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享福的人實際上是沒有福的人!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嗎?很多人希望享福,實際上享福的人卻是沒有福的人。我們現在提倡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環保的原則就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則,也就是簡單、樸素、整齊、清潔、衛生、健康。
所謂享福是享什麼福?
一般是指物質的福。有人討兩個老婆,用他人來服侍自己,叫作享齊人之福。不少有錢人在城裡有房子、城外有房子,乃至世界各地都有房子。這些房子要人照顧,需錢維護,但他一年當中,可能住不到一兩個月。作家林清玄有一次告訴我,他有一個背包用了二十年,有些太太一年買二十個皮包還嫌不夠,這就是物質的浪費,即使把皮包拿去義賣也是錯的,因為你刺激別人生產多餘的東西。
人間有五欲的福,句括男女、衣食、娛樂等等,這個福很難界定有多大、有多少。
有人認為金錢來得容易,要用就痛快地用。其實,花錢如流水,揮金如土,是真正沒有福報的人;明明是錢嘛!卻當水當土用,這是損福。有福不僅不可享盡,而且最好不要享,要培福、種福才對。
我們從生到死,真正憑自己的智慧、知識、體能、技能而培的福並不多,但從環境中得到的各種恩惠卻多不勝數。付出的少,而得到的多,也就是享福的機會多而培福的機會少;即使想幫別人忙,也不一定做得恰當。有錢的人再給他錢等於沒給,不算做好事;所給予的必須是別人真正迫切需要的東西,才是修福。比如他人遇急難,你協助他度過難關;或者社會混亂,你奔走呼籲,用種種方式喚醒大眾。不過,即使如此,自己依然得到的多,付出的少,所以人不可不惜福,福報不可享盡,務必珍惜。
當前的我們,浪費太多自然資源,多浪費物質就多製造垃圾,也破壞自然環境,對地球、對子孫的影響很大。等我們以後投生、轉生回來,屆時地球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生活困難,活得不長,死也死得很痛苦。
享福未必真的有福
聖嚴法師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觀念。事實上,種瓜未必會得瓜,種豆未必一定得豆,為什麼?因為如果那顆瓜子本身都沒有成熟,種下去以後,不施肥,不澆水,不給它陽光,那麼這顆瓜子即使種下去,也不會得瓜。
但是,不種瓜是不是有瓜可得?當然沒有!種瓜尚且不一定得瓜,不種瓜怎麼可能有瓜可得?因此,我們必須但問耕耘,不問收穫。培福就如同耕種,是非常需要的,福的內涵又分成以下幾種:
很多人認為,享福的人是有福的,所以看到別人住的房子好、坐的汽車好、穿的衣服好、社會地位高,便說他有福。其實這只是在享福,未必真的有福。每一個人在過去生和這一生中,所種的福是有限的,如果把福報享盡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福的人,所以有福的人要惜福,不要把福報享盡,而且要保存它,增長它。
今天的社會,很多人都不知道惜福,衣服並沒有舊到不能穿就不穿了;飲食並不是講求營養,而是希望吃到更貴的東西。這都是不惜福,惜福的人是不論生活在任何環境情況下,都會警惕自己,知道自己的福報有限,不要一下子享完。
我在美國剛剛開始開闢道場的時候非常窮,沒有房子,租來的房子裡什麼也沒有,真的是家徒四壁,連碗筷鍋盤都沒有。但是美國這個地方很可愛,很多家庭會把多餘不用的東西丟掉,但這些東西多半都是完好的,只是樣式舊了些,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全新的,因此,我和弟子們就在馬路邊撿這些東西。
我們窮得甚至連吃的東西也沒有,所以,每天晚上十點以後,我們就上街到菜攤子旁、面包店裡去撿當天賣不掉,準備成為垃圾的東西,我們帶回來煮一煮、烤一烤,就是一頓豐盛的美食。
當時,我們吃的是「垃圾」,用的是「垃圾」,當然,我們就住在「垃圾」裡面。可是我和我的弟子們都過得非常愉快,而且我們撿的時候很歡喜,帶回來的時候很歡喜,吃的時候也很歡喜。
我當時對弟子們講了兩句話:「冬天凍不死就好,平常餓不死就好。」我們以這兩句話做為生活的原則,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下來。
曾經有一位美國人來,看到我們生活的狀況,就問我:「法師,你這樣苦在美國做什麼?你沒有地方去了嗎?」
我說:「我要去的地方就是美國,而我也到了美國。」
他說:「你到美國來做什麼?」
我說:「我到美國就是來過這樣的生活啊!」
我以這樣的方式生活下來,也因此感化了許多美國人,跟我一起生活,跟我一起學佛。我在物質上過得非常窮,但心理、精神上卻非常富裕,這就是惜福。不過當時根本稱不上惜福,因為根本沒有福可享,而是我必須要在貧窮的情況下,也能生活得很愉快。
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當時,我想我住的地方可能比顏回還好,所以也感覺到很高興、很愉快,畢竟我的福報還比顏回大一點。
今天不論是在美國或台灣,我們道場的環境漸漸好了起來,經濟條件也漸漸好轉,但是我們還是不可以浪費。我常常跟農禪寺的徒眾這樣講:「我們可以吃好的、用好的,但是有一個原則,一定要便宜。既便宜又能好,那才是最好的。」便宜的不見得就好,還是要講求品質,但是絕對不能是昂貴的東西。
其次,我們要「培福」。培福就是福報不夠多,所以要繼續培養福報。如何培養呢?就是用「佈施」來培養福報。
然後是「種福」-沒有福的人要種福,福報不夠的人要培福。《金剛經》中多次談到佈施的重要,包括持戒、忍辱,這都是培福、種福的條件和方法。
該如何培福呢?最重要的就是關懷社會、利益人群。至於關懷自己的兒女,關懷自己的太太、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母,算不算培福?算!因為佛教講的 「福田」-即種福、培福的田地,也包括自己的眷屬、親友在內,當然一切眾生、國家社會,以及師僧三寶都包括在內。因此,支持佛教事業、護持佛教事業、推動佛教事業,是培福;孝養父母、栽培子女、關懷國家社會、盡義務、盡責任,是培福;對於一切眾生給予安和樂利,也是培福。所以種福的範圍包括一切人,親疏不論、厚薄不分,只要有人需要,我們就要去做。
不過,我們都是凡夫,種福培福還是要從我們週遭的人做起。有一些人聽到法師說供養三寶是最上的福田,結果把兒女的教育費、零用錢扣下來供養三寶。
請問諸位,這樣做對不對?如果真的這樣做,可能會引起兒女對佛教的排斥和反感,反而害了佛教,不是真的種福。
如果小孩子本來愛吃零食,叫他少吃一點零食,把買零食的錢省下,捐給需要的人,同時告訴他說,種福、供養三寶、救濟貧窮,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以此培養小孩對三寶的恭敬心和對人類的同情心、愛心,這樣才不會有反效果。所以,種福也需要有智慧,否則會招至對佛教的破壞和譭謗。
前面我們講到《金剛經》裡有一, 位長者叫作「給孤獨」,是一位非常有錢的人,他把財產供養三寶、救濟貧窮,對於鰥寡孤獨、無依無靠,以及貧苦急難的人給予救濟,這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把自己和自己家庭的福報和許多人共同分享,等於是把自己的福報儲存在銀行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儲存到「無盡藏」。假如你只有一百塊錢,但是你說:「我沒有特定的對像,這一百塊錢,誰需要它,我就給誰,幫他一點忙。」用這種心態佈施的功德,就叫作「無盡的功德」,就是「無盡藏」,為什麼?因為沒有特定的對像,一切的人、所有的人都是他佈施的對像,雖然只有一百塊,也許幫助了一個人,但是功德卻是無窮無盡的。像這樣沒有一定對像地幫助度化眾生,這就是無盡的功德,也就在是度無量的眾生。
達真堪布:享福與消福
世人都喜歡物質享受,都喜歡世間的這些福報,而物質享受、世間的快樂,越享受貪心越增長,越享受越不滿足。
就好像為了解渴喝鹽水,卻越喝越渴一樣。不是說我們不能享受這些,而是不能貪著這些。否則貪心、欲望會越來越增長。
我們享受福報的同時還要積累福報。我們可以將福報比喻為一桶水,如果只用卻不往裡添加,很快就會用光的。現在很多人都是不擇手段地享受,吃喝玩樂,這叫消耗福報。
受苦是消業,享受是消福。但是現在我們有了可以享受但不消福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佛法。
吃穿用都要先供養三寶,然後再當成加持品,這樣不但能吃飽、穿暖、用好,還能消業,保護自己。
有多大福報就享受多大福報,這也是因緣和合而成的,躲是躲不掉的。只要沒有貪著,沒有欲望就行。然後還要積累福報,把一切都轉為道用。
大家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都要學會轉念,在逆境中消業,在順境中積福。
心的作用、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大家要發一顆善心,發一顆清淨心。念轉才能業消,才能福德圓滿,智慧圓滿。
如果不轉念,即使天天刻苦地誦經、念佛也沒有用,業障消不了,智慧也不會圓滿。
年紀輕輕,不要有享福的想法
很多人去找工作,或者結婚,看的比較重的都是錢財。其實為什麼會看重錢財呢,也許你會回答是貪財,其實不是的,真正的,深層的原因,不是貪財,是貪圖享受,不肯受苦。
從小你家人就會教你,如果你是女的,他就說,你要嫁個有錢的人,不要跟著我一樣受苦了。所以,如果嫁人,或者找工作也好,都是為了能夠享受。人似乎都怕吃苦。其實,這個教育方法是極大的錯誤。一個人的福報來自哪里,來自你有錢的丈夫嗎?還是來自你有錢的老闆?都不是的,來自自己。我們的福報,是我們積累的,別人是沒有辦法給我們福報的。這一點要記得。
很多人覺得,我就等著嫁個有錢人,找個賺大錢的工作,或者突然中彩,我就享受福報了。這說明了對方的無明。因為無明,才覺得福報是外來的,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不小心碰到的。福報來自自己的努力。
現在人很奇怪,比較喜歡享受,不喜歡吃苦。工作一樣,生活一樣,婚姻也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是貧窮的。告訴大家,為什麼會貧窮,第一個,如果看不起錢,仇恨財富,仇恨有錢人,他也會貧窮。第二個,這個人很懶,什麼事情都不做,他一樣會貧窮。
一個人富有的原因,他內心很富有,很知足,很懂得珍惜。慢慢的上天會給他福報。因為上天給我們任何一樣東西,哪怕是高貴如鑽石,看起來低賤如野草的。都是讓我們珍惜的。告訴大家,為什麼樓蘭會成為沙漠,因為人們太不懂得珍惜了。一個不懂得珍惜的人,上天連野草都不願意佈施給他。所以只好成了沙漠。所以,要懂得珍惜上天給的每一樣東西。這樣才能富有。
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想著享福,羡慕享福的人,然後又不肯去努力做事情,這樣的人,就會導致貧窮。福報來自前輩子努力培養福報的,同時珍惜福報的。心中掛礙著我要享受福報,所賺來的都享受完了,那麼不僅這輩子貧窮,下輩子一樣貧窮,因為沒有福報留給下輩子了。
中國古人講究老來福,就是老了來享受福報,因為老了,身體不行了,在受苦就是苦上加苦了。年輕時,受苦沒關係,體力還好,承受得住。可是現在人顛倒了,寅吃卯糧,年輕輕輕惦記著享受福報,老了就淒涼了。
比如說,孔子說,三十而立,為什麼三十歲要而立,要成家立業呢。三十歲了,人生應該有個目標,要努力,這種努力就是積累福報,為老年做積累。這次去五臺山,有漳州的十多位老菩薩,六七歲時,腿腳好,身體好,精神好,走路比年輕人快,幹活比年輕人努力。為什麼,他們是苦過來的,所以到了老年了,他們可以享受福報了,但是他們沒有,仍然天天在忙碌。也許你會覺得他們很傻,忙到最後都是為別人。自己也帶不走。其實,他們才是最偉大的,他們努力的做,是努力的培養福報。雖然帶不走,但是因為福報的原因,下輩子起碼可以做人。可是我們呢,就想著有多少福報享受多少福報,下輩子沒有福報了,那真的沒有機會做人了。
年紀輕輕的,不要惦記著我要享受福報,不要去羡慕別人,你看他過的多好啊,老公多好,孩子多好,婆婆多好,又有錢。不要去這樣子。人家會好,那也是她培養來的福報。一個人能擁有一個東西,自然有他的德行和福報在感召,不能擁有,只能說明德行和福報不夠。但是,培養福報,在哪一輩子,都是適用的。
淨空法師:享福沒有不造罪業的
沒有解脫有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內有煩惱習氣,外面有五欲六塵的誘惑,起心動念善惡交雜,所以世出世間聖人設教就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好的教化,確實是惡多善少。縱然有大福德,往往造更大的惡業,這個因果的事實,讓我們看到之後感到非常恐怖。人間作帝王、將相,這些大福德的人,他福德的累積不是一生一世,多生多世累積的福德,在一生當中享這麼大的福報。如果在這一生當中,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要隨著自己煩惱習氣去發展,他就會造極大的罪業;福報可以說在很短的時間他就享盡了,然後惡報現前就墮三途。
這就好比我們世間一個人家一生勤儉,省吃儉用儲蓄了一筆財富,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到中年以後發了,財富多了,吃喝嫖賭無惡不為,一、二年之間就把一生的積蓄用盡了。用盡之後,世間沒有人幫助你,也沒有人瞧得起你,就變成貧窮乞討,就好比是這個樣子。所以佛在一切經論裡,常常提醒我們、警惕我們,福要修不要享,享福沒有不造罪業的,而且比一般人造罪業決定要嚴重,無論從心理上、從行為上都非常嚴重。佛這一些教誨都是真切的、都是正確的,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然後才能夠真正發心依教奉行。
淨空法師:什麼時候可以享福?
摘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講記》
今天我們看到世間大富大貴之人,都是前生斷惡修善,他得的果報,現在一享福,一享福就享胡塗了,就迷了。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給我們示現有福不享,為什麼?保持高度的警覺,福一享決定迷惑顛倒,馬上就退轉,馬上就墮落。諸位冷眼觀察這個世間,你就看得很清楚,你看大富大貴人家哪個不造業?前生修積多大的善根福德,感得這個果報,多可惜!果報的時間不長,人的壽命不長,你享福的時間不長;享完了,三途去了。佛法裡面講三世怨,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第三生墮落。享福就不知道再修福,所以福不可以享,這是真理。
什麼時候可以享福?到你什麼時候不迷;換句話說,最低限度證得阿羅漢果,可以享福。法身大士享大福報,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華藏世界的依正莊嚴,法身大士享樂。他在那裡可以享受,他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不能享受,到我們這個世界享受是什麼?我們會學他,我們也享受,他享受沒有問題,我們一享受就糟糕。所以他要代眾生受苦,他要示現一個不享受,有福報而不享受,讓我們學他。釋迦牟尼佛何必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一個苦行僧?人家是福報圓滿的,福慧二足尊。為什麼示現一個苦行人,每天到外面去托缽?告訴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果,沒有證得正覺之前,福享不得,享福沒有不造罪業的。在這個階段當中,有福應當知道給大家享,給一切眾生享,自己決定不能享。
聰明的人會用今生的福報,去培養生生世世的福報
索達吉堪布
一、精神財富的匱乏
快樂在心
在座各位,看起來都是成功人士,雖然我對你們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甚了解,但從你們的形象、身份等來觀察,你們可能在很多方面遠遠超過一些人。對此,你們或許認同,或許否認。但實際上,不管你是什麼身份的人,都應該有一顆知足心。
古人云:「富在知足,貴在人敬。」真正的「富貴」是什麼?一方面是自己對工作、生活等有一種滿足,另一方面是擁有他人的尊敬。
在座的有些人面對工作與生活時,感覺有壓力,甚至產生種種焦慮與恐懼,其實要知道這在凡夫人在所難免,世上很多人常常都是與擔憂為伴的——擔心失去最愛的人,擔心容顏逐漸衰老,擔心生命走到盡頭……
實際上大家應該歡喜和自信。為什麼?我們都清楚,新聞中常常報道世界上每天有多少多少人死去,而我們既沒有罹患癌症,也沒有遭遇橫禍,能吃、能穿、能說話,這就是一種幸運。
如果今天我們真的站在生命的終點,就會發現:以前自己非常執著的很多事,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能活著就是成功,就是幸福,只要能活著即便當乞丐也心滿意足。這樣一觀察就能明白,自己之前的很多抱怨和不滿,都是沒有調整好心態所致。其實人快樂與否,關鍵在心,不在外在。
精神與物質的失衡
當一個社會的精神跟物質不相匹配時,就會出現病態,甚而無法正常運轉。所以,發展經濟固然無可厚非,但提升人的內在,諸如智慧以及慈悲,也是不容忽視的。否則,人的慾望越來越膨脹、嗔心越來越沉重、心態越來越浮躁,那麼即便富可敵國,也難逃痛苦。
觀察如今大城市的人就可以看到這一點,他們的物質生活與一些落後國家和地區相比,如同處在天堂一般,然而很多人的內心卻籠罩著痛苦的陰霾,甚至有些人痛不欲生而選擇了自殺。
二、最重要的財富是福報
外財富,內財富
如今的人們常常將財富跟金錢劃等號,其實這不盡合理。財富有外內兩種:外財富,指一個人擁有的錢財、轎車等外在物質,也是一般人所謂的福報;內財富,指一個人內在的涵養、造詣,諸如智慧、信心等素質。
絕大多數人總覺得有錢人就是有福人,沒錢的人即便具有智慧等內在功德,也難以得到他人的敬重,他自己也缺乏自信。但實際上真正給人帶來快樂的並非外財富,而是內財富——不可否認,外財富確實給生活帶來種種便利,但如果僅僅擁有外財富,而缺乏心靈調節的能力,那麼當內心起現苦惱時,必定是束手無策,只能深陷其中。比如有的人為了幾百塊錢起早摸黑地勞作,一旦沒有得到就傷心難過,有的人為了幾千塊錢而奔波,還有人為了幾萬塊錢,甚至幾千萬、幾億或幾十億而奮鬥,沒有達成所願時同樣會痛苦憂傷。因幾百塊而痛苦與因幾十億而痛苦,就痛苦的滋味而言,沒有什麼差別。
一切內外財富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種呢?有人認為是智慧,有人認為是精進,有人認為是技術,有人覺得相貌最為關鍵,還有人主張具有福報才是當務之急……種種觀點不一而足。
佛陀在《佛說國王五人經》中講過一個故事,往昔有位國王,他有五個王子,個個具有特長:一個王子的智慧最高超,一個王子的工巧最精湛,一個王子的相貌最莊嚴,一個王子精進最超勝,一個王子的福報最為深厚。他們都自認是最優秀的,因此常常爭論不休。後來,福報第一的王子成為釋迦牟尼佛,智慧第一的成為舍利子,工巧第一的成為阿那律,相貌第一的成為阿難……由此看來,福報確實最為重要。
福報並非僅僅憑藉今生的勤奮就能完全獲得,比如有的人一生辛苦拚搏,但卻始終貧困潦倒、生活不順,這就說明除了即生的努力,福報還有背後隱蔽的因緣。
是自己沒福報吃熱飯
很多人在工作中、家庭裡常常抱怨,「這個人不對,那個人有錯」,認為都是別人錯了,而自己無可挑剔。這其實不合理。
我以前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法師曾經到一座寺院參學,那裡的院長要求僧人每天念完經後才可以吃飯,雖然飯九點多就煮好了,卻要等到十一點多才能吃,那時飯已經涼了,吃了涼飯導致很多人上吐下瀉。
後來這位法師拜訪廣欽老和尚時,抱怨道:「我們那個院長總是讓我們吃冷飯冷菜。」
結果廣欽老和尚大喝:「住口。不要講別人用冷飯給你吃,要說你沒有福報吃熱飯。」
表面上廣欽老和尚說的好像不對,明明是別人讓飯放冷了,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老和尚的話的確有道理。
生活中有些人看所有人都是壞人,這其實是自己戴了「這是壞人」的有色眼鏡,導致眼睛已經不清淨了,同時,也不能認為自己十全十美,什麼煩惱、毛病都沒有,如果真是這樣當然好,但這樣的人在現實中也難覓一二。
世間上所有的好事, 都會有一個盡頭。 你一定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聰明的人會用今生的福報, 去培養生生世世的福報。」
三、福報背後的因緣
福報既然如此重要,如何才能獲得呢?世上的事物都由因緣造就,福報也不例外,那麼首先了解一下因緣的道理。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很多現代家庭中,夫妻矛盾頻發,而不論熱戰還是冷戰,都是導致世界不和平的根本因素,因為即便外面的世界很平靜,但如果家庭中戰火紛飛,那麼人心的感覺依然是:這個世界不和平、不安全。
家庭中的爭吵,究其根源就是雙方缺乏包容——各自都在心裡想:「我是對的,所以必須不留情面地回擊他(她)」。結果給對方造成傷害的同時,自己也需要承受痛苦,這其實就反映出佛教所講的因果律。
這種因果律有些類似於物理學中的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比如我用拳頭捶打牆壁,雖然牆壁沒有要回我一拳的意識,但依靠自然規律,我的手還是像被還了一拳,很疼痛。同樣,如果我們善待別人、幫助別人,那麼得到的回報必定是快樂與幸福;反之,如果嫉恨別人、傷害別人,那麼得到的也會是痛苦與惆悵,這是一種反作用力,一種自然的因果律。
如今科學界所講的「吸引力法則」,本質上也是佛教的因果律。
什麼是吸引力法則?舉例而言,如果我很吝嗇,不願把錢財佈施給任何人,這叫「窮人心態」,以這種心態就會吸引來貧窮;如果我非常慷慨、寬容,經常佈施別人財物,給予別人幫助,這叫「富人心態」,以這種心態會吸引來財富。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吸引力法則,這些「科學因果論」可能更加側重於觀察今世中的因果關聯,而佛教的因果論,則會探究更加長遠的因緣果報。
四個道理
佛教中講到四種理:作用理、觀待理、證成理與法爾理。這四理也可以很好地詮釋因果律。
作用理是從因分析:一旦積聚了因就必定會產生果。觀待理則是從果分析:任何果法都由因而生,與因密切關聯。比如人與人發生爭吵時,雖然都指責對方不對,但其實雙方都有錯,所以雙方都要承受由此帶來的痛苦。
作用理和觀待理,依靠證成理可以證明——明顯的部分用現量成立,隱藏的部分用比量成立。
如果問:為什麼行善得善報、作惡得惡報呢?這就是一種法爾理,如同種下毒種子長出毒果、種下妙種子結出妙果一樣。
看不見的因緣
生活中,很多人常會陷入困惑:「我沒有種這個因,為什麼會遭受這個果?」實際上,你今生也許沒有種,但是前世種了。這方面的道理很深奧,如果沒有深入微細層面觀察,一直憑藉膚淺的分別心來分析,可能就會滿腹疑團。
我特別希望年輕人認真學習因果律,因為這樣,你們生活中的很多困惑就能迎刃而解。
比如兩個人同時創業,啟動資金都有100萬,一番打拼後的結果是:一個人一夜成名,一個人卻一敗塗地。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原因何在?從表面上如何觀察,都看不出其中的端倪,這時就要分析深層的因緣,才能找出原因所在。
就好比三塊地,農民花費同樣的工夫去耕作,陽光、水分、空氣等因緣也相同,但是一塊地的莊稼生長茂盛,另一塊地莊稼長勢一般,還有一塊地根本沒有長出莊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那就不得不觀察一下種子,如果地裡根本沒有播下種子,那麼即使肉眼可見的因緣都具足,也永遠不可能出現果法。與此類似,每件事的因緣,除了肉眼可見的之外,還有看不見的深層因素。
現在很多人在面對人和事時,只是圍繞看得見、聽得到、想得出的淺層面進行觀察,這是很局限的,因為人眼只能看清一定範圍內的事物,再遠就望塵莫及;人耳只是能聽到一定距離內的聲音,再遠就無能為力;人心中想到的東西,也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每當我置身於城市鱗次櫛比的樓群之中,都愈發感覺人類的渺小,正因為這樣,人類不能盲信自己的感官。實際上人類不了知的真理,不必說有關整個宇宙的,即便是自身方面的,也比比皆是——比如對於前後世的存在,很多人就絲毫不了知,有的人甚至矢口否認;再比如對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規律,很多人也是一竅不通的,甚至輕率地排斥。
有人常說:「你們佛教認為善有善報。」其實不能認為「善有善報」是佛教獨樹一幟的觀點,如果佛教秉持一種唯有自己承認、卻跟科學以及自然規律背道而馳的觀點,那佛教就是邪教,不成正教了。但這是絕不可能的。佛教所抉擇的觀點,不僅有理論的依據,也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如果去實修實證,更會有直觀的體悟。
四、福報的源泉是心
福報的因緣是什麼?福報的因緣不在別處,就在心中——人心中種種賢善的品德,人一旦擁有這些品德,不僅今生快樂,來世也會幸福。
心靈訓練
在座諸位所學的知識大多關乎外在物質,很少涉及內在精神,因為精神領域的知識,可能除了宗教學院講授,在一般的高等院校中很少傳講。然而,物質和精神之中,精神卻更為重要。
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是匱乏的,那麼即便他擁有非常豐裕的物質生活,也無法幸福,甚至會深陷痛苦,乃至走上自我毀滅之路,有這個可能性;相反,如果這個人精神非常富足,那麼即便物質上不很充裕,依然可以怡然自樂、處事不驚。在西方一些金融風暴中,有的企業家資金都損失殆盡了,但因為內心非常堅強,能夠重振旗鼓,最後也有很多再創輝煌的。
在我自己修行、生活的經歷中,我發現心靈的訓練對於當前的企業家、知識分子來說,至關重要。
如果一個人有良好的心態,或者具備一定的佛教修行境界,那麼即便面對常人難以承受的可怕之事,心中也會有所依托,知道如何解決,跟一般人的巨大差異就會顯現出來。比如家庭出現變故時,如果善於調整心態,就會想:一切都是無常的,家人的心態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坦然接受呢?
我們可以發現,有時一些突發性災難出現時,大家就非常恐慌,感嘆世事無常,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在百年之內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離開世間。既然如此,有沒有為離開作些準備呢?
佛教中會提前對死亡做一些訓練。訓練得好的人死亡時,對於應對之策可以運用自如;訓練得不太好的人,雖然不能熟練使用這些方法,但因為畢竟接受過訓練,就像接受過培訓的軍人到了戰場上一樣,還是會多一分把握。
不僅是死亡,對於人生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困境與挫折,都需要有所準備。雖然很多人夢想著一切美好、順心,每天心裡這樣想、口裡這樣說,但實際上人生的路是曲折的,不可能從小到老一直順順利利,所以要有兩手準備。
我看到現在很多創業的人,都只在好的方面規劃,壞的方面從不考慮,比如一直盤算著「我這樣能賺多少錢,賺來的錢再怎麼投資……」,但實際上對於不好的方面也同樣要有所打算,「萬一沒有成功該怎麼辦?」就像學駕駛的人,面對平坦寬敞的路如何開,要訓練;面對狹窄坎坷的路如何開,也需要訓練。
其實每個人都是人生路上的駕駛員,而這條路並不都是坦途大道,有時冷不丁會冒出一個急轉彎,如果你提前心中有所防備,那麼到時就能輕鬆應對。
總之,提升心靈的素質至關重要,而這其中的要點,我歸納為兩個——增長智慧、培養慈悲。
增長智慧
人需要智慧,如果不具備智慧,人生的路上可能會舉步維艱,面對任何事都懵懵懂懂、迷迷糊糊,最後陷入生活的泥水坑。而這種智慧,不僅僅是對世間專業知識及各類知識的通曉,還包括對出世間真理的洞達。
要獲得智慧,需要長期的學習與積累。當然人與人也有很大差異,有些人與生俱來就心智敏銳,而有些人一生下來就呆頭呆腦,記性不好、做事粗心,一旦上了年紀,記憶更加下降,加之科技日新月異,似乎都難以跟上時代。
如今的社會表面看來通信、交通等都非常發達,但這到底是提陞還是退化?比如很多人整天沉溺於手機中,然而手機上紛至沓來的信息中,可能80%對你的人生沒有多大作用。同樣,人們耳邊應接不暇的聲音,比如各種流行歌曲,對人生也沒有益處。在這種時代,我覺得很重要的是具備智慧取舍的能力——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知道什麼對自己真正有用。現在很多人心中想要的特別多,但真的需要嗎?好像從沒思考過。
有些人買一棟房或買一輛車時,其實並不是出於需要,而是因為虛榮,「其他人都有,我為什麼沒有?我沒有,就比不上他們了」,但是買房、買車的壓力,你也不得不承受了。
所以,很多時候壓力不是社會給的,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找的——自己的慾望過度膨脹招來的。實際上我們不需要跟別人競賽,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路,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
培養慈悲
現代人還需要培養的是愛心,有了愛心,自然會散發出溫暖。
當然,有些愛是一種自私、佔有、控制的心態,這很危險,因為當這種愛越來越增長時,被愛的人也就被控制得越來越緊,最後徹底失去自由。對方沒有了自由就會痛苦,這種痛苦積聚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爆發,最終導致自他俱傷。原來的愛就演變成了恨。
如果真正是無私、無條件地愛別人,就一定會給對方留下空間,而且會把對方帶到接近真理的地方,這樣才能真正給他(她)帶來幸福,自己也會獲得安樂。
我希望在座的很多成功人士能夠常常行持善法,做一些正能量的事。人生在世,不應只是為自己而活,而應當散發光和愛溫暖周圍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整個社會就會很祥和。當然,這也不是強迫你們去行善,如果能明白一些因果道理,就會自然發起行善的願望
五、結語
如果運用智慧觀察,就會發現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個人造下怎樣的業,就要承受怎樣的果報,絲毫不會錯亂。因此我們在取舍因果、行善斷惡方面要小心翼翼,如果能做到這樣,今生和來世都會充滿光明。
佛陀曾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中講:「樂修福業人,今世來世樂。」願意修福德、造善業的人,即生快樂,來世也會幸福。這個道理,對佛法知之甚少的人不一定理解,但真正去靠近真理時,就會逐漸明白其中的深義。
過得苦,沒有福報,是因為你常這樣想!
年紀輕輕的,不要惦記著我要享受福報,不要去羨慕別人,你看他過的多好啊,老公多好,孩子多好,婆婆多好,又有錢。不要去這樣子。人家會好,那也是她培養來的福報。
一個人能擁有一個東西,自然有他的德行和福報在感召,不能擁有,只能說明德行和福報不夠。
很多人去找工作,或者結婚,看的比較重的都是錢財。為什麼會看重錢財呢,也許你會回答是貪財,其實不是的,真正的,深層的原因,不是貪財,是貪圖享受,不肯受苦。
從小你家人就會教你,如果你是女的,他就說,你要嫁個有錢的人,不要跟著我一樣受苦了。
所以,如果嫁人,或者找工作也好,都是為了能夠享受。人似乎都怕吃苦。這個教育方法是極大的錯誤。
一個人的福報來自哪裡,來自你有錢的丈夫嗎?還是來自你有錢的老闆?都不是的,來自自己的福報。
福報是積累的,別人是沒有辦法給你福報的很多人覺得,我就等著嫁個有錢人,找個賺大錢的工作,或者突然中彩,我就享受福報了。
這說明瞭他的無明。因為無明,才覺得福報是外來的,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不小心碰到的。福報來自自己的努力。
現在人很奇怪,比較喜歡享受,不喜歡吃苦。工作一樣,生活一樣,婚姻也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往往是貧窮的。
告訴大家,為什麼會貧窮,第一個,如果看不起錢,仇恨財富,仇恨有錢人,他也會貧窮。第二個,這個人很懶,什麼事情都不做,他一樣會貧窮。
一個人富有的原因,他內心很富有,很知足,很懂得珍惜。慢慢的上天會給他福報。
因為上天給我們任何一樣東西,哪怕是高貴如鑽石,看起來低賤如野草的。都是讓我們珍惜的。
為什麼樓蘭會成為沙漠,因為人們太不懂得珍惜,上天連野草都不願意給他。所以只好成了沙漠。
所以,要懂得珍惜上天給的每一樣東西。這樣才能富有。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想著享福,羨慕享福的人,然後又不肯去努力做事情,這樣就會導致貧窮。
福報來自前輩子努力培養福報的,同時珍惜福報的。心中掛礙著我要享受福報,所賺來的都享受完了,那麼不僅這輩子貧窮,下輩子一樣貧窮,因為沒有福報留給下輩子了。
中國古人講究老來福,就是老了來享受福報,因為老了,身體不行了,在受苦就是苦上加苦。年輕時,受苦沒關係,體力還好,承受得住。
可是現在人顛倒了,寅吃卯糧,年輕輕輕惦記著享受福報,老了就淒涼了。
比如說,孔子說,三十而立,為什麼三十歲要而立,要成家立業呢。
三十歲了,人生應該有個目標,要努力,這種努力就是積累福報,為老年做積累。
去五臺山,有漳州的十多位老菩薩,六七歲時,腿腳好,身體好,精神好,走路比年輕人快,幹活比年輕人努力。
他們是苦過來的,到了老年,就可以享受福報了,但是他們沒有仍然天天在忙碌。
也許你會覺得他們很傻,忙到最後都是為別人。自己也帶不走。
其實,他們才是最偉大的,他們努力的做,是努力的培養福報。
雖然帶不走,但是因為福報的原因,下輩子起碼可以做人。
可是如果想著有多少福報享受多少福報,下輩子沒有福報了,那真的沒有機會做人了。
福盡而死是真理,故當惜福少享福!
人死有三種情況:一是功德耗盡而壽量未完;二是功德未盡但壽量已完;最後一種是功德與壽量皆耗盡而終。所以,延壽的最穩當方法是長期在增長福德及壽量這兩方面同時好好修持,同時要善用身命,在有生之年勤作善業,多修佛法。
日常法師曾說起個事例:有一個修行人,因為他修行有了成就了,所以他得到了感應,那個時候這個感應當中,不曉得護法還是誰告訴他說,還是他這個老師,不幸啊!你雖然很用功的修行,但是對不起,你的壽命快盡了。這樣。你還有多少?還有一斗余糧,告訴他還有一斗余糧。要我們現的一斗,一斗多少?米,就是十幾斤米了,只有如此了。他聽見了起大恐怖,所以他每天吃飯的時候,吃些什麼?就拿那個手掌,就擺在那個容器上面這麼一按,沾幾粒米拿出來擺在水裡面泡一泡,燒好了以後喝進去,就這麼這樣,拼命的努力。結果修了一年多,他大徹大悟了,米還沒吃完,命還沒盡,你們仔細的去看,經論上說太多地方都是這個。福可以換成壽;反過來壽可以折成福。
佛法說人的壽命長短取決於兩大因素:第一是福德,第二是壽量。在二者其一開始衰落耗盡時,我們可以透過相應的修持令其增長,從而延長生命,爭取更多的修持機會及時間。死亡有三種情況:一是功德耗盡而壽量未完;二是功德未盡但壽量已完;最後一種是功德與壽量皆耗盡而終。所以,延壽的最穩當方法是長期在增長福德及壽量這兩方面同時好好修持,同時要善用身命,在有生之年勤作善業,多修佛法。
我們現在社會注重講營養,其實營養不是壽命增上的關鍵,因果才是關鍵。平常為什麼要對修行人說,我們不要浪費。針對“福盡而死”這條死緣,有必要展開破斥現代的邪見,樹立起惜福的觀念。
有一個故事好像流傳很廣:有一位美國老太太一生中都以貸款提前消費,臨死前剛好把貸款還清。而一位中國老太太,天天省吃儉用,存錢准備以後享用,存到足夠錢的時候,她就得病去世了。這兩位老太太在天堂見面後,彼此交換心得。中國老太太說:還是你聰明,哪像我只是苦了自己。
許多不明因果的人都認為這個故事很有道理,覺得應當提前消費才對得起自己。其實這是一個具有欺诳性的故事,體現的完全是斷見思想,誤導了許多人。
以因果衡量,這個故事應該這樣改版:有位美國老太太貸款消費,在揮霍的同時,卻很少積累福報,於是她在法界銀行的赤字越來越大,由於福報提前透支,她無法償還債務,在貧病交加、饑寒交迫中死去。
中國老太太生活節儉,平常節省的錢都用來積福,結果福報越來越深,由於善業深厚,最後走的時候天樂鳴空,升到天堂。
以後兩位老太太見面了,一個是衣食自在、光明赫奕的天子,而一個淪為腹部大如泰山、咽喉細如針孔的餓鬼。美國老太太說:當初,我只知道盡快享樂,沒想到還有三世因果。事實上,因果上的利息大大超過美國銀行的利息,貪求現世的享樂,真正害了我。現在我要在惡趣中遭受億萬年的痛苦,即使最終脫離,也還要做牛馬來償還,還是你這條路走得對。
因此不能隨順凡夫人的邪說,這些邪說不符合正量,在任何取捨上,唯一應遵循因果規律。有人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不把錢花光享受,不是白賺錢了嗎?
我們可以通過比喻來思考:比如一個農民對著糧倉想:這是我自己種的糧食,當然應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嗎?這顯然是愚人自絕後路的做法,不為明年留下種子,最後只會餓死而已。可見,不顧及後果的過分享受,將會耗盡福報,給自己的未來和後世帶來無量的痛苦。
我們再來看這樣一則公案:明朝正德三年出現了大旱災,楝塘地方因為有水庫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現大水災,也以堤壩高而沒有遭災。鄰近的幾個鄉連續好幾年沒有收成,唯獨楝塘地方接連豐收,而且他們乘形勢得到了官府的兩次免糧。於是這些村裡人廉價買進了各鄉的產業,生活變得非常富有。從此之後,該地樸素的風氣蕩然無存,奢糜成風。
當時,鄉民陳良谟對他的叔兄說:我們村子會有奇禍發生!叔兄問他是什麼原因,他答:無福消受罷了。不久果然全村發生了大瘟疫,存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先儒焦澹園說: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余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報有限,能節約不貪著,就可以延壽,如果過分奢侈福報享盡了,必定福盡而死。
有人想:現在時代不同了,物質條件日新月異,過時的東西都可以丟掉。半碗飯、一張紙不值幾個錢,不要搞得太約束。
這也是以撥無因果的斷見所滋生的邪見。從因果上思惟,就會知道其實浪費半碗飯、一張紙,也有很大的罪過。比如半碗飯來之不易,從播種、施肥、灌溉、收割、去殼、運輸到最後煮成米飯,其間有多少勞動者的心血,要耗費多少自然資源,才能端到口邊,供你享用。
這半碗飯不是無因無緣產生的,隨意浪費不會折福嗎?實際上,因果絲毫不會空耗,浪費財富是損減自己的福報。因此,想起物品來之不易、業果不虛,我們不能不珍惜福報。古人說:一茶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唐詩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需要勞累那麼多的父母有情,想到這一點,為什麼還不珍惜福報,反而以浪費為光榮嗎?
弘一大師在他的一篇演講中說:我五歲時,父親就不在世了!七歲我練習寫字,拿整張的紙瞎寫,一點不知愛惜。我母親看到,就嚴肅地說: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親在世時,莫說這樣大的整張的紙不肯糟蹋,就連寸把長的紙條,也不肯隨便丟掉!母親這話,也是惜福的意思!
我因為這樣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腦海裡,後來年紀大了,也沒有一時不愛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後,一直到現在,也還保守著這樣的習慣。諸位請看我腳上穿的一雙黃鞋子,還是1920年在杭州時,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給我的。又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間裡來看看,我的棉被面子,還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傘,也是1911年買的。這些東西,即使有破爛的地方,請人用針線縫縫,仍舊同新的一樣了。簡直可盡我形壽受用著!不過,我所穿的小衫褲和羅漢草鞋一類的東西,卻須五六年一換,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時或是初出家時制的。
在古德中這樣的事例也隨處可見。古時候,雪峰禅師和欽山禅師一起在溪水邊洗腳,欽山見到水中漂有菜葉,很歡喜地說: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們可以沿著溪流去尋訪。雪峰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後如何辨別人?他如此不惜福,為什麼要居山!入山後果然沒有名僧。
有人說:人生在世,應當好好享受,必須擁有豪宅名車、高檔電器等,如果沒有這些物質享受,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首先應當辨別哪些是生活的所需,哪些與生活毫無關系。身為欲界人類,雖然不能缺少衣食、臥具,但是普通的飲食、衣服,就足以保證生存,身高不到二米,也用不了多大的空間。除此之外的物品,都只是虛假的擺設而已。動物也知道尋求飲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義只有這一點,那就和動物沒有差別。
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於追求生活享受,這樣造作非福業,則連動物也不如。人生的意義在於能成辦自利利他的大義,不能少欲知足,就無法集中精力投入於修行,這樣就不能成辦大義,只是浪費生命而已。不但自己惜福,還要教育子女、學生惜福,為他們而惜福。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給兒子做棉衣,家裡本來有絲棉,她把絲棉賣掉換成棉絮。了凡先生問她:家裡有絲棉,為什麼要換成棉絮?她說:絲棉太貴賣了可以把錢送給別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樣可以保暖。了凡先生聽了很高興,因為這樣做就不愁孩子將來沒有福!
古時候,有戶富人在孩子滿月時,請客大擺酒席,殺了許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給孩子算命,說他一生的命運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兩歲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來以為他算命很准,為什麼這次沒有算對。後來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說他:折福太深,福盡而死。
再看現代的青少年從小就知道享樂,亂花父母的血汗錢,衣服、鞋子、用具都要用名牌,每個月幾百幾千塊的零花錢象流水一樣用。家長也認為:現在時代不同了,寧可自己苦一點,也不能讓孩子沒面子。他不知道孩子從小養成驕奢的習慣後,由驕奢必然多欲,多欲則無德。長大之後,不是成為貪官,就是成為匪類、花花公子、寄生蟲,百無一用。從結果來看,這不是愛護子女,而是毀掉子女。因此,從小要教孩子惜福培福。我們都是大乘修行者,應當念念關懷眾生的苦難。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時,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連飯都吃不上,為什麼不能省下自己的福報施給諸母有情呢?
過去蘇州城有位大紳士,帶著工匠到印光大師的關房裝置洋火爐,印光大師堅決不肯接受,大師說:人生不可享受過分,要是自己沒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這位大紳士非常誠懇,再三請求,必須供養,弟子也從旁邊勸請,印光大師說:安在外間的客廳裡吧!那裡時常來人,讓大家一齊暖和,外間的空氣暖了,這間的空氣也會變暖。
我們應當隨學過去的祖師大德,不僅惜福,而且把自己的福報捨給眾生。自己的生活可以過得清苦一點,省下來的錢讓別人享用,有這樣的善心將來才能利益無量眾生。心中應常常記掛天下苦難的眾生,常以福報回向。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又說:如空及四大,願我恆成為,無量眾有情,資生大根本。願我們如地水火風空五大種一樣,恆時成為維持無量有情生存的大根本。阿彌陀佛!
修福應要注意的兩點
蓮池大師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①。」有專執前之二句者,終日營營,惟勤募化,曰吾造佛也,吾建殿也,吾齋僧也。此雖悉是萬行之門,而有二說。一則因果不可不分明,二則己事不可不先辦。
或曰:「果如子言,則佛像湮沒,誰其整之?塔寺崩頹,誰其立之?僧餓於道路而不得食,誰其濟之?人人惟辦己事,而三寶荒蕪矣!」曰:不然,但患一體三寶②荒蕪耳。
世間三寶,自佛法入中國以來,造佛建殿齋僧者時時不休,處處相望,何煩子之私憂而過計也。吾獨慨夫僧之營事者,其瞞因昧果,不懼罪福,克減常住,藏匿信施者無論矣。
即守分僧,而未諳律學,但知我不私用入己則已,遂乃移東就西,將甲補乙,或挪還急債,或饋送俗家。不知磚錢買瓦、僧糧作堂,枉受辛勤,翻成惡報,是則天堂未就、地獄先成,所謂無功而有禍者也。
中峰大師訓眾曰:「一心為本,萬行可以次之。」則所謂己事先辦者也。己事辦而作福事,則所作自然當可矣。至哉言乎!為僧者當銘之肺腑可也。
【註釋】
①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據佛經中載:有兄弟二人出家,一人專門修慧而不修福,後雖證羅漢,卻沒有人供養。另一人專門修福而不修慧,後轉世為皇宮中畜養的大白象,滿身掛著瓔珞。
②一體三寶:《四明尊者教行錄》:「言一體者,上至諸佛,下至蠢動,無不具此三寶也。所謂實相妙體即一而三,名秘密藏,如世珍琦,通名為寶。即今諸人本有覺性是佛寶,此性無染清淨是法寶,此性柔和無諍是僧寶。」
【演蓮法師譯文】
古時有一首偈:「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有些人專執此偈的前二句,整天奔走不休地到處募化,自稱:「我這是為塑造佛像啊」,「我是為修建殿堂呀」,「我是為供養大眾僧呀」。這些雖然都是屬於廣修萬行中的事,但也要注意二點:一是因果不可不分明,二是自己的生死大事不可不先辦。
有人問:「如果照你說的意思,那麼佛像敗壞了,誰去裝修?塔寺倒塌了,誰去興建?僧眾為了修行而沒有糧食吃,誰去供養他們?人人都為著辦自己的事,三寶必將荒廢而無人管了。」我認為不至於那樣。我憂慮的是出家人把自性的三寶荒廢了,那才可惜!
至於世間三寶,從佛法傳入中國以來,造佛建寺齋僧的人,時時不斷,處處都有,用不著你牽腸掛肚,過慮擔憂。我只是為那些忙於經營作事的出家人慨嘆。這其中有瞞因昧果,不懼罪福,克減常住,盜竊信施的,且置之不論。
單就守本分的僧人來說,由於不熟悉戒律,以為我只要不把常住財物私佔己用就行了。於是移東就西,將甲補乙,或挪用現錢還急債,或以公物贈俗家。豈知買磚的錢不可以用於買瓦,供作僧糧的錢不可以拿去修寺。如果無知錯用或挪用,枉自辛勤勞苦,反而成為惡報。
正像俗語說的「天堂未就,地獄先成。」也就是所謂無功而有過啊!
中峰禪師對大眾訓示說:「修行應當以明心為本,其它的萬行可以作為次要。」這也是教我們要己事先辦的意思。自己的生死大事辦妥貼了,再去作種種的福事,則所作的自然都能正確無誤。因此中峰禪師此語實為至理名言,出家人應當銘記心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