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主導我們的業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生命中一直主導我們的業力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常常說「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那麼這個業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麼變化的?這個主題,我們需要探討探討。

我們先看第一科的業果自性。什麼是業?什麼是果?它的體性是什麼?定義是什麼?

《俱捨論》雲:「造作名業。」又《成唯識論》雲:「能感後有諸業為業。」是故「業」者,即吾人身口意所起之造作行為。此諸行為於現起時,能熏習第八識成善惡等諸種子,攝藏於第八識中,相續不斷,待因緣成熟,能令有情眾生,招感當來三界六道輪回之果報,是名為「業」。

這一段,我們把它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業的總說。

什麼是業呢?在《俱捨論》上說,「造作名業。」簡單地說,就是身口意的一種活動。只要我們是在靜止的狀態,就不能造業,但是只要你身體一個活動或者嘴巴講一句話,乃至你念頭一動,就形成一個業力了。身口意的一種造作的活動,就形成一種業的體性。

再看《成唯識論》。《成唯識論》是就著業的一種作用功能來安立。當業形成以後,有什麼作用呢?它有一種力量來引導我們去招感「後有」,這個「後有」就是來世的果報。這種業力叫作業。

就是說,當我們創造一個身口意,比方說你拜八十八佛時,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贊嘆、意業的皈依,這個都是生滅法。可能你四十五分鐘、一個小時,這個行為就消失了。但它真的消失了嗎?沒有消失,它以一種能量的方式、一種種子的方式儲藏起來。所以它雖然有生滅無常相的空性相,但是它也有相續的功能。這種功能能夠招感來生的果報,這個叫作業。

所以,業就是我們身口意所造作的一種行為,這個行為對我們生命會產生兩個影響。就是從一種初期的影響形成一種種子,最終的影響就是顯現果報。

我們先看,當我們做了一件事情在初期所產生的影響。

這個身口意的行為,在現起時即熏習第八識。這個第八識叫作業識或叫異熟識。就著它保存業力的角度叫「業識」;就著它顯現果報這一塊,我們叫「異熟識」。它有兩種功能:儲藏業力,顯現果報。它能夠把第八識熏習以後,形成善惡的種子,把它保存在第八識的倉庫中,而且盡未來際,除非你懺悔,否則生生世世跟著你。

所以我們今天念了一句佛號,這個佛號不能馬上表現出來。你說,欸,無量光,無量壽,但是我苦惱依舊。是的,因為業要變成果報,它第一道程序是先儲藏起來。假設你臨命終沒有往生,這句佛號進入到你心中也不會失掉。

你到天上,它跟你到天上去;你到人間,它也跟你到人間;你到三惡道,它跟你到三惡道。所以即便你變成一個畜生,變成一隻螞蟻,你跟其他螞蟻不一樣,你是帶有佛號種子的螞蟻。以後從解脫的角度,你會比一般人更有機會解脫,因為你那句佛號是一種無量光、無量壽。

只要有因緣觸動,你這只螞蟻可能跑到一個地方去,聽到佛號,觸動你佛號的力量,你就馬上跳出畜生道來。

所以這個業只要你作了,就永遠不會消失掉。「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除非你證得空性,才能夠把有漏的種子全部消滅掉。只要你還在凡夫位,只要你還沒有了生死,這個業就生生世世跟著你了,這個就是業。因為它不是馬上變成果報,它是形成一個種子、一種潛在的功能,保存在我們內心的深處。這是第一個,從初期來說它形成種子。

就著最終的作用來說,等到因緣成熟了,這個業力成熟了,被激發出來了,就使令我們去招感當來三界六道的果報,這個叫作業。


淨界法師: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在形容這個不修理觀的人!

理觀是一個正行,它的主要重點是理觀,事修是一個助行。

理觀的根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其實這一句話,主要在迴光返照。

身為一個顛倒想,我們心中的顛倒想,它就是善於偽裝、善於欺騙我們,所以顛倒想它最怕的就是迴光返照這四個字,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把我弄得心有千千結,到底這樣的顛倒想是從什麼地方來?你一迴光返照,答案就出來了:覓之了不可得!就是我們過去的業力,它是從空性中來,就是本來沒有的,本來無一物,只就是因緣的和合,虛妄有生,產生一個假相,然後我們就把它當真,然後就把它抓住,就不肯放,然後就在心中產生很多、很多的分別,根本沒有實體。所以這個顛倒想迴光返照以後,你就知道,原來是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當我們在修《楞嚴經》,遇到事情,你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不能反應太快了!《楞嚴經》在修首楞嚴三昧,遇到事情不是馬上處理事情,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處理問題方式。遇到事情,是先調整心態,是把心帶回家,你不要住上去!我們遇到事情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心帶回家,跟那個相狀脫離。

所以《楞嚴經》在處理人生的問題、處理你現實的問題,第一件事情就告訴你:你本來沒有這個事情,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而已,你必須利用這個假相來歷練---歷事練心。這生命不是讓你來受用的,從《楞嚴經》的角度--生命是讓我們歷練的。所以當你的心跟外境的假相脫離以後,你是以更超然的角度來面對人生了。我們現在很多佛弟子在修行,他不重視理觀,完全就是念佛、持咒、拜佛事修。那麼這樣子會有什麼問題呢?古德說,一個人不修理觀,修道多辛苦啊!為什麼呢?因為你面對的是你一個阿賴耶識啊,那還得了。你等於是用你短短幾十年的功力,要跟你無量劫留下來的煩惱習氣抗拒;阿賴耶識不是簡單的東西,陀那微細識,習氣如暴流。你看佛陀在形容阿賴耶識…多可怕的啊!你不修理觀,你用你短短的念佛、持戒的事修:我跟你拼了。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很多人修到最後他放棄了,他根本沒辦法去面對人生的障礙,他就是不想學佛,這就是你只有事修,而沒有理觀。

 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在整個生命當中,你永遠處在被動!因為你不知道明天發生什麼事,你不知道這個阿賴耶識明天要變現什麼東西出來,你根本不知道的。

經典上說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在形容這個不修理觀的人,你就完全被業力主導;業力要你痛苦,你就得痛苦;業力要你快樂,你只好快樂。所以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完全活在過去,你非常被動的。

當你正念真如的時候──你生命就轉被動為主動,你跟因緣脫離。一個人跟因緣的假相脫離以後,人生對他來說,是順、逆皆方便;順境有它的好處,給我們鼓勵,逆境給我們動力。世間上沒有好壞,就是你人生的過程,讓你積集資糧、懺悔業障的一個歷練的對象。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把生命化被動為主動,你一定要正念真如,你一定要跟眼前的相狀脫離,否則你做不到。

所以,當你修《楞嚴經》以後,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呢?簡單的講:就是你生命本來是被動的,就轉被動為主動,是這個意思。當你慢慢、慢慢的…跟眼前的相狀脫離之後,這個就是理觀---從假入空。


淨界法師: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我們看第三科,發心,發起菩提願。

本經的修學重點,主要就是訓練一種內觀的智慧。

內觀的智慧有三個重點:安住清淨心,觀照十如是,最後的收尾就是發起菩提願。

這一點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我們學佛以後,有三個重點可以修學:第一個是因緣,第二個是空性,第三個就是真如,這三個重點。

我們初學佛法,每一個人都是從因緣上去修證的,基本上沒什麼例外。我們剛開始修學,就是面對這些的因緣所生法,修學的重點只有一個,叫做“深信業果,斷惡修善”。

所以,剛開始在因緣裡面修的時候,我們的思考就是業力的思考,“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我們不喜歡痛苦,我們喜歡快樂,所以我們就怎么樣?想辦法減少我們生命的罪業,想辦法增加我們的善業。這樣的一個修學過程,沒有什麼問題,過程沒什麼問題。

但是,深信業果,斷惡修善,等到結果出現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你看一個人在斷惡修善的時候,他的心是慚愧的、謙卑的,但是等他來生快樂出現的時候,他就忘了他自己是誰了。人一快樂的時候就開始放逸了,他的慚愧心就消失了,他已經忘失他前生那種謙卑、慚愧的心態。這個時候,一個人慚愧心消失以後,取而代之的就是,他想要去主宰這個快樂。因為人生的快樂沒有一個人會滿足,它是一個無底洞。

他不是追求快樂而已,他要主宰這個快樂,讓它永恆存在,讓它能夠滿足他的心愿。不幸的是,這剛好跟因緣法是違背的。因為因緣所生法,它不是你說了算。

首先你要知道這個快樂是怎么來的。如果這個快樂是你創造出來的,那當然它就聽你的。但是,這個快樂是由業力創造出來的,所以這個快樂存不存在、往哪裡走,是業力說了算,可不是你說了算。但是,我們一個人有快樂的時候,你看一個人福報現前的時候,他覺得他可以主宰:我要去買一個電視,我就可以買電視;我要買一個房子,就可以買房子。他在某種因緣是得到自在力了,所以他會產生錯覺,以為他能夠主宰人生。其實,那是因為你福報還在。福報享盡的時候,你試試看!你善業力花完的時候,連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

當然,一般人在福報現前的時候,他哪知道那么多呢?我們就在這種因緣所生法裡面一次又一次地謙卑地、慚愧地造善,然後放逸地享受快樂。所以人生就是活在這種輪迴:你福報享盡的時候,你又回到你過去的謙卑了;你開始造善的時候、得到快樂的時候,你又忘了你是誰。

所以,這就是我們輪迴為什麼在天上、三惡道裡面不斷地變化。享受快樂的思想是沒錯,但關鍵是我們想要去主宰快樂,這個地方出了問題。

佛陀看我們這樣子不是辦法,老是講這個人天乘法也不是辦法——他要么享受快樂,要么受用刀山油鍋。

佛陀說,那這樣子好了,我告訴你一個更好的法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乾脆,你把快樂放棄好了!看這個意思,你沒有資格享受快樂,因為享受快樂的時候你會放逸。聖人受用快樂的時候他是自在,凡夫追求快樂是有問題的。快樂本身沒有錯,因為它本來是善業所招感的,它哪有錯呢?它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哪有錯呢?但是我們承受不起,我們會想要去主宰它。

所以佛陀說,好了!你既然有這種攀緣心,那你先把快樂放棄吧。先怎么樣呢?先修無常觀,這個快樂的本質是會變化的。這件事情對我們打擊就很大了。

我們對所有快樂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須要穩定。我想沒有一個人得到快樂願意失去的。你要么就不要給我,給我以後你就不要搶走,不要破壞它。

但是,不幸的是,所有的快樂都是可破壞的。對這種得失的衝擊,既然我們的心態沒有準備好,那乾脆,佛陀要我們:那你先放棄快樂、追求寂靜!佛陀說,那我告訴你一個更好的法門,觀察它無常無我而趨向於涅槃寂靜。喔,這個就更美妙了!我們從一種離苦得樂的心態而提升到追求寂靜。恭喜你!你已經超越三界的輪迴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當我們不再追求三界的快樂,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說再見了,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牽動你了。

也就是說,我們會從一種安樂的概念而提升到一種追求寂靜的概念,就是從有相的因緣修學而提升到無相的空性的安住。

所以我們凡夫修學,沒有遇到《法華經》之前,大概只有兩種修學重點:要么在因緣上追求快樂,要么在空性上追求寂靜。這兩個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的功德哪是追求快樂、哪是追求寂靜這種小境界而已?

那佛陀你為什麼告訴我這些呢?因為佛陀是“逗會他意”。你就喜歡這種,你就好這一口,所以佛陀就先滿足你的需求。

其實追求快樂、追求寂靜,都不是佛陀內心的世界,佛陀是恆順眾生說的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