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慈誠羅珠堪布:我這麼幸福,為什麼還要學佛?

幸福從何而來

請問:我覺得自己挺幸運,生活過得還不錯,做什麼事都還順利,這也算是有點成就吧?

慈誠羅珠堪布(下文簡稱「堪布」):我們要想一想,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身體不健康、生活困難,還有各種各樣的痛苦,這麼多人都不幸福,為什麼你就幸福呢?你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要想一想這個幸福是怎麼來的。

就像我們現在的富二代一樣,他可以不上班、不工作,但是有很多很多的錢可以揮霍。但這個並不是因為他好,而是因為他的父母好。同樣的,今生的你可以過得這麼幸福,不是因為今生的你很了不起,而是因為上一世的你是一個很不錯的人,他做了很多的好事,所以今天的你可以享受上一世的你的福報。

學佛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幸福

請問:那麼,我這麼幸福,為什麼還要學佛呢?

堪布:這是我們對學佛的一個錯誤理解,以為家庭、感情、事業不順利的人才需要去學佛,順利的人就不需要學佛。當然,也有人因為今生痛苦而學佛,有這樣子的,但是學佛不僅僅是因為今生,也不僅僅是因為痛苦,更不僅僅是因為個人的痛苦。

就大乘佛教來說,它的目標是為了消滅天下所有眾生的痛苦,並不是這一生當中,過得不好就去學佛;稍微過得好一點,就不學佛了。另外,如果我們不修行的話,那麼在這一生當中,過得再好、再幸福、再快樂,也只是一個短暫的美夢而已;醒過來的時候,一切都不存在了,然後就要開始面對另外一個現實。

修行是此生最重要的事

請問:這樣的話,我該怎樣度過這一生呢?

堪布:很多人常常為了自己的前途、工作這些方面過多地擔憂,其實怎麼樣也能夠過得下去的,沒有一個東西會讓我們完全崩潰、完全過不下去的。所以不要太多地為了這些事情操心,花太多的時間、精力在這些上面。對我們來說,這一生最關鍵的事就是修行。

如果不修行,又沒有什麼崇高的目標的話,那麼人的生命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即使我們一輩子都非常的順利,比如說工作、感情、家庭,所有的一切都非常順利,身體也很健康等等,但是這個時間太短暫了。雖然對一個人來說,五十年,六十、七十、八十年,這個時間還是比較長,但是在整個輪回的過程當中,這幾十年非常非常渺小,特別短暫。

經書中有一個比喻:一個犯人在寒冷、黑暗的監獄中度過了很長時間,現在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到外面曬太陽。這就比喻我們現在這一生就是感受陽光的時刻,以前一直在漫長的幽暗中承受著嚴寒的煎熬。此時,如果有一個辦法可以逃出去,再也不用回到陰冷恐怖的監獄中,就應該想方設法逃出去。因為如果不抓住機會,等待他的將是無盡的苦難,面對這一切現狀,他怎麼能不居安思危呢?

現在我們之所以感受不夠強烈,是因為這是我們在整個輪回當中比較圓滿的時候,平時雖然有一些痛苦,但與地獄的痛苦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如果明知道不一定生生世世都是這樣,但卻自欺欺人地不考慮這些問題,將以前所受的痛苦全部忘掉,安心地享受轉瞬即逝的幸福時光。這樣坐以待斃,不是很愚蠢、很盲目嗎?

因此,我們的這一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不要沈迷於眼前的一點點的幸福。生活上的這些瑣事,不要太多地去操心,沒有問題的,很多的擔憂其實不會發生的。我們真正需要的就是學習、修行,提升自己生命的級別,淨化我們的心靈。這樣子以後,我們就能夠超越所有的煩惱和生老病死的痛苦,生命的意義也就在於此。


慧律法師:修行是享受不是負擔

對這世間的天地萬物,要先學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回向了,終於要結束了,可以輕鬆了,解脫了。)不可以有這種想法。如果你視這七天的辛苦為畏途,大可不必來。那麼,每天都可以過得輕鬆愉快。所以,不要認為來這裏是受苦,應當說是享受——享受法的快樂,享受修行的快樂,享受向極樂世界邁進的快樂。每天看三寶(佛、法、僧),聽法師開示,修行應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不是痛苦而是快樂,要抱持這種健康的心理。修行人沒有所謂的假期。因為,持續不斷地用功,對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若要等臨命終再來用功,有定力者當然無妨,問題是,你會不會有病苦或業障現前?若這兩項現前,那可就淒慘了?病苦現前,雖說你很認真念佛,但宿世造何惡業,自己亦不得而知。發生車禍,被撞得喪失記憶,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平日雖很用功念佛,但業障現前也束手無策。又如有的癌症患者,在末期時疼痛難當。我們臨命終是否有上述情形,是很難意料的。

你說臨終十念即可往生,但是否有把握臨終能保持正念?所以要珍惜有生之年,身處壞的環境,作壞環境的觀照來解脫;身處好的環境,做好環境的觀照來解脫。不論何時,都要作觀照,以求解脫。例如:在病苦中就觀照色身無常,只是臭皮囊,無常終有一日降臨,所以,應該要放下;身體健康就觀想:真值得慶倖,能有體力拜佛、念佛,所以應當更加用功;貧窮的人就觀想:反正我沒錢,晚上不關門也不必擔心人家來綁票(因為沒錢,誰會來綁他?)富人就如是觀想:我的經濟能力不錯,能夠佈施修福。不論貧富、健康、多病都無所著,要懂得珍惜。否則就像慈禧太后,八國聯軍時,自北京倉皇出走,來到四川時饑腸轆轆,有人獻上地瓜。平日吃滿漢全席的老佛爺,從未吃過地瓜,因為饑餓只好將就,吃後還讚不絕口。她平日在宮中養尊處優,講究排場,此刻為了逃命,也顧不得威儀了。專注得連自己的身份也擺在一旁。放下身段後,就覺得地瓜很美味。等到和解,八國聯軍退兵,她的架子又端起來了,耀武揚威的心態又出來了,終至亡國。——因為她忘了自己是誰。

由上述的故事可以知道,一個人若真為生死,像慈禧太后那樣,後有追兵,就會拼命奔逃而忘了自己是一 國之君。不但如此,滿漢全席、考究的服飾、鞋子、冬暖夏涼的皇宮......,全都置諸腦後,只為逃命。這心情比打佛七還要厲害,還要專注。

我們修行若用逃命的心態去用功,猶如無常鬼在背後追逐般,若不往生就被抓到三塗受苦,就算作人也很痛苦。生恐怖心,毫不眷戀,忘記世間種種假相,一心一意拼命了生死,大家都會往生。用這種心態打佛七,保證會往生。就像慈禧太后逃命,我們被無常抓到也是沒命啊!慈禧太后忘了自己的身分是誰,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福報,窮奢極侈、憤恨、鬥爭,終至亡國。同樣的,我們修行人若忘了念佛,就難以往生。若一個人仍放不下是非、恩怨,竟日聽東聽西,在是非中打轉,我保證此人必定不會往生,能不墮三塗就算很好了。

以下有幾種錯誤的心態,應當避免。來此,不只是打佛七,回去後,在德行方面也應有所長進,那麼,面對世間諸事,即可無障無礙。將我以下所說,也就是修養方面做好,自可無所障礙,臨命終還能往生。要放下這些可怕的心病,不能有這些念頭,這樣日子就會很好過。

貪心不可有

對於世間的金錢、名利、夫妻間的感情,乃至世間一切緣起法的假相,都不可貪著。

嗔恚心不可有

如果對於別人善意的建議、好意的規勸,無法接受而大發雷霆,或有事沒事就動怒,以後誰也不敢對你說真心話。朋友、同參道友也會日漸遠離,成為點頭之交而已,你將無法聽到真心話,只會聽到一些讚歎,如同讓你甜蜜的死亡。如果是正知正見者的讚歎還無所謂,若是一個居心叵測者的讚歎,只會讓你的心性麻醉而沾沾自喜。所以,人生一定要有逆境才會成長,有讚歎也要有誹謗;有人順從你,也要有人忤逆你,我們才會長大成人。否則,只一味想聽好話,誰該講好話給我們聽呢?而且,未必在我們面前講好話的,就是好人。有時講好話的,其實是壞人,有時說壞話的,反成了好人,因為他可能會因此而救了我們。

有時發完脾氣,冷靜下來想想,對方說的的確沒錯,我們為了自尊而心生抗拒,這是人之常情,因為對方傷害了我們,誹謗了我們,但運用智慧,冷靜細思,對方所言亦不無道理。所以,不想改變自己的人,就沒有救了,面前是死路一條。要記住,不要嗔恨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心中不可有恨

如果心中有恨,會很淒慘,無法往生。恨就像被鋼索綁住。一般人對於不幸的事情會耿耿於懷,對於忤逆的眾生,我們會覺得他很可惡而懷恨在心。這種念頭若不及時修正,會障礙我們往生。既名之為娑婆世界,不可能每個人所說的都遂你的意,不可能每個人都讓你看得順眼。想騙你錢的比比皆是,想霸佔你財產的處處都有,因為,我們是活在這業力所感的世間,無明所感的世間。

有一個歌星,報上誹謗她人盡可夫,極盡破壞名譽之能事。她看到報紙,痛哭流涕,精神瀕臨崩潰,因為報上所載與事實完全不符。從此,她對記者深惡痛絕。然而仔細想想,記者如果沒有寫出報導,就活不下去了,倘若他手頭沒資料,當然得自己編了,而所寫出來的報導,好似和她生活在一起般。

一個知名的作家很感慨地說:‘記者沒來訪問我,我甚至沒和記者交談過,雜誌刊載的卻有問有答。’他也感到非常痛恨。世間人被冤枉,通常都會受不了。事實上,世上被冤枉的例子太多了,否則何以會有‘枉死城’?冤獄的情形太多了,不是他殺的卻被栽贓,乃至被判死刑。我們要瞭解,世間這種事比比皆是,內心不要有恨,慢慢觀照這個世間,慢慢放下。

嫉妒心態不可有

千萬不要去嫉妒任何一個人。這世間能人愈多愈好;富人愈多愈好;美女愈多愈好;俊男愈多愈好,你不用去嫉妒別人。內心的美更勝過外貌的美。心無嫉妒才是真正的贏家,因為心美。即使相貌平庸,但沒有嫉妒心,就勝過別人很多了。

“害”的心態不可有

‘害’即是殘害眾生。也就是說,我們遇事不可屢思報復,不可有這種心。任何是非、恩怨到我們這裏,就讓它消失於無形,當作渾然無事,任由它去。相信因果,因果自會有所定奪。就算有委屈,因果也會幫我們伸張。雖然現在黑白顛倒,亦終有水清魚現的一日。這樣,人家會更敬佩我們。

不可太過敏感

太過神經質(也就是太過敏感),是很難醫治的心病。別人在講話,就趨前去聽人家在講什麼,這也是許多眾生的通病。人家喪父喪母,他走過去和對方打招呼,人家正在思考治喪的問題,沒注意到,他就起煩惱,疑神疑鬼,誤以為別人故意不搭理他。太過敏感,事情尚未搞清楚就發怒,嗔恨眾生。這種人沒有救,別想要往生,本來很單純的事情,被他一想,變得很複雜,這樣沒辦法修行。遇到任何事就憤懣於心,被綁死了,至死都難以修行成就。所以,不可太過神經質、敏感。

不可有攻擊性

攻擊性意即報復。例如:你在報上披露我的事,我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遇事就上法院,訴訟不斷,只要有人對不起他,他就一定讓對方死無葬身之地。攻擊性太強,發這種惡願極為不妥。因為在我們八識田中,會種下這種不清淨的種子。這種惡念一定要斬草除根。我們要憐憫眾生,傷害我者,不必恨他,要同情他、可憐他。


為什麼要修行,修行有何好處?

一個人要修行須先清楚由來,免得修到最後不但未達到目的,反而修得陰陽怪氣的。

人生紅塵,是苦與惱的綜合,所以有很多人想跳脫這個臼巢,而其解決之道是來自暫拋開世俗享樂,「修真悟道」,才有可能;

可是甚多的人卻誤解了"修行的真義〞,以為行善布施,改善今世之苦日子就是「修行」,於是造成錯誤的觀念,變成想施小利得大利,施小財得大財,施方便得一生順遂,事業發達。

其實這只是求福報罷了,來生照樣輪迴,一樣吃盡人生的苦海;

須知真正的修行是在修〝解脫〞,也就是除了〝修福〞之外尚須〝修慧〞,但智慧必須來自「實証」,而非理論可得;

比如說水很燙,如果只用說的,你無法感受得到,你必須用手去摸而被燙到了,

方能「了悟」有多燙,有多痛;又如酸、甜、苦、辣、酒醉等,一旦人們身經其境後,就能終生記得,因此修行亦同,

如果只講理論,便成〝空修〞,表面功夫而已,不但隨修隨忘,便無法証得「妙諦」,唯有〝實修實証〞方可悟出個中三昧,才能讓自己生活在法喜,不受外境干擾的愉悅境界。

這就是修行的好處,而不是整天為財、色、名、利、食、睡在追逐而輪迴不息,永遠難以脫苦得樂。


淨界法師: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別

我們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會做一些慈善事業,他們也修善,我們佛弟子也修善,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

有些人說:「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樣,都是勸人斷惡修善。」其實,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從暫時離苦得樂的角度來說,佛弟子是等同外道。就是說一般的非佛弟子,也經常做一些慈善事業,當他們大悲心發動起來的時候,到偏遠的地方做很多關心弱勢團體的善事。他們也會因為這些善業而生天,我們佛弟子因為持戒、修善也生天,但是最後的因緣卻是不一樣。

如果你是一個非佛弟子,生天之後,當你的善業享盡時,你的罪業就現前,善、惡是「強者先牽」。所以一個人升到天上享福,問題是下來之後很容易直接墮到三惡道去,因為你享受得太厲害,所有的善業都被你花光了,惡業變成是最大的勢力。惡業一發動出來,就墮到三惡道去了。

所以古代大德,如果不願往生到淨土去,往往就發願轉世當人,他要把善業保存起來。非佛教徒升到天上去,當他福報享盡,一點資糧都沒有,內心當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就跟剛開始的起點完全一樣,還是活在煩惱障、業障、報障痛苦當中。

但是佛弟子修善的時候,因為有戒體的攝持,暫時升到天上,等他從天上下來之後,會遇到三寶住世,繼續發揮他增上的功能——斷惡修善。就算把善業都花光了,內心那種 「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的功能,還是沒有改變。所以只有佛法才有資格稱為「乘」,「乘」就是能夠到達彼岸。外道修善,雖然這個善業能夠得到安樂的果報,但是不能稱為「波羅蜜」,不能稱為「乘」,因為沒有解脫煩惱的力量,沒有解脫業力的力量,解脫老病死的力量。

所以,我們從心性迷悟的角度來觀察,唯有「持戒」能夠改變我們的煩惱障、業障和報障。

雖然說「持戒」可以暫時生天,但這不是佛陀制戒的本意!諸位從律藏可以看得出來,佛陀特別強調一個觀念:佛陀不是為了人天福報而制戒的。雖然持戒的因緣,暫時可得到人天福報,但這不是佛陀制戒的真實意。佛陀制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令眾生趣入聖道。

就好像一個小孩子生病,你要他吃藥,他怕苦,寧可抱病過活。那這個醫生很聰明,你不吃藥,他把藥包在巧克力裡面,「誒,現在不吃藥,吃巧克力,行吧?」巧克力吃下去的時候,也把藥也吃下去。

我們凡夫好樂眼前的安樂,這個無上菩提的境界太高了,沒有什麼意樂。但是你說持戒,能得名聞利養,乃至死後得生天上。因為這樣的鼓勵,大家願意持戒。當他持戒的時候,確實可以得到安樂的果報,因為持戒是斷惡修善,但這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在你內心當中成就一種「返妄歸真、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才是佛陀制戒的本意。所以即使你把善業給消耗掉了,佛陀所授予的那個善根,已經栽培在你的心中。這就是我們今天這麼辛苦來這個地方受戒的理由,就是為了納受戒體。

我們講淺一點,不要講「成佛之道」那麼遙遠的道路,我們以臨命終來說明。每個人都要面臨死亡,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只要有生就必定要死亡,我們遲早要離開這個人世間,不管我們願不願意。當我們死亡時,馬上要面臨一個新的生命——來生。

《瑜伽師地論》上說,一個人面臨死亡時,有兩種力量在引導我們:第一種是業力,隨業往生。就是你這個人從來不修行,你內心當中平常就是放縱自己,高興的時候就高興,生氣的時候就生氣,完全跟著感覺走,一般人是這種境界。這種人臨命終時,就看他這一生當中,他的善業、惡業哪一個勢力強,強者先牽。這種人臨命終時,通常是進入昏睡的狀態,因為他沒有修行,所以他的正念很快就退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第八識的業力現前。如果他是一個大善、大惡的人,很快就投胎了。如果這個人善、惡各一半,那他投胎的時間會晚一點,不決定。總之,我們一般人是隨業往生,由業力來引導我們下一期的生命。

第二種人是修行人,是由念力來引導生命,又叫做「隨念往生」。特別是淨土宗的人,強調隨念往生。就是說我們曾經造了罪業,當然我們應該要懺悔改過,重點是你平常在內心當中,已經栽培一種清淨的念力。不要說淨土宗的信願持名(這是一種念力),就是持戒也是一樣,你經常憶念你的戒體。

因此當你受完戒之後,你不是就放著不管,要經常憶念你的戒體:不行,我不能再做這件事情!我已經在佛前、三師面前發願,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我是有戒法攝持的佛弟子,怎能做這種事情呢?你經常一次一次在心中加強戒體的力量,臨命終時你就跟一般人不一樣了。

一個沒有戒體的人,他內心完全作不了主,隨業往生。我們今天受了戒之後,經常保持念茲在茲,使令這個戒體的力量,從最初的種子,慢慢地增長廣大,到臨終時,正念現前——斷惡、修善、度眾生的願力,這個念力就會引導著你,幫助你解脫業力的障礙,往生到淨土去,或者往生到善處去。換句話說,你受過戒,你臨終時,你的「念力」會現前引導你;沒有修行的人,他的內心當中不可能有念力,當然就任由業力去引導生命,這個地方是有差別的。

有修行的人跟沒有修行的人,差別在哪裡呢?

諸位可以看看老和尚,老和尚就很明顯地與眾不同。你看一般的老人,當他的身體都老化了,白髮蒼蒼,滿面的皺紋,他的眼神呆滯無光,他一生的心光外泄得太厲害了,整天就是向外攀緣,心隨境轉,把一生的念力耗損掉了,所以眼神就沒有光明。諸位去看看大修行者,像最近我看到懺公師父,他坐在輪椅上,你看他的眼神——不得了!目光如炬。我們一個人,什麼地方都可以欺騙人,眼睛無法騙人,那是一種經過長時間栽培的正念力。所以你看老和尚的特色,你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不一樣。他的身體可能敗壞了,這個色法是沒有辦法作主的,佛陀也示現老病死,佛陀也會老,臉上也會出現皺紋,但是佛陀「不老、病、死的心」有正念力。

所以,我們今天成就戒體,就是要在你這一念的無明妄想當中,先把第一個善種子種下去,也就是在你的「成佛之道」先跨出第一步!這第一步跨出去之後,你慢慢就會產生清淨的動力!

——摘自《受戒須知》


生死愛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

修道人,無論對人,或對物,生出愛欲之心,都會障礙修道的發展。

詳言之,愛欲就是生死,生死就是愛欲,愛欲就是生死之根。

若是不破愛欲無明,終不能離開生死大愛海。

如何能離開生死?簡單得很,就是斷欲去愛,別無他法。

修道人不要有情愛的思想,更不能有情愛的行為。對任何人,不要生出一種情愛心。

有了情愛,苦根不斷,有了情愛,生死不能了。

有人說:“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食色性也。”

就因為這樣,所以才要修道!

——宣化上人


修行有什麼好處?健康的人應該是怎麼樣的?

現在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病,或者說每個都有病,如果沒有病,就不會來來這個娑婆世界了。身體的病還是小事,大事就是心理有病,比如說貪心啊,傲慢心啊,嗔恨心啊,這些都是病,只是我們沒有發覺它是病,還覺得它是寶貝,所以說我們眾生都是這麼顛倒的。

一個健康的人,應該內心是很光明,安詳,自在的,身體的健康不代表心理的健康。但是身體的健康也很關鍵,因為身體可以影響到心理。一個不健康的人,是開心不起來的,內心充滿貪心的人,他的世界除了貪還是貪,無論擁有多少的財產,他仍然不快樂,常常不滿足的人,快樂怎麼有呢。所以說,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知足常樂,快樂源於知足,而不是源於多少的財產。

一個健康的人,應該是慈悲喜舍,言辭柔軟的。常常以惡語傷人,憤世嫉俗的人,也是不健康的表現。因為他心中充滿著嗔恨,嗔恨就是火,就是地獄,嗔恨的當下,已經下地獄了。有體驗過嗔恨的感覺嗎,恨氣起來時,看那個人能順眼,或者看哪個東西順眼的,通通不順眼,甚至看菩薩都不順眼,因為當下已經下地獄了。在地獄中的人,是看不到菩薩的。

修行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更不是假的,修行是真刀真槍的。他可以改變一個人,以最快的速度改變一個人,改為健康的人,這就是修行。一個修行人的特徵是什麼,是言辭柔軟,悅可眾心啊。修行人的身心應該是非常柔軟的,腳步是很輕的。你看虛雲老和尚,一百十一多歲了,一天還可以走一百華里,為什麼,因為轉變了他的色身了,色身很柔軟了。身心也柔軟了,身心柔軟的人,自然腳步就很輕盈。

可以去試一試自己的身心是否柔軟,比如說去拜佛。我見過一個比丘尼,九十多歲了,每天拜阿彌陀佛九百多拜。每天九百多,我們可以去試一試吧。因為他的身心很柔軟了,不累。身體就很輕盈了。

如何能身心柔軟呢,不能起嗔恨心和貪心,這點非常關鍵。我在拜心經時,兩百多拜,如果起了嗔恨心,腳步就非常重,每拜一拜時,就很累。這是我親身體會的,嗔恨心重的人,慢慢的身體就重了,不柔軟了,言辭也不柔軟了,面部也不柔軟了,種種而來的都不柔軟了。

為什麼修行人一定要很快樂,這種快樂是內心的,真正的法喜,時刻在保留著,不是靠外界的刺激,賺來幾塊錢或者感官刺激。真正的快樂,像春江水暖,又像春雨潤物,很殊勝的。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呢,因為不懂得快樂是什麼,每天貪心就以為自己可以貪求到快樂,其實貪求的不過是心理上和身體上的種種問題。


學佛的好處不可思議

人類的需要,除了物質食糧以外,還要精神食糧;在許多精神食糧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糧;一個學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處;現在我想提出學佛的很多好處中,比較淺顯的三點好處來談談:

一、認識人生

人從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幾十年、到底是為什麼忙?如果說是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要有了錢,才能解決生活的問題,那麼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解決了以後,應該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會更加忙,因為這個時候,他的生活又有進一步的要求了。

為了滿足更高的慾望,所以又要拼命地去追求。但是“人生恰似採花峰,飛南飛北飛西東,採得百花成蜜後,一場辛苦一場空”,正在忙碌中的人,終日忙著向外追求,從來沒有想到去研究這些問題的。

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認識生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諦,使人獲得內心的滿足與安樂,把人生從煩惱的此岸,運載到安樂的彼岸。

中國清朝第一代的順治皇帝,對佛法很有研究,他羨慕出家人的生活,很想出家修行,他曾經做了一首耐人尋味的偈子:“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這首偈子,提出了人生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懂得佛法的人,雖然做了皇帝,也會在尋求研究人生的問題;

不懂佛法的人,活了一輩子都是在糊塗中過生活,糊里糊塗的來,糊里糊塗的去,從來不會去想這個問題,這首偈子,提出了人的一生整個過程的問題,但是最重要的是生與死的二個問題:“未曾生我誰是我、是生的問題——生從何來?“合眼朦朧又是誰”,是死的問題——死往何處去?要解答這兩個問題,先要明白一個佛教的名詞“業力”。

“業力”,印度的梵語叫羯磨,巴利語叫迦馬,意思是行為或造作。原來我們的一切行為、動作之後,都會留下一種力量,潛存於心中,這種力量,佛教把它稱為業力,業力留存於心中,緊跟著我們不放,好像我們的影子,跟隨著身體一般。

這業力從它性質來說,分為善業和惡業。善業可以決定人的生命,走向良好的去處,得到舒適的享受,惡業可以決定人的生命,走向惡劣的去處,得到坎坷的遭遇。

那麼人生到底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呢?簡單地說,人的生是由業力而來,死則隨業力而去。

佛法說明善惡果報,有六道輪迴,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天道、人道和阿修羅道,叫三善道,是造作善業者的去處: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叫三惡道,是造作惡業者的去處。

我們了解了這些道理,也就可以認識到人生是多麼可貴的,因為人為三善道之一。人生到底生從何來呢?毫無疑義的,人生是由善的業力而來的,那麼死往何去呢?

這就要看你現在的行為動作如何而定了,如果你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但可以得升人道,而且可以上升天道;要是你能夠進一步依佛法的指示,去修行解脫道,還可以超出六道輪迴,解脫生死,成為大自由的聖者。

假如你現在的行為動作,大都是為非作歹,損人利己,那麼三惡道當然就有份了,所以,明白了這些道理後。你要選那一條路子走,自己就有把握了,你的人生前途如何,可以由你自己做主了。

 

二、淨化人生

因為現代的科學昌明,工藝發達,工廠到處設立,造成了空氣污染,影響到人類身體的健康,這是少有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但是,人類內心的煩惱污染。實在是時時刻刻都在嚴重地影響人類心靈的安寧,可是沒有研究佛法的人,卻很少知道的。

明朝有個理學家王明陽先生,因為他的理學是從佛理中摸索出來的,所以他就知道,煩惱是很嚴重地影響到人類的心靈,控制著人類的思想,於是他說:“山中之賊易治,心中之賊難防,”煩惱被形容為賊,這正說明煩惱的厲害;

其實,我們的心靈所以不能安寧,就是煩惱在擾亂,在作祟;我們的行為所以違背真理,也是煩惱在驅使,在鞭策。

佛經上說:“佛說種種法,為治種種心,”心就是指我們心中的惱煩。充滿著惱煩的人生,是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但是要怎麼樣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淨化。

我們學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來洗塗我們內心的垢穢,等到我們內心的煩惱垢穢清除了,那麼,我們那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適成為清淨的、圓滿的、快樂的、理想的人生了。

從前,印度憍薩羅國有一國王,叫做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見一個老公公,頭髮蒼白,這顯示他的年紀已經很老了,國王問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幾多歲?”老公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四歲。”

波斯匿王覺得驚奇起來;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於是再伸出自己的右手,豎起四隻手指向老公公問道:“你才四歲!?”老公公點點頭,很肯定地證實道:“不錯,我今年的確才四歲。”

老公公知道國王一定感到疑惑,就再向他解釋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幾十年,思想、行為都被內心的煩惱控制著,做了很多自己以為對而實在是不對的事;

四年前有個機會,給我聽到了佛法,才認識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實行佛陀所指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淨化人生,最近這四年來,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所以我今年才四歲。”

國王聽了老公公這一番話,非常感動!點頭稱讚道,“老公公你說得對,一個人要能夠學習佛法,照著佛法去做人,才算是真正的做人。”

 

三、莊嚴人生

莊嚴是佛教用來形容美好的詞,莊嚴人生,也可以說就是美化人生。一般來說,美可分為形相美和內在美,形相美屬於外表,內在美則指人的德性。單有外表的形相美,而沒有內在的德性,這還是有缺陷,不算完全的美。

所以人生除了有外表的形相美之外,必須充實內在的德性美;內外俱美,才可以稱為莊嚴的人生;而莊嚴的人生,才是快樂、幸福、完美的人生。

佛教是一種道德的、實踐的宗教,學佛的人,必須實踐佛陀所指示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籌的道德行為,來培養與充實內心的德性,以莊嚴人生。

從前印度有個大慈善家,娶到一個非常美麗的玉耶女做媳婦;媳婦自恃她的姿容秀麗,瞧不起公婆和家里人。

一天,慈善家請佛到家來想教導媳婦。媳婦卻故意避開,後來,為了好奇,從門縫裡偷看佛陀。她看到佛的莊嚴德相,實在比她更美!於是自動出來,向佛陀行禮。

佛陀說:“玉耶,你有看佼美的容貌,如果配上端正的心行,那就更好了。要知道,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內在美。真正的美人,必須內外俱美!”

玉耶聽了佛的開示,心中驕傲清除了。皈依了佛,佛教他實行五戒、十善等的好行為,以充實她內心的德性美,她依教奉行,立志做一個內外俱美的真正美人。

佛法是指導人生、激勵人生、鼓舞人生的;學佛除了可以認識人生、淨化人生、和莊嚴人生以外,還可以把缺陷的人生,改造為美滿的人生;

從迷夢的人生,演變為覺悟的人生,由生死的人生,進化為解脫的人生;由凡情的人生、昇華為聖智的人生;總而言之,學佛的好處,是說不盡的。


學佛有什麼好處?

請問悲桑老師:學佛有什麼好處?

我們都要快樂,快樂又分為由身體得到的快樂,以及由內心得到的快樂。身體要舒服,心也要快樂,身心兩方面的快樂我們都需要。如果只追求身體的快樂,財物等外在順緣就算再圓滿,如果心不快樂,這樣的人其實不會覺得自己快樂。如果他不想誠實面對,他會說自己很快樂;但如果誠實,他會承認自己並不快樂。

學佛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讓你這輩子更快樂。既然快樂有兩種,所以快樂與否,並不完全由外在世界決定,它其實與你內在的想法密切相關。在兩種不快樂中,心的不快樂都是煩惱製造的,學佛可以削弱煩惱的力量,讓你更快樂寧靜。再者,「不傷害他人」是佛法很重要的教誡,由於學佛而減少傷害他人的行為,也對整個社會帶來很多益處。

因為學習了佛法,壞的心漸漸減少,好的心受到培養而漸漸增長。善良的心是一切快樂的根源,它不但能讓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的善良變弱、消失了,這個世界將會變成魔鬼的世界。沒有人願意對別人伸出援手;大家為了自己的事,可以完全無視於他人的存在與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包括醫生、商人沒有絲毫利他的心,這樣一來,世界將變得可怕到無法想像。

學佛的第二個好處是可以預約來生的快樂。學習佛法、懂得業果的道理後,若能實踐該做的、停止不該做的,不但可以預防來生墮入惡趣受苦,而且來生會處在更好的狀態、擁有好的身體、獲得許多安樂。上述這些好處,乍聽之下或許覺得疑惑,但是,前後世與業果的道理,都是可以運用理智確立的事實,所以,學佛可以使來生變得更好,並不是毫無根據的迷信之言。

學佛的第三個好處是可以獲得永恆穩定的快樂。為了快樂,我們已努力了很久,雖然想盡各種辦法消除痛苦,但「從此幸福快樂」永遠都只是夢想,從未成真。在這一生活著的時光裡,我們不斷遇到各種苦難,而且這種情況一直重覆上演,不是只這輩子如此,前輩子、前前輩子,一直以來都是如此。要設法終止苦難的循環,就要徹底消除一切苦。學佛可以幫你達到這個目的,獲得永恆穩定的快樂。

學佛的第四個好處是可以成佛。如果你不只希望自己永遠快樂,同時也希望完全具備讓別人也永遠快樂的能力,那就必須成佛。

學佛還有第五個好處嗎?沒有了!哈哈。因為一旦成佛,無論自利與利他都完全究竟圓滿,所以也就舉不出更超越的好處了。


修行有說不完的好處

◆其實修行本身,就是在改運,在化解惡運。但是要依正統的方式修行才有此效用。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懺悔,當你誠心懺悔了,命運中的惡報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因此就改運了。(◆懺悔的力量

◆在修行的過程中,要持戒,既然能持戒,壞運就不會來。(◆以智慧持戒持守五戒的好處

◆在修行的過程中,要保持善念,既然有善念,好運就會來。(◆心念與運勢的關係

◆在修行中,若是存著正念,清心寡慾,則能心想事成。

◆修行不僅能改運,還有治病的功效,凡是心理所引起的疾病,都有療效,而這類疾病都是慢性病,也是當前醫學界難以治療的疾病。(◆修行治百病修行治百病(2)

◆修行其實有全方面的利益,他可增長智慧、可解決苦惱、改運、治病、健康心靈等等。每個人都應該修行的,可是許多人不解修行真意,以為修行是吃苦,而辜負了自己。但也有人跑錯門路,跑去邪門外道修行,那就白忙一場了。(◆依正道修行有全方位的利益苦行與樂行修行是邁向幸福的捷徑

◆如果你要修行的話,要依正統的佛教修行,才有以上功效。

這些都是我的經驗,現在分享給你了!!

(相關修行知識:◆修行的次第

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

市面上打著修行名號的組織不少,但有些團體其實不是修行。

如何識別真假呢?

若是教你除去「無明」的,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一些鍛鍊身體的修練,雖然練之無妨,但是無上述的功效。

修行是從「心」下手,若從飲食或身體下手者,則是養身,而非此處的修行。

所謂「萬法唯心」,一切的命運、健康、才智、心靈苦樂等,都是這個「心」所造來的,所以,只要把「心」修好,那就什麼都好了。

OK!大家一起來修行吧!


真正修行的人應該做什麼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性格、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要盡你的責任和義務,要盡心盡力地做好你所承擔的一切,要制心一處,用心去做每一項工作。把你的服務對像視為父母眾生,一切為他們的利益著想,以真誠心對待每一個眾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理解他們,體諒他們,做眾生的公僕,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服務。當你不求任何回報地去給予、去奉獻的時候,這就是你的修行,你會得到無比的快樂。你的事業、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會順利。不要怕遇到違緣障礙,他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

你的家庭就是淨土,就是你的寂靜處。要把你的淨土打掃的乾乾淨淨,布置的清淨莊嚴,要任勞任怨的盡你的責任和義務,擦掉灰塵就是擦掉你的業障,掃除垃圾就是掃除你的煩惱。你的家人都是你的親人,都是你的父母眾生、兒女眾生,都是你的金剛道友,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尊重他們,不要傷害他們,怨恨他們。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你執著什麼,什麼就會傷害你,你執著誰,誰就會讓你傷心,一切都要看成如夢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棄,該做的還要去做,還要做好。人生如同一場戲,戲已經開場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戲,哪裡有真的夫妻?哪裡有真的兒女?即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戲當真,其實人間並不是我們的老家,眾生只不過是匆匆過客而已,有什麼可執著的,有什麼可計較的,少說一句又能怎樣?退一步又能怎樣?凡事不要只考慮自己,要為對方考慮。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愛,你才能夠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不但上師三寶會加持你,就連山神土地都會幫助你,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誠意地去做,別人自然會尊重你,喜歡你。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不要總是怨天尤人,不要總是挑別人的毛病,看別人不順眼,不要總想去改變別人,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會隨心轉。如果你以寬闊的胸懷容納一切,包容一切的時候,你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經常查找自己的缺點,能不斷地去掉我執,這就是修行,否則修什麼呢?

其實,修行和生活,工作並不矛盾,佛性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然而人們陷入了繁忙的事務,到處奔走尋求,忘記、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寶貴的東西應該從自心中尋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們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認真學,堅持修,好好學,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夠解脫。


首愚法師關於修行的開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應的法門很不容易,並且修行就是要修得與法相應,修得有效果,這最要緊。個人過去幾次閉般舟三昧關,覺得很相應,但也很辛苦。般舟三昧的修法真的是一個大苦行,等到閉過般舟三昧關之後,再來修准提法那就輕鬆了,而且修得色身有相當的轉化。

唯有廣參多學後再來修准提法的人,才真懂得珍惜准提法。整個修學佛法的一個關鍵在我們色身的四大五蘊,要怎麼樣來轉化,乃至進一步這心能解脫自在,不受四大五蘊境界的干擾;准提法的金剛念誦持咒法是朝向這目標很好的起步。在做金剛念誦時,這音聲當然不能急躁,也不能尖銳;急躁尖銳就是風大不調的現象,風大不調當然就會搞亂了其它三大:地大繃緊,山大狂揚,水大乾枯。因此金剛念誦的音聲,要先慢慢、慢慢念到沈穩柔和,順暢無阻,這樣持咒者本身的四大就逐漸進入四大相生的一個良性的轉化中了。念誦咒語既是在調氣,也等於在調心,使心清和專一,意志豁朗平易,然後再來才有進階到無念境界的份。然而所謂無念,無念不是糊塗,無念是自心清淨的表徵,無礙於日常生活事務的處理。而最終這無念還要會得無相才行,也就是悟得即相離相,空無所住。修行要先做到無念,才能夠與無相相應,與無相相應了才能夠空。

所以以調心來講,不管依什麼宗,修那一個法,都是要不斷地從自己念頭來轉化自己念頭;念頭轉得來,化得掉,功夫深了,無念境界自能現前。關於無念,六祖告訴我們「無者無妄念,念者念真如」,意思是說:那些貪瞋癡慢疑的妄念都消融掉了,那你反就是念念都在真如境界的實相中了。這個是實際理地,也是實際功夫。一方面靠行願,在做人處事上舍己為人以斷除自己的三毒煩惱;一方面要在色身上轉四大,破五蘊;再一方面還要有智慧,由轉化妄念而達的無念境界悟得無相,與真如實相相應。

准提法包含整個這樣一套的佛法修行體系。金剛念誦持咒是入門,後面的幾重觀想,包括心月輪觀、字輪觀等是登堂。至於入室,那就要等你先入門再來說了。

二、觀想

談到觀想,想的最初等效用是幫助我們在持咒念誦時,念念能深深打入八識田中。如果你念誦只是舌根在念,跟耳根、跟意根不大相應,那妄想心佔有你的成份還是比較大。以妄想心來持誦,當然只要你的咒語不斷,這在修持上還沒有完全離譜。若能堅持下去,念久了,你還是有機會念進轉化身心的循環中。不過為了更大的效益,為了你能由念誦深入第六意識,乃至穿透第七末那識,到達第八阿賴耶識,使得法的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那麼觀想是有需要的。

唯識學告訴我們:要轉化因地,一定要跟第六識、第七識相應;要轉化果地,一定要跟第八阿賴耶識相應。如能這樣因緣果三個匯合在一起來修,那要成就就快了。所謂因緣果:六、七識念念分明是因,使六、七識依之而念念分明的咒語是緣,第八阿賴耶識能夠打入,那則是果。等你念念能打得入第八阿賴耶識中,那前五識的眼、耳、鼻、舌、身也才轉得了。

所以你修准提法,念咒加上觀想,念念由心起,念念回歸到心地中,念念分明,念念都在轉化我們的色身,這多美好,多殊勝啊!你一句准提神咒能夠把它持誦、觀想得很純熟,這純熟的純,當然使你身心不雜,心無雜念,身無不調。心無雜念,身無不調,那你的身心就有純淨感;純淨就能夠得清淨。若是雜染,那你再怎樣都清淨不了。你身心不清淨,無相之真如又如何親見親證呢?

三、發願

我們一般凡夫智力微薄,往往抵制不了來勢凶凶的多生累劫的習氣。雖然如此,人人卻擁有一股力量,能夠克服轉化這習氣業力,那就是願力,就看我們發不發它而已!

願力是一個人願意讓自己大改變的原動力,發願自己不再為種種人事物煩惱,發願自己願為種種人事物奉獻,這不得了的,在整個佛法上叫做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成佛的根基,道地道地轉化業障的本因力。持咒人在自己的下意識中要有一股願力,你所發的願是什麼,那就要把這股願力不斷地展現出來。

當我們自己在修行上感覺到很疲累,自己提不起精神的時候,依這股願力就要讓精神振作起來,繼續行持下去。不管是為自己身體健康也好,為家庭也好,為事業也好,尤其是為自己道業,你要念念祈求佛母加持,念念不忘自己所願,踏實去行,這樣便能夠讓自己多生累劫的罪業,逐漸地消除。

願力可以莊嚴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口意愈來愈莊嚴。一個人有了善願、菩提願,那他的精神內涵馬上就不一樣了。所謂誠於中,形於外,一發正願,日常修行與待人接物的氣象便不同,成格了、圓格了。願大家共勉,善思念之。


智圓法師:修行要養成有定課的習慣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漸養成有定課的習慣。但一開始也不要多,因為現在人的心普遍虎頭蛇尾,前面念的特別多,後面就根本不念了。但修淨業不能這樣,要細水長流,堅持一生。

為什麼要定時呢?因為我們的心力平時非常分散,如果不用一種規矩去控制它,就很難形成力量。

如果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裡念一會兒佛,時間長了就會成為習慣,容易堅持一生。當然比較繁忙、事務很多的人不要定太多,不然沒辦法保證每天按時完成。但再忙的人,至少也要早晨起來念十五分鐘佛,這應該能做到。

要注意的是,必須每天在同一個時間點上做,要讓它雷打不動。因為這樣就容易「上癮」。有了這個癮以後,貫徹一生就不困難。到臨終那一天,也自然會這麼念,這就非常有效。

就好比抽煙的人,如果每天都在那個時候抽一隻煙,逐漸就上癮了。之後癮勁一上來,就不得不抽。透過這個世間惡法的比喻,要領會的是,需要以一種力量來控制自己的心,要點就是定時。時間上一旦固定,到時候心自己就會反應,反應的次數多了,不這樣做就不舒服,這就叫習慣。

再打個比方,比如一個人喜歡看《新聞聯播》。這個節目是每晚七點到七點半定時播放的,所以一到這個時候,他沒去看就全身不自在,一定要看才行,否則心裡會一直覺得少了什麼。以這種習慣,他就能堅持幾十年看新聞。這也沒有別的竅門,唯一就是定時、定量、定相同的內容。

又像有些人晨跑,定好了每天五點半跑。如果他很有意志力,最開始能堅持下來,那確實習慣了以後,幾十年都是這樣。就是因為已經養成了習慣,一到那時候,不起來跑都不行。

當然,最開始要有意識地克服自己,而達到一定次數後,就形成了習慣,那時就自然上道了。像這樣,內在的生物鐘一旦設定好,到時候它就會提醒你,你就自然要去念,不念都不行。

想一想,這是不是非常好的方法?能做到這一點的話,是不是可以保證臨終那一天,再怎麼樣都會念佛?不過,現在人都普遍繁忙,所以不要定太多,定多了做不到,寧可先少定一點。

當然,如果自己沒有什麼事情,平時比較悠閑,就可以定多一些。定好以後,每天完成的時候就不要很急、很慌張,要一個一個地念完,一句一句地念好,而且爭取超額完成。這樣日久天長就很有力量。

總之,一定要有定時的念佛。這是我要強調的一個非常大的要點。也是在實踐上貫徹「一向專念」的要點。持名念佛法門非常簡易,你能按這樣來做,心裡就常常有佛,逐漸地佛就佔了你心中主要的位置。每天都能堅持這麼修,臨終的時候就很有希望。

我們看過去往生的人,很多人並不是有多高的功夫,但他有信願,而且他有一個淨土的定課,一生堅持不斷。這樣的人,心都很穩固,不是跑東跑西,換來換去,心不會像牆頭蘆葦一樣隨風飄。否則心不穩固的話,要成就也很困難。


淨界法師:修行有了目標有什麼好處

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來到人世間,我們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財富,也不是追求很高很高的地位,或者成就種種的權勢來受到別人的讚歎,這種身外之物都不是我們追求的。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希望生命能夠離苦得樂,我希望我們在未來的生命當中,能夠永遠離開痛苦、而成就種種的安樂,所以我們才修學佛法的。

這個離苦得樂的宗旨,在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要把握得住:第一個是云何應住,第二個是云何降伏其心。

首先在大乘佛法當中,你要找到一個安住處,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內心的安住簡單的講就是以淨土的功德為住,或者說以四十八願為住,我們要相信四十八願的功德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我們相信四十八願的功德在我們未來的生命當中一定可以成就,你的心就住在這個目標當中,以這個當做你生命的目標。

有了目標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個、能夠確認你整個修學的方向,我們以四十八願為住的時候,我們就不再去做一些沒有必要的──時間的浪費、修學的摸索,我們能夠集中心力一門深入,這樣子能夠在短暫的生命當中,成就廣大的功德,因為你生命當中有一個方向;

第二個、你有目標以後,你能夠產生一種修學的動力。我們過去心中沒有四十八願,所以我們拜佛、念佛的時候沒有力量,沒有那種心靈的意樂放進去,所以效果大打折扣。所以當我們心中有了四十八願的目標、有遠景的時候,我們在拜佛、念佛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產生一個強大的意樂,這個就是產生目標的好處。

當有了目標以後,我們應該怎麼去降伏其心?

就是這整個過程當中,蕅益大師講以戒定慧為助行,以憶佛念佛為正行。這整個調伏的過程當中,重點就是讓自己保持生命的進步,就好像我們今天到台北去,你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你要到哪裡去?

第二個、你整個前進的過程當中,你那個方向盤要不斷的調整,讓你自己的生命往這個目標不斷的不斷的邁進,讓我們跟娑婆世界的因緣慢慢的淡薄,跟極樂世界的功德慢慢的接近,這個就是一種調伏的功夫。


淨界法師:修行人有藕斷絲連的個性是沒辦法修行的

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我們希望這一念心不貪求世間五欲的境界,專心來憶念這個佛號,這件事情是很困難的,非常的困難,這件事情是深深地違背我們過去的習氣。我們這一念的心,「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本性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這一念心都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離一切相。但是我們無量劫在生死中打滾,我們的身業、口業、意業,這種業力的熏習,就構成各式各樣的煩惱。攏總來說,我們每一個人的煩惱,都是愛著世間的五欲樂,愛著財色名食睡,這個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境界。有時候坐下來,憑良心講,內心當中的等流性,我們要放縱自己的心情,就是這種境界,愛著財色名食睡。

但是我們要轉變,要把這種思想轉變,就是發菩提心,我們開始要厭棄三界的生死,追求無上菩提,這就是要轉變的。這個轉變,印祖講的一個原則就是: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你剛開始在對治那個煩惱的等流性,你一定要有一個鋼骨,所以修行人藕斷絲連的個性是沒辦法修行的!

藕斷絲連是一個好人,你在世間能夠做好人,但是你面對煩惱的時候,你就是想要斷它,但是又不忍心斷,這樣你一輩子修沒辦法成就。你看看祖師大德的傳記,看蕅益大師、印光大師、尊者阿迦曼傳、密勒日巴尊者傳,每一個祖師修行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每一個祖師都是有鋼骨的,面對煩惱的時候,就是這種境界——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煩惱不能斷,要它斷。

我們一定要訓練這一念心要有一個決斷力,就是「精進」。意思是說一意斷惡修善,勇悍為性。什麼叫精進呢?當然每天拜很多佛也是精進,但是根本來說,你面對煩惱的時候能夠勇悍為性,若妄念一起,當下就要叫它消滅,這個就是精進。你那個意志力,一點都不能動搖的,一點都沒有任何人情夾雜在內心裡面,這是一個鋼骨,這是一個原則。

怎麼能成就這樣子呢?印祖就講出一個辦法: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顱上,掛到眉毛上。要能夠成就這個鋼骨,印光大師說,「死」字。印光大師的佛堂,他在一個佛像旁邊安一個死字。把這個死貼到額顱上,掛到眉毛上,這是譬喻把死這件事情,經常地放在眼前,提醒自己!

——摘自《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聖嚴法師: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義

今天的講題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認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裡去,或是關起門來在寺院裡才能修行。事實上修行二字固為佛教名詞,但在每個人日常生 活裡也都用得到。修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們房子壞了破了要修理,家具破了壞了要修理,同樣的,我們的生理行為或心理行為如果不常檢點的話,我們也會漸 漸變成壞人。中國的曾子所講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說我們應該每天檢討自己的行為。每天若都這樣反省的話,縱有錯誤,也容易隨時改正。至於「修持」,是 修正、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恆,日日時時,乃至每一秒鐘都要修行。有些人做了錯事,當天或能覺察,且有悔意,到了第二天又會再錯,他沒有勇氣和決心把自己改正 過來,那便不是修行。修行則一定要在發覺自己有錯誤之後,加以修正、修理,並且應該切切實實地照修正過的行為繼續努力下去。所以我們說修行要反省自己:不 該做的事不再做,該做而尚未做的事,應該就開始去做。

修行的器量

從佛教立場講修行,有大器和小器之分,也就是大修行和小修行之分。中國的孟子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以人的立場看,如果能獨善其身 地修行,已經不錯,真正能達到這種程度,並不容易,可是在我們佛教來說,這尚是小乘。所謂小乘是對大乘而言,大乘不但自己要修行,而且要兼善天下,幫助所 有的人都能修行。譬如說:我們現代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種類,從腳踏車一直到飛機,從水陸到空中,有大有小。但腳踏車只能載一人,而且走得很慢,坐火車則快些 又可以載很多人,有時還必須乘輪船或飛機。所以大乘和小乘,事實上就是說自修自度的人,是乘用小的慢的交通工具,自度度他的人,是乘用大的快的工具。能自 度已不容易,自度度他當然更不容易。譬如說:自度不了而度他者,就像不會游泳的人,看見有人掉下水喊救命,便跳下水中去救人,結果救不了人,反而自己也淹 死在水裡。因此要做大乘也好,做小乘也好,最基本的原則是切實的修行。修小乘也得先學修行小乘的方法,好像買不起飛機的人,至少先要有錢買輛腳踏車。不論 小乘或大乘,修行是第一。

修行的層次

我們在一剎那間就做大乘菩薩,是辦得到的,不過,大乘並非與小乘對立,大乘之中必包含了小乘,同時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的本身共有五個層 次:(1)人,(2)天,(3)聲聞,(4)獨覺,(5)菩薩。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乘不是比小乘顯得高超,乃在於發心的偉大,他們修行是為了度眾生, 而非僅為自己求解脫。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家、思想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而專門批評其他宗教或其他思想是害人害世的魔鬼邪說,佛教則不必反對任何宗教及思 想。在佛教的立場看,一切方法只要是在道德行為上有用的,都是好的,不過是有深淺高低的不同而已。昨日有位李先生,對我說他信道教,也信佛教,他認為佛道 是相同的,問我可否同時修行?佛和道的基本立足點應該是相同的,但在修行的方法上及最終目標的證果上是不同的。雖然是同一立足點,由於方法不同,出發後的 力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不同了。從同為一個勸善行善、造福人群的立足點上,佛教可以承認一切的宗教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乃至一切行業的 一切好人,都是佛法的一部分,因為佛教承認他們各有其本身的價值,可是他們所用的方法,因對象不同,程度不同,結果也不同。大乘佛教的特點,是教你先發廣 大心,發心之後,你仍得根據你的程度來修行。你要先認清那一樣方法適合你的趣興和性格,或者那一樣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麼,那一方法對你就是好的,不論 高低,都是大乘法門。

現在,我們把五個層次的修行階段,一一講解下去。

(一) 人

我們不可好高騖遠,也不可小看自己,因為各人都有他們現在的立場和現在的程度。諸位曾否聽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你們信不信一個殺了很多 人或牲畜的人,把刀一放,就可以成佛?假如真有這樣的事情,佛教便不值得信仰,佛也不足尊敬了。不過,這句話的確沒有講錯,因為「立地成佛」的意思,是指 如果能夠把屠刀放下,不再殺生,從此即能開始一步一步地接近於佛,一點一點成功為佛。

還有一句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意思是說,我們向海中一直游出去;或者在海中浮沉漂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只有當我們希望登岸而掉過頭來時, 就朝著岸的方向了,掉過頭來雖非立即登岸,但已面對著岸並且向岸接近,那是不容置疑的事。因此,我們發心要成佛,必須先從我們現在的立場和程度做起。我們 是人,成佛就必得從人的本位開始,如果人尚不能做好,成佛自是不可能的。

(二) 天

「天」,是指各國家、各民族、各時代的一切宗教所信仰的對象及所嚮往的境界。宗教殊少不求升天,中國道教所謂「白日飛昇」「長生不老」「羽化登 仙」,都是要升上天去,西方的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都要求升天,但假如連人還沒能做好,能不能升天呢?的確,有的宗教認為只要信仰神,並且有幸被 神選中的話,縱使做再多壞事,也能蒙神赦免而得救升天,這種說法,是不合乎邏輯的,應該說成:你做好了人,再信仰神,就有升天的可能。很多人都說佛教是主 張出世的,其實,佛教更重視入世,如果沒有入世的基本道德的訓練,便不可能出世。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問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和尚,人類豈 不會在這世界上消滅了?」遇到這種場合,通常我會反問他:這世界上有幾個像我這樣出家的人?」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出家和適合出家的。佛教固然願度盡一 切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而事實上並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所以佛教認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會產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盡父母的責任,做兒女 不盡孝道,做師長不盡師道,做朋友不盡友道,這種人成為佛教徒的資格是有問題的,出家更有問題。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進一步考慮是否適合出家修 行,因此,做人既是升天的基本條件,也是成佛的基本因素。

(三) 聲聞

「聲聞」,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後,走上出世之路。但出世並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在聲聞裡有四個不同的階段,我們稱為:初果須陀洹(七 返生死),二果斯陀含(一返生死),三果阿那含(不還生死),四果阿羅漢(解脫生死)。從第一果到第三果,在家人都可以達到,第四果在家人也可以到,但到 了那階段,自然而然會擺脫世俗一切名利權勢等慾望而出家去,此時,一切煩惱以及貪慾心、嗔恨心、不明是非之心都斷了,便真正做到了出世,也就是對於世間的 物慾──財產、眷屬,乃至自己的身命,均己沒有了我及我所有的繫縛心,這時才真正到了阿羅漢的境界。所謂解脫的意義,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質行為的影響,生 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所以請不必擔心著說:「如有一天人人都到了第四果,世界上就沒有人了。」我告訴你們:假如我們人人都是無煩無惱、無有苦 痛的阿羅漢,豈不好嗎?但是這一天的出現並不容易。

(四) 獨覺

「獨覺」,事實上獨覺和聲聞是一樣的意義,但由於修行入門的不同而異其名。聲聞是聽到佛說法、僧說法或從經典中看到脫離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證果的。獨 覺則是在沒有佛教的時代,沒有佛經可看的時代,也沒有什麼人說佛法的時代,從自然界某種現象的啟發,得到佛法的真理及開悟解脫的。這兩種都叫做出世間道, 也叫做出世的佛教。對一般人來說,實在是並不容易的事。

(五) 菩薩

「菩薩」,菩薩是最偉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的,因為從普通人一開始相信佛教,就願意照著佛教所說的成佛方法去做,這便是初發心的菩薩。所以成 菩薩要比成羅漢容易。不過,菩薩分成五十三階段,從最初一層到最高一層── 佛的階段,要經過五十二個層次。初開始,我們要做個好人,希望人家也成為好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幫助他人得到幸福,只要你心裡確是如此希望,這種心就是 菩薩心了。現在請問諸位,比如這座房子發生火警了,外面警鈴在響,到處是煙,此時你怎麼想?我想,最初的反應,是想自己如何逃出去,這種只是關心自己安危 而不顧他人的人,是不能稱為菩薩的。如果有人首先考慮到,如何使得老弱婦孺離開火宅,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這人就是菩薩心腸了。地藏菩薩曾說:「地獄 不空,誓不成佛」,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的最大志願是到地獄去救人,而不在於自己成不成佛。這一點很重要,最初信佛的人,希望成佛,是必要 的,當你信佛修行有了相當基礎之時,就要教你把成佛的念頭擱在一邊了,因為,希望成佛的念頭雖好,仍是一個「有我」的妄想,所以你如希望自己成佛,你將永 遠不能成佛。有我的觀念,即是自私心,有自私心而能成佛,那就豈有此理了!菩薩先要試著忘了自己,專為他人,接著雖然終日為救他人而工作,卻把能救的自 我,被救的對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事物,也全部忘了,那才真是菩薩。

修行的方法

對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師父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許多冤枉路,更不致走錯了路。在修行的準備工夫而言,節制五欲,是很重要的。這是由於五官 的媒介而產生的種種不好的心理活動。這些由五官反應而生的種種是修行的障礙。所謂五官的反應,是指眼所見、耳所聽、舌所嘗、鼻所聞、以及身體所觸,而使心 裡產生了喜怒哀樂種種情緒,這就叫做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對日常物質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聲、色等五欲所迷亂,然後才能講到主要的修行方法。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叫做六度。六度是用六種方法由有生死有煩惱的凡夫這一邊,到無生死無煩惱的那一邊去。也就是從生死的苦海到達涅槃;從煩惱的凡夫轉成菩提。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種器具設備的船,航向對岸成佛的路上去,這就叫六度。

(一) 佈施

六度第一是「佈施」,佈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錢也無力的人怎麼辦呢?那你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啞子呢?那就只要心 想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滿心歡喜。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錢出力,專門叫人去做好事、幫忙人,是否也算得是佈施?事實上他勸人為善 的行為,即是出力的佈施。世界上行善佈施的人,並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謂同病才能相憐,自己有痛苦有困難,覺得需要人家幫助,因此見到別人有痛苦困難,便也 希望有人去幫助。有人厭惡不肯出錢做善事、佈施的富人,而稱之為「為富不仁」。其實富人的錢,如果不是橫財,原是由於捨不得用錢,把一個錢一個錢省下來, 積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錢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們應該勸富人佈施,但不可挖苦他。

佈施有二個對象:一是佈施貧窮的人,即是幫助需要救濟的人。另一是佈施宗教團體,即是佛教說的佛、法、僧三寶。我在紐約曾對學生說,你們要多多佈施 給三寶,有一個學生嘻嘻笑起來,我說:「你笑,是不是因為我是三寶中的出家人,我要你們佈施,要你們不可貪心,結果把錢都給了我?」他說是的。諸位有沒有 想到為什麼要佈施三寶?佛教說佈施三寶比佈施窮人功德來得大。我們用錢救助人,是希望以一個錢救十個人,還是希望一個錢救不了一個人?佈施給三寶,三寶所 做的事是,幫助所有需要救濟的人得到佛法。因為人類的真正痛苦,不在於缺少物質。佛教的重點是幫助人們在心理上解決痛苦、解決煩惱,這是徹底解決痛苦的方 法。佈施給三寶,三寶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解決重大的問題,所以佈施三寶比佈施窮人的功德來得大。也有人說,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沒有錢佈施給人,是不是也修佈 施功德?告訴諸位,佈施並不全是用錢,而且,用錢財佈施只是小佈施,用佛法智慧佈施才是大佈施。因為救濟人身的困難是小佈施,救濟人心而得解脫生死的痛苦 是大佈施。昨天與今天,我在此地就是做的大佈施。

(二) 持戒

第二「持戒」,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該做的壞事應該戒除,已戒除的壞事不應該再做;沒做過的好事應該去做,已做過的好事應該持續不斷地做下去。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三) 忍辱

第三「忍辱」,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得到的快樂。如果能忍受痛苦、忍受快樂的話,就是我昨天所說的「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了。

(四) 精進

第四「精進」,精進是為了我們肉體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謂肉體的生命,是指血肉之軀的生活現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則是我們的信仰所賴以延續的 活動現象。為了神聖的悲願,我們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縮地做下去,便是精進,假若沒有精進的精神,便可能凡事虎頭蛇尾,或者一曝十寒。那麼,無論 是對日常的生活,對身體的維持,以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廢,便是萎靡不振,無法達成預期的目的。

(五) 禪定

第五「禪定」,我教禪定,分成三個步驟,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而達到三種不同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雙亡。

(1)身心平衡,就是使我們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們便是正常 而健康的人。

(2)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經驗所希望達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萬物合而為一, 凡是中西曆史上的大哲學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達到這一階段。

(3)物我雙亡,只有禪才能達到這一目的。禪,就是教你達到「無」的境界,無, 並非等於沒有東西,而是沒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並不等於物我合一。 物我雙亡是到了真正開悟之後,覺得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假的,雖然是假的, 世界還是照常存在。在此三階段之中,我們又可以用三個名詞來解釋。

1. 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階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狀態之下的平靜安逸的 自我感。

2. 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階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萬物的存在合而為一,不管上帝 在我心裡或我在上帝裡面,都是大我的觀念。

3. 物我雙亡是無我的階段。既無小我,也無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潑 地、無礙地存在。

諸位不要以為修禪定必須要坐在那裡的。修禪定有許多方法,靜坐只是一種基本方法而已,禪的開悟,並非只靠靜坐,只是開始時,需要靜坐的基本訓練。實 際上唸佛、誦經、懺悔、禮拜、祈禱,無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禪的初步工夫,便是如何訓練你的心力集中。所謂「誠之所至,金石為開」,「誠」;便是心力集 中。心無旁□,只有一個念頭,集中在一個念頭,這就禪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諸位不可把禪定的範圍看得太狹小,禪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內的,禪是通於大小三 乘及顯密二教的。

(六) 智慧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有三個項目:聞慧、思慧及修慧。聞慧是經由眼耳所見所聞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啟悟。思慧是看到、聽到、或學到東西以後,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及禪定的五種方法中所得的悟境。

以上六種修行方法,是一體的,其重心則在智慧上。不過,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則必須兼修其他的五種方法。如果撇開其他五種,僅修其中一種,譬如說老是打坐的話,縱能開悟,悟也不會深的。

在此,我要告訴諸位,為什麼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後,因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無非希望修行者的最終目標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開了悟,開悟可使人們 擺脫煩惱。如果想得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煩惱,煩惱解除了,智慧自然出現,智慧出現了,煩惱便解除,這是循環而互為因果的,所以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 慧越深煩惱越薄。

最後為諸位祝願,身心愉快,法喜充滿。

 

何謂修行?

為什麼要去西方極樂世界

心靈雞湯不是佛法,有些是教我們成魔的

心好就好,何必學佛?沒有修持佛法,會有什麼危害?

辨別正法的《三法印、四依法》(初學者必閱)

佛法的設計從來就不是讓你這一生變得更美好,是來翻轉生命的戒律不是約束,是保護

有些人怕犯戒而不受戒,這種想法損失大了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人死後就一了百了?此為世人最誤天下後世之邪見!

沒有親眼看到,代表不存在嗎?假如真有佛,你損失了什麼?

你不往生極樂世界,永遠是孤單的,到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永遠在一起

家人死後轉生為鬼,每回家看一次就會出一次事

孤獨是人生的真相--人在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來生做人,比往生西方極樂還難

末法眾生歸宿:99%人要墮惡道

驚歎三世怨,福報的陷阱

天天念佛,為何還有很多人墮三惡道?

若不往生淨土,將來必墮地獄陽上是親屬關係,死掉以後誰也不認識誰,沒有任何關係了

關注靈性!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

修行很重要的是學習讓自己更勇敢、更有勇氣

把握自己在家修行的特點,絕不能是在家人做出家事!

照顧心念就是修行

隨喜功德,功德與行善者等同

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為什麼要修行,修行有何好處?

及時修行,不要再等了!

佛陀開示法門無高下 對症下藥

修行要看見本心!持續保持這樣的覺醒

初機學佛必備基本知見

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

歧路指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