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寧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星雲大師

寧舍身命,不謗正法;寧舍身命,不謗聖賢。寧舍身命,不近惡友;寧舍身命,不犯淨戒。

──《大寶積經》

在這個世間上,什麼東西最寶貴?有人說:‘錢財最寶貴!’事實卻不盡然。何以見得呢?一個人平常都是‘要錢、要錢’,如果有一天,他身懷鉅款掉到水裡去,他還是會喊:‘救命!救命!’他不會說:‘救我的錢!救我的錢!’所以落水的時候,還是性命重要。等他上了岸以後,才會說:‘我的錢呢?’可見得‘身命’比金錢重要。

其實,比身命更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像古代的聖賢俠士‘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仁義對他們來說,比自己的性命還寶貴。多少的志士豪傑,為了理想、為了主義、為了自己的信念,寧可以舍棄性命,也要完成自己的志願,這些理想、信念就比自己的性命重要了。

在《大寶積經》裡,提到四件事,是佛弟子寧可舍棄性命也不能做的。是那四件事呢?

‘寧舍身命,不謗正法’,正當的宗教、正當的真理、正當的佛法,因緣、因果、業力、空性、般若等都是正法。你可以不懂什麼是正法,但不能批評譭謗,例如:‘我不相信因果’、‘我不相信因緣’,這樣的言語是不可以妄說的。

‘寧舍身命,不謗聖賢’,譭謗聖賢,罪過很大。因此寧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可以譭謗世間的好人好事。

‘寧舍身命,不近惡友’,寧可犧牲生命,也不親近惡人,自己的道德人格就不會有缺損。如果為了保命而去親附惡人,幫他做壞事,因果業報是不堪設想的。

‘寧舍身命,不犯淨戒’,一個人受了戒,如: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人的生命,讓他人的生命獲得保障;不偷盜,讓他人的財產獲得保障;不邪淫,不侵犯他人的身體名節;不譭謗、不妄語,不讓他人的名譽受到損毀;不吸毒,不傷害自己的身體,進而不傷害自己的家人、朋友。這些都可以做到,就是‘不犯淨戒’了。

人的生命活得再長久,都有期限;只有積集福慧資糧,才能使我們今生得到法樂自在,也能在未來的生命裡,所求如意,處處與善人聚會。


淨慧法師: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學佛法的完整體系是戒定慧三學。用淺顯的話來說:戒,是我們修行的保證,持戒清淨,修行就少魔障;定,是情緒的穩定,情緒穩定了,修習禪定就容易進入境界;慧,就是心地的開朗,心開意解,有正確的知見。修行如果沒有正確的知見,以邪為正,以正為邪,就容易走到誤區,就會走很多彎路。

針對以上這幾點,首先建議各位居士要做到持戒清淨。能攝持諸根,心不散亂,有利於定心的穩定。也有一些老居士,不但是受了五戒,也受過在家菩薩戒,那就要在持五戒的基礎上,進一步持好在家菩薩戒。

持戒清淨,就容易使三業清淨。三業清淨是修禪定的根本保證。修禪定的目的,也是為了使三業清淨。戒與定互相促進,修行的速度會加快,修行的效果更明顯。所以第一條建議,在家修行要做到持戒清淨。

這裡所說的持戒清淨,是根據在家居士的要求而言。七眾弟子,每一眾都有自己的戒律。每一眾將自己應守的戒律守住了,都是持戒清淨。要做到持戒清淨,就必須學習戒律。五戒是些什麼內容,在家菩薩戒是些什麼內容,要請這方面的書來學習。學習了戒律,才懂得怎麼樣持戒。

持戒當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四根本戒。殺、盜、淫、妄,這四條戒最難守。在家居士的四根本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對於在家居士來說,第一條守好了,其他幾條就容易守住。

第一條不殺生,作為一個修行人,不殺生也包括不吃葷腥。殺生往往是由於貪口腹,好吃,想補養身體。想吃山珍海味,吃一切動物的肉,來補養自己這個臭皮囊。大家想想看:我肉眾生肉,實際上沒有什麼差別。吃了眾生肉,來補養自己的身體,這實際上是背道而馳。傷生害命,絕對是一件缺德破戒的事。

所以首先要把這一條戒持好,然後就不至於因為好吃而引起偷盜;不至於因為身體營養過剩,沒有地方消耗,而犯邪淫戒;犯了戒,又會找種種藉口打妄語。這幾條戒,只要犯了其中任何一條,都可能有連鎖反應,引起其他三條根本戒難以守持。

持戒清淨,以保持四根本戒的清淨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把應該守持的遮戒守持清淨。持戒清淨,能夠保證身口七支清淨。身口,就是身體的不殺、不盜、不淫,和口的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能夠守持好四根本戒,身口七支就能清淨。持戒清淨是修禪定的第一個根本要求。在修禪的指導書上,都是這樣強調的。

修禪的第二個根本要求,就是要保持意業清淨。意業如何才能清淨呢?就是通過持戒的力量,逐步地息滅貪、嗔、癡。貪瞋癡淡化一點,意業就清淨一點。

作為凡夫眾生,想要得到意業的徹底清淨,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成佛了,斷盡一切煩惱,意業才能徹底清淨。修行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就要想方設法做到什麼程度,不斷地要求自己,檢查自己。一事當前,檢查自己有沒有貪心,有沒有嗔心,有沒有癡心。貪瞋癡三毒往往和三受聯繫在一起。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對於順的境界、好的境界起貪心,對於不好的境界、逆的境界就起嗔心,對於不好不壞的中庸境界起愚癡心。面對種種環境,要時時提醒自己,以智慧觀照,一切有為有漏之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沒有值得我們貪戀的地方。一切受用本分草料,不要有過分的貪求。這樣就能逐步推進意業的清淨。

修禪的第三點要求,就是要讀誦大乘經典。對於一般人來說,不可能把所有的大乘經典都讀完,因為沒有那個條件。在此給大家推薦幾部經典,希望大家能夠用幾年的時間,好好地學習。在佛教界流傳較廣、讀誦比較多的大乘經典,我們都要想方設法,安排時間,擠出時間來讀誦學習。

首先,與禪有密切關係的,最短的經典《心經》,一定要把它讀得滾瓜爛熟,背誦下來,理解其義。然後是《金剛經》,也不長,也有很多居士能夠背誦。其次,像《維摩經》《圓覺經》《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這幾部經典必須要讀。

修行的路很長,修行所經歷的境界很複雜,這些經典都是大乘了義經典,是我們修行做人的指路明燈。在沒有善知識的情況下,在沒有人指導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向大乘經典求教,只有直接向佛求教。讀誦大乘經典,就是直接與佛陀、與諸大菩薩進行溝通。

再其次,禪宗的幾部語錄,《六祖壇經》是必須要讀的,然後還有黃蘖禪師《傳心法要》、大珠慧海禪師《頓悟入道要門論》。把這三部語錄放在自己的書桌上,每一天選一兩段念一念,修行的勁頭就會提起來,修行的境界就會得到提升。祖師的語錄,都是他們從親身體會中說出來的話。他們講的話,言所行,行所言,都是從自性中流出,都是經驗之談,所以要特別重視。

修禪的第四點要求,就是一定要有相互幫助的善知識、善友。善知識和善友實際上是一回事。在佛經上,是把所有能夠給修行人提供善法、提供善言、提供善方便的人,都叫做善知識。善知識的話,有益於身心的淨化,有益於修行的進步,有益於在修行中相互溝通、相互警策、相互幫助。

這四點,是修習禪定乃至修行其他法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然後,還在家庭生活中,在社會工作中,廣行眾善,助人為樂,要盡到自己作為一個家庭成員、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

盡職盡責扮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這不僅僅是人倫之本,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要把盡到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當作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

學佛的人,修行的人,千萬不能逃避責任,逃避責任就等於退失菩提心。在家庭中就有家庭的責任,在社會中就有社會的責任,你那一份責任不去做,叫誰去做呢?你推給別人,等於是在增加別人的困難,給社會製造麻煩,給家庭製造麻煩。

給社會和家庭製造麻煩,實際上也是一種罪過,也是一種犯戒。所以說,盡到人倫之本,盡到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不管是出家修行,還是在家修行,各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都不可以逃避。

 

何謂「三淨肉」跟「五淨肉」? 絕對不能用絲織的棉被!

修大乘者絕不能吃三淨肉,吃肉對修行的危害相當大!修本尊無法成就!

你所看到的因果,可能只是其中某個片段--殺羊升天的誤解

達到什麼境界才可以食肉飲酒行婬偷盜-- 「酒肉穿腸過」辨訛

過半人高的樹木為鬼神村

鬼神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佛弟子應如何處理和鬼神的關系

藏密素食觀:不要再打著密宗的藉口吃肉了,無法想像的慘烈果報​​​​​​​

切勿吃龍族子孫,如鰻鱔鰍蛇魚蝦蟹等!可保你事業順利​​​​​​​、

吃肉、吃大蒜、喝酒能否往生西方?吃肉念經或念佛,有如『含血噴經書』?​​​​​​​

吃素應從修心做起,吃素是不是另一種執著?不要做表面上的修行​​​​​​​

關於食素的問題,這裏有全面的解答,讓你從此不再糾結!​​​​​​​

修大乘者絕不能吃“三淨肉”--吃肉的過失​​​​​​​

素食者能吃蜂王漿、蜂蜜嗎?​​​​​​​

不吃牛肉福祿壽三星已在身邊保護您​​​​​​​、

蠶絲衣服、皮衣、皮鞋、皮包等可以使用嗎?​​​​​​​

為什麼雞蛋和牛奶不能吃​​​​​​​

千萬不要吃肯德基、麥當勞了,共業太大!

​​​​​​​煙毒之害!很快耗盡福報,墮落惡道!​​​​​​​

喝酒的過患​​​​​​​

八件佛弟子容易犯的「錯上加錯」的事情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