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學會了念經背經就有一技之長,這是一門賺福報的技術

做人就要盡到本分,第一個,法住法位。你是什麼位置,就做什麼事情。家庭中,丈夫妻子各盡其職。做那個行業,就做好。雞司晨,狗看門,做農民種地,工人做工,士就好好教化,商人溝通有無,把有的運到沒有的地方去,人類都能共享到,這就是功德。第二個,把自己的能力使用出來,奉獻給別人,也成就自己。三百六十行,你精通哪一行,就奉獻哪一行,都是很偉大的。

佛法是很樸實的,以前寺院,就是個小社會,五六百人,吃喝拉撒睡,這里頭就需要大家各盡其責了。能種田叫田頭,煮飯的叫典座,管水的水頭。不要小看,幾百人的飯,你要煮的好,那是一種很深的功夫。文殊普賢都曾在天台山煮飯給出家人吃。上千人,每個人口味不同,你要煮了大家吃了都很合胃口,身安道隆,沒有一定功夫,你也做不到。以前管水的,不像現在有水龍頭,以前都要肩膀挑。這也需要體力、耐力。像當年寶華山寺,還有九華山百歲宮,都要挑水喝,大興和尚當年剛出家,就負責挑水。大興和尚就是後來成就肉身不壞,說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的和尚。

以前修行生活,也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要上山砍柴。早晚課也不能落下。當年在支提山,山上沒有通路,要買個鹽油生活用品,都要挑,一挑就去了一整天,上下山走八九個小時。生活就這麼艱苦來的。不僅要維持生計,還要做早晚功課。

現在分工也很詳細,有一技之長,就奉獻出來。勤勞一些。社會上大家都在努力。學佛了,你能誦經背經也算一技之長。很多人都不會念或者不識字,或者無法相信經文功德的。你會了,那就要多多念,有空就念,念了回向給眾生,福報就會慢慢增長。

唐朝武則天的老師清涼國師,他福報很大,有四十個牙齒,手長過膝蓋,是唐朝七個皇帝的老師。活了一百四十多歲。他福報是怎麼來的。第一,他很節約,雖然是國師,皇帝給他很多供養,他通通都不要,每天只要出家人最簡單的一個缽和三衣,而且過午不食。他名氣很大,也不要,當成破掃把一樣。雖然是國師,但他每天都念大乘經典,法華經,金剛經,念完了,回向給所有的老百姓,也有法界的眾生。他福報就特別大。

現在你學會了念經,還會背經,就有一技之長。有空就念一念,回向給周圍的人,人緣就好,世俗福報也增長,智慧也能成長。世間人賺錢很勤勞,我們念經也要很勤勞,不僅先人得到利益,自己也有利益,不能放逸。比如你會背普門品,五六分鐘就一部,你到了這個地方,很歡喜,你就背一背,回向給這里的人,你就賺到了功德也賺到了人緣。這也是你的技術。或者念金剛經啊。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這一門賺福報的技術。

世俗的努力會賺到物質的福報,念經的努力則賺到靈性的福報。人要有物質福報,衣食豐足,也要有靈性福報,才能懂得修行,帶領物質福報走向更好方向。印度人重修行,重靈性福報。中國人,不僅重靈性福報,也重物質福報。中國人歷代經濟都是很好,物質豐富,靈性的智慧也是數一數二。靈性的福報是靠念經而來。既然你掌握了念經這個技術活,好好念,自然有功德。像念金剛經,法華經,超度先人,都是很好的。這一塊,其他技術活的人也做不到,這就是你的福報。


不明白修行的目的,念經不過是鍛鍊口才,拜佛還不如做伏地挺身

由 秦東魁 發表于佛教

有人說自己早上五六點起來,甚至三四點起來念經。我說:「你知道念經的目的嗎?」他說:「念給佛菩薩聽,讓佛菩薩看我是個好學生。」聽完恐怖啊,為什麼早上做早課,為什麼?是要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學完怎麼辦?我們出了門,坐了公交車讓座啊。而不是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站在跟前,我們假裝睡著,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對同事就能包容和愛護。而不是同事把我們稍微得罪一下,我們就吊個苦瓜臉。這才是做功課,不是你給佛菩薩天天念,一個泥像、銅像在那兒,就是真人坐在那兒讓你給念,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為什麼呀?光說不做,騙誰?騙佛騙菩薩。

貴在落實,晚上做晚課幹什麼?懺悔。今天是不是沒有落實慈悲啊?同事說點兒我不好,我就心裡想攻擊人家,想誹謗人家;買菜的時候還在挑好的和不好的,還在砍價,砍不下來就不買人家的菜了,跟人家就生氣了。我們想想慈悲在哪兒?現在很多學佛的人幹什麼?跑去買菜專撿好的拿,這哪是學佛?侮辱佛門。你看看釋迦牟尼佛托缽出去,人家給什麼他吃什麼,他還沒有說我揀揀呢。

貴在落實,早課是發願,晚課是懺悔。為什麼?發願沒有落實好,晚上懺悔懺悔,明天繼續改正,這樣才是修行。不是你看佛反正不會動,我給他呱呱呱一下念完就好了。把佛一糊弄,往那兒一擱,有什麼效果?我就說了,我說你是念佛經還是鍛鍊口才呢?鍛鍊口才念佛經幹什麼?你可以看一些鍛鍊口才的書,如果不是,你又拿著佛經鍛鍊口才,你不罪重啊?就像現在很多人每天磕了多少個頭,簡直和鍛鍊身體一樣,我說你是在磕頭拜佛呢還是做伏地挺身呢?

我們說話、做事一定要和心性相符,這樣才能成就自己。海瑞的門前懸著兩行字,是范仲淹先生的名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就是說在朝廷當官時要念念想著怎樣讓人民生活更好,讓人民福利更多。如果到比較偏遠的地方工作,也要念念想著怎樣做才能對國君、對國家、對社會有好處啊。

你看孔老夫子的言行,感動了孟夫子,范仲淹的一言一行感動了誰?感動了海瑞。而幾百年後明朝的海瑞,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所以真誠之心是超越時空的。咱們現在讀起佛經,釋迦牟尼佛感動我們幾千年,我們要真正落實,真干、真做。所以我們要懂,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他的精神生命是無限的。如果有更多的孩子接受聖賢教育,有更多的人民傳承聖賢教育,那社會上許多錯誤觀念就能逐漸被扭轉過來,將會呈現出一個優美、和諧的社會環境。家庭和諧、物質和諧,這個是大事情,所以我們要落實。

謙德弘願原創出品


問: 念經的目的是什麼?

淨空法師答述:

古人教導我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千遍不多!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 一千遍,你心定了,千遍是戒律,因戒得定。譬如古人讀經,讀《華嚴經》的有,讀《法華經》的,你看,無盡藏比丘尼讀《涅槃經》,都是大部頭。一天讀經時間最好不少過十小時,用讀誦的方式,讀經不要去想經的意思,規規矩矩照著經文去念,不去想它,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經時沒有妄想,沒有雜念,跟念佛一樣,不懷疑,不夾雜,一直念下去,一天十個小時。念上三、四年,就是一般根性,中等根性的人,他清淨心就得到了。一天受十小時的訓練,訓練什麼? 訓練你不打妄想。不念經時會胡思亂想,念經又不准你想意思,就根本不讓你想,那是什麼? 那就是修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你一想,定就失掉了,把你功夫全破壞了。

所以念經的目的是叫你開悟,定久了,三、四年得定,六、七年就開悟了,目的是在開悟。十年就可以大徹大悟了,大徹大悟就是明心見性,在教下叫大開圓解,那個境界跟禪宗裡面是平等的,大開圓解就是見性成佛。成佛,那個境界你什麼都通了,叫一經通一切經通。

古時候,咱們中國老祖宗跟印度這些高僧大德都用這個方法,跟現代西方人是完全不一樣。西方人用頭腦,用研究,所以他們得到的是知識。東方人所做的這一套,他得到的是智慧。智慧能通一切法,知識不行,知識隔行如隔山,你完全不懂,智慧一切法融會貫通,不一樣!最近這一個世紀,沒有這種人才出來了,主要原因是什麼? 受西方的影響,都喜歡用電腦去想、去研究,所以全變成知識了。中國傳統文化變成知識,儒釋道的學習也變成知識,我常說知識不能解決問題,智慧能解決問題。知識解決問題它有侷限,而且有後遺症,智慧沒有。

你看看古聖先賢,諸位要細心去閱讀,古聖先王你去看堯舜禹他們以道治天下,完全是智慧,沒有後遺症。到五帝就不行了,但是距離道還不遠,是以德治天下。五帝是以德。三王又降了一級,三王是夏商周,夏是禹王,以禹王的兒子做代表,王啟,商湯,周朝的文王、武王,以仁治天下。孔子出生在亂世,五霸,五霸仁沒有了,又降了一級,義,還講義。五霸之後,秦統一五霸。十五年亡國,漢取而代之,到漢武帝用禮,你看道德仁義禮,用最後一個。一直到滿清,在中國這兩千年當中都是以禮治天下。禮沒有了,古聖先賢講那就是亂世。

現在這一百年是亂世,禮沒有了。能不能再恢復像從前那樣盛世? 跟諸位說,這不可能,沒有方法恢復,一定會愈來愈亂。什麼時候能把古人這個禮找回來,那稍微能改善一些。如果有能力,有這個願心向上提升,我們從禮要提到義,要提到仁,要提到德,要提到道,那就成聖成賢了。道是聖人,德是賢人,仁以下稱君子。如果我們認為古人不行,古人不如現代人,輕視了古人,那就像科學家所說的,這個世界會走向末日,會走向整個崩潰毀滅,然後再重來。

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過去確實有過好幾次的毀滅,現在又到了臨界點,也就是能會毀滅。是毀滅還是復興,都在我們一念之間的心願,這個權不在別人手上,在自己。佛菩薩不管這事,聖賢也不管這事,天神、鬼神都不管這個事。所以我們要明白、要覺悟,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2011 講於香港


誦經的五個原則與正確的迴向

作者佚名

很多人都有念過經,但是還是不會念經。所以有時候我常常說他們念經是念給佛聽的。這個經本來就是佛講的,但是我們還是念給佛聽。所以比較有趣。有句話叫做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要達到有口無心,不是很容易的。

那麼要如何念經呢?

第一,念經時,我們一般眼睛看,嘴巴念,耳朵聽。很多人就注重嘴巴念,和眼睛看,卻忽略了耳朵聽。其實最關鍵的,因為是耳朵聽,也就是誦經時要把心放在耳根上,認真的聽,不是放在嘴巴上拼命的念,念不念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聽不聽關係就大了。為什麼呢,因為人的耳根最歷,經歷了耳根就可以永世不忘,但是眼根就沒有這個功德。在楞嚴經中講到耳根有一千二百功德,眼根只有八百功德,而且佛陀勸導我們要多修耳根圓通,是最厲害最好修的法門。

第二,念經時嘴巴上要舌頭動,嘴巴不動。很多人念經很大聲,誦完一部經,聲音就沙啞了,那是因為嘴巴一直動的緣故。有沒有發現念經的聲音都是比較平和,不會大不會小,就是緩緩地,感覺也有點咬字不清。這就是嘴巴不動舌頭動的結果。當然,要達到嘴巴不懂舌頭動,關鍵的是氣出在丹田,而不是出在肺部,更不是出在喉嚨。丹田出來的氣是圓融的,肺部出來的氣,是比較尖,喉嚨出來的氣,更是嘶啞的。所以要多練氣。

那麼如何練氣呢,就是先念“南無釋迦牟尼佛”,可以去試一試,念每個字時感受一下肚子在震動,試著從肚子發氣。多試一試。然後氣就比較順暢了,這樣無論唱誦多少,都不會覺得累。

第三,最好把經書背下來,同時用師父念經的調,不緩不慢。有些規律的。誦經是一種很好的享受,不是像菩薩交差。尤其是持咒時,更要用以上的方式,比如大悲咒,就很好聽。而且可以收攝身心。很不可思議的。同時可以震動我們身上的氣脈,讓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感受很愉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

佛教中講到五明,其中音聲明也是比較關鍵的。所以,能把經書誦得很好聽,諸佛菩薩龍天護法也會十分歡喜的。

誦經後正確的迴向方法

1.讀佛經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讀經,必先靜坐片刻,默念偈云:『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誦經時,除雙腳不可交叉外,也不可邊誦經邊吃東西。

2.讀經必字字理會義解,與心相應,不可草草涉躐。

3.讀書當覆以經蓋,以免灰塵積落。經上有灰塵當以淨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塵。經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雜物,當敬法如敬佛。

4.個人誦經以不妨礙他人為宜,團體則應隨眾誦念。

5.讀經中止,當以紙條記之,不可折迭經頁。

6.專供讀誦之經本,不可寫字。萬不得已,以鉛筆為記,熟誦之後必須擦淨。講課之經本則不妨於消隱處筆記。

7. 誦經時,有人造訪或問話時,可以合掌答禮,或以紙條記之,將經典合起,起身迎客,千萬莫未將經典合起,即對著經典談論世俗話,或大笑不已,這是褻瀆法寶的行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誦完而心生煩惱,當知:誦經的目的,是為了開智能。念佛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信心願力。吃素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慈悲心。

8.讀經時忽生雜念,則應將經本合上,待雜念消去後再讀。

9.買經書時,不可一半在桌內,一半在桌外,當端正之。對經書、架裟、衣缽、錫杖、念珠、佛塵及一切法器,皆當恭敬處置之。

10.經書損壞應當修補工,如實在無法修補工時,可以焚燒之,將餘灰灑於清淨之處,勿使人踐踏到。

 

誦經念佛應注意這五個原則

所謂佛法,並不離世間法,其目的無非在使心淨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異。皆由淺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誦經念佛。念至功夫純熟,心中自然清淨。平日應注意者:

(1)即佛之戒律須守,對外面環境之奢侈繁華,須看得破,一切惡習,絲毫莫沾。每天應有定課,按照去作,念佛念經,皆不必分別。只要誠心,天長日久,自然心淨,人心之被熏染,輕重不同,故欲心淨,所需時間,亦不相同。念至心淨時,其境界,非言語文字所能形容。總之,大家應以死心念佛拜佛為唯一法。

(2)一切外緣,得減少即減少,一切眷屬,得遠離即遠離,對諸事諸情,不愛不憎,不取不捨,當知世間所有富貴功名等等,皆如夢如幻,轉瞬成空,不足留戀,而所有眷屬財產,等等,亦終必消散,絲毫靠不住,所靠得住者,唯有佛菩薩。此乃未得道時,所必須依靠的,又欲看淡世情,須深信因果。知人生遭遇,窮通貴賤皆有定數。任運而行,隨緣度日,任何事皆不擾我心,所有衣食住行是非榮辱,都冷冰冰放下。如此,外緣清淨,心中智慧自開。

(3)暇時靜坐,可觀想,觀佛像,菩薩像,極樂世界像,使心專一。每日早起,心中明白,宜於念佛。晚上,可於佛前,自己默想:'今天起煩惱否'、'生惡念否?'有則改過,無則加勉。此是入極樂世界之正道。

(4)念佛用功,不可好奇,不要求佛放光,求菩薩賜夢,及各種貪圖玄想,否則容易起魔。當知境像是環境。若能心不隨境轉。自得清淨。

(5)一切嗜好貪愛,皆應戒絕,否則根本就談不到修行,我現在也不必多說,總全仗諸位自己努力。

語雲:“中國難生,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今三難俱得,其福大矣。各人應自尊重,不可自暴自棄,須生歡喜心,精進心,莫生懈怠心,放逸心,人生幾十年,轉眼即過去,千萬及早努力,若將今生耽誤,則一口氣絕,又投胞胎,尚不知流至何趣,彼時痛苦纏繞,求出無期,則悔之晚矣。不再多言。

請諸位自己努力。

 

誦經後正確的迴向方法

普迴向法界:(可任選其一念之)

迴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迴向偈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迴向偈三

大慈菩薩迴向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

凡有諸福善,至心用迴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

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

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迴向偈四

普賢菩薩發願偈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迴向偈五

文殊菩薩發願偈

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迴向偈六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普願盡法界。沉溺諸有情。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迴向偈七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迴向偈八

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災障消滅,禍患不生。

法界有情,同生極樂。

 

迴向偈九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

唯願慈悲哀攝受,證知懺悔及所願。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我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迴向偈十

西方發願文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唯願慈悲哀攝受。

 

是否有必要給親人單獨做功德迴向?

 

修行功德,千萬不要只回向給冤親債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