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要“度眾生”為何又說“沒有眾生可度”?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金剛經》

文字雖相同,境界卻完全不一樣哦。

這段經文我們在前面第三分佛陀回答須菩提尊者也是回答這一段。但是我們要知道,雖然文字相同,裡面的境界完全不一樣。

能度與所度

為什麼這樣講呢?我們去度化眾生,往往有能度與所度。能度的是我,所度的是眾生。能度就是對內心的執著,所度的是對外面境界的執著。所以在前面第三分講到了“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以度者”,那一段是強調了外境眾生相的空相。

因緣所生法,它的本性就是空相,空性

我們知道一切眾生相皆是因緣所生法。我們講因緣所生法,它的本性就是空相,空性。好比我們現在造了很多寺院,寺院是度眾生的平台,可以度很多人來學佛。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造的這些寺院都是因緣所生法,是一個假相。

沒有一個眾生可度

只要是物質,佛陀告訴我們,必定有成住壞空的過程。同樣我們所度的人也是一個假相而已,必定有生老病死的過程。因為眾生相的空性,決定沒有一個眾生可度。


聖嚴法師:佛為什麼要度眾生?​

《金剛經》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又說:「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又說:「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所謂度眾生是佛在發成佛大願的時候,所立的誓願,也是在沒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中心的時候,所抱持的心愿,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薩,是有眾生可度的。

可是,在成佛之後,既沒有了眾生,也沒有佛,否則便是對立。既然有能度與被度的關係,便不圓滿,並沒有親證法身的全體;因為一旦親證法身的全體,那就無內、無外、無彼、無此。例如任何一滴水從海而來又回到海中去,從大海看,所有的水是屬於全體的,只當每一滴水自己看,才看到不同的河流、雨露、霜雪、冰霧。所以《金剛經》又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未成佛時的發心菩薩,都要度眾生,故有眾生可度。因從菩薩的立場來說,一定有眾生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雖已經知道沒有眾生可度,但他還要度眾生;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則是自然運作度眾生,自己卻已經不再度眾生。成佛之後,便不度眾生,無眾生可度,只是眾生自度,以其善根、福德、因緣的多少,而能感得佛與菩薩的化現而做救濟;那是眾生心中的佛與菩薩,不是佛與菩薩的本身。

所謂善根是眾生本有的,但是不加以培養,不會增長、顯現,越是努力精進求法,越能感應諸佛菩薩的慈悲攝化,所謂自助而人助,唯有眾生有求,才能感得諸佛菩薩的應化。佛教常以如人撞鐘為喻,輕輕地撞就小聲地響,重重地撞就大聲地響;鐘有響的功能,如果無人去撞,它不會自響;所以,眾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增長善根,雖然佛的法身遍在,也不會幫到你的忙。

所謂增長善根,就是要發菩提心,也就是說眾生自求成佛,即得佛的教化、感應;當自己成佛之後,就接受一切眾生的感應,而非佛去感應眾生。所以,一切諸佛成佛之後,他是全知、遍知的,因此名為正遍知覺,有求必應──眾生有求,諸佛必應。

佛度眾生不是以知識度眾生,所以佛的全知,並不是說佛需要知道眾生所具備的一切知識,也不需要通過眾生經驗中的邏輯理念等的思想,因為他是整體的,眾生是局部的、個別的,他能給眾生一切,但是不需要學習眾生的東西,而是眾生需要的,他就直接給予。因此,種種根器的眾生,就能得到種種佛法的利益。人間所謂的分析以及歸納,這都是從個體、局部為著眼;佛的心量,既然是全體,所以不能用凡夫的知見去解釋、衡量佛的正遍知覺。

人間所見的佛,比如說釋迦牟尼,從理論上講是化身佛,在人間像人,在天上像天,至地獄中像地獄,在任一類的眾生當中,就像那一類的眾生。他是有形象的、局部的,需要經過學習,才具備人類所有知識,用這些做為度眾生的工具,而使得眾生受益。他同時可以在無量無數的地方,顯現無量無數身,度無量無數眾生,而他本體法身是不動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說,由於化身的佛有生有滅,就說法身的佛有來有去;也不可以說,化身的佛需要具備人類的知識,而法身佛就因此而有限;其實化身的佛,也就具備正遍知覺,因為他不離法身,可是不能夠說,正遍知覺的法身佛,是以凡夫知見,所見化身佛的知能,而稱為正遍知覺。

南無阿彌陀佛


宣化上人:度眾生而無一切度眾生之相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現在這是“十回向”。“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修前邊十行的這個善男子,最後他因為有真正智慧,才達到這個真實行門。他神通也圓滿了,他能游十方國,大作佛事。所謂:

修行空華萬行宴坐水月道場

降伏鏡里魔軍大做夢中佛事

“修行空華萬行”,修行這好像空中華的萬行。

“宴坐水月道場”,坐到這好像在水裡那個月亮的道場。

“降伏鏡里魔軍”,降伏鏡子裡邊這個魔軍。

“大做夢中佛事”,大做夢裡邊的佛事。

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表示一切如幻如化,沒有什麼實在的。就你修行,也是好像空華;你坐道場,好像我們現在做佛事,這都是水月道場,好像水裡的月亮一樣。降伏天魔,制諸外道,好像降伏鏡子裡的魔軍。大做夢中佛事,做佛事,都是在夢裡頭呢!這就是一切一切都不要著住,不要執著,你把一切都看空了,看破了!看得破,放得下,就得到自在,一點都不要著住。

那么他能以“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遠諸留患”,也就是遠諸留礙。他能以到純潔精真的這種程度上,也沒有一切障礙了。“當度眾生,滅除度相”:所應當度的這一切眾生,而沒有一個度眾生的相。好像《金剛經》上,釋迦牟尼佛說:“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說我應該度一切眾生,我把一切眾生度完了之後,一個眾生我也沒有度。為什麼?就是沒有度相。

不要著住說:“這是我做的,那個是我做的。”好像造廟,“啊,這座廟是我造的!某一座廟,我是一個發起人,那時候我做了多少多少功德… …。”這就都是有相了!尤其在度眾生而無一切度眾生之相,這就是不認為這是我做的,這本來就是我的責任,本來我就應該做這個事情。你本來應該要做的事情,你又向誰去報功?向誰去領功呢?你去向人家報功,這好像不是應該自己做的。好像有的中國人就這么說:“我這一生,也沒有偷過人的東西,也沒有殺過人,也沒有做壞事,我怎么還不好呢?”好像他的責任,就是應該去偷,現在他沒有偷,就自己好憤憤不平了;好像他的責任,就應該去殺人,那么現在沒有殺,他覺得自己不夠本了似的;他沒有做過壞事,好像他的責任,就應該做壞事似的。所以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度眾生而無度眾生之相,這是“當度眾生,滅除度相”。

“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回小乘的無為心,而向大乘涅槃的道路。“名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這個名字,就叫救護一切的眾生,而要離開眾生相。我救度一切眾生,這是我的本分,要離開救度眾生的相;不是說,我救眾生了,這回我的功德可不小了,我有了大功德了!不要存這個心。我的責任,就是應該教化眾生,就是應該度眾生的,不要以為度了眾生,就有了功德。

那么說度眾生沒有功德嗎?

有功德。但是你不要存一個功德心,過去就過去了,不要存有一個度眾生的心。這不是叫你不度眾生,是叫你不存這個度眾生相,沒有這個相。

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夏壩仁波切:《金剛經》中說“無有眾生可度”,那麼為什麼菩薩要住世度眾生?

問:《金剛經》中說“無有眾生可度”,那麼為什麼菩薩要住世度眾生?度眾生是了眾生緣麼?

答:《金剛經》裡所說:“無有眾生可度”,說的是無有眾生之相,無有度之相,無有度者之相,是說這一切都是如夢如幻,是虛、是假、是空。空,並不是根本沒有,是有,但是性空妙有,是假有、虛有的。佛教裡講的“無”,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講的空無一物的“無”,兩者在含義上是有區別的。這裡的“無”是指無有眾生相、度者相、度相三輪體空之意。菩薩當然要住世度眾生,為什麼呢?菩薩最初發願是為了普渡眾生,而尋求佛果,既然發了堅固不變的利益眾生之心,不可能置輪回苦海中之眾生於不顧。眾生當以何種因緣身相得度,佛菩薩即化作何種因緣身相來度,是如夢幻一樣的菩薩,以夢幻一樣的方式,度夢幻一樣的眾生。

既然無有眾生可度,那必然無有可了之緣,怎能說“有緣可了”而又說“無有眾生可度”呢?有,萬法皆由緣起所聚,假名安立之俗谛。無,萬法皆無自性、自由自在之相。所以,大菩薩輪回住世度眾生,是依願力受生,菩薩是以大慈大悲之心,令一切眾生具足解脫之因緣。

佛教中說“結緣”和“了業”,是說“結善緣、了惡業”。“了緣”並不是標准的佛教概念,可能是因果觀念受民間信仰的影響而產生的誤解。以為宿世二個人之間曾經有這樣那樣的緣分,那麼今生當如此如此了盡這段緣分,這是不准確的。因為對一眾生而言,無量有情無始以來皆曾做過自己無數次父母、妻子、兒女,如果說“了眾生緣”即是度一切父母眾生出離輪回苦海,還勉強說得過去。但可以肯定的是“了眾生緣”絕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一般“還債”之意。

節選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


既然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為什麼佛又叫我們去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呢?

為什麼《金剛經》中,佛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而還要我們去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呢?我希望各位不會和我有同樣的疑問。因為我這個問題,是標準的凡夫之見,是妄想心,是顛倒心,是分別心,是比較心,是計較心,是所以成為凡夫而不能解脫的原因。也就是著相,著我、人、眾生、壽者等相,一切的毛病都由此而生。

如果各位對上面所研究的「所有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段經文,已經握住重心,現在這個疑問就不會產生。

為什麼我這樣講呢?讓我從三個角度來研究:

第一,經文明明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在《金剛經》的下半部佛說「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請注意「如是」及「已」,換句話說,證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在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之後。

第二,我們講眾生本空,是理解不是實證,如果你真實證眾生本空,則我是眾生,我也本空。換句話說您已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還問什麼為什麼佛叫我們度眾生呢?

第三,現在雖然滿目皆是眾生,你若不去滅度它,這個幻象老是存在,就造成生死流轉。要滅度它,要從幻象中透過而見其本體,則本體本空。所以在夢中不覺夢境是幻空,一定要醒後,方知是夢,是虛妄,是不實,滅度也是這個道理,所以雖然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還是要滅度無量無邊眾生。

依緣起性空立義

眾生本空,是佛法中的基本教理之一。眾生本空,可以從性空緣起的道理來解說,也可以從現代科學的知識來作譬喻得解。

我們先來研究緣起性空。要研究緣起性空,當先從諸法緣生講起。佛陀親證的真理,肯定了知世界上的一切現象和知識觀念,都是由各種因緣集合而生起或形成。如果你們懷疑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是由因緣集合而生的,不妨隨時隨地儘量去想它,看能否找出一種現象,它不是由任何因緣集合而生起,它是本來就存在,是永遠不變,永遠不變壞和滅亡,你可以將這種思維作為一種功課,看看有沒有這種不由因緣生的現象,這種功課對你有很大幫助,唯有你自己想通了,才能堅定你的信心。

所謂緣起,就是宇宙一切萬物,如一件東西、一種現象、一種思想等,全是因若干種的因緣聚合而生起,在人的心目中顯現出來,當這種因緣有所改變時,這些也隨之改變;當種種因緣消散時,這些也消失了。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就叫做緣起。一切眾生,不論是有情無情,都是緣起的現象。

現在,我們要問,緣起的現象是如何發生的?一切眾生萬物萬象都顯現在虛空之中,為什麼在虛空之中,會有這種種現象的生起和消滅呢?第一個答案各位一定會說,這很簡單,因為虛空是空的,所以能含萬物,如果虛空是堅實的,就不能有萬物的生起和變動了。這個答案很對,因為虛空是空的。

萬物是不是固定不變的呢?這是我的第二個問題。萬物如果是固定不變的話,儘管虛空是空的,萬物仍舊不變。白雲不會變形,人也不能走動,不能長大,甚至不可能生出來,所以萬物也是可變的。

虛空是空,萬物能變,那麼我們的第三個問題是:什麼東西或力量使萬物在虛空中變動?人推車,車會動,這是人推的力量;火煮水,水能沸,這是火生熱的力量。花的種子埋在土裡,經過陽光水份的培養,種子會發芽,會長大,會開花,這是種子的因,加上泥土中的養份,水及陽光等力量而開花,這些不同的力量,佛法中都稱之為「緣」。

以上所講都是以物質為對象,車動,水沸,花開,這些都是人所能看到的,我們的結論是:虛空是空,萬物能變,所以歸納出緣起的真理。

現在,我們進一步來研究人的思想觀念,是否也是緣起的呢?我們常聽人說,某某人是受了孔孟學術思想的影響,或者說某某人是受了貝多芬音樂的感動。這個孔孟思想、貝多芬音樂就是緣,受影響、被感動即是緣起。有緣起就證明人的思想觀念,不是一生出來就固定不變的,它也像萬物萬象一樣能變。萬物在虛空中變,我們說因為虛空是空的,所以萬物能變。那麼思想觀念是在什麼地方變呢?佛陀說:思想觀念是在你的本性中變。本性有如虛空,它是空的;正因為是空的,所以思想觀念能在本性中生起、改變、消滅。

現在,我們再進一步問,虛空這個概念是不是也是緣起呢?如果沒有萬物,也就無所謂虛空。虛空在人的心目中,能大能小,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虛空是人的一種觀念,它也是緣起。

從這裡我們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結論是本性是空的,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緣在人的心中顯現虛空、萬物、萬象及思想觀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宇宙及人生。

禪宗六祖惠能在聽五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徹大悟,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本自清淨,即是「性空」;自性能生萬法,即是「緣起」。所以六祖開悟時所說的這兩句話,實在是性空緣起的實證註解。也說明了眾生本空,但並不是說眾生是沒有的。眾生即是六祖說的萬法。眾生或萬法都在本性中顯現,這有如萬影都在一面明亮的鏡中顯現是一樣的。說本性是空,也等於說鏡子是空,因為鏡子是空的,所以各種影子都能在鏡中顯現,也因為本性是空,所以萬法能在本性中顯現。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講的「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眾生既然都是緣起,有如鏡中的影子。所謂滅度也是緣起的一種現象,並不實有。有眾生得滅度或者我在滅度眾生,也都是緣起的現象或觀念,也是虛妄不實的。因此推論到最後,實在沒有所謂的眾生得滅度,既然沒有實有的眾生,也沒有眾生得滅度的一種現象。凡所有實有的觀念,都是我們的五官給我們的虛妄的影像,所以我們說眾生本空。

眾生本空,以現代譬喻得解

以上是依據緣起性空的佛法理論來解釋眾生本空,現在我們再以現代科學來舉例說明眾生本空。不過我得聲明,這個說法,只能說是我個人的經驗,提供各位參考。我個人覺得以現代科學作譬喻來體會,要比引經據典似乎更容易瞭解,因為這種現代科學知識是現代人所特有,古代並沒有。佛陀在妙法蓮華經中說,一切智者,要以譬喻得解。譬喻就是說要用這個時代所能懂的例子來作比較,這就像如果我們對美國人講在河中淘米,他們決不能得解一樣。所以這也是身為現代人的福報。

從另一個角度來研究,我想先請問各位,如果你和一位朋友在美術館欣賞同一幅畫,你和你的朋友所看到的,是否完全一樣呢?假如你的視力是正常的,而你的朋友有高度的近視眼,現在請他拿掉他的眼鏡,再請他看這幅名畫,那麼你們兩位看到的是否完全一樣呢?如果你再換上一付用放大鏡或顯微鏡做的眼鏡,那麼在你們兩人的眼中,這一幅畫是否完全一樣呢?這說明了每一個人所看出去的世界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不過我們的眼睛的構造是差不多相同,所以即使有小小的不同,並不會妨礙我們的日常生活。

一個色盲的人就沒有這麼簡單了。一個生下來就瞎了眼的人,可就不能瞭解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看出去的世界。你不妨找一位天生的瞎子,向他解說什麼是你看到的,例如天上的飛機,或者早上海邊的朝陽等,看他能不能懂。

這些例子只是說明我們所看出去的東西,並不可靠,但並不表示這些東西是虛妄不實,或者是本性是空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自己也是虛妄不實世界中的一份子,時時受我們的眼睛、耳朵等影響,而不能看到宇宙真相。那麼怎樣才能不受眼睛和耳朵的影響呢?數千年來,不少宗教所教的禪定,其目的就是在減少因受眼耳等所受旳影響,而造成不實的印象。

禪定的要點,是先得把你腦子裡裝滿不真實的印象、思想和觀念都空掉,這好比你要裝東西到一個瓶子裡,你得先把瓶子裡原有的東西都倒乾淨,瓶子空了才能裝東西。禪定也是如此。禪定和裝瓶子不同之處,在於修禪定的瓶子空了之後,並不另外再裝東西進去,而這個瓶中會自然散發一股香氣。什麼香氣呢?就是譬喻你本具的智慧。這種禪定的修習,在佛法中稱為止觀。也就是妄心降伏,本性自顯,或者明心見性。

可是我們還沒有這種禪定工夫,妄心未降伏,本性也未顯露,怎麼辦呢?這裡提供一個以科學智識作譬喻來做觀想,隨時隨處持之以恆,不斷地觀想,慢慢的,妄想心自會減輕,這和一心念佛使妄心沒有機會生起來,是同一道理的。

怎麼觀想呢?先觀想所有的東西都是「能」。這個「能」只是人類用來表示一種概念的名詞,英文稱它為 ENERGY,這也是人定的一種名詞,至今尚無法嚴格地下定義說明 ENERGY 究竟是什麼?或者「能」究竟是什麼?

在愛因斯坦以前,科學家說世界上的一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物質,二是能。物質之間可以互相變換,譬如水可以變冰,冰也可以變水;能之間也可以互相變化,如電可以變光、變熱,光熱也可以變作電。可是物質和能是兩件基本原素,不能互相變換。一直到愛因斯坦用數學計算,發現物質和能也可以互相變換,這就是著名的 E=mc↑2方程式。最初很少人相信這個說法,直到原子彈(物質)爆發後(變作大量的熱和光),再也沒有人懷疑物質也是能的理論。如此一來,宇宙間的一切,都是「能」在各種不同的條件之下變現出來的現象。

現在我們將這個觀念先肯定下來,然後再練習觀想。以我個人的經驗,開始時先觀想簡單的物質(即無情的眾生),這樣較易下手。例如從水開始觀想:先拿一杯水,先透過水的外形,想水是H2O,是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而成。再想這種原子都是能,想想什麼是能?能是不可捉摸,看不見,也沒有聲音,我們叫它能。再看這隻杯子,也是許多原子組合而成,原來杯子也是能的變現,如此透視觀察下去,在你的眼睛前,這還是一隻裝滿水的杯子,可是在你的觀念中,這全是不可捉摸的能,已經無形無相了。等你把簡單的物件觀想純熟了,就可逐漸透視比較複雜的東西。試試看,拿一隻小狗來透視,觀想它的毛、皮、肉、血、骨等,你會發覺這些都是各種原子組織起來的,這些都是能。狗的叫聲也是能,它能跑、能跳也是能。而你手裡抱著的仍是同一隻小狗,但是在你的透視之下,已完全變了不可捉摸,無形無相的能。

各位請自己試試看,你也可以透視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或自己最討厭的東西,而不論是你最喜歡或最討厭的,都是能,二無區別,這就是利用現代知識,使你能透視和觀想宇宙的真相,如此不斷地觀想,你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不論是有情或者無情的眾生,其本性都是能,都不可捉摸,都是無形無相,這就是宇宙的真相。

經過這一連串的觀想透視之後,如果我們將「能」字換成「空」字,又有什麼不同呢?這還不都是人定的名詞而已,這就變成眾生本空,但在人的眼睛之中,眾生依然遍地皆是。由此觀之,佛理如能通達,觀想如能成就,雖然可以在理解上減輕煩惱和執著,但還不是實證的。甚至於還未達到阿羅漢的能空掉肉體的我的程度,或大菩薩的能變化如意的境地。換句話說,我們理解了眾生本空,是可以減輕精神上的痛苦,但還是凡夫,不能消除肉體上的痛苦。人有傷還是會痛,有病還是會苦。這個認識非常重要,所以瞭解眾生本空是修慧;要減除現世的苦痛,就必須消除以往的業障,就必須修福。也就是說在你還未實證之前,因果的自然法則還是控制著你,唯有修福,才能消業除苦。單單瞭解業是空的,苦是虛妄的,雖然是正知正見,但還是不夠的。佛陀在《金剛經》中並不先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而先強調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滅度無量眾生就是修福。而且佛陀接下去又說:「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也是修福。

我們所謂知識份子的,往往喜歡修慧,而忽略了修福,這實在是我們的弱點。我們千萬不可以為自己經論已通,辯才無礙就夠了,這種人往往會業障叢生,不是做事不順手就是多病多痛。因為過去無數世來的宿業積怨沒有減輕消除,就成為有慧缺福。這正像那位阿羅漢所說的「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如果各位有了這種感覺,就應該力行積福,以求平衡。由此可看出平日福慧雙修是最妥當的修法。

摘自 沈家楨居士 金剛經的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