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家誦經而不護持寺院,已經在謗僧了

夢參老和尚

有人說,身佈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干活,但是念經的時間相對少了,這樣做對嗎?

這種說法啊,身佈施和我們的心佈施都要做。佛講佈施等六度。特別是在末法時期,有一種人說「你不要到寺院去了,應該在家好好修行。到寺院去會造很多的業,另外可能寺院如何如何。」 這些說法,就阻擋了居士進入寺院去護持三寶。

我們知道,我們皈依的時候是皈依佛、皈依法,還有一個叫皈依僧。現在末法時期,佛不住世,我們知道有法,但誰在住世呢?由僧來住世。僧是說法主、坐禪主,也是我們眾生的教化主和我們皈依處。

僧寶的存在,它關係到整個佛法的存在,如果僧寶不存在,三皈依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說僧寶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每一天都應該禮拜僧,或是經常地要禮拜僧。一個是在家庭禮拜,更主要的,千里之內如果有僧,你必須親自去禮拜。

如果你不去禮拜,那就增長了慢心。應該是到寺院去禮拜僧,去護持佛法,這是我們做居士的責任。

如果我們不到寺院去禮拜,而且對僧,包括僧團也不進行護持。實際上從某個角度,你的三皈依已經破了一個了,成為兩皈依。就皈依佛、皈依法,沒有皈依僧,成了二寶弟子。二寶弟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你的三皈依戒體就很容易失掉了,也失掉了三皈依的利益。

我們應該常去拜僧。拜僧有幾種方式:一個是禮拜;另外要護持佛法,或是去幫助寺院干一點活,做一點事情。目的不是寺院有活,需要我們做,而是需要我們護持三寶那個心,使我們時時提起正念,給自己種下了來生好的因,也就是種下成佛之因,這是正確的。

當然了,有些人在寺院裡要干涉寺院的活動,或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那是不允許的。必須聽從僧人的教化,這是正確的。

關於念經的時間少了,念經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經是為了三皈依,那我們在寺院干活是不是三皈依呢?

同樣也是三皈依,是身體力行去三皈依,它更有實際意義。因為我們有身,有身就苦,它是我們障道的因緣,你必須要克服這個障道的因緣。

我們到寺院去干活,以身去行三皈依,更有它的實際意義,對我們修行更真實。 所以我們應知道,誦經是對的,到寺院干活也是對的,因為它們是平等的。我們的心如果對三寶供養虔誠了,你對經所講的深刻的意義也就明白了,你也就能開悟,也就能了脫生死。

如果在家誦經而不護持寺院,你本身就在誹謗佛法,已經在謗僧,說:「寺院我不用去了,我不用拜那些和尚,我誦經比啥都重要。」實際上你無形中已經在謗佛法了,很難在誦經的時候得到利益,因為你那個心與佛法不相應。

我們必須到寺院,要禮敬三寶,這樣與佛法相應,又能護持三寶。這樣三寶才能救你。所以說對三寶不能有排斥心,這個應該明白。


為何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明賢法師 

問:為什麼說阻擋他人護持寺院等同謗僧及破滅三寶?

明賢法師答:現在的學佛人中常常有這樣的論調,比如「學佛總往寺院跑,還不如在家自己好好修行」,或者「我信佛,但是只皈依佛和法,不皈依僧,只做二寶居士」,諸如此類種種。總之,不僅自己不願敬僧護法,還要教他人不要皈依僧寶、不要護持寺院和三寶。

阻擋他人護持寺院、不敬僧寶,有著嚴重的謗僧乃至破滅三寶的過錯。首先,佛陀教導大眾皈依佛教,是要皈依「佛、法、僧」三寶的。三寶具足,是正法住世的根本象徵。寺院是僧團住持佛法的根本道場,阻礙他人護持寺院,即是對僧寶住持佛法的根本意義進行否定和誹謗。

法不孤起,仗緣方生。人間的佛法,不是無緣可以存在的。《阿含經》記載,舍利弗尊者思維如何使正法久住,世尊即告之:「過去有佛在世,沒有為弟子制戒、建僧團,佛滅後,佛法不久住,如種種花,散置案上,風吹則散。又有佛在世時,為弟子建僧制戒,以傳延經法,佛滅後,四眾弟子能令佛法不疾滅。以此僧寶在故,善攝故,如以線貫種種花,置案上,雖為風吹,而不分散。」

可見,佛陀所創建的僧團,不僅僅是佛陀的隨學者,更是佛法的直接繼承者和住持者。佛在世時,佛陀是正法的象徵;佛陀化身入滅後,除了有佛像、經藏外,佛法弘傳的重擔全然落在了僧團肩上。

無論是阿彌陀佛,還是釋迦牟尼佛,他們都是僧,是修行已經成就的僧寶。十方三世諸佛,沒有一位不是現僧相而成佛的。僧寶是在世間真實面對煩惱,並進取無漏聖果的師長。僧寶為我們傳授佛法,引導我們走向究竟解脫,故應皈依。只要是在人間受生的眾生,唯有皈依僧寶,才有解脫之望。

三寶雖形式不同,但本質無別。佛法的住世,必須由佛寶與僧寶來承載,因此三寶是不可割裂的。僧寶的存在,關乎整個佛法的存在。如果只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三皈依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只當不皈依僧寶、不敬僧護僧的「二寶居士」,就會很容易失去三皈依的戒體,失去三皈依的利益,也同時對三寶住世因緣造成破壞。

佛法的修行不是知識和技術的習得,佛法的傳承是從心到心的全方位立體傳承。在茫茫生死大海中,唯有三寶有離怖救護的功能,唯有僧寶是佛法鮮活的承載者,唯有僧寶是可以身體力行引導我們趣入聖道的先行者。因此,只有謙虛謹慎,依從師僧善知識如法修學,才能日益增上戒定慧三學,直至趣證菩提。若無皈依願望,縱於聞思修皆能精進,也是枉費工夫。

皈依僧寶如此重要,還因為僧寶極難值遇。佛經中說,人壽百歲五濁逼惱時,本不可能有佛出世。而釋迦世尊以大悲心不舍眾生來現世間。釋迦佛出世前,世間已很久沒有佛法,眾生都沒有聽說過「三寶」這個名字。自世尊出家成佛,世間方有三寶出現。佛陀以最殊勝的因緣在人間轉動三乘佛法之輪,建立清淨無垢的僧團,甚難值遇的僧寶才出現於世,佛法才能延續至今,我們煩惱的世界才得以有光明。

建立僧團,對於五濁的眾生世界來說,實在是非常艱難。佛陀當時悲心切切地準備組織僧團,先要向曾參學過的阿羅邏迦蘭與郁陀迦羅摩子說法,然而觀察到他們已經死去。之後佛陀來到鹿野苑,應五位從前共修苦行道友請法,為轉四諦法輪。於是,五人各有所證悟而求出家,成為五比丘僧,如是僧寶才得以成就,如若不以佛陀悲願的緣故,眾生便不能值遇僧寶,這是僧寶難值遇的第一原因。

此外,佛已滅度三千多年,世間佛法的流傳歷經坎坷,甚至有些國家還產生過滅佛的法難。佛法在艱難中延續,而世間人追逐名利已經到達了幾乎失去理性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值遇僧寶,是極為難得稀有之事,只有主動和僧寶結緣的人,才有這樣的可能。而我們在僧寶面前種植善根的機會又非常稀少,加之個人放逸懈怠,對於善根修學不能策進,使值遇僧寶變得更加艱難。因此,末法時代的眾生,根機轉薄,信心轉弱,更應該珍惜一切因緣,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必須皈依僧寶,皈依僧寶則意味著眾生應當依止僧寶修學,而不僅僅是完成一個儀式,表達某種意願。對當下眾生來說,僧寶常住於寺院等清淨道場,要想親近僧寶、依止師僧善知識學習,護持道場和僧寶就是佛弟子的分內事。

修行不是依賴自學而能成就的。依止師僧如教修行,也是皈依僧寶的首要任務。經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按照師僧的教導,精進勤勉地修學,是最為重要的依止內容,它直接決定了我們能否獲得成就。

師僧對我們的教導和調伏,不見得總是參禪打坐、誦經禮拜,更多的教化其實是在最為平實的生活中完成的。正所謂「搬柴擔水是聖法,灑掃應對皆通玄」,師僧往往會在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在最普通的事務勞作中,以善巧方便,巧妙地引導我們轉凡入聖。所以,不要認為灑掃應對、護持寺院等事務是末流雜事,不要認為只有關起門來誦經念佛打坐才是佛事。其實,這些看似瑣碎的事務,都是三寶調伏我們的重要方法。我們應當依教奉行,常行常持,無有疲厭;不僅自己奉行,更當奉勸他人同行,隨喜他人善行。哪裡能阻攔他人護持寺院、護持三寶呢?

所以,皈依僧寶,除了禮拜供養表達敬意,還要依師言教,如法修行,護持寺院,護持佛法。在護持我們對境中的寺院和三寶的同時,也就是在護持皈依三寶的心,護持我們的正念。所謂「盡形壽皈依三寶」,這無疑是身體力行、身心一如、表裡相應的奉行,是皈依三寶最真切的踐行。

反之,如果把僧寶隔離在皈依之外,把護持寺院當成分外之事,這本身就是在誹謗僧寶,乃至誹謗三寶。因為,不親近寺院便自然不會親近僧寶、禮敬僧寶乃至承事僧寶,把「自己安排的修行」看得高於一切而無視三寶、排斥僧寶,實際上就是在誹謗僧寶乃至謗佛謗法。這樣的用心不是與法相應的用心,即便行持精進,也難以收穫佛法的真實受用。

因此,佛弟子必須要以三寶為中心,佛弟子的修行必須要以寺院為中心。真正地、時時處處地把皈依三寶、禮敬三寶落實到自己心行中,才能與佛法相應。


慧律法師:在家居士,應當親近道場

在這個末法時期,也有人在講經說法當中,勸人家不要親近三寶、不要親近出家人,

自己在家,少數幾個在家居士自己搞一個小團體,說現在的出家人沒修行,比不上在家居士。你想想看,這個有多可怕!


果真道場裡面的出家眾,惡知見、邪見沒修行,當然我們真的是不要去親近;但是,如果沒有去親近他,你又怎麼知道他真的比不上在家居士呢?

所以,師父還是勸導,不管任何一個時間、空間,台灣或者是中國大陸,世界各地的華人,

只要你是在家居士,應當找一個善知識、找一個道場親近,這樣才對。你看得起的啦、你認為是如法的啦。


如果說這個出家眾實在是行為舉止......那麼我們不要太多的批評,就不要靠近就好,自己用智慧來判斷。

怕的就是你把自己看得太高:那些出家眾,我比他行,我可以講經給出家的法師來聽。

生這個大我慢就不可以!果真人家有德行,那應當親近,請求開示。


為什麼要到寺院呢?有這三個原因

良因法師 

事鈔云:凡入寺之行,與俗人作入道之緣。建立寺者,開淨土之因。供養僧者,為出離之軼也。

我們為什麼要到寺院呢?有三個原因:

首先,入寺是為了使俗人作入道學佛的因緣,就像我們參加寺院中舉辦的各種共修法會。固然我們在家自己用功也可以,但是在家修,與來到寺院親近三寶的修行,力量當然是不一樣的。

一方面在出家法師領導下,大眾共修的氣氛不同;另一方面,在現場聽法師講課,與自己在家聽錄音的感受,絕對不會一樣。因此來到寺院親近三寶,親近大眾,這都是作為我們入道學佛的因緣,讓我們能夠深入佛法大海。所以入寺修行,作為我們入道的因緣,這很重要。

其次,建立寺者,是開未來淨土之因。為什麼建立寺院?因為現世在這個穢土,建立象徵淨土的寺院,是作為未來成就佛國淨土的一個因緣,這是從建寺的角度來說。

第三,供養大眾僧者,為出離之軼也。軼,是車轍,車軌。供養大眾僧,是幫助我們成就出離的軌則。因為透過供養大眾僧,一方面能為自己培福;同時,僧眾會為我們說法,也為我們栽培出世的智慧善根,所以這是我們修出世的軌則,這也是來到佛寺的主要目的。為了要契入佛道,栽培出世的善根,或者培福,或者修慧,這是來到佛寺唯一的目的。

《南山律在家備覽-別行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