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願行具足,是故必生
願行具足,是故必生
下面來看第二個問答。
問:唯有發願,無有起行,能否往生?
答:往生淨土,必須具足信、願、行三法,缺一不可。此經文略,未說起行,觀前後文意,願含信行故。從此經開展之次第而言,此處之發願,是在世尊說過執持名號之後,勸願:“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又經過了六方諸佛之證誠,然後勸信:“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故,此為信、願、行具足之願,非是缺乏信行之願,故發起此願心,必定往生。
《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即詳明願行,其文言:“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功德莊嚴,若已發願、若當發願、若今發願,必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諸佛世尊之所攝受,如說行者,一切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善導大師《法事贊》雲:“晝夜六時強發願,持心不散業還成。”由經論可知,願行具足,是故必生。
第二個問答就是在說,這段《阿彌陀經》的經文,表面上雖然只有世尊的勸願,勸勉我們發願,其實是信、願、行往生三法都圓滿具足。對照《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同樣這段的經文,就知道,不只是願,還有行。只有發願,沒有起行,也就是我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不要念佛,請問這樣願有真嗎?不真。你若有心要去台北,你不要起行、不要坐車、也不要開車、不要行動,你說你有心要去台北,就不是真的嘛。你有心要去西方,發願有願生心,又不要念佛。念佛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這樣你不要念佛,就表示你根本就無心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有心當然心動一定會行動,你心真的有動了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的真誠,你就會行動念佛,每念一句佛,就邁向西方極樂世界一步,就是如此。所以有願一定有行。
“往生淨土,必須具足信、願、行三法,缺一不可。”這在印光大師的《文鈔》說得非常的多。這樣的道理非常的淺白,大家都能明白。明白之後,實在做到往生三法,那我跟你說,你一定百分之一百往生。
“此經文略,未說起行”,《阿彌陀經》經文說得較簡略,因為譯經師鸠摩羅什大師,翻譯是采用意譯,所以文字比較簡省,雖然只說願,但是有包括信與行。
“觀前後文意,願含信行故”,下面就是要說這段發願的經文,其實不只是說出願,也有信與行,下面就是要說這樣的道理。
“從此經開展之次第而言,此處之發願,是在世尊說過‘執持名號’之後,勸願:‘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世尊說完往生因念佛的經文之後勸願,“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所以這是行之後的勸願,執持名號是行。“又經過六方諸佛之證誠,然後勸信:‘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所以綜合這二段經文,這樣不但有信有願也有行。所以經文要前後融會貫通,不是單就某一段的經文解釋意思。有時候,經文的意思是要整部經都融會貫通,才知道經文某一段的真義。
“非是缺乏信行之願”,所以這段經文,“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不只是說願,是有具足信與行的願,不是缺少信與行的願。“故發起此願心,必定往生”,因此發起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必定往生,因為往生三法信、願、行圓滿具足。
下面引用《稱贊淨土佛攝受經》這段經文,剛才我們探討過了,就不要再重復。這段經文說願也有說行,所以一個念佛人具足願行,就一定會往生,一定不退轉於菩提,一定往生無量壽佛的國土,一定能得到這樣的利益。
善導大師《法事贊》雲:“晝夜六時強發願,持心不散業還成。”晝夜六時強發願是說願,持心不散業還成是說行,所以有行有願。
“由經論可知,願行具足,是故必生”。這個問答設問,能夠讓大家對這段經文不會誤解。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南無阿彌陀佛。
具足信願一定往生
大安法師
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就是信、願、行。
首先,這個願就含攝著信和行。在《阿彌陀經》中,佛向當機者舍利弗陳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無盡的莊嚴,來啟發大眾的信心。信心建立之後,就勸與會大眾應求往生以發願,再開示執持名號以立行。尤其談到這個願的重要性——具足信願,一定往生。就是:「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信願就像眼睛來鎖定目標,持名就像要行走到達目的地,目足並運,缺一不可。只要信願堅固,臨終十聲乃至一聲也決定能往生;如果不具足信願,縱然你念佛功夫很好,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那樣的一個功夫,也往生不了。
由於能不能往生是要靠感通。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尤其是臨終接引願,早已成就。法藏菩薩以四十八大願的成就作為他成就阿彌陀佛佛果的一個決定要素。那現在我們順應著阿彌陀佛的大願來發往生之願,這就正是契合了阿彌陀佛攝受一切眾生往生淨土的大願核心。從這個立場來看,直接就以發願便可以往生。
這個「信」,也是一個信藏,內涵非常深廣。藕益大師的「六信」中包含著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概略地說,信自,就是信自性是佛。第二個信他,信阿彌陀佛,信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確實有這個人,確實有這樁事情,真實不虛。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我們相信他。信因信果即信念佛為妙因,往生作佛為妙果,這叫妙因妙果。信事信理即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無盡莊嚴的事相,但這個事相是阿彌陀佛的願心所流現出來的,全體是一真法界,是實相,所以一一莊嚴就是阿彌陀佛的三身四德,真實不虛。
「行」,就是具足信願之後,一門深入,專精念佛,不能夾雜其他的,不能這山望到那山高。要知道六字洪名乃是一大藏教的經王,萬德洪名,具攝阿彌陀佛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果地上的一切功德,一法具足一切法。一句名號成佛都有餘裕,更何況其他的願求呢?所以你對這個名號有決定的信心,就是專稱名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淨宗法師:你還在糾結「信願行」嗎?一句佛號具足信願行
信願行是淨土三資糧,非常重要,這是一個重點討論的題目,因為聖道門是戒定慧,淨土門是信願行。關於信願行的內涵、關係,有必要瞭解。
關於信願行的關係,我們仍然依據淨土宗的祖釋,這裡也沒有引用太多,只列了善導大師。慧淨上人曾經編過一篇講義,有關信願行的法語列了很多。善導大師說「信」,或者說「願」、說「行」,單個說的,或者信願或者願行這樣兩個來說的,或者信願行三個在一起說的,如果把所有這些文句摞在一起,你就會看得很清楚,就是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也非常清晰,善導大師說「行」的特別多,規範落在行的地方特別多。這樣,他說信願的目的是在哪裡、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很清楚了。
這裡我就說了三點,這三點是一個大框架。
(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信願行。
(二)就行立信。
(三)兩種深信入一向專稱。
把這三點掌握了,就可以了。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信願行」,這一點可以叫作原始點。說信願行,原始的出發點在哪裡?就在這句名號當中。
「就行立信」,可以叫作立足點。我們的信,要站在哪個位置上?這是我們的立足點。
「兩種深信入一向專稱」,這是歸結點。說信說願,說那麼多,最後要歸到哪個地方?歸到念佛。
總的來講,是歸到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出發點,原始點就是出發的地方,從這裡出發的,叫出發點。立足點,就是在行進過程中,腳隨時所站的位置,就是「就行立信」。「信」就像我們的腳,「行」就是我們站的地方。我們的立場站在哪個位置上,我們的信是怎麼建立的。這個行就是指六字名號,或者稱名的行法,以此來建立我們的信心。這是在運動的過程當中。那麼最後歸到哪個地方呢?一定要歸到一向專稱,兩種深信是要進入一向專稱的。
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信願行
有人對信願行解釋很多、聽聞很多,但是內心一片模糊。「我有沒有信願行?」信願行是往生淨土三資糧,一講到自己就覺得不夠,「我的信心夠了嗎?」,總是懷疑,感覺好像夠了,又不敢講。
「願」,真信切願,就是念念如同出離囚牢、奔赴家鄉一樣,自己有時候還貪一點世間的東西,願也沒有那麼懇切。講「行」,念佛也比較懈怠,每天也沒念多少。這樣一想,就感覺到自己沒有具足信願行。這都是站在眾生這邊講的。
蕅益大師說:
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
信願行三點,都圓滿具足在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當中。不過,蕅益大師這種解釋,偏重於眾生這一邊,他講信願持名——帶著信願來持名,那麼這句名號裡面就有信願行,三都在其中了。
善導大師的解釋之所以高妙、超越,他不從眾生這邊來說,他說名號本身就含有信願行,就具足信願行。這個解釋角度就不一樣了,他給我們絕對的安心,你看得懂、看不懂、懂得多少,都會有安心感,就是把來源的地方交代給你。
這一點比較難理解,「這信是要我信,願還是要我願,行還得我來念啊,我要具足信願行。」我們凡夫這個「我」是非常堅固的,剮都剮不掉,剝都剝不掉,講一句名號具足信願行,他馬上就把「我」往上一貼,「這還不是要我信嗎?如果名號具足信願行,那讓名號自己去往生吧!」
善導大師這種解釋,可以舉幾個生活中念佛的例子。
我在上海遇到一位居士,以前他父母有時候帶他到寺院裡去,那個時候也不太懂,做超度、水陸大法會、內壇。他不會誦經,別人誦經他也聽不懂,花了大把的錢,誦什麼、幹什麼,反正師父念的他也聽不懂,他就在那裡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那個時候他有什麼信願行嗎?念著念著,他現在就信善導大師教法了,就有了信願行。
有很多老太太,念佛念得多了,即使沒有人跟她講法,她心中自然而然地感覺到佛很親切,自然而然地發起了往生的願望,甚至還能告訴人家她什麼時候就要走了,這是不可思議的。名號裡有這個功能,在眾生身上起了作用,就是名號本身具足信願行。
我們跟別人說,也是因為名號本身裡面有信願行,才可以引發聽聞的人產生信願行。如果不是名號的作用,你講別的種種法門,都生不了信願行,很難的。五戒十善修得再多,你有信心嗎?一想,還是不夠啊。因為畢竟是有漏法,怎麼能夠到淨土去呢?你修得再多都感覺到不充實,感到虧欠。
可是一旦瞭解名號之後,就信心滿滿,名號本身具足信願行,這是佛力的作用。
從佛這邊來看,名號是佛的信、佛的願、佛的行。
什麼是佛的信?法藏比丘當初發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他一定要救你。「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一時天空雨珍妙華,空中自然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法藏比丘發的大願不是虛假的,不是試探性的,而是決定要完成、必定能完成的大願,信心是很滿的,他這種信心是永遠不改變的;而且現在已經成佛了,毫無疑問,成了事實。
「願」,就是法藏比丘一定要救度我們的願望,誓願是永不改變的。
「行」,就是他累劫的修行。
所以信願行都含在因中法藏比丘為了救度眾生的大信心、大誓願、大修行,都已經成為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句名號,就像富含營養的水果一樣,都長成了。現在六字名號佛果中圓滿飽含了法藏比丘因中信願行一切的功能、營養,都在裡面。那我們吃了才覺得甜,才覺得有營養。現在我們來念它,就成為我們的信,成為我們的願,成為我們的行。
我們自己信是信不來的,可是有了六字名號,就能相信念佛一定往生。
我們自己願也願不來,「淨土那麼高,我能到極樂世界去?我不下地獄就可以了!」我們哪有那麼大的願望啊?菩提願我們沒有。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裡面本來就有信願行,喊你去,邀請你去,免費送給你,「那還差不多,那我願意去。」你沒有願,這不是就發起了你的願嗎?
我們本來沒有行,一點修行也沒有,要到深山裡苦行、打坐,青燈古卷,都幹不了,出家也受不了。不用這樣,你在家躺在床上念佛就可以了。念阿彌陀佛,信願行就是佛那邊發動了你,佛的信願行成為你的信願行。
當然,如果這些聽不太懂也沒有關係,你就記住一個事實:「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裡具足信願行,功德資糧圓滿了,這樣就可以了,只要念佛一定往生的!
二、就行立信
「就行立信」,是說我們信的內容。不是我們自己給自己鼓氣,「我一定能往生!我一定能往生!」這個拳頭一開始舉兩尺高,再舉的時候就一尺高,再舉三寸高,這哪有一定啊?越舉越低了,沒有底氣了。不是自己給自己加油、自己給自己鼓勁,這個是空的。
信心是因為阿彌陀佛的誓願,稱念彌陀名號,「順彼佛願故」,決定往生,這樣建立我們的信心。不是說你修得好。很多人是就清淨心立信,那是立不了的,你沒有清淨心;就是功夫成片,也立不了信;就是戒定慧,也立不了信,就這一切你都立不了信的,你心裡一定是空的。即使你覺得有,那也是「泡沫經濟」「泡沫樓市」,會崩塌的。到臨終的時候,就是泡沫樓市崩盤的時候,修了一輩子,這個時候「啪嚓」倒台了,那就可惜了。
現在稱念彌陀名號,是就稱名之行而建立信心,決定穩靠。
三、兩種深信入一向專稱
這是善導大師解釋信心的一個根本的歸結點。兩種深信是在《觀經疏‧散善義》「三心釋」的地方講的。兩種深信非常善巧,對我們非常重要,是我們契入這個法門、如實修行的轉彎之處。
但是他的目的歸結在哪裡呢?不是讓你停留在兩種深信,兩種深信所表達的內涵其實就是一向專稱。「機深信」就是倒空自己,自己一無所有,只有墮落地獄,只有業力;然後「法深信」,完全投靠阿彌陀佛。投靠阿彌陀佛,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就一向專念了。
「一向專稱」是《觀經疏》的結尾: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是一個總結論。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定門就是十三定善,散門就是三福九品。兩種深信,就是在散善門當中說的。雖然這樣說,但是目的在哪裡啊?「望佛本願」,不是讓你就在那裡作觀念的,關鍵是要進入、導歸一向專稱。
所以我們講解法義也好,引導眾生起信也好,目的是走向「一向專稱」的。
法然上人說:
論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
說三心、四修、五念,說很多,目的是讓你一向專念。已經一向專念了,願往生了,目的達到了,這就可以了。不要在裡面另外起困擾,「已經念佛了,就不用問信心夠不夠啊?」又回頭過來,那就不必了。因為信是一個引導,讓你一向專念。
善導大師所開顯的念佛法門,入手非常容易。一般講信,這樣信、那樣信是很難的,心裡面這樣想、那樣想,很複雜。但是善導大師講的很簡明,落腳點就落在稱名當中,可操作性特別強,你聽得懂、聽不懂,聽得深、聽得淺,有感動、沒有感動,都可以一向專念。只要一向專念,萬事成辦,一向專念願往生就可以了。
你說:「我一向專念,我不願往生,那怎麼辦?」那也可以,你只要一直念下去,總會發起願往生心的。因為你都已經一向專念了,這個願往生是白搭給你的,你還不要嗎?你一向專念,本來是要求人天福報的,臨終你總要死了吧?阿彌陀佛說:「你先求人天福報,我也給過你了;現在我搭一個往生極樂淨土給你,你要不要?」你說:「我不要,我下地獄。」有這樣的人嗎?你只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會把往生搭給你的。
其實往生是正品,人天福報是附帶贈送的。結果我們一向專念了,我們只把配搭的東西拿回來。本來去買洗衣機,結果洗衣機放那裡,把那個毛巾、筆鉤子這些贈的副品帶回來,說:「我只要這個毛巾,洗衣機還放那邊。」但是送貨的人還是很講信譽的,不會因為你拿了條毛巾,就把洗衣機留下來,他還是送到你家門口。
只要專修念佛,一切利益自然在當中。
(摘自《阿彌陀經歸宗解》第94講)
淨土行人信願不真切的表現!
大安法師
信願不真切具體表現在有五個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敷衍了事。就是好像自己也有功課也念佛,但是生死心不切,心很浮泛。每天的功課他也敷衍做一做,但是常常找藉口,今天生病了不能念,明天有事情了不能念,後天身體很好還要幹更重要的事情,即便念也是敷衍,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或者修行也還蠻精進,但是內心還在留戀世間的五欲六塵,心戀塵境。
第三種,就是雖然也念佛,但是他不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聽說念佛很有功德,很有福德,希望自己透過念念佛,下輩子能生到富貴之家,享五欲的快樂,這也跟第二種心戀塵境相類似。
第四種就是,或者說生到天上,受天上的福德快樂,那就是心就更大了,人間的五欲快樂他還不夠,還要到天上享微妙的五欲的快樂。
第五種就是想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法道,普利眾生。確實有些人很有道心,他今生本身也是出家人,或者說今生沒有出家,他念念佛,求來生童真出家,由於他今生就修行,一出家一聞千悟,有善根,得佛法大總持,在這個世間來度眾生,宏揚法道。那對這一點可能其他的宗派會贊嘆,在淨土法門是不認可的。
有這幾種情況,只要攤到一種,說明他不具足信願。
淨界法師:如何知道自己信願是否具足
前面也講過,「願」就是生命的方向,我們怎麼知道自己信願已具足了呢?好比我講信願具足,你也講信願具足,是不是有判定的標準?
如果說: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跟人事接觸時,你的生命很重視結果,對於事情的成敗得失,你還很在乎,那表示你的信願還沒有具足。
如果說:你的心跟人事接觸時,你不在乎結果,你在乎的是過程,你懂得回光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而不是去看外境的成敗,那表示你信願具足了。
為什麼是這樣判斷呢?因為當一個人的生命,把娑婆世界的成敗得失,看得那麼重要,表示「你的心還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對你就有一定的牽動力和影響力,你的心跟娑婆世界還是綁得緊緊的,你怎麼說是厭離娑婆呢?唯有立願之後,他的心向極樂世界傾倒,就會開始重視事情的過程,不重視事情結果,所以我們不可忽略信願的問題。
古德說:為什麼要重視「信願」?因為「自性若迷,佛何可救?」換句話說:為什麼淨土法門那麼重視信願呢?因為如果你的觀照力起顛倒了,你的佛號就沒有方向了。說實在話,佛號有再大的加持力,一個人顛顛倒倒,還貪戀著娑婆,佛是救不了你的,你念佛所得的,也只是人天福報而已。
這句佛號只有在「覺悟」的心中,才能產生強大的感應力量!
因此,我一再強調「托彼名號,顯我自性。」如果你的心起顛倒的話,那佛號對你也是沒有用。所以本經講到信願,差不多佔三分之二的篇幅——「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啓信」、「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就是因為你的「觀照力」是往生的關鍵。
蕅益大師說:信願具足,臨終只要十念就可以往生!
因為他每一句佛號,都跟阿彌陀佛的本願感應道交;每一句佛號,都是真實的求生淨土。如果信願不具足、心中顛顛倒倒,就算你把佛號念得綿綿密密——「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土者不可不知也!」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要注意你的方向在哪裡,這是關鍵。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願?
大安法師
問:弟子聽您講經已經幾年的時間了,在您的教導中越來越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您一直強調信願的重要性,說信心不足願心就起不來,信願心沒有成就,和阿彌陀佛就無法感通,那就往生無分。弟子一直以來對自己是否有深信切願越來越糊塗,無法辨別自己的信願是否已經達到了往生的標準。如何判斷和自我檢測?
大安法師答:宗門下有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鞋穿得夾不夾腳了,唯有你自己知道。那你是不是具足深信切願,比如說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真的不是在口頭上,在心裡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叫你當下就往生,你能不能歡喜地就走?叫你一天念幾萬聲佛號,你能不能落實得下來?一想到娑婆世界,你能不能這種厭離心油然而生?一談到極樂世界,眉飛色舞,嚮往之情,踴躍啊的心有沒有?這些你自己才知道啊。
那為什麼我們特別強調這個信願?這是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佛不斷地說「難信」,確實是有他道理的。這不是凡夫眾生的境界啊,他很超越啊,沒有相當的善根,你就很難相信,沒有相當的信根信力,你就很難把這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真實地發起來。你如果沒有深信切願,要你老實念佛、一門深入、死盡偷心、憶佛念佛、如救頭然,你就做不到。他是一環扣一環的,而且在信願行三者當中,確實信願最重要。
蕅益大師曾經對信願行他有一個比喻的說法:信,就像將——大將,帶兵打仗要將軍嘛去帶;願就像謀,高參出的計謀;這個行就像士兵。好,那從打仗來看,軍隊裡有句話,說:這個一隻羊帶了一群老虎打仗,這群老虎也變成羊;一隻虎帶了一群羊,這群羊也變成老虎,帶的人很重要,是不是啊?那個士兵的作用是取決於這個帶的將他是什麼樣的人。你有時候在戰場上看,如果這個帶兵的軍官他很怕死,他在後面他說「衝啊」,他自己在後面說衝啊,那誰跟他衝啊?如果他自己就沖,沖在第一個,那士兵全都上去了。他首先要不怕死,他非常的猛,士兵才猛,他怕死,士兵比他更怕死。那用這個,蕅益大師這個比喻,想想很形象,所以這個信為將,你信心很猛利,你的念佛的士兵,你的行才猛;你信上不去,你的行上不去的,明白這個道理吧?
所以信願是絕對的往生的條件,所以蕅益大師才能說出這句話: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信願,不是看其他的;你往生品位的高低,才看你持名功夫的淺深。所以一般人他就注意功夫,就不重視信願,恰好是本末倒置。所以我們在淨土法門,我們講經,我們講開示,我們去讀祖師的著作,無非就是要熏習我們這個「深信切願」。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往生就順風颺帆,一定能一日千里地到達彼岸。所以對這個,你也不要把它作為一個量化的標準,它是一個心性上的東西呀,心性智慧層面的事情哪,我們邏輯思維總是要量化,幸福指數有多高?有的人說現在幸福指數很高了,已經百分之七十了。這個怎麼能夠量化呢,這些東西?沒有數字量化,但是這種心性上的感悟,你自己是最明白了。這個深信切願有沒有,決定了你能不能感通彌陀願力,能不能往生的唯一的一個條件。
【上師法語 | 當我看到一個人即將離世 】
在我所看到的所有臨近死亡的人,不後悔自己往昔所做惡行,不後悔自己沒有精進修行的人一個也沒有。
其實當看到一個人即將離世,你會真切地感到祖師們所講“常伴親友各分離,勤積之財留後世” 的真正含義,的的確確這個時候自己所積累下的財富、自己的親人對自己不會有什麼幫助,而以前為親人和積累財富所造下的業障都要由自己來承受。
看著這些人痛苦可憐的表情,也會讓我生起出離心、菩提心。
修行是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給你
淨界法師
其實修學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可以把道送給你,不可能!
所以宗喀巴大師說:「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置於餘,唯為說法令解脫。」佛陀出世,他不可能去拔除你的罪業,不可能!他也不可能把功德送給你。那麼佛陀做什麼事呢?「唯為說法令解脫」,佛陀把這個道理告訴你,讓你自己去改變,你自己去走你該走的路。所以佛陀必須要入滅,因為修行是自己的事情,跟佛有沒有住世其實沒有關係。
如果你好好學習,佛陀對你來說就住世;你不好好學習,你在佛的旁邊也沒有用。你看佛世的時候他的弟子,六群比丘有兩個墮三惡道,生長在佛旁邊跟佛出家,照樣墮三惡道。所以你的修行成功失敗,跟佛陀有沒有住世沒有關係,但是跟法有關係,三皈依真正的皈依是法。所以佛陀既然他不是扮演一個主導的角色,佛陀只是扮演一個次要的角色,佛陀的出世只是說法,那能不能改變是你自己的事情,跟佛在不在世沒有關係。所以佛陀該走的時候他還是要走,這是「示現滅度,拯濟無極。」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法門
大安法師
問:《楞嚴經》開示「婬心不除,塵不可出」,意為:五戒需嚴守,方有出輪迴之望。然而彌陀大願並未言及於此,顯示無比寬厚、慈悲,甚至至心十念即可往生。二者如何圓融理解?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確實,我們要了解《楞嚴經》所展開的,是通途的佛法,靠自己的自力修行,斷惑證真。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要離開三界的輪迴,一定是:淫慾的行為不能有,連淫慾的心都不能要。你才清淨,你才能夠長揖生死,就是斷見思惑。
你看初果的聖人,雖然斷了見惑,他淫慾的心還沒有斷掉,還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間。他為什麼要七次往返?就是還有淫慾的心嘛,還要到欲界裡面來七次嘛——七次往返。你就證到二果斯陀洹,你還要來一次。你到了三果阿那含的程度,才能夠斷淫慾的心,生到五不還天,才不到欲界裡面來。
所以這個婬心要把它除掉,很不容易的。就是證果阿羅漢,雖然他沒有淫慾的行為,甚至婬心沒有,但還有它的餘習——習氣還有。比如有個阿羅漢講經說法,淫慾的習氣重的人,他首先看女眾,尤其是漂亮的女人他要多看兩眼,這都是他的習氣。
所以走這條道路,剛才講是難行道,很難的。淫慾心!淫慾的行為,如果咬咬牙還能夠作得到的話,那你這個淫慾的心沒有,作到心地清淨,那就太難了。你就是初果聖人,都作不到心清淨——你在這裡。
所以你只是持五戒,出不了輪迴,你得要搞清楚。佛陀在世的時候,一個水平很高的優婆塞、優婆夷持五戒,最高的也只能證到三果的聖位。你就是三果,也沒有出輪迴,阿羅漢才出了分段生死;你證阿羅漢,還要斷上二界的思惑。
由此我們才能夠認知到:阿彌陀佛對我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啦。阿彌陀佛的大願,是知道我們靠自力修行很難斷見惑、思惑的,才會施設一個法:你只要信、願,念我的名號,我就來接引你;雖然你一品煩惱沒有斷,我能讓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樣的大慈大悲。
乃至五逆十惡的罪人,臨命終時念十聲,都能夠蒙彌陀願力加持,橫超到極樂世界去。乃至於你就破戒了,在通途法門你絕對要下阿鼻地獄,沒有一點商量餘地——不通懺悔的罪業,你這時候發起大慚愧心哀求、呼救,阿彌陀佛都會來幫助、來拯救我們。
所以這個阿彌陀佛的願力,是無限的廣大呀!大不可思議的威神力量。他因地發願就要度盡阿鼻地獄苦難的眾生。能夠下阿鼻地獄的苦難眾生,是世界上最重的罪惡。他都敢去作的人——這死路一條的人、誰也救不了的人,那阿彌陀佛的大願就能「起死回生」,都能拯救他,只要他願意去。是這麼一個法門。
由這樣的彌陀的深慈大恩,一切罪惡的眾生才得救了。這一點跟通途的法門是不共的,一定要了解這個。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的這個特點。所以在淨土宗,你就是帶業。你的淫慾的心沒有斷,甚至淫慾的行為沒有斷,你只要具足深信、切願,懇切的念阿彌陀佛名號,你都能夠帶業橫超。是這麼一個法門。
居士修行與弘法中的幾個誤區
清淨法師
佛制四眾弟子,出家眾以修習梵行、弘法度眾為要務,在家眾以護持三寶、為要務,各有側重,其最終目的都是行出世之道,出離輪迴。如果不明確這一點,就會出現以世間善法或近似佛法來混淆真正清淨出世法的可能,這一點在在家弟子身上尤其容易出現偏差。
一,以世法心行出世法
一個人如果對世間的名聞利養未起厭離之心,尤其是在世間法中未得到名利的滿足,又不能以佛法智慧來清淨自心時,就很容易把這種追逐名利的世法心帶入佛法事業中。做個居士組織的領導,突然感覺自己當官了,成幹部了,帶著一幫人,這個出錢,那個出力……,好像有了呼風喚雨的能力。到哪兒去都是前呼後擁、浩浩蕩蕩,自我意識膨脹,這個就很危險了。
佛法的事業就是服務的事業,佛教中不出官,全出服務人員,所謂法門龍象,龍就是護法,象就是馬,是當牛做馬的。作了團體負責人,一定要警惕自己的意識中是否有了這種偏差,否則自己根本沒有心情修行。別人觸及到自己的權利、觸及到自己的威信,自己會不會生煩惱啊?這就是個信號。
我們要具體完善出離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對這個世界的名利心要生出厭離心,出離心很強烈的時候就不會掉進名利的漩窩中。由於菩薩乘的表現也是利他,人天乘的表現也是在廣做利他的事業,但是菩薩乘的利他是建立在完善的出離心之上的。從外表看,這兩者的形式幾乎是一樣的,其實在因地上是有天壤之別的,我們在弘法利生的事業中,要警惕自己錯把人天乘當作菩薩乘。我們在世間事業做得一般、家庭處得也一般,突然在做佛教的事業中有點感覺,感覺受人恭敬的時候多了,供養的紅包也多了,覺得這種感覺不錯啊,這就危險了。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深入內心剖析自己、反觀內照,我到底是在為名和利在做,還是在為自利利他成佛而做。在六道輪迴裡,沒有出離心就是名利心,你即使在做著放生、印經、弘法、建道場,也同樣打著佛法事業的招牌,借著佛的光輝在彌補自己多年在世間事業方面的缺憾。
二,自我膨脹 不敬三寶
很多居士對弘法很熱情,但可能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得到僧團的支持,這裡面有個時節因緣的問題,但如果不能平和地對待,就會在心裡生煩惱。這種情緒如果不及時排譴,就會在弘法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對三寶的不滿,這是許多居士都有的普遍問題。尤其是當自己的弘法事業做大的時候,人力、物力、財力都有了些規模,就有底氣和僧團唱對台戲了,這是居士弘法中的一個嚴重問題。
居士團隊與僧團出現矛盾與對立,這裡面牽涉到很多具體因素,但是無論怎麼說,不看僧面看佛面,佛法僧是一體的。出家人做得再不好,你也不要組織隊伍和他對立,你就看他穿著一身僧裝的份上,也決不能說他半點不是。對於僧人的過失,你可以迴避不談,否則一說就上癮,說著說著收不住口,對僧寶的牴觸情緒會越來越深。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個自心感招的原因,我們還是要多多反省自身。
講一個故事:有個山里人到城裡買東西,他看到一面鏡子放光,就問這是什麼,店主拿鏡子給他看,他一看,裡面有個彪形大漢,「喲,有個人啊?這個要多少錢?」賣貨的說:「兩文錢」。他就買下來了,心想:這麼便宜,賣貨的肯定不知道裡面有個人,趕緊往家跑。回家放在桌子上,他妻子問他:「你到城裡買的什麼?」他說你看看吧,買了個便宜貨、好東西。他妻子興奮得就拿起來看,一看是個年輕女人,就哭了,跑去找婆婆:「婆婆,那個沒良心的,娶小了。」婆婆說「別哭,我看看怎麼回事」,拿起鏡子一看,也破口大罵:「你看你個傻兒子,你娶小就娶小吧,怎麼也得娶個年輕的,你看你娶個糟老婆子,比你媽還老!」
鏡子影射出來的是他自己,同樣當我們面對三寶,面對道場,面對民眾的時候,你要知道對方就是你內心信息的反饋,所謂的「山河大地是如來」!我們見聞覺知的世界其實就是我們妙明真心的映現,我們如果感覺哪裡出問題了,我們不要從外面去找,我們要到自己內心中某一個點,找到那個點,解決那個點,外面的世界就解決了。它就像電腦,現到屏幕上的紛紜萬象,這是硬盤中的數據在起作用。所以我們在民眾中做事的時候,無論怎麼樣也要讚美三寶,感恩三寶。如果沒有三寶,我們在輪迴長夜中根本沒有機會出離。在讚美三寶的過程中,就能提陞來自佛陀和祖師的加持力。
第三,與政府管理機構產生對抗情緒
在民眾中弘法一定要讚美政府,絕不要跟政府唱對台戲,不要煽動大眾的情緒。即使你對社會現實有所不滿,即使你在弘法中和政府相關部門有過矛盾,你都要通過自己的觀照和覺悟把這種對立情緒化解掉,不要把這種情緒帶到民眾中,要遵守國家法律,要愛國愛教。雖然我們在建寺院、弘法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受到法律的障礙,但是這個障礙是個好事,障礙可以幫我們矯正。政府宗教管理部門的許多行動都是為了防止邪教產生與蔓延而進行的,我們是正信佛教人士,政府把那些邪教徹底破除掉了,才利於我們正信佛教的傳播。如果幾百個人規模的學習活動,政府不聞不問,說明這個政府是不作為的。如果派出所來問一問,宗教局來問一問,恰恰說明我們正信佛法的傳播很安全很可靠。我們要從正面去思考這個問題,要正思維,不要想到我們做好事還受到障礙,不要這樣想,他是保護我們,不是障礙我們。他障礙的是邪教,如果政府對邪教放任不管,咱們正信佛法信因果,按部就班地做事,那些騙子、邪教不信因果,無所不用其極,如果沒有政府制約他們,你們可以想像會是怎樣一個情景?國家的法律、法規、政策是制約壞人、保護好人,我們是好人,你就大膽放心做就行了,政府一定是支持你的。
我們學佛的人要做遵紀守法的模範,遇到大的災難我們要同政府站在一起,該捐款的時候捐款,該出力的時候出力,我們多參與一些公益活動,也是正面樹立佛教的形象,同時也是對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的支持,你支持他,他就支持你。即使在具體的事情上和政府管理有衝突,也不要抱怨,停下,慢慢地再調整,千萬別對抗,對抗會帶來相當大的副作用。要相信,政府一定是想利益這個國家的,領導一定是想利益民眾的,大家一定要建立這樣的共識。
第四,知見不正 正邪不分
現在,民間信仰與佛教混同的現象很猖獗,沒事情就搞些附體的光盤到處流通,這些東西下裡巴人都喜歡聽,你講般若、講空性見,大家都跑了,就像陽春白雪,你要講某人被附體了,大家都很精神,很多地方都流傳這種光盤。遇到這種情況,先別急於和他對抗,要告訴他什麼是正法,正法的特點是光明正大。你可能對佛法不了解,但你聽了後會感覺心地很寬廣,很光明,很透亮,這就是正法。如果聽了後感覺昏天黑地、毛骨悚然,那一定是有問題。
這些附佛外道中,最著名的就是一貫道,解放後被政府取締了。他們流傳的所謂經典有《地母經》、《灶王經》、《龍華經》、《壽生經》、《血盆經》、《天堂遊記》、《地獄遊記》、《極樂世界遊記》……乃至《玉歷寶鈔》都是一貫道的,最近在民間流傳相當多,普通民眾分辯不出來,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拿附體說話,打著佛教的旗號弘揚外道。
面對這些附佛外道,你不能一上來就起衝突。一起衝突,那些被邪教攝受的人就救不回來了,你別和他糾纏,你就講你的正法,講著講著,大家就醒悟過來了。現在的民眾對佛法的需求、對宗教的需求、信仰的需求是非常迫切,乃至到了信仰飢渴的時代,所以就會出現不辯正邪的情況,我們做佛子的如果不把正法送給他,他就會抓別的,抓著什麼就是什麼,一入進去很難回頭。
不容易回頭是為什麼,一是入他這個道要先交錢,交了錢還要發毒誓,說如果我背叛什麼什麼就要天打雷劈。在這兩重枷鎖的制約下,即使後來覺得不對勁了,還不敢退出來,導致很多人在裡面陷得很深。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自己心裡先得有個主心骨,有個擇法眼,否則你沒把別人度過來,先被別人度了去。要想具備擇法的能力,就要對佛法有個最基本的了解,比如說三法印,就是鑒別正法與邪教的有力武器。還要有明師指路,要依止三寶、明師、善知識,這樣才不會把一腔熱情付出,卻糊里糊塗做了魔子魔孫。
上面講了四點居士在修行與弘法中的注意事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要起對抗心。因為當一個人起了對抗心時,會成為一種習慣,這個習慣其實是我們千生萬劫中成就的,也是我們流轉六道,生死無盡的根源。這個習慣就是我執與法執,我執是對虛幻自我的維護,法執就是習慣性思維。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和領導對抗,在生活中和家庭親友對抗,在修行中和三寶對抗,這種對抗情緒究其實,無外乎我執與法執之心的投射。修學佛法就是要去掉這種執著,修習一顆柔順之心,培養一種平和的心態。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在哪裡都能保持心境的平和,看什麼都眼順,聽什麼都耳順,什麼事在他那裡都過得去……對當前發生的事完全接納,了了分明而不起分別,不起對抗。等全盤接納了,再生起般若智慧來解決問題,我們要學會這樣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生活中,對已發生的事情先接納,不要對抗。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在三寶面前做個好弟子,在單位上和家裡盡自己的職責和本分,不要和別人鬧矛盾。慢慢地,這種平和的心態成了常態時,我們的內心就會生起智慧,生活中的一切就成了我們修行的道用。
六種病態思想障礙佛性的顯現
張澄基教授
究竟人類的心識形態及思維方法有什麼缺點或特性,障礙人類原具的佛性呢?人類的思想大致講來,有六種特性:
第一,人類的思想方式是累積性的
這話怎樣講呢?我們在兒童時代,父母教我們認字,認一個個的字,例如一、二、三、四。長大一點,進小學,先生教我們一句句的句子。進中學,先生教我們讀文章。進了大學,我們研究論文。再拿數學來做例,我們先學加減乘除,再學代數幾何,三角微積分。我們學習的方法是漸進的,是一點點積聚起來的;亦即是我所謂的累積性的方式,用這種累積性的方式,是否能得到「盡所有智」呢?當然是不可能的,這不是因為知識太多了,我們不能完全知道,而是因為我們求知的方法不對。試用累積性的方式,怎能達到盡頭呢?一點點的往上面堆,是永遠也堆不到頂的。
第二,人類的思想方式是有限性的
人類的心,只能在一個時間內,思想一件事物或幾件事物,而不能思想無限的事物。依佛教唯識學者的看法,人有八識,也就是說,人的「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這八種不同的功能皆有其先天的有限性。如眼識,只能見色法中的某一部份,色法中的無表色,是普通肉眼所不能見到的。用近代科學常識來說,普通眼識及耳識,所能見到與聽到的,只是在波長中極小的一段,在眼識及耳識中所感覺出來的顏色和聲音,高波及短波的「色」及「聲」,就都看不見聽不到了。鼻、舌、身三識,也是一樣。至於第六意識,表面上雖較其他前面所講的五識活躍銳利,實際上它的功能,也是很有限的。第七識只緣假像的我,使什麼都以我為中心,當然更屬有限性的。至於第八根本識,是否有限這一點,許多人的看法,頗不一致。我認為說第八識的功能,在眾生位是有限的,恐亦不太過;如果從「大圓鏡智」的無限性來看這八識——阿賴耶識,就很明顯地反映出阿賴耶識的有限性了。
第三,人類的思想方式是矛盾性的
人生的苦痛,原是多端的。這千萬種不同的苦痛當中,有許多苦痛,是因了理智和情感的衝突所產生的。我們的情感,要我們這樣做,可是我們的理智,卻告訴我們不應該這樣做,人生的悲喜劇,無非是冷酷的理智和熱烈的情感這兩個導演衝突決鬥之下的產品。可憐的人類,在這兩大相反的巨流衝激之下,真是嘗盡了辛酸。如果我們說人生一生的經歷,無非是情感和理智反覆消長的紀程,亦不為太過。理智和情感,在人類的心中,是兩個水火不相容的東西:一個是冷的,一個是熱的,情感是先天本能的衝動,理智卻大半是後天學習及經驗的結論。人類心中的理智和情感,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這個冷的理智,和這個熱的情感,不能在同一時間存在。理智到了高潮的時候,情感總是低潮。例如,我們專心地思想一個數學題目,或哲理上的困難問題時,我們當時的情感總是很微弱的。可是當我們與人戀愛,或是吵架的時候,那也就是情感發揮到高潮的時候,那時的理智,總是非常低弱的。因此我們證明,理智和情感這兩個東西,在眾生位時,是互相抵消,同時不並起的。以這樣一個水火矛盾的心,怎能達到悲智無礙的佛境地呢?這是決不可能的事。
大悲與大智並起,是諸佛的不可思議境界,也是我們學佛的所努力的目標。如果我們的心是矛盾性的,悲智不能並起,圓滿佛位是無法成就的。
第四,人類的思想方式是顛倒性的
我面前有一張桌子,靜靜地站在那兒,我們看不出這張桌子,有任何的動態,換句話說,眼識告訴我們,這張桌子是靜止的,可是我們的意識卻告訴我們說,根據科學的證明,這張桌子不但時時刻刻跟著地球在太空中運動,而且組成桌子的原子電子更是時時刻刻地在那兒運動。眼識和意識,及其他各識之間,其實是經常在那兒打架的。打架打得太多了,人類就養成了一種協調的本能,不去追究各識之間爭鬥衝突的孰是孰非,只要各識能相安無事,各盡其能就算了!如果我們認真推敲,人類的心識,真是一堆亂糟,一篇糊塗賬!這種各識各自為政、各是其是、先入為主、不求真理的現象,我稱之為「顛倒性」。
第五,人類的思想方式是虛弱性的
人如果不能集中力量,來應付一件事,是很難成功的。力量集中,實在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力量分散,也是失敗的主因。人類心識既有八個(註:八識是一抑異,為一頗費推敲之問題,此處所謂八個,亦只是為了說明而已,並不執定人真有八個心識,特此聲明)。這八個識,又各行其是,力量自然就分散了。我們工作最有效率的時候,也就是諸識集中力量,向某一問題進攻的時候。我們在應付一個大問題時,或遇見一個重大難關時,我們總是全神貫注的。普通人的心識力量,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是分散的或消費了的。再進一步說:人的行動與思想,是都受「習氣」所支配的。無量的「習氣」或「潛能」,都潛伏在含藏識之內,一遇機緣,這種潛伏著的種子,即會發生作用(名為現行)。於同一剎那,各識的種子,既都能遇緣而起現行,而事實上又往往是諸識並起,因此力量自然分散。諸「智」同時並起,在「佛位」是妙用功德;諸「識」同時並起,在「眾生位」卻成了過患,這是一個很奇妙的事情。佛法裡有一句話:「眾生以菩提為煩惱,諸佛以煩惱為菩提」。是很有意義的。話不要扯得太遠。總之,人類的心識,是虛弱性的,沒有大力量的,要成就諸佛的大力用,以這樣虛弱的心識形態,是絕對不行的。
第六,人類的思想方式是執實性的
這一點,是六種特性中最重要的一點。簡單說來,就是人類的思想,無論何時,都是「執實」的。執實者,執萬法為實有,或執萬法有定相及自性。至於怎樣 「執」,又怎樣的「執以為實」卻是個極複雜的心理間題及哲學問題。西藏中觀學派及無上密宗,對這一問題,有獨到的精闢論說,希望以後有機會和大家再研討。在這個廣泛的園地裡,今天只想提出一點來談談。
我們看見這是一張桌子,那是一根柱子。我們任何人都會肯定的說:這張桌子不是那根柱子,那根柱子也不是這張桌子。人類思想的執實性,說來雖千頭萬緒,但如能了解,「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這個不是那個,那個不是這個」,這一基本執實形態,也就對執實性有一相當的了解了。人們出生以後,所受的教育,都是教你執實。教你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是是是,非是非。一天到晚,盡是裝些這種執實的觀念。我想再舉一個有趣的故事,來幫忙各位了解人類思想的執實性。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在房中無事閑坐著,身後站著個侍者小沙彌。那時門外有甲乙兩個和尚在爭論一個問題,雙方堅持不下。一會兒甲和尚氣沖沖地跑進房來,對老和尚說:「師傅,我說這個道理,是應當如此這般的,可是乙卻說我說的不對。您看我說的對,還是他說的對?」老和尚對甲說「你說的對!」甲和尚很高興的出去了。過了幾分鐘,乙和尚氣憤憤地跑進房來,他質問老和尚道:「師傅,剛才甲和我辯論,他的見解根本錯誤。我是根據佛經上說的,我的意思是如此這般,您說還是我對呢,還是他對?」老和尚說:「你說的對!」乙和尚也歡天喜地地出去了。乙走後,站在老和尚背後的小沙彌,悄悄地在老和尚耳邊說:「師傅,要就是甲對,要就是乙對,甲如對,乙就不對;乙如對,甲就不應該對;您怎麼可以向兩個人都說你對呢?」老和尚掉過頭來,對小沙彌望了一望,說:「你也對!」
這是一個很有趣味,同時也極為深刻的故事。這個故事,活現地說明了佛的無礙境界,與眾生的實執境界的大不相同,把華嚴的無限哲學,描寫得淋漓盡致!
由於以上所分析人類思想的六大特性,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以人類現有的思想方式,是絕不能得到佛果的。用人類現有的思維方法,心識形態,是絕不能得到佛的「如所有智」、「盡所有智」,佛的「無緣大悲」和佛的「無邊大能」的!然而全智、全悲和大能,是不是不可能達到呢?釋迦牟尼佛以身作則,拿他自己的修行過程作榜樣,明白地指示我們:如果我們能將現有的心識形態、思維方法轉變一下,把六個毛病都治好,本來具有的佛性,就能自然顯露。
基於這個道理,佛法不教人在「所知的境」上努力,如科學家對於研究現象界的努力,或佛學家們對於考據經典的努力;佛法卻教人在「能知的心」上下功夫,把「能知的心」擴大和發展到最高峰,全智、全悲和大能,都會自然而然地顯現。
往生的心態比念佛數目更重要
淨界法師
我們從一個業障凡夫來說,佛陀施設的教導是先有法門再講心態,他是先為實施權,然後再開權顯實,但是最終的結論是心態為根本。你修行用什麼法門是方便,但是必須掌握的根本是你的心態。
以淨土宗來說,你往生的心態比你念佛的數目更重要。因為你念得很多,但是你沒有下定決心要求生淨土,你的善根就薄弱。就是有些人淨土善根薄弱,但是淨土的資糧很強,因為他一天念很多佛號。
諸位!所有的馬車,那匹馬是最重要的,那個引導者最重要。你的車子很大,馬是瘦瘦小小的,這不是一部好馬車,因為你的心態太薄弱了。如果你的心態、你的淨土的善根強,十句佛號乃至一句佛號都可以往生,因為往生不是靠你的力量,是靠彌陀的感應。
所以我們現在很多人會創造佛號,但是不知道怎麼引導佛號,就是你這個馬車弄得很漂亮,這部車子弄得很漂亮,但是前面沒有馬,或者這匹馬太瘦了。
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輩子,也沒有念出一個往生的善根來,他對娑婆世界還是很執著。就是因為這個人念佛時念佛,該打妄想還打妄想,他沒有把外在的佛號跟內心往生的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統一起來,所以他這個因果不同時。可能要很多劫後,他這念佛的功德才會出現。
菩薩不然。菩薩在修一個法時,同時就能成就他的善根。雖然他的果報受用在來生,但是以他善根的成就來看,他因果同時。就像蓮花,花還沒有謝,蓮子就已經有了,甚至含苞待放時,就有蓮子。一個菩薩在修佈施時,已經成就佈施的善根,他來生會繼續佈施下去;他在持戒時,就已經成就持戒的善根;他在念佛的當下就已經在加強他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善根,往生的善根。這是因果同時的,不用等到臨命終,他平常就已經在累積功德了。所以他在修善時,由於這種妙法的操作,因果同時顯現。
你平常起什麼念頭,臨終就起什麼念頭
淨界法師
佛陀告訴我們生命像無止盡的水流,不是今生才開始,我們曾經有很多次的生命經驗,歷代祖師聖賢基本上把我們內心世界分成兩塊:一是人心,一是道心。我們曾經在五欲中享受很多快樂,承受很多痛苦,打了很多妄想。快樂跟痛苦的果報都是一時,很快過去後,我們內心卻留下很多妄想的痕跡要處理。
現在是關鍵時刻,不管你願不願意,一定要繼承過去的妄想執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修行很困難,佛號經常被妄想干擾,就是當初沒有發菩提心,讓我們陷進快樂當中,今生留下的後遺癥屬人心。但我們也曾經苦讀聖賢之書,在聖賢的教誨裡面苦修聖賢之道,做出一些好的事情,留下美好的一念所謂的道心,所以人生也不一定要完全否定過去。
我們現在內心好的,壞的都有,來生有無量的可能性。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要想辦法把人心壓到最低,把道心慢慢地強化起來,才能夠達到臨終的正念,因為你平常起什麼念頭,臨終就起什麼念頭。蕅益大師說:我不相信你平常起顛倒,臨終突然間有正念,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合乎心念的等流性。
所以你平常的功夫才能夠引導到最後臨終的正念,我們必須要在內心世界有一個操作的方法,叫作調伏力跟引導力,好好引導你的心念,調伏你的心念,讓你的道心增長,讓你的人心降低,這跟修福報沒有關係,如果你只有修福報,然後心裡都沒有心地法門,你的思想不會改變。按照正常人的軌則,你不改變,慾望的勢力是超過道心的勢力。
古人明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個人不自我調整,很容易往下墮落,說明我們過去生放逸的時間多,在聖賢之道修習的時間少。所以我們的心態是要調整才可能往生,不調整正常情況是往下墮落的。
淨界法師:改變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的思想!
佛陀在經典當中告訴我們,生命就像是無止境的水流,這個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也會從現在流到未來,不可能會停止的。
它是相續而變化,變化而相續,主導這個水流的力量有兩個。為什麼生命的水流,有時候往人天去,有時候往三惡道去,是誰來主導水流的方向呢?
第一個,業力:就是我們過去所造的身、口、意的善惡業力,它會主導生命的水流方向。但是這種業力的影響,只是一個表層的影響,並不是主要的因素。
第二個,主要因素,就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思想—善惡的思想。
大乘佛法的因緣觀強調: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今生之所以富貴,因為過去生有布施的思想;我們今生之所以貧窮,因為過去對於財富喜歡自己占有,有慳貪的思想;我們今生之所以莊嚴,因為過去有忍耐的思想。
所以我們的思想,深深影響生命的方向。身為一個凡夫,他的生命水流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有一種等流性,有一種習慣性的力量;如果我們沒有學佛,我們的生命是不可能改變的。
經典裡面有講到,很多人前生喜歡生起什麼思想,今生還是生起什麼思想— —你前生是慳貪的習氣,今生還是慳貪;他前生喜歡布施,今生還是喜歡布施…這個水流有一種等流力量,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佛法,你的生命才可能真正的改變!
我們可以從昨天、今天跟明天的觀察,擴充為前世、今生、來生的觀察;因為今天是從昨天來的,明天從今天來的;所以,當我們遇到佛法之後,產生一種自我的覺悟、自我的觀照,明白了生命的真理,知道生命是自己的思想所創造的,所以要改變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的思想!
但是…我們過去那些等流性的思想,學佛之後,開始轉變,產生一種覺悟力,這時候真妄交攻— —有些事情是我們喜歡做的,有些事情是我們應該做;喜歡做什麼,那是過去的習氣,應該做什麼,是一種智慧的觀照。
如果你的生命從一種我喜歡做什麼,而提升到我應該做什麼,你的生命就開始進步了。
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強智慧的觀照,一定要告訴自己,我應該做什麼—我現在不想去拜佛,但是我要強迫自己:不能拜,要它拜。
修行,就是不斷的跟自己過去的習氣抗拒,跟自己過去所遺留下來的等流習氣,做一種抗拒、一種轉變。
你想去淨土嗎?先要不怕死!
專念阿彌陀佛,從前那些佛菩薩都不念了,他們會不會怪我、不保佑我?
你真的想求生西方嗎?看平時的表現,就知道你是否真心想往生西方!
沒有「願」來作導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往生淨土的願力是需要去栽培的!
學佛後,非做定課不可嗎?在家學佛者如何定早晚課
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人最怕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一天過一天
凡說自己沒有時間學佛的人,大多數都是在騙人!
人生真相《攀藤食蜜圖》
善導大師著名的【二河白道喻】示意圖及講解(極重要)
千年前日本平安時期《玄證本阿彌陀鉤召圖》
常常見到佛菩薩示現,決定不是好事!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法門
信願持名完全在生活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