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念佛人的生活「主心骨」

念佛人很多,卻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活得心滿意足、歡喜快樂。為什麼天天念佛,卻不能知足、歡喜地生活在世間,做一個彌陀的孩子──「歡喜菩薩」呢?

如果一個念佛人,生活沒有「極樂主心骨」,不知道一個念佛人生活的重心放在何處?究竟應該關注些什麼?又該釋懷些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樣的念佛人,雖然也念佛,卻很難得到念佛的回報法喜充滿。

如果您是一個念佛人,每天也念佛,卻不能夠活得知足、歡喜、自在,還是和普通不學佛、不念佛的人一樣,生活處處都很煩惱、很矛盾的話,就要好好檢討自己:我想要的,我所期望的,究竟是什麼?

作為一個念佛人,生活的「主心骨」有以下幾點:

1.盡人事,聽天命

每天都該關注的是自己有沒有盡到為人子女、為人夫婦、為人父母、為人下屬、為人上司所應盡的職責?念佛人的歡喜,應該來自於──「我有沒有盡責」?如果自己已經盡責,那就沒有遺憾,理當歡喜;如果沒有盡責,那就要好好地檢討、反省、懺悔己過。

如果能把心用在「我有沒有盡責」這個問題的檢討、懺悔上,可能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計較自己的「得失」,去計算自以為的「回報率」,去考量值得或不值得了。一個念佛人,但求盡責,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及回報率,那他怎麼可能有煩惱呢?

2.求現在事事順意?還是求臨命終自在往生?

阿彌陀佛要幫助一個念佛人自在往生極樂世界,也不可能打破因果規律,把不屬於這個念佛人的福德憑空「度」給他。所以阿彌陀佛的加持,肯定是幫助一個人念佛消除罪障、保留福德。

作為一個念佛人,如果不能深信因果,不願接受自己本應有的惡報,妄想轉惡報皆為善報的話,豈不是與阿彌陀佛的初衷與加持背道而馳了嗎?你願意現在消耗福德、為臨命終保留罪障?還是願意現在消耗罪障、為臨命終保留福德呢?

如果念佛人能體解佛心,一心求往生的話,罪障現前,他怎麼可能還會生煩惱?他怎麼還會一心求逆轉順?他怎麼可能不願消罪障,而願消福德,把罪障積累起來在臨命終起障礙呢?

真念佛人,求的果真是往生,一定不會排斥罪障現前。反過來,排斥罪障,一心求現世安樂的,就是心口不一的念佛人。

3.誰都比我有資格擁有更多

普通人看到別人得一點好處,總是心裡嫉妒,覺得別人不該得,覺得該得的是自己,為自己不平。所以普通人的生活,處處是煩惱、是不平。心不平,怎麼能活得歡喜、自在呢?

念佛人,與此正好相反。因為懂得懺悔己過,所以明白自己罪孽深重,所以誰比我好,那都是應該。所以看到別人好,不會嫉妒,不會心生不平,反而很隨喜,更加懺悔自己的罪業。

因為念佛人心裡沒有不平,不會嫉妒別人的好,不會覺得自己就該事事都強於人,所以活得輕蟆、快活、知足。

4.不算計

念佛人有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

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表現出來的「小聰明」是處處會算計。算計我得多少,你得多少,他得多少?算計貨品是便宜還是貴,是物有所值,還是物超所值?算計付一樣的錢,我得挑好的!算計我能佔多少便宜,我佔了多少便宜?算房子、票子、車子;算我的父母、我的先生太太、我的兒子女兒應該要怎樣、不要怎樣;算計工資多少、銀行存款的數字多少……所以普通人活得又累又不痛快!

念佛人應當與此截然相反,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是「大智若愚」,不懂算計,不會算計。別人算計「得」多少,念佛人算計「付出」多少;物品是便宜是貴,念佛人心裡沒概念;物品好壞,念佛人沒想過要挑;哪裡有促銷、減價,念佛人不關心,所以一概不知道;房子、票子、車子,有無皆不執著;我的父母、我的先生太太、我的兒子女兒種種「應該」、「不應該」,都在生死大事前化為烏有,念佛人沒空去思慮、去算計、去打算、去安排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工資多也知足,工資少也知足,多少都沒概念;銀行存款多少,從來不記得……

念佛人,因為不懂算計、不會算計,因為一切不記掛,反而自在。

5.只求往生,不求「人往高處」走

普通人都喜歡農村進城市,中國去海外,念佛人因為心滿意足,所以安身立命,哪裡都是極樂。普通人喜歡做領導,不願做下屬,喜歡拿高薪,少了不開心。念佛人無論是領導還是下屬,拿得多還是拿得少,皆無所謂,唯一計較的是──我盡責了嗎?

盡責了,做底層、拿低薪,很好!沒盡責,做高層,拿高薪,更要懺悔己過!

6.了的是自己的生死,旁人一切與我無關

自個生死自個了,念佛人只知道了自己的生死,不知道去管別人閑事。別人是善、是惡、是是、是非、是好、是壞,在念佛人的心裡,都是佛菩薩示現來度化自己的,關鍵是──我能不能從中學到什麼,改正什麼,因此能了我自己的生死?

人人都關心、罣礙自己的家親眷屬,身陷家庭一堆是是非非、親親愛愛中不能自拔。念佛人知道這是最大的障礙,「了生死」就從此處著手。只問我自己對家親眷屬應盡的責任是否盡到?其餘一切與我無關。

該怎麼生死,還怎麼生死,誰能管得了誰?念佛人以自己的「生死大事」為最重,以「盡責」為次重。因為不控制,所以自在;因為不罣礙,所以瀟灑。

7.聽從阿彌陀佛的安排做「老實人」,沒有「選擇」,從不做「選擇題」

念佛人基於順利往生淨土所發的意願,必定與一個貪生怕死、貪婪善報、不願受惡報的生死凡夫所發的意願有大不同。沒有智慧,怎麼知道何為最好的安排?所以念佛人很老實,一切聽從阿彌陀佛的安排,沒有自己的喜好。怎麼樣安排,都好,都是為了讓我盡快往生極樂。這樣,人生路就簡單多了!

普通人總是面對一大堆的「選擇」,很喜歡做「選擇題」,可選擇完了注定的結局是反悔。而念佛人則不然,任由阿彌陀佛安排,因為不善於衡量利弊、得失、多少,所以從來沒覺得自己有面臨選擇,往往在眼前的都只是一條道直通下去。無所謂做什麼選擇,也就無所謂有得失、有利弊,也就從不反悔、後悔,所以活得義無反顧,所以活得踏實!

經常面臨選擇的人,肯定不老實、不安分!真正老實、安分的念佛人,從來沒有遇見過「選擇題」!為什麼普通人活得不知足、煩惱、矛盾、不自在,而念佛人卻能活得知足、歡喜、自在?很簡單:反一反,就對了!

念佛,卻活得不知足、不歡喜、不自在的念佛人,以上七點,自我反省:我的生活,像一個念佛人嗎?常歡喜,常自在嗎?唯有找到自己的不足,積極面對,認真改過,才能得到念佛本該有的種種「好處」,才能真正當下就體驗到極樂世界的快樂無有極。

人家碰面就訴苦、就埋怨、就指責他人,天天分享生活中的不滿足、生活中的煩惱、生活中的不平、生活中的矛盾。而諸上善人聚在一處所做的分享,只有生活中的知足、生活中的歡喜、生活中的自在、生活中的懺悔、生活中的感恩。區別就在此處。

有句話說得好:平日修持好偽裝,生死面前難掩飾。

其實又何必要等到臨命終、生死面前,才知道一個念佛人信願心是否真切。日常生活裡頭,一個念佛人,是活得煩惱,還是活得歡喜?是活得憋屈,還是活得心滿意足?是活得處處束縛、罣礙,還是活得自由自在?這些哪裡是能偽裝得了的?(轉載)


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

李炳南老居士 

「人身不易得」

念佛,在六道內都可念佛往生,可是人道往生最容易,除了人以外,其他畜生、地獄、餓鬼就難了。天道也難,還不如人,因為天享福太大了,他的心一肚子地享福,也不求往生西方,就是人最容易修行。所以偈上頭一句就說「人身不易得」,此話經上皆有提及,非只是我如此說。

「人身難得」,在經典中有譬喻:在高山頂放一條長線,山下有一針,此線要穿過針孔,但是風一吹,此線不知跑到何處?莫說是一條線,即使是一千條、一萬條線,是否正好有一條能穿入針孔,其機會實在非常困難,人身之難得正是如此,現在大家都得了人身,應當尊重,因為得人身才有機會聽念佛法門,才有機會念佛,才有機會得解脫。

「三途真可怕」

要知人身難得但易失,很容易就壞了,中國人喜說好聽的話,生了孩子就恭賀長命百歲,可是一百歲的人究竟有幾個?台灣雖有,但是很稀罕,俗云:「閻王要你三更死,誰也留不得到天明。」

經上記載,佛問弟子:「人命長短,汝知否?」有弟子回答:「人命在呼吸間」,佛說:「對了!」這口氣呼出去,未必能再吸回來,就是如此呀!這個生命誰也不敢給你保險能活多長!

人身一失如何?大家注意聽,要再得人身就很困難、得不到了。那要上那兒去呢?變畜生、變餓鬼、入地獄。到那三途壽命很長,到了地獄有八萬四千歲,受苦時間長得很,若到了那兒,苦是受不了的,給諸位說說,不用功念佛,轉眼就是三途,三途真可怕呀!

「極樂人人去」

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容易去嗎?經上說過:「萬修萬人去」,誰要念到一心不亂,誰都能去,不是很容易嗎?可是要當生,這生去不了,就下三途,就完了。全在這一生,到了極樂世界就永遠不生不滅了。

「三毒心放下」

去極樂世界是心去,心乾淨了才與阿彌陀佛相應,心不乾淨,如照鏡子,雖然鏡明,但有物遮,則照不了物(即不感應)。

三毒:貪、嗔、癡。

貪心——什麼東西看了就想要,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皆是七寶莊嚴而成,你不會要。光看眼前,光貪眼前、眼光大小,貪戀娑婆之心要放下。

嗔恨心——此最厲害,某人對不起我,他怎麼對不起你?他若對得起你,你就往生了嗎?他愈對不起你,愈好,對不起你,就遠離他,少操心,你個人就修你個人的。

癡——愚癡、邪知、邪見。講因果,他都聽不進去,光看名利,看見是非,這是害你與阿彌陀佛不感應。

念佛必得將貪瞋癡三毒放下,放下則心乾淨,就能感應道交,就能去極樂世界。

「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

此二句合著說,大家平常在家不專心念佛,來此道場還談是非,還亂七八糟,這個道場是要你求一心的,若在此還不一心念佛,在家裡之情形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說「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若心不改,嘴光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欺騙佛,有何用處?這就等於在說空話。

「心口若相應,立見佛菩薩」

心口若相應,就與阿彌陀佛過了電,感應就是感電,一直心口相應,立見佛菩薩。西方極樂世界,佛來接引、菩薩來接引,此大家皆知。你去不了,你不知路頭,佛來接引你,可是你不去,佛就在眼前,但你有貪瞋癡在那擋著,與佛接不上電。若能放下三毒,心口相應,你立刻就可見到佛菩薩了。

咱們念佛要緊,現在大家把亂七八糟的心,全部放下,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做善事不忘念佛

有些人抱著一些疑惑,有的要求子,求健康的,也做了許多善事功德,為什麼不見效果。有個人要得了癌症,他就去放生布施,然後病不見得好。就覺得佛法不靈了,對佛都失去信心。

以前有個人,上半輩子一直做土匪,做了許多壞事,中年後醒悟了,下半輩子做非常多好事。人人皆知的大善人。一天,他問師父說。我能不能用下半輩子的善事來抵消上半生的惡事。師父說,不行,種什麼因,的什麼果。你以前的惡因,要承受惡果。後來的善因,會享受善果。沒有抵消一說。

《六祖壇經》說,福不能滅罪。福報不能滅除一切造下的罪業。這也說明有的人富貴,有福報,但惡業現前時,還是逃脫不了。這個觀念很關鍵啊,很多人說,我布施了,天天做善事,為什麼還會生病,還會事業不順。明白了福不能滅惡,就知道原因了。

那要怎麼辦呢?印祖開示:念佛方可消宿業,竭誠自能轉凡心。要靠佛菩薩的加持力,這就顯現了念佛的重要性。有的人經濟條件好的,偏重於做善事,而忽略念佛,覺得做​​善事才是真正的學佛。因為做善事,是可以看得見的,摸得著的,眾生都喜歡看的見。而忽略了念佛,拜佛這些事相。

真正開悟的聖者,是非常注重念佛,拜佛這些事相上的修行的。開悟的人,也要受業報,而消除宿業,最穩當的,就是念佛,拜佛。靠佛力的加持,消除宿業。你看初果的聖人,要七返天上和人間來了掉宿業。所以單單靠自己的能力來了業,實在太困難了。唯有靠佛的加持。這就是自力和他力的法門。

末法時代的修持,一定要靠他力,就是佛力的加持。單單靠自力來成就實在太難了。好比要了宿業,世俗人辛苦的了宿業,每一輩子都是在了,實在辛苦。而學佛後,應該要多念佛,靠佛力把宿業消除。

有錢人應該多做善事,善事是結緣的一種方式。把錢分配給更需要的人,這樣能節省福報。修慧還需要修福,如果沒有福報,羅漢去托缽,都沒有人供養。做善事很關鍵,但念佛也很關鍵。生病了,或者是過去造下的許多惡業,只有靠念佛拜佛才能消除。


修持彌陀法門必須抓住的三大要點

01
修持彌陀法門必須抓住彌陀本願和光明、名號這三個要點。

對於彌陀本願,大家需要通過學習四十八願,來了解阿彌陀佛在因地是如何發深重誓願,以及是以哪些方便來攝化眾生。

至於光明,我們需要明了十二光佛極其不可思議的威神,由此會了知佛有圓滿的加被力。

了解了這兩個以後,歸在我們自身上說,那一定要通過持名來接收佛光的加持,以求被佛力攝受而生到佛前,這又需要對名號生起堅定的信心,因為我們接收佛光的途徑就是念名號,能不能奏效就在於自己有沒有信心。

智圓法師《名號如意寶》

02
我們最根本的就是要了解:

佛的誓願海是怎樣的?

他是怎樣以十二光來加被眾生?

又是通過什麼方便讓眾生得到加持?

這三個要義一旦懂了,持名念佛法門的要點就把握住了。從此以後,你會進入到非常直捷,非常專一、至誠的修持當中,也就一定會被阿彌陀佛攝受,而如願往生。

基於這個原因,我在此提出一種最簡要的聞思方案。那就是,你的時間再有限,至少這三種法必須學習,一定要了解這三種法的涵義。之後在這個基礎上,爭取有更多、更深、更廣的了解。

學了以後,真正懂了佛的大願,懂了光明的加持和名號的作用後,心中有了這種信念,那時,對於阿彌陀佛的信心,對於往生的願心、希求心,絕對跟現在不一樣。有了這個內涵,往生就有了很大的保證;沒有這個,修凈業就還沒有真實意樂。所以,這對於我們修凈土的人來說至關重要。這樣學好了,再念佛,所念的每一聲佛號,就會遠遠超過原來念佛的功德,這在質量上就有了保證。這樣就很好了。

或者反過來說,我們要依止阿彌陀佛,要生到佛的身邊,包括最終迅速圓滿普賢行願,一生成佛,這一切全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對這個生了信解後,我們就會一心歸依阿彌陀佛。那麼,該怎麼產生這種力量呢?這就必須通過深入了解佛的大願、光明的加持等。而且,了解得越深入,你開發出的心力就越大,貫徹性就越強。這樣就跑不脫,決定會被佛的三世平等智毫無錯過地攝引住。

要知道,佛就是以光明攝化眾生,我們就要通過名號跟佛相應。你的心一旦被佛的力量攝住了,那就像鐵被磁石牢牢吸住那樣,這樣不斷地受佛力加持,最終就決定往生成佛。也因此,勸導大家要好好學習這三大法義,就是本願、光明和名號。

智圓法師《第二屆百萬佛號共修法會重要開示》


把握這五個要點,往生決定成功

智圓法師

憨山大師:此種法門:第一要決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隨得緣,隨緣即安命也;第四要認得真,即不惑也;第五要厭苦切,厭苦心切,則慾念自除,不退屈也。以此五訣,單持一念。

凈土的念佛法門有五個要訣:

一要決定志。

首先是立下決定的志願,在任何境緣下都不輕易改變。

第二放得下。

第二是要放得下,哪怕死亡降臨,我也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往生,哪怕患病,也放得下自我,放得下身家、活計、事業、名譽,沒有什麼放不下。

第三隨得緣。

同時還需要隨緣,這一世都是前世造業而受報,冥冥命中的安排,多多少少心裡都不計較,總覺得是自然的、是本該如此。如此不強求,就能一念接一念地念佛,很安心,很安樂。

譬如,宋代黃打鐵即是念佛隨緣的往生典範:反正自己是以打鐵為生,打就打吧!打一錘就念一句,安安心心。又如,過去有個剃頭匠念佛往生,他也是每天隨緣去剃幾個頭,能夠維持當天的生活就可以,然後他就安安心心地念佛。又有木匠、石匠、農民等,他們也能邊做工邊念佛。又如明朝一位織布的老太太,她邊織邊念阿彌陀佛,最後拍掌大笑說「佛來迎接」,隨即往生。由此可見,只要能安得分,隨得緣,一句佛號就不會丟。命里該上班,路上就可以邊走邊念,上班的時候就邊干邊念等等,由於隨緣不強求,沒有什麼妄想,自然就能念得下去。

第四要認得真。

第四要認得真,就是念佛要真心,不要弄虛作假,一句句清清楚楚,老老實實地念。若能真心念佛,就能夠念念明覺不迷惑,畢竟,除了念好這句佛,其它都靠不住、都是虛假,無非是被自己妄想的幻影所欺騙,指使自己求取此法彼法,並為之時喜時憂、患得患失。所以,一句佛號清清醒醒,一個主人翁就由此喚醒,不會顛倒迷惑,不會被現前的事緣、境相所迷惑,這就是認得真、不迷惑。

第五要厭苦切。

再者還要厭苦切,想到所處輪迴實在可怕,就一心希求脫離娑婆,到達安樂之處。有如此厭苦之心,像是受苦深重的人一心要脫離痛苦般,世間的境緣就都不能誘惑,也沒辦法使之退屈,從而一心堅持、求生凈土。

如果保得這五個要訣,來單提一句阿彌陀佛,就必能即生超出生死。念佛即是如此簡易、平實地一念接一念,沒有什麼其它古古怪怪的想法或者各種各樣的計較分別。這是無上法門,依此便能念到業盡情空,念到心佛相應,念到自得心開,念到身心安穩、喜悅、清凈、解脫、消業等等,因為一句佛當中無所不具、無德不含,念佛一句當然就能召來萬德。如果自己真正鐵了心,一心一意靠定,那麼的確這一生就太幸福了,再沒什麼苦惱,也沒有什麼前途的憂慮,準保穩穩噹噹地進入佛國凈土,登不退地、超凡入聖,之後圓成普賢行願,決定是做佛去了。對以上五個要點果真能信受、運用,就決定成功。

——摘自智圓法師《念佛警策-明憨山大師夢遊集節要》

 

 

佛陀為什麼把親人之愛叫餓鬼愛?

 

做月下老人是積德嗎?——關於世間情愛的開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障礙往生,六道沉淪!

 

bub.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