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情緒管理──以《清淨道論》為範圍
(中華慧炬佛學會祕書長) 鄭振煌
一九九九年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81-87
頁81
壹、緒論
貳、覺音與《清淨道論》
參、情緒與內外結
肆、情緒管理與戒定慧
伍、結論
壹、緒論
人都有七情六欲,故情緒叢生,痛苦不堪,尤其是當今之世,生活與工作壓力,百千倍於昔日,情緒管理乃成為心理諮商師最重要之課題。
佛法的終極目的是了生脫死,但在現實人生中,卻可以解脫煩惱,讓行者等持其心,不被八風所動。究實而言,根本煩惱的解脫就是涅槃寂靜,故一切法門皆以解脫煩惱為鵠的。而解脫煩惱的方法,不外戒、定、慧三學。本文以南傳經典之作《清淨道論》為範圍,因為它對戒、定、慧的說明最詳盡、最有系統、最接近佛之本懷。
貳、覺音與《清淨道論》
覺音(Buddhaghosa)係巴利語系佛教的大註釋家,南傳佛教名著《清淨道論》的作者。又譯佛音。西元五世紀左右之中印度摩揭陀國人,為佛陀伽耶附近的婆羅門之子。幼學吠陀,能誦七千偈,另通瑜伽、數論等派之學說。嘗遊歷諸國,以議論為事。後為比丘 Revata 所折服而歸依佛教,並致力於三藏之研究。由於雄辯如佛,故時人以覺(佛)音稱之。
早年嘗撰 Nanodaya、Atthasalini,註《法僧伽》(Dhammasanhani)。後在 Revata 的鼓勵下,入錫蘭求三藏註解。時當 Mahanama 王(413-435年在位)治世的時代。他住在 Anuradhapura 地方「大寺」(Mahavihara),師事 Sanghapali、Buddhamitta
頁82
等人,學習該寺所傳三藏註疏及長老之教示。時,長老們曾以二句偈試驗其學識,他乃撰《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以闡述佛教綱要。諸長老知其才識非凡,乃將錫蘭註疏傾囊相授。此後,他住在 Gantlakara 寺,致力於將佛教三藏譯為巴利語,並作註釋工作
他先應 Buddhasiri 之請,依錫蘭所傳《大義疏》(Maha-attakatha)、《Maha paccari》、《鳩倫陀》(Kurunda)等的註釋,參照長老們所說,編述律藏註《Samantapasadika》。此書相當於漢譯的《善見律毘婆沙》,其製作年代可能是西元四三三年左右。其後,又譯述經藏及論藏,並親撰註疏;巴利三藏的註解至此乃告大致完備。
覺音的註釋,並不僅止於本文的語義,且包含歷史、地理、天文、音樂、動植物等諸多解說,以及有關印度古代風俗習慣的資料。
關於他的晚年,錫蘭佛教教界相傳,說他為禮拜菩提樹而返回印度。逝世後上生兜率云云。緬甸佛傳則說他是緬甸人,西元四百年自 Thanton (即金地國)入錫蘭,三年後持經典返國,致力於緬甸佛教的復興。
按:覺音從錫蘭到緬甸應是事實,當時似乎也到過廣州。果真如此,則《歷代三寶紀》卷十一所載,南齊永明中(約為489年左右),與僧伽跋陀羅持《善見律毘婆沙》到廣州,旋搭船南返的三藏法師可能就是指覺音。其後,他可能返回摩揭陀,並在當地入寂。
關於他的著作,古來傳說紛紜,除上述之外,可以確定的還有 Kankhavitarani (戒本註)、Sumangalavilasini (長部註) Papancasudani (中部註)、Saratthappakasini (相應部註)、Manorattapurani (增支部註)。[註1]
《清淨道論》是南傳佛教典籍中最受後人重視的佛書,也是南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論師──覺音的劃時代鉅著。
愛德華孔滋說:「(清淨道論)是人類心靈上最偉大的經典作品之一。如果我流浪到荒島時只容許攜帶一本書的話,這部書將是我所要選擇的。」
水野弘元說:「清淨道論是一部彙集南方上座部教理最詳盡、最適當的論書。要瞭解南方上座部的教理,本書是非讀不可的。」
早島鏡正說:「清淨道論是南方巴利佛教中被推尊為最高權威的論書,其百科全書式的內容,可以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相匹敵。」
本書以戒定慧三學為綱,作者站在南傳上座部的立場,把一個佛教徒如何實踐,如何由凡夫而入三學、趨解脫的歷程,詳細地鋪陳出來,可視為現代佛教徒在實踐上的最佳參考資料之一。[註2]
參、情緒與內外結
情緒的定義紛歧,《牛津字典》說:「心靈、感覺或感情的激動或騷動,泛指任何激越或興奮的心理狀態。」美國心理學家 Drever 說:「情緒是有機能的一種複雜狀態,涉及身體各部分發生的變化;在心理上,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以及想以某種特
頁83
定方式去行動的衝動。」K. T. Strongman 說:「情緒即情感,它是涉及各種生理結構的一種身體狀態;它是明顯或細微的行為;並且它發生在特定的清境中。」
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布特希克因,自傳統生物進化思想中,區分八種基本情緒反應:害怕、生氣、高興、悲傷、信任、厭惡、期待、驚奇。德國心理學《邁爾大辭典》(Meyers Lexikon)將情緒定義為「情感的波動」及「心靈的激動」。美國心理學者 Drew Westen 則認為情緒是指人依「現象世界」的「變化」而產生某種「改變」,此種改變包括三大領域,即生理上的(physiological arousal)如心跳加快、冒冷汗、麻痺、體溫上升;主體經驗的(subjective experience)如快樂、悲傷、生氣、厭惡;行為及情緒表達(behavioral & emotional expression)如臉部表情、手勢、動作行為。情緒可分為正面情緒(如快樂)和負面情緒(如恐懼、忿怒、悲傷)等兩大類。若根據程度則又可分為情緒(emotion)和心情(mood)兩個層次。[註3]
中國古文學亦有「情緒」一詞出現,如南朝梁江淹賦:「聞寂以思,情緒流連。」唐韓偓詩:「醒來情緒惡,簾外正黃昏。」司空圖詩:「客處不堪頻送別,無多情緒更傷情。」可見情緒是指情意纏綿,心情多端,如絲之有緒,引之無盡,抽之不絕。《呂氏春秋.情欲篇》曰:
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聲,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貴賤、愚智、賢不肖欲之若一,雖神農、黃帝,其與桀、紂同。
這是「情欲天賦」的觀念,亦所謂「人者,心之器也;性者,命於天固有諸心者也。」人類「以心性為質,情欲為文,發而為種種之情緒表象」。又因人性本於情欲,故易引起貪瞋痴慢疑等情緒,必須予以管埋,免遭禍害。
佛書中並無「情緒」一詞,接近其意義者為「心所」。心所是心王之所有,而有貪瞋等別作用之心法。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識有五十一法。
《清淨道論》在序論中,一開始即引用《雜阿含》五九九經的故事。世尊在舍衛城時,於夜分中,來一天子,為除自己的疑惑,提出這樣的問題:
內結與外結,人為結縛結,
瞿曇我問汝,誰當解此結。
結是締結,與愛網同義。因為上下於色等所緣境界而屢生起愛著,猶如竹叢中的竹枝糾纏而稱為枝網,故名為結。因為對於自物他物,或於自身他身,或於內處及外處而生愛著,故說「內結與外結」。以如是生起愛著,故說「人為結縛結」。譬如竹叢為枝結所纏,一切有情為愛網所纏結,這便是人被結纏、纏縛、締結的意思。這位天子便對世尊請示,誰能解此纏縛於三界之內的堅牢之結。
頁84
肆、情緒管理與戒定慧
正面情緒如鬆弛、希望、愛、同情、心寬、喜悅、安慰、樂觀、愉快、滿足、肯定等,都會促進身心;反之,負面情緒如緊張、沮喪、生氣、悲傷、寂寞、憤怒、焦慮、妒嫉、厭惡、驚慌、難過、羞辱、無聊、不確定性等,則會傷害身心建康。因此,正面情緒必須發揚,負面情緒必須管理,才不致成為情緒的俘虜;以大乘唯識學的術語來說,善心所應加以培養,煩惱心所和隨煩惱心所應加以淨化。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的施設,無非在管理情緒,以期證悟不生不死的心性。
心理學家鄭石岩教授提出情緒管理的方法有五:(一)化解憤怒:1. 導瀉法(對事不對人;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批評對方;注意時機的妥當性;把握語言與肢體語言;對知心的朋友導瀉)。2. 擱置法(告訴自己改天再談;放下它)。(二)緩和性急:1. 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割捨時程表中部分項目;2. 給自己低語「別急!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機緣,只是我還沒有發現它而已」;3. 哼一首曲子;4. 稍作休息。(三)消除緊張:1. 淨化法;2. 運動法;3. 鬆弛緊張。(四)排遣厭倦:1. 海邊祕方(諦聽、回憶、檢討、放下);2. 擬定新目標、新企圖;3. 看出新的意義;4. 培養體力;5. 跟積極的朋友交往。 (五)治本方面:1. 建立合理的抱負水準;2. 培養好的自我功能;3. 涵養精神能量。
周虎林教授則建議常保身心平衡的態度和方法有六:(一)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二)接觸宗教哲學;(三)慈心悲願自圓滿;(四)活在當下與狂心頓歇;(五)人生如夢幻泡影;(六)滌除玄鑑能如嬰兒乎。[註4]
修行佛法的終極日標是離苦得樂、破迷啟悟、了生脫死、成等正覺、究竟成佛。換言之,淨化心靈,徹底覺醒,正念分明,情緒平穩。《清淨道論》在引述《雜阿含經》五九九經世尊回答天子有關解結的問題說: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
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住戒,即安住於戒中,指圓滿(受持)戒律。有慧人,是由無貪、無瞋、無癡三因善業所結生的人。修習心與慧,即修習三摩地(定)和毘缽舍那(觀)。有勤,是有精進的人,因為精進可以燒盡一切煩惱,故稱為熱,具此熱力的人,稱為有勤。有智,即具有主導一切所作的含藏慧。比丘,指見輪迴而生怖畏者。彼,是具備圓滿戒律、三摩地、結生慧、觀慧、含藏慧、勤等六法的比丘。解結,是在修(四沙門)道的剎那;在證(四沙門)果的剎那,便是天界和人界最上應供的解結者。
戒是闡明以彼分斷而斷煩惱,對治諸惑違犯,淨化惡行雜染,為須陀洹果及斯陀含果的原因。定是闡明以鎮伏斷而斷煩惱,對治纏(粗煩惱),淨化愛雜染,為阿那含果的原因。慧是闡明以正斷而斷煩惱,對治隨眠(細煩惱),淨化惡見雜染,為阿羅漢果的原因。
頁85
一、戒
戒的範疇包含思戒、心所戒、律儀戒、不犯戒。
戒是戒行的意思,即正持(以身業等善持戒律而不雜亂)和確持(把持一切法)。
戒的特相是戒行(正持身業和保持善法);戒的作用是摧毀諸惡戒;戒的成就是具諸無罪之德;戒的現狀是身淨、語淨、意淨;戒的近因是慚與愧。
戒的功德有無後悔、大財聚、揚善名、無怖畏羞慚、臨終不昏昧、轉生善趣天界、為諸梵行者所喜愛歡悅尊重禮敬、淨有情的塵垢、使熱惱究竟清涼、能順風薰也能逆風薰、入涅槃的城門、莊嚴光輝、諸德的根本、一切諸惡的摧毀者。
戒的種類:一法有戒相。二法有等正行、初梵行;離、不離;依止、不依止;時限、終身;有限制、無限制;世間、出世間。三法有下、中、上;我增上、世間增上、法增上;執取、不執取、安息;清淨、不清淨、有疑;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四法有退分、住分、勝分、抉擇分;比丘、比丘尼、未具足、在家;自然、慣行、法性、前因戒:別解脫律儀、根律儀、活命遍淨、資具依止。五法有制限遍淨、無制限遍淨、圓滿遍淨、無執取遍淨、安息遍淨;斷、離、思、律儀、不犯。
戒的雜染有二:(一)因名聞利養而破壞七罪聚:波羅夷、僧殘、不定、捨墮、單墮、悔過法、眾學法。(二)與七種淫相應:允許婦女為之塗油、擦身、沐浴、按摩、心生愛樂希求而至滿足;與婦女嬉笑遊戲,心生愛樂;以自己之目眺望婦人之目,心生愛樂;聞隔壁婦人之笑語歌泣聲而心生愛樂;追憶過去曾與婦人相笑相語遊玩時,心生愛樂;見長者或長者子具備享受於五欲時,心生愛樂;願成天眾而修梵行,心生喜樂希求而至滿足。
戒的淨化有二行相:(一)見破戒的過患:不為天人所喜悅、不受同梵行者所教導、聞惡戒者被呵責時而苦感、聞具戒者被贊歎時而失悔、如穿粗麻木一樣的醜惡。(二)見具戒的功德:為人信樂、自責等怖畏無從潛入、光耀如滿月高懸虛空照、諸天喜悅、香薰十方無有障礙、作少而果大、不為諸漏苦斷絕苦因緣、人天福願求當得、追逐涅樂寂淨。
行者為了成就戒的功德,宜受持十三頭陀行:糞掃衣、三衣、常乞食、次第乞食、一座食、一缽食、食後不食、阿練若住、樹下住、露地住、塚間住、隨處住、常坐不臥。
頭陀行的特徵是思以受持;頭陀行的作用是破除一切貪欲;頭陀行的現狀是無貪欲;頭陀行的近因是少欲、知足、減損煩惱、遠雜煩惱、還滅、勤精進、善育;頭陀行的功德是得三聖種:衣知足、食知足、住所知足、修習樂。
二、定
定是善心一境性,以等持為義。等持是法的威力使心和心所平等、平正、不亂、不雜亂地保持和安置在一個所緣上。
定的特相是不散亂;定的作用是消滅散亂;定的現狀是不散動;定的近因是樂。
定的種類:一法是不散亂。二法有四種;近行定、安止定;世間定、出世間定;有喜定、無喜定;樂俱定、捨俱定三法有四種:下定、中定、上定;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喜俱定、樂俱定、捨俱定;小定、中定、大定。四法有六
頁86
種:苦行道遲通達定、苦行道速通達定、樂行道遲通達定、樂行道速通達定;小小所緣定、小無量所緣定、無量小所緣定、無量無量定;初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退分定、住分定、勝進分定、決擇分定;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離繫定。五法有一種:初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第五禪定。
定的雜染是退分法,定的淨化是勝進分法。
世間定的修習法可分七方面:(一)破除十種障礙:住所、家、利養、眾、業、旅行、親戚、病、讀書、神變。(二)親近教授業處的善友:業處有二,一是比丘僧伽等作慈念、死念、不淨想的,稱為一切處業處;一是修習任何適合自己性行的,稱為應用業處。(三)順適自己的性行:性行有六種,即貪行、瞋行、癡行、信行、覺行、尋行。(四)執取四十業處中之任何一種:四十業處即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十不淨(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十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隨念、入出息隨念、寂靜隨念)、四梵住(慈、悲、喜、捨)、四無色素(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一想(食厭想)、一差別(四界差別)。(五)捨棄不適合修定的精舍,而住於適合的精舍。(六)破除細障。(七)不離一切修習法而修習。
在四十業處中,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死隨念、寂靜隨念、食厭想、四界差別等十業處,僅能得到近行定。於此十業處中的一境性,及於安止定的前分心的一境性為近行定;於其餘三十業處中的心一境性為安止定。
修定有五種功德:現法樂住、毗婆舍那、神通、勝有、滅盡定。
三、慧
慧是「與善心相應的觀智」。慧的語義是了知,既知所緣是青是黃(想知),亦得通達特相(識知),並能努力獲得道的現前(了知)。
慧的特相是通達諸法的自性;慧的作用是摧破覆蔽諸法自性的癡暗;慧的現狀是無痴;慧的近因是定。
慧的種類:一法是通達諸法自性的相。二法有五種:世間慧、出世間慧;有漏慧、無漏慧;名差別慧、色差別慧;喜具慧、捨具慧;見地慧、修地慧。三法有四種:思所成慧、聞所成慧、修所成慧;小所緣慧、大所緣慧、無量所緣慧;入來善巧慧、離去善巧慧、方便善巧慧;內住慧、外住慧、內外住慧。四法有二種:四諦智、四無礙解。
慧的地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眼、耳、鼻、舌、身、意、女、男、命、樂、苦、喜、憂、捨、信、精進、念、定、慧、未知當知、已知、具知)、四諦、十二緣起。慧的根是二清淨:戒清淨、心清淨。慧的體是五種清淨,也是解脫煩惱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見。
修慧的功德有四:摧破種種煩惱、嘗受聖果之味、可能入於滅定、成就應供養者。
頁87
伍、結論
佛在《南傳大般涅槃經》中,每到一處即對諸比丘宣說戒定慧的法要:「修戒則定有很大利益與果報;修定則慧有很大利益與果報;修慧則心從漏得解脫----欲漏、有漏、見漏及無明漏。」[註5]故知戒定慧是修行佛法的基本,也是解脫煩惱的不二法門。
【註 釋】
註1. 以上錄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九冊,頁5916,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元月出版。
註2. 摘自葉均譯《清淨道論》冊上,小引,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79年12月初版。(以下除註明者外,一概引用《清淨道論》所言,不另標記,讀者請逕行查閱相關章節。)
註3. 參考 Drew Weslen, Psychology-Mind, Brain & Culture, John Wiley & Son, Inc. 1996
註4. 光德寺大專情緒管理學佛手冊,頁21-23及頁28,八十七年八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
註5. 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財團法人慧炬出版社,87年5月初版五刷。
錦囊妙計伏熱惱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祖法師
由於時代進步,生活模式大躍進,人類不斷地追求創新的同時,造成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激烈競爭,無形中,也形成莫大的壓力,在高壓下,人們容易出現恐慌、焦慮、情緒失控,甚至爆發衝突。因此,如何減輕壓力,是現代人費盡心思亟欲解決的問題。
智人調心 愚調身
世間雖有各種壓力紓解方式,仍似隔靴搔癢,無法徹底解決。佛法告訴我們,面臨壓力與煩惱時,根本的方法就是善調身心,藉由調身、調心,讓心靈得到平靜、安詳,就能真正對症下藥。
何謂「善調」?善就是良善、正確的知見觀念;調就是調伏煩惱、調整錯誤的作為。簡單來說,就是要提起覺性,以正念調伏熱惱,讓身心保持和諧;以合宜的言行舉止,應對進退,廣結善緣,不為人事物所羈絆、束縛,在滾滾紅塵中,自能隨緣任運,圓融自在。
古德云:「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一語道破聖人、賢人與凡夫的差別。世間人也知道「木強則折」的道理,一個人待人處世,假如做事太過強硬、魯莽,容易得罪人,難以成大事;但太過消極退縮,事情又不容易成功。若為人阿諛奉承或過於氣勢凌人,都無法成就善緣。一旦處處面臨障礙、挫折,心情必定低落,由生理影響心理,身心就容易失調。
因此,為人行事要以「覺」來調和身心。日常生活中,覺察、覺照自己的心念,時時「堅住正念,隨順覺性」,保持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避免落入是非、善惡、美醜、順逆等相對境界。在相對境界中,心容易起分別、取捨、執著,正是產生煩惱的根源,唯有契入實相、常行中道,從相對達到絕對,找到生命的活水源頭,面對人生的任何風雨,才能泰然處之,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駕心就熟 到彼岸
人從早到晚,忙忙碌碌、汲汲營營,到底在追求什麼?無非就是要「離苦得樂」。世人都以自認為可離苦得樂的方法來追求幸福,卻未必能如願以償,仔細探究問題的根源,就會發現是目標、操作方法錯了。若能藉由反省、檢討、改正錯誤來善調,以良善的觀念與作為,面對、解決問題,必能開創幸福的人生。
因此,懂得保持覺性,學習讓心作主,落實「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在念念皆能覺照、時時不離當念的中道實相中,不做身心五蘊、外境六塵的奴隸,也不再成為輪迴三界的囚犯,真正做自己身心的主人。
《法華經》提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佛知見就是佛性人人本具的道理。透過禪修、聽經聞法、福慧雙修,在事相上藉境練心,靜中養成、動中磨鍊。當這念心有了定力與智慧,就能轉化內心的無明煩惱,化壓力於無形。
佛法希望眾生皆能離苦得樂、到達涅槃彼岸。彼岸並非在另外一個世界,而是在當下的每一個時刻,只要時時作主,就能夠超越相對兩邊,契入自性,究竟解脫,真正離苦得樂。
四祖道信大師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在生滅無常的有為法中,了達緣起性空的道理,就不會因執著而受苦;明白因果歷歷,身心自不敢妄動、造業;深信佛性本具,知道一切現成,就不會患得患失。因此離苦得樂的根本,在於自己的心,掌握住這一念心,駕「心」就熟,無論世間、出世間都能圓滿如意。
善調--紓解壓力的錦囊
身調和,心清淨,處世方能自在無礙。
提得起,放得下,用平常心靜觀萬物,
壓力不僅得以紓解,亦可轉為向上的動力。
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善調身心
一般人在面對煩惱境界時,往往會向外宣洩情緒以紓解心理壓力。然而這並不是最根本的辦法,因為經過了這一次,還有下一次,若不從根本處下手,始終就沒完沒了。如何從根本來解決問題?以佛法來講就是要善調身心。
調和身心 靜觀萬物
所謂:「智者調心,愚者調身。」能夠善調身心,使心靈平靜,就是智者、就是賢人;若只知調身而不調心,則無法真正得自在,難以超凡入聖。內心不寧靜的人總喜歡向外攀緣、與他人比較,乃至於盲目地追求名利財色。若不知要向內心返照,而一味向外追逐,就會時常活在空虛、煩惱當中。俗話說:「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儒家亦云:「萬物靜觀皆自得。」心靜得下來的人,生活才會過得充實、有意義。將這念攀緣的心收回來,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心自然平靜、安定。
面對種種境界時,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怎麼樣才不會被外力所影響?心要能作主──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在行住坐臥中,心不散亂、意不顛倒,時時刻刻保持覺性存在。做事,心就在做事;人在上班,心就在上班;人在誦經,心就在誦經;人在打坐,心就在打坐,這念心始終不起第二念。不論做人做事都要適得其中,做事不可太莽撞,也不能太消極;待人不宜太卑躬曲膝,也不能趾高氣昂、目中無人;說話不逢迎諂媚,也不可得理不饒人。以學生而言,平時上課要專心聽講,課後要溫習,否則到最後為了應付考試而過度熬夜,就很難得到好成績;上班族應妥善運用時間,工作要適度規畫,若汲汲於求取利益,過度給自己壓力,在色身與心理失調的狀態下,反而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所以,平時就要調身調心,尤其要使我們這念心清楚、明白、作主,能夠「堅住正念,任心自在」,自然可以把事情處理得很好。
心若調適 道可得矣
如來有十種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中為什麼有「調御丈夫」的稱號呢?這是如來的功德果報之一,是由於在因地修行時能夠調伏自己,使三惑漏盡,三德圓滿,並能調伏、教化一切眾生,所以堪稱為真正的調御丈夫。
修行要調御什麼呢?對個人而言,就是調身、調心,使身口意三業清淨。如何調身?第一、調飲食,不暴飲暴食,也不可過度節食,要能恰到好處,每餐以八分飽為原則。此外,吃東西是為了資養色身、維持體力,飲食宜均衡,不應挑食,也不貪著或偏重某種口味。第二、調和身儀,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第三、不懈怠,但也不過分的精進。懈怠會障礙道業的成就,就好比燒開水一樣,加熱到水快開時,若將火熄滅,水又變冷了,時斷時續,水將永遠燒不開。而如果太精進,不斷地逼迫身心,在生理承受不了的狀況下,心就容易起無明、生煩惱,所以要懂得調適。例如,在用功或出坡作務經一段時間後,若身體疲倦,可以靜坐調身,或暫時養息。調飲食、調睡眠,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這都屬於調身。
一般人多半「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剛開始很精進用功,維持一段時間後就感到精疲力竭,一旦身體疲憊,心念提不起來,就容易起煩惱、患得患失。從前,有一個比丘每天積極用功,勤於誦經,但由於太過急切,不久就心生煩惱,對自己的道業退失了信心。佛陀知道這個比丘在未出家前喜好彈琴,於是應機施教,藉彈琴的譬喻來引導他,使其了解要將身心調適得當,道業才能成就。如彈琴的時候,絃如果繃得太緊,就彈不出好的旋律;絃太鬆,琴聲則渾濁不明;若將絃的鬆緊調得恰到好處,彈奏出來的曲調必然悅耳動聽。所以,佛對比丘說:「心若調適,道可得矣。」修行應善調身心,用功須不緩不急,凡事太過與不及都無法達到最好的效果。
轉化心念 隨處自在
調心,就是要使心不散亂、意不顛倒。心若還無法達到一念不生、無住、無為,就應時時刻刻依靠在善法上,用善法來滋養、滋潤,如:思惟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道理,念念都只想到這些善法,心當中有了善法的依靠,慢慢就能靜得下來。除了讓心靜下來,心還要能作主,在應對進退之間都要能清楚明白。要想達到身口意三業清淨,就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時時提起正念。身體要做好事,勤修一切善法;與人言談當中,只講好話、只談佛法,絕不說人是非,如此口業自能清淨;心只起善念,不起惡念,經常檢討反省,止息煩惱、妄想。
如何化除煩惱?化就是化掉,把煩惱心化掉。用什麼方法來化呢?返照自心。只要一發起慚愧懺悔的心,馬上就能將這念起煩惱的心化掉。懂得參禪的人,在念頭生起時,一問──「誰?」前面這個念頭就化掉了。平日修念佛法門的人,在煩惱生起時,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一下就把煩惱心化掉了。此外,也可以用轉念的方式來降伏煩惱。什麼是轉念?就是讓念頭不再想到煩惱的事情,轉而想其他良善的事情。例如,想五戒、十善、四聖諦、六波羅蜜,或者回憶某一部經論,把心依靠到經句上,慢慢地煩惱就能轉過來。這就是善調。凡夫眾生的攀緣心就好比野馬,若是起了無明煩惱,則像是脫韁的野馬一樣難調難伏,懂得調御自心的人,知道要時時看好這匹馬,所以能夠讓這匹野馬歸槽。
過去如來在修行當中,就是能善用種種法門調伏自心,因此成為覺行圓滿的聖者,為三界所尊,故號調御天人師。我們若能調身、調心,調伏三毒惡業,最後心歸於寂靜,契入無為,就能像如來一樣,成為調御丈夫。
在壓力之中
文/見驥法師
行經修車廠、木工場或噴漆廠,常可聽到空壓機轟隆隆的聲響。在民生工業及科技領域,運用「壓力」作為動能的案例比比皆是,乃至地球上的生物也是在大氣壓力之中成長,如果沒有了氣壓,生物就無法存活。
忙碌的工商社會中,人們經常處於高度壓力之下而難以自處,如何將壓力視為一種動能,讓自己成為掌握壓力的主人而不被它所奴役,端視我們以何種心態去看待處置。俗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能夠妥善運用壓力,壓力就是一股有價值的力量。
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古今的賢聖祖師及推動人類文明的科學家,無一不是在壓力下精進努力而成就的。從正面的角度思惟,壓力的確可使人進步。然而,若未適度的調節身心,對接連而來的事情產生排斥和負面的想法,壓力就成了引發身心疾病的不良因素。負面的情緒和壓力,來自於對事物的錯誤認知,未能體解萬物無常,故執著境界為實有。如未能即時排解這些壓力,在長期的壓抑下,不僅會造成生理失調、身體病變,更易成為精神疾病的高危險群。
面對逆境時,在心態上先須學著接受它、承擔它,而不一味地抗拒、逃避。外在的境界不可能永久不變,我們這念心卻可以超越時空,只要能作得了主,縱然緣生緣滅,亦無絲毫影響。不論修行、工作、與人相處,只要能以善念為出發點,以利他為優先,並在廣行善法當中放下一切得失,就不會被眼前的現狀所迷惑。能掌握這念心,此時壓力就成為掌中的利器,如同文殊菩薩手中的智慧劍,不僅能斬除心中偏差的妄想,淨化身口意三業,而且放手一揮,皆能心想事成。
當再度面臨壓力時,我們可以想一想,其實壓力也是虛幻不實的,不過是心念執著所生。在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靜心觀照,釐清事物的本質,體會苦、空、無常之理,漸漸地,就能在混亂中發現柳暗花明的一片天。
承擔的選擇題
文/見雨法師
一位擅長時間管理的教授,在第一堂課帶來一個一加侖的寬口瓶。他先在寬口瓶中小心地放入十塊拳頭般大小的石子,然後問道:「瓶子滿了嗎?」學生們大聲地回答:「滿了!」教授又從講桌下拿出許多碎礫石,從瓶口倒入,輕輕地搖晃瓶子,礫石順著較大的石子滑落,逐漸填滿了其間的空隙,教授再問:「現在瓶子裝滿了嗎?」學生們學聰明了:「也許沒有」。教授點點頭:「很好!」只見他又將手中一袋細沙,緩緩流洩在礫石與礫石之間,說道:「現在瓶子還有空間嗎?」學生高聲喊著:「可能有!」教授笑一笑:「不錯!不錯!」接著,再把事先準備好的水,慢慢倒入瓶中,直到水注滿瓶口。「好,現在誰可以說說,剛才的實驗想告訴大家什麼?」一個反應快的學生,迫不及待地發表意見:「不論我們有多麼忙,一定都可以擠出時間來安排更多的事。」教授搖搖頭說:「我想讓各位了解的是,如果不先把大石頭放進瓶子裡,以後就再也放不進去了!」
生命價值 自己開創
有多少時候,我們像是故事中的學生,在一件事裡觀察到許多顯而易見的現象,卻糢糊了生命中真正的焦點!除非我們不打算在瓶子當中放進任何的東西,否則就不能不面對:要怎麼運用瓶子裡有限空間的問題。如同人的一生,相續著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除非這輩子不會有身、口、意業的造作,否則就必須老老實實地面對「活著!本就不可避免無常逼迫的壓力!」在有限的光陰裡,我們應如何善用這一輩子?
想一想,自己生命中的大石頭是什麼呢?寬口瓶就像人的一輩子,如果不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慎選所要承擔的責任,那麼生命將會被無數的瑣碎小事填塞充滿。同樣的一輩子,有人能愈活愈有價值,有些人卻渾渾噩噩空過一生,到頭來,在生命的終點上,卻被懊悔的心壓得喘不過氣來。最後才恍然明白:紓解壓力的最好方式,並不是過著沒有壓力的日子,而是慎選所應該承擔的壓力,讓自己的智慧與心性在壓力中不斷地昇華。
當我們心甘情願地承擔著該承擔的責任,壓力就能由負面的焦慮,轉化為正向的精進。一旦煩惱的心變成能作主的心,不論順境或逆境,都能成為我們試煉心性的最佳因緣。這念心能夠運用自如,有朝一日也能像佛陀一樣,成為調御丈夫。
覺觀返照 直下承擔
憨山大師有言:「密於事者心疏,密於心者事達。」心若執著外境,錙銖必較、念念不捨,就由豁達落入膠著,流浪在塵境中的心,只會使包袱越來越沉重,最後積重難返,充斥著難以調適的壓力。心若能念念反省,隨時照顧話頭,只要情緒一起波動,立刻照一照:「誰在煩惱?」真摯懇切,誠意正心,煩惱即在剎那間消失於無形。重點在於,這種用心的功夫,必須綿綿密密、不雜不斷。當覺性由點而面,由面成片,回頭再找壓力,如同雁過寒潭,了不可得。
想要化解壓力,就必須建立一種正確的生活態度──直下承擔!這是紓解壓力最有效的良方。於事全力以赴,就能俯仰無愧;於心直下承擔,就能沒有遺憾。儘早面對壓力,儘早承擔壓力,那麼就能儘早擺脫壓力。
紓壓
文/見倡法師
是否常感覺時間不夠用?身旁的人是否常勸自己放慢腳步,不要太過緊繃?自己常處於相對的立場中,跳脫不出比較、得失嗎?不少人以為,人生必須有一定的地位,才有存在的價值;要有好的成就,別人才會肯定自己;要在衣食住行上盡情地享受,才算懂得過生活。這樣,人生就真的幸福快樂嗎?
生命中有許多的不可測,人們也常在種種的變數中起起落落,於是有了求不得苦、愛別離苦……種種壓力隨之而來。不停地累積財富,只為了讓生活更舒適,不斷地熬夜加班,只希望能在職場中有所成就,忙著追逐財富、聲望的同時,隨時都在和壓力周旋,「壓力好大」已成了現代人的口頭襌!
如何紓解壓力?有人藉著美味的食物慰勞自己,有人藉由睡眠來補充體力,有人以運動來舒緩情緒,也有人藉遊山玩水來遺忘煩惱。外在情境的轉移,可讓人暫時擺脫疲累,但是回到現實生活中,這些以為消逝的壓力仍然隱藏身心,始終沒有真正的化解。事實上,壓力的來源並非事情的本身,重點在於能否轉變舊有的觀念和態度。在追逐夢想的同時,別忘了觀照自己的心念所為何求?當努力的結果不如預期時,不妨再尋出路──退一步海闊天空,將考驗與阻礙視為成長的助力。
有壓力並非百害而無一利。正向觀之,壓力能激發行事的活力與衝勁,使良好的效率充分展現,而抗壓性高的人,能夠接受現實,並於其中處之泰然,最終亦將成為最大的收穫者。
如何在壓力中調整自己?在待人處世上,應當從正確的因上去努力。所付出的努力不是為得功名利祿,而是為了公司的成長、家庭的圓滿、人際的和諧,能將心量從小我擴及大我,即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有此願心,縱使再大的壓力,也能甘之如飴。我們這念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只要在一念之間將心境轉為正向、光明,就能發揮無窮的潛力,讓負面的壓力成為逆增上緣。
化願力為助力
口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張淳堆醫師
編輯部整理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免要處理家庭及工作上的各種問題,為事業的發展、人際關係、升等考試而投注心力,一旦超過了身心能夠負荷的範圍,壓力便油然而生。身體對壓力的承受與排解必須達到平衡的狀態,若壓力過大或持續累積,則易導致生理失調,乃至於加速疾病的生成。
檢視一下自己,是否經常失眠、頭痛、肌肉緊繃?是否常感到不安、易怒、焦慮?在過度的壓力下,不僅會有上述的徵兆,也容易引發與自律神經相關器官的病症,如:誘發心臟方面的疾病、新陳代謝失常致使體重急速增減、胃腸道的消化不良而經常腹瀉或便秘、免疫系統能力減低而使原本的舊疾惡化等等。一般人總想求得富貴、功成名就,若為此賠上健康,人生豈不可惜?
如何解除壓力?先要了解造成自身壓力的來源,是否因為常與他人比較而患得患失?或者凡事太講求完美?事實上,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不難排除,重點在於能不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正確的調適壓力並非逃避,而是要運用方法來面對與化解,因為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沒有壓力存在。如何化壓力為助力,確實是人人都應學習的課題。
正常的作息、清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以及適度的休閒娛樂,皆有助於舒緩身心,而最根本且有效的方法是學習「放下」,學會認清自己的心念。放下,並不是隨著自己的習慣放任行為,而是能放下舊有的想法、放下與人計較的心態。能以包容的心待人,就能超越自己的習性,壓力也才有可能化為助力。
靜下心來,我們將會發現,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可以有多重選擇。佛法所說因緣果報的道理,提供我們不同角度的思考,若知道人、事、物的成立必須配合各種條件,就不會只把心思偏靠於某一角落。透過禪修靜坐,有助於安定身心,隨時保持心情的平靜,自能看清壓力的由來。心裡沒有了煩惱與負擔,壓力自然減輕,身體就自然健康。
盡力而為
文/普泉精舍禪修班學員 洪觀智(傳觀)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壓力」予人的精神消耗占有愈來愈高的比率。過度的壓力成了人們脾氣暴躁、心情鬱悶的無形推手,甚至有人因此而失去健康。然而,壓力真是如這般教人畏懼嗎?其實不然。適度的壓力,是維持人們繼續工作的動力,是引導吾輩不斷上進的能量。
從容應對 虛心接納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完成的期限,截至交件為止,通常會有一段進行的時間。一般人總有一種心理,反正期限還沒有到,到時候再說……如此一拖再拖,到頭來,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繁雜的工作,壓力自然就形成了。如果能事先衡量自己的能力,提前準備,妥善規畫,不但能使思考的層面更縝密周詳,自己也不會因時間緊迫而感到緊張,並且可以從容應對。
世人總希望自己十全十美,能有超乎群倫、卓越傑出的表現,為此不斷要求自己。但是,能真正達到這個目標的人,可說是少之又少,反倒是為了追求完美的人,常因自己的付出與回收的結果不成比例而患得患失,痛苦至極。其實,表面上的成功與失敗,並不是真實的。今天的表現,得到了眾人的稱讚,代表你努力的方向正確,往後可依此繼續前進;倘若辛苦的成果並不被大家肯定,這也是提供自己一個檢討改進的空間,應該心存感恩。想想,如果今天得到的是眾人一味的迎合,還會有進步的餘地嗎?有心量去接納眾人的意見,才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總之,無論他人的看法如何,在做每件事的時候,只要是誠心誠意的參與,盡心盡力的付出,在過程當中有所學習,有所成長,這不就是最大的成功嗎?凡事虛心看待,盡力而為,不要被無謂的虛榮心所牽絆,如此一來,因得失心所造成的壓力必能減輕許多。
識得目標 「願」成助力
還記得當初在準備升高中基本學力測驗時,老師與親朋好友強迫性的期待,加上自己無限的憧憬與理想,交織出「非成功不可」的想法。一味的讀書,到最後竟是精疲力竭,而那份強迫性的理想,更造成自己無法承擔失敗的後果。
有一天,坐在桌前,無意間想到一個問題:讀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難道只為一輩子的辛苦忙碌,卻一無所獲?思考了好一陣子,回憶起一位法師的開示:「老和尚說,修行只有願力,沒有壓力,只有精進,沒有忙碌。希望傳觀也發大願,不為名利而讀書,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廣學多聞,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思及此,不禁感動:「是啊!讀書不正是為了充實自己,以便將來能夠普度眾生嗎?」找到了讀書的真正意義和目的,考試的成績便不再是那般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在準備的過程中,能將從前的課程作充分而徹底的複習,以加強實力。壓力固然是有,但方向不同了,強度也減弱了。若能夠試著找出做一件事的真正意義,就朝著那方向,勇往直前地去吧!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讓中途必須面對的得失,以及它所造成的無謂的壓力,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
得失從緣 心無增減
一般人面臨壓力時,通常會藉著種種方式來釋放自己:聽音樂、看書、賞花、踏青、散步,有人也許會朝著大海吶喊、抱著棉被痛哭,乃至去乘坐雲霄飛車或者騎著拆除消音器的摩托車極速狂飆。分析之下,這些方法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只是在活動當時得到短暫的放鬆,一旦回復正常生活,壓力依舊存在。
《達磨二入四行觀》云:「得失從緣,心無增減。」面對壓力,最好的解決方法即是保持「平常心」。有了安穩的心,沉著應對,壓力自然而然減輕。心能清楚明白,不被得失所左右,按部就班,踏實前進,必能超越一切挑戰。
轉念
文/普廣精舍禪修班學員 嚴寶玉(傳鈺)
數年前開始有寫日記的習慣,把平時生活的情緒、感覺記下來,這是自己舒緩壓力的一種方法。每天有應接不暇的工作,怕出了岔子被上司指責、被同事非議, 更令人擔憂的還有家庭和經濟問題。隨著外在的侵擾,身不由己,或許是性格內向被動,經常把問題歸咎於自己處理不當,把責任的擔子放在肩膀上,責任愈重,愈覺得吃力、做不好。這種壓力就像鐵鍊般緊繫於身,漸漸生活與健康也失去了調和。
兩年前,到精舍上禪修班,在法師們的引導下,聽經聞法,在生活處事上也有所啟發。明白學佛不僅止於知曉佛理名相,更重要的是以法為依歸,在生活中實踐。認識佛法和學習禪修後,心慢慢定下來,反觀自省過去的妄念執著,於是明白,壓力源於自己未能認清事實,使困惑障蔽了自心。執著所擁有的一切,害怕失去,渴望成功,害怕失敗,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些執著不但使身心受苦,還可能因此錯犯身口意等惡業。
明白因果的道理後,我不再疑惑、不再抱怨。懷著懺悔過去的心,鞭策自己精進,隨時覺察起心動念是否正確。當煩惱生起時,問問自己:為什麼煩惱?可以怎樣對治?煩惱只是自己的妄念所生,問題總可以解決的。既知一切都是生滅的假相,還執著什麼、煩惱什麼?心能作主,為我帶來喜悅。放下執著,就像把緊緊的繩鬆開,將心念轉過來,才真正活得輕鬆自在。
現在不但工作忙碌,隨時還有失業的威脅,家庭經濟等問題仍未得到完滿的解決。儘管如此,心卻十分平靜,因為心念已不一樣。透過佛法的薰修,有了清楚的方向,不再惶恐不安。一方面明白因緣果報之理,不作無謂的強求;另一方面是能以正面積極的態度承擔責任,隨緣盡分。我覺得壓力不該是外來的枷鎖,而是誘發內在智慧的藥引,能挑戰潛能、考驗修為。是壓力還是助力,在於我們的心,而學佛就是要參透這念心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