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淨土宗人的晚年(往生是一種生死業力跟往生願力的拉扯)

往生是一種生死業力跟往生願力的拉扯

我們淨土宗永遠要記住,你不是求往生而已,你要注意讓業力沉澱,所以這個「都攝六根」很關鍵!

前幾個月,在蓮因學院齋戒會上這個課的時候,有一個老菩薩問我一個問題,說這個往生有沒有徵兆,有沒有往生的徵兆呢?說這個人一直修修修,什麼事情都有個徵兆嘛,這個人看得出來,哦,往生的徵兆出現了。

我覺得往生是有徵兆的,兩個徵兆:第一個,都攝六根;第二個,淨念相繼。

一個人到晚年的時候,你發現這個人的六根開始往內收,他六根不太活動,人生就隨緣了,他的感受輕薄了。

就是說,他以前遇到這件事情會很快樂,現在也會很快樂,但是沒那麼快樂;他以前遇到這個事情很痛苦,但現在沒那麼痛苦了。就是他對整個得失的感受輕薄了,這是第一個徵兆。他對娑婆世界的攀緣的力道薄弱了,就代表娑婆世界的業力開始沈澱了,這是好現象。

而且是怎麼樣?一年一年地進步。你今年比去年的六根淡薄了,明年比今年的六根淡薄了,它已經形成一種增長的趨勢了。這是第一個往生的徵兆,你的生死業力隨著你六根的收攝開始輕薄了。

很多人不重視都攝六根,他一開始就想要淨念相繼。諸位,往生是要做兩件事情的,你不是往前看而已,你要處理你的過去。很多人他不處理過去的,就是說,他到了佛堂就很專心地憶念佛陀,憶佛念佛,但離開佛堂就恢復本來面目,該攀緣還攀緣。你這樣子得修到什麼時候啊?!往生是一種生死業力跟往生願力的拉扯。

咱們今天不是從零開始。我再講一次,我們是一念心性本來清淨,在娑婆世界打滾太久了,累積很多的業力跟妄想,然後再要求往生的!你對過去一點都不需要處理嗎?

所以一定要帶業。我們淨土宗永遠要記住,你不是求往生而已,你要注意讓業力沈澱。所以這個都攝六根很關鍵,你六根收起來,你的妄想就收起來;妄想收起來,你生死業力就沈澱了。就這麼回事。

我講一句話,跟所有六十歲以上的人共勉,年輕人這句話暫時不要聽。咱們到了一個年紀,記住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這句話你體會一下。當然年輕人這句話不一定要聽。因為,好事,當然你起善念,但是你起善念的時候很可能會動你的攀緣心,你得不償失。你為了成就這個善業,卻破壞你的心性!按照淨土宗的角度,心理素質比業力更重要,你真的得不償失,所以印光大師要年紀大的人少管閒事

當然,聖道門對我們淨土宗這一塊是有點意見:你們淨土宗都是少管閒事,那事情怎麼做呢?諸位!你要想想看,我們現在已經進入關鍵時刻,你做事情不急著這個時候。你回入娑婆的那個時候,可以做廣大佛事,所以這個沒有對錯,因為淨土宗臨終的要求比聖道門更高。

聖道門的目的只是求增上生,他怎麼需要保持什麼正不正念呢?他臨終只要修皈依就夠了。他根本就不需要離開娑婆世界,所以他不需要讓娑婆世界業力沈澱,他只要保住人天。所以我覺得,修聖道門的不能過度地要求淨土門,因為咱們兩個是不同傳承。我們今天可是要離開娑婆世界,你是想要繼續流轉的,這兩個標準本來就不一樣。我們淨土宗的規劃是回入娑婆再來行菩薩道。我覺得這個沒有對錯,是個人的選擇。

所以,到晚年的時候,你一定要息諸緣務。因為你要收攝六根,你就要少管閒事,這兩個是有關係的。

我跟你講一句話,你六根管不住,你後面的淨念相繼就沒什麼用了。我個人覺得,都攝六根比淨念相繼更重要。你娑婆世界的問題沒有處理好,你極樂世界這一塊的往生的願力就沒有太大意義了,因為你不是它對手。

我認為,所有能夠往生的人,他一定會把娑婆世界的業力處理好,幾乎沒有例外。因為娑婆世界是熟境界,咱真的是惹不起它,只能夠收攝內心,讓業力沈澱。六根收好了,你才有資格講淨念相繼,開始具足皈依之心,培養往生之念,提起佛號,相信阿彌陀佛會救拔你,相信你可以往生,告訴自己你一定要往生。

所以,淨土宗的修行到晚年只有兩個功課:第一個,管好你的六根;第二個,把心專注地去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極樂世界的莊嚴。一種是皈依的心,一個是往生的念想,就是這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你做到了,你這兩件事情每一年進步,連續五年都在進步當中,恭喜你,往生的徵兆出現了!

你每一年在進步,那個曲線已經很明顯了,往生的徵兆出現了,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淨土宗心念的修習比業力的修學更重要,它臨終不能有任何差錯。


淨界法師:往生不是靠善業力,而是靠臨終正念

什麼是「帶業往生」呢?從唯識的角度來說就是,我們造了業以後(當然造業是一種身口意的活動),但是造完以後,這個業力會從活動狀態變成一種靜止的狀態,叫作種子位。你造業的時候是一種有為的造作,但是你造完以後,它變成一種寂靜的業種,一種潛伏的功能,一種睡眠的狀態。所以,臨命終的人,要從娑婆世界的軌道、娑婆世界的因緣,轉到極樂世界的因緣,必須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不能去觸動、不能激發過去的業力,這樣你才可能從這個地方跳過去的。

當然有人就問了,帶業往生,你說我過去所造的殺盜淫妄的罪業,不要去刺激它,這個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可也造了很多的善業啊,比方說我持戒、修福、忍辱,我臨終的時候這個善業也不能激發它嗎?也不可以!

諸位,往生可不是靠善業力!我們修的這個善業算什麼?你去讀讀《彌陀要解》,蕅益大師說,為什麼我們在臨終的時候,不但罪業不能活動,連善業都不能活動?因為我們造善業的時候,從本質上是有漏。我們造善業,哪一個人依止菩提心、空正見了?多半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你造善業的時候,你可是為自己著想,你的心中是想因為這個善業的因緣讓來生快樂啊!你曾經想過要把這個善業迴向無上菩提嗎?這個念頭我看很少,所以你是依止私心。

諸位!極樂世界的功德,那是一種無漏的,叫作功德莊嚴。我們這種有漏的善業怎麼去莊嚴無漏的功德呢?不可能,這本質不一樣。所以這第一個,本質不同。

第二個,數量也不同。我們凡夫的有所得心,造善業的時候不能普遍,我們只會對我們喜歡的親屬去造善業,所以我們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業力是有限的。但是我們來看看極樂世界的功德,你到了極樂世界得一個果報體,那叫作一個長遠無盡的正報壽命、廣大無邊的依報國土啊!這是你的善業莊嚴的嗎?當然不是。

所以,淨土宗,諸位!我們未來的功德,極樂世界,你享受的時候,跟你今生的善業沒有太多的關係,沒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利用臨終的正念把極樂世界功德給感應出來。哪是你的善業莊嚴出來的?你這個善業,有所得,又有漏。所以我們臨終的時候,罪業不能動,善業也不能動。

這就是為什麼臨終不能起惡念,臨終也不能起善念,娑婆世界的念都不可以。臨終只能起正念,不能起善念,因為它跟你的善念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造了善業的意義,只是讓我們臨終無障礙,創造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如此而已。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用業感緣起的角度來看淨土會覺得很多矛盾:為什麼這個人造了五逆十惡結果卻往生了,這個人平常造了五戒十善卻沒往生?這個跟業力根本沒關係。

當然,帶業往生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必須是經過懺悔。就是你現在這個業還在造作,那對不起,不能往生。為什麼?因為淨土宗雖然不重視業力,卻很重視你的思想。其實我們造一個罪業,重點不是你所造的業,重點不在這兒,而是你一定有一個煩惱在活動。這種相續的煩惱是最可怕的,因為它臨終的時候一定會去觸動罪業。

所以,淨土宗,與其說業力在主導我們,倒不如說淨土宗的思想更重要。一個明白感應道交的思想的人,會花很多時間去改造思想,而不是去修福。當然,修福也很重要,因為你修福,你一個人臨終的時候在安穩的環境往生,可能性會比較高;好過你臨終的時候,一天的大部分在那邊急救插滿管子,是吧?你的福德力會扮演一種助行,因為福報大的人臨終會在一種安穩的環境,叫善終。這對你有幫助,但它不是主要因素。

淨土宗人的晚年!往生不是靠善業力,而是靠臨終正念,為什麼臨終


達真堪布:命終和來生後世,我們全靠它了!很重要收藏吧!

我們的壽命就像一桶水,有些人桶裡的水是滿的,有些人只剩半桶水,有些人桶里只剩下一點點水——因為桶是漏的,裡面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流——我們的壽命也是這樣,每時每刻都在減少。

死魔隨時都在你的身邊尋找機會,一旦找到了機會,就會領你走進死亡。儘管你平時腦子很好用,很能規劃,非常善於利用時機,但是面對死亡的時候,這些一律都不管用,你想盡辦法也逃脫不了死亡。

這時候,不管是你的上師,還是你的親戚朋友,即使把你關在堅固的鐵箱裡,拿著各種兵器守護著你,也無濟於事。

當死主閻羅王將黑索套在你的脖子上時,你只能是面色鐵青、五體僵硬地被帶到死亡的大道上。即使你的權勢再大,也無法能夠阻擋閻羅王的腳步。

在世間,對那些有權勢的人,我們可以去賄賂他,想想辦法也能解決問題;但是閻羅王不受賄,請他吃飯他不吃,給他紅包他不要,無論怎樣都誘惑不了他。

有些人快要死了,連醫院都沒辦法救治了,於是跑到廟里想躲避死亡。“能不能找個法力強大的師父念點什麼咒語,把這些病魔驅走,讓我好起來?”

不可能!有些人快要死了,還想:“快把門窗都關上,別讓這些鬼.魔進來。”想擋住死亡,不可能!

這個時候,除了自己往昔所積的善根,無人能救度你,無人能幫助你。

“沒事,到時候阿彌陀佛能來接引我,觀音媽媽能來救度我,我還有上師,上師的加持不可思議!”

若是你活著的時候沒有好好修行,沒有積累善根,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觀音媽媽或具德的上師都不可能像拋石頭一樣把你拋到極樂世界去。

此時,你唯一的依怙就是自己一生中所修的善根,這個是你可以帶走,可以依怙的。除了善根和惡業之外,其他任何東西你都帶不走,所以佛說“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

善根和惡業都不是物質,它沒有形狀,而是相續中的串習。善根是一種好的串習,惡業是一種壞的串習。我們的生命和相續是很多個剎那的連續,它是不間斷的,但是這些連續不斷的剎那是可以存留的。

我們造下的惡業是可以改造的,因為斷惡是在相續中,行善也是在相續中。斷掉或滅除相續當中不好的串習叫斷惡,增長併發揮相續當中好的串習叫行善。

斷惡行善是對我們生生世世都有意義的事情。人到臨終的時候,只有善根可以依怙,所以我們要多積累善根,從現在開始就要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學修佛法,斷惡行善。

在世間我們還有很多緣沒有了,很多債沒有還。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地去了緣了債,趕在死亡來臨之前,把該了的緣了完,該還的債還清,否則就無法了脫生死,無法了脫痛苦和煩惱,無法了脫輪回。

怎樣才能了緣了債呢?就是無私地奉獻付出,不能虛情假意。能夠真心地、認真地對待,那才是了緣,也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


大恩上師開示:珍惜時間,修自己相應的法

說得更白一些,平常個人的修行還是不要擱置一旁,好好修行著走,好好修行著走。這一點也是我平常最大的心願,因為不能說我現前了悟多少,但是怎麼說我在一個真正如佛一般的導師身邊依止了三十年,並且修行了更長的時間,稍稍也有些感覺,所以憑藉個人的感覺,從多方面來看,修行真的要照常進行。一個一個地已經從我們身邊消失,有一天可能就要輪到我們了,那一天可能是世上最大的痛苦,誰都幫不了自己,唯一能幫助自己的就是自己生前所修的法。那今天每個人手中,根據每個人的條件都講了一些相應的法,就把這些法時時銘記心中,一步一步修行著走。

今年我們在山上,但說一些家常話,本來想要是身體好一點,能在高原地方吃得消一點,那就在山上多待一些日子,畢竟一個藏族人,常年在一個小區待著,真的也沒有太大的必要,畢竟修行已經變成我的全部。前兩天在山上很多人問我:「上師,您什麼時候下山?」我說:「這個下山,也不是因為我想著漢地有多舒服而下的山,真不是的。」曾經什麼條件都不具備的時候,無論哪一方面,漢地更優越,沒得說的。但是近這一段時間,前兩天我們下山之前,上面已經變成冬天。但是即便有多麼像冬天一般,什麼蔬菜都看不見,但我身邊的水果一直都沒有停過的,還不是從漢地居士們寄上來?所以無論我在哪裡,關於這方面倒一點都不是我一定要去漢地的理由,主要是身體一糟糕的時候,我在山上連修行也無法進行。

平常我在給很多人講經說法,對我自己的要求也是這一點,修行一定要放在第一位的。早上修行的時候,我心裡也會有一些樂感的,畢竟怎麼說,從小的時候直至今天一直都處於修行當中。所以當修行不了的時候,發自肺腑地心裡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悲傷感,就覺得:「天哪!我就這樣混日子嗎?有一天在閻王爺面前,閻王爺不會說你是一身都有基礎病,沒有修成太多的法,我今天給你開個綠燈,絕不可能的!那要是不可能的話,為什麼一定要欺騙自己呢?」所以前兩三年也是這樣的,每當自己修不了法的時候,我就開始想到還是下山吧!在山下第一氣候好,第二醫院好、醫生好。所以當你感覺很不好的時候,及時到醫生面前去治療,身體又會回歸到以前的狀態里,你的修行可以照常進行。想到這一點,就想:「還是下去的吧!」

平常也給很多人在說,臨終和未來是我們今生最重要的兩個環節,那麼對我來說也是同樣一個道理。在這個時候若要是遭受極大的痛苦,那就不值得了,尤其像我這麼一個出家人來說,更不值得的。這一生能做到多少我也不知道,但總的來說,從小的時候放下所有世間的包袱,以修行為根本直至到今天,這時候沒有修出一點什麼出來,等兩天真不知道該怎麼去給自己交代。別說是給曾經幫助過我修行的一切,包括連自己都交代不了,所以就這樣,當身體不太好的時候就下山。

已經多少年,一到冬天必須要下山,本來想看看今年若要是能在山上多待一段時間,那就多待一段時間,哪怕到過年的時候。但是到了十月份,天哪!血壓高的,低壓都已經達到和高壓快一樣的地步,在吃兩三種藥的前提之下,一百二十五,怎麼都降不下來。但這個倒只是每天都頭暈,還好說的,只要平常行動緩慢一些。有時候有一種快要倒的感覺,但還好的,但最糟糕的是慢慢慢慢心跳跳得很快,一分鐘就會跳一百三十、四十下,就基本就躺不下了,整個晚上就要坐著,心咚咚咚咚咚跳得可沒法讓心靜下來。甚至再加上頭暈,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連我都無法預知。

當時醫生也說,現在可能不建議在高原地方待了,尤其是我們家族有個心腦血管的病。我母親沒有超過五十歲,四十八歲我母親就去世了,像她們這一代的老人都沒有超過五十歲的。從我們家族來看,我現前已經過了五十歲,我應該算是我們家族裡最長壽的一位。但是與人家相比,這個還算不了長壽。所以心想:「哎喲!這個家族史病,當時在北京協和醫院的很多專家都說:因為這是基因的問題,你要想把它完全治好是不可能的,除非改變基因。但現前雖然也在往這方面突破,能完全改變基因尤其不可能的。」按照我們平時的常識,就是你不是這個身體,應該變成另一種身體的時候,你的基因不是這樣的。那這個得死,那再變成另一種,現實就不太可能的。所以心想:「那就下山的吧!」就這樣下了山。

下山以後,由於平原的原因,再加上這邊的醫生、吃藥等等,血壓也降下來了,心跳也開始慢慢慢慢慢下來了,所以又可以照常進行,每天早上或者是什麼時間修行就可以照常進行了。我平常也是站在這麼一個角度當中在觀照自己,也把自己修行的一些體會分享給大家聽。

因此無論是我自己還是在座的每一個人,修行真不要擱置一旁,就像剛剛說到的一樣,有一天恐怕就沒有今天這麼舒適的時候。那一天才知道什麼叫作痛苦,再想:「我要精進修法。」就沒有時間了。今天就是不早不遲的時候,再遲了恐怕就沒有修行的時間了。因此,根據你的條件,相應的法都在每個人的手中,有些可能修的高一些,有些修的低一些。總的角度來說,也不要一味去追求一個結果,我要達到什麼樣的見解,這倒也沒有必要的。這個逐漸就變成曾經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叫《拔苗助長》,就變成這樣的,臨時看見好像有些長得快,但是很快就死了,這倒沒有什麼必要。後面的一系列結果、後面一系列果實,都是靠前面如理如法而證得的。

你現前若要是有一些重視,那就先重視下你當前所修的法,只要方式方法到位,平常精進修行,哪怕就是一個短短的時間,盡可能爭取去積累一些福報,那麼果實它自然呈現在你的面前。總的角度來說,你的修行永遠不要擱置一旁。因為我們一點都不偉大,一點都不堅強,在無常的面前啊!所以平常誰怎麼說是他人的事。有時候我也想,甚至告訴我身邊的人,因為平常對於這些戲論我真的不是太執著,人家怎麼做、人家怎麼說,這些都是他人的事情,為什麼一定要去攀比呢?我現前需要怎麼去做,我就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做。尤其我們都不是三歲的小孩,自己有分辨的能力,到底這件事情這麼做值得嗎?若覺得值得,那一定要去好好去做。若要是覺得不值得,那當然你也不會去做,也不需要往這方面去想,但一定要多去探索一些。不要僅憑藉誰說什麼,我就相信什麼。

(以上是弟子根據大恩根本上師 普巴扎西仁波切開示錄音整理。若有錯謬,即在大恩上師及道友們面前發露懺悔!嗡班匝薩埵吽!)


請大家反省一下...

法王如意寶

人生是很短暫的,我們不會長久地住在人間。死亡的時候,就像佛經中所說的:「國王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一樣,走的時候,即使是再富有的人,也不能帶走一針一線;即使是管轄上萬村寨的官員,也無法帶走一個侍者,只有獨自一人兩手空空地上路。經過中陰身的艱險,在閻王前清算善惡後,絕大多數的人只有墮入惡趣,很難投生善趣。

請你們反省一下,自己究竟造了多少能得解脫的善業?造了多少墮入惡趣的罪業?我們所造的大多數業,都是墮入惡趣的因。其中墮入地獄的因,就是嗔恨心和剝奪他眾的生命。受持不殺生的戒,這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戒律呢?戒律有很多種,包括比丘戒、沙彌戒、居士戒以及皈依戒,哪怕受持其中的一條戒也可以。

僅僅受持不殺生這一條戒,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不殺生的這條戒,千萬不要殺生。明白嗎?要以善心去對待所有眾生,善良的心是無與倫比的。所謂善心的最低要求,是作一個好心腸的人,善良地去對待每個眾生,不作殺生、偷盜等傷害眾生的行為。

你們一定要努力地去培植善心,一切正法都可以包含在善心當中。你們要經常思維:這次我們有幸獲得了非常難得的人身;不僅是得到了人身。而且還值遇了真正的善知識。不但是遇到了善知識,而且善知識還為我們宣講了斷惡行善的方法。雖然你們聽不懂所有的內容,但卻要把握其中的主要精神,並且去身體力行。

比如,當一位法師在宣說一個深廣法要時,聞法者不一定需要聽懂全部內容,但卻要掌握其中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當我像《普賢行願品》的「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一偈中所說的一般,獲得了無量功德。

當我在世俗紅塵中獲得了方便、智慧、精進、禪定與神變的時候,我永遠都不會放棄度化全世界的眾生,特別是其中的雪域眾生,尤其是我生長的故土——色達的眾生。

除非是我墮入惡趣而失去了自由,如果能往生到淨土,我在任何時候也不會忘記諸位同鄉和親人。你們也要努力地行善,我們雙方都要努力。俗話說:「眾人抬木負擔輕」,所以你們也要加倍地努力。


淨界法師 : 為什麼臨終時靠音聲特別重要!

淨土宗它強調臨終的正念,整個成敗就在臨終的時候,所以必須在兵荒馬亂、內憂外患的臨終時刻,找一個讓心最容易安住的東西。你平常的修習都是在佛堂,把冷氣打開來,所有的外緣都卸掉,你是在一種身心很安穩的情況下來修習,你要觀想什麼都沒問題,是吧?

但臨終可不是這樣。所以,你平常也可以兼修觀想——琉璃地、蓮花觀,平常都沒問題,但是為什麼一定要會歸到佛號的音聲呢?因為臨終的時候你只有靠音聲。

我講過,音聲是所有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裡面,你最容易掌握的一個所緣境。音聲,最容易抓到,你的心最容易安住的一個所緣境。

所以,既然淨土宗的操作重在臨終的時候,那麼它的穩妥性、安全性就變成是重點,這就是音聲為什麼會被人家重視。因為臨終的時候操作起來特別穩當。其他的所緣境,臨終的時候,比方說觀想、觀像、觀實相,都沒有百分之百的穩當。

所以,你看念佛有四種:觀想、觀像、持名、觀實相。持名被歷代祖師所重視,因為考慮到臨終的問題。你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千念萬念,為了臨終這一念,你必須要有把握。你平常在佛堂的功夫臨終要提得起來,那只有靠音聲,穩妥。

不是說持名的功德比實相功德大、比觀想功德大,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它成功率高,特別穩妥。


淨界法師 :沒有經過對治的業力,臨終會很可怕

如果一個人,他對過去的業都沒有處理,沒有處理的意思,從唯識的角度,你就是隨順它。你說:我沒有對治它,我也沒有隨順它。你沒有對治它,你就承認它,就是隨順它,唯識就是這個意思,沒有第三種可能。所以你今天沒有懺悔,沒有對治,抱著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它就會在你心中不斷地醖釀,因為它已經形成一種勢力了。你平常沒什麼感覺,但是你臨終的時候,你就知道怕了。業力的可怕,往往到了臘月三十才跟你算帳。臨命終,臘月三十算總帳的時候,所以你不拜懺的人,到臨命終的時候你會覺得來不及了。

我希望大家要知道一件事情,不要忽略你的過去,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如果你今生是一張白紙,你什麼事都不要做,你只要憶佛念佛就好了,因為你本來是一張白紙。關鍵是我們在輪回當中打滾了這麼久,累積很多的業力。你不處理它,它絕對不會放過你的。第八識的可怕是它平常不表現出來,因為它沒有成熟,它表現幹什麼呢?它臨終才表現出來。等到你知道可怕的時候,對不起!來不及了!你已經陷入業力的風暴了,你怎麼提起佛號呢?

所以我們必須要掌握先機。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必須在臨終的時候,就把阿賴耶識的業處理乾淨了,讓它沈澱下來,否則你的生命,就是被業力所控制的人生。因為業力的勢力是熟境界,你念佛的時間是短暫的。所以帶業往生必須有條件,必須讓業沈澱。所以請大家不要忽略業力這一塊!


淨界法師:得到臨終正念的三個重點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門可以來修學,古德把整個大乘佛教的修學,把它分成兩個重點,一個叫做理觀,一個叫做事修,就兩個重點,不管你是什麼法門,都是要理觀跟事修。

理觀,是屬於對真理的觀察;事修,是一個法門的一種實際的操作。理觀跟事修的關係,古人有一句話講得很貼切,說是理觀宜廣,事修宜專,這是一個操作原則。

我們在剛開始,在觀察人生的道理要廣泛的學習,因為你對人生的解讀,你對人生的了解,影響到你內心的一種覺悟的力量。這個我們前面講了很多,就是說雖然我們現在業障深重,雖然我們現在時間短暫,我們一個人,能夠利用的時間非常短,而我們要處理的問題相當的複雜。

因為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長時間在三界裡面流轉,已經把我們的內心世界,搞得非常的複雜,然後才來學佛。所以我們必須要去處理我們過去生所留下的問題,這個是我們不能避免的,我們必須對我們過去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所留下的痕跡來負責,你跑不掉的。

所以我們利用短短的幾十年,要處理無量劫留下的問題,你就知道你時間很緊迫了。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在內心當中產生一種覺悟的力量,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這三種力量,從一個淨土宗的角度來說,更加重要。

因為臨命終的時候,你沒有太多時間思考了,因為臨命終的時候,你一定是內憂外患。合理的推論,我們每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很少有人是心平氣和走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內有妄想的干擾,你真的是不想離開你這麼熟悉的人事的世界,你這個世界,你好歹活了八十年、一百年,不管你滿不滿意,至少你結了很多的緣,你突然間離開,你難免不舍,所以你內心的妄想,愛取的妄想不斷的衝擊你;外患,你無量的生死業力要跟你算帳了,臨命終的時候它不跟你客氣的,是算總帳的時候了。我們平常叫做創造業力,累積業力,臨終的時候它是全部起現行,唉,我什麼時候造了這個業,你已經不知道了,但臨終它絕對不會放過你。

所以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合理的推論,都是內憂外患,這個關鍵的時刻,誰能夠在內憂外患當中,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誰能夠產生一種反轉的力量,誰就成功了。若論內憂外患,大家差不了多少,因為我們無量劫來,會在末法時代出世,某種程度是有共業,就是你的檔次跟我的檔次,差不了多少,所以我們才會生長在一個時代。

現在就是說,來自於我們的障礙,大家差不了多少,那成敗的關鍵在哪裡呢,就考驗你的善根力的時候,養兵千日用在一朝,誰能夠在一種內憂外患當中,產生一種反轉的力量,誰就能夠正念分明,把彌陀感應出來,關鍵在這。

所以不要忽略我們每一堂課你所聽聞的道理,不要忽略你在佛堂當中,你靜靜的去思惟業果的道理,無常的道理跟實相的道理,你在累積一種臨終反轉的力量,臨終的力量它不是突然間成就的,是點點滴滴累積而成。

所以理觀,它牽涉到你一種生命的反轉,我們大部分合理的推論,臨命終的人,一定是你生命的最谷底的時候。祖師說,他說你生病的時候,你都作不了主的,死亡是你一生當中,面臨最嚴重的病痛,你要失掉你的一切,甚至於你的身體。

所以這個時候八風的吹動,你能夠依靠的,就是你對真如的觀照。你是不是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穩住腳步,走出一條你自己的淨土的道路,這個是考你的智慧水平,那是真槍實彈的時候了,因為你稍有差池你就沒有機會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犯錯的空間了。

你平常的時候做出一個判斷錯誤,你本來不應該做的,你做了,你還有機會懺悔,你平常做錯了事情,你有很多機會來做彌補,臨命終,對不起,你做錯了判斷選擇,你要付出一生的代價,來彌補你臨終的錯誤,你就再來一次,就這麼回事。

所以我們面對臨命終考驗的時候,你智慧的引導、智慧的安住、智慧的調伏,安住空性,調伏愛取,導歸淨土,這三種力量,是你臨終的時候三大考驗了,你一個力量都不能夠有差錯,這三個柱子,哪一個柱子崩潰了,其他兩個柱子就不保。

所以理觀一定要圓滿,你不能有任何瑕疵,因為那是你來自於心靈的力量,你心靈的力量不啟動,佛陀很難跟你感應的。所以在整個淨土宗當中,你的理觀,你不一定要斷煩惱,但是你必須要有一點本事,從煩惱中走出來。你要能夠在煩惱衝擊你的時候,你不倒下去,你要走出煩惱,面對彌陀的光明,這個是淨土宗最低的標準。

就是說你可以有煩惱,但是煩惱沒有把你打敗,你能夠從煩惱的干擾中,能夠安住不動,然後提起佛號,關鍵在這裡了。所以這個理觀它必須是要圓滿的,它不能有任何欠缺的,你說唉,我這個地方有少學到,那你的能量就不夠了,你這個柱子就鬆動了。

所以理觀,應該要廣泛的學習業果的道理、無常的道理跟大乘的真如的道理,因為它是你生命當中,從障礙裡面反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量,這是理觀。

那麼事修呢,就牽涉到你的因緣的力量,外在的因緣的力量,你當然主要就是你來生的規劃,事修為什麼要專呢?因為佛陀講的法門真的太多了,因為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夠用,我們不可能把佛陀說的法門一生學完,那是一個成佛之道,那是一個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首先在修法門當中,你要先知道,你來生準備變成什麼樣子,佛法是先有願望才有過程。那麼從往生淨土的角度,你必須要在法門當中,我們前面講到這個人天的業果,你要先抓對你往生有幫助的,就必須要有所取舍。

理論的學習,你沒有取舍的空間,你要全盤接受;法門的修學,我們要善知取舍,因為時間不夠。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前面學過的人天乘,包括了三皈、五戒、十善,包括四禪、四空,這麼多法門當中,對臨終正念有關係的,我提出了三個重點:

第一個,勤修懺悔。我們要盡量把過去生留下的業力,把它降到最低,帶業往生,這個業力的能量不能太強,它必須在一種經過你懺悔過以後的一種折損過以後的不增長業,它不能夠在臨終的時候,是一種很強烈的現行業,這個要注意,它必須是一個不增長業。

也就是《楞嚴經》上說,它這個污泥,必須在一個沉澱的狀態。你必須要把你的水中的污泥,我們不能把污泥拿掉,但起碼你要讓它沉澱下來,這是懺悔業障的主要意思,勤修懺悔。

第二個,嚴持四重,如果你要求臨終的正念,不要跟自己開玩笑,殺盜淫妄你千萬不要做,因為你衝不過去的,因為那個殺盜淫妄的業,臨終來的時候那是暴風雪,那是大的龍卷風,不要高估你的智慧的善根,不要高估自己。

我們造了殺盜淫妄以後,我們那個產生業力的衝擊,不是我們能夠扛受。這就是佛陀的智慧告訴我們說,你不能夠完全把所有的罪業都消失掉,起碼你不能犯根本,因為你承受不住根本業力在臨終對你的衝擊。

所以我們一方面增加我們的理觀,但是一方面,不要把自己的罪業造得太重,因為你跳不過去的,你走不過去。所以一方面,我們對於過去所造的罪業,勤修懺悔,一方面我們對於未來四根本重戒,要善加防護,為了臨終的無障礙,勤修懺悔,嚴持四重。

第三個兼修禪定,這個禪定可以兼修,你有空就修,沒有修呢亂不了,它有加分效果,但是你沒有修呢,沒有扣分的情況。但是勤修懺悔跟嚴持四重,這個就很重要,願我臨終無障礙,這是兩大原則。

好,這個就是我們在修行當中,我們道理要廣泛的學習,在法門的選擇上要抓住重點,這個人天乘兩大重點,勤修懺悔,嚴持四重,就是我們今天研討的兩大重點。


淨界法師:念佛人很多,成就的人非常少, 為什麼?

諸位冷靜地去觀察,我們淨土宗其實是在逐漸衰微當中,這是很遺憾的事!念佛人很多,成就的人非常的少。為什麼?

有人提倡念佛人不看大藏經典,不看祖師的開示。

不看經典自己就胡思亂想。往生淨土的根本在發菩提心!你為什麼求生淨土?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你去淨土不是去享受的,是成就佛道的,親近十方諸佛,成就佛道的!

不管是出家或在家,我們回憶一下,我們剛親近三寶的那一念初心,那個上求佛道、對無上菩提希求的心,那個心你現在還在嗎?那個道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又是曇花一現的!

我們如果不經常讀誦大乘經典,看看佛菩薩的功德來自我期許,不讀誦經典,你的心就攀緣世間法。我們的心是停不下來的。

攀緣世間法久了以後,你累了也到佛堂念念佛,但是你心中對佛號的期許,目標不再追求佛道,因為佛道對你是如此的遙遠!

你追求的是身體健康、賺錢、福報大、眷屬美好,你兒子考上什麼學校。你的著眼點都是在現世的安樂,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把摩尼寶珠換糖果吃。這句佛號本來是無量光、無量壽,結果你用來追求人天福報。當然你不發菩提心,整天追求人天福報,你自然而然就貪戀娑婆,對娑婆世界的美妙境界產生常見。

佛號確實是有求必應,因為它是萬德洪名!你把這萬德洪名的佛號用來求人天福報,自然而然它就給你人天福報。結果你貪戀娑婆,臨終不能往生。別人就誹謗你:你看看,修淨土一輩子臨終還是顛倒!印光大師說以身謗法!

你今天念佛一生沒有求生淨土,人家誹謗淨土,人家的誹謗跟你有關係,你要負一部份的責任,你用你的身來謗法!

因為淨土法門的教授,歷代祖師的傳承講得很清楚:三輩往生,發菩提心。淨業三福也告訴你「發菩提心,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諦,勸進行者」。淨土法門是大乘善根界,你不發菩提心,用世俗的心來念佛,佛號變成糖果了。蕅益大師說得好「諸法無性,境隨心轉」,一個法門對你產生什麼功能,是由你的心決定的!

為什麼這句佛號,文殊菩薩念的時候,他產生了無量的功德莊嚴;為什麼這句佛號,印光大師念的時候是上品上生;為什麼這句佛號,我們念的時候只是個健康長壽如此而已!就是「諸法無性,境隨心轉」。因為我們的胸量就是這個樣子,久了以後,淨土的傳承就這樣斷了!

其實你求人天福報不是修淨土法門,你是在念佛而已,因為你的三資糧不具足,你沒有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這個念佛不能說修淨土法門的,大家要分清楚的,否則淨土法門被這些人搞壞了,大家看不起淨土法門。

其實淨土法門是圓頓中最極圓頓的法門,它本身就是一種乘佛的願力為利有情願成佛。為了快速成佛,趕快去淨土成就法身,成就方便,然後再廣度眾生。它本來是極度大乘的法門,但是我們都忽略了祖師的傳承,印光大師講什麼,蕅益大師講什麼,我們不再在乎了!自己創出一套方法出來,然後你自己盲修瞎練,你也教別人盲修瞎練,「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淨土宗就是這樣子搞壞的!

所以我們要記著「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念佛的時候,不要胡思亂想,求這個!求那個!印光大師說「但得本,不愁末」。你專心的把佛號念好,你為了成佛,為了無上菩提,自然有人天福報,那是小境界嘛!

一棵樹有樹幹自然有枝葉花果,你一開始就注意枝葉花果,根本連枝葉花果都沒有。所以印光大師說我們今天念佛的任何感應、人天福報,這些都是自然有的,是水道渠成的。在因地的時候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要緊的是求一心不亂!

所以印光大師很強調老實念佛,你專心地念佛,如果壽命還在,自然業障消除,壽命該盡,自然往生淨土。一切隨順因緣,阿彌陀佛會安排得好好的,不用你去求。所以「一心不亂」是我們整個念佛的目標,你有什麼問題,阿彌陀佛很清楚的,他自然會安排,你只要想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好。

你在因地念佛的時候,就想這個想那個,求這個求那個,那你非常危險!你念佛不老實,因地你依止攀緣心來念佛,不是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恐怕是跟某個眾生感應道交。我們念佛的因地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我們真正的果報不是求人天福報,是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其它都是兼帶的因緣,這是淨土真正的因,真正的果!


淨界法師:念了一輩子,臨終也沒往生,那是怎麼回事呢?

感應道交跟我們眾生的修學機感的情況,智者大師分成十類。我們簡單說明一下,有四種差別:

第一個,顯機顯應。

顯機顯應,智者大師解釋,今生精勤修學,禮懺能感靈瑞。就是你這個根機今生是明顯地現前。你平常有在修行,你平常有在拜觀世音菩薩,有在稱念觀世音菩薩,你配合禮懺,你有很明顯的感應。

比方說慈雲懺主。慈雲懺主學天台教觀學得太過用心,結果生病,就吐血了。吐血以後,他就拜懺,兼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後來有一天晚上,他就夢到觀世音菩薩現前。

觀世音菩薩就把手伸到他嘴巴裡面去,從他身體裡面抓出一條蟲。那以後他身體就好起來了。所以你看他拜懺的感應很明顯,那是什麼呢?顯機。他今生有明顯的修學,所以他今生有明顯的感應。這個是顯機顯應。

第二個,冥機顯應。

什麼叫冥機呢?他今生沒有明顯修行,他是過去生有修行。這個情況是,今生的根機不明顯,但是他的感應非常明顯,今生能夠見佛聞法,佛「照其宿機,自往度之」。

這種人很幸運,你看他今生也沒怎麼念觀世音菩薩,但是他一旦念起來,感應卻特別明顯。那你也不要羨慕,你也不能說這不公平,他過去生念過。你哪知道他過去生二三十年下死功夫在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在禮拜觀世音菩薩!所以他的這種情況叫冥機顯應。

第三種是冥機冥應。

他過去修學,今生未修,所以他是冥機。那冥應呢?他今生對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也是,不見不聞,「而密為法身所益」。他前生修過觀世音菩薩,今生忘失了。忘失以後,他就冥機,根機不現前了。那麼感應呢?感應也不明顯。

但是,我們前面說過,「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他上一輩子所稱念禮拜觀世音菩薩的善根種子在。所以,密,就是秘密為觀世音菩薩的法身所攝受,但是感應道交不明顯,叫冥機冥應。

第四個,是顯機冥應。

他今生的根機是明顯的,他努力地修學,但是感應不明顯,冥應。所以天台智者大師說,「終日無感,終日無悔」,「一切低頭舉手,福不虛棄」。說他雖然沒有感應,但他沒關係,他能信心具足。修理觀的人,法法消歸心性,終日無感但是終日無悔,他也不後悔。一切的低頭舉手、禮拜供養,福不虛棄。這個福報積集起來,雖然不明顯,但是善根不流失掉。這種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叫顯機冥應。

這四個情況,所有的他力門果地教都適合,只要跟感應道交有關的。

所以你看我們淨土宗也是這樣。你看有些人,他造了一輩子的罪業,到晚年的時候,欸,他遇到阿彌陀佛法門,他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臨終十念往生極樂世界了。有人念了一輩子佛號,他沒往生。

所以要從今生來看,這件事情就是有點不公平了。你看他平常那麼放逸,臨終十念就往生;有些人從年輕開始念佛號,念了一輩子,臨終也沒往生。那是怎麼回事呢?

你忘了把他前生的因緣加上去了。

就是說,他今生念佛沒往生,這叫顯機冥應;他前生沒修,今生才開始修的。但是有些人,你看他造五逆十惡,可他在過去生修了很多很多的佛號的善根,就差那麼一點點,所以他臨終十念加上去就剛好夠了。

所以,他這整個善根種子,一定是要把今生跟前生加起來,就是形成了我們這句話——「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總而言之,諸位!不管你過去生也好,你今生也好,你任何一個對佛菩薩的禮拜、贊嘆、供養,這個善根種子永遠不會退失掉。它是論三世的。只是今生有沒有表現,那就看你的總量來判斷。


底下這一段很好。「又有人視臨終十念為輕易,乃擬臨終方事修念」。這個好,臨終的時候一念、十念都可以上上品往生,那現在何必念它,到臨終再念。這個想法好像是沒錯,現在何必辛辛苦苦去念佛?臨命終時可以,還來得及。

「《安樂集》破之曰」,這個想法是非常危險的想法。我們沒有看下面,從前李老師給我們講過,臨終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你有沒有?你能不能保證臨終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頭腦清楚,不迷惑,這是第一個條件。你看人臨終的時候都迷惑了,家親眷屬都不認識,這很平常。你到醫院去看看臨終的人,幾個臨終人走的時候清楚?臨終要不迷惑,給諸位說,不學佛他也不會到惡道去。到惡道的是迷惑顛倒去的,頭腦清楚怎麼會去變畜生、變餓鬼?哪有這種道理!現在醫學裡面講老人痴呆症,一得老人痴呆症就不能往生,助念都不能往生。你在臨命終時,善友大喊,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他都聽不見,他也不曉得阿彌陀佛是什麼,這不行!所以念佛人最怕什麼?最怕年老的時候痴呆,一輩子修行就完了。我們細心去觀察,有很多時候高僧臨終痴呆,老朋友見面,兩個眼睛呆呆的看了半天,不認識,記憶力沒有了。阿彌陀佛聽不進去,不起反應。想到這個地方,多可怕。第一個臨終頭腦清楚,一點不迷惑。

第二要遇到善友,遇到真正懂淨土的,他對於淨宗的道理了解,修行關鍵的時候應該如何如理如法的學習,他懂,這第二個條件。

第三個條件,在這關鍵時候,你一聽就相信、就接受、就真念。這些條件,臨終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具足?想到這些地方不能不害怕。那怎麼辦?端在平時認真學習。善心、善行,就不會得痴呆症。決定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心,不管是有意無意都不可以。種什麼因就有什麼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不能不知道。

——恭摘自 淨空老法師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421集


九種往生淨土發願文(建議收藏)

一、文殊菩薩淨土發願文

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

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

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

——《文殊發願經》

二、普賢菩薩淨土發願文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普賢行願品》

三、蓮池大師發願文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 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以來,迷本淨心,縱貪瞋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 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頂,衣覆我體。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 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至於臨欲終前,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祥,如入禪定。

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我於爾時 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

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己,三身 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 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此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四、慈雲懺主發願文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痛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五、大慈菩薩發願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

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

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

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摩 訶般若波羅蜜

六、回向發願偈

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

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台安我足,

一剎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

蓮花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

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

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

七、回向發願文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八、簡單回向發願文

願以此功德,供養彌陀佛;

願我命終時,即生極樂國。

九、簡單回向發願文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你不要以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念佛無法往生的真相!

不要怕你沒有福,一念佛就有福了!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往生的人要把生死業力降到最低,當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就開始收攝!

願人人都掌握“剎那往生法”

佛法的命根就是聞思修行

修學凈土宗要不要聞思,學習教理?

為什麼說聞思修行是唯一的出路?

聞思修到什麼時候才是一個頭

隨緣不攀緣,少管閒事!

強行渡人損耗自身,隨緣助人才是正道

如果你來生真的要解脫,請好好地在家裡面待著修行!

五逆十惡之流為什麼也能往生?

臨終時一定要有正念才能往生嗎?

為什麼有的人念佛不能往生?夢,說明了你能不能去極樂世界?

內心不想改變,佛菩薩來也是沒用!

是今生重要還是來生重要

同一句佛號,在不同的心態所表現出來的功德是不同的!

主導我們的業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我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為什麼理觀對淨土行者甚為重要

外在的因緣,你最好不碰,輕輕走過就好

要從消業障式的念佛提升到往生式的念佛!

當你有這些徵兆的時候就必須要懺悔了

內心不想改變,佛菩薩來也沒用!

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念佛人須知:改變生命的最大力量是「心念」!

若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不懂取捨因果,信佛又能怎樣

真正的修行者是「水滴式」的修行,「暴風雨式」的很難持久!

要著重自度,自度才能度他,自度尚未成,反被人度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