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修行的過程,沒有一個東西是求來的,是無所求!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會出現。
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佛教的功德——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
修來的意思是說:你去修,你不要,它也會給你;你去求,你什麼都沒有。
我再提醒一次:修行的過程,沒有一個東西是求來的,是無所求!
因為諸法因緣生,你的因緣具足了,它就出現了,你有什麼好求的呢?
你因緣不具足…你求也沒用,你有的話…你不用求。
這地方很重要:你不要向外攀緣,沒有一個人可以干擾你的;你要向外攀緣,那就跟鬼神感應道交了。
所以說: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就是——內魔生起,外魔就進來了,你自己把門打開的。
這個所有的善知識,不管你是修密宗、禪宗、淨土宗,什麼宗都沒關係,你修的法門會不一樣,但是善知識一定有一個共同的相貌--他的人生一定是內因緣帶動外因緣,他是以願力來主導生命。願力它的相貌是無所求,隨緣,因為一個活在願力的人,他的人生是活在未來,他不把今生看得太重。他的目的是透過今生去實踐他來生的功德,所以他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他的心是住在來生,他是為了未來而活的,所有的善知識沒有例外。
也就是說善知識他是「但有所願,無有所求」,因為你有所求就是攀緣,那你是活在外因緣。你活在外因緣,你是活在生死業力,你怎麼是善知識呢?這是很簡單的判斷方法。
善知識的修學對今生是完全隨緣盡份的。因為他只有願力沒有攀緣,這是佛陀說的,所有的善知識沒有例外,他一定是用願力來主導他的生命,而不是由他的業力來引導他的生命。
索達吉堪布:我建議最好做十年以上的聞思修行!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建議最好做十年以上的聞思修行。原來有一次在香港開度母法會時,我當時要求很多人,讓他們發願十年以上的聞思修行。
後來有些人真的做到了,說話算話;有些人舉手舉得很高,但實際上最後什麼事都沒有做,這種人也有。
就像世間的知識,學了九年才只能初中畢業,如果再讀高中,再讀大學、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需要多少年?那九年的佛教學習也只不過是打一個基礎。
現在我們這裡真正的學者,lama、覺姆這邊,十五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完成學業。
因為以前特殊的歷史原因,我們暫時沒有要求那麼長的時間,像漢地有些佛學院兩三年畢業,但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畢業。
佛教甚深的教義,大家都不要認為「我學了兩年,我學了一個《入中論》了,我學了一個《大圓滿前行》了,我快去弘揚佛法」,到處在喇叭里喊:誰來聽法,我要開始給你傳法……這樣不一定來人,就算來了,也很快就走了,因為你相續當中沒有什麼。
其實每個人都能看得出來,誰確實有一點東西、誰沒有、誰是空殼,這大家都應該看得出來。
要以大智慧來攝受菩薩,這是很重要的。
大智慧,要麼是你是佛再來、菩薩再來的,當你生下來的時候就精通所有經論,但這是很少的,印度很少,漢地也很少,各個地方應該很少。
如果不是,你要系統地學習。如果沒有俱生的智慧,也沒有學習,就忙著度眾生,最後可能只有騙錢、只有造業。
所以佛教徒現在要全面地提高佛教的素質、世間的素質,這兩個都很重要。
淨界法師:初學重知見,晚年看收心。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前面佛陀在如來神力品顯種種的神通,其實他那個時候還是安坐在法座上。這個時候,佛陀在付囑的時候,為了表達他的慎重,他從虛空中的多寶佛塔裡面的座位就站起來。站起來的時候就現大神通力,在虛空中伸出他的右手,同時撫摸與會的無量的法身菩薩的頭頂。
一方面摸頭安慰他們,一方面就告誡。他說,我在過去的生命當中,經過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我修習如是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個就是一佛乘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安住自性清淨心的妙法,用這個法門來面對一切的障礙。如今我正式地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地在佛陀滅度以後流布此法,使令一切眾生的大乘善根廣令增益。
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的頂,而且也做三番的說明,「我於無量百千 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就是摸三次頭,做三次的付囑。「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所以這整個法門是一切的凡聖都必須要學習的,這是使令大乘善根增長。
這一段,蕅益大師說,為什麼佛陀要用手摩頂呢?您老人家出言付囑就好,為什麼先用手摩頂呢?這有兩層意思:第一個,佛陀伸出右手,那表示佛陀的善巧的權智,佛陀大悲善巧。你看佛陀講話之前先摸摸頭,安慰他們,鼓勵他們一下,對佛陀來說是慈悲善巧。那麼對菩薩,被摸頭,這個頭叫做真如的實智,菩薩用一心真如的實智來納受,所以這個就產生感應道交了。
佛陀的慈悲,那麼菩薩用一心真如,就是產生了感應道交。這個地方就表達了授受雙方都殷重而且懇切。授法的佛陀跟接受法的菩薩雙方都殷重懇切,是這麼一個情況。
佛陀為什麼要如此慎重來交付此法?
我們看下一段的「釋付囑意」。佛陀為什麼要以手摩頂,如此慎重來交付此法?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吝,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
為什麼要如此慎重呢?因為佛陀有三種的法寶:第一個,佛陀「有大慈悲」。佛陀的內心,入慈悲室。第二個,「無諸慳吝」。這段,佛陀著忍辱衣,都能夠安忍一切的障礙。第三個,「亦無所畏」。這個就是坐法空座,無所畏懼。蕅益大師說,因為佛陀安住在弘經三軌,所以能夠如法地弘揚《法華經》的法門。
你雖然是要弘揚中道智慧,但是你要注意弘經三軌
那麼,《法華經》法門,它的特點在哪裡呢? 就是,在你凡夫位的時候,你就必須要建立佛陀的中道智慧,這就是六而常即。你說,這是佛陀修的。不是。你因地就要修了。你的智慧叫做名字即的中道實相智慧,佛陀的智慧叫做究竟即的中道實相智慧,你們兩個要是同一個家人才對的。 這個中道智慧是一個總說。它開出來有兩個別相:第一個,「如來智慧」,是講了一心即假。第二個,「自然智慧」,是講一心即空。
我們先講一心即空,這自然智。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即空觀。諸位!《法華經》的空觀跟小乘的空觀的差別:小乘的空觀是滅色取空,它把因緣法滅了,它空性才出現。《法華經》的空觀它為什麼不障礙,而可以跟一切法共存?它叫離相。就是我不執著你,你對我就不能構成障礙了。你存在你的,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煩惱走煩惱的,我不隨你妄轉。所以,它的清淨叫做離相清淨,不是叫做滅相清淨。這是即空,叫自然智。
那即假呢?清淨以後怎麼辦呢?你就可以怎麼樣?用這些假相,借相修心了。你觀察這些假相,都是心具心造。這些人生,你看著你的兒子,就這個兒子的假相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怎麼有的呢?是過去的業力熏習我的真如本性,我現出了一個假相出來。是我心具,是我心造。那這個相狀是怎麼回事呢?叫做如夢如幻。所以我今生跟他是了過去的因緣,如此而已。 所以這個假名假相假用,不管是空觀假觀,完全都是從一念心性來操作,不要把它拉到外面的因緣法。拉到因緣法,變成真實相,就完了。這個兒子是真實的,那就完了。不管煩惱,不管業力,不管果報,全部從一念心性的空假中三觀來操作。 這種中道的智慧,使令我們在面對因緣法的時候,遠離障礙。所以, 「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他能夠直接把他的中道智慧施給一切眾生。「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你雖然是要弘揚中道智慧,但是你要注意弘經三軌,就是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使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你一開始就必須走正確,你學佛之路才會順暢圓滿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就是說,初學重知見,晚年看收心。初學者,你不管多精進,其實那個都不是重點。你知見錯了,你這個因地錯了,你這個加行都不見得是有太多效果。你反而應該是把你因地的發心弄正確。就是,我面對這麼多的障礙,我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下手。這是因地發心。 因為你走錯有什麼問題呢?你說,欸,我以後再改。不容易了,先入為主了,你弄不好變增上慢。因為你修行,你看一般人,沒有修行的人, 你告訴他什麼他都沒有意見,他不會排斥你。他也不見得會接受,至少他不排斥你,因為他叫愚癡,愚癡叫做零分。但是你今天變成邪見,那就不是愚癡了,那你比沒有學佛更糟糕了,你是負的。我還得把你的邪見改變,然後再重新教育你,我要花兩份的精神體力。所以,你以後改變的時候,你比一般的生死凡夫還難教育。他只是零分,你是負的。 為什麼佛陀說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呢?因為你一開始就必須走正確,因為你在你沒有法執的時候,一開始就得上路,你學佛之路才會順暢圓滿。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為什麼如此慎重——因為「能與眾生佛之智慧」。一開始就要給他一個正確的知見。
淨界法師:所以諸位!建立正知見只有五年
在菩薩戒裡面有一條戒制得很重,叫做「不學無知」。就是說,你這個人學了佛法以後你都不學經典,你就做做功課、做做慈善事業就了事了。不可以這樣!
你說,愚痴不是不障道嗎?是的,愚痴不障道,但是你長時間的愚痴你就會產生邪見。一般來說,諸位(學佛,我個人從事多年教育)!你從學佛開始算起,你大概只有五年的黃金時段。這五年是你重要的基礎,建立知見的基礎。這個時候你要用各種方式去學習佛法,建立一套正知正見。如果你這五年沒有學習,卻說我這只是叫愚痴,不對!你自己會想出一套知見出來。你自己會想出一套,然後你這一輩子就用這套方式修行了。所以諸位!建立正知見只有五年,五年以後誰講你都聽不進去了,你定型了,你聽不進去了。
有人說,我學佛學了十幾年!重點不是你學佛多少年,重點是你學佛剛開始那五年在幹什麼。內行人是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才會問說你學佛前面五年在幹什麼,你這個人一輩子的格局就定了。所以蕅益大師有一個很重要的開示:「討究佛法,第一要務!」其實很多事修都不著急,但是你這個人的知見格局定了,很難改變。你看外道,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外道照樣不甩你。因為他知見已經定了,除非他的外道邪見裡面善根深厚。
諸位!有些東西你可以慢慢來。你說我有煩惱,那慢慢拜懺。你雖然有煩惱,但如果沒有邪見,還有慚愧可以慢慢對治。就好像你說,我這一棵樹,颱風一吹,把我的枝葉吹斷了。我只要看一件事情:這棵樹根還在不在。這個根還在,枝葉吹斷了、樹葉吹掉落了,過一段時間它還會再長出來。但是如果樹根沒了,這棵樹就完了!所以你建立一個知見是很重要!
就是說,知見定了,就是你的種性定了。你一開始接觸的是聲聞人,你建立的是一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你的知見就定了,你這一輩子就在這三法裡面活動。你跑得快、跑得慢,只是讓這個結果早點出現,格局不會改變了。你一開始接觸的是大乘佛法,你就知道一實相印、知道萬法唯是一心,「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所以改變心態是最快的。
調伏煩惱是一輩子的事情,建立知見你只有五年的時間。出家眾是一個因緣差別,出家以後,也是看你出家五年在幹什麼;在家居士也是看你真正學佛以後那五年在幹什麼。五年,你這個人的格局就定了,要改很難,除非你這個人善根真的很深厚,否則你這個定下了的格局要反轉很難。所以蕅益大師一再地慈悲告訴我們:討究佛法,第一要務!所以我們修行你要知道,這個邪見的可怕是超過煩惱。
佛教是很重視你的知見,知見最重要,因為你的行為,是來自於你內心的判斷;人生就是一個抉擇,你要這樣做、還是那樣做,你選擇A跟選擇B,後面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當我們一個人的知見模糊的時候,這個人就沒有希望了。
在佛法中你注意,你學《唯識》你就知道,所有的煩惱裡面,最大的煩惱、最大的過失是什麼?諸位知道嗎?是的,愚痴!沒有一個過失比這個嚴重,愚痴的人造罪是無慚無愧。我們從果報可以看出因地:你看有些人,他得果報業障現前,誒……他拜懺,一下子業障就消除,他的果報不會堅固;有些人業障一現前的時候,怎麼懺都沒有用,就是你因地的時候是無慚無愧。依止邪知邪見、無慚無愧所造的業,得果報的時候,那幾乎是一種定業不可轉。
淨界法師:從淨土宗的角度,只要掌握黃金十年你就成功了
往生不是把佛號念好,而是要心不顛倒
問:請問師父!古人為何說未學佛前是看山是山,學佛三年看山不是山,再學佛三年看山又是山,其中意義為何?
答:我想所有的大乘佛法,都是把修行分成三個階段:
看山是山,就是我們一般說的信仰式的修學。他就是相信業果,皈依三寶,從深信業果起增上慚愧,斷惡修善,但是他內心的本質沒有變,他想要主宰人生,想要去攀緣人生快樂的東西,完全原封不動,他只是把罪業加以稀釋,這種人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這個非常關鍵,這對淨土宗也非常關鍵。就是他開始修空性的智慧了,他從假入空了,開始在改造他的思考模式了,他從一種顛倒想的苦集的流轉的思考模式,開始轉成一種滅道的還滅的思考模式了,他的思考模式改變了。
他以前認為快樂的,現在可能認為痛苦了;他以前認為清淨的,現在可能認為是丑陋的;以前認為是常的,現在認為是無常的;以前認為是可以主宰的,現在認為這種東西是不能主宰的。他的思考模式已經往覺悟的方向去思考了,這就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這個時候對他過去的一些思考開始否定了——自我否定,而這個否定的過程非常重要。如果你學佛以後一路以來都是在肯定你自己的,可能你的修行檔次不高,每一個人都要經過一個大死階段。
到了第三個階段又見山是山了,這個時候從空性轉成大悲心了,從空出假,他又回到現實生活了。你表面看他也是跟著你吃飯睡覺,但是他不是用攀緣心,他是用大悲心,用願力,就是不一樣。
我們學佛,我個人覺得一個人學佛,有所謂黃金十年,成敗就在十年而已。什麼叫黃金十年呢?
剛開始學佛的五年,這個五年很重要,在打基礎;最後就是臨終前五年,人生的收尾。你只要把這個十年操作好,你就成功了,其實成敗就看這十年而已,叫黃金十年。
你學佛五年,你如果什麼都不學,可能你今生就不吉祥了。你說:“為什麼呢?我還年輕。”因為你五年不學佛法的知見,你自己的妄想會想出一套修行的方法出來,然後這一套用佛法的正見去觀察,叫作似是而非,最可怕!你說他懂,他又沒真懂;你說他不懂,他又好像懂,這種最糟糕了!
因為你如果是一張白紙,可以,你會很謙卑地重新塑造。但是他懸在半空,你教他的時候,他說:欸,我什麼都懂了。但是你聽他講話,又似是而非。然後這輩子就這樣子,就似是而非了,就這樣過去了,含糊籠統。
那麼,你對人生沒有看清楚,你的知見錯誤,你的操作就失誤了,這很正常。你沒有真懂的時候,你操作起來就含糊籠統,你這輩子就永遠在似是而非,你的理解也似是而非,修行也似是而非,什麼東西都似是而非,所以這輩子就糊裡糊塗,就只跟三寶結個善緣。
為什麼前面五年是黃金五年呢?因為你這時建立一個新的思考模式。所以這種一開始不學習,到最後自己想出一套方法,這種人是最難度的。我們做法師,知道這種人是最難度的,比什麼都不懂的人更難度。所以這五年大概就決定他一生的大概走向,他大概是走向什麼道路了。
最後五年為什麼重要呢?就是你要做好收尾。我不太相信一個人忙了一生,臨終時說放下就放下,說實在話,我不太相信。你難道不需要一些准備嗎?沒有需要一個過渡嗎?你難道不要一個收心的階段嗎?我真的不大相信。
所以從淨土宗的角度,其實你只要掌握黃金十年你就成功了。前面五年把你怎麼達到臨終的正念搞清楚。現在很多淨土宗的人,還活在一種盲點,他一直認為臨終的正念,就是把佛號念好。臨終是一個亂心位,其實沒有一個人臨終會把佛號念好,除非你證得念佛三昧。
淨土宗的往生不是把佛號念好,是要心不顛倒。
你把佛號念好,你目標就定錯了。一個人目標定錯,你就慘了!你一輩子就走錯方向了,你這個是錯認消息,你所有的努力方向,全部的指標都錯了,一步錯步步錯。所以淨土宗有的人他不明白道理,他不知道。
淨土宗還有一個問題——不學教理的,就喜歡看一些成功的案例,感應的。其實成功不能復制,我跟你講,他的成功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你試試看,他是這樣子搞,他三年成功了,你搞十年不會成功,你試試看。因為每一個人過程不一樣嘛,他的無量的生命,你走過嗎?你沒有!
每一個人修行通通是個案,你應該看別人失敗的例子。其實失敗都差不多,失敗可供參考。我們看別人成功的例子,這個是錯的。他成功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成功不可復制,因為諸法因緣生。
其實,我更在乎一個人他為什麼沒有往生,他為什麼失敗。因為每一個人的失敗情況都差不了多少。你只要找十個人的失敗經驗,你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都是臨終起顛倒,不是他佛號沒有念好,是他心理素質太差了。他面對煩惱業力的時候,沒有任何的方法,就是手足無措,你哪是用一句佛號去壓它,你壓得過它嗎?你沒有用般若的智慧,你壓得過它嗎?你用事修沒有理觀,煩惱跟業力在你的內心活動了生生世世,你的佛號才幾生的修學,你就想用佛號去壓它,如果你沒有理觀的智慧,你哪是它對手呢?
所以我希望淨土宗的人,你不要活在那個盲點!你今天能不能往生不是把佛號念好。每個人要把佛號念好就能往生,這淨土宗就不是三根普被了;都一定要把佛號念好,那就是要求大家念佛三昧了。
淨土宗臨終正念來自於——它為什麼三根普被呢——就是心不顛倒!這是每個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做得到的。因為煩惱本來就是虛妄,你只要看到真相,你只要不放棄努力,煩惱就相對輕薄,你可以做到不隨妄轉。雖然你斷不了它,但是你可以跟它做一個圓滿的切割。
所以你一開始就要認清楚到底你的目標是什麼。因為你人生有限,你不能夠說什麼都去嘗試,我要先走走看。你沒有多少時間讓你走走看,四十年的光陰一下子就過去了。
“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佛菩薩講得清清楚楚,你不從經典上學習,你一定要自己去trial and error,是不是?你哪有那麼多人生,你說我自己去體會,等到你覺得錯的時候,來不及了!你的人生時間都過了,黃金時間都過了!
淨土宗的臨終正念,來自於追求心不顛倒!當然信仰也很重要,你對佛號的皈依也很重要。皈依,正念,正念的觀照,智慧跟信仰的結合,其實臨終的正念是一種信仰跟智慧的結合,跟禅定一點關系都沒有,你散亂心照樣往生,這跟佛號念不念好,跟成就念佛三昧是沒有關系的,它靠的是信心跟願力。這個信心跟願力裡面,就包括了皈依跟智慧。
好,有沒有問題?
所以淨土宗的人,你不能夠在你的內心當中只剩下對佛號的信仰,你這個力量太薄弱了!平常操作還可以,調伏妄想還可以,臨終的時候生死業力現前,顛倒妄想現前,你可能過不去,你最好早點知道這個道理!
淨界法師:這五年你一定要忍得下來
修行是一場馬拉松賽跑,你跑得快沒有用,要看誰跑得長!
本文參錄上淨下界法師《大乘妙法蓮華經》講記
大乘菩薩怎麼修忍辱呢?
或見菩薩 而作比丘 獨處閒靜 樂誦經典
菩薩通過佈施創造福報,通過持戒好好地善加克制自己的欲望,接下來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功德,讓它不退失。怎麼保持?我們看。
“或見菩薩”,或者在光明當中見到有一種菩薩,“而作比丘”。這當然是以比丘為代表。蕅益大師說,菩薩其實是通於四眾了,只是說比丘比較尊貴,以他做代表。你要是在家居士,也是這個道理。他是怎麼修忍辱呢?
“獨處閒靜,樂誦經典。”這個忍辱對凡夫來說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叫生忍
作為菩薩,你要經常遠離憒鬧,在一種安定的環境當中來修學,這個是眾生法忍。眾生法忍就是對於惡逆的因緣,比方說你要閒居靜處,你要忍受色身的饑寒,或者是內心的躁動、內心的寂寞等等。這種對內外環境的安忍隨順,叫生忍,叫“獨處閒靜”。
第二個更重要,就是法忍
“樂誦經典”。誦經為什麼要忍呢?這個忍就是安忍隨順。就是說,大乘佛法跟聲聞法最大的不同,它是一個不思議境。你說,你業障深重,你好好地念這句佛號,臨終的時候,“但憑六字出乾坤”,就離開三界了,這件事情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那怎麼辦呢?我們只能選擇相信。就是對於甚深不可思議的法門要選擇相信。佛法跟世間法是相反的。世間法是先懷疑,再找答案;佛法你一懷疑,你就永遠找不到答案了,永遠沒有答案了。
佛法信、解、行、證,第一個叫做信。這個忍就是說,對於甚深法,這個道理我不懂,但是我選擇相信佛陀,這個叫做法忍。生忍、法忍。
第三個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是特別對空性,對我空、法空的真理安住隨順,就是無生法忍。這個是初地以上境界了,我們凡夫只有兩種,叫做生忍跟法忍。
●其實忍辱它不是一個什麼法門,它是一種個性。忍辱跟精進這兩個都是一種性格。懺公師父說,修行的成敗跟個性有關係。他講的就是忍辱跟精進。一般來說,比較有道心的人、出世心比較強的人個性都比較剛強。這個時候如果你個性調不過來,你的成就就不大了。一個菩薩的個性要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就是忍力中有行力、行力中有忍力。初學者最重要的,我覺得一個人忍力很重要。一個初發心的在家居士或者初發心的出家眾,我可以告訴你,你的成敗前面五年大概決定了。
●為什麼呢?你說,我的時間還很長,我那麼年輕!這跟年不年輕沒有關係,這叫做先入為主。你五年當中什麼都不學,你也不想去學教理,就整天做慈善事業,你這一輩子就走上這條路了。你說,欸,我晚年再來學。你不可能學了,你養成習慣了。出家眾更明顯。我個人帶過佛學院,我帶過一兩百個出家師父。你大概看他前五年的表現,把它拉長就是一輩子。你看他後面就是這樣子了。
●所以你這五年一定要忍得下來。其實學佛是這樣,菩薩道也是這樣。它是三階段,前面這一段要好好靜下來。你千萬不要學佛以後就開始做有的沒的,你先搞清楚什麼是佛法的道理,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你做什麼事有個分寸。前半段是先自修,然後才去行菩薩道,最後才是收尾,又回到靜修。如果你學佛以後,教理什麼都不學,就在日常生活裡面做義工,你這輩子就這樣子了。因為什麼?因為定型了。這個人他走這個路,他今天走一次、明天走一次,你看這個草,走久了以後,這個草叢就走出一條道路。你看,有些人不學教理,他自己也會搞出一套道理出來。愚痴不可怕,但是你長時間愚痴會變成邪見。因為你有樣學樣,沒有樣你就自己亂想,你會想出一套道理出來,而這個道理往往是似是而非。
●諸位!如果道理你想得出來,那麼佛陀幹麼要出世?是吧?你想想看,說你自己從生活中能夠體驗道理,那佛陀就不需要出世了。我們看看佛陀講忍力,說「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閑靜,樂誦經典」,這初心菩薩就是這八個字!「獨處閑靜」,你一個初心菩薩,什麼都不知道,你好好地學教理,搞清楚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是功德、什麼是過失。你不要一輩子創造了功德,也創造很多過失,到晚年再來後悔,來不及了!你一開始就要把這條道路怎麼走搞清楚。
菩薩如何修精進?
又見菩薩 勇猛精進 入于深山 思惟佛道
我們前面說過,菩薩的個性,一方面忍,調柔善順;一方面要勇猛精進。我們看這個行力是怎麼回事。“又見菩薩”,彌勒菩薩說,我又在光明當中見到某一類的菩薩,他“勇猛精進”。
這個精就是專一,他在某一個時間鎖定一個專一的法門,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拜懺。
第二個是進,它是輾轉相續不間斷。專一、相續。那麼他是怎麼專一、相續呢?“入于深山”,就是他遠離憒鬧,息諸緣務,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幹什麼呢?“思惟佛道”。什麼是大乘的中道實相,什麼是父母未生之前我們本來面目。當然這個思惟也包括學習了,學習思惟、思惟學習。
精進,就是你要創造一種相續的修行!
精進有兩個內涵:第一個,專一;第二個,相續。但我個人覺得相續更重要。我自己在佛學院做教務主任的時候,我很怕一種人,他說:「主任,三年之內我都不下山!」就這種人,我很怕。“主任,我一天拜一千拜。”這種人我更怕,因為這種人過不了多久就離開了。這種偏激式的修行,他沒辦法持久。
所以你看看你身邊的人,周遭環境看一看,只要在修行的跑道上一開始跑得很快的,到最後,跑道上找不到這個人了,反而只見到那些慢慢跑的。其實,我最喜歡聽到一句話說:「我一天拜兩百拜。」我起大歡喜。你去注意看吧,凡是一開始起跑點跑得很快的,到最後這個跑道找不到人了,人沒了。
修行是馬拉松賽跑,你跑得快沒有用,看誰跑得長才算!
懺公師父說,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諸位!我告訴大家一件事情,修行是馬拉松賽跑,它不是短跑。你跑得快沒有用,看誰跑得長才算。所以你一定要有一個合理的定課。
我們很怕初學者就開始亂沖,因為你修行遇到了挫折,當你退轉以後,心中會產生一道很深的陰影,你的自信深受打擊。而這種打擊,你除非修空觀修得很深,否則很難磨平。
而且你太過激進,很可能你急於速成,在《小止觀》說,你很可能會心外求法,追求感應神通,很可能著魔,因為你太快。所以我們很怕一個人說,我閉關三個月、我一定要成就念佛三昧!這個很危險,因為你急於速成,很容易著魔。
修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把結果放掉;然後老老實實,該幹麼幹麼。時間到了去拜佛,時間到了去打坐,時間到了去看經典,就是點點滴滴。你有成就,你自己會有感覺。這個是幾十年、三四十年這樣子幹下去的,可不是三年兩年。
所以,精進,就是你要創造一種相續的修行。你一天只拜一部八十八佛,沒關係。你拜三十年,不可思議!你說我一天只念一千聲佛號,你念三十年,也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它輾轉相續。這個就是修行,滴水長流則能穿石。
你看過哪一個暴風雨把石頭穿破沒有?沒有!暴風雨只會把石頭帶走,會把石頭穿破的只有一種,叫做小水滴。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忍力跟行力,雖然不是特殊的法門,但是你的忍力跟行力的性格養成,影響你一生的成敗。基本上初學者把核心放在忍力。老參沒有什麼忍不忍。老參他事情看多了,他就是沒有動力了,悠悠泛泛。老參要把重心放在行力。總之,忍力跟行力都很重要。
其實前面的四度都是道前基礎。修佈施,成就福德;修持戒,佛陀畫出一條紅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你踩到這個紅線就是生死業緣;忍力、行力就是菩薩的個性的剛柔並濟。禪定跟智慧就是整個菩薩道成就無上菩提的正修了。
一個方等、般若的菩薩,在沒有成就《法華經》的一心三觀之前,他是怎麼樣行菩薩道的?他是先成就功德莊嚴,然後再把它回向佛道。這個功德莊嚴有六種。我們來看第五種的功德莊嚴,叫做禪定。禪定的目的就是收攝身心。
菩薩是怎麼收攝身心的?怎麼修禪定的?
又見離欲 常處空閒 深修禪定 得五神通
又見菩薩 安禪合掌 以千萬偈 贊諸法王
我們講到菩薩通過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個菩薩他是有一點水準了,福德、個性也調得差不多了,那麼為什麼要收攝身心呢?
宗喀巴大師講一個譬喻,說我們到了一個黑暗的房間,這個房間的牆壁有很多的圖樣。你要看清楚圖樣,必須有蠟燭的光明。這個蠟燭的光明就是智慧,透過智慧才能看到諸法實相,否則你就是顛倒妄想。
一個人心中沒有光明,那就是妄想。但是這個光明要能夠看得到圖樣,它有個條件:你必須有一個屏風,把這些干擾的風擋住。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創造一個穩定性的光明,而不是閃爍的光明。
什麼叫穩定性的光明呢?
就是你的心要有一定的禪定、寂靜的力量,你才能夠修智慧。你一天到晚心裡面到處流動,這輩子就沒有智慧可言了。所以這個禪定是智慧的基礎。
“又見離欲”,說這個菩薩遠離心中的五欲,也是要“常處空閒”。修習禪定,初學者要閒居靜處,不能在嘈雜的地方;而且要“息諸緣務”,不能有太多事情。那麼幹什麼呢?“深修禪定”,通過一種專注相續的力量來成就禪定。
禪定指的是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禪定以後有什麼樣的功德呢?成就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跟神足通。這個是世間禪定。如果這個禪定再加上我空的智慧,那就變成滅盡定。就是這五通當中多一通,叫漏盡通,那就是出世間的禪定。所以這段經文,古德判的是,它包括世間禪定,也包括了出世間的禪定。這第一個。
第二個,這個禪定是怎麼回事呢?“又見菩薩,安禪合掌。”注意,這個禪定沒有說“又見離欲”,也沒有說“常處空閒”,它直接講“安禪合掌”,所以,禪定是智慧的觀照產生的一種寂靜。
這種智慧的觀照就是空性的智慧。它觀一切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它空掉心中的妄想執取。在一種無住的情況之下生起內心的妙用,以千萬種偈頌來讚歎佛陀的功德,來隨喜佛陀的功德。所以它這個地方是在“應無所住”的情況“而生其心”。
收攝身心有哪兩個方法?
身心的收攝,經文裡面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是走禪定的路線,這個叫做心一境性。內心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叫心一境性。它必須要息諸緣務,閒居空處,然後專一、相續而創造寂靜。這是第一個,從禪定的方式來收攝身心。
第二個是從智慧的方式。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把內心的相狀遠離了、清淨了,然後再修智慧。一般來說,一個菩薩修這個收攝身心,這兩個都是交互作用,都很重要,一方面要通過專注,一方面通過空觀。
比方說念佛。你念佛當然必須通過專注。你如果佛號有時候念得很順,心中沒有什麼太多妄想,就過去了,就只管念佛。但是有時候,你念佛時就是有一個固定的妄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干擾你,這個妄想過不去。這個時候,你就要有一些空觀來做一些輔助了,來觀察你本來就沒有這個妄想。
你必須跟妄想先松脫,觀察空性的智慧,把你的心跟妄想松脫。你不修空觀,你跟妄想就糾纏不清。糾纏不清,你用佛號壓它,沒有用的。所以一般來說,專注的禪定跟空性的智慧是交互作用。
但是有一個地方例外,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例外。臨命終的時候,你不能用禪定的方式來收攝身心,沒辦法,因為臨命終你不可能息諸緣務,也不可能閒居靜處,你不可能創造一個安穩的環境。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臨命終都是在一種躁動的環境。所以,你沒有習慣用空觀,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出現很多的妄想。你這一生的經歷,從小到大,所有經歷的事情一一出現,這些經歷你要注意,那是你自己親身走過的經歷,你一定會百感交集,因為是你自己走過的。
你看到別人可能還沒有感覺,但對你自己從小走過的境,你一定會觸景生情。如果你沒有空觀的智慧,那你就“仁者心動”,你的心就躁動不安了,這個佛號就念不起來了。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空性智慧的寂靜就很重要了。就是說,它速度快,它能夠用很快的時間讓你跟妄想松脫。那禪定是通過專注、相續,它是調伏妄想,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當然這個也很重要,這是平常的功夫。但是臨終的時候,你重點已經不是調伏它了,而是叫做“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覺照什麼呢?就是覺照空性。你的心跟空性一相應,妄想就脫落了。所以,這兩個收攝身心,你都要學。一個是平常對佛號的專注相續,一個是臨命終的時候用得到。你的一句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空性的智慧也要現前,來保護你的佛號,來掃除一切的障礙。這個就是由空性智慧創造的寂靜。當然這兩個都是為後面的智慧做一個基礎。
菩薩的智慧是怎麼修的?
前面的禪定是收攝身心,這個智慧就是正確的觀察。
復見菩薩 智深志固 能問諸佛 聞悉受持
又見佛子 定慧具足 以無量喻 為眾講法
欣樂說法 化諸菩薩 破魔兵眾 而擊法鼓
這個“智慧”分成兩段:一個是自利的智慧,一個是化他的智慧。我們看自利,菩薩自己是怎麼樣去學習智慧呢?這個菩薩“智深志固”,智深就是智慧了。他有空正見,還有菩提心。這兩個基礎之下,他做了兩件事:第一,“能問諸佛”,他能夠請佛說法,好樂聽聞佛法;第二,“聞悉受持”,他聽聞佛法,能夠信解受持。這是第一個,是他自己自受用,能夠聽聞,然後受持。
我們看化他的智慧。“又見佛子,定慧具足。”這個佛子,他本身寂靜的力量、觀照的力量已經有一點水準了,他開始為眾生說法。怎麼說呢?用無量的譬喻來演說佛法。佛教的道理有的很深妙,因為它本來很多就是超越因緣所生法的。那麼怎麼辦呢?你必須要用一種淺顯的事相來比況深妙的道理。
比方說,真如本性。你的真如本性跟我們五蘊身心有什麼樣的關係?你說,非一非異。那也沒有人聽得懂。是吧?你就說,真如本性是個大海,我們的生命就是大海上面的小水泡。你說它相同,也可以,因為水泡是浮在大海的水泡。你說它是一個東西,也對。你說它是兩個東西,也對,因為水泡會破,是生滅的因緣。
你今生的生命可是暫時的,但是大海還是大海。所以我們就知道:哦,我們今生的小生命叫做個體生命,真如本性是一個廣大的整體生命。我們作為一個小水泡的目的,就是想辦法把自己的小水泡回歸大海。我們通過這種淺顯的譬喻,就可以把很多深妙的道理講清楚。
所以這個菩薩的善巧,要善說譬喻。第一就是能弘宣正法。第二就是能破除邪見。菩薩好樂說法,能夠為了化導諸菩薩,“破魔兵眾,而擊法鼓”,破除邪知邪見,建立正確的法幢。這是破邪顯正。
有些人學了一輩子佛法,為什麼他的身口意沒什麼改變?
菩薩的智慧很重要。其實六度,前面五度的功德只是個基礎,菩薩進步快慢就完全看智慧了。你看有些人,他本來煩惱很重,業障也很重,但一學佛以後,不得了!三年之內刮目相看,換了一個人。
有些人學了一輩子佛法,你看他沒什麼改變。除了一點信心在支持他以外,他的身口意沒什麼改變。關鍵在哪裡?就是你喜不喜歡聽經,就在這裡。你閉著眼睛,你不會進步的。
所以,你今天如果對生命沒有看透,我經常講,生命沒有看透,你不可能放下,不可能!這個放下是跟智慧有關係的。不是說你要放下就放下,不是這樣子的。不是說,我放不下,我去拜一千拜佛,我就放下,不是這樣子的。你一天拜一千拜,你還是不會放下的,這跟事修沒有關係。
你要把娑婆世界放下,只有一種情況,到底什麼是娑婆世界?它的真相如何?你看到真相,你自己會放下。這個東西不能勉強。
既然智慧影響到我們一個人的進步,破除煩惱、消除生死業力、臨終的正念,都跟智慧有關係,那怎麼樣成就智慧呢?佛陀提出兩點:
首先,從自利的角度:第一個,好樂聽法。諸位!你真的要把聽經納入你的功課裡面,真的。你每天做功課,千萬不要拜拜佛、念念佛,好,今天功課做完了!你智慧都沒有在進步,你就永遠停留在凡夫的知見。你什麼事情還是用你的凡夫知見來看這些,你怎麼進步呢?你人生就在顛倒妄想中多一個資糧。
第一件事情,好樂聽聞佛法。第二個,要如理思惟。你要把佛法消化成你心中的一種觀照,這就靠思惟。佛陀為什麼講這些道理?講這些道理,如果把它套在我們身心世界是怎麼回事?先把道理搞清楚,然後把這個道理放到我們五蘊身心來,它操作起來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這個就是要靠思惟。
聽佛法就像牛去吃草,思惟就像牛的咀嚼。你看牛,沒事就跑到樹下去,嘴巴動來動去,就是在咀嚼,把這個草轉成營養才有辦法消化。所以,聞、思,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從利他的角度,你為人說法,兩件事情:破邪、顯正。當然,這是要善巧。但我個人是覺得這樣(我自己的經驗),你不能把重點放在破邪。你把道理講清楚了,讓他自己判斷。因為其實破邪沒什麼用。
宗教的東西,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你試試看。你跟你的同參道友辯論,你覺得哪一次有結果?有沒有結果?沒有結果。他相信就相信了。所以,破邪只能當兼帶,否則就引起教內的很多的諍訟,而且也達不到效果。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以顯正來破邪,你把道理講清楚。
除非有一種例外:這種邪見已經非常嚴重,變成主流,而且影響到這個法門的修學了。比方說淨土宗,你把淨土宗的佛七帶到一種追求感應神通,我們念佛的目的就是要看到佛陀,這就很嚴重了。念佛是一心不亂,感應道交是自然形成的。
你一開始就要見佛陀,這種念佛你會出事的。這種思想已經嚴重影響整個淨土法門,變得烏煙瘴氣了,那菩薩必須要出來講真話了:感應道交不是這樣子的,感應道交是“眾生心垢淨”,然後才“菩薩影現中”,沒有一個人是直接強求的,沒有一個人是心外求法。
什麼叫感應道交?你把你自己準備好了,佛陀自然會現前,你不必多心。如果你今天把感應道交改成追求感應神通,那我們作為菩薩,我們不講話不行,這種情況是它已經形成主流了。如果這個邪見不是主流,你講也沒用,你就把正確方法講清楚就好。所以我認為顯正比破邪重要。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有什麼特色?
念佛法門,普遍在整個大眾當中,是很多人修學的。但是我們仔細的去瞭解,在這麼多念佛人當中,真正對淨土的教義,有真實瞭解的人非常的少。
大部分的人雖然嘴巴念佛,但是對淨土的教義、對名號的功德,都只是片斷式的粗淺認識。 我們對於所歸依的境,就是你念佛,雖然你心中對佛號是真實的歸依,但是你對於所歸依的佛號瞭解得不夠透徹,這個時候,佛號在你心中運轉,產生調伏感應的力量,就相對的薄弱。
所以蕅益大師說:「信既不深,行亦無力,悠悠泛泛,一事無成。」就是說,我們雖然很認真的念佛,但是我們對於所歸依的佛號,它的真實相是什麼不瞭解,所以產生的力量就很薄弱了,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們的確有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克(的情況)。
(我們)需要很認真的──我們不要作片斷的瞭解,我們要很真實的去探討淨土宗的教義到底是什麼?我們念阿彌陀佛的這句佛號,它代表的是什麼樣的真實義?我們應該好好的瞭解清楚。
這就是我們這三個月的時間,希望透過這樣的學習,瞭解什麼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這個就是我們開「淨土學」的目的,就是讓你瞭解什麼是阿彌陀佛。
第二點,我們說明淨土宗在整個大乘佛教當中,它到底有什麼特色?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內心的本性是想要離苦得樂。 雖然有時候我們顛倒,造了很多罪業讓自己痛苦,但是我們想要離苦得樂的本性是沒有改變的。
我們想離苦得樂,我們要知道一個生死的問題:因為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在三界當中受生,只要你三界的受生不停止,你的痛苦是不會停止的,因為你每一次的受生,都累積很多老病死折磨的痛苦。
所以,當我們開始思惟「生命的離苦得樂」,我們開始思惟三界的輪回應該如何來出離? 出離三界,我們有二個選擇:一個是用聖道門,就是仰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靠你內心的戒定慧,來斷煩惱而出離三界。 但是這樣的方式,是要經過多生多劫的,所以古德說這是「難行道」。
另外一個,就是你仰仗佛力的加被而往生淨土,這個法門是一生可以成辦的,所以我們叫「易行道」。 這個意思就是說,在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有很多的選擇:你可以持大悲咒、你可以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你可以念嗡瑪尼貝美吽,都可以。 在這麼多佛菩薩的法門當中,你念阿彌陀佛有什麼特色呢?
如果站在消業障、增福報的角度,阿彌陀佛是沒有特色的,是一樣的,如果你的目的只是要消業障、增福報,那你念觀世音菩薩、念阿彌陀佛都是完全一樣的。 但是,如果你是站在了生脫死、要出離三界的角度,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有不共的特色。
就是說,今天你對來生的抉擇是要遠離三界的話,這句佛號對你的意義就重大了,因為它提供(給)你一個很特別的捷徑,是其他法門所沒有的──就是有彌陀本願的攝受。 所以我們在修這個法門之前,你要知道(淨土法門)有什麼樣的特色?
它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帶業往生,橫超三界」,這個是你在整個大乘佛法當中找不到的地方,這是它特別的地方。 所以我們在瞭解阿彌陀佛之前,先瞭解他的特色。
大安法師:貽誤今生淨土機緣,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們知道這娑婆世界的劇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對頭碰面,共業、惡業同分所感的情況,知道這些還不趕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太愚癡了,太不應該了,辜負己靈太多了,辜負佛恩太重了!
這一世耽誤了不能往生,那生生世世,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能得人身,什麼時候再聞淨土法門,什麼時候再能得到解脫了。三途一報五千劫啊,得人身太難了。所以這裡都能體現印祖那種悲憫、勸導的婆心。
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也要認知到自己對這種苦難的麻木,以及對這種苦難的警覺心不夠,要把這種厭離娑婆的心發起來,在日常行為當中不造惡因,奉行淨業三福,然後懇切地信願持名。
這一兩天很多居士念得淚流滿面,說明你有點善根。等我們悲痛淚流滿面的時候,念佛越好的時候,我們的厭離心越能出來。念佛越好的時候我們越能感覺到自己不慈悲、很殘忍。對這個世間,五濁惡世,我們每一位眾生都負有一份責任的。現在要把五濁變成五清,唯有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了,靠這句萬德洪名。靠我們在世間做其他什麼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趨勢,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對淨土宗人的三個勉勵,對「感受」還看得很重,就不可能離開三界
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少去"分別"!一"分別"就會帶動攀緣。
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99%的人臨命終都是在一種躁動的環境
有沒有生死是你自己決定的,心住外境,你的生死業力會比一般人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