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佛教典籍可以稱為「經」?

棲霞古寺

佛以一音而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聖人的著述稱為「經」,賢人的立言叫做「傳」。比如《左傳》、《谷梁傳》、《公羊傳》,還有儒家的四書五經,都是聖人的著述。

佛經的「經」, 梵語叫修多羅、 修妒路、 素怛纜,直譯為「線」,有貫穿的意思,意譯為「經」,完整來說應該稱為「契經」。契,是契合的意思,具有契理和契機兩種含義。

什麼叫契理?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佛法,與十方三世諸佛所講的是一樣的。佛說的四諦是不會改變的。契理指佛經的道理,是永遠契合於真理,不會改變的。

什麼叫契機?眾生的愛好、個性、所能夠接受的程度等,雖然千差萬別,但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每個眾生都能夠接受。

關於經的定義,在各種經論裡面有很多解說,以《雜心論》來說,對經的定義有五種說明:

出生

假如去研究、讀誦,佛經裡面就可以出現許多善法,教我們走上好的路,不會去為非作歹,造作種種的壞事。

湧泉

佛經裡面含藏了無盡的法味,好像滔滔不絕的泉水一樣。

顯示

佛經所顯示的真理,都是開示我們斷煩惱證菩提,可以得到大解脫的。

繩墨

繩墨原本是木匠用來確定曲直的工具,比喻一個人要是不依據規矩,就不能成為方圓了。我們學佛、研究佛法,才能夠辨別邪正、瞭解因果的道理,而不會胡作非為。

結鬘

鬘,指花鬘,就是用線把一朵朵的花貫穿起來,成為一串一串的。佛法的真理,就好像花一樣,經過佛說了出來,把它連貫起來,才不會遺失,稱為結鬘。

鏡子

我們必須常常去念、去誦讀佛經,並加以研究,就好像拿著一面鏡子來照,才知道哪件事做得對,哪件事做得不對,是必須糾正的。

路徑

這條路就是由凡夫到成佛的光明大道。我們假使希望成聖成賢,要成佛的話,那就要走上這一條光明的大道,佛經就是指南針。

我們要成佛,從這個門進來,必須要研究佛經。我們要度眾生,就必須研究佛法,用真理去度化眾生,才能從這個門出去。因此,佛經是個大門,是成佛度眾生的法門。

就是正大光明,至正無邪,不偏不倚。我們學佛、研究佛法,是最中最正的法寶。我們面對一切的外境,一切不好的習氣、煩惱,都能夠因佛經而解除,而能夠解脫。

常就是恆常,永遠不會改變,所謂「亙古今而不變」,無論過去、現在或者未來,永遠不會更易的。這種道理,才稱得上是真理。

就是法則,給我們作為模範的,好像一條軌道,永遠也不會差一絲一毫的。


如果扔掉固定形式的練習,就會沒有心力!

“如果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也並非就只是一味地培養下去,(那樣的話)到了某天,心力就會不足。

每天分出些時間來禮佛念經,這樣會得到奢摩他。

禮佛念經後,要分出時間來做固定形式的練習,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

一定要練,心才會有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培育覺性。

如果我們完全扔掉固定形式的練習,心就不會真的有力量,看起來好像在覺知,但(其實)心發散開來,衰弱不堪,沒有力量。”

隆波帕默尊者


夢參老和尚:學佛在家誦經就好了,不用去寺廟,這樣對嗎?

有人說,身佈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幹活,但是念經的時間相對少了,這樣做對嗎?

這種說法啊,身佈施和我們的心佈施都要做。佛講佈施等六度。特別是在末法時期,有一種人說“你不要到寺院去了,應該在家好好修行。到寺院去會造很多的業,另外可能寺院如何如何。” 這些說法,就阻擋了居士進入寺院去護持三寶。 我們知道,我們皈依的時候是皈依佛、皈依法,還有一個叫皈依僧。現在末法時期,佛不住世,我們知道有法,但誰在住世呢?由僧來住世。僧是說法主、坐禪主,也是我們眾生的教化主和我們皈依處。

僧寶的存在,它關係到整個佛法的存在,如果僧寶不存在,三皈依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說僧寶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每一天都應該禮拜僧,或是經常地要禮拜僧。一個是在家庭禮拜,更主要的,千里之內如果有僧,你必須親自去禮拜。如果你不去禮拜,那就增長了慢心。應該是到寺院去禮拜僧,去護持佛法,這是我們做居士的責任。

如果我們不到寺院去禮拜,而且對僧,包括僧團也不進行護持。實際上從某個角度,你的三皈依已經破了一個了,成為兩皈依。就皈依佛、皈依法,沒有皈依僧,成了二寶弟子。二寶弟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你的三皈依戒體就很容易失掉了,也失掉了三皈依的利益。

我們應該常去拜僧。拜僧有幾種方式:一個是禮拜;另外要護持佛法,或是去幫助寺院幹一點活,做一點事情。目的不是寺院有活,需要我們做,而是需要我們護持三寶那個心,使我們時時提起正念,給自己種下了來生好的因,也就是種下成佛之因,這是正確的。當然了,有些人在寺院裡要干涉寺院的活動,或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那是不允許的。必須聽從僧人的教化,這是正確的。

關於念經的時間少了,念經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經是為了三皈依,那我們在寺院乾活是不是三皈依呢? 同樣也是三皈依,是身體力行去三皈依,它更有實際意義。因為我們有身,有身就苦,它是我們障道的因緣,你必須要克服這個障道的因緣。我們到寺院去幹活,以身去行三皈依,更有它的實際意義,對我們修行更真實。所以我們應知道,誦經是對的,到寺院幹活也是對的,因為它們是平等的。我們的心如果對三寶供養虔誠了,你對經所講的深刻的意義也就明白了,你也就能開悟,也就能了脫生死。

如果在家誦經而不護持寺院,你本身就在誹謗佛法,已經在謗僧,說:“寺院我不用去了,我不用拜那些和尚,我誦經比啥都重要。”實際上你無形中已經在謗佛法了,很難在誦經的時候得到利益,因為你那個心與佛法不相應。我們必須到寺院,要禮敬三寶,這樣與佛法相應,又能護持三寶。這樣三寶才能救你。所以說對三寶不能有排斥心,這個應該明白。


淨界法師:誦經,能釋放怨氣!

十方諸佛如來以他的智慧眼來看怨恨之家,好像違害鬼,暗中害人之鬼。菩薩見到心中有所埋怨,就像去飲劇毒的酒一樣,表面上是酒,其實裡面是有毒藥的,就是鳩酒。“嗔”是比較明顯,你看有些人他遇到不如意事,他發發脾氣過了就算了;但是“怨”不同,怨是累積,累積很多、很多的嗔,然後就變成怨,怨恨的怨。

雷久南博士講過一個觀念很有道理,他說你一個人得癌症,就是心中有所不滿、有所怨恨,你對人事有所怨恨,但是你又不講出來,累積在心中,就是一種負面的能量,到最後產生細胞的病變,最後就產生癌症。他意思是說,你應該把負面的能量釋放出來。

有一個老和尚他說:我們早晚課就是有這個意思,你在早晚課你要唱誦,你贊佛菩薩的功德,你唱誦的過程當中,你那一念光明的心生起,你心中很多在打坐、在止觀當中,一天當中很多不如意的事,在唱誦的過程當中,它自然就會釋放出來。一個人經常不講話不是好事,妙境長老他說,他自己修止觀的經驗,他說:一個人修止觀為什麼容易出事?你沒有早晚課大眾那種唱誦,你一個人在那邊修,有時候很順,有時候不順,不順的過程當中你又沒辦法化解,就累積負面的能量。

所以,你不要看祖師的早晚課,他贊嘆三寶,要唱誦出來,這時候你那些怨氣,唱完了,“欸”!心情很快樂!它這地方「陰毒人」就是在暗中的毒害之人,只要你讓他心中有光明,把它發洩出來,當然就好了。

蕅益大師他有他的看法,他說:「怨恨」,你要能夠做三種轉想:一、隨緣消舊業想,其實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它背後是有它的業力,我們自己有這個業力。二、當善知識想,你把它當作歷練,歷事練心,完全都平等,你就很難進步。三、代眾生受苦(想)。就像懺公師父說的:「把它當做學吃虧!」我明明沒有做錯,我明明很努力,但這個待遇對我很不公平,你不要起怨恨,你把它當做學吃虧,來增加你的德行,是不錯!這是化解怨恨的三種方法,當然每天早晚課的唱誦,妙境長老說的這個方法也很不錯。


慈誠羅珠堪布:不能以為只有念經才是做功課!

不能以為只有念經才是做功課,功課不一定都是這樣。最關鍵的功課,是內心去思維、去感受,這才叫修行。

有些修禪宗的人總有這樣的概念:修行就是什麼都不要想,除此以外,他什麼都不認。

修淨土的有一種習氣,認為修行只是念佛,拼命地念,這才是做功課,其他的也都不認,這些都不對。

念佛當然好,但是若沒有這些基礎——出離心和菩提心,僅是嘴巴念,也不是沒有功德,卻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

參禪當然好,但是若基礎的出離心、菩提心都沒有,只是什麼也不想,這又有什麼用呢?

很多動物都要冬眠,在漫長的冬眠時間里,也沒有粗大的念頭,卻還是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這些基礎修法,無論是淨土宗也好,禪宗也好,密宗也好,都需要的。


本煥老和尚:出家人為什麼堅持上早晚課

我們出家人上早晚殿、過堂這功德是一堂佛事。這堂佛事呢,消除我們的這些業障,增加我們的福慧。我們的業障如不能消除,我們的福慧就不能增長。

所以經上講,「若能轉物, 即同如來。」 「若被物轉, 即是眾生。」這是我們出家人要轉一切物, 我們能夠轉一切物,那我們就成了如來;我們若被物所轉,那就是還是凡夫眾生啦,就不是用功辦道修行的人啦。

所以我們出家人呢一定要用功辦道修行。我們上殿過堂呢,是我們出家人的一個重要的要緊的一堂佛事,消除我們很多業障,增加我們很多福德。

我才講,增加福德。增加什麼福德?福德是無相的,福德是無相的。增加什麼福德呢?沒有相。我們的福德沒有相,我們造的罪業也沒有相,我們每一個人造的罪業也沒有相。普賢菩薩講,如果我們造的罪業若有形相,虛空也不能容受。普賢菩薩講,我們造的罪業如有形相,這個虛空也裝不了。即使我們造的罪業無形無相,但是「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這四句話講起來是很容易,真正地實在去做到了,很不容易,很不簡單啊。

所以,即使不容易、不簡單呢,我們出家要做了,社會的人一天天也做了。社會上的人做社會的事情:我們出家人做出家的事情,出家人首先要上殿過堂。這是我們出家人自己的一個重要的可以說是消除業障、增加自己福德因緣的好的方法。


夢參長老:今天事情太多,定的功課沒做完,怎麼辦?

念阿彌陀佛,你必須得定量定時。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時,你自己進取心漸漸就沒有。好比你一天定一萬聲,不論多忙、不論做什麼事情,在客堂也好、在大寮做飯也好,不論你做哪一門供養大眾僧的功德,你自己本修、就是你念一千聲佛,你一定要念完,那是你今天定的課程。

如果你這樣做了,一天如是,一個月如是,一年如是,你念個三五年,你就明白了。明白了你自己的心、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號──就是所觀想阿彌陀佛──漸漸能夠融為一體了。這樣才能說進修,到你臨命終時,你才有把握。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決心,給自己定出功課來;定了,一定要做到底。念佛不要泛泛地念,你一天或者念一個小時;完了這一個小時我念好多聲阿彌陀佛,定時定量。如果不定時、不定量,你漸漸就退墮了。」

同時自己得督導自己,不論什麼災難現前,不讓它打破你定時定量這個願。這是你願心,那你才能得到實際利益。如果你不這樣子,泛泛地,就我一天念佛、念佛,究竟念好多?

如果你自己定的功課──不是早晚殿,到你臨要休息的時候,你突然間想起了我課還沒做完,怎麼辦?我聽著很多道友向我講:唉呀,明天再補吧,反正現在也晚了。這個絕對不行。明天哪,明天補了;明天又拖到後天再補吧;補、補,沒有了!

我遇著很多很多,我自己也如是。事情太多了,接觸人乾啥的,你功課沒做完,自己定的功課沒做完,怎麼辦?人家都脫了衣服要睡覺了。起來呀!起來重新洗臉漱口,念經,念完了再睡。你治你自己,這麼治一兩回,不忘了。

如果你今天沒做,我明天再補吧;明天想想沒什麼事,我明天再補;明天呀!明天補不上了;後天,後天沒有了,漸漸就斷了。好多道友修行,自己定的功課就這麼斷了。能夠堅持三年、五年,能夠堅持十年、二十年,到最後才跟你算總賬,你才知道它有力量了。有什麼力量?你心開意解。

這個不是學來的,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我都不如你們,我小學都沒畢業,我在家什麼知識都沒有,我出家才學到的。到你真正地理解到了──咱們不說悟了,就是理解到了,他不會再退墮的。


宣化上人:念經、念佛、誦咒,要學會用丹田氣

我們人無論念經、念佛、誦咒,都要會用氣力。這氣力怎樣用呢?

這股氣要從丹田發出去;回來也要送到丹田去,丹田就是肚臍裡邊那個地方。無論念經、持咒、念佛都好,這股氣出來也要是從那地方出來;回來也要回到那個地方去。

從丹田發出來的這個氣是足的,不過你用力不要用得太大了;也不要太小了,要普普通通的,這樣才不會傷氣,不會把氣傷了。

因為從丹田發出來,這是氣的根本,這氣是源源不斷的。你要是不會用這氣,就會傷氣,氣還會斷的,這一點應該知道。

無論是寫字或做什麼,為什麼要一氣呵成?因為你若能運用這氣的力量,這就是有功夫了。

恭錄自《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最笨的修行方法

福安古觀音閣

有些人問怎麼修行。我教授大家,修行方法很笨,第一吃素,第二念普門品等經,第三,節約福報。

吃素是第一條,尤其對於命比較薄的人,一定要吃素。命比較薄,比如小時候體弱多病,經常生病,長大賺錢也困難。這類人不管男女,都要吃素。

第二個,吃素後唸經,經文就更有力量。吃肉身體很臭,所以唸經時,護法神就不怎麼願意親近。那念普門品,每天早上念普門品,或者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千聲。這個是基本修行方法。

大家常小看了這個方法。修行貴在持之以恆。聽我的話的,吃素和唸經的道友們,婚姻事業都行,不會大富大貴,但是不至於被壓迫。

修行最怕一時熱,有的人熱起來很拼命,拼命一段時間後,就把經扔了。這個最不好。要持之以恆。所以功課不能太多,要勞逸結合。能三年都每天堅持的,才是本事。

第三個,要惜福,要買衣服,買吃的,買用的,這時候就想著我把這個錢供養觀音菩薩才是最好的。你就能節約用錢了,不會浪費。

福報都是點滴積累的,也是點滴浪費的。打個的士,還是坐公交車,雖然就多幾塊錢,但日積月累就多了。所以要惜福。

老子說,唯有吝能走得遠。要愛惜吃的,用的,才能走得遠。

以前帶一群老太太去拜山,普陀山、九華山,他們都非常惜福。路上吃泡麵,但是去投功德箱,他們就很捨得,所以他們福報很大,六七十歲,有些身體都比年輕人好。年輕人為什麼身體反而不如他們?因為年輕人浪費嚴重,不惜福。所以身體很差。

這三樣是每天都堅持的。能這樣堅持下來,福報就日益增長。

誦經是甚深的修行方法,但是不要小看,認為說,誦經是讓你明白意思的。誦經不是明白意思那麼簡單,而是誦經本來是積累福報開發智慧的修行。


三天不念經,面目可憎,身心高層污染要靠《地藏經》清除

修道人要對業敏感。很多人業障現前,他也不知道,就說是我運氣不好,或者遇到小人,所以他心中沒有業障來了的觀念,就會把責任推給別人。哪怕生病了,也會說,是風吹感冒的,營養不良引起的。你要是對業沒有敏感,你要改業就很不容易。

生命不可思議,業障也不可思議。比如,你去看聖物,拜菩薩像,有時候看上去,菩薩就很暗淡模糊,有時候就很光明。暗淡模糊時,就是你的業障來了;光明時,就是業障在消減。大家可以去體驗一下。凡是聖物都有這個力量,拜佛舍利一樣,每個人因業障不同,看到舍利子也不同。看到是黑色的,就代表業障很重了。虛雲老和尚在阿育王寺拜舍利,每天拜三千拜,拜到舍利放光。這時就有個問題,為什麼同一個聖物,你看到會不同。跟諸位講,這不是聖物顯靈,這裡面仍然有生命科學。

現在人對身體的理解,遠遠不及古人,尤其是西醫發達以後。把身體看成了物質,這就很糟糕了。古人知道,我們的身體除了這個肉體以外,還有好幾層能量在。不然人死了,怎么不能說話。古人說,人有魂在,你魂沒了,身體就變成屍體了。所以古人會去研究這個魂,還有魄。三魂七魄,為方便理解,你就把他稱為三個魂能量,七個魄能量。

魂和魄的差別是,魂能量對身體依賴性不高,魄能量是完全依賴身體的。身體死了,魄就在四十九天內慢慢消失。這個是中醫的解釋,和佛法一樣,四十九天給亡者做功德。讓他的惡業少一些,否則他下輩子就帶著惡業的能量去投胎。

現在很多人知道要身體乾淨,從飲食上乾淨,或者清理腸胃,甚至在印度修道人,清理腸胃的方式更是可怕,他用一個紗布,從嘴巴吞進去,然後過幾天拉出來。腸胃乾淨有沒有好處,有,至少你腦袋會清醒很多。許多人一念經打坐就妄念紛飛,跟各位講,就是你腸胃內太髒了。你看腸胃臟不髒,就看大便,是不是惡臭。真正健康人的大便是成形的,而且不怎么臭。不過這個境界沒有幾個人達到了。現在污染太嚴重,不僅環境污染,心理貪嗔痴過重,大便也過臭。

清理外在的身體,但你不知道你如何清理乾淨你的魂能量和魄能量。你天天洗澡,洗內洗外,都無法清理你的能量體,這個能量體在中國叫魂魄。

一般人生病,只會從物質上找原因,其實還有更高一層上,暫且叫做魂魄層,他會影響你身體,這一層沒有調整好,你身體就好不了。你生病了,來念經,放焰口,這都是調整你的魂魄層。但這一層,除了佛菩薩加持以後,如果想要完全的淨化,你就要靠自己修行。

古人說,三天不念經,面目可憎,是有道理的。就是你外在的生命層污染了,就影響你的精神狀態。有的人活的很不開心,開心不起來,就是因為他的高一層受到污染了。所以有些人很鬱悶,解不開心結,他能虔誠念《地藏經》,竟然好了,這就是淨化了他的高一層物質。

歷代祖師為什麼推崇《地藏經》《金剛經》等經。佛經浩瀚如海,佛菩薩數量無邊,為什麼只供釋迦、彌陀、地藏等菩薩?因為地藏菩薩跟清淨你的業力有關,而且有具體的方法。


淨界法師:你在娑婆世界很用功的修行,頂多保持原狀

(本文摘自: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講記)

我們今天往生淨土,最大的訴求就是成就不退轉,善根不退轉。娑婆世界的問題在哪裡啊?因為它是一個五濁惡世;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大環境的染污。印光大師說: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修行,像逆水的魚啊!

你說:「哎!我今天沒有做功課,我的善根沒有進步;但是可也沒有造什麼罪業,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其實你是退步,因為你沒有進步就退步。你這個逆水的魚啊,它大方向是在往後面走。你看我逆水中的魚,我今天不游;不游的結果,就是往後退。

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你在娑婆世界很用功的修行,頂多保持原狀。

因為這個大環境是眾人皆醉,你不可能一個人獨醒的!我們的心有所住;你住在環境,它對你就產生干擾,除非你是完全無住。在經典上,佛陀講出一個小故事:

他說:在一棵樹上有一隻猴子,樹下有一隻鱷魚,兩個是好朋友。這隻鱷魚它事情忙完以後,就跑到樹下乘涼,跟猴子聊天啊。兩個人日久以後,成了感情很好的朋友。後來這隻鱷魚有一天回到家的時候,看到鱷魚太太,心情悶悶不樂。它說:「你今天好像不太快樂啊?」這鱷魚太太說:「是啊,我身體不太舒服。我現在的心情:我想要吃猴子的心臟!我要是吃不到猴子的心臟,我這個壽命可能不會久遠。」鱷魚內心當然是愛護它的太太,就說:「哦,這樣子哦,那我知道了!」

鱷魚等到第二天到樹下乘涼的時候,它跟猴子打招呼,就跟猴子說:「哎呀!你不要老是待在這個地方。我知道在河的對岸啊,那個地方的水果,又大又甜,你可以到那個地方去覓食的。」猴子說:「是這樣子嗎?」鱷魚說:「對啊,我經常過去那裡,我知道啊!」猴子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啊,告訴我這個消息。但是我怎麼過去呢?我不會游泳啊!」鱷魚說:「沒關係,我載你過去!」猴子說:「好,那你就載我一程吧!」

這猴子就坐在鱷魚的背上,往河邊游過去。游到中間的時候,這隻鱷魚就往下沉。猴子說:「哎!你這樣子往下沉,我會死掉的,我吸不到空氣。」鱷魚說:「對不起,我就是要讓你死掉。因為沒辦法,我太太要吃你的心臟!」猴子它很聰明說:「哦,這樣子哦,你也不早講!我的心臟掛在我的樹上,沒有拿下來!」鱷魚說:「啊!那這樣子怎麼辦呢?」猴子說:「沒關係!你再把我載回去,我拿給你就好了啊!」那麼鱷魚就把它載回去。載回去以後,猴子跑上去,就不下來了,說:「你這個人真壞,我們好朋友一場,你竟然陷害我!」

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呢?你看身為鱷魚,它也不是想要陷害朋友;身為猴子,它也不是有心想要欺騙朋友。但是這個問題是怎麼回事呢?問題就是五濁惡世,因為我們人跟人之間結了很多善緣,但是也結了很多的惡因緣;有時候我們造惡業,某種程度是外在環境使然。

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我們現在這個明了的心,即便你現在是善根深厚,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現在的內心世界,是你整個廣大生命大海當中一小部份而已,可能是你最好的一部份;你今生,是你的廣大生命最好的一部分起現行。

你看我們今生的生命,是大海裡面舀一瓢。舀一瓢水啊,搞不好是舀得最乾淨那瓢水。我們內心當中的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冤親債主,在我們阿賴耶識裡面睡覺。我們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求生淨土的人就是:不要高估你自己,不要被你一時的善業、表層的太平盛事的假相,產生迷惑顛倒!這就是為什麼(大勢至菩薩)要: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就是為了不退轉!提供一個安樂的環境,一個清淨解脫的環境。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現在佛陀問我圓通的修學法門,對我來說,在末法時代五濁惡世,我沒有其它更好的法門、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唯一的選擇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偏重於前面的理觀,正念真如,來破除我們的顛倒想。「淨念相繼」:就在一念的無所得的心中,提起我們憶佛、念佛的功德;憶念名號的功德,憶念淨土的莊嚴,然後來憶持這一句佛號。依止信願行三資糧,成就大乘的三昧;這對我來說,對末法時代來說,是最為殊勝第一。

在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總結:阿彌陀佛的聖號,是一個多元化的功德,它跟我們一般布施、持戒不同。你布施成就福報,持戒成就尊貴,忍辱成就莊嚴…。一般善法的功德是單一的;但是名號叫作萬德洪名,它是一個多元化的功德。那你能夠啟動多大的功德,就看你自己準備了多少的資糧:你的信心、你的願力、你對名號的專注力,更重要的是你的信願。你一分的信願,你就啟動一分的他力門、果地教;兩分的信願,乃至十分的信願,啟動十分的他力門、果地教。這個就是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


淨土法門:如何能不沾染名聞利養,又能幫助社會兼善天下?

問:第一個,師父常講,學習弘法的法師在修學沒有得到定慧以前,不能單獨出去外面弘法,接觸大眾,容易受名聞利養的誘惑。但是社會大眾又渴望接受聖賢教育,特別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可以挽救迫在眉睫的災難。如何能解決既能不沾染名聞利養,又能幫助社會兼善天下?

答:這是大問題,這個問題事在兩難,如果不惜犧牲個人,那就是個人可以墮地獄,可以變餓鬼、畜生,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業,禁不起外面的誘惑。這樣做的時候,眼前大眾得一點利益,你墮餓鬼也好,墮畜生也好,你有福報,為什麼?弘法利生是福。譬如畜生道裡面,現在富貴人家養的寵物,那就是這一類的人;餓鬼道裡面,你做山神、做城隍、做土地,這是福德鬼,做鬼王,有許多人供養你,落在這一道裡頭。這個例子很多,你看諦閒法師有一個參禪的徒弟,禪修功夫也很不錯,他做到了江蘇金山寺的首座和尚,以後被冤親債主纏著跳水自殺。實在講不是他自己願意的,是冤親債主把他拉下水去的,死了以後去做土地公,就是在他們寺廟前面一個土地廟做土地公。倓虛法師常常舉這個例子來警惕我們,只要沾上名聞利養,沒有不墮落的。道業不能成就,但是福報是不會消失的,你修的福一定有福在,雖然做鬼,他做寺廟裡面的守護神,當土地公。

所以古大德、祖師大德他們的教誨是有道理的,那在今天這種教誨行不通,為什麼?民主自由開放,尊重人權,現在不能教了。現在是父母不能教兒女,為什麼?侵犯人權。老師也不能教學生,學生他有他的人權,他有他的自由,你不能幹涉他。在這種狀況之下,換句話說,你的親人、你的老師幫不上忙,只有靠你自求多福。怎么樣不被誘惑是你自己的事情,被誘惑也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在一生成佛,確實是自己成的,你自己墮阿鼻地獄,也是自己墮的。一定要曉得,外面沒有人主宰你,也沒有人干預你,現在是這樣的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民主開放的時代,崇尚自由的時代,我們不能不知道。

在今天這個時代,唯一的就是不能捨棄經教。中國古時候讀書人常說:三天不讀聖賢書,面目可憎。三天不親近聖賢,完全被外頭境界轉變了。現在外面的誘惑力量,比從前超過十倍、百倍都不止,這是真的!在這半個世紀之前,我們在十幾、二十歲的時候,社會雖然有誘惑,沒這么強烈,沒有這么普遍。在過去從來沒有聽說什麼小學生自殺的,兒童自殺,沒有聽說過的。現在你想想看,小學生自殺的時有所聞;老人自殺的,老人院裡面的老人,這都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從小他就污染,污染了一輩子,他怎么能回頭?

我們今天能遇到佛法,能夠出家,這很不容易,希有的福德因緣。這個福德因緣你能不能保住,你能不能藉著這個因緣,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全靠自己。要怎么修?我提醒同修不只千遍,一定要紮根。換句話說,千萬不要小看了《弟子規》,沒有《弟子規》就沒有十善業。可以說十善業的落實,在生活上就是《弟子規》,你沒有《弟子規》,哪來的十善業?沒有十善業,你所修的,無論出家在家,你修的是福報,你修的不是功德,是福德。福德不能了生死,不能超越輪迴,但是有福,無論你在哪一道,你有福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福德好修,功德可不好修。佛門有句諺語說「火燒功德林」,再給你說得清楚,是「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我們佛門所以修不到功德,一發脾氣,你所修的功德就燒得乾乾淨淨。你要說你功德積累了多少,你就想到什麼時候沒有發脾氣到現在,這段時期你修的功德在;你發脾氣,那一段完了,沒有了。如果臨命終時發一頓脾氣,就一生的功德全部都完了,你一點功德都沒有。這個道理要懂,佛講這個話是真話,不是假話。

這貪瞋痴叫三毒,我們現在講病毒,最嚴重的三種病毒。你看你貪心重,餓鬼道;瞋恚心重,喜歡發脾氣,地獄道;愚痴就是邪正、是非、真妄、好歹都不能辨別,畜生道。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戒定慧就是對治三惡道的,戒對治貪,定對治瞋恚,慧對治愚痴。佛教給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就不墮惡道,那你修的福在人天兩道享,好!人天福報。可是人天福報,天人,上品十善,人是中品十善。那我們起心動念與十善相不相應?真的相應,真的相應是在行持上,不是在口頭上,講得好沒有用,不能自度,要做到,真正做到。

從內心裏面生出謙卑,謙卑要怎么修?想想過去跟我一起同參道友他們都成佛,都成菩薩了,我今天還淪落在惡道裡頭,還在造業,慚不慚愧?慚愧心生起來,才能做到謙虛,才能做到尊重別人。祖師為我們做榜樣,連蚊蟲螞蟻都尊重,為什麼?說不定它來生到人道,它就成佛,我還在六道輪迴。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不是不可能。他在惡道裡頭報盡,罪消盡了,又回到人間來,人間再遇到佛法,如果過去生中,他佛法底子很深,遇到緣,他就接上,你怎么可以輕慢它?一個蚊子、一個蒼蠅、一個老鼠、一個蟑螂,說不定成佛在我先。如果連這些小動物,你都不敢輕慢,你見到它都合掌恭敬,稱它菩薩,我們對人就沒有問題,對人才真正做到真誠恭敬。

我常常勸同修接受別人批評,人家毀謗、侮辱接受,接受認真反省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決定不要批評人。批評人的人,都是大善知識,真是救度眾生,我們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真正大善知識批評人,他知道時節因緣,你的煩惱習氣很重,你不能接受,他不批評。我跟李老師十年,這點是我看得非常清楚。跟他學教的同學,我們跟他學經的二十幾個同學,裡面有三、四個,老師從來不批評他們;對一般同學有批評,對這幾位同學沒有批評。時間久了,我們就覺得奇怪,雖然不說,老師看出來。沒有人的時候就告訴我,他說這幾個為什麼不能講他?他不接受。你這一說,臉就紅了,這樣他不能接受你常常講他,就跟他結冤仇了,他會懷恨、記恨在心。以後就搞成冤冤相報,那大錯特錯。能接受的,要批評他,要說他,他能改過,他會感恩;不能接受的,絕對不可以批評。但是要知道,這社會大眾真正願意接受的,太少太少!一百個人裡頭一個人都難找到。那在這情況之下,我們又不是真正大善知識,哪有資格批評人!所以凡事隨緣好,小心好,謹慎好,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真正聰明人,真是上上根人。就像蕅益大師所說的,蕅益大師,不是蓮池大師,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很滿足了,這個對!向上的品位不容易修,同居土下品下生不難。造作極重罪業,能夠懺悔的人都能往生,所以我們信守祖師這句話。這次我在杭州,還特別到蕅益大師道場去看。他老人家的墳墓還在,我們去拜了。所以這個問題完全在自己,自己有高度的警覺,要常常讀經聽經;不讀經,不聽經,很容易有迷惑,這是我們自己有這個經驗。我這么多年來,如果不是天天接觸經典,不行!旅行當中,雖然不能講經,我講經沒有中斷,我接近客人,一個也好,兩個也好,跟他們所講的全是經教。這講經沒中斷,只是不能在攝影棚對大眾講經,那就各人緣分不相同。所以自己讀誦,勸人是勸自己,自己得十分之八的利益,別人只得十分之二。苦口婆心勸人,大部分的利益是自利,自他雖然是不二,確實自利的成分多。


淨界法師:做定課很重要,就是點點滴滴,這個是真功夫

這個拜懺,你最好有一個相續的時間。你不要說拜一天,休息四五天,不要這樣。你一旦做加行的時候,你就一次把它拜一百天,三個月,百日加行法。你拜一百天,你真實經常起慚愧,因為所有的修行都必須要相續。

懺公師父很強調一個修行方法,這非常好,叫作水滴式的修行。修行是點點滴滴的功夫,你看滴水長流則能穿石。為什麼屋簷下的水,這個小水滴能夠把石頭穿破?因為它長流。你一天拜十部八十八佛,拜了三天就不拜了,這沒什麼用的,這種暴風雨式的修行,說實在沒什麼用。你寧可一天拜一部,拜一百天要來得好,因為好就好在相續。

所有的種子要形成強大的力量,必須要「恆隨轉」,要相續。諸位!小水滴比暴風雨來得好,因為它相續。所以做定課很重要,就是點點滴滴,這個是真功夫。你如果一天拜十部,拜了三五天不拜了,這個沒什麼用,這個是逞匹夫之勇,因為你完全是用生滅心來修行,你沒有一種恆常的願力在支持你。

所以諸位!諸法因緣生,你成就一個功德,過程很重要。你是怎麼成就的?你是用急躁的心,很強烈有所得心成就的,沒有用!一定要有恆心,點點滴滴絕不放棄,遇到挫折絕不放棄。那種願力栽培出來的那種善根力,這個是最珍貴的。當然就是你的功課了。所以善根的栽培來自於長時間的醖釀,它不是三天兩天的。


同樣是誦經,為什麼功德會差很多?

修任何法,首先要先發心,然後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

其中,發心很重要。同樣是誦一遍《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經文人人都會念,但是發心不同,功德會差很遠。

例如:

第一個人,他發菩提心念一遍《心經》,回向給一切眾生:「我發菩提心,希望我可以早成佛道。唯有我成了佛,我才可以真正有能力去幫助一切如母的眾生。

所以我要成佛道,所以現在我要念《心經》來增長智慧,讓我快點解脫,早成佛道。」這樣發心念一遍《心經》,雖然經文很短,但是功德很大,可以成為在人間行菩薩道的資糧。

第二個人,他的心量小一點,沒有發菩提心,但是他說:「我覺得六道輪回太痛苦了,所以我就要解脫,超出六道輪回,將來我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心是為了求解脫,它是會成為解脫道的資糧,這是菩提道次第的中士道。

第三個人,他發心說:「我業障重,想解脫,可還是做不到的,很困難,慢慢來吧。希望我來生可以得到人身,或者去到天上,起碼我不會在三惡道中間。」這是下士道,起碼可以第二世得人身,繼續聞佛法,繼續修行。

第四個人,他發心說:「我念一遍《心經》,希望我今天生意好一點。」如果只是用這種心修行,只是得到現世的果報。表面看是念了一遍《心經》,其實是在修世俗法,不是佛法。

前三個人發心都是修佛法,第四個人發心卻是在修世俗法,由此可見,同樣是行持一件善法,發心格局的不同,所積累的善業功德也不同。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凡聖都是在修,凡修貪瞋入輪回,聖修悲智得解脫。

因此,修行,不要先匆匆忙忙地拿起一本經書來念,要先糾正自己的動機和發心,然後再去修行。

發心清淨了,當遇到任何問題,我們不用求菩薩,菩薩都會給我們最好的安排。

最後,還要如法地回向,回向菩提,回向佛道,回向眾生,回向我等一切眾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淨界法師

有些人念佛的時候他不出聲音的,其實這樣子的話你就沒辦法去憶念佛號了。你不出聲,這個佛號是法塵;你出聲,變成聲塵。我要提醒大家,「念佛法門的所緣境是一個聲塵」,不是一個法塵,它是用聲音來當所緣境的。如果你自己不創造聲音,你這個心要去安住在什麼地方?沒有地方安住。所以,「你不管大聲小聲,多少要出聲」

─節錄《佛說阿彌陀經》導讀─


若早晚課一作好,就覺得輕鬆了,那表示是用應付的心態在作。

不管是作早晚課時,或是平時念佛,心都要平靜放輕鬆,自在的念,才不會覺得累。

作早晚課也不要缺課,若停作一次,就會前功盡棄。


(早晚)定功課意義:修行的秘密藏在這“三個字”裡

來源:寧瑪德格嘉絨寺

有人問宗薩仁波切:我每天規定了修行的功課和時間,但一旦沒有完成就會愧疚自責,這是不是陷入了另一種執著?

仁波切答:你寧可繼續保有這份罪惡感。我們有太多其他毫無意義的罪惡感。對無法修習佛法所產生的罪惡感,就這個階段來說是一種加持。

平時我們在每天的修行中有定課(或早晚課),很多人從開始做課到結束,連剎那的喜悅都沒有,好像是一種懲罰般:“哎呀,快點結束……”心裡著急,然後越念越快。心根本沒有進入狀態。雖然表面上在做課,在打坐,在修行,實際上心裡卻在胡思亂想。或者有些人乾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或者如慧律法師說的:他們功課通常都是散持。問老菩薩:'一天念多少?'她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有空就念。'那麼,沒空呢?——沒空就看電視。

世間人就是這樣,因此修行無法成就。一定要定功課,看一天要念多少佛號或經咒、磕頭,一旦定好,就絕對徹底執行,要堅持,要雷打不動。定課不妨少,但是不許中斷。所以,你的定課能不能堅持下來,能堅持多少年。決定了最終的結果,鄔金蓮師說:"雜有綺語誦一年,不如禁語誦一月。

這些功課完成後做事時可隨時隨地在散念積累資糧。你炒菜,照樣念咒,利用廢時,很好。在爐邊炒菜,又熱又有煙,本來很苦惱,轉為用功,變廢為寶就安樂了。

1 早晚課的簡單含義

每天要反省,每天要想自己的過失。我們的早晚功課,早晚功課不是為佛菩薩做的,是為自己做的,就是修懺悔法門。

早課提醒自己。所以我們對照選讀的經文,提醒自己。我今天的想法,我的思想、我的行為,希望能否與佛法相應,每天早晨做早課提醒自己。

晚課是反省,與佛教誨相應的,好,我今天做到了,明天要保持,不能失掉。沒有做到的,要生慚愧心,一定要發改過的心,明天我一定要做到。這樣子做早晚課,早晚課就有功德。幫助你懺悔,幫助你發現過失,幫助你改正過失,那叫修行。

早晚課是形式,真正早晚課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老人上好孝心的課,面對做事情上好正知正見的課,上好願力的課,面對逆境上好深信因果的課,上好離相修善的課,應該把早晚課擴大到二、六時中,二、六時中無時無刻不是在覺悟,白天做事情的時候,都在念念為眾生而做,加上正知正見的念頭,對眾生慈悲,平等待人,無私奉獻;晚上躺在蓮花上,願眾生都躺在蓮花上念佛,睡覺也在覺悟中。只要這樣做了,才是真正意義的早晚課。

 

兩位大德對於早晚定課有很好的開示,推薦有緣:

2 夢參老和尚:不論你修哪一門功夫,一定要做到不間斷

修行的秘密藏在這【三個字】裡!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聖號,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念一千遍,每天念一千遍,能念到一千天,三年,三年一天不斷,這個就難了。念一千聖號很容易,那你一個小時都不到,但是,你每天能夠不斷念三年,得靠你堅持力量了,經常一打閒岔就把你岔過去了,你有時候就斷了。不要說一千聲,十聲都有時候還斷,忘了,這叫業障。咱們經常說業障業障,當你發一個願,修行的功力做做給忘了,誰讓你忘的?不是你自己想忘,業障。這有默念的金剛念法,不出聲,能夠做到三年,一千天大概是三年吧!你發願一天誦一部地藏經,三年不斷,十年不斷,二十年不斷,那利益更大了。

一般的說,我們出家人,乃至於四眾弟子,這個願力我們是能做得到的,你一天吃完飯幹什麼?一定要了生死,這個就了生死的。第一個信力不夠,沒有這個信心,第二個願力不夠,做做就斷了。假使你發願一個功力,哪管先念一部心經,一千日不斷,一天不斷;或者你一天念十聲阿彌陀佛,十聲不多吧?一千天,一天沒斷過,每天必須念十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恐怕有的人念不了十聲吧?但是他中間斷。這在西藏講密宗時候,中斷魔障最厲害。你念個咒,或者修一個法門,那魔鬼就使你斷,不讓你相續。一斷就完了,斷了得重新再起。斷了之後,你再起,得從你再起那天算,重新另算,以前的都沒有了。修道的時候,最難的不中斷。

我經常跟我們道友說功課不要定太多,太多你做不到,也容易中斷。說我一天念一千聲,就念一千聲阿彌陀佛,時間很短。一千聲好長時間?但是我天天不斷,可就長了,日久才見功力,愈久功力愈大。說一劫兩劫,為什麼修那麼長?他斷了,修修斷了,斷了得重新再開始。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希望我們的道友,不論你修哪一門功夫,一定要做到。做到什麼呢?不間斷。

3 明海法師:那做早晚功課詳細到底什麼好處和意義呢?

先講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做早晚課?

這裡面有些原因是可以非常明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有一些原因不好用語言表達,它要經過實際的體驗來領會。早晚課是出家人在寺院裡修行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我覺得,對出家人的生活來說,早晚課是必要的,必須的。在家學佛的人也可以有自已的早晚課,而且早晚課的時間、內容、方式都可以靈活掌握。

出家人的早晚課一般要在寺院裡面集體做,集體做早晚課在一個團體的生活當中有多種作用。

第一個作用就是可以使人精進。

寺院裡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早課,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我們這裡是四點半,有一些寺院是三點半,夏天可能不覺得怎樣,冬天就非常冷。所以出家人要早起,不能睡懶覺,這對每一位師父都是一個約束。這種約束是通過早課的製度,通過集體課誦的形式形成的,不需要特別地有人去督促。

有一句俗語,“早起的鳥有蟲吃”。那麼早起的人呢?早起的人在心理上有優越感。有時候我們早上起來念完經,吃完飯,天還是黑的,一般很多人還在睡覺呢。春夏天,雖說天亮得早,人們不一定起得早,但我們還是早起,這時能聽見春天的鳥鳴,看到滿天的繁星,能夠感受到大自然,感受到宇宙生命的運行,心理上有一種健康的優越感。這不是傲慢,而是於身心有益的優越感。早晚課能督促我們早起,使我們不懶惰,在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信心,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有時候早起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冬天很冷。你會想再睡一會,再躺一躺,覺得很累。我們的老和尚曾經說過,一聽到打板的時候就應該“騰”一下起來,這才是正確的。你在床上多躺幾秒鐘,幾分鐘,在人生的路上可能就因為這幾秒鐘、幾分鐘,把事情耽誤了。所以在早上起床就體現出精進,體現出生活的態度。抓緊時間,珍惜每一分鐘,在團體中養成自律的、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早晚課的直接作用。

第二點作用是使我們能夠自利利他。

在出家人的生活中,通過做早課晚課,一方面誦經自修,另外一方面也是利他,就是為世界、為眾生祈禱、祈福。現在我們一般不太容易理解,說為別人祈禱,有用嗎?有那種力量存在嗎?在一個比較完整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以宗教的形式在祈禱,比如佛教誦經,念誦咒語。它在無形之中能夠改善人們生活的氛圍,營造另外一種生態。祈禱所念誦的經文和咒語,有其特定的內涵,通過出家人集體的禱告,確實能夠產生超越我們想像的力量。這一點,也有人試圖用科學的方法去證明。其實既使沒有科學的方法來證明,它也是事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知道近代物理學認為一個物質的結構具有波粒二像性。一個事物的存在,普通人多半會注意到它的粒子性。因為粒子的特性是可觸的、可見的,比如說一個個的固體。另外一個特性是它的波動性。一切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而分子又由原子構成,原子由電子,質子構成。這些微粒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我們觀察這個茶几,看起來它是沒有動,可是它內部的電子質子沒有停過,一直都在運動。它們的運動就在環境中形成一種波。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包括人在內,在這個世界中的存在,除了所佔的空間,從微觀粒子這一層面來講,它每時每刻還在向周圍傳達一種波動,一種震動。我們早晚課誦念經就是通過一種聲音,還有每個人的心力,向世界傳播一種波動。這種波動是一種和諧的力量,能給世界帶來吉祥和安寧。

語言的力量也很強大,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三個完全一樣的碗或杯子,裝進條件完全一樣的剛蒸熟的米飯。你每天對第一碗米飯說,“我喜歡你,我謝謝你”;對第二碗米飯說,“我討厭你,笨蛋!”;然後呢,對第三碗米飯不理它,也不罵它,也不讚美它。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現,這三碗米飯出現了不同的情況:被讚美的那碗米飯發酵了,就像釀酒一樣,微微地帶點酸味,帶點香味。每天被罵的那碗發霉了。那個不被理睬,漠然視之的米飯是什麼情況呢?你們想的可能是在發酵和發霉之間,可是事實上,它比發霉更糟糕,它發臭了!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第一,說明人的語言本身有力量。既使你說“我感謝你”不是真心的,沒關係,你就說我感謝你,它同樣能產生正面的力量。語言的這種力量是人類在長時間的集體文化中約定俗成的。在這種習俗的符號裡面,我們看見感謝兩個字就很高興,看見笨蛋就不高興。第二點說明人的心是有力量的。它有一個物質力量,可以改變事物;第三點說明對一個東西最糟糕的態度是不理它。大家想一想,我們從小到大,父母或者老師有時候跟我們說好聽的,有時候也罵我們笨蛋。那麼,老師或是父母以愛心罵我們的時候還是不錯的,最糟糕的是根本就不理我們。一個人如果長期生活在缺乏關心和愛護的環境中,他的生命就會慢慢地枯萎了,生命的活力和快樂也會漸漸地流失。現代的社-會中,憂鬱症,心理疾病越來越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生活的壓力,競爭的壓力很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漠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更主動地去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傳遞出一種樂觀積極的生命訊息,傳遞出一種和諧慰藉的生命波動。

早晚課的誦經祈禱,當然不是罵,它是讚美,是祈福。這種力量是真實存在的。雖然出家人表面上沒有實際做什麼勞動,但是他早晚的課誦,能給世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安寧,帶來吉祥。這是早晚課的第二個作用。

第三個方面就是能夠和其他生命溝通交流。

在早晚課誦時,我們念誦佛菩薩的名號,念誦經文咒語。前面我講到,語言是一種信息,它一方面是表意的,另外一方面也通過文化的認同和集體的約定俗成,傳達一種力量。佛教的一句佛號、菩薩聖號、咒語,所蘊含的力量,比“我喜歡你”,“我感謝你”,要大得多。因為在佛教的世界觀裡,它的時間比現在人類科學能認知把握的歷史要長。我再打一個比喻給大家講一講,比如說你要去大學里辦一件事,如果手上拿著校長親自寫的條子“請各部門,關照某某同學”,那麼你肯定很順利。但是你離開這所大學,到別的地方,比如說到柏林寺吧。還拿著這張條子,來報到、安排住宿,就行不通了。在柏林寺你要找負責的師父幫你安排。那麼我們念佛念菩薩的名號呢,它可不是在一個學校的範圍,在一個寺院的範圍,在一個國度的範圍起作用。它是在整個宇宙,在整個生命存在的範圍跟所有的生命宣告,說觀音菩薩是我師父。觀世音菩薩也好,阿彌陀佛也好,他們是在一個遠遠超出於寺院、學校和國度,在一個無限廣闊的生命世界中,普遍受到大家的尊崇,受到大家認同的一種力量。所以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是皈依,就相當於是向所有的生命宣告阿彌陀佛是我師父,觀世音菩薩是我師父,我是他們的徒弟。這個世界裡不太和諧的、調皮搗蛋的那些生命,馬上恭敬你了,哎,你有什麼事?我們能幫你辦什麼?所以說,念佛號,念菩薩名號,有很大的作用。當然注意啊,這是打比方說的,我的解釋是比較通俗的,而且只是從一個層面,當然遠遠不止我說的這個層面,還有其他的層面。

我們在早晚課還要念經,念咒語。咒語是印度梵文,裡面也有很多佛號,菩薩名號,還有很多內容是我們不能理解的。假如說是佛號,菩薩名號,就相當於說佛菩薩是我師父,但那些不是佛菩薩名號的部分相當於是什麼呢?有一些就像宇宙裡的一種秘密口令。我們一念,啊,所有的門都向我們敞開了。當然所有的門,最重要的是我們心裡的門,都打開了,這是念咒的作用。

第四個是促進健康的作用。

做早晚課,站著念誦,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規矩來進行的。如果方法得當,有利於保持身體的活力和健康。具體的方法下面會詳細講解。

為什麼要做早晚課講完了,現在講怎麼樣做好早晚課。

對各位來說,現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課,有很多不適應。特別是這些咒語,字也看不懂,也聽不懂。首先,你們不要著急去弄懂這些咒語的意思。如果它真有一個簡單的意思,它的力量也許就沒有那麼大了。正是因為它的含義不好用語言直接地詮釋,所以古代人沒有翻譯過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殿的時候,你們站在那兒听就好了。不要著急,放鬆地站著,只把注意力放在耳根上,聽這個聲音。特別是在萬佛樓,那麼多人共同發出的聲音,讓你的身心跟它一起去共鳴,感受在那個環境下產生的那種氛圍,那種震動。短時間內掌握不了功課的營員可以這樣體會一下。

在殿堂裡面,我們站立的姿勢(示範):腳是八字形的,前面兩腳尖相距是八寸,後面兩腳跟是兩寸。身體不太好的人,腳可以稍微站開一點。然後注意你的重心一定要落到腳上。重心落到腳上,全身會放鬆。合掌要適度,兩手不要使勁壓著,但是也不要鬆懈,不要垂下來,也不要頂到嘴上去。眼睛的余光能看到無名指。最重要的是要放鬆肩部,我們一合掌,肩或背容易緊張。

放鬆不是鬆鬆垮垮,它有一個感覺,好像身體中間有一個柱子,感覺整個身體的重量都放在下面去了。這種狀態和打坐的狀態是一樣的,不要鬆懈但是也不要收緊,身體保持自然的姿勢。如果你不放鬆,可以注意腳,腳很重要。腳稍微站開一點,太近了就不容易放鬆。還有一個要點,就是腳趾要有微微抓地的感覺。就像烏龜在地上行動的時候,爪子微微地抓著地。膝蓋不要挺直,微微地放鬆之後,讓它自然直,知到膝蓋是鬆的。我們的重心往下放,最大的障礙就是膝蓋,往下放到膝蓋這裡,你覺得放不下去了。膝蓋放鬆了,重心就放下去了。這個時候你可以閉上眼睛,也可以收攝眼光於鼻端,感覺身體中間像有一個柱子,整個人是掛在柱子上的。其他的部位全都是放鬆的,只是掛在中間一個虛擬的柱子上,整個氣都在那個柱子的中央。上早晚殿的時候,保持這個站姿不要動,除非是儀軌要求動的。因為越動越累,越換姿勢越辛苦。如果你覺得累,就讓它累,讓它自已轉化,自已調整。

在念經的時候,要用逆腹式的呼吸法發聲。什麼叫逆腹式的呼吸法呢?念經要注意換氣,當你念到中間要吸氣的時候,就收縮腹部,使胸部充滿氣。然後你再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腹部又鼓起來了。當念誦發聲的時候,你的聲音是往外走的。那麼體內的氣是往上還是往下呢?是往下沉的。發聲有一個要點,它的力點是在腹部。什麼叫力點哪?比如說我推東西時,力點在我的腳下。那麼當你發聲的時候,你的力點就在腹部,不是在胸部,也不是在喉部,所以喉和胸是放鬆的,使勁的是肚子。這個經念久了,不應是嗓子痛,或者是胸悶,應該是肚子痛。當然肚子痛不是裡面痛,而是肌肉痛,因為它老要收縮換氣。這需要時間訓練,包括說話也是如此。念經的逆腹式呼吸,是符合美聲唱法或是播音的發聲技巧的。聲帶、喉部、胸部都要放鬆,換氣的時候,腹部收緊,出聲的時候,吸的氣往下沉。力點在小腹部。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呢,你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把意念放在腹部就行了。這樣念經才不會累,而且不會因為念得時間長,傷氣傷身體。

再來講講心態。我們念經的時候,可以有很多種心態,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古人說的“隨文入觀”——隨著經文觀想。這需要對經文有一定的理解。比如說做早課的時候,念到“三途八難俱離苦,四恩三有盡沾恩。”你可以觀想,三途八難所有苦惱的眾生都很快樂地離開了苦難,所有於我有恩的人都得到了佛法的利益。念到“國界安寧兵革消”時,觀想整個世界沒有戰爭了,軍隊都放假了,武器都銷毀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隨著經文的意義觀想。另外,也可以不隨著經義來觀想,閉上眼睛或是微閉眼睛,想像念經的嘴像一個探照燈似的放光,照射到四面八方。光是一種波動,一種美好的信息。還有一種方法,你一面放鬆地念經,一面觀想胸部放光,照到四面八方去。照耀的範圍可以十分廣大,在一個無邊無際的宇宙裡面,都閃耀著你所發出去的這種光。

整個天地之間,只有你一個人。念經的聲音在整個宇宙之間迴盪,在虛空中迴盪。每一個音聲的振動,都穿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傳達給所有眾生。當然你們也可以給某一個具體的人祈禱,假如這個人在美國,念經的時候就可以觀想我念經所發出的光明,一直照到美國去了,照耀著他,給他帶來安寧。還有,我們早晚課念經的時候,要能夠返聽。返聽的意思是說,一邊唸經,一邊返聽自已念。只是專心返聽自已的音聲,其他的一切都放下,不管它。用心的方法和技巧根據個人的體會,可以不一樣。這是上早晚課的方法。


你什麼功課都不做,不吉祥!

上淨下界法師

你能夠通過佈施、持戒發起的菩提心,通過忍辱精進讓菩提心增長廣大,你還得要注意,不要讓它產生一種內在的破壞。前面的「退還」是來自外在的順境因緣的刺激,這個破壞是來自於你內心的障礙。

比方說:第一個,散動。一個人發了菩提心,不可以讓自己整天處在一種非常散亂攀緣的階段。就是說,你什麼功課都不做,這對你的菩提心非常不吉祥。如果你長時間活在這種人事的忙碌當中,你的心是散散亂亂的。佛陀說,你這個水沒有一個池塘把它保護起來,水都流失掉了。你內心的能量、念力太薄弱,你很容易失掉菩提心。

所以你不能長時間處在散動的階段。你或多或少要有一點功課:佛號、咒語或者聽經,把這個心攝持攝持。就是這個心你不能老是不管它,你要好好地去調伏它、管管它。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邪慧。這個人在做功課時,要注意自己的邪見顛倒。在《小止觀》裡面講到一個邪慧說,當你在做功課用功時,有時候會起一個顛倒說:哎呀,我為什麼要在這邊拜佛?為什麼在這邊打坐呢?我應該去幹一點實事多好呢。現在那個地方在辦慈善事業,我應該去參與,應該做一些慈善的資糧,而不是在這個地方空心的靜坐、念佛。你自己會產生這個顛倒。智者大師說,你要思考:你現在的定位是在自受用的菩提心。你這個時候不宜有太多的外緣。所以當你生起一個錯誤的念頭,跟你當下的修行不相應的時候,你自己要如實了知,趕快把這個念頭消滅掉,就是不能產生邪見的顛倒。

我們要通過專注跟正知,來對治菩提心的失壞。

在《大乘起信論》講到這個菩提心(整個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諸位受了菩薩戒也知道,你失掉了菩提心,你所有的斷惡、修善、度眾生,只是一個人天的善法;沒有菩提心的攝受引導,你跟無上菩提就不相應。

這個地方,馬鳴菩薩說:菩提心有二種:一種菩提會退;一種菩提心不會退。有些人發了菩提心,他容易退;有些人發了菩提心,不容易退。

原因在哪裡呢?《起信論》上說:如果你的菩提心,是依止事相的因緣所發的菩提心——誒!你看到三寶的莊嚴發菩提心;或者遇到人,有善知識攝受你,你也發菩提心。依止外在的人事因緣,所發的菩提心,在《楞嚴經》說:依止「生滅心」所發的菩提心,這樣的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遇到惡因緣,就產生退轉。

第二種菩提心,它是依止不生滅心,就是說他能夠「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他能夠經常觀察我們這個明瞭的心識——雖然我現在的心有很多很多的煩惱,也缺乏很多很多福德、智慧的莊嚴,在整個菩薩道當中,我還有很多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事業要做。

沒錯!但是,把這些如夢如幻的善惡功能撥開以後,我們發覺到:我們這個明瞭心識的體性是「如」,三世諸佛清淨的本性也是「如」,一如無二如。這個時候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平等思想,開始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就不會退轉。什麼叫不退轉?就是說:所有人的菩提心都退了、都不想行菩薩道了,你還是可以行菩薩道。你不會受外在人事的變化,而退失菩提心。


淨空法師說,念經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知道!

大家在念經的時候,都是一心一意在念經嗎?念經的時候,有沒有在想著別的事情,也就是其他的事情呢?

先說說我本人吧,我念經的時候是什麼樣的。

我念經的時候,有時候會突然想到一件其他的事情,比如,等一下我該吃什麼。前幾天買的快遞,現在到哪裡了,什麼時候會到,發什麼快遞。

這個東西,我好像不該買,感覺又在浪費錢了。

就是有時候讀經時,讀著讀著,就在想別的事情去了。

大家在讀經時,有沒有像我這樣的。那麼,念經時,可以想著其他的事情嗎?剛好,今天在網上,看到了淨空法師,對於念經時,想著其他事情,的一個回答。

淨空法師說,一面讀經,一面又想著事情,等於沒念。

所以念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念經時,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要想著其他的事情。念經時,也要注意理解經文上講的是什麼。

回想了一下我自己,那我經常都是一面讀經,一面想著其他的事情的,那我等於沒念啊!

看來不學習,真的是不知道。所以,念經時,就不要一邊念,一邊想著其他的事情了,一定要改正過來。在念經時,不想著其他的事情。

那念經,我們應該要怎麼念?

淨空法師說,念經時,從頭到尾,不要起一個雜念。你把清淨心,念出來就對了。

如果你一面讀經,一面還有妄念,一面還在想著其他的事情。

那這樣是不行的,會把你的功夫全部都破壞了,等於沒有念。

我們念經,就是在修自己的定力。也就是不能夠有一絲雜念,不能有妄想,要修清淨心。

內心清淨了,智慧也就有了,所以念經,一定要內心清淨,不要有妄想和雜念。

那麼念經沒有了妄想和雜念,我們會得到什麼呢?

沒有了妄想和雜念了,我們就會得到清淨心,以清淨的心去念經,我們就會得到功德。

我們以清淨心念經,念一百遍,念兩百遍,把清淨心念出來,我們念佛有功德。

以清淨心去念,會生發智慧,還有就是,你對於神,就生起了信心,你就明白了。

總之,淨空法師所給我們說的道理,就是在告訴我們。讓我們念經的時候,要以清淨心去念,不要有雜念,不要一邊念經,一邊想著其他的事情。

念經的時候,如果一面在念經,一面在想著其他的事情,等於沒念。

所以,我們念經時,一定要一心一意,不帶雜念。

念經,除了不帶雜念妄想,以清淨心去念。更重要的,也還要去理解經文上所講的是什麼意思。

並且把佛法,實踐落實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把佛法運用出來。

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佗佛!


不明經意是否能誦經

問:請問,我想每天誦念一部經:《普賢行願品》或《無量壽經》。如遇到佛經中的經文意思我還看不明白,我是否要搞明白了,才能誦念此部經書?

大安法師答:搞不明白是正常的。如果一念《普賢行願品》,一念《無量壽經》,你都搞明白了。那你不是凡夫哦!那了不起喲!讀誦經文,你不要去管理解不理解,你用至誠清淨心去誦。誦經千遍,其義自現:那個義理呀,它自然從字里行間當中顯現出來了。這時候是你的真誠心跟這個經典互動所顯出的法義。你非得要搞明白不可,你這個“搞”,就讓你永遠搞不明白。你還有一個“能搞”和“所搞”,搞來搞去搞糊塗。所以不要去搞,是認真去念清楚、聽清楚,就可以了。


關注靈性!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古人講的,三日不讀經,面目可憎,就是臉越長越難看。為什麼呢?因為現在這個網絡報道,各種負面的新聞比較多,然後人我對立,每天吵來吵去的。我們會關注這些,心外去關注,沒有關注自己的內心的起心動念。慢慢就迷失了。

每天唸佛,就是告訴我們靈性上要修的莊嚴一些。地藏經就是也是講生命的東西。而報紙電視新聞都是生活的東西。我們應該多花時間去關注自己的生命,每個人生命品質需要提高。地藏經就顯得很重要,就是回歸到我們的靈性來。靈性裡頭沒有人我是非,只有關注自己,懺悔自己業障,讓生命品質變高一些。

比如作家來講,有的作家越寫作,相貌越莊嚴和慈悲。有的作家,經常關注醜陋的東西,相貌就越來越醜,甚至偏激。所以文學藝術也是一把雙刃劍。好的文學藝術讓人修行,長壽,壞的文學藝術讓自己損陰德嚴重。

知識分子也要唸唸地藏經,不要單純把地藏經理解為好像就是超度,招鬼的。地藏經是生命關懷的經。尤其是現在都是唯物主義教育,對環境破壞嚴重,到處挖山,破壞河流。地藏經告訴我們山有神,河有神,甚至飲食都有神。這對於富貴我們心量有很大作用。我們要如何去莊嚴我們的生命,這才是重要的。

地藏經講到,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具足各種相好莊嚴,所以大長者子見了,就非常法喜,問你是怎麼修的那麼莊嚴,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就說,那是我發願度苦難眾生,所以修的那麼莊嚴。大家要發願救度苦難眾生,這時需要地藏菩薩給與我們力量。

念經配合吃素,可以轉化我們色身的業障。

相好莊嚴,百劫勤修。
關注靈性,莫向外求。


能量的關鍵!念經久了身上就有經的智慧的能量!

作者:福安古觀音書院

能量,一個人念經久了身上就有經的智慧的能量。一個人有定力,就有定的能量。一個人有錢,也有錢財的能量。

身上有能量,做事就有幹勁。沒有能量,做事就非常辛苦。你會感覺到力不從心,就是能量不足。

睡覺是補充能量,吃飯也是,念經也是,包括去佛教名聲去朝拜也是補充能量。總之這些都是能量守恆,你錢拿出去了,其他能量就進來了。

一個人佔有太多物質錢財。那些物質,也會吸他的能量。把他能量吸走,身體就不健康。

斷捨離,就是減少能量的消耗。物質越多,要越不執著,越執著,越消耗能量。

奉獻自己出去,奉獻的越多,能量越足。佔有越多,能量越弱。

多讀金剛經,普門品,所以大乘經典,都可以增加一個人靈性的能量。


修道是修靈性,不是修知識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修道和學知識不一樣。佛法的傳播,是道的傳播,也就是說是靈性的傳達,而不是知識的傳授。知識可以用大腦思維來學。但靈性只能用生命體驗。比如許多西方人來中國、中國的西藏、印度來修道。尋找的是道。他甚至通過種種苦行,閉關,參禪來達到目的。這一點可以給弘法者啟示。

全世界的修道文明中,以中國和印度最為明顯。印度有釋迦牟尼佛,中國有道家,歷來就有修道的傳統。佛教進來後,中國道家和佛家,這兩家有些修行方式上,已經很難區分了。但這兩家的修行方式,仍然受西方人推崇。

相對於佛家和道家,像其它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這些教派。就缺少修行的生命體驗了。那他們在傳法模式上,就很簡單了,就是簡單的知識傳授。你讀完神學院,就可以當傳教士了。但佛家和道家,卻不一樣,他是要修道,不是單單靠知識傳播就好了,而是要有修道的生命體驗。

許多西方人為什麼熱衷於佛教,不是佛教的教理多好,西方人智慧的簡單和粗淺,很難體會佛教的深奧。但他們靈性開發後,就知道,要往佛教走,要往道教走。要記得,這個是靈性的呼喚,不是知識的呼喚。

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因為現在許多人間佛教的弘法者,很容易陷入一個陷阱,用廣大的知識傳播佛法。這個有利,也有弊。利就是大家都知道佛陀了。弊就是佛陀已經越來越遠去了。

比如現在寺院,要是做慈善、放生,講一些人間的好話,大家都看得懂,看得到。但參禪,閉關,閱藏,讀經,這些功德,能看到的,就越來越少了。而且現在社會媒體上,都認為佛教就應該慈善。而佛教的精髓,參禪,閱藏,社會能了解的,就特別少了。所以,真正的佛陀的精髓,涅槃寂靜,清淨的精神,我們往往迷失了。

佛陀代表的是靈性的高度,不是知識的高度。一般學者認為,佛法是一種思想傳播,這是很大錯誤。所以學者教授會把佛法當成思想來研究。像台灣和日本,佛法學術化很嚴重。有些人跑去日本留學回來,就專門搞佛法學術了。這個很危險。要知道,佛法的功德,是要靠修道的功德來綻放的。佛法本來是沒有功德,但你要是修道,把佛法的光芒展放出來,你才是有功德的。

現在有兩個偏,第一個是佛法當成知識來教授,修道人當成學生,靠知識的接受。這個是大偏差。你要切入佛法的靈性的高度,就要有福德。福德夠了,靈性就能開發。以前人剛出家,都要在廟裡做苦力活,在廚房裡幹活,哪有時間給你去看開示。祖師大德教你這樣子做,是讓你培福報。福報夠了,開示你才聽得懂。而不是知識夠了,就開發靈性。以前祖師教弟子,就要修福修慧,慧是什麼?是念經,拜經,閱藏。

太虛大師當年也是閱藏過來,甚至都得天眼通,天耳通。太虛大師本來就是深入經藏,而且有修證體驗的。所以如果要重提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就必須注重深入經藏,尤其是熟讀漢地的佛教,法華,楞嚴,華嚴,金剛經等般若經典。而不是只拿著一個論來學習。也不是變成後來的,只會講一些在做人的道理之類的。而佛教神聖的解脫部分,都消失了。這就很可惜了。

而真正熟讀法華,華嚴,楞嚴這三大部的,少之又少。現在能弘揚這三大部的大德也不多。近代夢參老和尚是其中難得的大德。這三部經講到的,許多都是羅漢,乃至菩薩的生命體驗。簡單的,法華經的藥王菩薩燃身供佛,燒七萬二千歲,怎麼燒的。這也是羅漢生命體驗。楞嚴經講到的,五十陰魔,你不要小看這些境界,你沒有羅漢修行基礎,你根本遇不到,達不到這個境界。

第一,某些人專門弘揚不要夾雜,所以搞的只要念佛就好了。這有好處,可以攝受下根器的人,或者說信佛的市場越來越大。基督教天主教教理很簡單,這樣人就越多。但佛法不是靠人多,佛法的尊貴在於靈性的高度要高。

佛法是代表金字塔的頂端,達摩來中國,就是找一個人,這個人是金字塔頂端的人。他傳的法,也是金字塔的頂端的法。只要一個就夠了。下端的再多,都比不上一個頂端的。所以四十二章經有講,一百個初果羅漢,不如一個二果羅漢。只要有人在頂端,就可以帶領人類的靈性往頂端方向走

佛法到後面越來越簡單,對整個佛法的傳承,是有傷害的。一般人修無量壽經,你教他去唸法華經,他就說,我不要夾雜,不然障礙往生。整個現象也很嚴重。還有些人,弘揚地藏經,把地藏經排到最高,其它都貶低了。這也是不行的。

第二個現象,還有些知識分子,不念經,也不念佛,專門愛好搞佛法知識。這一類比前一類更嚴重了。念佛還能解脫生死。你不念經,不念佛,就靠你搞知識,搞佛法次第,都是大腦思維,你怎麼了生死。學佛學了幾十年,道理也懂很多,但白紙黑字,怎麼了生死呢。

也有些人說,我道理都沒有弄懂,經也看不懂,念了也是白念。他以為佛經就是用來學習,當做知識學習的。這類現象很嚴重。佛經有不可思議的部分,就是消業障的部分,拔除惡業的部分,這就是聖解脫的部分。像民國有許多法師,他們識字也不多,但靠拜經的力量,竟然都懂得佛經,還能當法師。

就像念地藏經,你業障重時,你去唸,一定會昏沉,打瞌睡,念不下去,也不想去。連地藏經念了都有如此感應,你真心修法華,藥師經時,身體反應就更不可思議了。所以佛經不是用你大腦思維來懂得,而是用你生命去體驗的。你生命體驗不同,每次念經感受都不同。

我以前說,不要看太多開示。因為有些知識分子很執著開示,不去修,專門就看開示,道理懂很多,也做不到。沒有用啊。還不如老實念經,你念多了,道理自然就懂了。而且這個懂,還是真地懂,真地能解脫煩惱的。

我想,一個廟有沒有靈氣、道風,看廟裡的閱藏、參禪、打坐、修持、誦經的功夫。這些是佛教的傳統,是精神內涵所在。那些慈善廣大,廟宇輝煌,香火鼎盛,這些還是次要的。佛教是讓人究竟解脫,而不是服務人間人的慾望啊。


要懂得運用時間,抽空來念大乘經典!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人生時間有限,每天時間也有限,還要扣掉吃飯睡覺上廁所,再扣掉工作時間,所以人能真正掌握時間太少了。很少時間內,能抽空來念大乘經典,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

人一生,小時候渾渾噩噩不懂事。懂事後又要成家立業為家庭忙,等到了年紀大了,要念經,眼睛就老眼昏花。所以是難上加難,非常不容易。

要有充足的時間來念經,確實需要取捨,就是強大的自律,然後每天堅持早起,完成功課。

出家人是早上四點起來。因為他們比較早睡,在家人就比較困難。一般晚睡,太早起來休息不夠就沒有體力。所以這時候就要惜福。就是你盡量惜福,用的少,吃的簡單,花錢少。你就有時間來修行。如果不惜福,你看拼命賺錢永遠不夠花。非常可惜。

現在人不缺東西,但是缺知足和惜福。為了顯擺,沒錢也要藉錢買個車。然後去辛苦還貸,然後呢,根本沒時間讀大乘經典,因為物質上要求太高了。

如果物質能降低,尤其是車,還有住宿,平常用品不要那麼高檔,現在人是足夠有時間來學大乘經典的。

所以現在人有些努力是努力,可是真的缺乏智慧。比如一年賺剩下10萬,他買了四十萬的車,等於你四年的辛苦就變成一輛車,然後車還要保養,還要吃油,最後車的結果就是還要報廢掉。所以我覺得太浪費了。有多少本事做多少事情。但現在人就是太飄了,跟西方人學習,貸款混日子。

然後你看網絡上,到處都貸款的那些廣告,本來窮才會是貸款,那個廣告寫的好像貸款非常驕傲,光榮一樣。所以這種提前透支福報的行為,實在是很危險的。

人應該要知道,做這個事情,能保持多久。念大乘經典,你學了生生世世都可以用。所以叫做金剛不壞。那世間福報呢,會壞的。你看有些人有錢,最後變成了乞丐的,這就是會壞。商業如沈萬三,最後福報都會壞,何況普通老百姓。

現在人大凡用的少一些,都會有福報留著。可惜就是用太多了,太浪費了。地球資源都不夠用,所以人應該適當的減少消費,減少慾望。

所有的刺激消費,都是刺激福報減少。人一消費,福報就少了。本來一個東西,包括一張桌子,用個十幾年,甚至用個三代人。那就是一百年,那資源就消耗的少,但看看現在人的衣服,用的,幾乎都是很新就扔了。所以買東西我建議大家去二手市場買。比較有功德,減少浪費。用得少,才有時間修行。

修行人一個最簡單標準,就是吃的少,用的少。用的多,物質多,其實是一種很大的罪過。有的人家裡擺很多古董,花很多錢就是搞這些,單獨有物質,沒有大乘經典的佛法智慧,很可惜。

人念念經,念多了就會惜福,樸素。女人念地藏經多了,不愛化妝,而且氣色又好。這就是節約很多錢,然後自己的骨骼密度增上,身體就好。所以說,大家要把念大乘經典當成第一。


念地藏經,讓你靈性甦醒過來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大家去對比宗教,你會發現,天主教,基督教的傳教徒很熱情,甚至送上門來,叫做送福音。但佛教道教的出家人,似乎就沒有那麼耐心,他就躲在山裡,你去找他,他從來不來找你。有沒有這個感覺。有沒有那個出家人跑到你家來,讓你信佛?沒有,都是你要跑去寺廟,無事不登三寶殿。

為什麼不同,佛教道教都是一種修行,有修行的內在體驗。但天主教和基督教就沒有,他說你信就好,生前做好人,死後到天國。剩下的都不是你的事了。這個情況和目前許多佛教徒倒是有些相似。他們也是生前做好人,死後到極樂。但實話說,這不是修行,這只是你的一種宗教信仰。人都怕死,有個極樂或者天堂可以去,至少心安。但這個思維模式,是識性發達的思維模式,他不是生命體驗模式。

目前也有許多西方人,跑到印度,來中國終南山,學習禪定,學佛修道。這就有些類似於修行了。修行是深層的生命體驗。作為中國人是值得自豪的事情,因為你生命中有修行的基因。上次看一個調查,六小齡童說,他調查發現小孩子喜歡《西遊記》,哪吒,葫蘆娃等動畫片。而且六小齡童演的西遊記,被重播了三千次,破記錄。從這一點看,中國人有修行的基因。你從小就有。

修行是一種靈性生命的體驗,每個人都有的,只是你是醒來了,還是睡著了。如果有因緣,你醒來了,你就會跑去學佛,去修行,沒人叫你去,但你會去。所以佛教不要去拉攏人,你只要有修行,好好辦道,那些人靈性一醒來,他就跑來了,不用你去找他。他自動來找你。道不孤,必有鄰嘛。所以以前的人,要出家,都走路去,走個十天半個月,到了廟,然後出家。廟裡很艱苦,你也呆的下。沒有電視報紙,沒有好吃,還要幹苦力活,做的不好還要挨罵,你也呆的下。為什麼?因為你靈性已經甦醒了。

靈性甦醒的人,他在過靈性的生活。你感受的到嗎?有些人過精神生活,像書法家,作家,這些人窮的要死,靠別人救濟,他還要創造,曹雪芹就是代表。因為他過得是精神生活。當然,如果你常覺得房子不夠大,車不夠好,其實你過物質生活,那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因為你的靈性還在沉睡中。

有個公案,就是窺基大師,他本來是羅漢,玄奘大師去印度時,找到他,讓他去投胎,結果他一投胎,就忘了,有隔陰之迷。因為他福報大,當了公子哥,每天花天酒地。玄奘大師回來後,找到他,要他出家,他不肯。玄奘就讓唐太宗下聖旨讓他出家,他就出家了,不過有個條件,要三車,一車美女,一車酒,一車肉,才出家。等他到了廟裡,一聽到鐘鼓聲,終於清醒,發現自己前輩子是是羅漢,就把三車退了,老實出家。

這個靈性的甦醒,就很關鍵。你要是靈性還在沉睡,你每天都會在沉迷五欲六塵。醒過來後,就發現了,有一種修行的生活。但你要醒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一般人都是醒了又睡著了,師父再一敲打,又醒過來了。對不對。你靈性的力量還不足。

這時念經,做功課,就顯得很重要了。尤其是地藏經。地藏經是你生命的一張藍圖。告訴你人生要怎麼走。這一點很重要。修行要有三個因素,人生,生命,生死。你每天念,他就可以覺醒你的靈性。最起碼的,你不會迷失的那麼嚴重。

修行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覺醒,這個覺醒,就是我為什麼而修行,要如何修。但現在許多人都落入了思維模式了。我修行,為了死後去極樂。因為大家都這麼講,肯定沒有錯。這只是大腦思維模式的問題。如果你只是把修行寄託在死後,那不是真的修行。只是一種盲目的迷信。盲目的迷信,都是屬於大腦層面的。而修行,是要進入靈性生命層面。

真修行,是要體會那種法喜。許多出家人,他都發願下輩子再出家,再來結緣。他是體會到了法喜。但有些人不一樣。他覺得生活很苦,期待死後好一些,到極樂去。凡是覺得很苦的人,這也是業障比較重的,帶著苦相,也感受不了極樂。這時,你念地藏經就顯得很重要了。


念經有什麼好處?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消除八十億萬劫的生死重罪。八十億萬劫,就是人之初,從前世再前世。

只要念經就消除或減輕了所有這些重罪,成為菩薩之後這些重罪都沒有了。

如果一個人念經念得已經像菩薩一樣了,這個人的罪業就基本全消了;如果有人現在還不念經,這個人是根本不想消掉自己的重業。

20150111弟子的開示《管住舌根,遠離禍福》


你靈性的能量都往哪裡跑了?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很多人都有聽過一句話,我們吃飯的百分之九十的能量都用來打妄想了。但妄想是什麼?卻很少人能知道了。以為我念頭少一些,就是沒有妄想。其實不是。楞嚴經講,克制念頭,達到無念,最後變成石頭了。人變成石頭木頭了。所以妄想不是克制念頭。所以這個妄想,必須從藥師法門上來解讀。

像我們人體內有蟲子,各種可見的蟲子,還有細菌,細菌也是儀器下可見的。但這些都不可怕。因為細菌和蟲子,吃的都是食物,外界的五穀和肉。傳統中醫講,稻穀有九蟲,這九種蟲子是看不見的。但因緣成熟時,就會長出來。就像米蟲,它是怎麼出來的。不是米裡面有蟲卵,米蟲是化生的。相當於稻穀裡頭的九蟲無形的蟲,化成了有形的蟲子。要講到這一塊,估計很多人都無法相信了。

可見的蟲子和細菌吃的都是食物。你吃進去的飯,一部分營養都餵給了這些蟲子細菌。但告訴諸位,這不可怕的。最可怕的,不是這類蟲子,而是人體內看不見的蟲子,就是中醫講到的三尸蟲。

上屍蟲在大腦,中屍蟲在胸部,下屍蟲在生殖器官處。這三種蟲,看不見。但他最厲害的,就是吃的不是食物,而是人的元氣,元精。這才是很可怕的。人的元氣和元精都是先天帶來的,用完了就沒了。食物可以後天補充。但元氣元精就無法後天補充。而這類蟲就專門吃人的精氣神。

上屍蟲好珠寶金銀、古董字畫。你有這類貪求,上屍蟲就越多,現在古董字畫、金銀,各種裝飾品很發達,跟上屍蟲多有關。中屍蟲好吃,天下所有的動物都想吃,越吃越陰暗,這類是中屍蟲發達。下屍蟲好男女色欲,所以現在很多圖片越來越露骨,是下屍蟲太多的緣故。

記得,這三類蟲多,還是妄想多的緣故。有些人學佛了,天天去弄那些佛珠好看,把好看的佛像當裝飾品,不要以為這樣子學佛很好,這其實是上屍蟲太多的緣故。一般人都不知道,都以為我在學佛,其實只要搞這些,都是搞妄想。

佛弟子生活安分後,建議大家多誦《法華經》和《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這本經中,有講到一個重要的功德,就是:不貪世樂。這個很難做到。一般人學佛後,福報增長了,就想著更多的享受,車子更好,享受更高級。我見過有些人就這樣子,很努力的念經,求發財,把功德轉移成錢財,是發財了,車子二十萬換成一百萬。其實那樣子沒有意義。

但你要不貪世間的享樂,就要有一定生命境界。這就需要佛經加持,尤其是法華經。念法華經最低的果報,是到兜率天,而且不貪求世間的享受。人間的享受太粗糙了,比起天上的清淨來講,是很污濁的。但人為什麼在污濁中,而不知道濁氣呢,因為他生命境界沒有達到天人果位。

學佛要注重人間,但不執著於人間享受,不要把佛法用來裝點人間的享受。那就錯了。那不過是讓人的三尸蟲增加而已。越享受,越痛苦。這是學佛人要好好點醒的一個問題。

一般三尸蟲過多,你就無法清淨,智慧也無法開發。反而都增長濁氣。人的智慧是來自清淨的身心,身心清淨,沒有污染,智慧就顯現出來了。人為什麼會浮躁,就是三尸蟲多,慾望多而浮躁。一浮躁,智慧就障礙住了。

佛法分,最底層是人天乘,再上去就是聲聞乘,到佛乘。你想想看,到人天乘很不容易,你三尸蟲慾望多,到不了天上的。天人是清淨光明的。最起碼,他不吃肉。這個是最基本的。但你更不能小看聲聞乘,羅漢果位,羅漢是斷欲。所有的世俗享樂的慾望通通斷掉了,包括想去天上享清淨樂的慾望都沒有了,才能稱為羅漢。

人的精氣神很寶貴,尤其是元精和元氣,他是可以開發智慧,用來開發靈性的,但你慾望一來,靈性的光明就被障礙住了。所以,大乘佛經,深刻一點,你就看不懂了。以前人深入經藏,去閱讀大藏經,現在很少了,再深一點看不懂。而看得懂,都是用大腦去懂,不是用靈性去懂。

我們講一個人清靜不清淨,就看三尸蟲,看他的慾望的多少。世俗慾望過重,就無法清淨。不清淨,你身上自然有一股不好的氣息,當然你也聞不到。但羅漢就能聞得到。修神仙的也能聞得到。


每天定功課,要堅持念經!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今天秋分,秋天就真的要來了。秋天秋高氣爽,適合爬山。廈門疫情出不去,那就多念普門品,多閉關了。

修行就要給自己閉關安靜的時間。每天也要堅持念經,好像當成吃飯一樣。早餐不吃就沒營養,所以人人都會吃早餐。那早上不念經,人的靈性也一樣沒營養。所以大家早上要點香念經,當成刷牙洗臉早餐一樣的平常。

修行本來不容易,就好像你現在要吃素不容易一樣。跑到外頭去,吃素又怕吃不飽,這就是人累劫以來的習氣。你看人,很多時間拚命賺錢,然後拚命吃,拚命花。就是這樣子循環。有的人除了賺錢,不知道做什麼,除了上班,沒有班上了,反而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這就是業障,自己時間都安排不了,然後浪費了。

我們要保持自覺,每天堅持念經,掃地,唸佛號,繞佛,爬山,打坐,就是盡量給自己定功課來做。這樣子比較好。

同時早上要早起,早起賺半天。你看四點半起來,念經一個小時,天還沒有亮。有的人睡到九點十點起來,洗漱一下都是中午了。而且早上的時間是天神的時間,最寶貴。晚上是鬼的時間。現在人顛倒了,晚上很晚睡,白天很晚起來,都和鬼一起的頻率了。

早上念經可以增加很多福報,天官天神賜福。早上是天官天神值班時間,要供養也在早上。晚上念經是超度和化解鬼道怨結的。

普門品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可以繞念,跪念,站念,坐著念都可以。最好穿海清念更好。總之多念普門品,保持每天無大災難。

現在廈門疫情嚴重,大廟小廟都關門,我也知道跑到小廟門口來唸唸經。大廟在公園,公園都關門了。所以業力不可思議。大家要多念經,居安思危。念經功德福不唐捐。或者每天定課,多念觀音菩薩聖號,久了就有感應。

念經供養,福不唐捐。
早上祈福,福壽雙全。


人類靈性境界無法超過佛經

福安古觀音閣

念經都要精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或者念經念多了,也容易懂得其中意思,就是大家保持一種文字的敏感性。比如早上起來要念經,或者學生要唸書。最好就是早上時間,天剛亮就起來,去露天念。以前小時候就是這麼念的,現在孩子,很多都起來比較晚,我覺得一個人要有出息,一定要早起,把握早上時間很重要。

早上起來跪著念念普門品,金剛經,每天都保持一種覺知,就有智慧,不會做錯事,不會做沒意義的事情。有個研究說很多行業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比如有些服務行業,再比如售後服務等,很多把問題弄得複雜,增加了社會成本。但是有些行業永遠是有意義的,就是讀書教書,還有學佛。

這個佛經是人類最高的靈性文明的東西,兩千多年來,人類的靈性都沒有辦法超越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或者道德經。也就是人類的所有的智慧,過去未來現在都沒有辦法超越這些經典。所以這些佛經兩千多年沒有變過。哪怕你做人,這輩子要學,下輩子也要學。所以大家多讀佛經,背誦佛經是很重要的。人類無論怎麼發展,靈性就沒辦法超越這些經典,我們只有去學習。

這個佛經和科技不一樣,你看所有科技都在變,但是呢,科技怎麼變,也是有局限性的,好像科技怎麼發達,人還是要吃飯,要拉屎,這說明什麼?就是有個不變的東西。就是人身不變,靈性不變。人的色身不變,人的靈性不變。

當年百丈懷海禪師小時候進寺廟,看到佛像,問家人是什麼,家人說,是佛。百丈禪師說,原來佛和人長得一樣,都是兩個眼睛兩個鼻孔一個嘴,我也要做佛。這個故事就是說明了靈性的覺醒的部分。大家多念經,越多越好。


消業障,是消靈性的業障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修行人要有一雙慧眼,才不會被文字迷惑。尤其是的禪宗的文字。你看禪宗說,不立文字,不以文字開悟。結果你去看,中國佛教史上,留下文字最多的,開示錄,開悟的詩歌等,卻是禪宗的門人留下最多。禪宗說,要超越時空,不著一相,山河大地都是一禪床。

結果你去看,你會發現,天下名山,風水好的地方,全部是禪宗寺院佔據了。再一個,禪宗說,這個色身是臭皮囊,不要太看重它,死了就扔了。結果你去看,禪宗人確是最為註重養生,晚上九點前要睡覺,三點起床,要打坐,誦經。這些都很有助於身體的調節。

禪宗說,每個人都能成佛,你再看,禪宗人的門檻是最高的。知見還要正確,不僅要有身體素質,還有心理素質,同時還要有很高的悟性,才能開悟。禪宗說,你不要著迷於經文,但禪宗人拜經,念經,背經,寫經,卻是最多的。這些,大家都要去好好參。

不要一聽到別人說,你修行到哪裡都可以修,在家出家都可以。我們不要以為,這個是真理。那是用來哄居士的。也不要一說起居士有成就,就把維摩居士給扛出來。那個是來居士自己哄自己的。也不要聽說,不要到處去參學,老實的在家安心念一句佛號,才是修行。這也是用來哄老年人的。

禪宗的興盛,是在唐朝。我們講江湖,江西和湖南,這兩個地方禪風最盛行,開悟的人特別多。大家都會到這兩個地方去參學,叫做走江湖。沒有走過江湖,就是沒有見過世面。叢林就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大的叢林,可以住千人,五百人以上。像鼓山湧泉寺,就有兩口千僧鍋。

想要去行腳,就要具足三個品質。第一個,身體要好,古代行腳,遇到刮風下雨,沒有飯吃,而且要跋山涉水,沒有一雙好腿子,那是不行。第二,要有堅強的意志,行腳會遇到很多困難,沒有飯吃,遇到壞人,不小心生病,死了就死了,不像現在可以打電話。

中國地大物博,沒有堅強的意志是不行的。第三,肚子裡要有墨水,要有學識,行腳不是玩,而是去參訪善知識,帶著疑問去。善知識見到你,也要先考考你,試探一下你的境界。這就是後來的機鋒。你有這個境界,善知識才願意教你。你是一竅不通,那佛出世,也無可奈何,只好勸你去念佛消業障。

去真正大叢林,歷史悠久的,真是靈氣。人要修行,就要在有道的地方,有靈氣的地方去修。畢竟我們現在還是凡夫。我去過雲居山,禪堂呆過一柱香,發現真的不一樣。出過祖師的地方,就有那個場,你自然就被攝受。後來去拜虛雲老和尚的捨利塔,就安靜的拜下去,真感覺彷彿老和尚在我面前接受我的頂禮。那個感覺真不同。你到了,內心自然就安詳下來。

年輕人,有時候多念經,消業障,祖師的道場要去一去,一來種種善根,二來道場能量就特別不同。不要一談到能量,大家都說是著相。畢竟人是宇宙中,色身會受到宇宙的影響。像南華寺,當年日軍來轟炸南華寺,扔了幾顆炸彈,在寺外的都爆炸了,在裡面的都沒有爆炸。這怎麼解釋。

前幾年還挖出一些。凡是聖賢待過的地方,都有他的餘威。我們到支提山,支提山是天冠菩薩道場,也是華嚴經的道場,特別顯得心量的富貴。雖然很古樸,但他的氣場就很能攝受人。讓你覺得世人的享受,是很低俗。這時清淨心就容易生起。

消業障,消的不僅是身體災難。身體的災難不算業障。要消的是靈性的災難。人很自私,執著五欲時,執著享受,這時就是痛苦。不是發一些財,身體健康就沒有痛苦了。靈性被蒙蔽了,才是最大的災難。我們應該有這個覺醒,就是靈性要甦醒,我要怎麼活,更有價值?不是吃飽了就好了。像禪宗祖師,為什麼有這個魄力,函蓋乾坤,一口吸盡西江水。這就是他們靈性已經完全的覺醒。


佛經每個字都有護法神

每天早上起來念普門品和金剛經,越念越多越好。同時呢,一部經念久了,怕成慣性,就換另一部。佛經是天人所傳,本身的文字就具足很大加持力。有個故事,有個人不相信佛經,一個字都不願意寫。有一天,別人花錢給他寫法華經,他就想提筆寫了一個字,就高傲的放下,不寫了。死後落入地獄,就跑來一個護法神,來把他拉出來。他問護法你是誰,護法神說,是法華經的你寫的一個字。我剛好是那個字的護法。法華經每個字都有護法神多少字就有多少護法神。這個公案就是告訴我們法華經的殊勝。

佛經每個字都有力量。我們每天都需要恭敬的念,人的貪念就會減少。貪念減少後,惡業就少了,你看人的惡業,都是貪圖色身感受。為了一口好吃的,殺掉動物生命。可是你說人家吃素的,也是好好的,長壽,為什麼一定吃肉呢。就是人色身污濁。吃肉又貴,為了吃肉,就要拼命賺錢。賺來的錢多少都為了吃進去了。這就是比較可憐的。

但是學佛後,就會好很多。吃的簡單,用的簡單,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賺錢給吃飯享受,就有精神和時間用來修行,提高靈性。大家勤努力。人間很多苦難,都是自作自受。如果不殺生,就不會生病。不生病,就不會花大錢。不花大錢,就不用拿命拼命一樣賺。不用賺錢,就可以用來培養人的情操靈性。靈性高了,就可以念經減少消費。所以根源,就是人能念經吃素,人間少很多災難。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貧窮不可怕,因為上天有好生之德。可怕是人造惡業,貧窮不一定造惡業,而是人靈性缺失才會造惡業。如果貧窮造惡業,富貴了就不會造了。相反,不是的。造業是人的靈性問題,不是貧窮富貴的問題。人是需要教化。提高靈性,人皆精進。


念經好比掃盲

大家每天讀經,讀書都很好。經是最好的書,可以讓人開智慧,很多事情不懂得,念經後,突然明白了。有些做錯,暫時覺察不到,但念經後,就知道自己錯了。知道那些話不能說,那些事情不能做,知道要做什麼事情。這就是開智慧。三日不念經,面目可憎。為什麼,就是三天不念經,我們沒辦法覺察自己念頭的對錯,不知道自己錯了,又起貪嗔癡,然後臉就難看了。身體就有病了,這就是不念經的後果。

念經後,會慢慢懂得那些事情不能做。包括吃肉不好,喝酒不好,浪費不好,閒談不好,念經後很多不懂得事情居然明白。也懂得怎麼做人和處事,甚至懂得怎麼教育孩子。比如網絡上很多新聞,一般人看不到真相,反正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但是念經後,就知道一些真相,就是開智慧的原因。比如網絡上大家都認為對的東西不一定是對的,但這也需要智慧。最近都在倡導大家讀唐詩,尤其給小孩讀,教育下一代,要有很好的審美觀,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中國的詩就夠大家念了。

念詩也好念經也好,大家都要努力,當成訓練記憶力的每天功課。我說過,一個家族出現一個知識分子,起碼要好幾代人的努力培養才可以。這裡頭,一切的財富都應該培養孩子成人格健全的有用的人。讀經是一種掃盲。可以從地藏經,普門品開始,就是背誦,不要功利心太強。當然佛經有很多世俗功德,但是呢不要被卡住,應該要以欣賞和學習知識提升靈性的角度來學。不僅讀經,讀詩,讀對聯,還有學習書法字體,這也是很重要的。要知道,中國以前農村是很窮的,很多真正大字不識一個,佛經念不了的。現在雖然識幾個字,但是佛經也不一定能念得下。包括有些大學生,上班後你讓他學佛念經,他不一定能念得下,也許他看電視故事可以,但是佛經就不一定。這需要修行的善根。

中國很多影響力很大的士大夫,或者學者,都是很清貧的過一輩子的。比如宋朝的范仲淹,影響力很大,他就是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知識分子。他也是很窮,以前小時候都在廟裡讀書的。後來當官了,也是很窮,幾乎有錢就布施了。那現在那些學者,大家,很多研究學問,也是躲進小屋子,過貧窮日子,但是他們的學問卻對人們產生深遠影響。修行也一樣的,也是一樣過清貧簡單的日子。貧也不是窮,窮是窮途末路,就是山窮水盡。貧就是人格上簡單樸素,好像說貧僧,貧道,沒有說窮僧窮道一樣。大家多念經,豐富自己的腦袋的境界。


精神內斂是修復身心很好的方法

福安古觀音閣

現在人精氣神消耗太厲害,南懷瑾有講過一個精神內斂的方法:比如你去看花時,不讓精神往花上走,而是讓花的精神自然進入你的眼睛。久了你眼睛也不會壞。我想,耳朵也一樣,讓聲音自然進入你耳朵就好。

我發現近視的人,都有個特徵,看不清楚,然後拼命看,久了眼睛就越來越近視了。看不清楚也不要緊張,這個世界花花綠綠的,都是這樣,有什麼好看的。眼睛要放鬆,久了你眼睛就不會壞。精神內斂是養生的一大哲學。

我發現南傳佛教的數吸觀,這個對調整身體,確實有很大作用。關注呼吸確實能防止精神外洩。我想,其實修行人他懂得精神內斂,所以他消耗的能量也不多。吃素更容易讓身體平和下來。但現在很糟糕,尤其是電腦電視,還有收音機,這些實在很消耗精氣神。人的精神往電視上投射一天,消耗的能量特別大。

就像許多人有感覺,歪在沙發上看電視一點,肯定比幹活還累。說到座椅,發現現在人喜歡坐沙發,睡軟床,蓋軟被,這對身體都是有損傷。以前人坐椅子,正襟危坐,對調整身體氣血有很大作用。所以不管老人小孩都不適合睡軟的。

所以許多東西好看,不一定科學。楞嚴經說,人的六根就是六賊。從養生學上,確實如此。你眼睛看多了,眼睛就近視,耳朵聽多了,耳朵就失靈。其實精氣神都是被六根給搶劫了。我們都不知道,所以,防止六根放逸。


淨空法師: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可憎

摘自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53集(淨空法師) 

科學家希望地球總人口百分之一平方根,大概是八千人,八千人真正會了,會念了,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能拯救地球的危機。我們淨宗同學誰肯發心做八千人之一,拯救地球?這要大慈悲心,大智慧、大慈悲才能做到。你做這些好事,人家不了解你,甚至於還羞辱你,批評你在搞迷信。我們不搞,這個地球會壞掉,世界末日真正來了。我們救了他們,他們不感恩,還得糟蹋你,要不要救?要救。為什麼?我們在太空當中同乘一條船,你知道嗎?我們不救,同歸於盡。換句話說,別人無論用什麼方式侮辱我、陷害我,我還是要干,我還是要救他,這是菩薩行。人家罵我們不是人,真的我們是菩薩不是人,為什麼?人做不到,人都自私自利;只有菩薩沒有自私自利,菩薩捨己為人。為什麼叫捨己為人?菩薩可以走,可以回到極樂世界,可以游化十方佛剎,為什麼要在地球?看到這邊眾生太苦了。沒看到無所謂,看到能不幫助他嗎?哪有這種道理?無論他做什麼惡業,菩薩知道他本來是佛,他本性本善,為什麼變壞?是他學壞了,受環境的污染。今天地球是個大染缸,種種不善它統統具足,在這個染缸裡能不被染污那是聖人,那是佛菩薩,那不叫凡夫。  

我們很幸運,年輕的時候遇到真正善知識,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我們能夠這一生保持而不被染污,只是一個方法:每天不離開經教。我現在學了六十年,如果我一個星期離開經教,我自己感覺得我沒有把握,我會被染污。你就知道這環境染污的力量有多大,有多可怕,中國古人所謂「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可憎」,這變樣子了。聖賢書要天天讀,一個星期不讀真的靠不住!於是我們就了解了,不要去責怪別人,本來學佛學得不錯,學了十幾二十多年,忽然變了,背離佛法,墮落到三途了。有些人看到這奇怪,這佛法不靈。不是的,不是佛法不靈,他前面一段時間他認真學習,天天讀經,天天念佛。以後遇到緣,他去操作現前的行業,現前行業為什麼?賺錢。從前是把佛放在頭頂上,現在是把鈔票放在頭頂上,不一樣了,他就變心,就這麼回事情。我們要了解,我們要認清楚。他有沒有做錯?不能說他做錯,現在的世界確實是把金錢擺在第一位,佛法擺在最末後,有沒有無所謂,只顧眼前,不顧身後。真正契入佛法,真正嘗到法味,這個人有前後眼,他能看到過去,也能看到未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天都不能離開佛法,誰教我們的?十方諸佛如來。你看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哪一天不講學,哪一天不念佛!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他哪一天不接引眾生,哪一天不講經說法!

他們為我們示現的,真的,「道也者,須臾不可離也」,一分一秒都沒有離開,這叫如來,這叫妙覺。他做出來讓我們看,讓我們體會,讓我們學習,會學的人效果卓著,也給大眾做好榜樣。不會學習的人,墮落三途,他還得受苦報,為什麼?業障習氣很重到惡道去消業障。所以你是真明白,搞清楚了,惡道不是壞地方,我們宿世今生造作這些惡業,惡業不消除,你不能成佛道,見思煩惱不斷不能出六道輪回。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消業障,還是要斷煩惱,只是換一個環境,換一個修學的環境。我們在娑婆世界、在他方世界,無量劫來造作這些業障,到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消法?業債怎麼還法?到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親近佛陀,你沒有離開阿彌陀佛,怎樣還眾生的業債?眾生有感你就有應。你雖然煩惱習氣沒斷,你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是阿惟越致菩薩,所以你有能力在十法界任何一法界裡面,你能幫助有緣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種消除業障的方法,還債的方法跟在娑婆世界迥然不同,不是不還,不是不報,報的方式不一樣,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真正你無始劫來這些業債都還完、還清了,給諸位說,你真的是阿惟越致菩薩,你在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

關注靈性!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


「業障」重的人,通常有這5大習氣

所謂「業障」,其實就是人因造惡業而遭受的果報、障礙。「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不要在倒霉的時候怨天尤人,世上沒有委屈,只有因果。「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大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難免會因為自身惡的習氣而犯下過錯、造業生障礙。業障現前,要及時懺悔,並改過遷善、斷惡修善,修「戒定慧」、滅「貪嗔痴」,才能消業增福。

要想改變自身的命運,就要學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念頭,改掉自身的惡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好的德行才能承載好的人生,德行不夠,福報不具足,很難實現人生的突破。我們常講「莫向外求」,不要向外尋求改變命運的力量,而應該向內修,修清淨心、利他心,放下我執、煩惱,好的心態決定好的人生。「業障」重的人,通常有這5大惡習,盡量改掉!

一、喜歡抱怨,負能量重

不要整天怨天尤人,越抱怨,往往福越薄。心情不好,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氣場與運勢,整天抱怨的人,好運也會繞道走。誰都不喜歡一個滿身負能量的人,你帶給人正能量,是互相成就;你帶給人負能量,是彼此損耗。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越是牢騷滿腹,越是更多障礙。你之所以感到不順,是因為你內心的能量太弱,承載不起更多福德。「一切唯心造」,心順了,境隨心轉,一切也自會峰迴路轉、否極泰來了。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人,心開朗,再大的障礙也會變小。內心郁結,身心皆不利。

二、愛較真、格局窄,心量小

老話常說「量大福大」,就是說人呀,要有包容心,要學會忍耐與寬容,不要事事錙銖必較。太小氣的人,走不出一條寬闊大道。心眼太小,別人說句難聽的話就和人急眼,這樣格局太小,也難成什麼大器。

該認真時認真,該糊塗時糊塗,要學會「大智若愚」,不在小事上較真,理解他人,也是放過自己。「大度能容、開口常笑」是難得的氣量和胸襟。

三、貪婪自私,太過刻薄

人生真正的價值不應該是一貫的索取,而應是佈施、是捨。「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越發心佈施,越能修福德。凡事只想著利己、自私自利,甚至損人不利己,都容易消耗福報、增長業障。

「佈施」被稱為「六度波羅蜜」之首,是幫助增長福報最快的助緣之一,能夠發心利益他人,看似利人,實則利己,所修的福報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所以,吃虧不會虧,佔便宜佔不到便宜,贏得微利、失了大貴。

四、傲慢自大、不知敬畏

做人要謙卑,要有敬畏心,不要自視甚高、夜郎自大。真正有能耐、有本事的人往往都很低調、含蓄,往往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到處張揚炫耀。人越缺什麼,越喜歡炫耀什麼,這不是什麼好跡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越恭敬別人的人,越容易受到他人恭敬。越自大的人,也往往越無知,深陷囹圄而不自知。

五、心不清淨,雜念多

「六根清淨方為道」,身心清淨安定,自可消百業、福慧增長。人之所以煩惱重、多不順,多是因為心中念頭不淨,雜念、妄想、罣礙太多。「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能心無罣礙、事不執著,也是消除業障、增長福報。萬緣放下、懂得隨緣,人生也是在慢慢變好。


少為自己想,才能消業障

虛雲老和尚

我們講要親近善知識,但個人福德,因緣不同,他感應的善知識也不同。佛說九乘法,每個法門都根據不同的根器。剛學佛時,我們會想著哪個菩薩比較靈,道場比較感應,就趕緊去求。求什麼呢,求財富,求世間的福報。但如果真的修行了,就應該改變想法,那裡有困難,有需要,我應該盡力去幫助,護持。關於祖師託夢的事情,歷代都有。但祖師託夢都給託給那些荷擔如來家業的人。虛雲老和尚在鼓山時,曾經三次夢見六祖託夢,說叫他回去。那時老和尚已經九十多歲了。他想,自己陽壽已盡了,六祖召他回去。沒想到過了半個月,廣東打來電報,說南華寺目前無人住持,已經淪為農場,該去重興一下。才知道六祖讓他回去重興南華寺。南華寺放了三尊肉身,一尊是六祖,一尊是憨山大師,就是寫醒世歌的,還有是丹田禪師。老和尚就去把南華寺給興旺起來。歷代佛法能興旺,靠的都是有擔當的祖師給建設起來。佛教歷來遭受劫難也不少,三武一宗,最近的文革,也是災難。但現在能興旺,靠的還是這些老和尚。這些祖師,是值得我們每天都去膜拜的。佛靠人來弘揚,如果沒有人,佛就是雕塑而已,能起作用的還是人。我們到每個道場,都很認真供養僧人,讓他們能弘揚佛法。首先要感恩僧寶。老和尚一輩子建的都是大叢林。大叢林是培養僧才的地方。以前的僧人,出家後也沒有佛學院讀書,那就去大叢林。冬天參禪打坐,夏天就去參學,結夏安居,一起學習。保留了佛教的傳統。你到每個寺院看,早晚課都是一樣,起居生活也是一樣,這都是祖師努力的結果。可以說,如果佛教沒有禪宗門人的努力,估計佛教也早就沒落了。那些祖師,從沒有為自己想過,結果他們成就了。那凡夫呢,天天為自己想,也是凡夫。

老和尚建設道場,培養僧人,最希望的是後人都能把茅棚蓋。到一方都能頂天立地,做人天師表。記得啊,是做人天師表,不是說自己了生死就好,自己無災無難就好。宣化上人去美國前,老和尚知道他一去就回不來了,就叮囑他,要為釋迦老子爭光。老和尚一輩子,受苦受難,就是想要為釋迦老子爭光。天道永遠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收穫多少。很多居士修行,很努力,自己躲起來,天天拜佛拜懺,然後一心求往生。這個方法,我覺得有待討論。你躲起來修,哪怕證果,還是羅漢托空缽。頂多是聲聞緣覺,自了漢而已。你想要從佛法中得到利益,首先一定就是豁出去,為佛教去付出。不要想著自己一點的福報,你就得到了福報。有的人很執著,說什麼增加福報最快,或者消業障最快,就拼命做。也不管別人是否真的需要,自己儘管去做。一個東西,太過了就是災難。真正長福報,消業障,就是拼命為三寶付出,為別人付出,自己業障就笑了。什麼是業障,為自己想的多就是業障。人痛苦,都是因為為自己想得多的緣故。天道不虧人。世俗人來拜拜佛,求平安,是一種善根。如果想要得到更大的利益,那就是努力去付出。有人說,我要是都付出了,我家人怎麼辦,父母生病怎麼辦?如果真心修行,為三寶付出,你的父母,親人,以你修行的功德,他們都會很好,而且越來越好。但做到的人,不多。正因為不多,才顯得道的尊貴。我沒有什麼修行,我心是很向著三寶,我不求享受,而且我發願一輩子都做佛事報答佛恩。所以我父母有危難,自己有危難,我很相信觀音菩薩會幫我一把。小災難,做消業想。大災難,菩薩會幫我度過。死了,下輩子再來過。也因此我從不擔心父母。諸位師兄很努力布施齋僧,福報心量都比我大,大家應該要比我更有信心。佛也不會虧待任何人。善惡若無報,天地必有私啊。我們應該要很幸運,很有信心。


懺悔消業障

釋慧澄講述 釋錄法記錄

書上說:「由破我、我所執故,煩惱、苦皆正寂滅……乃名涅槃寂靜。」可見修道的重點在斷煩惱,不是在滅罪業。已經造了的舊業是既成的事實,滅不了的。可是,各位平時講「懺悔消業障」的時候,都作些什麼想法呢?是不是認為就是「透過禮拜懺悔可以消災解厄或消減重苦業報」的意思呢?這是因為對「業障」的認知有所偏差的緣故。

何謂「業障」?所謂業障,是因為我人有生死業,有種種的善、惡業報,這些業報會障礙我們修行。我並不是否定懺悔可以消業障。真誠求懺悔一定可以消業障。可是,生病會障礙修行,不好的環境因緣或者太好的環境因緣……都很可能會障礙修行。舉個例子來說:一個道場很窮,大夥兒三餐只能湊合著維生,除此以外別無所有。有人會因此起煩惱。生活艱困表示他的福報不足,因為福報不足起煩惱,那就障道了,障他修道。然而同樣的環境裏,也有人覺得可以養命就好,有命就可以修行,所以甘之如飴,毫無障礙。因此,因為三界六道的業報,而起障道因緣的話,這才叫業障。如果不修道,就沒有業障可談;至於所遭遇的種種苦難,那都是業報,不是業障。

因各種苦、樂業報所引起障礙修道的情形,都稱為業障。業障是可以透過懺悔消除的,但業報就絕無可能,因為「因果不爽」!種種業因,都自有它的果報,只是時機因緣成熟與否的問題而已,即使成聖,也是一樣。大家想想,過去是不是都是懺悔消業報的?不懂的人,拜懺都是希望求平安,求順利,甚至於求功名利祿。經常聽到佛弟子,動不動就告訴人:「你業障深重!要多拜懺,求懺悔,才會早日康復……。」這就是因為不明白業障的定義。分段生死未了的菩薩,一樣要隨緣了舊業。因此,面對業報,就是聖者也不能免。但是他們能重報輕受,因為他的福德海廣大的關係。有一個比喻說:菩薩的福德如海,裏面有很多功德水,他那未了的罪報就像一把鹽一樣,把那一把鹽撒入無邊的功德水裏,一點也改變不了這水的味道。但是,如果你的福德水就只像這一杯水那麼多,這一把鹽撒下去,你喝喝看,喝不喝得了?恐怕要吃不了兜著走,會被這個苦報磨得團團轉呢!所以,聖者一樣要隨緣了舊業,過去所有業都要了,將來成佛,他的國土才能清淨。

沒有懺悔可以消業的事!總之,這點一定要清楚。至於懺悔消業障,那一定可以。所以學佛人要多求懺悔,向諸佛菩薩祈禱:當這些苦、樂報來的時候,希望自己有足夠的心力承擔,不會因此而障礙修行,退道心,希望佛菩薩與龍天護法慈愍加護。

所謂定業不可轉,該受的一定要受。常人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來的就一定會來,怎麼來都沒關係,只要不障礙修道就好。有人生病照常能打坐,只要不是病得很重,還動得了,他還是用心力憶念佛法,憶念聖號,憶念三寶的殊勝功德,甚至於憶念悲苦眾生而不敢一刻自我放逸。這樣的人肉體雖病,心沒有病,不為病苦所障。有的人心力脆弱,稍有點病苦就沒莫奈何了,障道因緣——業障較重。還有一種人,一病起來就起煩惱,亂發脾氣,到處兇人,自惱惱他,平素的修養都不知跑哪兒去了?這也是業障。除了罪苦業報會障道以外,善業福報也照樣可以障人修道。因為凡夫的我們,很容易在順境中忘失初衷,不知不覺的得意忘形,隨境而轉,甚至於錯覺自己很怎麼樣了……這樣的障道因緣比因罪苦逆緣所起的障道因緣更不易察覺。因此,學佛人平時要多拜懺,真心求懺悔。不一定要照著《水懺》、《梁皇寶懺》……那些大部頭的懺本去拜。因為這種懺悔法會總須有它的因緣才有。我們平時早晚只須要簡單的依「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樣四句偈一禮拜的,發自內心真誠懺悔,也就可以了。引導信徒禮懺,也應該從這些角度去做。善信來到佛門,是要學出世間法的,不是來消災解厄的,更何況連佛都沒辦法幫人消什麼災解什麼厄。否則,當年的五百釋迦族童男女,就不會在目犍連的缽中化成血水。消災祈福是一般民間信仰的東西,我們不要誤導信徒往那個路上走去。舉辦任何拜懺法會都好,要讓信眾知道懺悔消業障的真正意義才是。佛從不說懺悔可以消罪業,佛法的根基立於因果軌則上,如果懺悔真能消業報的話,是否會有鼓勵為惡的危險?佛法的根本是不是要動搖了呢?各位好好的想想吧!


宣化上人開示:如何消業障、菩提道上一帆風順

學佛多年為何很多事一直不順

祭拜祖先時,必須觀想自己引領來受供的祖先及冤親債主一起拜佛、誦經、念咒,並加以施食甘露水及法食,這樣超抜祖先或冤親債主的功德最大,我們要打從心底就懷著一顆與業障或冤親債主和解之心,因此若欲懺悔消業,自己的「誠心」最重要,如果你參加超渡法會,捐錢了事,一點誠心都沒有,那功德是很有限的。

只有發自內心真誠真意的懺悔,才能轉化為殊勝又強大的功德力,才會得佛菩蕯之保佑與加持,而你身邊的業障才會得到最大的功德力,因而超抜解脫苦海,當我們專心誦念佛號時,這些惡靈就不敢靠近,每次看到夫妻吵架,雙方幾乎都失去了理智,不論是男或女,似乎很容易被對方所講出來的每句話給刺傷或激怒,而且雙方心念中的瞋恨心是越吵越兇,瞋心怒火越大,體內的「嗔毒」在雙方爭吵之中激盪奔流與加溫,最後雙方總覺得頭腦昏昏的,可是不知道是什麼力量在牽引著彼此的怒火。

其實這就是「業力」,是夫妻前世相欠債,所以你要冷靜,攝受自己的六根、六識,一心念佛,並起「慈悲」想,

想想雙方都很可憐,都是苦難的眾生,不然如 果你體內五毒並起,瞋毒攻心,就算你施展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也沒用,也可以說,你的前世或今生業障,正透過對方,向你討債,說到我們佛教徒,最好夫妻都有佛緣,一起共修佛法,否則俗業的障礙是很大的,「俗業」是什麼呢?

俗業是貪、瞋、癡、慢、疑五毒。它使我們流浪生死往無常火宅中墮落。而信仰修持正信的 佛法是生命自覺的開始,更是我們出離生死火海的寶筏,所以俗業之所在即是冤親債主聚集之地,故冤親債主當然不喜歡你修佛法了生死,尤其是夫妻吵起架來雙方都互相怨恨及指責對方之不是,且常失去理智,到了被嗔毒牽著鼻子跑的地步,這時你就要小心,應猛然覺醒念念佛號,心中覺照一下,眼前是你的丈夫(或妻子)在跟你吵架嗎?不是的,其實是你的宿世冤仇,那無形的「冤親債主」在你夫妻身邊,想借刀使力,透過另一方的力量向你報仇,最好你們互相殘殺,兩敗俱傷。

如果你確實感覺自己的業障重,災禍、病痛連連,真的很苦惱,這時該怎麼辦呢?到底有沒有辦法改善呢?有的,而且不僅有,消災、改命的方法還真不少呢?從古至今改運成功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但其關鍵要如理如法,也就是觀念要正確,而且方法要正確,否則問題不僅無法解決,反而還會惹來更大的麻煩呢?

「那我到底該怎麼辦呢?」懺悔!而且要懂得懺悔,努力去做,才能真正消業障,遠離苦難,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我們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我們宿世造業所感召的果報,完全是自作自受,除非自己肯至心懺悔,努力改善,否則誰也救不了我們,但一般人不懂得這些命運苦難的原因。

因此一旦發生災禍,多半是在驚惶失措中到 處求神問卜、祭煞、改運,結果好一點的,遇到了正神幫忙,多少化解了這些災難,於是問題解決之後,仍然我行我素,廣造諸惡業,等到災難又爆發了,再去求神祭改一番,如此層出不窮,煩不勝煩。

而有些運勢真的「衰」透了的人,不小心找到陰廟(這時代大街小巷特別多)求鬼靈(大力鬼神)以「不當方法」,硬生生把冤親債主給趕走逼跑,表面上問題好像解決了,卻留下無窮的後遺症,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用「大鬼趕小鬼」的方式,萬一你跟這家神壇道宮(邪神)在還願時做得不夠,惹來這些陰神不快,小心你家裡因此就要雞犬不寧了。

至於你的冤親債主,過去世中被你殺害或吞食,心中早對你痛恨入骨,只想找你報仇洩恨,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你,你不慬不懂得真心懺悔,反而去廟裡請求大力鬼神把牠趕跑,你說這不是業上加業嗎?

你雖有心想和冤親債主解冤結,卻因不懂得真正懺悔的原理和方法,結果越懺越「悔」!

更有不少人,雖然有此大福報,從民間信仰找到了正信佛法,但同樣是念佛,拜懺、誦經,為什麼有人消業障免難的效果非常好,而有人修得很辛苦,卻效果不彰呢?

因此我們如果真的想解決問題,就要掌握住機會懺悔消業障。那就要站在(冤親債主)的角度去看,真正體諒人家冤親債主心裡那種痛、那種怨,進而想辦法彌補人家。否則冤親債主不領情,不肯善罷甘休,你的懺悔努力當然沒有好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供養了很多錢給寺廟,或者每天修了很多佛法,千辛萬苦的做了那麼多,但其內心並不相應,只是存著花錢消災了事,或者趕快把多少部經拜完, 念完的心態,以為這樣就有足夠的功德來迴向,沖銷自己的宿業,殊不知,你在遇到這些麻煩事時,心裡不慬不懂得反省過去的錯誤,反而處處還表現得不耐煩,怨東怨西,拜懺時也只是心存趕快把問題解決掉的敷衍心態,你如此惹來原本對你已經很恨很氣的冤親債主,這時心裡更加不爽,你說你的懺悔會有好結果嗎?

也有人心裡會很納悶:「我都有這個誠心與冤親債主和解了,為什麼牠還不放過我,反而越拜懺,越修佛法,障礙越多了?」

「為什麼我虔誠地懺悔修法這麼久了,問題還沒有解決呢?」

你想想看,如果我們的冤親債主們過去被我們砍得到處都是傷,痛苦難耐,這時牠們已經完全喪失理性,一 心一意只想找仇家報仇,你說,就憑我們嘴巴要與牠們和解,牠們身上的劇痛與內心的血海深仇,就能從此一筆勾銷了嗎?當然不可能,面對這些沒有理性的冤親債主們,我們祗能在牠們將這些宿怨與痛苦回加在我們身上的同時,一邊忍受(此時的苦即是消業了苦),一邊至心悔過,同時勤修佛法,大做功德,仗著佛力與我們的功德力,迴向給牠們,如此宿業才能消得快,災厄、病痛也才能早日化解。

佛教的助念及超渡法事也是很有效的,佛教的大悲水灑淨或甘露水灑淨,再加上米飯、麵食之施食,放燄口等,對於亡靈有直接明顯的功德利益,超渡冤親債主及祖先,最重要的是你真心誠意,如法的施食、灑淨、誦念大乘經典、往生咒、大悲咒,並至心以功德做迴向,在施食時千萬不可用葷食,應以素果、米飯、麵食、餅 乾、糖果,在施食時要儘量觀想手中的食物,漸漸增加,增多到充滿宇宙時空,且滿足一切所需,無量無邊。

從 「佛說法滅盡經」可知,台灣已漸漸如經中所說一樣,確實是女眾在佛法上較用功精進,所以每次法會時,很少看到男信徒呢?

奇怪男人跑到那兒去了呢?現今社會男人都跑去追逐事業賺錢、爭權奪利、官商勾結、投機金錢遊戲,甚至於政治鬥爭,鬥得不亦樂乎。所以佛又在經中說到,末法時代的男人到四十歲就滿頭白髮,不是縱情物慾、酒色情慾,不然就是好勇好鬥、貪功好利,反而女人長壽,活到七、八十歲。

在現今五濁惡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而且人心向惡,瞋恨、 好鬥、貪婪之心充斥這社會,沒錢就去搶,盗殺放火,樣樣都來,來自人間的惡氣,污濁之氣太盛,所以天界眾神都受不了而苦惱不已,反而阿修羅、天魔邪妖因 「法力」大增而轉世人間,同時也造成台灣的附佛外道或混入佛門中的「魔眾比丘、不淨比丘、破戒比丘」特別多,而這些自稱成佛或是某某佛菩薩祖師,羅漢轉世 再來的活佛、師尊,都是如佛所說的造大妄語、破佛戒律,是天魔外道再來,諸位大德,不可不察。

佛陀曾經說過,這些外道邪師或魔眾比丘等,死後將會「如箭射地」一般直墮地獄,連跟著他(她)學佛修行的弟子也厄運難逃。因此就像「維摩詰經菩薩品」中所 說,我們當像「無盡燈」一樣,除了自己覺悟、解脫之外,更應在機緣成熟的情況下,勸告教導他人,讓這些歸正的智慧明燈,能輾轉無盡的照亮更多人黑暗的心靈 世界,令他們能夠覺悟前非而得以脫離這些邪師、邪法。

佛陀於「佛說法滅盡經」中也預言了於五濁惡世時,正信的我佛弟子分為兩大系統,其中就是發揮菩薩救病 濟貧之精神,救濟老弱婦孺孤兒,而另一佛弟子就是推廣正信佛教的「經、教、像」,讓更多的人步入正信佛教,而後建立佛教家庭。

佛陀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與出世間智慧,所以佛陀其實並不是如外道神通那般的預言未來惡世中的亂象,佛陀根本就是以佛眼直接觀看幾千年,幾萬年後的世界因果變化情形,而對弟子提出告誡,佛陀也預言,佛所講的這些真語,將會被惡魔的黨羽(附佛外道之邪師、魔眾、破戒比丘)所刻意隱瞞,

而佛所告誡弟子的重要經典或訊息,宇宙中黑暗的勢力及魔怨的力量,將會給予諸多障礙。

但雖在現今末法濁世人心,向惡的時代,還是有許多佛陀親弟子會乘原再來人間,擴展釋迦正法及佛法 的「經、教、像」,建立或感召更多的佛教家庭成立,以達淨化人心之大弘願,為什麼諸如「佛說法滅盡經、佛藏經、楞嚴經…」等佛陀專門針對末法佛弟子所說的經典,很少有人推廣呢?因為大眾如熟讀並了解這些經中,佛所交待、規定的事情,那台灣的廟宇神壇,將有一大半會關門大吉,且廟中信徒將大量流失,而供養的金錢就減少了,那還得了,所以人的貪婪私心漸起,而封殺這些佛陀千交待萬交待的遺教經典,主要就是深怕自己造業破戒的真面目被公諸於世。

如果你是正信的佛弟子,就應捨棄一切外道邪法,為什麼呢?

主要是天魔於佛住世之時,發了一大魔怨,就是只要未來世佛弟子閱讀修學外道書籍或法門,以及所學所修雖是佛法,卻摻雜外道思想或教義者,天魔將會來攝受這個先修佛法再接觸外道的人。

因此當你閱讀附佛外道邪師或鬼靈假藉仙佛之名來扶鑾降筆所說的,你就會發現他們盗用佛經中的句子,如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然後再加上一些儒教的教義,而七百年前從日本興起的附佛新興宗派,就曾借用正信佛教「妙法蓮華經」 的經名,而自創宗派,台灣目前也有人信這些宗派,也有人借達摩血脈論中的「大自在王佛」,然後也可以抄作一個依附在佛教裡面的新興宗派,常舉辦發表會,也是有禪功、佛功,這些都是屬於佛陀所再三告誡的,修持正信佛法,不可夾雜外道法,否則天魔將會令你修持這些「佛法外道」混雜的教義時感到特別興奮,什麼病都好了,且有些會有感應、神奇,天魔會施點小恩小惠給你,令你誤以為自己開誤了。

佛陀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經預言得很清楚,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麼多,因此佛陀一再告誡我們學佛弟子,學佛修行時,絕對不能太迷,如果你急於求感應, 求神通境界,或者不知懺除業障,積集資糧,而只想快速解脫、開悟,這時你很容易被邪師、鬼魅所攝受與加持。

因此當你身上充滿電能、感應,能夠知道人家心裡 的念頭,預知未來…等,你不僅不必太早高興,反而應該覺悟自己已經被鬼靈加持,攝受很嚴重了,如果再不於佛前痛自懺悔,努力改過,小心死後就會淪為跟那些 邪師、鬼魅一國。

當然你在覺悟到自己已深陷在這種充滿險惡之誘惑與陷阱時,也不必太過驚慌與恐懼,因為三寶護法仍隨時在我們身邊護佑,加持著我們,只要你信心堅定,不求感應、不求速成,而保持平常心,老實修行,則必蒙加被,雖然時值末法,但三寶護法的護佑也是很靈驗,只要你老實念佛、修福、修慧,絕對不必擔心會走偏、會墮落,因此你大可放心。

當你看到末法這些亂象,看到惡人、邪師、魔眾橫行害人無數時,也不能嫉惡如仇、瞋心四起,因為瞋心乃是心中的一種魔毒,正是感應天魔加持的好材料,尤其當你 看到破戒比丘的惡行時,更不能對三寶中的僧寶生起瞋念,進而加以責備、毀謗,否則你若因此在修行路上退轉,甚至死後下惡道受苦,那才真是冤枉!這些惡人、 邪師、破戒比丘因為無知造罪,死後將永劫沈淪受劇苦極刑,已經夠可憐,何忍我們還要加以辱罵、吐口水呢?

因此我們更應提起正念,生起悲憫之心,進而更應該 發心老實修行,並將正法廣為弘傳,使更多人因三寶的加持而覺醒改過。

大家想想禪宗自唐朝、宋朝以來成就者還有,但一直到明朝的憨山大師時,就己經找不到如 同六祖惠能大師、臨濟禪師、馬祖道一禪師這樣的禪宗大成就者了。所以憨山大師最後還是由文殊菩薩及彌勒菩薩親自教導,方得成就。

在今世你學佛的過程中,不 論是否出家,你遇到的逆境及障礙太多,首先你四週圍的親人、父母、先生或妻子如無學佛,則會起世俗之心而深怕失去你,故魔怨與障礙便自然產生,天魔正好利用你週圍親人朋友的世俗情懷,貪愛執著,念舊難捨之心,來障礙你學佛之志業,天魔當然希望多人墮落紅塵,便千方百計暗中加持你週圍的親朋好友,使其產生 「私我」之心及難捨貪愛之心。


淨空法師:在生活裡,惡境界力量強,善境界弱,善敵不過惡。這個年代,你的善要能夠敵惡,那可不簡單,你不是凡人。凡人怎麼辦?我從學佛就學了個辦法,六十年沒墮落,什麼原因?天天讀經,就這個辦法!

唯識論告訴我們,八識五十一心所,是講起心動念,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超過太多了,所以我們的善敵不過惡。何況善的念頭力量薄弱,惡的力量非常強大。惡,天天有很多外緣熏習,幫助它勢力愈來愈大。

善,沒人行善,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力量就微弱。 我們的念頭,善念敵不過惡念,惡念當家作主。實際上在生活裡,惡境界力量強,善境界弱,善敵不過惡。

這個年代,你的善要能夠敵惡,那可不簡單,你不是凡人。 凡人怎麼辦?我從學佛就學了個辦法,六十年沒墮落,什麼原因?天天讀經,就這個辦法,每天讀經時間不會少過四個小時。

初學佛那些年,我讀經時間每天大概十個小時,也就是天天親近佛菩薩,一天都不能離開。古人說,三天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這話有道理,三天不念佛,三天不聽經,完了,肯定跟著惡念跑掉了。

這是我自己的經驗,能守住,就是天天不離開佛菩薩。這個善根,不說一年一年,我們說十年十年比,是向上提升,沒有往下墮落。 前面三十年,忍辱波羅蜜是形式,心裡還有不平。

表面上沒事,不甘心不情願,為什麼要受委屈?四十年、五十年後,慢慢就平了,因為習慣了。六十年覺悟了,一切法了不可得。《般若經》念了六十年,明白了,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化解了,真正感恩的心生起來。以前我不恨你,就算不錯了,還有什麼感恩?現在感恩心生起來。為什麼?他不怕造罪業,替我消業障,我不能不感恩。感恩有行動,每天念佛都迴向給他。

因為我知道,他如果不回頭,肯定墮惡道,功德迴向,希望他在惡道裡少受ㄧ些苦,這就是我報答他的。這樁事情,他往後肯定會知道。 對我們好,愛護我們的人,要很謹慎,不要墮落到裡頭去。

有一點貪戀,你就完了,要特別小心,很容易墮落。對我們不好,反而容易(捨離),能夠沒有瞋恚心,消自己惡業的業障,增福慧,不能夠怨恨。怨恨,麻煩在哪裡?怨愈結愈深,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麻煩就大了。


您是寧願念經辛苦?還是被人討債痛苦?

念經很辛苦,但不念經人生會更辛苦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的來信分享:

我有一位認識很久、緣分深厚的朋友,是我在國三下學期認識的,不過我那時正處於罹患嚴重憂鬱症時期,班級上對我的謠言更是滿天飛,甚至還傳到隔壁班級,我是大家眼中的問題人物,所以那時候我對她並沒有太多的認識及往來。

但是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命運安排,在考完學測,填寫志願的期間中,我偶然間得知那位朋友已經用推甄方式錄取某間私立的科技大學,我在無意間也將那一所學校填入我的分發志願,當時我有憂鬱症沒有心思準備考試,所以成績不佳,當然就沒有上到理想的普通高中學校,頂多只能上個私校而已,而那一所學校恰巧就是她所就讀的那一所,但是我和她卻報名不同科系,所以頂多算是同校的學生而已。但自從分發放榜後,我們發現彼此是同校的學生,剛好我們居住在同樣的城鎮、上學通勤路途相同,自然便結伴而行,而友誼關係也是從此開始累積建立的,每天一起上下學,即使科系班級不同,卻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認識,偶爾走在校內會遇到、中午於校內餐廳仍會一起同桌吃飯,我開始與她變成了朋友,從言談之中我們也發現彼此間有共通興趣及近似的價值觀,也因為家裡住得很近,所以我們偶爾間也會一起去公園走路、運動或參加附近的活動。

就這樣經過時間的流逝,我們從學生時期往來到各自出社會工作,持續著很長的一段友誼關係,說起我對這位朋友的想法,老實說,就有一種說不出的熟悉感,我和她好像可以有很多聊不完的話題,而且她對我非常的友好,並且在我們出社會工作不久,她便開始接觸念經學佛及修行,同時也是開啟我唸經的契機的助緣,我平時唸經的經書便是她送給我的,共有二本,分別是《藥師經》、《金剛經》合刊及《地藏經》一本,那時候我尚未接觸精舍,但也就是那麼巧好,我持續一直念的經文就只有這三部經典,至今仍然每日使用,所以認識精舍之後,對我來說念這三部經文,當然沒問題,不如說非常的適合我!

自從我開始唸經後,我和她之間更是常常交流佛法心得,我還記得在我初學的時候,她很常告訴我「空」與「禪」的學問,光是說這些,我們也可以聊好幾個小時,不停歇也不厭倦的一直對談著,我想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相同的道,才能如此志同道合。

說到這邊,她似乎是我今生當中的好道友,但是我與她之間的相處上,一直有個令我困擾已久的問題在,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明明知道她對我很好,幫助過我很多,也是一位好道友,我們之間的交情好到雙方的父母都認識我們兩人,更是知道對方的家裡在哪,以及我曾經跟朋友的家人一起去爬山、參加法會等,如同近鄰似的,但是我對她有時候總是會產生一股埋怨的恨意湧上,無法克制,有時候我想可能是我心情不佳,心煩意亂恰巧投射到別人身上,但是這樣的感受已經不是偶然的幾次而已,其實在學生時期就發生了多次,每次當我心中的這股無名火發作時,我就會刻意疏遠她,以保持心中的寧靜,等我情緒緩和過後,才會恢復往日的友好狀態,但是在去年(2016年)的某一天,當她使用網路傳訊息給我,她所說的每一句對話,頓時讓這把無名火乍現,雖然我努力的忍耐著,直到有一次,我想她既然是我的朋友,所以決定向她表態了,告訴她:「我跟她聊天的時候,我會覺得很不舒服」,但是這位朋友卻回答我:「她沒感覺!」所以她覺得是我有問題,叫我要「放下」。

自從我說破這事情以來,我對她的反感逐漸走向情緒爆發,只要她發訊息給我,不論內容是什麼,我立刻心情不佳,也越來越受不了這個困擾,甩也甩不掉,於是在某次,我去精舍時,就向佛菩薩請示我和她之間的因果關係,問題如下:請示與多年朋友,我對她時常有怨言,是否有干擾或相欠?

佛菩薩開示:有相欠,前二世,朋有侵占我二分地,朋友(她)需先以最虔誠的懺悔心跟其懺悔並誠心持誦《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111遍,專案迴向化解此因果業由,解冤釋結。

還記得,當天我有補充向蔡師兄說:「我跟這位朋友網路談話時,常常會一直覺得很不開心,我也有跟他溝通過了,可是她卻說無感覺」。

蔡師兄回答我說:「因為是她欠你,所以你比較有感覺(靈識記得)」。

蔡師兄有問我說:「妳這位朋友會唸經還妳嗎?」

我思考了一下,因為我朋友本身有誦經的習慣,且誦經的年資比我更久,在前幾年經由我的介紹下也認識了精舍,我知道她曾經有在精舍請示案件並迴向過,所以我當下把心裡的想法回答出來:「會,我相信她會的。」

當時,我只覺得能找出真正原因,真是太好了,而且一直存在我的意識當中的這把無名火終於有解藥了,於是我很快的就發訊息告訴我這位朋友,跟她說:「我向佛菩薩請示我們間的因果,原來是她有欠我,我才會覺得不舒服,而且我也隱忍很久了,我請她早日念經還債,以了解此因果結。」

但我萬萬沒想到這位朋友,只回答我:「要放下恩怨。」

說完這位朋友便失去聯絡與任何回音。

自從此事後,我沒想到這位朋友平時有念經、吃素、修行的人,對於修行也很會講,居然會因為我向她說破一件因果債,而斷了友誼,頓時讓我對她失望透頂了!一個修行人居然無法坦然的懺悔,念經還債,甚至拒絕面對,反而要求債主應該要放下恩怨,忍不住質疑慈悲心到底去哪裡了?令我不禁感嘆,道理讀得再多說的再好,也不代表是真的有修行的人。

也讓我想起,好幾年以前這位朋友告訴過我:「當修行修到一定境界,冤親債主也無法干擾到你,你的心境只要如如不動,就好」。

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是覺得是要「因果債,功德還」才對!

深信因果的人一定知道「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爭早與來遲」,每個人都有業障要消,所以面對業障問題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您是寧願唸經辛苦?還是被人討債痛苦?或許有人選擇不面對,甚至還有人覺得自己有修行或許比較厲害,可以說服對方不討債……等。老實說,從這段破裂的情誼當中,只是更加深刻相信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畢竟我目前當下有十條業障在身邊等著我了債,我不會像我朋友那樣逃避一時,甚至不面對,反而讓我更加堅定因果債,功德還的決心。

(分享結束)

有緣人說到:「我對她有時候總是會產生一股埋怨的恨意湧上,無法克制,有時候我想可能是我心情不佳,心煩意亂恰巧投射到別人身上,但是這樣的感受已經不是偶然的幾次而已,其實在學生時期就發生了多次,每次當我心中的這股無名火發作時,我就會刻意疏遠她,以保持心中的寧靜」仔細迴向,您是否也曾遇過這樣的狀況嗎?感覺對方有股莫名的「親切感」,或者是頭次見面就「很喜歡對方」,或是「很討厭對方」……等,其實論好壞,很多時候這是「因緣的開始」或是「靈識的記憶」。

何謂「因緣的開始」?就好比夫妻債,兩人剛開始認識或交往時,或許甜甜蜜蜜,或許吵吵鬧鬧卻又分不開,但當結婚後,討債立刻開始,可謂「婚前婚後兩個人」!為什麼變化如此之大?其實道理簡單,如果一開始就吵吵鬧鬧,兩位怎麼結合討報呢?所以無論哪種狀況,可能都只是「因緣的開始」。

這當中也包含了「靈識的記憶」,這也是無好無壞,好比上面的案例,一開始覺得很熟,但實際上卻是過去是早就認識的緣!我們無法用「熟悉」來判斷緣分的好壞,只能用「過去早就認識」來解釋,簡單的說就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時間因緣一到,該報恩、報仇、討債、還債的人就會出現在您的身邊了!此時,就得要想辦法化解了!

如同淨空法師說的:佛菩薩非常慈悲,常常提醒我們,隨緣消舊業,我們對那個人歡喜,一見面就有緣,跟另外一個人一見面就討厭,統統是過去生中有緣,這一生當中遇到了。舊業不要復發,舊業要懂得化解,這是智慧,這是真正覺醒。不知道化解舊業,依舊還要造新業,那個麻煩大了,這出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他是你的冤親債主,你走的時候他來障礙,他要報復。現在學佛同學都知道,過去生中的冤親債主要給他供牌位,要來化解,眼前的冤親債主更要化解,這個道理要懂。

所以我學到了,這一生當中毀謗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感激,我給他們立長生牌位。我講經的攝影棚,我給他們統統立長生牌位,為什麼?感謝他,他造業障替我消業障,我怎麼能不感激 !他毀謗我、侮辱我是替我消業障。他造業,我們將講經念佛的功德回向給他,希望他造的業障能夠減輕、化解,我們用這種心對他。時間久了,總有一天他知道,他知道我們是這樣對待他,怨化解了,他對我們就好意了。這是不跟人結怨的修學方法。(引用完畢)

有緣人說:「也讓我想起,好幾年以前這位朋友告訴過我:『當修行修到一定境界,冤親債主也無法干擾到你,你的心境只要如如不動,就好』。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是覺得是要『因果債,功德還』才對!」上述的這位朋友說話是對的,但這屬於開悟者才有的心態,所謂「誦經千萬遍,抵不過一句(次)考驗」,要開悟,可真得要歷盡磨練才能成長!把開悟者的話語放在嘴邊朗朗上口,這與開悟是沒有關係地!

您是寧願唸經辛苦?還是被人討債痛苦?採用「因果債,功德還」的方式來解結過去的宿怨,包含靈界討報、陽世討報等各種狀況,這是方便法,畢竟我們生在娑婆就是看不破又放不下,該開始接觸佛法時用這樣的方式是好的,一來真的能化解干擾,二來也因此而屆處佛法,展開修行!待因緣成熟,這一句「當修行修到一定境界,冤親債主也無法干擾到你,你的心境只要如如不動,就好」自然能兌現到自己身上!

在此也要補充,上面這句「當修行修到一定境界,冤親債主也無法干擾到你,你的心境只要如如不動,就好」並不是代表修到一定層次就沒有因果或干擾,而是「因果一定有」、「干擾照常來」,甚至「干擾來更多」、……等,因為這些都是外境,您也無法阻擋或安排,您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安好您澄澈的心,讓您的心如如不動!

怎麼做呢?學習轉念能漸漸如此,以下引用:萬法惟心造,心轉境就轉。您認為對方是冤親債主或是干擾,那祂就真的是來討債或擾亂的,會不斷折磨您;如果您認為對方是善知識,那祂真的會變成您的善知識,因為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在點醒您,不要犯相同的錯誤,是來渡您的。要遇到冤親債主還是遇到善知識,自己可以決定的,沒什麼好生氣。

以下引用高僧大德語錄:

1.《妄盡還源觀》寫的非常之好,讓我們真正把世間看破,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自性清淨心裡,什麼都沒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全沒有,常寂光淨土才是自己的真身,那是究竟圓滿佛。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是我們自己的心現識變,自己的真性現的境界,自己的阿賴耶變的境界,能變所變,能現所現都不可得,何必要計較,何必要分別?計較、分別不放下,你這一生念佛,一天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六道的根太深,你出不去。今天修行怎麼修法?你看到喜歡的人,那個人是菩薩,你能把喜歡的心放下,你就出離。他要度你,怎麼度你?度你這個貪戀,你對他沒有貪戀,你就解脫。你看到很不舒服的那種人,他也是來度你的菩薩,你看到就討厭,看到就不喜歡,對他就有怨恨,你要把怨恨心放下。沒有這些示現,你怎麼修?你的煩惱習氣從哪裡斷?

2.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這樣才能渡眾。凡事照道理來,就事論事,不可用煩惱心去應付,對人,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是和氣地平等對待,不要去看別人的過錯,這樣別人對我們印象好,我們心也清爽,照這樣做去,心無煩惱,便是花開見佛。


背經很關鍵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真的學佛,是要花功夫的。比如說背經,最好能把佛經背誦下來。祖師大德都很注重這一塊,宣化上人教弟子,最好能把《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這三部大經給背誦下來。

宣化上人很嚴格,估計很多人連華嚴經都沒有讀過。我也只讀過普賢行願品。那以前沙彌出家前,師父會安排他去做苦力活,比如掃地,出坡,行堂等。除了做苦力活外,剩餘的功夫就要他去背經。沒有說一出家,就讓他去打坐和聽經。為什麼?沒有資格。那麼背經呢,是必須的。比如禪門日誦,其中最基礎的,就是早晚課。這是必須的。

那這個背經,很關鍵。佛陀的證言量我們無法了知,那怎麼辦?就是背,把他背下來,然後讓語言在腦海裡轉啊轉啊,這麼轉呢,無形之中就消了很多業障。要知道,業障的人,經一定是背不下來的。你相信嗎?不僅背不下來,有的人剛念經時,就打瞌睡,流鼻涕,流眼淚,打哈欠,放屁,打咯,拉肚子,甚至就感冒,頭暈。你相信嗎?不念經都沒事,一念經什麼症狀都來。這就是業障。不要小看大乘佛經的加持力。

剛學佛時,最好背誦。有人說,要懂得佛經講什麼後再來背,告訴諸位,世親菩薩說,只有初地菩薩才能懂得佛的密意。你說,憑著我們的業障思維,就能了知佛的意思嗎?那要怎麼辦?最好的方法,就是背誦,背誦也是一種修行。背誦後,業障慢慢消了,那智慧就增長,就能慢慢懂得佛的意思。

在以前的西域,許多高僧都是背經,甚至一卷兩卷,多的是百萬言。一部地藏經是一萬多字,一部法華經是六萬多字。人家背誦一百萬字。這也說明古人的智慧,也說明後人慢慢人根器差。而且鳩摩羅什,一天背誦三千偈頌,共7萬言,一天就能背誦一部法華經這麼多的字。人的煩惱越來越重,心也越來越粗,那背經也越來越難了。

能否背經,和受教育程度無關,和業障大小有關。我見過許多老人家,沒有讀書,到了晚年,竟然能背誦阿彌陀經,大悲咒,普門品。還有個人,會背誦法華經。你說,這是怎麼回事?所以,能否背誦下來,和業障是否清淨有關。

所以,建議大家多去背經,很多人學佛是抱著求平安的心態,但真的進入佛門,應該認真把佛經背誦。一來可以淨化業障,二來往生極樂,如果有讀誦大乘作為資糧,最起碼的是上品下生。讀誦大乘的威力,很大。有的人說,那法師說,念一句佛號就可以了,不要夾雜。念一句佛號,可以保證往生。但如果能多念誦大乘作為資糧,那也是很好。

有的人去看禪宗公案,看到禪師每天說些無厘頭的話,或者就是幹活。好像他們與佛經無關。但仔細關係就知道,以前修禪宗的,都兼誦大乘佛經,數不勝數。有的人每天誦法華經七部,也有每天誦地藏經七部,也有每天誦金剛經。近代的佛源老和尚,以前就常年誦地藏經。還有本煥長老,每天兩點就起床,誦3部普賢行願品,二十多年都是如此。

那有人說,印光大師,淨空法師都勸人念一句佛就好了。但你想,印光大師本來就是儒家和天台宗教理都懂得很多,才能寫出這些正知見,而且文采飛揚的開示。還有淨空老法師,不僅經教通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也超過常人,也弘揚過華嚴經,不是我們想像的,只會講念佛。如果經教不通達,你說怎麼能教化人呢。所以,多背經,仍然很重要。

說起背經,我也很慚愧,學佛這麼多年,只會背誦普門品和阿彌陀經,金剛經和藥師經,地藏經,雖然很熟悉。卻一直背不全,這也是業障。所以,不要小看業障,我也是業障凡夫。建議大家,多多背誦《金剛經》《阿彌陀經》《藥師經》《普門品》《地藏經》,能背一部,就具足一部的功德。這真的叫福不唐捐。

 

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必須要用正確的方法!消除業障的四種方法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依靠「讀經」作為基本重要的修行!(重要長文)

突然不想念經甚至懷疑佛菩薩,可能將發生可怕之事

透過念佛便知自己業障的輕重!

要滿願,付出的能量要足夠才有用

佛經說的並非比喻

學佛後,非做定課不可嗎?在家學佛者如何定早晚課

大勢至菩薩教消業障最快的十念法,用零散的時間來修系緣念佛法

把握自己在家修行的特點,絕不能是在家人做出家事!

在家居士修淨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佛弟子的早晚課,應該怎麼安排?

為什麼誦經會改變人的命運?

修行讓身轉化的秘訣,要持續二十一天

少說話,多念佛--寧可坐著聊天,為什麼不念佛菩薩名號?

不要太早把你福報變成錢財

警惕!忏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為什麼?

為什麼想吃?原來我們肚子裏有很多鬼在吃飯啊!

鬼鞭打前生的屍體—因生前懈怠造惡,墮餓鬼道

鬼神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橫死的人真的會有抓交替嗎?車禍往往是鬼製造的!

每個人生重病、怪病、絕症、生命垂危,皆有因緣

學佛不是要你遠離生活,而是讓你學會生活!

假如真有佛,你損失了什麼?

對淨土宗人的三個勉勵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保持一點缺,讓你的惡業有個出口的地方

人天感應是怎麼回事!感謝人,不用講太多,多念經!

現代的修行者,總覺得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詢問最細節的問題

上天知道我們是否積有陰德,臉上會留下痕跡

業障病的人,部分神識已經下地獄了!念佛精進不間斷的人,他的神識早已在凈土了!

藥師法門~一帖消災的法藥

為何要修地藏法門?不只是消業培福得利益!

高僧點化猛虎皈依佛道

不修行,命中的福祿、壽命都成定數

真正的修行者是「水滴式」的修行,「暴風雨式」的很難持久!

未聞淨宗法門,一億菩薩退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