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語:你要會收攝六根,這是淨宗精要之精要
1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最重要的修行方法是末後這兩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只要把這兩句做到,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2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兩句是淨宗精要的精要,核心的核心,與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完全相應。第十八願怎麼落實?就是這兩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3 所以念佛,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六根怎麼攝法?只要你專念,就是專注憶念,六根自然就攝住了。 “都攝六根”是戒,“淨念相繼”是定,六根攝不住,你一心就得不到。為什麼?心攀緣外面境界。
4 我們念佛人,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外面境界要提起正念,正念就是阿彌陀佛,決定不為貪嗔癡慢所迷,不為外面五欲六塵所動心,我們就成功了。財色名食睡、名聞利養這些東西,破壞你念佛的功夫,破壞你的清淨心、平等心、覺心,你還要為這些東西動心,那你就錯了,你就迷了,你就不覺了。
5 你心攀緣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才會障礙你;你心不攀緣外境,對於外境一切隨緣而不攀緣,外面境界對你沒有障礙,所以這個事情障礙在自己,不能怪外面境界,我們一定要曉得。
6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叫我們念佛?念佛能令人得清淨心,就是得清淨平等覺。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把煩惱習氣統統給念掉,以一念對治一切雜念,這是念佛的原理原則,你不能不懂。如果念佛裡頭還夾雜名聞利養、夾雜五欲六塵,你心不清淨,那怎麼會成就?你念得再多,都叫白念了。
淨界法師:一個人喜歡攀緣外相,就容易受傷。
一個人會攀緣外相的話就表示你智慧薄弱、情感重,這個地方當然它後面會講到,一個人喜歡攀緣外相,你就容易受傷,你的菩提心相對容易受到傷害,你就比較容易退轉。你看兩個人修大乘佛法,遇到同樣的境界,有些人可以衝過去,有些人衝不過去,這不是忍耐的問題,修行到最後都不是忍耐的問題。
你看菩薩到最後都是智慧的水平,考驗你的心理素質,你喜歡執著相你就通不過去了,人生的相狀是無解,因為你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你無量劫來跟眾生結的很多的善緣、你無量劫跟眾生結的很多的惡緣,你今生的時候不知什麼時候阿賴耶識跳出個什麼相狀出來,你要執著那也沒辦法了。所以我再講一次,人生無解!你不可能用幾十年去解決無量的問題。你看人類的歷史,五千年的歷史,多少有智慧的人定了多少的制度,想要讓人生得到快樂,提出很多的看法,人要怎麼活,你看到現在有沒有答案?沒有答案!現在痛苦指數不斷增加。
理論上來說,我們人應該越活越快樂,因為很多哲學家都提出建言,人要怎麼樣,要吃什麼東西要怎麼樣過活,幾點睡覺比較好,人類的經驗累積這麼多年,你快樂嗎?沒有,不見得,所以人生無解,你看到現在那麼多有智慧的人出世,那麼多的博士也提不出一個解決人類痛苦的問題,其實人生答案是無解!業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這樣子而已了。
其實佛法是創造來生,你看佛陀的意思,我們是為來生而活的。有人說佛教很消極,說對一半,佛教對今生是很消極,它對來生很主動積極。現代人剛好相反,現代人對今生很積極,對來生完全放棄,你不經營來生,你就等於放棄了,隨業流轉。
淨界法師:發起往生的願力,收攝六根,調伏愛取
這個聲聞法這一塊我們講過,我們只用聲聞的一部分的概念,我們不完全在聲聞法當中,我們是選擇我們需要的部分。從淨土宗,我們注意三個東西,請大家看八十六面,八十六面有三個東西是很重要的,受、愛、取。淨土宗的人,你看看祖師的建議,最好把果報放棄,前面的什麼識、名色、六入、觸這種現成的果報,不管你快樂也好,痛苦也好,你最好把它放下,福報越大有時候變成障礙,但你要是放下,它變成增上緣。
所以淨土宗的角度,先把前面東西放下,專心處理三件事情。第一個,你的感受,因為整個臨終的時候,其實來自於你的愛,思想,你的思想是往哪裡跑的,但這個思想受到感受的牽動,你的思想一定受到六根的牽動,才有這種想法。
所以你到了晚年,尤其五十歲以後,你最好你的六根慢慢收了。都攝六根,我們不敢說做到淨念相繼,但是你起碼這個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訊息。往生所有的力量,都是透過佛法修學的,我告訴大家,日常生活給你的訊息,對往生都沒有幫助,人我是非而已。
所以你最好是要把六根門頭這個門慢慢關掉,加上一個小窗戶就好了。你沒有完全關掉,你還要工作的,是吧,還要面對你的定位吧,關得越小越好,沒有必要的事情少管。這個就是先把感受收攝一下,因為你沒有太多時間分心,生命有限,精神體力有限,你把這個受一收攝,你的思想就單純化了,這是個源頭嘛。
所以為什麼思惟苦諦,為什麼觀受是苦,因為就是用這個苦,要來刺激這個感受,你喜歡攀緣,你得到什麼,我們無量劫來,我們的感受到處活動,我們得到什麼?諸位,我們得到輪迴的果報,我們真的快樂嗎,未必。你的快樂來自於善業,不是來自於攀緣,該是你的快樂,你一點都不會少掉的。你說,誒,我都攝六根,我福報這樣大,我不是很吃虧嗎,不會的,你會有更殊勝的快樂,更精緻的快樂,那個是不必透過感受的,是透過你心裡的法喜。
所以淨土宗,如果你有志於往生,到晚年,你一定要把六根關掉,慢慢關掉。你不要再接觸那外境的剌激了,不要再跟外界的業力接觸了,因為業力給你的快樂讓你貪愛,業力給你痛苦,讓你心理不平衡,對你都沒有好處。你把六根關掉,業力對你衝擊降到最低了,這是剛開始就從源頭下手,把六根門頭慢慢關掉。第二個,調伏你的執著,因為你的思想問題不大,但是你思想跟執著結合,這個就糟糕了,這一塊呢,從小乘的角度是把取完全斷滅,他用無常觀、無我,他把執著完全破壞掉了,破我執。
佛法不這樣做,佛法是疏導,我們是把執著,把它疏導成一種往生的願力。這個水你弄得不好,叫做黃河氾濫成災,你水加以疏導它是灌溉良田。注意,大乘佛法是轉識成智,它不墮斷滅,因為你把你所有的執著都斷掉了,沒有錯,你把生死業力的力量斷掉了,但是你一個嚴重的後果,叫做錯損菩提,你的菩提心也沒有了。
大乘佛法是有所追求的,追求無上的菩提,追求西方的淨土。所以你這個取是引導,透過你的思想去引導你這個取,叫欣求極樂。所以其實整個修行的重點,在十二因緣當中只有三個重點,就是感受,思想跟執著。但這個思想是關鍵了,你透過思想向外調伏感受,透過你如理的思惟的思想,去改變你的執著,從對娑婆世界的執著,改成對淨土的執著。
淨土宗的執著是好的執著,我們一般不叫執著,叫做發願。其實就是執著,體性完全一樣,但是我們不安立這個執著這個名稱,叫做發起菩提心,發起往生的願力,我一定要往生,這個就是取,它本質就是取。
所以你整個修行就是,如果我們就聲聞法的角度來說,思惟苦諦,調伏愛取,我們取這一塊。所以人天乘是調伏罪業,讓我們臨終無障礙,聲聞法,二乘法是調伏愛取,讓我們對娑婆世界的業力,降到最低,讓我們在臨終內心的干擾降到最低,你不能夠把生死的業力,刺激得很重,然後再跟它拼往生,你跟自己過不去,沒有人這樣做,而且你也拼不過它。
一個有智慧的人,他雖然心中有很多地雷,他可以閃過地雷,我可以不碰觸,我沒辦法把你對治,我閃過總可以吧。那怎麼閃過地雷呢,就是不要刺激它。我們雖然在心中還有很多的罪業,還有生死業力沒有得果報,你臨終不要去碰觸它,沒有事的,到了淨土再來處理這一塊。
所以在整個二乘法當中,整個修行就只有會歸到兩個字,一個思惟苦諦,收攝你的六根,一個就是調伏愛取,就做兩件事情。
淨界法師:厭離娑婆,要厭離全面的娑婆
學習,佛法的專有名詞叫作熏習。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斷地把這個法義在心中就像沉香在熏衣服,一次一次地熏習,不斷思惟觀察,用這個無常的道理在心中不斷地熏習。
諸位!佛法的道理絕對不是說你學佛以後把門一關,雙腿一盤,兩個眼睛一閉一直念佛,你就能夠想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個概念,因為你不熏習。你只能靠你的生命經驗,而生命經驗很容易被你的感受跟妄想誤導,這第一個;第二個,你得到的無常無我的概念也不全面。你要厭離娑婆,厭離的不是痛苦的娑婆,更重要的是你要厭離人天快樂的娑婆,人天的這種概念,你不可能從生命經驗裡面得到。
所以,很多人為什麼在臨終,只要中陰身現出快樂境界的時候他就過不去?因為平常操作時,他所謂的厭離娑婆,他的所緣境,是厭離痛苦的娑婆,他對快樂的娑婆的厭離這一塊是生疏的。所以中陰身快樂果報現前,他就過不去了,卡在那裡,心隨妄轉,結果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諸位,這個無常無我的概念很重要。我再講一次,你要厭離娑婆,要厭離全面的娑婆,包括痛苦的娑婆世界,也包括快樂的娑婆世界,因為它們兩個有三個共同的相貌,就是:第一,不安穩;第二個,不能主宰;第三個,貪著娑婆世界的快樂,你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我們之所以離開娑婆世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它的後遺症太大。你為了吃刀鋒上的蜂蜜,結果被刀子割傷了,就是說,娑婆世界是得不償失。你今生享受快樂,本來是合情合理,你說:“欸,我這快樂,是我前生好不容易去做義工,辛辛苦苦的善業得來的,我應該享受!”當然,你可以享受,但是它矛盾就矛盾在哪裡呢?當你享受時,你又破壞了來生,問題在這裡!因為它帶動過失。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要我們放棄娑婆世界,就是說你辛苦得來的快樂,它裡面有很多問題。這個快樂,“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你沒辦法住在這裡。最後你只能把過去的快樂,換成極樂世界的功德,這快樂我不要了,把所有的資糧迴向到淨土那種無過失的快樂。
所以,這個無常無我是很重要的操作。也就是說,你憑什麼拒絕你的快樂?我想每一個學佛人,多少今生都積集善業吧?你肯定善業比罪業重,所以臨終時,你來生的快樂果報一定會先現前的,中陰身一定先現前的,你會看到你來生的快樂。
問題是,你怎麼走過去?你不走出娑婆,就不可能面對淨土。道理很簡單,就是娑婆世界的快樂你要付出代價,牢記這句話你就能走過去。你必須說服自己:我必須把來生的有漏的快樂換取到極樂世界的功德。在臨終之前你必須做好這樣的心理教育。就是你要先打預防針,因為你遲早要面對這個問題。
所以,你如何看待娑婆世界,用什麼角度來看它,你智慧的層次就影響到臨終時怎麼面對你的中陰身。這個道理你自己想不出來,只有透過對聖言量的學習,不斷地熏習,知一切法因緣生,皆悉無常無我,而看到娑婆世界的過失。
淨界法師:無所得的概念,對一個人很重要!
諸位!你們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嗎?我們是從空性而來。按照佛法的意思,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無中生有。生命的出現不是本來就有的,是無中生有。你不能夠說:「欸,我從前世而來。」不對!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你只是繼承前生的業力,你可沒有繼承前世的果報。當你做第二個夢時,跟第一個夢是沒有關係的。你前一個夢是轉輪聖王,你不可能把轉輪聖王的珍寶,帶到第二個夢的乞丐去。所以,首先你要知道,你的生命的起點,生命沒有開始!
我們再看生命的結果。你將往哪裡而去?「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最後的結果,往空性而去。所以人生是沒頭沒尾。
按照《楞嚴經》的用法,就是「來無所從,去無所止」,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只有過程。就像做夢一樣,你知道你每一個夢境,從什麼地方開始嗎?你知道你的夢境什麼時候結束嗎?你結束以後跑哪裡去了?沒有了。人生幾十年後,你現前的身心世界,你所擁有一切東西跑哪裡去了?對你來說,沒了,你又去創造另外一個夢境。
所以,無所得的概念,對一個人很重要!就是人生只有過程,人生的目的只有兩個:第一個,酬償舊業,你在還過去的業;第二個,你在創造一個新的業,你在開創來生,規劃來生。
淨界法師:妄想,是你給它力量的
我們調伏心中的愛取,不是說我們貪愛外在的世界,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會貪愛外在的世界,我們真正在乎的是我們生命當中留下的這種快樂感受的影像,我們真正在乎的是心中的影像,心中的妄想。我們之所以對娑婆世界放不下,是因為你想滿足心中的妄想,讓這個快樂的影像再一次的出現,所以你要處理的不是外在的問題,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
當然,這個影像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它本來就沒有實體,是你給它力量的。你說,哎喲,我的妄想打這麼厲害,我一點辦法都沒有,其實妄想會對你產生主導,是你給它力量,你抓著它不放,所以它變得勢力強大。妄想你只要放下它,它就消失了,你不要抓住它不放就好,因為這些本來就是你捏造出來的東西,我們的心本來清淨本然,你自己多事把它捏造出來。
怎麼放下心中的妄想呢?佛陀就開導,修無常觀,放下今生的妄想;修苦諦觀,放下來生的妄想。你心中愛取的妄想放得越徹底,你臨終的往生就越有把握。所以我們在修習禪觀的第一件事情,好好地面對自己所留下的妄想,跟自己溝通,你抓著這個妄想對你是不利的,它給你的快樂太少,但是你付出的代價太大,得不償失!
所有世間的快樂,世間上世俗的快樂,每一種快樂你都一定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有為的快樂,多諸過失!其實我們追求快樂,可以理解,你可以選擇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你可以追求無為的快樂,它沒有過失。我們透過這樣的思惟,試著把過去緊抓不放的妄想放下了,修習出離心,想辦法減少心中妄想的影像。
淨界法師:生命的主導者是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
所以我們現在有兩個問題要注意:
第一個先檢查自己的行蘊,你活了這麼多年,到底你的等流性在十法界裡面你是屬於哪一個?稍微對一下,先把行蘊找出來。
第二個用想蘊來調整行蘊,就做兩件事情,先瞭解自己,你大部分的思考模式,你習慣性的思考模式,你的心跟外界接觸的時候,假設都沒有對治,你第一個念頭習慣性會起什麼念頭,第一個念頭。行蘊當然你可以調整,用你的《楞嚴經》的想,用《法華經》的想來調整這個行蘊,慢慢地調。
我們一般人都很難像六祖大師一下子頓悟,這個車子轉一百八十度,我們先慢慢調。一個人只要瞭解自己,然後有正確的方法,你就有救,即便每天調整一度,都沒關係,至少你在進步當中,只要你知道用功的方法,知道你的修行的關鍵在哪裡。人最怕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一天過一天,這最可怕,你只要知道了,你只要開始努力了,你就有希望。因為你今天比昨天好,你充滿了潛力嘛。你現在不夠好,但是你的未來有無量的可能性。
修行最怕就是說你到現在還沒有上路,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你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調整它,就糟了!你昨天跟今天差不多,不是差不多,可能更糟糕,因為你不調整,它會相續,它會等流性,你習慣性起什麼,你如果不調整,種子起現行,你這個滾雪球越來越大。如果你不調整它,你往那個道路越走越厲害。
所以我們再重復一次,生命的主導者是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習慣性的,你習慣性起善念,你已經走上人天果報,如果你突然間死亡,你一定到人天去;如果你習慣性起惡念,你已經走上了三惡道的果報,你要小心。如果你習慣性是出離心的,你已經走上了二乘的涅槃的偏空的跑道;如果你習慣性升起淨土的思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不管什麼時候死亡,你一定往生。
當然在死亡到來之前你都有調整的空間。所以你要先知道,修行先找到自己的生命的傾向,你現在那個足球已經往哪個方向跑了?當然你中間你還可以補一腳,但是你先找到你一生當中你的等流習性是往哪一道跑,先第一知道,然後找佛法裡面相關的法來對治調整它。
妄念的止息──收攝六根
文/普安精舍高級禪修班學員 傳尊
人就像一多媒體,六根隨時在攝取外塵,無論好的壞的,如不加以揀選,它就照單全收。而且不時不自覺的播放出來。有時一念還會牽引他念,如果不適時覺醒,加以切斷,它可能一波接一波,引來千念萬念,如同網際網路般,糾葛牽絆,無遠弗屆,永無了時。這些妄念,是生生滅滅的「眾生」,讓我們無法自主、單純、專注,更無法「清明在躬」,而隨波逐流,浪擲生命,以客為主,所以流浪生死。
前五根中,以耳根及眼根所攝受的為最;耳根就像錄音機,眼根如同攝影機,不時接收外塵的影音資訊(或雜訊),如果加上意根的(刻意)作用,更產生加乘效果;載舟(成就善道)的是它們,覆舟(六道輪迴)的也是它們,道家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我們怎能不戰戰兢兢,戒慎恐懼呢!
儒家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對外境如能視而不見,聽而弗聞,讓見到就是見到而已,讓聽到也僅止於聽到就好,讓根塵不起進一步作用,好好隨時隨地收攝六根,應是止息妄念的第一步,這也是「戒」的第一課。這就像開車一樣,該前行就前行,該停就停,該轉彎就轉彎,該看路標就看路標,心無旁騖的專注當下開車這件事,直達目的地;如此,則途中任何景物,如同「雁過寒潭不留影,風吹竹葉不留聲」,不會成為你腦海的檔案,八識田中既無因種,怎麼搜尋也搜尋不出檔案來。當然,如果你途中特別留意某些景物(如事故),這些景物也將成為「文件夾」的一部份,因緣具足時,它就會跑出來,或者成為「妄念」的一部份。因此,保持耳根清淨,非必要不要「任意」攀緣,定力也由此而生,《楞嚴經》不也說「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嗎!若不如此,勢必妄念常起,意想紛飛,常墮苦惱大海!
從佛經中看收攝六根的作用
《百喻經》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昔有一人,行來渴乏,見木桶中有清凈流水,就而飲之。 飲水已足,即便舉手語木桶言:「我已飲竟,水莫復來。」 雖作是語,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飲竟,語汝莫來,何以故來?」 有人見之言:「汝大愚痴,無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語言莫來。」即為挽卻,牽余處去。
(白話譯文)
有一個人,走路走得很口渴,在路旁看到岩石里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
水流面前剛好有一個木桶,盛著滿滿的一桶水。
他就開口大喝,喝得足夠了,他就舉手向面前的木桶示意說∶「我已經喝夠了,你的水可不要再流出來了。」
可是水依然在流著,並不停止。
這人大怒,在桶邊大鬧不休。
有人見了,笑責他道∶「你不要它,你自離去就是了,何必定要它不流出來呢?」
這故事比喻——
世人常在生死渴愛中飲用著五欲的水(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或者是色、聲、香、味、觸,這些境界,常常使人們顛倒迷惑)。
有時,感到厭倦了,希望色聲香味等不要再來相擾。
這時就應該收攝六根,從內心用功夫,使自己的心念不去攀緣,不生妄想。
不這樣從自心遠離作功夫,而只要求外面五欲的境界不來侵擾,那是既不可能阻止聲色等顯現,也不可能得到煩惱的解脫,這是徒勞無益的。
《百喻經卷上》:38、飲木桶水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一路走來,口渴身乏,見木桶中有清淨流水,便就著喝起來。待到喝足了,便舉手指著木桶說:「我已喝夠了,水你不要再流出來了。」雖然說了這話,水依然流個不止,這人就大怒道:「我喝夠了,叫你不要來了,為何依舊來?」有人見了,說:「你這大愚癡,沒有智慧,你為何不離去,卻說水不要再來?」隨即把他拉走了。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出於生死渴愛的緣故,暢飲那色、聲、香、味、觸這五欲鹹水。五欲既已得到了滿足,就如那人飲水飽足了,便疲乏厭倦起來,說:「你們這些色聲香味,不要再來讓我見到了。」然而這五欲相續不斷,綿綿不絕。世上的人見了,便怒道:「叫你們速速滅去,不要再產生,為何依然來,讓我見到呢?」這時有智人對他說:「你想要離卻五欲,應當收攝你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產生的情識,關閉心中的思量,這樣,妄想就不會出現,便可以得到解脫。何必眼不見,方可不生貪戀呢?」就像那飲水的愚人一樣。
這故事比喻∶世人常在生死渴愛中飲用著五欲的水(五欲是∶財、色、名、食、睡,或者是色、聲、香、味、觸,這些境界常常使人們顛倒迷惑。)有時,感到厭倦了,希望色聲香味等不要再來相擾。這就應該收攝六根,從內心用功夫,使自己的心念不去攀緣,不生妄想。不這樣從自心遠離作功夫,而只要求外面五欲的境界不來侵擾,那是既不可能阻止聲色等顯現,也不可能得到煩惱的解脫,這是徒勞無益的。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譯
寫在前面:
《百喻經》佛教文學經典,以譬喻宣揚佛法義理。全書從《經藏》12部經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頌,概稱“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諧機智,生動巧妙,文淺理深。
百喻經卷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鵲封竹園。與諸大比丘菩薩摩诃薩及諸八部三萬六千人俱。是時會中有異學梵志五百人俱。從座而起白佛言。吾聞佛道洪深無能及者。故來歸問唯願說之。佛言甚善。
問曰。天下為有為無。答曰。亦有亦無。梵志曰。如今有者雲何言無。如今無者雲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無。故說或有或無。問曰。人從何生。答曰。人從谷而生。問曰。五谷從何而生。答曰。五谷從四大火風而生。問曰。四大火風從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風從空而生。問曰。空從何生。答曰。從無所有生。問曰。無所有從何而生。答曰。從自然生。問曰。自然從何而生。答曰。從泥洹而生。問曰。泥洹從何而生。佛言。汝今問事何以爾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問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雲何得知泥洹常樂。佛言。我今問汝。天下眾生為苦為樂。答曰。眾生甚苦。佛言。雲何名苦。答曰。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見十方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樂。五百梵志心開意解求受五戒。悟須陀洹果。復坐如故。佛言。汝等善聽。今為汝廣說眾喻。
原典:38、飲木桶水喻
昔有一人,行來渴乏,見木桶中有清淨流水,就而飲之。飲水已足,即便舉手語木桶言:“我已飲竟①,水莫復來。”雖作是語,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飲竟,語汝莫來,何以故來?”有人見之言:“汝大愚癡,無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語言莫來?”即為挽卻②,牽余處去。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為生死渴愛③,飲五欲④鹹水。既為五欲之所疲厭,如彼飲足,便作是言:“汝色聲香味,莫復更來使我見也。”然此五欲相續不斷。既見之已,便復瞋恚:“語汝速滅,莫復更生。何以故來,使我見之?”
時有智人而語之言:“汝欲得離者,當攝汝六情⑤,閉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脫。何必不見,欲使不生?”如彼飲水愚人,等無有異。
注釋:
①飲竟:竟,本義為奏樂完畢,引申為完、盡。
②挽卻:挽,牽引;拉。
③渴愛:非常愛慕之意。此喻凡夫希求愛樂之迷情,如渴者之求水。
④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指染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的五種情欲。即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
⑤六情:舊譯經論多譯六根為六情,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具有情識,故稱六情。而實際上六情應該是指六根產生的感覺及思想意識,即指喜、怒、哀、樂、愛、惡等六種感情。
源流:
《大正句王經》卷上:往昔有一聚落,其中人民不識螺相,亦復未曾聞其螺聲。忽有一人從外而來,到彼聚落,而便止住。是人常持一螺,以為功業,每日執螺,詣於聖像,鳴螺供養。一切人民,忽聞螺聲,鹹悉驚怪,共往螺處,問彼螺言:「爾從何來? 可依實答。若不言實,我當破汝。」螺既無情,豈能言答?(《大正藏》第一冊第八三三頁)
來源:
1、《百喻經注釋與辨析》荊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經注釋》弘學注釋
3、網文
從淨土宗的角度,只要掌握黃金十年你就成功了,這五年你一定要忍得下來
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與凡夫的「執著」有何區別?
毀壞修行的最大障礙,就是手機!太多的外緣,會帶動我們無始劫來的攀緣心!
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少去"分別"!一"分別"就會帶動攀緣。
你不往生極樂世界,永遠是孤單的,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永遠在一起
你真的想求生西方嗎?看平時的表現,就知道你是否真心想往生西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