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導航—善知識

文/見愿法師

《華嚴經》中文殊菩薩告善財童子言:「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又言:「一切菩薩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識力,以善知識而為根本。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出,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起。」由此可知一切善法、功德,乃至於修行學佛最究竟的目標──菩提涅槃,皆需依善知識而得以發起、得以成就。

何謂「善知識」呢?善,即美好、良善;知,是知道、明白;識有辨別、審知別異之意。善知識,即指明白世出世間的道理、有識察判辨真相的智慧、能以慈悲心因病予藥者,或是親朋、或是師長、或是任何眾生。最重要的是能給予協助,朝向自覺覺他、斷惡修善的良善層面提升,進一步教導如何以捨捨善,趣向菩提涅槃之道,才是真正的善知識。

然而,為何一定需要善知識才能成就善法功德?菩提涅槃,不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難道自己不能向善、向上提升嗎?我們可從內因、外緣兩方面來說明:

從內在心性之因來說,眾生雖有佛性,然而本具的清淨心卻被無始劫來的無明煩惱覆蓋,不能作主,總是隨著五欲六塵境界起貪瞋癡,造業受苦,流轉沉淪,不知因緣果報、生死輪迴之理,發不出厭離生死、樂求涅槃之念。此時,即須仰賴善知識來提攜、教導。

從外在的助緣來看,萬法皆須因緣具足方能成就,即使有內在本具的良善心性為因,若不值遇諸佛菩薩等善知識的慈悲指示、教導為外緣,要自斷煩惱,仍是非常困難!因為修行路上岔路多,所謂「欲知山下路,當問過來人。」修行的境界、考驗很多,唯有走過這些路,真正實修實證的善知識,才能引導我們不致盲修瞎練,走錯路、走遠路。如六祖惠能大師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在未徹悟之前,始終都需要善知識的指引!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

善知識既如此重要,如何找尋自己的善知識,作為修行的導航呢?

首先,要以謙恭的態度,放下自己所知、所想,亦即放下執著、我慢。《論語》云:「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放下種種揣測、固執、自以為是,當我們認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是最好時,就聽不進去他人的勸諫。如同一杯裝滿水的杯子,無法再倒入新的水。

調整心態的同時,更要積極學習,發廣大願心,效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就善知識,為成就無上菩提而精進努力,無有懈怠、疲厭。如趙州老人「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修行未到達終極目標前,對許多道理尚不明白,仍需善知識為倚護,依教奉行,親近學習,以善知識為我們的榜樣。

進一步再廣結善緣,自利利他,因為任何人都可能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如儒家所言:「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則善惡皆我之師,進善其有窮乎?」保持開放的心胸,學習他人的優點,包容他人的缺點,作為返照檢討之借鏡!所謂「聖人無常師」,隨順因緣,「不恥下問」,和一切眾生廣結善緣,互相提攜,彼此互為對方的善知識,同成佛道,共證菩提!

最後,要相信自己內心即有善知識,《六祖壇經》云:「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任何的善知識都是為了幫助自己契入自性善知識、自性般若,就是這念本具的清淨心、智慧心,只要時時刻刻回光返照,善知識就是當下這念心!不假外求!


善知識指的是什麼?

佛門中的善知識,概括而言就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引導人趣向圓滿菩提的人。《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對於修行人來說,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助緣。遇到好的善知識,可以在修行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

經典中對善知識也有眾多的定義和標準,如善知識需要多聞經典、嚴持戒律、悲心濟眾、善於言辭等。但作為自身的修行而言,更應當去發現身邊每個人身上值得學習的優點,像善財童子一般,將遇到的所有人都看作善知識。如此一來,自己便會有源源不斷的學習機會和提升空間。

善知識既是我們的好老師,也是我們的好朋友,能夠從意見及觀念上規勸、鼓勵、幫助我們。親近善知識,能夠讓你人格成長、智慧增加,也能讓你身心平安、家庭和樂、事業順利。

《佛學大辭典》對善知識的解釋

善知識(術語)知識者,知其心識其形之義,知人乃朋友之義,非博知博識之謂,善者於我為益,導我於善道者。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部毗奈耶雜事曰:「阿難陀言: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難陀勿作是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識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行之相。由是因緣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

《俗語佛源》對善知識的解釋

相識的人、友人稱為「知識」,最早見於先秦諸子書。如《墨子·號令》:「其有知識兄弟欲見之,為召,勿令入里巷。」岑仲勉注云:「知識,友人也。」聞名為「知」,見形為「識」,合稱「知識」。佛書上用「善知識」稱善友、道友、良師,系譯自梵語(kalyanamitra)。如《華嚴經·十回向品》:「常樂大願,修習菩提,依善知識,離諂曲心。」又如《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我這裡有個海月禪林。那和尚是個善知識。」亦省為「知識」。如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常州無錫南禪寺僧靜蓀,號雪舟,幼時能詩……中年遍參知識,主南禪講席。」(李明權)

《天台教學辭典》對善知識的解釋

正直有德行而能教導正道之人。又雲知識、善友、親友、勝友、善親友。反之,教導邪道之人,稱惡知識。『摩訶止觀』卷四下,善知識有三種:1.外護:指從外護持,使能安穩修道。2.同行:行動與共,相互策勵。3.教授:指善巧說法。圓暉大師之『俱舍論頌疏』卷二九:與法者為上親友,與財、法者為中親友,僅與財者為下親友,以上稱為三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亦舉出人、法、人法合稱等三種善知識。


宣化上人:善知識有三種

什麼叫善知識呢?聞名叫知,見面叫識。聞名,我聽見這個名字,我知道啦!這叫「知」。見面,見著面了,我看見了,這叫「識」。我認識了,這就是「知識」。「善」字,一般人都當「好」字講;而「善知識」這個「善」,當「能」字講。他能知能識,能知道什麼呢?能知道這三界的苦惱,能知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善知識有三種:

(一)外護善知識。在外邊來護法的善知識。這種善知識,是幫著處理一切事情,出家人需要什麼,他就去做,護持三寶,護持常住。常住所需的一切物品,他都供給,這叫外護善知識,從外邊來護持修道的人。

(二)同行善知識。怎麼叫同行?就是一起修行。這一種善知識,是一起修道,互相勉勵的。什麼叫互相勉勵?這就叫打同參。

所謂打同參,就是在一起共同修道,你幫著我,找我的毛病;我幫著你,找你的毛病。因為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過錯,若找另外一個人看呢,就容易發現對方的過錯,發現他所有的毛病。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自己的崗位上,有的時候就看不出來是對或是不對,而在旁邊看的人,就清清楚楚的,所以能互相你看我的不對處,我看你的不對處,這叫「打同參」。

可不是你看我的不對處,我就發火了;我看你的不對處,一講,你也發脾氣了。不可以發脾氣的,要互相研究錯誤的地方,這叫互相勉勵,共同鞭策,好往前去精進,互相切磋琢磨。《大學》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言其制玉石的人,用刀一點一點把玉切了,然後用磋子把它磋一磋,又要把它磨一磨,這才能成一塊美玉。所以兩個人打同參,也就是這個意思,互相來切磋琢磨,你找我的毛病,我找你的毛病。真正想要修道的人一定要這樣子,這是同行善知識。

(三)教授善知識。就是講經說法,或宣傳佛教,教化眾生的善知識。


宣化上人:什麼是善知識?

不貪錢、不貪色、不貪名、不自私,有智慧!   

善知識依照佛法修行,惡知識依照魔法修行。 

淺言之,善知識就是有智慧的人,惡知識就是愚癡的人。善知識有正知正見,惡知識有邪知邪見。合乎佛法就是正知正見,不合乎佛法就是邪知邪見。善知識依照佛法修行,惡知識依照魔法修行,善惡的關鍵在這個地方來分別。

善知識用“四攝法”來教化人。何謂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種法容易和眾生打成一片,令眾生對於佛法發生興趣,深信佛法。

(一)布施:要想令人相信佛法,必須布施財和法給他,令他對你發生好感。

(二)愛語:就是不違背人情,不違背佛法,說些慈愛的話。

(三)利行:隨起身口意行,令眾生各沾法益。

(四)同事:對於應度的眾生,與他做同樣的工作。

這四種法,是聯絡感情的方法。你能言行一致,大公無私,以身作則,見義勇為。眾生自然相信你所說的話,也就相信佛法是度生死海的寶筏。

你們來到這裡聽經研究佛法,都是有大知識的人。要知道菩提自性本是清淨的。本來清淨,就是一法不立,一塵不染,不加造作,本來現前,本來具足。這個菩提自性,也就是佛性。這一點,各位要特別注意!

每個人的佛性和諸佛是一樣,沒有什麼分別。不過,我們太愚癡,被無明妄想所覆蓋,所以佛性不現前。若能用智慧來處理一切事情,佛性現前,那就是善知識。

什麼是明眼善知識?有四個條件:

不貪錢、不貪色、不貪名、不自私。

要修行、修出世法,必定先要選擇明眼善知識。什麼是明眼善知識?有四個條件:不貪錢、不貪色、不貪名、不自私。應該用這四個條件去衡量善知識,看看他是否說來說去,都是為了謀自己的利益,或者高舉自己的地位,看看他有沒有私人的企圖?

要親近善知識,不用天天粘著他,而是要聽他的話,聽他的教誨。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去請開示;但不是一天到晚都要去見你的師父,才算親近。去時還要畢恭畢敬地求法,不是連講帶笑,毫不莊重;也不要為他添麻煩。首先要問他有沒有時間,若有時間,可以請他開示;假設他沒有空,你不能堅持地說:“我必定要見他,我的事情最重要的!”

善知識不會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有人問:“萬佛聖城已經很大了,假使為你蓋一個廟,你要不要?”我一定要。“那麼你不是很貪心嗎?”對,我的貪心很大,但不是為我自已,而是為世界佛教建立基本道場,來弘揚正法。所以凡是來到這兒的人,無論你有什麼看法,都是來擁護萬佛聖城。就算你罵也好,毀謗也好,其實都是在幫助萬佛聖城。我不怕人罵,也不怕人毀謗,如果我怕,就不會來美國。無論你怎樣毀謗我,我也覺得很好的。學佛要多吃虧,永嘉大師說:“聞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讪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有人罵你,是幫助你向好了走,所以要“順逆皆精進,毀譽不動心。”不要因讪謗便起冤恨之心,應該冤親平等,一視同仁;否則怎樣表達無生法忍的慈悲力量呢?


妙祥法師:善知識的八種相 

居士要親近善知識,居士在學習佛法,其目的無非是要求得到佛法正確的知見,求得解脫的方法。可是,佛法是出世解脫的法門,他是難思難議,不是我們世間人,世智聰明所可以理解的。所謂,欲知山前事,須問過來人。每個佛弟子在學佛的路上,都需要有善知識的引導,也所謂,名師出高徒。

因為有了好的善知識,使我們在解脫這條路上少走了很多冤枉路,不需要走錯路、走彎路、繞遠路。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前走,站在已經開辟好的康莊大道上,善知識讓我們在解脫、在成佛、在開悟上,有了真正的保障。

古人也有很多方面講到良師益友的難得,學佛的居士去尋找真正的善知識,在學佛這條路上是非常重要,這是一種絕對的利益。怎樣才能稱為善知識呢,經論上有很多解說,我們舉《瑜伽師地論》提出的善知識有八種相:

第一,是住戒。所謂住戒,是說善知識他必然是持戒清淨的,這是八種相貌第一個,要有戒律,必須住在戒律,不是說,我有一點戒律,那不行,必須住在戒律,以戒為化身,為法身。必須持戒得清淨,這才是我們的善知識。所以這個是《瑜伽師地論》講。末法時期,以戒為師。佛也講這個問題,特別是不光佛講,祖師也講。我們知道虛雲老和尚,這是中國近代的祖師之一。他就講一個事,就是戒,沒有講任何法。就是說,我們末法修行必須靠戒律指引,如果有戒律清淨的善知識,那我們就能夠得到解脫。所以說,持戒清淨對於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也是一種絕對的利益,不可否認的,沒有比他利益再大的。所以說,這是第一種相貌。

第二,是多聞。就是說,這個善知識對於佛法的經典,佛法的道理,思想非常通達,可以講述很多正確的思想知見。就是說,這個善知識具備多聞,能講述很多的經典、道理,不一定把經典背下來,就是善知識,他能把所有經典裡面的正確知見、思想,能講出來,能符合佛意,也叫通達。一通一切通,不管你拿什麼樣的經典,看過、沒看過,他都知道佛法講的是什麼,甚至你說個名,他也知道佛要講什麼,甚至你畫個圈,他也知道佛要說什麼,你拿三藏十二部來,他一部沒看過,他也會知道佛要講什麼。所以說,他通達,這叫真正的多聞,這是真正的善知識。如果做不到這點,那我們就采取能夠掌握很多的經典,能背誦很多的經典,能說明白,這也是一種善知識。但是,不管哪一種善知識,他必須有正確的思想和知見,所講的一切法都是無我,沒有我,遠離於我執和法執,這才行。如果雖然有了多聞,但講的都是知見,這就錯誤了,這就是不應該的,他不算一個真正的善知識。

第三個,是禪定。是說,善知識對於修習禪定,有其可行正確的一套經驗和方法。你問他什麼叫禪定,他說打坐,這就不行。禪定,應該行走坐臥都有禪定,你怎麼做,他都能告訴你怎樣來修禪定。所以,必須具備這樣的禪定的知見和行為、行事。這才能作為一個善知識。

第四,哀湣。善知識對於一切眾生都能平等給予哀湣、憐念,希望所有的眾生皆能走向智慧、解脫之路。這個善知識,他有大慈悲心,有什麼樣的慈悲心,那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不會對任何眾生,說這個人不能成佛,或這個人如何如何,對誰都有一種慈悲心,這種慈悲心油然而生。不是說在那我想一想,我怎麼樣慈悲呢,我得運作、想象,完了,找出點慈悲來,不是這樣。他看到每個眾生,他都有一種慈悲,就想幫助他,甚至為他去捨掉生命,去供養他,幫他解除一切的困難和痛苦。不光是對人,對畜牲,對小蟲子、絹飛蠕動都有慈悲心。他不能說,這個蟲子我看到了,這是個蟲子,他對蟲子和一個人是平等的。他不光尊重人,他同樣尊重每一條蟲子,對每個蟲子都看成前生的父母,未來諸佛。這是我們要找的善知識第四個方面。

第五個,無畏。善知識在大眾面前,對於大眾所不了解的事,能夠無畏的宣講,無畏的前往。這個善知識啊,不管對誰來講,他沒有畏懼。為什麼沒有畏懼,因為,他了解佛法的真相,嘗到了佛法的喜悅,不是編造的,也不是照本宣科,是自己的體驗。所以說,他能無畏地講,也叫獅子吼,不是喊得大聲叫獅子吼,有的給解釋啊,獅子吼像獅子那麼叫喚。那壞了,那不行的。那可能他說話、不說話、一個動作都會施予無畏。就像佛在世的時候,有個鴿子就躲進佛的影子裡。另外一個尊者就問佛,為什麼鴿子在我的影子裡它發抖,為什麼在佛的影子裡它就感到安全,不發抖。這就是慈悲的力量,慈悲心的問題。所以說我們對任何眾生都是平等的。

第六個,忍耐。甚至是能夠忍受艱苦的挫折、侮辱,或者別人的歧視,或是種種的辛苦、艱勞等事情。他能忍受著艱苦的挫折,也就是失敗,還有侮辱,或是別人的歧視。為什麼,因為他把這些東西看成是財富,我們看成了是挫折、侮辱和歧視,但善知識來看呢,這就是很難得的一種財富。就像世間人發財一樣,他感到滿意或是歡喜,雖然不能完全生起大的歡喜,也會生起一種自在,而且,明白它的所在。特別是辛苦,他任何事情都不怕辛苦。為什麼不怕辛苦,他永遠是一種感激心,因為他永遠感激眾生給他的機會。所以說,這個人可以做我們的善知識。

第七,無倦。善知識在修行佛道,為眾生謀福利之時,能夠勇猛精進、不疲倦。在修行佛道上、為大眾事情上,就是為佛法利益上,他永遠不會疲倦,也是沒有後悔心,永遠的心,勇猛的精進。因為,他已具備智慧。什麼是他的智慧,他知道勇猛就是智慧,他有一種永遠使不完的力氣。他不會說我自己鼓勵自己,我再走兩天看看吧,明天再說吧,他不會這樣的,他會一直走到底,生生世世他都不會改變的。所以說,這是第七個方面。

第八個,善詞。善知識對於宣達佛法,在語言上有善巧的辯才,能夠巧妙地將佛法的道理宣說出來。這個很重要。像我就不具備這個,竟講些土話,說話有時竟批評人多,沒有善巧。所以說,真正的善知識得有善巧、會說,能令你很快的理解,這方面確實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這八個方面,這是我們對一個善知識的要求,來這樣選擇。但主要的還是持戒。一個是持戒清淨,一個正知見,這兩種是我們修行的保證。因為持戒清淨是保證我們修行的基礎,不會污染或破壞。知見清淨是正確的引導我們前往正確方向的依靠,雖然有八條,這兩個是最重要的。 


索達吉堪布答疑:為什麼要長期隨善知識聽聞佛法呢?

問:一次性聽懂或看懂所需要的佛法就行了,為什麼要長期隨善知識聽聞佛法呢?

索達吉堪布:如果我們能經常住在寺院中,或安住在較好的環境裡,並常聽高僧大德講經說法,那在不知不覺中心就會調柔,在行持善法方面也會有很大的力量。如果經常接觸惡友,住的環境也極其惡劣,甚至還經常看見殺生的場面,那心就會漸漸惡劣起來;若常跟殺人的人接觸,可能最後殺人也不害怕,甚至還會覺得殺人很好玩。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層出不窮。以前我就認識一位非常善良的人,但因他的福報不夠,被分配到一個不太好的單位,後來就變成了壞人。學院當中,有些人剛來的時候眼露凶光,但漸漸血腥味就沒有了,眼中也開始流露慈悲的光芒,其實這就是所謂的佛法的加持。

為什麼一定要在善知識面前聽聞佛法呢?因為佛法非常深細,所以一定要聽聞;不要說一般人,即使智者也應聽聞,否則很難通達。如果我們能安住在善知識身邊長期聞法,法義就有融入自心的可能。《菩薩藏》云:「有情由何轉,二因即二緣,隨順他者聲,如理觀內緣。」其意是說:眾生隨著什麼而轉變呢?當然是內外二種因緣。所謂的外緣或外因,就是指我們所隨順的對象,也即他人所宣說的教言;所謂的內緣或內因,則指自己專注聽聞並思維所聞之義。如果心能專注於善知識的教言,內心自然會變得良善;若心專注於惡人的言論,內心就會變得惡劣。凡夫人的心沒有自主的能力,它一直隨著內外因緣而轉,所以大家一定要創造一個好的因緣,也即長期依師聞法。


淺談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

編輯:釋寬慧 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成佛是一段心路歷程,面對浩如煙海的經典,必須要在善知識的引導下,才能進行有次第的修學。善知識就像是一把成佛的鑰匙,指引我們通向成佛的階梯。善知識在修學的路上如此重要,修學者將如何親近善知識,本文將從五點說明親近善知識的重要性,具體展開說明善知識在修學路上起到必不可少的助緣,依善知識故,速能成就。關鍵字:善知識親近意義作者簡介:釋寬慧,閩南佛學院2009年本科畢業生。

學佛欲了生死,成菩提,度眾生,親近善知識至為重要。譬如嬰兒依母而生,依母而長,學佛者必依於善知識的慈悲加持培育,才能迅速趨向菩提之門。因為在菩提道上的每一步,皆需善知識的指點;每一分善根,皆需善知識的培養造就;每一歧途,皆需善知識來事先教誡遮免。

親近善知識乃修行之必須,《法華經》卷七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1〕《阿含經·佛說恆水經》云:“學問不值明師,安知天下有大道乎?”〔2〕

世間任何技術初學時,猶依老師的教授,更何況是利益今生來世的成佛之道,豈有不依善知識之理?而今五濁正熾,外有邪師誤導,邪緣引誘;內有無明障覆,煩惱動亂,時刻逼迫我人的身心,猶如無依無靠的孤兒迷失在空曠的原野之中,失去方向與目標。我等凡夫不知何法能適合自己,就好比一人擁有大量藥材而不知如何治病,而善知識正是起到醫生的作用,他能引導我們的修學。

善知識是修行者成就的親因緣,能指引行者,走出黑暗趨向正道。可見,學佛以親近善知識為前提,又以依教奉行為關鍵。一切教授的首要是不捨離善知識,善知識是修學路上的增上緣。

一、善知識的含義和具德

(一)善知識的含義

善知識音譯作迦羅蜜,迦里也曩蜜怛多。指具有正知正見,德才兼備,能引導眾生斷惡修善,趨向佛道的良師益友,又稱善友、親友、勝友。何謂善知識?《大涅槃經》云:何故名為善知識耶?善知識者能教眾生遠離十惡,修行十善,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複次,善知識者,如法而說,如說而行,自不殺生,教人不殺,乃至自行正見,教人正見,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聞智慧,復以是義名善知識。〔3〕

在修行路上,善知識是導師,具善法行,具正知正見,行者時常會遇到惡緣的侵入,善知識能幫助行者遠離惡法,趨於正道。尤其當今社會,一些邪教組織打著佛陀正法的旗號,顯現與正法相似的形象,迷惑眾生,讓人誤入歧途。《楞嚴經疏解蒙鈔》云:“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4〕因此具正知見的善知識,才能引導眾生遠離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能夠如法而說,如法而行。倘若見地不正,只能以盲引盲,遑論解脫?可見,佛法修行善知識是何等重要,在善知識身邊時常會體會到他們的悲心,時刻為眾生著想,受種種善行的感召力,努力向善知識看齊。

末法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華嚴經·入法界品》記敘善財童子於求道過程中,共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即上至佛、菩薩,下至人、天,不論以何種姿態出現,凡能引導眾生舍惡修善,入於佛道者,皆可稱為善知識。

(二)善知識應具的德學

修學佛法不能沒有師長,《宗鏡錄》云:“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5〕可見從六道輪迴的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需要有善知識引導。那么如何選擇善知識,這又是至關重要。圓滿的善知識,必須具足八種功德。《瑜伽師地論》云:“云何名善友性?謂入因緣故,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何等為八?謂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6〕

從以上論中可以看出善知識應具如下德學:

1.安住禁戒:謂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樂沙門性,樂婆羅門性,為自調伏,為自寂靜,為自涅槃修行正法。作為善知識,須安住禁戒,因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戒的內涵是調伏煩惱,作為師長要調伏弟子,首先必須能夠調伏自己,自己未調伏,而去調伏他人,是不可能的事。

2.具足多聞:謂若法宣說開示,國中後善,文義巧妙,獨一圓滿,清白梵行,於如是類眾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善知識對於經、律、論三藏典籍,博聞廣識,令求法者,於微妙的佛法,能夠受持實踐,語言上能廣為宣說。

3.能有所證:謂於佛法中有真實的受用,在禪定智慧上,有一定體會之人,才能引導他人。能證四禪八定,進入禪定安住境界,常作無常想,對於世間作不可樂想、過患想,又能證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4.性多哀愍:謂於他人常起悲憐,樂與其義,樂與其利,樂與漪觸,樂與安穩。見一切眾生漂泊在生死苦海中,內心非常哀愍,視一切眾生同兒女一樣,內心根本沒有一點隔閡,或執著心,純粹為度化眾生而傳布佛法,不為錢財、名利所動。唯以大慈悲為本,為救度一切眾生,出於生死苦海,入究竟涅槃而為說法。

5.心無厭倦:謂善能示現,善能教導,善能贊勵,善能慶慰。處於四眾宣說正法不辭勞倦,翹勤無墮,起發圓滿,為性好樂發勤精進。作為師長,應該勇猛不退卻地去修持善法,斷除惡法,對治懈怠、懶惰,以圓滿一切善業為最終目的。對弟子的法身慧命負責,無有厭倦,能夠善於引導鼓勵,宣說正法。師長心無有厭煩,弟子無論何時請教問題,都能歡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學佛的弟子,師長無有厭煩心。

6.善能堪忍:為人之師,德行應增盛於學僧,並常以德服人,能夠堪忍。因為每個人都願向比自己殊勝的人學習,不願向不如自己的人學。對於一切眾生能難忍能忍,對於他人誨罵,瞋恚不以報瞋。在道業上對於寒熱饑渴、蚊虻風日等能堪忍一切境界。

7.無有怖畏:在大眾中說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栗縮,辯無誤失,終不由彼怯懼因緣,為諸怖畏之所逼切。

8.語具圓滿:所講的法讓人易懂,眾生樂聽,善能從淺入深,慢慢深入引導,善於辯才,善於說法。

一個具德的善知識,猶如大船,能救度眾生脫離輪迴大海;猶如甘露,能熄滅業惑熾燃的烈火;猶如日月,能遣除深深的無明黑暗,現出正法的光明。慈如父母,對無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無有親疏、愛憎,平等慈愛;悲如河流,對無邊無際的眾生生起廣大悲心,尤其是對無依無怙的痛苦眾生更是迫切悲憫;喜如山王,不為嫉妒心所轉變,不為實執之風所動;舍如雨雲,不為貪瞋所擾亂。

具足以上功德,便可作為眾生依止,但在現今尋找具足以上所有功德的善知識確實困難。故親近善知識應觀德莫觀失,隨順莫違逆。

二、依止善知識是修學的重要資糧

依止善知識是修學的重要資糧。善知識是渡河的船師,陌生路上的嚮導,危險地帶的護送者。菩提路上積聚了福德和智慧資糧,若無善知識的護送,於內易被煩惱妄念之賊乘虛而入;於外易被妖魔所誘,誤入歧途,斷送善根。親近善知識能遠離惡友,時時修習善法,是圓滿修行的保障。修行路上能有善知識指導,可啟發內在的智慧,進行引導從凡夫而通往佛地。

(一)親近善知識的殊勝利益

親近善知識有殊勝利益,根據《華嚴經》云:善男子!其有修行善知識教,諸佛世尊悉皆歡喜;其有隨順善知識語,則得近於一切智地;其有能於善知識語無疑惑者,則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發心愿常不離善知識者,則得具足一切義利。〔7〕

親近善知識,能夠接近佛位。因為依靠善知識修道極其快速,善知識是諸佛的化身,若於師生信,諸佛見後歡喜,生生世世不會缺離大善知識。因所造業永不空耗,是故無論身處何處,善知識皆會攝持,不墮落惡趣,一切惡業與煩惱皆不能勝伏。因依善知識所傳的教授,可截斷積累惡業相續,往昔所造罪業也會清淨。即使果報成熟,也可轉為菩提果的方便,功德資糧漸漸增長,始終不會違越菩薩所應行。親近善知識能成暫時與究竟的一切利義,因法性無欺而因果不會空耗。自利利他,真實圓滿福慧二資糧。

不妨看一看古德親近善知識的行止:被譽為“名王拜首,勝侶摩肩,萬古風猷,一人而已”的玄奘法師,早年親近善知識,聽聞修學佛法,心有疑惑,誓願西遊印度,訪師求法。歷時三年,艱難險阻,終於抵達印度,後依戒賢論師研習經典。法師天資聰穎,慧力超群,勤奮修學,短短五年,透徹經論,融會貫通,道德學識日臻佳境。可見,親近善知識是修學的基礎。在善知識的攝受教誨下,很快就能將佛法的要義領納於心,如能恭敬誠心親近請教善知識,就會漸漸得到佛法的心要。

由上可知,弟子若依善知識的教言而行,就會得到善知識正見的加持,內心就會歡喜,努力修學,獲得福德、智慧圓滿,如上弦之月,迅速成就菩提,得大利益。善知識如此重要,我們應平等地發大願:“誠心祈願所有利益我法身慧命的善知識,時刻開示普賢行願,照明解脫大道,深入智慧大海,能在一切時處,恆時加被,無有疲厭棄捨之心,常發大願,生生世世不離善知識。”

(二)親近惡知識的過患

親近善知識固然功德殊勝,但是親近惡知識對於修學有障道的過患。俗話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正法念處經》云:於須臾頃,不近惡友,不與言說,不同道行。以何因緣不與同行?一切善業,近惡知識則為妨礙,是故不得與之共語去來同住。何以故?惡知識者,是貪瞋痴之所住處,有智之人應當舍之猶如毒樹。〔8〕

一切惡法生起的最大助緣就是惡友,違背佛法做一切不善法,只要惡友在你旁邊,他不知不覺就會影響你。就像毒樹一樣,從樹根到枝葉全都是毒,連吹拂毒樹的風吹到你身上都會使你中毒,你還完全不覺得,還覺得蠻爽快。故學人當於須臾之間,不應近惡友,妨礙修道,是貪瞋痴之所住處,有智之人當舍之如毒樹。作為修行者若沒有分辨的能力,就會被其所轉,帶入惡道,豈不悲哉?區分善知識與惡知識就看是引導厭離世間,還是引導貪著世間;是引導走向解脫,還是引導輪迴生死;是引導成佛,還是障礙成佛。

人身難得,如優曇花,我今已得;如來難值,過優曇花,我今已值;清淨法寶,難得見聞,我今已聞;人命不停,過於山水,猶如盲龜值浮木孔。今生得到暇滿人身,遇到甚深佛法,並有因緣出家,圓頂方袍,僧相現前,實屬不易。故在修學這條路上,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因善知識建立自己的正知正見,認真抉擇,自修其心,慎莫放逸,於道有益當親近,於道相違宜遠離。善知識就是佛法和我們之間的橋樑,真正要體悟佛法,善知識猶如一條路、一座橋樑,順著他的指引,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善知識能夠將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論體系與浩瀚無涯的佛典善巧地、深入淺出地、契理契機地教示,讓我們能夠明白人生的真相,領會佛法的真義,從根本上下手。所以說依止善知識是修學的重要資糧。

三、 親近善知識的態度和方法

善知識對於修學有如此大的殊勝利益,經過審察後,決定親近善知識,就要如理承事。那么作為修學者要如何親近呢?佛陀告訴我們求善知識,身心不生疲倦,見善知識,不生饜足,問善知識,不憚勞苦,親近善知識不退轉,供養善知識沒有間斷。在親近過程中,作為弟子應具三要,應生善心,離三過,具六想。

(一)弟子須具三要

不僅善知識需要嚴格的德相,做弟子的也要有嚴格的標準。在聖天菩薩著的《中觀四百論》中提出:“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作為弟子要具此三要,方可依師而修學。

1.正住:對於任何教派、宗派、傳承不生偏執,對於佛所說的法能信順受持,現在有些人偏重戒律而貶低學教理的;學顯宗的,貶低學密宗的;學大乘的,貶低南傳小乘的。要知道一切經論,皆是佛依不同眾生的根機而施設,不應生個人的偏見,而繆解佛意。對學習佛法的人來講,正住是非常關鍵的。

2.具慧:修學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善於觀察尋找真正的善知識,一旦認可,終身依止,不因任何違緣而捨棄;如果不具備智慧就似是而非,分不清邪與正。因此,學佛者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智慧,這智慧即正見,以智導行,速能成就佛道。

3.求法義:弟子對於佛法要有為法忘軀的精神,好樂佛法之心。佛為求半句偈而不惜生命,想想我們,今天不費鉅勞。值遇佛法,心中應生難遭遇想,好好珍惜今生的所得,現前所擁有的一切。如果對佛法不生希求心,遇到再好的善知識,即使佛陀再來,也無能為力。

以上這三個叫聞器,即具有聽聞佛法的條件。弟子要對法和法師尊重,若不對法和法師產生尊重心,就無法修成任何一法。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與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攝取善說。”第一是對佛法有廣大的希求心;第二是聽佛法時,要善住其意,也就是正住;第三是對法和法師起大敬重;第四棄捨惡說,攝取善說,也就是具慧。這四個是佛弟子的合格標準,即弟子的德相。所以,作為修學者,須具以上三要,作為修學的前提,才不至於走入邪道,迷失方向。

(二)弟子應發善心

善知識是修學成就的增上緣,在親近善知識時,作為弟子應以二十一種善心依止善知識。《華嚴經》云:複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任無疲倦故;應發如金剛心,志願堅固不可壞故;應發如鐵圍山心,一切諸苦無能動故;應發如給侍心,所有教令皆隨順故;應發如弟子心,所有訓誨無違逆故;應發如僮僕心,不厭一切諸作務故;應發如養母心,受諸勤苦不告勞故;應發如傭作心,隨所受教無違逆故;應發如除糞人心,離憍慢故;應發如已熟稼心,能低下故;應發如良馬心,離惡性故;應發如大車心,能運重故;應發如調順象心,恆伏從故;應發如須彌山心,不傾動故;應發如良犬心,不害主故;應發如旃荼羅心,離憍慢故;應發如犗牛心,無威怒故;應發如舟船心,往來不倦故;應發如橋樑心,濟渡忘疲故;應發如孝子心,承順顏色故;應發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9〕

弟子承事師長應和睦相處,恭敬依止。如大地承載萬物般,毫無懈怠疲厭。以一顆孝子之心對待師長,不違背師長的教誡。古德云:我慢高丘,不出德水。若自覺功德高於師長,便很難虛心接受師長的教導,不可能生起修行功德,故應以謙下心依止,身心調柔。如《真心直說》中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10〕我們應當了知作為弟子應如大車載重一般,無論師長交與的事情如何艱巨繁重,無厭煩心,無有疲倦、不厭其煩地依教奉行,受持師長的意趣,依靠信心與精進承事師長,如擺渡之船,無論來往多少遍,永不嫌棄疲厭。

總之,作為弟子應以如上之心去親近善知識,才能於修法上有益,才能在善知識的教導下,迅速增長自己的善法。

(三)於善知識處聽法應離三過:

修學者要真正學到佛法,得到法的真實利益,應精進斷除三種過失。1.若器倒覆:謂喻成見具足的有情,雖然身在堂內,由於成見,法水難以灌入。猶如盆器倒覆,雨水下得再大,也無法裝入盆內。具足成見、我慢貢高的人,雖然聞法,法水不入,難得法益。所以親近善知識聽法時,應放下個人的成見,方受法益。

2.縱然向上然不淨潔:謂喻邪見眾生雖能聽法,然而用世間種種不究竟的觀點,加以妄自評判。即便接受佛法,由於邪執,理解錯誤;或為了名利,亂傳邪見滲入的道法,欺誑眾生。

3.雖淨潔若底穿漏:此類眾生雖聽聞佛法,然而僅是薰習而已,並未加以思維真實受用,猶如盆底穿漏,難蓄法水,不得實益。有些人雖然聽法亦無邪見,但精神不集中,開小差,或聞後不思維,於法師所說法義不能牢記,由忘念等之所失壞。如此之類即是盆底穿漏,難蓄法水,不得實益。是故聽聞佛法應在善知識處善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是而行。真正從善知識處學到佛法,得到法的真實利益,作為學法者對於以上三過,應勵力斷除。

(四)於善知識生六想

1.於自安住如病者想:觀自己無始以來具足貪瞋痴等煩惱重病,於自己生起病人想,若不醫治危害累劫,生死流轉無有停息,苦不堪言。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須依名醫;遭到怨敵、強盜、野獸等恐怖危害時,須依止友伴;去海中寶洲取寶的商人,須依商主;想到達河對岸的船客,須依止舵手。同樣,要擺脫生死煩惱的怖畏,必須依止善知識。

2.於說法師住如醫想:當觀善知識能給予法藥治療我等煩惱重病。故諸勇求勝菩提,智者定應摧我慢,如諸病人親醫治,親善智者應無懈。故對善知識生良醫想。

3.於所教誡起藥品想:善知識說法教誡我人,為對治我人的病苦,應生難遭遇想,只有依藥去服用,才能身心安康。故對善知識教誡之法起藥品想。

4.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若聽聞佛法不能修行對治,煩惱之病,生死過患,永不能除,故聽法應起殷重心。如《法華經通義》云:“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11〕故對善知識所說之法生療病想。

5.於如來所住善士想:善知識代佛宣法,若作佛想,就會生起極端恭敬之心,於法生難遇想,而能隨順受持。印光大師云:“於三寶所,有一分恭敬,即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全無恭敬,全無利益。”故我們對善知識應生佛想。

6.於正法理作久住想:修學者求法,不但為了自利,還要利他,作如是思維,我於善知識處聽來的法,對自己負責,對眾生負責,能夠續佛慧命,令正法久住,廣利有情,使一切眾生,脫離生死苦海,永免輪迴,讓他們都能得安樂,時刻銘記“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教誨。

親近善知識,就是一個發心,最主要是態度誠懇,方法得當,發無上菩提心、清淨心、慚愧心。真正親近一位善知識,要將自己的身口意向他報告、向他打開,是一種校正、一種鼓舞。具此心才能與法相應。

四、 日常生活中如何發現善知識

諸佛菩薩皆因善知識而得以成就,那么作為修學者在日常生活中又如何發現善知識呢?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四記載有三種善知識:一者外護善知識;二者同行善知識;三者教授善知識。

(一)三種善知識

1.外護善知識外護是指僧侶以外的在家人﹑緣族親﹑檀越等,為護持佛教的善行之人。如供給出家人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來助其安心用功辦道,或盡心護持佛法的弘揚。出家修學佛法,如果沒有外護善知識,想要有所成就那是很難的。試觀生活起居皆是居士供養,故要將身心安於道業上,才能報眾生恩。2.同行善知識同行就是好的同學﹑同事﹑同參道友,在修學的道路上,能以種種方便善巧來促進你,精勤修學;當你放逸時,能在旁邊提醒幫助你;當你迷失時,能設法引導你;當你病痛時,能不捨棄,耐心照顧你;當你成功時,能歡喜讚嘆你,在修學路上更進一步,同行善知識能夠助我們早日成就道業。3.教授善知識教授者即精通佛法,能宣說般若,能示以正道,善巧方便演說一切佛法,使能解決生死大事。總之,此三種善知識,是修行入門的基礎。外護善知識,在物資上四時供養,令行者身安;同行善知識,在修行路上處處給予鼓勵與提攜;教授善知識,能夠幫助開顯上乘修法,直入真性。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中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12〕故善知識是修行途中所有激流暗礁的過來人,引導我們避開重重陷阱,順利向成佛前進。

(二)善知識的體現

善知識沒有固定的界限,由以上三種善知識,使自己對佛法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此時善知識不僅僅局限於出家眾,而是對己在修學路上,有所啟發的一切眾生,皆可稱為善知識。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他以一個孩子的好奇心出發,經文殊菩薩的指引,明白了人生的道路,要發菩提心,造福人間,利樂有情。以此為宗旨,不辭千辛萬苦爬高山﹑飄大海﹑闖王宮﹑進民窟﹑上刀山﹑下火海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無論是大到國王﹑大臣﹑航海家、商人、音樂家、醫藥家,小到外道、老人、小孩、男子、女子等他都一一去參訪。讓我們先去看看《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是如何去參學的,下面舉三個事例來說明,也可以學習一下善財童子是如何參訪善知識。

1.善財來到樓閣城向婆施羅船師學習:作為修學者要有正確的方向目標,要有堅強的毅力,不為巨浪嚇倒,不因暗礁而畏退,朝著星宿指引的方向,才能到達目的地。善財經婆師羅的教誨,懂得從煩惱深淵到達菩提彼岸,以正見作導航。

2.參拜鞞瑟胝羅居士:善財南行來到善度城,向居士學習,寂然沉思,觀照自心,隨時打掃思想上的邪知邪見,如此才能身心自在,得法自在。善財在這打掃廁所的實踐中,證悟出菩薩行的根本真理,不斷清除三毒。

3.參拜德生童男有德童女:善財來到妙意華門城,向童男童女學習到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相存,無有好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善財領會到,有為的幻化,無為的真理,感到遍身輕鬆,內心寂靜,智慧廣博。

善財因此從他們身上不管是思想上,還是道德技藝上,領會到活生生的佛法,學到書本所沒有的知識。可見一個人不能如井底之蛙,將眼光局限於某一點上,而應站在山頂,打開視野,將眼光擴大,放眼看世界。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小事,乃至於世界萬物微細處,都是自己參學的榜樣,如此才能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善知識以身體力行的教育,常帶一顆慚愧心、虛心求學的心,才能不斷提升自己。正所謂“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善財帶給了我們啟發,他是如此低下地向一切善知識請教學習。作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又如何去發現善知識呢?以下從三大方面來闡述:

(三)在日常生活中時刻發現善知識

1.做人態度上的善知識:現實生活中善知識的表現各有不同,有些善知識表現在外,處處為他人著想,時刻做利益眾生的事業;有些善知識,直言相勸,引導身邊的人;有些善知識,時刻為他人排憂解難,當病痛時,給予安慰與照顧。

2.待人接物上的善知識:有些善知識,看見朋友貧窮困窘,盡力幫助,不計報酬;有些善知識,與人交友,心包太虛,唯在佛法上增益;有種善知識,與道友精進相惜,法上共增益;有種善知識,將感恩刻在石頭上,將仇恨寫在沙灘上,相互感恩。

3.處世風格上的善知識:有種善知識,處世以和為貴;有種善知識,見對方偏離正道,設法令其舍邪歸正。有種善知識,看到對方懶惰,不理生計,勸他勤於勞作,一點一滴做好身邊的每件事。

由此可見,善知識無處不在,只要用心觀察,日常生活中身邊的人事都是善知識,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人是生活在群體當中,必定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在交通、通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聯繫很密切,對我們的影響是無孔不入。如果不能夠正確地認識惡友及惡法,就很容易隨波逐流,想要學佛進步確實很困難。古人說“見賢思齊”,只有通過親近善知識、善友,努力營造周圍的修學環境,學佛才能上路,並一步一步、一點一點得到增上。讓我們打開智慧的雙眼,學會善於發現周圍善知識的優點,提高自己的品德,涵養自己的心性,做到身心安穩、行為規範,漸與佛菩薩接近。

五、親近善知識對修學的意義

父母生養了我們色身;老師教給我們知識和學問;而善知識教給我們佛法,讓我們沐浴在法性的光明之中,學人要時刻憶念善知識的恩德。《華嚴經》卷十三中說:

善知識者能救護我,令我不墮一切惡趣;善知識者,能引導我,令我得入平等佛慧;善知識者,能顯照我,令我了知諸夷險道;善知識者,能開示我,令我解了大乘奧義;善知識者,能曉悟我,令我速到一切智城;善知識者,能誨諭我,令我趣入法界大海;善知識者,能勸誘我,令我普見三世法海;善知識者,能教授我,令我得與眾聖集會;善知識者,能增長我,令我出生一切白法。〔13〕

要聽聞正法必須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是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是成佛的燈塔。所謂“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外在有善知識的攝受,內在要自己精進努力,若一向依仗善知識乃得解脫,無有是處。今生能幸遇佛法,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大覺佛陀的善知識,聽聞無上如來聖法,也得到了修學圓滿教法的條件,如果自己不珍惜,不去修學,從何得到聖果呢?因此,要學佛法,得到證悟,不僅僅是善知識的問題,更主要的還是自己。佛陀給我們指出了解脫之道,是否能到達涅槃彼岸,就要看自己的了。

修學者在修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思維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同時也要思維生命的無常。明代大學士文嘉寫的一首《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想想我們有多少青春可以這樣耗下去?看到死亡頻頻在身邊發生,不知道自己生命中剩下的時間還有多少,心中感慨良多。所以應發心、精進、用功從當下做起,從自己做起,這才是最重要的!把握當下才是對人生苦短、生死無常這個基本原理深刻的體會,依著善知識的教授教誡行持,在心地上精進用功。按照聞思修,戒定慧的次第一步一步地深入,不斷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發無上大菩提心,弘揚正法,令正法久住,續佛慧命,走解脫成佛之路。通過學修佛法,把我們的心與法界融為一體,這才是親近善知識的真正目的。

結 語

在這漫長的修學歷程中,親近善知識是關鍵,通過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堅定自己的信心,在善知識的提攜呵護下,才能樹立起正確的正知正見。善知識就如黑暗中的燈炬一樣,照亮修行人的道路,依善知識的開示,能見到自心無明黑暗中隱藏的佛性寶藏。《宗鏡錄》云:“猶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14〕唯有親近善知識,才能聽聞正法,由此引發般若。佛陀大智者,皆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悉免生老病死。佛尚且是因親近善知識而成就,何況是我輩凡夫呢?若無善知識指引教授,將會迷失在浩瀚的法海中,所以當親近善知識。主要參考書目:1.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2.北涼·曇無懺譯:《大般涅槃經》。3.唐·玄藏譯:《瑜伽師地論》。4.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5.宗喀巴大師造,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6.索達吉堪布講:《入菩薩行論》,五明佛學院印。7.益西彭措堪布講:《如何依止善知識》,五明佛學院印。8.《閩南佛學》(第四輯),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5版。〔1〕《妙法蓮華經》卷七,《大正藏》第9冊,第60頁。〔2〕《恆水經》卷一,《大正藏》第1冊, 第817頁。〔3〕《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大正藏》第12冊,第510頁。 〔4〕《楞嚴經疏解蒙鈔》卷六,《卍續藏》第13冊,第699頁。〔5〕《宗鏡錄》卷二十九,《大正藏》第48冊,第589頁。〔6〕《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大正藏》第30冊,第417頁。 〔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六,《大正藏》第10冊, 第358 頁。 〔8〕《正法念處經》卷三十,《大正藏》第17冊,第176頁。〔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七十七,《大正藏》第10冊,第421頁。〔10〕《真心直說》卷一,《大正藏》第48冊,第999頁。〔11〕《法華經通義》卷一, 《卍續藏》第31冊,第532頁。〔12〕《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大正藏》第48冊,第350頁。〔1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十三,《大正藏》第10冊,第722頁。〔14〕《宗鏡錄》卷二十九,《大正藏》第48冊,第586頁。


善知識猶如滿月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一位名叫生漏的婆羅門前往佛陀的處所,和其他比丘相互問訊後退坐一旁。當時,生漏婆羅門請示佛陀:「應該要如何看待惡知識?」佛陀回答:「當如觀月。」婆羅門再請示:「那應當如何看待善知識呢?」佛陀同樣回答:「當如觀月。」婆羅門說:「您現在只是略說而已,沒有廣演其義,希望您能詳細說明,使未能明瞭者皆能領悟。」佛陀告訴婆羅門:「我現在就為你開示,你要專心諦聽,並且好好思惟。」

佛陀對生漏婆羅門說:「惡知識猶如月末之月,晝夜周旋,漸漸減損,甚至有時還會隱沒不見。惡知識因漸漸不信佛法之故,所以不守戒律、不聽聞佛法、不願布施,沒有智慧;因爲如此,命終後將墮入地獄之中。而月初的月亮經歷晝夜,光明漸增,漸漸盛滿,直至十五日之夜即圓滿具足,一切衆生沒有不看到的。善知識因愈來愈相信佛法,所以遵守戒律、聽聞佛法、歡喜布施,智慧增長;也因爲如此,命終將生天上善處。所以,我才會說善知識趣向滿月。」接著,佛陀說了一首偈子:

「若人有貪欲,瞋恚癡不盡,
於善漸有減,猶如月向盡;
若人無貪欲,瞋恚癡亦盡,
於善漸有增,猶如月盛滿。」

佛陀勉勵生漏婆羅門應當學習如初月般,善業漸增。生漏婆羅門聆聽開示後隨即讚歎:「佛陀,您說的真是太好了!我如黑暗中的人得以重見光明、迷路的人找到出路。請允許我成為受持五戒的佛弟子,我將終身持戒無有違犯。」佛陀應允後,生漏婆羅門歡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八》

省思
佛陀的出世,使我們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在無助的時候得到安穩的依靠,不再迷惘不安;佛法猶如一艘法船,帶領我們遠離惡道,增益戒定慧法,遠離貪瞋癡煩惱,航向善道。親近善知識,才有正確的歸依、正確的知見,道業方能日漸增長,人生才能離苦得樂。


善知識與精進不放逸

有一次,尊者阿難從禪修中起來 去見佛陀報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剛才在禪修中這樣想:如果能有善知識的引導,解脫涅槃的修行,就完成一半了!」

佛陀指正尊者阿難說:「不要這麼說,阿難!為什麼呢?因為有善知識的引導,必能圓滿完成清淨的修行。我也是因為有善知識的助益,才證得了無上等正覺,然後成為他人的善知識,教導眾生以『依遠離、依離貪、依滅、向於捨』修七覺支、八正道,度化無數深陷於生、老、病、死的眾生,讓他們超越而免於生、老、病、死的。又,阿難!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能跟隨善知識修學,就有助於信、聞、施、慧等德行的增長與成就,就像月亮從初一到十五漸漸地變圓、變亮一樣。由於跟隨善知識修學,有這樣的方便與利益,所以說,具足善知識,是全梵行者。」

**************************************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憍薩羅國的國君波斯匿王,來拜訪佛陀,想要佛陀印證他的一個看法。

波斯匿王說:「世尊!我獨自沈思,認為世尊所教導的正法,可以讓人當生就遠離苦迫煩熱的燒灼;沒有時節的限制,就能自覺自證。佛陀實在是我們的善知識、善同伴,不是惡知識、惡同伴。」

「是啊,

大王!依我教導的正法與戒律去修學,就是結交了善知識、善同伴,而不是惡知識、惡同伴,因為我可以引導深陷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眾生,趣向解脫,成就解脫。

大王!過去阿難比丘曾經來告訴我,他在獨自沈思時,認為有善知識的引導,就可以算是修行的一半了,我告訴阿難比丘說,有善知識的引導,不只是修行的一半,而是修行的全部,因為善知識能引導比丘依遠離、依離貪、依滅、向於捨而修七覺支、八正道的緣故。

大王!所以,您不能沒有修學的善知識、善同伴,您應當這樣修學。

大王!要有善知識、善同伴,則不能不依於對善法的不放逸。

大王!不僅您應當依著不放逸,安住於不放逸,也應當要讓國王的後宮眷屬、文武百官、平民百姓們常常想到:我們的國王依著不放逸,安住於不放逸,

我們也應當依著不放逸,安住於不放逸。這樣,國王不但以不放逸護衛著自己,也護衛了您的後宮與庫藏。」

**************************************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教導比丘們說:「

比丘們!在我們自身以外的所有因緣中,除了善知識、善同伴外,我不見有任何其他因緣,能讓惡不善法不生起,已生起的斷除;能令善法生起,已生起的增廣。

比丘們!善知識、善同伴,能讓貪慾、瞋恚、貪睡、掉悔、疑惑,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等惡不善法不生起,已生起的斷除;能令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善法生起,已生起的增廣。

比丘們!相反的,除了惡知識、惡同伴外,我不見有其他外在因緣,能讓惡不善法生起,已生起的擴大;能令善法不生起,已生起的萎縮、消失。」


善知識的條件

大家學佛經常聽人講到善知識這個名詞。要聽善知識的教導。那麼什麼才是善知識呢?

佛在《未曾有因緣經》中講到:

要須方便。令得滅罪。何謂方便。謂善知識。何謂善友。謂正見人。是為善友。常以正教。調伏其心。何謂正教。謂觀無常苦空無我十二因緣。纏著生死。修四真諦見苦斷習證滅修道。行六波羅蜜。四無量心。是為方便。

世尊在這裡講的很清楚,要想滅除業障,就要有善知識,或者說好的方法。善知識其實就是好方法。不過善知識已經由好的方法的概念演化成了能夠教授佛法有智慧的人,而成為專指人的稱謂。或者說是善友。那麼什麼是善知識,或者說善友呢?這裡講:用正教幫助別人調伏其心的人才是善知識。

那麼什麼是正教,那就是用四法印,十二因緣為綱領的方法。修行苦集滅道、行六波羅蜜、四無量心的佛法才是正教,才是善知識。所以我們在聽聞佛法的時候一定要看看講法者所宣講的內容是否符合佛講的十二因緣和四法印。符合的才是善知識。

在《華手經》中講:「若有四法,當知是為善知識也,何等為四?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礙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於正法,四者常能隨順教化。」

第一,就是能夠引導人入善法,不能引人入邪。所言善法不是我們普通人認為的善,世俗的善。而是佛法中的標準。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這是善的標準。

第二,能夠障礙阻止他人入不善法。能夠引導大家遠離不善。何為不善呢?就是十善的反面: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慾、嗔恚、邪見。遠離這些不善之法。

第三,能夠教導人學習修證正法。這一點就是上面所提,以正教幫助他人調伏其心、修證佛法,這也是善知識的必要條件。

第四,能夠始終致力於按照其情況適當地引導教化眾生,這也是善知識的必要條件。

對於善知識的標準,我們大致明白無誤,這樣才能在佛法修學的時候瞭解該聽誰的,向誰請教。當然《華手經》中有一句話:「善知識者,謂諸佛是」。就是說諸佛世尊肯定是善知識無疑。我們如果按照世尊的教導來奉行,是不會走錯路的。


佛曾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繫念思維,如說修行」,說為預入聖流所必備的四大條件,這可見親近善知識的重要了。 

當時,卡拉瑪人們來見世尊。頂禮世尊後坐到一旁,跟佛陀世尊說:我畢恭畢敬地頂禮世尊,請問世尊:有一些出家人,他們說自己的法是最好的,而看不起別人的法,說別人的法是卑微的。但別的出家人,也是說自己的法是好的,讚美自己的法,而看不起別人說的法,說別人的法是卑微的。我禮敬世尊,我們很懷疑在他們之中,哪些法是真的!誰的法是謊言呢?” 世尊說:卡拉瑪人們!你們的懷疑是對的,你們是應該懷疑的,是應該的。卡拉瑪人們!你們要: 

一、不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 
二、不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三、不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 
四、不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 
五、不因為根據邏輯,就信以為真。 
六、不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七、不因為符合常識外在推理,就信以為真。 
八、不因為符合自己的預測、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 
九、不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十、不因為他是導師、大師,就信以為真。
 

怎樣才算是善知識呢﹖ 

不是因為他徒眾多,寺院大,相貌好,或者是世法場中的多知多識。 而是因為他有︰ 
(1)
「證」德,指三學修證︰戒清淨成就,定成就,觀慧成就。 
(2)
「教」德︰深入經藏,成就多聞,能開示導引學眾,進修大乘正道。 
(3)
「達實性」︰實性是正法的別名,這或者由現證慧通達,或是從聞思教理得通達。 
(4)
「悲湣」︰有慈悲心,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而是能清淨(為利益眾生)說法。 
(5)
「巧為說」︰成就辯才,能善巧方便的為眾說法,所以容易瞭解,容易得益。 

如成就這些功德,那就是了不得的大善知識了! 

可是末法時代,全德的善知識,是難得遭遇的;

 總之,要依止善知識,就是要依止自已心中的正見和正思惟(八正道的前兩個)。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但是很多人會因為有我執,而在第一時間染污它,而變成見、思二惑。

要如何依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下手,可以依三十七道品的方式來漸修,層次是先依止四念處、再依止四正行、再依止四如意足、再依止五根、再依止五力、再依止七菩提分、再依止八正道分。最後全修完了,可得正定(大乘阿羅漢的果位)。

如何知其為善知識?->你的心中完全熟知四念處、四正行、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的修行,之後,你心中所生得見解就自然是正見,而你的思惟就自然是正思惟,另言之,你的知識就自然是善知識。所以善知識指的是心中的善知識,而非心外求法的去找一個叫做「善知識的人」。(心外求法往往會被騙的很慘!)

末法時期,何處尋名師、善知識?如何判斷?

走錯路也未必不好,怕的是一輩子都在錯中錯,那就不好了. 

學佛不必害怕走錯路,不管學什麼,常保自己的"覺知心",對任何諸多的事理一定要持保留的態度. 

不管經上講的;師父說的;電視上聽的;書上讀的;網路看來的,千千萬萬都不能信以為真,一定要持保留的態度.而這種的保留要等到自己去親身印證才是屬於自己的,餘者無法親證的部分一定要持續保留,千萬不可信以為真.

名師與善知識不需要去判別,一切隨緣.當仁者的心安,能隨緣而遇不去求,則仁者定成上根之人,而萬法皆成名師;皆是善知識。


修道者應跟什麼樣的人常待在一起

宏海法師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修持門中的第九個版塊,叫做淨侶門。伴侶的侶,也就是同行善知識。

一個修道者,念佛人,應該跟什麼樣的人常待在一起。因為我們的一切悟性呢,沒有善知識發不出來。我們的一切惡法呢,惡念呢,沒有善知識控制不住。

所以說我們修道就是看跟什麼人打交道,人以群分。就像風一樣,你這個風是從栴檀林刮過來,風就是香的。你這個風是從茅坑廁所那邊刮過來,這個風就是臭的。所以看看我們行道求友,應該嚴格地來抉擇淨穢善惡差別。

第一、一個山林閑適之友當近,能止躁心故。就是與世無爭,好安靜,這個不圖熱鬧的,應該親近,能夠讓我們的躁動的心歇下來。

第二、一個嚴持戒律之友當親近,能淡化我們的慾望。被他身上的戒氣所感染。

第三、智慧廣大之友當親近。因為他能夠指點我們迷津,當我們正好有一個問題出來過不去的時候,疑心生起來的時候,他能夠讓我們斷疑生信,一番指點。

第四、總持文字之友當近,能決疑難故。就是他對經教呢,非常成竹在胸,隨便一個你哪裡,那麼他都能給你作一個辯才的通達,會通。

第五、寂寞枯槁之友當近,能恬進取故。就是看到他道心非常的堅固,甚至修行修得比較憔悴,看上去有一種,可是道氣十足,這樣的人讓我們不斷地進取,生慚愧心。

第六、謙卑忍辱之友當近。為什麼?能夠幫助銷除我們的我慢。

第七、直心忠告之友當近。為什麼?他發現我們的過失了,會給我們指出來,那麼這樣的話,幫助我們把很多惡業就控制在萌發階段。

第八、勇猛精進之友當親近。為什麼?因為能夠速速地跟他修行,得到這個道果,因為精進的話,成道快。

第九、輕財好施之友當近。本來我們人人現在就慳貪勁兒十足,那麼一個比一個吝嗇的話,那好了,大家都成守財奴了。所以能夠捨的朋友,在我們旁邊,能夠提攜我們的佈施心。

第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友當近。特別慈悲,特別講道義,為別人呢,不惜忘我,這樣的話能摧人我等執故。

如果沒有這些朋友怎麼辦呢?當屏人獨處,自辦道業。就是那你自己修行,不要跟人打交道,為什麼?以像設為師,佛像為師。以經論為侶,以經論三藏教典為伴。

其他嬉戲之徒,寧絕勿通。就是這些不善友,壞你的道業,拉你下水的,寧願不跟他來往,也不要顧這個人情。為什麼呢?如在一個花園裡邊,雖無佳華,不植臭草。雖然沒有上好的百花齊放,但是我寧願讓它荒著,我也不種這些臭的這些植被,更加地熏習得味道不正,因為不但沒有觀賞的價值,還讓人生厭惡心。

這就是我們擇善知識的標準,同行善知識,也是我們成道的大因緣。


用佛陀的標準,來選擇具德善知識!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說:「比丘們!尚在修學而無他心神通的比丘,如何透過觀察驗證,知道那是真正的具德善知識呢?」

「世尊!您的教導,是我們了解法的根源,請為我們講解吧!我們定然銘記於心。」

「比丘們!你們可以從眼睛看、耳朵聽兩方面來觀察驗證。因為,全然正覺者的言行,必然無任何污穢;
必然不會出現時而明凈,時而雜染的間雜情形;
必然是一向乾淨,而非暫時的潔凈;
必然無自滿傲慢之類的過失顯露,不論是出了名之前或之後;
必然是自然流露正行,而不是因為顧忌、害怕什麼才自製;
必然因內心全然斷除欲貪而展現離五欲,不論是與僧團共住或獨住;
必然不會鄙視和嫌棄他所教導的任何學生,不論他修得好不好。

除了眼見、耳聞的觀察驗證之外,還要再進一步當面詢問,以確認以上諸點。
一位真正的具德善知識,面對以上諸點的當面詢問,必然會一一予以肯定的回答。

比丘們!學生應親近能這樣說法的具德善知識:
對法以層層深入來教導;
跟他學法的學生會越來越受人尊敬;
能以善惡對比呈現的完整方式教導;
使學生得以從明確的教導中,生起對正法的現證慧,達成證果,乃至於解脫。

這樣,學生就能對具德善知識教導的正法,對僧伽修行的正道生起凈信。這樣的凈信,對別人有關佛、法、僧伽是否究竟的質疑,能很有自信地給予肯定的回答。
比丘們!任何人只要能根據以上所講的各點來觀察驗證,就能堅固地建立對佛法和具德善知識的凈信,不為其它任何人所動搖。
節選自《中阿含第一八六求解經》


末法時代怎樣尋找善知識

問: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怎麼樣去尋找自己的善知識?

大安法師答:是啊,確實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善知識會說這句話,邪知識邪師也會說這句話,所以你也就分辨不出到底誰是邪,誰是正。真假孫悟空在這裡面,你辨別不出來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他太像了,能夠變成假孫悟空的也太有能力了。

所以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很多初心修道的人,就是第一步沒有踏准,成了魔子魔孫,求升反墮,誠為可憐者啰。這個時代善知識難遇喲,但怎麼辨別善知識?這個善知識首先是知見正確。但知見是否正確,你怎麼辨別呢?依「真空妙有」。

他有這個四念處的智慧,對苦、空、無常他有個基本把握,就是小乘的三法印、大乘的一法印——他能夠跟這個講的比較接近,這是你第一個判別。就是你拿佛經的聖言量跟他印證一下:他說的跟佛的聖言量差不多,他是善的;如果他篡改佛經,離開佛經講自己一套,這就邪啦。再就從行為層面:善知識都是要持戒的,善知識對五欲不會去猛利地追求的,善知識雖然不能真正無我,但是他至少是淡化我執的人,善知識要有一種慈悲心。

當然說這些話,仍然是太難辦了,因為有時候邪的東西他裝成這個樣子——裝得比真的還像。就好像現在有很多人搞經懺佛事,說這個燙了戒疤的就是真和尚,沒有燙戒疤的就是假和尚。於是那些搞經懺佛事的假和尚,他也去燙個戒疤,燙得還挺像那麼回事。你怎麼認為?他就裝得很好,所以也很難辦。

還有個方法——向古人學習,現代人風險太大,以古為師。所以大家可以向凈宗十三祖,比如說你學慧遠大師的——這沒錯絕對正確——善導大師的、蓮池大師的、蕅益大師的、印光大師的正知正見,按照這些祖師的著作——你就把這個作為善知識。然後念阿彌陀佛,把阿彌陀佛作為自己的大導師,這樣你就走到一個非常穩妥的道路上。

要麼你一天到晚像追星族似的,今天這個法師你去追星,明天那個法師你追星,後天有個活佛來了,趕緊讓他摸摸頂,有個上師來了,你那是五體投地。你都沒有辨別能力啊。

所以現在確實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時代,多看《印光法師文鈔》,多念佛號。你如果念佛念念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智慧光、無量光在加被我們,自然這個彎曲的心進入名號的這個竹筒裡面,我們的心也就正直了。直心是道場了,我們就能夠把阿彌陀佛的正遍知海,來轉化為我們自己的智慧、我們自己的知見。最終還要落實在老實念佛上。(文/大安法師)


大安法師開示:怎樣恭敬善知識?

第二是奉事師長。父母養育了我們的生命,師長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德,以及修心養性,法身慧命的栽培,對我們很有恩德,我們要奉事師長。古人對師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啊!那種師生之間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尊師重道,恭恭敬敬。那麼到了現在,我們也覺得啊,世風澆漓啊,這種師生關係,在現在的大中小學,已經衰微到了可悲的地步。我原來是做老師的,也是感覺到一年不如一年。在高等院校,一般評判他狀態的好壞與否,師生關係是一個很重要的參照係數。現在很多大學的教授,由於受這種市場經濟影響,使得這種師生之間的道義感情,這種紐帶,越來越淡薄。學生覺得,我是交錢來學知識的,你給我傳授知識,我們是一個買賣關係,交易完成了,在大街上,見到面,可以不打招呼。那麼,上課的時候,那種恭敬也看不到了啊。我原來在學校的時候,有個老教授,他有一天下課的時候,氣呼呼地出來了,一邊說著「太不像話了!太不像話了!」我們都知道他有點高血壓,趕緊安慰他,不要生氣。「有什麼事啊?」他說他上課的時候,叫了一個同學起來回答問題。那個學生也沒有預習,他就說他不知道。不知道就行了,那你就坐下來。只是說了一句:「下課注意溫習功課。」這個學生反而還生氣了,他站起來就走,而且走出門的時候,那個門還「咣當」一下。這下就把這個老教授氣壞了,以前可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這是一堂必修課,本來是不應該走的,他走了,而且還這樣帶著好對不起他的樣子。本人原來在學校也碰到這種事情。我正在講儒家文化,怎麼改造命運,這時候一個學生站起來,他就走。我說:「你幹嘛?」「我不愛聽啊!」我說你給我坐回去。然而,他卻揚長而去。我那時候也很氣啊,好像也是有些發抖。但我那時候不能拍桌子,因為還有很多學生在那裡,我就說好好好。事後,等下完課,我讓班長把他叫來。我說你今天上課的情況,你這種舉止會怎麼樣,你是不是覺得有錯誤啊?他說我沒有錯誤。我這個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我很坦率,很真誠啊。你看看,沒有起碼的那種涵養。事後,我了解到,原來從高中開始,他們就是這個樣子,已經形成習慣了。在念高中的時候,想聽就聽一聽,不想聽就走。現在很多學校,那些專業課,比較好的課,他也不來聽。不來聽,有時候,是父母在那裡聽。所以,我們看到,古人的那種師生關係,到了現在,真的是變得很糟糕。我覺得在佛教里還比較好一點,還有一點尊師重道的樣子。

在這個時代,我們尊重師長,選擇善知識,尤其要有眼光。比如我們居士去求法,對一切出家的僧眾都要平等地恭敬。但是你要去向哪個法師請法,就要有智慧的觀照了。七覺分裡面,擇法覺分放在首位,尤其是選擇善知識。在這個末法時候,選擇善知識的標準是正知正見,你不要把標準看錯了。看到哪個法師知名度最高,錢最多,地位最高,那就是善知識,不一定的。往往這個法師、善知識、弘法人士的水平怎樣,是取決於信眾水平怎麼樣。所以,我們看他是否有正知正見,哪怕他身上有一些毛病、缺點,我們看他的正知正見,跟著他學。毛病缺點在這個時代,我們不要用完美的標準尺子去要求師長、善知識,那是不可能有的。在《圓覺經》裡面,就談到過這個問題。《大智度論》有一個比喻,就好像某個人儘管長得不好看,身上也很穿得很襤褸,似乎不怎麼樣,但是他手上有一個火把,你夜間走在山路上,最重要的是這個火把,不要去計較他長得怎麼樣,不念其短,火把能照亮你走的路,你就取用他的這個火把嘛。

「不念其短」,而且對師長真的要作如佛想。這個很重要,不是這個善知識需要你把他看得很高,因為你通過對善知識高看一眼,你的恭敬心上來,對你有好處。所以,這個恭敬很重要。侍奉師長裡面,「奉」就包含恭敬,有恭敬他才會侍奉。如果他輕慢的話,他是不會去侍奉的。那麼,佛在經典當中講的,對於一個弟子,對師父,對和尚阿闍黎的恭敬,要到什麼程度啊?每天要去頂禮。請法的時候,要跪在那裡請法。走路的時候,不能踩著師長的影子。而且,回去要退著走。到很遠的地方,再恭敬頂禮三拜,再慢慢走。如果和尚阿闍黎在裡面沒有時間,門關著,不理睬你,你不能隨意闖門進來,你要在門口頂禮三拜,右繞三匝,再回去。那麼,如果對和尚阿闍黎,你不能說他壞話,如果你說了一句和尚阿闍黎的壞話,都要到地獄裡面去,六十小劫,遭受苦報啊。這是《佛說正恭敬經》這本經里講的。阿難聽了後,淚流滿面,因為末法的眾生不可能有這個恭敬心,恭敬心生不起來。那麼,和尚是給你受戒的和尚,剃度受戒的和尚。阿闍黎是什麼,只要有一位法師給你講過一個偈子(四句為一偈),就是你的阿闍黎。你對這個阿闍黎說一句壞話,都會墮到地獄去,那是非常嚴格的。所以,現在眾生確實很難做到。由此,為什麼印祖再三講,有一段話在印祖文鈔反覆提到:有一分恭敬,則滅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滅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全無恭敬,雖種遠因,其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這種恭敬很重要,然而,現在我們眾生煩惱很重,我慢啊,驕慢啊,什麼人都不放在眼裡。所以,他就很難生起恭敬心。

奉事師長,恭敬師長,對自己有好處。有這麼一個公案: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優婆夷,她信心很好,每半個月要到僧團,請一位比丘師父來家應供。僧團一般就是按照戒臘的次序來派比丘去。哎,有一次,差到一位年老的比丘,這位年老的比丘開始不願去,但是,這是按照戒臘排下來的,不能不去。他就去了,這位優婆夷給他好吃的供養,用完齋之後,又供養了他衣料。供養完之後,她就去搬了個小凳子,小床,就在旁邊,在那裡靜坐。這是為什麼呢?就是意味著,這位比丘得到居士的財供養之後,他要進行法供養啊。這也有個交易行為啊,一般它是一個規矩。但是,這個年老的比丘為什麼不敢來呢?因為他不會講法。但是他一看到這個優婆夷,在那裡一坐,他就慌了,自己說不出來。他看到優婆夷在那裡,閉上眼睛,他就偷偷地遛了。但是,這個優婆夷她很恭敬,靜靜地,用恭敬心在聽,她坐在那裡就在思維:身無常,心無常。思維思維,就證到了初果。證到了初果,這位優婆夷很高興。今天請到的是位恩師,由於他說法,由於他的加持,讓我證到了初果。她就要感謝他,再睜開眼睛一看,這位比丘師父不見了。不見了,她就到寺院去找他。這個老比丘一看這個優婆夷來找他,他心裡就更加忐忑不安。你看看,我沒有和她講法,現在,她來找我的麻煩,他就到處躲。這個優婆夷是下定決心,非要找到他不可。最後躲不過去,就勉強出來。這個優婆夷頂禮,至誠感謝恩師。哎呀,這個老比丘聽到這個情況,心裡生起了慚愧心。你看看,一位優婆夷都證到了初果,自己還這麼苦惱,什麼都不會。所以,這位比丘也非常精進、努力,過了幾個月,這個比丘也證到了初果。所以,這個優婆夷她不是說怎麼樣怎麼樣,就是靠恭敬心得到的利益。恭敬心首先是對自己有好處啊。阿彌陀佛大願裡面,就有要求,讓他座下的聲聞菩薩弟子對佛要有恭敬心,不是阿彌陀佛求這些弟子恭敬,因為恭敬心對弟子修行太有好處了。這是侍奉師長。如果對於不是正知正見的某個善知識,他就不是善知識,是冒充的善知識,你可以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末法時期如何辨別善知識

《涅盤經》云:“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  “清淨法寶,難得見聞。我今已聞,猶如盲龜,值浮木孔。”這都說明雖然盲龜在大海中值遇浮木的機率非常的低,但若能夠得到人身,值遇佛法,卻更為稀有難得和彌足珍貴。

佛陀早已告誡我們後世弟子,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無數魔子魔孫混跡佛門之中,披著佛法的外衣,壞我正法,害我佛子。很多佛子在學佛之初不知如何辨別正邪,如何分辨善惡,常常錯把偽裝起來的惡知識,當成大善知識,甚至當成了佛菩薩覺者再來,盲目跟從追隨崇信,親近惡友,遠離善法,不知不覺中,慢慢墮入魔道,斷送了法身慧命,豈不可惜!

正如慧律法師所說:“眾生因為沒有正法眼藏,也沒開般若的智慧,分不清楚哪個是正法,哪個是邪法,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空間,他只能接收到某一些少許的法,他就覺得很知足,就覺得這個是一個善知識,是一個大善知識,他就傾心的依附他,不曉得他把你引導,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都不知道!”

由此可見,普遍缺乏辨別正法惡法,辨別善友惡友的慧眼,是我等末世行人的一大致命弱點。

佛陀已然滅度,但佛陀的教誨還在!佛陀的戒律還在,佛陀的教法還在!菩提路上,我們當以戒律和經典為依據和準繩來選擇和依止善知識,辨別和遠離惡知識,才能正確領會佛法真諦,迅速的趣入佛法的正道。

借此因緣,與廣大同修,一起學習一下如何辨別善惡,早具正法眼藏,遠離惡友惡法,早修正道,早日成就。

所謂惡知識,不是說面目兇惡、猙獰的就名為惡知識,而是能夠讓我們放逸懈怠、退失道心、生起煩惱、追逐現世欲樂的人,才名為惡友或惡知識。如《佛藏經》說:“何等為惡知識?惡知識者,常好調戲,輕躁無羞,言語散亂,不攝諸根,心不專一,癡如白羊。”我們常常會接觸到惡友,但是又不曉得危害,不知道應該遠離,反而容易跟他們很親密。如此下去,不知不覺就會造成我們的善業無法增長、惡業不斷隨順累積,無形中墮落下去。

在很多經典中,佛陀都告訴弟子們要遠離惡友,並一再強調惡友的過患。如《正法念處經》說:“惡知識者,是貪瞋癡之所住處,有智之人應當捨之猶如毒樹。” 一切惡法生起的最大助緣就是惡友,只要惡友在你旁邊,他不知不覺就會影響你,就象毒樹一樣。毒樹是什麼樣呢?從樹根到枝葉全都是毒,連吹拂毒樹的風吹到你身上都會使你中毒,你還完全不覺得,還覺得很舒服。  
密勒日巴尊者是藏傳佛教裡一位大修行人,他在教導弟子岡波巴大師關於惡知識、惡友的危害時說:你一定不能同貪瞋癡非常熾盛的人交友,這種貪瞋癡熾盛的人,甚至包括他的影子都會影響你,這種人的心性和他的影子,能夠破壞你內心相續的善法。因為惡友內心有很強的無明煩惱的火焰,就猶如房子著火一樣,不僅把自己家裡邊的東西燒掉了,還能夠把鄰居家也一起燒掉,他的無明煩惱火也會延燒到你身上來。所以,惡知識、惡友會讓自他一起墮落三惡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當遠離惡知識,當親近供養善知識。”在佛門裡的善知識,用現在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明師”,在修行的道路上能有一位好的老師給我們指導、幫助,啟發我們內在的智慧、慈悲、善法欲,引導我們從凡夫通往佛地,那是非常重要的。

成佛之路對於一般的學佛者而言是很陌生的,是一條沒有經歷過的心路歷程,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中間會遇到什麼情況,都要有一個嚮導作指引,善知識能夠引導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往前走,使我們不會迷路,這是很重要的。否則一個人走,哪怕你手裡拿著地圖,也不能保證不迷路,也不能保證能一直有信心走下去。如果是一個有修行經驗的過來人,那麼你看到他,跟著修,信心就容易生起來了,就不會迷路了。所以說地圖只能告訴我們大概的輪廓,但是一些很具體的問題,在地圖上面是看不清楚的,地圖上面沒有標明,就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引導。我們不論是出家還是在家學習佛法,都要看佛經,面對浩如煙海的經典,必須在善知識的引導下,才能夠進行有次第的學修,否則大藏經那麼多那麼厚,如果自學的話,從哪裡開始?怎麼學呢?是沒有辦法很好地入門的。明師、善知識就是佛法和我們之間的橋樑,真正要體悟佛法,善知識猶如一條路、一座橋樑,順著他的指引,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善知識能夠將博大精深的佛法理論體系與浩瀚無涯的佛典善巧地、深入淺出地、契理契機地對我們進行引導,讓我們能夠明白佛法和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學習佛法的下手處,以及怎樣用功。所以很多經典都提到善知識的重要性。

好的善知識,能夠將佛法分門別類地對我們進行引導,讓我們不會迷失在浩瀚的法海當中,否則,身處其中難免迷失修學的方向。《宗鏡錄》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表面上的文字意思,我們可能看得懂,但是文字所指的修行內涵,卻不一定能夠體會到,甚至有時連文字的意思都會理解錯。我們內心的體會必須要得到善知識的印證,同時心中的疑惑也必須通過對善知識的請益來得到解決。而在善知識的攝受教誨、耳提面命之下,很快就能將佛法的要義領納在心中,所以祖師比喻說,親近善知識如果能夠做得好,得到佛法的心要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由上可見善知識的重要性!那麼善知識有些什麼標準呢?

《瑜伽師地論》裡講到,善知識有八種標準:“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湣,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第一,安住禁戒。要持戒清淨,守戒律,身語意三業對戒律沒有虧損,因為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如《四分律》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如《華嚴經》說:“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調伏令他調伏,無有是處。” 其根本是五戒十善,五戒為: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十善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慳貪、不嗔恚、不邪見。   

第二,具足多聞。要對很多的佛法都能夠通達,能夠受持。因為要教別人的話,跟單單自修不一樣,需要廣泛地瞭解所教的物件,對佛法經論都有清楚的認知和把握,才能幫助引導別人。  

第三,能有所證。要在佛法上,特別是在禪定、智慧上面,要有一定的修證、證量,這樣才能深入地引導別人。 

第四,性多哀憫。要對對眾生常常起慈悲憐憫之心,有慈悲憐憫之心才會去幫助眾生、救度眾生。如果沒有,就不會願意管別人。 

第五,心無厭倦。要對弟子們的教導不怕麻煩,不辭辛苦,能夠善於引導、鼓勵,宣說正法,內心裡面從來都沒有捨棄過弟子,沒有厭倦。做為善知識要教導弟子,對弟子的法身慧命負責任,就不能有厭倦心。  

第六,善能堪忍。只有善能堪忍才能做到瞋不報瞋、打不報打、罵不報罵。人家罵你,你不還口,人家打你,你也不還手。《梵網經》裡面講難忍能忍,只有這樣才能度眾生。因為度眾生要度六道有情,豺狼虎豹等等都要度,那些暴惡的有情要把你吃掉時,你不僅不恨它,還想著要度它,這才是菩提心的體現。  

第七,無有怖畏。無有怖畏是指宣說正法的時候內心沒有怯劣,因為這是為了弘法,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如論中解釋:“雲何名為無有怖畏?謂處大眾說正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戰掉,辯無誤失,終不由彼怯懼因緣,為諸怖畏之所逼切,腋不流汗,身毛不豎,如是名為無有怖畏。”  

第八,語具圓滿。要能把佛法講得非常清楚,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人家很容易懂,能夠理解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才能夠引起聽者聽法的欲望。

我們在人生漫長的學佛歷程中,選擇、親近善知識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通過我們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堅定自己的信心,在善知識的提攜呵護下,建立起正確的修行知見,然後精進用功,才能一步步走向解脫的大門。

在找到真正的善知識之前,自己一定要依據戒律和經典來學習。修學佛法的人眾所知之,《楞嚴經》是一部有名的“破魔大全”寶典。尤其末法時期我們不如理如法修學可能會遭遇的種種亂相,佛在此經中,幾乎都說到了!而且講的十分透徹、明白,並且也指出其各各對治之方。因此,此經更是末法時期眾生修行不可缺的一部寶典;依此寶典,末法眾生方可望于如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見、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種種邪魔外道所轉、所誑惑、破壞。


于凌波居士:學佛要親近「善知識」,也要辯認「善知識」

在世俗社會中,初入社會的人要結交益友;

在佛教中,初學佛的人要親近「善知識」。

我人立身處世,交友的關系極為重要。

與朋友相處,朋友的言行,對我人的人格、行為,具有「薰習」的作用。

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是以親近良師益友,是極重要的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也是說明擇交的重要。 

孔子認為,跟「益者三友」交往有進德輔仁之裨益。

「友直」者,指與言行正直的人為友。

「友諒」者,指與誠實安信的人為友。

「友多聞」指與博學多聞者為友。

唯近墨者黑,若誤交「損者三友」則有損人格。

「友便辟」指與「習於威儀,致飾於外,內無真誠」者為友。

「友善柔」指與擅於諂媚阿諛者為友。

「友便佞」指與巧言善辯卻沒真才實學者為友。

而學佛的人,尤其是初入佛門學佛的人,親近「善知識」較交朋友尤為重要。

何以故呢?

學佛的目的是轉迷成悟、離苦得樂。 

如果有「善知識」領入正途,自然可以依法修行,解脫生死大事;

如果遇上「惡知識」領入岐途,那就可能由迷入迷,求樂得苦了。

於此,我們先來探討什麼叫「善知識」。

「善知識」一語,是由梵語〈印度話〉翻譯過來的,其意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而能教人以正道者。此又作「善友」、「勝友」、「善親友」;

反之,教導邪道之人,稱為「惡知識」。

據《大品般若經常啼品》載:

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法及一切種智,而使人歡喜信樂者,稱為「善知識」。

而《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記述,

善財童子於求道過程中,曾參訪過五十三位「善知識」。

即上至「佛」、「菩薩」,下至「人」、「天」,不論以何種姿態出現,凡能引導眾生捨惡修善者,均可稱為「善知識」。

我相信,每一個學佛的人,莫不希望遇到「善知識」、親近「善知識」。

問題是,如何辨別所遇到的、所親近的,是真正的「善知識」,而不是冒牌的「善知識」。

末法時代,佛魔難辨,有太多的外道邪師,披著佛教的外衣,冒充「善知識」;

有太多的投機取巧之輩,打著佛教的旗號,冒充「善知識」;

有太多模糊儱侗之人,對於佛法義理自己尚認識不清,為沽名釣譽,冒充「善知識」;

有太多的利慾薰心、藉機斂財之輩,販賣如來,冒充「善知識」。

如何在這許多的「善知識」中,辨別真偽邪正,就要靠當事人的智慧了。

事實上,魚目混珠, 邪正難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所以親近「善知識」,不僅是聽其言,且要觀其行。

聽其言,辨別其所說的佛法,是否「了義」 ;

觀其行,要看其是否言行一致,而不是口是心非,別有目的。

「善知識」說佛法,是否了義,

在小乘佛教時代,以是否契合「三法印」來辨別;

而大乘佛教,則以是否契合「一實相印」來印證。 

所謂「三法印」,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磐寂靜印」。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稱:

「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磐。」

所謂「一實相印」,即印證「善知識」所說之法,凡是契合諸法實相之理者,是了義經;

不契合諸法實相之理者,是不了義經,視同魔說。

《三藏法數》卷四日:

「『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難諸虛妄之相也。

『印』者信也,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

雖然如此,但是初入佛門學佛的人,根本不了解「三法印」、「一實相印」的義理,所以也就無從辯別印證了。

我們還是從通俗的佛理、及現代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來辨別法的邪正,及「善知識」的真偽。 

有一位不是冒充的「善知識」 創辦「弘一大師紀念學會」的陳慧劍居士,著有《正法論》一書,其中有一篇《定邪箴十八帖》,來辨別法的邪正。

我現在引用其中一部分文字,來幫助我們認識「善知識」的真偽。

現在列條分述如下: 

一、是自立宗派,僭稱某某宗主、某某活佛,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二、凡是以「即刻開悟、一世解脫」為號召,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三、凡是以神通、通靈為號召,以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四、凡是以巫術、降神、催眠為號召,以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五、凡是以符咒、財星、某某明王為號召,誑稱能使人能立即致富,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六、凡是以奇法異能、神靈顯跡為號召,吸引好奇眾生者,不是真「善知識」。

七、凡是說肉身可以不死,肉體可以飛騰,以長生不死為號召,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八、凡是以種種奇異苦行,自我傷殘,妄稱代眾生受苦,以此吸收信眾者,不是真「善知識」。 

九、凡是以奇裝異服,神秘傳法為號召,以誑惑信眾者,不是真「善知識」。 

十、凡是以「五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能、佔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附會佛法,吸收信眾者,不是真「善知識」。

偽「善知識」的形式、言行,種種不一,暫舉上述十例為止。

何以說上列言行的人,不是真「善知識」呢?

因為以上種種言行,根本不是佛法。 

原來弘揚佛法、續佛慧命,是十分神聖嚴肅的事,那是「上求下化」(「上求下化」「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眾生。「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合「上求下化」叫做菩提心。菩薩的一切萬行,皆不出此範圍。 )的菩薩行。菩薩度化,要弘揚正法,不能滲有名聞利養的私欲目的。

至於本身就是外道、披上佛教的外衣散布邪說,或本身不懂佛法,附會佛法而藉機斂財,根本就是詐欺行為,那裏是什麼「善知識」呢?

至於學佛,是以佛陀為榜樣,學習佛陀的言行,依法修持,以求智慧增長,而能證得諸法實相。 那是要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力行實踐。這其中,沒有捷徑,沒有僥幸,更不能投機取巧。 那決不是憑藉著神通、通靈、符咒、巫術即可達到目的。如果以為這些怪誕不經的行為就是學佛,那是「非因計因」,無寧是緣木求魚。

佛陀,是人格圓滿的聖哲。 

我們學佛,要先自做人學起,以圓滿自己的人格為學佛正途。

印光大師說:「欲學佛祖,須先取法聖賢。倘躬行有玷,倫常乖舛,尚為名教罪人,何能為佛弟子?」

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有偈子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為真現實。」

決沒有行為邪惡之人可以成佛,

絕沒有利欲薰心之人可以成佛,

絕沒有貪戀五欲六塵之人可以成佛,

也決沒有見解不正、跟著邪師邪見的人走,只想求神通、找捷徑的人可以成佛。

並且,我們如果要親近「善知識」,我們本身就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如果我們本身見解不正,行為邪惡,心中三毒熾燃,我們如何能親近「善知識」呢?

所謂「冰炭不同爐,薰蕕不同器。(「薰蕕不同器」釋義,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個器物裏。喻好和壞不能共處。)」氣味不投,如何能親近得來呢?

出處 《孔子家語•觀思》:“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

正信的學佛同修,一定希望親近「善知識」,以期在學佛過程中,有一個指路的人。 

但在你親近「善知識」時,要放亮你的眼睛,運用你的智慧,看看對方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識」。


達真堪布:誠心依止善知識,成就是早晚的事

世間法無法從根上祛除煩惱。若想從根上祛除煩惱,就要修無我和空性的見解。無我空性的智慧,與無明是互絕相違的。在我們的相續中,此二者不可能同時存在。具有這種智慧、定解,無明就無從落腳,相續中不會產生無明。這樣人我執和法我執就從根上去掉了,煩惱自然會從你的相續中煙消雲散,不復存在了。佛所講的所有的法,都是對治我執的。否則,就不是佛法,學佛也不如法了。

我們還可以站在另一個角度去分析、理解。當你真正明白了,真正有智慧時,法門是平等的,之前則不一定。所以,應該尋找一個與自己相續相應的法門,若自己沒有這種判斷能力,可以尋找一位有緣的善知識,他會給你安排。

問題是現在很多人都不夠誠心,吃著碗裡的,還看著鍋裡的,這樣不會成就的!誠心很重要。若是能真心誠意地依止一位與自己有緣的善知識,他會根據你的根基,給你傳授相應的法門,這樣事半功倍。

什麼是誠心?三步一拜去拜見善知識,或者拿很多錢財做供養,是不是誠心?不一定。誠心是在他面前,不再有自我的觀點,他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他讓你學什麼就學什麼,不能有第二法,這才是誠心。若是放不下自我,還要自作主張,說明還是不夠誠心。

依教奉行,以這樣的誠心依止善知識,不要心急,他會給你安排好的。不用自己操心,等著解脫、發光就行了,成就是早晚的事。有一天在你身上肯定會發生奇跡,這一點毋庸置疑。不能懷疑並非為了維護上師或善知識的尊嚴,而是這樣自己能真正到達彼岸。否則,這條路會很難走。

最初,進門之後會有很多通道,但最終都會聚到一起,都要進入密乘,進入大圓滿,最後將一精通一切精通。真正明白了,看什麼都是法,都會讓你覺悟,那時一切都是覺性的光芒,法門平等——一心一意地學修一個法門,就相當於學修了一切法門。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法門平等。

到那時,無論是參禪、念佛、念咒語,還是安住,都不再有區別,不必分別、執著,持咒也是在安住、念佛,念佛也是在持咒、安住,參禪也是同樣,都是平等一味——法門平等。


【善知識猶如菩薩、良醫,能應病予藥;學佛得遇善知識,是最大的福報】

過去有個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醫治療。醫生告訴他:「用灌腸療法即可痊癒。」當醫生備好藥水,轉身再去拿倒灌用的器具,準備進行治療。但在醫生尚未準備就緒時,這位病人竟然逕自取了灌腸療法的藥水服下,結果腹部鼓脹,疼痛不已。等醫生備好灌具回來,見到如此情況,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何肚痛不已。這位病人虛弱地回答:「我剛剛服用了灌腸療法的藥水,所以現在痛不欲生。」醫生聽了,便責備他說:「你真是位愚笨的人!不清楚方法就隨便服藥,現在只好服些其他的藥水,以催吐腹中物,這樣病才能痊癒。」這位病人愚笨的行為,讓世人覺得很可笑。

凡夫之人不也是如此:修習種種觀行卻常錯用對治的方法——想對治欲愛色愛的煩惱,當思惟不淨觀,卻反而修數息觀;想對治散亂心,應修數習觀,卻思惟不淨觀。這樣錯用法門,反而將自己困在煩惱當中。修行人如果不知向善知識求法,卻逕自顛倒禪坐法門,就好比這位愚人服下不當藥物而痛不欲生。(典故摘自:《百喻經·卷四》)

省思:

身邊的善知識,就是慈悲度化眾生的菩薩,一定要好好把握與珍惜。《付法藏經》云:「善知識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緣。」修行學佛首貴知見,知見確立了,修行才有正確的方向,不至於走錯路,走遠路。而正知見的確立,有賴於善知識的指引,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善知識猶如良醫,能應病予藥,觀機逗教。故事中的病人雖幸遇良醫,卻自作聰明,以自己的想法服藥,險些喪命。修行學佛得遇大善知識是最大的福報,進一步當依教奉行,從善知識的教誨中,得到佛法的受用。


淨空法師:善知識‧道場‧善友

佛七當中馬老居士往生,我們聽到非常歡喜。馬老居士在生前,我們每一次的佛七法會她都來參加,而且常做一些點心供養大眾,與大家緣結得很深。她在佛七中示現往生,給我們做了證明,念佛殊勝的功德利益由此可見,我們應當效法,要向她學習。世間一切法都是假的,只有往生不退成佛是真的,這個機緣我們必須要把它抓住。

念佛不能往生,第一個原因是善根福德因緣不足,《阿彌陀經》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第二個原因,聽經太少了,對於佛所說的道理、事實真相沒有契入,不能理解,依舊生活在煩惱妄想雜念之中,這樣念佛,功夫不得力,念佛就很難有成就。過去善根福德雖然少,不是沒有,善根福德能不能成熟,說老實話,「緣」太重要了!這正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所說的,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如果遇到的緣殊勝,縱然自己善根福德差一點,可以補足,這一生決定成就。可見,緣對我們的關係太重要了。

道場是緣,善友是緣,聞法是緣,世尊當年在世為我們示現,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不中斷,他為什麼要這樣作?就是給我們作增上緣,我們善根福德差一點的人,用這個方法來補足,這一生都能成就。佛家的道場,自古以來,都是以講經說法教學為主。佛法的衰落,也不過兩百年的樣子。怎麼衰落的?寺院不講經,佛法就衰了。不講經,不懂得修行;不講經,不懂理論方法,縱然是修行,就是所謂的盲修瞎練,得不到諸佛菩薩的加持,招來一些妖魔鬼怪擾亂,這是道場衰敗的原因。所以我們希望建立正法道場,報佛恩,報眾生恩。

世出世間這些拉雜事情要放下。放下,同修們要記住,不是在事上放下,在心裡放下,心裡毫不沾染。出家人住持道場,這是事。事,他要做,要維護道場,策畫種種活動,幫助大家修學,這是事。放下是什麼?心,心裡不落痕跡,心裡面永遠保持「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希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點點滴滴都相應。心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行持「自行化他」,化他是接觸一切大眾,與「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相應,我們就住在正法上。

對我們業障深重的人來講,懺悔是很重要的。台北三重廖居士的道場,他們是三個月舉行一次發露懺悔,所有信徒大家在一起,檢討自己在這三個月當中,哪些事情做錯了,毫無隱瞞的說出來,改過自新。這就是佛門講的「自恣法會」,佛家從前是一年一次,現在業障重,一年一次不行了,所以廖居士他們道場,三個月做一次,很好!這個作法值得推廣。

(節錄 九九年早餐開示—善知識‧道場‧善友 檔名:20-14-0327)


濟群法師:怎樣選擇善知識和確定善知識是否真修行

問:怎樣選擇善知識?怎樣確定善知識是真修行?

濟群法師答:《菩提道次第論》講到,合格的善知識應當具備十個條件。但現在這個時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識希望渺茫,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還是有底線的,至少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具備正見,否則就會誤入歧途;二是持戒清淨,這是代表善知識的德行;三是有教導弟子的悲心,不然也是無緣依止的。

怎樣確定善知識是真修行呢?確實有一定難度。很多時候,真正的修行可能是我們看不出來的。凡夫往往容易執著於一些表象,比如是不是穿著破衣服,是不是每天吃一頓飯,是不是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等等,以類似標準來考量其修行功夫。當然,這些也可以作為參考,但不是最關鍵的。

因為佛法是心地法門,所以,修行主要是體現在內證境界,體現在用心方式,而不僅僅是衣食住行等外相。作為學人,如果沒有一定見地,要抉擇真善知識確有難度。在我們不具備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一些教界公認的善知識,相對會比較安全。

此外,能否有緣遇到善知識,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自身的善根福德因緣,所以修行必須福慧雙修。具備足夠的福資料,自然就會感得各種善緣,就能有機會遇到善知識。


如何選擇善知識?

學佛未久,有一天,一位大師兄問了我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與維摩居士,最大的分別是甚麼呢?」我一時茫無頭緒,心想,釋迦牟尼是現在佛,覺行圓滿;但維摩居士也有說是過去的金粟如來,他們的證量應該是不相上下的,但兩者有何不同呢?經過幾 天,百思不得其解,唯有硬著頭皮請他解說。

他說:「從廣結人緣方面,便見到二者之不同了。釋迦牟尼佛是人人喜愛的,聽到名字便想親近;但維摩居士則人見人怕,聽見名字便躲得遠遠的,你看在《維摩經》中,各大弟子及大菩薩,一 聽到佛陀說要去向維摩居士問疾時,皆諸多推搪,總是不想前往的。換句話說,釋迦牟尼是甚得人緣,而維摩居士則沒有人緣了。」

我一想,才恍然大悟,明白到在修行道上,人緣的重要性,算是你有像維摩居士那樣的高深智慧,若到處挑剔問難,令致人見人怕的話,便會失去了很多接觸群眾、進而上求下化的機會。

佛菩薩固然需要化度的人緣,我輩凡夫也需要學道的人緣。在世間法來看,有人緣則有助力,很多事情容易成辦;但從求道方向來看,則人緣便不只是辦事了,而是學習佛法、修行道上的良師益友,這亦是所謂的「善知識」了。

善知識是梵行全體

在 《雜阿含經》第七二六經內,記載著阿難的一次體會,他認為善知識是修行路上一半的助緣,並以此啟告佛陀。佛陀隨即更正阿難的想法,佛說,善知識就是淨行的 全部助緣,佛陀繼而解釋,當比丘有善知識的伴隨、一同修學的話,這便可以預期,他必將修習八支聖道,必定會透過八支聖道而趨向清淨解脫。由此可見,在修行 路上,善知識的重要性。所以說,要成就佛道,必先結善緣。另外,在《別譯雜阿含經》第六五經中,佛告阿難說:「我以善知識故,脫於生死,是故當知,善知識者,梵行全體。」也是說明了善知識便是清淨梵行的全部助緣。

由 上可知,在修行道上,以善知識為最重要。在《雜阿含經》第八四三經裏說,入流分有四種:親近善知識、多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要證入聖者之流,修行 便以親近善知識為第一步。但如何選擇善知識呢?如何才得到善知識的協助呢?這相信要從內外兩方面來探討。首先要向內從反省自身開始,然後開展到如何選擇善 友,再擴濶到修行道上去。

收攝六根 善能攝眾

其實內自修習與外結眾緣,兩者是輾轉增上,互為助緣的,能夠內自反省,便會外結善緣。但當我們要找尋善友時,這些善友們也要找有利於他們的師友。所以我們首先便要充實自己,使具備一定條件,才容易找到良師益友的。

我 們看佛傳中,釋迦太子在出家初期,在摩揭陀國乞食求道時,由於善能收攝六根,威儀庠序,因此吸引王舍城的人民注意,並輾轉相告,說城內來了一位大修行者, 更傳到摩揭陀國國主頻婆娑羅王耳中,然後國王邀請釋迦太子進王宮覲見,更提出讓一半國土給釋迦太子、讓他與自己共同管治這個國家的建議。釋迦太子雖然拒絕 了國王的建議,但也與國王交了朋友,並約好在成道後一定回來度化國王。後來當釋迦佛成道後,想起了這個約定,於是先行前往王舍城南郊,造訪優樓頻螺迦葉等 三兄弟的事火道場,攝化了迦葉三兄弟及其一千徒眾為佛弟子,然後浩浩蕩蕩前往王舍城,以踐前約。頻婆娑羅王看到這千人僧團,內心非常震撼,於是拜倒佛陀座 下,成為優婆塞,並一生事奉佛陀,成為佛陀弘法的一大護法。由此可見,善於收攝身心,是吸引人緣的最起碼助緣,就算是尚未成道,亦能吸引外眾,成為將來的助緣。

在佛陀成道之後,當他由菩提迦耶前往波羅奈斯城外鹿野苑時,路上便以他的安詳威儀吸引到婆羅門青年優波迦的注意,趨前向他問道。雖然這次說法,不能令優波迦入道,但亦結下了將來優波迦再入佛教的因緣。

到 了鹿野苑的時候,五比丘先已互相約好,不去接待他們認為已退失求道心的瞿曇悉達多,但當佛陀越走越近時,其庠序的威儀已經攝引著五比丘,令他們不由自主地 起身相迎,並為之洗足接待。最終五比丘受佛教化,成阿羅漢,為佛陀第一批弟子。由此亦可以見到,修道人修攝六根,在四威儀中表現出來,往往是發出光芒,吸 引到有意學道的人們,成為教化的因緣。

至於舍利弗的學道因緣更是耳熟能詳的了,他是受到當時威儀第一的阿說示比丘的舉止吸引著目光,於是趨前問道,聽到阿說示比丘說出緣起偈後,便迅速得到法眼淨,再聯同其友大目犍連,帶同二百五十弟子,前往佛陀安止的竹園精舍,歸依佛陀座下,成為佛陀的兩位上首弟子了。

所以說,要廣結人緣,首先便得反觀自身,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收攝六根,安詳處事,如此方能吸引人緣,攝受善知識,進而成就修道的助緣。

善知識的十種德相

不 少大乘佛教經典都說到,菩提道上以善知識為最重要。如《四十華嚴經》卷卅三說:「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識力而得圓滿,以善知識而為根本,從善知識來,依 善知識生,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起。」但如何去選擇善知識呢?無著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卷九裏便說,善知識有十種德相:「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者覺真,八者善說,九者悲深,十者離退。」能夠具備這些德相者,堪能作為善知識的親近條件。這十個條件簡單說明如下:

調伏者,即是能自我調伏六根,而表現在行為上,這是能與戒相應。寂靜者,則能內攝諸根,安止內心,這便能與定相應。惑除者,能斷除種種煩惱,這是與慧相應。 德增者,功德有增無減,這是戒定慧三德具備的意思。有勇者,做起利他的事情時,精進而不疲倦故。經富者,由於多聞之故,經驗豐富之謂。覺真者,能了解真實 義之故。善說者,能夠善巧解說義理而不顛倒故。悲深者,悲憫眾生之情深厚,不會令眾生失望故。離退者,於一切時皆能恭敬說法,不會退失之故。

能夠具備以上十種德行者,當然是理想的善知識、學道上的良師好友。甚至只能具備部分上述德行者,也值得我們前往親近受教的。不過,我們在選擇師友的同時,也要反觀自身於這十項行持上,能否自我提醒學習?自我精進不退?我們以這個標準來修學的話,則可以在選擇善知識的時候,亦可以自身精勤修習,成為他人的善知識,進而互相結交,輾轉增上,共同得益。

當我們思惟憶念善知識的功德時,我們便會想去親近、恭敬承事、依止學習,並由此而培養起堅強的意志,勇往直前,踏上成佛之路。就如《四十華嚴經》卷十三的善財童子,當他到處參學,禮拜不同的大善知識、大菩薩時,他便如是地想道:「善知識者,能救護我,令我不墮一切惡趣;善知識者,能引導我,令我得入平等佛慧;善知識者,能顯照我,令我了知諸夷險道;善知識者,能開示我,令我解了大乘 奧義;善知識者,能勸發我,令我速入普賢諸行;善知識者,能曉悟我,令我速到一切智城;善知識者,能誨諭我,令我趣入法界大海;善知識者,能勸誘我,令我普見三世法海;善知識者,能教授我,令我得與眾聖集會;善知識者,能增長我,令我出生一切白法。念善知識,能以如是利益眾生。」

能夠具備這個心態的話,則何愁沒有善知識的協助,又何愁不能廣結善緣,廣學多聞呢!

依法不依人的學習態度

雖說善知識是學佛道上最重要的助緣,我們也不能盲目的拜師交友、盲目的到處參學、盲目的跟隨修法。若未經過理性的觀察抉擇,很易會墮進盲修瞎練、人云亦云的境地。我們同時亦要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而致徒勞無功的結果。善知識的選擇,除了是具備上述十德之外,明師必然是公開的、明智的、公認的、各方推介 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跟隨善知識學習的同時,還要抱著「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這個四依四不依的態度,從理性上學習,廣學多聞,如理思惟,善巧作意,繼而依次修行,付諸實踐。這樣,不但可以選擇得善知識,也可以成為他人的善知識。如此,則善緣可以廣結,菩提道亦可以成就了。

感謝明珠佛學社允許轉載

 

不要去找善知識的毛病!你有本事,為啥不生在正法時代?

怎樣親近善知識?

一句惡語種,世世怨仇果--小心!別讓這些「口頭禪」減損你的福報!

欲知山前路,須問過來人

善知識難遇,多結修行人的緣分

聞到佛法,能不能成就,關鍵在於是否有一個善知識

業障一眼就看得出來,你有業相嗎?

佛典故事--善知識法與惡知識法

在寺院做義工真的沒有「報酬」嗎?

駁斥謬論--某時間地點不能念《地藏經》或其他經咒,看完恍然大悟!

修行人是否可以吃雞蛋?吃雞蛋與吃三淨肉罪過誰的大?

要以法相見,不能以情相牽!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沒有福德的人,很難遇到善知識

惡友的危害非常大

一犯到這兩大禁忌,這個人就不是善知識了

前世修行過的人,為什麼今生六親緣薄

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門、天大的行門都沒有用

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

辨別正法的《三法印、四依法》(初學者必閱)

附佛外道幾個特徵--用三法印跟四依法來辨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