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臨終的往生,取決於心中的愛取

淨界法師

在《高僧傳》講到唐朝有一個叫僧藏法師的。這個僧藏法師出家以後,白天修福,晚上念佛。他的修行就是兩個重點,修福念佛、念佛修福。

到後來,晚年臨命終的時候,在《高僧傳》上說,他的中陰身,六欲天次第來迎。剛開始四天王天現前,他內心不動;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種諸天的安樂果報次第地現前來迎接他去受生,他完全不為所動。

當然,他內心不動愛取,他對六欲天沒有愛取,這個時候六欲天的種子不能得果報。這個時候六欲天的中陰身消失了,最後阿彌陀佛現前。阿彌陀佛現前的時候,他內心當中產生強烈的皈依心,這個時候跟彌陀感應道交,往生淨土。

這樣一個往生的公案,我們應該來了解一下。也就是說,這個僧藏法師,他平常的「分別自性緣起」,他的業種子,有持戒修福的種子,也有念佛的種子,這兩個種子都有。

當然,我們應該說這兩個種子都有成就安樂果報的功能。但是問題就是說,他持戒念佛的種子,到底是在人天享受福樂,或者是到極樂世界享受清淨的功德莊嚴,這個時候「分別愛非愛緣起」是一個關鍵點。

這是十二支的緣起,就是你心中無明的淺深:你心中對於整個生命的愛取,到底是對娑婆世界比較愛取?或者對極樂世界比較愛取?那這樣的差別的愛取,對我們內心的業力就有一種主導的功能。

就是說,同樣是一種善業,但這個善業到底是投生到淨土去得果報,或者是在人天得果報,這個時候你心中的愛取是居於一個主導的地位。


淨土宗的人到晚年要萬緣放下,你要能夠帶業往生,只有一種情況,叫做放下!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講一句話很重要。他說,淨土宗的人到晚年要「萬緣放下」。這四個字很妙。他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是從十二因緣體悟出來的。 我們一般人總是覺得說,我到晚年的時候,我得規劃一下,我把兒子給照顧好了。我的兒子生活很困難,欸,我趁我身體還好的時候努力一下,我為兒子買一套房子,我從今以後就怎麼樣?好好念佛。你剛開始的發心是為兒子買一套房子,但是你這個因緣一陷進去以後,事情就沒完沒了。因為你要買房子,你就得努力地工作。你工作的時候又啟動另外一個因緣。 就是「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

就是說,你本來是想買一套房子給你兒子,結果呢?結果事情越變化越複雜。你因為要買房子,你努力工作或者努力地投資,然後這個事情, 這個因緣的特點就是不可掌控,你沒辦法掌控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所以印光大師的結論就是說,因緣不能處理,沒法處理。因緣只有一種情況,叫做「放下」,這兩個字。你把十二因緣讀通了以後,你會知道印光大師高明!

就是說,大凡到晚年的時候,你想去處理因緣,你就再也回不來了。 欸,我只是簡單地做一件事。問題是,事情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簡單。因為這個背後有錯綜複雜的妄想跟業力,「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

所以,印光大師的結論就是說,因緣,要能夠帶業往生,只有一種情況,叫做放下,沒有說去處理因緣這件事情。這因緣一處理下去,那就像蜘蛛網一樣,就沒完沒了了。

這個地方是佛陀大智慧說明這個四諦十二因緣跟解決的方法。

節錄自:大乘妙法蓮華經講記079


你經常起什麼念頭,要注意了!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還講一個譬喻,他說這個水它沒有好也沒有壞,對不對?它沒有太多營養,但是這個水你給毒蛇吃,它變成毒液,因為它瞋心重;你把這個水給牛吃,它變成牛奶滋養色身。那怎麼一杯水你給牛吃以後它轉成牛奶,因為牛有善心,所以它把水轉化成牛奶,滋養我們的色身,對不對?你把水給毒蛇吃,它喝了以後變成毒液傷害我們,這個水有沒有好壞?

沒有好壞!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你做多少功課不是重點,你經常起什麼念頭要注意了,尤其是我們下堂課要講到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就是你一天當中起了很多念頭,但是有些念頭是偶爾人家刺激你一下,你才起的,這個不算,偶一為之不算。經常性的起念頭,你起這個念頭的比率很高,這是第一個,數數現行。

第二個見是功德,深深好樂。你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非常的得意,這就是我,什麼是我呢?這就是我,你把它當做你的功德相,不管這個念頭是善念是惡念,第一個你經常性的起,第二個你根本不想改變它,這個念頭你就要小心了,它已經在主導你生命的來生了。其實你不要等到你臨命終,就是說你看你一天當中起的念頭次數最多,而且你充滿了好樂,你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根本不想對治,你也沒有慚愧心,你特喜歡這個念頭,兩個條件具足,這個念頭已經在主導你了,你已經被它主導了。

你一個人我認為你到五十歲你來生差不多決定了,當然還可以改變,我的意思是說還是可以改變的,你趕快讀經典,調整心態,但是不容易了,因為你這個心已經被人用了五十年了,已經快要定形了,所以你到了五十歲,你好好地反省你一天大部份都起什麼念頭,起這個念頭的時候特歡喜,你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你要經常起淨土的念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起了以後特別高興,差不多了,淨土種性已成就。所以,當然如果你覺得你現在起的念頭不太好,在你死亡之前你都還有機會調整,如果你肯用功的話,趕緊思維這個念頭的過失,訶責它,然後轉一個目標,發願創造一個新的念頭,勉強自己把它轉過去,要勉強,轉不過去就完了!

所以我們的生命其實已經有一個念頭在帶動我們,這個念頭不是偶一為之的,你這個人偶爾剛好聞到咖啡很香,去喝一杯沒關係了,偶一為之是沒關係了,偶爾發發脾氣,偶一為之也沒關係,但是要懺悔。但是你經常性的念頭就要注意了,經常性的念頭,就是很自然就會升起來的這個就要注意了,它已經在主導你的生命趨向某一個跑道,可能我們不知道,但是它已經在主導我們了。


「不動念頭」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淨界法師

這裡所要詮釋的觀念,就是《楞嚴經》一再強調的一個觀念:

「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即同如來。」就這一句話!

我們這個明瞭的心,剛開始是「為物所轉」,這個「物」就是一個假相,凡是有相狀的,就叫做「物」,我們的心是沒有相狀的,那麼我們一開始被它所轉,久了變成怎麼樣呢?變「物化」了。你看有些人說:「欸!你怎麼這種個性呢?」「欸,我改不過來。」被物化了嘛!你怎麼改不過來呢?你本來不是這個樣子的,是我們自己覺得改不過來,那就真的改不過來。所以說:

你不要認為:你業障深重,你認為你業障深重 ,你果然業障深重,你被業障「物化」了!

你不要老是想你「煩惱深重」,你要經常想:「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你看經典裡面,佛陀告訴我們菩薩要怎麼想?你要思惟:「我的心是本來清淨、本來光明、本來具足無量功德的。」菩薩要經常這樣想;你老是想你煩惱重,你就被煩惱物化了,你就被它束縛住了,所以首先「不為物轉」是關鍵。

蕅益大師在解釋「二十五圓通」的時候,他舉出一個很重要的思想:

他說:「釋迦牟尼佛」,他來到人世間,因為過去的業力,他有十種的餘報,比方說:「馬麥」,佛陀曾經三個月,沒有人供養他,結果馬伕拿粗的馬麥給佛陀吃。我們旁邊的人,看到佛陀真的把馬麥吃下去,但事實上是這樣嗎?不是。蕅益大師說 :「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佛陀真如的心啊,跟馬麥接觸時,轉成「常樂我淨」的甘露。佛陀啊!「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你說:「欸!釋迦牟尼佛假設生長在我們這個時代,也跟我們吃同樣的飯,那他是什麼相貌呢?」表面看是跟我們一樣,但實際上不一樣,因為他不為物轉,所以他能夠去改變外境。

我們一般人「改變外境」方法錯誤,向外去改變,你永遠改變不了。你過去有一個業力,結果你去跟它對立,兩個人惡緣越結越深,就像滾雪球一樣,輾轉增勝。佛陀告訴你,你不要這樣做,你遇到惡因緣,你把心帶回家,它自然脫落嘛!你只要不為它轉,你就能夠轉它,因為它是虛妄的。你想想看,後面《楞嚴經》說:你安住在真實,它活在虛妄,當然是你轉它。

諸位要知道:一個人「不動念頭」是最大的力量,「無念」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所以在「二十五圓通」佛陀說:魔王來干擾你……開玩笑,魔王是什麼境界啊?六欲天的天主啊!他過去生的福報比我們大啊,他那個魔王也有一點禪定的,起碼有「未到地定」了,能夠做魔王也不簡單啊,我們一個生死凡夫,憑什麼能夠跟那個魔王抗拒呢?憑的就是我們安住真實,他活在虛妄。佛陀說:你安住真如就像 「光明」一樣,他活在虛妄顛倒當中就像「黑暗」。佛陀說:你看過哪一個黑暗去破壞光明?不可能。所以我們面對事情:第一個安住真實,不隨妄轉,你就能夠轉變它。你看他遇到了婬欲之火,他安住、他迴光返照,就「神光內凝」,然後再用種種的方法對治,他就能夠轉物——「轉婬欲之火,成智慧之火」。

一個人要懂得放下, 你才能夠擁有所有的東西,這個思想很重要。

「二十五圓通」的根本思想,就在這一句話:「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就是這個思考。、


夫妻淫欲心淡的學佛人,卻有更大的危險,便是兒女牽掛心重!

本幻法師

前段時間河北有一位我沒有見過的,但是在網絡上已經依止本幻的弟子,這位女居士一直都在聽本幻的講法,並且已經多年夫妻分床,她也不會跟任何人有邪淫的行為。可以說,在不邪淫不淫欲上她是做得挺好的,但是她和我講到了一樁極度可怕的事情。

這就是本幻前幾天在講法的時候提到,如果我能預知時至,今天如果能往生,我必定隨佛往生淨土。那位女居士也去想了一下,想著我今天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兒子還在讀高中,兒子還很需要我,我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我不能跟阿彌陀佛走,馬上往生淨土的心就沒了呀!這個其實是一樁極度危險和可怕的事情,如果說這位女居士不能突破這一關,那以後老了更加突破不了,老了之後會有更加強大的牽掛出現,那就是她兒子的小孩孫子孫女。那個牽掛比兒子的牽掛大上好多倍,甚至是十幾倍,並且輕年、中年時不能將牽掛打下去,到老年的時候會成倍的往上升騰,根本會放不下。

我現實當中有認識一位女的老居士,但是我們很少接觸,只是偶爾有幾次來聽我講法過,並不大熟悉。我覺得她也是應該沒有邪淫的,心地也算善良的,已經吃素幾十年,平常也都堅持念無量壽經。但是越到老年越是犯糊塗,我私下和別的居士講,我擔心她臨終會感到昏迷的果報。果然,等她臨終的時候真出現了昏迷。我推測她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牽掛,濃烈地對兒女的牽掛,根本無力感得佛現前,完全被業力控制。

包括昨天我見到的勇恆居士,他過來看本幻,他雖然告訴師父,他是沒有邪淫,並且這段時間他感覺還挺好的,就是淫欲之心更加淡了,覺得年齡越大反而越淡,夫妻正淫都越來越不想做,越來越少了。一直以來他做的就是克制邪淫的念頭,他的手機當中特地下載了一些女人死掉的圖片,一些女人得性病之後,很惡心的圖片,這些圖片存在手機里,如果有一點不好的念頭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當自己對別的女人,起了較大的邪淫念頭時,也會和身邊的同事講,通過同事進行引導,糾正過來。因為他身邊的同事都是正正規規的公務人員,不會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人。

過年前我也見了黃岩的一位女居士,這位女居士比我大將近十多歲,是黃岩的張居士。見到她時,她主動說到,師父這段時間都在發戒邪淫的文章,因為我們認識十多年了,第一次見到我的時候,我才26歲,現在一晃眼我已經40歲的人了。她告訴我,認識師父後,這麼多年她都沒有邪淫過,可以說是單身狀態,因為她跟她丈夫可能是全部分開睡(我當時沒問)。

就在剛認識本幻的時候,她當時跟我講到一個事情,說有一個比她小幾歲的男人,那個男的對她有那個意思,她見到我的時候主動跟我講這個事情,我當下就告訴她,我說這個事情不好不要接觸,事後我早就把這個事情給忘了。張居士告訴我師父那天講之後,她當下就刪掉了那個人的電話,再也沒有聯繫了,後面也沒有跟任何人有過邪淫的行為,包括夫妻之間也可能全部斷掉。

雖然這兩位居士,在戒夫妻正淫邪淫上做的都挺不錯,但是他們同時也有一個很可怕的問題,就是對兒女的牽掛。勇恆居士昨天便和我談到,他很後悔要了二胎,現在才知道要了二胎的麻煩。但在過去,他根本體會不到,現在出現的很大問題,就是對兒子的牽掛,為兒子的事而煩惱。

黃岩的張居士因為她是個女的,雖然身上有股豪氣,也曾經講到不應該對兒女牽掛,但是真的等到女兒結婚了,有了外甥之後,根本就做不到不去牽掛,始終在幫忙帶小孩,搞得是身心疲憊。我也鼓勵他,希望她明年做個了斷,她自己也想明年做個了斷,但是不知道明年能不能真的做個了斷。

我身邊常見面的小麗居士,她們夫妻也是斷正淫了的,並且她也沒有在外面邪淫,但是最大最嚴重最可怕的危險就是家庭,她對外甥的牽掛,由外甥引起,一並對女兒對女婿的牽掛。特別外甥那個牽掛,在師父看來真的是會很嚴重障道。我很清楚小麗居士能不能往生淨土,就取決於她能不能內心堅決割捨下這份牽掛!

而所有人這份對兒女,對外甥,對孫子的牽掛,其實在源頭上都是來自於夫妻結婚引起的。不少學佛人說自己淫欲心重牽掛心強,本幻之前也曾想,為何祖師古德們淫欲牽掛心會很淡,乃至完全斷除了淫欲牽掛心。且不說祖師古德,就是世俗的忠義豪傑之士,往往淫欲牽掛之心,也是相當單薄。

本幻過去讀紫柏大師全集時,發現紫柏大師對於古人忠義之舉頗為感動贊嘆,每每讀古人忠義之舉時淚流不止。身邊的侍者讀時不流淚,大師呵斥到,你如果流不出眼淚,我當從懸崖上推你下去。何以古德乃至豪傑忠義之士,淫欲牽掛之心會淡泊,那時本幻始終未能得以真正解了。

直到去年,本幻因為一個機緣,方深刻體會到一個點。那就是這個世間最真摯、最經得起考驗、最令人感動的情誼,必定是完全與淫欲沒有任何關係的感情。凡是與淫欲有關係的男女之情,乃至因淫欲所產生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親兄弟姐妹之情,在我看來皆不足以真正令人感動的,真正經得起考驗的。

古代忠義之士,能捨棄家庭妻兒,為國捐軀,如此忠義之豪情,若是一個淫欲牽掛心重,對妻子兒女情愛綿綿的人,又如何能夠做到呢?對人一無愛欲,二無血緣,卻能為不相識的人們而奉獻自己的生命,如此忠義豪情足以令天地動容,此人必定是淫欲牽掛之心淡薄的人,否則何能有此壯舉?

對此,本幻多年以來,從未真正的認識到,去年才發自肺腑的認識到了,甚至可以說有些深入骨髓的認識到了。同時,古人所說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以為知己者死等這些道理,在去年更有些心領神會了,古人的那份心境,我似乎有些體會到了。

一個學佛的人,如果你想要讓自己淫欲牽掛之心淡下去,那你就要學會移情。你要在乎的感情應該是沒有任何淫欲的師徒之情,沒有任何淫欲關係的兄弟知己之情。我也查了相關的資料,發現確確實實對兄弟情特別在乎的人,他的淫欲牽掛之心就淡,這類人他會將兄弟排在第一位,將女人排在第二位,乃至第三位,第四位。

就像《三國演義》當中,劉備張飛,關羽,特別關羽乃我佛教護法菩薩,而關聖帝君能夠入我佛教為菩薩,若其無有一片忠義之心,何以能入呢?而張飛劉備亦是極為注重兄弟情的人,故桃園三結義堪為古今佳話。正如《三國演藝》第十五回中,劉備曾對張飛說到:「古人雲:‘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

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

對學佛人而言,如果你很喜歡和女人聊天,和兒女呆在一起,那你要努力去修改,盡量多和師父聊天,多和學佛的師兄們聊天。剛開始你可能找不到那種慾望和親切感,那你要努力的去培養這種感覺,就像世俗的演員,他接到一個新的劇本,他很難一下找到感情,需要不斷的培養自己的感覺,等到真正入戲了,他就會投入感情。當戲演結束了,好的演員還會停留在戲里出不來,甚至有些人用上幾個月乃至上半年才能出戲,那是因為他真的入戲了。

我希望一切淫欲牽掛心重的人都能夠移情,與其痴迷於生死輪回的淫欲當中,不如先移情入忠義之戲,入知己之戲,乃至入佛門師徒誼之戲。否則,縱夫妻正淫已經斷掉,但是對兒女牽掛之心極其巨大,想要了生脫死,恐怕終成畫餅。這也是本幻為什麼極力贊嘆單身修行的好。

特別是一些好色的學佛人,那更是單身修行好,我認識的一位居士(名字暫且不說)他現實當中和我講了一句話,也是說了老實話,說了大真話。他說到如果他結婚,那肯定會和別的女人邪淫,因為和妻子都已經行淫了,反正都是直接行淫,那不差再和別的女人。

結婚不但有夫妻淫欲的大火坑,還有兒女牽掛的更大火坑,且隨著年齡增長之後,還有孫子孫女等等後代更大更大的火坑在。這真是淨土宗第十祖截流大師在《示丁耕野居士》中也說到:「今時淨業人,終日念佛,懺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弗保者。無他,愛樁未拔,情纜猶牢故也。」又截流大師於《淨土警語》中說到:「總之煩惱無盡,而生死根本,則唯貪愛,能漂溺行人,障往生法。是故先佛經中,處處訶責。但情愛一分疏淡,則淨業一分成熟,於生死岸頭,庶得解脫也。」

更如,佛在《四十二章經》中說到的:「佛言:人繫於妻子捨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唯願大家珍重,當努力對治牽掛之心!

 

一切法正,心邪一切法邪

 

外在的因緣,你最好不碰,輕輕走過就好

 

跟眾生要結法緣,不可結情緣,「情」一生,麻煩就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