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3 01:15 中國時報 【許俊偉/台北報導】
樹葬、花葬、海葬或植存,各式節、潔葬法讓生後事也環保。其中法鼓山聖嚴法師生前力推的植存葬法超搶手,不立碑、不設牌也沒有祭拜儀式,讓親人骨灰化作春泥、回歸淨土。目前想登記入葬,家屬得排隊等到明年六月才輪得到。
五年前,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啟用,開創全國植存環保葬法。為落實聖嚴法師環保理念,法鼓山捐出宗教園區內一塊地,與當時台北縣政府合作創辦植存葬區,民眾向政府申請後,由法鼓山執行植存儀式。
初期響應的人不多,如今想要親人長眠金山植存園區,至少要排隊等半年,各縣市也紛紛跟進辦理。聖嚴法師幾年前離世時,舍利(骨灰)也以植存方式回歸大地。免費受理登記的新北市民政局說,金山環保生命園區面積小,但每天都有人搶著登記,且愈來愈多人認同。
為解決供不應求、滿足民眾替親人樂歸淨土的心願,新北市在三芝另覓一處山坡地,打造一處七七四坪(比金山大十倍)的植存環保葬區。官員說,預計後年元月開始受理民眾申請,屆時由新北市府自行執行。
法鼓山說,植存須先將遺體火化成骨灰,分裝在五個可被溶解的環保紙袋中,家屬不能選位。法鼓山會在園區內挖好五個兩公尺深的土穴,由家屬致上最後祝福後,將骨灰置入穴中。最後由家屬灑花瓣和覆土三回合後完成儀式。法鼓山說,紙袋遇雨水即溶解在土壤裡,落實聖嚴法師說的「不留一點痕跡」。植存是聖嚴法師力推的四種環保體現,是不破壞環境的自然環保,也是生活環保;不立碑塚與大地結合,更可達到心靈環保。
殯葬人員說,植存打破「據洞為親」的土葬傳統,但骨灰在大地中化作春泥「入土為安」,相較於海葬更易被民眾接受。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111300099.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