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來體驗生命的
你什麼都擁有不了
也什麼都留不住
不需要證明什麼
更沒有什麼事是一定要實現的
你能做的就是
不斷嘗試、收穫、感受,然後放下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只為了看花怎麼開
水怎麼流
太陽如何升起
夕陽何時落下
經歷有趣的事情
遇見難忘的人
淨空老法師:放不下,教你一個好方法!
有人問,我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有什麼方法?印光法師教給我們非常好的方法,天天想什麼?想死,人對這個世間意冷心灰,自然放下了。所以印光大師自己的小佛堂就供一尊佛像,非常簡單,一尊佛像大概只有這麼高,不到一尺,阿彌陀佛的像就供一尊。一對蠟燭,一個小香爐,一杯清水,一個木魚,一個引磬,其他的都沒有,乾淨,一塵不染,桌子上放了一本《阿彌陀經》。
阿彌陀佛像的後面,老法師自己寫了一個字,死字,貼在牆壁上。一天到晚對著這個字,你還有什麼想頭的?死了連身體都帶不走,何況身外之物?他天天面對這個字,萬緣放下。
其實你要真正能夠覺察到,人在世間,每一天都死一次,睡著不就等於死了嗎?你想想,你熟睡的時候,這個世界哪一樣東西是你的?連身體都不是的。人熟睡了,把身體抬走了你都不曉得,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所以要看破!放下你才能入佛法,才能契入,放不下沒入進去。聽的都是知識,不是智慧,契入之後,你看這個經上的文字,字字跟自己性德相應,字字都有無量義。怎麼講法?機感相應,眾生的根機,自性裡頭自然的感應,不深不淺,他能聽得懂,他能覺悟,不是學來的。
不是那個人,就是那堂課
阿蓮:師父,我心裡放不下一個人,很多年了,很壓抑,該怎麼辦啊?
無師:我們過往的所有經歷,都已經存放在記憶裡了,擦不掉了。我們所謂的「放下」,不是說不再想起,而是再想起時你內心的感受,是否能夠變得平靜。
阿蓮:嗯,我好想刪除那段記憶,可就是做不到。
無師:你有沒有試過去感恩他呢?
阿蓮:啊!從來沒有過,他傷害得我很深。
無師:我們每一分相遇,要麼是生命中的那個人,要麼就是生命中的那堂課。遇見是福、不遇見也是,都值得感恩。如果你能夠真切的感恩自己每一段經歷,你自然就會把他「放下」了。
阿蓮:是這樣啊!
無師:我們每個人此生都在獨自修行,誰都沒有義務始終跟自己同路,我們應該對那些共同走過歲月的人,心懷感恩,即使離開也不是誰的錯,只是大家不再順路。
阿蓮:學會感恩,真的就能做到「放下」了嗎?
無師:感恩一切過往的發生,自然收穫內心的平靜。
阿蓮:嗯嗯,我要試著去感恩他,謝謝師父的指點。
人這輩子最放不下的東西,其實就兩個字'錢'和'情'"。
有一個故事,說古時有一人乘船渡河,船到河中漏水下沉,船上人各自跳水奮力向河岸游去。
但這人拼命划水卻還留在原地,旁邊人問他是不是不會游水,他說不是,原來他身上背著一個大包袱,於是就勸他趕緊把包袱丟了,
那人喘著粗氣說:包里的全是銅錢,不能丟。
結果這人精疲力竭,淹沒在水中。
人這一生,許多時候明明知道生命比金錢重要,卻仍執著地放不下、捨不得,最後不得不為之付出慘重代價,
真應了那句古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人一輩子放不下的到底是什麼?
弘一法師說:
人這輩子最放不下的東西,其實就兩個字“錢”和“情”。
人為了財,起早貪黑,做牛做馬;
人為了情,掏心掏肺,肝腸寸斷,
可到頭來錢帶不走,情留不住。
人生就是一場獨自的修行,不要害怕離別和孤獨 。
相遇就是離別的開始,當償還了彼此的業力後,便會各自走散 。
無常是一切事物的本來面目,若是能坦然的面對,是真正的智者 。
其實在這世間裡,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我們只是過於執著,誤以為眼前的一切是長久的 。
未曾想過,愛是如此的脆弱,它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也經不起輪迴的漂泊 。
人們往往把慾望的滿足,錯看成是幸福 。
~登巴才仁仁波切
人為什麼不容易放下?
智隨法師
人為什麼不容易放下呢?就是把自己定位為主人,我什麼都要關心,什麼都要去負責,什麼都要去操勞,你成了主人,就完了!
當我們知道是要往生西方淨土的人,我們的生命不在這個世間,我們真正的生命在極樂世界!那就可以逍遙自在,輕鬆過日子了。
每天得過且過,有飯吃、有佛念,足矣!不用操心太多:兒女怎麼樣,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人怎麼樣,生命無常,老人該走還是會走。這樣,對這個世間就不會太執著,不會抓得太緊。
有人說:“師父啊,我現在被束縛了,我要求解脫。”誰把我們捆綁住了?是我們自己把自己捆起來了。
阿彌陀佛是來給我們鬆綁的,來解脫我們的。我們無始以來的業力,靠自己很難解脫。佛告訴我們,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可以讓我們解脫。
淨土法門就是"讓佛來解脫我們的"。只要歸命,“回頭是岸”,一回心、一轉意就上岸來了,這個岸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人生雖然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但是想到要往生,這十有八九都可以變得如意了。
窮就過窮的日子;富就過富的日子;身體好過身體好的日子;身體不好也可以過日子。
法然上人講"得病患偏樂”,只要有正面的思維,把自己定位為~“我是一個極樂世界的人”,那世間的日子就很好過。
如果認為自己是娑婆世界的人,要在這裡當家作主,要把娑婆世界打造得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日子就不好過了。
我們念佛人就要學會放手,放下娑婆世界,歸命極樂淨土。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離你而去
阿姜查尊者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會漸漸離你而去。你能看見全身各部分都在悄悄地衰退嗎?看看頭髮,當你年輕時,是多麼烏黑亮麗,現在已脫落,它正在消逝。過去你有明亮的雙眸,而今逐漸衰弱,你的視線變得模糊不清。當時機一到,你的器官就開始離開,因為這不是它們的家。
當你幼年時,牙齒健康而堅固,現在它們搖搖欲墜,可能你早已裝上假牙。你的眼、耳、鼻與舌等都在試圖離開,因為這不是它們的家。你無法打造一個永遠健康的家,你只能短暫停留,然後就必須離開。好比房客,以衰弱的眼睛,注視他那間簡陋的小房子,他的牙齒 不再堅固,眼睛不再明亮,身體已不再健康,所有東西都在離開。
因此,你無須擔心任何事,因為這並非你真正的家,它只是個暫時的避難所。既然來到這世上,就應思惟它的本質,每件事都正在準備離開。看看你的身體,有什麼還抱持著它的原樣嗎?皮膚仍如過去嗎?頭髮呢?它們都不同了,不是嗎?
所有的東西都到哪裡去了呢?這是事物的本質,它就是如此。當時間一到,諸行就會各行其道。在這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信賴——它只是混亂、麻煩、歡樂與痛苦無盡的循環,永無平靜。
當沒有真正的家時,我們就如漫無目標的旅人四處漂泊,在一處短暫停留後,就再度啓程。除非回到我們真正的家,否則不會感到自在,就如離鄉的旅人,只有回到家時,他才能真正感到放鬆與平靜。
在這世上,無法找到真正平靜的地方。無論貧窮或富有、成人或小孩,都得不到平靜;不止教育程度低的人沒有平靜,受高等教育的人也是如此。任何地方都沒有平靜,那是世間的本質。不只財產很少的人痛苦,財產很多的人也同樣痛苦。年老苦、年輕苦、富有苦、貧窮也苦——一切皆苦。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聖嚴法師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只知道用佛法來調心,可以平衡我們的情緒。好的情緒其實就是一種慈悲心、同情心,一種關懷的心、希望的心,更是歡喜的心,這都是情緒透過觀念的調整和練習所成。
如果情緒不能調整的話,一般人就只是稱心而為,或是任性放縱。無法管理、了解自己性格或情緒的人,一般都很容易憤怒,很容易失望悲觀,很容易妒嫉懷疑,類似這種心理現象,應該就稱為EQ不高吧!
佛法說,每個人的心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我們稱它「心念」,也就是「情緒」,有的人善於應用,有的人不善於應用,善於應用的人叫做智者、有智能的人,不善於應用的人叫做愚者。
在工作場所,一定有跟自己相關的人,包括同事、老闆、客戶,這些人都有可能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於是就產生情緒上的反彈,也就是抗拒。抗拒後接著就是抗爭,抗爭後就變成鬥爭,鬥爭後就變成戰爭了,這都是源自於情緒的問題。因此,佛法要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不好的情緒,叫做「煩惱心」。煩惱心需要透過方法的練習、觀念的疏導,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平穩、心靈平靜、煩惱平息。
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觀念來煉心呢?首先要認識人的差異性,認定人與人相處一定會有摩擦;因為每個人都有其個別性、獨立性,想法不一樣、立場不一樣、觀點也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而且我們對自己都無法十分了解了,更何況是去了解另外一個人的想法和看法。對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委,更不可能絕對清楚,我們常常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猜想,並站在自己的立場為對方下結論,這是不公平的。
如果能認清這一點,那麼在觀念上就一定能轉得過來,就能心平氣和了。要是心還是不能平、氣還是不能和時,該怎麼辦呢?那就要用方法了。可以念「阿彌陀佛」聖號,這是最簡單的,當你曉得自己在念阿彌陀佛,不要把念頭老是繫著對方,不要把對方當成對像,要轉移自己的念頭,把它放在念佛上,念佛的時候心向內看,不要老是對著外境放不下,這樣練習下來,情緒也會跟著平靜下來。
另外,還有個很好的方法,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況很難改變時,我們可以轉念想:我還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還活著,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我就該滿足了。
因為生氣沒有用,就試著心平氣和地來處理事情,先注意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你的氣很快就會平和下來,一旦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有處理問題的智慧,因此根本不必生氣。所以,佛法所講的慈悲心、同情心、關懷心和歡喜心就是高EQ,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上無往不利。
愛恨親疏,這樣的愛是一種交易
對親友不能太執著
親朋好友是因為各種因緣的積聚,在即生中成為親友的,因緣散了以後,這種關係就消失了。
其實佛教不排斥親情,並沒有說所有的情感全部都要拋棄,佛教中的修行次第各不相同。大家對親友特別執著,心裡時常憶念,打電話時也經常表現出對親友的愛執。然而我們對親友不能太執著,因為這樣也會對修行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即生中也不能修行成就。
以前有一位叫做闍夜多的尊者,是禪宗的一位祖師。他開悟後,有一次和弟子一起外出時,他看到樹上的一隻鳥後便開顏微笑,弟子回來問他原因,他便訴說了自己前世的一段經歷:
「過去九十一劫以前,我身為一個富人的兒子並準備出家,當時我的父母並不同意,而且強迫我娶妻生子,最後我就在家人的逼迫下成家了。
當孩子六歲的時候,我又產生出家的念頭,準備離家時,孩子抱著我的腿痛哭流涕地說:‘爸爸,你不能出家,不能拋棄我。’因為孩子的阻撓,我沒有出成家,從這一世以後已經過了九十一劫,我們父子再也沒有相見。
今天我通過神通了知這隻鳥就是九十一劫前我的孩子,而想起了我的前世。」
他述說了這樣的因緣。
所以,對家人特別關心和貪著,是對修行有影響的。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家人的執著並不合理,對父母感情上的執著是有條件的。
這樣的愛是一種交易
你們也學過聖天論師的《中觀四百論》,論中說:「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果對方不隨順,我就不愛他,如果特別隨順,我就愛他,這是一種交易。
子女對父母的貪著,或者夫妻之間的愛,如果對方不隨順你、不喜歡你,那你就不應該愛他,為什麼呢?他跟仇人沒有差別,仇人也不愛你,你也認為不應該愛他,你會說:「他都不愛我,我為何要愛他?」父母不愛子女,或者子女不愛父母,互相因為不愛的原因,甚至因為像仇敵一樣恨的原因,為何還要貪執呢?不應該。
如果因為他愛你,你也要愛他,那這不是佛教裡講的真正無私的大愛,而是有目的的愛,「因為你愛我,所以我愛你,如果你不愛我,我就不愛你。」世界上很多人都是這樣,很多夫妻之間的吵架,「戰爭」的來源,都因為「你不喜歡我,所以我就不喜歡你」等等。
愛恨、親疏的關係都是因緣
親友之間的關係只是一種因緣,當因緣聚合時,沒有特意去造作,這種關係也會一直存在,一旦因緣消散以後,你怎麼哭、怎麼跳、怎麼喊都無濟於事,甚至跳樓也無法挽回。世間中很多愛恨、親疏的關係,都是一種因緣。
佛教裡經常講,除了我們眼睛看到,或者人與人之間能感覺到的因緣以外,還有更甚深的、背後隱藏的因緣,世間人大多不知道這種因緣,如果你從小對佛教具有信仰就會明白。很多人會講:「這輩子我沒有恨過什麼,但可能是前世的因緣……」這時就自然而然相信了因果的觀念。
我去玉樹地震災區,聽到很多人在講:「我的一家人全部都死了,但是也沒辦法,一方面是無常,另一方面是一種因緣,雖然我們這輩子沒有造過什麼嚴重的惡業,但可能是前世我們這一家人共同造了什麼業。」
雖然他們不像城市里的人那樣有很高的文憑,但是他們的因果常識深入骨髓,這種常識直接對他們的生活有幫助,而且是遇到人生中最大的困難——家人全部都死了,但心態還能保持淡定、平穩地度過難關,這也需要一種修行的力量。
學佛不能墮入兩邊
既然如此,有些人可能講:「佛教是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親人全部拋棄?」並沒有這麼講。佛教只是講到不該執著親人,因為太執著會令自己苦惱,很多佛緣也會斷掉,但也不能像個別的佛教徒一樣,「我學佛以後,不要給我打電話,不能接,你是仇人,你就是我修行道路中最大的違緣。」沒有善巧方便,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修行尚未達到那麼高境界的時候,對前世和今世的有緣人,應該用一種善巧的語言護念他們的心。雖然你去學佛、去出家、去修行,這很好,但是也應該用慈悲心善護別人的執著心。很多人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畢竟對方也是眾生,對你特別執著時,用比較和善的語言進行解釋或安慰,這也很有必要。當然,在最關鍵的問題上,比如你的修行真正受到一些障礙,這個時候你要抉擇。
所以,學習佛法千萬不能墮入兩邊,很多修行人要麼墮入這邊,要麼墮入那邊,走極端。中道呢?中觀裡有一種中道,名言中也有一種中道。比如說打扮,有些人太過於打扮,天天擦拭身體,這是一種邊;有些人又太過隨意,早上起來臉都不洗,從來都不刷牙,旁邊聽他說話時都臭氣熏天,這樣也不好。
我們對親人的關心,要麼他沒有做任何壞事,卻把他當作仇人一樣看待,這樣不行;要麼執著前世的因緣,自己的修行完全隨他而轉,這樣也不合理。因此學習中道非常重要!
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盡心盡力就好
寬運法師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沒有要求,得過且過,甚至是敷衍了事,這樣的話,人生又怎可能會有成就?相反地,有些人,對人對己,要求十分嚴苛,做事過度認真,這樣的話,同樣是難以成功的,為什麼?
因為,凡事太緊張、太執著,無形中令自己增加太多的壓力,結果事情還沒做好,就把自己累垮了;身心得不到正常的平衡與發展,如此的人生是不可能會幸福、不可能會快樂的,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在積極進取的同時,要有一顆平淡的心,柔軟的心,也就是虛心學習、不自滿、不自傲的心。
追求完美,可以說是大部份人的人生目標與願望,但是世間上怎可能有一事、有一物是絕對完美的?所以,問題就在於你如何去看這個所謂「完美」。
在離城鎮不處,有一間清嚴寺,寺中有一位小和尚非常喜歡繪畫,每天在誦經、拜佛之余就鋪上畫紙,研好墨,提筆划起來,尤其愛畫山水草木,鳥獸蟲魚,活靈活現,躍然於紙上,頗有造詣;可是他還不是很有自信,覺得自己尚欠功夫,於是便不辭千里跋涉,到各地名山大川拜了幾位高人為師,虛心學習繪畫的技法。所以畫技更趨圓滿成熟。
可是即使這樣,小和尚仍嫌不足夠,還想廣泛徵求大家的意見,借以提高自己的作品水平。於是就把自己最近所畫的一幅山水《秋趣》拿到市集上展出,並在畫作旁邊放上一張小桌;桌上放著筆墨,寫著一個徵求意見的說明,希望行家及愛好者們,給此畫提出意見,求得畫技臻於完善,可將意見直接寫在畫面上。
第一天下來,只見畫面上到處所提的文字,幾乎全是一無是處的批評。小和尚看了之後,內心感到非常難過、痛苦,懷疑自己的畫技竟然低劣到這樣的地步,深感失望。
他的師父看出了他的心事,平淡地對他說道:「你不必著急,就把這幅畫再臨摹一次,還是放在同樣的地方;」不過你在徵求意見時換個說法:「請行家、愛好者們,給此畫值得肯定的地方寫上幾句美言。」
小和尚按師父的說話去做了,第二天之後,結果畫紙上到處都是贊美之詞。小和尚內心高興得不得了,可是卻不明白是什麼原因,再次向師父請教。
師父微笑著說:「孩子,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沒有絕對完美的,常言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是永恆的真理;就拿你這幅畫來說,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藝術修養不同,他們的看法必然就不一樣;所以做任何事情不必追求盡善盡美,只要令大部分人滿意就可以了。」
「啊,原來是這樣!」小和尚終於領悟了。
以上的故事,師父教弟子要以平常、平淡的心去做事、去看問題,這無疑是一種自求自得的生命態度,而從某種意義來說,人生的價值不是靠別人給予,而是靠自己來肯定──雖然說「盡善盡美」是難以做到的,但「盡心盡力」卻是首要的前提,只要我們在人生中真正努力過、盡力過,即使得到的結果、成效不是十分之完美,但是,我們畢竟沒有辜負自己。
你我都是輪回中的「演員」,入戲別太深
一位年輕的曲藝學徒跟著師父學藝,到過很多地方演出,演帝王將相、演才子商人, 戲里跌宕起伏的愛恨情仇、生離死別,台上的他全情投入,台下的觀眾如痴如醉、陪著流淚......
但是入戲太深的他,常常人戲不分,戲散場了,他卻走不出來。沈浸在角色的情緒中難以自拔,常常活在劇情里、活在角色中,現實的生活受到極大影響,他為此痛苦不堪。
看得破,夢里不知身是客。
後來,師父給了他第一個忠告:要看得破,放得下,不要跟人搶「道具」。
從此,他演戲的時候常常提醒自己這是舞台,不是真實的,要把自己和角色分開來。心理上是好多了,但他卻不能像以前那樣融入角色,和其他演員的配合也不那麼自然融洽。得不到觀眾的叫好,上台的機會越來越少,他的生活陷入困頓。
拿得起,行雲流水 無滯無礙。
這時,師父給了他第二個忠告:放得下,也要拿得起,才會有一碗飯吃。
此後,在生活中,他總是做一個旁觀者,觀察各行各業的人,細微的小動作、神情,裡頭藏著的是各自過往的人生經歷。在台下,他就是一個旁觀者。上了台,他把自己代入其中,扮帝王立即帶上幾分威嚴氣勢,演落難才子,落魄中仍有風骨......上台拿起,下台放下,行水流水、無滯無礙。終於,他成了一代名角。
本來無,何處惹塵埃。
此時的師父已是風燭殘年,臨終前他告訴徒弟,「其實,一切本來就不是你的,所以也談不上什麼要放下的」。
輪回中的演員
雖然,這是一個故事,但是在這個名叫輪回的「舞台」上,我們何嘗不是演員。扮演著各種角色,夢里不知身是客,全情的投入,恩怨情仇、相愛相殺......
拿得起還要看得破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過很多的「身份標籤」,子女、學生、下屬、領導、父母、丈夫、妻子、朋友、老師、專家......每一重身份,都有不同的「人設」,久而久之,有的人難免入戲太深。
例如,為人子女的,切勿將依賴父母的習慣帶到職場,否則就成了處處需要呵護的「巨嬰」;身為領導、師長、專家的,大可不必時時端著架子,在父母家人面前不妨做回孩子。
再往深一層看,有的人從小就被灌輸,一定要成為「人上人」。於是,為了做一個「成功人士」,有的不擇手段,有的讓自己淪為一架只知賺錢的機器,不但沒能達到所謂的「目標」,更是往往身心俱疲。
「天地大舞台,人人是戲子,演戲與看戲,莫起貪嗔痴」。要做到「演戲、看戲、不入戲」,確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入戲太深的人們,沒有看清,又或不願意看清,我們本是這人間的過客,那些與我們配戲的家親眷屬、恩怨仇敵,其實也是輪回中的「演員」。
這一世兩手空空地來,兩手空空地去,一切本來就都不是我們的,別把這世間的事看得太過真實。何必在虛幻不實的名利情仇和愛恨中翻湧,生起種種貪嗔痴,造做下種種不善業,反而使自己在無休止的輪回中遭遇果報。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看清我們本是輪回中的「演員」,很多日常糾結、糟心的事也就更容易放下了,也更知道這一世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會因眼前的一點成就,錯誤地消耗自己的福報,盲目地積累不善的業力。
放下了也要拿得起
但是,很多人說著「放下了」,卻往往走向另一個極端——反正人生最後還是一場空,所以什麼都別做了。就好比故事中的那個演員,無法融入角色。
確實,人生一場什麼都帶不走,但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一樣東西卻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並且跨越生死,那就是——業力!「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如何用好這寶貴的一生,借假修真,借這如夢一場的人生,修好自己的因果,把握住解脫輪回的契機,這是放下之後,還得要拿起的。
例如,我們精進於工作,不是為了追求名和利,而是利用工作的機會利益大眾,以自己正當的勞動所得給予父母家人生活的保障,依據自己的能力供養三寶或是參與一些弘揚正法的事。佛法說,上報四重恩,這就是報父母恩、報眾生恩、報國家恩、報三寶恩,在這個過程里為自己修福、修慧、修解脫之因。
這樣做還有一個更容易看得見的好處,此時精進工作的意義就不在於能否升職加薪、能否獲得名望了。畢竟能夠取得世俗意義上「功成名就」的只能是少數人,若以此為衡量標準,99%以上的人會被失敗感挫傷。而現在,能夠贍養家人、利益大眾、問心無愧、累積解脫資糧,這樣的人生就是值得的,就是成功的。
看得破生命六道輪回的真相
放得下虛幻不實的名利情仇
拿得起「借假修真」的功夫
人生一場,就要這樣
活得明白,活出意義
[放鬆、放鬆、再放鬆]
——嘎瑪仁波切
無論當我們遇到什麼,如果在意識和情緒方面太過誇大,那麼往往使我們為難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太過強烈的反應。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各自的境遇,我們對於順境或逆境,起初反應的,到底是對於事情本身的直白感受呢?還是情緒自帶「放大鏡式」的浮誇,想必多半會是後者。
因為,我們的心本就不夠平靜,而且未經過系統的訓練和沈澱,此起彼伏的造作,使對於心外之物的顯現也並不清晰。就如同平靜的湖面呈像會很清晰,但是泛起漣漪的湖面只會扭曲實物的影像一般。我們的心所作用下的情緒同樣如此,不平靜的內心夾雜情緒的反射,對於事情本身發生狀況下的反應,並不是直白而且清晰無誤的呈現。
所以,我們經常會有非常複雜的情緒演變,就是如此。因為,困擾我們的往往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把困擾看得太過嚴重,而且會對其做出誇張的反應。因此,就會伴有複雜情緒背後的諸多喜怒哀樂。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大家都會有這樣一種體驗,就是經常會有情緒的緊張或是過度的亢奮,當我們急於給其他人去分享或是傾訴我們的喜怒哀樂時,傾聽者並沒有那麼的感同身受,而且有時候會有疑惑並且勸說當事人,其實也沒有什麼,或是放鬆一點,不要那麼緊張之類的善言善語。
確實如此,我們往往感覺到生活中的壓力,或是煩惱、痛苦等等看似的挫折,或是喜出望外值得慶賀的喜事來說,對於一個內心足夠淡定或是平靜的人看來,我們的反應真的有點誇大其辭了。
這種誇大其辭並不足以給我們的經歷去濃墨重彩什麼,只是會讓我們的心太過緊繃之後,使得我們對於事情的反應,或是看待實物的角度,就是什麼都會很重要,而且什麼都會很嚴重。
這種無法合理調控的內心造作,讓我們無法控制好情緒對於事物發生時的反應。或是事情並非很嚴重,但是誇大的情緒會令我們自己被困擾到,從而完全失控或是舉步維艱。這就是心太過於緊張,和情緒反應過大,以及把困擾看得太嚴重的結果。
如果,我們能學會很好的調控自己的情緒,並運用一個方法,就是不論遇到什麼困擾時,第一反應,都是能告誡自己「放鬆,放鬆,再放鬆」,之後再去應對問題及困擾時,想必面對問題及其處理的結果和之前我們的過度緊張會完全不同。
記住,不要把問題都看得太嚴重,困擾我們的往往並不是問題本身,反而是我們對於問題的過度反應,古印度寂天大師說:「自主己身心,恆常露笑顏,平息怒紋眉,善成眾生友」。所以,記得讓自己「放鬆,放鬆,再放鬆」。
怎樣擁有一個「無」的生活呢?
世間上的人總是在「有」上求:有車、有子、有錢、有名等,其實「有」還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佛法教我們從另外一個「無」上去思考,你「無」欲則能剛強,你「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就能「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無」不是沒有,「無」是無限量、無窮盡。那麼,我們怎樣有一個「無」的生活呢?有四個修行方法:
第一、諸惡無染: 「染」有漸進的力量,不容易使人察覺,因此,對於一切的惡習、惡念、惡事、惡友,我們不要去沾染,一旦沾染,就不容易捨離。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只要為人正派,不該做的事情,不要去做,自然不會招惹無謂的麻煩。
第二、諸行無私:孔子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無私,所以成其大;日月無私,所以能遍照。人生假如想要有一番作為,你凡事只想到自己,只有招致自私的結果,沒有人緣、沒人幫忙,勢單力薄,難以成事。反之,若是心念作為皆能為大眾設想,自然會有大眾的因緣共同來成就,結果必定會更好。
第三、諸心無住:倘若我們平常的舉心動念都住在五欲六塵裡,念念在金錢上,念念在愛情上,念念在名位上,必然患得患失,不得安寧。《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無所住,就能無所不住,「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如虛空一般,生命必然擴大無比。
第四、諸情無執:一般人與人互動付出時,總希望能獲得對方同等分量的回報,用情愈深,期待愈大,如果沒有符合自己所預期,煩惱也就越多。佛教則主張用理智淨化感情,用慈悲昇華感情。你的感情昇華了,你不執著,就不會有情執。古人有謂「情到濃時反為薄,情到深處無怨尤」;佛門也說「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不比俗情濃」;你沒有執著,看起來好像無情,其實平平淡淡最是真,平平常常最永恆,其中蘊含無限慈悲,無限智慧。
「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吾人薄地凡夫雖尚未能體證,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努力做到四種「無」。
一個解決身心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寂靜法師
我們生命中會碰到很多問題。我總結了一個解決身心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皈命的方法。為什麼最有效呢?一個是技術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皈命的方法中誰是醫生的問題。因為我們在皈命中念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就是醫生,而且阿彌陀佛有無量的願力,無量的功德。這就好像醫生給別人治病,同樣的藥不同的醫生效果不一樣。
這裡面是什麼道理呢?我大約總結了三條:
第一是功德,同樣的咒語,誰念得有效呢?有功德的人念得有效。
第二種力量叫願力。願力大的人治病效果好。比如,我給你治病,把你的病治好了,你就給我兩百塊的紅包。請問這叫願力嗎?這叫業力。所以為什麼廣東化州南山寺寫排位不要錢,這是因為願力在做事,不是想要別人錢。所以南山寺為什麼有力量?它就是因為愛這個世界才來的,不是為了獲得錢財、名利而來的。
這個願力要求我們想清楚一個問題,我來幹什麼?只要我們把生命的目標調整一下,生命就會被改變。所以孩子學習的目標千萬不能說是為了拿第一名。拿第一名可以,說明孩子的成績好。孩子就會問,媽媽成績為什麼要好?你可以說,成績不好怎麼幫助別人呢。
如果你對孩子說,你成績好,你可以拿獎學金。獎學金可以幹什麼?你可以買玩具,還可以吃冰淇淋,這樣孩子始終在利益自己。如果你說,拿到獎學金就可以給老師買個禮物,還可以買玩具給同學玩。這樣教就避免了孩子自利、自私。因為我們為了什麼就鏈接什麼;鏈接到哪裡,命就在哪裡。如果我們教孩子為了自己,他就會鏈接到一個很低端卑微的目標。這樣他會把卑微的東西鏈接進自己的生命。所以人為什麼卑微呢?就是因為他全想的是卑微的東西。
我發現人最大的損失在哪裡,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利他。如果掃馬路掃了一輩子,一直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文化找不到工作,只能掃地,這樣想全是卑微。其實他掃了一輩子馬路,把多少西瓜皮掃掉了,使多少人不摔跤,那麼大的功德,但他自己感覺不到,感覺不到所以他就鏈接不到自己生命的價值。
如果他念頭一轉,同樣是掃馬路,他會掃的更輕鬆、更喜悅。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念頭轉過來,我們的人生換一個目標,生命就會改變,種子也會改變。所以我為什麼說要讓孩子建立夢想,如果我們所有的行為,所有的辛苦都是為了夢想,因為這個夢想是偉大,美好、無私的,所以所有的行為都是功德,就會很美好。
以前掃馬路覺得受苦,現在掃馬路是功德。撿垃圾是功德,贊美別人是功德,所以念頭不同,鏈接就不同,鏈接不同感受就不一樣,生命所呈現的狀態就不一樣。生命不是尋找的過程,生命是創造的過程。我們生命是幹什麼的?我很贊成問一問這個問題。過去我也問,但是不能停留在問上,要開始做,去創造,去做一件善事,去幫一幫人就知道生命是什麼。
第三個叫信心。功德是過去的,願力是現在的,信心是當下的。功德是已經形成了,所以是過去的。願力是現在的,表示現在我有什麼願。所以,當下我們應該建立信心。就像很多人說孩子《能量朗讀》讀成績變好了,因為《能量朗讀》有能量,為什麼有能量?因為《能量朗讀》講的很多是實相。實相就有能量,實相就有財富,實相就有喜悅,實相有一切的美好。
我們想要追求的一切在哪裡?就在實相中。我們所有的苦難,煩惱在哪裡?在虛妄中。只要我們苦越多、煩越多、各種問題越多就是虛妄相。我們應該順著聖賢的指引,往實相邁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