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宗薩蔣揚欽哲

問:若有來世,誰又是我的來世?來世的我還是現在的我嗎?

答:如果明天和我來到你的門前,我們通常認爲今天在這裏的同一個我明天又來了。正像那樣,在相對層面上,我們有所謂的來世。在來世,這個假名安立的自我來了,就像是第二天又一了一樣。

現在的“我”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具體的或者實質性的。然而,你真的不能說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一樣的。如果他們全然相同,我們就被同樣的“我”卡住無法動彈,就不會有變化,也不可能變化。那樣的話,我們就不會成長,也不會經歷內在的改變,甚至不會忘記什麽,也不會記住什麽,也就不用刮胡子、剪頭發了。

然而,我們也不能說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爲如果他們就像奧巴馬和奧薩馬那樣是兩個單獨的人,那麽就好比奧薩馬放屁是因爲奧巴馬吃了太多的豆子那樣。事實上,是奧巴馬吃了豆子以後自己放屁。這表明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之間也有著某些關聯。

換句話說,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不是相同的,但也不是不同的。延續感是徹頭徹尾的幻覺,然而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的幻覺。沒有它,我們昨天做的事情對今天的我就沒有影響。而我們人類確實有習性,于是我們産生這樣的一個觀念——有一個來自于昨天的我的延續體,它會持續到下一世。這種幻覺強大到讓我們緊抓不放,從而成爲我們的痛苦、歡樂以及其他所有煩惱的容器。

——《八萬四千問》


宗薩蔣揚欽哲

問:但是爲什麽今天的我記得昨天的我,而來世的我卻不會記得前世的生活?

答:如果發生了什麽猛烈的事,比如天花板掉到你的頭上,把你砸成了腦震蕩,突然間你可能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了,更不用說昨天或者十年以前發生的事情了。我們當中大多數人不記得前世,是因爲發生了某種比被天花板砸到還要可怕的事——某種叫做死亡的事,它所導致的震蕩大到足以讓意識和身體完全分開。

但是即便我們確實記得前世,也還是不能證明前世確實存在,因爲我們的記憶來自于意識,所以它只是一種想象。但是同時,即便我們可能不記得我們曾經是誰,以及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地址等等,我們還是有很多習慣性的心理障礙以及莫名的熟悉感,它們可能比記憶更加強烈。例如,沒有明顯的原因,我們卻可能在情感上或心理上被某個人所吸引,或者對某人感到厭煩。即使我們不記得自己是誰,這些情感看上去也好像是從過去世帶來的。

我有個歐洲朋友,是位時裝設計師,他的妻子是如此美麗,其他人都仰慕她而嫉妒他。她美麗的紅頭髮總是乾乾淨淨的,手上總是塗著漂亮的指甲油,非常優雅。

但是這個家夥最近遇到一位澳大利亞女士,跟他的母親一樣老,也不具備他妻子的任何特質。當她說話時,我總是私下裏希望她會使用李施德林(一種口氣清新劑)。然而,我這位朋友是如此強烈地被她吸引,並且說有生以來,她是唯一可以讓他興奮的女人。當我問他喜歡她什麽,他有幾百個理由,但你會發現這些理由都沒有邏輯。這種吸引真的只是一種感覺,現在卻變成了他頭腦裏的邏輯。

這種現世的情感帶事實上比記憶更加強烈,也有著更大的慣性,所以可能影響到我們所謂的來世,雖然那時我們可能不記得自己曾經是誰。

——《八萬四千問》


淨空法師:人的細胞七年全部換新了,老的一個都沒有了

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488集  2013年10月23日講於香港

人的細胞七年全部換新了,老的一個都沒有了

萬法雖有現象,它是生滅法,它不是真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今天不要說別的,說我們身體,“身體不可得”,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個話不是假的,是真的,科學報告。

我們這個身體是怎麼回事情?科學家告訴我們,是細胞組成的。各式各種不同的細胞,有些細胞組成我們皮膚,有些細胞組成我們骨骼,有些細胞組成我們的五髒六腑、汗毛、頭發,不同的細胞組成的。這個全身大概有多少個細胞?科學家告訴我們,大概有六十兆。單位是“兆”,有六十兆個細胞,我們的身體。可是每一天二十四小時新陳代謝,老的細胞死了,新的細胞出生代替了,有多少?七千億。每一天就是新的細胞換老的,老的排出去了,從便糞裡面排出去、從流汗裡面排出去,新陳代謝。

那什麼是“我”?每一天要換七千億個,七千億個老的死了,新的活了。那麼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不可得,“我”剎那剎那在新陳代謝,哪裡是“我”!佛法裡面講七年是一個周期,七年,我們老的細胞一個都沒有了,全部換新了。七年是個周期,七十年新陳代謝周期十次。

所以你了解事實真相:有相的東西不可得,有物質現象、心理現象、自然現象的統統不可得,“萬法皆空”。

真正明白了,像我們今天的時候,從經典上古聖先賢教誨,科學家的報告,我們了解這些狀況,我們是解悟,沒有證悟。阿羅漢是證悟,別說阿羅漢了,比阿羅漢更低的,初果須陀洹他就證悟。

證悟跟解悟不一樣,證悟有受用,解悟不得受用。我們是解悟,證悟得受用。他放下了,真放下了,不受它干擾了,不受他影響了,這就是證悟人的受用,慢慢慢慢逐漸逐漸他就見性了。你像初果須陀洹他放下了,他知道事實真相,不執著這個身是自己,“身見”破了,“邊見”破了。“邊見”,不執著兩邊,也就是沒有對立了。不執著成見,自以為是這個念頭他沒有了,他得兩種受用,恢復本能,“天眼”,“天耳”。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東西,他能看得見;我們聽不到的聲音,他能聽到,他得受用。我們科學家發現這些事實真相,跟佛經上講的一樣,是解悟,他沒有天眼,他沒有天耳。

比初果再高一級,二果,二果不但有天眼、天耳,有他心、宿命,這兩種神通現前。他心,別人心裡想什麼他知道;宿命,知道我過去世,我的前生,再前生統統知道。

到三果可就了不起了,三果有變化,神通變化。三果聖人阿那含,到遠方去旅行,不需要交通工具,他想到哪裡他就到了哪裡,飛行自在,實際上他不是飛行,他是變化。用簡單的來描繪他,他能把身體完全變成一道光,光的速度非常快,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他把那個光又變成人,叫化作一道光,他走了,立刻就到達,真的。光繞地球一秒鐘繞七次,所以在地球上任何一點,他立刻就到達。

四果阿羅漢,六道輪回不見了,永遠脫離六道了。六道的人要念他,想他,求他幫助,他會現身,你跟他有緣,他會現身,這些是真的,真有用處。

往生極樂的、墮地獄的、生天的人沒有中陰

“‘雖知性空,而願淨土。’”

所以那些“雖知性空”,這證果的人,成就的人,而願淨土,他還發願度眾生,“四弘誓願”沒忘掉,“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要度?他跟自己是一體,同一個自性,像我們身體,六十兆的細胞同一個身體。都是六十兆的細胞壽命長短不一樣,有一些壽命很短,幾十個小時,它就滅了;有些三四個月,有些三四年;最長的,腦神經細胞,科學家告訴我們,它的壽命大概是一百五十年。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佛經上所講的,人死了,八個小時不要動他,有沒有道理?有道理。為什麼?腦神經細胞它沒死,它要離開了,人才算是真正死掉。一般人斷氣,呼吸停止之後,最好是十二個小時、十四個小時再去動他,比較安全,他真走了。往生的人快,往生的人他到極樂世界去了,這裡一斷氣,他就走了,他沒有中陰;還有個,墮地獄的沒有中陰,他一斷氣,立刻到地獄,叫無間地獄;人生天,天人福報大,人生天的時候,也是一斷氣就生天了,沒有中陰。所以願生淨土,這個我們要特別注意到,念念我們都願生淨土。

“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要之,不住二邊,遠離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

這是大乘,心地干淨。“著”什麼?有念就著了。根本沒有念頭,不起心,不動念,這什麼境界?佛境界,佛的境界是“平等一相”,這是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我們希望自己證得“平等一相”。我們修行修什麼?這幾句話就是我們修行重要之處。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無”,“有”、“無”都不執著;中道也不執著;世間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話說得容易,誰做到?自古以來最明顯做到的,惠能大師。惠能之前沒看到,惠能之後也沒有看到,這我們不能不知道。那我們怎麼辦?我們今天唯一能走得通的、能得到結果的,只有“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也就是淨土法門,也就是這一部經典,不能離開這部經典。

下面引《金剛經》說:

“《金剛經》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說得籠統,細說,下面還少了一個字。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得成阿羅漢。如果是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修一切法,那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句是印度話,梵語音譯的,可以翻成中國字。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因為這一句話就是成佛,就是佛法修學最終的目的。“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下面“三”是正,後面“菩提”是覺,所以統統翻成中國字,“無上正等正覺”。可以翻,而不翻,這尊重,這是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佛法求什麼?就求這個。

“是故十方正士,深達法空,專求淨土,是即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故‘必成如是剎’也。”

來到這裡參學的,禮供聽法的。來這參學的,是十方諸佛剎土裡面法身菩薩,個個都是明心見性的。不是明心見性的,他們到不了極樂世界。我們見不到阿彌陀佛,他們這些人“深達法空”,明心見性,深深通達一切法皆空,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個個都是這種境界。

智慧是不著相的;迷就是心裡有了,就著相了

“專求淨土”,他要不專求淨土,他就不來見阿彌陀佛了,他就不會到極樂世界來。他們對於阿彌陀佛非常佩服、非常敬仰、非常羨慕,想學阿彌陀佛,所以到極樂世界來參學,這就是“專求淨土,是即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故‘必成如是剎’也”。所以阿彌陀佛給他授記,你們必定成就像極樂世界一樣的剎土。換一句話說,你們將來成佛,一定像阿彌陀佛一樣的佛身。

“又《會疏》曰:‘所以菩薩雖洞達三空,智無所著,而能大悲熏心,發願淨土’。”

記住,智慧是不著相的。如果有所著,那不叫“智”。那叫什麼?那叫“業”。造業,“著”就是造業,“不著”就是智,這一定要知道。我們要學智慧從哪裡學?從不著相學。不著相,簡單說一句,不要把這些事相放在心上,就叫不著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上街逛市場,看到那個東西心裡想要,著相了。心裡有了,就著相了。如何練到不著相?所以逛街可以修定,練功夫。練的什麼?樣樣都不放在心上,樣樣都不執著。高等的禅定是在這個地方學;盤腿面壁是小定,那不管用的,他要一做的時候他會動心。只有像在那種熱鬧場合當中,去逛街的時候如如不動,那真定。《華嚴經》上鬻香長者,他修定,他是在市廛,就是最熱鬧的街道,他看不著相。聽,不著相;接觸,統統不著相,而且不起心、不動念,真修行。

“智無所著,而能大悲熏心。”

為什麼?看到眾生著相。眾生著相,就是搞輪回;不著相,輪回就沒有了。阿羅漢不著相,輪回不見了。我們看到阿羅漢在世間,那是他回來度眾生的,他對於一切相決定不執著,他要執著,他就墮落了、他退轉了。阿羅漢不退轉,所以大悲熏心,他有大智慧,有大慈悲,就憐憫一切做錯事情的眾生,著相的眾生,所以“發願淨土”,

“一法句”就是極樂世界依、正二十九種莊嚴

“雖淨佛土,而常寂靜。是則即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而二十九種。”

這句話非常重要!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天天講經教學沒有中斷過,為什麼?為幫助這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讓他們早一天開悟,早一天成佛,是為這個。阿彌陀佛自己住哪裡?給諸位說,自己住常寂光,從來沒有動過,所以“而常寂靜”。

住常寂光,“是則即一法句”,這個“一法句”,《往生論》上說的,“一法句”是什麼?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是贊歎常寂光淨土。“而二十九種”

“(《往生論》謂極樂共二十九種莊嚴)。‘即二十九種而一法句之義也。’疏說精妙。”

《會疏》說得太好了。這二十九種我們在前面學過,天親菩薩造《往生論》。《往生論》實際上,就是天親菩薩他往生極樂世界的報告,他是怎麼修的、怎麼成就的?極樂世界怎麼好?他的報告給我們作證。“淨土三經一論”,“三經”是佛勸導我們專修淨土,求生極樂世界。天親菩薩往生了,他接受了,他往生了,他以菩薩身份應化在我們世間,將他修學經過、在極樂世界所看到的一,向我們匯報,這是淨宗重要的典籍,“三經一論”。

“一論”就是《往生論》,這裡面說二十九種莊嚴,分為“依報”、“正報”。“依報”是環境,極樂世界我們居住的環境、我們學習的環境,總共說了十七種;“正報”說了十二種。“正報”裡面分佛跟菩薩,佛是我們老師,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說了八種;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菩薩,他說了四種,總共二十九種莊嚴。這二十九種莊嚴,它叫做“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所以這底下說:

“蓋一切法無不從此一法界流出,亦莫不還歸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

“一法句”是圓滿句,是最後句,先後是一不是二,所以叫圓滿句。

……

無論誰說的與佛經不一樣,不能依;一定“依法不依人”

佛滅度之前,阿難尊者為我們啟請:佛在世,佛是我們老師,我們有了困難,有了疑惑,向佛請教,佛會告訴我們;佛要滅度了,不在世了,以後我們有問題怎麼辦?佛給我們說了“四依法”,說了四句。

第一句就說,“依法不依人”。一定要記住:“法”是什麼?佛所說的經典,你依照經典等於依佛一樣。人說法,如果說的法跟經不一樣,決定不能依;他說的法這經上都有,都有這個意思,可以相信。老師?老師也不行。

我年輕,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有一次,就是遇到經典裡面深奧的東西我不懂,聽老師講,我覺得老師講的跟它不一樣,我懷疑。老師所講的有沒有經典做依據?沒有經典做依據,那我就不能相信。老師說有,查出來給我們看,這是正確的。如果經典上沒有的話,我們就不能相信。要記住,“依法不依人”。

第二個,“依義不依語”。語言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沒關系,意思沒有說錯,這就對了。要依義,不要依語。特別給我們現代人,看佛經的翻譯本,你看一部經,兩個人翻的兩個就不一樣,我到底依哪個?那佛說的好:意思對了就行;意思要不對,那個不可以。語言文字沒關系,說得好!“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什麼?“了義”跟“不了義”標准沒有一定。我能看得懂,能聽得懂,我真正得利益,對我就是“了義”;我還沒搞清楚,我還有懷疑,我不敢這樣去做,這對我來講,“不了義”。所以這一句話是活動的,你要一定依自己的程度、依自己生活環境,不要學得太高了,太深了,適合自己的程度,這個好。

“了義”究竟的是什麼?是真正了生死,出三界。那我在一切經裡頭,這一部經對我合適,我學這部經我能往生,我學《華嚴》,我得不到華嚴三昧;我學《法華》,我也不行,也作不了佛,那個經的好的,大經,對我來講“不了義”,這個對我來講“了義”。一定要懂!我能做得到,我真正相信,我真正發願,我真正一心念佛,走路是一步一句佛號,這叫“了義”。

最後一句叫“依智不依識”。要依智慧,不能依感情用事。最後的決斷要用智慧,決不被感情障礙了,這個很重要!要依真實智慧。感情有很多,老師勸你,好朋友勸你。我在早年,忏雲法師勸我修淨土、李老師勸我學淨土,我都沒聽,那個時候自己以為自己有智慧,對淨土是什麼?不認識。我對淨土的認識我給諸位說過,講《華嚴經》講到一半,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到文殊、普賢,那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兩位菩薩:文殊、普賢修什麼法門成就的?在《華嚴經》裡找,找到末後找到了,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兩個人都是發願求生淨土,在阿彌陀佛那裡成就的。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寒毛直豎,這樣的菩薩還從極樂世界來的,所以就非常認真仔細把《華嚴經》重新再看,看出來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講過兩遍,囫囵吞棗,都沒把意思看出來。這下細看才曉得,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的吉祥雲比丘,他修什麼法門?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專求極樂世界。佛法跟中國世俗很多相通,都是把最重要的擺在最後。善財第一個訪問的,那叫先入為主,德雲比丘(吉祥雲比丘),我們沒看出來。再細看,看明白了,一頭一尾,五十三參,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而第一參是文殊菩薩推薦的,叫他去參訪。文殊大智,抉擇法門,決定選擇這個法門,般舟三昧,就是念佛法門。

般舟三昧沒有把握修成,困了一倒下,般舟三昧就破了

我聽說國內有修般舟三昧的。一定要知道,般舟三昧是初住菩薩以上修的,不是我們修的。善財參訪吉祥雲比丘是初住菩薩,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了,不是凡人。

般舟三昧一期九十天,九十天日夜不間斷,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著,九十天不是九個小時,你能受得了嗎?你受不了,要修那個法門,那個法門是好,太高了!不是你修的。

所以有同修來問我,他想修般舟三昧。我說你可以,我做不到。我對你尊敬,沒有話說,我不敢!我說學鍋漏匠。谛閒老法師教他的徒弟鍋漏匠,我學他;他,我學得到。谛閒老和尚教鍋漏匠,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天到晚就念這念這一句求生極樂世界。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趕緊接著念不分晝夜。這個我可以做到,一點壓力都沒有。累了?累了就躺倒睡一下,休息好就趕緊接著念。這個做得到。這法門要介紹給末法九千年眾生,為什麼?沒有壓力。功夫決定不間斷,什麼時候都可以休息。休息的時候要是有念佛堂,念佛的時候穿著海清,休息的時候不要脫衣服,躺在那裡休息一會兒,醒過來趕緊去念佛。這個我有把握修成,般舟三昧沒有把握。如果困了一倒下,把般舟三昧就破了,還不如鍋漏匠吶!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程度,不能躐等,不能好高骛遠,做不到的硬要去做,肯定失敗!

 

人體細胞真的每7年刷新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