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蠟燭啊!假如一支蠟燭放在黑暗中,周圍還是同樣黑暗;假如把它點燃了,就能照亮內外世界明朗,能造福人群,同時也發揮生命光輝,生命價值無以倫比。」
10月14日的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開示,人生長短沒人能知,生命長短更難預測,是而生命的廣度與深度,要由自己創造。「什麼是生命價值,要看能否好好地運用在對的方向,運用的方向對了,就能開闢廣闊大道。」
人人向內自找 找出生命的蠟燭
世人來到人間,生命的成長過程,在
無明的世界裡歷經人世間的複雜
、矛盾,內外黑暗下,要從何尋找光明,
上人表明要從每個人的內心去找。「佛陀說『開、示、悟、入』,
就是要指點我們,站在一間擺設很多寶物的室內,沒有燈光、光明,
就無法看見寶藏。若把蠋光點燃,就可看到室內風光。」上人提醒,
人不要輕視自我的潛能,若能將蠟燭點亮,將會發現無限量的
寶藏,
藏在自己的心室之中。
繼10月3日、4日的
國際慈濟人醫會模擬手術教學之後,
慈濟大學於10月13日再度啟動今年第三梯次的
模擬手術教學,
八位
大體捐贈者中,四位為慈濟
會員,其中一位年僅三十二,
另四位慈濟
委員、
慈誠,年齡分布於五十、六十歲間。
醫療領域,諸多罕見病例侵擾著人們,
大體老師奉獻身體進行病理解剖,讓無數良醫洞察致病原因,
往後的日子,能針對同症狀的病人應病下藥,及時搶救生命,
縱然捐贈者不明自己的病因,卻能拯救後人,是醫療上莫大的奉獻。
八位無語良師不算長的人生,卻將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上人囋嘆:
「身體既然不能呼吸了,停止了生命功能,就要發揮生命最後良能。
醫學教育上有良語良師,大體捐獻者雖然不是教授,不懂醫學道理,
但用自身引導學生認識身體構造,就是醫學界的無語良師。」
生命蠟燭 對內透析如琉璃 對外引導照他人八位無語良師之一的
簡美月,雖然只有六十四年的生命,走入慈濟,
卻已三十多年。婆婆──靜得師姊,從
克難慈濟功德會草創時期,
即跟隨上人從事濟貧工作。簡美月見婆婆做得開心、歡喜,
也因自己二十幾歲時接受心臟瓣膜手術,體悟生命無常,
因而跟著投入慈濟委員行列,在募款的艱辛、
貧病及孤老無依者的苦難裡,見苦知福。
她和先生林瑛琚相輔相成做醫療志工,
兒女也紛紛投入慈濟志業體工作,將近四十年的時間,
她一刻沒有離開。上人讚歎,簡美月一家,是名符其實的慈濟家庭。
「他們從婆婆開始一直到現在,最後還把大體捐出來,
生命真的很明朗、灑脫……」
「人生最有價值的時候,就是活著的時候,能付出時要盡量付出;
身、口、意、業照顧好,一旦呼吸停止了,就不要有
罣礙。」
看著簡美月走對了方向,鋪出的人生道路如此平坦,上人明言,
當她再回來時,人生道路也都是很平坦的。
人生來來去去,去去來來,生命的道路如何鋪成來去自如的平坦,
上人開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就是動作;
自我的動作做得對,過程也都會很平安,靈安、心安、家安,
社會也安,就是生命的大意義啊!」
永遠緬懷 共聚生命因緣
面對諸多的弟子往生後捐獻大體,上人由衷感恩:「
他們曾經走入我的生命,幫助我成就四大志業,
協助我一步一腳印地,把慈濟開闊的道路用愛鋪出來,
讓後世的人有一條康莊大道,完成了生命的大意義,
我在心目中永遠緬懷他們,且永恆地感恩他們。」
說不盡的感恩!雖然有再大的不捨,仍得臣服於生命的法則,
將人生世事,揮之於過往雲煙中。上人誠摰叮囑,
要用感恩心祝福無語良師們,且要好好利用生命的燭光,
不要讓它在黑暗中,讓心室生塵,淹沒自我明亮的本性。「
燭光點燃起來,才能看到心室裡的風光,
也才能展現自我的生命價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