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問:祖先做得好不好,會否影響他的後代?

阿旺嘉措金剛上師:

我們的祖先做的不好,做了惡事惡業,跟你有沒有關係呢?緣起上面有一點點關係,但因果上面沒有關係。

緣起上面的關係是什麼呢?哪一個人的父母做惡事惡業很多,這個惡的力量會感召業障很重的那一種靈魂來投胎做他的子女,生下來的這個孩子一直不順,一直很多問題。業障是這個孩子自己的,但是父母做惡的力量把他引過來的,那麼有些人做善事善業的很多,生下來的孩子就很孝順,很漂亮,有智慧的。那是父母福報的力量把有福報的那一種靈魂引導到他們這邊投胎了。

個人的業力就是個人承擔個人消。每個人的福報是自己的,我的福報也送不到你們,你們的福報也送不到我這邊,但有一個師徒有關係,所以就能互相有幫助。


慈誠羅珠堪布:為什麼父母造了嚴重的罪業,子女會感受到報應?

現代人在這方面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有些人沒有偷盜、殺生或傷害他人,並且持戒行善也做得不錯,然而他的工作、生活卻處處不如人意。

於是有人就想不通:如果因果存在,善良的人怎麼會遭到不幸呢?對因果或《俱捨論》沒有深入瞭解的居士也會有這種看法。

甚至有人這樣說,我參加法會又念了那麼多經,就不該有這樣那樣的病痛或災難。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參加法會、放生及所做的一切善舉,已經存入我們的阿賴耶識中,沒有顯果是因為因緣沒有成熟。

就象一個農民春天種地,他把僅有的糧食都播了種,家裡就沒有糧食了,要等五六個月以後才會豐收,而現在他卻是一個沒有飯吃的窮人。

有人覺得奇怪,你種了那麼多地,天天辛勤勞動,為什麼沒飯吃呢?這種疑問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誰都知道,播種和豐收之間是有一段時間間隔的。

現在沒有糧食是因為他去年沒有好好種地,沒有得到豐收,所以把種子播下去後,便沒有餘糧可吃,這與他今年的辛勤勞作沒有直接關係。

同樣,參加法會或放生與現在的病痛災難也沒有直接的聯繫,病痛災難是過去世所造惡業的成熟顯現。

《俱捨論》里也講,有些父母造了很嚴重的罪業,他們的子女會感受到這個報應,如果子女身上有果報的話,那不是與佛經里講的自作自受,不能被他人代受的說法矛盾嗎?

《俱捨論》解釋說,這些子女本身就有那種因的存在,當父母造了大惡業後,由於他們與子女的密切關係,促使子女的那個因提前成熟而感受果報。

對此古今中外有很多公案可以證明,通常來說,想要直接證明因果的存在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的肉眼無法看見,但是用間接的方法。

如上述的例子,就完全可以證明因果的相續存在。不要說輪回是受因果的制約,就是涅槃和解脫也被它控制。

所以我們若想解脫的話,就要種解脫的因,有了因就一定有果,這就是佛教的見解。


各據本業,自受惡趣

一般人認為,「禍殃子孫」的事沒有道理,因為祖先父母作惡,無辜的子孫卻要受連累而遭殃,這樣的因果法則未免有失公平,甚至有些聳人聽聞。其實,所謂「禍殃子孫」只是一句慣用語,也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它的背後有更深的道理在。

佛在《地藏經》上說:「各據本業,自受惡趣。」在《出曜經》上說:「作罪自受其殃,無能代者。」這些告訴我們,「自作自受」是一條因果的鐵則,不可能自己作惡,卻由子孫代受惡報。

依佛法因果理論來看,這種「禍殃子孫」的現象之形成,根本原因乃是由於「同業相引,共業召感,後報轉為現報」所致。

所謂「同業相引」是指往世造了相同種類的善業或惡業的人,彼此間有互相成為眷屬的趨向。例如往世勤於布施濟貧的二人,今世成為父子,父親賺錢致富,兒子出生於此,同享富報。

而「共業召感」是指往世共同參與,造作同一件善業或惡業的人,有互相成為眷屬的趨向。例如往世父子共同偷盜,今世父親成為貧窮乞丐,兒子則生為乞丐之子,共同承受貧窮之果報。

所謂「後報轉為現報」是指原本是未來世才要承受的惡報,由於環境中遇到相關的緣來促發,使其惡果提早成熟,而於今世就受到惡報;或者是本應於年紀較大時才受的惡報,提早於年紀較小時就受報。

有些時候造殺業的人本身未見到受惡報,是因應享的福報尚未享盡,惡報的緣尚未成熟所致。這時子孫受到連累而遭殃的情形和原因有二種:

一是犯了殺生惡業之後,生的孩子有殘廢、畸形、多病、短命情形之時,這是因當事人犯了殺業,藉由「同業相引,共業召感」的緣故,召感到往世犯了嚴重殺業,應受殘廢畸形等果報的人,來投胎做他的子女。這時子女的遭遇實由於往世造惡業今世應受報所致,絕非代父母祖先受罪。

二是生了孩子以後才造殺業的人,若是他的孩子今生福報較薄,而且往世曾造殺業,這時父母的殺生惡行,會促使孩子的殺生果報提早成熟,本應於未來才受報,卻提早於現在就受報,而發生多病、短命、災橫的情形。就孩子來說,他的遭遇只是「後報轉為現報」,仍是自作自受,並沒有不公平之處。

由此可知「禍殃子孫」是因果律中重要的一環。它可讓作惡的眾生,但因福報大而看不見今生受惡報的人,藉由子孫的不幸遭遇而知所警惕和戒懼;也可使因果報應的事理,在隱微難明之下,仍有蛛絲馬跡可循。


仁清法師:佛教並不主張「福蔭子孫」

佛教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因果報應豎徹三際」。由於很多人並不完全正確了解因和果的這一特性,致使產生了錯誤的理念,比如有人認為:家中有信佛的就行了,我本人不去修行也無所謂,佛祖照常保佑我……如此種種。這是非常愚癡的,因為:「佛教並不主張福蔭子孫說」。

所謂「因緣果報,毫釐不爽」,就是「未作不得,已作不失」,也是「種何因,得何果」,也即是「自作業,自受果」。這跟其他人沒有關係,即使父母子孫也不相干……

《涅槃經》說:「父有過惡,子不獲殃,子有過惡,父不獲殃。各自之死,善惡殃咎,各隨其身。」

《無量壽經》說:「善惡報應,福禍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泥犁經》說:「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受福,惡自受殃。」

《地藏經》說:「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可見,因果報應是自己的事,即怨不得、也靠不得、更等不得。明乎此,那你對「修行人家中還會有不測之事發生」,就會正確認識了。

修行人通過一定的修行方法,經過一定的修行時段,確實會改變很多東西,比如:家庭更和睦,身體更健康,生活更富裕等等。那怎樣看待一個修行者與其它家庭成員的因緣關係呢?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修行者向佛菩薩祈求一個孩子,「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或「生端莊有相之女」。這孩子的福報,也並不是父母的賜予,而是過去世修行的結果,只是因緣成熟,今生到有緣有福之人家投胎而已。一家人共同享受的歡樂和富足,則是過去世他們的「共業」所致。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


人作惡殃及子孫,後代需要承負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閱微草堂筆記》裡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納為妾,便告訴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財富,便找了一個同邑的浪蕩子,用金錢買通了他,用陰謀幫甲達成了心願。過了一年多,丙的陰謀敗露,自己的女兒被杖而官賣,邑子的女兒則流落為娼。

初看這則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聞樂見的善惡報應故事,行惡者得惡報,而且惡報的程度和行惡的程度剛好成正比。

但我們又會發現它和常見的善惡報應故事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故事的過錯方都是父輩,而承擔責任者卻是他們的子輩,也即父債子償,這就是道教傳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承負報應。

承負是空想還是確有實據?

“承負說”系統闡述于《太平經》:“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後為負也。負者,流災亦不由一人之治,比連不平,前後更相負,故名之為負。負者,乃先人負于後生者也。”

也就是說,今人要承擔先人行為善惡所帶來的後果,名為承;同樣,今人的行為善惡也會對後人產生影響,名為負;代代相承相負 。

那麼具體什麼是承負?

用古代一點的說法就是血脈傳承者之間的氣運會有所影響,同時這種影響反應在血脈往後傳承最為明顯。《皇極經世書》說,子時開天、丑時辟地、寅時生人。《太平經》所指的先人,是從黃帝時期以前上溯至寅時的人。這些先人在本質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錯失,且並不自知。這種不自知的小錯失,通過血脈流傳一輩輩積累下來了。這是人間世運下降的本質原因,也是承負產生的淵源之始。

如果用現代一點的話,可以這樣來說,DNA最為相近的親屬中會出現氣運相關聯的現象,同時這種氣運關聯體現在父系往子系這個方向上最為明顯,而同輩之間的影響則較小一些。

承負與陰宅風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處,首先,承負是講氣運往子孫的傳遞,風水是借環境造陣來進行趨吉避凶,而承負是通過功果福報來進行趨吉避凶。正所謂善人居福地之說,大凡積德行善之人,因有功果轉化福報的支持,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風水,這便是“福人居福地”說法的來歷。

由於道教很看重人類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從來不避忌傳宗接代之事,並在修煉之中,也強調“欲修仙,先做人”,先盡人倫之責,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沒有及時轉化,則它會積累為功果(也稱為陰功),這個功果轉化為氣運後,會通過血脈傳遞到DNA角度來說最親近的人身上,然後逐次嚮往傳遞。同樣的,如果有行的惡沒有及時消解掉,那麼這個惡行同樣會轉化成不好的氣運,傳遞到子孫身上,在發生轉化後,就會體現出來。

天地萬物皆受承負影響

《太平經》中認為,歷史是一個時時包含著承負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任何社會危機的造成均非僅僅由於當世的原因,而是歷史的長期積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讓一人承擔罪責,而是“人人有過於天地”,但現實是“百姓適知責天,不知深自責也”,並認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會事物一樣也都有承負 。

一是人為天地“承負”:“天地生凡物,無德而傷之,天下雲亂,家貧不足 , 老弱饑寒,縣官無收,倉庫更空。此過乃本在地傷物,而人反承負之”。人承負天地,是天地運行發生錯亂,承受其災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間的“承負”:“夫南山有大木,廣縱覆地數百步,其本莖一也。上有無訾之枝葉實,其下根不堅持地,而為大風雨所傷,其上一億枝葉實悉傷死亡,此即萬物草木之承負大過也。”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負之災,唇亡齒寒,也是這個意思。

三是人為自然界事物“承負”:“南山有毒氣,其山不善閉藏,春南風與風氣俱行,乃蔽日月,天下彼其咎,傷死者積眾多。”南山有毒氣,因為風而傳播到了其他地方,導致死傷眾多,此為人承負了自然之過。

不過 , 對於自然事物的承負人們並不太關注,對人自身的承負才是大家關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惡承負,人們最擔憂的是對惡的承負所造成的災病夭死,承負之善給人帶來蔭庇,但這種蔭庇不是無限的 , 而是有限的;子孫放縱為惡,支付完先人蔭庇,也難免夭死 。

承負的期限

那麼先人的善惡行為是否能無限期的對後代產生影響呢?

《太平經》中記載,承負是有期限的,過了這個時間限制,就不受承負之苦。

《太平經》說:“因複過去,流其後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厭,囹圄其先人流惡承負之災,中世滅絕無後,誠冤哉。承負者,天有三部,帝王三萬歲相流,臣承負三千歲,民三百歲。皆承負相及,一伏一起,隨人政衰盛不絕。”

可見承負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後人無條件的承負先人的善惡行為,道教的善惡報應論就成為了絕對的命定論了,所以經中也告訴我們,只要個人能做大善事,雖先人有過失,也可以免於承負之災。

圖文源於互聯網


禍延子孫的報應--同業相引,共業召感,後報轉為現報

「禍殃子孫」的事,一般人多認為沒有道理,因為祖先父母作惡 ,無辜的子孫卻要受連累而遭殃,這樣的因果法則未免有失公平。

其實,所謂「禍殃子孫」 只是一句慣用語,也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它的背後有更深的道理在。

佛在出曜經說:「作惡自受其殃,無能代者。」這句話告訴我們,「自作自受」是一條因果的鐵則,不可能自己作惡,卻由子孫代受惡報。

依佛法因果理論來看,這種「禍殃子孫」的現象之形成,根本原因乃是由於「同業相引,共業召感,後報轉為現報」所致。

所謂「同業相引」是指往世造了相同種類的善業或惡業的人,彼此間有互相成為眷屬的趨向。例如往世勤於佈施濟貧的二人,今世成為父子,父親賺錢致富,兒子出生於此,同享富報。所謂「共業召感」是指往世共同參與,造作同一件善業或惡業的人,有互相成為眷屬的趨向。例如往世父子共同偷盜,今世父親成為貧窮乞丐,兒子則生為乞丐之子,共同承受貧窮之果報。所謂「後報轉為現報」是指原本是未來世才要承受的惡報,由於環境中遇到相關的緣來促發,使其惡果提早成熟,而於今世就受到惡報;或者是本應於年紀較大時才受的惡報,提早於年紀較小時就受報。

在本章的許多例子中,造殺業的人本身未見到受惡報,是因應享的福報尚未享盡,惡報的緣尚未成熟所致。這時子孫受到連累而遭殃的情形和原因有二種:

(一)犯了殺生惡業之後,生的孩子有殘廢、畸形、多病、短命情形之時,這是因當事人犯了殺業,藉由「同業相引,共業召感」的緣故,召感到往世犯了嚴重殺業、應受殘廢畸形等果報的人,來投胎做他的子女。這時子女的遭遇實由於往世造惡業今世應受報所致,絕非代父母祖先受罪。

(二)生了孩子以後才造殺業的人,若是他的孩子今生福報較薄,而且往世曾造殺業,這時父母的殺生惡行,會促使孩子的殺生果報提早成熟,本應於未來才受報,卻提早於現在就受報,而發生多病、短命、災橫的情形。就孩子來說,他的遭遇只是「後報轉為現報,仍是自作自受」,並無不公平之處。 

由上可知「禍殃子孫」乃是因果律中重要的一環。它可使今生作惡,但因福報大而看不見 今生受惡報的人,藉由子孫的不幸遭遇而知所警惕戒懼;也可使「因果報應」的事理,在隱微難明之下,仍有蛛絲馬跡可循。智者見微知著,可不謹守殺戒,預為子孫明日綢繆乎?

1、殺食傷狗 報在子身(慈正)

凡每年冬天來臨之際,尤其一般勞動界朋友,似乎對黑狗特別有興趣,尤其是香肉店生意特別好。讓我來說段黑狗討命顯化,在斗六附近鄉下有人養了一隻黑狗, 有一天此狗遭車撞至奄奄一息,主人云:「趁其未死,可將之殺而進補。」於是就把狗的頭與四肢斬斷,並將它宰食,過了數天,主人有一兒子突然學狗叫,且在地下學爬走狀,走 上走下,夜不思眠,狗叫不已,白天又兩眼發直開口咬人,向著家人云:「還我命來」。起 初家人也不知道其內容,後來有位修道者剛好經過,就此進去看看,此狗才借人的口說出: 「我就是主人家養的黑狗,想不到主人心狠,我死後還要吃其肉,更可憐的是把四肢與頭分屍,使我無法超生,今日是來索命的」。後來經過那位修道者向主人解釋因果循環,冤孽相 報之理,才恍然大悟,跪地求饒,當場全家人辦香案棹,四果素食,拜請諸天神聖作證,發大願做善事禮懺,於此功德回向,且全家茹素至兒子的病痊癒。(1982、6、2,阿 彌陀旬刊二八九期)

2、瘡作人形 旁現豬蹄(煮雲法師述 慧峻記)

王阿梅,女,住台北縣新莊市,今年二十八歲。一九八 二年春天,左大腿上突然長了一個棺材瘡,裡面站著一個人(形狀),人頭上冒水,日夜疼痛難熬。後來到中壢市三銀國術館的張女士醫療,好不容易地將病瘡醫治好了。不知怎的,第二次又於 十二月廿六日再度發作,換成手臂上的一個瘡,現了人形,人形邊還有豬蹄,據說她的養父 以殺豬為業有十二年,現在雖然不做了,可是以前的殺豬冤孽怎會甘願?這次張女士實在也 無能為力,恰巧煮雲法師在場,張女士商請為她的「冤親債主」誦地藏經超渡,在超渡後又 為她說三皈依法,自此冤仇皆已解釋,那人形豬蹄才漸漸痊癒了(1883、9、30,慈 雲雜誌八卷二期)

3、屠牛酷殘 三代不安(慧深法師)

不久前,有位蔡明聰先生,他告訴我他家的因果報應事實。他的曾祖父,有很多田產,用牛耕種。有一天曾祖父為了替一隻小牛鑽鼻洞,在小牛的鼻子裡摩擦, 此時小牛由於鼻粘膜被刺激得又癢又痛。就把腳一踢,踢死了主人。蔡明聰的祖父看見父親被踢死,很氣憤的拿出鎚子來要砍死小牛,母牛見小主人持武器,馬上跪下來哭叫,意思是求小主人不要殺小牛,但他祖父怒氣難平,無情的對著小牛頭上打了一槌,小牛馬上頭破血流的倒地。又將牛腳一隻一隻的砍斷,身體掛在樹上,先將牛皮剝掉,然後肉一塊一塊的切下來,因為農人是不吃牛肉的,所以割下來的肉丟在地上,任它生蛆長蟲。總之,要使小牛慢慢痛苦而死,結果小牛真的被虐待了三天才斷氣。

過了幾天,忽然有一個小孩跑來對他祖父說:你殘忍的將我碎割,痛苦三天才死,我也要使你家三代人口不安,家破人亡。果然,在他祖父結婚生子後,小兒子三歲時,太太就死了 ,到了兒子六歲時,小主人又續絃,這兒子就是蔡明聰的父親。到了他父親結婚生子後三年,太太也無緣無故的離家出走,蔡明聰六歲時,父親又續絃,兩代人都受到後母的虐待。現在祖父、祖母、父親、母親皆已過世,到了蔡明聰結婚時,育有二子,就在老大三歲、老二一歲時,夫妻感情本來很好,這時也無緣由的離開,到了大兒子六歲時,他就與前妻離婚而與現在的妻子結婚。蔡明聰自小就被表弟打傷頭部,現在頭部還有凹陷痕跡。通常人們走路時,小腿骨與大腿骨要直才能走,但他每次走路時,膝蓋骨處就有小軟骨往內處凸出,走起路來會相碰,就去開刀把軟骨挖出來。不但如此,在他服兵役時,又因腹部痛,被誤為是盲腸炎而開刀,注射麻醉劑時傷及腰椎神經,以致腰不能彎,也無法久站。退伍後不久又因車禍,小腿骨折,現在內裝鋼柱,行動更加不便。每次睡覺前,一定要太太拿槌子來敲打他的腿才能入睡,每天如此。他認為自己一定是曾祖父來轉世投胎的,所以才會頭部被人敲了一凹陷傷痕;腹部白受刀割之苦;每晚還須以槌子敲打小腿才能入睡,這種種都是果報。蔡明聰今年三十一歲,因為打佛七得了感應,才將他家的事情告訴我。

以及前陣子報上登載,三重市有一隻牛將被抓去屠宰前,偷跑到三重市的派出所,前腿半跪,流著淚向警察求援,可惜警察竟將那隻牛送還給主人。

所以說,若要求得長壽富貴,就得不殺生,常以慈悲心去救助貧困的人,更進一步的放生,使一切眾生皆能平安的度其天年,如此我們的生命才能長壽平安。(1982、10、3 1,慈雲雜誌七卷四期)

4、廚師之子 生而斷指(廖彬融)

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 願阿融慘痛的殺生果報,給予從事屠宰、販賣以及葷食業者一個活生生的教訓。  

阿融的職業是擔任餐飲界的墩子,專門從事下刀斬剁宰殺飛禽、水族、家畜的工作。不須費心,待遇也不錯,口袋裡的鈔票經常滿滿的。遺憾的是,十六年來沒有半點積蓄,母親、 太太、親人經常生病,把錢花光了,病情卻是依舊。久蘊於心中的願望——抱個白白淨淨的孩子,好傳香火,無論如何禱求,年屆四十,仍然沒有半點消息。  

砧板前切肉慣了,夢中也切著肉。曾幾何時,好夢變成惡夢,只見所切的全是人肉,因此常從半夜驚醒。雖然對殺生的工作漸覺恐懼,但為了維持家庭的生活,縱然切得心軟手軟, 他仍噙淚繼續切著。

一天夜裡,正做著惡夢,走在懸掛兩個山峰間、下臨無底深淵、搖搖晃晃的吊橋上,搬著許多搬不完的人手人腿人肉,突被妻子叫醒,原來是臨產肚痛,急送醫院,醫生恭喜他生了男孩,但因早產二個月,須要保溫。阿融每天隔著玻璃罩看那脆弱的生命在生死邊緣掙扎, 心如刀割。終於可以回家了,但抱回來的嬰孩卻是左手四隻手指前二節因血液不通,爛掉脫落,猶如刀載,妻子臉色死白的看著,阿融在內心吶喊著:「天啊!如果斬殺吃食眾生肉有罪,請您降罪在我身上,這麼孱弱可憐的孩子,怎忍心再看他傷殘?」傷心的他淚水滾滾而 下,對菩薩發誓,一年之內必定改行,但求菩薩指引迷津。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阿融終於在台北天母慈生佛堂李老師指導之下,如願轉業任職素食餐廳,一個多月來,天天吃素唸佛,以往的惡夢、不安漸漸遠離。最奇妙的是他寶貝兒子, 一個多月來,不須吃藥,頂多只是小感冒而已,真是匪夷所思!這是他今生未有過的快樂。 (1987、11、1,天華月刊一0一期)

5、燒死貓母 六子軟骨(唐啟揚)  

三十多年前豐原附近,鄉村有一農家, 養了一隻母貓。 當時一般家庭廚房造有大灶,以木柴、稻草等為燃料,因灶內溫暖,尤其冬天母貓最喜歡在灶內過夜取暖,那家農婦每天早晨起火燒飯,必先趕走母豬。有一天,氣溫寒冷,雖經多次趕它。仍不願走出灶外,農婦心煩忽起嗔心,隨即取稻草引火燒飯,而那貪睡的可憐母貓,意被活活燒死。事隔一年多,該農婦生產一兒,全身骨軟,手腳萎縮整日躺在床上,醫藥罔效,長年須人照顧,痛苦不堪。如此一年復一年,連生六胎,個個都是軟骨兒,情況完全相同,大小六個排列床上呻吟,鄰近鄉民多人往訪探視,人人嘖嘖稱奇,原來母貓被燒死時腹內懷胎多只小貓,也慘遭燒死。不久該農婦也因憂傷愧疚而離開人世。臨終前竟頻頻發出貓的慘叫聲,令人聽來,毛骨悚然,幾隻小貓,六個軟骨兒?真是可怕的現世報應,足為不信因果者之當頭棒喝也。  

世間惡業不一,而殺生其首,佛門戒律多種,而犯殺最重,敬勸諸同修唯求時發慈心,愛惜物命。全一命,積一福,少一殺、即少一怨。進而買物放生、長養善根,當吉慶衍長於來世也。(以上為上月參訪花蓮慈濟功德會時,蒙證嚴法師閒談中所開示的真實故事)。(1982、10、1,普門文庫月刊一0期)


家族業力的反省!要多念地藏經,懺悔自己的業障!

勸人念地藏經,不僅是超度問題。而是家族業力的問題。尤其是家族業力比較重,主要包括:

第一,婚姻不順,離婚,沒有子嗣的。這個是婚姻問題的業力。一般母親離婚的,子女婚姻都有問題。這個也是共業。這個和邪淫,不忠誠有關。

有個人做邪淫行業,女兒就是輸卵管堵住,生不了孩子。這就是家族互相業力感召。

第二個,就是疾病問題。有的人是糖尿病,腎病,心臟病,肺病,都有家族的遺傳,其實不是遺傳,而是家族共業。好像前輩子有殺業,這輩子就會投胎在殺生的家族,包括殺豬,或者捕魚,賣肉的人家庭。這就是家族的殺業。

所以業障裡頭。殺業和邪淫,後果最為明顯。有的人人中短,或者家族裡夭折,這就是家族裡頭的有殺業。所以念地藏經非常重要。

只有念地藏經,才能覺知自己家庭的惡業。才會精進修行。沒有地藏經的加持,很多人都是懵懵懂懂的造業,然後呢,業障多了,人就垮了,或者年紀輕輕就死了。這個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有的人看起來跟風光。但是呢,他沒有覺察到自己業障。尤其人在發達時,惡業不會顯現,人就會去造惡業。結果到了惡業滿了以後,人就受到果報了。

好像你看到一個人開酒店,殺生賺很多錢。沒看到人家過不了多久就得病的。所有癌症幾乎都和殺業有關。有個人,哪裡殺豬,他就很熱心去幫忙。到了六十歲,得癌症死了。還有人養殖鴨子,也是得癌症死了。所以大家仔細去觀察。

不聽聞地藏經,就不知道自己的業障多重。我們只會向外看,看有沒有錢啊,事業。都外跑,沒有向內看自己的業障。尤其風光時,就拼命的享受。沒有辦法覺知。這就是眾生業力,缺乏危機意識。

大家多念地藏經,多懺悔自己業障。


定弘法師(鍾茂森博士):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

【遠報則在兒孫。】

是連在一起的。我們先看這一句,「此與下句,亦承上起下之詞」。這兩句,一個講近報,一個講遠報,是承上起下。「近報、遠報,俱就善一邊說,正為下文百福千祥張本」。近報、遠報都是對於為善的,通篇裡講到的善事我們去做,必定有這個福報。下文講的「百福骈臻,千祥雲集」,都是從為善積德而來,所以這裡叫張本,張本就說明同樣的意思。「近報不必指定現在,即他生後世,亦近報也」。這裡講的近報不是說時間很近,就是現在才叫近報,當然也包括現在的報應。現在得到的報叫花報,來生後世得到的報叫果報。不管是現生的還是來生的,統統都可以叫做近報。為什麼?「何也?以就自己言之也」。近報是對自己來說的,就成為近報,遠報是對兒孫而言。所以這個我們就明了,他是以自己為主而言遠近。

好,下面發明當中繼續說,「富貴貧賤,死生壽夭,皆有定數」。一個人的一生他的福祿壽命統統都是有定數的,正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此定數者,即報也」。所以這個報是什麼?就是我們享受的富貴貧賤、死生壽夭的定數。「自己作之,自己受之,近莫近於此矣」。所謂的近報,就是清清楚楚告訴我們,自作自受。「此乃帝君教人以自求多福之意」。所以文昌帝君這句話就是教導我們自己求福,福報要靠自己修來的,修福的原則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下面我們看安士先生引徵了幾個故事,第一個是佛典的故事,「公主自福」,是選自《雜寶藏經》。這個故事是講波斯匿王有一個公主叫做善光公主,非常的聰明、端正、美麗,而且很有德行,全宮的人都非常愛敬她。國王見到她這樣子,就跟她講,說你全是依靠我的力量,所以得到全宮的愛敬。公主回答他說,父王,其實這也是我的業力結果,不是完全依靠父王的。結果父親問了她三次,公主三次都這麼答覆。這個國王就生氣了,他就把公主嫁給一個窮人,跟她講說,好啊,你說是你自己的福報,那我現在試試看,試試你,看看你到底是什麼樣的業力,能不能夠自己得到福報?結果這個公主嫁了以後,她的丈夫就跟她講,說我的父母都是過去在捨衛城中第一有德望的人,可是現在都死了。於是就同公主一起回到舊居,結果從地中自然的挖出寶藏,一個月以後竟然就能夠把宮殿樓閣都建好,奴僕、珍寶都充滿其中。國王聽到之後當然也非常歡喜,畢竟是自己的女兒,於是就向佛請教到底這是什麼原因?佛就告訴他,說過去在迦葉佛時有一個女人想用供品來供養如來,可是她的丈夫阻止她,這婦人就說,我已經發願,你不要退我的心,那個丈夫後來也聽從了這個婦女,就完成了供養。當時這對夫婦就是今天的這對夫婦,這個公主跟她的先生,因為這個丈夫過去曾經阻止過他的太太善念,想供養如來他阻止,所以後世經常都是得貧窮的果報,可是最終因為聽從了他的太太的話,完成了供養,所以今天又因為這個夫人得到了富貴,你看他娶到的是公主,成為驸馬了。所以我們就想到,夫妻兩人都是要福力相當的,才能感應到一起來,肯定都是過去一起修過同樣的福報,大家福德差不多,相差不遠,才能夠成為一家人,否則不可能的。

安士先生評論當中引了波斯匿王另外一個女兒的故事。說另外一個女兒是末利夫人所生的,這個女兒跟善光公主相反,長得非常的丑陋,頭發像馬鬃一樣,這個國王很不喜歡她,於是就把她禁閉起來,不許她見人。這個公主自己也非常的懊惱,很痛恨自己的形貌。於是她就廣塑佛像,苦苦哀求,持之以恆。有一天就感佛降臨,忽然她就變得非常的漂亮。她父親就問她,為什麼你會變得這麼漂亮?這女兒就把實情告訴他。所以從這裡看到,你看人的命運,乃至人的容貌,統統都是可以改變的,千萬不要認為說我的相貌都是天生的,我的命運也是定數,沒辦法改變,那叫做宿命論。實際上一個人的福報、相好,都是他過去生中所積累的福德感召。這一生如果遇到不好,譬如說容貌丑陋,或者是貧窮下賤這些困境,不要失望,只要勇於布施,發願修福,絕不怨天尤人,而能夠自求多福,那麼你的命運也是一樣能夠改變的。所以這是看到近報則在自己。你的發心勇猛,這個報就來得快,像剛才波斯匿王那個丑陋的女兒,她能夠持之以恆的求,求佛加被,而且塑造莊嚴的佛像,感得自己也相貌變得莊嚴美好。中國明朝的了凡先生,他也是感到自己命運不夠好,發願修善斷惡。你看連續三次發願,第一次發願修三千善事,第二次也修三千善事,第三次發願修一萬善事,結果孔先生給他算的命統統給改造了,這叫近報。近報都這麼好,就是現報都這麼好,那來生的報就更殊勝。

下面我們再看其中有個故事,叫「夢示雞骨」。這是講到在四川有一個人叫做楊琳,這是清朝順治年間的事情,楊琳是當太倉縣的糧廳的官,就好像現在講的糧食局的局長,不久他升到浙江的臨安縣令。這個人為官清正,也是很難得的官,可是他就是有一點不好,好吃雞肉,天天吃,年年吃。結果後來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了陰間裡去,就看見雞骨如山,旁邊有一個人告訴他,說你吃了這麼多雞的骨頭,你看都堆成像山一樣,你將來就要到這裡來受罪。你現在的孽緣還未盡,如果你還要再吃四十七只雞,你就要到這裡來了。楊琳醒來以後當然感覺到很驚訝,有一些恐懼心,但是人如果不信因果他這個信念就會動搖。一開始不敢吃,後來想著,這樣吧,自己限定自己,以前是每天吃一只雞,現在一只雞分成三天吃。但吃著吃著又做不到了,又恢復了舊習。等到吃到四十五只雞的時候,忽然身體得了小病,過了一夜這個病加重了,結果他還在吃雞,再過一天,正好吃到四十七只雞的時候他就死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真的是近報則在自己,怎能夠不相信有報應?殺生一定要酬業。或許有人會懷疑說,所吃的雞既然已經有一定的數目,那麼從前所吃的也應該是他的本分,為什麼還要有殺生的這個償報?這是因為什麼?這四十七只雞的數目是冥間預知他所要殺的數目,並不是說他應當要殺的雞的數目。假使他做了這個夢能夠毅然斷殺,我從今以後吃素了,不吃雞了,那他的這個定數也就改了,他也就不需要到陰間去了,他肯定壽命會延長。而且他不僅要斷殺、吃素,要把過去所殺的要超度。怎麼超度?最重要的,自己斷惡修善、誦經念佛,這樣子的話他必定能夠改造他的命運。

在佛門裡面,近代有一位廣化法師,他在戒律上面也是非常有研究的,在台灣往生的。廣化法師就說過他自己,在過去也是因為自己愛吃雞,後來學了佛,知道自己造的殺業太重,忏悔、出家,嚴持戒律。可是有一天他突然之間就看到無數的雞向他來索債,他心裡一慌,就摔倒了,跌傷了腿,結果這個腿就這麼一跌傷一生都沒好,他變成了殘廢。他自己在講經當中都說到,說就看我自己的業因果報就這麼樣的明顯。幸好能夠忏悔、回頭、出家,要不然命運可能就比這裡講的楊琳這個人要更麻煩、更糟。

下面我們再看一個故事,叫「酷令自燒」,這是在昆山縣這個地方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安士先生是江蘇昆山人,所以這裡面常常引用到昆山的例子,大概是他在那邊講學、著書,引用就近的例子大家看到非常親切。這是講到清朝康熙元年昆山縣有一個叫做李開先的人,形貌很丑陋,性格也很殘暴,別人給他個外號叫李藍面,大概是這個人性格很不好。每當遇到徵收錢糧的時候,這個當縣令的他就用非常重的刑罰,往往會把人打死,血流滿堂。他後來被罷官了,居在蘇州,三、四年之後一家人都死光了,僅存的一個女孩也因為跟僕人私通而出走,就剩下這個李開先孤苦伶仃一個人,窮困而不能度日。有一天他自己燒飯,在鍋灶前面去燒火,結果用口來吹火的時候,突然向前就跌進了灶門裡面,把頭都燒焦而死。所以我們看到,殘暴的縣令實在是沒有一個人得到好的下場。所以公門裡面好修行,可是公門裡面也容易造業,假如沒有一顆仁愛之心,而仗著自己的官勢欺壓、魚肉百姓,結果必定是自己也是不得好死。

我們看到有一個網路上的報導,這是講到一個日本人他的自述。這個日本人叫中田道二,他過去在二戰時期曾經參加過日本軍國主義的軍隊,做過軍人,參加侵華戰爭。他當時是一九四一年參加過一個軍團攻打香港,經過長期的浴血奮戰,跟這些英軍,因為當時鎮守在香港的是英國的軍隊,跟英軍對打,打了很久,兩方都死傷很多人,最後這個軍團終於攻陷了香港,英軍就撤離了。這個人當時只是一個剛剛新征入伍的新兵,那時候是一九四一年,攻陷香港之後,他當時就參與了軍隊對香港人民的殘暴虐待,特別是奸污婦女。他自己在忏悔錄裡面寫到,他說當時他已經失去人性,完全是被那種軍國主義的那種熱血給激發的喪心病狂。他說他曾經打死過四個英國士兵,用刺刀刺死一個還沒有咽氣的英軍俘虜。本來俘虜了,這些戰俘不應該殺害的,可是他們當時得到的命令就是殺。而且對女人就是奸殺,他參與了。他還不是造業最深的那些,他只是個新兵,但是他在侵華期間奸污了三十四名女子,親手殺死了八個女人,打殘了三個婦女。

結果造了這個業,到了他晚年,到了他六十九歲那年,他得了嚴重的肝癌,晚期。而且很不幸,他有一個兒子,娶的妻子,生了一個孩子,五歲,兒子、兒媳、孫子有一次駕車到日本北海道去游玩,結果在路上遇到車禍,全家都死了,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而且他自己又是得了晚期的肝癌,非常痛苦,他內心裡受著自己所作的罪孽的煎熬。他自己說,他罪業深重,即使是把自己死後的骨灰拿到中國灑到了騾馬市場裡面,讓那些騾馬經常的踩來踩去,也不能夠贖自己的罪。這也算是良心發現。可見得造作惡業的人,侵略別人的國家,魚肉別人的百姓,最後下場自己也是不得好死,而且是斷子絕孫。現世看到的是花報,來世我們想到必定是墮地獄。所以人必定要想到將來、想到報應,他這個斷惡修善的心才能真正生得起來。

這裡我想再跟大家講一則真實的故事,這是講到前生造惡,今生受報的故事。是講台灣有一位江翠裳小姐,她在年輕的時候都是非常的秀美的,這是一個美女,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這相片左邊這個,我們看到,她原來是學校裡的校花,可是後來因為過去的業力,臉上長了一個很大很大的腫瘤,右邊這幅圖就是她,這個腫瘤讓她的面形完全都變得非常的恐怖。這個腫瘤有十幾公斤重,長在她的右臉上,這是從一顆癌細胞慢慢慢慢增長、蔓延,一直到她的胸部。你看看,一個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居然變得這麼樣的難看,對於一個愛美的女孩子來講,她的內心遭受的痛苦絕不比她身體帶來的痛苦要少。這個原因是什麼?這個是過去情人投胎報復,變成人面瘡。這是在這個孩子,江翠裳小姐十八歲那年,正是青春好年華,可是這個女孩臉上就有一個小小的癌細胞增長了,慢慢慢慢就長大,而且不管動什麼手術,吃什麼藥,做什麼治療,都沒有辦法。這個腫瘤長得很怪,像個人形,它把整個身體的營養全都吸收過去,這個女孩已經沒有辦法用嘴巴吃飯,因為這個腫瘤十幾公斤重,完全遮蓋了她的大半邊臉,她只能用一根吸管來吸食一點流質。

後來因為有學佛的道友來幫助她,慢慢的讓她也學佛了。特別她在台灣遇到郭惠珍醫師,郭惠珍醫師是腫瘤科的專業醫師,她是一位學佛人,後來她出家了,就是道證法師,也往生了,是位很難得的法師。道證法師有講過「清蓮飄香」的講演,就講到這個故事,這是她親身經歷過的。當這位醫師來勸導她不要怨天尤人,把心安下來的時候,慢慢啟發她,江翠裳才講起自己的一段遭遇,當她懂得前生後世因果的時候,她才會把這個話說出來。她說什麼?這個事情她從來不敢跟別人講的,她說她在沒有得這個腫瘤之前,有一度的時間,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總看到一個男孩子在她前面,看到他但是又摸不到他,是個鬼魂。只要她一看見這個鬼魂,她心裡就很害怕。所以真的是冤有頭債有主。這個女孩被折磨得受不了,不僅是白天見到,晚上睡夢也夢到這個鬼魂,就在她面前。後來又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婦女對她凶巴巴的說,你害死了我的兒子,你給我還命來,還命來。這個江翠裳在夢中說,我才是個二十歲的小女孩,我沒有害死過人,你怎麼能說我害死你兒子?正在她猶疑的時候,結果她前輩子的那個影像好像放電影一樣演出來了,她看到自己前生也是一個女孩子,跟另外一個男孩子有一些感情糾紛,結果這個男孩子大概心量很小,就因為她就自殺了,而且去世的時候非常不甘心,怨氣很重,就是這個鬼魂,所以帶著怨恨來找她,而且對她說,我找你找了很久。你看看,這個美麗的江翠裳小姐自此以後臉上的那個小腫瘤愈長愈大,怎麼個治療都沒辦法治好,這屬於冤業病。

我們師父上人講到,病有三種,一種就是自己不慎重,譬如說遇到風寒感冒的這一類的,這個病醫生可以幫我們治好的。第二種病屬於業障病,業障病是自己罪業深重,像我們剛才講到的這個日本兵,他自己晚年得了肝癌,這是因為過去年輕的時候造作非常重的淫、殺罪業,所以這個業障太重了,沒辦法,醫生救不好的,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第三種病屬於冤業病,就跟江翠裳小姐一樣,冤親債主找上門來,結果這個腫瘤愈長愈大,遮住了她半邊臉。這使我們想到唐朝的悟達國師膝蓋上長的人面瘡一樣,都是冤業病。唐朝的悟達國師在漢朝的時候是袁盎,因為向皇帝進谏,勸皇帝把晁錯給殺了。晁錯就懷恨在心,一直追著他,可是袁盎死了以後連續十世都出家為僧,而且道行很高,冤親債主沒辦法報仇。一直到唐朝,他成為了悟達國師,皇帝賜給他沉香寶座,他起了傲慢心,起了名利心,這心一起來,護法神走了,晁錯這個冤魂就進來了,在他膝蓋上長了人面瘡,把他折磨得死去活來,最後遇到迦諾迦尊者才得救,化解了他們兩人的怨恨,所以留下一部《三昧水忏》,這就是那個典故的由來。

江翠裳小姐也是這樣,她的人面瘡更可怕,長在臉上,長的這個形狀就像人體一樣。結果後來遇到郭醫師勸她,你就好好念佛,你求往生,千萬不要有怨天尤人的念頭。知道這是過去生中的冤業,現在要逆來順受、反省改過、忏悔罪業,不要再跟任何人結怨氣,原諒任何人。所以她就念佛,確實是自己都變成這個樣子,看到自己的樣子自己都嚇死了,所以對這個人世間什麼都沒有希圖,確實都想放下,早點往生,人間太苦了,所以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結果在往生的時候走得很好,往生的時候,她是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她說只想念阿彌陀佛,其他什麼東西都不想。後來她往生的時候,助念的人都能看見阿彌陀佛放光來接引她,來加被她,有不可思議的瑞相。她有兩個弟弟,回來料理她姐姐後事的時候,這兩個弟弟不學佛,但是竟然在她的戶外就能看進來,好像牆壁都透明了,他看進來,在房間裡助念的這些居士怎麼都成為了披著袈裟的法師,這都不可思議。後來大家送她出殡,這個房間裡面一片光明。所以我們從這個例子看到,真正對於過去的這個罪業能夠忏悔,能夠回頭,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求往生,這個冤業也就束縛不了。這屬於報在自己,前生做的孽,前生糊塗,陷於這種感情的糾葛當中。你看這個還不是有意要謀害別人,但是遇到了這個冤家找上門來,就形成了這樣的一種怨恨,這一生遭到這樣的報應。難能可貴的是她能夠忏悔,能夠念佛求生淨土,最後也能夠得到往生。

所以當我們明白我們自己這些一飲一啄,每一個身邊、身上發生的事情,都是過去因果的一個體現,那我們的心也就安了。再跟我們講,實際上這個身體它不是自己,我們把這個道理認清楚了,很多痛苦就能夠得到免除。人為什麼會有痛苦?因為他有自己,他執著自己的身體是自己,假如把身體放下了,沒有我了,冤親債主他也找不到我們了,他怎麼報復?因為有個我在,所以這些冤親債主就能找到我們,他就有報復的機會。這個身體不是我,一般人很難理解,學佛的人雖然把道理能夠承認,但是真正體會得這個真意的又有多少人?真正體會得,身見也就放下了,那您就不是凡人。小乘須陀洹果他能夠把身見放下,真正認識到身體不是我。那什麼是我?遍法界虛空界是我。

現在瑞典這些科學家他們用科學試驗給我們證明身體不是自己,這就是他們所做的所謂靈魂附體的實驗。他怎麼做?他這個原理就是通過操控志願者的感知,使其將別人的身體誤認為是自己的身體,出現自己在別人體內的這種幻覺,這就是所謂的附體的現象。他的做法是請兩個志願者,這兩個人外表、性別都不同,完全是沒有任何相同點的兩個人。這兩個人一開始屬於在靜止狀態,他們當然也可以自由活動。首先在一個人的頭部就放一個攝影機的鏡頭,在他眼睛那裡放一個攝影機鏡頭,就把外面他所看到的景象用攝影機鏡頭攝影進來,這個信息傳遞給另外一位志願者他眼前的小屏幕上面,這個志願者他所看到的景象完全只是這個屏幕顯示的景象,換句話說,這個志願者所能看到的正是那個人他的攝影機所攝影到的這些景象,在這個意義上來講,就好比是我這個志願者看到的就是那個人所看進來的景象。經過一段時間的模擬和熟悉之後,很快他們就會出現一種靈魂附體的幻覺,就是什麼?我把對方那個人的身體以為是自己,因為什麼?他所看到的所有的景象其實都是我看到的,他的頭往下看的時候我就看到下面的東西,因為是通過攝影機的畫面傳輸給我的,他往上看我也看到上面的東西,於是我就以為我的這個感知都在他的身上,他的身體就是我自己。這證明什麼?通過一定的條件可以讓人完全把別人的身體執著為自己,而忘記了自己的身體是自己,換句話說,我們自己的身體就根本不是自己,是因為我們自己執著這個身體,所以你把它當成自己。你看現在可以通過實驗把你這種執著的知覺移到別人的身體上,因此你把別人的身體當成自己的身體,而你就離開了自己的身體。所以這個科學實驗給我們做成功了,證明了佛法裡講的,身體不是我,身見這是錯誤的一種知見,根本不是真相。所以當我們把身體執著成自己的時候,身體苦自己就跟著苦,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知覺完全集中在這個肉體上,執著在這個肉體上,我臉上長了個大腫瘤,所以我的知覺都在感知這個腫瘤的痛苦,我把這個身體執著為自己,才有這個苦。

諸位看到,江翠裳小姐她右臉上長的十幾公斤的腫瘤,很苦,為什麼你感覺不到?因為你沒有把她的身體當作我,所以你就沒有辦法感知她的痛苦。假如有這麼一位科學家拿你做實驗,在你眼睛前面放著一個螢屏,在江翠裳小姐的眼睛上套一個攝影鏡頭,江翠裳小姐看到的一切都反映到你的眼裡,而你只看到這些,你看不到其他的,只看到江翠裳小姐攝影機鏡頭所攝入的一切東西,久而久之你習慣於你的知覺、你的感知統統是決定在江翠裳身體上,那麼你就把她的身體執著成自己了,她的苦你也就會感知到。

科學家他們發現,當這個試驗做成功以後,對另外一個對方的志願者,戴著攝影機鏡頭的人,假如你拿一個東西去打他或者刺他,結果我,就是看到這個螢屏的這個人,他會自動的躲避,以為你是真的在打他,其實你沒有打我,你是打那個戴著攝影機鏡頭的人,可是他所看到的是我所看到的,所以我自己真的在躲避,產生一種反應,甚至會產生痛苦的感覺,就是他身上的痛苦會傳遞到我身上來,為什麼?就是因為執著產生的。所以假如我們執著這身體是我,那我們的這些痛苦就隨之而來,什麼時候把執著放下,痛苦就沒有了,那我們就能捨身了。把這個小身捨掉了,你再看,什麼東西是我?整個宇宙就是我,佛法稱為法身,法身就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都是我。那我的感知呢?我的感知是一切眾生的感知。我的反應呢?我的反應就是應眾生心現所知量,這就是我的反應,應以什麼身得度,自然就會顯現什麼身為他說法,覺悟一切眾生,這個就是佛講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你真正明了了這個道理,必定捨小身而恢復你的圓滿法身。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恢復法身很難,所以佛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自然能夠恢復,正如古人所講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開悟就是什麼?真正認識到宇宙本來一體,萬物皆是法身。

所以江翠裳小姐你看她因禍得福,正因為生了這個大腫瘤,有這個冤業現前,逼著她往生淨土,捨去她的小身,恢復她的大身,捨掉小我,成就大我。所以我們懂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自然之理,然而把自己真正放下了,你觀察這個宇宙這些因果報應,你在當中也就不會有苦樂的分別執著,能夠超越。念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往生,那麼這一生就能夠真正得到究竟的離苦得樂。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分享到此地,明天我們是最後一講。今天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事親至孝~鍾茂森博士 〝鍾博士出家了〞

如果有一所大學,用年薪8 0 萬人民幣聘請您作主席教授,並奉上50 萬人民幣研究經費,又不勞您教書,此外,致贈房子一棟,有吃有住,每年只需要提出兩篇報告。這樣的榮譽及待遇是否令您心動?

中國廈門大學設立金融研究所之際,高薪禮聘海外專家學者主持,他們誠懇地向鍾茂森博士開立出以上的條件,但鍾博士婉拒了。鍾博士放棄的不只廈門大學主席教授的身份,澳洲昆士蘭大學提升他擔任終身副教授(tenure)的職位,鍾博士也明白地辭退。鍾茂森博士在國際金融學術領域裏佔有重要的一席地位,然而他為了專心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毅然決然辭掉終身教職,獻身於聖賢之道的推廣與弘傳。

雅加達企業界對鍾茂森博士並不陌生,今年六月29日,鍾博士於百忙之中,曾應印尼企業界之邀,講演一場《金融危機的反思與出路》。專業的分析和精闢的見解使得與會企業家們有如醍醐灌頂,受益良多。

鍾博士1973年生於中國廣州,1995年廣州中山大學畢業,獲經濟學學士;1997年獲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1999年獲該校金融博士。先後在美國德州大學及肯薩斯州州立大學任教四年,2003年遷居澳洲,在昆士蘭大學商學院擔任副教授,兼任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客座教授。有感於目前教育中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實踐非常缺失,立志把孝道精神傳遍世界。2006年起,投入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

鍾博士事親至孝,對於母親的教誨從來不加忤逆,任憑足跡遠至天涯海角,他對母親的感恩永遠擺在事業之上。博士曾於馬來西亞萬宜大學以“百善孝為先”為題作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較以往不同的是,過去博士講金融、談經濟,在那場演講中則以自己落實孝道的親身體驗與大眾分享。侃侃而談他成長的經過,求學的歷程,負笈美國攻讀與工作,轉往澳洲發展的過程,最後決定加入中華文化踐行講師的行列。鍾博士的父母早年離異,他在母親的教導下勵精圖治,刻苦求學。但對父親他並不怨恨,盡到為人子女奉養雙親的責任。博士的家境並不富裕,在美求學期間,年年以優異成績獲得獎學金。除學雜費,他省吃儉用將錢積攢下來,每月分別給雙親寄錢,又週週打電話報平安,分享異鄉生活的點滴,甚至每年省出一張機票錢回鄉探視老人家。

一封1996年的家書可以略微窺見成功的人私下如何努力。他告訴母親:他目前的學習與生活都很單調。每天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飯菜、走同樣的路、讀同樣的書。盡量讓自己在單調中求單調,使燥動的心熄滅。每日警示自己安住於單調的生活直至獲取博士學位為止。

在美國求學期間,每週為指導教授作助理研究20 小時,這是拿獎學金的義務。許多同學打了退堂鼓,因為這位教授非常嚴格,交給研究生的工作量即使40小時也無法完成。得力於母親的訓練,從小吃苦耐勞。起初沒日沒夜地工作,後來效率提高至30小時可以完成,抓住要領後減少為20小時,置心一處集中精神,又進步到10小時就完成教授的研究。畢業前夕,他戰戰兢兢地請求指導教授為他寫推薦函,沒想到教授一口答應。出乎意料之外,四年當中教授沒有對鍾博士讚美過隻字片語,竟在推薦函裏表達無遺。教授說:鍾博士以四年時間完成碩士、博士學位,這在路易斯安娜州理工大學史無前例,並且在學習期間提出8篇論文,這樣的成績相當於資身教授的成就。鍾茂森博士是他在25年的教學生涯中見過最優秀的學生。拿著這一紙有力的推薦信,鍾博士26歲就走上美國大學的講壇。並且頻頻獲得最佳論文獎的肯定。

確定自己的人生路,他辭去教授一職。鍾博士勉勵大家,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建立在孝道上,孝是百善之先。孔老夫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一切道理的根本,一切聖賢教育的源頭。因此教育孩子要從孝親作起。沒有孝親的基礎,就談不上尊師重道。將孝道精神遍傳天下,則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睦,世界和平。從身至家、至天下,達到和順美善的境界。

至聖先師孔子與曾子在一次談話中,成就了千古名作《孝經》。孝經不僅是作人的根本、為學的基礎、更是中華民族精神所宗。曾子名列24孝,他對母親的孝順恭敬可作為現代子女的榜樣。一次,曾子上山砍柴,碰巧家裏有訪客,他母親不知如何招待,想到母子連心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子感到心頭一陣疼痛,立刻飛奔回家。現代人終日忙碌著自己的事業,很少關懷父母親內心的感受。

 鍾博士提出,天地生養萬物,人們應當效法天地的仁愛,恆常地盡各人之義務,才不枉稱作天地人三才。各人義務從孝親開始。孝親可分作三個層次:孝經上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首先,對父母盡孝,生活起居方面要恭敬,奉養父母要照顧老人家的感受,生病時由衷為他們擔憂,如果父母辭世要常保哀戚,祭拜時要畢恭畢敬。做到上述五者才能夠稱為孝順。其次,《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將孝心延伸和擴展開來,把對父母的心,用在對國家人民以及事業上,叫作事君。古人說《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千真萬確。最後,孝親的終極表現在於立身行道,揚名後世,光宗耀祖,使父母感到欣慰。成聖成賢才是大孝的表現。

澳大利亞淨宗學院副院長──鐘茂森博士,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學習和實踐中華傳統儒釋道的聖賢教育。有感于當今世界急需傳統聖賢教育,以淨化人心、和諧世界,決定捨棄金融學術領域的成就和追求,毅然辭去現任的昆士蘭大學工作,從2007年起,全心跟隨淨空老法師投入學習和弘揚儒釋道三家的聖賢教育當中。

鍾博士已於2011年7月15日在香港「圆明寺」上暢下懷老法師座下剃度出家,法名「定弘」。法師本人於網路直播「修行與生活座談會」節目中談到,廿四歲時即有出塵之志,經過十五年的歲月終於因緣成熟,妥當安排父母奉養後,始滿出家之願。

ps:定弘法師主持的網路直播節目「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於每週五、六下午13:30-15:30播出〈http://edu.hwadzan.com/tv〉。


家中有子女邪淫,父母肯定也多災多難

很多子女邪淫後,父母也接著發生不順的事情。想想也是有道理的,與最親的人,共業影響最近最大。

上天不可能讓一個好人的父母多災多難,因為如果他的父母多災多難,必定影響到這個好人。使這個好人痛苦不堪。這個好人沒做錯事,為什麼上天要他受這個煩惱。

所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家是一個整體。家中一個人變好能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家中其他成員必定受益。因為家中其他成員有損,必定影響這個人,而這個人行為端正,並無此惡業,又如何影響。

所以一個人戒邪淫的話。不僅對自己有莫大的好處,對父母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也有很大的好處。不僅保障了自己,也保障了家人。

一個人做壞事,不僅促動了自己過去的惡業感召惡果,同時也促動了與最近最親的人的共業使惡的共業加速成熟。

所以做壞事前,想想壞事做成後,不僅自己感召惡果,身邊和你最親最近的人,也加速惡的共業形成惡果。通過折磨你的親人來折磨你,又通過折磨你來折磨你的親人。大家可細心觀察,邪淫者家庭裡,其他成員的健康狀況,事業狀況等等。

家庭裡幾個成員聚在一起,是有相同的共業的。一個人好,力量夠大,會帶動其他人好。

一個人心善行善,首先轉變的是自己的相貌,自己的人緣,自己的事業。然後擴大到周圍最親的人,逐步逐步擴大。反之亦然。通常情況下,一個人一整天,心念善,行為善,回到家,父母很晚還沒回來,不用多大擔心,一定沒事。

如果一整天幹了不少壞事,父母很晚沒回家,就要留心了。但是這是指通常情況下,不包括一些特殊的情況發生。不是說你做壞事,導致父母發生變故,而是加速一些惡的共業快速成熟。

家庭裡成員,命運是聯繫非常緊密的。其他成員有事必定牽扯到你。反之亦然。不僅家庭是一個整體全人類都是一個整體所以大多數人善風調雨順反之亦然。

查了一下經典,特別是家中的女性成員,影響可能更大 (這裡沒有歧視女性的意思)。

《十善業道經》記載: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直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

反過來,邪淫的話,母及妻子就.......

《善生子經》節錄:淫邪有六變當知,何謂六?不自護身,不護妻子,不護家屬,以疑生惡,怨家得便,眾苦所圍。已有斯惡,則廢事業;未致之財不獲,既獲者消,宿儲耗盡。某種意義上說,家中成員是命運共同體了,你好他們就好,你壞他們也不順。所以,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了家人,努力戒邪淫。

------------------------------

邪淫的危害很大,會損害事業、婚姻、福報、壽命、家人的命運等等。果報很可怕。為了未來的生活能夠美好,末學勸大家一定要戒除邪淫。

遠離一切邪淫,然後布施,多做善事,培養福報正氣。人的正氣足了,邪氣自然就會慢慢消失。看到有苦難的眾生,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並且心中默默祝福他們快點好起來,雖然這樣善意的想法對他們不一定馬上有幫助,但是因為自己經常這樣訓練自己善意的想法,就不會生起損害他人的想法,想法善良了,就是淨化心靈。心靈得到淨化,心善了以後,言語行為也就跟著心變得善了,命運也就跟著好轉了。

邪淫是很折損福報的,所以多做供養布施,多做善事,積累功德福報是非常重要的。好好的孝順父母長輩,恭敬心供養三寶,助印經書善書,看望關愛孤寡老人和孤兒,參加一些慈善組織當義工,還有就是如理如法的放生等等還有很多,都是積累功德福報的方式。放生一定要如理如法的去放,如果不知道該怎樣放生的人可以上百度查一下:怎樣如理如法的放生。查一下你就知道怎樣去放生了。(其實有很多善事是不需要花錢的,只要是真心想幫助他人和利益他人,都是修福。)

要提醒大家:行善積德是用來改變命運的,不是用來作為繼續邪淫的資本的。不要有僥幸心理,難道自己做了一些善業就可以偶爾邪淫一次嗎? 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不要想著邪淫一次不要緊,千萬不要有這個想法,邪淫一次,好運就徹底離我們遠去了。人在做,天在看。要警醒啊!年輕時誤入歧途,知錯改正以後就不要再去犯錯了。就像一個掉進污水裡的人,辛苦的爬上來,過上了清靜安樂的生活,誰還願意再掉進污水裡。

大家一定要努力持續的去做善事,一定要戒除邪淫,對自己要有信心。多念佛求佛菩薩加持。總之就是要斷惡修善,改過自新,堅定信念,一切都會變好的。

家有家運,家運和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直接的關係,故而自己變好,家庭就會變好,一榮俱榮!

貴在深入學習,深刻認知並且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祝福所有的家庭都能幸福和諧美滿!


子女的福德果報,也跟你有關系,一看便知

佛法講,這叫共業。一個事情的成就,都是大家的福報在支撐的。就是共同福報的累計。惡業也一樣。現在環境破壞這麼嚴重,我們一邊都罵別人,但最後發現每個人都是破壞者,使用塑料袋,衣服破了就扔,洗車,裝修,洗廁所,這些都是化學用品。我們每天都在用,你只要有用,就有破壞。這也是共同的惡業。

天道無親,哪怕是你的孩子,你都無法把福報留給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力和命。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想要孩子會讀書,就給孩子買去高等中學讀,以為能出人才。首先他要有這個命。就像養孩子,花的是父母的錢,但損的是孩子的福報。

父母給的起,孩子不一定能花的起。要看他的命。這就是天道無親。很多人溺愛孩子,以為花很多錢來培養他,卻不知道,無所謂的錢花太多了,反而損他的福報。福報減少後,以後就沒有出息了。所以我常勸人家,孩子要讀書,就正常讀,他命中要有讀書命,否則你給他請最好的老師,都沒有用。

古代帝王要教育子孫也要請老師。但差別就很大了。以前人請先生,先生先要教學生人品,人格。第二才是教技術,如何圖文,如何作詩。現在不同了,沒人教人品人格了。都是教技術,所以沒有多大的意義。

古人講留財給子孫,守不住,留書給子孫,子孫不讀。只好留陰德給子孫。這才是正確的出路。你要先去種福田,做善事,以後子孫自然會賺錢。不要賺非分錢,把子孫的錢都賺完了消費完了,以後子孫就窮了。

古人講一代做官九代冤,官做的好,是為子孫積累福報。做不好,把老百姓的東西占為自己,想留給子孫。這些非分的東西都是惡業,子孫用了,反而損福報。所以一代做官九代冤。又說,如果為自己一家謀,就不要去做官。做官是為百姓謀。這也是天道無親。

天道雖然無親,但唯親善人。

你只要廣積陰德,還是有用的。想要孩子能讀書的,就多印經,辦學校。想要孩子發財的,就要多救濟窮人。想要兒孫健康的,就多施藥。這就是唯親善人。

再講到孝順也一樣。

很多人很孝順,給父母買很多補品,買不必要的東西,甚至辦酒席祝壽。世人看來是熱鬧,其實是不孝。因為損了父母的福報。人家過個壽,就要殺生那麼多。民國時,有個老人死了,他兒子辦宴席三百桌,過幾天,老人家就托夢來說,本來我可以去好好到天上享福。但因為你殺業過重,導致我在閻羅王那裡審判,還出不來。

雖然花的是兒女的錢,但卻損掉老人家的福報。

花太多父母無所謂的錢,也是損孩子的福報。這也是天道無親。所以不要給小孩慶生日,小孩能讀書,父母不要驕傲的太早,到處宣揚。要對孩子嚴格一些,對他成長有益處。

過分的浪費錢給孩子都損孩子福報,更何況很多人在公司裡頭浪費,甚至國營企業裡頭浪費,都是損福報的。很多人都想著輕松而賺錢,卻不知道這也是透支福報而已,不長久。

我們要有“自知福德淺薄,無福消受”的概念。

很多東西,別人給的起,但我們的福報不一定能用的起。祖師大德都有這個觀念,以前人家供養弘一大師一個人參,弘一大師就馬上交給了谛閒老法師。弘一大師說,我無福消受。現在人就需要這個精神,什麼痛苦都沒了。


人作惡殃及子孫,後代需要承負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善惡之報代代相傳:你的磨難,是否源於一直在承負祖先的過錯?

《閱微草堂筆記》裡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納為妾,便告訴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財富,便找了一個同邑的浪蕩子,用金錢買通了他,用陰謀幫甲達成了心願。過了一年多,丙的陰謀敗露,自己的女兒被杖而官賣,邑子的女兒則流落為娼。

初看這則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聞樂見的善惡報應故事,行惡者得惡報,而且惡報的程度和行惡的程度剛好成正比。

但我們又會發現它和常見的善惡報應故事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故事的過錯方都是父輩,而承擔責任者卻是他們的子輩,也即父債子償,這就是道教傳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承負報應。

一、承負是空想還是確有實據?

“承負說”系統闡述於《太平經》 :“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 ,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 ,故前為承, 後為負也。負者,流災亦不由一人之治,比連不平 ,前後更相負, 故名之為負。負者, 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

也就是說,今人要承擔先人行為善惡所帶來的後果, 名為承;同樣,今人的行為善惡也會對後人產生影響,名為負;代代相承相負 。

那麼具體什麼是承負?用古代一點的說法就是血脈傳承者之間的氣運會有所影響,同時這種影響反應在血脈往後傳承最為明顯。《皇極經世書》說,子時開天、丑時闢地、寅時生人。《太平經》所指的先人,是從黃帝時期以前上溯至寅時的人。這些先人在本質上是承天心而行的,公眾號,紅陽遁甲法術,但有小錯失,且並不自知。這種不自知的小錯失,通過血脈流傳一輩輩積累下來了。這是人間世運下降的本質原因,也是承負產生的淵源之始。

如果用現代一點的話,可以這樣來說,DNA最為相近的親屬中會出現氣運相關聯的現象,同時這種氣運關聯體現在父系往子系這個方向上最為明顯,而同輩之間的影響則較小一些。

承負與陰宅風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處,首先,承負是講氣運往子孫的傳遞,風水是借環境造陣來進行趨吉避凶,而承負是通過功果福報來進行趨吉避凶。正所謂善人居福地之說,大凡積德行善的之人,因有功果轉化福報的支援,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風水,這便是“福人居福地”說法的來歷。

由於道教很看重人類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從來不避忌傳宗接代之事,並在修煉之中,也強調“欲修仙,先做人”,先盡人倫之責,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沒有及時轉化,則它會積累為功果(也稱為陰功),這個功果轉化為氣運後,會通過血脈傳遞到DNA角度來說最親近的人身上,然後逐次嚮往傳遞。同樣的,如果有行的惡沒有及時消解掉,那麼這個惡行同樣會轉化成不好的氣運,傳遞到子孫身上,在發生轉化後,就會體現出來。

二、天地萬物皆受承負影響

《太平經》中認為,歷史是一個時時包含著承負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任何社會危機的造成均非僅僅由於當世的原因, 而是歷史的長期積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讓一人承擔罪責 ,而是“人人有過於天地”, 但現實是“ 百姓適知責天, 不知深自責也”,並認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會事物一樣也都有承負 。

一是人為天地“承負” : “天地生凡物 ,無德而傷之, 天下雲亂, 家貧不足 , 老弱飢寒 ,縣官無收, 倉庫更空。此過乃本在地傷物 ,而人反承負之” 。人承負天地, 是說天地執行發生錯亂 , 人承受其災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間的“承負” : “夫南山有大木,廣縱覆地數百步 ,其本莖一也。上有無訾之枝葉實, 其下根不堅持地 ,而為大風雨所傷, 其上億億枝葉實悉傷死亡, 此即萬物草木之承負大過也。”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負之災, 脣亡齒寒,也是說的這個意思。

三是人為自然界事物“承負” : “南山有毒氣 ,其山不善閉藏 ,春南風與風氣俱行, 乃蔽日月, 天下彼其咎 , 傷死者積眾多。”南山有毒氣,因為風而傳播到了其他地方,導致死傷眾多,此為人承負了自然之過。

不過 , 對於自然事物的承負人們並不太關注, 對人自身的承負才是大家特別關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惡承負 , 人們最擔憂的是對惡的承負所造成的災病夭死, 承負之善給人帶來蔭庇, 但這種蔭庇不是無限的 , 而是有限的;子孫放縱為惡 , 支付完先人蔭庇, 也難免夭死 。

三、道教承負與佛教因果,有何不同

現在我們很多談論罪福善惡的,都將道教之承負和佛教的因果聯絡起來,認為道教之承負就是佛教之因果,其實是錯誤的。佛教的因果是基於前世今生,業報輪迴的角度;而道教的承負是基於現實世界,以整體論、系統論的觀念來看待社會的。

1.產生報應的原因不同

“業報輪迴說”認為有情眾生對世界萬有的“無明” 是產生果報的根本原因。認為報應的根源在於人的貪慾和無明,由過去的無明煩惱而造作諸業,播下生死的苦因 ,於是生起種種妄念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轉 ,墮於生生世世的六道輪迴之中 。

道教“承負說”主張的施報者是“天”。這個“天”不僅有自然無為的元氣的含義, 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有賞罰大權的人格神。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外力報應,其實不然。各種人的承負都有善惡積累這個內因在起作用, 是對個體或家族的過去善惡的報應,今人的禍福是先人行為的結果,如果祖先有何過失,由子孫承擔其責任。而且 , 善惡的記錄、拘校、獎罰 (即報應的執行)大多是由眾鬼神操作的。

《有過死謫作河梁誡》說 , 記錄承負的諸神包括山海陸地 、 諸祀叢社、 舍宅諸守、 司農祠官 (其他書中還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 ) , 還有大陰法曹每年歲末要拘校賬簿 , 核算此人的善惡累積, “計所承負 , 除算減年 ”, 地陰神 、 土府神 “收取形骸 , 考其魂神” , 罪過多的至死 , 罪不至死的要 “謫作河梁山海 ”, 其他也 “各隨法輕重, 各如其事, 勿有失脫 ”。眾鬼神無時無處不在注視人的所作所為,對善惡的記錄和對承負的執行毫釐不爽。

2.受報主體不同

佛教之所以沒有承負概念,是因為“業報輪迴說”主張“自作自受”。個體所造業的果報,只能由造業者自己或其五蘊相續而生者承受, 眾生現在所受的業報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業所感 ,不能由別人替代,公眾號,紅陽遁甲法術,即使象父母子女這樣的至親,也不能互相承受 。所以佛教的出家,講究拋妻棄子與世俗切斷聯絡,在這種情況下,直系親屬的好壞完全不在自己的考慮範圍內。

“承負說”的受報主體不僅是自身, 有惡心惡跡,天就會奪其紀算 ,減少他的壽命 ,同時個人的行為還會影響到他的子孫 。“承負”簡單來說就是祖先給後人留下的一筆“遺產”。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給子孫留下一筆好遺產,讓子孫能富貴、智慧;如果前人幹了很多壞事,那就會給子孫留下一筆爛賬,令子孫遭受身體、心靈、經濟上的許多磨難。《太平經》裡舉例說,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過錯於鄉里,後世的子孫必受鄉里的過責,這是承負最簡單的道理。與《易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同出一理。並且,“承負”有“十世一週”的性質,即十代祖宗的行為,會對後代有一定影響,警戒人們要為後世兒孫考量。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力行善事,卻沒有得到好的福報,就是因為承負了祖先之過錯;為什麼有的人做了壞事,但是卻得了好的結果,是因為承負了先人之遺澤。所以道教裡講行善,只是說行善可以有種種功德,但是卻很少宣講靠單純的積善可以獲得富貴的。

3.解脫方式不同

“業報輪迴說”提倡“業由心造、 迴轉有道”,主張通過因果法則以減少惡報,甚至消除業力的影響 。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修現世的,而對於當前的現實利益,道教不會通過消耗福報來實現,而是創造了道家五術,以五術來濟世利民,不但能解決現世問題,還能不斷積累功行。《太平經·解承負訣》說: “能行大功萬萬倍之先人 ,雖有餘殃 , 不能及此身也 。”行大功德, 就是以忠孝等倫理道德規範為標準 , 為善去惡,得行此道者, 就能消除“承負”所帶來的災厄。

4.作用範圍不同

佛教的功行主要是在於普度眾生,並且這個眾生指的是有情眾生,而無情眾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佛教關注物件圍繞的是人,其理論從人心下手,所言所論所行,皆是圍繞人的覺悟成佛來進行。

道教則大不同,萬物皆有靈性,度的是萬物成道,所以道教關注的物件則是在天地萬物及天地萬物之外的一切,而人只是天地萬物中最靈者,故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非是人為獨尊。

所以道教中沒有至尊的概念,即使是玉皇大帝這樣地位極高的神明,一樣是要聽從元始符命的,但玉皇大帝本身又是元始的一個化身,元始本身是一切的源頭,但卻不是一切的主宰。

正因為如此,道教並不像佛教那樣認為只有有情眾生才能成就,而是萬物皆可修行,皆可成就,在層次格局上比佛教要更大得多。只是世人多不察此,反認為佛教普度是大善,不可不謂之顛倒了。

四、承負的期限

那麼先人的善惡行為是否能無限期的對後代產生影響呢?《太平經》中記載,承負是有期限的,過了這個時間限制,就不受承負之苦。

《太平經》說:“因復過去,流其後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厭,囹圄其先人流惡承負之災,中世滅絕無後,誠冤哉。承負者,天有三部,帝王三萬歲相流,臣承負三千歲,民三百歲。皆承負相及,一伏一起,隨人政衰盛不絕。”

可見承負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後人無條件的承負先人的善惡行為,道教的善惡報應論就成為了絕對的命定論了,所以經中也告訴我們,只要個人能做大善事,雖先人有過失,也可以免於承負之災。


【行善積德,你的後代一定有好的果報】

你留財富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你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最好的是積德,積功累德,你的後代一定有好的果報。這是真正明瞭感應之道,才能夠說得出來。

佛告訴我們,父子的關係、兄弟的關係,乃至於人與一切人的關係,總不外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如果不是這四種緣分,縱然相遇也不相識,我們所謂說陌生人。在這一生當中,只要與自己發生關係的,必定是過去生中有這四種業緣。這個業緣裡面有善、有惡,我們明白了、懂得了,一定要曉得斷惡修善。

欠人債一定要還,別人欺騙我、侵犯我、掠奪我都要做還債想,你這個心裡頭多麼舒坦、多麼自在!他騙我的、偷盜我的、掠奪我的,他為什麼不去欺騙別人、不去掠奪別人?別人過去生中跟他沒有這個緣。換句話說,我們在過去生中曾經偷過他的,曾經盜過他的,曾經掠奪過他的,今天遇到了,這因緣相遇,還是用這些方法他拿回去,正好我們還債。所以我們是歡歡喜喜,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結惡緣,縱遇到惡緣,絕不放在心裡。

古人講‘仁者無敵’,一個仁慈的人,有愛心的人,有慈悲心的人,他一生一世絕對沒有一個冤家對頭。 這個話怎麼說?冤家對頭當然有,他心裡頭確實沒有,心地清淨慈悲,縱然是冤家對頭,他也是真誠的愛護他,見到人有困難,決定熱心的幫助他,沒有嫌棄。行善積德, 這樣做人,後福就大。

 

為什麼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

開餐廳千萬不要開肉食餐廳--烤鴨店老闆的殺生果報

談共業與別業

如何超度過去所造的殺業?三個方法

釣魚的可怕果報

地獄判官說千萬不能釣魚

陽間陰官--冥間判官問答錄

「牛魂索命.佛法度化」等四則因果實例

不吃牛肉福祿壽三星已在身邊保護您

靈性的生物,吃了會招災禍

因果報應讓他撞車、瞎眼、肺癌、家破

因果的規律:錢怎麼來的,就會怎麼去

修行可以利益自己的父母祖先,因為血脈相連

 

如何慶生才有意義?學佛人該不該過生日?

 

國土亂時,先鬼神亂,鬼神亂故萬民亂,護國需要佛法

 

有些人在清明掃墓時,犯了大錯誤,做了不孝的事!

 

何謂「三淨肉」跟「五淨肉」? 絕對不能用絲織的棉被!

 

命債、錢債、人情債怎麼還?這樣做可以還清自己累世的人情債!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