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堪欽慈誠羅珠|對待上師信心與感情的誤區

信心與慾望容易被混淆

作為修行人,我們應當分清信心和感情的區別。

《俱舍論》中講,對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之間的世俗感情,包括親情、友情等,與對佛、法、僧的信心比較容易混淆。

《俱舍論》中還講到,信心和感情之間有四項判斷:既有信心,也有感情;既沒有信心,也沒有感情;雖然有信心,卻沒有感情;雖然有感情,卻沒有信心。下面分別一一說明。

第一,我們對像法王如意寶這樣的傳承上師或經常在一起的上師,會非常有信心,完全相信他是來度我們的一尊佛,完全具備大乘、小乘,顯宗、密宗所講的金剛上師的標準,同時也很喜歡他,所以也有感情。

第二,對別人的上師或離得比較遠的具德上師,我們也有信心。因為從戒、定、慧等各方面來看,他們都是非常好的上師,我們相信他們也是佛菩薩,至少具有做上師的標準,所以對他們有信心。但因為沒有從他們那裡學過法,沒有近距離接觸過,所以沒有什麼感情。

第三,對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等等,我們會有世俗的感情,卻沒有信心。

第四,對素不相識的普通人、陌生人,我們既沒有信心,也沒有感情。

掂一掂我們的感情和信心

雖然感情和信心之間,有非常大的區別,但我們很多時候卻分不清楚。有些人自以為對上師有信心,以為自己是很標準、很虔誠的弟子,實際上只是一種感情而已。

因為經常與上師接觸,便日久生情,卻從來沒有把上師當作佛菩薩或具備金剛上師標準的上師。這種所謂的信心不是信心,而是世俗的感情。

如果對上師只有世俗感情而沒有信心,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就得不到什麼功德。因為加持的前提,是在信心強烈的情況下猛厲祈請。如果精進努力,出離心和菩提心還有可能修出來。但再往上走,像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尤其是像大圓滿、大手印,還有禪宗講的明心見性之類的高級別修法,必須依靠信心的強大力量與自身根機的成熟。

通過內加行、外加行來修煉自心,根機就可以逐步成熟。在此基礎上,加上我們對上師的信心,在因緣和合的時候,我們就會證悟。

大圓滿修法,是最高的境界,此時邏輯推理已經派不上用場。如果修氣脈明點,那就不叫大圓滿,而只是普通的密法了。此時依靠的,就是自己修加行時積累的福報與自己對法、對上師的信心。如果沒有這兩個力量,就很難證悟。

不僅是藏傳佛教,包括《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般若攝頌)》等大乘顯宗經典,也提到對上師有信心的重要性。依止上師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解脫的道路。如何找到解脫的道路?就是要聞、思、修。如果依止上師十幾年,卻從來沒有讓我們聞、思、修,那我們對上師的感情再深,天天接近上師,給上師買東西,給上師唱歌、跳舞,搞所謂的薈供、火供等等都是沒有用的,只是一種世俗因緣而已。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對父母都有過世俗的感情,但這從來沒有讓我們走向解脫道。所以,我們一定要分清感情與信心的界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