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不要去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學會適時的放棄。

也許在你殫精竭慮時,你會有意外的收穫,會得到曾經想要而又沒得到的東西。

盲目的堅持不如理智的放棄。什麼也捨不得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加珍貴的東西。

適當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獲得。


命里的錢,都是有定數的!

人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世人皆愛財,卻不知道財從哪裡來?

其實,財就在我們命里。命里沒有財,就算金銀珠寶就在眼前,也無法得到。

倘若得到了命里沒有的財,那麼災禍遲早降臨。假如你命里有福報,走到哪裡都會有福。

命中十錢,難求百金

古語有雲: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皆有來因。

凡事必有因果,你命中有多少財富,都是有定數的。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里沒有,求也求不來。

而且,得到的還有時節因緣。有人年輕的時候發達,有人中年發達,有些人直到晚年才發達。時節因緣各個人不一樣,所以不要怕一時的窮困。

古時候,有位馮員外,家中有兩個女兒是雙胞胎。

大女兒名叫玉佩,長相端莊,性情溫和,喜愛繡鴛鴦,到了該出嫁的年紀,被許配給了張家公子。小女兒玉玲機靈聰慧,一雙巧嘴也是很討人喜歡。

後來,家中來了一位老禪師,老禪師為兩位千金算了一下今後的氣運。

他一見玉佩,就連連稱贊,說她命中富貴,將來能當誥命夫人。

玉玲一聽,連忙問自己的運道,老禪師笑了笑:「這二小姐是八分倉的運道,自然也是不愁吃穿,只是太過伶俐,恐怕會招來禍患。」

玉玲一聽,這不就是「命里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滿倉」的意思嗎?心裡憤憤不平,憑什麼姐姐命里多財,而自己只有八分米。

一次偶然,玉玲不小心將姐姐推下河去,就代替姐姐嫁給了張公子。婚後張公子對她也是疼愛有加,經常帶著她參加官員們和家眷的聚會。

在一次聚會中,她恍惚間看到了死去的姐姐,以為是姐姐回來向她索命,便嚇得發了瘋。

原來,她的姐姐落水後並沒有死掉,被人救了上來,救姐姐的便是當朝的劉翰林。

姐姐獲救後失去了記憶,但是仍然善良賢淑,劉翰林便娶了姐姐為妻,成為翰林夫人。那日,妹妹看見的正是失去記憶的姐姐。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而招來災禍。姐姐雖落水,仍是千金的命,而妹妹強求佔有姐姐的運道,反而瘋癲受苦。這真是命中十錢,難求百金啊!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祿命,就是一生當中,你有多少財富,有多少收入,都是命中注定的。

命里沒有的貪不到,命里沒有的得到了,不是災就是禍。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財富不是強求來的,而是自己積累德行種來的。

不義之財,易得難守

人有萬算,天則一算!

錢財經不起算計,財物各有其主,不義之財千萬不可取,得到之後一定有災難,沒有好處。

佛家說,欲貪不義之財者,死後必當餓死鬼。

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的錢財,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有可能會生病,把你得來的錢全花光;還有可能天降橫禍,說不定命都送掉。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走路,撿到了十吊錢,一路上十分高興,笑了很久,見到誰都笑。

他開心的是自己不費一點力氣,就得到了十吊錢,僅僅一個彎腰就撿了一個大便宜。他沒有告訴家裡人,別人問他也不說,只是笑。

後來笑著笑著,下巴就掉下來了。家人給他請了醫生來看,看了一次,花了一吊錢,還是一直笑,沒有治好。直到連續又看了九次,十吊錢花光之後,他才好起來。

有道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可取。老祖宗告訴我們,不義之財,不要去拾也不要去貪。

雖然十吊錢的故事,大家會認為是古人編造的荒誕小故事。但是現實生活中,不乏有人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不義之財。

如果財富的來路不如法,就會自食其果。很多人從富豪變成階下囚,就是因為用缺德的方法賺錢。當今社會,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

《大學》中說: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凶財凶入,必定凶出。

財貨是以不好的、不正當的方式獲得的,也一定會以不好的方式敗散掉,這是一定的規律。

如果起心動念都是侵佔別人的財物,總是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就會種下惡因,一旦福報享盡,惡報必定現前。

佈施得財,積福富貴

人人都想要財富,那麼財富到底從哪裡來呢?

人間有捨才會有得,懂得了這個因果,你才會得到你想要的財富、名譽。

《大學》也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行是根本,財富、名聲、地位都是枝葉花果。厚德才能載物,種下財富的因,才會結財富的果。

財佈施得財富,積厚德才能得富貴。

在古印度,有一位名叫「善施」的長者,家境優渥,樂善好施。

他一生中七次散盡家財,全部佈施給孤獨的人,人們十分尊敬他,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後來,他為了給佛陀建精捨,用金磚鋪地,傾盡家財。他的一生越佈施越富有,最後成為了當地的首富。

佈施越多,財富就越廣大!誰願意捨出自己的財富,便能得到全世界回饋的財富。

現在的大家拜的「財神」範蠡,也是三次散盡家財佈施窮人,但每次都能重新起家。

《後漢書》有這樣一句話: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予之為取。天下人都明白,拿到手的東西是自己的,卻不知道付出、給予才是真正的得到。

命里的錢,都是有定數的。富人之所以富貴,是因為往昔做過佈施。窮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沒有佈施積福。

佈施如田地,有田地,才能有收成,有佈施的種子,在將來才能開花結果。

願我們每個人都心存正念,以恭敬之心佈施,都必然能廣種福田,受用無盡。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命裡的錢,都是有定數的

小財靠運,大財靠德。

古人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一個人命裡有多少錢,其實都是有定數的。

腳踏實地,積德修福,命裡的財才能越來越多。

01

命中十錢,難求百金。

莊子說:「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

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真正瞭解命運,就不會算計命運之外的東西。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很多時候,個人的算計在天命面前不值一提。

北宋的李世衡出使高麗,回來的時候,高麗國王送了他們很多絲綢金銀。

李世衡毫不在意,全都交給副使打理。

回來的路上,因為擔心船艙漏水,副使把李世衡的東西全都墊在下面防水,自己的放在上面。

結果回來的路上,遇到風暴,人們被迫扔掉東西減輕船的重量。

財貨扔到一半的時候,風暴停了。

人們這才發現,扔掉的都是副使的東西,李世衡的東西都完好無損呆在船艙裡。

千算萬算不如天算。一個人再怎麼精明,也爭不過天道。

《紅樓夢》裡,王熙鳳精於算計。

她克扣大家的月錢放債生利息,收受賄賂幫人擺平官司。

府裡大小事務,能撈油水的必不放過。

賈府一年進進出出的銀子,過她手的十萬兩也多,她卻連幾兩銀子也算計得清楚。

逼死尤二姐,她還順走了賈璉和二姐家當。

算計半生,精明的鳳姐可謂是賈府的巨富。

但是最後賈府抄家,家財散盡,鳳姐連自己的女兒也救不了。

判詞裡講:「機關算計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求不來。

一個人不斷算計別人以求福報,其實是在為自己埋下禍根。

不但毀了自己的福氣,甚至還會禍延子孫。

一切福田,不離心地。

與其精明算計,不如積德行善。

種下善因,才能結出善果。

一個人做得好事多了,福氣和財運自然也就來了。

02

德不配財,必有災殃。

古人說:「官而無德,貴如朝露;富而不義,財如晴雪。」

一個人做官沒有品德,那麼他的官位就像是早上的露水一樣,很快就會散去。

如果大富大貴,卻沒有仁義,那財富就像是太陽下的積雪,很快就會消失。

明代張居正官至首輔,開啟萬曆改革,可謂造福萬民。

但是他在生活上卻窮奢極欲。

他發明了一種轎子,其中包含臥室、走廊、衛生間。

轎子裡甚至還有兩個小童隨侍。

父親去世,張居正回家奔喪,三十二名轎夫抬著他從北京一路回到湖北江陵。

路上官員極力奉承,每一頓飯的菜肴都不下百餘種,他又嫌口味不佳。

直到江蘇境內,知府請了一個蘇州的大廚,才讓張居正吃得滿意。

其他官員知道後,擅長蘇菜的廚師馬上被搶聘一空。

奢靡的生活方式讓皇帝大跌眼鏡,對他敬重和信任也一點點消失。

張居正死後被彈劾,很快被抄家,宮秩、誥命悉數剝奪、甚至險些被開棺鞭屍。

《了凡四訓》有雲:「享百金之產者,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之產者,必定是千金人物。」

一個人的品德足夠厚重能承載身上的財富,如果德不配位,只能招來災禍。

後晉趙在禮在宋州做節度使,期間橫徵暴斂,被百姓視為眼中釘。

他喜歡商業,借助手裡的權力與民爭利,很快積財巨萬。

在他任期將滿的時候,百姓開心地說:眼中釘終於拔掉了。

他聽到傳言之後,上書朝廷,又留任一年,向轄下的百姓徵收一千文的拔釘稅。

在他的治下,民怨沸騰,宋州逐漸衰落。

後來契丹人滅亡後晉,趙在禮被抓去契丹軍營受盡折辱,在恐懼中被迫自殺。

古人說:「有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而利物;無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而殘身。」

有德的人擁有財富有益於天地萬物,沒有德行的人擁有財富,只能傷害自身。

財是傷命刃,德乃護身符。

在財富不斷增長的時候,不斷修行自身,提高自己的德行,才能駕馭財富,規避禍患。

03

積善成德,財富自得。

小財靠運,大財靠德。

小的財富可以靠運氣,大的財富靠的是德行。

只有不斷行善,不斷積德,才能真正獲得財富與福報。

佛家有個蜘蛛絲的故事。

有個殺人放火的強盜死後墮入地獄。

佛祖憐憫他,想他前世曾因一時憐憫放過了一隻蜘蛛。

於是放下一根蜘蛛絲去救他。

強盜大喜過望,抓著蜘蛛絲往上爬。

其他人也順著蜘蛛絲往上爬。

強盜擔心蜘蛛絲斷掉,於是開始踢別人。

這一踢,蜘蛛絲立馬斷了,強盜再也爬不上來了。

佛祖感歎:

「一個人為別人付出得越多,收穫才能越多。只知道愛自己,卻不知道愛別人,這就是眾生沉淪六道、苦不堪言的原因啊!」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如果強盜願意分享這個蛛絲,他必然可以脫離苦海。

一個人願意分享自己的財富,也必然可以收穫更多的福報。

明代太師楊榮年輕的時候父親去世,回鄉守孝。

鄉民困窘,楊家一直在借糧接濟。

楊榮辦完喪事之後,把借據全都燒掉。

窮苦人家的婚喪嫁娶,他都出錢操辦。

那些流落街頭的孩子,他都收養在家裡。

別人為了家產打官司,他就把自己的家產分一部分出去,平息雙方的爭執。

三年之後,他回京複職,人們聽說了他的德行,紛紛舉薦他。

楊榮一生官運亨通,一直做到大學士,死後追封太師,可謂是福德深厚。

中國古代的財神是范蠡,古人認為他是生財有道的典范。

范蠡功成名就之後辭官經商。

一生三次成為巨富,三次散盡家財。

每次經商得了錢,他都把自己的財產分給窮人。

但是很快他又能聚起大量的財富。

德在於積,善在於行。

層次越高的人,懂得用財富去做好事,為自己積攢福德。

這樣的人福德深厚,上天自然也不會虧待他。

 

佛家認為:「人這一生有兩種力,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

業力是前世的因果,願力則是此生積累的善行。

命裡的錢,都是有定數的。

這個定數,就是前生的業力。

一個人只有不斷積德行善,才能突破業力的束縛,打破命裡的定數。

唯其如此,才能擁有現世的福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