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光大師:秦檜前世乃大修行人,其結果令人膽寒而心痛

秦檜前生乃雁盪山僧

秦檜前一生也是大修行人,他只是在平常的時候看到他附近的鄉間那個衣錦榮歸的考中進士的那個人回來,看到這種排場,心中就動了一個念頭,如果能這樣,遺願足矣!就起了這麼樣一個世俗的貪戀心,下一生就來做大宰相,以修行佛法的功德,下一生怎麼樣呢?腦筋非常好,所以功名一考都是榜首,是榜首又怎麼樣呢?當了秦檜,你曉得秦檜的下場嗎?不曉得多少生多少世,下三途來還,而且是在世間法上,贏得了千古的臭名,划不來啊!這個叫作十人蹉路。

(資源出處: 節錄自 印祖文鈔續編上冊 / 致廣慧和尚書(民國二十九年正月))


地藏王菩薩度秦檜的故事 :秦檜的前世?地藏王菩薩:只要念這個“佛”字,罪業就沒有了!

宣化上人開示

在南宋的時候,有一個宰相名秦檜;這個秦檜本來也有一點善根,所以今生很聰明的,並且在當時的考試,得到第一名,中了狀元。

但是他做官之後,妒賢忌能,就造了很多罪業;尤其是對於岳飛——岳武穆,他把岳武穆殺了。

他造的罪業很重,地藏王菩薩因為和他很有緣,就想來度他:“我到他那兒,只要他能念一個‘佛’字,我就可以赦免他一切的罪業。”

於是地藏王菩薩就化身現一個比丘相,來見秦檜。

當時,秦檜正有勢力,還正在做宰相,看見和尚來了,也就招呼這個和尚,和他談話。

這個和尚勸他說:“你應該念念佛啊!你這麼高的地位!”

秦檜就說:“那何必念呢?”他根本連一個“佛”字也不說。

地藏王菩薩就是想叫他說一個“佛”字,就可以把他所有造的罪業都赦免了,可是他就不念。

這時地藏王菩薩就顯了神通。顯什麼神通?用他的拂塵——拂塵,就是我們四十二手的白拂手;出家人帶著這個東西,是預備趕蚊蟲的。

地藏王菩薩用拂塵這麼一拂,秦檜身不由己就跪了下來,想要起身也起不來。於是地藏王菩薩就把手伸出來,說:“你看看!我手寫的是個什麼字?”

地藏王菩薩的手上,就寫一個“佛”字;只要秦檜說那個字是“佛”,這就把他的罪業也都沒有了。

你說秦檜怎麼樣?秦檜看了之後就大篇的理論講起來:“我從小就讀書,中秀才、中舉人、得進士,然後又中第一名的狀元。現在所有各國的文件來,都先要經過我審閱,然後才能決定怎麼處理。如果我連這一個字都不認識,那我當什麼宰相呢?這個字我是認識,但是我就不給你念!”

你說,只要他一念這個“佛”字,那麼罪業就沒有了,但是他不念。

地藏王菩薩一看:“喔!這真是業障深重,我真沒有法子度你了!”就走了,結果秦檜就墮落地獄去了。

由這一件事情證明,念佛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我們人為什麼平時要念佛?平時念佛,就預備臨終的時候所需要的。那麼臨終的時候需要,我們為什麼不等臨終的時候再念佛?

平時為什麼要念佛呢?因為一切一切,都是由習慣而來的;你平時沒有這種習慣,等到臨命終的時候,就想不起來念佛了。所以在平時要學著念佛、修淨土法門,等到臨命終的時候,就會往生極樂世界。

----------------------------------------------

附文:

印光大師開示:秦檜前生乃雁蕩山僧 (白話)

秦檜前一生也是大修行人,他只是在平常的時候看到他附近的鄉間那個衣錦榮歸的考中進士的那個人回來,看到這種排場,心中就動了一個念頭,如果能這樣,遺願足矣!

就起了這麼樣一個世俗的貪戀心,下一生就來做大宰相,以修行佛法的功德,下一生怎麼樣呢?腦筋非常好,所以功名一考都是榜首,是榜首又怎麼樣呢?

當了秦桧,你曉得秦桧的下場嗎?不曉得多少生多少世,下三途來還,而且是在世間法上,贏得了千古的臭名,劃不來啊!這個叫作十人九蹉路。

——(資源出處: 節錄自 印祖文鈔續編上冊 / 致廣慧和尚書(民國二十九年正月))

讀印祖文鈔,如秦桧之前身為雁蕩僧,雁蕩僧乃地藏菩薩道場之香燈師。雁蕩僧一生參禅功德,報為宰相身,享盡榮華富貴,那知身居權貴後,卻陷害忠良,造成國家民族不可彌補的損害,為後世所唾棄咒罵,民間有「油炸桧」正表具為人所不恥。

學佛之人,本為「明心見性,永斷生死」。像雁蕩僧者,當世未解脫,來生有了隔陰之迷,不知繼續修行,反而為非作歹,造罪無邊,真是令人哀痛惋惜。

學佛之人,見秦檜之例,當引以為戒,務必老實念佛,以廣大心、堅固願,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臨終之時,蒙佛慈力,往生西方,永斷輪回。要知禪家天縱英明者,如蕅益祖師,皆捨禪歸淨,功夫用到家者,才知生死可怖。故萬緣放下,一句彌陀提起,才是穩當老實之修行。願與同修共勉。


輪迴路險:秦檜因前生修行,得宋朝之宰相;又因謀害異己,死後永墜地獄

秦檜,前生乃雁盪山僧,以前生之修持,為宋朝之宰相,受金人之賄賂,事事均為金謀,殺金人所怕之岳飛。凡不與伊同謀者,或貶謫,或誅戮。卒至死後永墮地獄,百姓恨無由消,遂以面作兩條(秦檜與夫人)共炸而食之,名之為油炸檜。又鑄鐵像,跪於岳墳前,凡拜岳墳者,皆持木板痛打,又向其頭其身尿以泄恨。後有姓秦的,作浙江巡撫,謂鐵人於岳墳前被人尿,污穢岳墳,投之西湖,俾岳墳常得清凈。自後西湖水臭,不堪食用。常見湖中漂幾死屍,及去打撈,又沉下去。因茲出示,多來船舫,圍而打之,則是鐵鑄之秦檜,與其夫人,並金兀朮。知其罪業深重,仍令安置墳前,被人打尿。光於民國十年,至岳墳,仍舊尿得污皂不堪。

夫以五祖戒,草堂清,真如喆之道德,尚不能了生死。而為大文宗,為宰相,已遠不如前生。至喆老為皇帝,而為臣於虜廷,則可憐極矣。秦檜之結果,令人膽寒而心痛。以多年禪定工夫,後世得為宰相。一被金人之賄賂所迷,直成香臭,好歹,忠奸不知之痴呆漢。及至打尿其像,炸食其身,千百年來,尚無更改。

參禪人以宗自雄,不肯仗佛力以了生死者,倘一念此結果,能不自反曰,仗自力與仗佛力相差懸遠,曷若專修凈業,以祈現生了脫之為愈乎。宋朝大名鼎鼎之宗匠,來生尚退步於前生,再一來生,又不知作何行狀乎。

(資源出處: 節錄自 印祖文鈔續編上冊 / 致廣慧和尚書(民國二十九年正月))


凈空法師開示:秦檜七世豬身

佛說,人以惡意向道德之人、或善師,將來遭遇的痛苦,比萬石弩射身不知道要嚴重多少倍,而且果報必定在三途,這件事情有幾個人知道。佛法確實是講因果的,在中國史書上每一個朝代也記載很多因果的例子。從前李老師跟我們講個故事:「秦檜七世豬身」,現在很多地方出版的因果報應的書應該可以查得到。

清朝不知道是哪一個年代,有人殺豬毛去掉之後,在豬肚子底下有「秦檜七世身」。我們知道秦檜是嫉妒瞋恚謀害了精忠報國的岳飛,死後當然是墮地獄。秦檜殺岳飛,實在講是禍國殃民,因為那時國家的形勢,岳飛確實有能力打敗金兵,能將被金人俘虜的徽、欽二宗皇帝迎接回來,保住國家領土。

秦檜何以要謀害岳飛?還不是希望保住自己宰相的地位。如果戰事結束,宋朝與金講和,岳飛的功勞第一大。換言之,他怕岳飛將來回國之後作宰相,取代他的地位,他心生恐懼。正好皇帝高宗也是個糊塗人,欽宗是他的哥哥,他想如果欽宗回來之後,皇位不就要讓給哥哥了?所以,高宗不想將皇位讓給他哥哥。所以,他們都不想讓這兩個人回來。高宗和秦檜志同道合,為了自私自利,不顧國家民族的利益,不顧全國國民的利益,做了這一樁傻事情,連金人都批評,殺岳飛是宋朝自毀萬里長城。

根據許多書籍記載,秦檜死後墮地獄。宋朝到滿清時間並不長,大概只有七、八百年,秦檜就離開地獄,變畜生還債。地獄果報很苦,時間很長,都是論劫數算的。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15-13-48)


蘇東坡、秦檜、龔自珍等的前世均為和尚

這五戒禪師一目失明,還有一師兄叫明悟。五戒因為一念之差,同女子紅蓮有了苟且之事,犯了姦淫之戒,結果事情被已經有神通的明悟和尚看破,五戒羞愧難當,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已經預見五戒下一世可能謗佛謗僧,這樣可能就永無出頭之日了,於是他也趕緊坐化,緊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蘇東坡,而明悟就是蘇東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蘇東坡剛開始時真的不信佛法,醉心功名,但佛印一直不離不棄地追隨左右,苦心勸化點悟於他。由於自身的親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斷勸化點悟,蘇東坡終於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輪迴之說,而且崇信佛法,潛心修煉。(詳見《蘇東坡前世是和尚,黃庭堅前世是女人》)

印光大師云:東坡聰明蓋世而不拘小節,妓館淫房亦常出入。可知五祖戒悟處雖高(他當時已經得了宿命通,來人就知道這個人的前世因果) ,尚未證得初果,以初果得道共戒,任運不犯戒( 任運, 自然而然),東坡既曾出入淫房則知五祖戒尚未得初果之道力,說什麼了生死乎?(參見<印光大師文鈔>)    

 

女子念《法華經》發願轉男身,轉世為黃庭堅 

《春渚紀聞》卷一記載:黃庭堅的前世是一位女子。庭堅貶謫涪陵的時候,還曾經夢到過這位女子,向他親口敍述前身的經歷。她自稱經常誦念《法華經》,只願再生變為男子,而且要變成一位名揚天下的男子。顯然,她的願望實現了。好像是為了取信于黃庭堅,她還點出了黃庭堅的一個秘密,一個不為人知的隱私。真的是隱私啊。你知道嗎?這個大詩人、大書法家,居然有“腋氣”。“腋氣”是什麼?狐臭!有這樣的毛病,說來真有點難為情。照這女子說來,庭堅有此毛病,是有因果的,前世的因,種下今日的果。這女子說:「某所葬棺朽,為蟻穴居於兩腋之下,故有此苦。」原來是這一窩螞蟻害的。要想除去這毛病,也不難。只要找到這女子的墓,打開墓穴,「除去蟻聚」,那種難言之隱便可立刻消除。庭堅依言照辦,果然,「腋氣不藥而除」。

 

秦檜前世是雁蕩山地藏寺的香燈師

秦檜前生乃雁蕩山僧( 是浙江省雁蕩山地藏寺的香燈師) , 以前生之修持,轉世為宋朝之宰相,受金人之賄賂,事事均為金人謀,謀殺金人所怕之岳飛。凡不與其同謀者或貶謫,或誅戮,卒至死後永墮地獄。百姓恨無由消,遂以麵做兩條( 秦檜及其夫人)共炸而食之,名曰: 油炸檜,又鑄鐵像跪于岳飛墳前,凡拜岳墳者,皆持木板痛打秦檜夫婦鐵像,又向其頭其身撒尿以瀉恨。……秦檜之結果令人膽寒而心痛。(摘錄於<印光大師文鈔>)

 

龔自珍前世亦是每日誦《法華經》的和尚

定庵(龔自珍字)嘗自言前身本為天臺一老僧。此僧生平一無所長,惟每日誦《法華經》而已。僧卒日,即定庵生日。然定庵卻聰慧絕倫,蓋定能生慧,亦誦經之功也。定庵曾至其生前圓寂之地,有詩數首,曾為王君書扇,集中皆未載者。王君但憶有句云:「到此休論他世事,今生未必勝前生。」蓋亦自慨其半世苦修,未能出生死流,仍沉淪於三界中也。(《清朝野史大觀》卷10)

 

王陽明的前世也是和尚

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

王陽明在江西為官時到一個廟裏去,他看這個廟非常好,但是有個房間鎖著;「他問和尚,你這個房間為什麼鎖?」和尚說,過去有個老和尚閉關,涅槃了,死在裏頭,吩咐鎖著不准打開。王陽明一聽,有問題啊!他覺得這個廟有怪事要求寺方打開!那和尚說:「絕不能打開,我們兩三代的祖師都吩咐過,不能打開這間房。」王陽明的個性,越聽越奇怪,非打開不可,馬上給我打開!他威嚴一發,一下命令,和尚沒有辦法,打開了。打開一看,一個骷髏打坐在那裏,前面桌子上有個條子,寫著「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哦,原來他就是我!前身在這裏涅槃,預知自己轉世再來時,會打開這門。(見南懷瑾著作《人生的起點和終點》)


王陽明的因果輪迴啟示

肉身不壞,卻沒有解脫生死輪迴,我們務必深思、慎思矣!敬請廣傳佛門弟子。

明朝大儒學家王陽明,學問道德深受世人讚嘆。

王陽明號王守仁,是宋朝理學家,台北那座陽明山過去叫「草山」,是後來先總統蔣中正仰慕王陽明,將「草山」改為陽明山。

譬如說你前生可能是個學佛的人,但是沒有成就的話,如果這一生有造作過不善業,一輪迴、一轉世,肯定是下一世不如這一世。

在歷史上就有這麼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儒王陽明先生,王陽明先生他是創立了心學,跟朱熹的理學相抗衡,心學還跟佛法非常的相似。

譬如說朱熹解釋《大學》「格物致知」,這個「格物」是格盡物之理,就是你要通過學習,了解宇宙萬物之理,才能夠做到格物,才能致知。

但是王陽明他講的心學不是這麼講,他講的這個「格物」,就是格除我們的這些物慾、煩惱,「致知」就是致良知。

王陽明最有名的學說就是「良知」。他老人家有一次遇到強盜,強盜知道他是王陽明,就來問他,說:「你說人人都有良知,那我們這強盜殺人都不眨眼,怎麼有良知?你怎麼能證明?」王陽明就跟他講:「你只要聽我的話,照我去做,我就可以給你證明。」強盜說:「可以。」

王陽明就說:「你先把衣服脫掉。」「就脫了。」「把褲子也脫掉。」「也脫了,最後脫剩一條褲衩。」「把那個也脫了。」強盜說:「不能再脫了。」王陽明說:「這就是良知。」羞恥之心,人皆有之,你看強盜也有良知。

所以王陽明是一位大儒,他不僅能文而且能武,他還帶兵打仗,為朝廷立下戰功。

 

五十歲那一年,王陽明到江蘇鎮江金山寺去走訪(這是禪宗的大道場),他進到寺裡面,這個環境覺得很熟悉,好像在這裡生活過一樣,就信步走到一個關房前面。

當時一位法師陪他遊覽,走到一間關房門外,這關房很小,門窗緊閉,上面貼有封條。王陽明覺得這關房很熟悉,請求法師開門進去看看。

法師說:「寺院內那裡都可以去,只有這關房不能進去。因為五十年前住這關房的老和尚,在裡面圓寂,他的肉身沒有損壞,還好好的保留著,現在仍然供在關房裡,為了保護他,所以不敢進去。」

王陽明好奇心所驅使,想開關房而見之,佛寺的方丈和尚不許,在那時候,關房封閉已五十年之久了,王陽明官位大,又反對佛教,種種施加壓力,寺中和尚無奈啟開關房。

房門打開,進去一看,老和尚雖然已經圓寂了五十年,但肉身保存得很好,還端坐在蒲團上。

王陽明急切移動腳步,卻見閉關和尚之真面目,往前一瞻望,他整個人都楞住了,好幾分鐘不知所措,一語不發,以納悶的心情,瞻仰閉關和尚,只見和尚坐姿安祥,與自己面容相似,這還不稀奇,在牆壁上題有四句聯:

五十年後王陽明   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去後還歸復    始信禪門不壞身

老和尚預知過去未來,早就知道五十年後,自己投胎輪迴,叫王陽明,還說五十年後要回來,「開門猶是閉門人」,五十年前閉門的人,就是五十年後開門的人,所以老和尚以詩證明「精靈去後還歸復」,靈魂離開身體後,將來還是會回來的。

王陽明大吃一驚,怪在閉關之和尚叫王陽明,現在開門者亦稱王陽明,開門者就是五十年前之閉關和尚,同時,開關房年月日不前不後,自己找上門來,硬闖入關房,王陽明看了之後,真不是滋味,啞口無言,悵然許久,方命手下拿錢財,將閉關之和尚粧金起來供養。

老和尚的功夫真不簡單,修行功夫好,肉身沒有壞,五十年後還回來看自己前世的肉身。

可惜他沒有跳脫輪迴,來世變成王陽明,因為前世修行的結果,所以學問道德都很好,但是這一生已經忘記了前世的修行,過去的修行也中斷了,因此今生功夫就不如前生了。

假如老和尚發願念佛求生淨土,以他的功夫,當生就能成就,一定能夠跳出輪迴,不用再來做王陽明了。

 

王陽明投胎轉世,卻忘了自己的前生,有此隔陰之迷,今生當了大官,不知道來學佛,又反對佛教,其實王陽明筆下所寫的文章,全是佛教的產物,佛教的東西,他研究佛法來充實自己,成了學問家,卻批判佛教,過失無量!

現在國內外不是也很多學者,為了碩士、博士學位,拼命鑽研佛法,來大做學問,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嗎?一旦取得學位之後,既不修行,又不禮敬三寶何其多!在他們的心目中,往往抱著做學問、做研究、討論、批判,當個老學者罷了!其實,佛法不光是做學問與研究就行了,佛法貴在體證,不體證的話,佛法也如同世間法。

佛法是覺悟之法,能讓我們大覺大悟,因而證成菩提(梵語bodhi),離苦得樂。佛法是要我們受用的,不是說說而已!更不是當做研究學問用的,佛法不修證,縱然研究所得,得到十億個佛學博士學位,還是處於凡夫眾生,對生死解脫了無痛癢,證成菩提毫無相干哩!

 

五十年後,你看,這個「精靈去後」,就我們的神識離開身體了,這時候還回來;「始信」,你才相信在禪門裡頭有不壞身。這個不壞身當然不是指肉身,是指有真身,就是法身不壞,來去的那都是精靈,就是神識,還有一個不來不去,不生不死的法身。

這老和尚是開悟的人,已經預知生死,知道將來自己是誰。可是一輪迴、一轉世,菩薩尚有隔陰之迷,這一生他就成為了王陽明,王陽明也不學佛了,雖然他也看佛經,但是他已經遠不如前生這位老和尚,那麼樣篤信佛法。

所以他提出的學說,跟佛經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他是學儒,不再學大乘佛法了,這就是「改形易道」,本來是修佛道,現在改學儒了。

當然還不錯,這一生也很有成就,但是比起前生來講就差遠了。你看王陽明這一生就沒有宿命通,忘記前生了,但是老和尚前生可是能夠有天眼通,看到自己來生,而且叫什麼名字都寫在墻上了。

所以如果不往生西方,真的一世不如一世,縱然你再有修行,像這個老和尚一樣,那麼有定力,甚至能夠看到過去、未來,但是不往生,一搞輪迴,那決定就是墮落。

那麼這個「易道」,當然還包括別的道,不是人道,如果到了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那就更慘了。

這段歷史故事,希望能帶給大家一點警訊,要發願,往生彌陀淨土,修行,迴入娑婆共度有情。

附註:

1.《像法決疑經》云:「本師滅度,正法五百年,持戒得堅固;像法一千年,坐禪得堅固;末法一萬年,念佛得堅固 」。

佛於《大集經》更說:「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佛的開示絕對是修行的大方向、指歸,不是方便說!

2.永明延壽禪師《四料簡》對後世佛門弟子的修行方向影響極大,敬請大家珍惜重視落實;誠如 智敏、慧華上師開示:「生命的目的就是解脫生死輪迴。此生未能解脫生死,來生更是不可能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會輪迴去哪裡?」

《四料簡》: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 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3.修持密宗法門,務必依止上師開示口訣而修持,如 慧華上師開示:「臨終最後一念安住本尊,念持本尊咒,即可到本尊剎土。」

南無阿彌陀佛!

 

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的輪回故事

文昌帝君輪回故事:十七世作善修福,卻因瞋發願,墮落蛇身

文人的業力

終於明白為什麼我們不能選擇一次又一次投胎

驚歎三世怨,福報的陷阱

若不往生淨土,將來必墮地獄

寫給所有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想修修世間福報的同修

來生做人,比往生西方極樂還難

末法眾生歸宿:99%人要墮惡道

天天念佛,為何還有很多人墮三惡道?

你不往生極樂世界,永遠是孤單的,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永遠在一起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請好好地在家裡面待著修行!

為什麼壞人總是能有錢有勢呢?

不要太早把你福報變成錢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