫,避婚外情之過患。
若丈夫欲求房事,而妻子卻嚴守梵行,不與其隨緣行夫妻生活,而易招丈夫之反感、嗔恨,甚至進而謗佛、謗法、謗僧,這就違反在家學佛初衷,也是與佛法相背之行。故學佛居士不要輕易分房而睡。如有此舉,應徵得對方同意。
在家人不可模仿出家戒法,因為一旦學之,則有如此不僧不俗之相。當然,如年齡大、或身有疾病的,則另當別論。
了幻法師:年輕學佛者追求無性婚姻的誤區
在《佛法與婚姻》一書中,我對追求無性婚姻的學佛青年,提出了善意的批評。
兩年多過去了,在同一論壇,仍不時可見有青年居士在進行無性徵婚,為此,重發“追求無性婚姻的誤區”段落,以期引起諸居士的反思。
追求無性婚姻的誤區
學佛居士,特別是中青年居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出家情結。有的居士想出家,但因有家庭、親友等種種障礙,竟不約而同地發明了追求無性婚姻。
追求無性婚姻的人,一般容易發生在具有較強的宗教熱忱的未婚青年身上;他們以為,如果擺脫了性的誘惑,建立了無性的婚姻家庭,便可按自己的意願修行,乃至可按自己的意願隨時出家,學佛便可自然成功。
在佛門中,不時會發現一些學佛青年有此想法,後來留意此事,便上網查尋,在某一佛教論壇上,找到有五、六則徵求無性婚姻的貼子,發貼於2003年10月至12月。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三則徵婚廣告,內容如下:
(1)、徵婚之一:
A男:《給真心修行的善女子的一封信》:“我是一個一心想要出家修行的男子,由於家庭環境影響,而不得出家,現有一想法。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幫助。
(徵婚)你我結婚不需要任何形式,待到父母去世時,仍要出家。我79年生人,相貌一般,自由職業人。收入足夠生存。(我不希望別人因為我的財產才與我聯繫)。婚後不發生性關係,不生子,如果你也是真心有如此想法,可以與我聯繫。你可到我家住。我也可到你家住(希望女方最好有一定的禪定修為或專修淨土也行)。聯繫方式:手機:……”
(2)、徵婚之二:
B男《特殊徵婚》:“徵婚--男未婚:1974年生,174厘米,佛弟子,上班族,有房,無車,哦,有自行車,月收1750元左右,因我原來不打算結婚,父母對佛法有看法,我本人只想找一位情況類似,先過父母這一關,將來還是想出家,所以嘛,結婚只是名義上的,不生子,不過夫妻生活,分床睡。有意可發郵件………”
(3)、徵婚之三:
C男:“大家好:本人81年出生,99年學佛,欲出家,家人阻,無奈。現誠覓一佛子伴侶以過父母關,外是夫妻,實是兄妹,同修同行,共生極樂。
期盼有緣人早與聯絡。 QQ:……”
以上3位佛教青年,其宗教熱忱可嘉,但所言所為不符合世間規則,因為婚姻與性,從來息息相關;無性的婚姻不符合世俗婚姻生活,屬於非正常婚姻。不值得提倡。雖然徵婚者之一筆名為“真現實”,但從實踐上看,此做法真不現實;既然想出家,就應努力去實踐,如果放不下父母等,則應按一般世俗規則生活,用不著追求這種非正常婚姻。
在他們的天真想法中,至少忽略了三個制約婚姻的因素:
第一、忽略了未來妻子(或丈夫)人性中對“情*色”的需求。
即使女方(或男方)現在同意過無性的婚姻生活,但並不代表今後絕不反悔;而一旦領取了結婚證,要求有夫妻生活便是對方的合法權益。另外,當事人追求的無性婚姻,也有自私的嫌疑,因為他沒有站在另一方的立場來考慮,因而缺乏起碼的慈悲心;婚姻雙方是平等的,任何一方皆不是道具,或僅僅作為裝飾品。
第二、當事人大概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因為飲食、男女是欲界眾生的基本需求,如果要在婚姻中斷性慾的話,其中一方至少是登地菩薩或小乘離欲聖者(三果)。依佛法而言,小乘證初果才可斷邪淫,但仍有夫妻正淫;證三果方可徹底斷絕性慾。如達不到這個層次,那麼,這種名義婚姻,最終還是會轉化為世俗婚姻。
有的居士看了《高僧傳》等書籍,對過去高僧大德的非常行欽佩不已,也想效仿學習。如中國當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出生於官宦家庭,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打算要出家。父母為了安住他的心,給他娶了兩房太太,可是他結婚三年,同居而不染,實在讓人欽佩。父母無法打消他出家之念,在他十九歲的時候,不僅自己毅然出家,兩位太太也隨後出家為尼。但這種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事,是登地菩薩再來,非一般人能行之,故一般人不可勉強效仿,以免演變為“玩火”之舉。
第三、當事人忽略了雙方家族可能介入、干涉的變量因素。
在中國,婚姻不僅涉及男女雙方,還涉及兩個家族等世俗關係。如果僅是為過父母這一關而結婚,那麼,結婚後要想拋開家庭,過“妻子關”,其難度至少是“父母關”的數倍。為了過父母關,而製造出更大難度的“夫妻關”,這可能是諸位未曾想到的吧?
一相情願的追求無性婚姻,到頭來弄不好事與願違。同時,也為將來的婚姻家庭埋下了重大隱患。
未婚而又想過斷欲生活的居士,一定要理性、謹慎、冷靜地面對此事。因為實踐證明:勉強斷欲,便要承擔種種風險與過患,希諸位青年朋友三思。
二、出家的誤區
1、出家的大體情況
一個人要捨俗出家,過另一種生活,也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容易事。佛教是講“因緣”的,出家人各人都有各人的因緣,決不相同,但大體分析歸納起來,卻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為破解生死真谛,追求人生真理,聞道則喜,不惜身命者。這樣的出家人很少,但卻是楷模和榜樣。他們的事跡往往給後人以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如現代高僧虛雲、倓虛、太虛、印順法師等。
二是出於對佛教的真心向往和喜好,並對世俗生活發生厭倦者。這樣的出家人數量較多。
三是在世俗生活中遭遇挫折,遁入佛門,尋求解脫者。這樣的出家人在僧團中占有一定比例。
四是將出家作為生存之道或一種社會職業的,個別的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所圖者。
2、未婚者出家的誤區
身處於滾滾紅塵的學佛青年,究竟要選擇婚姻、家庭做為修行的道場呢?或是出家生活為道場?這是一部分居士十分困惑的問題。
一般而言,對絕大多數學佛青年,選擇婚姻、家庭做為修行的道場較為合適。
學佛青年若宿根深厚,人欲淡薄,無情愛因緣,道心堅固,具備出家的各種條件,可以嘗試選擇出家修道;但不宜馬上出家,最好用一段時期來了解與實踐,看自己是否適應寺廟生活。
一些到寺廟出家的居士,由於對寺廟過於理想化,開頭十分積極,幾個月下來,則煩惱叢生,最後還是回了家,這部分人以城市青年居多。
還有一些青年居士,他們大學畢業,為出家而入寺廟,但最後卻選擇了即不出家,又不回家的方式,幫寺廟做事謀生;或從甲廟到乙廟,不斷更換,幾年下來,幾乎走遍大江南北。其學有所長的專業,則早已荒廢……。
剛走上社會的青年,最好先工作幾年,以報國家、家庭培育之恩,並熟悉世間法,然後再出家也不遲。這期間,也可觀察審視世俗生活,究竟對自己有多大的誘惑,若心不貪戀,則出家較為可靠。切不可一時沖動,剃度出家,最後卻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個別的甚則演變成“佛油子。”
如果有情愛因緣,或愛欲心較重,這種情況宜於戀愛結婚。男女雙方都學佛,當然最好;因為常見一些家庭,婚後因信仰不同,而生出種種矛盾,甚至很長時間雙方都無法溝通。如果一方不信仰佛教,應以方便漸漸引導,使其接受佛法,雙雙修學。
雙方若已決定承受婚姻之事,那就要雙方相互照顧互相鼓勵,在此生結善緣,使雙方感情生活和諧,建設佛化家庭。。
3、已婚者出家的誤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已婚者也心存出家念頭,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
(1)、未婚前已入佛門,中年之後滋生出家之念;
(2)、婚後學佛,頗感人生苦短,萌發出家之想;
(3)、家庭存在諸多矛盾,故希望走出家之路,以解脫(擺脫)煩惱。
近十余年來,在佛教中出家為僧、尼的人數持續增長,每年僅漢傳佛教受戒人數,平均為3000人以上;其中已婚者占相當比例,他(她)來自城鄉各地,不乏干部、職工、知識分子。以四川色達五明佛學院為例,全學院僧尼最多時達八千余人,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佛學院,其中漢族僧人就達500余人,分別來自除西藏外的二十多個省、自治區。
已婚者的出家,有的很順利,特別是全家皆學佛的,還會得到相互妥善的幫助,包括精神、資金的支持;甚至還有夫妻雙雙出家的。
但有的則不那麼幸運,除了遭至反對,還遺留下一些現實問題:如工作移交、經濟財產、老人贍養、子女問題。總之,已婚者出家,會程度不同的給家庭帶來一些影響,故應處理好善後工作。
當事人應冷靜、理性,確保自己行為非一時沖動之舉。必須將有關家庭事宜處理妥當,方可出家為僧(尼)。
如果因緣、條件不具備,則不要勉強出家,以免增添諸多煩惱。
我認識的兩位W姓中年居士,兩人是姐弟,各自都有一個不錯的家庭,但兩人自入佛門十余年來,皆有出家的願望,並便盼望自己的孩子,早點畢業、工作,以便出家。待孩子都參加了工作,與家人商議此事,不料均遭強烈反對,W(弟)居士欲強行出家,不料其妻以死要挾,爆發了一場家庭大戰,萬般無奈之下只好作罷。
其姐也不只一次向我咨詢:“老頭子(丈夫)堅決不准我出家,怎麼辦?”
我答言:那就在家修行啰!
其姐:那怎麼行?在家修不成功,只有出家才修得成。
……
出家的情結,有時會演變成強烈地執著,並影響到我們的人生觀及婚姻家庭生活。
想要出家的居士,一定要真誠、認真、冷靜地面對此事,這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如果沒有足夠的決心和勇氣,以及具足的因緣福報,一般人是走不到頭的。實踐證明:不是每個人都能出家,出得了家的。
三、避免因出家引發的家庭矛盾
經常有學佛人詢問說,不清楚自己是否該出家,內心很矛盾、很痛苦,問有無圓融的方法,現答復如下,供參考。
佛教本不限於出家。大乘佛法中,在家菩薩無疑占有重要的席位。無論從正信、修學、證悟等哪一點去看,出家與在家,可以說是完全平等。
無論出家在家,都是為了淨化自己的心靈。當然,身在家的居士,需要主動淨化的多些;身已出家的僧人,則通過戒律、禅定、慧觀,去掉對名、利、情等的執著。如果不知道這一點,無論身出家、還是身在家,都不能算作真正修行。不清楚這些,出家也好,在家也好,都會盲從,很容易走入神秘的宗教形式中,而經歷多年卻不自知。
所謂久困樊籠,不得解脫,也是自己的心未解脫,並不一定是周圍的環境造成的。明了這些,就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自己,是否應該身體出家修行。
真正的出家,是心超天地萬物外;真正的出家,是對存在的本質有洞察的能力;真正的出家,是指對人類有無私的悲心。
如果沒有出離心,不能淡泊、刻苦修行,所謂出家,只是從一個家搬到鄉下另一個“家”而已,何曾出家?
一個人必須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夠出家呢?
首先,就是說他應該負起的責任都已經做到了,沒有虧欠別人,也沒有未了的責任;
第二,就是他要有悲心,出家要干什麼?出家不是逃避,不僅是為了自己修學佛法,還希望能夠幫助別人解脫煩惱,要有此種菩薩心腸。如有這樣悲心的話,那麼他具備出家的第二個因緣。
第三,必須要具備基本成熟的人格。因為出家是為了自覺和覺人,在自覺過程中圓滿的自己的人格。而圓滿的人格的學習,必須建立在五戒十善的基礎上;如果在家做人做事就不守道德規矩,出家也會有辱僧團聲譽的言行。
絕大部分的現代人,其實就在原本的工作崗位裡,就在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裡面好好修行就可以,不需要非得捨棄家庭不可。
依佛法而言:心離三界才是出家。
真正的修行是可以在婚姻生活裡面體會的;真正的修行是可以在上班當中體會的;也可以在炒菜、走路、投入社會、關愛社會裡面體會的。人只要能夠無私的關愛別人,能夠認識自己、體諒別人,這個人不管有沒有出家,都是真正的修行。
涅槃是遍一切處的,因為遍一切處,所以修行不需捨近求遠。“安禅何必須山林,滅卻心頭火亦涼!”
一個會修行的人,現在就以修;如果不會修行,出家換一件衣服也不一定能使你的心性改變。不往身、口、意去淨化,出家也等於只是搬家而已。
對出家修行,我們尊重它,也樂觀其成,真正能夠出家,是值得贊歎的,
但是要明白,時代不同了,無論就修行的立場,或是整個時代的背景。我們都應該好好地發揚大乘佛教精神;特別是菩薩為了度眾生,要“萬事與人同”,要“同事”──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在現代的社會中,我們要盡量和別人一樣,這樣一來自己可以好好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就算修行不是很成功,但起碼善盡了做人的責任,撇開學佛不談,至少在做人上是及格的。所謂“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而度之”,為什麼不能夠就在工農商學兵的當中,指導人們去體驗佛法呢?
現代人修行雖然大都各自在家,但在心境上卻要按佛陀的教誨:“住非家想”──即身未出家,心出家,不受紅塵煩惱的牽引與困擾!
第三節、消極與積極
一、消極的誤區
在一般人的眼裡,佛教是消極的、悲觀的。
事實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如基於督教信徒,總是給人樂觀向上的印象;佛教徒則給人消極無為的印象。乃至一些學佛的青年,都不敢在單位和社會上,公開自己的居士身份,怕別人議論為頭腦不正常。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看到,一些學佛居士,學佛很認真,工作不努力;節衣又縮食,布施挺大方;熱衷跑寺廟,家中缺和睦。
縱觀社會各階層、各種類型的學佛人,確實存在著許多人,不善處理婚姻家庭的問題,以至不少人學佛後,反而失去了家庭和睦與喜樂,這種現象似乎在城市中青年家庭比例較高。如一些人學佛後,執著種種苦行,效仿古代修行者,吃得差,穿得舊,不看電影、電視、報紙,弄得灰頭土臉,了無喜樂。如台灣星雲法師言:臉上無喜色,胸中無熱情。
以至當他(她)們向別人宣講佛法的《四聖谛》中“苦谛”時,往往會得到別人的讪笑:“用不著說人世間的苦,看你們的臉就知道人世間是苦的了……”
一般人不學佛,固然有許多執著,但學佛後,有的人又多出了新的執著:這樣不對,那樣又不符合佛教規矩;整天頭上安頭,無事找事。沒學佛時,喝酒、跳舞、打麻將,門門參加,樣樣不少。學佛後,則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加之有了宗教戒律的放大鏡、顯微鏡:看這個男的有問題,看那個女的又穿得象妖精;回到家,這樣不能吃,那樣不能做;電視有污染,書刊有色情。結果弄得家庭了無樂趣,與工作同事也甚少交往。
還有的學佛者,崇尚“苦行”,家庭擺設往往簡陋之至,猶如貧苦家庭;但宗教用品一應俱全,整天家中香煙缭繞,看上去家不象家,廟不象廟。而外形穿著乍一看:則男不男,女不女;僧不僧,俗不俗。思想觀念上:排斥現代科技、文明;資汛——孤陋寡聞;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毫無熱情。
對這些居士而言,學佛儼然成了生活的全部。其實,這樣的修行已經出了偏差,不能為家庭和社會,帶來喜樂祥和。如果再遇上丈夫(妻子)不學佛的話,其偏激行為,則有可能成為婚姻危機的導火索。
二、積極的人生態度
為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再說明一下佛教徒的人生態度,佛教如何看待消極與積極的。
辯證地說,佛教徒既有消極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從世俗的生活角度看,佛教徒是消極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則是積極的。
1、佛教徒應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每位佛菩薩的成就都來自於他們的發心和願力,正如佛教“四宏誓願”所說的那樣:“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也是所有學佛者應當樹立的人生目標,因為學佛就是要學佛所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常人的目標往往只是局限於個人或家庭,非常狹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學佛不僅是為了個人的解脫,還要幫助更多的人尋求解脫。
歷史上有多少高僧大德為了弘揚佛法不辭勞苦、捨生忘死,正是他們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為聽聞佛法而獲得解脫。
我們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鑒真和尚,為將佛法傳播到日本,在交通條件極其簡陋的時代,六次東渡,其間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隨行的弟子相繼被風浪和疾病奪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長途跋涉的艱辛而雙目失明,但依舊锲而不捨,終於在六十六歲的高齡踏上了遙遠的異邦,成為日本律宗的開山祖師。是什麼支撐著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就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傳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為懼?”在他決定東渡伊始,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撓,他所憑借的,正是為法捐軀的的赤誠之心,正是普渡眾生的積極追求。
2、佛教徒要積極的研究經教,以探索真理為己任
如果說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行就是成佛的助緣,願力還要通過具體的實踐去完成。學佛是追求真理的過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積極研究經教,才能從中探索出人生的真谛。
且不說佛陀在因地時,為求半偈不惜捨身,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翻開《高僧傳》,每一位前賢都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當年,玄奘大師在國內遍訪各地善知識後,感於漢地流傳的佛法義理派別眾多,譯文尚欠完備,毅然背井離鄉,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途。在那樣的年代,西去印度談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歸無十”。
在漫長的旅程中,他無數次死裡逃生,終於來到佛法的發源地,又在印度學習了十七年之久。大師的博聞強記和銳利思辯使印度各宗僧眾都為之歎服,聲譽之隆,一時無雙。但大師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濟世度人,為了將佛法的智慧傳遍東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後,再一次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回到漢地,開始了中國佛教史上規模空前的佛經翻譯事業。大師的一生都積極致力於經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為己任,真正體現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積極止惡,積極行善
當今的社會,普遍存在著:“不敢叫惡人住手,但卻要弱者住口”的現象,對此,佛教徒要有止惡行善的決心和勇氣。
人間有善、惡兩種力量。在我們的人格裡,這兩種力量也同樣存在。學佛,就是要開發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們的起心動念,都和善法相應,使我們的慈悲念念增長。
《華嚴經》中有一著名的偈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當年,白居易在向鳥巢禅師問法時,禅師正是以此偈作答,白居易問:此言三歲小兒皆知。禅師意味深長地答言:雖三歲小兒皆知,但八十歲老翁猶不能行。由此可見實踐的重要性,正如俗語雲: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體行持中,又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勿因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中國《易經》亦雲:“積善之家有余慶,積不善之家有余殃。”
佛教強調持戒,即“諸惡莫作”,事實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種行善的方式。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殺生,我們就不必擔心受到他人的傷害;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偷盜,我們就可以夜不閉戶;如果每個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許多家庭糾紛;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妄語,我們就不必擔心上當受騙;如果每個人都不飲酒,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很多悲劇就可以避免。
而佛教菩薩乘更強調“眾善奉行”,不僅要以持戒來利益眾生,還要積極行善。善事不論大小,凡是自己能夠做到的,都應隨分、隨力、隨時去做。像觀音菩薩那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眾生有困苦,就積極主動地為人分憂解難。對所有眾生都視如己出,無有分別,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不求回報,不論得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積極完善人格,濟世度人
我們要像佛菩薩那樣去濟世度人,先必須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須從克服自身的煩惱做起。
眾生之所以流轉生死,是因為生命中存在著很多煩惱。煩惱是來自於生命的內在,而客觀條件只是造成煩惱的外緣。面對逆境是否生起煩惱,與我們的觀念和修養有關。一個沒有貪欲的人,欲望不會成為他的牽掛;一個沒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種子不會在他心中發芽;一個沒有愚癡的人,無明不會遮蔽他智慧的眼睛。
學佛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圓滿了斷德、智德、悲德的覺悟者。所謂斷德,就是斷除人類無始以來的貪嗔癡雜染。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本有的清淨自性才能得到顯現,人格才能得到進一步完善,而這正是濟世度人的基礎。
行菩薩道,不僅要說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實際行動去感召他人,讓所有人感受到菩薩的慈悲和智慧。菩薩的心量是常人難以度量的,菩薩在行布施時,不僅要施捨財物,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萬行莫不如此,為了眾生的利益,犧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說,真正行菩薩道就意味著徹底的奉獻。這是一個艱苦漫長的過程,要盡未來際無有間斷,廣度眾生無有疲厭。
綜上所述,作為佛弟子,就是以佛菩薩為榜樣,以佛菩薩的標准來要求自己。在明確人生目標的前提下,積極追求真理,傳播真理,從這個意義來說,佛教徒的人生態度無疑是積極的。
三、佛教徒的責任誤區
依人間佛教的精神,佛教、佛教徒應盡三個層次的責任:
第一、佛教徒應盡好普通人應盡的家庭責任,這是每個佛教徒最起碼責任;第二、佛教徒應盡到社會責任,搞好本職工作,服務社會,造福大眾;第三、佛教,還應負起指引人類文明航向,以佛的覺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佛教徒應避免出現以下誤區:
1、家庭責任誤區
佛教徒應盡好普通人應盡的家庭責任,這是最起碼責任。
在家佛教徒在家庭中應敦倫盡分,孝養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關心幫助親朋鄰居、同學同事,待人熱情禮貌,為人坦誠謙和。總之,要在家庭中做到人道無虧。如有的居士結婚後不願生育,認為生育小孩會影響修行,結果釀成家庭矛盾。
舉一個我親見的事例:一對學佛夫妻,向道心切,結婚後雙方約定:為學佛故,終生不生育。開頭近十年,倒相安無事,逐漸地雙方父母便有非議,並且日益矛盾加劇,最後見之便罵:“你們學的什麼佛,弄得我們抱不了孫子,太自私了!學佛是不是就要學得斷子絕孫?……”
夫妻倆不堪其擾,最後決定向父母妥協“投降”,但因妻子年齡偏大,過了最佳生育期,無奈,抱養了別人的一個女兒,才平息了家庭大戰。
婚姻不僅涉及兩性、義務、道德、責任等,在中國,婚姻不還涉及兩個家族等世俗關系;不可只顧自己和小家庭,還應該關心父母的感受和期望!婚姻、小孩可以成為各種煩惱的源頭,但未必障礙人成為好的修行者。
有的中青年學佛後,對家中小孩關心甚少,個別人甚至到寺廟去閉關、靜修,小孩則托付給親友照顧,時間往往長達數月或更久。最糟糕的是,還好一些有孩子的中青年女居士也這樣做。不知她們在修什麼?放棄家庭責任“去修行”,這種行為不僅不是修行,可說是極其不負家庭責任的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還常發現一些佛教居士,對應盡的家庭責任未盡到,而對宗教的又投入太多,以至影響家庭生計。如有的居士入佛門後,熱心各種布施及公益慈善,樂於捐款,熱心助人。但對家庭則照顧太少;並且,在布施中執著事相、功德,有好大喜功之傾向,其布施不量力而行,而過多的捐款,往往招來家庭責難與非議。這些都是過分執著的結果。
作為一個學佛居士,經常布施是很好的,有助於克服我們無始以來悭貪的習氣,從而改變我們的心性;但是,布施的功德大小與發心有關,與金錢、財物的多寡則非正比關系。切不可在布施多少上相互攀比,量力而行就好,不要因布施影響家庭生計,甚至釀成家庭矛盾。
2、社會責任誤區
就我所知,有些居士,當他們信佛學佛之後,竟與他們的社會關系疏遠了、冷淡了、隔閡了,甚至被人視為孤獨、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當然,這是由於他們的慕道心切,他們一心向往解脫之道的出世生活,所以跟他們的社會關系,漸漸地脫節了,接不上了。但這不是一個居士應有的態度,修道的居士,對於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對於社會公益,仍當要熱。切不可演變成“心中無熱力,臉上無喜色”之人。
事實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證大果位的人,對於社會的大眾,無一不是熱烘烘的。這種熱,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學佛,是為發菩提心,信佛學佛之後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豈不成了背道而馳?
最低限度,一個居士,不該是惹人討厭的對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乃至是虧辱了職守!既然不盡職守,仍然享受職守上的待遇或權利,便是一種債務,便是一種罪過,便是一種因果!那絕不是一個居士的本色。有生活的義務,即使出了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一個佛教徒的本色,應該是多盡義務,少享權利,才能獲得他人的愛戴。
佛教徒應盡到的社會責任,主要是搞好本職工作,服務社會,造福大眾。
學佛青年中,一部人學得不錯,學佛、工作和家庭,皆能融洽處理好;另有一部人則學出了毛病。上學的不好好學習,工作的不好好工作。還有個別人,為學佛而辭了工作,丟了飯碗,弄得像個乞丐。由於言行處處與眾不同,使人覺得特別,因而被社會大眾瞧不起,與群眾遠離。
他們的過失在於“定位”失誤——在家好修出家法!結果卻變成“欲速而不達”。
其實,在家青年學佛的重心,在“了生”的根本上,通過學修,真實發菩提心,獲得正確生活的知識,掌握好工作的技能。青年學佛應特別注意處理好工作、感情、婚姻家庭等問題,不宜將過多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學佛上,言行亦宜社會化、大眾化。
首先,要樹立遠大理想,發菩提心。古人雲:“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樹立遠大理想,立定明確的志向,是青年做好人的第一步。
其次,努力學習,掌握過好生活的本領才干。青年應努力學習,掌握為社會服務的知識技術、本領才干,以從事正當的職業。自己尚無法生存,豈能談得上學佛修道?
第三,在家佛徒應努力學習、工作,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為社會創造獻物質、精神財富。現在有些學佛的人,只知為自己速了生死、得成就打算,不顧家庭社會,工作的也不認真上班。
有一位學佛女居士,其所在單位福利好,工作輕松,報酬高,是普通人期望進入的行業;她未學佛前,倒是與群眾打成一片,吃火鍋,打麻將賭錢等,樣樣參加,處處不缺。學佛後,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過去的娛樂活動一概不參加了,轉而非常執著而認真地念佛、誦經。甚至定下每天誦念六部《無量壽經》的任務,而每誦一部需要一個多小時,如要完成任務,需每天誦經八個小時以上。於是,她上班就把經書放在辦公桌抽屜裡,埋頭誦讀,經常一誦就是一兩小時。曾有居士勸她別在上班時間誦經,以免影響工作,但她完全聽不進去,回答說:反正沒事干,別人都在聊天,我這樣做不是很有意義嗎?
結果,單位同事都覺得她行為怪異,但由於她個性強,無人願給她指出;過了一段時間,領導終於出面干預,並找她丈夫談話,丈夫大為氣惱,回家斥責:“你搞什麼名堂?我的臉都被你丟盡了!”從此,她再也不敢上班誦經了。
一個佛弟子,如果連社會上一般好人能盡的社會責任都盡不到,其結果不僅是自己生活過不好,受到家人、社會的指責,更會連累佛教,使社會人士誤解佛教,認為是佛教把人教壞了,這豈不是以身謗法,罪過不淺?!
這種人待人處世,道德水平往往不及社會上較好的人,並且大多不通人情世故,不考慮別人的觀點及利益。
他們雖然在學佛修行方面,下功費時不少,但多收效甚微,甚至常出這樣那樣的怪毛病。其根本原因便是沒有先做好人,生活過不好,社會責任盡不到。學佛的出發點,本來是為破除我執、我愛,而以強烈“我執”來學佛,豈能平心靜氣放下一切而入定發慧?尤其是拿薪水而不上班或上班而不盡責,更是違犯偷盜戒,這樣過一天便增一份餓鬼業因,戒基未立,何來定慧?須知佛是福慧極大之人,要從做好人修起,連人都成不了,談何成佛!
3、佛教徒還應負起以身作則,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責任。
促進精神文明,平衡社會人心,培養英雄賢聖,乃佛教對國家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一責任要由每個佛教徒來承擔,首先從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持,盡職盡責,生活得好,奉獻得多,表現出高尚的精神、完美的人格、超群的、利人助人的赤腸熱心,自然會成為周圍人眾的榜樣,佛法的光輝,便會從自己身上向外輻射,如日普照,吸引帶動人們向善學佛。
按佛經中的要求,一個在家佛弟子除自己精勤修行外,還應時常主動地以“四攝法”攝引、教化周圍的眾生,“隨所住處為眾說法”,隨眾生的過失和接受能力導以正道,若不如此,是為失職,“而是菩薩則為諸佛之所呵責”。
當今社會,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泛濫成災,價值失范,道德淪喪,貪污腐化、物欲橫流成為公害,不少人在紙醉金迷中荒蕪了精神田園,迷失了人生航向,需要佛法的指點迷津,給人們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予社會建設以深刻啟迪。
佛教徒應自覺肩負這一光榮的文化使命,面向全球,面向未來,開闊視野,以開放的心態、清醒的時代意識,緊扣人類文化重建的根本問題、切要問題,以種種方便努力弘揚佛法,使世人廣泛了知佛法的智慧。這是佛教對人類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附:在家修行如何對待夫妻性生活(心得)_情感
對于“淫”的問題,可以說是在家修行人的“焦點”問題,曆代高僧大德都對“淫”有不同的開示,但段淫斷生死的觀點是統一的。末學慧淺、障深、業重、福薄,只談己見,敬請網友雅正。
有的在家居士(受五戒的優婆塞、優婆夷,未受五戒不能成爲真正的居士,應稱爲同參道友或佛友較恰當)或修行念佛法門的佛友相互交流學佛的體會時,很少談及此事,認爲夫妻性生活是天經地義,不便啓齒,其實,這是個關鍵問題,也是決定能否往生的不可忽視的問題。
提到“淫”,大都認爲把男女的性愛視爲淫,其實,這只是人觀念的部分定義,佛法講的“淫”是對某種物相、行爲強烈的執著,都歸爲”淫欲”,是欲望的“焦點”。如對“音塵”的某種樂器或歌曲或戲曲等等愛不釋手,千聽不倦,百看不厭,甚至達到連飯都可以不吃也得看完、聽完,這都屬于“淫欲”的範疇,也就是強烈的愛好和執著的行爲。有的人說:“煙好戒、酒好戒,可是這個男女淫欲非常難戒”。
當然,煙、酒嗜好者,大都是當生養成的習性,欲望的心磁引力不強,若下定決心,戒了也就過去了,那個心磁念力就失去磁性了。而男女雙方的淫欲,特別是男衆就不是那麽輕而易舉說斷就斷的,尤其是剛結過婚的年輕人或中青年,那種強烈的欲望就好像大河攔壩,水不斷上漲的感受,沒有水閘放水就像要決堤一樣,其原因是多生多劫在“五道輪回”(地獄道只受刑)的陰陽三界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強烈的習性心磁場(自性覺正淨一如本性湛然清淨,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是“欲界生命”的焦點。
我曾到北京故宮看過,看後頗有感受,寫了四句感言:“宮庭華麗賽仙宮,百姓疾苦在其中,天子只爲美人笑,留下空址後人評”。“人去樓空美人在何方,化作青煙隨風去,流落六道莊”。我們知道曆史上商纣爲妲己美色而亡國,周幽王爲褒姒一笑戲弄群臣導致滅國......因女人亡國、亡命的數不勝數,爲此,傳統觀念把女人看成是禍水,其實這是分別心的偏見,是對女中的不公。
宇宙體系成、住、壞、空,生命體系生、老、病、死皆有因緣,都在“十二因緣”中,眼、耳、鼻、舌、身、意“六賊欲望”,迷戀“六色塵牢”即色、聲、香、味、觸、法。這是無始劫形成的習性心磁感應。衆生過于執著某色相的塵牢就會被塵相黏住,就會框在“塵牢”中坐井觀天,夜郎自大,自我欣賞和陶醉。如有的人就願意吃“魚籽”(母魚死,其子焉存,其共怨可思之),口欲(舌償識)迷于香塵,就進入“色香牢”,周圍都是魚的怨靈把守的牢房,一口魚籽,吞下幾百個小魚幽靈,吸收到身體的鬼道或地獄道空間(人是多維空間體,道家稱人體就是宇宙,人死後,隨業力和習性二力牽引到自己身體對應的空間,故有人體如虛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何心何境,一切唯心造、唯識變),您說身體能沒有病嗎?能沒有死亡嗎?生老病死亡不也是平衡因果的形式嗎?那其它五欲執著亦複如是。
可見,淫欲心在人的第八識即阿賴耶識備份已久,就是相當于多層空間電子檔案庫,聲像資料按空間分類儲存在自己的心識空間。今生當人得因緣成熟了(到成人青春期),自發地流露出來多劫最強烈的習性心磁感應,看動物長大了,找異性就是如此。
有的人前幾世都是海裏的生命,當人後自然就喜歡吃“海鮮”,原因就是與海裏的生命有相吃相殘的因緣,在海邊出生的漁民肯定同水族類有緣,這是宇宙因緣果法平衡引力作用的結果。這種因緣果平衡的引力就是衆生迷惑的不平的心磁念,也正因此念才自發地驅動神識相吸來平衡。有的人下生就有“咽喉病”,不知怎麽回事,那是您前一世當鳥類時,用帶鋸齒般的喉嚨不知吃過多少蟲類業太重,上世未報了,留給今生的余報。
您知道嗎?天生牙就不好,腐爛,牙痛的夠嗆(東北方言),那您上世當凶猛動物用牙齒把弱小動物殺死,用牙齒撕碎您知道嗎?。從那跌倒,從那爬起,從何造業,以何先報。您今生以強欺弱把動物打殘廢了,那麽,來生這個緣成熟相會時雙方若都是人,人家就會找上門來同樣欺負您,而且也同樣把您打殘廢了,即便是您是人,他是馬,也會用蹄子說不上有一天會把您踢殘,您若發恨殺了馬,又續上了“命債”,下輩馬在投胎又會找您償命的,這就是因果相續不空的道理。爲何不空,就是迷惑顛倒,不信因果,心永不平之故。
從世間法的角度講,方便說法“淫”可分爲“正淫”和“邪淫”兩種,正淫就是人間法律允許的、衆人公認的夫妻性生活。除此之外,非是夫妻,不合法的性行爲統稱爲“邪淫”。
正淫是爲延續後代,更說白了就是平衡因果的。因爲三界內欲界衆生陰陽兩性心多劫來強烈的習性牽引,在六道中輪回,在五道中投生,都是“恩怨情仇”的心放不下,受此心磁場的引力,自發隨緣去平衡各自因果債的。遇到善緣、善境,學善就得善報,反之得惡報。其實,對您好的是欠您的(情債、欠債、恩惠、施舍等),對您不好的是您欠人家的。
若能曉知就會在當生把這個善惡因緣化解了,這就是“緣覺”,而衆人迷惑顛倒,不曉知因緣果的平衡奧秘,對自己不好而人視爲“小人”或“克星”,豈不知您欠人家好幾世不還,人才來找您不是應該敬重的“大人”嗎?,來報恩的善緣不是“正人君子”嗎?,所以,對自己好壞都要感激,尤其要感謝對您不好的人,因爲他曾經是您的恩人,您欠過人的債。就好比您在生活拮據時,人家借您錢度過了難關,可是人家找你要錢了就不高興了,有的還結了仇,是誰錯了,不還是自己錯了嗎。人不可能輩輩都行善,一旦當動物時怎知道學善。山羊給狼下跪祈求狼不吃它可能嗎?
人受報身報應的同時,也受報境報應影響的,這也在因緣果中。如現今年輕人造“淫業”就較多,有的搞對象三天就上床,有的中學生早戀租房同居,有的到賓館包鍾點房等等,有的提倡“試婚”,這都是受西方性開放影響,傳統道德失控之故。現今年輕女人有的也不拿墮胎當回事,豈不知已釀下了“阿鼻地獄”的因,因爲墮胎就是犯了“五逆罪”(殺父、殺母、破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壞和合僧團),若在毛澤東時代,誰敢腐敗貪汙公家的錢物,誰敢亂淫,現今生活是富裕了,但相對造業也成正比例發展了,什麽“包二奶“、”養情人”、“續小姘”等等,還能得到不少信衆吹捧,認爲有能耐。
可謂末法衆生享大福、造大業,心中的道德完全失控,單靠法律是束縛不了人心的,人會法律的空子。“萬惡淫爲首,百善孝當先”,對于現今社會現象,自有其發展的規律,我們修行人只能盡應盡的力量幫助有緣人,棄惡從善。要知道成住壞空是定數,人類的劫難也都是定數,但我們要發大願往生後乘願再來救拔。就好比自己會遊泳,可是一下子看見千人同時落水,試問您能救幾人?,若到西方經阿彌陀佛法化,願力無量、慧力無量、光攝力無量、壽命無量、法力無量、分身無量,就可以隨緣遂願救無量苦難衆生,有什麽辦不到呢?爲此,要發願求往生。
若修行人今生您有邪淫、墜胎(包括因男而墜胎,不單單是女之過)的因,甚至學佛後也有此過錯的,要下定恒心改過、忏悔。正所謂“昨日種種昨日死,今日種種今日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要因爲自己有過重惡業就失去對彌陀的信心、往生的信念,要知道“佛魔就在一念間,生命就在呼吸間”,學佛要時時刻刻不能松懈,毫無旁待,要知道人每天都至少死一次,即睡覺。因爲人睡覺會醒來所以人就不怕睡覺,若是人睡覺不保證能醒的話,恐怕世人就會更加恐怖死亡了,地震時對于正在熟睡的人,一下子死亡了,沒有任何知覺,他(她)能知道怕死的定義嗎?人不就是睜著眼睛怕死,閉上眼睛睡覺就不怕死嗎?,爲此,要珍惜今生佛緣成熟的機緣,不可把擺在眼前的“念佛成佛”的千古難覓、萬劫難尋的方便法門從自己的眼皮底下錯過。人生無常,誰也保證不了什麽時候死,怎麽死,要珍惜家庭,關愛妻子、丈夫,孝敬雙方活佛父母。
百善莫過于勸導父母信佛,若實在難信,也要通過善巧方便法,爲雙方父母續佛緣,在眼根、耳根、心田中先植下彌陀的種子。
修行中要正確對待夫妻的性生活很重要,有的學佛了不取中道,想斷淫還斷不了,就搞夫妻分居,冷落對方,使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活守空房或活守寡,“不僧不俗”,弄得家不和、人不悅,對學佛人有了偏見,反倒障了別人的慧根成熟。有的爲了吃素,也不給家裏人買肉,有的一家人爲了您一人學佛還得單做一些飯菜,無端地給家人帶來各種煩惱。
您修佛人家不修,您就唠叨不停,聽您的就欣喜若狂,不聽您的就撅嘴撓腮,不考慮人的感受,只考慮自己成就。起早貪黑做功課,攪得家人吃不好、睡不好,美其言“精進”,其實這是“精盡”即精力耗盡,有的念佛人把念佛帶到工作中,不分場合,勸人念佛,甚至影響工作,搞得單位領導不滿,說到自己時,還滿有一套理由,這都不是恒順衆生,是干擾衆生。
念佛要用“平常心”,學佛要取中道。琴弦過緊會崩,過松不成調,不緊不松正合適。弘法要用智慧,要善巧方便,不能憑著心血來潮就隨自己的主觀意識行事,一切隨緣不可攀緣。
六祖慧能在獵人隊苦修十幾年,吃肉邊菜,不也成就了嗎?爲此,念佛、學佛不要偏激,要和諧,特別是家庭這本真經先要學會,正確對待夫妻的性生活,要感染對方,做好的示現,讓人家看到您學佛後,酒也不喝了,打麻將賭博停止了,夜不歸宿的毛病改了,好色找女人的惡習斷了,在家飯來張口,好吃懶做的習氣也沒了,知道疼人了,知道關心別人了,知道主動分擔家務了,知道同子女溝通了,不擺家長的臭作風了,也知道常常看看不和自己一起過的父母及嶽父嶽母了......這就是真學佛,就是普賢行,若能做到,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心”是船來“行”是漿,“信”是航燈,“願”是動力。爲此,通過在家踐行普賢行,就會感動對方成爲助緣,雙方都會把性欲看淡的,有的還會成爲同參道友,同時,因爲您的正行,雙方都通過學佛把性欲看淡,但不是強迫斷,即便段也要靠因緣而定,不能因斷淫而搞離婚,那就是對“念佛法門”不全信之故,學佛走偏。念佛法門其妙用無量無邊,就是“信願行”三資糧具足。
從前有一位富貴的大善人,在世間做了許多的大善事、大施舍,可是臨終因爲子女爭著分家産而動了一念憤恨之心,結果下地獄去了,因爲在陽世累積善因多,在地府當了閻王手下的官。與其鄰居家有個殺豬的屠夫,吃喝嫖賭抽無所不好,以殺豬爲業,橫行鄉裏,可是臨死前因掉懸崖將身摔殘,臥床不起,只有她天天被其打罵的念佛妻子靠討飯維持生活,來伺候他,看著妻子憔悴的身體還要爲自己擦屎端尿,心生極大慚悔,想起妻子念佛自己百般阻撓,毀佛像,更是忏悔萬分,臨死拉著他的妻子說:“我這輩子惡事做絕了,真是有愧呀,更有虧您呀,您能原諒我嗎?妻子含淚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咋說夫妻一場,我又怎能記恨呢,您念佛吧,我佛是慈悲的,一定能原諒您、接您往生的”,屠夫聽到妻子的話,淚流滿面,念佛死去,結果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地獄裏的鄰居大善人聽說屠夫往生了,就去問地藏菩薩爲什麽自己沒往生,屠夫是大惡人怎麽往生了。地藏菩薩告訴他,佛魔就在一念覺迷之間,人家在生死交替受報期間的關鍵時刻一念忏悔心,一念向往心就是“信願行”具足,爲此往生了。您雖在人間積累了善因,但臨終佛緣不成熟,生兒女的氣,您不知道吧,讓您生氣的兒女正是您的怨親債主,而人家前世供佛、信佛,今生還業障,惡緣現前,做了屠夫,而其妻是其上世常供養的菩薩,一者乘願再來,二者還其前世欠其丈夫的一段因緣,三者報答其丈夫有一世供養佛菩薩的功德才來化緣救度的。善者聽了心服口服,悄然離去。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皆收,因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願代表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本師本願力,是無法用人類的語言形容的無上妙用願力。爲此,我們學佛要盡量的寬恕衆生,特別是處理好家庭關系、人際關系、單位關系,要做好的示現,要學習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踐行于家庭、單位、社會中。要愛家、愛單位、愛國家,不搞對立,不搞矛盾,不論是非,只看己過,老實念佛,正常對待夫妻的性生活,妥善處理好家庭關系,用善巧方便法,使家庭成爲信佛的家庭,成爲和合僧團,要知道因信佛搞得家庭分散也是破壞和合僧團,因爲衆生皆是未來佛。切記!切記!
學佛的人該如何面對「性」的欲求?
佛教的清淨行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斷除性慾。但是大家對這個問題有許多的誤解,那就是把斷除性慾理解為斷除性行為。其實,佛教本身並沒有把性慾的滿足看成是窮凶極惡的行為,和人道眾生相比,某些天道眾生也有性慾,他們也是要得到滿足的。而且欲界天的性行為,和我們人間的性行為方式是一模一樣的。
而更高層的天界眾生,其滿足方式就更清淨一些,比如相互擁抱,相互握手,相互微笑,相互對視。他們只需要做到這一步,就可以得到滿足了。
而我們人道眾生在增劫的時候,隨著福報的增長,人類性行為也會向天界的行為方式過渡。所以說,佛教並沒有把性慾的滿足視為一種違反道德的行為,而僅僅是視為一種欲界眾生都有的行為,只不過性慾是所有慾望之中最難去除的,也是眾生得到解脫的最大障礙之一,從這個障礙解脫的角度來說,性行為是不清淨的。而且從戒律的角度來說,違反相應身份的色戒也是有罪的。
但佛對在家眾所制的戒律中,只是不允許人們發生婚姻關係之外的性行為,並沒有說只要學佛的人都要禁止性行為。而且佛也沒有說過,所有學佛的人都必須持戒,你可以學佛但不持戒,也可以自覺地持戒。
不持戒是無法向更高的境界修行的,但願不願意得到解脫,又完全是每個眾生自願的事兒。佛並沒有強迫人們要怎麼怎麼樣做。所以,大家不要把自己正常的性行為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觀念聯繫在一起,認為自己是學佛的人,就要對自己無法克制性慾的行為產生種種負罪感,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因為這種負罪感是中國封建文化給我們的精神套上的人性枷鎖,在我看來,那反而是一種不正常的東西。其實證明它不正常的證據很簡單,我們可以看看,中國哪個封建帝王的身後沒有三宮六院的?
他們做起來堂而皇之,老百姓就必須諱莫如深?就連給老婆買個頭飾,也怕成為陰溝裡翻船的把柄。所以,對性行為產生的種種罪惡感、焦慮感,都是封建文化在中國人頭上設的一種「枷鎖」。
這種枷鎖的作用是什麼呢?方便當時的社會管理。因為封建社會的經濟形式決定了,當時的社會只能是物權社會,人權是束縛在物權之下的。所以,人們就會圍繞著慾望滿足的方式做出種種繁複的規定,這就是封建倫理道德。
所以,我們不要老是給自己滿足慾望的過程下許多許多的定義和規範,那其實是中國人的一種共業習氣。在慾望面前扭扭捏捏的,心裡明明放不下想要,眼裡還盯著看,但口裡就是說不要。這種虛偽的套套還是少擺弄些比較好,道德就是高尚的嗎?不一定。
一些封建家長,也是用這套模式建立家長制的。我們用不著在慾望滿足的過程中給自己做種種規定,但凡是受封建道德影響的人,都存在這種自我強迫行為。之所以先要批判封建道德,目的就是要消除中國人的自我強迫特性,這種強迫特性讓中國人性變得十分扭曲。
我們應該明白,性行為是人的本質行為之一,克服性慾的人其實已經超出了人道,甚至已經超出了欲界天。所以,我們不要在這個問題上起強迫心理。據一些性研究資料表明,有很多人就是在這種心理的控制下,對自己的性行為產生強烈的負罪感。
他老是想克服這種慾望,但又總是克服不了,結果克服性衝動的願望反而讓他的注意力老是集中在性行為上。本來人在性行為之後是要休息一段時間的,這是正常的間歇期。但他一自責,心理一緊張,這個正常的休息過程反而沒有了,成了連續行為,這反而導致了性行為過於頻繁,對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損傷。
所以,在家人要想健康愉快地修行,那就先要擺脫對正常性行為的道德強迫心理,要知道性罪惡感是中國封建文化扭曲人性後造成的,而封建道德的根本作用只是為了方便當時的社會統治,並沒有什麼神聖的意義存在其中。
而佛教對性行為從來沒有做過不道德的規定,佛教只是認為性慾是眾生脫離生死的根本障礙之一,為了出離苦海,所以要修斷性慾。而修行人的行為只要不違犯戒律,就可以建立得到解脫的基礎。
當然,我們這裡都是對在家信眾說的。因為出家人受戒後有戒體,戒體可以幫助修行人在欲惱中得到清涼,這其中還有這樣一層奧妙,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強行。但是為了向更高的層次修行,我們還是要有修斷性慾的願望。
但大家要明白,在家修行的人最終是要斷性慾,而不是斷性行為。如果只是斷性行為,那麼太監都是聖人。怎麼斷性慾呢?那就是要按佛說的方法去實修。有很多人以為斷性慾是強行斷除的,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斷性慾是按照佛說的方法一步步深入去修,慢慢地去除了業力,習氣,執著等一系列煩惱因之後,自然淡化消失的。
但一定要真正修法才行,如果大家不肯放棄一些習慣和享受,老是受到各種刺激,那有願望也是沒用的。
要斷性慾,先要從在家八戒開始修,修得時間長了,性慾就退了。不是說要沒有時它就永遠沒有了,但你可以輕鬆地掌握自己,控制一下就消失了。那麼開始的時候做不到怎麼辦呢?請大家記住,不論什麼時候,也不論自己能不能做到,斷除性慾的根本方法並不是強行克制,而是要漸漸地改變自己的業力習氣,這才是斷性慾的根本方式。
比如敵人很強大,我們可以小部隊小部隊得消滅,最後再全部消滅他。如果一開始就大張旗鼓,全副武裝去拚搏,那是少有不失敗的。
所以,凡是有志氣修清淨梵行的在家眾,現在應該怎麼做呢?請您先不要對自己的性行為感到負罪,應該通過正常的性生活讓生命力的鬱結解散開來。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不斷地使自己的生活清淨,從各個方面著手,漸漸地讓它越來越清淨。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戒行清淨的真正快樂。
佛說持戒是快樂的正因,這是事實。凡夫認為持戒是受苦,就是因為他們永遠都不肯親自去試試。一旦體驗到了清淨所帶來的身心快樂,你們就要明白,自己的性慾正在不斷地退化之中。這時,大家可以親自比較一下,看看自己的性行為是不是越來越少,而且慾望越來越淡。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僅僅是持戒就能成就的,最好能常常學習佛經,因為這既可以開正智慧,又可以消罪積福。要知道我們在修行過程中所體驗到的種種法樂,其實都是福報的表現。
至於克制性慾的方法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佛教對性行為是有約束的,但這種約束只是為了讓眾生得到解脫,與道德罪惡感無關。而傳統中國文化的性道德其實是對人性的扭曲,其中並沒有什麼神聖的意義。
●第二,在開始修清淨行的時候要有斷除性慾的志向,但不用斷除正常的性行為。
●第三,斷性慾的基礎方法是守好在家八戒。不能吃葷腥。穿著要樸素,要求要低。不要看電視和電影,不要聽音樂和跳舞,不過我覺得可以學習高雅音樂和舞蹈,因為這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素質。
不要睡大床,也不要老是去尊貴的場所,工作要求除外。對於在家不邪淫戒,除了非法關係不能同房外,我覺得還要遵守這樣一個原則比較好。我們說性慾的產生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跟隨自然生理週期產生的,另一種是因為外界信息刺激產生。
那麼,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因於後一種性心理產生的性行為也是不健康的,最好能控制自己遠離這些刺激環境。而對於自然生理活動產生的性慾,並沒有什麼禁制。有人說那也要盡量減少,但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人的天賦不一樣,有的人天生性慾很強,有的人就很淡。
而且我們說過制服性慾的正確方法不是直接去克制它,而是採用迂迴戰術,各個擊破,所以對於自然產生的性慾,夫妻之間不必克制。怎麼樣的性慾是自然產生的呢?就是你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過了幾天性慾忽然就來了,你也不知道是由什麼外界條件刺激引起的,那這就是比較純粹的生理性慾。滿足這種性慾對你的心理健康不會產生傷害。
●第四,八戒不必一下子持齊,可以一條一條加上去。在持戒的同時,要多學佛經多誦佛經,多念佛,多修十善行。目的是為了懺除業障,積累福報。越有福報,在清淨修行的過程中就越容易體驗法樂。持戒一旦體驗到了快樂,戒行就會堅固。而性行為的快樂就會在我們心中失去原有的地位。
學習經義能幫我們增長智慧,有了智慧,很多事情就能夠看開,不會再像過去那麼執著了。
●第五,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性需求越來越輕,但最後如果有條件最好能完全停止,否則老是和愛人同房就會永遠沒有斷除的機會。如果實在沒有家庭條件,可以找一個機會長期斷除性行為,證明自己可以完全把握自己。
有了這個信心,學佛就更精進,然後再恢復夫妻生活。但不可以因此就放棄八戒,除非您受了菩薩戒。這裡只是對在家人講的,對於出家人根本不適用。
因為出家人受戒能得戒體,在戒體的作用下,他們可以比較容易的滅除慾火的惱害,得到清涼自在。
慾望都是不好的?學佛真的要斷除一切慾望嗎?
每當說起「慾望」
人們總會聯想起
被種種購物節掏空錢包的恐懼
或是對諸如「財色名食」等的渴求
然而,慾望真的都是不好的嗎?
學佛又是否要斷除一切慾望?
慾望都是不好的嗎?
慾望,有希求、嚮往的意思。我們通常都嚮往長生、渴望更漫長的生命與更健康的身體,也即「生存」。
而在「生存」的基礎上,又衍生出「離苦得樂」的本能需求,想吃好喝好睡好,想要旅遊、娛樂等等,並願為此努力,這就是慾望的力量。
因此,慾望就像汽車引擎,僅為我們追求事物與目標提供內在動力,而具體駛向何處、是好是壞,則取決於握著方向盤的我們。
但因為無明的緣故,我們的觀念有善有惡,而在善惡觀念的驅使下,慾望就會帶著我們向各種方向駛去。
慾望的種類
正因為有著上述的認知,佛教並不完全否定慾望,而是將其分為三類,即無記、不善、善。
第一類:無記
第一類慾望被稱為「無記」,可以概括為「生存欲」,如餓了想吃東西,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覺等等正常的生理需求。
這些慾望本身並沒有什麼過患,但如果和我們的貪、嗔、痴煩惱相應,就如水中滴墨,逐漸變質,轉變為「不善」。
第二類:不善
「不善」在「無記」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也即不再是為了「正常的生理需求」去吃、喝、睡,而是為了「享受」,在衣食住行、財色名食睡上附加了種種條件。
比如想喝手磨咖啡、想睡懶覺、想穿名牌、想喝特定時節、產地的茶葉等等都屬於此類。
而此類慾望之所以稱為「不善」,是因為它會滋養我們的貪念,誘導我們去佔有、比較、嫉妒、索取、生恨,去不斷為惡造業。
比如最開始,我們喜歡一個品牌的包包,賺錢買下後不久,又想買更多,可是受限於經濟能力,無法購買後看到別人背著最新款,便會羨慕、嫉妒,甚至想要奪來佔為己有。
在這種慾望的帶領下,只會不斷造業、受苦、輪回,如《雜阿含》中佛陀所說「當知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因此稱之為「不善」。
第三類:善
雖然佛陀認為「慾望」是煩惱痛苦的根本,但他也同時肯定了一切功德、善行皆來自於「慾望」。
就好像佛陀之所以捨棄王位、出家學佛,便是基於其想要利濟他人,共同解脫生老病死的慾望。這給了他充足的動力去學習、思考佛法,去憶念不忘、修學定慧,最終獲得解脫。
對於這類想要棄惡修善、自利利人、修學佛法、服務社會的慾望,佛教持肯定及鼓勵的態度,將其稱之為「善法欲」。
在佛法的修學過程中,佛菩薩們向來倡導我們生起兩種「善法欲」,即希望自己通過修行獲得足夠的智慧去解脫煩惱;以及在自己解脫後,還希望眾生也都能解脫。而這兩種慾望,便會給予我們精進修行的動力。如佛陀在《華嚴經》中說:「一切功德行,皆從願欲生。」
但我們的身心早已習慣了追求財色名利,縱使想擺脫慾望的支配,卻也無法立刻生起自利利他的清淨心。
為此佛菩薩以其慈悲智慧,用種種方便逐一引領,如阿彌陀佛的稱名往生、藥師佛的祛病延年、觀世音菩薩的聞聲救度等等。
借此念佛稱名的功德,將我們導歸淨土,把所有慾望轉化為善法欲,也就種下瞭解脫的種子。但我們也應該時常警醒,我們精進念佛是貪欲還是善法欲?
是貪欲還是善法欲?
在上述三類慾望中,代表「不善」的貪欲與代表「善」的善法欲卻時常容易混淆。
比如我們念佛的目的,是為了積攢資糧,為解脫開路?還是看了某些推文說念佛可以延壽、轉運?
比如我們誦經,是為了增長智慧,還是為了豐富我們在人前的談資?
又比如我們親近法師,是看重師父的名氣,給自己沾沾光?還是為了聽經聞法?
如是種種,不一而足,因此我們不光面對物質慾望要少欲知足,對善法欲要精進進取,還要對貪欲與善法欲的細微差別,加以分辨,如是福德智慧自然能日益增長。
文章來源:上海玉佛禪寺
學佛後想斷淫慾,但另一半性慾很強怎麼辦?
作者:佚名
剛我們談到,淫慾心重,可唸誦、背誦《四種清淨明誨》,這是斷淫慾、戒邪淫非常有效的一段經文,但是,自己想斷淫慾,另一半的性慾卻很強怎麼辦?
果卿居士他有一個妙法可以對治,看看他怎麼說:
現在,我們每天背誦一遍《四種清淨明誨》,慢慢,慢慢,我們的自性就和《四種清淨明誨》融合到一起了。試試看。慢慢的,你的淫欲的心就淡泊,就會消除了。
到後來,你說,哎呀,我的淫欲心倒是消除了,我先生的淫欲心,我太太的沒有消除,這個怎麼辦呢?當你背這個《四種清靜明誨》的時候,你或者在家裡背,或走在路上背,或汽車上背,你想背之前,就喊你老公的名字,喊你太太的名字。你一喊,他的神識就會到。
你背的時候,他會在你旁邊聽著,是很恭敬地聽著,慢慢的,慢慢的,也許一個月,兩個月,你們夫妻之間的那事兒會越來越少。甚至幾個月都不來找你了。他還會向你道歉:“哎呀,對不起,我最近太忙了,太累了。”很多人聽了我的話去做了,都向我報喜來了,說你講得法太靈了。這是很奇妙的,你要是不信,你可以試驗。
-----
《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完整經文:
https://jeise.pixnet.net/blog/post/64913953
學佛-婚姻-家庭-性的誤區
斷煩惱與戀愛、婚姻的矛盾
修行人夫妻關係處理問題
婚姻問題
人與人的緣分,由「無明」的一方決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