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要為了小事而破壞虔誠的心境

星雲大師

天剛破曉,朱友峰居士興沖沖的抱著一束鮮花及供果,趕到大佛寺想參加寺院的早課,誰知才一踏進大殿,左側突然跑出一個人,正好與朱友峰撞個滿懷,將捧著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滿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這麼粗氣,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麼給我一個交待?」

這個名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滿的說道:「撞翻已經撞翻,頂多說一聲對不起就夠了,你幹嘛那麼凶?」

朱友峰非常生氣道:「你這是什麼態度?自己錯了還要怪人!」

接著,彼此咒罵,互相指責的聲音就此起彼落。

廣圄禪師此時正好從此經過,就將兩人帶到一旁,問明原委,開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應該的,但是不肯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為。能坦誠的承認自己過失及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舉止。」

廣圄禪師說後接著又說道:「我們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協調的生活層面太多了,如:在社會上,如何與親族、朋友取得協調;在教養上,如何與師長們取得溝通;在經濟上,如何量入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養夫妻、親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體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夠如此才不會辜負我們可貴的生命。想想看,為了一點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了一片虔誠的心境,值得嗎?」

李南山先說道:「禪師!我錯了,實在太冒失了!」說著便轉身向朱友峰道:「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我實在太愚癡了!」

朱友峰也由衷的說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該為點小事就發脾氣,實在太幼稚了!

廣圄禪師的一席話,終於感動了這兩位爭強好鬥之人。禪,有高調,也有低調。


承受果報時要無所住

淨界法師

相由心生(過去…現在)…承受果報(應無所住);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成唯識論》)

這種承受果報、造作業力的道理,我們分成二段來說明,這是指過去跟現在這二部份生命的互動。當我們在承受果報時,其實我們是在深受過去的影響。

那承受果報這個地方,請大家括弧寫一個「應無所住」,我們把這個大乘的道放下去,這個承受果報是要無住的,你不能太在意。下一段相隨心轉、造作業力這個地方寫一個「而生其心」。

這裡要注意了,我們是怎麼來承受過去的果報?

第一、相由心生

先看第一段: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佛陀說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已經經歷了無量無邊的生命,而這些生命,凡是走過的生命必定留下痕跡,這個痕跡就是所謂的「界」,這個界就是種子的意思。

你雖然生命死掉了,但是在你這一期生命當中,你所造的善惡業力的種子,都被留下來了。而這些種子一切法等依,都被誰留下呢?被阿賴耶識所留下,就依止阿賴耶識而住。所以我們每一次生命都留下很多很多的痕跡,有善的痕跡,有惡的痕跡。當這個業力成熟時,就創造了「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有些人到天上去了,有些人到人間去了,有些人到三惡道去了,有些人到涅槃去了。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為什麼會有果報呢?因為我們過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業力,這些業力就不斷不斷地出現這些差別的果報,就是這個意思。


心是如何「作繭自縛」的

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借用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來比喻一個人自己的所作所為使自己受困。其實,用作繭自縛這個成語來形容我們的心再恰當不過了。

對於一般的世間人來說,對心的觀察和認識是非常膚淺的,他們常常把種種心念、思想、觀點、計度、分別、慾望、態度、情緒等籠統地稱為「心」。在佛法裡面,有時也隨順凡夫的這種習慣來使用「心」這個字。而在佛教嚴格的宗派教法裡面,並不將種種心念、情緒等稱為「心」,而是將其稱為「心所」,因為種種心、情緒等只是伴隨著「心」而生起的種種「心理活動」,並不是「心」本身。

那麼,什麼是「心」呢?在《俱舍論》裡面,「心」被定義為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什麼是眼識呢?例如,當我們的眼睛看到面前的一朵花時,在我們的眼睛裡面能知道面前的花存在的那個就是眼識。同樣,耳識、鼻識等也是如此,了知其相應對境存在的那個就是耳識、鼻識等。所以,能看的是心,能聽的也是心,乃至能聞、能嘗、能觸的皆是心。

當我們的眼睛、耳朵等六根對境時,第一剎那了知外境存在的那個是「心」,第二剎那對眼睛、耳朵等所了知的外境所生起的種種計度分別、妄想、情慮等心理活動是「心所」。

對於沒有見到心的本性的凡夫來說,如果把他們的「心」比作蠶,則「心所」就是蠶所作的繭。當「心所」之繭產生的時候,「心」就被這些「心所」之繭牢牢地繫縛住了。

譬如,當我們的眼睛看到外境的一朵花時,「心所」就會生起,我們會產生種種思想、情慮等,如心裡想「這朵花是紅色的,這朵花很美……」,然後對這朵花戀戀不捨。當認為外境之花很美的「心所」生起時,我們就執著於外境的花上面有一種存在叫做「美」,於是我們就被「心所」在外境的花上面所虛構的「美」牢牢地繫縛著,無法從這個虛構的「美」之中掙脫出來。

又如,當我們的耳朵聽到外面辱罵我們的聲音時,我們的「心所」也會隨之而生。大多數人會生起厭惡、不高興等「嗔」心所,並認為外境的辱罵聲上面充滿可惡和不悅意。於是,我們的「心」就被「心所」在外境的辱罵聲上面虛構的可惡和不悅意所繫縛,並無法從這個虛構的「可惡或不悅意」中擺脫出來。

生起什麼樣的「心所」,我們的生命就被束縛在這個「心所」所虛構的繭之中,這個「繭」構成了凡夫生命的全部。例如,六根對境之後,生起快樂的「心所」,我們的生命就被籠罩在「心所」所虛構的快樂之中;生起痛苦的「心所」,我們的生命就被限制在「心所」所虛構的痛苦之中;不苦不樂,則我們的生命就被禁錮在不苦不樂之中。又如,六根對境之後,生起恐怖的想法,則生命就沉浸於恐怖;生起祥和的想法,則生命就充滿祥和;生起嫉妒的情緒,則生命頓時被嫉妒所浸染;生起慈悲,則生命的空間徧佈溫和……。

「心」作什麼樣的繭,就被什麼樣的繭所束縛。心作好繭,心就生活在好繭之中;心作惡繭,心就生活在惡繭之中。所以,了知這個道理之後,在心還沒有從所作之繭中解脫出來之前,我們一方面要努力使心作好繭,不要作惡繭,一方面要努力使自心從所作之繭中解放出來,不被「心所」之繭束縛。換句話說,我們一方面要精勤於取捨善惡,使心努力地捨惡向善,一方面要著手修習般若智慧,證悟「心」、「心所」乃至外境的空性,努力從「心所」的繫縛和外境的幻像中解脫出來。

禪宗被稱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派。什麼是「直指人心」呢?就是首先暫時用去除粗大「心所」的方法,使得行人從「心所」的繫縛中解脫出來,認識什麼是心。例如,禪宗要求行人「不落第二念」、「不於境上生心」,甚或用棒喝等方便,使得行人擺脫「心所」的束縛。當行人不被「第二念」的「心所」所左右的時候,禪宗大德常發問:「看花的是誰?」「聽聲音的是誰?」,讓行人認識什麼是「心」。當行人認識到看花的是「心」時,就達到了「直指人心」的目的。

「直指人心」才是第一步,其初步的目的是使得行人知道真實的用功之處,而「直指人心」的最終目的是「見性成佛」,也即見到心的本性而成佛。當行人真切體驗到心的本性是無可言說的空性之後,就算是摸到了一個參禪的門,沿著這條路一念不生地不斷「參」下去,對心的本性就會認識得越來越深刻,最終達到徹底「見性」的地步。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後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這句話事實上徹底點出了眾生輪迴生死苦海的根本原因就是心對境之後產生的種種妄想執著。每天,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生起無數個念頭、思想和情慮,甚至在睡夢中也不例外。輪迴中的眾生,從無始以來,無數的「心所」連續不斷地生起,構成了他們輪迴的軌跡,而且這樣的習慣似乎還要無休止地進行下去。

事實上,在心之外並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將眾生繫縛在生死輪迴之中,真正繫縛著眾生的是眾生自己的「心」所作的「心所」之繭。如果我們不對「心」自身這種作繭自縛的特性進行仔細地觀察,並借助於佛陀傳授的種種方便,擺脫「心所」之繭的束縛,我們將無休止地被繫縛在「心所」的束縛中不能自拔。

願一切眾生迅速從自心的妄想執著中解放!


時時修正我們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沒有種子,就不會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會有後來的百花競放和綠葉蔥蘢,更不會有後來的累累碩果;同樣,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最初的思想,人的行為和語言也無從談起,沒有行為和語言,我們什麼事情也不能承辦。例如,假如我們要去開門,如果心中沒有開門的思想和動機,則我們永遠也不會有開門的動作。又如,如果我們內心具有看不起某個人的思想,則行為和語言也勢必會對這個人輕慢,內心如果沒有輕慢的思想,則永遠也不會有輕慢的行為和語言。

思想是種子,行為和語言是花朵,由行為和語言導致的成功和失敗則是果實。儒家的經典《大學》中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思是說,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本末和始終,都遵循著因果法則,如果知道了什麼樣的果是由什麼樣的因產生的,就離道不遠了!特別,如果一個人知道了思想是行為和語言之因,而命運則是行為和思想之果,則這個人就掌握了真正的「命理」——也即眾生的命運所遵循的運動規律。

所以,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會判斷自己種種心念的正確與錯誤,以及學會對正確和錯誤的心念進行取捨。為什麼呢?佛陀在《法句經》中告誡我們:「如果一個人內心包藏邪惡的思想,痛苦就會伴隨著他,猶如車輪跟隨著拉車的牛滾動一般;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至善至真,那麼歡樂就會永遠跟隨著他,猶如他的身影永遠陪伴著他一樣。」

愚昧的人從來不觀察思想的重要性,也不觀察自己心中種種心念的對錯,他們總是默認自己的思想是正確的、圓滿無缺的,於是總是放縱和維護自己的種種心念。他們在這些思想的驅動下,稀裡糊塗地造作種種行為和語言。當不正確的思想、行為和語言導致痛苦的時候,他們也不去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和語言的對錯,而只是一個勁地抱怨外境如何不對,指責外境給自己帶來了種種痛苦。

《二規教言論》中說:「於此世間萬物中,更無如己之愛重,若不思維己過德,則與禽獸有何異?乃至營商諸瑣事,亦需問他及自察,一生所取所捨事,不問不察豈非蠢?」每個人對自己的命運和前途都無限關注,如果不思維自己的思想觀點、乃至在這些思想觀點驅動下的種種行為和語言的對錯,那麼這個人和禽獸有什麼分別呢?我們甚至連經商這些的瑣事都要仔細研究觀察,在一生當中,我們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卻不聞不問,這不是很愚蠢的舉動嗎?

所以,一個人要想有一個好的命運和前途,要想擁有一個光輝燦爛的未來,最最重要的就是「修心」,也即改造自己的思想觀點,努力去除心中種種錯誤的思想觀點,培養高尚的思想和行為。如果我們對自己思想和行為的對錯不加以觀察和思考,循著自己的固有的秉性生活,則一生的命運都不會有任何改觀。正如《二規教言論》所說:「處事渾噩不觀察,雖經百年無長進。」

袁了凡在《了凡四訓》中用他自己一生的體會和經驗告誡後人說:「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袁了凡的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凡夫之所以一生碌碌無為的根本原因就是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過失從來不去檢點,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思想、行為和言語已經圓滿,不存在任何錯誤,無需加以改造,需要改造的是別人的思想和行為。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很多人的一生都在「安於自是」中度過,因而耽擱了自己的一生。

因此,為了創造美好的未來,擁有快樂和成功的人生,我們需要不斷改造自己的思想,使之越來越正確,越來越圓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