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
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起一些重大的煩惱——貪瞋癡,造一些殺盜婬妄的罪業。這種煩惱罪業的生起,它的病根只有一個,就是顛倒妄想。
佛陀解釋顛倒妄想,是分成三部分來解釋。
第一個,就是我們內心的感受。這個感受是來自於業力的刺激。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會由於業力的因緣產生痛苦跟快樂的感受,這個感受是沒辦法控制的。所以感受的下一剎那就刺激我們的妄想、想像,想像久了以後,就產生了一種執著。
當業力與妄想、執著混在一起時,就很難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佛法給它一個專有名詞,叫作無明,就是說,它已經形成一種思想上的盲點。他明明知道這樣做會創造痛苦,但是他還是會這樣做。他為什麼這樣做呢?沒有任何理由!所以我們凡夫在無量的生命當中,留下了很多的問題,但是最嚴重的就是顛倒想。這種顛倒想,從《楞嚴經》的思想來看,已經沒辦法自我調整。
因此佛陀的出世,第一個就是要解決顛倒想的問題。佛陀在解釋顛倒想,要破顛倒想時,第一個概念,先解釋業果的道理。就是說,生命的痛苦跟快樂,是由業力決定的;善業決定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
從業力當中,我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業力在得果報的過程中,必須有一個很重要的助緣——禍福由因,改變在緣。所以懂了業果以後,我們就開始去注意內心當中的業力。我們必須把重大的業力消滅,就是不能給這種業力太多的助緣。
其實,業果的思想,它的重點還不在斷惡業,而是在斷惡念。我們沒辦法去解決無量劫來所留下的業力,這是現實問題。生命太短,業力太多,盡虛空不能容受。從業果的思想,我們知道一個很重要的答案:我們雖然身負重罪,但是不要去刺激它。
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地雷,但是臨命終時,無障礙是怎麼安立呢?這些地雷你不碰它就沒事了。所以為什麼淨土宗可以帶業往生?就是你不要去碰它。我們的生命中有無量無邊的生死重罪,但是我們不能有強大的惡念去刺激它。所以在業力生起現行之前,我們都還有機會,就是閃過你心中的地雷。
我們的地雷太多了,沒辦法解決,到淨土再解決是可以的。但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去碰觸地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先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就是要閃過心中的地雷,不要讓它在臨命終時爆炸。從業果當中,我們開始去懺除罪障,積集資糧,創造一個臨終安樂的環境,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注意自己的業力,注意自己的惡念。這是第一個思考。
從安樂的思考慢慢地我們提陞到一種解脫的思考。前面是不要讓自己產生痛苦,這個地方是不要創造一種生死的業力,這更微細,就是調伏愛取。
佛陀在解釋調伏愛取時,主要是建立在無常——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基礎之上。無常的思想就是說,雖然生命的安樂是美妙的,但是這種安樂不安穩,它夾帶很嚴重的過失,就是「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我們得到了快樂,但我們感到害怕、擔心失掉快樂,內心感到遺憾、憂惱。
所以佛陀講諸行無常這四個字,就等於把三界裡面所有的果報,包括天界的果報全盤否定了。
諸行無常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三界沒有快樂。一座房子起火燃燒了,誰能夠倖免呢?就算有快樂,你還是在這座房子當中,房子在燃燒,你能夠吃得下飯、睡得著覺嗎?所以諸行無常,佛陀就是把前面業果建立的安樂果報全部否定了,三界裡面沒有真實的快樂,輪迴是毫無意義的。
就像做一場夢,你夢中很快樂,醒過來什麼都沒有,所以這個快樂沒有意義,它遲早會破壞。
從有相的業果思想到無相的涅槃思想,其實這兩個思想都不圓滿。
因為業果思想偏重在有相的這一塊,涅槃思想偏重在涅槃無相的寂靜這一塊,所以都沒有中道圓滿的概念。也就是說,業果的思想跟涅槃的思想都是佛陀的方便說,不是佛陀真實的本意,那只是出於對治。因為我們喜歡造罪,佛陀講業果的道理;我們喜歡愛取,佛陀講無常無我來對治。
印光大師:
法華經上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瞋恚,愚癡也是一樣。」
色欲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單單是中下等根基的人被色所迷,即使是上等根基的人,若不戰戰兢兢地把持,時刻提醒自己,也難免不被其所迷。試看古往今來,多少出格的英雄豪傑,固然足以成聖成賢,只因為打不破這關,反而為那些愚夫愚婦所不齒。而且永遠墮落在惡道。這樣的人,數不勝數。
楞嚴經上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來就是為了出離生死。若不痛切地除去這個毛病,生死就沒法出離。即使是念佛法門,雖然可以帶業往生,然而如果淫欲的習氣根深蒂固,就會與佛隔離開來,難以感應道交。
要想斷絕這個禍患,不如把一切女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怨敵,和不乾淨的人。當做親人觀,就是見到老的,就當作是母親;年長的,當作姐姐;年少的,當作妹妹;年幼的,當作女兒。慾望再盛,也決不敢在母親,姐姐,女兒身邊起這不正的念頭。把一切女人都當作是母親,姐姐,女兒,用理性控制住慾望,慾望就無從發起了。
當作怨敵觀,因為見到美女,就起愛心,由於這個愛心,就會墮落在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因此,所謂的美麗妖媚的女人,比那些強盜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的毒都要強烈百千倍。對這樣的大冤家,還戀戀不捨,豈不成了迷途中最迷的人了嗎!當作不干淨的人觀,美貌動人,只不過是外面的一層薄皮而已。如果揭去這層皮,則慘不忍睹。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籍。完全沒有一樣可愛的東西。只因為一層薄皮蒙住了,就妄生愛戀。花瓶盛著大糞,沒人會喜歡去玩弄的。這個美人的薄皮,不異於花瓶;皮裡裝的,比糞更臭。怎麼能光愛那層薄皮,忘了裡面那種種骯髒的東西,就亂起妄想了呢!
如果不戰戰兢兢,虔誠猛厲地除去這個惡習,只看到那美麗的外表,使愛箭穿入骨髓,不能自拔。平時如此,要想死後不入女腹,那是不可能的。入人的女腹,那還可以,如果入了畜生的女腹,那時可怎麼辦!想一想都會覺得可怕。
然而要想見到境界時不起染著心,必須在沒見到境界時,常作上面的三種觀想,那麼見到境界自然可以不隨境界轉。否則,縱使不見境界,心意之中仍然纏綿,最終還是要被淫欲習氣縛住。所以應該認真蕩滌惡業習氣,才能有自由的分。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就專心念佛名號。每天早晚,在佛前必恭必敬地懇切懺悔無始劫來的宿業,這樣做的久了,在不知不覺中,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的。
法華經上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瞋恚,愚癡也是一樣。」由此可知,能至誠地念彌陀觀音聖號的人,貪瞋痴三種惑業自然可以消除。人從色欲而生,所以,這個習氣偏濃。一不小心,多半會導致由色欲而死。
—— 增廣·卷二·复甬江某居士書、三編·卷四·壽康寶鑑題辭二
成剛法師:到了這種程度,才能徹底超越淫欲的限制
"淫躬撫摩,將毀戒體。"什麼是淫呢,淫者,欲染為淫,欲就是淫欲,單指男女之間的貪欲,就是男女互相貪染之心。
因為這種貪愛之心是一種妄情思惑,屬於見思二惑的一種思惑,思惑就是生死妄情。
因為貪愛心有多種,貪愛的事物不一樣,所貪之法不一樣,有的貪愛錢財,有的貪愛生命,有的貪愛名利。
這個貪愛是指妄情,男女之間的愛欲就叫淫,它是生死的妄情,屬于思惑。因為我們說佛法都是在心上說,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指心說的,離開心沒有佛法。
一、心淫,就是這種貪愛之心集中全部心力表現為淫,是一種妄心之力,全部心力,就是邪定。這個心高度集中在這個妄境上,此時此刻這個妄心幾乎是不雜它念,對這種妄境唆發的妄情就叫淫。
心淫,就是妄心之力,舉這個心力的全體都是貪愛,其它的妄心此時此刻好像不能發起現行,就是一心追逐這種妄境,就叫邪定,妄想執著這種妄境,這種貪愛這種妄境就叫淫,欲染為淫,這個指心。魔登伽女不但心淫,貪愛至極,而且動用身口,跟她母親說要用邪咒來攝取阿難。
二、口說,動用口說淫語。
三、淫躬撫摩,動用色身,身造,就是身行淫。
首先是心對境發識,心發起妄情,然後用口採取方便去說,通過身去行淫,身造。
這是一種邪定,這種妄心高度集中在這種妄境上,任何力量也動搖不了,這種妄心之力,因為是一種貪愛之心,這是純指淫欲說的。
因為它是生死根本,無邊的罪業、生死和痛苦都由它而得建立,這是我們三界六道的體,生死的體,在我們八識田中熏習的種子最為嚴重,非常難以斷除。
這個是生死根本,其它的像殺生、偷盜、妄語,雖然也是嚴重的三途之因,也是生死妄情,熏習得也很嚴重,但是不像淫欲熏習得那麼嚴重,一旦我們覺悟認識了它的危害,不殺、不偷、不妄語的利益,馬上就可以把它減損斷除,淫欲這個心熏習的非常重,所以不像殺生、偷盜、妄語,立桿見影就把它斷除了。
比如殺生這種妄情,我們知道殺生不好了,我們受了不殺戒,所以再讓我們去想殺生,說殺生,身體去實行造作,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了,盡形壽不殺生,我們的色身濁命可捨,但是我們不能殺害生靈啊,就說明這個好斷。
偷盜也是這樣,因為我們貪的心減輕了,或者斷除貪心了,再讓我們去拿人家的東西,非理而取,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做了。
這個偷盜心也好斷除,雖然種子熏的也很嚴重,但是讓我們盡形壽不偷盜 ,失掉身命也不能偷盜人家的財物,這個從實際當中是比淫欲這種妄情好斷得多了,一旦認識了馬上就能斷,就能依法而行,這種習氣易斷。
但這種貪欲的妄情不容易斷,這種生死種子熏習得非常嚴重,超過其它一切,所以它是生死的根本。
這種生死習氣,用世間話說,透骨入髓、深入骨髓,纏綿性,纏脫不清,象亂線似的捋不出個頭緒,所以最為難斷,心裡想斷,但是這種習慣勢力難以克服,還要發起現形。
佛在本經四種清淨明誨裡說:身不淫,心不淫,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身心二途,心沒有淫欲之念,這種妄情不發,身沒有行淫之事,斷性亦無,就是能夠斷除身心二途之淫的這個能斷之心也得除,離了淫的影子,無淫可斷,到這種程度才能徹底超越它的限制,它才不能成為我們生死障礙,所以佛說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對於佛的無上菩提我們才有希望。
另外佛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這個淫是最難斷的。
邪淫,就是用大量福報去換短暫的快感
邪淫,就是貪著性快感,由觸覺製造的舒適愉悅感,我們知道,不管是其他眾生還是人,我們都喜歡追求快感,喜歡聽好聽的,看好看的,吃好吃的,這些都叫做福報。相反,如果住不到好房子,穿不到好衣服,吃不到好東西,我們會說這個人沒有福報。
如果你邪淫,你就把福報,轉化為性快感,過早的消耗掉了,那麼你本來應該享受的好福報,全部降了等級,本來你能念本一的,最後上了大專;本來你能住別墅的,住進了套房;本來你英俊瀟灑美麗動人的,變得形容猥瑣,氣質不佳,甚至現出餓鬼相。
本來腦子好好的,變得不會說話,不會做事;本來能有好伴侶的,結果找了個品行很差的;本來能有好工作的,變成做下等行業;本來你能堂堂正正做人的,變得不人不鬼。因為能夠做人本身就是一種福報。
生前渾渾噩噩,混吃等死,死後入三惡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事實上還不止,不知何時再來做人了,入了三惡道想再生人中,談何容易。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危言聳聽,因為人很容易著人相,以為自己是人,事實上,人是分層次的,六道之中也分六道,抑鬱症的病人就是人道中的三惡道,生前是這樣,死後依照習氣慣性,掉入三惡道。
淫是萬惡之首,是萬惡之源。好色縱慾、邪淫就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各種罪惡隨之而來。淫亂行為天怒人怨;你淫別人的妻女,你的妻女也將被別人所淫。因果報應,如影隨形,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報應到時,悔之晚矣。
心存淫念會大大損害人的福德,會給人的生活、事業帶來巨大的危害。於自己妻子、丈夫不知道滿足的人就是好色、貪淫、多淫的人,不單指的是行為上,在意念上多淫,也是貪淫、多淫的人。
放縱自己嫖妓的人也一定是好色、好淫之輩,好色、邪淫之人損福報,招致傷身多病、得不如意配偶、家庭不和,兒女不成才、事業不順等等,更有陰間地獄和生生世世輪回的果報!
邪淫之事,世人犯者甚多,雖一時不見惡報,然冥冥之中,有默消其福者。有陰奪其算(100天為1算)者,有削去其科名者,有死於蛇虎、刀兵、官非、水旱者,更有自身暫脫而報於子孫,今世未償而酬於來世者。
勸君莫借風流債,借得快來還得快;家中自有代還人,你要賴時他不賴。
青年男女必須知道,紅粉佳人轉眼間便成了骷髏鬼火,越是美貌的人,越如同披著漂亮外衣的傷人狼虎。更何況美色原本就如夢幻泡影一般,終究是空。
所以每一個有志青年,都應該常存清淨心、誠懇心、堅忍心,堅決地守住自己的節操,並且為天下蒼生著想,凡是看到誘人邪淫的書刊圖畫,都須將它焚毀,以免害人。
又凡是朋友之中有貪淫的,應該拒絕來往,以免自己受到引誘陷害。如果能這樣堅守節操、不犯邪淫,並且把心力精神用在正當的事業功名上,相信定能事業有成、功名得取、福報臨門的。
現代人,因為深受邪見毒害,鮮能為善,為善亦少真善,純善。多摻雜私心利慾在其中。故現代人果能真心為善,則善報一定來得快。道理很容易明白。物以稀為貴,貴者自然尊。天樂人歡,鬼神欽敬,快報自然,毋容置疑。
要知道,殺人的慘毒,僅被殺著一人身死。但淫污了對方,卻如同殺害了對方數代的家族聲譽。因此強姦或淫污他人的行為,是最受天地鬼神所震怒的,故而讓犯淫者受慘烈的災禍報應。並且貪淫好色者,子孫必定夭折,後嗣也必定無法昌盛。
其實,「萬惡淫為首」的淫,通常指的是邪淫,邪淫是指「一切不正當的性行為」。
通俗地講,不受社會道德所認可的男女關係及自瀆性行為,均可理解為「不正當的性行為」。因為不正當,故為惡,又因此惡最為「享受」而令人欲罷不能、最能令凡夫俗子飛蛾撲火地做出一些不知廉恥、喪失理智、無良無德的事情來,故「萬惡淫為首」。
一個人,一旦播下了邪淫的惡的種子,早晚必會收穫損德削福的惡果。種下的惡種子越多,日後收穫的惡果亦越多。最常見的惡果為——窮困潦倒、諸事不順、厄運連連、疾病纏身、婚姻坎坷、家庭破碎、斷子絕孫或子孫不孝……
為何邪淫的影響會如此嚴重?因為一個人一生中的福氣皆有定數,越是不正當的「享受」越是削福德。故,邪淫越深重削福越嚴重,這絕對不是說教,而是自然規律,不由你不信。因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種什麼得什麼),乃萬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下面我來說方法,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我自己總結的方法:
天天懺悔,嚴格持戒、拜懺。不管是佔察懺,八十八佛懺,念佛號,念經,放生,孝順父母都有用,幫助我們增福報,積功德。要多念經、抄經、念咒、念佛、供僧、拜懺、印經、放生、施食、建寺修廟、侍奉父母、禪修、道場做義工,多誦佛菩薩佛號和咒語。
大悲咒和楞嚴咒,多誦大乘經典《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地藏經》《普門品》《藥師經》《法華經》《無量壽經》《楞嚴經》《僧伽吒經》《華嚴經》等,這些實修都能快速消業滅罪、避災免禍,提升福報、改變命運。
邪淫的人一條腿已經邁進了三惡道,如果再不修善,那麼下輩子就真的進去了。
大家一定要好好做這些功課,及時補救,不能再浪費時間了。不光救自己,還要救別人,如果自己得救了,一定要把方法佈施出去,所有的佈施裡面,法佈施是第一的。
淨界法師:放縱淫慾,後果不堪設想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們修習念佛三昧的人,本來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通過念佛來了生脫死,來往生淨土,但是假設我們淫心不除,也就是說你完全放縱你對於淫慾的這種心態、行為,不但沒有慚愧心,也沒有好好地引導它,完全採取放縱的狀態,那麼這樣子就有什麼樣的後果呢?「縱有多智禪定現前」,雖然你廣學多聞,念佛有一定的定力,但是你完全不調伏你的淫慾心這一塊,完全採取放縱的狀態,那麼你後果不堪設想,必落魔道!
這個地方有三品:如果你福報大,修行功力夠,你的福報跟修行,會被你的淫慾的妄想誤導變成魔王;如果你福報是中品的,就變成男眾的魔民;如果你是下品的,就變成女眾的魔女。那麼這種魔王、魔民、魔女,都有他的徒眾,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是成就無上菩提了。
這個地方的過失,我們解釋一下。不是說你偶爾有淫慾的行為,你就墮入魔道,不是這個意思。事實上佛陀對在家居士設定了五戒十善,佛陀是開許正淫的。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什麼呢?就是下面那句話——「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這個地方是關鍵!他墮落的關鍵在這裡!他的問題不是一種行為的錯誤,他的問題來自于思想的偏差。他認為淫慾是一種功德想,他把淫慾的行為當作"數數現行,都無慚愧,見是功德,深生好樂"。第一個,他無慚無愧;第二個,他把它當功德想,把它當作一種生命的目標來追求。也就是說過失本身問題不大,但是他的心態是非常嚴重!他對淫慾的行為不但沒有慚愧心,也沒有好好引導它,反而把它當功德想,那麼這個時候就是一種根本上的錯誤了!
在佛法裡面我們允許有行為上的錯誤,但是絕對不允許有根本上的錯誤!即便我們一個在家居士,我們沒辦法去突破現前的因緣,我們有一些偶爾的正淫,但是你的心態很重要!你一定要發願:淫慾它的本質就是一種生死業力,我目前不能突破,但是我以慚愧心,我發願我總有一天能夠遠離這樣的因緣。至少你心中有一個願景,你沒有放棄,而且你不完全放縱。這個時候,至少你根本沒有壞,也就是枝末上的過失。
那麼這個人他問題出在哪裡呢?他是根本上出了毛病,後面佛陀會解釋,就是說他對淫慾的行為是完全放縱,而且自我讚歎,這叫做根本成淫,他已經根本上出差錯!《楞嚴經》很強調一個觀念:我們可以有行為上的過失,但是你不能把行為轉成根本,你不能有根本上的差錯。根本上的差錯,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往下看你就會知道了。
好,我們再往下看,下一段,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佛陀預言在末法時代(因為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正氣比較強,正法的勢力強大)有一個問題——「魔強法弱」,就是邪知邪見的人特別多。那麼每一個人都釋放他自己修行的理念,所以讓很多人就沒辦法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因為魔強法弱,正好給這些魔子魔孫提供活動範圍的一種氣氛,所以他就廣行貪淫來當作修行上的引導。他認為淫慾對他不但不障礙,還是一種非常殊勝的一種幫助跟引導,使令很多人墮入這種邪知邪見的坑洞當中,而失去了菩提道路。也就是說這個人本來前面善根栽培得好好的,他有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但是受到這個惡知識的誤導以後,他的跑道改變了,他從菩提的道路走上了魔道,失掉他的根本。這個是受到邪知邪見的誤導。
淨界法師:當你起淫欲心的時候,你對淫欲心是抗拒的!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佛陀這句話講得很清楚、非常的肯定,就是如我前面所說的,這個是正知正見;假設相反說:淫欲是善知識、是幫助我們修行的;這個是邪知邪見魔王所宣說的。
我們常說《楞嚴經》是照妖鏡,它把這個邪、正的根本,分得很清楚!這個在淫戒當中的一個根本思想,就達到其心不淫。其心不淫的意思不是說,我們現在開始都不起淫欲心,那沒幾個做得到,不是這個意思。它的意思是─你的心,必須安住菩薩種性,當你起淫欲心的時候,你對淫欲心是抗拒的,關鍵在這個地方!
其心不淫這個在菩薩戒,有一句話,是可以作一個註解的──什麼叫其心不淫呢?菩薩戒說:【若諸菩薩…無違犯者:為斷彼故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起現行。】說:這個初心菩薩他受了菩薩戒,他也安住真如來對治煩惱,為斷彼故他真的想要斷除煩惱,但是他畢竟不是煩惱的對手,但是他已經怎麼樣?生起樂欲,他已經用種種方法來對治了,但是無奈煩惱粗重而數數現行,這個是無所違犯的。因為這個菩薩已經開始不順從淫欲了,他有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他的抗拒力量生起以後,表示我們看到他未來的希望。
佛法是重視未來的──說:你現在表現不夠好,但是你未來是不斷在進步。為什麼?因為你已經生起一種對治的樂欲。一個人最可怕就是起顛倒,他根本就不知道錯在哪裡!佛法的意思:你知道你錯了,你就有希望。你看:有很多人譏嫌佛弟子說,你一個佛弟子,你也是有過失啊!佛弟子是明白道理的,一個有正見的人有過失,跟外道沒有正見有過失,你覺得哪一個重,你們猜猜看?
外道─沒有正見的。
對的。外道在造罪,他是依止邪知邪見,他是無慚無愧、全心全意的造罪。你受了菩薩戒,你偶爾犯罪,你可有慚愧心啊,慚愧心在造罪是踩剎車,那個車子撞上去之前,他踩了剎車,他那個慚愧心─西方有人不肯,他有一種抗拒的力量,這個人就有希望了。
所以有些人不學佛法,你不學佛法,你造罪是全心的造罪,不是說你不知道就沒事。佛法說,明知故犯是比較輕。對啊,因為你抗拒不了煩惱,但是你知道錯了。一個人最可怕是愚癡,因為你不知道你錯了,這個時候你造罪是全心全意、無慚無愧,把你所有的心力放進去造罪,這個就變魔道了,因為根本成淫。你不知道你錯了,這就很可怕了。
我們要知道其心不淫─不是說你不起淫欲,而是你已經安住在真實的心性,但是煩惱不斷的活動,但是你不斷的抗拒,不斷的抗拒,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失敗,不斷的懺悔,你還是走在佛道當中,因為你的根本是菩提。《楞嚴經》它論你的根本、你的因地發心,它不論行為的;《楞嚴經》的修學是論心、不論境,你一旦邪知邪見你就沒救了。
所以這個開悟的《楞嚴》就是:它要你分別什麼是真實的根本,什麼是虛妄的根本。這個地方,大家要把經文的道理讀出來,它不是論斷行為的;它是論斷你的發心─你的覺性不能失掉。
【楞嚴經修學法要】---精選篇139
淨界法師:當淫慾心在活動時,你要迴光返照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遇佛授觀,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徧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在每一段的經文當中,都會先介紹這個菩薩修學因地,他的一個過去的因緣。我們是不能擺脫過去的,就好像我們永遠離不開阿賴耶識的這個因緣。
烏芻瑟摩,烏芻瑟摩翻成中文叫火頭,他因地是修火光三昧而成就,他是整個佛教的金剛護法尊神。他在釋迦如來面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他是金剛護法,所以他是站著。前面都是要先起立,但他是護法神,就站在佛的兩邊,就直接的頂禮佛足。他說:我回憶我過去在做凡夫的時候,我內心的相貌是——性多貪慾。就是阿賴耶識的內心世界,經常打這男女貪慾的妄想,這個妄想經常干擾著我。他面對這樣一個貪慾妄想的所緣境,我們看他怎麼面對這個問題。
那麼有佛出世,名曰空王,當然這個菩薩,他前生不斷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跟三寶結緣!所以他就能夠與佛同時間出世,這尊佛叫空王佛。這尊空王佛《法華經》裡有提到,就是在釋迦如來跟阿難尊者同時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那一尊佛。所以這個烏芻瑟摩尊者,他是跟釋迦牟尼佛是同學,這不可思議!這個空王佛就跟他開示說:多淫人成猛火聚。先講過失---
菩薩先觀察淫慾的心,它是一個煩惱火,假設我們不加以調伏,會變成業力之火,最後變成三惡道的果報之火,所以未來是一個地獄之火的果報,那怎麼辦呢?
你看:佛陀沒有教他馬上對治,佛陀教他迴光返照。說啊:你好好的觀察──在你的百骸四肢身體當中,這種冷暖氣息的變化。
什麼叫冷暖氣息的變化呢?就是說:你要觀察你沒有生起淫慾念頭的時候,你的心是清涼的,叫冷;當這個淫慾之火活動的時候,你身體變成熱惱的,叫做暖。那麼這清涼之相跟熱惱之相,這兩個相狀在你心中交互作用,有時候清涼、有時候熱惱,有時候熱惱、有時候清涼。那你應該怎麼辦呢?
神光內凝─關鍵在這四個字。神光就是你那一念心要內凝,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要觀想:你淫慾在活動的時候,你要迴光返照、你要問它說:你從什麼地方來?觀察我們的淫慾心,你沒有來之前,到底它的根源在哪裡?我們知道:妄想最怕的就是我們迴光返照─達妄本空,覓心了不可得。所以,我們面對煩惱第一件事情要怎麼樣?迴光返照---先脫離妄想。那麼一個人迴光返照就開始安住真如,就跟妄想的相狀脫離了,就不住在妄想,然後轉化…化多淫心成智慧之火。這個地方…他理觀是脫離妄想,應該還有一些事修的對治,比方說:念佛持咒、修四念處等等。
那麼這個烏芻瑟摩在空王佛的指導之下,一方面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脫離妄想;一方面種種事相的對治,就把淫慾的火轉成智慧之火。同樣是火,但是一個是雜染的因緣,一個是清淨的因緣。這時候,諸佛就叫我火頭。因為他觀火大而成就,在因地當中成就火光三昧,而悟入了真如佛性;在跡門當中,我示現一個阿羅漢,後來就發廣大願---只要諸佛成道,我就做金剛力士,護持所有修學者,幫助調伏魔障及一些冤親債主的障礙。現在佛陀問我圓通法門,依我個人的整個修學歷程來說,我是如實的觀察:在身心世界當中,這個冷暖的觸覺,我發覺我的身體有時候是熱惱的、有時候是清涼的。
怎麼會這樣子呢?原來都只是一種因緣和合的假相,當我的因緣是一個苦惱的因緣結合,就出現淫慾之火的假相;當我阿賴耶識釋放業力的種子,是一個善的清淨種子,就出現清涼的假相,不過這兩個假相,都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開始脫離熱惱相、也脫離清淨相,最後無礙流通,我就悟入了…這種真如法性的週徧法界、沒有障礙的真如佛性、回到了我的真如佛性。一切的煩惱全部消滅脫落,而化成智慧的光明,最後成就無上佛道。對我來說,觀察火大,斯為第一,最為殊勝。
這裡所要詮釋的觀念,就是《楞嚴經》一再強調的一個觀念——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即同如來。就這一句話!我們這個明瞭的心,剛開始是被物所轉,這個物就是一個假相,凡是有相狀的,就叫做物,我們的心是沒有相狀的,那麼我們一開始被它所轉,轉久了變成怎麼樣呢?變物化了。你看有些人說:誒!你怎麼這種個性呢?誒,我改不過來。被物化了嘛!你怎麼改不過來呢?你本來不是這個樣子的,但是我們自己覺得改不過來,那就真的改不過來。所以我們常說:你不要認為:你業障深重,你認為你業障深重,你果然業障深重,你被業障物化了!你不要老是想你煩惱深重,你要經常想: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所以你看經典裡面,佛陀告訴我們菩薩要怎麼想?你要想我的心是本來清淨、本來光明、本來具足無量功德的。菩薩要經常這樣想。你老是想你煩惱重,你就被煩惱物化了,你就被它束縛住了,所以首先不為物轉是關鍵。
蕅益大師在解釋二十五圓通的時候,他舉出一個很重要的思想──他說:釋迦牟尼佛,他來到人世間,他因為過去的業力,他有十種的餘報,比方說:馬麥,佛陀曾經三個月,沒有人供養他,結果馬伕拿粗的馬麥給佛陀吃。我們旁邊的人,看到佛陀真的把馬麥吃下去,但事實上是這樣嗎?不是。蕅益大師說: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佛陀真如的心啊,跟馬麥接觸的時候,轉成常樂我淨的甘露。佛陀啊!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你說:誒!釋迦牟尼佛假設生長在我們這個時代,也跟我們吃同樣的飯,那他是什麼相貌呢?你表面看是跟我們一樣,但實際上不一樣,因為他不為物轉,所以他能夠去改變外境。
我們一般人改變外境方法錯誤---向外去改變,你永遠改變不了。你過去有一個業力,結果你去外面,跟它對立,結果兩個人惡緣越結越深,就像滾雪球一樣,輾轉增勝。佛陀告訴你,你不要這樣做,你遇到惡因緣,你把心帶回家,它自然脫落!你只要不為它轉,你就能夠轉它,因為它是虛妄的嘛!你想想看,後面《楞嚴經》講說---你安住在真實,它活在虛妄,當然是你轉它。
諸位要知道:真實的力量---一個人不動念頭是最大的力量,無念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所以在二十五圓通佛陀說:說魔王來干擾你…開玩笑,魔王是什麼境界啊?六欲天的天主啊!他過去生的福報比我們大啊,他那個魔王也有一點禪定的,起碼有未到地定了,能夠做魔王也不簡單啊,我們一個生死凡夫,憑什麼能夠跟那個魔王抗拒呢?憑的就是我們安住真實,他活在虛妄。佛陀說:你安住真如就像光明一樣,他活在虛妄顛倒當中就像黑暗。
佛陀說:你看過哪一個黑暗去破壞光明?不可能嘛!所以我們面對事情:第一個安住真實,不隨妄轉,你就能夠轉變它。你看他遇到了淫慾之火,他安住、他迴光返照,就神光內凝,然後再用種種的方法對治,他就能夠轉物---轉淫慾之火,成智慧之火。
你才能夠一個人要懂得放下,擁有所有的東西,這個思想很重要。二十五圓通的根本思想,就在這一句話: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就是這個思考。
一個淨土宗的人,絕對不能讓罪業侵損到你的善根!
淨界法師:邪淫為什麼會障道
犯淫戒與持不淫戒的果報
毀犯淫戒——果報,三塗果報。余報:一、生死熾然。二、障諸聖道。
持不淫戒——果報,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報:一、人天敬重。二、染欲微劣。三、堪修聖道。
好,那麼犯戒,它的主要果報在三塗。它的余報:第一個就是生死熾然。我們會創造很強烈的生死業力,這個對往生是很大的障礙。第二個,障道,障礙出離之道。這個待會兒我們會再說明。
你能夠持戒清凈,它的功德從近處來說,得生人天;從遠處來說,乃至於往生凈土,乃至於成就佛道。它的余報有三個:第一個人天敬重。在律上說,鬼神特別尊重這些持不淫慾戒的,這種修梵行的。
律上舉了很多例子。說有些女眾,她年輕時失去了丈夫,成了寡婦,她堅持守住貞節。那這個房子有鬧鬼,她一去那個地方,她跟鬼說:「仁者!你要出去,你不應該住在這裡。」她講一句話,那個鬼就離開了。因為什麼?他尊重她持不淫慾戒。所以這個不淫慾戒,受到人天鬼神的敬重,在律上有強調這一點。
第二個,染欲微劣。我們沒有這樣的行動,慢慢慢慢染污的慾望煩惱淡薄了,當然生死業力也比較輕了,所以堪修聖道,很容易修學出離之道。
這一點我們解釋一下。在《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殺盜淫妄有四種清凈明誨,這四種清凈明誨,它牽涉到兩個重點:第一個,業力的問題;第二個,心態的問題。如果殺盜淫妄你是偶一為之,你就做一次或者兩次、三次。在三次以內,叫偶一為之了,你犯了以後馬上懺悔,那這個問題不大,頂多也就是業力的問題,你就在心中創造一個業力。因為你不再造作這個業力了,慢慢慢慢懺悔,也就會變成不增長業,至少不障礙你往生。
但如果你經常數數現行,這個造業——殺盜淫妄,最可怕是什麼?就是無慚無愧,最麻煩。這個火一直燒,燒到已經不是業力,它怎麼樣?破壞善根,這糟糕啦!《楞嚴經》它所害怕的就是在這裡。你本來是在造業,造業頂多是痛苦,但是佛教徒最怕的不是痛苦,就是說,你破壞我的善根,那糟了!你的善根還在,你只是造了罪業,你還有希望,因為你心中有善根,還可以去教導你,你還可以產生生命的反轉。所以臨終往生的人,他帶業往生,不能破壞善根。他造了殺盜淫妄的罪業,一定要懺悔。你不能放縱這個業力。已經侵蝕到你的根,到骨頭去了,那就糟糕了。
什麼叫破壞善根呢?以殺生來說。你殺生,殺完了以後,你趕緊懺悔,就算你沒有懺乾淨,你有慚有愧,頂多就是多病。但是你身體生病,起碼你還可以修學佛法,還是走在菩提道上。
但是,你這個殺生一直造,造到最後的時候,你已經不是走到菩提道了,而是走到鬼神道了,你如果是無慚無愧地造業,那是變羅剎鬼。你很努力地做義工,很努力地做施捨,所有的善業是使你變成鬼王,你的生命已經是本質上的改變了,這糟糕啦,殺生變成去鬼道。
所以,很多所謂英雄好漢,革命烈士,他這個殺業造得無慚無愧。但是殺生沒有理由——你不要說什麼維持正義,那個都是廢話,殺生不能有理由。當然也有例外,例外是什麼呢?殺生的例外就是恐怖攻擊。你知道這個人他要發動一個恐怖的攻擊,要殺很多人,那律上說,殺廣大的人數,而且你知道用任何方式跟他溝通,他完全聽不進去,而且時間緊迫,菩薩做如是思惟:我必須犧牲我的戒體把他給殺了,救廣大的人。這個時候,菩薩的善根沒有破壞,而且多諸功德,這個是例外。這個人他已經起顛倒了,你跟他說什麼都沒有用,他要啟動炸彈了,你趕緊把他殺了,這個是殺戒的開緣。除此之外,都不可以!在律上說,乃至於有殺害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都不能犯殺戒,因為他們過去有他們的業報。
這個淫戒的問題在哪裡呢?尤其是求生凈土要注意了,它是障礙出離的。其實殺生所障礙的善根,是偏重在大悲,理論上對凈土的往生來說,它的障道還沒有像邪淫那麼嚴重。因為凈土宗它稱感應道交,大悲心還不是重點,出離心才是重點。那麼你造了邪淫以後有什麼問題?當然你有一個罪業了。那如果你繼續造下去,無慚無愧,那糟糕了!你的出離的善根破壞掉了,變成魔道。
在《楞嚴經》上說,魔道——你心中貪戀生死,臨終時你就發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力量,一個繩子把你綁住,你這個腳根本走不開,就是你那個邪淫的業造得太重了,已經侵損到你的善根了,這就危險了。
所以這個業你即便造了,都有辦法懺悔,只要你發現得早。我們一個凈土宗的人,絕對不能讓罪業侵損到你的善根。在侵損到善根之前,你趕緊把它懺掉,讓它變成不增長業,讓它沉澱下來帶業往生。
所以,學戒的好處就是說,你發現你有問題了趕緊處理。它本來是表皮的這個肉受傷,一個外傷而已,侵損到業力,折損你的福報而已。以邪淫來說,它折損的福報就是:你本來有功名,本來可以有很大的高官,但你犯了邪淫,這個高官功名沒有了,如此而已。
但是,如果你一直造一直造,造到最後,你菩提的善根裡面那個出離心破壞了,變成貪戀娑婆了。那這個損失就很難去算了,它已經傷到你的骨頭了,傷到根了。
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這就是邪淫為什麼會障道。就是說,如果你這個是無慚無愧的話,那就傷到深層的善根;如果有慚有愧,它頂多也就是一個罪業,透過懺悔,這個罪業是可以不起現行的。
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
淨界法師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假設我們以這個淫身,貪愛淫慾的身心,依止這樣來修學佛陀的妙果,在過程當中雖然成就多聞的智慧,乃至於有少分的禪定,但是因為這種淫心沒有斷除,「皆是婬根」。因為以淫慾為根本,結果是「根本成婬」,所有的禪定、智慧都加持在心中的淫慾當中。結果「輪轉三途」,先到魔道裡面享受天福,最後直墮三惡道,是決定不能出離三界的。就是,連三界都不能出了,更何況是如來清淨的涅槃之果,又怎麼能夠修證呢?這是講到因果不相符合。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這一段很重要了:「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本經在斷婬心,重點在婬機。這個婬機就是淫慾的念頭,那種所謂的不如理的作意。前面我們講到說,「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這六根當中有一個機。
蕅益大師說,這個機跟前面那個機是一樣的。為什麼六根會活動、會向外攀緣呢?那當然就是一種無明的妄想的攀緣,那個機嘛。那個機關沒有關掉,六根就動了。你把那個機關關掉了,六根的功能——向外攀緣就息滅了。這個婬機亦復如是,就是一種淫慾心的不如理作意產生的相續。
那應該怎麼斷呢?「身心俱斷,斷性亦無。」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是三個次第:先求身業的斷除,這個就是攝心為戒;再求內心的斷除,就因戒生定,定共戒了;斷性亦無,就道共戒了,能所雙亡,唯是一心,這是斷性亦無。這對於諸佛菩薩的菩提涅槃才可以有所期待、有所希望。
淨界法師:如何判斷犯邪淫戒的輕重
第三個,犯戒輕重。
「非己妻入道」,什麼叫入道呢?就是男二處、女三處,這個是上品不可悔罪,這個就破戒。
那麼「己妻」,如果是自己的妻子,如果是「非時、非處、非道」,中品。如果是非己妻只有身體的接觸,但是沒有入道,只有身體的接觸——中品可悔罪。
如果只是念頭的活動,發心淫慾連身體都沒有接觸,那就責心懺——下品可悔罪。
所以,它這個犯罪輕重,不揀別對像,不管是人也好,鬼道也好,畜生道也好,它完全從入道跟非入道來判斷輕重,這個地方值得注意。
我們看第四科的開緣情況。有三種:
為怨家所執,如熱鐵入身等,惟苦無樂,
熟睡不覺知,
狂亂壞心。
邪淫的開緣有三種:
第一個,你是被怨家所抓。就是一種強大外力的盜賊,用強迫的方式,在你不可抗拒的方式而犯到,但是關鍵是你的內心也不能有樂受,「如熱鐵入身,惟苦無樂。」所以在律上說,即便是為怨家所執,只要你樂受,也是犯到邪淫戒了,這個要注意。
第二個,熟睡不覺知。你是在睡覺做夢當中發生的,這種情況是不犯,因為你沒有清醒,你是在一種沒有清醒的狀態。
第三個,狂亂壞心。
宣化上人:你業障重,它贅著你,就叫你一天到晚都想這個事情
我們人為什麼色慾心,這個淫欲心那麼重?情愛的心那麼重?就因為業障重。你若業障輕,就不會有這種心了。這個業障重,它贅著你,就叫你一天到晚都想這個事情,沒有停止的時候。
在業障重的時候,你就應該生出一種覺悟心:「啊,業障這麼重!」就應該要減低這業障。如果你跟著你業障跑,越造越深,越墮落越深,將來一定變牛、變馬、變豬、變狗去,也不停止。為什麼?你情慾心太重了,一定會墮落的!墮落什麼畜生裡邊去,這沒有一定的,所以這很危險的。
我們無論任何人,如果情慾心重,趕快要把它放下來;情慾心重的人,將來一定做畜生的,這一點疑問都沒有!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怎樣消除淫欲?
圓覺經云:「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諸位同參!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輪回的原動力,是障礙佛道的病本,眾生在六道輪回,根本的原動力就是情欲所牽纏,眾生要上升與墮落,都被情欲所束縛而不得自 在;鳩摩羅什舊譯的譯為眾生,玄奘大師新譯的譯為有情,凡夫在三界流浪生死,都是以情欲為伴侶,以情欲為歸宿,以情欲為生活的資糧,以情欲為精神的寄託 處,以情欲為人生的規範,所以眾生又翻譯為有情,因此可見有情不能沒有情欲,沒有情欲不是有情,那麼有情一旦沒有情欲的話,生死當下就解脫啦!輪回就消除 啦!無奈的就是有情都是以情欲過活,如膠如漆,越粘越深,難以自拔,有情假使一旦失去了情欲,就像失去了生命一樣,生活沒有方向,失去了依靠,茫然失措, 身心覺得乏昧,失去了情欲比死更痛苦,真是要他的老命,可見有情就是以情欲為生活,以情欲為命。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指導引發,是永遠要受情欲的支配而帶來輪回的。
諸位同參們!情欲是不清淨的,情欲是束縛的,情欲是黑暗的,情欲是暫時的欲樂,情欲是痛苦的,情欲是靠不住的,情欲是多變化的, 情欲是輪回的,情欲是自私的,情欲是染汙的,情欲是佔有的,情欲是美中不足的,情欲是無常的,情欲是幻化不實際的,情欲不是永恆不變的,情欲的缺陷數不盡,說不完,可惜眾生沒有智慧透視情欲的真相,因此對情欲充滿了好奇心,產生強烈的迷惑好感,就想去嘗試它,品嘗它,結果粘住了情欲,欲拔不能,眾生為了 情欲,因而造了無量的業障,自食其果,如人挖陷阱,不料自陷其阱。四十二章經雲:「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情欲的生活過 習慣了,自以為情欲生活是正當的,是合法的,是名符其實的,就這樣被情欲所束縛而不自知。眾生最可憐的事,莫過於被情欲所支配,因而動盪不已!心神不能安 寧,為了情欲鬧風波,為了情欲傾家蕩產,為了情欲走法院訴訟,為了情欲拿刀槍互相砍殺,為了情欲家破人亡,鬧婚變,情欲的缺陷是累累的,諸位呀!情欲重的人是無法與佛法相應的;感情越重生死就越深;感情豐富的人,處處留情,處處生死;感情重的人是無法解脫生死的,與佛法尚有一段距離。
諸位同參!若想要得到情欲解脫的話,非從情欲下手不可,如何下手呢?就是以智慧來淨化情欲,化情欲為大慈大悲。慈的意思是要給予眾生快樂,悲是要拔眾生的 苦難。比方觀世音菩薩,在眾生的心目中,是一位具有相當濃厚宗教情操的聖人,他所表現的行為價值,是眾生有目共睹的,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 菩薩;能夠為眾生解決一切苦厄,對眾生是平等的普度,不分種族貴賤,皮膚不分黃、白、紅、黑一律平等拔救,到處尋聲救苦,以他具有的大雄大力,大慈大悲, 大喜大舍的廣大神通,能夠在十方世界自在出入,而廣度一切眾生,稟持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襟,慈眼視眾生,眾生有苦有難,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那麼觀 世音菩薩不論遠近,即時能影現在眾生心目中,而能得到感應救度。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雲:「無盡意菩薩問佛:「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就是表現出菩薩深深的具有無量神通力,與無量慈悲心的見證。
諸位要明白,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從何而來呢?就是從情欲淨化而來,以大智慧化導感情為大慈 大悲,化小我為大我,以獨善其身化為兼善天下,以個人觀感化為整體的觀感,處處都是為眾生著想,眾生的苦難就是菩薩的苦難,眾生的快樂就是菩薩的快樂,沒 有彼此自他相對立的分別,一律平等相待,打成一片,這是菩薩具有無量劫修行的風範;菩薩能以智慧與慈悲運用得恰恰好處,圓融無礙,度化眾生的悲願是盡未來際的,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也曾經拋頭顱灑熱血,眾生需要什麼!菩薩就能如眾生的需要如願以償,眾生需要腦袋,菩薩可以腦袋給眾生;眾生需要身軀手腳,菩薩 可以身軀手腳給予眾生;眾生需要金錢寶物,菩薩可以金錢寶物給予眾生;眾生身心恐怖不得安寧,菩薩會施大無畏的精神,給予眾生免得恐怖不安;眾生需要佛法 得以解脫,菩薩可以為眾生演說佛法,讓眾生得到佛法的滋潤,以得到究竟解脫。菩薩度化眾生能觀機逗教,眾生需要菩薩以何等身分來救度他,菩蔭就有大智大悲 的神通力,示現眾生所需要的身分來救度。菩薩具有的智慧與慈悲完全奉獻在眾生中,這種精神,這種美德,是貫串三世永無止盡的,突破空間地域觀念。華嚴經 雲:「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菩薩全部以犧牲奉獻的精神做入世救濟的工作,這是可讚歎的,可歌可詠的。諸位呀!人生的價值不在於自己佔有多少,而是在於自己奉獻之多少!菩薩的行為表現,就是具有這種美德,為六道眾生心目中的風範。
諸位同參們!慈悲又含育有解脫的意思,慈 悲是經過智慧淨化而來的,慈悲是無染汙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是真理的,慈悲是光明的,慈悲已不受輪回的,慈悲是無自私的、慈悲是奉獻犧牲 的,慈悲是永恆不變的,慈悲是快樂的,慈悲是清涼自在的,慈悲是無缺陷的,慈悲是柔和中道的,慈悲是智慧自然的流露,沒有裝作、表現自然的,能夠如此才能 堪稱菩薩的大慈悲心。觀無量壽經雲:「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也。」所以我們學佛的同道,修行的目標,終了是為了成就佛道,既然是為了成就佛道,就應該學習菩 薩的大慈悲心,成就慈悲心,圓滿慈悲心,絕對不能舍離慈悲心,學佛一旦舍離慈悲心,是無法成就佛道的,希望諸位學佛同道們,為了要成就我們的佛道,大家共同發大慈悲心吧!努力!努力!莫放逸。
諸位同參!學佛的人要發大慈悲心,也唯有發大慈悲心,才能與佛道相應,因而圓滿佛道。相反的, 若是想要成就佛道而不發大慈悲心,欲證成佛果者,無有是處。學佛的人不可以用感情的心來學佛,用感情的心學佛會帶來困優,不但成不了佛,反而墮落生死的陷 阱,學佛要節制感情,不要濫用感情,同時要淨化感情,感情是生死的枷鎖,感情束縛我們在六道流浪不停,感情的本質就是染汙心在作怪,染汙心就是淫欲心的演化而成,所以修行就是修不要染汙自性,不要染汙自性就不要有淫欲心,不要有淫欲心就要斷淫欲心,淫欲心不斷,塵不可出,眾生就是無法斷淫欲心,被淫欲心支 配,搞得頭暈腦脹,身不由己,所以流浪生死。諸位呀!要斷淫欲心要下很大的勇氣與魄力,有些人為了要斷淫欲心,發誓不再犯,結果欲心暴發又犯了,天天都在佛前懺悔自己業障深重,天天發誓,天天犯,又天天懺悔,這就是眾生的本事,佛菩薩在旁邊看了之後,真是束手無策,想要救度也無法幫忙。根本要斷淫欲心,要證果之後淫欲心才能斷,凡夫是有淫欲心的,凡夫尚未證果而說沒有淫欲心,這是大妄語,自欺欺人。
二十年以前我曾經請問過一位很虔誠的老居士,年齡已經有八十五歲的高齡,一生當中都是一心一意的老實學佛,精通佛法,嚴持戒律,念佛參禪從未間斷,早晚安排的功課都是精進努力而做,我問: 「請問老居士,自從您學佛以來已經有五十年以上之久,我也是佛教徒,如今很誠懇的敢請問老居士您一件問題,不知老居士介意否?」老居士點點頭說:「有問題 請問,無妨,無妨!」我問:「淫欲心是生死的根本,淫欲不斷是無法超越生死輪回的,請問老居士您學佛以來已經五十年以上了,日夜精進學佛,到目前為止,不 知老居士淫欲心斷了沒有?」老居士答:「年青人啊!年青人!我學佛以來已經五十年以上了,五十年當中從來都沒有參與淫欲之樂,一心學佛,如今淫欲心亦然存在,只是伏住淫欲心,尚未斷了,淫欲心是累生累劫俱來,我的年紀一大把,見女色還是會起淫欲心,我的菩提道念堅固,能把淫欲心伏住,令不生起淫欲心而已! 年青人啊!淫欲心是生死輪回的根本,佛說的話一點也沒錯,謹慎莫放逸!努力吧!年青人!」我說:「感謝老居士苦口婆心的教導開示,我會牢記在心裏的,終生難忘。」
諸位同參們!淫欲心是難調難伏的,中外古今有多少君王將領,多少英雄豪傑都被淫欲心所考倒,對淫欲心束手無策,導致國家滅亡,甚至傾家蕩產,家破人亡,身敗名裂,因此對淫欲心要勇猛的下功夫,來減輕沖淡它,最後解脫淫欲心。佛門中教導我們對淫欲心時常作不淨觀,骷髏觀,因而 對欲望能遠離執著而不生愛染。甚至以智慧觀照淫欲心,了知是緣生無性,淫欲心也是幻化無常,如幻如化,無有自性可得,見空性破執著,以達到自性自在,解脫淫欲心。
定弘法師:不邪淫有四種殊勝的果報
《十善業道經》裡面給我們講,不邪淫有四種殊勝的果報,「復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第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所以人能離開邪行,這四種果報就得到。
第一諸根調順,就是講你身體健康,少欲之人身體自然健康,氣血充盈。印光大師也講到,一個人到晚年身體多病,多半都是因為淫欲。在《壽康寶鑑》上有個例子,有個老人家九十多歲了,面色紅潤,身體健康,走起路來非常健朗,一點沒有衰老的相。人家問他,你吃什麼補品,怎麼到九十歲還這麼健康?我們看到師父上人就是這樣。結果這個老人家很神祕的一笑,我從三十多歲開始就吃獨睡丸。什麼叫獨睡丸?那所謂獨睡丸就是我一個人睡,健康,這確實如此。
第二永離諠掉,諠掉就是爭吵是非。你不造那邪惡的事情,自然就沒那些是非,縱然是過去生中遇到的,就是曾經結過怨的人,他那個是非,最後也會消滅。
第三世所稱歎,世間人都稱歎,這個人有德行、有操守。對於女眾稱讚,有貞操、有女德。女德,這古時候特別講求貞德,這是非常有道理。一個人他在這個男女問題上能夠有操守,這是德行一個根本。
第四妻莫能侵,有家室的、有太太的,不會有外遇,不會被人侵害,這都是自己不邪淫的果報。
這四種果報屬於人天福,假如能夠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迴向菩提,希望能夠往生淨土成佛,那你將來成佛,得佛丈夫隱密藏相。這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之一,法相莊嚴,都是你自己修來。
恭錄自『淨宗根本戒』 定弘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12/6/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7-068-0017
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要節制欲望,不可以放縱
恭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 2011/6/18 第八集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我們接著看《群書治要》第五句,我們三百六十句的第五句,剛好是老子的一段教誨,在八百六十四頁,是我們的第七冊。一開始講到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開頭講到“五色令人目盲”,這“五色”是指青、紅、赤、黑、白,這五種顏色,延伸其實就是很色彩缤紛的景象。而這裡意思主要是說,過分的注重這些視覺的享樂,反而讓眼睛會受傷。其實這一段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可以放縱、過分,不然會傷害身心。依我們整個社會來看,現在戴眼鏡的孩子特別多。不要說孩子,我自己都戴了。您看電視發明之後,那個近視率愈來愈高。“五色令人目盲”,都是沉溺在這些聲光刺激,其實對眼睛的傷害很大。
魏丞相這裡注釋到,“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經典的句子它不是只有一種意思,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甚至於同一個人可能他三十歲看跟五十歲看,對這個經句的感悟也不盡相同。經典它是跟性德相應,隨著每一個人的體悟,可能對它的理解都會不同。
而我們看魏丞相他們指到的是,你假如好女色,這個會傷眼睛,“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這個都是提醒要節制欲望,不可以放縱。尤其像孔子的提醒當中,“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中年的時候,“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人年紀大了,“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患得患失。人年紀大了,假如這個得失心沒有放下,他有錢有地位,他日子也不好過。每天比孩子、比這些生活的物質條件,比來比去,老人家也會很煩、很累。所以老年能夠清心寡欲,不患得患失,才能享得了清福。
而孔子非常敏銳的看到,人青少年的時候“血氣未定”,那個時候“色”要特別謹慎,要戒禁。不然他縱欲之後會很損傷他的身體。縱欲傷腎,最後眼睛都會受影響。我們中醫裡面是把人看作一個小宇宙,你一放縱了,它的整個身體就失衡,一定會出事。但是這一點在外國,西方這些論點都覺得沒有問題,不影響。
大家注意去觀察,東方社會跟西方社會的一些觀點不同,尤其養生方面的差異就比較大。比方說喝涼的東西,中醫是比較慎重,不要喝涼的,對身體有損傷。這可能西方人都覺得沒什麼。包含這個節欲的部分,西方人都覺得沒有什麼。大家注意去看,西方人到了中年以後老得特別快,那個都是縱欲之後的表現。你們都沒有去觀察是吧?你看我們東方人,華人,他欲望很懂得節制,有的時候五六十歲你看不出來,他看起來像四十歲、三十歲的樣子。
那我們先不用東、西比較了,直接我們華人、中國人去調查、研究,佛門的高僧平均壽命有到九十幾歲,結果皇帝平均壽命四十多歲。你看那個皇帝是不是天生就命短?拜托,他怎麼會天生命短,他能當皇帝,你看他福報有多大,是吧?為什麼最後這麼短命?後宮佳麗太多了,每天都消耗,最後柴都燒完了,那命就沒有了。
所以這個養生之道,重在要懂得節欲,還有懲忿。一個人脾氣控制不了,特別傷身,叫暴怒傷肝。那現在小朋友從小被寵,什麼都順著他,他就貪著。要求不到了,他就生氣。所以有時候愛孩子,增長了他的貪心,最後可能讓他的一生都在壞脾氣當中度過。而且給他吃得太好,以後他自己成立家庭,他有沒有那個能力可以去這麼生活,這麼花錢,都是個問號。所以長了孩子的欲望,其實是讓他的一生可能產生很大的障礙。您看我們現在那麼多大學生,還沒出去賺錢,信用卡就好幾張了。那他怎麼學節儉,怎麼學量入為出呢?所以現在很多貴族都產生了:什麼“月光女神”,每個月都花光光;“白領一族”,白白領父母的退休金。這些現象都出來了。所以節制重要,對人的身體跟他持家、處事都是個重點。
索達吉堪布:邪淫的可怕果報
邪淫的異熟果報極其可怕。總的來說,根據動機的強烈程度,邪淫者會相應地墮入三惡趣:以下品貪嗔痴之心行邪淫會墮入旁生;以中品貪嗔痴之心行邪淫會墮入餓鬼;以上品貪嗔痴之心行邪淫會墮入地獄,如《佛說大乘日子王所問經》中說:「下劣淫慾行,直往於無間,受苦不可當,三世佛皆說。」分別而言,行邪淫者會轉生於地獄的鐵柱山,或轉生在不淨淤泥中,或轉為女人胎中的寄生蟲。
邪淫的感受等流果是:即便轉生為人,妻子也會被他人強搶,或者妻子不稱自己的心、性情惡劣、喜歡偷盜,或者夫妻關係不和睦,等等。現在有的人對自己的妻子不滿意,有一個人曾說:「以前我妻子像天女一樣好看,後來卻越來越醜,現在我看都不想看她。」也許是他老了吧,開玩笑。還有的人娶了一個性情惡劣的妻子,夫妻整天吵鬧不休,就像不共戴天的仇敵一般,最後不得不分居、離婚。佛經中對此講得很清楚,這些都是自己往昔邪淫的果報。
現在很多人的家庭生活充滿了吵鬧和淚水,每當聽到這些在家人對家庭生活的哭訴,我總是覺得,世間人為感情和婚姻付出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沒有做到任何對今生來世有意義的事,這實在是可憐,同時自己對佛陀說的「諸行無常,有漏皆苦」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看看世間人的生活,不得不承認輪迴是痛苦的:眾生被貪心纏縛,如果沒有追尋異性實在過不下去,如果去尋求異性,最終只會得到痛苦,沒有絲毫安樂可言。
邪淫的同行等流果是:生生世世變成貪心強烈的眾生,而且與前世一樣喜歡行邪淫。行邪淫者若轉生為男人,會對女人貪得無厭,若轉生為女人,則會對男人貪得無厭,如果轉生為旁生,也是成為雞等貪心強烈的旁生。
現在有些人的貪慾極為熾盛,甚至個別出家人也是如此,一旦煩惱現前,整個人頓時變得無慚無愧,不管面對任何人都無有羞恥心。佛經中說:在貪慾的驅使下,人會喪失慚愧心,如果喪失了慚愧心則會無惡不作。有些人也不是故意要生貪心,可是因為前世造了不清淨的業,當果報成熟以後,不管自己怎麼努力也無法克制貪心,甚至上師再怎麼加持也沒用。
《法苑珠林》中提到,邪淫有十種罪過:
一、常為所淫夫主欲危害之。與他妻行淫者經常擔憂被其夫所殺。
二、夫婦不睦,常共鬥諍。有些人說,和家人不見面還好,見面後一定要吵架,好像不吵架不舒服,吵架還舒服一點,這也許就是行邪淫的果報。
三、諸不善法日日增長,於諸善法日日損減。有些夫妻在一起只會造惡業,根本無法行持善法,為了行持善法,有些人不得不跑到外面,如果家人問自己在幹什麼,就說妄語欺騙對方。以前有一個人說:「我天天騙自己的妻子。」我說:「這樣說妄語不好吧。」他說:「沒辦法,如果不這樣,那我只有自殺了!」
四、不守護身,妻子孤寡。
五、財產日耗。
六、有諸惡事,常為人所疑。
七、親屬知識所不愛喜。
八、種怨家業因緣。邪淫者經常會結怨仇之業。
九、身壞命終,死入地獄。
十、若出(從地獄出來)為女,多人共一夫;若為男子,婦不貞潔。
邪淫的過患如是巨大,那什麼人容易行邪淫呢?那些無慚無愧、卑鄙下劣、貪不厭足以及曾轉生為魚、雞等旁生的人容易行邪淫,而品德高尚、知慚有愧的人不會行邪淫。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行邪淫,從古至今都有不少身心清淨、遠離邪淫的高尚之士,這樣的人行持善法很容易成功。以前我聽說菩提學會內部有一些傳言,說有些人利用大眾學習的機會談朋友。如果這些事是真的,那確實非常不好。希望大家不要把學佛的機會用來做不如法的事,應該把它當作解脫的機會,否則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如果一個人的心態和行為不清淨,那不管做出世間法還是世間法都很難成功。有些出家人內心產生煩惱、行為出了問題時,他的聞思修行和弘法事業馬上就會走向失敗。有些學生本來成績很不錯,可是一旦生貪心、談戀愛,學習成績頓時就一落千丈。所以大家一定要對治自己的煩惱,做一個身心清淨的人。
古人在男女關係上是非常嚴肅的。據歷史記載,秦始皇到全國各地巡遊,當他走到浙江一帶時,得知當地婚姻比較自由,很多已婚的女人隨意再嫁人。他認為這不符合倫理道德,便下詔禁止此類行為,並將詔令刻在石頭上,這便是著名的《會稽刻石》。其中有這樣幾句:「有子而嫁,倍死不貞」,意思是如果女人有了兒子,還要再改嫁給別的男人,這是對丈夫不忠貞的行為;還有「妻為逃嫁,子不得母」,意思是女人如果不滿意丈夫而另找男人,這是傷風敗俗的行為,她的兒子可以不認她為母親。從這些文獻,可以看出古人對男女關係非常慎重。可是現在人基本上沒有了古人的純潔,只要看看電視、報紙就知道這一點。
當今時代,煩惱濁極其熾盛,尤其是魔女捉弄人心,一些在家男人為了女人失去了錢財、衣食和性命,感受了無量的痛苦,有些出家人為了女人失毀了別解脫戒,甚至葬送了生身性命。在這個「隨行五毒煩惱、內心昏憒錯亂」的時代,人們的煩惱極為強烈,內心的染污極其嚴重,真正具足清淨戒律的只有少數高僧大德,而無處不生的破戒邪道卻無量無邊。經常可以聽到:「這個出家人破戒了」、「那個領導有外遇了」等說法。當然,誰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法稱論師也說過:「邪道無邊故,一一難破盡。」這些醜惡的現象只有到彌勒佛出世時才會隱沒。
面對貪慾的煩惱,很多人沒有對治的能力,不要說一般人,甚至世間的勇士和智者也被貪慾所踐踏,沒有直面的勇氣,由此給自己的身心健康、家庭工作帶來了很多違緣。因此,希望各位具善緣者潔身自好,為了使自己的人身具有實義,尤其是為了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努力對治煩惱、斷除不清淨的行為。
對出家人來說,沒什麼可商量的,必須斷除一切非梵行,只有這樣才談得上聞思修行佛法。我們學院雖然地處高原,冬天氣候嚴寒,生活條件很艱苦,但因為學院的出家人能調伏自己的貪心,所以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的聞思修行依然能順利進行下去。試想一下,如果他們沒有調伏貪心,戒律不清淨,不管聞思修行還是弘法利生肯定都搞不下去。
對在家人來說,完全斷除不淨行有一定的困難,但無論如何應該斷除邪淫,要儘量過清淨的生活。有些在家人沒必要太執著男女生活,不管自己的配偶合不合心,既然你最初通過觀察,在無數人中選擇了她(他),就要接受這個事實,如果你再要拋棄對方,那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人生非常短暫,即便對自己的配偶沒有歡喜心,但馬馬虎虎對付著過就行了,沒必要為了滿足一時的貪慾做出違背因果之事。
總之,大家要了知貪慾的過患,並且斷除不如法的行為,這才會擁有今生來世的安樂。《正法念處經》中說:「若人作惡業,皆得惡果報,若欲自樂者,如是莫近惡。」意思是,如果人造惡業,必定會感受惡果,如果欲給自己帶來安樂,就千萬不要趨近惡業。在一切應當遠離的惡業中,尤其要遠離邪淫。因為像殺生這樣的惡業,除了屠夫以外,一般人不可能經常造,一般偶爾才會殺一兩個眾生,可是作為貪慾熾盛的欲界眾生,稍不注意會造下很多邪淫惡業,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
以上詳細分析了邪淫。既然邪淫有無量的過患,那麼斷除邪淫也會有無量的功德。不要說完全斷除邪淫,即便部分斷除邪淫也有很大的功德。下面看一則生前邪淫與持戒混雜,死後交替享樂受苦的公案。
一次,珠辛吉尊者在地獄界遊歷,當太陽剛升起時,他來到一座美妙的宮殿,見到一個嫵媚的天女和一個英俊的男子在共同嬉樂、享受妙欲。見到尊者到來,他們供養了飲食,三人在一起共住了一天。到黃昏日落時,那兩人說:「現在要有大恐怖出現了。您不要呆在這裡,請走吧!」尊者想:這是怎麼回事呢?於是便到附近偷偷觀看:轉瞬間,美妙的宮殿和天女杳無蹤影,那個男子也成了赤身裸體,之後出現了一個如毒蛇般身體纖長、面目猙獰的黑色女人,這個女人在他身上纏繞七匝,一直吸著他的腦髓。從夜晚到黎明之間,他一直感受著難以忍受的痛苦。
到了旭日東昇之時,這些痛苦就全部消失了,那個男子又如前一樣享受快樂。尊者問他為何如此,他回答說:「我曾是內波城行邪淫的婆羅門,當時嘎達雅那尊者為我宣說了邪淫的過患,並勸誡我斷除邪淫。然而我只能發誓白天持不邪淫戒,無法做到一整天持戒。所以如今感受白天享樂、夜晚受苦的果報。您若回到人間,請捎口信給我那個日夜行邪淫的遺子,告訴他:『你父親因行邪淫而轉生在地獄,你要斷除這種非法行為、守持戒律,否則下場將和他一樣。』」尊者返回人間後,將口信轉告了他的兒子。看了這則公案,大家應該對邪淫的過患和斷除邪淫的功德有真切的認識。
如果能完全斷除邪淫,現世會受到眾人稱讚,來世會轉生人天善趣並成為種姓高貴者,生生世世喜歡持戒……有此類的無量功德。佛經中說:「不去他妻旁,斷除邪淫行,知足於自妻,此士轉善趣。」意思是,若能做到不與他人的妻子行淫,斷除一切邪淫,知足於自己的妻子,這種人將轉生到善趣。因此,希望各位在家佛友能受持不邪淫戒,這有很大的功德。
印光大師:告訴你怎樣才能斷絕邪淫
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
《印光法師文鈔》:「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不淨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發,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
注:印光大師(1861~1940),法名聖量,自號常慚愧僧,陝西合陽縣赤城東村人。1918年徐蔚如刊行大師文章二十余篇,名曰《印光法師文鈔》,其後數年相繼印出《增廣文鈔》,內有《淨土決疑論》等著作,道風所播,遐邇景從,法化廣被,名遍遠近。印光大師七十歲時,至蘇州報國寺掩關,後創立弘化社,流通淨土書籍,不遺余力。1940年時,大師年已八十,受任靈巖山寺住持。大師遍參南北叢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閉關閱藏數十載,深入念佛三昧,通宗通教,專修淨土念佛法門,被教界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
「意淫」有十種危害,果報慘烈,一定要小心!
老話說:「不淫獲福,犯淫致禍。」一個人的福禍,與這兩個字息息相關,這兩個字就是:「意淫」。
這裡說的意淫所指狹義上的,我如果在意識上有了邪淫的念想,或是幻想,就會招來十種慘烈的果報,一定要小心。
世間的因果,真實不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古話常說:「萬惡淫為首。」一旦你造下邪淫的罪業,福報就會被消耗掉,災禍就會不請自來。
佛在《四十二章經》上說:「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邪淫的行為就如同你的舌頭貪戀刀刃上的蜂蜜,蜂蜜無法滿足你一頓飽飯,但卻可以帶給你割舌之患。
為什麼說「意淫」也會造下惡業?很多人都認為,沒有行為,只是幻想一下是不會造業的,其實佛家認為,人造下罪業的方式主要是身口意,邪淫的行為屬於身體造業,但意淫的行為則屬於意識造業。
意識造業危害更大,且更加嚴重,因為一切萬惡之源,都是因為你有了邪淫的意識,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會導致邪淫的行為,一旦有了邪淫的行為,會帶來十種果報。
如果一個人本來清淨的內心,被淫念侵擾,就會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做出背信棄義、傷天害理之事。很多人經常走背運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了淫念。
淫念會影響身心健康,會事業財運,還會給社會帶來不正之風,不僅對自己影響很大,甚至還會給家人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邪淫的念頭,一定要清除掉。
意淫或邪淫都會帶來這十種果報,如果你相信因果,就一定要戒掉意淫的行為,只有戒掉意淫,才不會再有邪淫的行為。
第一、「常慮被殺。」
第二、「夫婦不睦。」
第三、「惡增善減。」
第四、「妻子孤寡。」
第五、「財產日耗。」
第六、「惡事被疑。」
第七、「親友誹謗。」
第八、「廣結怨家。」
第九、「妻不貞良。」
第十、「墮入地獄。」
老祖宗常說:「勸君莫借風流債,借得快來還得快,你要賴時他不賴。」邪淫的債一旦欠下,馬上就會有人找你討債,果報來的非常快,最短當下就會受報,最長也不過十年、二十年,災禍很快就會找上門來。
有了「意淫」的念頭,整個人身上就會散發出巨大的負能量,這種負能量是對我們身心都有很大傷害的,所以經常意淫的人,容易生病,運氣差、婚姻不順、精神恍惚、自卑恐懼等等,這些都是意淫帶來的因果報應。
要想越活福報越大,一定要遠離邪淫,尤其是遠離意淫,如果只是遠離邪淫,還是會不斷造下惡業,招來惡果,只有從根源上,徹底斷除意淫的根,你才能徹底脫胎換骨,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
古人說:
求名者,因好淫慾而名必敗;
求利者,因好淫慾而必喪利;
居家者,因好淫慾而家棄必荒;
為官者,因好淫慾而官業必墮。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月光如來
南無無憂最勝吉祥如來
南大慈大悲蓮花尊豐如來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