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轉世後能否記得前世的事情

大安法師

問:如果一個師父能轉世的話那麼這個師父轉世後小的時候對於他前世的事情是不是都知道呢?如果不知道或者只知道一部分,那麼其他的為什麼就忘記了呢?

大安法師答:這是涉及到生命輪轉的一些事情了。一般來說凡夫眾生,他一轉世就會把前世的事情全都忘記,所謂「隔陰之迷」、「隔胎之昏」,除非他是斷見思惑的聖人才可以入胎出胎不迷,知道自己的身份來歷。

所以一般都不會知道的,哪怕是開悟了的人,一轉生他也就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一回事了。有很多大禪師,比如說像五祖戒禪師他一轉生變成了蘇東坡。蘇東坡最後知道他前世是個僧人,是由於他做夢,他母親也做了夢,有很多信息拼在了一起,才知道他前世是五祖戒禪師轉過來的。

像草堂青轉為曾魯公,真如喆轉為一個大富貴處,也是一個享大富貴、但是很憂患的角色,這些他們一般都會忘記,所以我們要往生淨土。得到阿彌陀佛加持,六種神通現前,才能夠到其它地方轉世不昧本因、不造惡業。


淨空法師:還有隔陰之迷? 

 

答:菩薩有比阿羅漢高的,也有比阿羅漢低的,為什麼?因為菩薩有等級。如我們講解的《華嚴經》,《華嚴經》是圓教最殊勝的法門。以圓教而論,圓教初信位的菩薩,修行的功夫只等於小乘須陀洹,不如阿羅漢,二信位、三信位一直到六信位都比不上阿羅漢,七信位的菩薩斷證的功夫才與阿羅漢平等。所以,端看你是問哪一種菩薩,信位的菩薩比不上阿羅漢,圓教初住以上的就比阿羅漢高太多了。我們常常念菩薩摩訶薩,摩訶薩必定超過阿羅漢,菩薩就不一定了。

 

菩薩為何還到世間來?菩薩發願要來世間幫助苦難眾生,就是乘願再來。再來之後,確實有隔陰之迷。何謂隔陰之迷?就是從一個維次空間轉到另一個維次空間,而空間維次不同,自然就有差距,所以會把從前的事情忘記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菩薩再到世間來投胎,就是有緣來投胎。雖然迷一陣子,這個時間長短不一樣,各人緣分也不相同;有人時間很短,幾年就恢復了,有人要十幾、二十年才豁然覺悟。而這其中也有大菩薩會幫助小菩薩。

 

《金剛經》上世尊囑咐大菩薩要護念小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就是大菩薩會幫助小菩薩,佛也會幫助這些有隔陰之迷的小菩薩。我們在《高僧傳》、《神僧傳》中,看到許多這種情形,確實是菩薩再來的,人很聰明,有的也很有福報,但不能接受佛法,那都是隔陰之迷。等到他真的遇善知識,在善知識會下開悟了,能夠懺悔改過,捨棄從前的錯誤,重新來學習佛法,把佛法發揚光大,這種人很多。

 

像蕅益大師的示現就是隔陰之迷,他從小學儒教,發願要對佛教嚴厲的批評,最好能把佛教消滅,將儒興起來。母親死後,他深受打擊,這才有機緣接觸到佛法。學佛之後,很快就覺悟了,把從前的想法、做法全部改正過來,最後成為佛門一代祖師。其著作《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在《文鈔》中非常讚歎,說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讚歎還得了!

 

有一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請我吃飯,就問這個問題,他說:「印光法師對《要解》的讚歎是不是太過分了?」我跟演培法師說:「一點都不過分,他的讚歎恰如其分。」我們知道印光法師是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他如此讚歎,那蕅益大師是何人?蕅益大師的身分雖未暴露,在我們想像中,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至少也是觀世音菩薩再來,不然不可能將《要解》做得這麼好,真正如同如來親口所說。在末法時期,這確實是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很難得!而印光大師的傳記中似乎也示現著有隔陰之迷,但其實這都不可能,為什麼?等覺菩薩再來的,何來隔陰之迷!

 

所以,這是故意做樣子給我們看的,目的在勸導我們。這其中有密意,要細心去體會。「密意」,修學大乘的人常常會遇到,接觸時似乎有很多障難,而實際上有好處、有功德、有利益。就如我們遇到障緣,遇到人家毀謗、侮辱等種種障礙時,要是感情衝動,就容易上當退轉,喪失信心。若能運用智慧,冷靜處理,勿感情用事,以理性來應付,往往會有非常殊勝的好境界。

 

所以,人遇到逆境或惡緣,絕不可衝動。《金剛經》上的忍辱仙人,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忍辱仙人遇到侮辱、傷害,他無瞋恚心和報復的念頭,他成就了忍辱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布施波羅蜜。他把歌利王當作恩人看待,大恩大德,就把他大幅度的提升了。所以,絕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會造成嚴重傷害。如果用理智、理性來處理,彼此雙方都好。將對方視為善知識,這是逆增上緣的善知識。我沒有得到他的幫助,就無法提升;得到他的幫助,自己提升了,福慧增長!

 

因此,世間是非善惡沒有一定。我多年來經歷中,是非善惡不在外面,在於自己,端看自己用什麼心態來處理。自己用真誠善心來處理,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善的;自己要是用情緒來處理,則沒有一件事情是好事。決不可以用情緒,要用智慧來處事。所以,菩薩、羅漢應化到世間來,其中有很多密意的示現,我們要細心體會,不要懷疑!


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

得到往生就可以不退轉。修其他的法門都不甚安全,因為不保險。今生你很精進念經、念咒,等到你沒修成,到來生又不精進而休息下來。

為什麼?因為“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勿說你是一位凡夫,羅漢一住胎,也會把所有的神通都忘了;菩薩一經投胎,也就迷了,若遇到善知識指點修行之方法,便可開悟,若是遇不到善知識,今生就退墮下來,來生又更退墮了,就不容易再發菩提心。

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會退墮;只有向前精進而不退轉,能得到四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及究竟不退。菩薩尚有隔陰之迷,羅漢仍有住胎之昏。法身大士,示現人間,普度眾生,有時也被生死之流,流得頭昏腦脹,不知怎樣截斷生死。

一般八地菩薩以上就不退轉了,大家可以看到虛雲法師再來時,沒有受母胎,他出生是個肉團子。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可以修到八地以上,是肯定的事情。

是不是認為自己修了很多人天福報,將來可以做人、做天人享受呢?不是。來生做人,比往生還難,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事實是,福報確實很大,但是沒有人身,在畜生道、餓鬼道裡享受這些福報。好比一些高官富商養的寵物。以為修了很多人天福報嗎?事實是三惡道裡享福報!

公認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印光大師,他年輕的時候就謗佛、辟佛,後來遇到善知識,發現自己錯了才忏悔,入了佛門。印光大師再來度眾生,也被生死之流,流得一時頭昏腦脹,何況我們?

印光大師在沒有遇到佛法之前,先讀了韓愈和歐陽修辟佛的文章,以聖學自任,與韓歐產生了共鳴,因為天資很高,大師的辟佛比一般的讀書人更加狂妄百倍。大師回憶說:“光本生處諸讀書人,畢生不聞佛名,而只知韓歐程朱辟佛之說。群盲奉為圭臬,光更狂妄過彼百倍。”

不過大師自此之後病了好幾年,大師說“由此意惡,長嬰病苦,數年直同廢人。”說明病得很重,病的時間也有好幾年。大師在生病的幾年中,仔細思考,深深反省,覺悟到了自己辟佛的錯誤。

觀世音菩薩再來的宣化上人, 他小時候起初不懂得孝順父母,後來意識到自己錯了,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孝子。

印光大師說: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要難。

宣化上人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一位師父走在街上,從街頭走到街尾,用神通觀察這些人的來世,發現沒有一個人來世還可以做人,都墮在下三途(畜生道,鬼道,地獄道)怎樣往生呢?不管男女老少、善人惡人、君子小人、十惡不赦、沒念過佛的人,臨終念十念南無阿彌陀佛必定往生。

六祖慧能大師告訴我們,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五千大藏之骨髓,八萬總持之要門,萬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佛之正因。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有六十三種福德利益。

那怎樣才是十念呢?

有的人一直沒機緣念佛,他在臨終快死了,在急救病房遇到善知識告訴他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念了十聲、九聲、八聲,甚至只念五聲、三聲、兩聲、一聲,甚至連一聲都念不出口,聽到有人教他念佛,他生起願意往生的想法,他就往生極樂世界!這樣通通叫做“乃至十念”。

一個嚴峻的問題是,平時若不念佛,若多作惡,臨終時神識昏沉,病體根本想不起佛,念不出聲,所以平時每天都要想著往生,每天都要念佛,念到昏昏沉沉也可以念出南無阿彌陀佛。

如果今生不往生,後世必定墮落而苦惡道,一進去就是百千萬劫,求出無期。地獄痛苦的程度略說如果我們看見一個人,時時刻刻都在被刺而沒有歇息,可是他還沒有斷氣,那麼你會作何感想?

前兩天有個癌症患者來到學院,她的內臓全部腐爛了,三四個月了,每天都睡不著,幾個道友看到以後,都覺得這個人真的很可憐。她說自己正在受地獄的痛苦,我說:“絕對不是,跟地獄的痛苦比起來,你這不算什麼痛苦。”

她吃不下飯,死也死不了,看起來的確很悲慘。然而,她的痛苦遠不及時時被三百短矛猛刺的痛苦,而三百短矛猛刺的痛苦與所有地獄中最輕微的痛苦相比,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就連千萬分之一也比不上。

所以祖師苦口婆心教誨:“蓮池在前,镬湯在後”。蓮池就是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镬湯就是地獄。


問: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動物稱為佛性,在植物、礦物稱作法性。既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請問何以植物、礦物不能說它們也具有佛性,而以法性稱之?

 

答:法性包括佛性,佛性不包括法性。法性的範圍大,佛性的範圍小。佛是什麼意思?佛是覺,也就是說佛是有情眾生修成的,所以叫佛性。法性不用修,所有一切法是指物質、還有非物質。虛空是非物質,虛空不能算是物質,但是它也是一法。這些從何而來?性變現出來的。所以,虛空既然是一法,當然它有法性,它的法性與植物、礦物沒有兩樣。所以,這個性都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動物有佛性,動物有見聞覺知,也具備了法性,但也迷了法性。如何迷的?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切眾生是講九法界眾生。有情眾生雖有佛性卻不能證得,就是因為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要如何證得?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佛性自然就現前了,佛性就是法性。到那時才知曉整個宇宙就是自己,不可思議!

 

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樣的。在法性之中,無大小之分,就是沒有對立。沒有對立,沒有大小,沒有長短,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先後,佛在《華嚴經》稱此為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無法想像,那是諸佛如來所證得的境界,真正得大自在!這才是宇宙諸法的真相,學佛終極的目標就在於此。

 

禪宗有一則公案,有一個開悟的人說:「遍法界虛空界是沙門一隻眼」,這就是完全肯定宇宙是自己,自己就是宇宙。所以,能入此境界,就能明瞭中峰禪師所開示的「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極樂就是此土,此土就是極樂」。只要明心見性,就能入此境界。

 

入此境界的人住極樂、住華藏,不入此境界的人住地球、住穢土。兩個不同的維次空間,確確實實不一樣。這也說明了,佛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因此,心清淨,這個世界是淨土;心善良,這個世界純善。實而言之,外面境界沒有染淨也無善惡,染淨善惡是在自己的心,是自己的心把外在境界扭曲、改變了。

 

諸佛、法身菩薩住淨土,他們的心清淨善良,純淨純善把一切現象都改變成純善與純淨,所以能受用淨土。這個世間人心不善、不清淨,造成世間許多的災難。災難還會愈來愈嚴重,原因就是不善的念頭和行為所造成的。

 

此理佛說得非常明白,其他宗教也有說,但是沒有佛經講得如此透徹。我們要學習,一定要懂得經教的意義,「願解如來真實義」。理解之後,若能把佛所說的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那才真正得受用與解決問題。解決什麼問題?「不生不滅」的問題。古人常說:「生死事大」,生死問題解決了,其他就沒有問題了,自然得大自在、大安樂,解脫境界!


高僧大德開示:什麼是“隔陰之迷”?

隔陰之迷, 就是從一個維次空間轉到另一個維次空間,而空間維次不同,自然就有差距,所以會把從前的事情忘記了。 但是如果真的是菩薩再到世間來投胎,就是有緣來投胎。 雖然迷一陣子,這個時間長短不一樣,各人緣分也不相同;有人時間很短,幾年就恢復了,有人要十幾、二十年才豁然覺悟。 而這其中也有大菩薩會幫助小菩薩。也有例外的,出胎前,入胎的菩薩也有。

普通人經過轉世都會有隔陰之迷,既然如此,即使存在因果報應,但今世的我已然忘卻前世的我,來世的我又必然忘卻今世的我,則今生之行善或行惡的我,與來生所承受善報或惡報的我之間又有何關系,如此則因果報應雖存亦亡矣。這是一個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問題,很多人因此而敢胡作非為,淪為庸俗的現世主義者。

我幼年也深惑於此,後來才明白,這確實是個很復雜也很緊要的問題。有個很著名的語錄叫做大修行人不昧因果,這是正確的,有人就是錯說了一字,將“昧”字說成了“受”字,結果就做了五百世的野狐。“受”與“不受”都是在能所之中而言的。“受”的前提是“作”,有“作”才有“受”。“作”是有為法,無明業習的內熏是“作”的動力,所以合理的說應該是“幻作”,不是實在的。一切作為皆是夢幻中事,生死輪回也是如此,成佛下地獄也是如此,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業力是什麼?它是很現實的,它之所以現實,就因為眾生在夢中,所謂現實即是夢幻。一個還在做夢的人總是會將夢境認作真實,即使他覺察了那個是夢,只要他沒有從夢中醒來,他依然擺脫不了夢境的束縛。只要有所作為,就必然產生業力,當然作為也是包括心念的。業力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必定感招果報。為什麼大修行人不昧因果而非不受因果?因為因果就是夢中的法則。因果雖然是虛妄的,但因果法則確是與道相合的。道無處不在,因果是道在虛妄中的表現。大修行人是徹底覺悟了的人,是破除了一切虛妄的人,那就是道成肉身。所以你不能說他受還是不受因果,你這樣說就是夢話。道就在因果之中,大修行人之行為必然與道相合,故謂之不昧因果。

為什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最簡單的說就是萬法皆空已非夢境,因果不空還是夢境。一個覺悟者依然會遭受過去生的果報,但這一切都是夢,覺悟者其本身所達到的境界非是凡夫可以揣測的。因為覺悟的境界不在一切心意識裡,而世間的一切又都逃不出心意識,只要我用了心意識,只要我開口說話,我也就是夢中人,也就處在因果之中了。可以這樣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就是對夢中人說的。那夢外人怎麼樣?說不得,說得就一定還是夢中人。諸位當自領悟。

現在接著本題繼續說夢話。因果有大有小。迷悟之因果為大,善惡之因果為小。眾生無明共業招感得舉世沉迷顛倒,乃至生死輪回。這是大因果。因為有輪回才有隔陰之迷,隔陰之迷本身就是眾生的果報。眾生實在是太愚癡了,將遺忘當作逃避因果的工具。一個患有健忘症的人不思康復,卻歡喜可以放縱,只因未來承受痛苦的他可以遺忘現在放縱的自我。眾生以為隔陰之迷可以將今生來世的自我變成兩個沒有絲毫關系的人,也就不用受因果律的約束了。這是嚴重我執之病的症狀。因為眾生有此堅固我執的大因,也就必然感得永遠沉迷的大果報。你有這個疑問,就說明你的我執甚深,就說明你還不是法器,還不該解脫。沒有忘我精神的人是永遠不會覺悟的。 

是指凡夫死亡之後,神識投生轉世,不知自己前世的一段因緣,一概無知,懵懵懂懂,故名隔陰之迷。這是站在凡夫未證成果位來說,業障深重所蒙蔽,智慧被覆蓋,佛性(梵語buddha-dhatu)不能彰顯所致;如同一面寶鏡,寶鏡上面有塵埃,寶鏡上一旦有塵埃,此鏡就沒有普照的功能;要有普照功能必須力求拂拭鏡面上的塵埃,令其清淨無染,那麼,寶鏡本有普照之功能,當下即生效。

同樣理由,凡夫(梵語prthag-jana)有隔陰之迷,若能廣修戒定慧,即能息滅貪嗔癡,內心所有一切迷惑顛倒,煩惱習氣當下解脫光明,菩提自性自然照耀十方,對過去無始劫之事即能了之知始終,隔陰之迷站在證成果位的聖者是不存在的,通常是指未證成果位的凡夫而言。(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隔陰迷不迷,迷到什麼程度,取決於行人對空性真如本來能把握到什麼程度。不是口說理論程度,而是能保持空性正受(不失空性)到哪裡還不昏迷,是平時六識心,白景象心,紅增上心還是近成就心。

無上稀有秘密寶,日月經天恆住世, 
加被恆沙諸有情,同證本淨光佛位。

菩薩圓寂,再轉世為人,能知宿世因緣嗎?

菩薩類別有五十二階位,菩薩(梵語bodhisattva),境界高低深淺有異,不可一概而論,若證得法身(初地以上)之菩薩,就沒有隔陰之迷,轉世為人,能知宿世因緣;若沒有證得法身(梵語dharma-kaya)的菩薩,轉世為人,要知道宿世因緣,就不是那麼容易之事了。(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甲乙二人同修淨土,甲發願說:‘我命終時,一定要求得上品上生,如果是銀台和銅台來迎接,就決不往生,願意再生娑婆。’他的理由是在娑婆世界修一天勝過在極樂世界修一年。乙發願說:‘我不求品位高低,眼前能夠往生就先往生。’他的理由是菩薩都有隔陰之迷,先了生死,才是最穩當的計策。請問這兩個人願望,誰最可取?

乙最可取,甲好說大話,還不懂得淨土的含義。他錯在再生娑婆,去取金台,不知道一生西方就不退轉,一生候補佛位,怎麼還會憂慮取不到金台呢?如果引懷玉大師為例,那就要知道大師誓取金台,仍然在當生。(李炳南原著《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問:窺基法師前世是一位自迦葉佛滅法時代修滅盡定,到唐朝時代幸遇玄奘法師取經因緣即轉世投胎中國,十六歲中狀元,其間迷住假樂,修行如是之久尚有隔陰之迷,那麼在修學期間中,神識曾去六道中投胎過否?假使無去投胎,入定之中神識到那裡去呢?(耀根)

答:修大乘菩薩,果證七地以上,入胎始無隔陰之迷。修定時間,神識即在定中,定者不動之義,無來無去,可長可短。動尚非定,況入六道。(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隔陰之迷,陰謂色身,即五陰也。由此菩薩,未斷三界內之見思惑盡。一經受生,猶有所迷,故雲隔陰之迷。許多大根器人,最初亦與凡夫同一迷悖。或遇逢緣,或一聞開示,立地便悟,直同兩世人一樣。皆因宿世深植善根,未斷煩惑。一經轉世,便成迷悖矣。以未死為現陰,死而未受生為中陰,受生則為後陰。此後陰且約未死前說,若約受生後說,又名為現陰矣。隔陰之說,指此。(三編卷四復丁福保居士書十七) 

八地菩薩以下轉世後都有隔陰之迷 
但覺性超過常人,一經聞聽,立刻醒悟!!! 

隔陰之迷就是指一般人投生後都會出現迷失和忘記前世的現象!!! 

為什麼我說世間的善惡只是小果報呢?因為它出不了夢境,行大善上天堂,行大惡下地獄,不過是好夢與噩夢之別而已。

總之,一個因為隔陰之迷而不懼因果報應的人,首先他不能解脫生死輪回的大夢,其次他必然墮入無休止的輪回之中,在某些形態的轉世中他會遺忘前世,但在另一些形態的轉世中他依然會記得前世,兩世之間的中陰階段就是其一。無論他能否記得生生世世的受生,他都將平等承受自己生生世世的善惡業報。最關鍵的是,他永遠不能知道自己是誰,世界的真相是什麼。他往往是缺乏善根的,他不認為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他甘於沉淪,因為他誤認為這就是生命存在的本來狀態,這是最可悲的。相反,一個追求覺悟的人,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我法二執俱遣,朗朗覺性,徹照太虛,本來無物,何惹塵埃。


千困萬惑密疑雲,上窮碧落下黃泉,
內外茫茫無覓處,才歇狂心忽然現。 

(二) 

印順法師談“隔陰之迷” 

先說什麽是「隔陰」?什麽是「迷」?

陰是五陰 ——五蘊。我們的身心自體,佛分別為五陰∶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眾生在生死中,只是這五陰的和合相續,沒有是常是樂的自我。這一生的身心自體是前陰,下一生的身心自體是後陰,前陰與後陰,生死相續而不相同,所以說隔陰。

迷有二類∶迷事是對事相的迷亂、錯誤、無知;迷理是對谛理——無常、無我我所、空性、法住、法界的迷惑。

約「迷事」說,一般眾生及證得初果、二果、三果的聖者,在從此生到下一生的過程中,都是「不正知」的。如入胎時,或見怖畏,或見歡樂的境界,在胎中與出生時,也這樣的不能正知;前生的自己與事,都忘失了。約事迷說,一切眾生,就是前三果聖者(阿羅漢不會再受後陰 [P183] ),都是有此「隔陰之迷」的。不過三果聖者,初生時雖不能正知,但很快能憶知前生的一切。所以釋迦佛的在家弟子,得三果而生色界天的,有的從天上來下,向佛致敬與說偈贊歎。

如約迷理說∶凡夫是迷理的,如不能轉凡成聖,是從迷入迷的。初果聖者是能見谛理的,一得永得,是不會再退失的。在入胎、出胎時,雖不能正知,不能現見谛理,但所得無漏智果,並沒有失落。如錢在衣袋中,雖沒有取出來用,你還是有錢的。所以得初果的,最多是七番生死;得二果—— 「一來」的,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得三果——「不還」的,一生天上,就能究竟解脫。
所以聖者雖有「隔陰之迷」,對解脫生死來說,是絕對穩當的,解脫生死是為期不遠的。聖者決不會從覺入迷…… 

蓮池大師開示:

古雲: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予初疑聲聞已具六通,菩薩雙修定慧,何由昏昧,均未能免?及考之自己,稽之他人,昨宵之事,平旦忽爾茫然,況隔陰乎?乍遷一房,夜起不知南北,況出胎乎?彼諸賢聖之昏昧,蓋暫昏而即明,俄昧而漸覺者也;而我等凡夫,則終於昏昧,而不自知也。捨身受身,利害有如此者。為今之計,直須堅凝正心,毋使剎那失照,而復懇苦虔誠,求生淨土;生淨土,則昏昧不足慮矣。 

廣欽老和尚開示:

經過隔陰之迷,菩薩也怕隔陰之迷,本師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降生為人,他也要十幾二十年後,他才能現出菩薩的生命,他本來就是個大菩薩,快要成佛了,在肉身之中還是隔陰之迷,還是要迷很久,所以隔陰之迷是進入肉身的一種障礙,那麼你一個菩薩道的修行者,這一生好不容易修到譬如地前幾地,下一輩子隔陰之迷下來,根本連自己都找不到,所以你怎樣找回你自己呢?就是靠你所稱念的佛菩薩,那麼這個是明燈,如果沒有這個的話,你想在菩薩道上走,是絕對不可能的,那只好趕快修回淨土去,不要想在這世間,想要在世間行菩薩道,一定要好好恭念一尊,至少要有一尊,很虔誠的把一尊佛菩或薩,當作你的明燈,那麼你這一生這樣子,來生再來的時候,你還有機會,你再轉世輪回的話,不管你在那一道,你自然有明燈可以找回原來的路,所以念佛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宣化上人: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

我們人修道,其他的法門都是有一種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為沒有人保險。好像你持咒,持了幾年咒,覺得沒有什麼成就,就停止了,不持了,這就向後退了。或者你念經,念了幾年,覺得也沒有什麼好處,於是乎就不念了,退了。或者今生你不退,等到來生又退了。今生你念經也很精進,念咒也很精進的,可是你沒有修行成,到來生,來生就不精進了,就休息下來。為什麼呢?因為「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

不要說你是一個凡夫,就是証到羅漢,你再一入胎,也就把你所有的神通都忘了。菩薩有隔陰之迷,他一經過這個胎,一投胎之後,他也就迷了。若遇著善知識,能指點你怎麼樣修行,這還可以得到覺悟;若遇不著善知識,今生退墮,來生更退墮,就不容易再發這菩提心,所以這很容易就退墮了。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呢,就沒有退了,只有向前精進而沒有退了,能得到這個四不退。

四不退,第一就是位不退,第二是行不退,第三是念不退,第四是究竟不退。

「位不退」: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這個佛位。你到那兒蓮華化生,等那華開了,就見佛聞法,悟無生法忍,不會再墮落了。這叫位不退。

「行不退」:方才講的一般人修行, 今生修行精進,來生又懶惰了,不精進了,這叫修行沒有長遠心。等你生到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沒有三惡道苦,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都在那兒說法呢,都是幫助著阿彌陀佛說法。所以生到極樂世界,修行的行也就不會再懶惰了,總是向前精進,勇猛精進。

「念不退」:好像我們人在娑婆世界修行,今天想要往前精進,生出精進的這一念。精進了一個時期,覺得精進很辛苦,沒有休息那麼自在,於是乎就不精進了,生出這個懶惰的念頭來了。這個念就退了,行雖然沒有退,念已經退了。在這短短幾十年的過程中,退墮的心比精進的心就多得不得了!這個念就不容易不退。你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晝夜六時都是在那兒說法,你不會有退墮菩提心的這種情形。

「究竟不退」:生到極樂世界,得到蓮華化生,任何的時候也不會再退了──不退落到凡夫,不退到二乘,也不退落到菩薩。一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到這四不退。所以第四種力用,就是以「往生不退」為它的力用。


「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老和尚的說法靠譜嗎?

為什麼記不起前世的事情呢?相信好多人都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

記得剛學佛時,挺喜歡看一個著名老和尚的書,他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今生你念經也很精進,念咒也很精進的,可是你沒有修行成,到來生,來生就不精進了,就休息下來。為什麼呢?因為『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不要說你是一個凡夫,就是證到羅漢,你再一入胎,也就把你所有的神通都忘了。菩薩有隔陰之迷,他一經過這個胎,一投胎之後,他也就迷了。」後來開始慢慢學教理了,回頭再想起這個話題,忽然覺得不太對勁,於是就去查資料。

現在的電子藏經很方便,搜索一下發現,古代的經論裡面根本沒有「住胎之昏」、「隔陰之迷」的說法,也就是說,這個說法在經論中是沒有依據的。

其次,據《大智度論》載:「阿羅漢,名破賊,一切煩惱破,是名阿羅漢。複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複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

既然阿羅漢已經入了涅槃了,煩惱已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怎麼還會去投胎呢?阿羅漢既然不會再去投胎了,如何還有什麼住胎、隔陰的昏迷呢?老和尚說「菩薩有隔陰之迷」,到底是什麼果位的菩薩呢?這個老和尚的說法靠譜嗎?

《瑜伽師地論》裡講到四種入胎、住胎、出胎的情況:「云何四種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謂輪王,二謂獨覺,三謂菩薩,四謂所余有情。」這段話是說,眾生入胎、住胎、出胎有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來世要做轉輪聖王的,他入胎時是清醒的,保持正知的,知道自己來世要做輪王,但是入胎之後,住胎和出胎的時候,就忘記自己是來做轉輪王的了,他得跟個普通人一樣慢慢打天下,坐到轉輪王的位置上。

第二種情況,是獨覺,也就是辟支佛、緣覺,這是在沒有佛出世也沒有佛法流行時候的小乘聖者,他在入胎和住胎的時候都是清醒的,保持正知的,但是一出胎,就忘記自己這一世要做辟支佛了,得慢慢修行,最後證得獨覺。

第三種情況,是真正證得聖果的菩薩,不管入胎、住胎還是出胎,都是清醒的,都是保持正知的,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乘著願力、帶著責任來渡化眾生的。

第四種情況,就是除了前面三種之外的其他眾生,不論是入胎、住胎還是出胎,都是隨著業力流轉,都是沒法保持正知的,就像我們這些凡夫有情,就是這個情況。

另外,《俱舍論》中也有類似的說法:「經言:入胎有四。其四者何?頌曰:一於入正知,二三兼住出,四於一切位及卵恆無知,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二佛,業智俱勝故,如次四餘生。」

《俱舍論》裡的說法跟《瑜伽師地論》差不多,也是說前三種情況是轉輪王、辟支佛和菩薩,但《俱舍論》代表的是小乘的思想,是不承認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等大菩薩的,所以這裡所說的菩薩只是指一生補處菩薩,是下一世要成佛的菩薩,比如彌勒菩薩。第四種情況,則與《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其他有情眾生是一樣的。

之所以在這裡提到這個話題,是因為最近我在今日頭條上見到了很多自媒體傳講佛法的文章,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所講述的佛法義理與經、律、論「三藏」的相左太遠,曲解、錯解佛經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我希望通過今日頭條了解佛法,學習佛法義理的學佛人,最好多讀經、律、論「三藏」原文,如果讀不懂,就去讀古代翻譯過來的經、律、論白話文,少看一些現代人的著作,尤其是自媒體作者的文章,只能作為參考,不可當真兒。

佛經本來是用來指導修行,並作為印證依據,供修行者自我檢驗自己修行所達到的層次,以避免未悟言悟、未證言證的,不是用來戲論的。但現在很多學習佛法的人跟社會上大多數人相一樣,習慣於粗閱淺讀,不加深入思考,尤其不注重實際修證。雖然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在佛法上,但是很多問題都拿不準,似是而非。其實,對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在經論中都是有答案的,只要肯去讀原典,稍微多讀一點經論,就可能解決自己很多疑惑。我們現在真的是趕上了個好時代,獲得資料非常的便捷,各種版本的電子大藏經應有盡有,如果不多加利用,不去多讀經論,那不真成了家有金山的叫花子了嗎?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