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殊菩薩:考試前一定要稱念文殊菩薩名號!

農曆四月初四

文殊菩薩聖誕日

文殊菩薩代表大般若無上光明智慧

值此殊勝功德日

願大家廣發善心、廣行善業

誠心持誦文殊菩薩心咒

嗡(ōng)阿(ā)喇(rā)巴(bā)札(zhā)那(nà)諦(dì)

願大家在文殊菩薩加持下

開啟究竟圓滿的大智慧!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乃三世諸佛智慧總集,七佛之師,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代表了大智慧。故考試之前,不少考生們禮拜文殊菩薩,祈願考試順利圓滿。

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

在《放缽經》中,佛陀也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

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

就好像世間的孩童也有父母一樣,文殊菩薩就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薩之所以能為諸佛母、菩薩師;能說諸佛功德,策進行者;能權巧方便,現身說法,全憑久已證得的無上智慧。

所以,無論人們欲想成佛作祖、成聖成賢、建立功勳、造福社會或做個平平凡凡、堂堂正正的人,都應該放棄妄想,追求智慧。

我們拜文殊菩薩,除了祈福考試順利,更是對無上般若智慧的禮敬和追求。

佛與菩薩是生命某種品質純粹圓滿的代表,智慧文殊、慈悲觀音、大願地藏……我們禮拜、稱念佛菩薩的名號其實是一種連結,牽一個管道讓彼此相通,能連結到菩薩所代表的這種品質。

寂靜法師也曾開示到:不僅人與人之間有一個關係,與宇宙、與世界、與自然、與國家都有一個關係。這個關係就是一個無形的管道,生命就是關係,整個人的生命就是關係的網路。

宇宙中有無數的聖賢,這些聖賢代表了智慧的源頭、福氣的源頭、財富的源頭、美好的源頭。我們跟聖賢去連結,就表示對智慧、對真理、對美好的一種嚮往。

現在請您雙手合十

共同稱念三聲文殊菩薩名號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祈願每一個閱讀此文的你

都能連結到這宇宙中

無量的般若智慧與力量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編後語

菩薩「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我們這個阿賴耶識就跟一面鏡子一樣,你拿來一朵華,鏡子裡是不是現出一朵華來了?你捧著一對癩蛤蟆,那鏡子裡是不是現出一對癩蛤蟆呀?你腦袋想一想不要緊,嘴巴講一講不要緊,可是你想了你講了,你果報跑不掉了;它到一定的時候,阿賴耶識這個信息系統一啟動,你就要受報應;受報應的時候由不了你想不想的問題,你後面的那個第七識,它自然而然來給你報應,前面的六種意識心擋都擋不了,你思想準備都沒有。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凡夫只有到果報出現的時候,他才開始害怕,可是已經遲了。我們修行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怎樣把持好自己的命運,也就是給我們後面那個阿賴耶識,通過第七識來輸送良好的信息。

文殊菩薩-1.jpg


索達吉堪布:孩子在讀書時,常念文殊心咒,對學業大有助益

若想開啓內心的智慧,明辨所做之事如何取捨,可一心專念文殊心咒「嗡阿惹巴匝那德」。尤其是孩子在讀書時,常念文殊心咒,對學業大有助益。

《大忿怒續》中說:「一切菩薩當中,文殊菩薩的加持最大。」

現在有些人智慧不夠,為人處事時不辨取捨、不懂分寸,若能經常祈禱文殊菩薩,不僅可以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而且,生生世世都不會變成愚昧眾生。

文殊菩薩,是三世諸佛的智慧總集,是一切諸佛的長子。《釋尊廣傳》中記載:縱然是釋迦牟尼佛,往昔也在他面前發過菩提心。

全知麥彭仁波切說,任何人憶念文殊菩薩,就能開啓世間、出世間一切智慧之門。出世間智慧,指證悟空性、無緣大悲等超勝境界;世間智慧,則是取捨因果、待人接物的道理。

《寶積經》十五品的《文殊剎土莊嚴經》中還說:「念誦千百萬佛陀的名號,也不如念文殊菩薩的名號功德大。」

文殊菩薩雖現為菩薩身份,但實乃古佛再來。《寶鬘經》云:「文殊菩薩早已成佛。」《文殊菩薩淨土莊嚴經》中也說:「文殊菩薩以菩薩形象利益眾生。」

另有經典言:「文殊菩薩於未來成佛。」由此可知,文殊菩薩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

同樣是佛,諸佛的功德原本平等無別,但從文殊菩薩不共的願力而言,若要開啓智慧,他這方面的威力,決定超勝其他諸佛。

藏地歷代有許多大德,最喜歡念的,就是《文殊真實名經》和文殊心咒。

不管是誰,也不管是什麼身份,只要修持文殊法門,持誦文殊心咒「嗡阿惹巴匝那德」,那無論是修行佛法,還是為人處世,智慧都必定大大增上。

【憶文殊菩薩,功德不可思議】

《文殊根本續》中說:「縱使一剎那間憶念文殊菩薩,此功德亦不可思議。」現在世間上有些人智慧不夠、精力不夠,若能經常持念文殊心咒、祈禱文殊菩薩,生生世世都不會變成愚昧無知的眾生。

《大忿怒續》中也講過:「一切菩薩當中,文殊菩薩的加持最大;所有佛母當中,具光佛母的加持最快。」

《寶積經》十五品的《文殊剎土莊嚴經》中還說:「念誦千百萬佛陀的名號,都不如念文殊菩薩的名號功德大。」

《釋尊廣傳》中亦言:釋迦牟尼佛因地時,也在文殊菩薩面前發菩提心。

文殊菩薩是三時諸佛菩薩的智慧總集,是一切諸佛的長子,佛陀經常在佛經中贊嘆他。

假如經常祈禱文殊菩薩,持誦心咒「嗡阿惹巴匝那德」,無垢文殊菩薩定會護佑我們,尤其是學習這部論典的人,應該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

所以,大家平時要祈禱文殊菩薩和麥彭仁波切,有了本尊和護法神的加持,自己的所作所為必定如理如法、懂得取捨。

【文殊菩薩的不共願力】

《寶鬘經》中說:「念誦文殊菩薩名號及心咒的功德,超勝於念誦千百萬億佛陀的名號。」這該如何理解?

從不同的功德而言,某些佛號的作用也不相同。比如說,在臨死眾生的耳邊念誦「寶髻佛」名號,這個眾生就不會墮入惡趣,而其他佛號沒有這一作用。

當然,並不是其他佛不具有這樣的功德,而是因為寶髻佛以不共願力所成就的這一功德,佛經中對此也作了宣說,對其他佛則未作明述。

同理,從開啓智慧而言,文殊菩薩的名號及心咒更為超勝。文殊菩薩雖現為菩薩身份,但實乃古佛再來。《寶鬘經》云:「文殊菩薩早已成佛。」

《文殊菩薩淨土莊嚴經》中也說:「文殊菩薩以菩薩形象利益眾生。」

另有經典言:「文殊菩薩於未來成佛。」由此可知,文殊菩薩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

同樣是佛,諸佛名號的功德自然平等一味,但從文殊菩薩因地不共的願力而言,若要開啓智慧,念誦文殊心咒的威力,決定超勝其他諸佛名號。

【文殊菩薩的殊勝加持力】

在我們修行當中,求文殊菩薩的加持,開啓智慧是很重要的。當然有些人認為:我全部都依靠文殊菩薩,自己什麼福德資糧、什麼修行都不需要,其實也不是這樣的。

我們自己的確也需要在前世也好今世也好,積累一定的資糧,你如果一點資糧都沒有的話,文殊菩薩的加持再大也有一定的困難。

自己積累資糧的同時,祈禱文殊菩薩的的確確有殊勝的加持力。因此,我們很多道友經常講:背書背不下去,馬上就忘了,一定要開智慧,讓文殊菩薩加持我過目不忘。

很多人都希望獲得智慧,尤其是我們學院當中很多法師背書的時候,辛辛苦苦背了好幾天,過幾天就忘得乾乾淨淨,好像一點印象都沒有,就特別失望。

對自己沒有信心,對佛法也沒有信心。但是,有時候可能與我們生生世世的業有一定的關係。

有些人的確也學得非常好,我們這裡有些堪布堪姆,尤其是堪姆當中有個別的已經背了好多大大小小的論典,不僅是整個五部大論,還有非常多的論典,背得非常成功。

我看到在城市裡面的居士,背書不是很理想。有一個人跟我講:「我背書特別特別厲害。」我說:「為什麼?」「我把《入菩薩行論》九品以上全部背完了。」

好像《入菩薩行論》背完了以後特別厲害,但是在學院當中來講,可能背個《入菩薩行論》還比較容易,有的一天背八十個頌詞、一百個頌詞,幾天就背下來了。

我以前經常考他們背誦,學院當中確實聞思修行的氣氛相當不錯,大家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在任何場合中,都在背書、傳法、看書。

我的意思就是說,有些人有俱生的這種智慧,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什麼學問都非常精通;有些人可能在世間法上的智慧很不錯,但是在出世間法上,就有點笨了。

比如,世間的一些事情記得特別特別快,而一聽到佛法,就好像比較笨笨的;有些人對佛法方面的一些道理記得特別容易,而到了世間法方面,就不容易。

所以經常有不同類別的眾生,根機、意樂都不相同的。佛陀也在經中說,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原因也是這樣的。

 


黑忿怒文殊心咒

觀音菩薩中之忿怒身為馬頭觀音,文殊菩薩亦有忿怒身,通常是大威德明王,還有一尊更為秘密的「黑忿怒文殊」。

黑文殊為五文殊之一,其心咒結構甚為有趣:在原來五字文殊om a ra pa ca na dhih 的基礎上再加一個hum 。五字文殊經文原本只有a ra pa ca na 五字,後來流傳過程中被加上前om 、後dhih(種子字)成為七字咒,後面再加個hum 變成為八字黑忿怒文殊心咒,其種子字為藍黑色hum字。

黑文殊為薩迦十三金法之一,古來是以金塊求得的不共忿怒本尊法。在某些黑文殊像中,所現忿怒像猶如常見之金剛手,只是金剛杵換成火焰劍。

此尊若無灌頂口傳,亦可每日晨朝持誦21遍,可清除一切內外魔障、疫病、負面風水影響,且助增長智慧與一切世間、出世間成就,無不吉祥圓滿。

願有緣得見者一同弘揚其心咒:

om a ra pa ca na dhih hum

#黑文殊

考試前一定要稱念文殊菩薩名號!

 


祈竹仁波切:感到房間陰森、頻發惡夢、 聽到怪聲,持此二咒便可解決

黑文殊師利是五文殊師利化相之一,分為常見的傳承及章嘉國師傳承的忿怒站立相兩種,兩種化身及傳承不同,但其真言卻是一樣的。

未受過本法門灌頂的人,不可修自化本尊,但可以念誦他的禮贊文及咒語。

黑文殊師利有兩種咒,一種是心咒,另一是事業咒。心咒是主修的,事業咒每座修七至二十一次即可,不必主修。

事業咒用作息災,增益、懷愛及忿怒之目的,我們未作事業閉關者不必多誦,多誦亦不見得會有太大靈應,這是因為我們未閉關,未有作四事業之資格及力量的原因。

已作閉關及與閉關相連之火供者,日常無必要作四事業時,亦不必誦太多遍事業咒,以修心咒為主即可。

唵 阿拉巴渣那地 吽

om arapacana dhih hum

以上乃黑文殊師利心咒,我們隨力誦二十一次、一百次、一千次或更多次。

唵 查蘇 處蘇 吐他蘇 吐穆蘇 尼應固拉處

卡蘭渣 琴 森 增 畢 呸 疏哈

om tra so cho so tuta so tumu

so nyingkula cho kalanja

kam sum drum bat phat soha

以上乃黑文殊師利法門的事業咒,略誦數次即夠。

有時我們在某些房子中會感到地方陰森,或頻發惡夢,又或聽到有怪異的說話聲,只要持此二咒便可解決這類問題。

有些人在碰過屍體,或接觸過某些古物,或與一些年代久遠的井或石有所接觸,又或參於拆毀極古老的房宅等,回家後便病了。我們偶爾會聽到有人發生這些古怪的事情。

若在做這些事、到這類地方或將出遠門前,先以大信心誦此二咒若千遍,便不會遇到不好的怪事。

在南洋地方,常有聽到邪術及詛呪等事。若每天修此咒若千次,邪術、詛呪、非人及魔障皆無法加害。

漢人尤其講究風水地理,有時聽別人說屋子座向不佳,便把門、窗都拆了。佛法雖不太注重這類世間學問,但風水地理對人亦的確是有影響的。

若住在風水、座向不佳之宅,我們取少許乾淨的沙,一邊誦許多次黑文殊師利咒,一邊吹氣在沙上,誦一次咒便吹一口氣,最後把沙灑在不吉利之方向,即可遮止不吉影響,不必拆門、拆窗這麼麻煩,而且效用更顯著。

——摘自祈竹仁波切《黑文殊師利法門導修開示》

考試前一定要稱念文殊菩薩名號!


祈竹仁波切:無論是否有傳承,每天念誦此咒21遍殊勝無比!

黑文殊師利法門是一個十分有用及有益的法門,應驗不虛。在現今年代,常有各種新品種的怪症、絕症及其他外在的意外危險。

我們在修行成佛的路上,又有各種外、內、密的障礙,修持此黑文殊法門可以除去、避免或划解這類違緣,所以此法門對自己修行及利生方便都有很大用處。

認真修行的人,可以依賴黑文殊師利為我們終生的除障本尊,令我們的修行及世俗生活都順利、無障。

許多病都來自於非人和龍族,其中一些連醫生都不明其原因,所以無法診斷和治療。

為什麼這些非人、龍族會傷害我們呢?其實並不是無緣無故,而是有原因的,比如說我們挖了很深的山洞、砍了古樹、在海底挖礦,都會損害非人、龍族的住所。

有些非人、龍族身上布滿毒水,其呼出的亦是毒氣,他們一旦被我們經過以上的行為而傷害、得病,就會把這些毒水、毒氣轉給我們,使我們也得病、身體癱瘓等等。

這種病是很可怕的,因為開始染病的時候看不出來,但它慢慢地在體內演變為各種各樣的病,譬如說它可能演變成癌病。

古代西藏醫學是這樣解釋奇怪的病症,用現在的話來說,也可以叫這就是我們破壞大自然而導致的惡果。

如果我們僅僅念誦黑文殊師利咒,就不會得這些稀奇古怪的寎。

也有一種牛非常易得的病,人也會得到這種病。在牛得到這個病的時候,牛角會掉下來,蹄會脫下來,這是很嚴重的一種病,念黑文殊咒對治這種病有很大的幫助,病者會慢慢康復。

在修建新房屋動土或者拆掉舊房子時,如果沒有妥善地進行,也可能會傷害到非人,然後我們就可能會生怪病。念黑文殊的咒,在砂子上面吹氣,然後取一點砂子灑地,這樣就會康復。

如果我們的住處座向不好,譬如說下面有一條路衝著我們,或者對面的山形不吉祥、附近有墳墓等等,就可能會諸事不順甚至生病。

出現這類事情的時候,最好能自己修黑文殊儀軌及念本尊咒,否則也可以書寫黑文殊的咒,在開光後貼起來,就能免除座向不好等的不良影響,同時也能除掉每個人一年裡面的流年、月、日、時的障礙。

此外,在接觸屍體後,會有一種看不見、骯髒的不良影響。遇到這種骯髒的事情以後,有時會出現生寎、諸事不順等種種的情況,這時候我們也可以以黑文殊法門對治。

黑文殊法也可以去除凶兆等問題。「凶兆」的意思就是你看到一些不好的、從來沒看過的怪現象,比如說你看到什麼動物把一條蛇拿到你家裡來等等奇奇怪怪的、不吉祥的事情,這預兆著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了。如果看到這種情況,修黑文殊法門就會除掉障礙。

總之,不論大家是住的地方有問題、出行的方向或者時間不吉利,或者做生意買賣、運氣不好,如果修黑文殊的話,所有障礙、不吉祥都可以除掉。

這個法門最初由佛陀開示並傳於金剛手大士,然後輾轉傳至金剛座的兩位方丈大師等印度祖師。後來,西藏的班智達祖師遠赴印度,用黃金求法,把這套法門的傳承帶到西臧,成為薩迦派最殊勝的十三金法之一。

至再後來,這個法門也在格律派內同時傳承。在格律、薩迦兩派中,這法門傳承歷代以來從沒有經歷中斷。

修黑文殊法門者,可以每天修誦此儀軌或單念本尊的咒語,在有機會時,也可以進行此法門的事業閉關。這幾種方式,都可以得到黑文殊法門的利益甚至成就。

欲成為黑文殊法門之真正修行者,必須求得此隨許灌頂傳承及口傳、教授。

沒有傳承者,如果每天只是念誦本尊的咒或者念誦儀軌,只要不作儀軌里描述及衲現在將教授的觀想內容,也是可以的,而且仍然也能得到很多利益。

哪怕大家沒有進行閉關或者比較長的念誦及觀想,僅每天一大早起來就念二十一次咒,然後把唾液塗擦眼睛、耳朵等竅穴,已經足以免除溫疫、禽流感、非典等傳染寎等的危險。

***

根據祈竹仁波切講授整理。

如果沒有灌頂傳承,可以念誦的咒語:

【心咒】:嗡 阿ra巴雜那滴 吽(108遍乃至更多)

【事業咒】:嗡 巴惹索 曲索 都爾打索 都爾彌索 寧 果拉卻 喀拉雜 剛 香 章 貝 呸 娑哈(21遍)

om tha so chu so tur da so tur mig so ning go la choa ka la tsa kam sham jam bey phet so ha

考試前一定要稱念文殊菩薩名號!

切勿吃龍族子孫,如鰻鱔鰍蛇魚蝦蟹等!可保你事業順利


黑文殊菩薩短軌

首先觀上師釋迦佛在前面虛空。
皈依及發菩提心願文
諸佛正法賢聖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施等諸功德
為利眾生願成佛 (三遍)

觀想
唵 梭巴哇 素打 沙哇 打嗎 梭巴哇 素多 哼
OM SVABHAVA SHUDDHA SARVA DHARMA SVABHAVA SHUDDHO HAM
我和一切現像均化為空性。

曾受黑文殊灌頂者,按以下儀軌自生起為本尊:
(未受灌頂者,觀黑文殊在頂門上方。)

從空性中,觀崩(PAM)字化為蓮華,上有阿(AH)字,化為月輪。月輪上有藍(RAM)字,化為日輪壇城。其上自心化為十分顯耀的黑色吽(HUNG)字,復化為極忿怒黑文殊。

黑文殊現極忿怒相,一面二臂,右手持火燄智慧劍,高舉空中,滅盡作障諸魔。左手當心持《般若經》。一半頭髮挽髻於頂,一半垂下成縷,覆蓋上半身。

黑文殊腹大下垂,穿虎皮裙,戴五骷髏冠,以五十鮮人首為項鬘。三目渾圓,佈滿血絲,本質為音(YAM)、藍(RAM)、崩(BAM)字。足右屈左伸,站立於一團熾熱的猛火中。

觀根本上師安坐黑文殊的頂門上,現部主不空成就佛相。黑文殊心間日輪中央為黑色吽(HUNG)字,咒鬘右旋圍繞:

唵 他素 朱素 吐他素 吐咪素 寧 哥 啦 錯 卡 啦 喳 金 森 譚 啤 呸 梭哈
OM TRA SO CHU SO TUR TA SO TUR MI SO NYING GO LA CHO KHA LA JAH KAM SHAM TRAM BA PHAT SVAHA
(21遍、108遍或更多遍數)

誦咒多遍時,觀黑文殊的心散射甘露光,淨化自身。
首先,觀甘露光流下,驅除所有疾病、魔害、苦及苦因、所有煩惱和貪瞋癡三毒、所有成就一切種智的障礙,從大、小二便處和下半身的毛孔排出。亦可觀疾病排出體外時現膿血相、癌症為龍相、施害者現蜘蛛、蛇和蠍子相、所有障礙現污穢的液體和煙霧相。

觀腳下的地面裂開,閻魔死主身處地下九層。觀排出體外的垢穢聚合,化成甘露,進入閻魔口中,令其完全飽足。最後,觀閻魔閉上嘴巴,以金色的十字金剛杵封閉其口,想像從此擺脫疾病魔難,後觀地面閉合。

之後,繼續誦咒淨化自身。黑文殊的心突然猛烈地散射甘露光,疾病魔難等瞬間消弭於無形,如光明驅走黑暗一樣。觀身體如水晶般晶瑩剔透,並確信自己已脫離所有苦及苦因、一切煩惱、所有由貪瞋癡三毒發動而致病的業力等等。

迴向
最後以強烈的菩提心迴向。菩提心是最究竟的善心,即關愛眾生如自己,甚至勝過自己的性命的心;亦是願令眾生脫離痛苦和一切不如意事,並引領他們臻至最為欣羨,無比快樂的圓滿覺位的心。欠缺菩提心,不能廣大利益眾生,甚至不能令自己的願求圓滿成就。

謹願以自他積集的功德,願僅僅見到我、聽到我說話、觸及我、憶念我或談及我的眾生,獲得種種快樂,種種痛苦得以消除。

謹願以此功德。願我成就文殊菩薩的果位,盡速引領一切有情臻至正等正覺。

此法的利益
此法可斷除巫術、be de bo tong等邪靈侵害、止息所有傳染病、驅除阻礙修行和一般成就的黑品魔羅、令人無法達到某個歲數的妖魔(稱為kag)及種種作障精怪。

此法亦可斷除在屬於僧伽但未淨壇的地方行灌頂或修忿怒密法而引起的魔障,以及因目睹凶象、觸及穢氣、見到穢物或屍體而產生的魔障。

此法更可免除行者罹患由不同種類的惡靈,例如上界魔(稱為de)、中界魔(例如tsen及gyal gong)及下界魔(如龍王和地主)所引致的內外疾病(nyen),亦可斷除稱為lhog pa的疾病及任何因動土、砍樹、在危險的地方(即龍王居住的地方)移動石塊而引致的魔障。

簡言之,此法可斷除飲食、走路等行為方面的過失而引致的魔障。此咒絕對可以止息上述問題。在紓緩潰瘍和痰病方面,此咒亦頗靈驗。

每日修此法的利益甚大,尤以患上某種疾病時為甚;此法亦可用以幫助重病病人康復。


大智文殊菩薩摩訶薩--永不涅槃的佛

大智文殊菩薩摩訶薩
(文殊師利法王子)

「永不涅槃的佛」

文殊菩薩將來成佛,佛號普見如來,普見如來成佛後,永不涅槃。

將來文殊菩薩成佛後,我們的娑婆世界也將併入到普見如來的淨土中,到那時整個娑婆世界中的一切苦惱都將消滅。

時師子勇猛白佛言。
世尊。而彼佛剎。名為何等。
佛言。彼剎名隨願積集清淨圓滿。
師子勇猛言。世尊。
彼佛世界在何方所。佛言。在於南方。
此娑婆世界。亦當在彼佛剎之中

文殊師利菩薩的普見佛之淨土

1、與極樂世界的比較: 
爾時眾中有諸菩薩。作如是念。
文殊師利所得佛剎功德莊嚴。
與阿彌陀佛剎。為等不耶。爾時世尊。知彼菩薩心之所念。
即告師子勇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析一毛為百分。以一分毛於大海中取一滴水。此一滴水喻阿彌陀佛剎莊嚴。彼大海水喻普見如來佛剎莊嚴。復過於此。何以故。普見如來佛剎莊嚴不思議故。

2、菩薩發心及為久遠,與他同時發心的20億人都已經成佛並且入涅槃,只剩下一個成佛且壽命無邊的: 爾時普覆王者。豈異人乎。今文殊師利菩薩是也。彼於往昔過七十萬阿僧祇恆河沙劫。初發菩提之心。次過六十四恆河沙劫。得無生法忍。能具足菩薩十地如來十力。佛地諸法悉皆圓滿。而未曾起一念之心。我當得佛。善男子。爾時二十億眾生隨逐彼王。於雷音佛所發菩提心者。皆由文殊師利勸發。令入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今並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大法輪。作佛事已。而般涅槃。文殊師利。皆悉供養彼諸如來。亦皆護持彼諸佛法。唯有一佛號地持山。在此下方過四十恆河沙剎土。其佛世界名曰地持。亦有無數諸聲聞眾。佛壽無量於今現在。說此文殊師利宿緣之時。眾中七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3、菩薩成佛之時用佛之天眼觀十方世界,天眼所見一切世界住世的佛陀都是由菩薩勸發,然後才成佛: 時文殊師利復白佛言。我從往昔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劫已來。起如是願。我以無礙天眼。所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中一切如來。若非是我勸發決定菩提之心教授教誡。令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菩提終不應證。而我要當滿此所願,然後乃證無上菩提。

4、菩薩的佛土極為廣大,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而菩薩的佛土以恆河沙數的佛土的廣大世界為其佛土: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有是願以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為一佛剎。無量妙寶間錯莊嚴。若不爾者我終不證無上菩提。

5、菩薩所坐的菩提樹極大有十個佛土那麼大(一大千世界為一佛土):複次世尊。我復有願。令我剎中有菩提樹。其量正等十大千界。彼樹光明遍此佛剎。

6、菩薩成佛之後不起座位,能以變化遍滿世界說法:我復有願。我坐菩提樹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涅槃。於其中間不起此座。但以變化遍於十方無量無數諸佛剎土。為諸眾生而演說法

7、菩薩之佛土皆是清淨菩薩眾:複次世尊。我復有願。令我剎中無女人名。純菩薩眾離煩惱垢具淨梵行。初生之時袈裟隨體結加趺坐忽然而現。如是菩薩遍滿其剎。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除如來之所變化。往詣十方。為諸眾生說三乘法。

8、菩薩的佛號因緣: 此文殊師利成佛之時名為普見。以何義故而名普見。以彼如來於十方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剎中普皆令見。若諸眾生見彼佛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見如來雖未成佛。若我現在及滅度後有聞其名。亦皆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除已入離生之位及狹劣心者。

9、普見佛土的飲食:文殊師利又白佛言。世尊。我復有願。如阿彌陀佛剎以法喜為食。而我剎中菩薩初生起食念時。即便百味盈滿於缽在右手中。尋作是念。若未供養十方諸佛。及施貧窮苦惱眾生。餓鬼等類令其飽足。而我決定不應自食作此念時。得五神通乘空無礙。往於十方無量無數諸佛剎中。以食供養諸佛如來及聲聞眾。又於貧苦諸眾生類亦皆周給。復為說法令離渴愛。於一念頃還至本處。

10、普見佛土眾生的衣服: 複次世尊。我復有願。於我剎中諸菩薩等。初生之時所須衣服。於其手中。隨意皆出種種衣寶。鮮潔稱體應沙門服。便作是念。若未供養十方諸佛。不應自用。於一念中。往詣十方無量佛剎。以此衣寶獻諸佛已。還至本處方自受用。

11、普見佛土的財物:複次世尊。我復有願。我佛剎中諸菩薩眾。所得財寶及諸資具。要先分施諸佛聲聞。遍供養已然後受用。

12、普見佛土離諸惡事:又我剎中。遠離八難及不善法。既無過咎亦無禁戒。無有苦惱諸不悅意。

13、普見佛土的無量妙寶莊嚴:文殊師利。又白佛言。我復有願。我佛剎中。積集無量妙寶所成。復以無量摩尼妙寶。間錯莊嚴。其摩尼寶。於十方界。所未曾有甚為難得。如是寶名俱胝歲中說不能盡。隨諸菩薩樂見彼剎金為體者。即見為金。樂見銀體即見為銀。然於見金未曾損減。樂見頗梨琉璃馬瑙赤真珠等無量諸寶。各隨所見皆不相礙。如是栴檀香體。阿伽羅香。乃至赤栴檀等。各隨樂見亦復如是。

14、菩薩的佛土的照明:又彼剎中。不以日月摩尼星火等光之所照見。彼諸菩薩皆以自身光明。照於千億那由他剎。

15、菩薩佛土晝夜的區分:又彼剎中。以花開為晝。花合為夜。

16、菩薩佛土沒有生老病死及涅槃:隨諸菩薩所樂時節即皆應之。然無寒暑及老病死。若諸菩薩隨其所樂。欲證菩提即往余剎。於兜率天壽盡降生而證菩提。此佛剎中無有涅槃。

17、菩薩佛土的音樂:百千種樂。於虛空中。雖不現相。而聞其音。此樂不出順貪愛聲。但出諸波羅蜜佛法僧聲。及菩薩藏法門之聲。隨諸菩薩所解妙法。皆悉得聞。

18、普見佛土的菩薩眾遇到疑問時:又諸菩薩。若欲見佛隨所詣處經行坐立。應念即睹普見如來坐菩提樹。若諸菩薩於法有疑。但見彼佛不待解釋。疑網皆斷解了法義。

19、我佛勸持文殊師利菩薩的菩薩號及佛號: 是時佛告諸菩薩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善男子。若有受持百千億諸佛名號。若復有稱文殊師利菩薩名者。福多於彼。何況稱於普見佛名。何以故。彼百千億那由他佛利益眾生。不及文殊師利於一劫中所作饒益。

20、文殊菩薩的佛土功德集合了無量無邊佛土功德的總和: 文殊師利。又白佛言。我復有願。如我所見無量無數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尊。而彼諸佛所有佛剎功德莊嚴。如是一切皆令置我一佛剎中。唯除二乘及五濁等。

21、發文殊菩薩佛土大願的稀有:佛告彌勒。此大眾中八萬四千菩薩。見彼佛剎莊嚴之事。雖皆發心當欲成就如是佛剎。然於其中。有十六善大丈夫。具勝志樂而發大心。彼能成滿。如文殊師利所起大願。余諸菩薩亦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得佛剎功德莊嚴。如阿彌陀佛剎。彌勒當知。諸菩薩等。志樂既勝。所成亦大。志樂勝者。言我成就如文殊師利莊嚴佛土。其餘劣者。雖以信心亦作是語。以此語業。猶能棄捨六十億百千那由他劫生死流轉。亦得圓滿五波羅蜜。

22、我佛勸大眾學菩薩修如此佛國:說此法時。四大天王。釋提桓因。梵天王等。及余大威德諸天子等。同聲唱言。是諸眾生聞此法門獲大善利。何況受持讀誦。當知彼等所成善根極為廣大。世尊。我等於此法門。受持讀誦廣宣流布。為欲護持此深法故。爾時師子勇猛白佛言。世尊。若有得聞如此法門。受持讀誦思惟。及發如此功德莊嚴佛剎之心。得幾所福。佛言。善男子。如來以無礙佛眼。所見諸佛及彼剎土。若有菩薩以妙七寶滿彼諸剎。奉施供養一一如來。各盡未來際。令此菩薩安住淨戒。於一切眾生得平等心。若有菩薩。於此莊嚴功德佛剎法門。受持讀誦復能發心。隨文殊師利所學。行於七步。此二功德比前七寶佈施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文殊菩薩.jpg


喇嘛滇津多傑 

有些人有疑惑:佛是完全的證悟者,我們持誦佛號不就行了,何必要持誦菩薩的名號?菩薩們不是還沒得到完全的證悟嗎?

我想,有幾點原因:

第一,有些菩薩發的願太大了,比方說「地獄未空 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 方證菩提」,所以祂們即使還沒成佛,其願力並不遜於已成佛者。

第二,有些大師認為:好比一般百姓要直接向國王陳情並不容易,但透過大臣就比較容易;因此修持某佛的法門時,也要兼修其脅侍(佛旁邊最主要的兩位大菩薩),以及重要的眷屬。

第三,菩薩是尚在修持佛道者,等於是我們的前輩,是我們的榜樣。

我常說,念誦《普門品》之類的經文時有兩大目的:一是向菩薩尋求幫助,二是向菩薩學習。

第四,有些大菩薩根本就已經成佛了,但是為了渡眾生方便,以菩薩的相貌顯現。

其實我還可以再列出幾點,不過沒有必要。眼尖的人已經看出端倪了:

因為從未渡眾生的角度來看,菩薩似乎和我們比較接近,所以感覺上也比較親切,因此我們修持菩薩的法門時,會有一種比較容易得到感應的感覺。

這大概也是有些佛以菩薩的姿態顯現的原因之一吧!

我不是亂蓋的:

當我肚子餓的時候,我不會唸阿彌陀佛,

我會喊我媽媽。


考試求神拜佛到底有沒有用?

很多父母每逢孩子有大型考試,比如說中考、高考、考研究生等,都會到寺廟裡去拜拜菩薩,上上香,特別虔誠,希望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家孩子考試順利,能夠高中。甚至會在佛菩薩面前發願,若孩子能夠考上,自己會兌現當初的諾言來還願。還有些家長會請寺廟裡出家人做佛事,有超度、有吉祥。

特別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它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是衆菩薩的老師,是最有智慧的象徵。所以,考試之前你會在五台山看到一番盛況,小編不用說大家心裡也清楚。大家對佛教的一個普遍認知就是,佛菩薩多慈悲啊,只要我足夠虔誠,菩薩定會保佑我們的。

如果在佛前祈願,後來真的實現了,自然是滿心歡喜,加倍感恩佛菩薩。會覺得佛菩薩真靈驗,以後我就有依仗了,把佛菩薩當成自己揮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救世主。這樣對嗎?換言之,如果你去求菩薩了,但最後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你該怎麼想?埋怨佛菩薩嗎?平日不登三寶殿,考前臨時抱佛腳,和菩薩做交易,這都是不對的。

佛菩薩如何加持你?如果你自己平時不努力,佛菩薩會幫你嗎?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創造的,佛菩薩很公平,誰付出一定的因,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果。如是因,如是果,不要迷信,不要迷惑。考試的時候如果很緊張,可以念念文殊菩薩心咒(嗡啊日,巴扎那底ōng ā rā,bā zhā nà dǐ),祈求菩薩保佑自己增長智慧、安心應考、正常發揮。

那麼孩子考試之前,請寺院出家人做佛事有用嗎?小編我曾經也在寺院裡住過一段時間,也參與過許多場佛事。那麼什麼叫超度呢?超度其實就是寫牌位超度自己的冤親債主,通過做功德回向給他們,讓他們早日離苦得樂,是給已經往生的人做的。而做吉祥佛事,就是給活著的人消災祈福,一切順利。

佛教里講人都有業障,這些業障是自己累世的造作所積攢,它們會擾亂我們的心緒,干擾我們,使我們遭遇很多不順。這些逆緣需要通過做佛事來化解。所以說,考試之前通過做佛事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說做了這場佛事考試就一定會考上,沒有什麼東西障礙你了,你就能夠安心從容地應對考試,命運靠你自己,努力才會有收穫,加油。


高考祈福,誦念這個咒語文殊菩薩為考生加持!

2018年高考快到時間了,學子們馬上就要進入緊張的高考。在此建議各位考生和家長,儘管高考迫在眉睫,也要放鬆以平常心對待,以免在情緒上影響考生的正常發揮。今天推薦諸位師兄念誦一個咒語,可助考生們臨場發揮自如,考出好成績!

《文殊菩薩心咒》

ōng ā rā bā zhā nà dì。

嗡 阿 喇 巴 札 那 諦。

高考祈福,誦念這個咒語文殊菩薩為考生加持

文殊菩薩早已成佛,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故其加持力不可思議。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家長和考生們可以多念誦,為考生們祈福加持。

因此,只要誠心念誦《文殊菩薩心咒》,向文殊菩薩祈禱,智慧無形之中即可開啟。以信心來祈禱,定能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

高考祈福,誦念這個咒語文殊菩薩為考生加持!

回向文

弟子XX 將持誦文殊心咒XX遍之功德,回向給XX(考生姓名),祝:茅塞頓開、智慧彰顯、答題無礙、金榜題名!

祈願眾考生在不久後的高考中都能蟾宮折桂,金榜題名!在此將此所做功德回向給全國高考考生!祝大家高考順利!

一願學子:

身心無擾,臨場從容發揮。

再願學子:

考入理想學校、適當專業,學有所長,奉獻社會。

三願學子:

不以分數論成敗,彌陀加持,前途預作安排。

四願全家:

上慈下孝,和樂幸福。信佛念佛,離苦得樂。


開智慧&考試必中密法---文殊菩薩智慧咒

文殊智慧咒:

這是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咒語。又稱文殊菩薩心咒。

咒語原文:

嗡 啊惹巴扎那地。

ōng ā rā,bā zhā na dǐ。

發音註解:

注音 : ㄢ    ㄚ   ㄖㄜˇ  ㄅㄚ   ㄓㄚ   ㄋㄚˋ   ㄉㄧˋ

梵文:Om Ara Pa Ca Na Dhih

藏文:Om Ara Pa Za Na Di


文殊菩薩智慧咒的其它寫法:

嗡啊惹 巴扎納德。
嗡阿喇 巴札那諦。
嗡阿諾 巴札拿得。


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咒語

◎文殊智慧咒注音:

梵文:Om    A      La   Pa  Ca    Na  Dhih
            嗡  阿      喇   巴   札  那  諦。

◎ 文殊智慧咒功德簡介:

文殊菩薩智慧咒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平時長念此咒能使您於空靈中將慢慢開啟智慧大門,事事如意。

由《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可知持誦「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為:罪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離諸苦惱,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證悟一切諸三昧門,獲大聞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同經又說:「唸誦數滿五十萬遍,即獲無盡辯才,如文殊師利菩薩等無有異。飛騰虛空,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又唸誦數滿一俱胝,離諸苦惱。滿二俱胝 遍,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三俱胝遍,證悟一切諸三昧門。四俱胝遍獲大聞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般若波羅蜜多成就,即智慧成就。難 怪一般佛教徒會認為持誦「文殊咒」可令人獲得智慧成就,且持此一咒就包含一切如來所說法。

◎持誦的利益

常常唸誦文殊心咒,可以增長福德、智慧,還可以增強記憶力,辯才無礙。對修行人來說,更可消除愚痴,了知諸法實相。

咒語是佛菩薩的秘密藏中自然流露出的語言,當持誦者的心念集中時,就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相應,而感召不可思議的力量。

合掌 祈請文殊菩薩!

文殊摩訶薩,智慧通圓融;示現威德身,護持梵天真;
請尊揮慧劍,斬盡吾愚昧;眾生斷惡業,芸芸皆皈依。

頂禮文殊菩薩摩訶薩!( 三拜 )

合掌念  文殊菩薩心咒108遍

迴向文參考:

若求學業:

弟子000 今日持 文殊菩薩心咒108遍,以此功德迴向xxx考試順利、增長智慧、金榜提名,
蒙佛加被,常安於智慧光明中、避除一切障難、思路靈敏、心神安定、離諸佈畏、善願圓滿。

求智慧助行:

人的智慧來緣自於恭敬。謙虛。有禮因此孝順父母。恭敬師長。不吝法
(幫助別人課業或解惑。可以使自己智慧增長很快。)
則恭敬心可折伏慢心、消減業障、福德積聚;持咒時的專注無二,則定力養成、智慧開啟。 ... 

注意事項:

1。不綺語(不說黃色笑話。     )
  不妄語(不講沒意義的話       )
  不惡口(不說不好的三字經 )
  不兩舌(不說是非                 )
  不邪淫(男女未婚同居,包括看黃色書刋,打槍  )
(若不守以上規矩 護法神遠離之。 )

2。持咒每日不可間斷(若不能吃素。最低限度三淨肉)

至誠感通,心誠則靈


求考狀元應拜什麼菩薩?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代表聰明智慧,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應化道場為山西五臺山。

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所記載:文殊菩薩是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之子。後來詣仙人處,求出家法,卻無酬對者,乃皈依佛,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行稀有難事,佛涅槃後四百五千歲時至雪山,為五百仙宣暢演說十二部經,後還本生地,在尼拘樓陀樹下入涅槃。

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在《放鉢經》中,佛陀也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間的小孩有父母一樣,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薩常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釋迦牟尼佛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菩薩形象則為仗劍騎獅之像,代表著其法門的銳利,以右手執金剛寶劍,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沉迷的眾生,這是文殊菩薩的基本形象。

除此之外,文殊菩薩相應於娑婆世界有情眾生的因緣,亦有種種不同形象的示現。一般文殊菩薩的尊形有僧形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六字文殊等。

考試之前應該拜哪個神佛?

文殊菩薩【管智慧】和普賢菩薩【管信心】的,道家建議拜文曲星君和文昌星君。

觀世音菩薩

觀音大士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她也是四大菩薩之一。“家家有彌陀,戶戶有觀音”,這句古今流傳的俗語,就充分說明了中國民眾崇敬供奉觀世音菩薩的盛況,以及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民間的深遠影響。印度的菩薩和中國民眾結緣最深的,莫過於觀音,中國民眾對她的崇信遠在其他佛教神祇之上。


中高考前,家長該怎麼「神助攻」?

傳喜法師

中高考臨近,考生在前方「奮戰」時,家長們莫要空坐著焦慮,其實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幫助孩子排除障礙,超常發揮。

持誦文殊心咒

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稱念文殊菩薩名號、念誦文殊菩薩心咒,不但增長福德智慧,還可增強記憶力,辯才無礙,更可消除 愚癡,明了諸法實相。 家中有考生,要多祈禱文殊菩薩,多念文殊菩薩心咒,為學子祈福,迴向功德。

誦持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羅尼,是觀世音菩薩的根本心咒。 能開一切智慧,能度六道眾生,能成大菩提,能救苦救難,能利益一切有情,能降魔治病,能令一切眾生衣食財寶皆悉具足,所求事事如意,其功德利益無量無邊。

誦持觀世音菩薩聖號、六字大明咒、《心經》等,仰仗佛力加持,為孩子至誠迴向。 同時,也讓孩子學會持誦心咒,求佛菩薩加持。 考場上遇到難題時,不要急,要讓自己冷靜下來,須知佛菩薩的法身遍一切處,只要以至誠心祈求,必能感應道交,蒙佛護念。

全家一起發願吃素

齋戒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考試期間一定不要讓孩子吃活物,蕎腥類的食物會讓頭腦昏沉,吃素食只要注意營養搭配,可以讓身心清淨並且充滿活力。

全家最好一起發願齋戒,吃素、不喝酒、不抽菸、不打麻將、不看電影、不看電視、不玩遊戲。 生活中不與人計較、不罵人、不生氣。 把時間與精力都拿來念佛、祈禱,把功德全部迴向孩子考試超水平發揮。

世間福德,放生第一

世間福德,放生第一。 眾生在世間最為寶貴的就是生命,我們從屠刀下搶救生命,正是實踐佛陀之大慈悲。 天地有好生之德,十方諸佛菩薩都以慈悲為懷,放生就是跟天地善神的好生之德相應,與諸佛菩薩的慈悲相應。 如法放一條魚,可以消除十三世殺生的罪業,家長可以多放生,把功德迴向給孩子。

點燈祈慧

「燈」是光明與智慧的表徵,亦為十種供養之一。 點燈,就是點燃、啟發我們的智慧光明,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家長可為考生在佛前點燈祈福,祈請諸佛菩薩加持,為學子遣除違緣障礙,助力考生金榜題名。

供養三寶

快速累積福德資糧

萬法皆是因緣和合,孩子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學與他今生及往昔所修善根福報都有關係。 中高考期間,要為孩子多多培植福報,而供養三寶是累積福德資糧最快的方法。

家長可以去寺院供僧、做布施、做義工、種福田,以此功德迴向給孩子考試順利、所求所願皆圓滿。

雖然學習是學子的份內事,但在學的過程中,附帶的東西不要太多。 愉快地學習,踏實地進步,輕鬆地考試,不要因為一紙文憑而迷失自我的本來面目。 幾份考卷不會對我們的人生作出最終的定義,但一個高遠的目標,一顆清淨明亮的心,一份堅定無輟學的努力,卻會讓我們生生世世受益無窮。

祝福所有的考生

在人生路上

都能收穫一份滿意的答案!


濟羣法師:爲考試來寺院求菩薩保佑,有效果嗎?

問: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濃,該如何引導?

濟羣法師答:現代社會是個功利社會,自然會有很多人把生意場上的一套帶到寺院,帶到佛菩薩面前。或是帶著投資心態供養三寶,希望得到更大回報;或是自己不想努力,事事都想依賴菩薩;甚至自己想幹壞事,也要去求菩薩保佑。看到這些,我覺得菩薩實在不好當呵!

從人之常情來說,這種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學佛的角度來說,顯然不是正確的發心。但目前這種情況還比較普遍,所以,我們不能粗暴地否定,而要本著慈悲心、憐憫心和包容心理解他們,耐心加以引導。先以一些善巧方便攝受他們,然後逐步提高他們對佛法的認識,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至於引導方式,主要是針對衆生的不同根機,以每個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

問:我總在敬香,爲什麼還會生病?

濟羣法師答:敬香和生病矛盾麼?生病有很多原因,既可能是由於往昔業障,也可能是由於四大不調。若平時疏於調理、暴飲暴食、生活毫無規律,再去敬香質問菩薩:爲什麼我還會生病?菩薩又如何回答你呢?所以,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如果只知敬香,供兩個水果就提一大堆要求,那不是供佛,而是和菩薩做生意。

問:爲考試來寺院求菩薩保佑,有效果嗎?

濟羣法師答:祈求佛菩薩幫忙當然可以,不過關鍵還要自己用功。到考試時,如果自己不加努力,只是等著佛菩薩保佑,恐怕是不行的。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靜坐、誦經、拜佛來調整心態。靜下心來再去學習,效果必定更好。若是通過禮佛靜坐開了智慧,對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但不是說,完全放棄對學習的努力,而將所有希望寄託於佛菩薩,那樣就流於迷信了。


大安法師: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到寺廟拜佛燒香是少不了的,燒香自古至今,已經成爲約定俗成的拜佛儀式。人們似乎覺得到寺院如果不燒香,就顯得自己誠意不夠,對佛菩薩不夠恭敬,甚至懷疑不燒香就無法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首先要明白一點燒香,不是給佛菩薩聞的,是用來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薩的教誨,「香」代表戒定,香贊裡面有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所以我們每天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燃香,你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是佛菩薩要的。我們看到香的煙、聞到香的味道,就要想到戒定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因爲「貪嗔癡」是三惡道的因,三惡道即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所以燒香拜佛有沒有用,就看你是什麼心態。以恭敬心拜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恭敬心拜佛,是有功德的,而功德也可能包含福報。假如你是以「求」的心態燒香拜佛,沒有多大意義。求的不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求富貴長壽,升官發財等。這些佛菩薩給不了你,因爲佛教是主張因果的。

就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世。今生的過得怎樣和一切遭遇,都和前世多生前所做有很大關係。否則就不會有「人生酬業」這句詞了,就是今生首先要償還前世或多生前所做的善的業和惡的業。而且佛菩薩只會教給你怎麼做,就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佛弟子整理記錄的佛經。按照佛經修行,就是依教奉行。佛菩薩不能改變衆生的因果,但是告訴衆生改變因果的方法。

總得來說就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通過因果循環的道理,我們知道因果報應,都是我們自己造作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理上講,燒香拜佛拜的就是自性佛,因爲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尊佛。佛不在寺廟裡,佛在你的心中。不過,雖然自性是佛,卻被貪嗔癡慢疑覆蓋著,需要持之以恆地修行,自性佛才會顯露。從事上講,十方諸佛也是真實存在的,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等等,都是真實的,恭敬禮拜功德無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師父說:你們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嗎?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去。你要是發現自己沒有福報了,你趕緊買點好吃好穿的給父母送去,你就會發現,你的福報立即升起。所以孝養父母,是我們培植福德的一大助緣,可以改變命運。《大集經》講「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父母是殊勝福田、恩田。

大安法師說:每天拜佛的重要性,我們每天修行,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禮佛。禮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從世間的身心來看,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法。整個的全身都在運動,血液可以傳輸到大腦神經。我們宋代有位大居士,叫王龍舒,他每天是要禮佛一千拜的,最後他往生的時候是站著往生的。所以我們不要一拜佛就覺得腰酸腿疼,又流汗,就不拜了。你至少一天要拜108拜,再不濟的話,至少不能少於48拜。能夠拜幾百拜一千拜,那是最好的。

你拜慣了拜久了,你的禮敬的心就能出來。那你以後看到出家人,你自然而然就會禮拜。甚至對有道德的人你會禮拜。對你的父母,你會禮拜。恭敬怎麼樣的表達,就是以禮拜來表達,你能拜下去你就了不起。《法華經》裡的常不輕菩薩,這是釋迦牟尼佛因地示現的一個菩薩。他見到四衆弟子就禮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禮拜的時候說一句話:「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終當作佛。」

那很多人就看不慣他這種行爲,就說你憑什麼向我授記,就罵他,罵他他照樣禮拜。這些人就要打他,拳打腳踢,他也不生氣,常不輕菩薩於是就在他們拳打腳踢打不到的地方,照樣頂禮。這些人就更看不慣了,就用木棍子打他,然後他在木棍子打不到的地方又頂禮。這些人就用石頭來拋擲他,他就在石塊拋不到的地方——遠處,還頂禮,就這樣的修行。一輩子他不做其他修行,就專門禮拜,最後臨終的時候得法華三昧,所以這個禮拜一定要去做!

這就是從孝養父母擴展到恭敬一切衆生,畢竟佛說過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衆生皆可成佛。燒香拜佛是少不了的,但是真要解脫生死和六道輪迴。阿彌陀佛是一定要念的,因爲《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祕密神咒經》言: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祕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阿彌陀佛被稱爲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羅漢一切經咒,所以這個功德是無量的。

而且具足信願念阿彌陀佛,是往生西方淨土的關鍵。我們燒香拜佛的最大目的不是成佛嗎,念佛就是成佛的捷徑,往生到西方淨土,起點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即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的菩薩,等同於八地菩薩,而且一生成佛,永不再搞六道輪迴,並廣渡衆生。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高考求神拜佛,文殊菩薩VS文昌帝君,誰更靈?

又到高考、中考季節。

每到這個時候,家長都要求神拜佛,香火最旺的是各地的文殊院和文昌廟。有的人求文殊菩薩,有的人求文昌帝君。還有人兩者一起求,甚至有些地方的廟裡文殊菩薩和文昌帝君一起供奉。

文殊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佛教的核心價值是悲智願行,分別有四大菩薩與之對應。其中,觀音救苦救難,最為慈悲。文殊菩薩最為聰明智慧,思維敏捷如獅子。地藏菩薩願力最大,「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佛學的道理,不能光說不做,普賢菩薩最有行動力,所騎大白象有九牛二虎之力。

文殊菩薩的智慧,本來是引導人覺悟的智慧。但在民間崇拜中,他成了佛教分管教育和文化的領導,能夠保佑學生順利考試和錄取。小編家鄉的劍山文殊院,每到四月,就開始外請好多僧人,為敬香的考生家長念經拜佛,往往多有靈驗。

文昌帝君是道教的神,與民間崇拜有關。史料載:東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晉朝蜀人張育稱蜀王起兵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建張育祠,尊他為雷澤龍神。七曲山本來有梓潼神亞子祠,張亞子是孝親仁愛的楷模。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祠,後來有的書中將張育也稱為張亞子,合二為一。

宋朝的各位帝王先後加封張亞子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英顯王」,「神文聖武孝德忠義王」等。元代仁宗又加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被認為文昌星化身,被稱為文昌神、文昌帝君或者文昌梓潼帝君,專門負責人間的科舉考試,主持文運功名,能不能考上,考上了以後做多大官,文昌帝君一手包辦。許多地方的道觀里都有文昌星,家長到了考試季節就要上香進貢,祈求保佑。南通海門的法光寺,既有文殊菩薩,又有文昌帝君,靈驗得很。

考試之前,求神拜佛,主要是求得心安理得。筆者好友的兒子高考前許多天睡不著,到文殊院拜佛後,當晚就睡得很踏實,告訴人說:「這個事情就交給菩薩了,菩薩總比人有辦法」。僧人能安告訴我:考大學主要還是前世功德。前世功德深厚,一下子就能考上名校。功德不深,本來只能考專科,佛祖保佑,能夠跳上一級台階考上三本,不太可能連跳幾級台階。

小編認為,考大學主要靠自己學習勤奮,還有靠運氣好。運氣好,佛教和道教都認為主要靠積德行善,好事做多了,福澤深厚,自然運氣就好。


道教主管文運的兩位神仙,古人考試前會拜他們

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主管考試的神有兩位,一位是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運的文昌帝君,一位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魁星。興揚今天就把這兩位神靈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在考試中不掛科!

一 文昌帝君

《明史》的《禮志》稱,「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張育,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

據《梓潼帝君化書》中說,文昌帝君生前叫張亞子,張亞子或者的時候對母親的孝感動了天神神授以《大洞仙經》並法籙,謂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驗。

文昌帝君生前孝,如是不孝之人,祈求文昌帝君保佑不靈驗就別怪神不靈了。

文昌寶誥

志心皈命禮

不驕帝境。玉真慶宮。現九十八化之行藏。顯億萬千種之靈異。飛鸞開化於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釋教。不驕不樂。職盡乎天地水官。功德難量。神威莫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輔元開化主宰司。祿職貢舉真君。七曲靈應保德宏仁大帝。談經演教。消劫行化文昌梓童帝君。更生永命天尊

二 魁星

魁星是道教中主宰文運的神。魁星信仰盛於宋代,從此經久不衰,成為封建社讀書人於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七月七日為魁星誕。

唐宋時,皇宮正殿的台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和鰲(大龜)的圖像。如果考中進士,就要進入皇宮,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規定,考中頭一名進士的(狀元)才有資格站在鰲頭之上,故有「魁星點斗,獨占鰲頭」之譽。

對考試很有信心,想考第一名的朋友,就可以拜拜魁星,祈求魁星保佑,高中魁首!


自身的努力,再加上菩薩保祐,考上「高考」的實際案例

這個專輯我們為大家介紹兩則(古、今)考功名的真實案例

1.自己努力,再加上菩薩保祐,考上「高考」的實際案例...

2.護法神對犯邪淫者狠記一筆,但地府「功過簿」改來改去,為什麼呢?

下面這兩專題中,告訴我們自助而後天助,除了努力準備考試外,為人剛正,守佛戒律,平時多行懺悔、禮佛、供佛,必有善神隨行保祐...

下圖為禪門東區道場,釋迦壇城,前面則是佛友的「佛前供燈」

舍弟考上高考之有感

alain / 文

除了福報之外,我想應該還要付出相當的努力與心力才能考上吧?所謂先自助而後天助之。

我舉個比較"硬斗"的實際例子就是我弟弟叫他KD好了,他大學畢業十年前退伍之後進入社會到處找不到工作,索性轉換人生的跑道立志考上公務員,我媽認為是他異想天開,於是KD便離開家裡,一個人跑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高雄,獨自租了個小房間,天天閉門苦讀,家裡也只是定期給他每月五六千元的生活費,經過了兩次的落榜打擊。

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第三年通過了公務員初等考試(該科只錄取3名),在北市府個小書記(最低職等,就是處理收發公文),這段期間還是每天下班後繼續唸書,連假日也是跑去K館(他的好處是他跟那個都是公務員的圖書館員很熟所以都有座位)。
又經過了3年,在最後要放棄的那一年,因為腦神經已經快負荷不了,終於考上了公務員高考,如今他已經升到了七職等的督學。

在這過程當中,我看他那麼辛苦,就幫我弟在禪門東區道場供了3,4年的油燈,又供養文殊師利菩薩,祈求能夠這一路上能夠順利。

我弟後來跟我說哥很奇怪,考上高考的最後一年,運氣特別好,到考場後他沒有臨時保佛腳的習慣,可是第一節考試前十分鐘,因為他看別人都在看書,所以又從背包抽出的一本參考書,隨手背了兩題不熟的,然後一發考卷他整個人就愣住了,因為高考都是申論題而且題目有時候都是天馬行空,可是第一題的答案就在他十分鐘前剛剛背過的內容。
剛好這就成為了跨過錄取生死線的門檻(總平均差0.1 分就差多了,一般人起初每年大概可以進步平均2-3分,但最後會遇到貝蒙障礙,成績就會徘徊不前) 所以佛菩薩應該算是幫了臨門一腳,但是不要想說沒準備好就要佛菩薩幫你背書一定要成功,這可能違反因果原則吧。

我弟弟高考入取後,分發到縣政府教育局,剛開始弟弟每天工作12小時,工作量超大,且其所負責工作就是審核全縣200多所學校的教師任用資格,還好我父親對我們兄弟之家教嚴格,做人絕對要守法,不貪,公正,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啊...

在那時我弟弟每天上班,都要面對許多校長、議員、長官...的關說(都被弟弟拒絕),因為教師的任用資格之審核,就掌握在我弟弟手中,有人也會走後面、送紅包,舍弟也拒收....

有些來關說者,更惡劣,還偷偷錄音,想抓什麼不法,我弟弟就告訴來關說者:「你錄呀!錄呀!反正我不收紅包,不接受關說....」

所以不論做什麼事,臨時抱佛腳是不行的,不論是重要考試,或修佛,貴在平時的精進....

alain 合十


護法神對犯邪淫者狠記一筆,但「功過簿」上的壯元功名卻改來改去

(舉頭三尺有神明)

摘自 廣化法師 見賢思齊

(一名廣化律師弘法故事集)

中國人有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

這句話是叫我們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要止惡行善。

佛家的說法是:每個人身上有兩個神,一個叫「同名神」,另一個是「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計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計惡的神。我們任何一個起心動念,是善是惡,他們都會記下來。

所以我們最好不要隨便起心動念,以免造惡因。萬一造了惡因,就要趕快回頭,不要一直繼續下去,觸犯了戒律。《無量壽經》說:「神明記識,犯者不赦。」有神明記下我們所造的善惡,如果犯了罪,他是不會饒恕你的。

他們是每個月六次以上,到天堂、地獄去校對那裡的善惡簿,我們要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惡,而去受苦受樂。講這些都是為了警惕大家持戒。現在,我講一個我學佛以前,看過一本世間法的雜誌,上面所記載的故事給大家聽。


清朝末年,有一個舉子要到北京去考狀元,狀元是春榜,是過了年才考的。一般遠地方的人,就要在冬天時出發赴京,才能趕上春天的考期。在大陸上,一到冬天,北方就是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根本分不出路在那裡,出外的人,若是遇上了大雪封路,就只有等,根本沒地方可走。

這位舉子在赴京城的途中,就遭遇到這種情況,無法向前行,就只好住到一家客棧裡面。這家客棧的老闆娘是位年輕的寡婦,先生才去世不久。這位舉子原來只打算在這家客棧住一晚,第二天就繼續趕路,沒想到大雪連綿不斷,道路上的積雪很高,無法成行,就只好繼續在客棧住下去。

一天復過一天,一個是青年男子,一個是年輕寡婦,孤男寡女,天天對望,日久生情,就動了念頭了。在動了婬念時,就犯了「遠方便」的輕罪。在起了婬念之後,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間,在他舉手敲門前,這個舉子想到:「不可以!我是去考狀元的,這一進去要是犯了婬,天庭會除名的,回去吧!」他這邊回去了;她那邊起了念頭,想去找他了。

一出門,心裡想到:「咦!不可以,我是個寡婦,應該為丈夫守住貞節才對,怎麼看到年輕人就忘了本份,不可以,回去吧!」在我們中國,女子若是嫁了丈夫,就要為丈夫守節,丈夫去世,要為他守寡,守得貞清白,死後可以昇天的;但若是寡婦犯婬,這個罪惡也足以令她下地獄的。

所以這個寡婦想到這裡,就回房去了。那個男的回去以後,又禁不住慾火的煎熬,又來到女的這門邊了,到了門邊就是「中方便」,敲了門,那個寡婦就起來開門時,那男的又趕快跑掉,因為他又覺得不可以這樣做,怕犯了婬會被革名。

我們古時候有這種說法,縱然你有很好的學問,命中註定是狀元,倘若是犯了婬、或是造了惡,天庭會除去你的狀元名份的。所以他趁女的將要開門,趕快回頭去了。但是那個女的已經知道了,也跟過來敲他的門,而內心又掙扎的告訴自己,不可以失節,又回去了。就這樣來來回回的走了兩三次。

最後一次,這個男的起來開了門,這時候就是「近方便」了,兩個人在那邊半推半就,又想要,又想不可以這樣做,就在這要成不成的時候,聽到空中有聲音說話了:「你們兩個王八蛋,要又不,把我的功過簿,劃得稀疤爛!」說完就用下一個東西來。他們兩個在床上聽到這些話,嚇得發抖,趕快撿起來看,原來是一本「功過簿」,上面有他們的名字:一個今科狀元,犯婬革名,打差劃掉了;一個是守節寡婦,死後昇天,現在犯婬,也劃掉了。

再看看,又寫「不犯」,勾上去。

又再看下面,又寫「犯」,又劃掉了。然後又是「不犯」,勾上去。「犯」,劃掉。把這本功過簿又劃又勾的弄得一塌糊塗,連神祇都生氣得破口大罵。這兩個人一看,趕快各自回房,從此再也不敢犯婬念了。書上雖然把狀元的名字隱藏起來,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大陸上凡是書香家庭的子弟,都會聽到這類故事的告誡,學問好,道德守也不能虧損,才有求取到功名的可能。出家人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點,一犯婬戒,什麼功德都沒有了,所以要特別小心。

錄自《戒學淺談》頁二○九~二一三


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賜你智慧寶劍,斬盡煩惱三千!

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文殊菩薩乃七佛之師,法王長子。
其銳利的智慧,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
因而有“三世覺母妙吉祥”的尊號。
於此殊勝吉日,敬請發菩提心斷惡修善!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文殊贊」
印能法師 - 華藏梵音

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覺母智難量;
右持利劍煩惱斷,左執青蓮德相彰;

孔雀神獅供乘馭,毒龍猛獸伏清涼;

童形五髻知權現,本是如來歡喜藏。

文殊菩薩,又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佛教中是大智慧的象徵。
佛經中說,文殊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文殊菩薩指導的弟子很多也已成佛,所以常被稱為佛母、
諸佛之師。

在燃燈佛將成佛時,文殊菩薩倒駕慈航為“妙光菩薩”,為燃燈佛說法。
娑婆世界中,文殊菩薩與普賢、觀音、地藏諸大菩薩合稱為佛教四大菩薩。
文殊菩薩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被稱為法王子。
又因為代表智慧,注重一切般若,故稱為智慧第一。

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咒語,又稱文殊菩薩心咒。
有五字真言、六字真言、八字真言,還有一字大明輪咒,常常唸誦文殊心咒,可以增長福德、智慧,還可增強記憶力,辯才無礙。

嗡 阿 喇 巴 札 那 諦

ōng ā rā bā zhā nà dǐ

「 文殊菩薩心咒的功德利益 」

據《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佩戴持誦“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為:業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離諸苦惱,令眾生智慧成就。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
若持誦一遍,能除行人一切苦難。
若誦兩遍,除滅億劫生死重罪。
若誦三遍三昧現前,若誦四遍,總持不忘。
若誦五遍,速成無上菩提。

若有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依法受持,讀誦書寫修行,現世成就一切吉祥,諸事圓滿,壽命長遠,眾人愛敬,生珍重心。

若生於諸人中,貴豪英俊,宣言辯利,人所愛樂,壽命長遠,所於求願,事與心規者,無人違信。

文殊菩薩有十種無上大願,諸佛子若能依十大願精進修行,定能得到文殊菩薩的慈悲護佑,併發殊勝菩提心,恆求福慧圓滿具足,證悟自性,利益無量眾生,福德不可思量!

文殊菩薩十大願

一、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

二、若有眾生毀謗於我,嗔恚於我,刑害殺我,是人於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三、若有眾生愛念我身,欲心見我,求得於我,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四、若有眾生輕慢於我,疑慮於我,枉壓於我,狂妄於我,毀謗三寶,憎嫉賢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五、若有眾生賤我,薄我、慚我、愧我,敬重於我,不敬於我,悉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六、若有眾生常殺生命,賣肉取財,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離,對報如是令發菩提之心。
若有他人取我財物,我施財物,所得財物及不得者,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七、若有眾生供養我者,我供養他者,聽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業,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八、若有眾生,廣造諸惡,墮於地獄,無有出期,願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

九、若有眾生縱恣身心我慢貢高,故於我法中汙埿佛法,一切諸罪,死墮阿鼻入諸地獄,從地獄出輪迴六趣,入生死海,諸趣惡道,願共有緣,同業同道隨緣變化,當以救之,令得出離,願共我有緣,發菩提心求無上道。

十、若有眾生當於我法,若我有緣,若我無緣,同我大願,曼殊室利言:
“我有大願,以聖性力,加持有情,
令罪垢消滅,得入菩提、諸佛聖果。
則是名菩薩十種大願。”

值此殊勝功德日,願大家廣發善心、
廣行善業,盡力行善、吃素、放生、
供燈、持咒、誦經,開啟智慧,
究竟圓滿,南無大智文殊菩薩!


南無孔雀文殊菩薩(見像可滅四重五逆重罪)

一、孔雀文殊菩薩,出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法相為五髻的童子相文殊,騎乘金色孔雀,見到此聖像者,可滅四重五逆重罪。孔雀文殊可修持文殊八字最勝威德心陀羅尼 (文殊八字咒): 「唵.阿.尾.囉.吽.佉.佐.洛」。禮拜孔雀文殊菩薩,能怨敵退散、滅除罪障、無諸災難、國土安穩、直至菩提等,非常殊勝。

二、禮拜孔雀文殊菩的功德

(1) 敵人退散、(2) 見孔雀文殊聖像者滅除四重五逆重罪、(3) 直至菩提、(4) 國土安穩、(5) 消除刀兵水火惡賊之災、(6) 消除旱災、(7) 消除蟲寒之災、(8.) 五穀豐收、(9) 無諸災難

「畫文殊師利童子像。安於象馬上當於三軍前。先頭而行引諸軍眾。彼兇愚賊自然退散。」

「若有一切眾生見畫像者。所有四重五逆等罪悉得消滅。常得面覩文殊聖者童子親為教授。即得究竟解脫乃至佛果。」

「凡此畫像已。有人但能所在處安置。於中土境皆得安寧。設有惡賊水火刀兵。劫賊之橫並得除滅。乃至非時疫病旱澇不調。蟲霜損害亦悉除滅常得依時龍王降雨苗稼茂盛。國土豐熟無諸災難。」

「相畫像之法須作童子貌。乘騎金色孔雀。若有一切眾生見畫像者。所有四重五逆等罪悉得消滅。常得面覩文殊聖者童子親為教授。即得究竟解脫乃至佛果。」

三、向孔雀文殊聖像修持文殊八字真言的功德

(1) 惡人退散、(2) 隨心滿願、(3) 得大智慧、(4) 得大富貴、(5) 智慧聰明、(6) 眾人愛敬、(7) 災禍消除、(8.) 善神庇佑、(9) 得佛智慧三摩地門、(10) 文殊接引與文殊及大菩薩為眷屬

「時時每誦一百八遍勿令斷絕。常得一切眾生見者皆來歸伏。惡人自當退散。」

「若能每日三時念誦各一百八遍。所作稱意所求諸願悉得隨心。一切皆得圓滿具足。得大富貴所遊無障。自在恣情受諸快樂。設臨命終。即得聖者文殊師利童子親現靈儀。為說大乘深妙法藏。聞法心大歡喜。即得普門三昧。得此三昧已。於煩惱生死當永隔別。即與文殊聖者及大菩薩同為眷屬。位階三地進修不退。住文殊聖者之位。同得佛智慧三摩地門。」

「能書寫此呪安於宅中。其家即得大富貴饒財常富。兒女聰明利智辯才。巧計相貌端嚴具好。人所愛樂。所出言音。眾人所奉施行無違。象馬畜類悉盛成群。奴婢寶貨受用無盡。宅中災禍自然消滅。善神護宅人福強盛鬼神無嬈。設有鬼神皆是有福之鬼。皆護其人不求人短。」

四、孔雀文殊菩薩的畫像法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菩提流志譯)

五、孔雀文殊菩薩真言

文殊八字最勝威德心陀羅尼 (文殊八字咒):

「唵.阿.尾.囉.吽.佉.佐.洛」

回向

法布施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考試前一定要稱念文殊菩薩名號!


文殊赴宴說法

摩竭陀國位於古代印度的南方,國王阿闍世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處理朝政之余,他總是潛心學佛,並且做了大量善事,積了許多功德,全國上下處處呈現出國泰民安的景象。

阿闍世王成為佛教徒還有一段曲折的來歷。他尚未出世時,有一 天王宮里來了位相師。當相師見到懷著身孕的王后時,臉上頓時顯出驚恐之色。在頻婆娑羅王的威逼下,相師膽戰心驚地說出了一個可怕的預言——這個尚未出世的王子將來會犯下弒父之罪!

王后驚得目瞪口呆,頻婆娑羅王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第二天,國王低沈著聲音對王后說:「這個將要出生的孩子就叫<阿闍世>吧,意思是<未生怨>。一切就聽天由命吧!」

儘管阿闍世王始終不懈地修學佛法,終因悟性有限,許多疑難問題雖經苦苦思冥想,卻總是找不到滿意的答案。

有一位大臣向阿闍世王獻計道:「聽說文殊菩薩具有無限智慧,他說法時能把深奧的佛理說得通俗易懂、明明白白,我們不妨請他來說法。」

阿闍世連連點頭,為了表示誠意和對文殊的尊重,他特地準備了一個相當豐盛的宴會。

阿闍世王親自出馬邀請文殊赴宴說法。文殊聽後沈默半晌,才微蹙雙眉說道:「弘揚佛法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定會前來宣講,可是設宴則大可不必。學習佛法主要是靠自己深入鑽研,細心領會精妙之處。遇到疑難問題不可心存疑慮,更不可有畏難情緒。只要心誠,任何人都可以學習佛法,並且能受到感悟。」

阿闍世王聽了,認為文殊是在婉轉地推辭自己的邀請,心頭掠過一絲不快。

然而阿闍世王還是心猶不甘地繼續說:「您方才的教誨,我在佛經上都看到過,可是我所遇到的疑難問題,佛經上根本找不到答案。因此,我想懇請您來說法。」

文殊望著阿闍世王充滿渴望的雙眸,被他一心學佛的精神所打動,答應他一旦取得釋迦牟尼的同意,即刻動身前去說法。

阿闍世王見文殊答應了他的請求,高興得差點手舞足蹈起來。他馬上追問道:「那您準備帶領多少人前來赴宴說法呢?」

未待文殊回答,侍立一旁的舍利弗早已按捺不住,脫口而出:「總有五百來人吧。」

阿闍世王連忙說:「那我得趕加去好好準備一下。」說完,就急急忙忙告辭回宮去了。

回到宮中,阿闍世王立刻下令各路人馬都投入到宴席的準備工作中去。全國上下、裡裡外外全都忙開了:餐桌上擺滿了色澤誘人、香味撲鼻的食,宮殿里到處是五彩繽紛、奇香四溢的的瓊花瑤草,其間散落著裝鉓一新的五百張坐床以供客人垂坐,就連宮外的街市上也打掃得乾乾淨淨,布滿了鮮花。

第二天一清早,全城的百姓就擠滿了街道兩旁,人人都想第一個見到文殊菩薩。阿闍世王也率領群臣,早早地恭候著文殊的駕到。

「來了,來了!」恭候的人群騷動了起來,興奮的浪潮由遠而近,一浪高過一浪,很快就吞沒了全城。

文殊高高端坐在蓮花台上,騎著雄獅緩緩而行,面容安詳莊嚴,光彩照人。隨行的大約有二萬二千五百多人,其中比丘就有五百人之多。

阿闍世王一看到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心中暗暗叫苦:「昨天我明明清清楚楚地聽到來的只有五百人,可現在卻增加了四十多倍,這一時半會兒,我到哪兒弄這麼多的食物呢?」

阿闍世王急得火燒眉毛,不知所措。

忽然,他的身邊悄無聲息地來了一位天王。天王彷彿洞穿了他的心思,寬慰道:「大王請放心,文殊菩薩不但有超人的智慧,而且功德無比廣大。即使只有一份飯食,他也可以運用他那深不可測的法力,讓千千萬萬的人都能吃飽。而今天您準備了五百份飯食,來的只不過二萬多人,您根本用不著發愁。」

一席話說得阿闍世王立刻轉憂為喜,滿面笑容地率領滿朝文武將文殊一行迎入宮內。

然而,原先只準備接待五百人的宮殿又怎能一下子湧入二萬多人呢?愁雲又飛上了阿闍世王的眉頭。

此時,普視悉見菩薩奉文殊菩薩之命維持秩序。只見他張開雙目,緩緩環顧四周,眾人立刻便依次列好了隊。接著,法來則得菩薩將雙手高高舉向天空,像是取物一般,隨著他的雙手揮向宮內,二萬多只坐床整整齊齊地擺了出來。

阿闍世王和群臣看得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他們還從未見過這等召喚萬物的本事呢!

文殊菩薩率天人、比丘就席後,阿闍世王上前致歡迎詞。他說:「眾位菩薩和天人大駕光臨,令敝國蓬蓽生輝,萬民歡顏,鄙人實在是榮幸之至。不過有一件事還得請各位菩薩和天人原諒,我原先只準備了五百人用的飯食,現在已經派人去補辦了,請各位稍候片刻。」

文殊菩薩卻說:「不用了,你該辦的都已辦好,用不著再費心了。」

話剛落音,毗沙門王率家眷、僕從恭恭敬敬地來拜見文殊菩薩。緊接著,釋提桓因及其夫人帶領眾多天女飄然而至,他們將手中捧的名貴香料和鮮花撒在端坐的文殊和各位菩薩、比丘身上,而大梵天王轉眼變成了一個美少年婆羅門,手執長扇為文殊菩薩扇涼,其他天神也都執扇為菩薩和比丘扇涼。

讓阿闍世王和大臣們瞠目結舌的,是隱身於空中的阿耨達龍王那一手「貫珠供水」的傑作——只見空中突然垂下千千萬萬條晶瑩剔透的貫珠,不但圍成一扇扇帷幡,還不斷地噴出八味香霧,而每位菩薩和比丘恰好坐在由垂珠香霧隔成的帷幡中。

在群臣如雷般的掌聲中,阿闍世王又憂心忡忡了:「不知兩手空空的賓客又如何盛飯喝湯呢?」

文殊菩薩彷彿知道他心中所想似的,不問自答道:「一旦修行菩薩的果位,根本不用持鉢化緣,吃飯時鉢也會自來!」

宴會開始後,隨著各位菩薩念道:「鉢來,鉢來!」無數只金鉢、銀鉢、銅鉢排著整齊的隊伍從天而降,龍宮中的宮女在阿耨達龍王的率領下,把一隻只洗淨的鉢盛滿香水,送到菩薩和比丘手中。

用過香水,即可上飯。令人稱奇的是,每盛出一鉢飯後,鍋中的飯立刻又滿滿的,像根本未盛過似的。即使所有的賓客都盛完了,那一鍋飯彷彿從未動過似的。

更奇的是,宴會結束時,菩薩和比丘都把鉢擲向空中,那二萬多只鉢閃著銀光自動排成一列,眨眼間就消失了。真可謂「來無影,去無蹤。」

親眼目睹了這一系列奇異的景象後,阿闍世王和大臣們對文殊菩薩無邊的法力萬分敬佩,因此當文殊菩薩開始講經說法、解疑釋惑時,他們個個洗耳恭聽,生怕有一絲遺漏。

文殊菩薩對阿闍世王的每個疑問都作了詳盡的解答,他那妙語連珠、充滿睿智的說法就連在座的菩薩、比丘都心悅誠服,而阿闍世王更是如同撥開雲霧見太陽,心頭頓覺豁然開朗。

文殊菩薩-3.jpg


文殊菩薩降伏魔王

一日,阿難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自己曾見過文殊師利顯現神通變化。阿難尊者說道:昔日,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的給孤獨精舍,與八百位大比丘僧,及一萬二千位菩薩同俱一處。當時,連續下了七日七夜的滂沱大雨,無法外出乞食。其中,已得禪定及解脫的聲聞聖者,入禪定中,能七日不進飲食,而尚處凡夫位的諸學道人無法不吃不喝,經過五日未進飲食,饑餓羸瘦,虛弱地無法前往覲見佛,供養禮拜。

阿難尊者心想:「這些比丘們實在是太苦了,應當將此事秉白佛。」於是阿難尊者前往佛所,頂禮佛後,說道:「有眾多比丘已經五日未進飲食,極為羸瘦、虛弱。」

佛告訴阿難尊者:「你可以將此事告訴文殊師利,他能讓比丘們有充足的飲食。」

阿難尊者於是前往文殊師利的住所,詳細說明此事。當時,文殊師利正在為帝釋、梵王說法,故對阿難尊者說:「請先敷座在旁稍後,到了用齋時間,你便可擊楗槌集眾,請眾僧來用齋。」

阿難尊者便敷座在一旁靜候。當時文殊師利正在為帝釋、梵王開示「分別一切身三昧」之妙法,一直未離開住所。見此景,阿難尊者心想:「文殊師利真的能讓比丘們有充足的飲食嗎?」阿難尊者並不知道,文殊師利為帝釋、梵王開示「分別一切身三昧」之時,同時也入「分別一切身三昧」,以分身入舍衛城乞食。

這時,魔王波旬心想:「文殊師利已演說妙法,現在正入舍衛城乞食,我應設法阻擋舍衛城中所有的婆羅門、長者與居士們,讓他們不能出入房舍,不令其供養文殊師利。」因此,文殊師利所到之處,家家門戶緊閉,路上也無行人。

文殊師利知是魔王波旬用幻術障蔽了城中的人,當下至誠發願:「我生生世世所積累的福德與智慧,即使只取一毛孔許,恆河沙世界魔王的福報總和也無法超越。若我說的真實不虛,魔王障蔽人民的幻術將失效,且魔王將化作居士的形像,在街道巷弄中稱揚讚頌:『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若能布施供養文殊師利,將獲殊勝果報。若布施給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眾生,經百千億年,所得的福報,尚不如布施給文殊師利一爪許所得之福來得殊勝。』」

當文殊師利說此誓言後,天人們立即將城中所有的門戶開啟,使大家皆能前往供養文殊師利。此時,魔王波旬果真化作居士的形像,在街道巷弄中稱揚讚頌:「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若能布施供養文殊師利,將獲殊勝果報。若布施給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眾生,經百千億年,所得的福報,尚不如布施給文殊師利一爪許所得之福來得殊勝。』」

當時,文殊師利以神通力,令所持的缽能容受大家所供養的上妙飲食與餅果,且如同用不同容器盛裝,食物不相混雜。八百位比丘僧和一萬二千位菩薩所需之飲食皆在此缽中,但不見缽中的食物滿溢出來。

文殊師利乞食畢,離開舍衛城時,將缽置於地上,對魔王波旬說:「你現在是淨人,可以捧著這個缽在前行。」然而,魔王波旬卻舉不起缽,頓時心生慚愧,對文殊師利說:「我無法舉起地上這個缽。」

文殊師利說道:「你具有大威神力,為何無法舉起地上這個小缽?」魔王波旬盡使神力,依舊無法讓缽離地分毫,驚怪從未曾發生過這樣的事,乃向文殊師利說道:「我的神力能舉起伊沙陀山,將其放在手掌中,甚至投擲到空中,但卻無法將這個缽舉起分毫。」

文殊師利說道:「具大願、大行、大力的菩薩所持之缽,並不是波旬你所舉得動的。」接著用一根手指舉起地上的缽,放到魔王波旬的手上,並說道:「你現在是淨人,可以捧著這個缽走在前。」魔王波旬便使盡全力,捧著缽在前而行。

當時,自在天子與一萬二千位天子,前來頂禮文殊師利,然後問魔王波旬:「你不是文殊師利的侍者,為何捧著他的缽走在前面?」魔王回答:「天子!我無法和真正具有大力的菩薩相比。」天子說道:「波旬!你也具有大威神力啊!」

此時,魔王波旬被文殊師利的神力所攝持,答道:「愚癡之力是魔力,智慧明達之力是菩薩力;憍慢之力是魔力,大智慧力是菩薩力;諸邪見力是魔力,空、無相、無作力是菩薩力;諸顛倒力是魔力,正真諦力是菩薩力;分別我、我所之力是魔力,大慈悲力是菩薩力;貪瞋癡力是魔力,三解脫力是菩薩力;生死之力是魔力,無生、無滅、無有諸行、無生忍力是菩薩力。」當魔王波旬宣說此法時,在場有五百位天子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千二百位菩薩成就無生法忍。

文殊師利和魔王波旬帶回這一缽食,讓所有的比丘僧皆得飽食,而缽中的食物並未減少。

典故摘自:《大方廣寶篋經.卷第二》

文殊菩薩-6.jpg

 

 

 

文殊菩薩-3.jpg

 

考試前一定要稱念文殊菩薩名號!

文殊八字大威德心真言咒輪(息災、增福)

吃東西前一定要念《解毒神咒》《吹肉往生咒》《消除蔥蒜過惡咒》

為什麼文殊要提劍殺佛?文殊仗劍逼如來,佛開示罪性本空

文殊儀軌經論宿曜:你今生修行能否成就、法驗強弱在出生時便可知曉

不為人知的文殊星曜密法傳到中國的秘密

十大菩薩的名號都有什麼含義?

吃東西前一定要念《解毒神咒》《吹肉往生咒》《消除蔥蒜過惡咒》

駁斥謬論--某時間地點不能念《地藏經》《楞嚴經》或其他經咒,看完恍然大悟!

最殊勝的六字大明咒《觀音心咒》

碰到惡因緣的時候,多念誦大勢至菩薩或金剛手菩薩或其咒語,斷除惡緣

《大悲咒》 破邪術解符咒很強!

能夠抵擋一切邪術的《大白傘蓋佛母心咒》

威力最強的護身密咒《忿怒蓮師金剛鎧甲咒》

滅罪成佛最勝第一咒:《大隨求咒》度生事業(消業超度、消災祈願)之修持方法

忿怒蓮師鐵蝎咒輪

防地震咒輪 ★轉運除障咒輪★除自然災害咒輪★ 資財豐足咒輪

金剛薩埵淨障法門--人生所有煩惱的解藥

最好的善法是刻瑪尼石

​​​​​剩飯剩水、垃圾食品等怎處理?簡易施食,可積累福德,得諸佛菩薩加持!

孔雀明王法門功德利益

切勿吃龍族子孫,如鰻鱔鰍蛇魚蝦蟹等!可保你事業順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