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自我滿足,假以「利益眾生」之名?!
文/續祥法師
不知何時開始,大家總愛把利益眾生掛在嘴邊。
但仔細去思索,大家彷彿都不能知行合一,都做不到心口一如。
有些是不明就裡的誤會,例如把利益眾生等同於愛見大悲的慈善,愛見大悲並不可怕,都是凡夫,路要一步步走。
如今更多的所謂「利益眾生」,不過是假借利益眾生之名的自我滿足。
不知何時開始,佛門中的很多煩惱嘈雜,虛張聲勢之事,只要假以利益眾生之名,就能獲得合法性,就能變得無比政治正確,甚至很多明明是自利的事情,只要找一些角度包裝一下,也能說成說利益眾生。
每當有人這樣做時,他們還總會倒果為因,拿佛陀在法華、華嚴等經中果地利益眾生的事情說給我們這些因地的生死凡夫聽,把我們感動的雲裡霧裡,但當感性的浪潮退去,我們驚恐的發現自己被盤剝的一絲不剩時,卻早已為時晚矣。
愛見大悲雖然是一種矮化和俗化,甚至單純強調善行會導致我們忽視自己內心的煩惱習氣,內功全費,反因善行生諸我慢,但這終究是善法,即便淺嚐輒止,卻也要比掛羊頭賣狗肉殊勝無比。
說這些不是為了批判什麼,只是想告訴大家一件事,利益眾生的前提,一定是利益自己。
我們講利益眾生時,往往忽視了在事上的自我打磨,更忽視了理上的自他不二。
理上我們要明白,自利就是利他,不能割裂對待,一方面,完善自我的同時盡我們的自己的全力利益眾生,另一方面,也要學會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能夠保障自我完善的利益眾生,才是靠譜的、可持續的、越來越好的,帶給眾生越來越多利益的。
如果覺得還做不到利益眾生,也請你千萬不要著急,不妨先做好自己,打磨自己,這個是大家都能做也是都想做的,即便你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打鐵也還需自身硬啊。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
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諸佛利益眾生的同時,成就了自己,這不就是遺教經說的自利利他,法皆具足嗎?
大家不妨隨我去思考一個尖銳的問題:試問,如果你連自己都利益不了,你又哪裡來的信心利益眾生呢?
如果你是真心利益眾生,那我要勸你,不要拿眾生做實驗品,要謹慎,因為當你站在佛法的高度以一個佈道者的姿態面對眾生時,大眾慧命,在汝一人啊!
如果你不是,你有各種其他復雜的目的,那我更要勸你,不要拿眾生做墊腳石,要回頭,因為當你假裝德相,乍現威儀,欺誑眾生時,就一定會被識破,如果到了那一天,失去眾生信心的不僅是你,更是佛法,你又於心何忍啊?
都說我們出家人揚佛法就是利益眾生,但我總在思考:自己弘揚的到底是不是佛法呢?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只有重視這個問題,我們才能夠更加負責的對眾生說出每一句話。
某種程度上,很多出家人,起碼我自己,都不能完全無愧地面對這個問題。
只有自己遵循著佛法的教義、法隨法行,證得佛法的真諦,獲得真實的利益,才能做到應病與藥,具足善巧,樹立幢相,真正利益眾生。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知見和修證都一塌糊塗,就急吼吼地去“利益眾生”,到底是在利益眾生,還是假借利益眾生之名的“自我滿足”?這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的,畢竟人會為自己最卑鄙的行為尋找最光明的藉口。
拋開刺耳的不談,如果你是真心利益眾生,那你就要明白:印光大師說的這句:不能自利,斷不能大利於他。
並不是說著急利益眾生不好,只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怎麼做的更好?
先沉澱,先把自己利益了。
如果你單純想要利益自己,那你應該沉澱,因為沈澱會讓你更好的昇華。
如果你想要利益眾生,就更要先沉澱下來利益自己了,你今天的每一分沉澱,都會是明天對眾生更大的利益。
出家多年,我對於利益眾生這件事情最大的感觸就是:在自己知見凌亂,福報稀缺的情況下,急於利益眾生,急於“為一切眾生做不請之友”是很危險的。這會導致: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一盲引眾盲,相牽入溝渠,不僅誤導了眾生,更耽誤自己。
佛陀在《減損經》中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自己是陷入泥沼者而將拉出其他陷入泥沼者,這是不可能的。
自己是未陷入泥沼者而將拉出其他陷入泥沼者,這是可能的。」
想要利益眾生,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先讓自己從泥沼中脫離出來嗎?
只有充實自己之後,才能安全而又有效率的利益眾生啊,另外也要知道,對於我們初學佛福慧都不具足的人來說啊,做好自己,照亮自己,也是利益眾生。
忘了在哪裡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老頭晚上喜歡出去逛街,他每次出門總提著一個非常明亮的燈籠,路上其他行人的燈籠裡面放一根小蠟燭,他的燈籠裡面往往放一根大蠟燭。
別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問他:「一根小蠟燭就足以照亮腳下的路了,何必這麼浪費點大蠟燭?」
老頭認真地回答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當然不僅是為自己照亮道路,更是為了給別人照亮,讓他們能看見我,這樣既幫助了別人,又保護了自己。」
這個故事蘊含的道理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所謂「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就是說人不是孤立的個體,人與人本質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關係,眾生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我們就是彼此的眾緣。從這個角度講,利他即是利己。
我們人生的意義不僅是來自於自我的成全,更是來自於和眾生鏈接共鳴的一起成全。
只有和眾生發生這種最真誠的交織,你才會發現自己的生命上多了一些分量,而這種分量才會讓你不那麼搖動慌張,你才會發現,迷茫這件事情會被你徹底的掃蕩。你才會會發現自利利他,可以通過成就他人把自己點亮。
我之前特地和很多社會上的人聊了聊自利利他,我發現在各種職場厚黑術之類的東西扭曲下,說起自利利他這個詞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把「利他」變成了一種處事小伎倆。
很多人眼中的利他甚至就是通過給別人小恩小惠去換取別人的大利益,把別人當成一種工具,當成一顆棋子,失去一顆子,可以換來整個棋局的大形勢的傾斜,這其實並不是自利利他,只是充滿套路的自利。
用經濟學之祖亞當斯密的話說:這種利他是每個人從利己的目的出發,但是通過利他的手段去達到利己的目的。用楊朱的話說:利人者,人恆利之,畢竟成就。
而康德更是對這種「利他」給予當頭痛批。康德吶喊道:
「你不能將人當作手段來使用,因為人是人自己的目的。」
康德認為:我愛眾生,利益眾生,不是為了獲取一個所謂的更好的自己,而是因為眾生值得被愛,人才是目的。這麼高的高調顯然是曲高和寡的,但卻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上述這種世俗「利他」的庸俗之處。
在佛教看來,自利與利他,乍一看似乎是矛盾對立的關係,但從全方位、立體化的更高維度來看,兩者就變成了辯證統一的關係。
二者在體上無二無別,在用上則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動態平衡;換而言之,利他從世俗而言「因為相互依存,所以抱團取暖」,從佛法而言,則是「自他不二,所以心無分別。」
抱團取暖前面說過了,那不二呢,是充斥在《壇經》乃至整體佛法的核心思想,如《壇經》宣詔品中說的那樣:
「佛法是不二之法。凡夫見二,智者了達,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這裡說的「無二」也就是「不二」,領悟到「不二」,那麼客觀現象界一切光怪陸離的“差別相”和我們主觀心識中的「分別心」也就都歸於虛幻了。
大家可能會疑惑,這和利益眾生有關係嗎?當然有,關係很大,在所有「差別相」與「分別心」中,以自他的差別和分別為最堅固難破。
如果了解了「不二」智慧,泯除這種「分別」,頓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麼自利和利他就會從一道困難的選擇題變成一道簡單的操作題:
沒有利己與利他的選項了,利己就是利他,利他就是利己。
祈願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而在到達這個目的之前,請大家先像之前提到的那位老人一樣,先點亮自己!
這個點亮不是說點亮蠟燭,而是點亮心燈、煥發出自性光明,成為人海之中的覺悟明燈,不僅為了自己的覺醒,更為了照亮前方將要相遇之人。
這樣的人在佛經中,被譽為「人海燈」,在茫茫人海中,他們猶如行走的燈盞,走到哪兒就照亮哪兒,照亮黑暗中的眼睛,驅散眾生對無明黑暗的恐懼。
不要害怕自己發出的光亮多位微弱,要知道,微光會吸引微光,微光會照亮微光,然後大家一起發光,光光相接,光光相續,明終不盡,只有這種光才能把彼此身上的陰霾照亮!
只想要利益他人的,正好成就了他的自利
原文節選
佛與眾生,心體是一。而其所受用,天淵懸殊者,以其用心不同之所致也。佛則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度脫眾生為懷,了無人我彼此之心。縱度盡一切眾生,亦不見能度所度之相。故得福慧具足,為世間尊。眾生則唯以自私自利為事,雖父母兄弟之親,尚不能無彼此之相,況旁人世人乎哉。故其所感業報,或生貧窮下賤,或墮三途惡道。即令戒善禪定自修,得生人天樂處。但以無大悲心,不能直契菩提。以致福報一盡,仍複墮落,可不哀哉。是則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適所以自害也。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
增廣卷三
藥師如來本願經重刻跋
參考今譯
佛與眾生,心體是一個。而其中的受用,就有天淵之別了,因為佛與眾生,用心不同所導致的。佛陀唯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度脫眾生為本懷,沒有一點他人自我,彼此分別的心。縱然度盡一切眾生,也不見能度所度的形相。所以得到福慧具足,為世間最尊。眾生則只是以自私自利作為事務,雖然是父母兄弟這樣的親人,尚且不能夠做到沒有人我彼此的相狀,何況身旁的人,世間的人呢?所以眾生所感的業報,或者生到貧窮下賤,或者墮入三途惡道。即使是持戒、修善、禪定,自我修行,得以生到人天樂處。但是因為沒有大悲心,不能夠直接契入菩提。以導致福報一旦享盡,仍就墮落,可不是悲哀嗎?所以只想要利益他人的,正好成就了他的自利。而唯獨想要自利的,恰巧害了自己啊!
——如誠法師譯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你真的在利益眾生嗎?
自利和利他是很難區分的,這裡就是有誤區的。有些時候我們以為我在利益眾生,其實不是利益,是在利益自己。
這個很重要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有這種問題。我們把利益眾生、普度眾生天天挂在嘴邊,就是我們的口頭禪;然后就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利益眾生,幫助別人。其實不是。這個裡面就是有自私自利的成分,就是因為我要達到一個我自己的目的,然后這個利益眾生實際上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手段而已。真正最后要做到的不是利益眾生,是我自己的一種心願,就我自己要追求、要得到什麼東西。
然后我的這個方法,在表面上就是利益眾生,慈善、幫助別人、救災救難等等,這些都是手段,不是他的終極的目標,不是終極的,終極的目標在背后。背后是什麼?就是我自己要達到什麼。比如說我去搞慈善,實際上不是搞慈善,實際上不是想幫助別人,而是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這個也有的。
我們並不是說所有慈善家都是這樣——當然不是這樣,但是這個也不能排除;實際上就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最終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是這個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就是用慈善這種行為來包裝,然后再推出,再推銷。這個慈善隻是一種包裝而已,實際上內涵是什麼呢?內涵是我的知名度。
這是故意的。還有無意當中——比如說我們有些時候我們自己喜歡做的一些事情我去做,然后表面上我自己也認為這是利益眾生的,因為我要利益眾生,所以我要去這麼做。但是實際上我靜下來仔細地觀察的時候,這個根不是利益眾生,就是我自己的某種利益。
因為這個根,它的基礎沒有建立在真正地利益眾生,就是建立在我自己的一個利益上,如果取消了這個基石、取消了這個基礎,那我會去做這個嗎?我不做了。那這個就是說明這個不是一個單純的利益眾生,這個裡面就是有自私自利,而且這個自私自利它是藏得很深的,它是基礎。
單純的利益眾生
所以我們平時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徒都是要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但是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問一問自己,我是不是真正地在做利益眾生,這裡面有沒有我自己的自私自利。如果我沒有自私自利,我自己的某一種利益取消的話,那我還去做這件事情嗎?如果還是去做的話,那這個是真正的利益眾生了。
平時我們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這個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所以這個很重要的。這是我們自己修行上的問題,大家一定要重視這樣子的事情。平時我們表面上幫助眾生、利益眾生等等做得很好的,但是呢,這個背后或者是看不見的地方,有一個東西就是幕后的操作者,不是利益眾生。是什麼呢?就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的自私自利。
它就是隱藏在幕后,在幕后操作。然后看到的是什麼呢?大家看到的就是利益眾生;實際上不是利益眾生。這樣子的利益眾生沒有太大的意義,這個不是很單純的、不是很純潔的,所以這個根本不是大乘佛教所提倡的這種利益眾生,這就是世俗的人的一種手段而已。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問自己到底是不是利益眾生,要靜下來思考。有這樣子的成分的,那就是還是干脆就不做了。
淨土法門法語:利益眾生的,這有功德
1 我們持戒,一定要曉得它的精神,要曉得它的用意,要曉得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去活用,這個很要緊!戒律不是死的,如果對眾生有利益的,這個時候叫開戒,不叫破戒;如果是對自己有利益的,那叫破戒,那不叫開戒。
2 譬如,佛在經上給我們舉了個例子。有一個獵人追一只兔子,追到三岔路口,他看不到兔子的蹤影,就問一個路人:“你有沒有看到一只兔子從這裡跑過?”路人明明看到兔子從這邊逃走的,卻告訴獵人,兔子從那邊跑掉了。
3 路人把獵人引開,救了兔子一條命,這個妄語是開戒,不是破戒。這不但是救護兔子,也是救獵人。獵人有殺生的念頭,他有罪。他沒有殺成功,他這個罪輕;如果這只兔子被他殺了,他這個罪重。
4 這是告訴我們,凡是一切戒律,只要是利益眾生的,都是屬於開緣;凡是屬於利益自己的,統統是破戒,統統有罪。利益眾生的,這有功德;損己而利人,這是菩薩發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