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安法師:不能把無病當成修行有功夫的表現!

有種觀點說信佛念佛了就沒有病,把他沒有病認為是他修行很有功夫的表現,這觀點對不對呢?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有這個業報身,有這個四大的血肉之軀,必然是要有病的,連佛示現在這個世間都示現有病嘛。

我們看大乘經典,很多他方世界的諸佛都派遣菩薩來問訊釋迦牟尼佛,問訊的時候常常說:佛,安穩否?飲食易得否?眾生易度否?少病少惱否?說少病少惱,都不說無病無惱。你最多能做到少病少惱嘛。你怎麼能做到無病無惱呢?有些知見是不符合佛教的基本觀念的。

我們這個身體是無常的,我們每天都在跟病打交道。所以我們每天吃藥啊。吃飯也是吃藥,還有各種葯,都是在修補這個身體,讓它勉強維持住而已。它是趨向於敗壞無常過程,是必然的趨勢。身體就是很苦惱的呀,稍微一大不調,你就控制不住它呀。對於一個學佛行善的人有病,你要從正面看,這正好是重報轉為現報、輕報啊。它是件好事啊!

別說一般學佛人,就是那大修行人,他也有病吶。你看玄奘大師是大翻譯師,功德很大。他臨終的時候也生病了,他一生病還產生了懷疑:「哎呀,是不是我翻譯的經典有錯誤啊,才讓我生病呢?」這時候菩薩現前安慰他:「不是你翻譯的經典有錯誤,是你往劫的罪報。現在,現前一點小小的病苦的報,給你報掉了。」

還有天竺國的戒賢論師,那是佛教的大家,他病到什麼程度啊,病到要自殺的程度,實在是受不了啊。病苦到那個程度,就在他要自殺的時候,也是菩薩現前,告訴他你不要自殺啊。這是由於你往劫作國王,殺害眾生太多了。所以這個殺生的業報現前,讓你受點苦來消業障。你等一等,三年之後,由震旦國會來一個學生,玄奘。你等他過來,你要教他佛法。玄奘大師去了之後,見了戒賢論師,在他座下求學佛法,當時戒賢論師旁邊的法師就向玄奘大師描述戒賢論師在生病時候的痛苦,都說不出來啊,都不敢描述啊,實在是太痛苦了。

這樣的大修行人都有這個病苦,更何況一般人呢!所以我們對有病不能好,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知見。


一個人全身是病,不代表他業障重,可能是……

每個人有財富的福報,也有窮的業障。每個人有長壽的福報,也有短命的業障。出什麼果報,主要看這個「緣」。大家要知道:一個人全身是病,不代表他業障重,可能是他的業障遇到了緣。我們的業障還沒有遇到「緣」,這個時候就要好好念經懺悔。

全身是病的人可能也有健康的福報,還沒有遇到「緣」,什麼時候遇到了緣,他的福報會出來,身體會健康。如果這一生健康的福報都沒有遇到健康的緣,健康的福報會帶到來世去。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是好事,福報存起來了,沒用過,來世還有福報。

天人在天界享受很多,壽命也很長。一個天人能活八、九萬年,不僅長壽,而且相貌莊嚴,吃的穿的東西都是自然的,住的地方都不用干活,但天人在天界福報就這樣全部用光了,用光了福報之後,壽命就結束了,結束就墮入惡道。天人大部分都是墮三惡道。為什麼大部分都墮惡道呢?天界福報用盡了。但人道眾生,很多人還不一定會墮惡道,墮惡道的業障雖然很多但不一定墮,不墮惡道的福報也很多,往生善道的福報也很多,這個大家要知道。

大家還要知道:有些人有健康的福報沒有長壽的福報,昨天健健康康的什麼病都沒有,今天突然不見了;有些人有財富的福報沒有健康的福報,雖然是大財主但全身是病,這裡痛那裡痛全身是病痛;有些人有財富的福報沒有長壽的福報,有百萬億財富的大老闆很年輕就走掉了;有些人沒有健康的福報但有長壽的福報,身體不健康年年都是病,天天都是病,但死不了,活到八九十歲。

對於這些現象,在不知道因果規律的情況下,很容易起邪見。

一個善良的人死了,大家都說:善沒有善報啊!為什麼他那麼善良就走掉了。

這是因為他有善良的福報,有福報才能讓他善良。善良的人心態好,快樂,但他沒有長壽的福報,所以年紀輕輕就走掉了;有些人有善良的福報,但沒有財富的福報,雖然很善良,但一生都貧窮。

有些人沒有善良的福報,但有財富的福報,還有長壽的福報。雖然他心態很不好、很壞,他是一個壞蛋來的,但是他卻非常富有還長壽。有時候壞蛋不富有但是長壽,有時候壞蛋也會短命。

「因果」錯綜複雜,大家這些東西一定要明白,不明白的情況下很容易起邪見。

相信因果!尊重因果!非常重要。


生病的好處在於淨除過去的惡業

有個老出家眾向無著賢菩薩請益,生病時當如何思惟。這意思是說,如何把病用在修行上。

於是無著賢菩薩建議說:自己和他人的這軀幻化身生病真好,因為藉此,無始以來所累積的惡業可以淨除。

怎麼做呢?用慈心悲心利他的菩提心來經歷這場病,思惟:「我要為了饒益一切無數的有情經歷這場病!」

無著賢菩薩接著說,其他行持佛法的行為,諸如持真言繞塔供養師長三寶等,也都在淨除二障,即主要阻礙個人了脫生死的煩惱障,和主要妨礙成就一切種智的所知障。

由此可知,生病的好處在於淨除過去的惡業。

~摘自 普潤群生 梭巴仁波切其人其事 365甘露法語~


夢參老和尚:你經常地修這種觀,死亡時不但不痛苦,而且很愉快

死亡像什麼呢?等於我們搬家一樣。我們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嗎?到了很多地方嗎、走了很多處所嗎?人的分段生,就像我們這些佛教徒——佛教弟子沒有大善大惡,不是人間就是天上,而這間房子不住了,再換一間,換一個比這個還好一點的。

如果今生修得多了,再換一間比這個還好一點的房子。四大是假合的,就像我們住房子一樣的,要像這樣來認識它、來理解它。

你經常地修這種觀,到死亡的時候不但不是痛苦,而且很愉快的。有些人在死了之後,他的面容還是微笑的,因為他到了更好的地方,比這個地方還好一點,所以他沒有痛苦。

在人間受一年的罪,可以換取地獄一劫的罪。你要這樣認識,假使人間輕賤你、辱罵你,你不計較,你說:“我這是還業的。”“是人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金剛經》不是這樣說的嗎?要是等到地獄去受的時候,那個時間就長了,“無解脫日”,想得解脫就很不容易了;要是墮到五無間大地獄,那就是“千劫萬劫,永受諸苦”。


【佛說諸大布施功德中,看病施藥為世間最大福田,第一大功德】

佛在《梵網經》說:「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長、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

佛說:若是佛的弟子,見到生病的人,我們都要無微不至的照顧他,並且施藥醫治他的病痛,就像在供養佛一樣,無所差別。而在八福田當中,看病施藥是第一福田,亦為功德最大的福田。若見到父母、師長及弟子生病,無法根治,有百種的病痛苦惱,皆應好好布施醫藥、照護他們,令其早日痊癒。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時候,有一位長者發心要供養佛和僧眾。這次邀請,只有比丘們前往赴供,佛並未同行。因為佛當時有兩樁因緣,一是要和諸天天人說法,另一件是要去探望一位病人,所以,只派了使者前往領取食物。

當佛看到比丘都前往接受供養後,便拿出鑰匙打開一間房門。佛看見一位比丘病的很嚴重,大小便不能自理,整個床鋪十分污穢,連轉身都很困難。

「你有什麼困難嗎?」佛很慈悲地問比丘。

「弟子因為愚魯遲鈍,又懈怠傲慢,平常也不勸人去探望慰問病人,所以,現在才沒有人來探望。弟子現在孤獨又窮困,無依無靠啊!」比丘微弱的回答說。

「我來幫你。」佛聽到比丘的遭遇後,很同情他的遭遇。

佛彎著腰把他抱起來,幫他清除床上那些穢物,洗淨骯髒的座墊,還替他洗澡,換上乾淨的衣服、新的座墊,再抱他回到房內,親自為他按摩。

「你如果不更加精進的求得高妙的佛法,死了以後會再受到更大的痛苦。」佛告訴比丘說。

「請世尊慈悲開示!」比丘感動的懇求說。

佛就跟他講說佛法,勸他勇猛精進向道。

同時,佛也向病房其他的僧人開示說:「比丘們︰出家後就沒有父母兄弟姊妹和宗族了,大家不互相照顧,這實在不應該啊!」

「我要制定戒律,端正師徒之間的關係,讓上下和樂順從。」佛說。

「請世尊制訂戒律,大家可以遵行。」比丘們請求佛。

「從今以後,弟子侍奉師長,要像侍奉父母一樣,至死不能捨離。師長照顧弟子,也要如自己子女,隨時指導他們,至死不相捨離。師徒之間互相慈護,永劫不變。」佛告誡大眾。

「病人需要的物品不夠用,應該如何呢?」僧人請問佛。

「僧團所有物品,平均分配,如果不夠,大家就分頭去托缽。」佛回答說。

「探望一切病人,所獲功德,和探望佛的功德一樣。」佛開示大眾。

當時,這位生病的比丘,聽佛的開示後,就深深思維其中的道理,立即證悟,捨棄身形壽命,證入了無餘涅槃。

探望病人是一種無畏布施,要如何探病才有功德呢?

在四分律說,看病有五德:

(一)知病人可食與不可食,可食的才給他。

(二)不嫌惡病人之尿屎及唾吐之穢物。

(三)以慈悲心看護病人,而不要求病人衣食之報酬。

(四)能調理湯藥等事。

(五)能為病人說法,令他歡喜,並使自己之善法亦有所增進。

病人在飽受病苦折磨,對病情滿懷恐性時,處在形同隔離的病房,這時若有人來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給患者一番鼓勵,對病情的恢復不亞於有形的藥劑。

尊貴如佛,尚且如此慈悲細心,去看護一位污穢不堪的患者,學佛弟子,能夠不見賢思齊嗎?身口意清淨的修行人,上病房探病,帶給病人的不只是關愛而已,更能讓病人身心安穩吉祥,得到「離苦得樂」的解脫之道。

所以,《佛說: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

 

 

佛經故事:當佛陀生病的時候

 

維摩詰生病了,為什麼連菩薩也不敢去探病?

 

學佛人也會生病的根源,原來生病和破財,都是在消業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