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修行要如琴弦善調出美音!

一、前言

世尊云:「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所以正精進是修行者必需,故有精進波羅蜜之法。精進梵語 vīrya,音譯作毘梨耶、毘離耶。又作精勤、勤精進、進、勤。謂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義,於修善斷惡、去染轉淨之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蓋精進為修道之根本,精進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之一。另精進亦為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一。

關於精進與精進波羅蜜之別,諸經論中說法不一,據《優婆塞戒經》毘梨耶波羅蜜品、《大智度論》等所舉,精進乃指世間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進;精進波羅蜜則指菩薩為證佛道之精進。

我們來理解精進是何義,就諸經論中亦有不同義理,玆列舉如下:

(1)《大乘莊嚴經論》舉出有六種精進,即:增減、增上、捨障、入真、轉依、大利。此三乘之精進各配以─上、中、下三品,即:聲聞之精進為下品,緣覺之精進為中品,菩薩之精進則屬上品;又以聲聞、緣覺二乘小利之精進為下覺,菩薩大利之精進為上覺。《大乘莊嚴經論》卷八舉出弘誓、發行、無下、不動、無厭等五種精進。《舊華嚴經》舉出不轉、不捨、不染、不壞、不厭倦、廣大、無邊、猛利、無等等、救一切眾生等十種精進。《瑜伽師地論》精進品亦舉出自性、一切、難行、一切門、善士、一切種、遂求、此世他世樂、清淨等九種精進。

(2)《大智度論》將菩薩之精進分為「身精進」與「心精進」二種:精進雖為心數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稱身精進,如行布施、持戒是為身精進,而修忍辱、禪定、智慧是為心精進;勤修外事為身精進,內自專精為心精進;粗之精進為身精進,細之精進為心精進;為福德之精進為身精進,為智慧之精進為心精進等。

(3)《大方廣十輪經》精進相品舉出有兩種精進─世間、出世間二種精進。世間精進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諸有漏業;出世間精進則勤修滅一切煩惱、惑障等諸無漏業。

此外,成唯識論卷九舉出被甲(被甲則勇)、攝善(修行善法)、利樂(利益眾生)等三種精進。梁譯攝大乘論卷中舉出勤勇、加行、不下難壞無足等三種精進。

佛住世時,有比丘名為二十億耳 (Śronakotīvijśa,譯作室縷多頻設底拘胝。又稱億耳羅漢、聞二百億。)乃中印度伊爛拏鉢伐多國(Īrana-parvata,位於摩揭陀國東,殑伽河南岸之國。)長者之子。彼受佛陀教化出家後,居舍衛國獨住安靜,刻苦精勤,日夜不寢,修習道品。以不能盡除諸漏、煩惱,乃還俗罷道歸家。佛知後召之,問在俗時有何嗜好?答以好彈琴。於是佛對彼云:琴絃若急,則不可得和音愛樂;若琴絃緩,亦無和音愛樂。調弦惟在不急不緩時,始能得其中和。同此道理,修行若過分精進,能擾亂此心之調和。若不夠精進,也易使心懈怠。二十億耳聆訓之後,遂復其志,再次出家,心無放逸,修行精勤,遂證阿羅漢果。其後,億耳遊化南印度,寂於為南印度古國名─恭建那補羅國(Kovkana-pura)。師足下毛長二寸,足不踏地,為佛弟子中精進第一。

 

二、《雜阿含經》(二五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Rājagrha)迦蘭陀竹園(Venuvana-kalandakanivāsa)。

爾時,尊者二十億耳(Śronakotīvijśa)住耆闍崛山(Grdhrakūta),常精勤修習菩提分法。

 (註:七菩提分saptabodhyavgāni。又稱七等覺支、七遍覺支、七覺支、七菩提分寶、七覺分、七覺意、七覺志、七覺支法、七覺意法,略稱七覺。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覺,意謂菩提智慧;以七種法能助菩提智慧開展,故稱覺支。七者即:(1)念覺支,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2)擇法覺支,依智慧能選擇真法,捨棄虛偽法。(3)精進覺支,精勵於正法而不懈。(4)喜覺支,得正法而喜悅。(5)輕安覺支,又作猗覺支,指身心輕快安穩。(6)定覺支,入禪定而心不散亂。(7)捨覺支,心無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時,尊者二十億耳獨靜禪思,而作是念:「於世尊弟子精勤聲聞中,我在其數,然我今日未盡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饒財寶,我今寧可還受五欲,廣行施作福。」

(註:族姓子梵語 kula-putra,音譯矩羅補怛羅,又作族姓男。即所謂「善男子」,為對信佛、聞法、行善業者之美稱。印度有四姓階級,生於四姓中之婆羅門大族之子弟,乃於諸姓中為最勝,故稱族姓子。此外,族姓子一般指在家信男,然亦有用於對比丘之稱呼。對於婦女,則稱族姓女,即指善女人。)

爾時,世尊知二十億耳心之所念,告一比丘,汝等今往二十億耳所,告言:「世尊呼汝。」

是一比丘受佛教已,往詣二十億耳所,語言:「世尊呼汝。」

二十億耳聞彼比丘稱大師命,即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註:大師 śāstr,初果以上諸修者,始能稱為大師,乃至諸佛菩薩,堪為眾生之師範,故稱大師。本事經作三種大師:(1)如來,如來出現世間,闡揚大法,化諸眾生出離生死,令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2)阿羅漢,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具足,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眾生脫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3)有學弟子,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精修梵行,具足多聞,於諸經典,善知法義,出現世間,開示四諦,令諸眾生出離生死,皆得無量義利安樂,是為眾生之師範。《瑜伽師地論》云:「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出現世間,故名大師。」)

 爾時,世尊告二十億耳:汝實獨靜禪思作是念:「世尊精勤修學聲聞中,我在其數,而今未得漏盡解脫。我是名族姓子,又多錢財,我寧可還俗,受五欲樂,廣施作福耶?」

時,二十億耳作是念:「世尊已知我心。」驚怖毛竪,白佛言:「實爾。世尊!」

佛告二十億耳:「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二十億耳,汝在俗時,善彈琴不?」

答言:「如是,世尊!」

復問:「於意云何?汝彈琴時,若急其絃,得作微妙和雅音不?」

答言:「不也,世尊!」

復問:「云何?若緩其絃,寧發微妙和雅音不?」

答言:「不也,世尊!」

復問:「云何善調琴絃,不緩不急,然後發妙和雅音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二十億耳:「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

時,尊者二十億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尊者二十億耳常念世尊說彈琴譬,獨靜禪思。如上所說,乃至漏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爾時,尊者二十億耳得阿羅漢,內覺解脫喜樂,作是念:「我今應往問訊世尊。」

爾時,尊者二十億耳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於世尊法中得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當於爾時解脫六處。云何為六?離欲解脫、離恚解脫、遠離解脫、愛盡解脫、諸取解脫、心不忘念解脫。

(註:阿羅漢成道說四句成道,此依無生智而誦出之四句偈,較常見者有:「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或雜阿含經最常用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其中,「生已盡」與「諸漏已盡」同義,意指煩惱業縛已盡,可證阿羅漢果,「梵行已立」,即脫離愛欲而過清淨之生活,唯有正行、正精進而無邪行,「所作已作」,即已完成一切義務職守,「不受後有」,即已得解脫,將來再不受束縛,不再於生死輪迴中流轉。[1])

「世尊!若有依少信心而言離欲解脫,此非所應,貪、恚、癡盡,是名真實離欲解脫。

「若復有人依少持戒而言我得離恚解脫,此亦不應,貪、恚、癡盡,是名真實解脫。

「若復有人依於修習利養遠離而言遠離解脫,是亦不應,貪、恚、癡盡,是真實遠離解脫。

「貪、恚、癡盡,亦名離愛,亦名離取,亦名離忘念解脫。如是,世尊!若諸比丘未得羅漢,未盡諸漏,於此六處不得解脫。

「若復比丘在於學地,未得增上樂,涅槃習向心住,爾時成就學戒,成就學根,後時當得漏盡、無漏心解脫,乃至自知不受後有。當於爾時得無學戒,得無學諸根。譬如嬰童愚小仰臥,爾時成就童子諸根,彼於後時漸漸增長,諸根成就,當於爾時成就長者諸根,在學地者亦復如是。未得增上安樂,乃至成就無學戒、無學諸根。

「若眼常識色,終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乃至無常。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譬如村邑近大石山,不斷、不壞、不穿,一向厚密,假使四方風吹,不能動搖、不能穿過,彼無學者亦復如是。眼常識色,乃至意常識法,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意堅住故,內修無量善解脫,觀察生滅。」

爾時,二十億耳重說偈言:

「離欲心解脫,  無恚脫亦然,
 遠離心解脫,  貪愛永無餘。
 諸取心解脫,  及意不忘念,
 曉了入處生,  於彼心解脫。
 彼心解脫者,  比丘意止息,
 諸所作已作,  更不作所作。
 猶如大石山,  四風不能動。
 色聲香味觸,  及法之好惡,
 六入處常對,  不能動其心。
 心常住堅固,  諦觀法生滅。」

尊者二十億耳說是法時,大師心悅,諸多聞梵行者聞尊者二十億耳所說,皆大歡喜。爾時,尊者二十億耳聞佛說法,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爾時,世尊知二十億耳去不久,告諸比丘:「善心解脫者,應如是記說,如二十億耳以智記說,亦不自舉,亦不下他,正說其義;非如增上慢者,不得其義,而自稱歎得過人法,自取損減。」(竟)


像我這麼精進,為什麼還沒開悟?

有一段時期,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弘法度眾,那時已經有許許多多的出家弟子,跟隨他出家修道,弟子中有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包括王公貴族、富二代、市井小民以及專業人士等。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尊者名叫「二十億耳」,他是伊爛拏缽伐多國長者的兒子,以精進修行聞名,他居住在耆闍崛山,每天都依照著佛陀教導的法門,很認真地修習,希望能早日修行證果,脫離生死輪迴。

有一天,二十億耳比丘,獨自一個人在禪坐時,突然腦中閃過這樣的念頭:「在佛陀的弟子裏,能夠努力不懈怠修行的聲聞眾當中,我算是精進用功的比丘了。可是我這麼用功,怎麼到了今天,都還沒有證悟,仍然還有煩惱呢。我家也算是地方上的望族,家裡又有錢,今天乾脆還俗,回家去享受五欲的快樂,再努力行布施造福他人吧!」

這時,佛陀知道二十億耳比丘內心所想的事,就告訴一位比丘說:「你現在到二十億耳比丘住的地方,告訴他說:『世尊請你過去一下!』」這位比丘立刻出發,前往二十億耳修行的地方,對他說:「世尊找你!」二十億耳聽到佛陀找他,很開心能去見佛陀,便來到佛陀駐錫的道場,向佛陀頂禮問候之後,退至一旁。

佛陀告訴二十億耳:「你在禪坐時是不是曾經這麼想:『在世尊精勤修學的聲聞當中,我也算是其中之一,可是到現在卻還沒證悟,也沒解脫煩惱。我家也算是地方上的望族,家裡又有錢,我今天乾脆還俗,回家去享受五欲的快樂,再努力行布施造福他人吧!』是這樣嗎?」

二十億耳心裏想:「佛陀已經知道我的心事了」,全身泛起雞皮疙瘩,只好老實地向佛陀說:「世尊!確實是這樣沒錯。」

佛陀告訴二十億耳說:「我現在問你一些問題,你就回答我。」「二十億耳!你還未出家時,是不是很會彈琴?」「是的,世尊!」

佛陀又問:「在你彈琴的時候,如果將弦調得很緊時,能彈出微妙和雅的聲音嗎?」「不行的!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把弦調得很鬆的話,能發出美妙天籟的聲音嗎?」「也不行!世尊!」

佛陀又問:「如果適當地調整琴弦,讓它不鬆不緊,能夠發出悅耳的美聲嗎?」「是的,世尊!」

佛陀接著告訴二十億耳說:「如果精進用功太急切的話,就會躁動不安,心裏反而有更多的煩惱和負面的情緒,假如一天補魚三天曬網的話,又會鬆懈。同理,你可以拿捏自己修行鬆緊度,平衡規律持之以恆,不用急燥地想快速修道證果,也不可以太鬆散,更不要執著於證果的事相上。

這時,尊者二十億耳聽佛精闢的比喻,內心非常歡喜,原來自己內心被卡住的瓶頸,輕易就被佛陀化解掉了,向佛陀答謝後,他回到自己的修行道場,繼續努力精進用功。

原典出處:《雜阿含經》第254經⠀

佛陀所教導的重要口訣

在原典中,佛陀的原話是:莫著急、莫放逸、莫取相(不要執著任何結果),是每一個走在道途上的行者,都應該時時提醒自己的忠言。

人生要追求中道智慧的生活。
樂行令人耽溺五欲享受,
苦行也會令人迷惑畏懼,
不苦不樂才是中道,
好比彈琴要不鬆不緊,
恰到好處,才會發出美妙的音聲。

省思

所謂「平常心是道」,我們這念心太緊或太鬆都不好。保持中道、祥和愉快,身心調適得當,不緩不急、不快不慢,時時刻刻在定慧當中。身體健康,心中平靜,什麼事情都會看得清楚,更能為人生作出最好的決定。

....................................................

請大家珍惜殊勝的日子,勇猛精進,為利眾生願成佛!

願利一切無邊有情! 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

頂禮、供養、應供正等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自了法師: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

一、堅決不許打餓七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師給印光大師寫信,說他準備打餓七(即斷食),印光大師回信嚴厲告知:「靈嚴山堅決不允許開此一法 」。我們來看看這封短信,言簡意賅,《復慧空大師書》:

「觀汝來書,係猶以宗門之知見為主,於淨土法門尚未全信,故只求相應,致起魔境。念佛法門,以信、願為先鋒,若無真信、切願,勿道不相應不能往生,即相應亦不能決定往生。一心不亂,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願,未得相應,亦可往生,況已相應乎。汝只知求相應,稍有相應氣分,便生歡喜讚歎之心,此亦是不相應之現象,由是故有怪相現。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為足。得少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祈但一心念,勿以不相應不得往生為疑懼。所有境界,皆不理會,也不問他好死壞死。除念佛之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決定往生之益。若怕死時種種不相宜之障礙,因打餓七,此事險極。吃飽飯,尚不能相應,到餓的要死的時候,還能相應麼。如必要打餓七,請下山到別處去打,靈巖決不許開此一法。汝完全是在 想窠中求相應。若肯一切妄想通放下,當必病癒身安。即世壽已盡,亦當正念昭彰,隨佛往生。念佛的人,不得有來生後世的念頭。汝往生的心尚不專一,則決定不能不又在此世界受六道之生矣。」

急著往生,於是故意不吃不喝,誠如印祖所說,吃飽飯念佛尚不能相應,等餓到奄奄一息的時候,還能相應嗎?還能保持正念嗎?佛號還提得起來嗎?真信切願是先鋒,求往生的願望要迫切、懇切,但不是急躁!急躁其實是一種貪心、貪快。所以,印祖說:「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能放下此心,則當體清涼矣。 」

瑩珂法師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拼命念佛,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曾經有人想學瑩珂法師,我們要明白,急於往生故意不吃飯,與瑩珂法師的不吃飯,是二碼事,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瑩珂法師是生死心非常切,念念害怕墮入地獄,以求救的心態聲聲呼喚阿彌陀佛,這是真信切願,他不吃飯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有意裝出來的,念念就是求往生,沒有心情去吃飯了,全副精力就是求阿彌陀佛救他,除此之外沒有第二個念頭,而不是故意挨餓,更不是硬撐。前者是著急的心態故意餓肚子,誤以為這樣可以提前往生的時間,他缺乏一個必要的前提:真信切願。只看到瑩珂法師的表面,沒有看到他的實質。

我們學習瑩珂法師是要學習他的怖苦心,對地獄的痛苦產生強烈的恐怖,對六道輪迴產生強烈的厭離,拼命求阿彌陀佛救我,學習他的真信切願,這才是重點。而不是學習他不吃飯,功夫未到家而急於求成,強迫自己挨餓,結果是揠苗助長,弄巧成拙,求升反墜。

真要打餓七,不妨在心地上打,不要在身體上打。無意間看到來果禪師的一段開示,提供大家參考:「近有打餓七者,或七天不喫茶飯,或二七、三七、四七不喫茶飯,只足苦其身體,餓其體膚,無故把苦給肉殼吃作麼?若能吃,有身用;不吃,則身難用。久之傾倒無疑也。我人何不把我各人的心,餓他十天八天、三二十天,能餓得心氣斷絕,不搖不動,鼻子喊心不應,耳朵喊心不聞,眼睛喊心不見,舌頭喊心不嘗,手足喊心不動,肉殼喊心不搖,若人能打這個餓七,無邊生死,被你打了;六道輪迴,被你打空。

我還普勸天下人,在心上打餓七,不但把心餓透,連身也餓得不能動,虛空被你餓昏了,大地被你餓沉了,翻過身來,活過心來,佛祖見我害怕。贊默曰:好大的本事,盡世間人,只知在身上打餓七,把身餓得要死,萬不料這位師父,在心上打餓七,這個七一打,有超佛超祖之力,故我佛祖尚需害怕!」——摘自《來果禪師語錄》

二、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有人寫信給印光大師,自稱「隨時隨地,得死便死」,好像很瀟灑。是的,如果已經取得往生的把握,生死自在了,那麼可以。否則,還是不要妄說大話,不可以有求死的執著心。聽聽大師怎麼回答他:「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無量劫來怨家,令汝橫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將死,魔力已去,則苦不勝言,當生邪見,必致墮落。此執著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我等但老實念佛,只求臨終往生即已。至於現生之如何若何,一任其水到渠成,春來花放。倘先設一想念,則反成障礙。如斷其水源而欲渠成,正在嚴冬而欲花放。若能得者,便屬怪事。」——摘自《印光大師復唯佛居士書》)

三、不當刻期定欲即生

也有人跟印光大師發誓「決欲年內往生」,他給自己限定了往生的期限。大師回復他:「所言『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可任緣。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則固無礙。否則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結成莫解之團,則險不可言。盡報投誠,乃吾人所應遵之道。滅壽取證,實戒經所深呵之言(《梵綱經》後偈云「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 。但當盡敬盡誠求速生。不當刻期定欲即生。學道之人,心不可偏執。偏執或致喪心病狂。則不唯無益,而又害之矣。淨業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長。誠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無知咸退信心。謂念佛有損無益,某人即是殷鑑,則其害實非淺鮮。祈將決定刻期之心,改作唯願速生之心。即不生亦無所憾。但致誠致敬,以期盡報往 。則可無躁妄團結,致招魔事之禍。」——摘自文鈔《復念佛居士書》

四、不得自殺以求往生

另外,更加不可以自殺以求往生。有人提出這個想法,印光大師呵斥他「此種邪見,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切勿說此話,免得無知受害 」。大師說:「凡夫佛性,未曾親證,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發現而受用,故一切隨業耳。現世之色身,名為報身,即前生所作善惡之果報也。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業,然宿業未盡,何能即得往生?若厭世心切,竭誠盡敬,專志念佛,求佛垂慈,早來接引,則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則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當其正戕時,已經心失正念。況其戕之之苦,若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也」。——摘自文鈔《復吳滄洲居士書三》

五、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

外面有一些宣稱專修「般舟三昧」的道場,光著雙腳在地板上跺,雙手不停的前後擺動,節奏從慢轉快,又從快轉慢;中途可以休息,可坐可臥,晚上照樣睡覺。實際上,他只是個般舟的形式,離佛經上講的真正意義的般舟三昧距離還很遙遠,大家不要誤會。也許極少數的人真能做到般舟三昧,但般舟三昧的前提仍是「真信切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沒有生起來,跟著別人喊幾天佛號就堅持不下去。我們看看印祖怎麼說: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汝作此說,其好高務勝耶,抑真為生死耶。如真為生死,當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擬效過量聖人所行之法,則必至著魔退道。且請息此念,庶可行益耳。 」——摘自文鈔《復恆慚法師書二》

「今人體質多單弱,不得妄效古人。人每每以好名而過為苦行,則反為於道於身,皆無所益。佛法真益,要在至誠中得。非做一場面,即能了事也。」——摘自文鈔《復周智茂居士書一》

「汝是凡夫,不是聖人,睡何能免,食何能止。但不貪睡,不貪食,取其養息充飢即已。若如汝所說,仗神咒止睡,果真持咒有大靈感,或可不睡。汝初持之夜便不睡,乃是心切之極,已稍傷神,故不睡。若傷神久,則睡便不醒矣。初心人,每每以一時精進過度,後便退惰。」——摘自文鈔《復卓智立居士書七》

「根敏道心雖切,恐規矩不洞,不解用功法則。祈教以量力而為,不可強勉硬撐,以致心身受病,遂難親獲法利矣。聞某某不善用心,致吐血不止,因而反成廢弛。初學人皆須以此意告之。 」——摘自文鈔《與四明觀宗寺根祺師書》

六、急欲見佛,多招魔事

急欲見佛見境界,一邊唸佛一邊想著我怎麼還沒有見到阿彌陀佛、怎麼別人看見蓮花了我還沒看見、怎麼念這麼久還沒有功夫成片⋯⋯這些著急的念頭統統要放下。

下面摘錄印祖幾段相關開示:

「汝欲在靈嚴閉關,真師已允許之,此再好莫有之機緣也。但當通身放下,並將躁妄之急欲得益之心放下,則自可得益矣。否則或恐著魔。凡著魔者,皆由躁妄之心所致耳。」——摘自文鈔《復明道法師書》

「如子憶母,無時或忘。念時固然是念,歇氣不念時,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應(即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無有一切雜念,故名相應)。切勿起即欲見佛之心。但求佛號外,無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見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摘自文鈔《復朱仲華居士書二》

「閉關修淨業,實為最善。但宜於信願一心處著力。不宜於見淨境見佛處著力。若不善用心,唯欲速見淨境。只此妄心固結不解,日深一日,唯此忘念,則必至宿生怨家為現淨境。待其見已,生大歡喜,則魔便入竅,不可救藥矣。當以此勗而告之。 」摘自文鈔《復傳度和尚書》

「汝妄想紛飛,尚欲急得一心不亂,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謂淨土法門,重在信願。信願若真切,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無信願,縱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脫死。故不令汝汲汲於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紛飛,一求一心,定規著魔。」——摘自文鈔《復溫光熹居士書八》

「凡修一切法門,總以至誠恭敬,求心與道合,心與佛合。不以見勝妙境界為事,即可不墮魔事。若以躁妄心,欲見勝妙境界,其心之冀望,如飢如渴,即墮魔之由。縱令不喪心病狂,亦幸耳。非所應也。」——摘自文鈔《復念佛居士書三》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界,皆不至妄生歡喜。遂致得少為足,便成退惰。不見佛不見境界,亦了無所欠。心未歸一,急欲見佛見境界。勿道所見是魔境,即真係佛境,以心妄生歡喜,即受損(謂生歡喜退惰)不受益矣。當以至誠念佛為事。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時,或有忽見佛像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見之像,乃唯心所現。雖歷歷明明顯現,實非塊然一物,以心淨故,現此景象。如水清淨,月影便現,毫無奇特。了不生誇張歡喜之心,更加專一其心,認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現有利益,即魔現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歸一。佛現則心更清淨。魔現則心以清淨不取著,魔無所擾,心益清淨,道業自進。」——摘自文鈔《復 士牧居士書六》

「譚碧雲之著急,不獨彼一人獨犯此病,一切學佛之人,多多皆犯此病,既有此病,不是招感魔境,便是未得謂得。須知心本是佛,由煩惱未除,枉作眾生,但能使煩惱消滅,本具佛性自然顯現。如魔境然,止期垢淨,勿慮無光。如翳目然,但能去翳,自複本明。若於垢未淨,翳未去時,即欲大發光明,曷可得乎。若發,便是妖魔所現,決非境目之真正光明也。凡初發心人,俱宜以此意告之。」——摘自文鈔《復袁聞純居士書》

七、往生之期,任緣遲早

最後,還是印光大師的話:「我輩所宜致力者,乃生真信發切願,以志誠懇切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其往生之期,任緣遲早。不可預作一即得往生之心。恐此心固結,而心實未與佛相應,則必起魔事。」——《復方聖照居士書七》

「吃多少、睡多少,不要太過執著,應該致力的是真信切願。我們至今往生沒有把握,原因是信願不真、信願不足、信願不強烈,對這個客棧般的世間還有牽掛、還有留戀、還有捨不得、還覺得很精彩。拖泥帶水,藕斷絲連。古德比喻為『抱樁搖櫓』,意思是船上的纜繩綁在岸邊的木樁上,還搖櫓想開船前進,這絕不可能。一個人的心被牢牢綁在娑婆世界的種種事上,還說去往生極樂世界,這是難以辦到的。我們要檢點自己,對娑婆世界的事物有一種貪著,就是有一根繩子把心綁在娑婆世界。現在貪心這麼強而且愈來愈發展、增上,吃的、穿的、用的,對物質、對人、對財富、對享受、對感情,每一樣都貪得無厭,日益發展,就像已經有無數根非常粗壯、有力的繩子把心綁在娑婆世界,而求生極樂世界的心非常微弱,時有時無,就像只有一根很細 線若有右無的連向淨土。對比正反兩方面,就知道往生方面的力量非常弱,往輪迴方向牽拉、下墮的力量非常強,這就是『抱樁搖櫓』,船很難開向極樂淨土。」——益西彭措堪布

強化信願、堅固信願,這才抓到了根本。道念重一分,則凡情輕一分,此必然之勢。古人說「作客娑婆」,我們只是娑婆世界的匆匆過客,下一站,要回歸極樂老家。阿彌陀佛!


靜默往生人

「靜默往生人」就是「老實念佛人」「無諍念佛人」,「老實念佛、無諍念佛」即是不講理論、學問,不談閒言雜語、人我是非,不計稱譏毀譽、苦樂順逆,也不愛攀緣,不愛炫耀,既不突顯個人,亦不裝模作樣,只是安分守己、安於念佛、守愚念佛,有事無事一句佛號常掛心口,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也默默協助他人。

這樣的念佛人,往往預知時至,順利安然、自在莊嚴地往生極樂世界。

恭錄自雙月刊第28期

 

念佛只求早日往生極樂世界,能往生嗎?

 

印光大師開示-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