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會忍受世間的孤獨

末法時期的修行人是很孤獨的,至少有以下這些表現:

1.末法的人真正相信佛法的只有少數,很多人說自己信奉佛教其實是信奉相似佛教或多神教而已。在真正信仰的人中,能夠死心念佛者更是非常稀有。同道者少,真修行者很孤獨。

2.末法的修行人難遇善知識,常常遇見的是各種邪說歪理。而修行人又無法去選擇。因此,處處都有被引入歧途的可能,身邊少見如理如法修行的道友,覺得孤獨。

3.末法的修行者由於多劫的因果累積,造成妄念很多,貪嗔癡心重,甚至遇見了佛菩薩應化,也很難相信。因此,修行如陸地行舟,不僅辛苦,而且因為自己的心性與佛菩薩越發遠離,因此孤獨。

4.末法的人業障深重,而且以造罪為享受,以邪見為高明,以苦為樂,修行者很難度化這些眾生。眼看眾生徑直走向深淵,悲願難成,無力挽救,為眾生流淚而甚感孤獨。

5.念佛越精進,越發思念佛陀。而自身果報未盡,往生西方有待時日。於此世間等待之時,覺得孤獨。

對於念佛修行者來說,我們不僅要正確看待修行的孤獨,更要學會忍受世間的孤獨;不僅要在孤獨中順隨眾生,而且更要在孤獨中不斷增長自己的福德智慧。實際上,體悟孤獨和安於孤獨也是一種修行的境界。

說孤獨,其實也不孤獨,因為念佛人知道有無數善神在護佑著我們,有諸佛菩薩在加被著我們,還有那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道友們,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感到孤獨寂寞,說明你的修行有進步

常獨行

常獨步

達者同遊涅槃路

—— 永嘉大師 ——

一居士:修行過程中,是否要忍受孤獨?感到孤獨寂寞怎樣排解?

修行中要忍受孤獨。

本來就是無我,忍受孤獨是正確的,不管有人沒人,我們這個心應該有一個孤獨感。

這個孤獨就是一種什麼呢?就是不攀緣。

緣斷了,剛開始就會感覺到一種孤獨——實際上孤不孤獨呢?不孤獨。因爲什麼呢?在佛法裏沒有孤獨二字,佛講的是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孤獨在佛法裏不算個什麼,是不是?

但是修行過程中確實存在一種孤獨,孤獨時應該感到高興,寂寞時應該感到高興。孤獨和寂寞正是走向修行道路的一個過程,應該高興就好了。

如果你去傷感,反而是錯誤的,傷感就會傷到心,就會離開了這個佛法。應該感到高興——既然感到了孤獨,又感到了寂寞,說明你的修行有所進步。

衆生之所以在六道輪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什麼呢?就是因爲攀緣心。到處攀緣,互相在一起你攀着我,我攀着你,這就感覺到有生活的意義。實際上,這就是輪迴。

如果斷掉了攀緣,它必然有這種現象,這是正確的。

我們的念之所以不能滅,暫時還不斷地紛飛生起,它主要是有一個攀緣,念會借緣而生。如果你不給它助緣的話,這個念就不能生起。所以說,這個唸的生起,都是我們不斷地給它緣。

這個是什麼緣呢?都是有爲法的緣。你給了有爲法的緣,念就不斷地生起、不斷地發作、不斷地擴大、不斷地變化。

像一棵草似的,有那種草,它得藉着樹才能爬高。這個念頭和這個東西是一樣的,它得藉着這個緣纔會起來。如果你不斷這個緣,這個念就不會滅掉;如果你把緣給斷了,這個念一起就滅掉了。

就像兩個人打架,你看世間人有兩個人打架,打得很歡,什麼原因呢?就是旁邊還有一個人。這個第三者如果走開了,這倆人一看沒人了,他倆說幾句也就拉倒了,越有人,這倆人打得越歡。

他們倆爲什麼這麼做呢?因爲他藉着你那個心,藉着你那個緣——你那個心是看熱鬧的心,你在這裏起到一個觀衆的緣。“我在這裏一定要取得勝利,要不對不起面子,叫你說我不好,說我沒能耐,那不行,所以這個事我非得贏。”

本來是不點兒事,馬上就可以放下,但是爲了要這個面子,或要什麼事情,他非去打不可。

念頭也是這樣。這個念頭很怪,它處處攀緣,本來是沒有實體的東西,它得藉着緣去生。那緣是不是實體?也不是實體,它都是攀緣去生。

《楞嚴經》裏講了:衆生之所以有六道輪迴,皆因攀緣。所以我們現在處處攀緣,不是緣物就是緣情,總是在緣上下功夫,因此我們就不得道。

(如果不攀緣)證道了以後,和你過去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樣了。你過去所有正確的和不正確的全都推翻了,包括你看書、看佛經,所理解的東西,全都變了樣了。

人和人的關係,事物,就是整個宇宙的關係全都變了,全都和你想象的不一樣,所以這個人生起的是一種什麼心?既清淨又有一種孤獨,沒人再理解他了,世間人不會再理解。

因爲別人沒有證道,他找不到知音,只能找佛和菩薩。所以這種境界既是崇高的又是很孤獨的,有的甚至有一種“恐懼”。

但是確實清涼,不再恐懼了——證道的那種“恐懼”是對世間的斷離產生的恐懼,不是害怕什麼而恐懼,是斷離的時候產生的一種類似“恐懼”。

過去也有人,說:“師父,你給我印證印證,我修道開沒開悟?”我一聽這話就完了,這肯定是沒開悟的人,開悟的人他說不出這話來。

因爲開悟了以後,他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他理解了這個——不光是理解,心裏完全接受了這個,而且親自體驗和實證了這個,所以他那個心再也說不出這些話來了。

雖然他很想問個人:你看我那個境界對不對?但他不能跟你說。因爲啥?說不出口,因爲你也不懂,也沒法跟你說。所以當他能張口求別人再印證的時候,實際上已經不是開悟者了。(可參考:就想得到印證,說明已經入了魔道)

所以說,化緣、攀緣、求人,最終問題都是動了心,動心就有生死輪迴跟着,可以起各種的變化。所以我們不能去搞這種東西,自己騙自己的事不幹。我們要學聰明一點,別幹這種事情,爲了自己也得學聰明。

守志者他不攀緣、不化緣、不求人,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就是不管你怎麼變,他絕沒有這種心,所以他永遠不變,心裏沒有變。由於心不變,才能真正地隨緣。

還有一種,他不化緣、不攀緣、不求人,對名和利都遠離了,所以說念念趨向菩提。(摘自《二〇一〇年在秦皇島放生文化交流會上的開示》《四十二章經講記》等)

附錄:

【宣化上人開示】

修道的人,要常常是自己一個人,不和人來往,不攀緣,一個人要是住,對修道是最好的。

可是這是要在山裏住,不是在鬧市,在鬧市一個人住,接近社會有種種問題,根本不容易立得住,不容易修行。要是獨自到山裏,住到人到不了的地方,那纔是真正修道人的本分。

喫東西也不喫好的,穿衣服也不穿漂亮的,睡覺也很簡單,不貪舒服、不貪自在、不貪享受,這是真正修道人的本分。

所以你們各位要注意這一點,真正修道的人,不願意和人接近,不願意和人拉攏關係,去攀緣,所以他要到深山窮谷去,到那個人到不了的地方去修道。

常獨行:常常自己一個人在經行。他到什麼地方經行呢?經行就是在那兒運動,也就像現在慢跑似的,不過現在的慢跑還是跑,經行不是跑,是慢慢一步一步地走。(可參考:跟師父學走路系列)

這也叫“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那麼這是常獨行。

常獨步:就是他自己單獨一個人打坐,也不怕孤獨,也不怕寂寞,也不怕沒人談話。

達者同遊涅槃路:和通達的人,通達的人就是開智慧的人,開悟的人;同遊涅槃路,一起走到涅槃路上,向那條路上走。(摘自《永嘉大師證道歌淺釋》)


孤獨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修行!

五台山,曾有一位高僧在一次禪七中,一位修行者突然哭了起來。高僧問他為何哭泣,他回答:「生活在世界上的孤獨感讓我害怕。」

高僧說:「難道你不知道每個人都是獨自來到這個世界,最後也獨自離開麼?」

修行者說知道,但是仍然害怕。

高僧問:「那麼在禪七修行中你還害怕麼?」

他說不怕,但是一切回到日常生活中,由孤獨而生恐懼與不安就會再度襲來。

這個修行者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孤獨,情感無所寄託讓他感到茫然和痛苦。在當今燈紅酒綠,爾虞我詐的現實生活中,浮躁的心情無法沉靜,當一個人獨處時,孤獨之心油然而生,此時,更多的人茫然失措,害怕孤獨,於他們而言,都是不堪忍受的折磨。有沒有嘗試過主動孤獨,大家有沒有想知道主動孤獨的感受,下面我將分享我的主動孤獨之感:

一個人在孤獨時,最好的知音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我以前也害怕孤獨,當我喜歡習慣上孤獨後,我開始主動孤獨,孤獨固然令人痛苦,但能讓人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成熟。在主動孤獨時,我常常面對自己,調理身心,思考生命,用未來的生活狀態思考自己,一切都變得那麼釋然,一切煩惱和牽掛都沉澱下來,這樣我會看清我內心深處,在內心深處找到自我,了解自己,只有 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準確判斷自己想要啥,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並努力貫徹,堅持到底。


有一種人:待人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你是不是這樣一種人:

待人接物非常友善,但總喜歡獨來獨往。

平時不喜歡和別人衝突,可以妥善處理和每一個人的關係。

但是大部分時間你都喜歡獨處,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如果是,你就屬於:友善的孤獨者。

對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兩者並不衝突。

01

獨來獨往,並不意味著你不善於社交和表現。

相反你可以很自如的切換到侃侃而談的模式,只是你對於在不相干的人群中表演,毫無興趣。

你平時與人為善,能理解大多數人的行為,但並不去附和他們,不想被討論,也不想去看別人的熱鬧。

你其實很溫柔,但不向每個人展露,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你的溫柔。

所以你選擇只對少數人溫柔,只對少數人熱情,其他大多數的人,你保持禮貌和理性。

人性有一個基本需求,就是需要周圍的人對自己有一種認同感,認同自己的狀態,認同自己的成就,所以一般的人需要通過社交來展示自己,這其實也是內心不夠強大的表現。

而對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來說,他們已經不需要從周圍的人那裡獲得認同感,他們更需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認同,所以他們不再外求,寧可去內求。

獨處,就是一個人開始內求的表現。

獨來獨往並不代表著孤單,反而這更容易讓一個人放飛內心。

同樣的道理,在人群中熱熱鬧鬧也不代表你被認同,那只是一種喧譁。

因此有句話說的好: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還有一種人,則屬於「外向的孤獨者」。

人多的時候,她們對外總是表現出一種活潑開朗,善於交際的狀態,並且總給大家帶來各種快樂,熱情,時刻呈現出一種自信、正能量的積極印象。

但是每次曲終人散之後,他們就會進入到一種多愁善感的感性狀態。

他們在獨處的時候,很喜歡那種安靜,但是在群體裡不喜歡表現自己這一面,也不會刻意找人訴說。

實際上她們是在用嘻嘻哈哈的外在掩飾自己的孤獨,故作灑脫其實是平衡內心的寂寞。

然而這些都無法救贖一個人,唯有內心強大,才是與自己、與社會相處的最好姿態。

02

我們還必須發現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人的社交圈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傳統社會,由於受區域和現實條件的制約,每個人所處的圈子往往就是離自己最近的一幫人,比如同事,同行,同學,親戚等等。

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我們的圈子不再受現實條件區域的制約,那些有共同語言、志同道合的人,越來越容易聚集到一起了。

儘管你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行業,甚至你們天各一方,但是同樣的認知和三觀,使你們互相吸引。

所以我們在開會或者吃飯的時候,經常發現有的人一直抱著手機聊個不停,卻對面對的人視而不見。

也許這並不是什麼「手機病」,而是他對這個「眼前人」毫無興趣而已。

因此,當你在現實里看到一個人總是獨來獨往,並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己的交際圈。

只是,你沒有進入他的交際圈。

儘管你們離的很近,但是你們是兩個世界的人。

一個社會的生產力越發達,人的獨立性就越強,人與人互相干涉的情況就越少。

 

老子在2000年前說過一句話:「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年輕的時候,讀不懂這句話的內涵,以為他在描述鄰里之間吵架了,所以不來往了。

如今我終於明白,老子的這句話描述的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境界:哪怕近在咫尺,大家也不再互相強加意志,而是可以禮貌性的交往,也完全尊重對方的不同。

這就是和而不同。

願每個人都能活在自己強大的內心,活在自己喜歡的朋友圏。

圈子不在大小,只要你喜歡,感覺輕鬆就好。


為什麼有些人看上去很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友善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和品行,獨來獨往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徵。二者並不衝突。

友善重在「善」,就是說在對待他人時以善良為出發點的友好,才是真正被他人欣賞和接納的一種品格。獨來獨往是與身俱來的一種性格特徵。他和一個人的品行並沒有因果關係。獨來獨往的人一般都屬於性格內向的人。他不喜歡熱鬧,因為他的能量補充方式就是享受孤獨。只有在孤獨中才是他最好的工作生活的狀態。

友好是社交場合中對待他人的一種態度,善良是一個人的品行選擇。一個人品行又好對人的態度又好,當然很受歡迎啦。這樣的人也往往待人真誠,心底善良,很有同情心。對待他人從不刻薄,很寬厚,很包容,非常善解人意。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思慮的多,說得少。待人有誠意,能深層次的看到問題的本質。自然也明白社交場合下的種種套路。當然不會完全將自己孤立在人群之外。在必要的場合下,他們也能和別人和諧共處,友善共事。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自我意識非常強,比較看重自我的部分,不願意將大把的時間浪費在與眾人的無效社交中,不屑於拉幫結派,不屑於聚眾談論八卦。所以,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就喜歡獨處干自己喜歡幹的事情。不希望被打擾,也不去打擾別人。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一般生活能力都強,平常無需他人的幫助。他們總是願意一個人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有的人喜歡一個人散步,因為一個人散步的時候不需要照顧別人的情緒,可以信步遊走,思緒信馬由韁,不受他人的牽制和影響。如果和別人同行。就要照顧別人的情緒和談話內容。逛街也一樣,有的人喜歡熱鬧,喜歡徵求別人的意見。獨來獨往的人往往很有主見,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不需要參考他人的意見。

獨來獨往的時候辦事效率相當高,因為會節省和別人交流溝通的時間。所以如果你遇見一個友善,又喜歡獨來獨往的人,那一定是非常不錯的值得深交的朋友。但建議不要和他走的太近,這樣的人往往也有疏離感。


有一種修行方式,叫「享受孤獨」

01

作家馬德說:「忍受孤獨是可怕的。當你看到那些享受孤獨的人,一下子就不怕了。」

似乎每個人都害怕孤獨,特別害怕孤獨終老。

而孤獨就像影子一樣存在,即便你身處鬧市,也無法真正擺脫。

不如把孤獨當成一種修行,讓生命自由行走。

02

孤獨,是生命的回歸。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不知有多少人,嚮往《桃花源記》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問世事,沒有爭鬥,雞犬相聞。

可是,現在我們卻和理想背道而馳。走出農村,去大城市定居,賺很多的錢。

看過一個哲理故事。

一位富翁去海邊遊玩,看到淳樸的漁民在打魚。漁民喊著號子,用力拉網,雖然魚不多,但是他很開心。

富翁說,打魚很辛苦,不如去城裡做生意吧,賺錢更快。

漁民說,做好了生意,賺了很多錢,然後呢?

富翁說,買一個面朝大海的房子,吹吹海風,打打魚,頤養天年。

漁民說,他現在不就是這樣的嗎?

富翁無言以對。

為什麼那麼多人,在城裡混得風生水起,卻堅持在農村建房。他們一心想著,退休以後,可以回到農村去,門口種花,屋後種菜,山坡上種果樹。

俗話說:「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人這一生,不管你走了多少路,看過多少風景,享受了多少美好,總是盼望著「落葉歸根」。

因為害怕孤獨,而走向繁華,因為厭倦了繁華,而回歸孤獨,這就是生命的本質。

當你懂得享受孤獨的時候,你會發現,不管在哪裡,都會很美好。這便是,「大隱隱於市」的道理。

或許,就像之前說到的漁民一樣,沒有什麼追求,讓每一個日子,都回歸到本真狀態,現世安好,幸福無窮。

03

孤獨,是生命的高級境界。

如果好幾年,都不社交,你會接受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酒逢知己千杯少;將進酒,杯莫停......但凡有點名氣的人,都喜歡迎來送往。作為普通人,也很講究禮尚往來,七大姑,八大姨,誰都不能怠慢。

1845年7月的一天,美國作家梭羅獨自一人來到瓦爾登湖畔,獨自建造小木屋,開墾荒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沒有朋友來打擾他,也沒有親人來探望他。陪伴他的,只有一汪湖水,還有日出日落,早晨的薄霧,黃昏的火燒雲。

可惜,梭羅不是真正的隱居者,他只是體驗孤獨的生活,證明一個人的一生,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物質。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懂得享受孤獨的人,把欲望捨去,崇尚簡單和樸素,只要不是衣不蔽體,就足夠好了。

梭羅的一生不長,只活了四十多歲。他告別世界的時候,說:「愉快的旅行開始了。」這就是生命真正的感悟,悟透了生死,不害怕世事無常。

古時候,莊子對生死沒有什麼概念,妻子過世的時候,他能夠鼓盆而歌;自己過世的時候,要求弟子們,一切從簡,拿天地當棺材。

經歷了孤獨的考驗,生命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從而變得豐富、安靜。

04

孤獨,是生命的「去偽存真」。

詩人海子的一生,只有二十五年。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讓人震撼。

事實證明,海子真的永生了。並沒有因為匆匆忙忙離去,被人遺忘。

他在《春天,十個海子》中寫道:「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在光明的景色,嘲笑這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你這麼長久地沉睡究竟為了什麼......」

生命的意義,不能用長度來衡量,而是用寬度和厚度、高度來體現。當一個人的內心充滿了絕望的時候,不是頹廢,而是充滿了力量,馬上就要絕境重生。

恰是,一個人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有大智慧的人,敢於剖析自己的靈魂。捨去所有的社交,放下所有的愛恨情仇,安安靜靜地寫下屬於自己的文字,和自己的靈魂對話。

不討好任何人,不在乎成功與失敗,不追求金錢,不因別人的言語而煩惱,完全做真實的自己。

05

結束語。

《百年孤獨》裡寫道:「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從來沒有人,可以真正擺脫孤獨。

害怕孤獨的人,拼命往熱鬧的地方擠,在人群中迷失自己。比方說,習慣了人言亦言,從來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對人點頭哈腰,委屈了自己;努力做一個合群的人,每天都有吃吃喝喝的飯局。

其實,一個人最孤獨的時候,不是一個人徐徐獨行,而是站在人群里,看不到一張笑臉,感受不到任何的關懷,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好好享受孤獨,就像和自己的影子做朋友一樣,便有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美妙。

放下一生的疲憊,徜徉在孤獨的境界裡,往事如風,未來如夢。


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深度好文)

2019-04-29 由 情則安之 發表于美文

沒有人可以從你出生到你生命終結都能一直伴你左右。當然,除了腳下的蒼茫大地和頭頂的萬古星辰,還有人與生俱來的孤獨。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真正的理解另一個人。因為所有人都不會讀心術,而人又從來善變。因此,孤獨是無法擺脫的。即使試圖親近他人,身邊朋友成群,內心的孤寂也未必能被填補。

歲日不居,時節如流,不要把時間耗費在試圖改變別人的偏見上,也不必為了合群,去刻意討好他人。隨波逐流,最終只能迷失自我,變得浮躁。總是依賴他人,反而會被他人所厭棄。

人總有固然一身的時候。何必恐懼孤獨?與其將它視為洪水猛獸,不如與它握手言和。習慣孤獨,便是習慣我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

有強大內心的人,不怕孤獨。因為他能在孤獨中審視自我。在塵世中尋找鬧與靜的平衡。他已經有了完整的自我,就不會被外界的喧囂所影響,在迷茫中躊躇。

有堅定自我的人,不怕孤獨。因為當一個人深刻認識到自我與眾人的關係時,孤獨便早已不復存在。內心空虛的人,即使表面光鮮,仍需要靠眾人的奉承與浮華的熱鬧才能遺忘一時的孤寂。但時間久了,又會需要喧囂來填補自己的空虛。

有能力的人,不怕孤獨。因為他本身卓爾不群,所以會吸引到一群人來追捧他的優秀,試圖沾染他的才華。但他並不會在意這些,反而寵辱不驚。因為他知道這些慕名而來之人中少有摯友,而友情的厚薄從不在於數量,而在質量。

赫爾曼·黑塞說:「上帝有無數讓我們陷於孤獨並找到自己的方式。」

或許你總感到人生迷茫難以求索,或許你感到前路彷徨難行。而這些道路,終歸只能有你一個人走過。面對困境,唯有自渡。他人都是愛莫能助。

在孤獨中,更要不忘初心,逆流而上。即使不被他人理解,行走在一個人的荒原之上,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為了夢想亦或其他自己所堅守的東西奮鬥。

哪怕天寒地凍,路遠馬亡,這也是我們自己的孤獨之路,終究需要自己一個人走完。

大智不群,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者不足二三。在孤獨中我們尋找自己,探尋自己內心的想法,思索人生與萬事萬物之始末。

在孤獨中,我們逐漸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同接受自己的閃光之處。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力所能及之處,也知曉了為人處世的分寸長短。

孤獨是一個由煩躁到安靜,沉澱、過濾、蒸發的過程。因孤獨,我們的內心逐漸變得靜然,學會了與自我相處,和寂寞為伴。從而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而發奮,繼而從孤獨之中走出,以一個新的姿態,面對嶄新又充滿未知與希望的世界。

在孤獨這場修行中,我們靜思,心靈不斷得到升華。

最終,探尋到最好的自我。


孤獨,是世間最好的修行,學會在孤獨中隱忍

前言:有些人生來喜歡孤單,懶得在爾虞我詐的社交場合中敷衍對方,喜歡青燈古卷,遨遊書海。

佛家就說,人生來是孤單著,走的時候也是孤單著。人的一生,看似是一個群居動物,但更多的時候,是需要承受孤獨,而且每一個人的人生也都是在孤獨中度過。

曾經有一個人,想要到禪師的寺廟裡修禪,這位修行者有一天突然哭了。

然後禪師就問他為什麼?他就說突然感覺到特別孤獨,特別可怕。這個法師就對他說:難道你不在這裡修行,在凡塵俗世中你不會覺得孤獨嗎?你要明白,每一個人都是獨自來到這個世界,最後也是獨自離開。

那個人哭訴著說,在日常生活中事物那種孤獨生來的恐懼,讓自己感覺到,內心無處安放。

其實對於世間的所有人來說,孤獨可分為幾種情況。

一:喜歡孤獨,也被稱為主動孤獨。

一個人,喜歡安安靜靜的呆著,不喜歡參與太多社交的事情,喜歡一個人抱著一本書,端著一杯茶,曬著暖暖的太陽,這種算是情感上的主動孤獨。

二:因為工作原因,或者是因為生活原因被動孤獨。

一個人孤獨地呆在一個地方。或許是思想得不到認同,或許是因為自己工作被其他成員排斥,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動的孤獨。

其實不管什麼樣的原因,孤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孤獨的,感覺卻是同一種,很多人想必也都嘗試過孤獨的感受,每個人都是人生的修行者,每個人也都要在人生中經歷過孤獨的一段時光。

在這個凡塵俗世里,很多人都不願意承受孤獨。很多人一個人呆著的時候會焦躁不安,總是想著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打發時間,或者是約朋友喝酒唱歌,又或者是更多的方式。

其實孤獨,孤獨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避免不了的,當你覺得孤單的同時,也是會提升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的。

一個人所有進步的時刻,基本上都是在孤獨中度過,不管是學習還是思考,需要孤獨,沒有人能夠在社交場合中讓自己成長太多,在社交場合中,你或許能談的是生意,你能談交的是那些所謂的朋友。但是真正讓你內心強大,提升內心的,只有獨立的思考時間和自己冥想的時間。

一代心學老師王陽明就曾經說過,他說:人若要成事,需要做到時常自省。

也就是說,如果欲成大事,必須要做到時常自我反省,而自我反省必須要有獨立的思考,在孤獨中,自我反省,來提升自己。

人生生來都是孤獨的,有的時候不得已生活會讓你接受孤獨,既然這樣,與其被動孤獨,我們不如主動的接受孤獨。在適當的時候找一個孤獨的環境,讓自己時刻自省,不要受到外界瑣事的干擾,在孤獨的環境中找到最好的知音。找到最好的自己,這樣你才能更容易認清自己,提升自己。

一個人只有處在孤獨中,他的煩惱和牽掛才能慢慢的消散,慢慢的讓自己沉靜下來。看見自己的內心,認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對與錯。更好的找到自我,了解自我,也能更快的進步。

每一個創業者,每一個年輕人,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凡塵俗世里,找尋最適合自己的孤獨方式。


孤獨是一種能力,孤獨成就美好人生

我們每個人從降生的第一聲啼哭開始,便開始了孤獨的旅程,在這個旅程中,也許我們會有父母的寵愛,會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會有伴侶的相攜相助。但我們的生命註定是孤獨的,沒有誰,可以陪伴我們一生一世,父母與姐妹,終將一個一個遠去。伴侶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個夥伴,是孤獨生命旅程的狂歡,但是,狂歡過後,生命終將孤獨。

我們享受孤獨,所以我們喜歡獨處的安靜和平和,我們討厭孤獨,所以我們努力尋找生命的伴侶,無論是歡喜還是厭煩,孤獨終是生命的一種常態,我們必須面對,必須接受。

我們孤獨的來到這個世界,享一世的繁華也好,歷一生磨難也罷,都只是生命的一場修行。

李思圓是「十點讀書」簽約作者,四川省年輕作家,已經出版書籍兩本,《生活需要孤獨感》是她的第三本書,本書從五個方面對生命的孤獨進行了闡述:

一、孤獨是生命的禮物。

二、自律的頂端是孤獨。

三、努力,是一場孤獨的奮鬥。

四、愛情是兩個人的狂歡,孤獨是一個人的盛宴。

五、生活需要孤獨感。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我們必須學會孤獨,在不斷的孤獨中成就自己。

一、只有在孤獨中,才能更清晰的認識自己。

我兒子上初中以後,我發現他總是喜歡一個人,我害怕他不合群、不會和同學交流溝通,就總是鼓勵他多參加同學們私下的聚會和活動,這樣可以和同學建立親密的關係。但是我兒子對我說:媽媽,我能夠與同學進行很好的交流,我也有要好的朋友,但是,我是刻意與同學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我要自己每天有獨處的時間和空間,我不想因為和同學的親密關係,影響我自己的獨立思考。」

聽了兒子的話,我驚訝於兒子思維的成熟,同時深以為然。

每個人,都必須只有我們向內思考的時候,才能清晰的審視自我,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才明白自己內心的渴望,才會有更加明確的目標。

我兒子現在是一名物理系的大學生,他對物理的迷戀就是從初中開始的,高中畢業的時候,當別的同學還在對自己要學習的專業不知所以的時候,我兒子已經申請了頂尖美國大學的物理專業,並確定了自己將來要從事量子物理方面的研究。

如今,兒子雖然是物理系的二年級學生,但是,已經開始跟隨教授進行相關量子物理方面研究,而且,開始了研究生課程的學習。兒子的每一步,都有明確的定位和規劃,正是這種對自己清醒而清晰的認識,讓兒子比一般的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

沒有人會真正的了解我們內心的渴望,只有我們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能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只有那些有獨立思考的人才能認識自己,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孤獨的能力。

李思圓說:「一個人的層次和高度,並非有你包里的錢,你手中的圈,得到的名和利所決定的,主要是思維方式。」

你對自己有怎麼樣的認識,那麼你就能成就什麼樣的自己。只有了解自己內心的渴望,我們才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生活。

二、在努力的道路上,只有背負更多的孤獨,才能進步和成長。

無論外力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幫助,我們的進步和成長終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

亞洲首富的有一段「雞蛋論」:「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其實對於人生,如果我們只能依靠外界的壓力,才能有所進步,那麼,你終將成為別人的「食物」,而對於那些從內打破的人來說,他從內而爆發的成長力,終將成就他的人生。

我的小侄,學習一直很差,進入初三的時候,學校從六個班中挑出學習不好的學生重新組成一個班,我小侄就在這個班,學校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已經放棄這些學生了。

沒有另外分班以前,怎麼告訴他說要好好學習,他都認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的,根本觸動不到他的思想。 分班以後,對他是個很大的刺激,這種刺激成為他努力學習的內驅力,經過近半年多的努力,他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最後,他被第一志願的學校錄取。

無論有多少的困難,我們都需要勇敢面對,只有努力才能埋葬所有的仿徨。年輕人必須努力奮鬥,不能在奮鬥的年齡選擇舒適,不要在該吃苦的年齡,卻選擇心安理得的混日子。越是優秀的人越努力,而越努力越幸運,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成功需要喝彩,但是努力卻需要孤獨。

在我們成長和進步的過程中,沒有誰可以代替我們去付出辛苦去流汗,我們必須自己去澆灌自己成功的鮮花。

有高考狀元分享自己的經驗時說:在大多數人利用寒暑假休息、放鬆、自由玩耍的時候,他是好好利用寒暑假,查缺補漏,提升水平。等到開學的時候,他就把多數同學甩在了後面。他說:「假期,是用來超越的。 」

這種超越需要的是清醒的認知,需要的是默默的努力,需要的是孤獨的堅持,需要的是高度的自律。 你想比別人優秀,你就要比任何人都努力;你想要超過別人,你就要在成長的路上有更多的堅持;你想要成功,你就要自律的路上背負更多的孤獨。

李思園說:「其實每個人都很難經得起誘惑、考驗和試探,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趨於舒適、懶散、安逸。但是優秀的人之所以有如此強的定力,並不是他們不貪玩,不愛娛樂,不想放鬆,而是他們捨得折騰自己,從不給自己一切懶惰的機會。」

三、孤獨成就人生夢想

努力是一場孤獨的奮鬥,而所有的成功都是蓄謀已久。

實現夢想,除了孤獨的奮鬥,還要如何作呢?

讀好書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終生沒有離開過他生活的葛底斯堡小鎮,終身未娶,終身過著枯燥無味的規律生活,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康德一生的成就證明,讀書使你達到某種高度的工具。

當你真正的融入書的世界,你會發現,讀書的好處遠比你想像的更實用,更強大,更神奇。

交高人

曾國藩曾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

孤獨是一種獨立的思考能力,是一種對本心的堅守和執著,絕不是與世隔絕。

與優秀的人為伍,我們就能變得勤奮、上進,能讓我們的成功之路更加順暢。

歷史上,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孟母三遷。而好的教育環境,說到底,是想讓孩子接觸更多優秀的人,遠離那些低素質的人。

見世面

只有登上高山,才能看見更廣闊的天地,只有見識了廣闊的天地,才不會成為井底之蛙。只有多接觸不一樣的人和事物,才能突破固定的思維模式,才能學會自我承擔、自我治癒、自我完善,自我成就。

四、孤獨是最好的治癒

小說《簡愛》中,簡·愛知道羅切斯特有妻子以後,為了維護自己獨立自尊的人格,雖然依然愛著羅切斯特,但是,她依然決然的離開了羅切斯特,在獨自孤寂的生活中,簡治癒了自己受傷的心靈。

在感情生活中,無論是遭遇失戀還是離婚,別人的安慰都如鏡中花、水中月,無法真正的解決問題,要想從感情的沼澤中走出來,要想擺脫痛苦的心理,唯有依靠我們自己內心真正的強大。

在婚姻中,女人常常沒有安全感,往往從對男人的嚴厲看管中獲得安全感,其實,婚姻的安全感是自己給與自己的。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婚姻幸福,是錦上添花,婚姻不幸,也只能傷及皮毛。

最終你會發現,女人一旦由內而外變得強大,全世界都將對她和顏悅色。

孤獨是精神的獨立,靈魂的獨立,李思園在《生活需要孤獨感》這本書中說,一個人孤獨且豐盈的活著,這是生命最美好的狀態。

 

慧律法師《修行人的通病》

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難相處?人與人,千萬不要走得太近!

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

 

佛陀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要以法相見,不能以情相牽!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前世修行過的人,為什麼今生六親緣薄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請好好地在家裡面待著修行!

 

獨處是單獨一個人的意思嗎?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