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你誦經、拜懺、修福,都是在造業,造業如何能消得了業障?

懺悔不是讓你老唸著:這個事我作錯,那個又作錯了天天在後悔。那不是懺悔,那是繼續再造罪業。你每想一次,就又造一次,你還怕造的不夠多嗎?所以過去作的錯事,知道就好,下一次再不造過錯,這是真正的懺悔。真實的懺悔,圓滿的懺悔,究竟的懺悔,徹底的懺悔。給諸位說,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 不間斷。這是無上的懺悔法門,無論什麼樣的罪業,五逆十惡的罪業,都能徹底懺除,他怎麼不清涼、不自在?

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我們業障很重,用什麼方法去消業障?用什麼方法懺除業障?念經行不行?拜懺行不行?修福行不行?說實在話,念經、拜懺、修福都是好事,未必能消除業障。為什麼?你先要曉得什麼叫做業,什麼叫做障,你總得要把這些搞清楚。障是什麼?障礙了自性。自性有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我們今天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了,這裡頭有障礙;如果沒有障礙,當然現前,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現在有障礙,障礙是什麼?障礙是業。什麼是業?業是造作。正在造做的時候叫事,造作完了叫做業。你們在學校唸書,發給你這個本子叫作業本,在作業;作業圓滿了,就畢業。那個業,就是障礙。所以你誦經、拜懺、修福,都是在造業,造業如何能消得了業障?消不掉。只有不造業,業障才能消掉。哪有造業能消業障?不過你誦經、拜懺、修福,你造的是善業,不是惡業。善業在三善道享福,這是果報;惡業在三惡道受苦。善惡統統是業,統統障礙自性,這叫業障。

因此,你念經,你拜懺,想一想你的心是不是清淨,你的妄念是不是少了?假如妄念煩惱減少了,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個月少,你這個業障逐漸逐漸在消除。如果你的妄想雜念還是一樣的多,甚至於一天比一天多;換句話說,你所修的與消業完全不相干,這一點要知道。我們明了這個事實,你就曉得什麼是真正的懺除業障; 心清淨了,心平等了,業障就消除了。

我們還舉前面「誦經消業障」的例子來說,會念經的人消業障,不會念經的人造善業,不但不能消,他在造善業。怎麼叫會念、怎麼叫不會念?會念的人,念經是修清淨心,是修平等心,這個人就會念了。怎麼個修法?經本展開,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直唸下去,不打一個妄想,不起一個雜念,豈不是念這一部經的時候在修定,在修清淨心。經文一個字沒唸錯,一個字沒唸漏掉,這個叫消業障。如果一面念經,一面想裡面的意思,業障就消不掉,那就造業了。所以不能想意思,是用讀經的方法修定,修一心不亂。

讀經跟念佛同樣一個道理,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就能消業障。拜懺也是如此,全心全神聚會在懺儀上,依照這個儀規來做,哪個地方是拜、哪個地方是念、哪 個地方是觀想,也不雜妄想,這個拜懺收的效果就大了,他在修行。修什麼行?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正淨,這個能消業障。

修福要三輪體空,不著相。不要做了一點好事,經常掛在心裡,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去年做多少好事,今年做多少好事,那叫造善業。好事做完之後,忘得乾乾淨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個修福是消業障,這個要知道。

譬如我們印經,把自己的名字印在後面,這個是我印送的;如果你真有這個念頭,你著相了,你是在修善業,不是在消業;自己確實沒有這個念頭,後面這樣寫著,是寫的給別人看,希望他們來倣傚,這個意思可以,這是對他的,不是對自己。對自己是三輪體空,對別人是故意標榜,讓別人去行。因為世間人名利心很重,這個好事情,我也留個名,好吧,讓他也去做一點善事,這是鼓勵人做善事的。如果自己真有這個意思的時候,你也是在做善事,你不能消業障。所以消業障就是心地清 淨,覺而不迷,淨而不染,這才能夠消除業障。由此可知,佛法教學絕對沒有迷信,你仔細去想,非常的合情合理合法。


不要陷入懺悔的誤區,不停折磨自己

不成佛的是妄想的心、煩惱的心、顛倒的心,我不能再跟顛倒、煩惱、妄想為伴,不能跟它們捆在一起,這樣一來,在心中的所有一切負面的情緒,負面的感覺全部給它消失,負面的情緒消失了,這個生死根才能看到,這個生死的根,就是攀緣的心。

文:達照法師

我們學習佛法的人知道要懺悔,懺悔得安樂。做了錯的事情,第一次做錯了,馬上想到是錯誤的,改過來。

從此以後,腦子里不要再想到這件錯誤的事情,如果你再次想到了,那就增加一次這種業習,重復地錯一次,你不停地想,就不停地錯誤,然後想到最後,自己不能自拔。

遇見了不好的事情生起了仇恨,仇恨的記憶在心中不停地重復,當這個重復越來越深的時候,你就成為一個處在仇恨痛苦當中的人,所以我們講後悔跟懺悔是兩個概念。

懺悔是認識了錯誤以後,從此,在心中要消除這件事情,在記憶當中,不要讓它出現,不要讓它再成為一種力量不停地出現,懺悔以後要把正念在心中生起來,你應該念佛、持咒、用功、修行、安心,這樣馬上就能安住在正法上面,把錯誤的事情完全從心中消失。

但是如果你做錯了事情,你後悔了,不停地後悔,成為一種憂慮、成為一種不能正常健康生活的狀態,這叫悔箭入心,後悔像一把箭一樣,插在你的心上,然後你一想到什麼事情就覺得自己不行。

比如說有些人他會覺得:「哎呀,我業障重啊,我不行哪。」我問他,你有沒有開悟啊。「師父啊,我業障重啊,不行哪,我坐了好多年了,也不行。」

你不行,為什麼覺得不行,因為你覺得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不如法的事情,障礙住自己了,那麼如果你永遠都覺得自己不行,你就真的永遠都不行,就不可能有行的時候,因為這把箭沒有拔掉。

所以每個人在學佛懺悔之後,都要把悔箭拔掉,就是要認識到我一定能夠行,我能夠成佛的,不能不成佛!

不成佛的是妄想的心、煩惱的心、顛倒的心,我不能再跟顛倒、煩惱、妄想為伴,不能跟它們捆在一起,這樣一來,在心中的所有一切負面的情緒,負面的感覺全部給它消失,負面的情緒消失了,這個生死根才能看到,這個生死的根,就是攀緣的心。

我們這個攀緣的心有多厲害,你如果不停的後悔,你的攀緣心就攀緣不好的事情,不停地重復不好的事情,但如果想到佛菩薩、念經或者是觀想、持咒,那都是跟佛菩薩相應的。


淨空法師:不要去想業障,把心集中在阿彌陀佛,事情都能解決

這次悟梵中陰身往生,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真的如經上所說、如祖師大德所說的,這個法門煩惱不需要斷,業障不需要消,只要把心換上阿彌陀佛,煩惱自然斷,業障自然消­,妙極了!

我們不要去想業障,不要去想煩惱,把心的力量集中在阿彌陀佛,什麼事情都解決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良因法師:以這種心態來拜懺,是不能滅罪的

「稱情愛戀,違意憎嫌,此不淨心,未足除罪。」這是說明在修懺的時候,有一些錯誤的心態,會使拜懺失敗。

「稱情愛戀」,在拜懺的時候,還是以前的那種習氣,喜歡的境界就貪戀不舍,比如看到這尊佛像非常莊嚴,心生貪戀;別人對自己飲食衣服等護持得很好,就起貪戀;他人的恭敬,也起貪戀……這叫稱情愛戀。

「違意憎嫌」,拜懺的時候,別人護持得很差,佛堂也很差,住的地方也很差,甚至他人的批評等等,內心就憎惡譏嫌。

「此不淨心,未足除罪。」這種不清淨的心是不能除罪的,為什麼呢?因為還是隨順於我執,而我執是一切罪業的根本。一方面努力的拜懺,一方面卻隨順於我執,就像一邊裝水,一邊有個洞在漏水,一邊裝一邊漏,水要裝到什麼時候才會滿呢?所以這樣不清淨的心態,是不能滅罪的。

所以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要先折伏人我貪競,銜悲自咎,曲身退跡,推舉於他。」

「人我貪競」,也就是人我的對待,比如兩個人同時修懺,就開始比較,你一天兩百拜,那我一天五百拜,動機不是為了懺罪,而是為了攀比,我就是不想輸給你。

當然人與人之間適當的競爭,這不是壞事,但是如果整個拜懺的動機,就只是為了跟別人比較,比看誰定課多,見到瑞相多,瑞相比較殊勝……就全是顛倒妄想了。

所以有的人拜懺很用功,但始終沒有徵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人我貪競,互相攀比,互相競爭,沒有意義。所以要時常提醒自己,我為什麼要拜懺?我不是跟別人比,是要折伏自己的罪業,這個最要緊。

《南山律在家備覽-懺悔篇》


淨空老和尚 慈悲開示:如何懺悔才有效,怎樣才能消除業障?

消業障是修行人第一條重要的功課。

什麼是業障?障就是障礙,障礙了真心,障礙了本性,什麼是障?業就是障,業是事業,人都希望自己事業越大越好,業越大,障越大,煩惱也就大了。

人出不了六道輪迴,就是造業從來沒中斷過,拚命在造,作惡有障礙,作善也有障礙,果報都出不了三界。造善業,三善道投胎,造惡業,三惡道受報。

佛教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而不著相,就是凈業。著相,業就不凈,就會產生障礙。

沒事想事,這是業障。妄想分別執著是業障。

諸佛菩薩講經說法,他們的音聲色相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為什麼見不到、聽不到?業障。

業障消除了,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說法,我們在此地可以看到他,可以聽到他的聲音。業障淺會清清楚楚地見到佛在你眼前,不是定中也不是夢中,這是佛明顯地加持。

澳洲土著用心靈感應,他要跟遠方朋友接觸,他只要坐在那裡靜下來,一念不生時就溝通了,不但能聽到聲音,還能看到他現在在幹什麼。

最大的業障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里最嚴重的是貪心。貪得了就吝嗇,貪不到就生嗔恚、嫉妒,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

業障不除,障礙你的智慧、福報。求佛菩薩不靈,沒有感應,你有業障,把業障消除,就有感應了。

如何消除業障?懺悔。很認真的每天反省,把毛病找出來,改掉,叫懺悔。

過去我謗三寶,回過頭來我讚歎三寶;過去我破和合僧,現在我擁護和合僧,這叫真懺悔,過去陷害人,現在補償受我害的人,去幫助他,才叫真懺悔。

《無量壽經》上字字句句的教誨,決定落實在生活上,要做到,叫真懺悔,天天念,念一萬遍,心裡對人還有恨的意思,對事還有不如意的念頭,你沒回頭、沒懺悔。

懺悔最重要的是發露,後不再造。所造一切過失、錯誤,不要遮蓋隱瞞,否則罪過越來越深。

好事不要讓人知道,讓人知道,一讚歎,都報掉了,做壞事,知道的人愈多愈好,每個人說你一句就報掉了。

「發露懺悔」,「後不再造」,是真懺悔,真消業障。一天改一個錯誤,繼續三年,不成聖人,也是賢人。這樣勇於改過自新、修持,求願往生,決定得生凈土。

發露懺悔。造了身、口、意十惡業,要說出來,不要隱藏,至少要在佛菩薩面前高聲說出來,在善知識面前,都應當發露懺悔。

隱瞞、推諉自己的過失,把責任推給別人,惡大、重。要勇於承當,認過才能懺悔,要積陰德。

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要隱瞞,福越積越厚,罪業讓人知道,這人罵你一聲,那人責你一聲,這果報掉了。

作善,讓人恭維、讚歎,善報光了,做再大的功德等於沒做一樣,對人謙恭卑下,這樣積的功德能保全。

懺悔法,不是把從前所造的罪惡,給佛菩薩面前再說一遍,如果把過去造作罪業再細細回想一次,跟佛菩薩說一次,你就又造了一次,身沒有造,意造了,口造了。這個業懺悔不了。

懺除業障是認真念佛。不要責備別的,只責備我為什麼把這一句佛號忘掉,為什麼不能認真去念佛,你的業障就懺除了。

而不是叫你去想什麼時候做錯事,什麼時候犯了罪,這個是過上加過,罪上加罪,懺除不了的。

學佛,認真努力修學,還被人輕賤、糟蹋,這人的罪業現在就報掉了。

別人毀謗我們,好好想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絕不怪別人,不可有一念嗔恚心、報復心,對他還是恭敬心、感恩心,他替我消災滅罪,他是大恩人,自己修學,給他迴向、祈福。

人毀謗、侮辱、罵時,「阿彌陀佛,謝謝,消災免難。」「他是大善知識、大恩人,他替我消災,我業障無始劫來,累積到今天無量無邊,虧得這些冤親債主為我消業。」

你能歡喜接受,如如不動就消業障;你要是全盤接受過來,自己在那裡生氣,那是造業障。一個消業,一個造業,就在一念之間。佛教我們這個絕招。

每天修積的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報他們的大恩。每天讚歎、奉承你,消不了業障,讚歎多了,貢高我慢,又生業障了。

無量劫來所造的罪業雖多、雖重,不怕,怕的是不能真心悔改,真誠心悔改,今後斷惡修善,決定能彌補。

只要真正、徹底回頭,就與佛心相應,就能得到諸佛菩薩加持,求生西方決定有份。

拜懺,真正懺悔就有效果,一定依教修行,改過自新是真懺悔。懺悔文念了,做不到,沒用。

聽經,頭髮脹、腰痛,是魔障,魔來擾亂,遇到這些要生懺悔心。

看到別人修善,難過、妒忌、妨礙,想法破壞、阻攔、毀謗、侮辱、陷害,這一定要懺悔。

頑固、固執、跋扈、不聽人勸,喜歡跟人對抗,好勝心切,不認輸,爭強好鬥。一定要懺悔。

做錯事,不怕人批評、輿論。如果你造極重的地獄罪,只要一口氣沒斷,還有救,懺悔,真正從內心懺悔,後不再造,你可以不墮三途,帶業往生。

「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有口無心的念不行,要誠心誠意地念。

對世間萬緣真的放下,一心求往生。口裡念佛,心裡打妄想,消不了那麼多罪業。

一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夾雜力量最大,你能不間斷念上三年,無量劫的罪業統統消盡。自在往生。

功夫成片,就是這句佛號,能把煩惱伏住,煩惱沒斷,它不起作用,不起現行。

看到順心事,起貪愛,「阿彌陀佛」,把貪心壓下去;遇到不順眼的事,嗔恚心起來了,「阿彌陀佛」,把嗔恚壓下去,絕不叫它起作用,這叫念佛。

當你心裡一念不生時,可以不必念佛,你心清凈,心才一動,趕緊念阿彌陀佛,把喜怒哀樂愛惡欲統統壓下去,不讓它起作用,這就是伏煩惱、懺除業障的方法。

口念阿彌陀佛,心想阿彌陀佛,身禮阿彌陀佛,三業都恭敬阿彌陀佛,懺悔非常有效果。常常想佛,不要打妄想,不要想別的東西,想別的就造罪業,天天想佛、念佛、拜佛。

拜佛是最好的運動,沒離開佛,也沒離開三業恭敬。身動心不動,心裡都是想佛、憶佛、念佛,是最殊勝的懺悔法。


【往生決疑】我們念佛時,要不要想著消業障?

常敏法師

居士:我們念佛時,要不要想著消業障?業障把我折磨得太苦了。

常敏法師:不用刻意去想。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把善惡業統統交給阿彌陀佛,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居士:那念不下去怎麼辦?

常敏法師:凡夫業力極其深重,被業力牽引流轉六道。阿彌陀佛正是為我們這樣的眾生而來,所以,我們更要回心念佛,唯有阿彌陀佛能幫助我們。

煩惱來時就知道,正是回心念佛的時候。當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佛無礙的光明流入凡夫心,來破除我們的無明煩惱。外境來時,我們會煩惱,我們的業報身充滿了貪嗔痴煩惱。佛說,至心

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中能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名號是來救度我們往生凈土,能破除我們內心的無明恐懼。我們念佛,如污泥中生白蓮,和阿彌陀佛清凈心成為一體,是珍貴稀有的佛緣。


淨空法師:警惕!忏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為什麼?

警惕!忏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為什麼?

1 什麼叫忏悔?忏悔的實質是什麼?如何忏悔?

忏悔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一個科目,說實在話,所有一切修行法統統是忏悔法。不隱瞞自己的罪過這叫忏,悔是後不再造。再重的罪業都不怕,只要能夠覺悟、能夠回頭,能夠忏悔,都能成就。

不要以為忏悔是念念想著你的惡業,那就錯了。為什麼?你想一遍就又造一次,天天想就天天造,你這個惡業怎麼能斷得了?

那怎麼樣叫忏悔呢?念阿彌陀佛就是忏悔,我心裡現在只有阿彌陀佛,惡念沒有了,這是真忏悔,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千萬不要在佛像面前訴苦,我造了什麼什麼罪業,佛菩薩你原諒我;你這麼做,在佛菩薩面前又造一次業。你一天念一遍,就一天又造一次,你這個惡業永遠消除不了。

佛教給我們,不要去懷念過去那些惡業,要常想佛菩薩,使這個惡業的印象慢慢淡掉,慢慢沒有,這就消除掉了。佛教我們把念頭轉過來,想佛菩薩,這是一大轉變,這就是回頭。諸佛菩薩、大聖大賢,贊歎勇於忏悔改過的人。

對不起自己是“慚”,對不起諸佛菩薩是“愧”。諸佛菩薩教導我們,我們還不覺悟,怎能不慚愧!樂於接受批評,認真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能夠每天反省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缺點,就叫做忏悔。對於自己起心動念、一切行為,乃至於工作,天天在改進,天天有進步,所以忏悔就是精進,就是日新又新。

一個人能從善如流,過而能改,在這一生決定有大成就。忏悔,是能改過自新、後不再造。真正忏悔,是非常稀有難得,這是諸佛如來都贊歎的。

我們以前迷惑顛倒,造了許多的罪業,我們現在真心忏悔,我們改過自新,這個罪業能夠忏除。真修行,不是念多少經,或念多少佛,而是能真心悔過。做早晚課,是修忏悔法門。天天忏悔、天天改過、天天向上提升,才有法喜。

忏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為什麼?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次罪業。每想一次宿惡,阿賴耶裡面那個印象又深一層,又加一次,這怎麼得了!這不是忏悔。“忏悔”是把業障消除掉,“追悔”是把那個業障再增加。這個要覺悟,要真正覺悟!

佛法,決定不懊悔過去,過去事情做了就算了,不要再去想它。忏悔法門就是:我做錯事情,我向大家表白,從今以後不再做這個錯事情,這叫真正忏悔。去念那些罪過,這個真是糟糕!天天念那個罪過,哪有不墮地獄的道理?那是修地獄法門。

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是最好的忏悔法門。念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的忏悔滅罪。假如念佛的功夫伏不住煩惱,貪嗔癡慢這個念頭還會常常起來,我們應該要有大慚愧,要真正痛切忏悔!

我們只要有一念回頭,佛菩薩就會來幫助,真的是“感應道交,絲毫不爽”。佛法講,極重的五逆十惡罪都可以忏悔;只要至心忏悔,念佛求生淨土,也能往生。造作五逆十惡罪業在臨終前徹底忏悔,他也能往生,是“忏悔的力量”去往生的。

佛告訴我們“罪從心起將心忏”,罪業是從心裡生的;把心裡面生罪業的念頭洗掉,就是真忏悔。一個惡念起來,馬上阿彌陀佛,這個業就忏掉了,所以念佛是真正的忏悔!

有些人一生造了很重的罪業,臨命終時,善知識勸他念佛,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痛切忏悔,一心念佛。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字,他生歡喜心,歡喜心就是忏悔,就是悔改;他知道錯了,一心念佛,雖然念佛的時間很短,結果也往生了。這是他過去世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善知識這一提醒,在這一剎那當中把他喚醒了!這一類是屬於忏悔往生。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議!

造了極重的罪業,決定墮阿鼻地獄的人,要是一下覺悟,真正回頭,真正忏悔,念佛都能夠往生。臨命終時忏悔念佛還能往生,可見念佛法門真的“三根普被,凡聖齊收”!

我們中國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在我們這個世間造五無間罪業的人,一悔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浪子回頭。凡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總有兩種:第一種是平時依照經論方法修行,積功累德,這是一種三輩往生者。另外一種是悔過往生,就是我們講的忏悔,這是一生當中造極重的罪業,到臨終時候才忏悔。

忏悔往生,品位高下也不一定,主要是看他忏悔的心。如果他忏悔的心是純真,改過徹底,那個品位也非常之高。我們在《觀無量壽經》看到阿闍世王,這個人在生的時候是造五逆罪,殺父親、害母親、破壞佛法,這個罪非常非常之重,那是決定墮阿鼻地獄。

阿闍世王也算是過去有善根,臨命終時忏悔,念佛往生。釋迦牟尼佛給弟子們講,阿闍世王往生,他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可見得那個品位非常非常之高;極重的罪,也能夠有這麼高的品位,他是真心忏悔,徹底忏悔。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最徹底、最究竟的忏悔法,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

往生西方世界有兩個方式:

(1)一個是自己修行,積功累德往生的,三輩九品。

(2)另外一種是造作五逆十惡罪業在臨終前徹底忏悔,他也能往生,是忏悔的力量去往生的。

造作五逆十惡罪業也能往生,這是淨土法門的超異殊勝之處!所以,我們決定不要輕視造作罪業的人。臨終一念真誠忏悔,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品位?是不是下品下生?不一定。忏罪往生的人,就看忏悔的力量來決定品位,所以,忏悔的力量非常大!

我們平常泛泛地這樣修行,往往抵不過他真實忏悔的力量,還不如他們,可能這些人將來的品位還在我們上面,很難講的。真正忏悔不容易,非常難,這一回頭真的不得了,一回頭確實是菩薩行。

古時候在印度,天親菩薩早年學小乘,毀謗大乘。以後接受他哥哥的教誨,覺悟了,向佛忏悔,拿著刀准備割舌頭。他哥哥止住他:“你割舌頭干什麼?”“我錯了,說了好多壞話毀謗大乘。”他哥哥說:“你過去用舌頭毀謗大乘,你今天何不用舌頭去贊歎大乘?”他一下就明白了,所以造五百部論贊歎大乘,這叫真忏悔,行動表現。

我們看近代的蕅益大師、印光大師,年輕的時候讀儒書,謗佛法。到以後明白了,覺悟了,忏悔回過頭來,不但不謗佛法,還剃頭出家,弘揚佛法,這才叫做真正忏悔。

我們做錯了事情,過去陷害別人,現在真正明白了,回過頭來了,我要如何來補償受我害的人?我要怎樣去幫助他?這才叫真忏悔。沒有行動,都是屬於假的。沒有行動表現,換句話說,還沒有覺悟,還沒有回頭,說得再好聽也沒用處。

諸位要曉得,五逆十惡往生也絕不是僥幸的,這一點要特別注意!而是這個人在過去生中,他的前世修行淨土,他有相當的功夫。

那為什麼不能往生?大概心裡對這世間還有牽掛,沒能放下就去不了。這一生得到人身,遇到的緣不好,遇到的惡緣,交了壞朋友,所以一生造了很重的罪業。遇緣不好!幸好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善知識勸他,他豁然覺悟,是這麼一個道理。

他過去世要沒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善知識怎麼勸他,他也不會回頭。這是善友一提醒,在這一剎那當中把他喚醒了,所以這一類是屬於忏悔往生。

所以,我們決定不能夠存僥幸的心。不要看到經上還有這一條,“五逆十惡臨終十念都可以往生”,就錯誤地以為現在多做一點壞事沒有關系,臨終忏悔還來得及。惡心不可有,你要是存僥幸的心,那就是惡心,那個心太惡太惡了!

你要曉得臨終往生,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你臨終有沒有把握?

第一個條件:頭腦清楚,這是最難的。

我們看到許多病重的人,已經迷惑顛倒了,已經不省人事了。到不省人事的時候,善知識勸他沒用處了。臨終時一定要頭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一點很難很難!你看幾個人在臨終的時候有這樣好的瑞相。凡是臨終頭腦很清楚的人,縱然不學佛,他也不會墮惡道,他來生一定還是人天去享福。

會墮惡道的都是迷惑顛倒,糊裡糊塗才入惡道。哪有一個聰明人,頭腦清醒的人會去作畜生,作餓鬼?不可能的!墮三惡道都是糊裡糊塗去的,迷惑顛倒!墮落到那裡面去的,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神智不清。在臨終的時候頭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很難很難的事情,我們想想,臨終可能嗎?

第二個條件:遇善知識。

第三個條件:這個善知識要一定勸你念佛求生淨土,要勸你念其他法門就不行了。勸你念地藏菩薩,勸你念藥師如來,那就不行了,那就沒用處了。善知識一定是勸你念佛求生淨土,你一聽就覺悟,立刻就接受,就肯悔改,這樣才行。

這三樁事情,在臨終那一剎那之間統統具足,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決定不能存僥幸之心。我們學佛,佛陀的教誨決定要放在心上。經上字字句句的教誨,決定要落實在生活上,要把它做到,這叫做真忏悔。

天天念佛,你就念上一萬遍,心裡頭對一切人還有恨的意思,對一切事還有不如意的念頭,你沒有回頭,你沒有忏悔,你該怎麼墮落,還是怎麼墮落!

忏悔,要在真誠,真正忏悔,說老實話,忏悔的力量是無與倫比的。我們一般人這個忏悔心的確發不出來,心裡想忏悔,實際上過幾分鐘就忘掉,錯事情還照干,這個不叫忏悔。

真正的忏悔,就是孔老夫子講的“不貳過”。我知道我這個事情做錯了,我以後決定沒有第二次同樣的過失,犯別的過失可能有,犯這個過失決定沒有了,這叫真正忏悔!

我們在《觀經》裡面,看到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之罪,他在臨終的時候真忏悔,真正改過,他念佛往生上品中生,我們讀到這個經文都非常驚訝!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講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他是個壞孩子,但是他真的知道改過,真的回頭了,那是個真好人!阿闍世王是真心忏悔,所以他的品位一下就拉高。我們不要輕視造作罪業之人,說不定他在臨終一後悔忏悔,品位比你高,這是事實。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來處事待人接物,絕對不能輕視別人。要知道,世出世間許許多多事不可思議,不是我們平常人能夠見得到的,不是常識能夠判斷的。造作罪業的人最後忏悔,他要是誠心誠意徹底忏悔,他的品位一下就高了,往往比我們一生修行的人還要超越。所以,忏悔的力量非常大。我們修善往生是三輩九品,造作罪業臨終忏悔的力量也成就三輩九品,所以念佛法門無比的殊勝,真正不可思議!

2 真正忏悔是什麼?

在世間的時候造作一些罪業,這些罪業會障礙他往生,那怎麼辦?在臨命終之前,決定加強佛號,把以前造的那些丟在一邊,不理它,不要去想它;一想,障礙現前,就去不了,不能想!一切法從心想生。最重要的是現前一念,過去已經過去了,《金剛經》說的,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當下這一念,這一念重要,不要讓這一念的不善把過去所有不善全勾出來,這個虧就吃大了。

真正忏悔是什麼?老實念佛就是真正忏悔。聲聲都是阿彌陀佛沒有惡業,真忏悔,一定要懂得。不要去拜這個忏、拜那個忏,沒用,忏不掉,為什麼?你念頭上沒除掉,就是你沒忏掉。念頭上純一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忏掉了。理跟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就是不想未來、不想過去,只想現在,現在想什麼?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想著我真相信、我真發願、我真求往生,這是應該想的,其他的不應該。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有,不放在心上,沒有也不放在心上。外國同修找我,我旅行只帶一個行李箱,裡頭裝幾件衣服,換洗衣服,其他的都不要了,都不想了,這才自在。釋迦佛當年在世,旅行三衣一缽,我們現在比他還多一點,還有個小行李箱。愈簡單愈好,簡到不能再簡的時候,恭喜你,你成功了,要懂。

3 念忏悔文都痛哭不已是好是壞?

問:居士領眾共修三時系念,每次念到忏悔文都痛哭不已。長此以往,請問是利是弊?

答:這裡頭沒有利。念到忏悔文會能夠感受到痛苦,這也是長期的,多數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修學過這個法門,而那個時候沒有修成功,這個時候遇到,他自然就有這些感應。這些感應一般來講是好的,但是如果長此以往的話,也會變成魔障。

世尊在《楞嚴經》裡面有教訓,初次接觸,偶然的感動是正常的,這是好事;不能夠常常每次都是痛哭流涕,這個現象就不好。所以任何修學的方法,契入境界一定是法喜充滿,不會是這種現象出來,會生歡喜心,煩惱輕,智慧長,這是功夫得力。

4 最徹底的忏悔方法

忏悔重要,用什麼忏悔法?現在有人提倡用占察法來忏除業障,好不好?好。你問老法師學不學?這個東西老法師過去學過,時間不長,沒超過半年老法師就不學了。

為什麼?這句佛號比那個強多了,那個忏悔是零零碎碎的,念佛忏悔是徹底忏悔,把罪根都拔掉了,這個要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萬德洪名,你念它,它哪裡有罪業?它沒有罪業,天天念它,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所有罪業都滅干淨了。

要明白這個道理,要不然《無量壽經》就白學了,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相信。你看看海賢老和尚給我們現身說法,他有沒有持戒?有。怎麼持法?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就是圓滿的戒律、圓滿的三昧、圓滿的般若,你還念什麼?念這尊佛、那尊佛,念這個菩薩、那個菩薩,諸佛菩薩的名號都在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之中,一個也沒漏,念阿彌陀佛全都念到了。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你得要相信。

5 逆緣干擾、疾病苦痛等宿業如何忏悔?

問:「修學過程中出現障礙,如環境的逆緣干擾、身心的疾病苦痛等,而影響修學。請問此等宿業如何忏悔?」

答:你問得很好。確實根本解決消除障礙的辦法是忏除業障,普賢菩薩教給我們,十大願王第四願就是「忏除業障」。怎麼忏除法?十大願王其他九條都是忏除的方法。十願也是非常微妙,每一願裡面都含攝其他九願,這是《華嚴經》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特別重視忏除自己的業障,從哪裡做起?從禮敬、贊歎、供養做起。

自己的業障到底是什麼?你總得要曉得。如果自己不知道什麼是業障,你的忏悔不能得力,你總得要曉得業障是什麼。業障的根本就是我執、我見,唯識經論裡面講的末那識,四大煩惱常相隨,這是業障的根本;末那識是執著,意識是分別,阿賴耶識是含藏倉庫,所以第七識這個意識叫染污意,它是業障的根源。《金剛經》教菩薩一定要破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破業障。意識起了作用,貢高我慢、我見、我愛、我慢都跟著來的;換句話說,你就懂得貪、瞋、癡、慢、疑、惡見這六個根本煩惱,這是我們的業障。

「禮敬諸佛」就是對一切眾生修禮敬,破除我們的傲慢,這六個根本煩惱是對治慢的。「贊歎」是對治我們的嫉妒心,嫉妒、毀謗,我們造了這個業障。「廣修供養」,這是對治我們的貪欲。所以四攝、六度、十大願王,就是消除業障的方法。忏悔業障具體的修學條目,我們要不認真去修學,你的業障怎麼能忏除得干淨?所以要曉得,佛教給我們哪一個方法對治我們哪一種業障,這才是根本。有根本當然也有枝末,能夠本末兼治,往往收的效果就更殊勝。

譬如環境裡的逆緣、惡人干擾,我們一時沒有智慧德能,不能感化他,怎麼辦?離遠一點。這是從枝末去做,我另外去找一個修學環境,我離開這個環境;我沒有能力感化他,我就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這是從枝末上說的。選擇另外一個環境,還是要在根本上修,不能事事都逃避,這對於自己修行不會有進步;只是減少一些干擾,自己好用功,這才是真正修行。如果一味的逃避,自己不能真修,你的業障消不掉,這一生能躲過,來生躲不過,還是會遇到。所以一定要修養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真實智慧,才能解決問題。因為業障它生生世世跟著你,這個很麻煩,能躲過一時,不能躲過長遠,所以要真用功夫。


為什麼你越懺悔越痛苦?悔箭入心,惡念反覆

我們學習佛法的人知道要懺悔,懺悔得安樂。做了錯的事情,第一次做錯了,馬上想到是錯誤的,改過來。

從此以後,腦子裡不要再想到這件錯誤的事情,如果你再次想到了,那就增加一次這種業習,重複地錯一次,你不停地想,就不停地錯誤,然後想到最後,自己不能自拔。

遇見了不好的事情生起了仇恨,仇恨的記憶在心中不停地重複,當這個重複越來越深的時候,你就成為一個處在仇恨痛苦當中的人,所以我們講後悔跟懺悔是兩個概念。

懺悔是認識了錯誤以後,從此,在心中要消除這件事情,在記憶當中,不要讓它出現,不要讓它再成為一種力量不停地出現,懺悔以後要把正念在心中生起來,你應該念佛、持咒、用功、修行、安心,這樣馬上就能安住在正法上面,把錯誤的事情完全從心中消失。

但是如果你做錯了事情,你後悔了,不停地後悔,成為一種憂慮、成為一種不能正常健康生活的狀態,這叫悔箭入心,後悔像一把箭一樣,插在你的心上,然後你一想到什麼事情就覺得自己不行;比如說有些人他會覺得:「哎呀,我業障重啊,我不行哪。」我問他,你有沒有開悟啊。「師父啊,我業障重啊,不行哪,我坐了好多年了,也不行。」你不行,為什麼覺得不行,因為你覺得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不如法的事情,障礙住自己了,那麼如果你永遠都覺得自己不行,你就真的永遠都不行,就不可能有行的時候,因為這把箭沒有拔掉。

所以每個人在學佛懺悔之後,都要把悔箭拔掉,就是要認識到我一定能夠行,我能夠成佛的,不能不成佛!不成佛的是妄想的心、煩惱的心、顛倒的心,我不能再跟顛倒、煩惱、妄想為伴,不能跟它們捆在一起,這樣一來,在心中的所有一切負面的情緒,負面的感覺全部給它消失,負面的情緒消失了,這個生死根才能看到,這個生死的根,就是攀緣的心。

我們這個攀緣的心有多厲害,你如果不停的後悔,你的攀緣心就攀緣不好的事情,不停地重複不好的事情,但如果想到佛菩薩、念經或者是觀想、持咒,那都是跟佛菩薩相應的。


淨空法師:為什麼佛法勸我們不要總是懊悔過去的事情?

1 佛法,決定不懊悔過去,過去事情做了就算了,不要再去想它。懺悔法門就是:我做錯事情,我向大家表白,從今以後我不再犯同樣的過錯,這叫真正懺悔。過去的事情,決定不去想它!你有那個「想」,為什麼不想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去念你那些罪過,這個真是糟糕!你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天天想那個罪過,念那個罪過,哪有不墮地獄的道理?

2 我們要相信佛,千萬不要有自卑感,我造業很多,罪過深重,恐怕不能去,你就辜負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幫助你一生成佛,你為什麼不敢當?要直下承當。無論你過去造多麼重的罪業,你一念轉過來時,全就化解了,因為罪福不是真的,所有一切現象、一切作為也不是真的。

3 用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唸佛號,一點疑惑都沒有,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雜念都沒有。不但世法統統不想了,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什麼都不想,只想阿彌陀佛,只想【無量夀經】,這樣的人,一聲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4 佛在經上勸誡我們、教導我們,不要懊悔過去的事情。過去造作的罪業,不要去追悔?為什麼?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次,再想一遍又造一次,好了,你阿賴耶識的罪業就愈來愈多了。過去的不要想了,種子在,我不再增加了,保持這個原狀不增加;未來的事情還沒到,不要胡思亂想,你想未來是在那裡造業,你才曉得可怕!眾生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你想,那個阿賴耶識裡種子不曉得有多少!佛在經上講,如果這些種子有體積的話,哪怕它體積再小,像微塵一樣,無量劫到今天,我們這個業習種子,盡虛空都容納不下!


淨界法師:一個人不要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這一科,分成兩大段:首先做一個總說,我們的生命有兩個部份:

第一個:虛妄的假相─這些浮塵諸幻妄相,是過去業力所變現的一個身心世界,可能是一個男人的身心世界,也可能是一個女人的身心世界,這是一個虛妄的假相。

第二個:真實的功德─正是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它的體性是真實的。但是隨業力熏習,所變現的五陰是一個假相。

什麼是假相呢?只要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因緣別離而滅的。這就是暫時的假相,這個因緣主要是指善、惡的業力。在這個假相當中,我們要永遠記住一個重要的觀念:虛妄的假相,是不離開真實的。你要去哪裡找真實的呢?就在這個虛妄的假相當中,你就能夠找到真實——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眾生的一念心性,他本來就沒有這個假相,這就是我們的安住處。

前面講過:修行人,大家都在拜忏、都在持咒,但是每一個人進步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佛陀《法華經》以一佛乘分別說三——說:你從台中到台北,有些人騎腳踏車,可不可以到?當然是可以到;有些人是開車、有些人是坐高鐵,哪一個速度快?當然高鐵快。誰要能夠掌握一佛乘修行的方法,你就能夠掌握修行的速度。

的確,修行法門是有差別的,法門要是沒有差別,智者大師就不用判教:頓、漸、秘密、不定。

一個人要進步,你的思考模式是很重要的…理觀。你要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你要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業障的角度,來忏悔業障;你臨命終的時候,你要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你這個思考模式能夠建立起來,你返妄歸真的速度非常得快!如果你執著煩惱是真實的,那就糟了!那就有得對治了。

所以我們常說:一個人不要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你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到最後你果然業障深重,真的是這樣!是你自己要住在那個業障深重。


淨界法師:不停地懺悔罪業會不會因為不斷薰習而加重?

問:請問法師,法師一直在講重罪問題,必須至少懺一年,見好相為止。那麼如此說來,一個人犯殺業……

淨界法師答:對方有死亡嗎?對方死掉。那就重罪。

問:那犯後他每天不停地懺悔,殺人的念頭一次又一次在他心中再現,直至一年,那是不是又數數熏習了?

淨界法師答:我懂你意思了。請坐。謝謝。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謝謝你。他的意思我重復一下,就是我們今天已經犯了一個殺業,或者做了一個婬業或者偷盜的業,那你懺悔,你一定要把它給翻出來。那翻出來的時候,按照你的說法就是說,你又再數數熏習,對不對?

但是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你現在把你所做的行為翻出來的時候,你是用隨喜的心還是懺悔的心,這很重要!如果你是念念隨喜或者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那這個時候的懺悔就更糟糕,因為你沒有懺悔的心。但是如果你今天把這個現出來的時候,你的心是追悔的,這個力量就薄弱了。這就不一樣,那就懺悔了。

今天你這個影像已經做了,因為諸行無常,你造了業,這個已經變成種子了,那為什麼還要把它逼出來呢?因為你逼出來的時候,你用一個新的心態來面對它,就是我用後悔的心來面對它,那就不一樣了。這個種子變成被你破壞掉了。如果你把它逼出來以後,你再回憶的時候是念念地隨喜,那麼這個現行重新回到種子的時候,勢力是增加的。這樣講,你懂嗎?你把這個影像再把它調出來有兩種可能——讓它更大;第二個,讓它更小。如果你是用懺悔的心,就是「一切我今皆懺悔」,你是用這種訶責的心來面對這個影像,這個業力是減損的,力量是減損的。它一次一次地減損,一次一次地減損。

當然,最好你能夠安住空性,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更好,你這個問題就完全不是問題了。就是你本來沒有業障,這業障是後來因緣形成的。所以你用如夢如幻的懺悔,來對治如夢如幻的業障,這個最好。如果你有這個概念最好。站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念心性來懺悔,就是站在本來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如果你有這樣的概念是最好,這業障的消除更快,而且更徹底。就像蕅益大師說,你有這種安住空性的概念,「滅業障如翻大地」。從大地上翻轉,不是從根拔起而已,就像那個推土機整個大地挖起來,這棵樹一點都沒有作用了。

所以你懺悔它是不是能夠很乾淨,某種程度除了你的用功以外,你的智慧水平,你的觀照力很重要,智慧力很重要。如果你是從業果的角度來懺悔——我造了罪業,所以我該懺悔,這也不錯,但是這樣子速度會比較慢。「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也不錯了,深信業果。但是,如果你從深信業果的基礎再知道「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那你這個懺悔的水平更高了。

就好像說,我們以前不小心種了一棵毒樹,這棵毒樹釋放出來的空氣很骯臟,已經影響到我的呼吸了。你要把毒樹移掉有兩個方法:第一個,你用鏟子去鏟;第二個,你找一個挖土機來挖。這兩個速度不一樣吧?這就是有理觀的人在修行上他佔了很大便宜。不但是懺悔,你所有的事修,你有理觀,那以《楞嚴經》講,日劫相倍。

佛法的修學本來就有高低的,沒有高低的話,你就不需要判教了。那智者大師天台判教,華嚴宗也判教,如果每一個法門都一樣高的話,那就不需要判教了。那怎麼判?這教怎麼判?為什麼有圓教、別教?法門的確有高低。就是你用什麼方式去處理問題,它產生的效果會不一樣,會不一樣。我們待會兒會講到空性的問題。小乘用小乘的空觀來處理問題,跟大乘的空觀產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樣。我們相同的病吃不同的藥,效果不一樣。

你今天學教理花很多時間,但是從長遠來說你沒有吃虧。你雖然花很多時間,你看人家在那邊拜佛打坐,我來學教理,你沒有吃虧。當然,你現在吃虧。但是等到你懂了以後,你會看到——他先跑,但他是騎腳踏車在跑,而你這個車子一開的時候開得很快。學教理剛開始吃虧,但是你懂了以後,你從後面追,你一點都沒有吃虧。我保證你不會吃虧的!因為你處理問題比別人快又徹底。

當然我們感謝佛陀的說法,有佛陀的說法我們才有這樣傳承。要不然我們誰知道這個事情該怎麼做呢?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出世,歷代祖師的慈悲,代代相傳,慢慢開演,最後到末法時代,我們還有這個傳承可以學習,讓我們知道該怎麼處理我們過去的問題。


淨界法師:不要老是認為自己業障深重

過去有一個醫學的雜誌,講出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媽媽帶一個小孩子。這小孩子上學的時候,他媽媽就提醒說:「小華啊,你要注意啊,你天生肝臟就不好,你不要玩得太過火。」她每次給他的名言就是:你天生肝臟不好。

我們知道,名言會產生思想,思想久了以後會產生一個相對的執著,所以他認為他的肝臟就是不好,我天生肝臟就不好。他那個醫生就覺得很奇怪:我開了很多肝臟的藥,吃了半天都沒有改善。後來這醫生就找他媽媽說,這怎麼回事呢?

哦,原來你每次都給他一個暗示,你天生肝臟就不好——你這個人業障深重!所以你不要老是講業障深重。你講業障深重,到最後你一定是業障深重。後來他媽媽就換一個口氣說:「誒,小華,不錯哦,你的身體本來是很健康的,你肝臟不好是暫時的,現在改善很多了。」哇!他就很有信心了。結果這個藥一吃了以後,真的產生一定的對治的效果。

所以,在懺悔法門當中,你看天台宗講懺悔,它是從事相的懺悔開始——我們思惟我們真的造了罪業,我們一念的妄心造了一些罪業;但是它最後一定要入無生觀,觀想我們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本來無一物」,是「何處惹塵埃」。

所以天台智者大師警告修行人,說你不要老是認為你業障深重。你一天到晚認為你業障深重,你的結果只有一個:你真的業障深重!因為你執著它嘛。


淨界法師:你怎麼想像它就怎麼變化

唯識學的觀法,它有三個次第,我們簡單講一下:

第一個、他觀察唯識所現,就是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惡業力,它會如實的——什麼叫如實?它也不會增加,可也不會減少,它不增不減的把你的業力表現出來。你今生會跟誰做朋友,會跟誰做夫妻,會跟誰做子女,這個就是唯識所現,過去的業力變現出來。

第二個、唯識所住,這個地方是個問題!你若是選擇住在這個事相,那你就被它所轉了,你今生就失去了主動權,那就被業力牽著走了,你今生就完了!第二個你安住真理,用道理來觀察,那你就不同了,那得自在了。

第三個、唯識所變,當我們心中唯識所現,而開始唯識所住的時候,生命就變化──你怎麼住,它就怎麼變化。

有一個小學老師,帶著他的班上同學,到郊外去遠足。他帶著同學到一個大石頭,看到這個前面石頭上面有一堆的雪,慢慢融化了,這個老師就做機會教育啦,他就問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雪融化以後會變成什麼嗎?同學說:雪融化就變成水啊!大部分同學是這樣回答的。但其中有一個同學說:老師啊!不對,雪融化的時候,春天就要來臨了。結果這個同學變成一代的禅師,其他人是一個醫生啊、工程師……。因為你說雪融化了變成水,那你這個人是住在事相,你是用事相來思考事情的。一個人住在事相上,那你是向外攀緣,這是很危險啊。雪代表是冬天,那麼融化了,表示春天要到了,他是用道理在思考事情。一個人從事相來思考事情,你的生命障礙會比較多,你很難得自在。因為我們不可能前生全部造善業啊!那你的生命就是這樣子起起伏伏嘛!所以唯識所現的關鍵,是在二個唯識所住,你住在什麼情況——生命就產生變化。

你說,好!生命當中你說它是逆境,那它對你就是壓力;你認為這個是考驗,它變成一種增上的動力。阿賴耶識要把什麼事情丟出來,這一件事我做不了主,他要把什麼人丟出來跟我相遇,把什麼事情丟出來,這一部分我們不要去操心,因為你也管不了,阿賴耶識不聽你招呼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但它丟出來以後,你怎麼去面對?你怎麼去想像?安立名言,這個就是你能夠作主的。你認為說,這個人是你的冤親債主,他就變成你的冤親債主;你說,他是你的善知識,他就扮演你的善知識,你可以試試看。我們心中的住很重要——你住在一個道理的思惟,它這個相狀就變成一種增上的力量;你住在一個事相,它就變成一種障礙。所以:你說這個生命到底是障礙?還是一個考驗?就看你怎麼去住、去想像。

所以這唯心識觀就是說,生命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阿賴耶識它如實的變現因緣果報;第二個、你第六意識的想像,你安立什麼樣的名言,這個因緣又產生一定的變化,它可能是你的生命中的動力,也可能是你生命中的障礙,就看你怎麼想。

南無阿彌陀佛……


淨界法師:不要跟著感受走

在我們生命當中最麻煩的就是感受的問題,感受問題。那麼感受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就是我們本來是沒有感受的。

佛陀說,比方說有一個人,他雙手雙足非常的安穩快樂,他整個身體也非常調和舒適。他本來沒什麼感受。但這個時候,忽如妄生,他忘記了整個身體的存在,這個時候心中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這個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問題是我們凡夫的心習慣攀緣,我們不安於自己的本分而產生一念的妄動,所以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我們兩個手在虛空當中互相地摩擦,就創造了很多的感受。當然摩擦就包括了業力的造作,就把這個身心世界苦樂的感受給創造出來了。那麼有什麼感受呢?在兩個手掌當中產生四種的感受——澀滑冷熱。

澫益大師說,這個苦澀的感受表示三途的果報,就是造了很重的十惡業;滑,這個潤滑指的是人天的果報,就是造十善業所招感的人天安樂的果報叫作滑的感受,潤滑的感受;寒冷的感受是二乘的偏空涅槃,二乘人修無常無我而進入到偏空寂靜的狀態,叫作冷;熱,這個溫暖的感受是菩薩的大悲心所創造的菩薩的功德叫作熱。所以整個九法界的感受都是我們一念的心所創造出來的,所以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所以在整個修學當中最麻煩的就是這個感受的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業力的顯現。

你要把佛號念好,你最好不要老是跟著你的感覺而走,你要訓練你自己。

因為感受它是跟你的業力有關系的,而臨命終的時候正是我們業力表現的時候,百感交集。

所以感受在《楞嚴經》當中,它破六根就是破這個感受。

我們今天要從攀緣的心回到清淨的心,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你怎麼要克服你的一時的感受。這是最粗的,第一關而已哦!

我自己的感覺,我剛出家的時候,我第一個難關就是過午不食的問題。因為晚上習慣去吃東西了,腸胃已經產生一個生理時間。所以到晚上的時候特別餓,非常的餓,那種感受非常強烈。後來有一次我終於把這個感受的真相給看通了。因為你強忍沒有用的,你很餓你就是很餓嘛!你忍耐忍個一天兩天,但是你遲早是要用智慧來面對它。

後來有一次我把它忍過去了。忍過去以後我發覺一個真相:就是我明明昨天晚上很餓,但忍過以後,早上起來以後,那種餓的感受沒有了。那表示什麼?這個感受不真實。

照講,你昨天晚上很餓,你今天早上應該更餓才對嘛,是不是?那個吃飯的時間過去以後,你餓的感覺也沒有了。從那一次以後我知道,你吃得很飽,那是一種飽的感受;你很饑餓,也是一個饑餓的感受。它們兩個都是感受,如此而已。

問題是你要不要接受這個感受。

它們這個感受只就是一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個水泡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這樣觀察,它只是暫時所產生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我們現在要開始訓練自己不要跟著感受走,這是最粗的,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我給你保證臨命終的時候感受不會是很好的感受,不是很好。

所以我們本來是從沒有感受而產生一個因緣的假相的感受。那我們可以做到不受,安住在不生滅心,是這個意思。


淨空法師:念念不忘身體健康,就變成業障身

真搞清楚搞明白,一切希求全放下了,包括身體健康也不放在心上,真健康。為什麼?境隨心轉。你對身體沒有希求跟不希求的想法時,所有細胞回歸正常,帶著病毒的細胞統統都好了。

最怕是什麼?怕的是你天天想它,天天想它就是天天養它,不斷發展、膨脹,這個很麻煩。道理講起來很深,我們見到過,聽說的更多。連現在量子力學家都告訴我們,物質環境從哪來?念頭生的。

身體是物質,物質從哪裡來?從心想生,天天想它就生它,不想它就不生它。 佛菩薩有沒有念頭?沒有,佛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他們現身說法,是應眾生之感,眾生有求,我們求阿彌陀佛,佛現阿彌陀佛身,我們求觀世音菩薩,佛現觀世音菩薩身。現身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所以叫金剛不壞身。

我們今天的身很糟糕,天天想它,念念不忘,這個身就變成業障身。業就是起心動念,就是分別執著。真正要恢復像如來菩薩那樣的健康自在,念頭放下,不能有,念頭是錯誤的,世間人認為是正確的。佛菩薩教導我們,放下起心動念就成佛了,放下分別執著是菩薩,放下見思煩惱是阿羅漢。

證果怎麼證?放下就證得。所以經上,祖師大德常說,放下就是。放下之後雖然提起,那時候跟現在不一樣,那個提起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今天提起,就是提起妄想分別執著。


淨空法師:不要再想業障

我們今天沒有入這個境界,想入這個境界,我們走特別通道。這個特別通道,我們一定要把這三個條件抓住,《彌陀經》上教給我們「執持名號」。執是執著,持是保持,我執著南無阿彌陀佛,我保持阿彌陀佛,讓阿彌陀佛幫助我達到西方極樂世界。佛的名號就像我們所乘的船一樣,我要用它,到極樂世界我就不要它了。

沒有到極樂世界,這是救命的船,你離開它你就墮落了,就三途六道去了。這是救命船,決定不可以丟掉,過河到彼岸了就不要了,我目的達到了。這個是與其它法門不一樣的,其它法門一定要妄想分別執著都統統放下。我們今天這個法門就是要把南無阿彌陀佛抓住,什麼都不執著,就執著這個,什麼都不要,就要這個。就憑這個就能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特別就特別在這個地方。
這個法門我們想想,我們能行,我們可以做得到。斷煩惱、消業障,我們真難,太難了!這個法門告訴我們,煩惱不要破,業障不要消,只要一心念佛,煩惱跟業障自然沒有了。我們想想有沒有道理?有!你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你不再想業障,你不再想煩惱,業障跟煩惱全被這一句佛號把它消掉了。佛號功德不可思議,能消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跟業障。得真相信才行,你才能真干,真干就真成就。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九十三集)2011/12/21 檔名:02-037-0093


警惕!懺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

什麼是懺悔?不隱瞞自己的罪過這叫懺,悔是後不再造。再重的罪業都不怕,只要能夠覺悟、能夠回頭,能夠懺悔,都能成就。

不要以為懺悔是念念想著你的惡業,那就錯了。為什麼?你想一遍就又造一次,天天想就天天造,你這個惡業怎麼能斷得了?

那怎麼樣叫懺悔呢?念阿彌陀佛就是懺悔,我心裡現在只有阿彌陀佛,惡念沒有了,這是真懺悔,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千萬不要在佛像面前訴苦,我造了什麼什麼罪業,佛菩薩你原諒我;你這麼做,在佛菩薩面前又造一次業。你一天念一遍,就一天又造一次,你這個惡業永遠消除不了。

佛教給我們,不要去懷念過去那些惡業,要常想佛菩薩,使這個惡業的印象慢慢淡掉,慢慢沒有,這就消除掉了。佛教我們把念頭轉過來,想佛菩薩,這是一大轉變,這就是回頭。諸佛菩薩、大聖大賢,讚嘆勇於懺悔改過的人。

樂於接受批評,認真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能夠每天反省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缺點,就叫做懺悔。對於自己起心動念、一切行為,乃至於工作,天天在改進,天天有進步,所以懺悔就是精進,就是日新又新。

一個人能從善如流,過而能改,在這一生決定有大成就。懺悔,是能改過自新、後不再造。真正懺悔,是非常稀有難得,這是諸佛如來都讚嘆的。

我們以前迷惑顛倒,造了許多的罪業,我們現在真心懺悔,我們改過自新,這個罪業能夠懺除。真修行,不是念多少經,或念多少佛,而是能真心悔過。做早晚課,是修懺悔法門。天天懺悔、天天改過、天天向上提升,才有法喜。

懺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為什麼?你每想一遍就又造一次罪業。每想一次宿惡,阿賴耶裡面那個印象又深一層,又加一次,這怎麼得了!這不是懺悔。「懺悔」是把業障消除掉,「追悔」是把那個業障再增加。這個要覺悟,要真正覺悟!

佛法,決定不懊悔過去,過去事情做了就算了,不要再去想它。懺悔法門就是:我做錯事情,我向大家表白,從今以後不再做這個錯事情,這叫真正懺悔。去念那些罪過,這個真是糟糕!天天念那個罪過,哪有不墮地獄的道理?那是修地獄法門。

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是最好的懺悔法門。念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的懺悔滅罪。假如念佛的功夫伏不住煩惱,貪嗔痴慢這個念頭還會常常起來,我們應該要有大慚愧,要真正痛切懺悔!

我們只要有一念回頭,佛菩薩就會來幫助,真的是「感應道交,絲毫不爽」。佛法講,極重的五逆十惡罪都可以懺悔;只要至心懺悔,念佛求生凈土,也能往生。造作五逆十惡罪業在臨終前徹底懺悔,他也能往生,是「懺悔的力量」去往生的。

佛告訴我們「罪從心起將心懺」,罪業是從心裡生的;把心裏面生罪業的念頭洗掉,就是真懺悔。一個惡念起來,馬上阿彌陀佛,這個業就懺掉了,所以念佛是真正的懺悔!

有些人一生造了很重的罪業,臨命終時,善知識勸他念佛,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痛切懺悔,一心念佛。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字,他生歡喜心,歡喜心就是懺悔,就是悔改;他知道錯了,一心念佛,雖然念佛的時間很短,結果也往生了。這是他過去世有很深厚的善根福德,善知識這一提醒,在這一剎那當中把他喚醒了!這一類是屬於懺悔往生。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

造了極重的罪業,決定墮阿鼻地獄的人,要是一下覺悟,真正回頭,真正懺悔,念佛都能夠往生。臨命終時懺悔念佛還能往生,可見念佛法門真的「三根普被,凡聖齊收」!

我們中國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在我們這個世間造五無間罪業的人,一悔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浪子回頭。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所說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是最徹底、最究竟的懺悔法,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


什麼是懺悔?懺悔和追悔、後悔有什麼不一樣?

香光講堂 【香光答問集】

問:什麼是懺悔?懺悔和追悔、後悔有什麼不一樣?

懺悔是悔謝罪過,可去除修道的障礙;
追悔、後悔是反悔懊喪,為修道的障礙。

懺,是指有了過失,請求對方容忍、寬恕。

悔,是認錯,且明白說出自己所犯的過失,向對方承認過失。

每個宗教都有懺悔法門,平常我們也常說對不起,我做錯了,請原諒我,或請給我機會,也就是請求寬恕,對自己所信任的人說罪,解除內在的罪惡感。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聖賢,一定有做錯事。讓人性的陰暗面能夠有所傾吐,這是人性中的溫柔敦厚,是須要的。縱使人類文明發展到科學時代,宗教這一部份仍是被須要的。人們找宗教師發露說罪,這表示宗教師是被信任的,也要為對方保密。

對於出家眾來說,在持戒、修道的過程,懺悔是絕對少不了的。在還沒有進入聖流達到不退轉之前,還是會有過錯。所以持戒要界定清楚,不是不會犯錯,而是在違犯了不符合修道的規定,或是在戒律上有了不如法、不好的身口意的行為,就是要懺悔。因此懺悔的本義在隨犯隨懺,離惡行善,去除聖道修行的障礙,更重要是降伏、斷除煩惱。從僧團的角度而言,也有維護僧伽清淨、和樂,使正法久住的意義。

「悔」又有追悔、後悔的意思。追悔與懺悔是事後的省察,都有「悔」意。但懺悔的悔真正的意義如前述是說罪。追悔的悔是反悔、懊喪,例如做了好事沒有獲得正向的回饋就心生疑悔、心拿不定,或做了壞事悔不當初。因此追悔是內心會夾雜一些不安寧、不自在、多慮、不確定感。追悔會形成修道的障礙。

節錄自《香光莊嚴》第88 期《清淨 解脫 沙門果》<懺悔可以滅罪嗎?>

 

金剛薩埵淨障法門--人生所有煩惱的解藥

為什麼文殊要提劍殺佛?文殊仗劍逼如來,佛開示罪性本空

懺悔法門簡介--業障重者,應修懺悔之法,為治病改命最易之法門

當你有這些徵兆的時候就必須要懺悔了

修行是要一直認錯懺悔嗎?懺悔之前要先思惟業果的道理

業障並不是障礙我們的關鍵

你還是認為別人在傷害你,你完蛋了!

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礙!

懺悔的種類與方法--佛教的兩種懺悔方法

懺悔十法,懺悔了,還會受報嗎?

懺悔要在活著的時候才有用

為什麼要念懺悔文?

造惡業後如果沒有如法的懺悔會怎樣

懺悔的種類與方法

什麼是拜懺?拜懺和一般法會有什麼不一樣?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