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法國百貨公司的店員,有一天,他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被裁員,沒有工作了…整天喝酒,所以他太太離開了,家庭破碎了…非常沮喪,他就想自殺;他就一方面喝酒、一方面開車,開到河邊,就往河裡走過去,走到一半他突然想到:唉…不對!我有個好朋友很關心我,我臨死之前應該跟他道別一下,就拿起手機跟朋友道別說:我想要自殺,向你最後道別…他朋友說:哎呀,你不要急著死,我知道有一個人會算命,你好歹給他算命看看,可能有希望也不一定。

他在朋友勸說之下:要死之前算個命吧,就跟他朋友去算命了。結果那個人算命的用水晶球一看:哎呦…你前生是拿破侖啊!算命先生說:你是拿破侖轉世的。

他一聽哎呦…我是拿破侖…他本來對拿破侖也不瞭解…不要急著死吧,看看拿破侖是怎麼樣;去圖書館研究拿破侖整個生平,…拿破侖做什麼事,都是主動積極…他每天看拿破侖的傳記,他的心——不思議心、不思議變,他本來是非常消極、非常懈怠放逸的人;他慢慢就覺得我是拿破侖,我應該傳承我前生的想像才對!他變成主動積極,後來他就去找工作,不斷的找,終於找到工作了,他在整個店員當中不斷的努力,後來他變成法國百貨公司的巨子,經營了很多、很多的連鎖店。事後商業週刊在訪問他的時候說:你真的是拿破侖轉世嗎?他說:我不知道,應該不是吧!但是我當時的想像,對我很有加持力。就這樣…

我們可能會有一個不是很圓滿的現在,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培養你的想像,否則你的未來也完了。

我們今生可能是來酬償業力,我們是來還債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過了就算了,但是面對環境的時候,你用什麼思考模式,這個非常重要。一個菩薩道的道人,他要有兩種想像,你來生就非常的安樂圓滿:

第一、你要有來世的想像:你會覺得今生比較重要?還是來生比較重要?

在你的思考模式…來生比較重要,那你這個人有功德。一個太重視今生的人,要遠離過失就很困難,你很難為了來生去做一些犧牲。

你要經常有一個創造來生的想像──你要經常告訴你自己:你是為了來生而活的!你就成功了。

第二、你要有眾生的想像:

當我們的利益跟無量眾生的利益,相衝突的時候,你會做什麼選擇?你會選擇利己?還是利人?(大眾答:利人。)

對!前一段,是牽涉到功德跟過失,這個是牽涉到功德大小的問題。

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如果你今生的所作所為,你總是只想到你自己,即便你好好的佈施、即便你好好的持戒、你也很努力在修忍辱,我可以告訴你:你來生的功德肯定不大;就算有,也不大。為什麼呢?

因為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小,你的想像力就這樣子,你來生會有什麼樣廣大功德呢?

宗喀巴大師說:我們凡夫,我們過去什麼善法都做過,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什麼都做過,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這副德性呢?

佛陀也做很多善法,為什麼他成佛了呢?因為他的心態跟我們心態不同──佛陀在佈施的時候,是為無量眾生來佈施;他持戒的時候,是為利益無量眾生而持戒。佛的心量開闊,心量大,所以他的功德大!我們凡夫的心量狹小,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來生的想像跟眾生的想像,你來生才會有大功德出現。

其實來生的果報─就在你的心中,看你要不要栽培而已;今生已經來不及了,你今生要改變很難,因為它是異熟果,業力成熟了;今生是前生決定的,你的重點是在來生,關鍵就是─你要改變你的思考模式。


讓你揮之不去的影像,得小心!

上淨下界法師

當你開始攀緣再加上你的分別以後,第七意識就開始活動了,就產生執著了,它就把你所攀緣的所分別的影像,就把心住在上面,這個時候就是一種顛倒妄想。一般的妄想不可怕,但是它已經變成一種強而有力的、堅固的顛倒妄想,這個就是為什麼它可以把我們的生命從這一期帶到下一期,就是這個顛倒妄想,帶有執著的妄想,那麼這一塊就是我們整個無分別智所要破壞的。

怎麼去修無分別智呢?這個無分別智有三個次第: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那麼這種智慧怎麼觀察?觀察從因緣所生的這種色心諸法的假相,有三個:「似空華相,誑惑愚夫,名依他起」。「依他起性」就是純粹從業力所變現的人事的相狀,就好像虛空中的花,虛空中本來沒有花,那是因為眼睛有毛病、有業力,把花變現出來。但這個虛空中的花本是什麼?它不會持久,它剎那剎那生滅嘛。所以虛空中的花,就是我們生命當中暫時存在的這些因緣所生的假名、假相、假用。就是你的業力在釋放的時候,它可能現出一個美麗莊嚴的花,也可能變成一個醜陋暗淡的花,這個花就在你的內心當中,你的虛空的清淨心當中變來變去。

那麼愚痴的凡夫在這個虛空夢幻的花當中,認為是真實的,認為是有所得的,就去攀緣它,攀緣的結果就產生執著了,就好像說你把它當作一種真實的花,其實這個是體性跟相狀都是畢竟空的,叫「遍計執」。那麼我們在觀察花的時候,我們就忘了虛空這件事情,只看到花:哦,這個花是不錯哦……就是你從小到大你不可能對所有影像都執著,但是你小時候會留下一些影像,讓你在心中數數的現行。讓你揮之不去的影像,這個影像你就得小心了,因為你抓住不放一定有道理,就是你的心已經住在上面。


向外攀緣,人生無解

淨界法師

這個思惟死歿無常,它所對治的是對今生生命的五欲的愛取,今生愛取的對治。身世無常,幻緣虛假,人世間很多的快樂都是不安穩的。那麼不安穩開出三個條件:

第一個,多諸辛勞,不得閑暇。諸欲求時苦,在追求的過程,你付出了辛苦,得到以後,多諸怖畏,不得安穩;失去以後,多諸憂惱,不得自在。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其實今生的快樂不是我們的皈依處,不是皈依處,因為它有這種辛勞、怖畏、憂惱的過失,有這麼多的過失。你付出的代價,遠遠超過你所得到的快樂,這個得不償失。

第二個,我們思惟未來生命的這種痛苦。就是說,有些人他把今生的修學,所有的希望寄托到來生,這個也有問題了。因為你來生的快樂,它有惑業苦的問題,你福報很大,變成大國王,你的福報會刺激你的煩惱起惑,帶動你造業,到了第三生,你就痛苦了。所以,這個惑業苦在你的福報當中,福報夾帶著惑業苦,惑業苦也夾帶著福報,互相牽引,到最後,增長你的生死業力。

所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那麼來生的快樂也是不足以期待的,所以,在佛法的角度,人生無解,人生無解。不管今生來生,無解。人生只有趕快離開三界才有把握有解,你只要說在三界裡面找到快樂的答案,其實沒有答案。你看古人從五千年找到現在都沒有答案,你怎麼可能找到答案。

所以,佛陀一句話就說出來了,三界無安,猶如火宅。這個房子起火了,無解了,無解了,沒辦法救了。

你看,佛陀他在《智度論》裡講一個譬喻說:他說,有一個人很有錢,他房子蓋得很大,結果起火了,起火以後呢?有兩個人,一個人啊,一個是愚癡的眾生,就拿水去潑那個火,結果,他把這個水潑火的時候,當然不可能救火,他怎麼救得了呢?結果他反而被燒死了;這個有智慧的人,把這個房子放棄了,他把裡面的珍寶救出來了,他用這個珍寶又蓋了個房子。這個譬喻諸位聽得懂嗎?

對!就是說人生無解。

但是你裡面的珍寶,你內心的世界,你如果善於運用,我們這樣講好了,人生你只要向外攀緣就無解了,向外攀緣,三界火宅;向內心中去找,功德莊嚴,就有解了。所以人生有沒有解,答案是不一定了。你選擇向外攀緣,追求快樂的感受,你的人生目標只要設定在我要享受人生,你就完了,真的你就完了,你今生的痛苦就很難避免了,因為你向外攀緣了。如果你說,我要把人生拿來歷練,向內,有解,人生有解。

所以就是說,你只要向外攀緣,那就是三界火宅。三界火宅就是說,這個房子已經沒有救了,這個破壞太厲害了,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所以,通過這兩個觀察,從這個死歿無常跟生死過患當中,我們產生了出離心。


是思想決定你的生命

淨界法師

生命的產生和形成,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必有其因果,所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不一樣,各有各的酸甜苦辣。

生命的出現,一般凡夫認為只是一個偶然,你會活得很快樂,或是活得很痛苦,表示你的運氣好,或運氣不好,所以凡夫的思想----生命就像風吹掉落的樹葉,這片落葉可能往東飄,也可能往西飄,沒有任何理由,人的生命只有今生,沒有來世的思想,也沒有過去世的思想,死後一切都沒有,造成一種及時行樂的心態,這個我們叫作斷滅見。

外道,解釋生命現象是一種常見,認為生命有一個大力的主宰者,比方說上帝,比方說神我,無所不在的控制著我們;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是上帝決定的,這叫作常見。

但是佛教的生命觀認為生命是有因緣的;你會遇到什麼人?跟什麼人結婚?他為什麼作你的兒子?你為什麼作這份工作?

事出必有因,一定有過去的因緣,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出現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背後的條件跟理由。

既然是諸法因緣生,那麼可以再進一步的探討,什麼是因緣呢?

佛教的因緣觀,從大乘的思想來看,生命的主因就是我們心中的思想;它的助緣,也就是我們所造的業力。

這個地方大小乘,解釋因緣是有所不同的;小乘的生命觀是偏重業力,叫業感緣起;大乘是偏重思想,是由你的思想來決定你的生命。

比方說:你今生的富貴,小乘的解釋是認為因為你過去有佈施的善業,所以得富貴的果報;今生的你,是由過去的你創造出來的,所以你今生的快樂、痛苦,基本上跟你今生沒有絕對的關係。你今生快樂跟痛苦,不能怪今生的你,因為今生只是在承受果報,要怪怪誰呢?怪前生的你,這只能認命。現在的快樂、痛苦,是你過去的業力來決定的。

大乘佛法認為:你的果報是你前生的思想創造出來的,你今生會富貴,因為你前生經常產生佈施的思想;行為不是重點,而是你面對這件事情:你的想法才是重點。在大小乘經典當中,強調業力、強調思想都有,但是你看天台宗的判教,你會發覺,所有的經典,只要層次越高的,被判作圓教、頓教法門的,都是強調心念-- --萬法唯心。

當然,兩種說法都對,都是佛說的,但是以天台宗的判教是認為:業力,只是方便說。

天台宗認為最圓滿的教義應該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思想決定你的生命。

如果我們一直相信業力,這會有什麼問題呢?你的生命就很難產生大轉變跟突破,很難改變生命。


不要在這個果報上、成敗上浪費太多時間

淨界法師

認命、無住:

所以我們今天承受果報的時候,我們只有一件事情,忏悔自己的業障,認命、忏悔,就是這樣子。我們不要在果報上做太多的努力,因為這個都是於事無補,因為這個跟我們過去有關系。

我發覺我們很多人花了太多時間在承受果報、在不能改變的事情上,結果浪費很多的生命。

因為當阿賴耶識在釋放果報的時候,不會因為你討厭它,它就停止釋放;也不會因為你喜歡它,它就釋放多一點,它跟你的想法完全沒有關系的。阿賴耶識是沒有意見,它該放多少就放多少,放到完,它也不會多放一秒鐘的。

所以我們在面對果報的時候,只有二個字認命,就是應無所住,你不要把心血放在這個地方,因為它不會因為你的想法而改變的,不可能。

我們在忏悔業障的時候,你要知道:那是業力還沒有變現果報,你忏悔有用;一旦它變現了,你很難忏悔。

比如說你今生是個女眾,你忏悔成男眾!不可能嘛!那是成熟的嘛。這個米已經成熟了,再怎麼變它就是一個米。

我們忏悔是怎麼樣?這個業還沒有成熟,趕快忏悔,有用。它已經變成果報了,這個很難忏悔了,那你只有認命─改變心態比較快!

所以,我們在承受果報的時候,大乘之道是怎麼樣?以應無所住來面對,不要在這個果報上、成敗上浪費太多時間,因為它是不能改變的。諸位,它不能改變,你怎麼弄就是浪費時間,你還自己起煩惱。

 

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你不要以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念佛無法往生的真相!

 

為什麼有的人念佛不能往生?夢,說明了你能不能去極樂世界?

 

內心不想改變,佛菩薩來也是沒用!

 

能回憶前世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發願!能使你記起無數個前世之事的兩個佛號!

 

隨緣而不攀緣:只要有向外攀緣的心,再大的善法都救不了你!

 

什麼是攀緣?《楞嚴經》對治攀緣心的三道防線

 

用攀緣心念佛拜佛,竟成了阿修羅!

 

來生再得人身,比往生極樂世界還難

 

若不往生淨土,將來必墮地獄

人生酬業!人生一半是來還債,另外一半是開創未來!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保持一點缺,讓你的惡業有個出口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