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觀法師:認識佛教所說的魔

魔這個字中文本來沒有,梵文是邛I (Mara),譯成魔羅。最早的翻譯,所用的磨字是磨墨、磨滅的磨,下頭是個石字。在梁武帝時,他把下面的石改為鬼字,所以魔這個字是梁武帝發明的新字。魔字下面一個鬼,令人望字生畏。而事實上,魔的長相並不如此字外形之可怕,他們的面貌不但不丑惡粗陋,反而是生就殊勝的色相。我們所常說的魔王,魔子、魔民、魔眷屬,他們其實都是天人(天道中人),而天人皆具有妙色身,只不過天魔的心有問題。而我們一般人想到的魔大多是指妖魔鬼怪,呈青面獠牙之狀。但那些並不是天魔,真正的天魔是長得很俊美姣好的,然而也由於他們外貌美好,這才屢正可怕,因為讓人無法望而怖畏,知所趨避。

魔羅的梵文邛I (Mara),一般而言,主要有四種意義:

一、奪命

二、障礙

三、惱亂

四、破壞善根

此外還有另一個意義——留難。

現在逐項解釋如下:

一、奪命——所謂奪命是指奪人的慧命,讓人無法修行、開智慧,解脫輪回之苦,因而長劫沉淪生死流轉。

二、障礙——障礙是指阻障他人所欲從事的善法、善事。多障的眾生如果想要進行某些上善好事,魔便會來加以阻撓。此處的善法或善事通常是指修行、精進、解脫、悟道等。以靜坐習禅來說,當行者有種種善境界出現時,他便會來障礙,用盡一切內外因緣,使你心神不寧,以致無法繼續坐下去;或讓你對自己的目標起懷疑:我為什麼要打坐?盤腿這麼痛,何苦來哉?甚至於更進一步令你對打坐起恐懼感、乃至起毀謗之心。如是,由於懷疑、不信;進而心生毀謗,甚而口出狂言:打坐毫無意義:一切眾生既皆是真如,都有佛性——即身是佛,何必一定要打坐呢?如此引據種種最高的法,來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事實上,他根本還沒到達那個境界,甚至連最初步的一點點功夫也都還沒有成就,就便多談甚深無上法的境界——充其量,只是文字言說、自我欺騙而已。

三、惱亂——惱亂可分惱亂身、與惱亂心兩方面。在惱亂心的方面來說:修行的時候:心裡常會起煩惱,通常是無緣無故、莫名其妙地冒出煩惱來。或者本來只是一丁點小事,卻突然不可理喻地勃然大怒起來。有時候只為了一點芝麻小事就對同修道友、或身旁的人大發雷霆,完全不能控制自己,乃至整個人全身發抖、青筋暴露、面無血色,連話都講不清:事後連自己也覺得很莫名其妙,不知道為何會這樣失態。這種小題大作,莫名其妙的的勃然大怒,即是瞋魔作崇;或忽然沒來由地悲傷流淚不止,不覺知的行者,還以為是因自己對佛經或佛法很感動,因而以為自己修得很好,已有些境界——這就更糟了,此實是悲魔作祟。或有時魔能令人忽然大喜不能自己,因而起大掉舉,平靜不下來,乃至令修行停擺,此即是喜魔所作。有時魔也會以種種方式令行者起大恐懼怖畏;或令他見種種惡形、或聽到種種惡聲等等,而令其修行中止——而很怪異的是,常常行人一停止修行,乃至完全放棄修行,這些毛病或問題便都不見了。不過有一些法障太重的人,便無法如此幸運——即使停止修行,還得受種種後遺症之苦,乃至終其一生都難得痊愈;例如得了種種幻聽、幻覺、睡覺被鬼壓:心神渙散或精神恍忽、不寧、恐懼不安,以及罹患種種世間醫生診斷不出的疑難雜症,令身心不安,乃至日常生活都成困難。這些都是魔事、魔障、魔之所為,為佛弟子於此必須覺知,方不為魔所惑、所趁、所壞,若能如是覺知已,當下,先前的無理性的大怒、大喜、大哀等,就會馬上止息下來,乃至立刻煙消霧散到無跡可尋,因而立即海闊天空,轉激越為平靜,乃至轉瞋為喜。以上是談心的方面的惱亂。至於身方面的惱亂,例如魔力使然,令勇猛精進的行人無緣無故忽然生病、受傷、受災、受難、或遭種種意料不到的意外,從而令他無法修行,凡此皆是魔事。

四、破壞善根——魔能破壞修行者的五善根(信、進、念、定、慧)及菩提心,令他不能繼續修行。例如魔利用行者種種不利的因緣(或人、或事),而化現種種於行者不利的事件或情況,令行者退失五善根或菩提心:例如魔利用行者身旁親近的人中業障較重者,令其說出某些話或作出某些事,或給他某些惡知識所寫的書,或轉告他某些惡知識的言論,而令行者心生動搖,退失對佛法的信心,或退失其精進心,而落於懈怠、放逸;或退失念心,墮於不正念,或退失修道的心,或令他由菩薩乘退為只求自利,而成二乘;或由二乘退為凡夫之人天乘,或由人天乘退為外道,而雜染佛法,乃至毀謗正法。總而言之,即是令你偏離正法,乃至背道而馳——這些都是魔事,魔在破壞你的慧根,斷送你的法身慧命。凡此,為佛弟子若能實時覺知,忏悔自己無始業障,修正自己,住於正念、正思,仍有可能止息魔事。在毗婆沙論裡面,龍樹菩薩曾對魔下定義為:雲何為魔?即是斷慧命:因斷人慧命,故名為魔。這是第一層意義。第二層意義,龍樹菩薩說:常行放逸害自身,亦即是魔。又,斷他人慧命者是為外魔,常行放逸害自身者,則是內魔。魔最究竟的意義則是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所說的:除諸法實相,余殘一切法,盡名為魔。意思是:除了諸法的實相以外,其它的一切法都叫做魔。因為唯諸法實相能令人真正證大菩提,除此以外,皆是有如魔所作,與邪魔相應,令你走錯路、走岔路、走冤枉路,錯失菩提正道。這是關於魔的定義中最嚴格、也是最究竟的一種說法,願一切佛弟子皆善思之,以此為依。

方才提及魔又有留難之義。留難是指魔力令人於修行中不得寸進。在修行的時候,魔會化現種種障礙,令人修行不得進展,故稱留難。

以上所講的是魔的定義及種種魔事的行相,接著講魔的類別。

魔的類別

魔可分為狹義的與廣義的兩種情形。先講廣義的魔。廣義的魔又有三大類:㈠四魔;㈡三魔;㈢十魔。現在加以分別說明。

㈠四魔

四魔是:1、煩惱魔、2、五蘊魔、3、死魔、4、天魔。

①煩惱魔——謂能令你於自心中起貪、瞋、癡、慢、疑、邪見、不信等等煩惱,導致你無法修行,此種魔事稱為煩惱魔。何謂煩惱呢?煩與惱是有區別的。煩是心微動之相,惱則是心大動之相。令心產生微微波動的叫煩。我們日常說的:不要煩我!,指的就是這個煩。讓心起大動之相者,則是惱。不要惱我的這個惱含有惱怒、逼惱之意;比起煩來,惱是較大的動相。煩與惱兩個字合起來,其意義即是—令心動蕩不安。什麼事物會令心動蕩不安呢?最重要的有貪、瞋、癡、慢、疑、惡見六種。此六法合稱為根本煩惱。其它的一切煩惱則稱為,枝末煩惱:從六種根本煩惱而衍生出枝末煩惱或稱隨煩惱,如忿、覆、怪、嫉、惱、害、恨、谄、诳、驕、無慚、無愧等等皆屬之。煩惱魔有內、外之分。內煩惱魔指自心由於業力的關系,而自起煩惱,令自心動蕩不安,因而廢修道業,乃至放棄修行。外煩惱魔指的即是天魔,令人於修行中起種種煩惱而中斷修行。

②五蘊魔——從身心五蘊突然而起的種種劇烈現象,如:急遽的冷、熱、寒、溫,乃至於起種種生理上的苦惱,如饑、渴、痛、癢,甚至失眠或睡不安穩等等。這些在五蘊身心上猝然而起的種種現象,能令人錯愕、驚惶、恐懼、散亂乃至廢修道業,破壞修行,所以稱為五蘊魔。

③死魔——死魔之義為能斷人命:這個死魔是真正可以令人命斷,而不是單指斷慧命的抽象意義。人若死亡,就不可能再繼續修行,因此,以此意義而言,死魔在斷人之身命的同時,也是在阻斷人的慧命。

④天魔——欲界有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魔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最上面一層他化自在天,為欲界之第六天,在此第六天之上有個魔天,其天主名為波旬,是欲界的魔王。他的眷屬稱為魔眷屬,或是魔子、魔女、魔民。這些魔子、魔民在魔王波旬的領導下,到處破壞、擾亂世人修行,所以稱之為魔。

以上介紹最常見的四魔

㈡三魔

接著講第二類魔:三魔。三魔是指①善知識魔、②三昧魔、③菩提心魔。分別說明如下:

①善知識魔——善知識魔有兩種意義:修行人悭吝於法,不肯教人,即是善知識魔之所為。吝法的果報是障菩提,令人不願意為眾生之善知識,故稱善知識魔。為何不願意為眾生之善知識呢?因為當眾生之善知識是相當辛苦、麻煩的,不但要花很多時間、精力來教導眾生,同時另一方面也占用了自己很多的修行時間。魔本身會化作種種的偽善知識,或利用惡心人或業重之人,使他成為偽善知識,來誤導修行人。例如他可以化成佛、菩薩或大修行人讓你誤以為他是真正的佛、菩薩,或令你對惡人所成的偽善知識,誤以為真的是佛菩薩再來或佛菩薩化身或現身,而對他言聽計從,拳拳服膺,因而誘惑你走向歧路、險道、絕道,故稱為善知識魔。

②三昧魔——三昧之義為定慧等持。三昧魔指魔以種種方便,令修行人貪著自身所得的禅定,得少為足,不願意再往上求進,而障礙了無上菩提。這是比較抽象方面的意義,具體方面而言,是指當行者在修禅定時,其心得定。然而由於惰性的原理(人皆有惰性):心一旦定下來之後,就不想動,甚至也不想聽見別人大聲講話或任何聲音——任何音聲或動亂之相對他都會引起很大的煩惱,這是修定時很正常的現象,因其心已很寂止,遠離一切作為,從而起貪墮之性,貪愛現狀不願更修向上之妙行,當然更遑論求菩提、度眾生了;由此貪執,其結果就等於退失菩提心。此時他一心只想就這樣一直坐下去,享受現境,不求上進——這種現象即是貪禅定中的覺受或貪著禅味的表現:因為坐得好的時候,身心會覺得很安定、舒服,即所謂禅定之樂。然而如果只是貪著一時的禅定樂受,而劃地自限,不再求增上,亦不願利益眾生,即是所謂沉空滯寂;如此便是為魔所趁,而遭受三昧魔之魔事。此時若能實時覺知,放棄貪著,而且自提醒追求無上菩提的本願,魔事即除。

③菩提心魔——即是會令行者退墮菩提心之魔事:對於欲求無上菩提的行者,此魔常會令他退而滿足於其它權教菩薩道;若是權教菩薩道行者,魔便令他退墮為追求二乘道;若是二乘行者,便令他退墮而行於外道、或凡夫境界。這些都是菩提心魔之所為,行者若能及時覺知、並忏悔業障,魔事即除。

以上所講為三魔,接著講十魔。

㈢十魔

十魔出於華嚴經,與上面所說過的大同小異。而剛才所提及的三魔(善知識魔、三昧魔及菩提心魔)就是華嚴經十魔中的最後三項:茲迤於後:

①蘊魔——也就是五蘊魔;請參閱前游。

②煩惱魔——與前面所游同,請參閱。

③業魔——此魔為能令行人妄造種種惡業者。

④心魔——這是指魔已入於行者之心,令其起極為驕慢之心,認為自己道行很高,超出一切人,有些因而自號金剛上師、無上師等,甚至自言比佛還高,侈言:過去佛已去(不管用了)未來佛還未下生,而他就是現在佛,所以現在他最大,乃至公然自言比釋迦牟尼佛還要尊貴,比金剛上師還要上師,所以自號無上。在台北街頭常常看到皈依XX無上師。這些愚癡人都已成魔子、魔民、魔眷,如此無知,如此容易受蠱惑,實在非常可憐。

⑤死魔——此魔因能斷修行人之命,故可令我們一切所修到此為止,來世就只有再從頭來過。其道理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若中途停下來,而想再繼續上路時,則必須重新發動一次;倘若停留得太久了,則還得再行暖車才行。所以能多活一天多修行一天,是非常好的事。

⑥天魔——天魔前面會經提過,指六欲天上的波旬。六欲天屬欲界天,在欲界的上層是色界,摩酰首羅天是色界的最高天,其天王也會化作魔王;所以魔王有兩個,一個欲界天的,一個色界天的。摩酰首羅天有如警備總部,欲界天則有如警察總局,一重一重的關卡——修得越高就有更高層次的魔來考驗你,留難你。我們先繼續往下講,再回頭來說明魔為何要障礙人修行。

⑦善根魔——這是指由於執著自己修行所成就的一些善根,因而自以為很了不得。譬如自己對三寶的信心,乃至誦經、念經、修法、打坐等都很精進,而且也得到一些定力及慧解,覺得自己五善根已經很強,因而起了慢心,如是即將受善根魔之所趁,而退失善根。

⑧三昧魔——此同前迤三魔之第二項,請參閱。

⑨善知識魔——此同前迤三魔之第一項,請參閱。

⑩菩提法智魔——此與前迤三魔之第三項,菩提心魔含義一樣,請參閱。

講完廣義的魔之後,接著講狹義的魔。最狹義的魔特指天魔而言,其中也包括一些鬼神之屬:所謂小魔、魔民、魔子、魔孫、魔使、魔黨。鬼神若為魔所使,則亦成為魔之伴黨。天魔有魔子、魔民,為魔王所使,以成就其魔事。鬼神也有大鬼、小鬼、大神、小神;但此處的鬼神皆是指惡鬼神而言,因為惡鬼神才會破壞人修行,善鬼神則不然,反而護人修行。

了解了魔的定義之後,我們知道魔業最重要的就是破壞,所以凡能破壞他人善事的,都叫做魔、或魔事,或與魔相應、以及與魔心相應。修行人不應該破壞他人的修行,更忌諱破壞他人所修的法門。破壞他人法門其惡則更甚於破壞他人修行,因為破壞法門不但障礙那人修行,更令無量人不再能夠修行,故其惡更大。在中國,佛教大致分成十個宗派,有些人就依於自己的分別愛憎,而批評其它的宗派,說自己這一宗最好,其它各宗都不好;或說現在的人學佛一定要修我們這一宗,才可能成就。這種說法,可說足犯了菩薩戒中的自贊毀他,並且一竿子打盡,破壞如來法,令根器不同的眾生莫知所從,乃至疑法、謗法,或覺得無法可修;眾生若無法可修則墮於生死,若疑謗如來正法,則墮地獄,這是令人相當懊喪的事。佛很辛苦地以大智慧、大慈悲建立無量無上正法幢,攝受、利安一切眾生,而末法時期的眾生卻基於自己的妄想分別而起愛憎,雖然表面上名為弘揚自宗,而實際上卻無知地在作種種破壞正法之事,所以現在的法便越來越少了,實為末法時期佛弟子自造魔業所致。破壞正法最徹底的方法,就是破壞信根,讓你對正法生不信,不信就無法起修——眾生若不修行,則此生是自來受苦一遭。


淨空法師:魔不是青面獠牙,會顯得甜甜蜜蜜,讓你見到他,就不想離開他

佛說這部經,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這個讚歎是什麼?給釋迦牟尼佛做證明,釋迦牟尼佛說的

­話決定是真的,沒有錯誤。我們能不相信嗎?能去聽那個扶乩的嗎?能去聽那些附身的嗎?­鸞壇、附身那叫鬼話,靈鬼附身給你說這個、說那個。你不聽如來正法,聽鬼話,你將來會­到哪裡去?也會去往生,不是極樂世界,鬼道去了、魔道去了。自己不知道,以為那是佛,­冒充的。鸞壇裡面,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告訴我,那些靈鬼冒充佛菩薩傳信息做一點好事,他­要說他自己說的,沒人相信,他說他是佛菩薩。小的好事很準確,所以很靈,人相信,大的­事情他就說不準;近的事情,很近的事情他說得很準,說明年、後年事情不準,不可靠。到­時候不準,你也找不到他,他不負責任。

佛菩薩講經說法,對我們負責任的,五百阿羅漢做證明。世尊當年講經說法沒有記錄,經典­是佛滅度之後,迦葉、阿難發起結集經藏。邀請五百個羅漢,這都證果的人,都是佛弟子,­過去佛講經他們都在座,他們都聽到了。現在請阿難上台複講,這五百個人做證明,五百個­人有一個人反對,那一句就得刪掉。不是少數服從多數,不是的,一個反對都不行,五百個­人個個都贊成,沒錯是佛說的,這才能記下來,取信於天下後世。結集經藏這樣的嚴謹,就­是怕後來有魔外(魔王外道)冒充來造假的經。這是這些弟子們,這些弟子們有佛化身來的­,有大菩薩化身來的,不是凡人,大慈大悲結集經藏,目的是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這個­緣多難得,我們遇到了要不相信,去相信鬼話,那是自找苦吃,佛沒有這樣教你。

釋迦牟尼佛滅度,阿難尊者特地為我們,這代表我們向佛請教,佛不住世了,我們依靠誰?­佛住世,大家依佛,佛不住世,我們依靠誰?佛教給我們四依法,佛不在世,你要依照這四­法,等於佛在世一樣,沒有差別。

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經典。由此可知,­這些阿羅漢結集這些經典,釋迦牟尼佛承認,依法不依人,這一句話就是把所有經典肯定了­、承認了。

第二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叫了義?能夠幫助你這一生成佛的,叫了義;能夠幫­助你這一生作阿羅漢、作菩薩,不了義,沒有到究竟。你看看這是,我們要找了義經,了義­不是很深,不是很龐雜,不是。你要想想什麼叫了義?我這一生決定能離開六道輪迴,離開­十法界,能夠成佛作祖,這就是了義。

第三個,佛教我們「依義不依語」,語言多說一句、少說一句沒關係,深說、淺說也沒有關­係,意思要對。因為佛知道,將來這個經典全世界流通,會翻譯成各種不同的文字,那一翻­譯,如果依語就不行了,意思,意思對了,語怎麼說都沒關係。教我們依義不依語,不要懷­疑翻譯。

最後教給我們,「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智慧,要依這個去判別。識是感情,不能感情­用事,用情識用事麻煩就來了。你看,這個四依法多好,守住這個四法等於釋迦佛在世沒有­兩樣。

百千萬劫難遭遇,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天,大家一定要珍惜,再珍惜。真精進,真用功,­要防止魔來擾亂。魔不是青面獠牙,青面獠牙就把你嚇跑了。魔會顯得甜甜蜜蜜,讓你見到­他,就不想離開他,這個麻煩可就大!要很冷靜去觀察,魔跟佛不一樣,佛句句話跟經教相­應,魔要小心,可能他一百句話,裡頭有九十九句話跟佛講得差不多,有一句話不是的,那­你就上大當了,這一句就把九十九句全破掉了。這是我們早年學佛,李老師常常叮嚀囑咐,­要我們小心謹慎,不要因佛道而走向魔道去,那就完全錯了。所以一定要相信世尊的四依法­,一定要依照、依靠經典。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十二集)  2012/12/5 淨空法師主講


淨空法師:魔鬼怪長得不是青面獠牙,你看到他一定非常歡喜

綺語是說的話很好聽,實際上是欺騙人

「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的話很好聽,實際上是欺騙人。綺語的範圍包括很多,範圍很大。現在我想最普遍的,每天打開電視,你聽聽那些唱歌跳舞,那些什麼內容?在佛教都叫綺語,他所表演的,他所有的唱詞,引誘你去幹殺盜淫妄。所以這個地方講,這要止、要禁止「前綺側乖理之惡語行」。綺是美麗的意思,花言巧語,說得很好聽、很動聽,其實它與性德相違背,側是偏在一邊,它不正。不但現在,在過去半個世紀之前,我們聽的流行歌曲都是屬於綺語。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心目當中最歡喜的,做為自己偶像的,都是些明星、歌星,為什麼?每天沒有離開電視、沒有離開歌舞場,這些全都叫綺語。所以你得認識它,他所表演出來的,讓你看到的、讓你聽到的,把你帶到哪一個方向,你有沒有覺悟到?他走的路不是聖賢之路,聖賢反面是什麼?《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常是什麼?仁義禮智信。如果他的言行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那用《禮記》的標準來說,他就不算是人了,他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不是青面獠牙,青面獠牙你早就不會接近他了。你看到他一定非常歡喜,他在引誘你。你自己真正吃虧上當你不知道,到你覺悟到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正面的,「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反過來,古人所謂是言之有物,你的言詞當中有內容,有什麼?有仁義道德。中國古代,用現在的話來說,文藝的演出、表演,它有個共同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孔子說的「思無邪」。演出的節目,你看到、聽到、接觸到,你不會有邪念。這個標準在中國用了幾千年,每一個朝代興旺的時候一定遵守,這個朝代將要滅亡的時候,大家都疏忽了。只要文藝的演出裡面是邪思,邪思邪見,這個社會就有災難,社會肯定有動亂。今天,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的文藝表演,跟中國古老的標準恰恰相反。古人的話說得沒錯,全世界社會動亂,全世界的災難頻率不斷在上升,與我們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心行之所感,我們就明白了。

所以在早年,台灣提倡復興中國文化,沒搞得起來,只是喊喊口號而已。當時教育部有三個官員,好像是處長階級的,還有一個是教育部的祕書,向方東美先生請教。那一天正好我在老師家裡,我聽他們跟老師在談話。他們向老師提出問題,政府要推動文化復興運動,應該從什麼地方做起?向老師請教。老師聽到這個問題,神態非常嚴肅,沉默了大概五分鐘,一句話都不說。五分鐘之後,老師說話了,「有」,這就是有方法。什麼方法?從哪裡下手?老師告訴他們,第一個,台灣當時有三個電視台,這三個電視台關閉,大概還有十幾、二十個無線電廣播電台也要關閉,報紙、雜誌統統要停刊。這三個官員告訴老師,「老師,這做不到!」老師就跟他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文化,只要有這個東西在,還能復興嗎?」我聽老師這個談話印象非常深刻。

今天不但電視台沒有查封,台灣現在恐怕有幾十個電視台,不只三個了,我看至少都有三十個,怎麼得了!這些用十善來看,全都是妄語、綺語、惡口、兩舌,全都犯了。那我們要天天看電視,我相信念佛都不能往生。我從那一天聽到老師說了這個話之後,這應該有四、五十年了,我再不看電視了,電視、廣播、報紙、雜誌我統統拒絕。他們有權利演出,我有權利不看。為什麼?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不要再受染污了。所以想到古時候的這些演出,它的內容,你看看中國的平劇,更早的崑曲,詩詞歌賦,裡面的內容,五倫、五常、八德,都是在宣揚這些。所以社會安定,天下太平,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特別是一些做家長們,你們有子弟,希望子弟將來能做一個好人,這些東西不能不禁止。可是小朋友也喜歡看電視,家裡可以有電視,不要有天線,電視節目收不到,自己可以買好一點的這些光碟在家裡面播放,教你的兒女子弟。這是一個好辦法,讓他所看到、接觸到是正面的,而不是反面的。正面的光碟有,不多,但是可以重複看,這是教育、這是上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看了讓小朋友開智慧,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他對於善他喜歡親近,不善的他能夠排斥,這樣才能夠收到教學的真實利益。所以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饒是豐饒,益是利益。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與人接觸,談話也要注意這一點,雜心閒話最好不要談,浪費時間。學佛的人,諺語所謂「三句不離本行」,第三句一定要講到佛法,自己修學的心得可以與人共享,聽經有悟處也可以與大家分享。這些言語是有意義的言語,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這應當學習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二八集)2011/5/29 檔名:02-039-0428


淨空法師開示:修行人淫心不斷,必落魔道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楞嚴經》

底下一段,佛給我們說明,你修行要是不斷淫念,不但不能出三界,必墮魔類——妖魔鬼怪。

這一段經文是: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智”從哪裡得來的呢?

不斷淫念當然決定不是真實的智慧。

我們曉得真實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那是般若智慧。此地所講的智慧,就是佛法中常說的“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智慧,他有。“禪定現前”,這個禪定是世間禪定,如果修學得非常的如法,那就是經上所講的“四禪八定”,這一種禪定現前的時候,我們一般世間人要是看到了,也會非常讚歎。譬如他一入定,能夠十天、半個月不出定;甚至於定功更深的,一入定可以二、三個月才出定,我們看到這種人,必然是五體投地,佩服得不得了!

這真有工夫,這是得禪定的。

得禪定能不能出三界呢?

不見得。

假如他有這個工夫,又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那決定成功,決定得生。如果他不求往生淨土,將來一定往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不能出三界。

如果他這個淫念不斷的話,他就墮到魔道去,那就非常非常可惜了。

“魔”的特徵是什麼?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認識他?

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魔不要怕,要緊的是你要認識他。你認識他,就不受他的害,他也障礙不了你。你要不認識他,你就上當了,你受他的害,他會障礙你。

“魔”的特徵就是“淫心不斷”。這就是魔,這決定不是佛,縱然打著佛的招牌,他的淫念、淫行不斷,我們就知道這是魔王出現了。

上品魔王。

“上品”是定功深的。魔他也有定功,也有智慧,甚至於講經說法也頭頭是道,或許也有些神通(有定就有神通)。神通根據《楞嚴經》上所講的二種來源,一種是從禪定裡面生的,另外一種是魔附身。後一種神通不是這個人的,是魔附在他的身,於是乎這個人就有神通了,魔要是離開了,他這個通的能力完全失掉了。“佛菩薩決定不以神通做佛事”,換句話說,不用這個方法來接引大眾。

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這一些妖魔鬼怪,在我們現今這個社會裡面,《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所謂是“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這個時代,這些人很多很多,如果我們不認識他,學佛要是跟他學,則不會成就的;到最後縱然你學得很好,也變成了魔王、魔民、魔女,那就太可惜了!他們自己稱說,他是成佛了,是成菩薩了,或者說他是佛菩薩再來的,但他的教誡當中,決定不禁止淫欲的念頭,甚至於還讚歎,那麻煩就更大了。


觀音噶瑪巴:魔王躲在我們心靈最深處

魔王躲在我們心靈最深處,不斷射出的五支箭,也叫「花箭」。它表面上看去相當吸引人,令人不禁心嚮往之,可一旦射中了我們的心,就能引發令人顫抖的大苦。執著是一切顛倒的根本,能放下執著,無始以來的生死即了。

不具空性正見的修行,將使你在輪迴中陷得更深!

魔不是青面獠牙,會顯得甜甜蜜蜜,讓你見到他,就不想離開他


淨界法師:一個人會著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歡喜,就來干擾你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佛陀對我們的勸誡:五陰魔境是在所難免,你不修行便罷,你一旦修行,你就要面對了。如何面對呢?你有兩個選擇:第一,你用迷惑顛倒的心來面對,你用攀緣心來面對,你就會產生一個非常重大的過失。第二,你用覺悟、觀照的心來面對,那這種逆境反而變成你一種增上的功德。

五陰魔境到底對我們是傷害,或者對我們是加分的增上緣?就看你怎麼面對。佛陀就講出一個道理說:「然彼諸魔雖有大怒」,當然我們現在的初學者還不至於驚動魔王,可能驚動的是一般的鬼神、冤親債主,他非常地生氣。

但是很重要的是,即便他是很生氣,但是「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心態不同嘛!你們兩個各走各的路,魔王、鬼神他的心是活在貪求三界塵勞的妄想中,而我們修三昧的人是安住在妙覺心中,這兩種人心態不同。

二者有什麼樣的差別呢?看以下佛陀舉兩個譬喻:「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風有本事把燈光吹走?不可能嘛!燈光是燈光,風是風,這兩個不可能接觸的;如刀斷水,你用利刀去斷水,斷得住嗎?當然也斷不了!這是說明兩不相干。

第二個更重要——邪不勝正!佛陀說:真如有無量功德之法,所以我們的心「安住真如、隨順真如」的當中,就像沸騰的熱湯,這些魔王鬼神,他即便是有過去的善業,但是他們的心是隨順妄想的,就好像是寒冷的堅冰,堅冰遇到沸騰的熱湯,暖氣漸鄰。冰塊跟我們這種真如沸騰的心接觸的時候,自然消失掉。冰遇到火,那當然是冰塊溶化掉。

所以「徒恃神力,但為其客」。這些魔王鬼神即便他過去有一些善業力,佈施持戒的善業,但是他畢竟是活在攀緣心,怎麼能夠替你做主呢?他只是一個客人而已!

一個修行人,他的三昧之所以被破亂,主要是心中的五陰主人——我們的智慧觀照消失掉了,當主人的觀照力消失掉之後,「仁者心動」,讓這個魔王有機可趁。

這裡,有一個重要觀念:一個人會著魔,這件事情不能完全怪魔王,這樣對他不公平。因為他沒辦法破壞你,他頂多是誘惑你,他怎麼能破壞你呢?一個妄想能夠破壞你真實的功德,那佛陀早就被魔王破壞了。

魔王的角色,他只是引誘你生起妄想,然後讓你自己破壞你自己。不管魔王的神通力再怎麼廣大,他永遠只是一個客人,主人不在了,賊才能夠進來!

所以,一個人會著魔,就是在打妄想,就會帶動你過去的影像出來,然後你去攀緣。攀緣心一生起,你的心就有空隙,魔王就趁隙而入,控制你的心。所以說,是我們自己成就自己的破亂,使令這個客人得其方便。那怎麼辦呢?

把燈點亮黑暗自然消失!趕快把心把心帶回家,把佛號提起來,把楞嚴咒咒心提起來。你只要安住在真實的正法,邪法肯定不勝正法。一個房間會有黑暗,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光明不在,從來沒有說黑暗會把光明趕走,沒有這種事情,只有說光明能驅走黑暗。

問題是,光明不在,黑暗就做主了。所以面對黑暗最好的方式就是提起光明,你不用跟它抗拒,你把佛號提起來。當你心中正念提起來時,它自然消失掉。你只要心中不迷惑顛倒,你的主人翁一醒,它自然就消失掉。


這些現象就是魔,它藏在心的深處,引誘人造魔業

宣化上人

所謂魔業,皆由一念的妄想

諸位!我們生活在這世間上,多數人都是做了魔的眷屬,所行所為,盡是魔事。種種的魔事──就是魔業,交織成為一個大網,把我們緊緊罩在裡面,六道沈淪,而不自覺。

所謂魔業,皆由一念的妄想。你如有一念的真心,就成為菩提的道果。

如今我們皈依了三寶,有的出家了,就超出了魔業的網,永斷一切諸魔的事業。假設你不能超出三界,仍然在人天中流轉,那還是免不了與魔王做眷屬,互相往來,斷不了魔事業。如果已經斷絕諸魔事業,便得到了平等大智,了達諸法平等無二。以此平等大智的寶印,能印證一切的業,普遍印證所造的種種善業。

發心,就是發大菩提心。趣入,就是要人去修行,依教奉行,腳踏實地的去做,才能趣入一切種智。如果你知而不行,就不會趣入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它能照了無明,照破無明。

無明來時是個什麼現象呢?凡是自我觀念重、我見深的人,稍有拂意之事,心裡就不高興了,遷怒於人,周身熱血沸騰,大發脾氣,滿心煩惱。這就是無明軍在你身心中發動了攻勢,像一把烈火,燒毀了功德林。這時唯有以修行的功夫,用智慧寶劍,才能斬無明軍,撲滅煩惱的烈火。

諸位可曾見到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手中捧的一把寶劍,那就是智慧之劍,象徵著以智慧寶劍斬無明軍。斬除了無明軍,趣入了一切種智,然後才能成就一切出世間法。否則,無明軍將永遠侵佔了你的身心,沒有快樂,只有煩惱,更談不到得出世間的清涼法了。

譬如我曾說過人都是魔王的眷屬,我想一定有人反對我這種說法。大家可以安下心仔細思惟一下,如果現在你想去拜佛,若稍停,心中就生起另一念頭:“等一等!現在不去拜佛。”或者想讀讀經,心中又一轉念,“不好意思,怕人說假用功。”再想打打坐,修習正定,忽然又另起一念,“修行究竟有什麼好?你看金山聖寺的那些男女出家人,日中一食、夜不倒單,那樣精進,也沒見到有幾個成了佛?”

像這些現象,很多人曾經體驗過,這種現象就是魔。魔就是常常與你講道理,用說服主義拖著你向後轉,軟硬手段兼施,教你不吃虧,專佔人的便宜;叫你多享受,不吃苦頭。這都是引誘人的魔法。

等你真的照他所說去做,所謂做魔事、作魔業、造魔業,墮落受苦煎熬的時候,他就高興得拍著掌哈哈大笑!這就是做魔王眷屬的結果。

你們可曾體驗到,心中常常好像有兩個人在那兒爭論?一個說:

“你出家吧!修行辦道才是人生的正道。”

另一個則說:“有錢有勢,結婚生子才是人生的幸福,比出家修道更好。”

這就是一位佛,一個魔,在你意念中互相爭論。

還有,好像有錢的人,本想多做點佈施功德,但另一個念頭就說:“你真傻,把錢都佈施了,自己想吃點好的也沒有錢,想穿點好的錢也不夠用;為什麼不多留點錢,買棟好房子,買部新式的汽車,一家人過得舒舒服服,不是很好嗎?不要再佈施了。”

這都是魔在作怪,不讓你精進修道,就希望你懶惰不精進,永做魔的眷屬。

這種現象,藏在心的深處;而一般人的心理,又多偏向物欲私有,所以不容易覺察到它是顛倒的。

這個心,就是一個理欲的戰爭場。理,就是真理;欲,就是愛欲。當你的思想趣向真理時,愛欲就像一片烏雲,立刻就將你的真理之光遮蓋。理欲就這樣在人的內心交戰,造成矛盾,把人的心情弄得坐立不安,精神恍惚,顛倒發狂,啼笑皆非,所以說這心就是“理欲的戰場”。

這心又是一個“陰陽交關處”。陰,是黑夜,就是魔;陽,是光明,就是佛。

出家修道本來是條最好的路,是件最無上的好事,但多少人都被親情所牽制,因循虛度此生;等到真能放下一切時,不是老邁了,就是將死了,真是危機四伏!

雖然如此,也只是一念之差,一念善就是佛,一念惡就是魔。說人是魔王的眷屬,又何嘗不可說人是佛的眷屬、菩薩的伴侶呢?只要你心中常存善念,積種種的善根功德,就和佛菩薩常在一起了。這種道理很明顯,但多被人忽略了。

我們能常自仔細警策,多親近善知識和聞法,處世接物,不違真理正道,念念中不忘眾生,自然永斷了諸魔業,成就一切出世間法。


淨空法師:禁不起外面誘惑

現在的社會,物質享受超過古人百倍、千倍;相對地,造罪業也超過古人不知多少倍!這個罪業造了要受報,不能不受報,果報現前的時候,怎麼辦?

這個世間,善知識有沒有?肯定有。為什麼?眾生愈苦,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愈多。但是,你怎麼樣?你不認識! 現在是末法時期,魔強法弱,魔多佛少!你要問,那是什麼原因?真心學好的人不多,不願意學好的人太多。

現在這個社會,眾生劣根性很重,禁不起外面誘惑,很容易造罪業。魔看到你造惡業歡喜,趕快來幫助你造作五逆十惡,拉你墮地獄。在沒有墮地獄之前,你對魔佩服得五體投地,到哪一天墮落,你後悔莫及了。


淨界法師:魔王的角色,他只是引誘你生起妄想,然後讓你自己破壞你自己

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歡喜,就來干擾你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看下一段:

佛陀對我們的勸誡:五陰魔境是在所難免,你不修行便罷,你一旦修行,你就要面對了。如何面對呢?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你用迷惑顛倒的心來面對,你用攀緣心來面對,你就會產生一個非常重大的過失。

第二,你用覺悟、觀照的心來面對,那這種逆境反而變成你一種增上的功德。

五陰魔境到底對我們是傷害,或者對我們是加分的增上緣,就看你怎麼面對。

佛陀就講出一個道理說: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當然我們現在的初學者還不至於驚動魔王,可能驚動的是一般的鬼神、冤親債主,他非常地生氣。

但是很重要的是,即便他是很生氣,但是「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心態不同嘛!

你們兩個各走各的路,魔王、鬼神他的心是活在貪求三界塵勞的妄想中,而我們修三昧的人是安住在妙覺心中,這兩種人心態不同。

二者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看以下佛陀舉兩個譬喻:「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風有本事把燈光吹走?不可能嘛!燈光是燈光,風是風,這兩個不可能接觸的;如刀斷水,你用利刀去斷水,斷得住嗎?當然也斷不了!這是說明兩不相干。

第二個更重要——邪不勝正!

佛陀說真如有無量功德之法,所以我們的心「安住真如、隨順真如」的當中,就像沸騰的熱湯,這些魔王鬼神,他即便是有過去的善業,但是他們的心是隨順妄想的,就好像是寒冷的堅冰,堅冰遇到沸騰的熱湯,暖氣漸鄰。冰塊跟我們這種真如沸騰的心接觸的時候,自然消失掉。冰遇到火,那當然是冰塊溶化掉。

所以,「徒恃神力,但為其客」。這些魔王鬼神即便他過去有一些善業力,佈施持戒的善業,但是他畢竟是活在攀緣心,怎麼能夠替你做主呢?他只是一個客人而已!

一個修行人,他的三昧之所以被破亂,主要是心中的五陰主人——我們的智慧觀照消失掉了,當主人的觀照力消失掉之後,「仁者心動」,讓這個魔王有機可趁。

這裡,有一個重要觀念:一個人會著魔,這件事情不能完全怪魔王,這樣對他不公平。因為他沒辦法破壞你,他頂多是誘惑你,他怎麼能破壞你呢?一個妄想能夠破壞你真實的功德,那佛陀早就被魔王破壞了。

魔王的角色,他只是引誘你生起妄想,然後讓你自己破壞你自己。不管魔王的神通力再怎麼廣大,他永遠只是一個客人,主人不在了,賊才能夠進來!

所以,一個人會著魔,就是在打妄想,就會帶動你過去的影像出來,然後你去攀緣。攀緣心一生起,你的心就有空隙,魔王就趁隙而入,控制你的心。所以說,是我們自己成就自己的破亂,使令這個客人得其方便。那怎麼辦呢?

把燈點亮黑暗自然消失!趕快把心把心帶回家,把佛號提起來,把楞嚴咒咒心提起來。你只要安住在真實的正法,邪法肯定不勝正法。一個房間會有黑暗,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光明不在,從來沒有說黑暗會把光明趕走,沒有這種事情,只有說光明能驅走黑暗。

問題是,光明不在,黑暗就做主了。所以面對黑暗最好的方式就是提起光明,你不用跟它抗拒,你把佛號提起來。當你心中正念提起來時,它自然消失掉。你只要心中不迷惑顛倒,你的主人翁一醒,它自然就消失掉。


問:魔鬼有天魔等,請問行十善的人才能升天福報,哪有上天作惡呢!作惡的如何能升天,魔王有諸大神通,為何不明佛法因果而學佛,魔作惡受因果報應否?

答:善分『有漏』『無漏』之別,此漏無漏二法,含義甚深,不能在此多添枝葉,加以詳釋。茲可略言其概,能斷『見思二惑』之善,謂無漏善,不斷二惑之善,謂有漏善?二十八天之身,皆具見思二惑,故作有漏善者生之。惑輕者易於學佛,惑重者難以學佛,世間小富貴,尚有『富貴人學道難』之訓,天魔大富,不好佛法,有何奇怪。有惑即造業,造業即受報,況有多劫帶來之惑乎,此所以二十八天,統不免於輪迴,天魔天福享盡墮落,豈能例外。(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宣公上人: 魔很聰明的,他看這人有什麼貪心,魔就用什麼方法來誘惑你。

所以我們修行人,也不用念什麼咒,也不必用什麼法,就老老實實的,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埋頭苦幹,好好修行,什麼魔也沒有辦法你。

你一有貪心,一有僥倖心,想要占便宜,找捷徑,就容易著魔的。


宣化上人:末法時代魔強法弱,魔王使的這個方法是最毒了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阿難!你應該要知道,在前面講的,想陰所發生的這十種陰魔的境界。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尤其在這個末法時代,就是在我佛法裡邊,或者他出家修道,或者這個魔王附到人的身上,或者他自己現出來這個魔王的神通,現出種種的形像,或者現佛身,或者現菩薩身,或者現阿羅漢身,或者現天人的身;這魔王什麼身他都可以現的。

皆言已成:他們都說他已經成了什麼呢?正遍知覺:“正遍知”也就是佛。“覺”,有正知,有遍知。什麼叫正知呢?知道心包萬法,這是正知;知道萬法唯心,這是遍知。有真正的正知正見,這是佛,叫正遍知。可是這個魔也冒充佛,說他也是正遍知了。

在釋迦牟尼佛入涅槃的時候,佛就叫魔王來,吩咐魔王說:“你呀,規規矩矩的啦!你以後都要守規矩的,不要不守規矩。”

魔王說:“我守規矩?守你的規矩?好,到你末法的時候,我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飯,往你那飯鍋裡頭屙屎,在你那裡邊來破壞你的法!”

釋迦牟尼佛聽見這話,就憂愁落淚了,說:“我真是沒有辦法,你呀!你使這個方法是最毒了。”

這所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獅子身上的蟲子,它吃獅子身上的肉,這就是表示末法時代魔強法弱,魔王最多了。所以我們修道的人,切記要小心!

什麼叫魔王呢?這魔王就是與人不同的,你看他那個樣子魔里魔氣的,就是個魔王,他很特別的,這也是魔王的表現。


宣化上人:神通還是魔通?

一般人難辨真假邪正,很容易被天魔外道以魔通所攝,殞滅種智,敗壞靈性乃至喪失道業。

五眼六通本自性

近年來有幾位西籍男童,能夠回憶彼前世曾做過喇嘛。據說,這些兒童不但能記得宿生所做的種種事情及所遊化的地方,甚至不需人教就能講流利的藏語。這類消息,在馬來西亞各報章上曾大幅刊載。

上人說:「這些小孩皆是宿慧所秉,或者開了五眼,其實不足為奇。目前在中國大陸,這類的孩子有數百。他們能夠在隔壁或遙遠處使用五眼(非普通人之肉眼)看到字。」這些小童,年齡多數在六歲至十一歲之間。到年事稍長,有些人便不復有這種異能。

上人說:「五眼六通,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潛能神通,可以說是高超智慧發揮的一種表現。不獨佛菩薩有神通,所有眾生亦本然具足這種天分,只因無明昧心而不顯。若能童貞入道,一開始便嚴持淨戒,從不打染汙的念頭,不搞男女關係,加上有明眼的善知識栽培,很容易開五眼,證六通,成就道業。

可是,神通、異稟,其中亦有千差萬別。若依正覺修真,返本還原,則為神為聖;正智發展到究竟處,則為羅漢、為菩薩、為佛。

若依邪覺,不持戒律,或飲酒吃肉,或讚歎淫欲,或瞋恨心重,通達之後專用來害人或求得名聞利養──則此類非為神通,而是魔道、鬼通。縱有禪智現前,亦淪入魔道,或為大力羅刹、鬼帥、精靈地祇,啖精氣鬼之類。一般人難辨真假邪正,很容易被天魔外道以魔通所攝,殞滅種智,敗壞靈性乃至喪失道業。」

眾人聽後豁然有醒。上人繼續說下去:「《楞嚴經》上的〈四清淨明誨〉說得很清楚,若人習禪而不守殺、盜、淫、妄四根本大戒,縱得到神通或禪定現前,或能宣敷妙法,或飛天遁地,也只會墮落魔道;因為他不守戒,不能清淨無漏故。因此,修道人必具擇法眼,真假只在一念間;毫釐之差,卻有天壤之別。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大家要特別注意!」

有人問:「何謂返本還原?」

上人:「就是修真,回復清淨童體,把這個臭皮囊煉成金剛不壞身。縱使從前曾損壞了身體,若能懸崖勒馬,火速撤退,背塵合覺,那麼今生也有恢復本然清淨的機會。可是一定要弄清楚,所謂『煉成金剛不壞身』,並不是一般愚夫愚婦去追尋『即身成佛』的口訣。那是欺騙無知的濫調。

釋迦牟尼佛尚且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我人能不守戒,男女亂作胡為,而又能即身成佛──試問世間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這種口號專為那些既不願持戒,不肯苦幹,又貪求僥倖、求捷徑的人而設,投其所好,令彼墮落。」

眾人無不深自慶倖得聞正法音!《楞嚴經》上說:「佛滅度後,末法之時,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令真修行,總為魔眷。」今既遇明師,能破邪顯正,直言不諱,以正視聽,吾人又怎能不修清淨行耶?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楞嚴經》

真正的善知識

此時,又有人發問:「那麼,如何辨別善知識、惡知識?」

上人說:「那很簡單,先衡量他是否貪財?是否好色?就以此二端作準繩。真正的善知識是絕不貪錢的。不像有些外道,你一進門他就要你把整副身家和盤托出,或者巧設種種玄妙的名目來向信徒要錢。灌頂要幾百塊,寶瓶要幾千塊,醫病要多少錢,祝福又要多少錢,私傳密法又要多少錢。

或者說我看你氣色很不好,若不出多少多少錢,恐怕不能破財擋災。用恫嚇手段把人的錢都騙過來了。愚人急功近利而供養邪師,不知用錢財在持淨戒的僧寶身上,廣植福田,以求增長善根。你們有些人跟隨我多年,我什麼時候向你們伸手要過錢?不要說現在,就算剛開始經濟非常窘迫之時,我曾向誰訴過艱難?」

隨即,另一位法師說:「眼觀時下的中西佛教刊物,很多提出雙修法,說人既不須斷欲,又能即身成佛,危害了不知多少青年男女!這是引誘人獸性的最卑劣的手段啊!好像在西方此類的妖孽日新月異。有些信徒問他:『佛教徒不是教人斷欲嗎?怎樣斷欲,人真能斷欲嗎?』那種邪師就答云:『欲愛是不能斷的,只能提升,把它化為一個最大最大的欲念,乃至包括所有眾生在內。』這豈不是鬼話連篇?還有很多瑜珈術、密術,公開宣揚淫欲為菩提之根本。師徒相授,以此謂為『即身成佛』之無上秘訣。恐怕將來只會墮無間獄。」

令其聽者,未聞法前,自心開悟……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

讚歎淫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

以上略舉《楞嚴經》〈五十陰魔〉經文數節。願有識之士,慎自審察,明辨真假,無令天魔得其方便! 


宣化上人:什麼人是魔王的子孫

凡是佛教徒,必須具足擇法眼才能認識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

正法是佛說;邪法是魔說。

淺言之,正法是大公無私;邪法是自私自利。有了擇法的智慧才能有正知正見,無論面對什麼事情,皆認識得清清楚楚,分析得明明白白,要用真理來辨別是和非,判斷善和惡。若是糊裡糊塗,腦筋不清楚,人云亦云,那就是愚痴。人家說什麼,你就信什麼,這樣一點辨別的能力也沒有,專喝人家的口水,那有什麼意思?

所以要參禪打坐,有了智慧就有擇法眼,曉得是正法或是邪法。否則同流合污,隨波逐流,人家向地獄跑,你也跟著往地獄跑;人家跳廁所,你也跟著跳廁所,簡直成了人家的影子。多麼可憐!自己一點智慧也沒有,把魚眼睛當珍珠,真假不分,黑白不明;以偽作真,以真認偽,這種行為,令人可笑。

愚痴到這等程度,把賊人當作兒子,殊不料上了大當,家中所有的財寶都被賊人搶走。我們修行人要認清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如果把邪法當作正法,如同認賊為子一樣的糟糕。這種行為不但誤害自己,也誤害他人;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自己沒有神通硬說有神通;自己沒有開悟竟說開悟,種下這種大妄語的因,將來一定墮落拔舌地獄受果報。凡是打妄語的人,墮在此種地獄永遠沒有脫離的日期。


舉一個例子來說:有這樣一個修行人,不親近明眼善知識,不求其指導而閉門造車,相信自己的知見是正確的。自己盲修瞎煉,得不到要領,結果浪費時間走火入魔,好像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一樣的危險。這種行為太愚痴了,實在可憐。

這個修行人不但無慚無愧,反而大言不慚地說:「我得到聖人以心印心的法,將來可以做祖師。」

或者這樣說:「我已經開悟,證得大智慧。」

或者這樣說:「我已經證果,證得無學位。」

或者這樣說:「我是觀音菩薩轉世,或者我是文殊菩薩轉世,甚至是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等諸大菩薩轉世,你們知道嗎?」

或者這樣地說:「我是齊天大聖降臨人間,你們應向我叩頭。」

甚至打妄語說:「我已經成就佛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迦牟尼佛是我的師兄,菩提達摩向我頂禮。」

一派胡言,令人發笑。

前邊所說種種的妄言都是邪知邪見,還有很多不能一一舉出來,現在不過略舉幾個例子而已。

這種人都是魔王的子孫,波旬(魔王)的眷屬。驕慢自大的人,或者貢高欺人的人,就是破壞僧團的敗類,毀滅佛法的叛徒。

我們為衛護正法要伸張正義來消滅邪說,打倒異論;要抖擻精神振作起來,勤修戒定慧。

修戒的人不會打妄想,更不會自我宣傳到處賣廣告,絕對不誇耀自己有道行令人敬佩,貪圖供養;

修定的人黃金當前不動心,美色現前心不動,到這火候時萬事無掛礙,所謂:「如如不動,了了常明。」

修慧的人智慧光明照耀一切,將無明化為光明。無煩無惱,無苦無憂就得自在,得解脫。

這三無漏學修得圓滿時,自然貪瞋痴三毒的火都熄滅無餘。這樣就把魔王的邪知邪見和其謬論及詭異之言,不用攻擊,不用爭辯,自然而然被消滅及破壞。


現在用八句偈頌來說明這個道理,略略解釋於下:

「如如不動降魔軍」:魔境來臨時,心能如如不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到了這種定力堅如金剛的程度,十大魔軍便知難而退。把他們降伏了,他們便不會再來擾亂修道的清凈心。

「了了常明照眾心」:如如不動是定力;了了常明是慧力,其中也包括戒力。戒定慧有連帶的關係;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缺一不會圓滿有成就。戒定慧常放光明,照耀眾生之心,令得自在。

「大公無私修正法」:修道人時時反省,捫心自問:有沒有自私心?有沒有貢高心?所行所做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若是為自己,那就是自私;若是為大家謀幸福,那就是大公無私。要修沒有自私的正法,不要有驕傲的心,總覺得自己了不起,修行比人強,智慧比人高;有了這種不正當的思想時,那個我慢魔就興風作浪,令你目空一切看不起任何人。這樣一來,就把你拉到魔的世界去,作為魔的眷屬。

「至中勿偏守規箴」:至中就是中道,不過也無不及,恰到好處──不偏於空,不偏於有;非空非有,便是至中。修道要修中道,不修旁門外道;修道人切記不可錯因果,不可亂講話,不可犯戒律,要守規矩,要勤精進,認真辦道,禁止戲論,嘻嘻哈哈的行為更是要不得。無論修行有什麼成就,可是不守戒律也是枉然,徒勞無功,不過自欺欺人而已。

現在萬佛聖城的僧人,最有修行功夫,最守規矩的人還是三步一拜的兩位行者。他們對誰都不說笑話,不生瞋恨心,也不生自滿心;心平氣和在三步一拜,與世無爭,與人無論,只知為人,不知為己,這種精神實在可嘉。平心而論你們所有的人,不及他們百分之一。你們要學習他們的修行,只知耕耘,不問收穫。修道人,最忌諱是諂媚的行為,說些令人歡喜的恭維話。這種行為太卑鄙,令人作三日嘔。諸位有則改之,無則勉之。

「驕傲習氣當拂拭」:要把驕傲自大的不良習氣掃理乾淨,拂拭清潔,不留半點塵垢。所謂「一塵不染」,這時心明如鏡,物來則現,物去則淨,沒有執著。

「自贊行為要掃清」:要把讚歎自己的行為收拾乾淨,大掃除一番,把自滿的垃圾遠遠地拋棄。

「克己復禮勤策勵」:時時鞭策自己,勉勵自己,不可現出特別的樣子,總覺得自己比旁人好,比旁人強。有這種思想的人,根本不如人;克己復禮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也不會自滿,都是謙恭和藹,和平相處。

「佛教功臣救人群」:僧人是社會的教育家,指導眾生改過自新,令其有重新做人的機會;應當做些救世救人的工作,利益人群,這是僧人的責任。如果有這種大無畏的神聖精神,那才是佛教的功臣;若是貢高我慢而不能謙恭和藹的話,不但不能度人,不能影響人,就是自己也度不了,也影響不了。

今把這八句偈頌,淺釋其義理。希望各位迴光返照,反求諸己。我今天所講的話,誰有這種毛病,趕快改過來;若沒有這種毛病,更要努力向前精進。


宣化上人:魔王的子孫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七日開示

魔王和佛鬥法,佛用定力勝過魔王的神通力。魔王對佛說:「我現在沒有辦法勝過你,可是等將來,你的弟子定力不夠,知見不正的時候,我就鑽到你的門裏來,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飯,然後在你的飯鍋中,拉屎撒尿,看你怎麼辦?」釋迦牟尼佛黯然地說:「那我就沒有辦法了。」

現在居然有出家人,公開地說《阿彌陀經》是假的,他的理由是「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沒有根據可考證,是哪位地方官所測量的?也許比十萬億國土多一點,也或許少一點,哪有恰好是十萬億國土呢?這種謬論多愚癡,令人可笑!

最近又有一個出家人,他對大家宣佈《楞嚴經》是偽造的,不可相信。他根據「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饈。」這段經文,認為這不合乎當時印度的風俗,因為印度是不講孝道的。因之他斷言《楞嚴經》是偽造的,而非佛所說的經典。這是毀經謗佛的行為,其果報也是不堪設想的。他的思想太幼稚了!居心何在,可想而知!

在《法滅盡經》上說:「將來到末法時代,最先滅的經典,就是《楞嚴經》。」因為《楞嚴經》是正法時代的代表者,若無《楞嚴經》,就沒有正法。現在有許多山妖水怪,主張《楞嚴經》不是佛說的,要大家不要相信。若是不信《楞嚴經》,則其他經典均可一筆勾銷,都可以不相信了。為什麼?因為沒有根據嘛!所以魔王的心腸真是太毒辣了!

就是因為《楞嚴經》說得太真了,而他不能守四種清淨明誨,不能修二十五聖圓通法門,更不敢看五十種陰魔的境界。為了怕原形畢露,令人曉得他的真面目,因此就要想法毀滅《楞嚴經》。這個毀滅,不是燒經,而是從眾生的心中毀滅它;令大眾對《楞嚴經》失去信心。

世上的事,就是這樣微妙,真的很少人認識。好像賣假藥的生意,非常興隆;但賣真藥的反而沒有生意。為什麼?因為沒有人真正認識它的價值。所以說真的往往沒有人認識,假的卻令人迷醉,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

現在是末法時代,真正修持佛法的法師,有許多人毀謗他、不相信他。可是假的法師,因為講法很熱鬧,倒有很多人去聽法,講堂擁擠不堪,好像擠沙丁魚似的,擠得喘不過氣來。又竟然有出家人,提倡不吃齋的口號,他對大家說:「凡是吃齋的人都有貪心;不吃齋的人,才沒有貪心。」這種理論,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瞎人之眼目,令人糊塗。糊塗來,糊塗去;糊塗到地獄去,永遠出不來了。

所以學佛法,要有擇法眼,才能明是非辨善惡。否則,無異於盲人摸象,摸不出真正的道理,只是人云亦云,隨聲附和,人家說大象是牆,也跟著說是牆;人家說大象是柱子,也跟著說是柱子。究竟大象是什麼樣子?就不知道了!我們學佛法,要懂得道理,不可盲從,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宣化上人:在很多道場裡都有魔王的眷屬!

如何分辨佛的弟子或是魔子魔孫?

末法時代魔強法弱,在很多道場裡都有魔王的眷屬,名義上做佛事,實際上是擾亂佛教。

今年可以說是魚目混珠、龍蛇混雜的一年。為什麼?就是因為當初魔見到世尊成佛,他用種種魔術來擾亂世尊,可是絲毫沒有法子搖動佛的定力。

魔王在無計可施之下,他只好說:「今日我奈何不了你,但到佛法的末法時代,我會叫魔子魔孫混到佛教里,吃你佛教的飯,穿你佛教的衣服,但我要在你的飯鍋里大小便,把你佛教破壞得體無完膚!」

佛聽到魔王波旬發這種惡毒的願,佛陀雖然忍住了,但他憂慮末法時代魔強法弱,在很多道場裡都有魔王的眷屬,名義上做佛事,實際上是擾亂佛教。

今日佛教中人,只說佛教的話,但不行佛法,令很多信徒信心動搖。我現在教你們一個擇法眼,你們就可以分辨誰究竟是佛的弟子或是魔的弟子。

佛的弟子是修持戒律的,魔的弟子是破壞戒律。

佛的制度是教人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如果會爭、會貪、會求、會自私、會自利、會打妄語,這種人就是魔子魔孫;或者是做不到「眾善奉行,諸惡不作」,這種人也是魔子魔孫。

我們如何分辨佛的弟子或是魔子魔孫?主要就是要觀察他,看他是否一天到晚爭名奪利、與人鬥爭;看他是否只一味諂媚有錢人,看不起窮人;或者一天到晚儘是在想賺錢、求名利的法子,希望每天的生活非常熱鬧、非常繁華。

一個人為何求名求利?因自私。為何自私?因為自利。因為自私自利,故所行所為,表面上是為佛教,背後的目的實際上卻在破壞佛教,所以我們就知道──這是魔王的眷屬。

這些披著袈裟的魔王子孫,雖然是現佛教弟子的身,所為卻是老千的手段,由此就可知道──他是否真是佛的弟子。你們想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須要有真正的「擇法眼」,一定要很慎重!

佛教里說:「是男子皆是我父,是女子皆是我母。」我們這樣觀想──所有男子與我們有不可分的關係,女子也有同樣的情形。所以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既是如此,我們眾生都要生出一種無緣大慈的心──他對我無緣,我也對他生出一種慈悲的心;他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因此,就算是魔子魔孫,我們也要當作我們自己的父母來看,要躬行眾善來感化他們。

我對天主教、基督教或其它宗教,都不看輕他。我都不和他做敵人,而做朋友。在佛教里,本來就沒有敵人,因為毀謗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善知識。表面上,他是毀謗我,實際上,是要我們快點成道。他是用反面來教誨我們,他是怕我們不好──我們要這樣去想!

因為有人對我們橫逆相加,他是希望我們更好一點、更上一層樓,所謂「百尺竿頭進一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這就是希望我們不要得少為足,要我們勇猛精進,達到不退轉的境界,這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也就是真正行菩薩道。

 

【編注】恭錄自《人生要義》(宣化上人開示)

問:請問初發心學佛的人該如何學佛?如何選擇道場與善知識?如何判斷是否正法?

宣化上人:這沒有一個方法,你自己要有擇法眼。真的,你不要拿它當假的;假的,你不要拿它當真的,這就夠了。

 

問:如何辨別誰是真正的明師?

宣化上人:辨別誰是真正的明師,就看他有沒有爭心、貪心?看他是否是自私自利的人?看他是不是常說方便語、打妄語,卻推說是權巧方便。如果是這樣的人,還說他是善知識,那也就是不明是非了。

 

問:如何辨別善知識,惡知識?

宣化上人:那很簡單,先衡量他是否貪財?是否好色?就以此二端作準繩。

【編注】恭錄自《金剛棒喝──宣公上人答問錄》


魔王怎樣破壞菩薩的功德?

下面這一段「忍力成就」,這教我們,積功累德要如何把功德保持而不失掉?

那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忍辱就非常重要!

不忍,一發脾氣,火燒功德林,你­的功德全沒有了。

功德難,積功累德非常非常之難,什麼時候發一頓脾氣,完了!

如果臨命­終時發一頓脾氣,一生修的功德全完了,它變質了,變成福德。

所以,你要真正能保持功德­,你就曉得一生不發脾氣,沒有瞋恚心,這個人的功德會圓圓滿滿的保持住。

有一點點瞋恚­心,諸位要曉得,傲慢屬於瞋恚,傲慢是瞋恚的一分,是主要的一分,有這個東西,功德就­很難。

魔王波旬看菩薩修積的功德,總想把它破壞。怎麼破壞?

想辦法叫他發脾氣,用種種­方法來誘惑。菩薩有定力,菩薩有忍辱波羅蜜,無論什麼方法去誘惑,菩薩如如不動。

一般­沒有定力這些初發心的菩薩就難了,往往才修一點,就給魔王破壞掉了,禁不起誘惑。

《金­剛經》裡講六波羅蜜,唯獨布施跟忍辱這兩條講得最詳細,原因這兩條是六波羅蜜的關鍵,­一個是修福,一個是把福怎樣保住不失掉。

積功累德,功德的成就就是禪定、就是般若,禪­定、般若是功德的花果。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一九集) 2012/2/29  檔


淨空法師答有關魔王波旬的提問

問:為什麼魔王波旬欲障礙眾生成佛?

淨空法師答:魔王喜歡他的眷屬多,一個眾生成佛,他的眷屬就跑掉一個,(他不願意)這就是自私自利,貢高我慢,想控制人,這麼一個原因。 

 

問:魔王破壞正法久住,使眾生不聞正法,多劫沉淪,請問這對他有什麼利益? 

淨空法師答:便利他的統治,便利他控制他的人民(他所統治的人民)。因為你學佛一覺悟,你超過他,他有嫉妒心,他希望你都不如他,你要超越他,他就受不了,嫉妒心很重。 

 

問:欲界天是修上品十善而成就。魔王波旬住在第六層他化自在天,他也是修了上品十善嗎? 

淨空法師答:佛給我們說,他不算上品,他修的是什麼?他修的是下品十善。為什麼有那麼大的福報?他修的大。這個狀況是相當複雜的,他修大善。修大善為什麼不能算上品?他有嫉妒心、他有傲慢心、他有好勝心,有這三種心,修上品十善也變成下品。就好像什麼?這個杯子裡面裝的是醍醐,醍醐是最好的飲料,裡面有一點毒藥,醍醐是上品十善,加上一點毒藥進去就變成下品,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你要曉得,嫉妒、瞋恚、好勝、傲慢都是毒藥。你加了多少種毒藥在裡頭? 

譬如在我們這個道場,你在這個裡面,無論是做義工也好、是職員也好,或是裡面領導也好,如果你在這個工作裡面也有傲慢、也有嫉妒、也有權力,那都是裡頭加了毒藥。本來是上品十善的,現在變成下品,下品將來到哪裡去?到魔道去了,修羅、羅刹就是屬於這類的。但是在魔道裡頭,他這個毛病習氣斷不掉,到魔道,他的傲慢、好勝、好爭的習氣會增長。所以做了魔,魔也有很大的力量、福報,他用這個福報去做壞事,去傷害很多眾生。他享福,再下一世他就墮阿鼻地獄,他福沒有了,罪報完全現前,叫三世怨。這些佛在經上都講得很清楚。

 

問:法師在講經中提到,在臨終時除了本尊來接引外,其他的都有可能是魔王幻化菩薩形象來引導亡靈到三惡道。既然魔王居住在上品十善之地,這樣的行為不是與十善業背道而馳嗎? 

淨空法師答:剛才說過,魔有瞋恚心,魔有報復心,你前世跟他有過節,得罪他,你學佛,他來破壞你,你想往生,他把你往地獄送,這是他的報復。報復、瞋恚很難化解,這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做人,人的一生真正覺悟了,不跟一個眾生結惡緣,別人跟我結惡緣,我不跟他結惡緣,這就是真的覺悟了。別人無緣無故來譭謗我、來侮辱我,不生氣,那是什麼?那就是你的功夫,你真的學到佛了。如果遇到這個情形,你還是很生氣,還是懷恨在心,還是有報復,你沒有學佛,佛法對你沒有發生作用。縱然在佛門,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到臨命終時還會發脾氣就完了,一生修學的功夫全都失掉了。 

 

問:如果往生者跟他去,也會到欲界第六天嗎? 

淨空法師答:那要看你有沒有欲界第六天的福報,如果沒有福報就去不了。要修的大福報,你就到那裡去了,那就不能往生,真是上大當了。這個問得很好。

 

問:為何魔王波旬不怕果報?叫他的魔子魔孫來破壞佛法,是否另有用意? 

淨空法師答:魔王波旬,他不怕果報,他也沒有辦法脫離果報,他造的惡業,來世必墮阿鼻地獄,這肯定的。魔王他修的福很大,過去生中布施供養,為什麽會變成魔王?知見不正。佛在經裡告訴我們的,他煩惱習氣沒有斷,最嚴重的是嫉妒障礙。看到別人做些好事,他心裡就不舒服,這樣的人學佛,積功累德,將來果報都在阿修羅道,阿修羅、羅刹。有福報,瞋恨心很重,所以享福的時候沒有不造業;福享完了,罪果現成,就墮阿鼻地獄,道理在此地。有些人也明瞭,但是習氣他控制不住,境界現前,自己做不了主,難在這個地方。如何能克服這­ 個難關?那就是善緣,真正遇到善知識,遇到好的同參道友,遇到好的修學環境,這對他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沒有這些外緣的話,他很不容易克服煩惱。這個外緣什麼?天天幫助他,­ 天天有人講,天天有人提醒,天天有人做出樣子來給他看。日久天長,他受這個薰習,不知不覺他能改過自新,但是這種緣也是可遇不可求 。

 

問:請問魔王波旬是從哪裡來的?是屬他力,還是自性變現? 

答:自性變的,自性之外沒有一切法,一法不可得。魔王從哪裡來的?魔王是自己煩惱變現出來,給諸位說,就是從貪瞋癡慢疑裡頭變現出來的。所以佛跟魔是一不是二,一體的兩面,你清淨心現出來的是佛,是佛菩薩。你想想看,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十法界,十法界的因緣無量無邊,他跟我們講無量的因緣,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這就值得我們深深的去體會,佛第一個因素是平等心。你想想什麼是平等?你心裡動一個念頭就不平等了。像水,水不起波浪才平等,稍稍起一點波浪,就不平等了。所以什麼是平等?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平等,這時候佛現前。

《華嚴經》上講得太多了,佛就現前了,佛現前就是自性現前,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中國禪宗講得好。菩薩是什麼心?六度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常常存這個心自行化他這,菩薩。辟支佛十二因緣心,阿羅漢四諦心,天人上品十善四無量心,四無量慈悲喜捨。人道五戒十善心,下面餓鬼道貪婪、貪心,地獄道瞋恚心,畜生道愚癡心,這貪瞋癡。阿修羅道十善裡面夾雜著貢高我慢,好勝、好鬥就是阿修羅。所以你就想佛跟魔都是自性現的,可以說自性善現的是聲聞、緣覺、佛、菩薩、天人;自性惡就現這些羅刹、魔王。


不要輕易談魔王波旬,它的境界是凡人無法企及的

為什麼起這個題目呢,因為經常看到一些學佛的人居高臨下地說,魔王波旬如何如何,似乎一旦學了佛,就大有不把這欲界天主放在眼中的樣子,並且自得其樂地說自己有“佛慢”。

然而我想說,其實並不存在“佛慢”這種東西,我們既然學佛,就應該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潛心修好自身,尊重其他眾生,包括被稱為“魔王”的波旬。

在我們目前的社會來說,如果嚴格按照佛經中來看,幾乎沒有人是沒有“魔性”的。我們只是在通過修行,去掉自己過多的慾念,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但是在修成之前,可以說,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更接近於“魔”而非接近於“佛”。

不信你就試試看,找人一起來看玄幻的電視劇,看看你的朋友是更關注正面人物還是貪嗔癡俱全的反面人物,就是有那麼一些人一看到反面人物就會心跳加速,覺得又“酷”又“炫”,遠比正面人物來得吸引人。

學佛本身只是代表了我們面對善惡的一個選擇,有時甚至僅僅是一個暫時的選擇,並不代表我們已經得道,因此謹言慎言,永遠是不會錯的。

得罪一個普通的惡人,尚且可能受到報復,何況是妄言魔王,而且是妄言欲界天主?不要因為自己的胡言給自己惹下麻煩。我們常說要說善言,存善心,行善事,對物品尚且要愛惜,對蟲蟻都要慈悲,因此,對於魔,我們敬而遠之,少談為宜。

有人說,不談魔,不知佛。這種說法完全不對。難道我們要通過殺生才能知道要愛護眾生嗎?同樣的道理,我們只要知道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就可以的,並不需要過多宣揚那些錯誤的東西。

因此對於魔王波旬,我們還是三緘其口,多多宣揚歷代高僧的功德,多多宣揚正道正法吧。

高調行善,低調做人,阿彌陀佛。


這些是魔宮,這種溫柔的魔最難提防一進去,暇滿人生就沒了~進來看看~中華佛教顯密推廣協會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生活在世間的修行人很容易被世俗化,對世間種種社會活動、行為、生活方式,沒有足夠的智慧辨別、揀擇,很容易受社會和周圍環境的影響,逐漸世俗化。不知不覺就以世俗化把自己的道心和修行腐蝕、弱化。這就是溫柔的魔眾,讓自己的道心疲軟下來,趴在輪回裡再也不願出離....

想像有一隻盲龜,漫遊在像宇宙這麼大的海洋深水裡。水面上漂著一支木環,在海浪間漂蕩。這只龜每一百年才會浮上水面一次。佛教徒說,生為人身比那只盲龜浮上水面,又剛好把頭穿過木環還要困難。又說,即使出生為人,那些有很大福氣接觸佛法的人更是稀有難得;而真正把佛法牢記心中,表現在行動上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世俗化吞噬了暇滿

有一個比喻這樣說:把一隻青蛙放在涼水鍋裡,慢慢地燒水,這只青蛙感覺很舒服,不知不覺中就在裡面被煮死了。如果把青蛙放進開水鍋裡,它會立即蹦出來,保全自己的性命。

世俗化給人的假相是:這是有益的,這是給人安樂的,這是正常的,不但沒問題,還是很好的。所以這種溫柔的魔最難提防。實際上,自己已經陷入了迷亂,被樂的假相騙住了,在耽著它的滋味的同時,已經在加深樂執,和厭離、出離的心態完全相反。這種樂執一旦加深,就讓心麻木、壞死,而無心修道了。

“天人”的無暇

天人就是迷在五欲享受當中,使一切的時光都成為無暇。想一想,天人的壽命是人壽命的幾千、幾萬、幾億倍,為什麼說他是無暇呢?他有很多時間,又不需要工作,怎麼是無暇呢?其實他的心已經被五欲這個溫柔的魔王俘虜了,根本沒有心思修道。明眼人看他就是惡趣的候選人,他的享樂、他的花天酒地,就是他落入惡趣深淵的前奏。現在這個時代,欲塵這樣豐富,有點福報的人都墮在“天人”的無暇當中,毫不自覺。

我們定義:看電視就是無暇、進入超市就是無暇、進入高級餐館就是無暇、進入娛樂中心、歌舞場所全部都是無暇、進入風景區跟天人進歡喜園一樣,也是無暇,鑽到娛樂片、暴力片裡也是無暇,進入現在都市就是無暇,跟天人進天宮一樣。

我本人的看法是,對現代修行人來說,認識天人的無暇非常重要。天人的一生都成了虛度、成了無暇,他修道最大的違緣其實就是五欲。反觀我們有點福報,看電視、逛超市、享美食、買時裝、打扮、旅遊,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弄成無暇了。這樣再有時間、再有福報,也是無暇,因為你的時間都耗在享受上。心沒有入在佛法當中,就是無暇。

細算暇滿

從微細角度來說,在某一段時間裡,不修法,這段時間就是無暇。仔細檢視自己的人生有幾分上閒暇呢?大多數都成了無暇!沒福報的人整天要去工廠打工,實際是無暇。有錢的人享受,又是天人無暇。

很多時間裡,有暇、無暇是由自己決定的。很多時候,害自己的兇手就是自己!我們本來福薄業重,生在這個艱難的時代,每天要付出八小時的勞作來謀生。有福報的話,就不用這麼幹了,而僅剩的一點閒暇,也被自己無謂地浪費掉了。

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我們還有解脫的希望嗎?是不是下惡趣有份呢?目前已經是跑在暇滿的邊上去了。

牛馬等旁生的無暇,一生中一秒鐘的閒暇都沒有。但人搞不好,就會把自己搞成和旁生一樣。旁生為什麼一秒鐘閒暇都沒有呢?因為它的心沒辦法依于正法,整天負重勞作。如果我們人也是這樣,把僅有的一點閒暇都弄得沒有,那不是跟旁生一樣嗎?

就看自己怎麼做、怎麼抉擇,是把自己人生搞成暇滿人生?還是自己把自己搞成無暇人生?是用人身修菩提,還是用人身造惡業,把自己扔進輪回。何去何從,請自己定吧!如果有自由的時間,又遇到了佛法,還不把時間用在修學佛法上,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戒旅遊

常見有人談旅遊的必要。比如:要感受大自然的神聖啦!大好河山要遊歷遊歷,開拓心胸、眼界,增長見識啦!身心得到放鬆,更有利於以後的學習工作啦!

哪曾想過,這只是在換一種苦。學苦諦時講過,這就像擔子壓在一肩上,時間長了又換到另一肩上。原先呆在家裡、單位裡,現在換成兩隻腳不停地走,眼睛東張西望,看到這裡有新鮮的畫面,那裡有什麼景象,這時候是邊看邊生起了苦、空、無常想嗎?想到了無我、如夢如幻嗎?靜時都不見有,動時怎麼會有呢?不是虛度時光嗎?實際上,這跟解脫沒有直接關係,跟成佛度眾生沒有直接關係。如果有關係,不如升天好了,天界的景色比這裡好多了,但天天看天色天景,也不會解脫,何況人間的三山五嶽!

講出離心時,曾經講過所有的輪回盛事都是欺誑人的,不說看這山山水水,就算家住在頤和園,在皇宮裡享樂,問你是不是修行人?要不要厭舍這些?要不要把它看成火宅?既然是火宅,為什麼還為它耗費錢財、時間、精力?旅遊的動機就是你喜愛輪回。喜愛輪回的結果就是增長對輪回的愛著,直接是出離心的違品,所以,對修行是不利的。

據說虛雲老和尚有一次從安徽黃山去南京毗盧寺掛單。早晨背著簡單的行囊出發。在他感到天色不早時,就睜開眼睛往前看,發現已經到了南京城的城門。再往前走,又一抬頭,到了毗盧寺的山門。他從早上出發到太陽快落山,整整一天,吃沒吃過中飯,他不知道;過了幾條河、過沒過,他也不知道;鞋子走掉了,光著腳,他也不知道。虛老是這樣用功。為了了生死,什麼都不顧,哪有心思看山看水。

戒看報紙

在城市裡,人們在上班路上或者地鐵月臺上,花一塊多錢買一份晨報。其實裡面綺語連篇,但大家都愛看。

現在一種論調是人要瞭解世界、瞭解時事,瞭解國際、國內、周圍發生的事情,說這樣能增長知識,開拓見解。很多都是似是而非的話。

什麼叫做開拓見解呢?就是如實地了知真相,開正知見。世間寫的東西大多是邪知邪見。世間講新聞的人有他的一套評論、一套見解,他的這套見解不知不覺就滲透到你的內心。雖然裡面也會有一些世間善法,但這是極少的。大多數是講怎麼享受、怎麼消費、怎麼娛樂、怎麼競爭,談這個世界的男歡女愛、你爭我奪。

像這些國論、鬥爭論、享樂論、金錢論,都是綺語。在世間言論中,不會談輪回,不會開示世間的苦、空、無常、無我,不會警戒人們造惡的後果,不會揭示我執和煩惱是苦的根源。

我們並非不要拓開見識。從哪裡拓開見識?只有皈依三寶,眼睛看經書法語;耳朵聽佛菩薩成就者的話;心裡緣輪回的苦、空、無常、無我,涅槃的常樂我淨;想自己怎麼發大願、修佛法、度眾生,要緣這些。這些佛法在世間領域裡怎麼有呢?基本上都是顛倒說,你怎麼能在裡面開正知見呢?所以,世間的報紙、電視、書籍都沒必要看。

戒上網(上網要節制,不可太沈迷)

相對於看電視、打電話,更嚴重的是上網問題。年輕人晚上或者週末上網,兩、三個小時隨隨便便就被用掉。很多人刹不住車,直到深夜、淩晨,還在網上打遊戲、看新聞、建博客、發貼子、看電影、瞎聊天,耗費了大量的寶貴時光。

網路內容的欲塵太豐富。引得心直接從眼睛、耳朵兩道根門出去,進入欲塵的王國。人的心不到幾分鐘,就癡迷起來,無法自控地跟著欲塵的影子轉。算一算在上網的幾小時裡,受了多少染汙?網路內容的吸引力強,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它就像吸精氣鬼一樣,把人的精氣神很快吸掉。這樣只要上了幾年網,暇滿人身就毀了一半

戒世間活動

平時不能跑親戚、找朋友、搞世間活動,要儘量少打電話,修行人以正法為業,以正法為生命,不能混同於世俗人。

有人說:這樣做不合群,會被人嘲笑、冷落、拋棄的。

嘲笑沒什麼關係,因為你最後成辦的是解脫輪回,成佛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因果律不會因為嘲笑而顛倒。你在積功累德,人天擁護,無數的佛菩薩歡喜,你成就佛陀的事業,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即使被一萬個人同時嘲笑,也不應該放棄。

比如你出發去寶山取寶,很多窮光蛋嘲笑你的行為,你會不會放棄取寶呢?不會的,你只會付之一笑。一大群人沉浸在吸毒的快樂當中,而你不吸毒,他們嘲笑你,你會怎麼樣?也是付之一笑。因為是非、利害你看得清楚。

設想一下,你如果跟世間人同流合污,結局是什麼?為了不被嘲笑,隨順他們,他們做什麼,你也做什麼。拉你喝酒,你就喝酒。拉你唱歌跳舞,你就跟著唱歌跳舞。結局是什麼?是不斷在生死中流轉,喪失了成佛度眾生的大義。怎麼能因為瘋狂者、迷亂者的嘲笑而放棄成佛度眾生的大業呢?

我們佛弟子皈依了三寶,是以佛菩薩的教言為準繩的,按佛菩薩的教言去行事,佛菩薩告訴我們什麼應作、什麼不應作,是應當遵循的。這樣想清楚,自己的心就安了。

戒娛樂器具

家裡有電視機、電腦、攝相機、照相機等等,就像酒鬼身邊有了酒、獵人身邊有了槍、餓鬼身邊有了美味一樣,看到手就發癢,心就按捺不住。所以都是障道的冤家,一律要清除乾淨,不能留在屋裡。

有人說:這樣我的生活就沒情趣了、沒品味了。

不會的。修出離心、菩提心、無二慧是生活最高的品味,是往佛菩薩的品位上靠。拍拍照、看看電視,這是庸俗世間的一點樂趣,品味是非常低的。想一想,古今大修行人的關房裡有什麼照相機、電視機,沒有一例是以現代生活方式而成就的。

外物本來虛假不實。佛法是喚你回頭、不要迷在幻化的客塵裡虛生浪死。你倒抱著假相不放,還美其名曰“時尚”、“有品味”、“有情趣”,多半是給“自我”銬上幾副“美麗”的鐐銬,越銬越脫不開。

一天之中哪怕在佛法上花一小時,也能得到千萬年的利益。《賢愚經》上講,稍微對三寶做供養,就得到人天九十一劫的圓滿,何況是緣著正法殷重地聞思修,利益更加不可思議。這一生能努力地修積往生資糧,臨終就往生極樂世界了。耗那麼多時間、精力做世間法,不如做出世間法的億億分之一;無量劫追求世間法,不如一天一個小時花在佛法上的意義大。

你在佛法上得到的是永恆的樂。利用這個人身,能把無量劫要受的苦徹底消盡,能得到盡未來際永不退失的安樂,能徹底顯發佛性功德,能得到無窮無盡的法樂受用,再幫助盡虛空界的眾生脫離輪回,這樣大的義利是在你這個人身上就能實現的,而且是一生就能成就的。為什麼這麼糊塗,把一切暫時、究竟利樂所依的如意寶,用來造集三惡趣的業因?為什麼用無價的金器使勁地裝糞呢?有人善用人身成了佛、菩薩、往生了極樂世界;有人用人身造業,使自己淪為旁生、餓鬼、地獄眾生。這就是珍不珍惜人身的兩種結局。

我們要去掉虛假的生活,由一整套假相包裝起來的所謂“現代”方式要盡情拋掉,拋掉了就回歸到了道上、回歸到了法上,就返樸歸真,回到了本心,也就能與道相親,道心純厚。修道人不能做到少欲、不能樂在道中,就是沒有道心!儒者求道尚且“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禪者用功,連自己都要忘掉,其他哪裡是究竟法呢?如果不能少欲還說“珍惜暇滿”,那就成了自欺欺人。因為任貪欲膨脹,大量的時間都被耗在裡面,還說什麼珍惜暇滿呢?

很多人大多數時間用在賺錢、追求享受上。他對生活的要求降不下,吃穿用度降不下。能降下來,也不至於這麼累。像眼鏡,普通的一百塊就能配,非要配上千塊的;手機,兩百塊的就能用,非要買三、五千塊的;衣服,幾十塊就能穿,非要買上千塊的名牌。什麼都追求高檔、時尚,當然就成了金錢的奴隸、不得不辛苦勞作了。其實,儉樸的生活才省心、才安樂。

撿回浪費的時間

就是把以往浪費的時間撿回來。佛法並沒有古今之別,只是人的生活方式有不同。如果我們能迷途知返,採取與道相應的方式,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所以大家從今天開始,要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把不該浪費的時間都撿回來,把浪費人生的事都杜絕掉。把時間盡可能用在佛道上。這樣才能依止人身修道,贏得人身的大義。

(圖文轉自:網路)~ 南無阿彌陀佛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又有

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燃,墮無間獄。

《大寶積經》

“善臂,雲何菩薩摩诃薩具足屍波羅蜜?。。。。。。自不邪淫,教人不邪淫,願不邪淫;。。。。。。。。是菩薩持不邪淫戒,欲令眾生得住無學不淫戒故。“

《佛說梵網經》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佛說大方廣十輪經》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诃薩終身遠離邪淫,一切眾生皆為欲流之所沉沒,而能施於無畏無嫉無熱惱害,於己妻色恆生知足,無非法欲。以是善根果報力故,若有宿世邪淫果報,六趣生死流轉諸有,自作教他見作隨喜,而令悉離諸邪淫輪,輾斷惡業令無有余,乃至成菩提道,生於淨國無女人處,第一清淨,彼諸眾生皆悉化生,不從父母和合受身。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诃薩第三輪也。菩薩摩诃薩成就此輪,乃至不捨一切願行。

《增壹阿含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行跡。雲何為四?有樂行跡所行愚惑,此名初行跡;復有樂行跡所行速疾;復有苦行跡所行愚惑;復有苦行跡所行速疾。

“彼雲何名為樂行跡所行愚惑?或有一人貪欲熾盛,瞋恚、愚癡熾盛,所行甚苦,不與行本相應,彼人五根愚暗,亦不捷疾。雲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若以愚意求三昧盡有漏者,是謂名為樂行跡鈍根得道者也。

“彼雲何名為樂根行跡速疾?或有一人無欲.無淫;然於貪欲恆自偏少不殷勤,為瞋恚、愚癡極為減少,五根捷疾,無有放逸。雲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五根。然得五根,成於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謂名為利根行於道跡也。

“彼雲何名為苦行跡行於愚惑?或有一人淫意偏多,瞋恚、愚癡熾盛。彼以此法而自娛樂,盡有漏,成無漏,是謂名為苦行跡鈍根者也。

“雲何苦行跡行於速疾?於是,或一有人少欲、少淫,無有瞋恚,亦不起想行此三法。爾時,有此五根,無有缺漏。雲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為五。彼以此法得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謂苦行跡利根者也。

“是謂比丘有此四行跡,當求方便,捨前三行跡,後一行者當共奉行。所以然者?苦行跡三昧者難得,以得便成道,久存於世。所以然者?不可以樂求樂,由苦然後成道。是故,諸比丘,恆以方便,成此行跡。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

“雲何智者成就身三行?於是,智者思惟身行,無所觸犯。然復智者自不殺生,亦不教人殺生,見人殺者心不喜樂。自不偷竊,不教人盜,見人盜者心不喜樂。亦不淫泆,見他女色,心不起想,亦不教人使行淫泆;設見老母,視之如己親,中者如姊,小者如妹,意無高下。如是,智者身成就三行。是謂智者所行。如是,比丘,有此三有為之相。是故,諸比丘,愚者三相常當捨離。此三智者所行,不廢斯須。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大般涅槃經》

“復有說言:‘無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捨墮、九十一墮、四忏悔法、眾多學法、七滅诤等,無偷蘭遮、五逆等罪及一闡提。若有比丘犯如是等墮地獄者,外道之人悉應生天。何以故?諸外道等無戒可犯。是故如來示現怖人故說斯戒。’若言佛說:‘我諸比丘若欲行淫,應捨法服,著俗衣裳,然後行淫。復應生念,淫欲因緣,非我過咎。如來在世,亦有比丘習行淫欲得正解脫,或命終後生於天上。古今有之,非獨我作。或犯四重,或犯五戒,或行一切不淨律儀,猶故而得真正解脫。如來雖說犯突吉羅,如忉利天日月歲數八百萬歲墮在地獄,亦是如來示現怖人。’言波羅夷至突吉羅輕重無差,是諸律師妄作此言,言是佛制,畢定當知非佛所說,如是言說是魔經律。

《佛般泥洹經》端心莫念惡。莫思淫。有淫心者。不成阿羅漢道。夜臥淫欲態欲來者。當念女人惡露。淫意即解。恨怒心來。當念生在地上不久。法可久。

佛告諸比丘。依止毗捨離比丘皆悉令集以十利故為諸比丘制戒乃至已聞者當重聞。若比丘手自斷人命根。是比丘波羅夷不應共住。

《佛說方等泥洹經》又比丘有七覺意,則法不衰,當善念行:一志念覺,倚淨無淫,寂分散意;二法解覺,倚淨無淫,捨分散意;三精進覺,倚淨無淫,捨分散意;四愛喜覺,倚淨無淫,捨分散意;五一向覺,倚淨無淫,捨分散意;六惟定覺,倚淨無淫,捨分散意;七行護覺,倚淨無淫,捨分散意。如是七法,可得久住。

經藏毫無疑問的表明:贊歎淫欲、說邪淫無罪的是魔說,佛子當謹記,並應該以報佛恩的心去勸化眾生遠離淫欲。

其實,在佛陀時代就有些人用自欺欺人的手段,想當然的認為邪淫無罪,這是掩耳盜鈴。

我們看看佛陀是什麼態度。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禮三寶品第五十》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茂羅破群比丘與諸比丘尼共相游處,然諸比丘尼亦復好樂共相游處。其有人民稱譏茂羅破群比丘者,是時諸比丘尼極懷瞋恚,愁憂不悅。若復有人毀訾諸比丘尼者,是時破群比丘亦復愁憂不悅。是時,眾多比丘告破群比丘曰:“汝今雲何親近諸比丘尼?諸比丘尼亦復與汝交接?”

破群報曰:“我今解如來所說教誡,其有犯淫者,罪不足言。”

眾多比丘復告曰:“止!止!比丘,勿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教!其誹謗如來言教者,罪咎不少。又復世尊無數方便說淫之穢,其有習淫,使無罪者,終無此理。汝今可捨此惡見,備於長夜受苦無量。”然此破群比丘故與交通,而不改其行。

爾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而白世尊言:“捨衛城中有一比丘,名曰破群,與諸比丘尼共相交接,然諸比丘尼亦與破群比丘交接往來。我等往彼勸喻,使改其行,然彼二人遂更增益,不捨此顛倒之見,亦不順正法之業。”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破群比丘所,雲:‘如來喚卿。’”

爾時,比丘受如來教,即往到破群比丘所:“汝當知之:‘如來喚卿。’”

破群比丘聞彼比丘語,即往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彼比丘曰:“汝審親近諸比丘尼耶?”

彼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汝為比丘,雲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汝今是族姓子,剃除須發,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破群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是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佛告比丘:“非汝之法,雲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

破群比丘白佛言:“我聞如來所說,其習淫者,其罪蓋不足言。”

佛告比丘:“汝愚人!雲何說如來習淫無罪?我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污。汝今雲何作是語:‘如來說淫無罪?’汝好守護口過,無令長夜恆受其罪。”

佛告之曰:“汝今且止!須吾更問諸比丘。”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汝等頗聞吾與諸比丘說淫無罪乎?”

諸比丘對曰:“唯然,世尊,不聞如來說淫無罪。所以然者?如來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污。設言無罪,此義不然。”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言,我無數方便說淫之穢污。”

爾時,世尊重告諸比丘曰:“汝等當知: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祗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诤,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制限。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惡蛇。彼若見極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扪其尾,然彼蛇回頭螫蜇其手,由此緣報,便致命終。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玩習其法,十二部經靡不斟酌,亦不觀察其義。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義故。

“於是,若有善男子將護玩習其法: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彼人誦此法已,深解其義;以解彼深義之法,順從其教,無所違失。所以誦法者,不以勝負之心,與彼競诤。所以誦習法者,欲自纂修有察及。所以誦法者,果有所願,由此因緣,漸至涅槃。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求覓惡蛇。彼見蛇已,手執鐵鉗,先鑷其頭,後便捉項,不令動搖;設彼惡蛇回尾欲,害彼人,終無所至。所以然者?諸比丘,由其捉項故。此善男子亦復如是,誦習、誦讀,靡不周遍,觀察其義,順從其法,終無違失,漸漸由此因緣,得至涅槃。所以然者?由其執正法故。是故,諸比丘,其有解吾義者,當念奉行;其不解者,重來問我,如來方今現在,後悔無益!”

爾時,佛告諸比丘:“設有比丘在大眾中而作是說:‘如來所說禁戒,我悉解了。其習淫者,罪蓋不足言。’彼比丘當語斯比丘:‘止!止!莫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說斯語,如來終不說此言。’若此比丘改其所犯者善;若不改其行者,復當再三谏之。設當改者善,設不改者墮。若復比丘隱匿其事,不使露現者,諸人皆墮。是謂,比丘,我之禁戒。”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什麼人,只要是贊歎淫欲,或是說邪淫無罪的,都是邪魔外道,應當勸阻,實在勸阻不了,也千萬不要隨他墮落。

 

網路、電視是魔王道場

揭秘佛的死對頭:魔王波旬一場曠世驚天的大決戰

既然有護法神為何還會著魔?

為甚麼著魔了?就因為有貪欲

破戒跟著魔的差別

為何修行人修到後來反變成邪魔外道?

文殊菩薩降伏魔王

大魔王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

外魔與內魔--內魔不生,外魔不起

淺談佛教的驅魔避邪方法

心正法正,心邪法邪,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

唯獨拜懺不會著魔,你要是打坐參禪,那就不一定

為何修行人修到後來反變成外道或妖魔鬼怪?

與佛教交談 《 附魔與驅魔》

用攀緣心念佛拜佛,竟成了阿修羅!

十二時中,障礙修行人所對應的十二種動物

什麼是攀緣?《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福報的陷阱--以攀緣心行善

什麼是綺語?學佛不可以說笑話開玩笑嗎?

為什麼不能綺語? 綺語的範圍和綺語有哪些過患?

愚人節不騙人,妄語需謹慎!

什麼叫隨喜?隨喜就能獲得他們的功德!

隨喜惡行,惡報更大!

福報功德漏了!善護口業

口業四惡:惡口、妄語、綺語、兩舌

妄語的果報

講大妄語的目的與後果

方便語和妄語的區別

聽人講話,就可知道他的福報

驚歎三世怨,福報的陷阱

邪淫為什麼會障道?怎樣消除淫欲?

你著魔了,不要不信!上天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令其瘋狂!

千萬不要給人做媒、勸人結婚,罪過無量

不知者真的無罪嗎?佛陀是這樣說……看後驚出一身冷汗!

佛菩薩時時刻刻都在幫助及護念我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