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從外相來推測未來的禍福

【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

春秋時代的大夫看見人的言語動作,推測他的禍福,無不應驗,這可以從《左傳》、《國語》等眾多的傳記上看到。有人問:言語、動作是當下外表的行為,禍福是未來的果報,怎麼從外相能推測未來的禍福呢?下面就講原因: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

吉是樂果,凶是苦報。吉凶的前相大都在心中萌發,而表現在身體和語言上。

 

【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

人的存心有厚有薄,存心寬厚,就是事事能多為別人著想,以別人為重,存心刻薄,就是只為自己著想,自私自利,從這裡能分出善根的厚薄。

表現在語言和行為上,語言寬厚,能體貼人、關心人,行為上能付出,好的給別人,壞的留給自己,這是寬厚之相。比如為人辦事,忠厚的人提前先到,不問別人如何對待自己,自己總要盡心盡力。刻薄的人,有損於自己的利益決不做,對待他人,卻一毛不拔。

人心的厚薄和未來的禍福有著直接的關係,存心寬厚,凡事為別人著想,這是大福德的前相;為了自己不顧別人,甚至把痛苦給別人,將來必定有大災禍。

 

【俗眼多翳,謂有未定而不可測者。】

俗人有業果愚,不能認定業和果的關係,他們說:行善不一定得福,善人也一樣遭禍;造惡不一定受報,惡人一樣享福。

事實上,業和果之間有必然的關係。安樂決定由善業產生,下至地獄一絲涼風的樂受,都來自善心;痛苦決定由惡業產生,下至阿羅漢所感受的身苦,都是惡業之報;造什麼樣的善惡業,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苦樂果報,一一對應,絲毫不爽。這就說明緣起決定,沒有絲毫的錯亂和空耗。因為有這條決定的規律,所以大夫們的推測往往很靈驗。

 

道理就是兩條:

一、一切吉祥決定從善業生,一切凶禍決定從惡業生。

二、善惡在心,語言、行為是心的表現。因此,從外在的語言行為可以推測內心的善惡,從心地的善惡可以推測未來的吉凶。

所以,人生只有行善是安樂之路,行善之外,再沒有別的成辦安樂的途徑。宗喀巴大師說:「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

 

【至誠合天,】

「至誠」,就是心不二。

攀緣五欲六塵,心就不定,不可能有誠心。因為它是觀待境界的,悅意境來了生貪追逐,不悅意境來生嗔排斥,這樣心猿意馬,怎麼能誠敬呢?至誠是來自性德,不必要觀待五欲六塵。「合天」,天是真如本性,以至誠心離開妄念,來契合本性,是合天。

 

【福之將至,觀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人在福報快要來時,觀察他的舉動,決定能事先知道。

以這一條觀察自己未來的前途好不好,如果煩惱漸漸減少,利他心越來越強,可以預見自己是在上升;如果煩惱增盛,惡念增長,則是墮惡趣的前兆,後世會很不好。

看別人也是如此,一個人變得謙虛、恭敬、善良,就會有前途;刻薄、傲慢、愛佔便宜,將來必定有災禍。

同樣,禍要來臨,觀察行為趨向不善,也能事先知道。

 

【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禍和福是果,想求善果,因一定要正,積聚了正因,果不求而自得。我們想要趨吉避凶,只有在心上改過行善。

行善和改過的次第如何呢?行善之前,首先要改過。相續裡有很多罪過,如果不事先懺除,就會障礙地道功德的產生。一般人修行多年不見效果,原因多半是沒有真心改過。

想想看,只做一種表面的學習,心上有過失從來不改,這樣會有進步嗎?比如學習了十年,過失和十年前一模一樣,甚至還更嚴重,知識增加了不少,心態卻比過去傲慢,這樣必定不能產生功德,就像田地裡有雜草,不去清除,再怎麼也長不出好莊稼。所以行善之前,首先需要改過。

配合十善業道來講,一般的十善業就是離過。原來造殺生等惡業,現在觀察惡業的過患,發起遠離欲,發誓今後永遠不造殺生等,這叫改過。

改了過失,才能做得到圓滿的善法。不然,殺生沒斷,能做好放生嗎?妄語沒斷,能說誠實語嗎?當然不可能。

善和惡是相違的,惡的勢力大,就會壓住善根。比如,妄語的習氣強,會壓抑誠實,沒戒掉妄語,始終會障礙誠實語;嗔心障礙慈悲,不改嗔心,也無法開展慈心。所以,首先改過,然後積德。


嘎瑪仁波切:如果能夠精進聞思修佛法,很多災禍是可以避免的

外業障,是人們因家庭、事業、外在環境等因素遭遇的障礙。這不僅僅指修行上的障礙,還包括事業、財富、情感、仕途、人際關係等方方面面的障礙。有些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還有一些是你無法預料與回避的,比如天災人禍、傳染疾病、某些頑疾病痛等;又比如地震、洪水、飛機墜毀等飛來的橫禍。如果能夠精進聞思修佛法,很多災禍是可以避免的。

據外媒報道,一名英國女子傑拉爾丁於2010年被確診罹患乳腺癌。後經過4年的化療,她成功戰勝了病魔。此後,傑拉爾丁本想完成自己之前遺願清單上的項目,但卻在2014年7月底,與友人前往威爾士南部策馬馳騁時,不慎墜馬身亡。雖然傑拉爾丁佩戴了頭盔,但送醫後仍傷重不治。她敵得過癌症,卻沒能躲過墜馬這個意外,最終留下丈夫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兒子。這是什麼呢?業力,這就叫外障礙。現在的新聞裡,也經常有類似悲慘的事情發生,如果當事人是一個修行人,可能就會避免這樣的不幸。

有個佛弟子本來要和領導出差,領導臨時把他換掉了,讓自己的兒子一起去。這個人非常生氣,對領導的“不公正”罵罵咧咧。結果這架飛機不幸失事了,這個人又開始痛哭流涕,說感謝領導救了他——如果不是領導把他換下去,他就沒命了。 其實,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事情,因為他信佛,也許是佛菩薩加持,才救了他。這種外障礙無處不在,看似平常的衣食住行中,很多東西都可能奪去我們的生命,這些天災人禍就叫外業障。

內業障,是人類五花八門的情緒,貪嗔癡嫉妒傲慢疑心病等等,每天講這些,大家的耳朵都要生繭了,可這些就是我們的內業障。比如,你本來修行得很好,突然不知道什麼原因開始懈怠了——不想修行,不想念經持咒,不想做功課;金剛師兄間開始產生紛爭,互相看著不順眼,為名利互相攻擊;藐視修行密法的誓言等等。記得九五年有個平時比較虔誠的女弟子,以前什麼法會都參加,有一次法會就在她家不遠處,她卻沒有來。我問她怎麼沒來,她說突然不想念經,也不想參加法會了。沒想到僅僅過了兩天,她突發心臟病往生了。

所以,如果你發現本來自己很虔誠,卻忽然不想念經,甚至對佛菩薩產生了懷疑,你要知道,這是魔鬼讓你的業障現前——是你的心魔追隨魔鬼的加持,要奪走你生命的徵兆,要讓你的大業障現前的象徵。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更猛烈精進地修持。遺憾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一點,只有在自己倒霉生病,遇到不順事的時候才特別虔誠;一旦好了,就將修行拋到九霄雲外了。大家要培養讓自身生起真實無偽的虔誠心,不要像牆頭草一樣,被業風一吹就倒下了。為了世間一點名利的誘惑,就將修行拋到九霄雲外,直到傷痕累累,才想到回頭。然而有些人,隨著生命的終止,在此生再也沒有機會回頭了。

有些人看似很虔誠,但因為是建立在對世間法的追求上,所以很容易退轉。有的原本很精進,但因為瘋狂追求世俗名利,修行的時間被所謂的“賺錢”擠壓殆盡,最後會慢慢迷了心竅,離修行正途越來越遠。有的則是一邊念經做功課,一邊想著自己的生意等世俗的名聞利養;這樣做做表面功夫,對自己的解脫不會有真正的意義。

有的人學佛後如果身體好、生意棒、仕途順,就說是佛菩薩加持了;如果最近身體不舒服,生意不好,仕途受挫,就開始懷疑了,“信佛也不怎麼靈啊,加持力也不那麼強啊,我怎麼念了那麼多經也沒有用啊……”越這麼想,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倒霉。

還有的弟子問,“是不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啊?以前我沒信佛,也沒那麼多麻煩和災難,怎麼信佛了,反而有這麼多障礙呢?要不要放棄學佛和修行呢?”我會告訴他:“那你停一停,再看看吧。”這個弟子停了一段時間又來了,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停下來以後才發現,障礙更大了。修行,你還有變好變順的方法;不修行,難道要讓自己不斷墮落嗎?

要經常提醒自己,猛烈忏悔自己身口意造作的罪業,精進清淨外內業障。只要大家用堅定不移的虔誠心和深信不疑的信心,努力修行,雖然會有一些障礙,但都是能跨過去的。比如修持我們寧瑪巴的蓮師荟供,通過迎請上師、本尊、勇士空行護法眾降臨在信眾所設的壇城上,納受享用所設的供品;再忏悔無始以來所犯的十不善業及大乘十八條菩薩戒和密法十四根本戒等;祈求三根本護法等能夠消除我們的內外業障,讓一切障礙悉消除!對真正虔心清淨的修行人而言,殊勝妙法將賜予其大利益;松懈怠慢妙法者,不能真正了解與享用法益,就算做個樣子,也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